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明朝那些事2》讀后感(精選12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是時候?qū)懸黄x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么你會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明朝那些事2》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明朝那些事2》讀后感 1
最近幾天,我一直在看《明朝那些事2》。我覺得解縉非常有意思。
解縉,于1388年一舉考中了進士,進入朝廷,受到了朱元璋的重用。在朝不保夕的朝廷中,他勇敢的上書勸阻朱元璋,最終把朱元璋惹惱了,被留到十年后再用。到了朱棣手中還是不乖,迎來了最終的死亡。
解縉死了也不是白死,他留給了我們一本《永樂大典》和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和改進的優(yōu)缺點。
他的優(yōu)點:
1、非常大的勇氣,有了勇氣,才能上書勸阻這兩位易怒的'皇帝。我們要在生活中具備一定的的勇氣?上У氖,這位官場小朋友勇氣過剩,給自己找了麻煩,這個我們下面再說。
2、聰明好學(xué),這個無需遵循物極必反的原則,越好學(xué)越好。我們要盡量的多讀書,養(yǎng)成好學(xué)這個好習(xí)慣。
他的缺點:
1、勇氣太多了,多次說皇帝的壞處,弄的兩位皇帝不開心了,朱元璋把它扔回家,朱棣狠一些,直接用完后殺了。我們要隨時記住物極必反這個原則,免得惹麻煩。
2、不會看時機,導(dǎo)致了踢回家之后再被砍頭。我們對于某些人要看準(zhǔn)時機再勸說,免得被揍。
我整理的就這么多,謝謝閱讀我這篇文章。
《明朝那些事2》讀后感 2
當(dāng)我看完《明朝那些事》,印象最深的不是開國皇帝朱元璋,也不是具有高尚情操的于謙,而是堅持不懈,不肯放棄,堅持自己想法的王陽明。
王陽明的父親王華是一個具有許多功勞,學(xué)識淵博的人。他希望兒子能與他一樣,用自己的學(xué)識當(dāng)上官兒,并老老實實的過一輩子?赏蹶柮髌褪且粋叛逆的人,不愿意自己的人生變得平凡。他剛開始十分認(rèn)同朱熹的論點,可后來又覺得朱熹是錯誤的,就將朱熹的論點全部推翻,并嘗到了頓悟的感覺。剛開始被人們所鄙視、被王華所失望的王陽明,一鳴驚人的將自己在歷史上的位置提到了與孔子老子等人所并肩,本被別人所冷落的.王陽明,永遠記在每個人的腦海中,而那些瞧不起的人卻被歷史海洋所吞噬。
其實,一個人被旁邊的環(huán)境所禁錮,不要被金錢地位所誘惑,更不要因權(quán)力、虛榮而迷失自己。一個人的成功,不是收獲了多少,而是付出了多少。只要努力做好自己,永遠相信自己,那么遲早有一天石頭將會變成閃閃發(fā)光的金子。
在人生的路上有許多坎坷,不管旁邊是鮮花還是掌聲,不管旁邊是嘲諷還是冷落,只要你跑下去,并且跑到終點就是勝利者。
《明朝那些事2》讀后感 3
這本書《明朝的那些事》是我最近的讀物。這本書有一個系列,分別是《洪武大帝》、《萬國來朝》、《惡魔宮廷》、《粉飾太平》、《帝國飄搖》、《夕陽西山》和大結(jié)局。整個明朝的經(jīng)歷就像書名一樣,講述了貧困農(nóng)民朱五四的兒子朱重八的故事,后來朱元璋南征北戰(zhàn),建立了人人平等的明朝。
那是一個多雨的下午,天空是灰色的,一刻鐘過去了,雨終于停了下來。灰色的天空就像一厚的窗簾,低沉地垂著,讓人喘不過氣來。我嘆了口氣,無聊地躺在沙發(fā)上。我媽媽笑著給了我一本《明朝的事》。嘿,這是一本無聊的歷史書。無聊的句子和嚼蠟的文章總是讓我感到無聊和無聊。
但我還是不情愿地看著這本書。過了一會兒,我完全融入了大明帝國和農(nóng)民朱重八的心中。我突然沉浸在這個壯麗迷人的情節(jié)中!
《明朝的那些事》以通俗小說的形式,幽默有趣,講述了600多年前轟轟烈烈的元末農(nóng)民起義和明朝276年的歷史。于是,我仿佛步入了時空隧道,被卷進這塵封百年的往事中。有時候,我害怕血流成河的戰(zhàn)爭場面;有時候,我目睹了陰謀的宮廷斗爭;有時候,我對國泰民安的大好河山感到興奮;有時候,我對奸臣當(dāng)?shù)赖幕璋稻置娓械綉嵟?然而,這一切都造就了大明帝國,改變了它的命運,決定了它的生死存亡。
朱元璋的崛起更是令人難以置信,值得反思。當(dāng)他還是個小頭時,他的鄰居有強大的張士誠和狡猾的陳友諒,但朱元璋活了下來。他后來做的事也證實了小兵張嘎的`名言——別看今天鬧得開心,小心以后拉清單!23年7月21日,朱元璋20萬精兵向比他強的陳友諒發(fā)起進攻。
雖然朱元璋的船很小,在陳友諒面前像玩具一樣,但朱元璋的船很小很靈活,很容易移動,這使得陳友諒的攻擊不方便。此外,還有常見的春天,徐達和朱文正都是兇猛的人,所以陳友諒更沒有機會了。80萬軍隊死亡,戰(zhàn)艦毀滅,陳友諒逃脫。
可以合理地說,陳友諒已經(jīng)停止吃飯了。私鹽販子張世誠今年絕對活不下去,但事實上,他不僅活了一年,而且活了四年。27年9月,平江也被抓獲。
這時我才意識到,沒有風(fēng)雨,沒有彩虹!不經(jīng)一番寒徹骨,梅花怎么能撲鼻香?每個人都渴望成功和收獲。但通往成功的路上總是布滿荊棘和沼澤。有些人懶惰,懶惰,永遠不會達到成功的成功的頂峰;有些人喜歡機會主義,聰明是聰明的錯誤,顯然站在成功的頂峰,但做得太多,從頂峰向前邁出一步,一只腳失去;有些人堅定,克服困難,不怕困難和危險,勇敢前進,最終到達成功的另一邊。
《明朝的那些事》這本書古今貫通,以自力更生的方式贏得了讀者的認(rèn)可,讓我們明白了很多道理。嗯!這是一本好書!
《明朝那些事2》讀后感 4
說到歷史,很多人的第一感覺就是枯燥、無味。如果你也是這樣想,那就請你去看一下《明朝那些事》,這本書絕對可以顛倒你對歷史的看法。
這本書的作者用風(fēng)趣幽默的話語描寫了在明朝發(fā)生的各種事情,并把人物形象刻畫得入木三分,把戰(zhàn)爭的場面描寫得淋漓盡致。在這本書中令我影響最深刻的就是朱元璋這個平民出身,卻能當(dāng)上皇帝的人。
朱元璋小時候飽受元朝的腐敗統(tǒng)治之苦,家中十分貧苦,在中國歷史上的所有皇帝中,大概是唯一一個一無所有的民農(nóng),是通過造反才奪得了天下。他沒有受過教育,卻能夠帶領(lǐng)千軍萬馬爭奪王位,是一個軍事天才,更是一個可遇不可求的人才!
朱元璋令我最敬佩的.是他的各種本領(lǐng):果斷、堅持、冷靜。這三樣寶物合起來,能夠讓他在戰(zhàn)場上完美地指揮出迎戰(zhàn)方法。在這三個本領(lǐng)前,無論是什么困難都能迎刃而解,最終讓我們能夠登上成功的彼岸。
朱元璋還教會了我一種很重要的東西自信。他曾經(jīng)說過我相信,我是對的。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我們會撿到許許多多的鑰匙,有的古色古香,有的金光閃閃,但是卻只有一把能打開成功的大門。在帶領(lǐng)大軍作戰(zhàn)時,我們只有一次機會,只有一個時機是最合適的,如果失敗了,就會失去一切。但是朱元璋在關(guān)鍵時刻毫不緊張。因為自信,他相信的自己的決定;因為自信,他登上了皇位。
這就是《明朝那些事》教會我的,不多,但是卻能使我終生受益。
《明朝那些事2》讀后感 5
《明朝那些事兒》,一部講述一個朝代從崛起到滅亡的長篇小說。翻開這本書,你便會被幽默的語言、風(fēng)趣的調(diào)侃吸引,會被深不可測的帝王心術(shù)、爾虞我詐的后宮爭寵、殺聲震天的驚險戰(zhàn)爭深深地帶入這段歷史中,去感受從明朝開國“洪武四大案”的血腥與殺戮,到結(jié)束時清軍入關(guān)帶給他們的絕望與悲涼。故事精彩,使人仿佛身臨其境。
這部書從朱元璋講起。朱元璋為隔壁的地主放了16年的.牛,生活十分艱苦。雖然只有一墻之隔,但卻明顯地反映出當(dāng)時社會的殘酷與黑暗。又因17歲時的一場饑荒,朱元璋的親人們一一死去。在當(dāng)時的困境下,朱元璋懷著復(fù)仇的怒火和討口飯吃的僥幸心理,帶兵起義。朱元璋頗具軍事天賦,歷經(jīng)無數(shù)戰(zhàn)役,在與陳友諒決一死戰(zhàn)后,最終問鼎天下。朱元璋作為一代帝王,一生殺人如麻,他所制造的“洪武四大案”使多少無辜的人喪命啊。不過,他始終是大明王朝的締造者,在歷史的長河中,終究也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白駒過隙,光陰似箭。明朝歷史上還有許多令人無法忘卻的人:“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于謙用一首《石灰吟》表明了他堅強不屈、潔身自好的品質(zhì);徐階、張居正,輔佐朝政,在亂世中堅守著自己的信念;楊繼盛,一個微不足道、史書都不曾提及的人,卻用那堅定的彈劾——死劾來揭示奸臣的罪惡,讓嚴(yán)嵩的真面目曝光于天下……
從劉瑾、王振到嚴(yán)嵩、嚴(yán)世藩、魏忠賢,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貪婪、懦弱和恬不知恥,他們加速了這個王朝的覆滅。從徐達、常遇春到袁崇煥、戚繼光,我明白了什么是赤膽忠心,什么是為國捐軀,無怨無悔。從方孝孺、海瑞到王守仁,我體會到了他們的清正廉潔,一身傲骨,不管是奸臣當(dāng)?shù)肋是民不聊生,他們永遠都堅持自己的信念,永遠為老百姓著想。還有李時珍,腳穿草鞋,身背藥簍,翻山越嶺,訪醫(yī)采藥,鑄就了《本草綱目》這一巨著。這些熟悉的名字,都代表著一個個的故事,這些故事不是史書中泛黃的書頁,而是歷史長河中的朵朵浪花,帶給我們思索,帶給我們啟示!
明朝,只是中國歷史很短的一個部分,但通過讀《明朝那些事兒》這本書,我看到了人性的善惡與永恒的信念,這些點點滴滴,都將永遠鐫刻在我的記憶中!
《明朝那些事2》讀后感 6
今天,我看了《明朝那些事》這本書,書的作者是當(dāng)年明月。這本書非常有趣。
首先說明,這本書不是一本而是一系列。第一冊講了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的故事;第二冊講了“永樂奪位”到“土木堡之變”。其他幾冊就不說了。
其中我最喜歡第一冊。里面有句話讓我想忘都忘不了,這句話是:“是流氓我怕誰?”。我從這本書里還知道了許多人物,如合稱為“明朝雙壁”的常遇春和徐達、陰險狡詐的'陳有諒等人。
讀了這一系列書,我發(fā)現(xiàn)它讓我喜歡上了明史。也許是里面內(nèi)容的幽默讓我喜歡上了明史;也許是里面精彩讓我喜歡上了明史;也許是里面的的話讓我喜歡上了明史。
讓我深有感觸的是:里面大多是白話,但講的都是正史?赡,這就是讓我喜歡這本書的原因!
《明朝那些事2》讀后感 7
第一次寫讀書后記,寫讀書后的感想,我和明朝那些事兒。沒由來的想寫這樣一點文字,關(guān)于我和明朝那些事兒。這系列當(dāng)年明月的文字,我讀了幾遍。因為剛剛又系統(tǒng)的讀完一遍,于是選在這個時候?qū)懴挛业乃^的讀后感。明朝是個被人忽略的朝代,這也是明月寫《明朝那些事兒》的一個原因。在讀這七本書之前,我對明朝的印象和很多人一樣,覺得它是一個比上不足的朝代。明清兩朝總是在一起被提及,作為封建社會的頂層發(fā)展?fàn)顟B(tài)。但是大多數(shù)人記住了康乾盛世,卻壓根不知道仁宣之治。所以,這套書最大的一點是,它帶我走進了真正的明朝,那樣一個精彩的朝代,非常燦爛的光芒。
七本書,從朱八八開始,到最后的崇禎自盡結(jié)束。記得在崇禎最后那一段時,明月寫了這樣一小段話。說句心里話,我也沒想到這樣,應(yīng)該改變一下,這么寫,比如崇禎沒有殺袁崇煥,皇太極繼位的時候,心臟病突發(fā)死了,接班的多爾袞也沒蹦幾天,就被孝莊干掉了,然后孤兒寡母在遼東過上了安定的生活。李自成進入山林后,沒過幾天,由于水土不服,也都過去了。然后,偉大的大明朝終于千秋萬代,崇禎和他的子孫們從此過著幸福的生活。是的,現(xiàn)在我要告訴你的是,歷史的真相。歷史終究會以悲劇收場,不管是那段歷史。歷史感,就是悲觀。讀到結(jié)局處,我看了很多遍,看著明月的文字一步步的從幽默到傷感,心里也和明月一樣,希望明朝如以上的文字描述的一樣。但是,歷史就是歷史?礆v史,和看電視劇有很多相似之處,但最根本的不同是,歷史都是悲劇。以上感想,不是本人所悟,完全是明月書中所寫。不想也沒有侵權(quán)和盜版的心思,因為明月的感悟太過深刻,鄙人完全認(rèn)同罷了。
說說一路讀完的故事吧,就是我和這套書的故事。考完研后,當(dāng)即從網(wǎng)上買了。之前都是借別人的以及在網(wǎng)上下載電子版本來看,總覺得不過癮。中間曾經(jīng)在書攤,買過七本合在一起的超級大盜版看,后來也給扔了。考完研后,總覺得有必要支持一下明月,于是就買了。以后也可作為收藏。每天一點點的看,睡前以及上廁所的時間,花了兩個月,看完了整套書,今天把七本書抓在手里,發(fā)現(xiàn)那么厚,那么多,不是感慨自己能看完那么多的文字,而是感嘆明月堅持了三年時間寫下了那么多的文字。正如他自己說,二十多歲寫,寫完還是二十多歲,有趣。是的,這個世界還是很有趣的。兩個月,經(jīng)歷著自己人生路上的一次次失敗,便對明月天生的歷史感,也就是悲觀有了心情上的附和。我知道自己還沒有資本說什么悲觀主義者的論調(diào),因為我所經(jīng)歷還根本沒到那個程度。本來在寫這篇文字之前,我還想做個總結(jié)說,書里最讓我感動的片段、最搞笑的片段或者是最喜歡最討厭的人物等等,但我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我不想做這樣一個無聊的總結(jié)。這些都在我心里,我提及或者不提及又怎樣。心境至此,也不可強求。我現(xiàn)在最記得住的是結(jié)局,我對結(jié)局的文字印象深刻,無法忘卻。之前的繁榮,之前一波一波的牛人的發(fā)跡,都變成了最后的消亡。每一個人,他的飛黃騰達和他的沒落,對他本人而言,是幾十年,而對我而言,只有幾頁,前一頁他很牛,后一頁就慫了。王朝也是如此。真沒意思,沒意思透了。再比對自己的人生,即使最后能得到輝煌的結(jié)局,又怎樣,寥寥數(shù)十年,怎么樣都是一樣的結(jié)局,在后人的筆下,不過幾個字就能概括了。這就是所謂的歷史感吧,我讀完竟然悲觀從心底而生,這樣是我讀這書的初衷嗎?我想,不是的。我堅持幽默,是因為我明白,無論這個世界有多絕望,你自己都要充滿希望。
人生并非如某些人所說,很短暫,事實上,有時候,它很漫長,特別是對苦難中的人,漫長的想死。但我堅持,無論有多絕望,無論有多悲哀,每天早上起來,都要對自己說,這個世界很好,很強大。這句話,不是在滿懷希望光明時說的,很絕望、很無助、很痛苦、很迷茫的時候,說這句話。要堅信,你是一個勇敢的人。因為你還活著,活著,就要繼續(xù)前進。無需害怕,無需絕望,要相信自己。明月就是這樣的解答,我想我的初衷應(yīng)該是以上的話,我應(yīng)該知道以上的話。明月就是怕我們讀完會有歷史感,所以會苦口婆心的寫出了這樣一段話。讀完似有開朗,似乎應(yīng)該如此。只有這些了,第一次的讀后感,沒寫出多少自己的感想,只是在重復(fù)和摘抄著作者的話。
以前,我讀過一本好書,書名是《明朝那些事》(貳),內(nèi)容自永樂皇帝奪位的"靖難之役"后開始,先記敘了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永樂大帝的事跡——揮軍北上五征蒙古,派鄭和七下西洋,南下討平安南等等,后來永樂皇帝于北伐蒙古歸來途中病逝,明朝那些事讀后感。明朝在經(jīng)歷比較清明的"仁宣之治"后,開始馬云進入動蕩時代。死太監(jiān)王振把持朝政胡作非為,導(dǎo)致二十萬精兵喪于一旦,幸虧著名忠臣于謙,在"土木堡之變中力挽狂瀾,挽救了明帝國,但隨即又在兩位皇帝爭奪皇位的"奪門之變"后被害身亡。這一系列的事件和人物都精彩無比,令人目不暇接、欲罷不能。
很早就知道有《明朝那些事》這本書。而且知過好道這本書先是一本網(wǎng)絡(luò)作品,由于廣大網(wǎng)友們的追捧,好評如潮,作者當(dāng)年明月把博客里的連載送進了印刷廠,一口氣出版了5本,更多的人看了后還是好評如潮。我還知道當(dāng)年明月的這套書之所以好評如潮是因為他把枯燥的正史寫得生動、風(fēng)趣,看過的人沒有人說不喜歡讀這本書的,我還知道但年明月寫這本書的時候好像才27歲!當(dāng)然佩服之至啊!就想弄一套讀讀。正好一個好朋友購買了這套書,就討來一睹為快。
讀了幾個星期了,還沒有讀完,但是收獲已經(jīng)很多了。不僅僅是補習(xí)了明朝的那段歷史,還領(lǐng)悟到了歷史之外的道理,但是最大的收獲是慶幸我是一個老師!
我是一個簡單的人,而且性情有點直率,沒有什么城府,一點兒不會"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讀了這套書,我不禁被書中表現(xiàn)的"厚黑學(xué)"驚呆了!這些忠臣、奸臣大都是人前一套,背后一套。人與人之間哪里還有真誠、信義可言?彼此經(jīng)常搞些你死我活的斗爭。很多有才華的人:唐寅、徐文長、方孝孺、解縉,哪一個都是赫赫有名的.大家,都是在政治的斗爭中得到了極其可悲的下場。他們的失敗有的源于一句話,一篇文章。真可謂"說者無意,聽者有心",被別有用心的人一曲解,給大老板——皇帝奏一本,說上句"此人別有用心",再分析一下這句話可能危及你的皇位,事情就辦妥了。圣旨很快下了:滿門抄斬,滅九族,還有的滅十族!冤案就此誕生!
實事求是地說,學(xué)校真是個最適合我的環(huán)境。在教代會上,我能稱職地履行我的代表職責(zé):勇于提建議,有時的語氣還挺激動。平時的教學(xué)工作中,經(jīng)常和領(lǐng)導(dǎo)辯論一番,有時還以勝利而告終。一些朋友知道了這些情況,往往說,這要是在我的單位,看領(lǐng)導(dǎo)不給你穿小鞋!我真要感謝所遇到的開明的領(lǐng)導(dǎo),他們并沒有因我的言行而給我穿小鞋。我之所以這樣,也不全是因為領(lǐng)導(dǎo)的寬容,還因為有這樣一個"小算盤":只要我的課教得好,得到家長、孩子們的認(rèn)可,即使我好提一些意見,只要這些意見是中肯的,實事求是的,領(lǐng)導(dǎo)能對我有意見?總不能說誰誰教的課不行,不讓他上課了。因為一個老師是否優(yōu)秀不是幾個人說的算的,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有很多的同事、家長、孩子們在看著呢!
學(xué)校適合我,除了通常有很多開明的領(lǐng)導(dǎo),我所面對的人也是最適合我的。我的同事們可沒有書中的"忠臣、奸臣"們復(fù)雜。在簡單的環(huán)境里,大家也變得簡單起來。要評先了,把考核分拿出來比一比即可,不用搞些請客送禮這樣的歪門邪道。也可能老師好歹也算得上文人了,所以這些不正之風(fēng)是很難得到我們這些文人的追捧的,因為我們或多或少地有那么一些"清高"。我的學(xué)生們更是單純得可愛,他們比我還簡單。常常因為得到我的一句贊揚而高興,為我發(fā)的一張小獎狀而激動,也常常因為我的一個陰沉臉色而苦悶。這樣的一群喜形于色的人在你的周圍,你還用得上勾心斗角?你只需要用最簡單的做法來對待他們:真心地愛他們,你就會得到他們對你更真心的愛戴!
所以,看完了這套書,還是最想說一遍:真是慶幸我是一個老師!
最讓我難忘的是"土木堡之變",那個無知的死太監(jiān)王振,損了二十萬精兵,使蒙古軍隊再次光臨,而這次來與以往不同,是來攻進城奪取山河、江山的,于謙說:"你妄想!"于是,戰(zhàn)爭開始了,在煙塵滾滾中,于謙沉著地指揮著戰(zhàn)斗,士兵勢氣大增,愈戰(zhàn)愈勇。蒙古軍隊萬萬沒想到會這樣,于是找了另一個城門來戰(zhàn),更沒想到的是,這個城門防守一樣精密,蒙古軍隊沒有攻破城門,反而被打了個落花流水。一個晚上,蒙古軍隊快不行了,為了防止明軍偷襲,在幾里外扎營。終于,于謙拿出了秘密武器——大炮。夜間,只聽一聲炮響,把蒙古軍隊炮回了老家。
《明朝那些事》把晦澀難懂的正史寫得那么好玩,怪不得有個網(wǎng)友希望《明朝那些事》能進入中學(xué)課堂,成為每個中學(xué)生必備的書。對此,我可是舉雙手贊成。
《明朝那些事2》讀后感 8
暑假期間,我讀了《明朝那些事》的第一步,它主要講的是明朝開國皇朱元璋的故事。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只是一個小小的貧農(nóng),后因為元朝的.腐敗而造反。過程中,狄徐達、常遇春等名將,祝他打敗了陳友諒、張士誠和元的軍隊,從而創(chuàng)建了一個新朝代,他給她定名為“明”。
這段歷史告訴我們,無論你是多么的渺小,多么的不起眼,只要心懷一個夢而且盡全力施行,沒有什么事是做不成的。像朱元璋,他原先只是一個小貧民,并且還因為走投無路當(dāng)了和尚,單他有夢,他把這顆種子深深地埋藏在心,并用刻苦、勤奮與堅持來澆灌它,使得那顆種子越長越大,最后實現(xiàn)了朱元璋的夢想,當(dāng)了洪武大帝。
如果我們也像他那樣時時刻刻將夢想銘記于心,刻苦學(xué)習(xí),相信等你長大后,那個夢想便會成為現(xiàn)實。不要認(rèn)為這不可能,連一個小農(nóng)民努力后都能名垂青史,那我們又何嘗不能呢?
《明朝那些事2》讀后感 9
首先,介紹一下《明朝那些事》的作者當(dāng)年明月(筆名)。這本書總共分了七卷,作者以詼諧幽默、近似小說的語言講述了明朝三百年的正史,包括帝王心術(shù)、戰(zhàn)爭、大臣間的黨爭,以及主要名人的生平事跡,明朝是由誰建立起來,誰來摧毀的,還有歷代皇帝的治國之路和之間發(fā)生的謀權(quán)篡位的故事。所以我想把它推薦個大家,一起來閱讀分享一下這一本幽幽默默地就能知道明朝年間發(fā)生的所有事情的書。
這其中這么多的英雄豪杰中,我的最愛就是朱元璋,他也是明朝的創(chuàng)建者。朱元璋在中國歷史上的皇帝中,大概是唯一的一無所有的貧農(nóng),是通過造反才擁有了天下。放牛、乞丐、做和尚、造反、做皇帝,一份十分簡單的簡歷。沒受過教育,卻是個軍事天才,也是個人事管理天才。還有朱元璋小時候深受元朝的腐敗統(tǒng)治之苦,因此痛恨官員的`腐敗。做皇帝后,對腐敗官員大肆殺戮,卻沒有止住大明王朝的腐敗。這大概就是當(dāng)今社會對腐敗官員大開放生之門的歷史依據(jù)。同時,朱元璋有個座右銘:“你的就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這也是我最喜歡的,所以他靠著這樣的邏輯,天下一點一點地被他收入囊中一點也不奇怪。
《明朝那些事2》讀后感 10
《明朝那些事》第一部從明太祖朱元璋出生寫起,直到永樂帝朱棣登基為止。讀完這本書后,我覺得這本書跟其他歷史書不同之出在于:
首先,作者通過幽默風(fēng)趣的語言風(fēng)格進行歷史事實的描述,使得原本枯燥無味的歷史變得十分有趣,更容易為大眾所接受。例如:作者在描寫朱元璋在常覺寺里的悲慘生活時這樣寫道:“朱重八一直忍耐著,然而除了要做這些粗活外,他還要兼任清潔工,倉庫保管員,添油工(長明燈)”。又例如:作者在描寫朱元璋派其侄子朱文正鎮(zhèn)守洪都,其侄子竟能讓捉襟見肘的兵力安排的井井有條時,這樣寫道:“朱文正可能是學(xué)會計出身的,他在安排好防守兵力后,居然還能剩下兩千人(怎么擠出的),用來隨時支援各門”。諸如此類的幽默風(fēng)趣的語言在這本書中俯拾皆是,作者最大的成功,我想是用通俗的文筆,把本來艱澀難懂的歷史,變得非常活潑,尤其是對人物的描寫,篇幅不長,卻讓讀者感到活靈活現(xiàn),躍然紙上。其次,作者在人物描寫方面加入了小說的筆法,使得所刻畫的人物形象更加具體。我想這個因素也為本書增色不少。書中刻畫的這些人物讓我印象尤為深刻。一個皇帝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皇帝不是開國的皇帝朱元璋,也不是在位最久的萬歷,而是朱棣。朱棣是一個傳奇的皇帝,在我看來,他一生的功過都有,功大于過。朱棣打敗侄子朱允炆,展示了他非凡的軍事才華。而登基后的殺戮,則體現(xiàn)了他的殘暴和軟弱。這也是他最大的過失吧。在朱棣統(tǒng)治期間,他北征蒙古,南平安南,所向披靡。他派鄭和幾次遠航,傳播了中華文化,永垂青史;他修訂了《永樂大典》,這本書涵蓋了中華民族數(shù)千年來的知識財富,它絕不僅僅是一部書,而是一座中華文明史上的金字塔。不少史學(xué)家給了朱棣極高的評價:幅隕之廣,遠邁漢唐!成功駿烈,卓乎盛矣!得評如此,足當(dāng)含笑九泉!是的,他不是一個好人,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好皇帝。兩個大臣從1368年朱元璋稱帝,到1466年明朝滅亡,幾百年里,可謂人才輩出,但我只對其中兩位大臣最為欽佩。于謙是于謙挽救了北京城,他是我心目中永遠的英雄。當(dāng)北京城被圍,多數(shù)大臣主張?zhí)优艿臅r候,是于謙一聲大吼,堅持留守,并成功的組織了北京保衛(wèi)戰(zhàn)。沒有于謙,歷史必將被改寫,會被寫上恥辱的一筆。幾百年后,我們?nèi)匀粚τ谥t充滿景仰。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于謙和他的詩將永遠被人傳頌。鄭和鄭和之后,再無鄭和。鄭和能得到這樣的評價,當(dāng)之無愧!偉大的航海家鄭和,由于他幼年的不幸遭遇,他沒有能夠成家,留下子女,但這并不妨礙他成為一個偉大的,為后人懷念的人。
他使人永遠不忘。
《明朝那些事2》讀后感 11
明朝公司的歷位朱老板們,除了開創(chuàng)人老朱(朱元璋)有著過人的精力,凡事親歷親為,埋頭苦干外。其余的朱老總們好像都沒這個覺悟,但鑒于老朱同志太不給力,定了一條不許"罷相不設(shè)",沒了丞相這二把手幫忙,可苦了朱棣了:他可沒有老朱同志那么高的覺悟,又不能設(shè)相。怎么辦?于是乎,一個幫助皇帝的"助手"機構(gòu)內(nèi)閣就應(yīng)運而生。內(nèi)閣初期只是秘書性質(zhì)的機構(gòu)。但經(jīng)過先后幾代猛人的不斷奮斗,權(quán)力逐漸上升,直至張居正改革讓內(nèi)閣成為政府運轉(zhuǎn)的中樞,他的實際上已經(jīng)接近于現(xiàn)代首相的地位。估計老朱同志要是知道了他后代搞出來這么一群"類丞相",非得氣得活過來。
《明朝那些事》告訴我,皇帝是不可怕滴,內(nèi)閣里的那群人才是可怕滴!
內(nèi)閣分首輔、次輔、大學(xué)士。明朝近三百年的歷史中,出現(xiàn)了不少杰出人物。代表有:"三楊"、李東陽、楊廷和、楊一清、夏言、徐階、高拱、張居正,這是相對來說比較正的代表了。那么惡的呢:萬安、張璁、嚴(yán)嵩等。內(nèi)閣的斗爭法則就是你死我活。成首輔,敗…玩完!一旦你失敗,你會被從權(quán)力中心甩出,經(jīng)過一系列的自由落體運動后重重摔在地上。然后言官那些跳梁小丑們開始登臺表演,發(fā)揚痛打落水狗精神,幫你貼心的挖下一個又一個抗。讓你跌得不知七葷八素,如果你跟現(xiàn)任首輔有仇,您的后半輩子怎一個慘字了得?并且容易被人送往地府旅游觀光。
不過從內(nèi)閣斗爭中,我也學(xué)到了許多。比如忍、和。
忍如徐階。徐階進入內(nèi)閣時,恰巧是嘉靖朝追黑暗的時候,把持朝政的首輔是嚴(yán)嵩。而徐階的老師夏言,已經(jīng)被嚴(yán)嵩熱情的送往地府了。殺師之仇,加上對權(quán)力的'渴望。徐階應(yīng)該同嚴(yán)嵩拼命才對。但他忍了,并最終再合適的時機,一舉將嚴(yán)嵩擊敗。忍,包括對敵之忍,對己之忍,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和,在這個世界上,敵人總是少數(shù)的。朋友還是很多的。和有兩個意思:待人隨和和"和稀泥"。對朋友不能惡聲惡氣,應(yīng)以隨和知、之心待之。和稀泥,似乎不是什么好詞,但在《那些事》里,這種方法在處理某些矛盾上,還是很好的。首先提一下此法的鼻祖申時行!申時行憑借他的和稀泥功夫,明哲保身,也是許多矛盾得以緩和,并最終解決。所以,做人,不能太死板,在特殊場合(如果某位仁兄想去建筑工地,就當(dāng)我沒說。),和和稀泥還是可以的。
在《那些事》中,就像我說的,除了皇帝、內(nèi)閣成員之外,言官、武將、后宮、道士、宦官、甚至混混等都扮演了極重要的角色。也教給了我許多…讀罷此書,意猶未盡!
《明朝那些事2》讀后感 12
這是一套史書,這還是一套幽默的史書,它就是《明朝那些事》。
這本書介紹了幾百年前那段波瀾壯闊的大明王朝的興盛與衰敗,名留青史的忠臣和遺臭萬年的奸臣輪番上臺。其中,最吸引我的一個人,叫王守仁,別號陽明。
王守仁出生于書香門第,自幼天賦稟異,卻由于仰慕圣賢之道而歷盡波折。最終,他在偏遠山區(qū)任職時,突然頓悟,領(lǐng)會了真諦,又在戰(zhàn)斗中完善了自己的思想,終成圣賢。他的理論,是知行合一。
所謂知行合一,便是若要實現(xiàn)遠大的志向,必須要腳踏實地,堅定不移地向前邁進。
歷史可以影射現(xiàn)在及將來,“知行合一”不管在何時何地都依然適用。在我們的生活與學(xué)習(xí)中,我們也應(yīng)該擁有這種信念,凡事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輕言放棄,即使陷入狂流也要踏實穩(wěn)重,即使身處逆境也要迎難而上,一步一個臺階向著目標(biāo)前進。摔倒了,爬起來,繼續(xù)努力。待一切塵埃落定,你會發(fā)現(xiàn)你已在人生畫卷甚至歷史的長河中,描下了重重一筆……
著名的炸彈之父諾貝爾,在研發(fā)炸彈時失敗了無數(shù)次,不但毀了他的工廠,還毀了他的家庭,可這并沒有毀掉他的意志,他更加專注地投入炸彈的'改進中。失敗他不害怕,他知道,每失敗一次,他就離成功更進一步。多少個日日夜夜,多少句冷嘲熱諷,他無怨無悔。終于,他成功研制出了較為安全的新式炸藥,并傳名世界。
還有發(fā)明大王愛迪生,物理學(xué)家牛頓,音樂巨人貝多芬……他們的發(fā)展無不是層層受阻,但他們都堅持著走了下來,走到了成功的頂峰。他們與王守仁毫無交集,但他們都選擇了與王守仁一樣的決定:知行合一,寧死不移……
其實,知與行就像一艘船,知是船體,行是船槳。若只知不行,船便毫無動力,任你學(xué)富五車,也僅是原地踏步;若只行不知,那連船都沒有,要槳做甚?也只是無用功罷了。
知行合一,并不只是一句勵志的名言。我們身邊到處都充滿著他的身影,而為我們所痛恨的作業(yè)便是典型的例子。把課堂上學(xué)習(xí)到的知識立即以書面形式表達出來,正是在幫助我們理解——萬物都有劣根性,但也有其必然性,想必考試的存在也是如此。所以,面對功課,我們是否應(yīng)該換一種且知且行的態(tài)度?
有知有行,堅持不移,方為知行合一。
【《明朝那些事2》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明朝那些事讀后感05-19
《明朝那些事》讀后感03-22
《明朝那些事》讀后感05-15
《明朝那些事兒》讀書筆記03-19
《明朝那些事兒》經(jīng)典語錄摘抄05-07
《明朝那些事》讀后感(精選35篇)04-17
明朝那些事的讀后感800字(精選15篇)03-12
那些年,那些事作文03-12
那些年那些事作文03-14
明朝那些事兒讀后感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