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立春》電影觀后感分享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吧,讓我們好好寫份觀后感,把你的收獲感想寫下來吧。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立春》電影觀后感分享,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年輕的時候,幾乎人人都有一個夢,成為文豪、成為藝術家、成為將軍、成為英雄、成為企業(yè)家......最終,絕大多數(shù)人都成了為柴米油鹽奔忙的普通人。夢想幻滅的快慢,往往與天賦的有無以及意志的強弱成正比。小城市里的師范學校音樂教師王彩玲、群眾文藝館舞蹈教師胡金泉、縣水利局打字員高貝貝就是一個個受盡夢想和天賦折磨的人。
電影《立春》講述了一個藝術夢想和人生現(xiàn)實的故事。影片上映后,不少年輕的和不太年輕的觀眾,說了一句同樣的話----我就是王彩玲。
是的,“我”就是王彩玲,“一貧如洗、又不好看”,屢敗屢戰(zhàn)、屢戰(zhàn)屢敗,沒有事業(yè)也沒有愛情。王彩玲是執(zhí)著的,為實現(xiàn)歌劇夢,她托黃牛辦北京戶口,她一次又一次跑到中央音樂學院毛遂自薦,一次又一次自欺欺人:“中央歌劇院正調我啦”;王彩玲是堅強的,在那個閉塞的小城市,在那個婚戀觀還很保守的年代,三十幾歲的她屢次拒絕沒有愛情的婚姻;王彩玲是清醒的,她不做漂亮女鄰居的墊底陪襯,也不做胡金泉假結婚的炮灰。她提醒胡金泉,同時也提醒自己:“既然你是這個命,你就得擔待”;王彩玲也是糊涂的,這糊涂緣于她對藝術夢的瘋狂追求以及對他人藝術夢的同病相憐。高貝貝“臨死1精品文檔
參賽”的欺騙,把王彩玲打回了現(xiàn)實。
很多的“我”可能連王彩玲都不如。為證明自己的“正常”,當年,“我”們經受不住來自各方面的壓力,草率地鉆進了婚姻的外殼,與并不相愛的人生兒育女白頭到老;如今,“我”們總是隨波逐流,為三瓜倆棗或一官半職摧眉折腰、耗盡一生......對成功的理解,本來就因人而異。但是,當今社會的主流價值所指向的成功,仿佛僅僅是名利。明星的被追逐被模仿、超女好男的被暴炒被膜拜,皆因于此。那些為藝術而藝術的癡人,只能被世人嘲笑,成為橫亙在俗世喉嚨里的一根魚刺。
就像一陣尖利的號角,《立春》集結起了很多很多失敗者,揭開了“我”們的傷疤,讓“我”們感到了久已忘懷的痛楚,也感到一絲吾道不孤的寬慰。有人說,《立春》是一部灰暗的電影,整部影片沒有一處亮色,令人郁悶。我認為,這部影片是有亮色的。它的亮色,就是王彩玲的執(zhí)著和堅強、清醒跟理智、糊涂與善良。
不甘平庸的王彩玲最終沒能唱到巴黎歌劇院去,她擺攤賣起了羊肉,她給養(yǎng)女取名王小凡----“平凡的凡”。對那些人生夢碎的傷心人來說,觸摸過夢想女神的裙裾,比從未觸及更痛苦。希望當今的傳媒和文藝作品,不要總是把大眾的眼球引向成功人士、引向富豪排行榜、引向名人緋聞,令成王敗寇急功近利的風氣愈演愈烈。希望我們的社會能為那些有天賦有才華卻沒有背景沒有機遇的失敗者留下一點空間和尊嚴,不要讓他們的天賦和才華成為“六指”。一個容不下失敗者的社會,將變成鋼筋水泥的原始叢林,沒有激情,沒有詩意,更沒有和諧。
【《立春》電影觀后感分享】相關文章:
立春電影觀后感11-06
立春電影觀后感5篇11-17
立春電影觀后感(5篇)11-17
天堂電影院電影觀后感12-03
立春散文08-18
立春的作文03-05
立春的教案01-14
立春的句子02-16
立春的幽默說說08-21
立春經典的祝福短信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