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大事》觀后感大全(15篇)
當品味完一部影視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透過觀影,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一些深刻的感悟。那么你會寫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人生大事》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人生大事》觀后感1
今天做完作業(yè),媽媽帶我們一家人去電影院看電影《人生大事》。走進電影院之前,我們還是笑容滿面;出了電影院之后,我們的臉上都掛著淡淡的淚痕。
這部《人生大事》以小女孩武小文找外婆為故事發(fā)展的主線,講述了殯葬師莫三妹在刑滿釋放不久后的一次出殯中,遇到了孤兒武小文,兩人的命運就此緊緊捆綁在了一起,成為一對特殊的“父女”,兩人從彼此嫌棄到彼此治愈,上演了一段有血有肉、有淚有笑的父女情誼。
影片開頭,簡陋的小屋中,武小文哭得撕心裂肺,怎么也叫不醒身邊的外婆。我瞬間就被帶入到了電影的悲傷氛圍之中。原來“死”有的時候在我們是那么悄無聲息。而小女孩在外婆被黑箱子帶走后鍥而不舍地尋找,更讓我明白了,生命與生命之間,有時候是彼此需要和牽掛。這部電影留給我最深刻的.印象是莫三妹為老莫辦的特殊葬禮。他把骨灰制成了煙花,在夜空中綻放。那朵朵綻放的煙花,五光十色,絢爛多彩,讓人為之動容。是啊,漫漫人生,到頭來雖什么也帶不走,我們大多數(shù)普通人也什么都不曾留下,但仍不妨礙曾經我們有過對美好的向往。如果說,人生如書,那么這便是最美的后記。
電影里一位老先生說得好:人生啊,就像一本書,哪一個都要翻到最后一面,有的人畫的是句號,有的人畫的是感嘆號,還有的人畫的是省略號,人生終歸是要有一死,什么名啊利啊都是過眼云煙,人生除死,無大事!
我懂了:做好自己,活在當下,過好每一天就是對人生最好的饋贈!
《人生大事》觀后感2
最近網評不錯,口碑不錯的《人生大事》吸引了我,從劇情介紹到電影畫風讓我想到了《入殮師》,最開始我猜測可能是一部《藥神》味道的《入殮師》,對電影抱著期待,踏進了有幾個月都沒有踏進的電影院,看完電影之后發(fā)現(xiàn),說實話浪費了一個很好的題材。
近幾年因為《藥神》誕生讓內地電影市場涌入了很多同類型電影,都想在拿獎的同時把票房也賺到手。但是從18年到現(xiàn)在沒有一部可以超越《藥神》。
《人生大事》這部電影剛開始我認為國內院線還沒有一部關于喪葬行業(yè)的電影出來,我相信很多觀眾會和我一樣對于這個行業(yè)充滿了好奇。我一開始認為這部電影可能可以彌補內地電影缺少的行業(yè)話題性,但是看完之后發(fā)現(xiàn)我真的想多了。
群里有位小伙伴總結了幾個字簡直是一針見血,“功利性太強”,確實整部電影給我感覺就是太過于商業(yè),已經可以是把商業(yè)兩個大字刻在臉上給你看,整部電影也更像一個“童話故事”。
電影中手持攝影部分很多,請問為什么要用手持攝影?手持攝影不就是為了拉進觀眾嗎?反而這部電影把觀眾越推越遠。
整部電影節(jié)奏把控問題很大,節(jié)奏太快,快的我們觀眾都快要吸氧氣瓶了,幾乎每個節(jié)點都給你安排一個小高潮,淚點也太密集了,當一部電影淚點太密集的會造成一種廉價感,反而多次淚點的密集轟炸會讓電影本質存在的情緒基點化為烏有,觀眾失去耐心,也讓演員的表演失去精彩點。
中間有一段就是,女兒剛走,父親馬上去世,父親剛做完道別,女兒馬上失蹤,這樣密集的轟炸真的讓觀眾都還來不及欣賞演員的表演就開始切場,說實話有點拉胯,我都懷疑這部電影的成片上映前有沒有請一位專業(yè)的老師觀看和指導,這種低級的錯誤還可以出現(xiàn)在20xx年說實話有點難見。我承認朱一龍在這部電影里能看見一位演員對于電影表演的渴望,但是電影敘述節(jié)奏讓我來不及欣賞朱一龍的表演確實有點遺憾。
觀看電影時我們觀眾對于角色,嚴重缺乏共情點,甚至有些不理解的行為,為什么可以去幫助傷害過你的人?還要去幫助小三?沒錯角色可以有動機,但是能不能讓我們感受到角色為什么要這么去做?
另外為什么莫名其妙就接受小孩?為什么莫名其妙的讓“女兒”跟著不負責的媽媽回去?
為什么莫名其名的又讓小孩的母親加入你這個行業(yè)?因為需要Happy Ending?
最重要的就是主角反感這個行業(yè),但是通過一個“二哥的故事”就接受了這個行業(yè),也太過去兒戲,沒有成人世界的思考。
電影中也在這種沒有感情的觀影下結束了。
其實以上我對于電影中的幾問,導演可以通過兩個點解決,第一就是“匠人精神”行業(yè)匠人精神在這部電影里我根本完全感受不到,導演寧愿花時間去填充淚點也不愿意花時間去講“匠人精神”這個思維就是錯的`。
第二也就是,電影中缺乏男主對于家庭觀念的改變,收留女兒思想轉變缺乏說服力,太過于兒戲,這里完全可以通過情感羈絆去提升觀眾的理解,但是導演卻不這樣去做。
整部電影其實就只需要兩個淚點,第一就是父親的離去,第二就是與這位女兒的羈絆,其他的只需要交代好人物、工作這兩個點就夠了,真的不需要太多密集笑點與淚點。
如果你沒有文牧野、寧浩這類對于類型片把控的能力,其實做好自己的本質工作就好了。
而且與女兒的淚點,也不要用母親來搶奪撫養(yǎng)權這種俗套的方式可以嗎?真的太老套了,你看見這一幕就能猜到接下來會發(fā)生的感覺真的太難受了。
整部電影對于我個人來說真的沒有太多可以夸的了,浮于表面的電影,擁有華麗的外觀但是內核卻什么都沒有。
商業(yè)片也請認真對待電影,對于流量演員為主角的電影,老觀眾們踏進電影也就是對于題材與演員抱有希望,但是一點誠意都看不到。
我不會去說“新人導演已經很不錯了”這類的話,因為我看見了太多的優(yōu)秀電影處女作。
抱歉整部電影我只看見了電影流水線的一面,并看不見所謂的“電影精神”。
可能導演也有自己的想法,只是因為資本問題導致電影應該這樣去拍,不倫是哪一種理由,都只能展現(xiàn)出目前電影行業(yè)可悲的現(xiàn)狀。
《人生大事》觀后感3
每個人都擁有同樣的身體和心靈,每個人的心靈或許很不同,很變化多端,或許從小就很淘氣好動,或許從小到大就很膽小靈靜,或許還有……等等,但他們每個都擁有父母,或許父母在很小就去世了,但,那個人還是挺思念他的父母,究竟是他唯一的親身父母,或許,那些沒失去父母的人,或許過得很快樂,沒有一點負擔,總活在幸福的環(huán)境中,但……人遲早會死的,就算活到1百多歲,但死亡之魔遲早會到的,所以要想讓你晚一點走,就必需讓你的人生過得更加精彩,更加布滿意義。死有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這句名言寫得很好,不是嗎?想讓你的人生活到更加美妙與漫長,就必需努力在人生中綻放自己的力氣與力量。
我們要做一個樂于奉獻的人,要有一顆樂于助人的.心。做什么事都要不分輕重,努力去做,干活要有一股架,不怕困難,不怕艱難,永久樂觀,擅長運用新奇事物,不斷提升自己,把自己立于永久不敗之地,實現(xiàn)人生最有意義的價值。
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編輯人生最有價值的東西,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抱負,我們必需從一件小事做起,從身邊的每件微缺乏道的事做起。勤奮學習,努力工作,忘我勞動,時刻預備著,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爭當時代的先鋒,為制造絢麗的人生奮斗不息,戰(zhàn)斗不止。
每一個生命都有屬于他的歡樂和苦痛!只要生命存在,就有其道理和意義。我們都不完善,但我們都要體驗生命帶給我們的冷暖悲喜。生命是個體,生命也是群體。讓我們彼此攙扶吧!生活布滿陽光,讓我們?yōu)榱嗣魈旄迂S富,更加多姿多彩,用我們聰慧的才智去制造美妙的明天。你喜愛生命嗎?那么別鋪張時間,由于時間是組成生命的材料。你若要寵愛你自己的價值,你就得給世界制造價值。
人人都講究奉獻,為了明天,更好地制造生活,英勇直上。寶劍鋒從磨刀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只有不斷地完善自己,豐富自己,才能讓自己得到提高。
每個人應當都有自己的抱負與前進的道路,或許一些還搞不懂自己人生的路程,但是,只要你信任自己,勇于改善自己,你最終會走向勝利的。堅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但是,一些人也會走向失敗,為什么呢?由于一些人太過于自信,太失去競爭的目標,太過于布滿志氣,或許說得太過分了,但不是嗎?……所以還需要警告的力氣來平衡,需要有警覺的聲音來緩解:當心,留意,總結,提高,虛心想學,勇于熟悉,了解,探求最終的答案。
《人生大事》觀后感4
該片以小文的一句童言無忌開始:
還(此處念三聲)
我
外婆!(此處拉長音5秒鐘)
隨后通過殯葬師“三妹兒”(其實他是個爺們兒)與小文的人生不尋常邂逅,道出了身邊尋常百姓在生與死的永恒話題中所展現(xiàn)的嬉笑怒罵。
人活一輩子,疾病和意外像一輛龐大沉重而失控的馬車,橫沖直撞,沖向人群。令人無不忌憚。唯有來自家人和親友的關懷、溫暖和愛,才會給予一個人堅強活下去的信心。面對身邊人的逝去,重新鼓舞起斗志,才會有笑聲。
近期,大學生的一段畢業(yè)感言深深觸動了我。這位北京大學畢業(yè)生代表、北京大學第三醫(yī)院運動醫(yī)學博士研究生,講述了一個故事。北大醫(yī)學部胡傳揆院長生前遺愿,死后捐獻自己的遺體,留給醫(yī)學教學與研究。這件事充分詮釋了老人家對醫(yī)學的熱愛與責任。生命是有限的,能夠永存的卻是人的精神力和品質?缭缴,凝聚永恒,就像那群星閃耀又靜寂有聲的空中繁星。
有人可能會說,這個感人至深的事例未必所有人都會效仿的,但是,偉大就是這么平凡,除了敬佩,就是敬畏。
醫(yī)學是解決人的健康問題的,它包含軀體的異常(physiological diseases)、心理的不適(psychological illness)以及社會角色和功能的失調和部分喪失(sociological sickness)。但醫(yī)學也不是萬能的。對疾病和死亡的認知,目前我國還一定程度停留在生物學角度的認識和對待。對于心理和社會層面的觀察、分析與思考,還有很多忽視和未知。比如死亡這個人們唯恐避之不及的話題,社會缺乏針對個體從小到大的全程教育。死亡是不是只是生物學特征的.全部消失呢?生命的終止會不會帶來對生者的心理影響和社會適應的作用呢?
該片用若干故事嘗試回答上述問題,雖不能覆蓋,至少很用心,也試圖用喜劇方式輕松這個話題。片中“三妹兒”的老父親突然去世后,留下的臨終囑托: “你個伢啊,我走了以后,喪事一切從簡。但要用一個真正體面的方式,把我的骨灰磕到它該去的地方!庇^影當時,我只猜測,“三妹兒”會把父親的骨灰撒到長江里,因為“三妹兒”的二哥是為了別人,在長江里殉難的。但是,一句大姐的埋怨,激活了“三妹兒”的直覺。對于他的選擇,我驚喜的淚目(只是內心層面,生物學層面我忍住了),此處不劇透 。挽歌或是哀樂,或許有諸多意義,在我看來,它是逝者愛的回聲,該有的美好和緬懷,必須有!
《人生大事》觀后感5
許久沒看電影了,這兩天《人生大事》熱度挺高,正巧華貴送了電影票給我,我就抽空去把電影看了。
許是當媽后看不得太傷感得畫面,所以看電影只要是孩子缺爹少娘得,看著就掉淚,也可能是年齡到這里了。年輕時像一張白紙,看影視也喜歡絢爛多彩、看著厚重的,慢慢地經歷多了,也可能生活漸漸從童話中走出來,人性曲直灰暗點甚多,再選電影時更愿意看一些簡單的或者質樸的,慢慢地看的電影就剩下一些動畫或者類似小偷之家這種劇了,上次看電影好像還是《青蛇》。
人生除死無大事,電影借角色之口說出了電影點睛之筆。因為一個死人,我們家折了一個活人,這句話其實是全劇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甚至于看后的這幾天這句話在我腦海不時閃過,生命到底是為了什么?尤其是片中二哥的死到底意義是什么?死亡本來在我們語境中是諱莫如深的,小時候所有的嚇人的鬼故事中都會與之相關,甚至于死一個人很多小孩子會害怕許久許久,怕的是什么?卻又說不明道不清,是這個已經死去的人?還是這個剛去了的鬼?我想應該是大人欲說還休,又偏偏神神秘秘的態(tài)度讓作為孩子擔驚受怕吧!
人生本來是輕飄飄的,就像吳三妹,自己覺得是孫悟空,但感受卻是壓在五指山下的孫悟空,事業(yè)黯淡愛情被綠、周圍的人沒有看得上的,像他爸話說,就沒個能讓他上心的事,直到遇到小文。小文孤苦無依,相依為命的外婆去世后,舅舅不疼舅媽嫌棄,防御被激活,變成了個小刺猬。說白了,同是天涯淪落人。兩人相遇相知,隨著對彼此的付出中,慢慢與周圍和解,不是父女勝似父女,在付出中完成了自我救贖。
我身上的煙火氣也是來自于我的孩子,以前的我總感覺無根浮萍,飄到哪里算哪里,反正哪里也沒有家的感覺。生活嘛,好像也沒有什么盼頭,或者特別的期許;有了孩子后,看著表面上似乎是大人事無巨細的照顧孩子,其實只不過是細細密密的'織了個網,這些網絲就是一個個的鏈接,把自己和孩子緊密聯(lián)系起來,自此自由這個詞就成了奢侈品,人也慢慢地踏實起來,盼頭嘛就成了看著孩子一點點長大,分享著他的酸甜苦辣,看著他一點點長大,一步步離開,最后這些絲一根接一根接續(xù),這個網慢慢變成了兮若游絲的一根線,一頭在孩子那,一頭系在你的心頭。孩子的一舉一動依然牽扯到你心肝,另一頭孩子卻越走越快中,隱隱約約不見了。
就像海報中所說,天上的每顆星,都是愛過我們的人!
姥姥,我想你了,你在天上還好嘛?
《人生大事》觀后感6
尋常,人們都說“人生百味”?晌覅s觀看到,百味中,多半都沒有淡這一說法。淡,或許在許多人看來,它是平淡無奇,是孤獨孤獨,是沒有任何性格的人,感受著沒有任何感覺的事,直至最終的死亡。
我就有一共性格特殊內向的“淡”朋友。可是我知道,他并不是在過無趣孤獨的人生,只是他選擇去悄悄地感受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而已。有人不就說,“寧靜和安靜的心靈,往往總比急躁的心靈更簡單傾聽這個世界”嗎?有些人,外表像一灣安靜的湖,可是假如你往湖面下去探究,有可能發(fā)覺下面還隱蔽著一片海洋,海洋里深藏的事物,遠超于你的認知。是的,就算有人真的曾經坐在一個無人的.角落,感受著他自己的孤獨,這不也是另一種獨特的酸味嗎?
每種性格,每種味道,都有它獨特的特性。
我就擁有特別活潑的性格,我卻認為,我比寧靜一些的性格更身臨其境地觸遇到了這個世界呢。哈哈。物各有性而已。糖很甜,但是吃多了就會膩,而且簡單得一些病。橙子是酸的,但它補充得了大量的維生素C,避開了許多人的壞血病。
人的一生,不該只嘗一種味道,更不該都是一種風味,F(xiàn)在我們經受的,不管是甜還是苦,都是我們一生必需要嘗的東西。
只有當你渴時,你才能從沒有任何味道的“淡”水里感受到豐富的味道。懂得了這點,一次又一次“挫折”的苦,就可以使你更加努力去克制。我的羽毛球,一開頭滿懷期盼,接著就是經受挫折、再接再厲、差點放棄、看到盼望、再次失敗,努力拼搏、再創(chuàng)高度,又遇挫折,走向突破,再次挫折……這真是羽球人生帶給我的百般的“有滋有味”。但是,幾年如一日的羽毛球訓練,才是我感受到最常態(tài)的“淡”味道。
我的偶像超級丹,他終將退役。人生輝煌過后或許就是落寞。之后年老,死亡。對,死亡,這是生命最終必需回歸的淡了。問題不是淡了,是你在你的生命海洋中有沒有體會過更新穎的味道?我們來到這個世界,并不是全是為了簡潔去享受。探究和體驗到更新穎的味道,你才會自然享受它。這種享受和內在體驗才最奇妙。
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并不是來說明什么人生大道理。只是我覺得,人生百味里,在一切歸于“淡”之前,可以先成為一個完整的人,體會該體會的味道。這樣死了,會沒有圓滿。由于這個時候的死亡,才不是蒼白無力的“淡”。不是生命的句號,而是給自己的人生雜入了百味的省略號……
人生,就該酸甜苦辣咸淡,多味調和,才能共存相生,百味紛呈。
《人生大事》觀后感7
人常說,想做一件事情,最難的是開始;那想做成一件事,最難的一定是堅持!
曾經的我,自認為是一個文藝青年,總愛寫一些文字!然而,當各種視頻內容越來越占據(jù)注意力,文字表達就再也不愿提起!以至于當下,想再度提起擱置的筆,總覺得難以開啟——腦袋空空,文章難繼!
趁著周末,刷了部電影《人生大事》,總覺得應該留下點什么。于是,沉封的筆,再度開啟!
走進影院之前,看了相關介紹,說是一部描寫殯葬文化的電影。不由得想起曾經看過的《入殮師》。于是帶著看《入殮師》的心態(tài)去的——《入殮師》把殯葬文化刻畫的非常素穆莊嚴!進影院之前我甚至準備了紙巾!然而全程觀影下來,卻覺得整體風格詼諧幽默,甚至有多處情節(jié),影廳里都迸出了笑聲。個人認為,這樣的一部電影,所描繪的殯葬文化,厚度不夠,僅僅只能算一門生意!
但好在,這部片子不僅僅描繪了殯葬文化,甚至殯葬只是片子的一個載體!細細品味,整部片子的主題更像是一個社會邊緣人的成長!
影片伊始,主角之一“莫三妹”身穿花襯衫、大短褲、腳蹬人字拖、邊嚼口香糖邊開車,行進在做生意的路上——去為本片的二號人物“小文”的外婆入殮。即便如此,到達目的地后,他也沒有即刻開工,而是派搭檔前往,自己則留在車上,給女朋友發(fā)語音消息。這樣的一個人物,出場就是一個路人甲的設定——“痞痞的社會二流子形象”,對工作毫無敬畏感,跟殯葬禮儀應有的肅穆感毫不搭架!
然而,正是這樣一個形象,卻是個古道熱腸——雖然在“小文”外婆的葬禮上和“小文”的舅媽鬧了不愉快,但當小文的舅舅找上門來,希望暫時把小文托付給他代管幾天時,他仍然同意了!盡管在代管期間,小文因為找外婆大鬧殯儀館,毀了別家的葬禮儀式,并差點毀了他的生意,但他仍在小文的舅媽拒絕照料小文時,收留了小文,并且一分錢都不要小文的舅舅出。用他的話:“老子最看不得欺負老實人”。
隨著劇情的推進,“三妹”與收養(yǎng)的“小文”之間慢慢培養(yǎng)起來的感情,促使他一步步成長起來:
首先:因為小文羨慕鄰居孩子上學,于是,他去找小文舅舅,幫孩子爭取上學機會!在了解了小文舅舅無力撫養(yǎng)的現(xiàn)實后,接受了他的建議——收養(yǎng)小文!在得知自己沒有資格收養(yǎng)后,又想辦法欲與合作伙伴白雪組建家庭,獲得收養(yǎng)資格!這其中的付出和用心,讓影片開始的“痞相外殼”緩慢下蛻。
緊接著,在小文的幫助下,爭取到為劉爺爺辦生前葬禮的業(yè)務,其目的也是希望向父親證明自己——這是一個人成長的原動力!
和父親和解的過程,也是他成長過程的一大亮點:沒有正式工作,老爺子把殯葬事業(yè)交給他打理,希望他能夠繼承。但因為多年來他始終認為父親偏心已故的二哥,于是,父親留給他的飯碗,他是看不上的,聊以當糊口工具而已。當父親帶著他為“曾經的情敵”整理儀容,并獲得“情敵”家屬肯定的時候,有一個特寫鏡頭給到他——震撼的眼神!這一刻他終于明了這份事業(yè)的價值——給逝者體面!還沒等他回過神,父親轟然倒地。在父親的病床前,當他接到小文幼兒園的電話,匆忙趕往幼兒園時,父親望著他的.背影說了一句:終于有一件讓他上心的事了!——父親看到了他的成長!于是,父親終于平靜地向他訴說了二哥的事:為了找到一個死人,二哥當年偷偷下水找到并因此丟掉生命(我家折了一個活人)———人生除死無大事!心結打開,他終于明白父親寄予他的希望和用心!
影片中他與小文培養(yǎng)起來的父女親情,是整部片子的主體部分,通過和孩子的相處,他變得柔軟,溫暖。片初的“痞相”在小文被生母雨夜接走,他追著遠去的車子在大雨中狂奔中完全蛻盡!這種成長過程是來自靈魂深處的改變,令人動容!
父親臨終遺愿——辦一場體體面面的葬禮,但又不能庸俗!他最后通過燃放煙花的形式,了了父親的心愿,也給自己的事業(yè)重新賦予了意義——人生最后,也要體面!
人生有2件大事自己說了都不算:一是新生、二是死亡!但唯有心懷敬畏,才能不負生命,不斷成長!
《人生大事》觀后感8
成長的道路上有苦痛和磨難,它們都是人生道路中必不行少的局部。在磨難中成長,心愈挫愈奮,超越自我。于是,磨難變成了財寶。
有人說:“辛酸的眼淚是培育心靈的灑漿”。是的,成長的痛,是人生最珍貴的經受,全部傷口的痊愈,最終會化成最瑰麗的玫瑰紋身。一個穿著破舊的男孩在特別出名氣的農場主門前乞討工作,場主給了他最繁重的工作——負責整個農場的雜務,而大農場里雜務多得令人難以想像。男孩用他的勤快,仔細沉著面對農場的雜務,在一天的勞累后,他還在油燈下讀書,男孩是想用打工的錢上大學。后來,男孩被趕了出去。三十五年后,他已中選為美國總統(tǒng)。很多事情并不是一蹉而蹴的。詹姆斯在磨難中成長,磨難造就了他非凡的人生,心靈的堅韌,使他不屈不撓,勇往直前。
一位女作家說:“我盼望自己是一個彈簧,外界施加給我的壓力越大,我就能彈得越高。”她的人生經受也是苦痛的。她只讀過小學,14歲就跟著姐姐去采石場采石,因此手臂上留下了大大小小的傷疤。后來,她孤身一人來到上海,當效勞員、縫紉工、廣告推銷員。在城市中她感受到了人與人交往的“心苦”。后來,她嘗試寫作,《知音》聘請編輯時,她去應聘,她說:“文憑是別人的財寶,我的財寶是我的苦難,假如沒有這些苦難,我唯恐沒有這么劇烈的轉變現(xiàn)實的士氣!彼氖繗、經受、才華使她成為了編輯。有人把苦難當作彈腳石,成天叫苦叫累,那是由于他們不知道真正的苦難是怎樣的。事實上,她們也不行能真正明白,那些內心深入最真實的.東西,會鞭策著心靈走向很遠很美的地方。女作家用她人生的磨難譜寫了最美的樂章,人生的高度在磨難中更有彈性。
磨難是人生中的珍貴財寶,要正視它,理智的應對,才能活出應有的人生高度。
在逆境中頑強面對,磨難就會變成“金子”,你想得到的”,都會在這些經受中凸現(xiàn)出來,然后成為現(xiàn)實,人生就會變得有價值。
《人生大事》觀后感9
什么是人生大事?三哥的生活仿佛就是散漫在地上的雞毛。不順利的感情、得不到父親的認可、飽受白眼的工作,永遠到不了手的房子……人生的幾件大事,他沒有一件順意。吵架吵急了,他會說:”我干脆去死吧。”他對父親發(fā)火:”你打死我吧,把二哥換上來!”
可電影結尾告訴了我們故事的答案,老莫說:“人生除死無大事!比绻f,每個人的終點就是死亡,那么現(xiàn)實生活中,和死亡距離最近的職業(yè)便是殯葬師。
這并不是一個為世俗所包容尊重的職業(yè),莫三妹并不喜歡這個職業(yè),就像他不喜歡自己的名字一樣。三哥做這個職業(yè)有兩個原因:1。子承父業(yè);2。為了證明自己不比二哥差。他發(fā)自內心地不喜歡這個職業(yè),正如他從來不明白他自己為什么比不上連見都不曾見一面的二哥。所以他拒絕給二哥叩頭,一聽到父親講二哥就暴跳如雷。所以他在父親一再說,如果不好好經營上天堂,就不把房子給他時,用暴怒掩蓋對絕望人生的`不滿!
小文的出現(xiàn)對于三哥來說人生救贖一般。三哥原來是想盡快將她送走,但機緣巧合般,小文幾次給”上天堂”招財后,三哥對小文有眀顯改變。莫三妹咆哮著告訴小文“外婆死了,變成煙,飛到天上去了!蓖砩,小文一個人坐在”上天堂”的外面,不厭煩的一遍遍地播放著手表中外婆的語音。這時,莫三妹終于被打動了內心的柔軟,對死有了不一樣的感受。后來幫助前女友縫合丈夫尸體,到幫助老莫辦一場特別的告別式都順理成章了。
老莫在電影中,仿佛一個先知。他充滿著哲理的語言,那是人生經驗的累積,也破除著人們對殯葬師這一行業(yè)的偏見。老莫并不在意三妹會把”上天堂”經營成什么樣,賺多少錢。他只希望三妹能理解和憐憫死亡。二哥或許做這一行做得很好,但二哥卻失去了自己的生命,所以父親希望三哥好好的”活”,把人生本身當作最為重要的人生大事。
電影的結尾是小巷的盡頭,新娘和新郎跨過鮮花和祝福,從婚慶走到隔壁的”上天堂”,仿佛是個隱喻,人生的最快樂和最悲傷總是相伴相隨。小文說爸爸是種星星的人,畢竟天上的每一顆星星,都是人間牽掛和思念盡頭的人。影片用這種浪漫的描繪來詮釋了死,讓人破除了對死的恐懼。《人生大事》切開了一個漂亮的口子,它消解了探討生死的沉重感,帶觀眾跨越了走進殯葬行業(yè)的障礙。
去世的人會變成天上的星星,而三哥和他的朋友們都是”種星星的人”。導演用生死的殼子,做了個親情的里子。讓沉重的話題少了點凜冽,多了幾分熱鬧的煙火氣。告訴我們人生沒有那么多的來日方長,珍惜眼前人。
《人生大事》觀后感10
十六年前我在美國做visiting teacher,期間經歷過四個住家,四家中有兩家收養(yǎng)了中國孩子。同一個項目的其他老師接待家庭里也有不少收養(yǎng)中國孩子的。我們共同的感受是這些沒有血緣關系的父母子女親如一家,每一個家庭都明明白白地告訴孩子們他們從哪里來,并且都有過帶孩子回中國尋根的行動或是計劃。當時這一點對我們的觸動比較大。在中國人的傳統(tǒng)觀念里,別人家的孩子是“養(yǎng)不家”的,“家雞打了團團轉,野雞打了滿天飛”。就算是因為各種原因收養(yǎng)了別人家孩子,一般的中國家庭不僅不會告訴孩子真相,甚至還會努力阻隔任何與孩子的出生信息有關的消息。若是有知情人有意無意透露出這個消息,那主家很有可能會與之反目成仇。因為他們擔心,一旦孩子知道了自己不是親生的,就會和養(yǎng)父養(yǎng)母有隔閡了。在上個世紀執(zhí)行計劃生育政策前,也有一些原本沒有孩子的家庭在領養(yǎng)過一個孩子后又接著生了一個,從此,對領養(yǎng)的那一個也會區(qū)別對待。在傳統(tǒng)的中國人心里,沒有血緣關系的愛,不是不存在,但一定是打了折扣的。
四年前的暑假,我看過一部日本電影《小偷家族》,那也是一個因為各種機緣巧合組合起來的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大家庭,但一大家子相親相愛,共同面對和克服了各種困難,賺足了觀眾的淚水。
而《人生大事》是我們自己拍攝的電影里很少見的反映沒有血緣關系的親情的電影。這一頭,朱一龍攝影的“三哥”莫三妹,一個從小不被父親待見,長大為女友打架蹲過監(jiān)牢的街頭混混,出獄后沒有工作只好“子承父業(yè)”做了一名殯葬師勉強度日,被女友拋棄后更加沒有了生活目標,更不用說思考人生的意義了。另一頭是一位可憐的小姑娘小文,外婆去世后小文成了一名孤兒,這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小哪吒”為了尋找死去的外婆而與莫三妹結緣,兩個陌生人“不打不成交”。后來,小文被莫三妹和殯葬店的兩位伙計共同領養(yǎng),成了沒有血緣關系的后天親人。他們從一開始的互相抵觸到后來的相依為命、難舍難分,無不讓熒幕前的觀眾動容。尤其是當小文被親媽領回去后又在深夜跑回殯葬店,莫三妹心疼地吼她“你跑丟了怎么辦?”小文哭著說:“我的爸爸叫莫三妹,我家住在延江路雨花區(qū)槐安路七十三號‘上天堂’(殯葬店地址),我不會丟!彪娪坝^眾們無不淚奔……雖說“血濃于水”,但這種沒有血緣關系的親情又如何不叫人更加感慨、更加珍惜呢。
《人生大事》觀后感11
朱一龍在電影中極具xx性地出演一位刑滿釋放的刑釋人員,江湖人稱三哥,三哥從事的還是游走于生死邊緣的殯葬行業(yè)。
殯葬師、刑釋人員、半道父女……選擇這樣冷門卻極具挑戰(zhàn)的題材,就連角色形象也來了個徹底的轉變,這真的很朱一龍。不懼挑戰(zhàn)、熱愛冒險、拒絕被定義、不想呆在舒適區(qū)的他,又一次默默地用行動刷新了大眾對他的.認知?甥}可甜、可剛可柔、可動可靜、可正可邪、可雅可痞……一龍千面,誠不欺我。
中國俗語本有“這世間除生死無大事”之說,電影《人生大事》四字隱喻的,想來跟生死二字也脫不開關系。因為世俗忌諱,從來沒有嘗試了解過殯葬行業(yè),現(xiàn)在想想,刑滿釋放的。三哥,在監(jiān)獄里經歷了社會性死亡之后,又要在殯葬業(yè)面對真正的生理性死亡,日日在生死之間游走的他,對生和死會有什么不一樣的感悟?又會如何面對原本蒼涼慘淡的人生?他和半道收留的小女生又會發(fā)生什么樣的故事?
而因為海報里的暖暖煙火氣和殯葬業(yè)給人的凄冷之感有著強烈的違和感,也讓我不由想起用熱鬧溫情的方式講述生死離別的《尋夢環(huán)游記》,這隱隱約約透露出來的蛛絲馬跡似乎也在暗示我,題材雖蒼涼清冷,故事卻仍可治愈溫暖。
《人生大事》觀后感12
這是一部什么片子呢?喪葬、親情、家庭教育、死亡教育等等。感覺導演或者編劇想糅合的東西太多了?吹臅r候嗚哈嗚哈嗚哈,看完了好像除了那幾句金句,并沒有太多記憶點。
整體看下來就是《入殮師》糅合進了其他一些喜劇、沖突元素,反而模糊了主題。如果單純對喪葬主題感興趣,建議看《入殮師》就好。
看到最后,始終沒等到趙照的《人生大事》同名主題曲,電影確實沒有歌曲立意深刻,如果真的采用,感覺反而會有些違和!端蛣e》和《小星星》跟劇情契合度更高。
有兩處感覺轉折的有點生硬。一處是小文外婆的舞伴愿意花巨資生前辦皇帝式的喪禮,雖然后文有交代,還是覺得有點為了驚世駭俗而驚世駭俗。另外一處是小文生母突然出現(xiàn)及其驚世駭俗的經歷讓人錯愕。
另外,莫三妹與父親之間的隔閡和矛盾這個坑始終沒有正面填補。小文、父親病床上交代二哥去世緣由和信件,都有側面推動,但是導演始終沒有正面去處理這種疏離感。
電影反復強調人生除了死亡無大事,可是人生就是由許許多多小事組成的呀。正是這些日常小事構成了我們的人生。所以把每一天都過好,真正活過的'人是不會怕死的。就像孔老夫子講的:
“未知生,焉知死?”
《人生大事》觀后感13
時光荏苒,轉眼3月悄然而至,對于熱衷國產電影的觀眾來說,20xx年上半年值得期待,根據(jù)電影上映排期表,多部國產佳作將在4月清明檔登陸院線,上演票房大戰(zhàn),包括《你是我的春天》、《最后的真相》、《被害人》,以及由實力派男演員朱一龍領銜主演的《人生大事》。
縱觀百花齊放的“清明檔”,《人生大事》是唯一一部“殯葬”題材影視作品,故事圍繞殯葬師莫三妹(朱一龍飾)和失去外婆的孤兒武小文(楊恩又飾)展開。在一個安靜的清晨,武小文大聲喊著“外婆”,她發(fā)現(xiàn)與自己相依為命的外婆久久沒有睜開眼睛,年幼的武小文并不理解“死亡”的含義,在她看來,外婆只是沉沉地睡著了。
武小文外婆去世后,身為“上天堂”殯葬店工作人員的莫三妹到場,為前者料理后事,連他都未曾想到,在武小文的眼里,自己成為了“偷走”外婆的壞人。與此同時,失去外婆的武小文淪為親人眼中的累贅,命運將她與莫三妹捆綁到了一起,兩人共同經歷了一系列有喜有悲的瑣事,隨著接觸的不斷深入,武小文與莫三妹從互生敵意到相依相伴,帶給觀眾無限感動和感觸。
據(jù)制片方介紹,早已制作完成的《人生大事》定檔4月2日,陪伴觀眾度過清明假期。按照慣例,新片上映前,制片方往往會放出全新物料預熱,包括宣傳海報、宣傳片等等,讓朱一龍傾注心血的《人生大事》也不例外。就在3月1日,一段長達1分42秒的《人生大事》宣傳片上架,隨后空降熱搜,成為觀眾熱議的焦點。
走進《人生大事》宣傳片,武小文與莫三妹相遇初期,兩人針鋒相對,抱著滿滿的敵意,之后武小文與莫三妹互相溫暖,后者擔任起了“爸爸”的角色。此外朱一龍與楊恩又還頻頻上演感人至深的哭戲,當武小文詢問自己是否再也不能聽到外婆的.聲音,莫三妹不禁紅了眼眶,他深知“天人永隔”有多么殘酷;在繪畫課上,莫三妹看到武小文為自己創(chuàng)作的卡通畫,潸然淚下。互飆演技!兩位優(yōu)質演員之間的對手戲不容錯過。
電影人生大事觀后感6
小文經歷了三次離別,一次是她的外婆的離世,一次是舅媽的拋棄,一次是親媽上門后不得不與莫三妹的分別。
外婆的離開對小文來說是突然的、無意識的,甚至在一切結束之后,小文依舊是一種很懵懂的狀態(tài)。對于她來說,她知道的,是那個喊她多喝水的外婆不見了,是那個喊她回家吃飯的外婆不見了。在外界的喧囂中,她只能躲在衣柜里,默默地注視著這一切。她想要用她的槍趕走那些“壞人”,最終,與她相伴的,只有外婆給她縫的小老虎“豆角”。
“我外婆呢?”
小文一遍又一遍地問。這是她唯一的尋找外婆的方法。
在與莫三妹一次次的為人送終過程中,她慢慢明白了死亡的含義,夜空下,聽著外婆曾經的聲音,一遍又一遍,滿天的星星中有一顆屬于她的外婆。
舅媽的拋棄對于小文來說無疑是第二次的傷害,哥哥的不爭氣,舅舅的軟弱,最終全部都歸結到了小文的身上,她被貼上了“拖油瓶”的標簽。雖然小文面對這些從來不會哭,但是她心里都明白。在意識到自己闖禍后,小心翼翼地補救,看到莫三妹的難處后無聲的幫助,她在小心翼翼,卻又堅強不息地生活。
第三次的別離,對小文來說是最痛苦的。這次別離,發(fā)生在從小依靠的,有外婆的家不見了之后,發(fā)生在與莫三妹一行人一點點積累起來的溫情之后,發(fā)生在她逐漸適應這里的一切之后。親眼目睹,親身經歷,那個雨夜,但是與前兩次一樣,面對這樣的別離,她依舊什么也做不了,只能在用力地敲打著車窗,乞求車子能夠停下,不停地喊著“爸爸”,“爸爸”。所以最后,她拼勁全力也要回到“上天堂”。
因為這是她的家。
《人生大事》觀后感14
看電影是精神的享受,是文藝的代表,是精神的寄托,電影《人生大事》是由演員朱一龍、楊恩又主演的一部以死亡為題材的電影。《人生大事》講的`是市井生活、小人物生活,更加貼切現(xiàn)實的生活,語言用的是方言!度松笫隆凡粌H有著生活氣息,更直擊人心的,是其對死亡頗具銳度的思考,這一點通過隱喻設置和追問來達成。三哥和小文的人物關系,尤為值得品讀。
電影給我們的是生活的體驗,是對人類生活的一種追溯。一部優(yōu)秀的作品能帶給一個人的東西是難以估量的:就像《肖申克的救贖》安迪教會我們信念與希望;阿甘教會我們如何去面對人生;忠犬八公教會我們動物也有一往情深電影已經成為現(xiàn)代人類生活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電影是人們無聊時的消遣,一部好的電影會使人陶醉其中,發(fā)泄我們的情緒,升華情感,讓人翱翔在充滿藝術與美的空間里。
《人生大事》觀后感15
電影《人生大事》從小人物視角切入,以葬禮開始,以婚禮結束,以育兒為核心故事線索。從葬禮的角度講那種鮮衣怒馬的、活色生香的、充滿煙火氣的生活,說如何好好活。
“人生除死無大事”,大概是因為這件事每個人逃不掉、躲不開!叭松罒o大事”是一種激將式說法,就好比說“死都不怕,還怕什么呢?”。
生與死,大概沒有人能隨意操控,但怎么活著似乎可以自己決定。只要想好好活,有意義地活,哪一件事不是人生大事呢?
對孩子來說,高質量的陪伴是人生大事。
小文說自己沒爹沒媽,是從石頭縫里蹦出來的,但她有外婆。她不明白什么是死亡,所以追著莫三妹要外婆。外婆給她做愛吃的飯,做可愛的玩具,教她打麻將的同時也教她人生的大道理。她要的,其實是那份充滿愛意的、充分理解的陪伴。
正是對這種陪伴的需求,小文在面臨舅媽的嫌棄,舅舅的軟弱時,她選擇了僅僅相處三天的莫三妹。她闖禍,她想辦法彌補過錯,她在鬧騰中明白自己沒有外婆了,但她在鬧騰中收獲了上天堂葬禮店里所有人的理解與關愛。
她把取名“種星星”的人的畫送給莫三妹并悄悄告訴他,自己有爸爸了。沒有血緣關系的人會因為愛與責任成為一家人。這或許就是高質量陪伴的意義。
對成人來說,高認同的肯定是人生大事。
莫三妹的成長史就是一部爭取自己在乎的人的認同與肯定的奮斗史。
每次給祖先磕頭,父親也要求他給已過世的二哥磕頭,他認為父親只認同優(yōu)秀的二哥。
長大了,為女友打架進監(jiān)獄,出來后女友和別人在一起了,連孩子都有了。女友直白地告訴他,看不到他的.責任心,瞧不上他的職業(yè)。女友否定他,不認同他,直接摧毀了他之前所有的努力。
他的合伙人建仁和白雪雖然對他時有忍讓,但兩人偷偷結婚,他最后才知道。這其實也是一種不完全認同。
當他遭受這些否定時,他掙扎著,憤怒著,痛苦著。
小文找他要外婆,依賴他,相信他是無所不能的齊天大圣。他與自己父親的關系在小文的強勢介入下有所緩和,父親指導他完成了自己認為不能完成的遺體縫合工作。而這具遺體是前女友的現(xiàn)男友。
這件事里他收獲了父親、前女友、死者家屬的認同。高認同的肯定讓人成長,人生大事莫過于此。
對老人來說,高姿態(tài)的理解是人生大事。
人與人之間的理解是非常難得的,高姿態(tài)是一種寬容不計較的態(tài)度。
人,能活到老,或許最希望的是兒女能高姿態(tài)的理解自己。影片最后,莫三妹終于以圣人之心對待傳家的殯葬事業(yè)。工作日記字跡歪歪扭扭,但老爺子讀完后,臉上是含笑的。
父親相信兒子理解了自己的良苦用心,理解了這份傳家的事業(yè),將自己的葬禮交給了兒子,作為對兒子最后的考驗。江邊,沙灘上空,絢麗奪目的煙火是莫三妹給父親的答案。
我想,子女能聽進父母的話,能有上心的事,能負責地對待自己的生活就是對父母最高姿態(tài)的理解。
每個人的人生不盡相同,同一個人的人生際遇也不同。所謂人生大事,不過是不管天地如何變,好好活,昂揚向上地活,充滿斗志地活,珍惜所經歷和擁有的每一件事情、每一份美好的情感……
好好活,才有無限可能!
【《人生大事》觀后感】相關文章:
《人生大事》的觀后感11-17
《人生大事》觀后感11-05
《人生大事》觀后感07-04
人生大事的觀后感12-02
《人生大事》觀后感12-22
人生大事觀后感01-24
人生大事觀后感11-15
人生大事的觀后感通用09-08
《人生大事》觀后感范文01-30
電影《人生大事》的觀后感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