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班教案《粽子》及反思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zhì)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粽子》及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班教案《粽子》及反思1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粽子的不同形狀,大小及種類。品嘗粽子的味道。
2、了解粽子的由來,知道粽子是橫縣的特產(chǎn),激發(fā)幼兒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3、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
4、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重點難點
1.認識粽子態(tài)的不同形狀及大小種類。
2.知道粽子是橫縣的特產(chǎn)。
活動準備
1、在活動區(qū)中擺放不同的粽子圖片、包粽子材料及各種味道不同粽子的實物;
2、《包粽粑》音樂。
活動過程
一、引出主題:猜謎語
“草葉包裹四角尖,再用細繩腰上栓,白米豬肉里面塞,家家過年擺上桌!
教師:“小朋友們猜對了,是粽子。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橫縣大粽!
二、認識粽子
1、說說粽子形狀。
(1)、教師:“你吃過什么樣的粽子?它是什么形狀的?”讓幼兒自由說說自己看見過的粽子。
(2)、出示并介紹有關不同粽子的圖片,讓幼兒觀看了解粽子的多種形
狀。有三角粽、四角粽、長形粽子等。
2、說說粽子的味道。
(1)、教師:“有各種各樣的粽子,那么你吃過的粽子是什么樣的味道呢?里面包著什么呢?”
(2)、讓幼兒自由說說自己吃過的粽子,并說說不同的粽子用哪些方法來吃才更好吃 。
(3)、請幼兒品嘗粽子的'各種味道,讓幼兒懂得有甜粽、咸粽、原味粽,有白粽、肉粽、涼粽、花生綠豆紅豆粽等,讓幼兒感受粽子的各種美味。
3、認識包粽子的材料。
4、讓幼兒認識粽子的由來。
三、教師小結:
橫縣大粽是廣西橫縣人歡度新春佳節(jié)的主要食品之一,橫縣有“無粽不成年”之說,也就是過年時沒有粽子吃不像過年的意思。我們的橫縣大粽形狀是平底、上拱、中部豐滿隆起的長條形,就像懷著寶寶的媽媽一樣多子多福。在材料則是以山上帶香的粽葉和紅繩索用作包裹,表示吉祥的意思。人們在過年之前把粽子包好,在晚上放進鍋里煮。在過年時一家人便圍坐一起吃起鍋大粽,代表全家團團圓圓。大粽多由媽媽親手做作,故稱之為媽媽大粽,吃起來最有媽媽味道。
四、幼兒隨著音樂跟著老師跳舞蹈《包粽子》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首先我對目標的制定:
我制定的認知目標為了解粽子的形狀、大小和種類,了解粽子的由來,知道粽子是橫縣特產(chǎn);情感目標為培養(yǎng)幼兒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其次,對組織的形式。
《綱要》中提到: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引導幼兒實際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與優(yōu)秀,感受家鄉(xiāng)的變化和發(fā)展,激發(fā)幼兒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情感。在這一活動中,以孩子們最熟悉的大粽為切入點,讓孩子關注家鄉(xiāng)的美食,對家鄉(xiāng)的地方特色產(chǎn)生興趣和對勞動成果的熱愛。在活動過程中,運用各種不同粽子的圖片讓孩子們感知粽子的形狀、種類;在活動區(qū)中投放包粽子用的粽葉、棉線、糯米、綠豆花生等材料,讓孩子直接了解粽子原來使用這些材料包成的。在活動中我是以層層深入的組織形式來完成活動目標,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是為了完成活動目標服務。
最后,師幼的互動。
大班孩子喜歡猜謎語,活動的開始就以猜謎語的形式引出課題—粽子,吸引孩子們的興趣,激發(fā)孩子們的探索欲望;顒又,孩子們運用多種感官:想、看、說、聽,自己講述粽子的大小、形狀等不同特征,教師在旁加以鼓勵,能使孩子原有的經(jīng)驗得到梳理。 活動里我提供粽子實物讓孩子觀察,這樣有助于孩子更好地掌握粽子的多種形狀,大小區(qū)分等特征,給孩子以直觀的感性經(jīng)驗。知識豐富后給孩子們品嘗我準備好的幾個品種的粽子,孩子們看著飄溢清香粽子有說不出的高興,他們品嘗不同粽子的同時也在一邊議論平時吃過的粽子有什么形狀的,有什么味道的,還有餡兒又放有什么的。粽子的故事由來,教師充分發(fā)揮孩子們的想象力,由孩子自由說說,教師不做肯定與否定,而是對孩子加以鼓勵。最后再由老師對故事由來的小結,激發(fā)幼兒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生活,對家鄉(xiāng)的特產(chǎn)喜愛。我作為教育者,在活動中起到主導的作用,適時、適宜的引導孩子掌握知識。
在活動最后的環(huán)節(jié)中以壯族舞蹈《包粽粑》來推向高點,孩子們在歡樂聲中結束活動。
不足之處:在環(huán)境創(chuàng)設中,圖片和道具材料還準備不夠充分、不夠完善,我想,在下一系列活動中對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的準備更要充分布置,讓孩子認識橫縣特產(chǎn)——橫縣大粽中,以一系列的活動來開展教學活動的。在下一個活動中,我將在孩子已有的經(jīng)驗基礎上,給孩子提供包粽粑所需的材料,開展手工活動《包粽粑》,讓幼兒通過動手操作,對橫縣大粽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從而萌發(fā)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
大班教案《粽子》及反思2
活動目標:
1、感受端午節(jié)的傳統(tǒng)習俗---吃粽子,知道端午節(jié)最主要的活動就是吃粽子了。
2、能剪出中國式屋頂、粽子、吃粽子的人物。
3、剪好各種部件,再組合粘貼出完整的畫面。
4、鍛煉幼兒的耐心細致與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
5、能呈現(xiàn)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賞別人的作品。
6、感受節(jié)日的歡樂氣氛。
重難點:
感受端午。
能剪出端午元素組合成畫面。
活動準備:
各色彩紙、剪刀、膠棒、黑卡。
活動內(nèi)容:
1、交代上課內(nèi)容,小朋友馬上要過端午節(jié)了,今天我們的剪紙內(nèi)容就是表現(xiàn)端午節(jié)。請小朋友來說一說端午節(jié)都要做些什么?老師總結:要掛艾葉、劃龍船等,最重要的活動就是吃粽子了。
2、分析畫面內(nèi)容:為了表現(xiàn)出中國特色,我們來剪一個中國式的房頂,還有紅色的門,門上貼個“!,房頂下我們可以貼艾葉和粽子,再貼個吃粽子的小朋友,這幅畫基本上就可以了。
3、示范:老師示范剪出屋頂、門、粽子、艾葉。這些都是用對稱的方法,在對折的紙上,畫出物體形象的一半,再剪出。
(屋頂)(粽子)
3、請幼兒剪,要求幼兒分部件剪,再組合粘貼,鼓勵幼兒發(fā)揮想象有所創(chuàng)造,跟老師不同。(第一課時結束)
4、老師示范:剪出吃粽子的小朋友。分部件剪:分別剪出頭、身體、粽子、腿,再組合粘貼出人物。
5、請小朋友剪,老師巡回指導。(第二課時結束)
活動效果:
孩子們剪出了端午節(jié)吃粽子的'情節(jié),很有生活情趣,不錯呦!屋頂是一個紅色的翹式屋頂,剪好了外輪廓再在里面剪出一些鏤空的紋路。粽子是三角形的,也鏤空剪出一些花紋。非常可喜的是,孩子們在剪吃粽子的小人時,非常有創(chuàng)造性:有的人物剪出了五官,正張大嘴吃粽子,是分部件組合剪的;有的是一氣呵成,一張紙就剪出了一個小人,然后胸口再貼一個綠色的三角形的粽子,簡單扼要地表現(xiàn)出了吃粽子的小人,表現(xiàn)出孩子們童真童趣。
活動反思:
這兩節(jié)活動設計圍繞著端午節(jié),這種民族的節(jié)日,小朋友都很熟悉,把節(jié)日的傳統(tǒng)習俗設計進剪紙活動,幼兒很樂意接受,因為這些事情他們親歷親為,很熟悉,所以制作起來也有感覺,更會有所發(fā)揮創(chuàng)造。這也是綱要所要求的:教育活動內(nèi)容的選擇應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要助于拓展幼兒的經(jīng)驗和視野。剪龍舟,孩子們一開始覺得很難,有畏難情緒。經(jīng)過老師的引領把復雜的東西簡單化,把最難表現(xiàn)的龍頭拆分成幾個簡單的部件的組合,孩子們就有了制作的信心,并順利地完成了任務,從中也體現(xiàn)出:教育活動內(nèi)容的選擇應既適合幼兒的現(xiàn)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這樣孩子的現(xiàn)有水平才會有所提高,能力才會增長。
大班教案《粽子》及反思3
活動目標:
1、認真觀察圖片,理解故事的內(nèi)容。
2、大膽想象并講述故事內(nèi)容。
3、樂意參與集體游戲。
4、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故事。
5、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內(nèi)容的猜測與想象。
活動準備:
1、幼兒在活動前對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有所了解。
2、《粽子里的故事》ppt
活動重難點:
1、重點:通過觀察小動物們的動作、表情,大膽猜測故事內(nèi)容。
2、難點:在看看、說說、猜猜中理解故事的情節(jié),激發(fā)幼兒閱讀興趣。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引出主題。
1、謎語:三角四楞長,珍珠里面藏,要吃珍珠肉,解帶脫衣裳。
提問:猜猜是什么食物?小朋友你們吃過粽子嗎?什么節(jié)日我們要吃粽子?(端午節(jié))你喜歡吃什么味道的粽子?
2、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個關于粽子的故事!故事中的粽子里面包的和你們吃過的都不一樣,那它包著的是什么呢?讓我們一起來看圖書、聽故事吧,答案就在故事里。
3、教師出示ppt1,引導幼兒認識故事題目《粽子里的故事》。
二、出示圖片,幼兒觀察圖片內(nèi)容,大膽講述故事情節(jié)。
1、出示ppt2,師:老奶奶的肚子里裝滿了故事,她的故事可多啦!大家都喜歡聽她的故事。
提問:有哪些小動物來聽老奶奶講故事啦?(小松鼠、小狐貍、小兔子、小猴子、小鳥)
這么好聽的故事,大家聽的怎么樣?(認真、專心致志)
2、出示ppt3,提問:
、爬夏棠躺艘粓龃蟛∫院,不能大聲講話了,大家再也聽不到好聽的故事了。老奶奶很著急,那該怎么辦呢?你有什么好辦法嗎?(鼓勵幼兒自由發(fā)表自己的想法)
⑵師:小朋友們幫老奶奶想了這么多的辦法,我們來看看老奶奶她是怎么做的呢。
3、出示ppt4,提問:
、粕嫌心男〇|西?(粽子葉、糯米)
、评夏棠淘诟墒裁矗浚ò兆樱┧谋砬槭窃鯓拥?
⑶教師小結:原來,老奶奶她有一個心愿,就是把故事包在粽子里,誰吃了粽子,誰就能講出好多的.故事。
4、出示ppt5、
5、老奶奶把粽子做好了,誰會來吃呢?
6、提問:
⑴ppt5:誰來了?(小松鼠)吱吱吱,吱吱吱,來了一只小松鼠。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講故事。
⑵ppt6:小松鼠吃了粽子講出故事了嗎?"(沒有)
、菐熜〗Y:小松鼠吃了粽子,肚子里馬上有了故事,可小松鼠不會說話,一個勁地叫:"吱吱吱···"就是講不出故事。接下來還會有誰來呢?
7、出示ppt7、8,提問:
、舙pt7:誰又來了?(小狐貍) 哩哩哩,哩哩哩,來了一只小狐貍。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講故事。
、苝pt8:小狐貍吃了粽子能講出故事來嗎?(不能)
、 教師小結:小狐貍吃了粽子,肚子里也有了故事,可小狐貍也不會說話,一個勁地叫:"哩哩哩···"就是講不出故事。
8、結合小松鼠、小狐貍吃粽子的情景,鼓勵幼兒大膽猜想其他小動物來吃粽子的情景。
⑴除了小松鼠和小狐貍外,還有哪些小動物也來吃過粽子了?(小鳥、小兔、小猴)
、埔龑в變悍謩e想象并講述小鳥、小兔、小猴來吃粽子的情景。
、 師:你們能不能學著老師講小松鼠和小狐貍來吃粽子的話說說其他小動物呢?
② 它們都講出故事了嗎?
、圻@么多小動物吃了粽子,肚子里也有了故事,那為什么講不出故事呢? 7、出示ppt9,提問:
、潘鼈冎v不出故事覺得怎么樣?(很難過、著急)引導幼兒觀察小兔和小狐貍的表情以及小動物們周圍的各種符號,大膽猜測小動物們的心理活動。他們之間會說些什么?
、菩游镫m然吃了粽子,但它們不會講話,講不出故事,怎么辦呢?真著急。你有什么辦法嗎?
⑷我們一起來看看小動物們想了一個什么辦法?
8、出示ppt10、11,提問:
、舙pt10: 這個時候,誰來了?(小姑娘)小姑娘在干什么?(采蘑菇)
、茙煟涸瓉,小動物們是想請小姑娘來幫助它們,為什么小動物們會請小姑娘來幫忙呢?(因為小姑娘會說話)
⑶小姑娘會答應幫它們嗎?
、萷pt11:小姑娘答應它們了嗎?小姑娘為什么要逃跑呢?
、山處熜〗Y:小動物們高興得一起沖過去,吱吱吱、哩哩哩、嘰嘰嘰,叫個不停。小姑娘嚇壞了,所以,小姑娘扔下竹籃拼命逃。
9、出示ppt12、13、14,提問:
、舙pt12:小姑娘嚇跑了,那該怎么辦呢?
、苝pt13:小動物們用了什么辦法把小姑娘找回來?
、莗pt14:小姑娘回來了嗎?她是怎樣回來的?
10、出示ppt15、16、17、18:提問:
、舙pt15:師:小姑娘采呀采,一直采到小房子跟前。老奶奶站在門口等著小姑娘,她看到小姑娘,會怎么說?(美麗的小姑娘,快來吃粽子,吃了粽子講故事)
、苝pt16:師:香噴噴的粽子真好吃,小姑娘吃了一個又一個。把故事全吃到肚子里去啦!
活動反思
現(xiàn)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條件優(yōu)越,擁有幾代人的關愛,習慣以自我為中心,不太懂得關愛他人,分享意識較弱,情感比較缺失,因此,我就在大班開展了語言活動《粽子里的故事》,活動中,我以粽子為核心,貫穿整個過程,讓孩子在看看,說說,猜猜中理解故事,通過有趣的語言游戲:“聽”、“說”、“接龍”、 “悄悄話”。幫助孩子養(yǎng)成仔細傾聽的習慣,鼓勵孩子大膽表達并獲得更多的情感。
活動中,我始終堅持把問題拋給孩子,啟發(fā)他們?nèi)ふ掖鸢,如:“悄悄話”游戲,我沒有直接告訴孩子怎么玩,而是說:“如果我對他講了悄悄話,要讓最后一個孩子知道,可以怎么做呢?這樣,孩子就通過想、說,獲得游戲規(guī)則。
整個活動,內(nèi)容豐富,采用了繪本的情景來開展“聽、說”訓練,傳遞了敬愛老人的情感,培養(yǎng)了助人為樂的美德,體驗了共同分享的快樂。
總之,孩子在活動中體驗了快樂,收獲了知識,活動目標得以有效的達成。但是,活動中孩子的表現(xiàn)有時也讓我措手不及,今后,我會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機智”,讓教學活動更豐富有趣,更完美。
小百科:粽子,即粽籺,是籺的一種,又稱“角黍”、“筒粽”,由粽葉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慶食物之一。粽子早在春秋之前就已出現(xiàn),最初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
大班教案《粽子》及反思4
活動目標:
1、在看看、說說中理解故事內(nèi)容,感受故事中的美好情感。
2、養(yǎng)成仔細傾聽的習慣,能用語言清楚連貫地表達并體驗語言游戲的快樂。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在感知故事內(nèi)容的基礎上,理解角色特點。
5、能仔細傾聽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節(jié)。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養(yǎng)成仔細傾聽的習慣,能用語言清楚連貫地表達
2、難點:理解故事內(nèi)容體驗做語言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粽子里的故事》PPT、一段背景音樂、粽子、故事盒等
活動過程:
一、 回憶經(jīng)驗并導入
1、出示PPT:猜猜這是一個關于什么的故事?
在什么時候要吃粽子?
你吃過的'粽子里包著什么?
小結:每年的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這一天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我們都要吃粽子。香香的粽子里可以包著各種各樣好吃的餡料。
☆結合音樂欣賞故事,教師和著音樂節(jié)奏有感情地講述故事,讓幼兒能靜下心來感受故事的魅力。
二、 看看講講故事
今天這個神奇的粽子里包著什么呢?我們一起來聽故事吧。(播放PPT,欣賞故事)
1、 傾聽故事第一部分(在密密的樹林里——誰就會講故事了)
T:請誰來吃粽子,講故事呢? T:看,誰來了?它們吃了粽子會講故事嗎?
2、看看講講故事第二部分
T:先請誰來吃粽子,講故事?
☆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講故事。小猴子(兔子、狐貍、松鼠、小鳥)吃了粽子,肚子里也有了故事,可是小猴子“吱吱吱吱”講不出故事。
T:小動物雖然吃了粽子,但它們講不出故事,真著急,怎么辦?還能請誰來幫忙呢?
☆以“吃吧吃吧,吃了故事講故事……”這句話貫穿故事始終,成為活動的線索,讓活動緊緊扣住中心。
3、傾聽、理解故事最后一部分
T:(出示PPT8):看,誰來到了樹林里?她在干什么?
(PPT9):小動物們是怎么做的?小姑娘呢?它們的邀請成功了么?
(PPT10、11):小動物用了什么好辦法把小姑娘找回來?
T:小姑娘吃了粽子,會講故事嗎,我們繼續(xù)聽故事。(傾聽故事結尾)
三、 做游戲吃粽子
T:老奶奶不但請小動物、小姑娘吃粽子,還要請我們小朋友吃粽子,但是在吃粽子前要先完成三個游戲(藏在粽子里):
1、打開粽子一,游戲:聽話。
要求:幼兒仔細傾聽老師的提問并回答問題。
2、 打開粽子二,游戲:接龍。
(1)“詞語接龍”要求:幼兒用兩個字或三個字的詞接龍,前一詞的詞尾是下一詞的詞首。
(2)“句子接龍”要求:用許多詞說一件事情,后一人要將前一人的話重復一遍再接下去。
3、打開粽子三,游戲:悄悄話。
要求:老師在幼兒耳邊說一句故事中的話讓幼兒傳話。
☆在玩語言游戲中體驗傾聽的重要性和培養(yǎng)仔細聽認真想的好習慣。
4、吃粽子: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講故事。(幼兒吃粽子)
四、吃了粽子講故事
教師操作故事盒,幼兒講述故事: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講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粽子里的故事》……(教師與幼兒一起講述故事) ☆以幼兒熟悉的粽子引入到活動中來,使孩子有講述的愿望和參與活動的興趣。
活動反思:
活動實施下來,總體感覺,效果非常好,活動很順利,幼兒非常喜歡,非常投入,活動的微調(diào)非常有必要,不但使幼兒能在生動、有趣的游戲情境中體驗了愉悅,而且,也使每個幼兒在已有經(jīng)驗的基礎上都獲得了經(jīng)驗的提升和語言能力的提高。同時,也為活動能順利、有序的開展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礎。通過活動,也感覺到,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有一些方面要有待提高和培養(yǎng)。如: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當有一個幼兒在回答問題的時候,其他幼兒應耐心等待,認真傾聽;當你知道問題答案的時候,要養(yǎng)成舉手發(fā)言的好習慣。如:游戲規(guī)則的建立和游戲意識的培養(yǎng)。如在游戲“悄悄話”中,要認真仔細地聽,聽清楚了,再按游戲規(guī)則進行傳話,這樣游戲就能順利進行了。除此之外,在以后的游戲活動中,都要注意游戲規(guī)則的建立和游戲意識的培養(yǎng)。
大班教案《粽子》及反思5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用輕快活潑的聲音演唱歌曲《包粽子》,從而表達對江南的真摯情感,并通過對歌曲的學習,豐富有關端午節(jié)的知識。
2、通過引導學生自編動作來表現(xiàn)歌曲,豐富學生的想象力,滿足學生的表現(xiàn)欲,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3、通過看、聽、唱、動等音樂學習活動,讓學生對江南的名勝、民俗有一定了解,鑒賞能力有所提高。
4、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5、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學會用輕快活潑的聲音演唱歌曲,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創(chuàng)編活動。
教學難點
1、襯詞及二聲部的演唱
2、吐字的清晰度
3、延長音的認識
教學準備
鋼琴、多媒體、打擊樂器等
教學內(nèi)容
唱:《包粽子》
聽:《紫竹調(diào)》《茉莉花》
看:江南美景、江南舞蹈
動:表現(xiàn)歌曲
教學過程
播放《紫竹調(diào)》背景音樂,學生進入課堂。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師:剛才我們聽到的音樂是著名的《紫竹調(diào)》,你知道它是流傳于什么地方的民歌?它又帶給你什么感受?
生:流傳于江南地區(qū)。給人輕快、流暢的感覺。
師:是呀,《紫竹調(diào)》是一首具有濃郁江南風韻的歌曲,江南如歌、江南如夢,江南就像是一幅濃淡相宜的水墨長卷,同學們,接下來就讓我們隨著柔美的小調(diào)一起去江南走一走。(播放課件)
師:感覺怎樣?想說些什么?
生: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二、導入歌曲
師:江南不僅歌美、景美,舞也美,咱們一起來感受一下江南的舞蹈,猜猜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
生:包粽子。
師:伴隨著初夏的涼風、飄香的粽葉,我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包粽子,遠在他鄉(xiāng)的人們也會回來和家人團聚,一起分享端午節(jié)的快樂,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感受包粽子的快樂情景。
三、新歌教學
1、初聽歌曲《包粽子》 (播放課件)
課件出示問題1:這首歌帶給你什么感受?
生:感覺很歡快。
課件出示問題2:哪句話最能體現(xiàn)民族風味?
生:最能體現(xiàn)民族風味的是“七不龍咚采咚采,八不龍咚采呀”
師:你們的小耳朵真靈!跟我的節(jié)奏來讀一讀。
師簡介襯詞:“七不龍咚采咚采,八不龍咚采呀”是襯詞,它沒有實在的意思,但在歌曲中具有烘托氣氛,突出地方民族風格。表現(xiàn)了人們敲鑼打鼓,歡慶節(jié)日的喜慶場面。
2、復聽歌曲,教師范唱
聽歌曲范唱,感受歌曲情緒,進一步提出要求。
師:剛才老師在哪段后面加了三角鐵?
師解釋,(課件出示)歌中不唱的部分叫間奏。
師:除了加上碰鈴,你還可以加上什么動作?
學生創(chuàng)編,如加上包粽子的動作,拍手的動作,繞舌的動作……
師:歌詞有哪些還不理解?
生:汨羅江在哪?
師:汨羅江位于湖南省東部,它的兩岸桃紅柳綠,民風淳樸,水草肥美,具有典型的江南水鄉(xiāng)風貌。提到汨羅江,我們不得不提到古代的一位愛國詩人——屈原(課件展示簡介屈原和端午節(jié)的`來歷。)
3、跟琴學唱歌曲
教師用稍慢的速度彈伴奏,學生輕輕學唱。解決吐字清晰的難點。
4、分聲部學唱
跟老師用稍快的速度分聲部演唱,學生唱第一聲部,教師唱第二聲部。
。ㄕn件出示)師:兩個聲部起到了烘托作用,令歌曲更有表現(xiàn)力,誰愿意跟我來唱第二聲部?
讓自愿的學生學習第二聲部,再分聲部合唱二聲部的地方。
師:你覺得還有什么地方有困難?
生:最后的音為什么要唱那么長?
(課件出示)延長音:時值一般增長原音符時值的一半,所以要唱五拍。寄托了人們對遠在他鄉(xiāng)的親人的思念之情。
5、學生用輕快活潑的聲音完整演唱歌曲。
6、表現(xiàn)歌曲
師:同學們的歌聲真是太好聽了!從大家的歌聲中我已經(jīng)感受到那香噴噴的粽子味了,也許用歌聲還不足以表達我們對江南的喜愛,那么我們還可以用什么形式來表現(xiàn)歌曲呢?(分組討論,請同學們說一說)
生:我們想邊唱邊表演。
生:我們想用打擊樂器給歌曲配伴奏。
教師引導學生做一做。師:你打算在哪兒加伴奏?用什么樂器?怎樣做?
小組內(nèi)的同學自由結合,練習歌曲,教師巡回指導。
請小組上臺表演,師生簡單點評。
7.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xiàn)歌曲。(播放課件)
四、課堂小結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初步了解了江南的美,知道了我們的江南水鄉(xiāng)不僅景美,樂美,而且歌美,舞美,你們的表演也非常精彩,從你們的創(chuàng)編、演唱中充分流露出你們對江南的喜愛之情,讓我們?yōu)樯诮希L在江南而感到自豪吧。
教學反思:
在這個有意義的活動中,孩子們在濃濃的節(jié)日氣氛里學習了包粽子,既鍛煉和發(fā)展了幼兒的動手能力,又增進幼兒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了解,獲益匪淺。
【大班教案《粽子》及反思】相關文章:
大班語言粽子里的故事教案03-28
大班端午粽子教案(通用10篇)06-09
大班語言教案:粽子里的故事01-30
大班語言教案粽子里的故事03-23
大班教案反思02-02
大班教案含反思01-06
大班含反思教案01-11
大班安全教案及反思10-26
大班教案及反思:燈12-02
落葉大班教案及反思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