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語的名言 推薦度:
- 論語名言句子 推薦度:
- 論語名言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論語經(jīng)典名言
在平平淡淡的學(xué)習(xí)、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比較經(jīng)典的名言吧,名言具有概括自然有力,言簡意賅的特點(diǎn)。還苦于找不到優(yōu)秀的名言?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論語經(jīng)典名言,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論語經(jīng)典名言1
1、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無所茍而已矣。
2、與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會(huì)友,以友輔仁。
3、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4、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5、人無遠(yuǎn)慮,必有近憂。
6、君子義以為質(zhì),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7、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xué)也已。
9、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10、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dá);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11、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12、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13、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14、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15、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16、以文會(huì)友,以友輔仁。
17、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dá)而達(dá)人。
18、過,則匆憚改。
19、行己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20、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
21、躬自厚而薄責(zé)于人,則遠(yuǎn)怨矣。
22、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23、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yuǎn)。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遠(yuǎn)乎?
24、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p>
25、好直不好學(xué),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xué),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xué),其蔽也狂。
26、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為仁矣!闭垎栔。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27、居處恭,執(zhí)事敬,與人忠。
28、執(zhí)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論語經(jīng)典名言2
1、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范曄
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論語·子路)
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論語·學(xué)而》
4、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元·無名氏)
5、發(fā)奮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論語述而》
6、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楚辭·卜居》
7、及時(shí)當(dāng)勉勵(lì),歲月不待人——陶淵明《雜詩》
8、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漢書·枚乘傳)
9、牢騷太盛防腸斷,風(fēng)物長宜放眼量 (毛澤東·和柳亞子先生
10、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lǐng)風(fēng)騷數(shù)百年 (清·趙翼·論詩)
11、大行不顧細(xì)謹(jǐn),大禮不辭小讓——《史記·項(xiàng)羽本記》
12、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枚乘《上書諫吳王》
13、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lián)Q新天 (毛澤東·到韶山)
14、巧言令色,鮮矣仁《論語學(xué)而》
1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衛(wèi)靈公》
16、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17、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論語衛(wèi)靈公》
18、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述而》
19、獨(dú)學(xué)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禮記·雜記》
20、過而不改,是謂過已《論語衛(wèi)靈公》
21、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后漢書·馮異傳)
22、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
23、見義不為,無勇也《論語為政》
24、過而不改,是謂過已——《論語·衛(wèi)靈公》
25、不人虎穴,焉得虎子——范曄《后漢書·班超傳》
26、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戰(zhàn)國策·趙策》
27、君子不器《論語為政》
28、當(dāng)仁不讓于師——《論語·衛(wèi)靈公》
29、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上》
30、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論語·里仁》
3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顏淵》
32、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述而》
33、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清·龔自珍·己亥雜詩
34、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清·譚嗣同·獄中題壁
35、博學(xué)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中庸)
3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
37、古之學(xué)者為己(所謂為己之學(xué),今之學(xué)者為人《論語憲問》
38、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39、亡羊補(bǔ)牢,猶未遲也——《戰(zhàn)國策·楚策》
40、字字看來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 (清·曹雪芹·紅樓夢
41、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論語·泰伯》
42、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dòng),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論語雍也》
43、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元·高明·琵琶記)
44、窮則獨(dú)善其身,達(dá)則兼濟(jì)天下 (孟子·盡心上)
論語經(jīng)典名言3
1.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墩撜Z·學(xué)而》
2.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薄墩撜Z·為政》
3.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墩撜Z·公冶長》
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yuǎn)!墩撜Z·泰伯》
5.既來之,則安之!墩撜Z·季氏》
6.子曰:“有教無類!薄墩撜Z·衛(wèi)靈公》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墩撜Z·顏淵》
8.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論語·衛(wèi)靈公》
9.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薄墩撜Z·為政》
10.子曰:“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薄墩撜Z·為政》
11.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
12.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薄墩撜Z·子罕》
13.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墩撜Z·為政》
14.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薄墩撜Z·子罕》
1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墩撜Z·衛(wèi)靈公》
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論語·憲問》
17.言必信,行必果!墩撜Z·子路》
1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薄墩撜Z·子罕》
19.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薄墩撜Z·學(xué)而》
20.子曰:“當(dāng)仁,不讓于師!薄墩撜Z·衛(wèi)靈公》
21.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薄墩撜Z·子罕》
22.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墩撜Z·子罕》
23.子曰:“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薄墩撜Z·公冶長》
24.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論語·里仁》
25.子曰:“人無遠(yuǎn)慮,必有近憂!薄墩撜Z·衛(wèi)靈公》
26.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薄鲎浴墩撜Z·子路》
27.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論語·述而》
28.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薄墩撜Z·顏淵》
29.子曰:“默而識之,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論語·述而》
30.子曰:“學(xué)而時(shí)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xué)而》
31.子曰:“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論語·雍也》
3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薄墩撜Z·述而》
33.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dòng),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薄墩撜Z·雍也》
34.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衛(wèi)靈公》
3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薄墩撜Z·為政》
36.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墩撜Z·子路》
論語經(jīng)典名言4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孔子論學(xué)習(xí)《論語》
蓋有不知而作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鬃诱搶W(xué)習(xí)《論語》
圣則吾不能,我學(xué)不厭而教不倦也。 ——孔子論學(xué)習(xí)《論語》
學(xué)如不及,猶恐失之。 ——孔子論學(xué)習(xí)《論語》
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 ——孔子論學(xué)習(xí)《論語》
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有若無,實(shí)若虛,犯而不校。 ——孔子論學(xué)習(xí)《論語》
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 ——孔子論學(xué)習(xí)《論語》
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 ——孔子論學(xué)習(xí)《論語》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 ——孔子論學(xué)習(xí)《論語》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孔子論學(xué)習(xí)《論語》
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xué)也。 ——孔子論學(xué)習(xí)《論語》
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孔子論學(xué)習(xí)《論語》
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孔子論學(xué)習(xí)《論語》
學(xué)而時(shí)習(xí)之,不亦說乎?——孔子論學(xué)習(xí)《論語》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孔子論學(xué)習(xí)《論語》
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xué)也矣。 ——孔子論學(xué)習(xí)《論語》
不學(xué)詩,無以言。 ——孔子論學(xué)習(xí)《論語》
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yuǎn)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 ——孔子論學(xué)習(xí)《論語》
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yī)。 ——孔子論學(xué)習(xí)《論語》
有教無類。 ——孔子論學(xué)習(xí)《論語》
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孔子論學(xué)習(xí)《論語》
論語經(jīng)典名言5
1.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
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3.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4.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5.朝聞道,夕死可矣。
6.當(dāng)仁,不讓于師。
7.德不孤,必有鄰。
8.篤信好學(xué),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也,恥也。
9.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10.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11.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dá)而達(dá)人。
12.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1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4.茍志于仁矣,無惡也。
15.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16.舉直錯(cuò)諸枉,則-民服;舉枉錯(cuò)諸直,則-民不服。
17.君子博學(xué)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18.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19.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2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1.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22.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23.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24.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xué)也已。
25.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26.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27.君子以文會(huì)友,以友輔仁。
28.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29.君子周急不繼富。
30.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也。
31.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
32.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
33.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
34.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35.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
3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37.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38.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39.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40.人無遠(yuǎn)慮,必有近憂。
41.仁遠(yuǎn)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42.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43.食不厭精,膾不厭細(xì)。
44.食不語,寢不言。
4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yuǎn)。
46.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47.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論語經(jīng)典名言6
1、"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君子何患無兄弟也?
2、君子易事而難說也。說之不以道,不說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難事而易說也。說之雖不以道,說也;及其使人也,求備焉。
3、過猶不及。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5、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
6、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
7、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9、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10、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1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12、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13、巧言令色,鮮亦仁!
14、言必信,行必果。
15、朝聞道,夕死可矣。
1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17、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胡?
18、德不孤,必有鄰。
19、《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20、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21、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dòng),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22、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3、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24、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25、寢不尸,居不容
26、君子以文會(huì)友,以友輔仁。
27、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28、吾未見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29、默而識之,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0、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31、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錯(cuò)手足。
32、篤信好學(xué),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也,恥也。
3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35、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dòng)。
36、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37、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38、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3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40、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
41、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42、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43、父母在,不遠(yuǎn)游。游必有方。
44、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45、有顏回者好學(xué),不遷怒,不貳過。
46、未知生,焉知死?
47、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48、學(xué)而時(shí)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49、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50、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5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yuǎn)。
52、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xué)也已。
53、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
54、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55、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p>
56、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57、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58、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59、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
60、舉直錯(cuò)諸枉,則民服;舉枉錯(cuò)諸直,則民不服。
61、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62、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63、子不語:怪,力,亂,神。
64、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也。
65、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66、學(xué)而時(shí)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67、巧言令色,鮮亦仁!
68、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胡?
69、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xué)也已。
7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71、《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72、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73、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74、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75、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76、舉直錯(cuò)諸枉,則-民服;舉枉錯(cuò)諸直,則-民不服。
77、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78、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79、朝聞道,夕死可矣。
80、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81、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82、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83、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84、父母在,不遠(yuǎn)游。游必有方。
85、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86、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87、德不孤,必有鄰。
88、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
89、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
90、有顏回者好學(xué),不遷怒,不貳過。
91、君子周急不繼富。
92、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93、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
9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95、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dòng),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96、默而識之,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97、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
98、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99、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100、子不語:怪,力,亂,神。(名人名言)
101、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p>
102、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103、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104、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也。
10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yuǎn)。
106、篤信好學(xué),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也,恥也。
107、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108、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10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110、吾未見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111、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112、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113、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114、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15、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116、食不厭精,膾不厭細(xì)。
117、食不語,寢不言。
118、寢不尸,居不容。
119、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120、未知生,焉知死?
121、不恥下問;不以向?qū)W問比自己差的或職位比自己低的人請教為可恥!墩撜Z·公治長》:"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
122、不得其死;指人不得善終!墩撜Z·先進(jìn)》:"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123、不亦樂乎;《論語·學(xué)而》:"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現(xiàn)在常用以表示事態(tài)發(fā)展到極頂?shù)某潭,也表?淋漓盡致"的意思。
124、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不擔(dān)任那種職務(wù),就不考慮那方面的事情,語出《論語·泰伯》
125、從心所欲;隨自己的心意,想怎么樣就怎么樣!墩撜Z·為政》:"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126、當(dāng)仁不讓;語本《論語·衛(wèi)靈公》"當(dāng)仁不讓于師"朱熹注:"當(dāng)仁,以仁為之任也;雖師亦無所遜。言當(dāng)勇往而必為也。"后來泛用"當(dāng)仁不讓"表示遇到應(yīng)該做的'事,就要積極主動(dòng)地去做,不應(yīng)該推委。
127、惡衣惡食;粗劣的衣食。《論語·里仁》:"士致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128、發(fā)憤忘食;用功學(xué)習(xí),努力工作,忘記了吃飯!墩撜Z·述而》:"葉公問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爰不曰:’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ㄅ,同"汝",你;爰,何。)后泛用以形容十分勤奮。
129、犯上作亂;犯上:觸犯長上;作亂:指造反!墩撜Z·學(xué)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
130、割雞焉用牛刀;宰雞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做小事情不必費(fèi)大力氣或大材不能不用!墩撜Z·陽貨》:"子之武城,聞弦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也作"殺雞焉用牛刀"。
13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匠要把活兒做好,首先要使工具精良,語出《論語·衛(wèi)靈公》。
132、好行小惠;惠:同"慧",聰明。原指好耍小聰明!墩撜Z·衛(wèi)靈公》:"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惠,難矣哉!"后也指愛施小恩惠。
133、后生可畏;后生;年輕人,后輩;畏:這里指敬服。年輕人很容易超過老一輩,他們是可敬畏的!墩撜Z·子罕》:"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后多用此稱贊有志氣有作為的年輕人。
134、誨人不倦;誨:教導(dǎo)。教人時(shí)不嫌疲勞。形容教導(dǎo)特別耐心!墩撜Z·述而》:"默而識之,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35、惠而不費(fèi);惠:施惠,給人以好處;費(fèi),耗費(fèi)。施惠于人,自己又無所耗費(fèi)。《論語·堯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fèi)乎?"后來常用以形容有實(shí)利而不多費(fèi)錢財(cái)。
136、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
137、有事弟子服其勞
138、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
139、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40、禮,與其奢也,寧儉
141、父母在,不遠(yuǎn)游,游必有方
142、犁牛之子,驛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
143、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144、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
145、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
146、"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君子何患無兄弟也?
147、君子易事而難說也。說之不以道,不說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難事而易說也。說之雖不以道,說也;及其使人也,求備焉。
148、過猶不及。
14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150、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
151、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
152、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15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54、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155、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156、巧言令色,鮮亦仁!
157、言必信,行必果。
158、朝聞道,夕死可矣。
159、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160、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胡?
161、德不孤,必有鄰。
162、《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163、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164、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dòng),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165、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66、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167、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168、寢不尸,居不容
169、君子以文會(huì)友,以友輔仁。
170、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171、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172、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
17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174、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dòng),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175、默而識之,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76、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
177、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178、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179、子不語:怪,力,亂,神。(名人名言)
180、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p>
181、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182、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183、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也。
18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yuǎn)。
185、篤信好學(xué),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也,恥也。
186、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187、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18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189、吾未見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190、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191、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192、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193、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94、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薄墩撜Z·為政》
195、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薄墩撜Z·雍也》
196、子曰:“學(xué)而時(shí)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xué)而》
197、子曰:“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薄墩撜Z·為政》
198、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薄墩撜Z·衛(wèi)靈公》
199、子曰:“有教無類!薄墩撜Z·衛(wèi)靈公》
20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墩撜Z·衛(wèi)靈公》
20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
202、子曰:“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薄墩撜Z·雍也》
203、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墩撜Z·學(xué)而》
204、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薄墩撜Z·為政》
205、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墩撜Z·公冶長》
20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yuǎn)!墩撜Z·泰伯》
20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208、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dòng),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薄墩撜Z·雍也》
209、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薄墩撜Z·憲問》
210、言必信,行必果。——《論語·子路》
21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薄墩撜Z·子罕》
212、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薄墩撜Z·學(xué)而》
213、子曰:“當(dāng)仁,不讓于師。”——《論語·衛(wèi)靈公》
214、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衛(wèi)靈公》
215、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墩撜Z·子路》
216、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薄墩撜Z·里仁》
217、子曰:“人無遠(yuǎn)慮,必有近憂。”——《論語·衛(wèi)靈公》
218、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出自《論語·子路》
219、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論語·述而》
220、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薄墩撜Z·顏淵》
221、既來之,則安之!墩撜Z·季氏》
222、子曰:“默而識之,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論語·述而》
22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墩撜Z·顏淵》
224、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薄墩撜Z·子罕》
225、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墩撜Z·為政》
226、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薄墩撜Z·子罕》
227、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墩撜Z·子罕》
228、子曰:“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論語·公冶長》
229、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論語·子罕》
230、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231、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敬鬼神而遠(yuǎn)之
232、子罕言利,與命,與仁
233、譬如為山,未成一簣
234、未知生,焉知死
235、浴乎沂,風(fēng)乎舞雩,詠而歸
236、不患人之不己知
237、四體不勤,五谷不分
238、鳥獸不可與同群
239、無可無不可
240、食不厭精,膾不厭細(xì)
241、君子務(wù)本,本立而道生
242、吾日三省吾身
243、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244、不遷怒,不貳過
245、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246、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247、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248、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249、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250、小不忍則亂大謀
251、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
252、巧言令色,鮮矣仁
253、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254、朽木不可雕也
255、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
256、子不語:怪、力、亂、神
257、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258、仁者,其言也切
259、狂者進(jìn)取,狷者有所不為也
260、邦無道,危行言孫
261、知其不可而為之
262、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
263、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264、君子有三戒
265、鄉(xiāng)原,德之賊也
266、道聽而涂說,德之棄也
267、望之儼然,即之也溫
268、不學(xué)詩,無以言
269、學(xué)而時(shí)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70、巧言令色,鮮亦仁!
271、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胡?
272、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xué)也已.
27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74、<<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275、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276、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277、父母在,不遠(yuǎn)游.游必有方.
27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279、德不孤,必有鄰.
280、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
281、有顏回者好學(xué),不遷怒,不貳過.
282、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在陋巷.人不
283、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284、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285、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286、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287、舉直錯(cuò)諸枉,則民服;舉枉錯(cuò)諸直,則民不服.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288、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朝聞道,夕死可矣.
289、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論語經(jīng)典名言7
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墩撜Z·學(xué)而》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墩撜Z·顏淵》
3.發(fā)奮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墩撜Z·述而》
4.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5.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dòng),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墩撜Z·雍也》
6.巧言令色,鮮矣仁。——《論語·學(xué)而》
7.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墩撜Z·里仁》
8.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墩撜Z·述而》
9.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墩撜Z·衛(wèi)靈公》
10.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
11.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墩撜Z·雍也》
12.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墩撜Z·泰伯》
13.君子不器!墩撜Z·為政》
14.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
15.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論語·子罕》
16.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墩撜Z·為政》(溫故知新)(溫故知新)
17.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
18.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乎?——《論語·學(xué)而》
19.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墩撜Z·子路》(名正言順)
20.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墩撜Z·為政》
21.學(xué)而時(shí)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xué)而》
2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
23.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距!墩撜Z·為政》
24.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墩撜Z·微子》
25.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墩撜Z·述而》(舉一反三)
2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墩撜Z·雍也》
27.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墩撜Z·季氏》
2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墩撜Z·衛(wèi)靈公》
29.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論語·為政》
30.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墩撜Z·為政》
31.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墩撜Z·顏淵》(成人之美)
32.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墩撜Z·述而》
3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yuǎn)!墩撜Z·泰伯》(任重道遠(yuǎn))34.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生以成仁!墩撜Z·衛(wèi)靈公》(殺身成仁)
論語經(jīng)典名言8
1. 蓋有不知而作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
2. 圣則吾不能,我學(xué)不厭而教不倦也.
3. 學(xué)如不及,猶恐失之.
4. 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
5. 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
6.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
7.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8. 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xué)也.
9. 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10. 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11.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12. 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xué)也矣.
13. 不學(xué)詩,無以言.
14. 有教無類.
15. 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
16. 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17. 圣則吾不能,我學(xué)不厭而教不倦也。
18. 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19.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20. 學(xué)如不及,猶恐失之。
21. 不學(xué)詩,無以言。
22. 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
23. 蓋有不知而作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
24. 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xué)也。
25. 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xué)也矣。
26.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27.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
論語經(jīng)典名言9
1 、導(dǎo)之以政,齊之以德,民免而無恥。導(dǎo)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2 、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
3 、小人之過也必文。
4 、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5 、默而識之,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6 、生而知之者上也;學(xué)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xué)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xué),民斯為下矣。
7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dòng),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8 、言而必有信,期而必當(dāng),天下之高。
9 、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
1 0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xué)也。
1 1 、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wù)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1 2 、以約失之者鮮矣。
1 3 、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1 4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
1 5 、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不知禮,無以立人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1 6、見賢思齊,見不肖而內(nèi)自省焉。
1 7 、可與言而不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1 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1 9 、放于利而行,多怨。
2 0、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2 1、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2 2 、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
2 3、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2 4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乎?
2 5、慎終追遠(yuǎn),民德歸厚矣。
2 6、與其進(jìn)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jìn),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
2 7、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jié)用而愛人,使民以時(shí)。
2 8、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力于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2 9、道之以告德,齊之以禮。
3 0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論語經(jīng)典名言10
1、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2、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3、詩三百,一言以敝之,思無邪。
4、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5、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6、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7、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xué)也。
8、日月逝矣,歲不我與。
9、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nèi)自訟者也。
10、巧言令色,鮮矣仁。
11、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
12、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13、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
14、君子不重則不威,學(xué)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15、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16、殷因與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17、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18、若圣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
19、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20、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
21、文,莫吾猶人也?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
22、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23、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24、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25、德不孤,必有鄰。
26、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
27、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28、富而可求,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浴吾所了好。
29、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30、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31、眾好之,必察焉;眾惡之,必察焉。
32、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論語經(jīng)典名言11
1、三軍可以喪失它的主帥,一個(gè)男子漢不可以喪失他的志向。
2、子曰:“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3、“己所不欲,勿施于!报D―孔子(《論語》)
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5、六,子曰:有教無類!墩撜Z.衛(wèi)靈公》
6、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7、二,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論語.衛(wèi)靈公》
8、一,子曰: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墩撜Z.衛(wèi)靈公》
9、競爭的能力來自比別人更持久的學(xué)習(xí)力。
10、行動(dòng)是成功的階梯,行動(dòng)越多登得越高。
11、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12、子曰:“當(dāng)仁,不讓于師!薄墩撜Z·衛(wèi)靈公》
13、學(xué)而時(shí)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14、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15、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墩撜Z·學(xué)而》
16、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17、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18、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19、子曰: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
20、十,子曰:性相近也,習(xí)相遠(yuǎn)也!墩撜Z.陽貨》
21、巧言令色,鮮矣仁。
22、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2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24、聽其言而觀其行。
25、道不同,不相為謀。
26、三思而后行。
27、“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論語》)
28、既來之,則安之!墩撜Z·季氏》
29、七,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墩撜Z.衛(wèi)靈公》
30、九,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墩撜Z.季氏》
31、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這,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32、五,子曰: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xué)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墩撜Z.衛(wèi)靈公》
33、子曰:“有教無類。”
34、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35、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烏云萬里天,這是一個(gè)管理者的'胸懷。
36、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37、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38、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
39、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40、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子罕》
41、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42、與其當(dāng)心明天苦苦尋找工作,不如今天就努力做好你的工作。
43、一個(gè)人一定要有敬畏之心,才能成為品德高尚的君子。君子有三種敬畏:敬畏天命;敬畏王公大人、父母長輩、道德品行高尚的人;敬畏圣賢的言論,不能隨意妄論經(jīng)典。小人無所畏懼,正是無知者無畏。小人不相信天命;不敬領(lǐng)導(dǎo)、尊長;侮慢褻瀆圣賢的言論。
4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p>
45、子曰:“君子博學(xué)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46、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xué)也已。
47、八,子曰:鄉(xiāng)愿,德之賊也。——《論語.陽貨》
48、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
49、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乎?
50、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51、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薄墩撜Z·述而》
52、子曰:學(xué)而時(shí)習(xí)之,不亦說乎?
53、人無遠(yuǎn)慮,必有近憂。
54、三,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墩撜Z.衛(wèi)靈公》
55、四,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論語.衛(wèi)靈公》
56、子曰:默而識之,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57、朝聞道,夕死可矣。
58、子曰:“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薄墩撜Z·公冶長》
59、立足崗位學(xué)技術(shù),刻苦鉆研做貢獻(xiàn)。
6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佚名
61、子曰: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62、子曰:“學(xué)而時(shí)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63、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薄墩撜Z·子罕》
64、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簱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p>
論語經(jīng)典名言12
1、學(xué)而時(shí)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巧言令色,鮮亦仁!
3、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胡?
4、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xué)也已。
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6、《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7、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8、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9、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10、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11、舉直錯(cuò)諸枉,則民服;舉枉錯(cuò)諸直,則民不服。
12、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3、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14、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
15、朝聞道,夕死可矣。
16、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17、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18、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19、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20、父母在,不遠(yuǎn)游。游必有方。
2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22、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23、德不孤,必有鄰。
24、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
25、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
26、有顏回者好學(xué),不遷怒,不貳過。
27、君子周急不繼富。
28、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29、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
3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31、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dòng),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32、默而識之,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3、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
34、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35、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36、子不語:怪,力,亂,神。
37、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p>
38、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39、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40、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也。
4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yuǎn)。
42、篤信好學(xué),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也,恥也。
43、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44、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4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46、吾未見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47、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48、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49、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50、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51、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52、食不厭精,膾不厭細(xì)。
53、食不語,寢不言。
54、寢不尸,居不容。
55、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56、未知生,焉知死?
57、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58、過猶不及。
59、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dòng)。
6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1、“死生有命,富貴在天!本泳炊鵁o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君子何患無兄弟也?
62、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6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64、君子以文會(huì)友,以友輔仁。
65、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錯(cuò)手足。
6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67、欲速則不達(dá),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68、言必信,行必果。
6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70、君子易事而難說也。說之不以道,不說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難事而易說也。說之雖不以道,說也;及其使人也,求備焉。
71、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72、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73、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7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75、人無遠(yuǎn)慮,必有近憂。
76、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77、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78、小不忍,則亂大謀。
79、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80、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81、君子憂道不憂貧。
82、當(dāng)仁,不讓于師。
83、有教無類。
84、道不同,不相為謀。
85、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86、既來之,則安之。
87、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88、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89、生而知之者上也;學(xué)而知只者次也;困而學(xué)之,又次也;困而不學(xué),民斯為下矣。
90、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xué)也已矣。
91、仕而優(yōu)則學(xué),學(xué)而優(yōu)則仕。
92、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
93、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94、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論語經(jīng)典名言13
1、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鬃印墩撜Z》
2、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孔子《論語》
3、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鬃印墩撜Z》
4、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孔丘《論語》
5、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鬃印墩撜Z》
6、智者上善若水,海納百川;仁者高山仰止,厚德載物!墩撜Z》
7、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鬃印墩撜Z》
8、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dòng),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孔子《論語》
9、父母在,不遠(yuǎn)游,游必有方。——孔子《論語》
10、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論語》
11、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鬃印墩撜Z》
12、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鬃印墩撜Z》
1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論語》
14、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鬃印墩撜Z》
15、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鬃印墩撜Z》
16、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鬃印墩撜Z》
17、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鬃印墩撜Z》
1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鬃印墩撜Z》
19、詩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薄鬃印墩撜Z》
20、朝聞道,夕死可矣。——孔子《論語》
21、未知生,焉知死?——孔子《論語》
22、言必信,行必果!鬃印墩撜Z》
23、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xué)也已!鬃印墩撜Z》
24、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孔子《論語》
25、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正直)、友諒(誠信)、友多聞(見多識廣),益矣;友便辟(性情暴躁,慣走邪道)、友善柔(過份優(yōu)柔寡斷或和顏悅色騙人)、友便佞(心懷鬼胎。諂媚),損矣!鬃印墩撜Z》
26、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鬃印墩撜Z》
27、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墩撜Z》
28、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鬃印墩撜Z》
29、德不孤,必有鄰。——孔子《論語》
30、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墩撜Z》
31、關(guān)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鬃印墩撜Z》
32、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鬃印墩撜Z》
33、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浊稹墩撜Z》
34、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孔子《論語》
3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鬃印墩撜Z》
36、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于予與何誅?——孔子《論語》
37、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浊稹墩撜Z》
38、學(xué)而時(shí)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孔子《論語》
39、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鬃印墩撜Z》
40、道不同,不相為謀!墩撜Z》
41、小不忍,則亂大謀!鬃印墩撜Z》
42、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鬃印墩撜Z》
43、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jǐn)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xué)文!鬃印墩撜Z》
44、躬自厚而薄責(zé)于人,則遠(yuǎn)怨矣!浊稹墩撜Z》
45、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論語》
46、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孔子《論語》
47、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乎?《論語》
48、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倪,小車無杌,其何以行之哉!——孔子《論語》
49、“舉直錯(cuò)諸枉,則民服;舉枉錯(cuò)諸直,則民不服!薄鬃印墩撜Z》
50、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鬃印墩撜Z》
論語經(jīng)典名言14
1、欲速則不達(dá),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yuǎn)。
4、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p>
5、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
6、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9、有顏回者好學(xué),不遷怒,不貳過。
10、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xué)也已。
11、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12、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13、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14、生而知之者上也;學(xué)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xué)之,又次也;困而不學(xué),民斯為下矣。
1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16、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7、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18、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19、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
20、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21、言必信,行必果。
22、人無遠(yuǎn)慮,必有近憂。
23、學(xué)而時(shí)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4、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2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26、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2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8、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
29、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30、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dòng),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31、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xué)也已矣。
32、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3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34、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乎?
35、默而識之,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6、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37、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論語經(jīng)典名言15
1、子曰:學(xué)而時(shí)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乎?
5、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xué)也已。
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學(xué)而》
7、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8、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9、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10、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11、子曰: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12、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13、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14、孔子謂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6、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17、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18、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19、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20、子夏曰:“仕而優(yōu)則學(xué),學(xué)而優(yōu)則仕。”
21、子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
24、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25、子曰: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
26、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29、子貢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dá)而達(dá)人。
31、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
32、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33、子曰: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3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p>
35、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36、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yuǎn)。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yuǎn)乎?
37、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38、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鉆之彌堅(jiān),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
3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論語經(jīng)典名言】相關(guān)文章:
論語的名言02-20
論語經(jīng)典名言02-22
《論語》名言02-22
論語的名言09-15
寫論語名言12-27
論語名句名言02-24
《論語》經(jīng)典名言名句09-26
論語中的名言02-17
論語中的名言04-25
論語中的名言警句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