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靜《看見》讀后感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后感吧。你想好怎么寫讀后感了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柴靜《看見》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柴靜《看見》讀后感1
恰逢看了柴靜最新的霧霾紀錄片《穹頂之下》,回憶起之前看過她寫的《看見》,便翻出來再回味一遍。結果重讀那些事件,發(fā)現仍然感觸頗深。讀完書,閉上眼,那些事件猶如一部電影,在我眼前一幀一幀閃過。
我曾思考過,究竟是什么力量給予我如此大的震撼。最終,我在章節(jié)題目中找到了答案——真實。真實自有萬鈞之力,這一句話狠狠地敲擊在了我的心上,心都為之一震。無論是華南虎照片的真假之爭,采訪排污中帶有感情色彩的質問,還是記者隱瞞教師收留兒童卻收報酬的事情,都讓我真切地感受到真實的力量。"準確是這一工種最重要的工藝,而自我感動、感動先行是準確最大的敵人。真相常流失于涕淚交加中。"這是一名觀眾在博客上批評柴靜的話,令我感觸頗深。讀完這句話,我實實在在感受到了客觀看待一件事物或評判一個人的困難之所在。尤其對于像柴靜這樣的記者身份來說。因此,我認為記者和法官在某個層面上是具有相同性質的——公正。用旁觀的角度去看問題,記者亦需要以中立客觀的立場去報道真相。一味地批評、抨擊只是嘩眾取寵,只會誤導人們,引起公憤,社會秩序甚至會陷入無限的.黑暗當中。因為,記者是最接近事件真相的人,是真相的搬運工。當人們無法準確了解真相時,只能通過記者來尋找答案。而輿論,往往是無法估量的強大武器。
"新舊之間沒有怨訟,唯有真與偽是大敵。"這句話,我認為是全書的精髓所在。新,即新聞;舊,即舊識。它們之間本無沖突,因為時間車輪不止,新的始終會變?yōu)榕f的。而真?zhèn),永遠是兩個對立的層面。記者雖總是奔跑在新聞最前線,但讀歷史,卻能鍛煉追求真相的精神。"生活就是生活,他沒有站在哪一方的立場上,不贊美,不責難,甚至也不惋惜,但求了解認識而已。"不僅是記者,學會不隨聲附和地盲從,不一知半解地盲信,不激烈評詆地盲沖動,更應該是我們所應培養(yǎng)的素質,是體現一個人的修養(yǎng)所在吧。
我的夢想職業(yè)是律師。因此,書中的律師郝勁松吸引了我。他并不是什么為大企業(yè)大事件辯訴的人,他只是以"公民"的名義,在與這社會上的不公、不合理作斗爭。"我要把他們拖上戰(zhàn)場,我不一定能贏,但我會讓他們覺得痛,讓他們害怕有十幾二十個像我這樣的人站出來,讓他們因為害怕而迅速地改變。"的確,任何地方出現權益受到侵害的現象都可以說是長期溫水煮青蛙的過程。權利擺在那兒,不是用來做政治題,用來供養(yǎng),而是切切實實落到百姓自己身上的。作為社會的一分子,我們應勇于糾正錯誤,與不公抗爭,這不是反動,而是對這個社會盡一份自己的責任,努力讓它變得更好,不是嗎?"權利是用來伸張的,否則權利就只是一張紙,"郝勁松,這個名字讓我認識到了"公民"兩個字的含義,讓我看到了正義,讓我看到了曙光。而我,也決心做一個像他那樣的人,獨立而不盲從,不受欺騙,不依賴門戶,不依賴別人,這就是獨立的精神。
柴靜對于人性及精神的挖掘讓我懂得,當真到極致,便不再存在什么無法抹平的矛盾。
柴靜《看見》讀后感2
書名如其人,書如其人。于前者,可以看見柴靜內心世界;于后者,從娓娓道來的故事或人生感悟中,透露出她對這個世界的關愛和對人性的剖析。于是,無論是關于人生的感悟還是對世界的覺悟,在《看見》里,都可以看見。
起初拿到這本書時,本能地認為在這本書中應該會有可以選擇的標志性事件,或者會有描繪歷史的雄心,然而,在大量的新聞報道里,柴靜只選擇了留給她強烈生命印象的人,這些人,讓我們本身存在的一些堅硬的成見和模式被一遍遍沖刷,搖搖欲墜,土崩瓦解。最后發(fā)現這種搖晃是危險的,然而思想的本質就是不安。
一、生活中充滿悖論
柴靜的文字,有一種力量,一種有溫度又有黏度的力量大多指向人生的價值與意義,夾雜著探索人性的熱情,關照著那些為憐憫所涵納的不安、恐懼與絕望。
你可以清晰地看到她在不斷地向自己發(fā)問,不斷質疑,故而字里行間帶有脆弱迷人的氣質,與此同時,又因這種發(fā)問與質疑的持續(xù)性,這些文字擁有一種韌勁,糅合著作者的執(zhí)拗與激情。
但我猜,受過嚴格的邏輯訓練的人,會對這樣的文字產生些許不適,因為其中經常使用的,恰恰是“我的答案就是沒有答案”這種的`悖論式表達,而其思考的探究,也常止于最易達成共識的界面上,諸如:過程是有價值的;人性是復雜的;認識自我是艱難的;內心要獨立等。所謂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在不同時代的不同思考者那里,你都能找到相類似的句子,以及更精致的論證過程。
二、柴靜說,我的理想是不斷完善自我
心理學家榮格曾說過,人的一生是不斷實現自我意識的過程。當看見非典時期由于疫情的肆掠,運送病人的醫(yī)生沒有隔離服,只穿著普通的藍色外科手術服時,我們明白了,當一個人關心別人的時候,才會忘記自己;當看見偏遠的雙城中,出現了事件,我們明白了,最大的謎,其實是孩子的內心世界,能不能打開它,可能是每個人都需要面對的問題;當看見十幾年遭受丈夫毆打都不曾還手,而在一天的晚上刺了他27刀的安華后,我們明白了厄運中的人多有一種對自己的憎恨,認為是自我的某種殘破才招致了某種命運。
直到書的末尾處,出現了這么一句話:曼德拉說,如果因為怕別人看到就不做自己覺得該做的事情,把它隱藏起來,那就等于說誰都不能做這個事情。如果自己把它做出來并讓別人看到,那就等于說誰都可以這樣做,然后很多人都會這樣去做。
三、不僅要埋頭苦干,更要抬頭望天
梳理了思緒,能震撼人心的,往往存在于細節(jié)處。正如我們的教學,何嘗不是一個在悖論中不斷完善自我的過程:面對既幼稚又成熟的學生,我們要懂得把握其兩面性;面對既活潑又安靜的學生,我們要懂得其差異性;面對既驕傲又謙虛的學生,我們要懂得因材施教。從實踐中獲取問題,到理論中尋找答案,并有機結合。
柴靜《看見》讀后感3
之所以會買柴靜的《看見》來看,還是因為之前看過柴進主持的節(jié)目才來看的,不過買來之后,卻沒看,直到這次端午節(jié),我才趁著假日看了。
閱讀《看見》是在三天內斷斷續(xù)續(xù)完成的,期間鼻酸含淚無數次,有兩次真真正正地哭了出來。一次是開始閱讀的那個晚上,久未讀書的我被真實的文字和事例拍打著內心,看到第二章節(jié)講述非典時生命的脆弱,一個沒忍住在深夜把眼睛哭得紅腫。而當我以為我不會再如此動情的時候,就看到了臨近書末的XXX事件。
非典時期發(fā)生在我的小學,具體情形已經記不真切,模糊中印象尚存了非典的種種駭人之處、學校每日查好幾次的體溫和教室里濃郁的消毒水味道。柴靜書中描寫的場景與我記憶中能重疊并不多,幾個耳熟能詳的“英雄事跡”被我一次一次用在作文中,那天夜晚更觸動我的不是文中的人和事,只是我忽然驚覺我離這想要接近的真實社會原來這樣遠。
記得20xx年11月26日,BBC中文網宣布推出包括中文在內的BBC新聞學院(BBC College of Journalism)四種新語言網頁,里面包括英國廣播公司的新聞價值觀、報道原則,以及專業(yè)操守等,是一流媒體為行業(yè)人才制定的規(guī)則。這不僅屬于BBC。
全世界的新聞人都有克朗凱特口中的“獨立的迫切性”,于是點進去仔細看了看。里面有一篇文章叫做《原創(chuàng)報道》。其實每一篇報道都是記者的原創(chuàng),但是我還是一直在想原創(chuàng)中要夾帶多少來自記者的主觀思想。
事實證明,當一個人所了解的真相越少,他就越容易對事件產生偏激情緒!安黄灰小笔撬蠦BC新聞報道的標準之一,但是要完全做到,何其難。記者是以人出發(fā)去探求事件最真實的一面,所以就很難保證不會被當事人左右態(tài)度。柴靜說看到貴溪翻墜水塘的校車中幸存的5歲的貝貝眼神中的.創(chuàng)傷和委屈,不可能沒有情緒,但想要認清現實,只能老老實實,從憤慨出發(fā),向事實走去。
無論如何,應當把對事件判斷的權利移交給大眾,所以報道的時候,記者和所屬媒體應該對報道的準確性負責。
因為追星,所以看過太多報紙和媒體為了噱頭而做的不實報道以及只吸引目光的標題黨,如果明星追究則告上法庭或者媒體出面道歉,而大部分人選擇置之不理,也更加惡化了這一現象。有時候大眾就成為被媒體愚弄的對象,同樣一個事情兜兜轉轉卻發(fā)現不過是游戲一場,這種感覺讓人惱怒。很多人不把娛樂新聞當做新聞看,可是既然叫做“新聞”,就是屬于這個行業(yè)的,一些小事能夠折射更多現狀。
新聞本應該是件挺嚴肅的事兒。
魯迅先生曾經說:“我們從古至今,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薄犊匆姟纷屛覍CTV改變了很多固有的成見,做新聞的人骨子里都有那么些執(zhí)拗,作為觀眾我們看不到他們幕后的掙扎和探索。
關注無數人真實的生活,用我們富有感情和敏銳的眼睛去捕捉、發(fā)現,將完整事件鋪陳在大眾面前,讓他們自己做出判斷。
也許,這就是媒體最大程度上夠做到的最好的。
柴靜的《看見》,讓我看見,也讓我對自己以前的觀點有了很大的反思。
【柴靜《看見》讀后感】相關文章:
柴靜看見的讀書筆記09-25
柴靜的《看見》讀后感10-26
柴靜《看見》讀后感09-28
柴靜《看見》讀后感4篇02-23
柴靜看見讀后感(精選30篇)10-03
柴靜《看見》讀后感(通用26篇)10-19
大俠令狐沖與公知柴靜散文欣賞10-05
讀柴靜的《看見》有感范文10-24
看見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