《四世同堂》的讀后感范文(通用16篇)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哦,F在你是否對讀后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四世同堂》的讀后感范文(通用1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四世同堂》的讀后感1
《四世同堂》這本書,據書上寫,這是老舍寫過的最好的一本書,它講述的是革命時期日本鬼子闖入北平,小羊圈人原來正常的生活,被搞得不像樣子。
對于這個變化,小羊圈里的各家人也產生了不同的反應,從軍的從軍,反抗的反抗,毫無變化的毫無變化,甚至還有人因為日本人的到來而高興,成為日本人的走狗。讓我最印象深刻、表現截然不同的二人分別是錢默吟先生和冠曉荷,先說錢默吟先生吧!在得知兒子的死訊后,不但沒有傷心,還因兒子的死是因為干掉了一車日本人而驕傲,當鄰居冠曉荷把他兒子的死因告訴日本人,日本人派人來抓他時,他也沒有一絲恐懼,反而昂首挺胸,被捕了后,他也一心只想著消滅侵入中國的日本人,被人救出后,他便開始對外界宣傳反抗日本,并給那些反抗者出主意,這沒有恐懼,沒有害怕,一心把入侵者趕出中國的形象深深打動了我。
再說冠曉荷吧!在日本人侵入北平之前,倒也沒什么事,日本人來了以后,他就一心幫助日本,全然不顧自己是個中國人,他相信,只要幫助日本就能獲得利益,于是便無恥地出賣了錢默吟先生,得到了利益,便更加瘋狂地幫助日本,弄得整個小羊圈烏煙瘴氣,大家都討厭他,可他卻全然不顧。還和他老婆一起,和一些漢奸、日本人稱兄道弟,親密無間。最后他得了胃病,日本人怕傳染,就把他埋進坑里,他卻還一心以為,日本人能救他還要給日本人下跪,真是不可救藥,令人鄙夷。
老舍用他的神奇的筆,塑造了許多個性鮮明的人物,如反抗日本侵略者、毫無動搖的`錢默吟先生、瑞全,陰險狡詐的冠曉荷、藍東陽等,讓我們看到了當時場景的重現,讓我們看到人們美好的一面,和人們丑陋的一面。真不愧為老舍寫過最好的一本書啊!
《四世同堂》的讀后感2
在爸爸媽媽的介紹下,我捧起了老舍的《四世同堂》。書中人物命運的跌宕起伏,深深地吸引著我。
《四世同堂》講述的是在日軍占領北平時那兒一戶人家由興旺轉為衰落的故事。書中,當我看到“大赤包”“胖菊子”和藍東陽和日本人一起剝削普通百姓的時候,心中不禁怒火中燒。而當我看到桐芳為了殺日本鬼子和日本鬼子同歸于盡是,我心中不禁感慨萬千。在全書的最后,瑞宣的小女兒小妞子因為吃共和面,里面的砂子、谷殼兒卡在闌尾里而死亡,但與之同來的是日本投降的消息。但那時,大家怎么也開不起心來。戰(zhàn)爭帶去人們太多太多了。
合上書本,細細品味。這本書中最讓我氣憤的是那些像“大赤包”“胖菊子”和藍東陽一樣的中國人,為了自己生活得好,就想盡方法來折磨人,想盡方法來討好日本人,為的只是表面上的“優(yōu)質”生活,絲毫不為北平陷落而感到傷心,反而感到自己的.好日子來了。但是在最后,等待他們的就是死亡!
是的。當今生活比以前當時好了很多,但是,我們國家在國際上也聲譽不錯,又是奧運會、又是世博會,看起來光鮮無比,但是其實我們國家仍然還有很多十分不好的現象。就如我們國家比比皆是的貪官,食品問題,還有前一段時間有一則新聞,就是說人們?yōu)橐粋受災縣捐款三千萬,但最后受災人民總共只收到了幾百萬。而剩下的幾百萬又到哪里去了呢?可想而知,這些錢應該到了那些上級貪官那兒了吧。那些人就眼睜睜的看著人民吃不好、喝不好,而自己在家里吃香喝辣、山珍海味。這些人就像書中的“大赤包”“胖菊子”藍東陽,只顧自己,不管他人。
我希望我們國家能越來越好,減少那些不好的情況。
《四世同堂》的讀后感3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題記
不必說月下獨望洞庭湖,嫦娥凄凄涼涼獨守月宮,詩人獨自依桿前“舉杯邀明月”,也不必說黎明林江傾灑下的一抹陽光,天邊的微微紅暈,單是這充斥著溫暖而溫柔的黃昏,就叫人心曠神怡,大飽眼福。
我拿起最近正在讀的一本書——《四世同堂》。家中所有的東西都靜寂地、一動不動地呆在原處,他們懶散地沐浴在夕陽的微光。我捧著書,坐到了光線最密集的地方——陽臺,撥開書簽,翻書的聲音悅耳,然后緩慢地隨風飄走,消散在靜寂的大樓中。
樹葉在風中婆娑起舞,對立的大樓一半沉睡在黑暗中,一半蘇醒在黃昏中,太陽儼然已與大自然渾為一體,多了一絲違和感。閑了一天在家的我,沉浸在老舍先生細膩的.文字中,書,也儼然與黃昏渾為一體。
看著《四世同堂》,眼前時而是民不聊生的北平,時而是溫柔靜寂的黃昏天空;時而是監(jiān)牢中被日本人折磨得皮開肉綻的無辜老百姓,時而是樓下蕩著秋千綻開笑臉的孩童,這兩個極端的世界,使我分不清哪是書,哪是黃昏。
我繼續(xù)讀下去,無意間,黃昏帶著它泛黃的光,透過欄桿,直直的射向地面,黃中帶著一絲微紅。微風吹拂,撩起了窗紗的一角,也吹起了人們的微笑。我竟由黃昏中,聯(lián)想到了遠方的湖面被飛鳥泛起層層漣漪,枝上筑著的鳥巢中響起一些“新生命”的喊叫,天真無邪,顯然對一切事物都充滿好奇,果然,黃昏總能讓人想起美好。
我浸了,浸在了書的世界,書將我的心靈浸的純潔無暇。
我癡了,癡迷無限好的夕陽,讓世人忘記憂愁的黃昏。
隨著一頁頁書漸漸翻去,黃昏,這一篇章也漸漸離我們而去。暗了、淡了、末了、最終,消失了,取而代之的便是無窮的黑暗……
《四世同堂》的讀后感4
初讀《四世同堂》,我不禁為瑞宣的躊躇而滿懷無奈,也曾為他有一腔愛國熱情而被家庭拖累、被瑣事纏身而感慨萬千。
現在重新審視瑞宣,雖然他滿腹經綸,學貫中西,但傳統(tǒng)文化的思想已經在他心中根深蒂固,“百善孝為先”、“中庸之道,以忍為先”的思想像枷鎖般束縛了他的身體。他愛國、正直,卻想兼顧“大家”和“小家”,而變得優(yōu)柔寡斷。為了生存,在英國府找工作,卻能昧著良心原諒自己,祖國大難之時,為了小家不赴國難,作為一個有良知有學問的中國人,說出了“除非你培我一個證明文件,證明我的工作是工作,不是附逆投降”的話語,那時,他的心中只有一個底線:不能報國但要保全自己的情操,不當漢奸,不背叛自己的國家,讓老三革命,自己照料家人。家庭觀念充斥著他復雜的內心,使他失去了一次又一次報國的良機,為了爺爺四世同堂的夢想繼續(xù)傳承而敷衍了壓在這代青年身上國家興亡的重擔,被自己的良心譴責。
然而,他敢于自我改變、自我救贖,在民族存亡的`動蕩時期,錢先生堅貞不屈、誓死報國的一系列行為,這個愛好和平,卻甘心為國家、為真理和信仰獻出生命的詩人,在瑞宣心中猶如旗幟標桿,振奮了他的心靈,讓他又看到了勝利,燃起了希望。經歷了太多世事滄桑,他鼓起勇氣,配合老三做起了地下工作,讓我又看到了一個朝氣蓬勃的瑞宣……
老舍先生也借瑞宣的口說出了許多他想敬告世人的道理,瑞宣從苦悶中覺醒走向反抗的過程,是體現在他身上的國民精神弱點被逐漸清除的過程,是他不斷擺脫傳統(tǒng)文化影響的過程。老舍先生對瑞宣的心理描寫之細膩,也看出了作家在瑞宣身上傾注了豐富的情感,使我們看到了充實的、有血有肉的瑞宣。
《四世同堂》的讀后感5
“千里刀光影,仇恨燃九城,月圓之夜人不歸,花香之地無和平……”聽過駱玉笙激越的唱腔,看過電視劇《四世同堂》,我被劇情深深感染,覺得意猶未盡,于是,便想尋來老舍先生的原著《四世同堂》細細品讀。
小羊圈胡同,多么善良的一個街名,卻闖進一伙強盜,祁老人一輩子生活中這里,他一生無求,只想把這個四世同堂的日子過下去,然而,復巢之下,豈有完卵。兒子天佑不堪侮投湖而死,二孫子瑞豐投敵死于非命,二孫媳婦胖菊子投靠漢奸淪落院染病而亡,重孫女小妞子也餓死了。錢默吟這一典型的舊式文人,民國年間他還戴著紅呢子風帽,一家人深居簡出,可孫子被日本人搶走,而他也受盡嚴刑折磨,最終家破人亡。小崔,只想拉洋車養(yǎng)家糊口,也死于日寇屠刀下。棚匠劉師傅,除了會替人家裱糊房屋還有一點業(yè)余愛好—舞獅子,誰想日本人逼著他為攻陷中國的一個個大城市而去舞獅慶祝,他憤而離家遠走他鄉(xiāng)。
京華之地,皇城根下,餓民奪食,混合面吃得人東倒西歪,半死不活的都拉到郊外,郊外迎接他們的不是病床而是挖好的大坑,大坑里黑壓壓的人都想逃命,日本人邊撒石灰邊填土,成百上千的人就這樣失去了生命……
讀到這里我深切地明白了什么叫落后就要挨打,什么又叫茍且偷生。
品讀這部百萬字的恢宏巨著,猶如眼前展開了一幅歷史長卷。國破家亡,城春草深。面對強敵,有人奮起反抗,如老三瑞全偷跑出城,參加了抗日隊伍;小崔痛打日寇;小文、桐芳借唱戲之名行刺日寇,最終與敵人同歸于盡;年邁的李四爺與敵人以死相拼,死得悲壯。也有人如冠曉荷、大赤包、招弟、蘭東陽成了不齒于人類的漢奸,最后或活埋,或瘋死,或被掐死,或跑到日本遇上爆炸尸骨無存。
好在歷史是人民創(chuàng)造的,是由人民推動向前的,我們不能讓一片烏云擋住眼睛而看不清未來,未來是屬于愛好和平的人民的.,只要人民愿意生活在一個和諧的世界里,軍國主義的螳臂是無論如何也阻擋不了滾滾向前的歷史車輪的。
《四世同堂》的讀后感6
國破家必破。這個是我在《四世同堂》里看到的一個道理。小羊圈胡同的每個人都是一類人的代表,是一個社會的縮影!祁老一家是一類,錢老,李四等等,不一樣的職業(yè),不一樣的性格,就是我們社會的形形色色的人物!祁老太爺家四代人,三個兒子,一個隱忍,一個背叛,一個改變,敢于奮斗,就是典型的戰(zhàn)爭背景下人物的命運!天佑用生命書寫清白,未嘗不是一種氣節(jié),瑞宣有痛苦,卻始終不忘記國家,瑞全去改變!在茍且的生活里,老舍先生給了期望!
四世同堂本來說一個家族的興盛于榮耀,而在老舍的筆下,它成為國家命運的一個小小的縮影,家族的覆滅,因為有戰(zhàn)爭的發(fā)生,戰(zhàn)爭則是因為沒有強大的國家,“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我想一個四世同堂的大家族尚且如此,在戰(zhàn)爭中走向了瓦解,更何況那些千千萬萬的小家和小我呢?弱國無強家,僅有把個人的榮辱和家族的興衰和國家的命運系在一齊,才能真正的求得生存之道,才能得到全面的升華。
戰(zhàn)爭永遠都是可怕的,它是對人性的一個全面的考驗和挖掘,在生死的較量中我們往往最容易迷失了自我,做出錯誤的決定。而又有多少人能夠做到像祁瑞宣、祁瑞全這樣的`剛正不阿?還是像祁瑞豐這樣淪為走狗,出賣自我的國家、出賣自我的民族只為保全生命的完整?《四世同堂》為我們揭示的社會和生命太深刻也太沉重了,我們永遠不敢設身處地的去想象,永遠不敢應對在那種環(huán)境下的真實的自我掙扎。
然而這就是老舍,一個飽經滄桑的偉大作家,他用有力的一支筆為我們刻畫出一個如此沉重的世界,絕對值得我們用心去體會和品讀。
所以,年輕的一代覺醒,開始奮斗,這是他們的選擇與付出,他們是愛國的一代人。這也是老舍在小說里給我們的期望,不僅僅是生活的茍且,還有期望,還有詩和遠方。
少年強則國強,青年興則國興,再讓我說一句俗話吧,我們是年輕的一代,我們教育的是年輕的一代,讓我們和我們教育的這些孩子們,都熱愛我們的祖國,熱愛和平年代!
《四世同堂》的讀后感7
“休對故人思故園,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這是蘇軾的《望江南》中的一句。這首詞描寫了清明時節(jié),作者卻不能返鄉(xiāng)祭祖的一種遺憾的情感。因為有句俗話說:“有根才有家!笨墒怯幸蝗喝耍麄儏s為了自身利益,不惜“忍辱負重”,甚至出賣自己的國家和民族……最終自取滅亡。
《四世同堂》,是老舍先生寫的一篇長篇小說。小說中描繪了抗日戰(zhàn)爭中北平人民的艱苦生活。這本書讓我知道了戰(zhàn)爭的殘酷,其中有許多人物,如祁瑞宣,祁瑞豐,錢默吟先生,冠曉荷等,他們每個人物都有十分鮮明的特點。但要說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祁瑞宣了。
祁瑞宣是祁家的長孫,是祁家的“當家主父”,可以說是上有老下有小。他的身上有一種令人欽佩的愛國情懷,寧可被日本人捉進監(jiān)獄,也不會向黑暗勢力低頭,甚至甘愿吃就算是貓狗都不愿吃的'東西,也不愿給日本人做事而衣食無憂。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一種民族氣節(jié),一種不忘根的民族氣節(jié),一種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jié)!
祁瑞豐雖說是祁家的次孫,可是他和大哥瑞宣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瑞宣勤儉樸實,謹慎小心,老成持重的讀書人。瑞豐則是個看重金錢利益,大肆揮霍,好吃懶做的花花公子。為了利益,出賣了國家和民族,做了漢奸。我十分厭惡他這種“忘根”的行為。
可是,想著想著,我不禁慚愧起來。我想到了外婆,她老人家70多歲了,外公去世后她一直一個人住,有什么事不麻煩媽媽,總是自己想方設法解決。爸爸和媽媽因為單位工作忙,即使外婆家就在單位旁邊,也不能常去看看,所以媽媽對外婆總懷著愧疚,一年也只能見幾次面。可我總對外婆不理不睬的,甚至還說外婆土,俗,一直到上中學后,有時我想見外婆都沒有時間,現在我一見到外婆總會有說不完的話。一會兒是班上的趣聞,一會兒是在書上看來的笑話段子,聊天說地不像祖孫,倒像一對朋友。
人,無論到哪兒,都不能忘本,忘根,不能忘記在你身后為你默默付出的人。不能在后悔中才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四世同堂》的讀后感8
我輕輕合上書的最后一頁,心里已是熱血澎湃,仿佛自己置身于硝煙彌漫的北平……故事里的人都是那么活生生的,在小羊圈胡同演繹著自己的悲歡離合,榮辱沉浮,他們的生活因為日本人的到來和離去而發(fā)生了質的改變。
有年過半百只求享清福的祁老人,有被日本人欺負而家破人亡,放棄知識而立志報仇的錢老人,有受過新中國教育卻被舊中國古老陳舊的封建思想緊緊纏住的祁瑞宣,有沒受過多少教育卻很真很純一心為國的市井小民孫七和小崔,也有為了升官發(fā)財,虛偽的賊大赤包、祁瑞豐……還有很多很多,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特征,但最終,經歷了這么多震驚、憤怒、喜悅,老舍先生使我仍然相信,惡有惡報,善有善報
這本書的再一個亮點在于背叛者了。老舍先生筆下的他們讓人讀后對于他們的行為不禁咬牙切齒,而對于他們的死卻又無法覺得痛快。書中沒有絕對的善與惡,無法用只言片語來判斷他們。他們因日本人的到來而生,又因日本人的到來而死。這些背叛者們即使到了臨死仍執(zhí)迷不悟。大赤包在獄中仍一直相信日本人一定會讓她出去,一直做著風光無限的夢,但夢終究還是夢,最后她還是慘死在獄中當我讀到幾位背叛者的慘狀后,我開始對他們的行為慢慢感到疑問,為什么,為什么他們及至死亡的邊緣仍執(zhí)迷不悟,硬要把自己向死亡的`陷阱里推呢?或許這是源于他們對金錢、權利的渴望。
《四世同堂》講的是在盧溝橋事變爆發(fā)、北平淪陷的時代背景下,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為主線,形象、真切地描繪了以小羊圈胡同住戶為代表的各個階層、各色人等的榮辱浮沉、生死存亡揭露了日本軍國主義的殘忍罪行,更反映出百姓們面對強敵憤而反抗的英勇無畏。
讀了《四世同堂》我更加的熱愛我的祖國,這部小說弘揚了中國人民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堅貞高尚的民族氣節(jié)。大家只要心連心就能戰(zhàn)勝一切!
《四世同堂》的讀后感9
《四世同堂》是中國著名作家老舍的小說,它講述了生活在“小羊筆”齊瑞軒家族在北京淪陷期間的平凡與不甘平凡的生活。
齊瑞軒是一家之主。他是個善良溫和的人,但他身上還有中國人的血統(tǒng)。當bacbinh剛剛倒下的時候,他派他的第三個兄弟去抗擊日本人,他告訴他的學生和鄰居,中國并沒有失去這個國家,他就像黑暗中的一顆明星,不是很明亮,但是可以給人們希望。
錢鄚一嗯是一個詩人,因為他的第二個兒子,頌詩日本兵殺了日本車和被打,回來后,就成了愛國詩人,他不停地運轉了一整天,游說更多的年輕人投身抗日隊伍。
冠曉荷,一個徹頭徹尾的漢奸,每天想的只是我們如何能夠升官發(fā)財和一些自己占便宜的瑣事,靠著出賣以及身邊的人和事可以賺取經濟些許蠅頭小利。
這三個人,性格很不同,其實,這是老舍先生總結了中國人3種寫作班的`字符。如果中國人喜歡齊蕤旋,那么北京的日本侵華是一個意外;如果中國人都像殷謙沉默,喜歡的人,那么中國永遠無法被入侵日本;如果所有的費用,如冠曉人做的,中國必將走向滅亡。
一個國家民族企業(yè)如果我們沒有得到應有的血性,變得像綿羊一樣存在軟弱,任人宰割,那它注定是中國不會進行長遠的。但在這一整本書中,這段時間描寫可以給我的感觸最深:“他看著學生自己的一雙手,一雙白軟的手,他苦笑了一下,這樣的手是打不了人的。”這句話讓我看到了作為中國人對于軟弱的性格,這是因為中國人根深蒂固的觀念,但接下來的他們祁瑞宣和錢默吟做做的事情卻大出我的意料之外,在隱忍的同時,卻憑著豐富自己的一腔愛國熱血,默默的做著一些潛移默化的反抗,在周圍都是中國人的心中已經種下一顆積極反抗的種子,點燃一盞希望的燈火。
這才是每個中國人的血性以及所在,中華傳統(tǒng)民族精神長存的血性所在。
《四世同堂》的讀后感10
老舍先生寫了一本《四世同堂》,書中的故事發(fā)生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故事里的很多人物都是老舍先生筆下虛構的人物。而我今天要講的卻是真實存在的四世同堂家族。
這個家族在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環(huán)江毛南族自治縣潭蘭村居住,那里綿延幾百里群山環(huán)繞,山青水綠。這個家族的老宅子就在村子的正中心,背山靠路,門前有一大片油菜花地,每年的春節(jié),當油菜花開得最燦爛的時候,家族的幾代人就天南海北從祖國的各個地方趕回老宅團聚,這是一個美好和睦的大家庭。
家族的第一代今年已經快90歲了,她出身在日本人快投降的年份,雖然當時的'廣西不像北平那么戰(zhàn)火喧囂,但她知道日本人的毒刑,也經歷過最嚴重的饑荒,這些好像已經深深刻在她的骨子里,她會經常拉著后輩講她那些年的故事。她經常會告誡后輩要珍惜現在的和平年代,要熱愛生活,節(jié)約糧食。
家族的第二代大多是五,六十年代出生,那時的廣西由于偏遠并沒有及早開發(fā),非常落后和貧窮,他們的生活也非常的困難,他們經常是一邊幫家里干農活一邊刻苦的學習,他們都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走出大山,能夠改變家族貧窮的命運。其中一位真的以當時廣西前幾名的成績考上了北京非常有名的大學,成為毛南族第一位大學生。
第三代的年齡懸殊比較大,從80后到零零后,地域跨度也很大,有還留在廣西農村成家立業(yè)的,也有在城市刻苦攻讀的。這一代生活在物質條件很豐富的年代,從小沒有愁過吃愁過穿,父母都希望他們能得到最好的教育,并一如既往的教育他們熱愛生活,努力堅持,創(chuàng)造更美好的未來。
第四代也是最小的一代,他們有的還是襁褓中的小嬰兒,有的還是剛剛學會走路的小朋友,他們眼里滿是好奇,他們被家族的所有人關愛。
在這個四世同堂的家族中,長幼有序,但又總是其樂融融,他們每個人都會身體力行的告訴身邊人,如何關愛家人,如何熱愛生活,如何努力工作和學習,如何廣交朋友……而這所有點點滴滴的日常小事組合起來就是生活。只要你樂意去做,樂意多做,你就會熱愛生活。
這就是這個四世同堂的家族教會我的,因為我從小就在這個大家族里成長,這里就是我的家。
《四世同堂》的讀后感11
閱讀一本書籍,就像是品一杯茶,沁人心脾,口中留存著淡淡的幽香;閱讀一本書籍,就像是聽一首音樂,曲調歌詞,依舊在耳邊縈繞;閱讀一本書籍,就像是看一副美畫,雖然只是短暫的瞬間,卻在我們的記憶中留下永恒的美麗。一本好的書籍,能夠開闊我們的視野、豐富我們的思想、滋潤我們的心靈。
前段時間我在空閑的時間閱讀了老舍的《四世同堂》這本書籍,這本書籍很長,從最初看時到最后看完將近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期間一直沉浸在老舍為我塑造的那個世界,仿佛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員,旁觀了世界的滄海桑田、變化多端,與書中的.人物共同歷經酸甜苦辣、喜怒哀樂。當閱讀完書籍中的最后一句話,故事戛然而止,心中卻依舊縈繞著眾多的感嘆。
《四世同堂》這本書分為三部分,分別是《惶惑》、《偷生》和《饑荒》,主要講述了在北平淪陷的八年中,在日本的侵略下,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和小羊圈胡同中各色人物的遭遇。通過一個個人物的故事,作者真實的為我們表露了在戰(zhàn)爭期間中國的社會現狀,再現了那段滿目瘡痍的歷史。
閱讀這本書籍時其中的漢奸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在那個前途一片黑暗、黑白顛倒的世界,很多人物在權勢的誘惑下選擇了背叛自己的祖國,為日本人做事,例如曾經拳打漢奸的金三爺,最后卻因為日本人帶來的生意好轉而對他們心生感激,甚至還出賣了錢默吟先生,這前后之間的轉變,令人唏噓感慨,在利益面前,似乎一切都是脆弱的。然而我認為總有一些東西比生命還重要,那就是祖國,無論何時,都不能忘記自己的初心、不能喪失自己的氣節(jié)、不能背棄自己的祖國,因為國家就是我們的避風港,有國才有家,國家強大,我們才能和平幸福。
結局的一句“起風了”,雖然故事戛然而止,然而歷史的車輪緩緩向前,時間永遠不會停止,我們的國家也終于一步步歷經了那些坎坷挫折,從沉睡中蘇醒,變得繁榮富強。歷經風雨才能見彩虹,風雨之后便是晴天,黑暗之后將是黎明,無論如何,我們都要滿懷希望,相信正義和光明總會到來。
《四世同堂》的讀后感12
我是一個?磿娜。在我的書架上,擺滿了很多小說、著作,它們伴隨著我的成長,給了我知識,給了我快樂。書,是我能隨意涂寫的天堂。
人皆有一本自己最喜歡的書,我呢,最喜歡的書,就是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了。
相信很多同學也讀過這《四世同堂》,書里的故事發(fā)生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北京城,當時的北京是叫“北平”的,日本人侵占了北京城,故事從北平小羊圈胡同一戶姓祁的人家開始,以及胡同里的錢家、冠家等等發(fā)生的故事。在故事里,有反抗日本侵略者的祁家祁瑞全、錢家二少爺,也有甘當日本侵略者走狗漢奸的冠家冠曉荷,還有性格耿直的常二爺、膽小怕事的祁老人、用心良苦的白巡長,在這個毫不起眼的小羊圈胡同里,每一個人物都有著不同的命運……但可惜當時北平城在日本侵略者的黑暗恐怖統(tǒng)治下,它們折磨中國老百姓,三天兩頭地不是關城門,就是禁街,老百姓們生活非常困難,吃不飽穿不暖,連冬天燒暖氣的煤都沒有了。于是就有了反抗壓迫,勤勞、聰明的中國人最終打敗了日本人,趕跑了侵略者。
讀完了《四世同堂》,我被老舍先生筆下寫的精彩故事深深吸引?谷諔(zhàn)爭時期,當時那種國破家亡的凄涼、悲慘和對日本侵略者的可恨、可恥。老舍先生用自己的筆變成了“機關槍”,向不知羞恥的日本侵略者“掃射”。
這本書,讓我懂得了什么叫亡國的恥辱,亡國的悲哀!老舍先生的筆尖讓我明白了,國家不能落后,落后了就要被挨打,做亡國奴,任人宰割,一點尊嚴都沒有。所以我們要不斷地讓我們的國家強大,讓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敢欺負中國。同時我也深深感到我們現在的生活真的來之不易,每個人都幸福地生活著,不會再出現故事里那種饑寒交迫的情景。
老舍先生在文末寫祁老三帶著成功的光榮歸鄉(xiāng)時,也寫出了瑞全衣錦還鄉(xiāng)的變化:可是,他說不出話來。身旁的老三,他覺得,已不是他的弟弟,而是一種象征什么的力量。這就是所謂的革命的力量。
少年強則國強。
我想,這種力量對于今天的青少年來說尤為重要。
《四世同堂》的讀后感13
“勝利是戰(zhàn)爭的結束,然而卻無法起死回生,也無法使瀕于死亡的人不死。”——《四世同堂》
當戰(zhàn)爭來臨時,我們應該做什么?是不知恥辱地向敵人屈膝做走狗?還是堅決抵抗寧死不屈做亂世英雄?亦或是默默無聞,在水深火熱中活著?每一個選擇,都關乎人生,《四世同堂》,會將戰(zhàn)爭中每一個選擇都完美呈現在世人面前,呈現那一段崢嶸歲月。
《四世同堂》,講述了一條叫“小羊圈”的胡同中的人情世故,以祁家、冠家、錢家為線索,重現了日本人占領北平后民不聊生的情景,“小羊圈”中的每家住戶都代表了各階層人民在戰(zhàn)爭中的生死存亡與榮辱沉浮,也無情地揭露了日本人的兇殘和招人憎惡的品質。
老舍先生,還寫過《駱駝祥子》、《茶館》等小說,我們不難看出,老舍先生筆下的人物都非常有趣,極其個性生動,有很多地方語言的特色,使人妙趣橫生。他的文字樸素卻又凝練,就像一條河流,時而潺潺流動,時而水流湍急,他的文字中包含著極其濃郁的生活氣息,使人感到不那么陌生,讓讀者感同身受。
《四世同堂》中有許多遺憾:祁天佑多么老實的一個人,又多么善良的一個人,卻被日本人當做奸商,在大街上當眾羞辱,投河自盡;妞子,即使是一個小孩子,但她身上也有著不凡的品質,從她的眼里,我們可以看到她的自尊,她的堅強,寧死也不吃日本人給的食物,最終因急性闌尾炎而去世……
同時,那些漢奸走狗們都得到了應得的報應,“善惡終有果”,他們?yōu)榱藱嗬,為了錢財,不惜放棄尊嚴,忘記國家,而去巴結日本人,他們就算給日本人當狗,也極其愿意。
“亂世出英雄”,像錢先生,祁瑞全這些為國家效力,不肯向日本人屈辱求和的.人,是多么偉大,他們下過監(jiān)牢,受過毒刑,但心中卻依然有著祖國,《四世同堂》中,就謳歌了許多這樣偉大的人。
讀這本書時,我真的融入進去啦:當保定,太原陷落時,我著急;當我軍打退一次日本人時,我興奮;當中國快淪陷時,我擔心;當日本人投降了,我開心到了極點……
讀完《四世同堂》,看完那一段屈辱歷史,翻過那被占領八年的北平,我又想起了一段振奮人心的話:“生如螻蟻,當立鴻鵠之志!命如薄紙,應有不屈之心!”
《四世同堂》的讀后感14
暑假里,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懂得了許多道理,增長了不少見識;貞浖倨诶镒x過的本本著作,在我腦海里刻下深深印跡的,就是老舍先生所寫的《四世同堂》。
《四世同堂》這本書主要講了日軍侵略中國時,小羊圈里的居民,以及北平其他一些人,面對日本侵略做出的不同反應和對策。他們之中,有的拼盡全力、英勇無畏地去殺鬼子,為抗日做出了一些貢獻,如錢家老二錢仲石用自己的生命換來幾十個鬼子的性命,王排長寧死也不投降等。同時,文中也不乏那些愿意幫助日本鬼子的漢奸,比如祁家的祁瑞豐、冠家的冠曉明、大赤包……他們?yōu)榱俗约耗軌蜻^上舒適的生活,不惜賣國求榮!
合上書本,我的心還久久不能平靜!我仿佛看到,祁瑞全從戰(zhàn)爭一打響,便計劃從軍,獻身救國的身影;錢家老二錢仲石雖然沒有從軍,但也英勇地和鬼子斗爭,最后帶著一車鬼子沖下懸崖,光榮犧牲的壯舉;還有如錢老一般,哪怕自己已無力戰(zhàn)斗,也愿盡生命中最后一口氣來勸說大家抗日的執(zhí)著!這一個個可以稱得上英雄的人物,他們抗日的方法雖然各不相同,但目的都一樣,那就是不惜以生命保衛(wèi)祖國,捍衛(wèi)和平,把日本鬼子趕出中國!
整本書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祁瑞全。他那股執(zhí)著的勁、衛(wèi)國的心,以及他那遠大的.理想,都讓我不得不一次次為他豎起大拇指,為他熱淚盈眶!他同千千萬萬與他有著相同信念的人一起,懷著一股正氣和滿腔熱血,通過不懈努力拼搏,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梢哉f,如果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和平,就沒有我們如今的高科技,就沒有我們現在的豐衣足食!我敢說,要是那時人人都像祁瑞全一樣,一心為國,那么中國就不會受到任何國家的侵略!
想到這里,我不禁反思,今天的我們,是否還有這樣的英勇無畏、這樣的視國為家呢?出行總是車接車送,偶爾一次乘坐公交就覺得自己吃了好多苦;遇到不會的問題,首先想到的是誰可以幫助我,而不是自己想辦法解決;對爺爺奶奶呼來喝去,稍不如意就大發(fā)脾氣!這樣的我們,今后又怎樣去建設祖國、保衛(wèi)國家,怎樣讓祖國以我們?yōu)轵湴聊兀?/p>
《四世同堂》的讀后感15
在炎熱的夏天,利用一周的時間,我終于讀完了老舍的長篇小說《四世同堂》。小說洋洋灑灑50萬字,描述了從七七事變到日本戰(zhàn)敗投降8年之間,北平一個普通胡同小羊圈里的人生百態(tài)。
作為一個老北京,老舍對民國到抗戰(zhàn)時期的北平日常生活深得其味。在老舍的筆下,在日本鬼子進入北平之前,北平老百姓的生活是安靜之中不乏熱鬧,生活的趣味體會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他對北平特色生活的描寫刻畫細致入微,讓人感覺身臨其境,在閱讀的時候就好像能夠感觸到地道的京腔京味。
戰(zhàn)爭在深刻地影響著每一個普通人。戰(zhàn)爭從來都不僅僅是軍人、政治家們的獨角戲。不管愿意不愿意,每一個普通老百姓都會卷入其中,而往往老百姓在戰(zhàn)爭中遭受的影響和迫害是最大的。四世同堂的祁家老爺子自認為只要儲備三個月的糧食咸菜,關上門就與世隔絕與世無爭,盡可渡過難關。但隨著兒子的投水自盡,二孫子夫婦蛻變離婚、死亡等等,一系列身不由己的事情讓老爺子明哲保身的希望破滅。無辜的小崔,被日本人拉去砍頭頂罪,曝尸荒野,頭懸城門,正是許許多多普通老百姓深受戰(zhàn)爭之害的真實寫照。
戰(zhàn)爭拷問著人性良知。在日本人占領北平之后。有的人如冠曉荷夫婦之流,想方設法投靠日本人,爭做日本人奴役中國人的幫兇,其節(jié)操反不如妓女出身的尤桐芳之流,在奴顏婢膝中被自己的主子拋棄,尤其是大赤包所長,對日本人忠心耿耿,甚至在監(jiān)獄中還為日本主子唱贊歌,幻想著有朝一日卷土重來為虎作倀,最后反而死在日本人的.監(jiān)獄之中,可謂咎由自取罪有應得。反倒是拉洋車的小崔,唱戲的小文夫婦,以放唱片為生的小程等小百姓在日本人的統(tǒng)治面前,沒有做對不起中國人的事情,表現出了普通中國人的硬骨頭,可真是難得。
小說中的一個亮點是對一個游歷世界各國,具有正義感和國際視野的一個日本的女人的刻畫。她雖是個日本人,卻反對日本人發(fā)動的侵華戰(zhàn)爭。
戰(zhàn)爭是野蠻的,殘酷的。正因為其野蠻殘酷,所以我們才要盡量避免戰(zhàn)爭。避免戰(zhàn)爭就要好好發(fā)展,建立強大的國防實力,讓想覬覦我們發(fā)展果實的潛在敵人望而卻步。落后就要挨打,叢林法則在當下仍讓大行其道。
《四世同堂》的讀后感16
花了幾個星期,斷斷續(xù)續(xù)讀完了《四世同堂》。老舍真是個北京人,把北平的人、事,甚至是一草一木都寫出神韻來了。說看這書能激發(fā)出什么愛國熱情是假的,我就是覺得做人要有做人的準則。
北平淪陷了,日子還要過,大家都死了不是就怎樣怎樣好,死也是為了活。我開始就奇怪,為什么逃出去就是好的,留下來的就是懦弱無能。在我看來,亂世中不做違背良心的事,能夠保全自身、保全家人,還能為別人多少也做些貢獻,也是一種抗爭。而且是廣大人民群眾最容易做到的,不是什么可恥的事情。畢竟,絕大部分人心里都有善良,可不是每個人都有勇氣。到最后,連瑞宣也想通了,不象以前那么矛盾了。
我說,小說寫得殘酷。我以為像尤桐芳心地善良,又有勇氣,必會有一番作為。結果呢,就稀里糊涂地被錢詩人炸死在臺上了。什么都沒能做,心中懷著那么大的仇恨,什么都沒做成,還不是讓日本人害死的.,是讓大家最最敬重的錢詩人。大家說錢詩人是導師,太言過其實了。他做那些事,有多少是為了愛國,又有多少是因為仇恨。如果他沒有錢仲石那么個兒子,沒有冠曉荷那么個鄰居,誰明白他會不會像牛教授那樣啊。因為國仇家恨把他逼到了那個份上,任何人都會去反抗、去斗爭。老舍也沒想把他寫成完人,他為了報仇害死了無辜的人,日后也必要為此而懺悔。
大赤包、藍東陽、胖菊子這些人品質低劣是罪有應得。而像冠曉荷和祁瑞豐,老舍簡直都不愿意去批判他們,只說他們是無聊。他們是北京文化的極端產物,下場可算是滑稽。一心做漢奸、做特務、做日本人的走狗,最后還是叫日本人給弄死了。北京人的性格,在太平歲月是最好的,對誰都那么客氣有禮。但是到了戰(zhàn)爭年代,卻只懂得忍,逆來順受、不敢反抗。
我不是不喜歡錢詩人,我對他就沒什么感覺。但我喜歡他的一句話,大意是:到什么時候都不許灰心,因為一個人要是灰了心,就只能看到別人的不好,而看不到自我的墮落了。什么時候都要懷著期望,不能絕望。
“千里刀光影,仇恨燃九城。月圓之夜人不歸,花香之地無和平。一腔無聲血,萬縷慈母情。為雪國恥身先去,重整河山待后生。”就是要有待后生的信念。信心也是一種美德。
【《四世同堂》的讀后感】相關文章:
四世同堂作文07-13
《四世同堂》讀后感10-21
四世同堂讀后感10-21
四世同堂讀后感優(yōu)秀09-20
《四世同堂》讀后感范文05-30
四世同堂的讀后感范文05-22
四世同堂讀后感9篇03-07
四世同堂讀后感15篇03-07
四世同堂讀后感14篇02-14
四世同堂讀后感7篇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