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yī)基礎理論心得體會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中醫(yī)基礎理論心得體會
我們有一些啟發(fā)后,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于心,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那么問題來了,應該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醫(yī)基礎理論心得體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醫(yī)基礎理論心得體會1
中醫(yī)學是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文化的精髓之一,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底蘊。中醫(yī)基礎理論是中醫(yī)學的基礎,主要包括中醫(yī)學的整體觀、五行學說、經絡論、臟腑理論等。在學習中醫(yī)基礎理論的過程中,我有了一些心得體會。
第一,整體觀念是學習中醫(yī)基礎理論的重要內容。中醫(yī)學認為人體是一個整體,各個組織器官之間密切聯系,具有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關系。中醫(yī)學的整體觀念強調人體內外環(huán)境的統(tǒng)一性和相互影響性,人體對疾病的反應是體內各個器官和組織的共同反應。因此,中醫(yī)學治療疾病注重“整體調理”,診斷和治療要考慮人體的整體狀態(tài),從全面、系統(tǒng)的角度來把握疾病的本質。
第二,五行學說是中醫(yī)學的重要學說之一。五行學說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種自然物質。它們之間相生相克,呈現一種相互制約的平衡狀態(tài)。五行學說深入闡述了自然與人體之間的 contact,指引著中醫(yī)的診斷與治療方法。中醫(yī)學不同尋常的斷癥、辨病方式便依賴于五行學說的指導,探尋疾病與人體機能失調之間的.關系,從而為治療方案提供科學依據。
第三,經絡學說是中醫(yī)學的又一重要組成部分。中醫(yī)學認為人體內部有一套經絡系統(tǒng),經絡系統(tǒng)是人體內部的一套生命體征系統(tǒng),發(fā)揮著調節(jié)身體機能,保持生命健康的作用。中醫(yī)經絡學說也是獨創(chuàng)的,包括經絡的形態(tài)、流注、象征等內容,深刻揭示了經絡在調節(jié)人體內部的作用。中醫(yī)學通過調整經絡的流注等參數來達到疾病治療的目的。初學經絡學說時,頭腦復雜,理解頗有困難,但隨著學習的深入,逐漸認識到經絡學說的重要性和獨特性。
第四,臟腑學說是中醫(yī)學中的又一重要部分。中醫(yī)學認為臟腑是人體的重要功能器官,對人體機能的調節(jié)和維護極為關鍵。臟腑學說又分別從解剖、生理、病理等不同角度深入探究臟腑的相互關系,構成具有完整內涵的臟腑學說體系。初學習臟腑學說,我們需要逐個臟腑地學習,深入鉆研臟腑的解剖結構和生理功能,通過比對,找出各個臟腑之間的聯系。
總的來說,中醫(yī)基礎理論是中醫(yī)學的基礎,具有長期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但其中的內容十分符合現代醫(yī)學的診療和預防思路。在日后的學習和工作中,我們也應該深入探究中醫(yī)基礎理論,更好地為人民的健康服務。
中醫(yī)基礎理論心得體會2
1.中醫(yī)學有兩個主要特點:一是整體觀念,二是辯證論治。
2.證,也叫證候,是機體在疾病過程中的某一階段的病理概括。
3.辨證,就是將四診所收集的癥狀和體征等資料,通過分析、綜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質、部位,以及邪正之間的關系,概括、判斷為某種性質的證候的過程。
4.論治,是根據辨證的結果,確定相應的治療原則和方法。
5.“同病異治”,是指同一種疾病,由于發(fā)病的時間、地區(qū)以及患者機體的反應性不同,或處于不同的發(fā)展階段,所以表現的證不同,因而治法就各異。
6.“異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發(fā)展過程中,由于出現了相同的證,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療。
7.人體是有機的整體。以五臟為中心,配合六腑,聯系五體、五官九竅等,并通過經絡縱橫廣泛地分布,以貫通內外上下,運行氣血津液,滋養(yǎng)并調節(jié)各組織器官的活動。
8.陰陽是對自然界相互關聯的某些事物或現象對立雙方屬性的概括,并含有對立統(tǒng)一的內涵。陰和陽,既可以代表兩種相互對立的事物和勢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內部相互對立的兩個方面。
9.陰陽的對立制約:
正常者如“動極者鎮(zhèn)之以靜,陰亢者勝之以陽”、“陰平陽秘,精神乃治”。反常者,則如“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陽虛則陰盛”、“陰虛則陽亢”等。
10.陰陽的互根互用:
“陽根于陰,陰根于陽”、“陽生于陰,陰生于陽”、“孤陰不生,獨陽不長”:“陰者,藏精而起亟也,陽者,衛(wèi)外而為固也”,“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無陰則陽無以生,無陽則陰無以化”,“陽生陰長,陽殺陰藏”等。
11.陰陽的轉化:
“重陰必陽,重陽必陰”、“寒極生熱,熱極生寒”、“寒甚則熱,熱甚則寒”。
12.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包括:①陰陽的對立制約;②陰陽的互根互用;③陰陽的交感互藏;④陰陽的消長;⑤陰陽的轉化;⑥陰陽的自和與平衡。
13.“背為陽,陽中之陽,心也;背為陽,陽中之陰,肺也;腹為陰,陰中之陰,腎也;腹為陰,陰中之陽,肝也;腹為陰,陰中之至陰,脾也!
14.凡陰虛不能制陽而致陽亢(陰消陽長)的虛熱證,宜用補陰治之。這種治療原則,稱之為“陽病治陰”;又稱作“壯水之主,以制陽光”。
15.凡陽虛不能制陰而致陰盛(陽消陰長)的虛寒證,宜用補陽治之。這種治療原則,稱之為“陰病治陽”;又稱作“益火之源,以消陰翳”。
16.辛、甘、淡屬陽;酸、苦、咸屬陰。
《中醫(yī)基礎理論》重點總結2 1.五行學說應用于中醫(yī)學領域,主要是以五行學說的基本規(guī)律來闡釋人體局部與局部、局部與整體、體表與內臟的有機聯系,以及人體與外在環(huán)境的統(tǒng)一,從而成為中醫(yī)學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2.“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是五行特性的經典性概括。
3.事物屬性五行系統(tǒng)歸類表(那個表的內容必須全部牢記。
4.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5.《難經》比喻為“母”與“子”的關系,即生我者為母,我生者為子。如以火行為例,生我者為木,我生者為土,這樣就稱木為火之母,土為火之子。
6.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7.《內經》稱作“所不勝”和“所勝”的關系,即克我者為所不勝,我克者為所勝。如以火行為例,克我者為水,我克者為金,這樣就稱水為火之所不勝,金為火之所勝。
8.五行制化,是一種五行相生與相克相結合的自我調節(jié)。故說:“亢則害,承乃制,制則生化”,“蓋造化之機,不可無生,亦不可無制。無生則發(fā)育無由,無制則亢而為害”。
9.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的一行對其所勝之行的過度制約和克制。即相克太過。五行相乘的次序與相克相同。
10.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的一行對其所不勝之行的反向制約和克制。又稱“反克”。
11.從本臟所主的色、味、脈來診斷本臟病。如面見青色,喜食酸味,脈現弦象,可以診斷為肝;面色赤,口味苦,脈象洪,可以診斷為心火亢盛。
12.依據五行相生規(guī)律確定的治法,常用的有滋水涵木、益火補土、培土生金和金水相生等法。依據五行相克規(guī)律確定的治法,常用的有抑木扶土、培土制水、佐金平木和瀉南補北等法。
13.五臟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化生和貯藏精氣,并能藏神,因而稱為“五神臟”。故其生理特點是“藏而不瀉”,“滿而不能實”。
14.主血脈指心氣推動和調控血液在脈管中運行,流注全身,發(fā)揮其營養(yǎng)和滋潤作用。
15.心臟的搏動,主要依賴心氣的推動和調控。
16.心有生血作用,即所謂“奉心化赤”作用。
17.脈為血之府,營氣與血液并行于脈中,故說“壅遏營氣,令無所避,是謂脈”。
18.心所藏之神,既是主宰生命活動的廣義之神,又包括精神、意識、思維、情志等狹義之神。故說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所以任物者為之心”。
19.心為陽臟、火臟。心主通明,指心脈以通暢為主,心神以清明為要。
《中醫(yī)基礎理論》重點總結3 1.肺主氣、司呼吸:包括主呼吸之氣和主一身之氣兩方面。
2.肺主一身之氣,是指周身之氣都與肺密切相關。即關系著宗氣的生成、氣機的調節(jié)、輔心行血等三方面。
3.肺主行水,是指肺氣的宣發(fā)、肅降作用,能夠推動和調節(jié)全身水液的輸布和排泄。故說“肺為水之上源”。
4.肺朝百脈,是指全身的血液,都要通過經脈而聚會于肺,通過肺的呼吸,進行體內外清濁氣體交換,然后通過肺氣的宣降作用,將富含清氣的血液通過百脈而輸布于全身。
5.肺為華蓋,位于胸腔,位置最高,覆蓋于五臟六腑之上,又能宣發(fā)衛(wèi)氣于體表,具有保護諸臟免受外邪侵襲的作用。肺為嬌臟,是指肺為清虛之臟,輕清肅靜,不容纖芥,不耐邪氣之侵,故為嬌嫩之臟。
6.脾主運化的功能分為兩個方面:一為運化精微,一為運化水液。
7.脾統(tǒng)血的機理,主要是脾氣的固攝作用。
8.宗氣是人體氣的一部分,它是依靠脾運化的水谷之精氣與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氣相結合而生成,通過心脈而布散到全身。
9.肝的疏泄功能,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①促進血液運行和津液代謝;②促進脾胃運化和膽汁分泌排泄;③調暢情志活動;④通調排精與排卵。
10.肝藏血的生理意義,有涵養(yǎng)肝氣、調節(jié)血量、濡養(yǎng)肝及筋目、為經血之源及防止出血等五方面。
11.肝為剛臟:指肝氣主升主動,具有剛強、躁急的生理特性。
12.肝主升發(fā):指肝具有升騰一身陽氣,調暢氣機的作用。由于肝氣有主升發(fā)之特性,故其病機以升泄太過為多見,多表現為肝陽上亢或肝氣上逆等病理變化。故又有“肝氣肝陽常有余”之說。
13.腎陽為一身陽氣之本,腎陰為一身陰氣之源,故說“五臟之陽氣,非此不能發(fā)”,“五臟之陰氣,非此不能滋”。腎陽充盛,腎陰充足,臟腑形體官竅生理功能正常,臟腑氣化才能得以正常發(fā)揮。
14.腎主水,是指腎氣具有主司和調節(jié)全身水液代謝的功能。主要體現在兩方面:①腎氣對參與水液代謝的臟腑的促進作用;②腎氣的生尿和排尿作用。
15.腎主納氣,是指腎氣有攝納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氣,保持吸氣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淺的作用。腎的納氣功能,實際上是腎氣的封藏作用在呼吸運動中的具體體現。故有“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的說法。
16.心與脾的關系,主要表現在血液生成方面的相互為用及血液運行方面的相互協同。
17.肺與脾的生理聯系,主要表現在氣的生成和水液代謝方面。
18.肺與肝的生理聯系,主要表現在人體氣機的升降調節(jié)方面。
19.脾與腎的生理聯系,主要表現在先天與后天的互促互助關系,以及水液代謝的互用方面。
20.五體,指脈、筋、肌肉、皮膚、骨五種組織器官,也稱為“形體”。具體聯系是:心主脈,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腎主骨。
21.心“其華在面”,肝“其華在爪”,脾“其華在唇四白”,肺“其華在毛”,腎“其華在發(fā)”。
22.“五志”分屬于五臟。即喜為心志,怒為肝志,思為脾志,悲為肺志,恐為腎志。五志雖分屬于五臟,而統(tǒng)領五志者為心。
23.五臟化五液。具體聯系是:心在液為汗,肺在液為涕,肝在液為淚,脾在液為涎,腎在液為唾。
《中醫(yī)基礎理論》重點總結4
1.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受盛傳化水谷,其氣具有通降下行特性,故其生理特點是“瀉而不藏”,“實而不能滿”。
2.膽主決斷,是指膽在精神意識思維活動中,具有判斷事物、作出決定的作用。膽的決斷作用對于防御和消除某些精神刺激等不良影響,維持精氣血津液的正常運行和代謝,確保臟腑間的協調關系,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3.胃的生理特性是主通降和喜潤惡燥。所謂喜潤惡燥,是指胃中應保持充足的津液以利于飲食物的受納和腐熟。胃中津液充足,方能維持其受納腐熟的功能和通降下行的特性。
4.小腸的生理功能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受盛和化物,二是分別清濁。
5.“小腸主液”、“大腸主津”。
6.有的醫(yī)家稱三焦為分布于胸腹腔、包容五臟六腑之“大府”,并因其大而稱為“孤府”。
7.三焦生理特點概括為“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
8.三焦的生理功能是通行諸氣和運行水液。
9.腦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宰生命活動,主管精神意識和主管感覺運動。但中醫(yī)臟象學說以五臟為中心,因而就將腦的生理功能分屬于五臟,其中尤其與心、肝、腎三臟的關系密切。這是由于心主神志、肝主疏泄而調暢情志、腎藏精而生髓充腦的緣故。
10.明代李時珍明確提出腦與精神活動的關系,稱“腦為元神之府”。
11.沖脈能調節(jié)十二經脈的氣血,有“沖為血!敝Q。任脈與妊娠有關,故稱“任主胞胎”。
12.在五臟中,女子胞與肝、心、脾、腎的關系尤為密切。
13.人體之精,是指稟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質與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種精華物質,是人體生命的本原,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
14.精的功能除具有繁衍生命重要作用外,還具有濡養(yǎng)、化血、化氣、化神等功能。
15.人體之氣是通過腎、脾、肺等臟生理活動的綜合作用而生成。故稱:腎為生氣之根、脾胃為生氣之源、肺為生氣之主。
16.氣的功能:①推動與調控作用;②溫煦與涼潤作用;③防御作用;④固攝作用;⑤中介作用。
17.人體之氣的中介作用,主要是指氣能感應傳導信息,以維系機體的整體聯系。氣是感應傳遞信息的載體。
18.宗氣,又名大氣。宗氣是人體后天的根本之氣,積聚于胸中(心肺),故稱胸中為“氣!,又名“膻中”。
19.宗氣的主要功能有二:一是溫養(yǎng)心脈,以維持其運行氣血的功能。稱為貫心脈以行氣血。二是溫養(yǎng)肺和呼吸道,以維持其呼吸和發(fā)聲的功能。稱為出喉嚨而司呼吸。
20.衛(wèi)氣的功能有三:即防御外邪、溫養(yǎng)全身和調控腠理!靶l(wèi)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闔者也”,即是對衛(wèi)氣功能的概括。
21.一般地說,性狀較清稀、流動性較大,布散于皮膚、肌肉和孔竅之中,起著滋潤作用的,總稱為津;性狀較稠厚,流動性較小,灌注于骨節(jié)、臟腑、腦髓之中,起著濡養(yǎng)作用的,總稱為液。
22.津液代謝過程,以脾、肺、腎三臟的功能為主。而腎對脾與肺在津液代謝方面的功能又起著促進作用,因此說腎主水,即能主持水液代謝。
23.津液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①滋潤和濡養(yǎng)作用;②化生血液,調節(jié)血液濃度;③運輸廢物。
24.中醫(yī)學把神分為神、魂、魄、意、志,分別歸屬五臟,即“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志”,并稱為“五神臟”。
25.氣與血的關系,通常概括為“氣為血帥、血為氣母”。
包括:①氣能生血;②氣能行血;③氣能攝血;④血為氣母。
26.氣與津液之間關系,包括:①氣能生津;②氣能行津;③氣能攝津;④津能生氣;⑤津能載氣。
27.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是運行全身氣血、聯絡臟腑形體官竅、溝通上下內外、感應傳導信息的通路系統(tǒng),是人體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
28.十二經脈的名稱包括三部分,即手或足經、陰或陽經、臟或腑經。如手太陰肺經等。
29.十二經脈的走向規(guī)律是手之三陰,從臟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腹。
30.十二經脈交接規(guī)律,是手三陰經從胸腔走向手指末端,交于手三陽經;手三陽經從手指末端走向頭面部,交足三陽經;足三陽經從頭面部走向足趾末端,交足三陰經;足三陰經則從足趾走向腹腔和胸腔,交于手三陰經。從而形成陰陽相貫、如環(huán)無端的循行路徑。
31.十二經脈的分布規(guī)律:
①四肢部位:陰經分布在內側面,陽經分布在外側面。內側分三陰,外側分三陽,其前后順序是太陰、陽明在前線;少陰、太陽在后線;厥陰、少陽在中線。
、陬^面部位:則陽明經行于面部、額部;太陽經行于面頰、頭頂及后頭部;少陽經行于頭側部。
、圮|干部位:手三陽經行于肩胛部;足三陽經則足陽明經行于前(即胸腹面)、足太陽經行于后背、足少陽經行于身側面;手三陰經均從腋下走出;足三陰經則均行于腹面。
、苎杏诟姑娴慕浢},其排列順序,自內向外為足少陰經、足陽明經、足太陰經、足厥陰經。
32.十二經脈的表里關系,是手足三陰和三陽經脈通過經別和別絡相互溝通,組成手足六對“表里相合”關系,即手足太陽與少陰為表里、手足少陽與厥陰為表里、手足陽明與太陰為表里。相為表里的經脈分別絡屬于相為表里的臟腑,如手太陰屬肺絡大腸,手陽明屬大腸而絡肺;足少陰屬腎絡膀胱,足太陽屬膀胱絡腎等。
33.十二經脈氣血的流注,其次序是手太陰肺經在食指端流注于手陽明大腸經,并依次為:經鼻翼旁流注于足陽明胃經,經足大趾端流注于足太陰脾經,經心中流注于手少陰心經,經小指端流注于手太陽小腸經,經目內眥流注于足太陽膀胱經,經足小趾端流注于足少陰腎經,經胸中流注于手厥陰心包經,經無名指端流注于手少陽三焦經,經目外眥流注于足少陽膽經,經足大趾流注于足厥陰肝經,經肺中則流注于手太陰肺經,完成一個循環(huán)。
《中醫(yī)基礎理論》重點總結5 1.奇經八脈的主要作用:
、龠M一步密切了十二經脈之間的聯系。
、谡{節(jié)十二經脈的氣血,正經氣血有余時,則流注于奇經八脈蓄以備用,而當十二經脈氣血不足時,則可由奇經溢出,予以補充。
、燮娼洶嗣}與肝、腎等臟及女子胞、腦、髓奇恒之腑關系較為密切,在生理、病理方面有一定的聯系。
2.督脈稱“陽脈之!。任脈稱“任主胞胎”。沖脈稱“十二經脈之海”,又稱“血!。
3.蹺脈的基本功能:一是主司下肢運動,可使下肢運動靈活矯捷。二是司眼瞼的開合。
4.十二經別,是從十二正經別行分出,深入軀體內部,循行于胸腹及頭部的重要支脈。經別的特點:一是多分布于肘膝、臟腑、軀干、頸項及頭部。二是其循行特點可用“離、合、出、入”來概括。三是陰經的經別合于相表里的陽經經別,一并注入陽經,成為一“合”,共為“六合”。
5.經別可加強十二經脈表里兩經在體內的聯系;別絡可加強十二經脈表里兩經在體表的聯系。
6.經筋的特點:其循行起于四肢末端,結聚于關節(jié),布散于胸背而終于頭身。多呈向心性循行。具有約束骨骼、主司關節(jié)運動的功能。
7.經絡的生理功能:
、贉贤撓底饔茫虎谶\輸滲灌作用;③感應傳導作用;④調節(jié)機能平衡。
8.風邪的性質及致病特點:
①風為陽邪,其性開泄,易襲陽位;②風性善行而數變;③風性主動;④風為百病之長。
9.寒邪的性質及致病特點:
①寒為陰邪,易傷陽氣;②寒性凝滯;③寒性收引。
10.暑邪的性質及致病特點:
①暑為陽邪,其性炎熱;②暑多升散,耗氣傷津擾神;③暑多挾濕。
11.濕邪的性質及致病特點:
、贊裥灾貪;②濕為陰邪,易阻遏氣機,損傷陽氣;③濕性黏滯;④濕性趨下,易襲陰位。
12.燥邪的性質及致病特點:
、僭镄愿蓾讉蛞;②燥易傷肺。
13.火(熱)邪的性質及致病特點:
、倩馂殛栃埃湫匝咨;②火易耗氣傷津;③火易生風動血;④火易致腫瘍。
14.癘氣的致病特點:發(fā)病急驟,病情危篤;傳染性強,易于流行;一氣一病,癥狀相似。
15.情志所傷,以心、肝、脾三臟和氣血失調為多見。
16.七情內傷致病特點:
、僦苯觽皟扰K;②影響臟腑氣機;③多發(fā)為情志病證;④七情變化影響病情。
17.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
18.“多食咸,則脈凝泣而變色;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則肉胝而唇揭;多食甘,則骨痛而發(fā)落”。
19.瘀血病證的共同特點,一是疼痛,多為刺痛,痛處固定不移,拒按,或夜間痛甚;二是腫塊,外傷于肌膚局部可見青紫腫痛;瘀積于體內,久聚不散,則成癥積,按之痞塊,固定不移;三是出血,血色多呈紫暗,并伴有血塊;四是色紫暗,久瘀可見面色黧黑,唇甲青紫,舌質紫暗,或有瘀點、瘀斑,舌下脈絡曲張等癥;五是肌膚甲錯,或脈象多見細澀、沉弦或結代等。
20.正氣不足是疾病發(fā)生的內在因素。
21.邪氣是發(fā)病的重要條件。
22.影響發(fā)病的主要因素:①環(huán)境;②體質;③精神狀態(tài)。
23.伏而后發(fā):多見于“伏氣溫病”,如“夏傷于暑,秋為痎瘧”,“冬傷于寒,春必病溫”等。
24.合病與并。褐竷山浕騼蓚部位以上同時受邪而出現病證。
25.感邪即發(fā):又稱卒發(fā)、頓發(fā),指感邪后立即發(fā)病。
26.實的病機特點:主要表現為致病邪氣的毒力和機體抗病能力都比較強盛,或邪氣雖盛而機體正氣未衰,尚能積極與邪抗爭,正邪相搏,斗爭劇烈,反應明顯,可出現一系列病理性反應比較劇烈而有余的證候表現。
27.虛的病機特點:主要表現為機體精、氣、血、津液等的虧少和功能衰弱,臟腑經絡生理功能減退,抗病能力低下,因而正邪斗爭難以出現較為劇烈的反應,可出現一系列虛弱、衰退和不足證候表現。
28.真虛假實,即“至虛有盛候”。“虛”為病機的本質,而其“實”乃是病證假象的病理狀態(tài)。
表現:如脾氣虛弱,運化無力,可見納食減少,疲乏無力,舌胖嫩而苔潤,脈虛而細弱等正氣不足病證;同時又可見腹脹滿(但時有和緩輕減),腹痛(但喜按)等假實之癥。再如老年或大病、久病,氣虛推動無力而出現的便秘。
29.真實假虛,即“大實有羸狀”!皩崱睘椴C的本質,而其“虛”乃是病證假象的病理狀態(tài)。
表現:如熱結腸胃,里熱熾盛,可見大便秘結,腹?jié)M硬痛拒按,潮熱,譫語等實熱之癥;同時因陽氣被郁,不能四布,又可見面色蒼白,四肢厥冷,精神萎頓等狀似虛寒之假象。再如小兒食積所出現的腹瀉;婦科瘀血內阻出現的崩漏下血等。
30.正虛邪戀:指正氣大虛,余邪未盡,或由于正氣難復,無力驅邪,致使疾病處于纏綿難愈的病理過程。
31.邪正相持:指在疾病過程中,機體正氣不甚虛弱,而邪氣亦不過強,邪正勢均力敵,相持不下,病邪稽留,病勢處于遷延狀態(tài)的病理過程。
32.陽偏勝的病機特點,多表現為陽盛而陰未虛的實熱病證。
33.陰偏勝的病機特點,多表現為陰盛而陽未虛的實寒病證。
34.陽偏衰的病機特點,多表現為機體陽氣不足,陽不制陰,陰氣相對亢盛的虛寒證。
35.陰偏衰的病機特點,多表現為陰氣不足,制約陽熱及滋養(yǎng)、寧靜功能減退,陽相對亢盛的虛熱病證。
36.陰盛格陽
、俑拍睿河址Q格陽。指陰寒偏盛至極,壅閉于內,逼迫陽氣浮越于外,致使陰陽不相維系順接,而相互格拒的一種病理狀態(tài)。
、谔攸c:陰寒內盛為疾病的本質,由于格陽于外,可表現出某些假熱之象,即為真寒假熱證。
③表現:如極度衰弱之虛寒證,在面色蒼白,四肢逆冷,精神萎靡,畏寒踡臥,脈微欲絕陽虛陰盛基礎上,突然出現面色泛紅,煩熱,口渴,言語過多,脈大而無根等假熱之象,即是陰盛于內,格陽于外,并向陰陽離決發(fā)展之危重病證。
37.陽盛格陰
、俑拍睿河址Q格陰。指陽熱偏盛至極,深伏于里,陽氣被遏,郁閉于內,不能外達于肢體,從而將陰氣排斥于外的一種病理狀態(tài)。
、谔攸c:陽盛于內,實熱熾盛,為疾病的本質,但由于格陰于外(實際是陽氣不能外達),可表現出某些假寒之象,即為真熱假寒證。
、郾憩F:如外感熱病,邪熱熾盛,可見壯熱,面紅,氣粗,煩躁,舌紅,脈數大有力等癥,病勢發(fā)展較重之時,又出現四肢厥冷,脈象沉伏等假寒之象。即是陽盛格陰危重病證。
38.影響疾病傳變的因素:①體質因素;②病邪因素;③地域因素和氣候因素;④生活因素。
39.既病防變包括早期診治、防止傳變(如阻截病傳途徑、先安未受邪之地)等。
40.正治指采用與其疾病證候性質相反的方藥進行治療的原則。又稱“逆治”。
包括寒者熱之、熱者寒之、虛則補之、實則瀉之等原則。
41.反治指順從病證的外在假象而治的原則。又稱“從治”。但究其實質,仍是在治病求本原則指導下針對疾病本質而進行的治療。
主要包括如下四種:熱因熱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42.塞因塞用:適用于體質虛弱,臟腑精氣功能減退而出現閉塞癥狀的真虛假實證。
如血虛的經閉、腎陽虛的尿少癃閉、脾虛的納呆和脘腹脹滿病證、年老或久病精血津液不足的便秘等,均應以補益藥進行治療。
43.通因通用:適用于因實邪內阻出現通泄癥狀的真實假虛證。
如食積所致的腹痛,瀉下不暢,熱結旁流;瘀血所致的崩漏;膀胱濕熱所致的尿頻、尿急、尿痛等病證。其治療可分別采用消導瀉下、清熱瀉下、活血祛瘀,以及清利膀胱濕熱等方法,即屬“通因通用”之運用。
44.急則治標:如病因明確的劇痛,應先止痛;如肝病基礎上的臌脹腹水,則肝血瘀阻為本,腹水為標,則當先治標病腹水;又如大出血而危及生命,不論何種原因所形成,均應緊急止血以治標,待血止再緩治其本。
45.“陽中求陰”,即在補陰時應適當配用補陽藥。
46.“陰中求陽”,即在補陽時應適當配用補陰藥。
47.因時制宜——“用寒遠寒,用涼遠涼,用溫遠溫,用熱遠熱。食宜同法”。
48.因地制宜—— “西北之氣,散而寒之;東南之氣,收而溫之。所謂同病異治也”。
中醫(yī)基礎理論心得體會3
數年來的學習和臨床,使我認識到,中醫(yī)和西醫(yī)的本質區(qū)別就在于兩種醫(yī)學分屬于兩種截然不同的理論體系,對事物有著不同的認識角度和方法,也就是說中西醫(yī)產生于完全不同的認識論和方法論的基礎上,這就決定了中醫(yī)和西醫(yī)在認識疾病的視角和治療疾病的方法是截然不同的。
中醫(yī)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基礎是什幺?就是易、陰陽、五行、臟腑、經絡、精氣學說等,這些是先哲認識、解釋世間萬物存在、演變、消亡的理論體系,以及在此基礎上產生的方法論。古人讀書必讀四書五經,這五經里面就有《易》(《詩》、《書》、《禮》、《易》、《春秋》)。在古代這些理論認識是毋庸置疑的真理,就像今天的數理化。
時過境遷,現代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現代醫(yī)學建立的基礎)已經成為我們自幼在學校學習的認識事物的準則。中國古代哲學(科學)如易學之屬在現代人看來已經是一種“玄學”,甚至干脆認為是一種“偽科學”了,中醫(yī)隨之自然地讓人們覺得很“玄”了。
時下就連中醫(yī)學院的一些老師、學生都不信任中醫(yī)了,這是一件可悲的事情,其產生的原因,這里暫不討論。問題是中醫(yī)是不是真的很“玄”呢?是不是就不科學呢?我想,關鍵是在于你能不能真正地認識中國古代科學(哲學),進而用這種思維來理解中醫(yī)。時刻用中醫(yī)的理法觀念來認識和治療疾病、不受現代醫(yī)學觀念的影響,是能否成為真正的中醫(yī)生的基礎。中醫(yī)工作者必需認識到這一點的重要性,如果做不到這一點,為師者必不能授人以醫(yī)道之真諦而貽害無窮;為學者必誤入歧途而流于半解,甚者對中醫(yī)失卻信心;若以為醫(yī)必不能正確把握辨證施治之靈魂,其方藥亦不能合于理法矣!
我們必需清楚地認識到,用現代醫(yī)學的觀念來看中醫(yī)或許中醫(yī)很不“科學”;然而當我們用中醫(yī)的理法認識來審視西醫(yī),其也并不完全“科學”。為什幺呢?因為中、西醫(yī)各脫胎于兩個完全不同的理法體系,各有各的認識角度和評價標準,用各自的標準去評價對方都是不恰當的,就像不能用籃球的規(guī)則來評判足球一樣。
長期的學習加上幾年完全獨立的臨床工作,我對醫(yī)學的看法自然深入了很多。再次入學,對中醫(yī)的教育狀況也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在初次入學時我很想學好西醫(yī),覺得西醫(yī)學的很多東西是“很先進”的,所以花了很長時間閱讀西醫(yī)方面的書籍。西醫(yī)學知識的積累在臨床上確實產生了很多積極的因素,但是我經常感到西醫(yī)的東西在影響著我的中醫(yī)思維。我想很多在臨床上工作的、能冷靜下來思考的中醫(yī)生都會有這種感覺。這是中醫(yī)生的悲哀,然而產生這種情況的根源是什幺呢?我想,也許是現行的體制特點。
雖然以后我亦將是一名中西醫(yī)結合工作者,但我一直有一個很極端的看法就是中醫(yī)生和西醫(yī)生的身份不能集中在一個人身上,也就是現行的中西醫(yī)結合的體制特點(方式)要改變:一個人搞中醫(yī)就得單純搞中醫(yī),不能同時搞西醫(yī)。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我們完全以西醫(yī)有關糖尿病的發(fā)病基理和治療手段為標準,還有誰會認真的按中醫(yī)的理法辯證治療消渴病呢?那怎幺辦?很自然的,作為一個臨床醫(yī)生大家都會盡量充實治療糖尿病的西醫(yī)知識。這樣一來,我們的思維觀念完全改變了,精力也分散了,還談什幺繼承、發(fā)揚、創(chuàng)新?然而,目前中醫(yī)發(fā)展的狀態(tài)就是這個樣子,真正的中醫(yī)生很少了,而真正搞中醫(yī)、鉆研經文的人就更少了,中醫(yī)的精華與真諦將有慢慢消亡的危險!現在連民眾都知道很多中醫(yī)院只是掛羊頭賣狗肉,掛中醫(yī)之名行西醫(yī)之實!這正是需要我們認真看待的問題。
中、西醫(yī)生的角色集中于一人,帶來的一大弊病就是西醫(yī)思維的影響。這種干擾往往自己不易覺察,它就存在于我們的潛意識深處,而這種影響往往是致命的,正如前面所談到的,中西醫(yī)分屬于兩個完全獨立的理法系統(tǒng),任何以西醫(yī)的觀念來處方用藥都會影響到作為一個中醫(yī)生的辯證施治思維。
我在這里不是在鼓吹純而又純的中醫(yī),而是指出,中醫(yī)的理法系統(tǒng)是完全有別于西醫(yī)的理論、治療觀念的,作為中醫(yī)生決不可受到西醫(yī)觀念的誤導。在當前的情況下,如何才能在中醫(yī)辨證、治療過程中不受到西醫(yī)知識的影響呢?我想,最根本的辦法是加深對中醫(yī)知識的把握和理解,只有這樣才能排除西醫(yī)知識產生的消極影響。
西醫(yī)的'知識我們還是一樣要學的,這是當前的現實需要。中西醫(yī)在很多方面確實可以互補的,就像前面談到的糖尿病的治療,在控制血糖方面西醫(yī)有它很多優(yōu)勢,胰島素的應用和制劑、給藥方式的改進(人工胰島不久必將面市)更是給不少糖尿病患者帶來莫大的福音,然而,目前不管是胰島素促泌劑、胰島素增敏劑、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及胰島素都不是針對病因治療的藥物,按中醫(yī)的話說就是非治本的。然而中醫(yī)治療的出發(fā)點就是強調治本的(當然中醫(yī)“本”的概念不能等同于現代醫(yī)學的病因),在臨床上通過中醫(yī)藥的辯證配合治療,不少患者的病情都會得到更好地控制,減少降糖藥、胰島素的用量、降低胰島素抵抗、減少急慢性并發(fā)癥的產生,我想這都是大家所共知的,同時也是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的優(yōu)勢體現。
綜上所述,我是不反對中西醫(yī)結合的,只是希望這種結合不要變成“錯合”,不要“中不成西不就”。
目前中醫(yī)的教育基本是按現代的教育模式展開的,跟前人學習中醫(yī)的方式已經大不相同了。前人學醫(yī)講究師承、經典、臨床,現在在校學生學習中醫(yī)基礎知識的同時還學西醫(yī),甚至西醫(yī)的課程比中醫(yī)還要多,一些本屬于中醫(yī)的課程比如中醫(yī)兒科、中醫(yī)婦科、中醫(yī)眼科、中醫(yī)外科、中醫(yī)腫瘤等老師在課堂上講得更多的是西醫(yī)知識,而中醫(yī)方面的內容大多是一帶而過了。像中醫(yī)骨傷的治療,方法甚多,簡單有效,而在課堂上基本沒有涉及,已經完全西化了。這是一個讓人困惑的現象,中醫(yī)是不是真的沒得講呢?可現時在課堂上能對中醫(yī)的發(fā)病機制、治療特點進行深刻闡述的老師確實是很少了。
中醫(yī)基礎理論心得體會4
首先,中醫(yī)的理論基礎是以陰陽和五行理論為核心的。陰陽學說是中醫(yī)理論體系的靈魂,其核心思想是“陰陽相生相克、動靜相互轉化”。人體內部的器官、經絡、氣血等都有陰陽之分,屬于不同的陰陽屬性,而健康的狀態(tài)就是陰陽平衡的狀態(tài),而疾病則是陰陽失調所引起的。五行學說是用來描述宇宙自然演化的規(guī)律,是對事物變化的規(guī)律性的總結。在中醫(yī)理論中,五行被用來解釋人體與自然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同時也被用來描述疾病的特性與防治方法。
其次,中醫(yī)強調辨證論治。辨證論治是中醫(yī)學診斷和治療的方法,包括四個方面:望、聞、問、切。通過望病色、聞病聲、問病情、切脈象等四個方面的綜合分析來確定病情及治療方案。中醫(yī)強調治療疾病要因人而異,也就是說,應該根據每個人的體質、病史以及其他個體差異因素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這與傳統(tǒng)西醫(yī)臨床理論不同,其治療方法往往是一成不變的。
再次,中醫(yī)治療時注重慎重用藥。藥物治療雖然是中醫(yī)最常用的治療方法之一,但中醫(yī)治療時一定要慎重用藥,因為不同的草藥、方劑和藥量都可能引發(fā)不同的反應,有時還可能導致不良反應或者副作用。因此,中醫(yī)治療應該嚴格遵守治療規(guī)范,對藥物的品質和使用方法要求極為嚴格。
最后,中醫(yī)注重預防為主、防微杜漸。中醫(yī)理論認為,“上醫(yī)治未病,次醫(yī)治欲病,末醫(yī)治已病”。乃是以預防為主,及早發(fā)現問題并加以控制,才能使身體保持正常的平衡狀態(tài)。中醫(yī)強調個人生活方式的調整與改變以預防疾病的誘發(fā),如適當的'飲食、起居、鍛煉、情緒調節(jié)等方法,都可以預防疾病的發(fā)生和復發(fā)。
綜上所述,中醫(yī)作為傳統(tǒng)醫(yī)學的瑰寶之一,其理論體系和治療方法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我們需要深入學習和研究中醫(yī)理論,更好地理解人體的生理、病理和治療方法,從而為中醫(yī)的發(fā)展和傳統(tǒng)醫(yī)學的繼承發(fā)揚做出自己的貢獻。
中醫(yī)基礎理論心得體會5
中醫(yī)是我國的傳統(tǒng)醫(yī)學,它源遠流長,經歷了千百年的探索和發(fā)展,所以它的理論體系是非常完整的。學習中醫(yī)基礎理論是初學者的必修課程,它包括了中醫(yī)的基本理論、經絡學說、五行學說、陰陽五行相生相克規(guī)律、人體臟腑理論、病理學及辨證論治等內容。通過學習中醫(yī)基礎理論,我有以下幾點心得體會。
首先,在學習中醫(yī)基礎理論的過程中,我們必須先要了解中醫(yī)的基本理論。中醫(yī)認為人體是一個系統(tǒng),是由器官、經絡、氣血和精神所構成的。人體的機能是由機體內外的各種因素相互作用所造成的,所以在疾病的治療中,要全面綜合地考慮病因、病機、病理、病型和病位等因素,才能更好地進行治療。
其次,中醫(yī)的經絡學說是非常重要的。經絡是中醫(yī)最為獨特的理論之一,也是中醫(yī)療法的核心之一。中醫(yī)認為,氣血流通人體的經絡,經絡的通暢與否對于人體的健康至關重要。中醫(yī)治療疾病一般都是通過針灸、按摩和草藥的配方來調整經絡的氣血,并以此為基礎來調整人體內的陰陽氣血平衡以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
第三,中醫(yī)的五行學說也是中醫(yī)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五行指的是木、火、土、金、水五種元素,五行理論是中醫(yī)理論的核心之一,它是探究人體的生命規(guī)律的重要方法。五行理論不僅能指導醫(yī)療行動,還能從精神、心理等方面作出規(guī)定,使別人在生活中更好的體現中醫(yī)文化。比如,在食品中按照五行理論的標準進行搭配,在飲食上有所節(jié)制,對于身體健康有很大的幫助。
第四,中醫(yī)的陰陽五行相生相克規(guī)律也是中醫(yī)理論的非常重要的方面之一。陰陽是中醫(yī)理論的最根本概念。陰陽相匹配,生生之間,形成了生命活動的各種規(guī)律。陰陽五行相生相克是指五行之間的關系,并且展現出五行之間的調和模式。陰陽五行相生相克的規(guī)律,對于中醫(yī)的`臨床應用有著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例如在調理脾胃等方面就能很好地運用這一理論。
最后,中醫(yī)的病理學及辨證論治也是中醫(yī)基礎理論的核心之一,它是中醫(yī)理論的精華。辨證論治是中醫(yī)的臨床治療方法,重在個體的綜合辨證和個體治療,而不是僅僅針對某一種病癥進行治療。中醫(yī)的辨證論治包括了望、聞、問、切等四種方法,非常貼近現代臨床醫(yī)學的診斷方法。
在我的學習中,我認為學習中醫(yī)基礎理論首先需要學會各種理論的概念、實際操作方法,然后再去理解及掌握。同時,在學習中要勤思考,多看書,多問問老師、同學,結合實際經驗,這樣才能更好地將理論運用在實踐中。
小結:中醫(yī)基礎理論是中醫(yī)的基礎知識,既包括了中醫(yī)的基本理論、經絡學說、五行學說、陰陽五行、人體臟腑理論、病理學及辨證論治等內容。學習中醫(yī)基礎理論需要我們從多個角度和層面來學習體會,掌握中醫(yī)的核心理論,不斷學習使自己更好的了解中醫(yī)的魅力。
【中醫(yī)基礎理論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中醫(yī)基礎理論心得體會07-05
中醫(yī)基礎理論學習心得11-11
學習中醫(yī)的心得體會03-22
中醫(yī)護理心得體會05-02
中醫(yī)科的實習心得體會06-20
師承中醫(yī)的臨床心得體會10-07
中醫(yī)外科實習心得體會10-06
中醫(yī)跟師心得體會10-05
中醫(yī)跟師心得體會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