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瞭墩淹沒塵煙的絲路驛站散文
迎著初冬的凌冽寒風,再一次踏入瞭墩,回望一段關于絲綢之路的久遠記憶,一個破落的村莊、一座老舊的兵營、一墩記憶歷史的烽燧呈現(xiàn)眼前,像一位風燭殘年的老人,迎候著夕陽沉思過往。
據(jù)文獻資料記載,清末以前,瞭墩作為絲綢之路上“窮八站”之一,屹立在噶順戈壁的八百里風區(qū),因一汪噴涌的泉水,讓獨居戈壁的這方土地有了草原、樹木,滋生了生的希望,因此上曾經發(fā)揮過不可替代的亦兵亦民的作用,成為來往天山南北的賈商旅人、官員郵卒、貶謫達人長途跋涉后的休整之所、避風之港。
詳細勘察瞭墩遺跡,除了還能顯見的烽燧、兵營以外,還有地宮、藏兵洞、廟堂、官店、民店等一應設施的痕跡,隱約讀出當年人來人往的繁華。民國以后,瞭墩開始退出人們的記憶,1931年西北軍閥馬仲英與新疆省軍在此有過慘烈的一戰(zhàn),記憶下了一場以200人戰(zhàn)勝2000人的“瞭墩戰(zhàn)役”,從此瞭墩再無兵家之事,卸卻了自己扮演的兵站角色。
在寂寞的歲月長河里,瞭墩走入了八十年代,內地來往新疆的車輛、人員增多,有些來自山東、河南的農人依據(jù)這里甘甜的泉水和草場,建起了自己的家園,迎風披沙,亦耕亦牧,放養(yǎng)生活。人口最多時瞭墩有十多戶近百口人,在戈壁深處也算是有規(guī)模的大村莊了。想象當瞭墩炊煙漫起時,那些來新疆淘金的人們,一路奔波而來,在這里歇腳打尖,心中該會升騰出多少溫暖啊。
但好景不長,隨著地下水的持續(xù)下沉,曾經的泉水不再溢水,大片大片的草場干枯,成坰成坰的耕地無作,僅剩幾垛草地、幾顆胡楊、一片杏林陪伴瞭墩塔聊度日月。
沒了生的依托,瞭墩的人們陸續(xù)遷往他處,有的直接返回故鄉(xiāng),這里只剩下一戶來自山東的劉姓老人作為瞭墩的常駐居民,和老伴守著一口能為30公里之外的一個礦場提供飲用水的水井和泵房。
劉姓老人對我的造訪頗感意外,也流露出他久居荒原咋見路人的興奮。閑聊時老人告訴我,他快七十歲了,有兩個兒子,老大去了北京,老小在附近的一個煤礦上班。小兒子過幾天送一些生活物資來,自己和老伴養(yǎng)了幾十只雞,十多只羊,感覺在這里過得倒很清靜。
我和老人行走在廢棄的村莊里,突然有一種失去什么的傷感,但卻說不出失去了什么。也許一切都曾發(fā)生,一切正在發(fā)生,一切都將發(fā)生,但一切的一切都會成為過往,就像這瞭墩塔,曾經是車水馬龍的繁華驛站,可最終還是被淹沒在歷史的塵煙中,變得悄無聲息。
離開瞭墩時,夕陽已經落下,暮色漫起。我試圖擺脫心中無法言說的沉重,但無果而終;赝砗,瞭墩塔顯得是那樣的孤獨和寂寞,當看到遠方閃爍的點點星火時,心情開始釋然起來。
心想:世間的事,總得往前走,因為希望總在前方。
【瞭墩淹沒塵煙的絲路驛站散文】相關文章:
江山一隅,心靈驛站散文07-11
可愛的冰墩墩作文03-18
冬奧會冰墩墩作文優(yōu)秀11-07
絲路明珠敦煌_800字08-19
冰墩墩尋親記作文(通用24篇)10-19
心靈驛站作文03-07
心靈的驛站作文03-21
心靈驛站作文03-27
心靈驛站作文03-27
給冰墩墩、雪容融的一封信作文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