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女人色视频在线观看网站_一本久精品无码免费_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专区_开心婷婷五月综合基地六月

饑饉歲月的民謠散文

時間:2022-10-06 23:44:08 短篇散文 投訴 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饑饉歲月的民謠散文

  一、喝清湯

饑饉歲月的民謠散文

  天已經(jīng)很晚了,月亮也爬了上來。依照肚子的饑餓程度,我在想,母親現(xiàn)在應(yīng)該在收工回家的路上。

  院外的楊樹,搖動著一地模糊的光片,沙沙作響。麻雀回窩,不再為幾粒草籽爭吵,雞也上架,瞇上了眼睛。趴在屋門檻兒上,似睡非睡,能聽見屋檐下的麻雀和后院里的母雞挪動身體的聲音。院門“咣吱”叫一聲,不用睜開眼睛,就知道是母親回家。廚房的油燈亮了,桔紅色的光,從裱糊了白紙的窗戶透出來,半個院子,隨即有了溫馨的氣息。不久,鍋臺里竄出麥草燃燒的味道,一縷縷青煙,由煙囪伸向看不見的夜空。家家戶戶生火做飯了,村莊布滿暖意和安詳,將日子的艱辛,隱藏在了煙火的背后。

  除了冬季,村莊一直沿用早出晚歸的勞動時間。母親已經(jīng)習(xí)慣了,她的孩子們也習(xí)慣了。她卻不習(xí)慣孩子們餓著肚子等飯吃。居住在屋檐下的麻雀,噙著蟲子歸來,看見有人在屋檐下時,因不能及時把食物喂到孩子們的口中,在院子里盤旋,內(nèi)心充滿了焦慮。想必母親也是這樣。從田地到家里,有很長一段路程,崎嶇而且狹窄。月光灰白,路也灰白,樹影晃動,路面更顯得坑坑洼洼。母親身體前傾,急匆匆地走著,像是小跑,一雙年幼時纏過的小腳,被鞋磨得腫脹?嬖诟觳采系陌榛\兒,隨著她行走的節(jié)奏,不斷搖擺晃動,里面的野菜,肯定撒落了不少。

  和所有婦女一樣,母親不論去多遠(yuǎn)的田地上工,都不會忘記帶上小籠子。因為形影不離,大家都習(xí)慣把小籠子叫作“伴籠”,是陪伴的“伴”,伙伴的“伴”。田間、地頭、山洼、溝坡,除了冬天,其它季節(jié)都有灰菜、苦菜、車前草等等野菜生長,供大家揀拾。它們是上天給人間的賜予,讓我們度過饑饉日子。母親回家后,邊生火,邊洗一把野菜,等鍋里的水沸騰時,順手將野菜扔進(jìn)水里,然后甩上幾把粗糧面粉,加上鹽和酸漿水,一頓晚飯就做成了。整個過程利索并有秩序。如果飯里和上洋芋,清湯上再漂浮幾朵油花,母親覺得,這頓飯已經(jīng)算是味美豐盛。誰家又不是這樣呢?

  母親似乎永遠(yuǎn)平靜,淺水一樣。她朝院子說:“吃飯了!甭曇艉孟褡匝宰哉Z,但孩子們卻都能聽得見。便徑直鉆進(jìn)廚房,根本用不著擺在正屋里的炕桌。飯盛好了,擺在鍋臺邊上,清湯寡水的,像溢著淚花的大眼睛,瞅著我們。母親的孩子,一貫保持著不情愿的態(tài)度,磨磨蹭蹭的,不肯端碗。母親不責(zé)備自己的孩子,先端起一只碗,吸上幾口,說:“多香啊!北砬橛行┛鋸。我們經(jīng)不住誘惑,更經(jīng)不住饑餓,把手伸向了粗碗。我們看見,母親的臉上的笑容,隨即歸于平靜。爾后,又說:“俗話說,‘喝清湯,長風(fēng)光’。你們要好好長個子呢!

  父親在另一個偏遠(yuǎn)的山村駐隊,一年回不了幾次家。他回來后,我們問,是不是喝清湯,就能把個頭長得風(fēng)光。父親一愣,連忙點頭。他的個子因消瘦而顯得細(xì)長、精干。我們相信,他經(jīng)常吃著清湯飯。

  而我,那時候怎能夠明白,對現(xiàn)在可以命名為營養(yǎng)湯的東西,母親當(dāng)時的平靜,和眾多鄉(xiāng)親一樣,是對生活的一種抗拒,而說給大家的俗話背后,有一聲無奈地嘆息,長得沒有辦法丈量呢!

  二、吃焦巴

  有些事情,不需要孩子們弄清楚。

  比如莊稼。

  村莊的幾百畝土地,大多分布在山坡上。山是六盤山的余脈,貧瘠干旱。主要農(nóng)作物有小麥、豌豆、谷子、糜子和洋芋。秋天,所有的糧食顆粒歸倉之后,幾乎所有的勞力,所有的牲畜,都集中在灰蒙蒙的田地里。土地翻耕過至少兩遍,又在一部分土地里,撒下小麥的種子。第一場霜降臨時,匝長的麥禾已經(jīng)泛著墨綠,透著凝重的亮光。翻過年,春天說來就來了,和沙塵暴一道。風(fēng)塵過去,天空明凈,西北的土地蘇醒,越過冬的小麥,開始返青。這時節(jié),豌豆、谷子、糜子和洋芋這些作物,大約開始陸續(xù)下種。

  站在門前,走在路上,其實不用抬頭四望,也用不著仔細(xì)觀察,就能知道,田野的綠,是小麥。就是小麥。孩子們嘆息:這么多小麥!大人們嘆息:種了這么多小麥!

  我不明白,這么多小麥,我們一年卻吃不上多少。其實,莊稼人親手種下去的小麥,大家也吃不上多少。孩子們不明白,大人們也難理解。

  一年四季,莊稼人不得閑。小麥上場后,摞成尖尖的麥垛,到了冬天才打碾。似乎這是村莊唯一不去下地勞作的季節(jié)。碾下來的小麥,和著麥衣,堆在麥場的中心,小山一樣。上面用白灰灑下的“十”字,好像幾張偌大的封條,神秘而充滿誘惑。選擇一個有風(fēng)的日子,憑借自然的力量,人們把小山一點一點地?fù)P起,麥衣和小麥分離,飽滿鮮活的麥粒,安靜地聚在一邊。它們,被曬干后,裝進(jìn)麻袋,碼進(jìn)倉庫。再過上幾天,裝上好幾十架子車,被送到公社的糧倉。浩浩蕩蕩地運糧隊伍,迎著寒風(fēng)前進(jìn),遠(yuǎn)遠(yuǎn)看去,一派豐收景象。

  母親說,這是上繳公糧。

  我們能分得更多的,除了洋芋,就是糜谷。

  老家的后院,一盤石磨,經(jīng)手多年。像這樣好的石磨,村莊里沒有幾盤。幾乎每個傍晚,甚至深夜,總有人站在院外,喊著“他嬸嬸”,要借用磨盤,利用夜晚的空閑,將那些糜谷磨成面粉。于是,在石磨“吱扭扭”的聲響中,我們安然入睡。母親也去推磨,是磨我們家的糜谷。糜谷順著磨眼流下,壓抑、澀滯地聲響中,面粉就從磨溝中灑落下來。這種面粉,不分糟糠,色澤鉛灰,日子一般沉重。

  糜谷面是大家的主食,用來甩糊糊,做面片,攪馓飯。除此之外,還用來做饃饃。母親常做碗餑餑,當(dāng)作大家的早餐。做碗餑餑時,我不得不感嘆母親的手藝精湛。晚上,油燈下,她將起好的面,放在碗里丟幾下,然后扣到熱鍋里,好像是順手那么一丟、一扣,不猶豫,不含糊,一鍋七八個,個個渾圓如碗,不變形,不走樣。出鍋后,酥軟而略有甜味。星期天,母親上工去了,按照她的吩咐,我曾經(jīng)也學(xué)著做過幾次,但模樣總趕不上母親做的好看。

  要真做得好,得掌握好火候。但誰能掌握得好呢。母親經(jīng)常把饃饃擱在鍋里,燒上柴禾,又得去補衣服、納鞋底、修農(nóng)具。廚房里竄出焦腥味時,母親“哎呀”一聲,拋下手中的活計,幾乎撲了過去。碗餑餑出鍋后,緊貼鍋的一面,已經(jīng)焦黑如炭。母親像做錯了事一樣,不好意思了起來。我一直覺得,這是很正常的事,不希望母親自責(zé)。村莊里,都習(xí)慣把碗餑餑焦了的一面,叫焦巴。焦巴干澀得像木炭,沒有人愿意去啃。母親的孩子們也是這樣。母親說:“不吃?我吃!粤私拱妥樱飞蠏y子’呢!

  村莊里,都傳播著這句話。

  沒有誰扔掉了焦巴,它是人間煙火與糧食的產(chǎn)物。但沒有聽說誰吃了焦巴,在路上揀到了銀子。后來卻知道,糜子和谷子,不屬于公糧范圍,雖然產(chǎn)量低,卻正是它們,讓村莊的肚皮充實。

  三、一粒米

  說的仍是糧食。

  小麥過于奢侈,仍然說養(yǎng)活人的糜子。

  糜子成熟時,正是夏秋交接之時。天高云淡,空氣里彌漫著糧食、土地、青草的混合味道。傍晚的風(fēng),聽不見,卻能看得見。它們疾速跑進(jìn)成片的糧田,掠過糜子的頭頂,勾著頭顱的糜子,在夕陽下舞蹈,宛若獻(xiàn)給上天的宏大禮物。

  附近的柳樹,只要有充足的雨水,就會長出茂密的枝條。麻雀便在樹上集結(jié),討論搶奪糜子的計劃。我懷疑,它們顯然更加焦急,還沒有討論出結(jié)果,就開始行動了,先是幾只,然后是一群,卷著風(fēng),沖進(jìn)糜子地。不能不佩服,麻雀啄食糜子的高超技巧。它們撲在糜子低垂的穗子上,將糜子壓倒,然后耐心地將整株糜子吃盡,地上留下一把糜子的空殼,這種辦法連田鼠也難以做到。

  麻雀吃掉的,是黃燦燦的小米。饑餓的村莊,怎么能允許麻雀搶糧!稻草人,我懷疑就是針對麻雀產(chǎn)生的。糜子灌漿時,不是一個,而是幾十個稻草人,分別插進(jìn)好多塊地里,舉起的胳膊上,飄揚著破布片,的確起到了恐嚇的作用。膽小的麻雀,經(jīng)不住食物的誘惑,它們聚集在柳樹上,看著這些一動不動的人類,覺得奇怪,激烈討論后,先是試探,最后“轟”地一下,又撲到糜子地里。

  人和麻雀、田鼠搶糧。

  小麥上場,平攤在場里打碾,勞動場面壯觀熱鬧,實在看不出歲月的艱辛。糜子不那么張揚,收上場后,十幾位婦女,緊捏一把糜子,朝碌碡使勁甩打,糜子粒紛紛從穗上驚了出來,在碌碡上四濺而起,水珠一樣到處滾落,甚至鉆進(jìn)人的衣領(lǐng)、鞋底。都沒有說,但都清楚,沒有誰主動把鞋窩里的糜子倒出來,做到顆粒歸倉。它們,被婦女們?nèi)魺o其事地帶回家,雖然不多,可大家懂得集少成多,幾天下來,小壇子里的糜子,就有近一碗。

  米,通常指大米,奢侈、珍貴。

  糜子碾制的米,名字叫小米。和白白胖胖的大米比,顯得有些謙卑。村莊倉庫里的糜子,和其它糧食一樣,要等到年終工分清算后,才能分給各家各戶。婦女們集攢起來的糜子,等不到年終,許多饑餓的肚皮,張著的大鍋一樣,盼著用這些為數(shù)不多的糧食改善生活。家家都有一個石臼,憑借它,可以搗碎藥材、莜麥,當(dāng)然也可以加工小米。母親將曬干了的糜子,抓上一把,灌進(jìn)石臼,用石杵輕輕地研磨,糜子的外殼,便脫落了下來。然后把它倒進(jìn)簸箕,只掂簸幾下,那些糠就飛了起來,簸箕里,只留下了黃澄澄的小米。晚上,煤油燈搖動,屋子里的光亮閃閃爍爍,母親的影子時大時小,石杵的聲音,像拍在身上的手,溫軟而有節(jié)奏。她的孩子們,便很快入睡,夢中,他們聞見米香撲鼻而來。

  小米是當(dāng)時最好的營養(yǎng)品,也奢侈、珍貴。

  坐月子的媳婦兒,就得用小米熬的米湯喂著,身體恢復(fù)快,奶水足。但家家戶戶不一定都有小米。有一天中午,放學(xué)回家,家里來了兩位陌生人,坐在炕上抽旱煙。母親說,那位年長的,我應(yīng)該稱呼姨父,年輕的那位,得叫他表哥。他們父子,吃完簡單的午飯,就準(zhǔn)備動身回去了。母親趕緊抓過一條藍(lán)色的小布袋子,匆匆去了廚房,他們就在院子里等著。母親把袋子交給他們時,難為情地說:“也沒有多少,也沒有多少。”他們抓過袋子,臉上露出了許多喜色。后來,我知道,表哥的媳婦兒,正在坐月子,專門趕過來借小米。那條袋子里,也不過裝了二三斤小米吧。

  我們,只有在臘月初八,才能放開肚子美美地喝粥。沒有更多理由,只是節(jié)日習(xí)俗。晚上,收工回家的母親,將一大碗小米倒進(jìn)鐵鍋,大火將水燒開,小火慢慢熬著,小米吃進(jìn)水分,個個爆開,米香四溢。每人一大碗,擺在鍋臺邊,奢華得像是過年。每次喝粥,母親總要叮嚀,細(xì)細(xì)兒吃,千萬不能把米粒掉在地上!暗粢涣C變,變一條蟲兒”。母親說,小米變成的蟲子,細(xì)小得和米粒一樣,夜深人靜時,哪個孩子不聽話浪費糧食了,就鉆進(jìn)那個孩子的耳朵里去。

  蟲子鉆進(jìn)耳朵,多么令人討厭啊?墒,這令人討厭的小家伙,竟然是米粒變成的,又是那么讓人憐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