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觀后感【優(yōu)秀】
認真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后,相信你會有不少感想吧,每個觀看完影片的人都有不一樣的感受與想法。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觀后感頭疼,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故宮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故宮觀后感1
今年暑假,我和家人一起到期盼已久的北京旅游。7月23日早上,晴空萬里,陽光明媚,我和哥哥姐姐,還有爸爸媽媽。二姨三姨一起興致勃勃地來到故宮。
天安門前,人山人海,我們和很多的游客一樣,搶著時間,擠著空位,擺著姿勢照相留影。 跨過金水橋,穿過太和門,迎面是雄偉輝煌的太和殿。
聽說故宮原先一直是明。清兩代皇帝居住和辦理朝政的.地方,向來是不準平民百姓進去的,新中國成立以后,這兒就逐漸變成了一個人潮涌動的旅游景點,老百姓也可以大大方方地買票進去參觀了。
故宮觀后感2
曾在故宮的神武門展廳,參觀過故宮文物修復展覽。這次通過紀錄片,更詳細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認識諸位身懷絕技的文物修復專家,倍感親切。正是有了這些樣貌普通,猶如掃地僧那般深藏不露,甘于寂寞,苦心技藝,才能使千年的中國燦爛文明,重新呈現(xiàn)在世人面前,才能讓后世子孫,有幸能瞻仰古人的杰作。
文物修復,惠及萬代;殘破腐壞,改頭換面;巧奪天工,舊貌新顏;精絕技藝,代代相傳。
文物修復不僅是技術,也是藝術。除了技藝之外,此紀錄片重點是讓我們看到的是,這些身處深宮的文物修復工作者,日復一日枯燥而又有趣的工作和生活,寬松的工作氛圍,以及故宮修復技藝傳承有序的堅守紀錄片。整個紀錄片,生動有趣不枯燥。
你既能看到修復技術人員們沿襲師徒傳承制度,工作上嚴謹認真,也可以看到他們閑暇時,種花植樹,養(yǎng)鳥斗貓,歡鬧地打杏接杏,收獲果實。
這群人似乎一進宮,就與一墻之隔的浮躁塵世格格不入,但每個人各有性格,卻又各有包容。
很喜歡古畫修復的組長楊澤華,工作休息時,彈著吉他,貌似和故宮、古畫以及他的工作性質(zhì)并不協(xié)調(diào),但卻感到了他的特立獨行和個性。當古畫修復完成之后,他操著地道北京腔,給人介紹畫中人物,那個像趙本山,那處曾經(jīng)被一個技術拙劣的前人修補過,發(fā)現(xiàn)了畫中的小秘密……那份得色和驕傲,溢于言表,個性分明而可愛;
喜歡第三集的一段真實記錄,裱畫的老專家,在裝裱完工后,對不完美處的遺憾;
喜歡木器組屈峰組長有關格物的那段話,喜歡他在遼金代觀音木雕像修復完成后,讓旁人尋找修復痕跡時,那份可愛的炫耀;當觀音像被搬走時,全體木器組的人們站在門口,依依不舍送別的眼神,也令人感同身受;
感動漆器組的年輕的小閔組長和伙伴們,忍受大漆的味道和過敏,堅守著最傳統(tǒng)的`技法。贊嘆之前殘破不堪的古瑟,舊貌換了新顏之后的驚艷;
絲織品組的陳楊組長,為了職業(yè)使命,忍受枯燥,自己親手緙絲,令人稱道。
因為故宮禁煙,有煙癮的王有亮老師傅,坐在乾隆生母寢宮壽康宮的炕上,審視、檢查剛就位的紫檀大柜,然后畫風一變,忙騎著車,跑到故宮院外抽煙過癮。
還有鐘表修復組、鑲嵌組、青銅組、瓷器組等等,普通、默默無聞而又身懷絕技的專家們,他們擔當著承上啟下的重任,每天觸摸歷史,是一群令人羨慕而又令人敬重的人們。
看到修復辦公室里工作場地的雜亂,就體現(xiàn)了中國人的粗糙和不講究,和管理的落后。工作室里沒有專業(yè)的修復臺,真擔心誰走路不小心,掛到或者碰到文物,造成文物的損壞。辦公室里沒有恒溫恒濕裝備,沒有專業(yè)冷光照明,這些溫度濕度自然光對紙張、絲織物都是嚴重損害;尤其看到歷經(jīng)千年的遼金木雕觀音像,在精心修復完工后,放在一個鐵架子推車上,沒遮沒擋,由一幫非專業(yè)的搬運工,送慈寧宮的雕塑館。當時真想穿過屏幕,來到現(xiàn)場,最起碼,在捆扎繩帶底下墊塊海綿,哪怕一疊厚紙呢,也不能繩子直接就和文物生碰啊,真擔心在故宮坑洼的路上,一個顛簸或不小心,把文物硌壞,或者,綁扎的繩子、帶子,把所剩不多的金漆磨掉。另外,同在故宮里面,文物的運送,不應該有修復組專業(yè)人員隨行嗎
看來,故宮的技術管理還是遠遠不夠。真希望他們夠吸取損壞宋代哥窯盤子的教訓,制定科學嚴謹有效的流程和5S管理,避免歷經(jīng)千年幸存下來的文物,在我們這代損壞。
故宮觀后感3
早上九點,火車到達北京了。出站之后有組委會的人接我們到達星光梅地亞酒店,以后幾天我要住在這里,鋼琴比賽也在這里舉行。辦完報道手續(xù),就該吃中午飯了,我找到了我的同學趙茜喬,她也來參加鋼琴比賽。
下午我們迫不及待的就去了天安門廣場。出了地鐵站,走了沒幾步,雄偉壯觀的天安門城樓就出現(xiàn)在眼前,我們叫著、笑著沖向天安門,紅色的`城墻,金色的房頂,在城樓的正中間,懸掛著偉大的領袖毛澤東的頭像,城樓的左邊寫著“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右邊寫著“世界人民大團結(jié)萬歲!”。參觀完天安門,我們就去了故宮博物院。
順著天安門往里走,就到了故宮博物院。北京故宮博物院先后居住過明清兩代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宮,是我國保存至今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筑群。宮殿分為前后兩部分,前部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為主體,文華殿、武英殿為兩翼,主要是皇帝舉行盛大典禮的場所,俗稱“外朝”。后部包括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御花園以及東西六宮,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以及他和后妃們居住的地方。
故宮高大的城門,輝煌的建筑,到處是高大的石獅子和雕刻的龍和鳳,處處顯示出古代皇帝的威嚴與尊貴。只是故宮里特別冷,凜冽的寒風吹得我哆哆嗦嗦的。正好組委會的老師打電話要我們回去參加排練,我們就匆忙得趕了回去。
故宮觀后感4
現(xiàn)代社會正需要這種工匠精神,不只是修復舊器需要,發(fā)明制造新器也同樣需要。
不過劇中也展示了一些短板和局限:
1、缺乏細致、規(guī)范的修復操作流程和學習體系,這是香火幾乎斷絕的原因。
老師傅的手藝固然精湛,但希望能留下一套書面的、標準而系統(tǒng)的、可復制的操作規(guī)范守則,這樣才能讓修復文物的技藝“固定”住。師承的存在很合理,但是應當作為“標準操作規(guī)范”的補充,“標準操作規(guī)范”是每個人應當掌握的基本。
2、缺乏大數(shù)據(jù)庫的支持,舉全國之力建立一個文物檔案數(shù)據(jù)庫,絕對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情。
第一集中為了補全三彩馬胸口革帶的造型而實地參考讓我印象深刻。辛苦地實地考察倒是其次,我想的是,要是有全國聯(lián)網(wǎng)的大數(shù)據(jù)庫,所能了解到的革帶造型想必應是不能再豐富,參考的范圍也不能更廣闊,這對文物修復的準確性和客觀性將是N個級別的`提升。
當然,若是建成這樣的數(shù)據(jù)庫,普通百姓也能(有償)瀏覽(其中觀賞性的部分)的話,對景點壓力的緩解、文物的保護將會無形地有利。
自豪之中也當有反思。
故宮觀后感5
我和媽媽還有姥爺,跟導游元導到達了故宮,元導是位女孩子,當導游應該很辛苦吧,她曬的黑黑的,嗓子都啞了,都有點走不動了。
故宮的墻是紅的,很厚很厚,屋頂上是金黃色的琉璃瓦,陽光照耀在上面金光閃閃的.,故宮從高處看,很雄偉很壯觀。前面的地方是皇帝辦公。上朝的地方,而后面是皇后。貴妃們住的地方,皇后貴妃不能去前面。皇帝;屎。貴妃們沒有自由,他們雖然享受著榮華富貴,但沒有自由,只能天天待在皇宮里,是多么可悲呀,外面的大好河山,秀麗風景他們都無法去欣賞,遺憾。
我和媽媽還想去穿越。要是我穿越,我就是皇帝,我的媽媽就是皇太后,我覺得也挺好,我就可以感受當皇帝的感覺啦,真好呀,我要制定好多新的制度,一定很有意思。
走的很累,向下一個景點出發(fā)了。
故宮觀后感6
真沒想到,一部文物題材的紀錄片成了“網(wǎng)紅”。最近,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在網(wǎng)站收獲超過百萬次點擊,豆瓣評分高達9.4,甚至高過《舌尖上的中國》。“慕名而來舔屏”的年輕人絡繹不絕。
要說之前,文物紀錄片給人的常是一種高冷、神秘、刻板、枯燥的印象,仿佛都是關于遙不可及的東西,和百科知識別無二致,與普通人的生活多有隔膜。所以,不少作品往往是“墻內(nèi)開花墻內(nèi)香”,頂多能賺圈兒外人的幾眼好奇。
有網(wǎng)友說,當別人推薦《我在故宮修文物》這部片子的時候,我以為拍的是故宮,沒啥特別的興趣,沒想到卻講的是故宮里一群人的故事,而這一群人,實在可愛又可敬。于是一口氣看了三遍。
我想起上學那會兒,同學們經(jīng)常一起嘀咕:真不明白博物館里的老古董有啥看頭?我不認識它,它更不認識我,冷冰冰的有意思嗎?爾后,逐漸有一些機會聽到收藏家回憶他們和某一文物相遇、相守的故事,或關于因緣際會,或充滿人情世故,或有彼此堅守,交織著個人的情感,也打撈起歷史的點滴。我便開始對文物有了新鮮的認識,似乎還感受到老物件的溫度。原來“文”是中心,“物”只是載體。正如紀錄片里的木雕佛像修復師屈峰說的,“文物是死的,要文物干嗎?文物的目的就是讓它傳播文化,而不是為了保留一個物品放在那!辩姳硇迯蛶熗踅蛘f,以往大家看到的.文物都是靜態(tài)的,這部片子讓很多觀眾看到了文物背后的故事。
所以,也就不難理解,當看到有一群和我們一樣朝八晚五的普通人,在一個時光慢悠悠、充滿生活氣息的“自家后院”里,執(zhí)著而從容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之后,網(wǎng)友們油然而生的親切感。這時的文物,儼然褪去了厚重的塵埃,充滿人情的味道;這時候的觀眾,也開始“心疼”“點贊”“自豪”,關切這些文物的傳承和命運。這是一種奇妙的互動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后感600字作文。
互聯(lián)網(wǎng)的強大力量,讓這種互動的影響迅速擴散和放大!段以诠蕦m修文物》的走紅路徑是這樣的:最初在央視播出并沒引起多大的反響,后來,當故事被上傳到某彈幕視頻網(wǎng)站后,迅速躋身熱搜榜,俘獲了大量90后粉絲。
不少與傳統(tǒng)文化相關的傳承面臨危機,最大的抱怨是缺乏年輕人的關注和熱情。當今年輕人難道天然與傳統(tǒng)絕緣、和文物有隙嗎?《我在故宮修文物》顯然已經(jīng)給出了答案
這必須從信息傳播思路上找找原因――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應該利用怎樣的方式與年輕人同頻共振?在文化生活多元時代,能從哪些方面打開年輕人興趣的大門?否則,恐怕“酒香也怕巷子深”了。
總歸來講,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chǎn)、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在大眾的心中活起來,根本還是要使大家體會到文物本身與現(xiàn)代生活并沒有不可跨越的距離,文物的命運也是一件與每個人有關的事。有更多親近,便有更多自覺。
網(wǎng)友調(diào)侃說,“《我在故宮修文物》是故宮最好的招聘帖:工作在北京一環(huán)內(nèi),跟最頂級的文物打交道,春天賞花、夏天摘果、秋天看落葉、冬天觀雪景,過著四季分明的生活。”這些網(wǎng)友最終可能并不會從事文保事業(yè),但是從這里,我們已經(jīng)看到了他們和文物相互靠近的美妙畫面。
故宮觀后感7
年初就因為看到了《我在故宮修文物》而喜歡上了這部片子,不久前聽故宮工作的小伙伴說要拍成紀錄片,早已迫不及待的等待觀影活動了。由于票房原因,中國大熒幕上的紀錄片少得可憐,看了導演蕭寒去年的一部《喜馬拉雅天梯》以獨特的人物視角,記錄了珠峰高山向?qū)У纳畛砷L之路。這次的驚喜還有故宮修復鐘表部的王津老師,木器部的屈風老師和幾位年輕的匠人們,讓我不止從片子中,還面對面的與文物修復工作者交流,感受他們真實的生活。
道與術,匠人之理
片子主要不是在講文物,重點是那個“我”字,當鏡頭對準這些在故宮里默默工作的人時,最直白的鏡頭和注釋就訴說著他們的故事:斑白的雙鬢,樸素的穿著和眼鏡后平淡而專注的眼神,旁邊注釋閃出簡短的人物介紹“80年左右來到故宮從事修復工作”告訴我們這些鏡頭前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們就是故宮文物30余年的守護者。看過壽司之神,也記得曉松奇談里茶道大師那句印象深刻的“我才干了25年,怎么會想到干別的!痹诩o錄片中,王津老師進故宮修復鐘表39年,陸續(xù)修復和檢修了兩三百件鐘表,王津印象最深刻也最滿意的文物,是在紀錄片中亮相的銅鍍金變魔術人鐘,因為它機械結(jié)構復雜,有上千個零件,是世界公認的最復雜的鐘表之一,修復組里幾個人陸續(xù)修了一年才完成。而修復大師是否有修復不成功、很挫敗的經(jīng)歷呢?王津回答“目前還沒有,由于文物修復的特殊性,我們必須慎之又慎,剛才說到的變魔術人鐘雖然修復了一年,但從98年入庫一直觀察了十年,記錄了每個細節(jié)和零部件才敢動手!眲(chuàng)作大師們可以允許各種嘗試和失敗,但由于文物修復的特殊性,他們不能敗,而淡淡說出40年未嘗一敗是何等的霸氣側(cè)漏和何等精湛的技藝!
終一生,擇一事,這是“三年不升職不跳槽就失敗”的我們很難體會到的專注和浪漫。古人講格物致知,將一件事做到極致,就會做出靈魂,這大概就是我們東方的“萬物有靈且美”吧。盡其用為術,得其理為道,一朝得道化身萬千,基礎理論是道,設計創(chuàng)作是道,美食是道,文物修復也是。
師與徒,匠人之情
我看到了老一輩文物修復者,也看到了新鮮的血液,年輕人一開始對故宮的向往,接觸真實的修復工作時的質(zhì)疑和迷茫,和看到師傅們堅守和專注后慢慢改變。師徒和現(xiàn)在的老師學生不同,其實就是道與術的不同體現(xiàn)在人身上的表現(xiàn)。老師教授學生是在“法”的層面,各有所需,傳授的也大多是知識,授業(yè)解惑。而師徒則是匠活傳承的選擇,是從“情理法”的選擇,是授業(yè)解惑更是傳道。所以我們看到了焦三爺把嗩吶傳給了品性純良且性格堅韌不拔的游天鳴,看到了中醫(yī)紀錄片中的弟子從學藝起每日早晨先焚香拜讀皇帝內(nèi)經(jīng),也看到了老一輩修復匠人嘴里不經(jīng)意間說的“五六歲就對修鐘表產(chǎn)生興趣,開始跟在父親身邊學習”,說的很是云淡風輕,大概對于他們來說,這是融進骨血里,很是稀松平常的一件事吧。
守與破,匠人之法
文物修復,必然離不開修復的.技法,在片中我們看到了很多手把手流傳下來的技法,也看到了新的保護技術和設備的應用,證明了老匠人并不是很多時候宣傳的老頑固或老古董。只要是能讓文物修復更好的進行,可以用谷歌眼鏡做操作的拍照和視頻錄制,可以用成分分析儀進行修復方案的設定,也可以用3D打印技術替代原來的相似處造模復制,因為確實可以避免模具對其他部位帶來的磨損。創(chuàng)作之道講究守破離,文物修復雖是守護,但也隨著時代進行“破”的行為,而對于匠人來說,守與破,在乎“文物修復”的一心而已。
畫外音,文物之殤
在最后的故宮修復展上看到了如織的游客,這是對我們的歷史和傳統(tǒng)的榮耀感依然存在于每個炎黃子孫的內(nèi)心,我們應該感到欣慰。我們在一件件美輪美奐的展品前觀賞,驚嘆與我們國家偉大的歷史和地大物博時,在恢復整體儀態(tài)的木胎佛像,流暢運轉(zhuǎn)的銅鍍金鄉(xiāng)村音樂水法鐘的后面,有著這樣一批守護者,是他們把歷史的瑰寶一次次從湮滅的時間軸中拖動過來。作為觀察者,我們看到了,滿足了,好像覺得文物會一直存在下去,就這么簡單。實則旁觀容易,親身參與難,十幾年如一日的守護更難。就像我們看到片中的故宮風景,故宮九千殿,宏偉壯麗,自元明起已矗立近千年,無數(shù)的人到來欣賞,拍照,離去,春夏秋冬,雨雪風霜,我們覺得她好像一直存在著,也會一直存在下去,卻不知不久前故宮大修的競標,得主由于工藝和材料經(jīng)故宮的老守護者們評價得出“遠未達到要求”的評價,修復工作叫停(不知道這位競標得方是懷著建哪個樓盤的心理去動故宮的手)。而且這對于老北京城,已經(jīng)是十不存一的結(jié)果了,我們并沒親眼看到當年建筑大師梁思成先生在歷代帝王廟牌樓拆毀時失聲痛哭的場景,也再也看不到帝王廟牌樓在夕陽斜照,漸落西山時的美麗景象。自我們出生起北京便是這個樣子,好像那些逝去的事物,并沒有存在過。
記得映后訪談時王津老師說:“我們不敢失敗,是因為我們手上的每一件文物獨是獨一無二的,如果失敗將是不可估量的損失,即使我們掌握了所有的制造工藝和文物細節(jié)復制出來也不是原來的那個了!倍F(xiàn)在又開始重現(xiàn)重視古建,復制了好多古城樓古門,奇怪也哉,奇怪也哉。
重樓殿宇,碧瓦斜陽,當時只道是尋常。
故宮觀后感8
宏偉壯觀的故宮博物院是世界聞名的皇家建筑群之一。
走進添愛們,經(jīng)過端門,午門,就來到太和門,一座高大的宮殿展現(xiàn)在我的眼前,這就是皇上辦公的太和殿,經(jīng)過太和殿就來到中和殿,過了中和殿就是保和殿。每個殿都有朱紅的.宮墻和大門,屋頂上蓋的是黃色的琉璃瓦。過了保和殿,再拐個彎,就看到一個小門,進了門,向右看,就看見九龍壁,九龍壁上刻著九條龍,它們的顏色分別是白,藍,黃,黑四種,它們的外形各異,沒有哪兩條是相同的。過了九龍壁,再從左邊小門進去,就來到鐘表室。當我進入鐘表室時,我不禁愕然,分明是來到鐘的王國,鐘的海洋,大大小小的古鐘鱗次櫛比,琳瑯滿目,有紅木人物風扇鐘,銅鍍金綠鯊魚皮天文鐘,銅壺滴漏,硬木雕花自名鐘等,一共有鐘表1000多種。過了鐘表室,轉(zhuǎn)個圈兒就來到御花園,御花園景色美麗,四季都有花開,這一種花還沒有謝,那一種又開了;▓@中間有個假山,在四周小草的掩映下,假山更漂亮了。
故宮博物院到處有漂亮的景色,說也說不盡,希望有機會你去細細賞玩
故宮觀后感9
北京有許多美麗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長城。頤和園。天壇……但使我印象最深的,就非故宮莫屬了。故宮,是一個美麗的地方。
走進故宮大門,穿過端門,就來到了午門前,是一條寬寬。長長的大道。這條道分為三部分:中間是皇上走的御道,左右兩邊是文武百官走的地方,古代對什么人兒走什么地兒也大有講究呢!左右兩邊,一邊文,一邊武,走這兩條普普通通,跟水泥路差不多的路,就是大臣們了。中間是皇上走的,高高凸起,還有圖案。在故宮這御道多的是,圖案也各不相同,但最多的,也就是龍了。
再往前走走,就看到了故宮里隨處可見的`樓房,這些樓房,梯形的屋頂,四個角上是一些高高翹起的金色小圖案,十分精致。紅漆的柱子有十根左右,把樓房支撐起來。柱子下面是一排白色的欄桿。墻是朱紅色的走進樓內(nèi),如果你細心點兒的話,就會發(fā)現(xiàn):每一段臺階都有九級臺階。這是因為。≡诠糯9是一個十分神圣的數(shù)字,大家認為只有皇上才能配得上9。所以才有了〝九五之尊〞〝九九歸真〞〝九九成龍〞之說。
再往前走,九龍壁就在眼前。這九條龍,銀色的有二條,二條紫色的,二條藍色的,二條橙色的,剩下一條是朱紅色的前面兩條龍,第一條,張牙舞爪,龍須在滿天飛,眼睛怒視前方:〝這是我的地盤,給我滾開!〞第二條,牙齒又尖又白,搖頭擺尾,趴低身子,似乎正要找準時機沖上去,打到對方。兩條龍大眼瞪小眼,看那架勢,就沒有一點兒商量的余地。其他幾條龍浩浩蕩蕩地站一起,那神態(tài),那動作,栩栩如生,咋一看,就是幾條真龍。
北京故宮的美,說也說不盡,希望你也能去細細游賞。
故宮觀后感10
昨晚一口氣看完這三集的紀錄片,時時有淚目的沖動,但那只是出于我一直以來對故宮的莫名深愛,以及對中國傳統(tǒng)工藝的自豪和對這些大師們的敬佩。但是今天做家務時,一種慢悠悠。穩(wěn)當當?shù)墓?jié)奏感支配了我,這時又一下子想起了這部紀錄片,和那些閑散而踏實地生活在故宮的人們。
我特別喜歡這種淡然的不慌不忙的節(jié)奏。在浮躁的生活里,能保持自己的本心,然后全神貫注。一絲不茍地去做好一件事,這真的難得,帶來的也會是別樣的成就感。這也是故宮里的大師們對待修文物的態(tài)度。修復精密的鐘表,可能一坐就是半天。一天,要慢慢地讓裝飾盤上每一個翅膀。每一處關節(jié)動起來;修復漆器,每一滴漆都得在深夜去山里親手采集;絲織品要親自緙絲,女子不能涂香水。化妝,保持最本真的狀態(tài),用肉眼去調(diào)節(jié)每一點色差;面對陶器。青銅器,一點點的`調(diào)色。上釉,做舊如舊,點滴也精選不得;書畫作品復原,拉起薄如蟬翼的紙張,稍有不慎就可能毀掉一幅無價之寶......年復一年地做著這樣的工作,感覺紀錄片里的大師個頂個兒地性子溫和。耐心,心態(tài)分外平和。在故宮的偏院里,他們自己種樹。種菜。打水。掃地。采果子。開開風趣的小玩笑,在紛紛擾擾的現(xiàn)代世界過著與世無爭的古代生活...... 從這部紀錄片里,其實可以看出中國人祖輩的生活態(tài)度。上等的工藝品,絕不能靠急功近利的機械制造批量得到。中國人的書畫。織品。器具,無一不是慢工出細活兒,這里面傾注的是時間。是精力。是金錢,更是情感和風骨。 而在今天的喧囂世界,我們更該去留住這種心無旁騖的較真態(tài)度。我愿意相信,真能成事兒的,總會是能傳承這種精神的一批人。此外,在這樣的精神狀態(tài)下做事,更好似平白多了股信心,好似在心里某處就是知道,這么一步一步。踏踏實實,就能走到終點。
故宮觀后感11
今天是來北京的最后一天了,今晚我們就要回家,所以我們今天的任務很艱巨。早晨洗漱完畢后吃完早飯后,我們便往天安門趕。
大約過了三個小時才到了,媽媽把菊花放在桌子上,我們就向第二個大廳走去,第二個大廳上面的門上寫著特殊環(huán)境禁止拍照,我們走進去里面原來是在水晶棺材里面的毛爺爺,因為外面圍著玻璃,所以不能近距離觀賞。我們順著后門走了出去。
這時候已經(jīng)上午,我們來到天安門廣場,遠遠地就能夠望見天安門,當年毛爺爺就是在這宣布了中國的成立。天安門有好幾個門,走中間的那個門的上邊,有毛爺爺?shù)?相片,左邊上紅色的板子上寫著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右邊的板子上寫著世界人民大團結(jié)萬歲。
這時候,已經(jīng)上午了我們到天安門里面的新天苑吃了午飯,爸爸從售票處買回來了參過天安門二樓的票,我們拿著票來到了二樓,剛進門直沖我們的是一副畫,畫得栩栩如生。畫上畫的是一只在開屏的孔雀,好像歡迎人們的到來。他的四面八方全是畫,我就不一一細說了。
右側(cè)是一個大國徽,直徑差不多一米,非常大。抬頭一看,天花板的顏色非常多,金黃、深藍、翠綠、鈦白、亮黑·······這些顏色組成的仙人騎雞、雙龍戲珠,月亮看盤等圖案,五彩繽紛。繼續(xù)往里走外圍的都是天安門的歷史,直到現(xiàn)在,從外國人來攻打天安門至主席上任。
故宮觀后感12
曾看過一本叫《啞舍》的書,很喜歡里面的一句話“啞舍里的古物,每一件都有著自己的故事,承載了許多年,無人傾聽,因為它們都不會說話”。當一個朝代覆滅,一段歷史結(jié)束,時光慢慢消磨了那些真實的故事,我們也只能從這些歷史的吉光片羽中去找尋當年文化存在過的痕跡。
《我在故宮修文物》以一種極為親和的態(tài)度,為我們展現(xiàn)了文物修復者的工作,沒有驚心動魄,沒有激動人心,有的只是平淡溫馨的日常。曾經(jīng)我認為,他們與文物之間的態(tài)度就像是臣子和皇帝,帶著敬畏與小心。但我發(fā)現(xiàn)自己錯了,那些文物修復人員與文物的相處沒有我想象中的如履薄冰,反而帶著一種處驚不變的悠然。
文物修復工作肯定是比較枯燥無味的,紀錄片中他們反復強調(diào):做這項工作第一就是要坐得住。經(jīng)過歲月洗禮的文物們身上都帶著一股安靜的味道,在被故宮的紅色宮墻隔絕出的另一方世界里,浮躁喧囂的人是無法真正做好這份工作的。這些人身上,尤其是那些幾十年的老師傅,有著現(xiàn)代社會上的人很難見到的堅持。
在故宮這些老師傅中,王津老師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這位儒雅的老人看著展窗里那些被修復好的鐘表,細細回憶著當年修復它們時的點點滴滴,真是溫柔極了。我想,那些曾被他修復過的文物,一定也會記得,有一雙溫暖的手,帶著耐心與細心,一點一點輕柔地撫平他們身上的傷疤。突然覺得,文物修復不僅是一項工作,更是對文物的一種陪伴、一種長情的告白。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想找一種方法,讓自己在世界上留下存在過的痕跡,可是歲月總是會無情地抹去一切。但我想只要文物這種歷史的見證者還存在,人們就不會忘記這些文物修復者的名字。
總有一個詞讓我感動,它叫傳承。許多老師傅深受父輩的影響選擇這門工作,手藝也是從父輩或者師傅那里傳下來的。直到現(xiàn)在,故宮采取還是傳統(tǒng)的師徒傳承方式。這種手藝之間的代代相傳,又何嘗不是在保護文物?畢竟文物護養(yǎng)也有著悠久的歷史。我很開心,如今還是有很多年輕人,愿意去承擔起這份護養(yǎng)文物的責任,去成為傳承中的一環(huán)。
斗轉(zhuǎn)星移,滄海桑田,天空之下那片土地已換了不知道多少個王朝,但總有一些東西躲過時光的侵蝕。故宮簡樸的房間里,那些得歷史青睞的人和物,相知相伴,守得歲月靜好,現(xiàn)世安穩(wěn)。
紅墻白雪琉璃瓦,雪中故宮美如畫。故宮,一個象征華麗與氣派的代名詞,究竟是如何任歲月拂過而永葆青春的呢?
其實,故宮沒有大多數(shù)人想象中那么莊嚴肅穆,它很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經(jīng)受了幾百載春秋洗禮的故宮,曾經(jīng)輝煌過,也滄桑過,到如今已然形成一種含蓄、慈祥的姿態(tài)了。
走進故宮,你會看到故宮西側(cè)辦公區(qū)內(nèi)有幾個連在一起的、不起眼的小院子,這里住著一群身懷絕技的文物修復大師,每日里從事著世界上最昂貴的工作。在清明上河圖、馬踏飛燕等世界頂級文物見到觀眾之前,都要經(jīng)過他們的清潔修復。別人只能遠觀不可把玩的絕世珍寶,被他們的雙手日復一日地摩挲,故宮古老的文物也因此煥發(fā)出勃勃生機。
“我在故宮工作,故宮的幾個平房里邊。騎車上班,上班開門,下班鎖門前確認里面沒人了才走!币晃簧狭四昙o的文物修復大師用寥寥數(shù)語講述著自己日復一日的工作,在旁人看來,耀眼得無法輕易靠近的故宮經(jīng)歷風吹日曬,已經(jīng)與自然的氣息很接近了。在紀錄片中,經(jīng)?吹竭@樣的鏡頭,進了大門就是紅墻綠樹,文物補修者們時常在伸出墻的果樹枝頭打果子,也在院子里邊養(yǎng)鸚鵡、種花木,還常常遇見流浪貓,就好像在院子里面普普通通地生活著,又像是里面普普通通地生活著,又像是被放大鏡放大了好幾倍的時光有時在窗外、有時在門里頭,緩緩地流淌著。
對于文物補修者來說,除了掌握魂,還得坐得住。大師之所以能成為大師,最難能可貴之處,便是一個“忍”字,忍常人之所不能忍。冬練三九,夏練三伏,他們將整顆心都放在了手中的文物上。一點點拼接,一點點雕刻,他們花費大量精力將細枝末節(jié)做到極致,還原文物本真的樣貌。紀錄片中,他們的眼睛銳利似鷹眼,一眼便能用多年的經(jīng)驗看出問題之所在,著實令人佩服。
“擇一事,終一生。”這句話經(jīng)常被文物補修大師提起,以告誡他們的徒弟——既然選擇了補修文物這一行,便要守得住寂寞,最忌半途而廢!拔覀冞@代人、下代人,一代接一代傳下去,都是需要付出一輩子的!睂τ诠蕦m文物補修者來說,他們將自己短暫的一生奉獻給了故宮文物,在這重重紅墻中安然度日。對于中華文化來說,他們是故宮文化的傳承人,他們用言傳身教告訴下一代中華兒女,何為使命,何為擔當。
故宮雖歷經(jīng)滄桑,卻依然面容不改。正是因為有故宮補修者這樣一群最敬業(yè)、最可愛的人在,故宮方可如一朵艷麗的牡丹,盛開在更加繁榮昌盛的華夏大地,年年歲歲,歲歲年年。
大電影是從門開始的,一道又一道的門和鎖,就好像一個又一個迷局,而推開的一剎那,就像名偵探柯南謎底揭曉一樣,讓我們看到了故宮莊重威嚴絢爛背后的另一面。
除了旅游工作人員,我從沒想過故宮里還有一群按時上下班的手工藝者。因為從未見過他們,就認為他們是不存在的,盡管不時的會看到經(jīng)他們修復的文物,卻也從未想過跟他們有什么關系,還以為那些歷經(jīng)千百年風霜的青銅書畫原本就是那樣完好的存在著,這對他們來說真的是一種怠慢。從這一點來看,這部紀錄片的目的已經(jīng)達到了,讓像我一樣,不知道,不了解這個群體的人對這些匠人有了新的認識。
修文物光是有一雙巧手是遠遠不夠的,還得秉持一份熱愛,心存一種精神,站定一個境界,耐得住喧囂,禁得起誘惑,忍得了寂寞。
修文物是需要一種精神。如果只是為了修好文物,那就好像修鞋修電器一樣,能正常使用就好。但修文物還要修心,修精神。一方面是要修出文物本身的精神,做舊如舊,這是一份傳承。這需要對歷史有一種敬畏,對文物有極大的尊重,要遵從制物者最初的心念,把文物最初的樣子不多不少地呈現(xiàn)出來。另一方面,修理者要修出自己的精神,退居幕后,這是一種犧牲。誰都希望功成名就,流芳千古,但修文物注定不是這條路。修理者必須要放下自己的私心雜念,默默地堅守一輩子。我們自來只知道清明上河圖,知道張擇端,又有幾個人知道為這幅圖盡心盡力臨摹十年的故宮人?
修文物要有一種境界。屈峰是我在電影中很喜歡的`故宮人,他說,你看待這個世界的方式始終是從人的角度,這就是人和事物的關系。中國古代人講究的是格物,什么是格物,就是以自身來觀物,又以物來觀自身。以人來感悟物,又以物來推導人。故宮的東西都是有生命的,人在制物的過程中都是要把自己想辦法融入進去,物就承載了人的意識,承載了人的審美,承載了人的認識。這就是故宮人的境界,不只是修文物,我覺得他更是理解了文物,讀懂了文物。他雖然手上在雕刻木器,但我覺得他心中有天地。還有故宮人說,做古琴需要心平氣和,誰做的東西就知道這個人是什么狀態(tài),跟畫如其人是一個道理。是啊,東西修理的好與不好,雖然當時可能看不出來,但自有后來人來評判。
《我在故宮修文物》從開門而始,以鎖門為終。我們在紀錄片中所看到的故宮就只有眼前這一點點,這幾扇門,而故宮的門又何止這幾扇?
我們誰都不是故宮的永久主人,從皇帝的故宮,到平民的故宮;從一個人的故宮,到13億人的故宮,正是一代代故宮人的守望與傳承,才能讓故宮600年依舊綻放光彩。而作為觀賞者的我們,盡管無法修復,至少不去破壞,要讓我們的子孫后代也能一睹故宮千百年。
從來,故宮所代表的不僅僅是文物古跡,更是中華民族深沉的過往。歷史雖然漸行漸遠,但故宮在我們身邊,我們可以通過走進故宮而走近歷史,以史鑒今,以史鑒己。
故宮觀后感13
5月1號我和爸爸媽媽去游玩故宮,故宮內(nèi)擠滿了成千上萬的人,中國人外國人,光是排隊買票就等了好長時間。爸爸買到票后,我們開始瀏覽整個故宮。
故宮的建筑是木結(jié)構的,黃琉璃瓦頂、屋頂上有仙人,神獸。青白石底座,到處畫著精美絕倫的彩繪,讓這座號巨大的宮殿群更顯得金碧輝煌。爸爸一路給我和媽媽介紹了很多。
太和殿是古代皇帝坐朝議事的地方,是萬眾矚目的'權利的中心。從外面看白色的欄桿臺基拱起高高的宏偉大殿,金色的屋頂,紅色的柱子,彩色的繪畫,讓大殿燦燦發(fā)光,又是穿過幾道宮門,我們來到了內(nèi)廷。內(nèi)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三大中心組成,大大小小分布著幾千間房屋,為后宮妃。
接著,我們來到了故宮珍寶館,這里收藏著故宮的好多寶貝,有紅寶石,藍寶石,珍珠項鏈,大鉆石,金酒杯,金鑲玉,還有很多,爸爸說大的寶貝都被八國聯(lián)軍搶走了,現(xiàn)在只剩一些小的了。
我們一家人走了很多路都累極了,但我看到了中國最偉大的建筑,那就是故宮!
故宮觀后感14
歷時三天,我終于把這部電影看完了。
很感動。
這是看完后的第一感覺。在這個浮躁的社會,在這個急功近利的時代。有那么一群人每天都在做那么細致如絲的工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恍然間,十年,二十年,一輩子就這樣在一間房子里度過了......
帶著谷歌眼鏡修補畫作,吃著師傅輩或是清朝更早以前的先人中的杏樹結(jié)的果實。那是一種怎么樣的.體驗呢?二次創(chuàng)作總會把自己的想法融入進去。當一張張殘破不堪的畫作,當一個個破損的看不出型的瑟,在他們手下都可以煥然一新。這比韓國整容術更高超,更有成就感。和古人的對話,和幾百年前的人在同一件物品上相逢,該是怎么樣的一種感動呢?
比起刷新三觀的各式各樣的文物和高科技的結(jié)合。我更感動的是有那么一群年輕人愿意遠離這個喧囂的事情,在那個靜的出奇的地方愿意做這么一件急需要耐心。細心的活。周一騎著自行車路過慈寧宮的時候,在幾百年前溥儀也這樣做過。如果時光可以重逢,那他們又會說些什么?
在必須一次成功不許失敗的工作中,該是做到一種怎么樣的極致才可以完美的去修復,去重建呢?
反觀自己,有時候連起碼的認真都沒有。他們這一群人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下就能做到極致。那么我自己是否可以呢?我想是可以的。沒有誰是天生就可以那樣,也沒有誰,一次就可以成功。但是用200%的要求去做100%的事情。我想那是可以的。那是可以做到的。
just do it
故宮觀后感15
提起故宮,想到的就是深紅色的宮墻、金黃色的琉璃瓦和極富中國特色的飛檐,可以說是雕梁畫棟,梁柱涂金。
看了《故宮》的第三集、第四集,《禮儀天下》和《指點江山》。僅僅是片頭就很震撼,俯瞰故宮,全景非常壯觀,配上鼓點,氣勢磅礴,"故宮"兩個朱紅色的打字在暗黃的背景上,顯得低調(diào)由莊重。解說的聲音低沉又富有感情,將藏在故宮繁華之后的秘密娓娓道來,這樣,本離我們遙遠的歷史變得觸手可及起來。這就是以一部活的歷史。
這兩集很多地方都運用到一年中擺拍到的殿墻春夏秋冬的更替景象,或者通過置放了一天的攝像機采集到的光影變化來表現(xiàn)時間的變換。有著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就像第三集片頭拍攝東華門的時候,就用宮殿外的場景即春夏秋冬四個季節(jié)的景象變換顯示時間的更迭。而講述午門時,宮殿外的小獸上積雪的消融亦起到這個作用。更不用說貫穿在其中的風雨云霧的變幻,和人流的穿梭。以極快的速度向我們展現(xiàn)。配合著歷史故事中的悲喜。比如悲的時刻比如明朝的衰弱,即用大雪紛飛在山間的畫面。再比如,馬戛爾尼拒絕下跪引乾隆震怒,則用電閃雷鳴,滂沱大雨的畫面喜的時刻,比如康熙登基后那一輪紅日升起,照射著檐角的吉祥物的場景代表了希望與新生。
根據(jù)紀錄片解說歷史的聲音畫面從現(xiàn)實的宮殿和模擬歷史人物、場景之間轉(zhuǎn)換,比如庭內(nèi)太監(jiān)的來回穿梭,群臣的參拜,登基前康熙的穿衣、馬戛爾尼記錄訪華、乾隆退位前徘徊的場景等等。我印象最深的一個場景是攝像機記錄了冬至那天陽光照入大殿內(nèi)那種光影變幻的畫面。非常的漂亮,特別是陽光照射到匾額上的場景。然后第三集祭祀時薩滿跳躍的模糊身影與現(xiàn)在故宮的場景相融合。虛幻與現(xiàn)實的結(jié)合,具有一種時光的穿越感。而畫面與聲音的契合,也能幫助觀眾更好地理解歷史的故事,使紀錄片更有說服力和親和力。這是一種感性的表現(xiàn)形態(tài)。
《指點江山》給我印象深刻的不是畫面,而是講述的歷史故事。主要明清兩朝集權者的更替。從最初相權對皇權的制約到最后皇權的至高無上,各個皇帝都采取著自己獨特的方式。當然,記的最深刻的就是清朝雍正所設立的軍機處,"惟以一人治天下,豈為天下奉一人",字里行間極為迫切的表露了雍正帝對集權的渴望。軍機大臣聆聽皇帝口述上諭,回到軍機處憑記憶擬定上諭,然后再赴養(yǎng)心殿交皇帝定奪。完全聽從皇帝的命令。終于,皇權的集中達到了頂峰。紫禁城這所大房子從明成祖開始建造,其間,封建王朝的政治制度也幾經(jīng)修修補補,最終,皇帝與皇權都隨著時間流逝,化作歷史的云煙。
其次這里文獻的.運用也很有特色。說到朱厚熜拒絕登基那段故事就用文獻的形式表現(xiàn),黃色的紙張,黑色的毛筆字,用黃色的燈光特別照射,與其他部分形成光影的對比,起到突出作用。而且用文獻也給人以古樸和真實感;蛘呤恰吨芏Y》這部文獻的征引,也有這樣的感覺。然后很多地方用到了畫,英王喬治三世派使者來訪時,就運用了許多風俗畫來記錄。還有出現(xiàn)多次的各位皇帝的畫像和朝服等等,都增加了真實感。還有第四集里八國聯(lián)軍侵華的黑白視頻,都符合了《故宮》這部紀錄片的整體格調(diào),沉重嚴肅。
根據(jù)資料所做成的3D動畫效果也很有特色。首先是康熙皇帝登基大典時的盛景。以中國畫風畫出一個個太監(jiān)官員等人物、宮殿、車輦的一些形象。然后通過搖攝,自左及右一一展現(xiàn)其壯觀景象。排列整齊的隊伍,龐大的人物數(shù)量,恢宏的宮殿、大門……這一刻我突然明白了有些人對權力的渴望,萬人之上的感覺太好了。然后是萬壽節(jié)那天的情景也用畫卷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但是它的畫面又是動態(tài)的,比方說搖曳的旗子。
然后印象較深的還有外國使節(jié)穿越層層宮殿的大門,步入高高在上的太和殿,超速的穿越感,給人的視覺沖擊特別強烈,完全突顯了故宮的廣。地圖上顯示著各個宮殿的布局,用黃色的粗線自出發(fā)點至終點,清晰明了。更直觀,也更容易讓人理解。故宮的全景也出現(xiàn)了多次,給人壯觀開闊,氣勢恢弘的感覺。它的配樂當然也有著這種特點,又要講到康熙登基時刻的背景音樂,威武的號角聲,光聽著都有一種皇家氣勢在里面。
這座宮殿像是遮上了一層霧一般的輕紗,充滿了神秘與滄桑,多少人,多少事,都湮沒在了歷史的長河中。隨著故宮合上的宮門,一切的繁華,一切的過往,都像是被掩藏起來,成為了一個個不為人知的秘密。
【故宮觀后感】相關文章:
故宮觀后感03-22
故宮的觀后感12-09
故宮觀后感11-02
故宮的觀后感(精選)09-30
《故宮》觀后感11-25
故宮觀后感10-07
游故宮10-05
故宮作文10-07
故宮的作文03-14
故宮的作文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