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空城計故事8個
空城計,是漢語的一則成語,典故出自元末明初·羅貫中長篇小說《三國演義》,是小說作者根據《三國志》裴松之注“條亮五事”改編的故事。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空城計故事,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空城計故事 1
三國時期,蜀國丞相諸葛亮因錯用馬謖而失掉戰(zhàn)略要地——街亭,魏將司馬懿乘勢引大軍15萬向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擁而來。當時,諸葛亮身邊沒有大將,只有一班文官,所帶領的五千軍隊,也有一半運糧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眾人聽到司馬懿帶兵前來的消息都大驚失色。諸葛亮登城樓觀望后,對眾人說:“大家不要驚慌,我略用計策,便可教司馬懿退兵。”
諸葛亮巧用空城計于是,諸葛亮傳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來,士兵原地不動,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聲喧嘩的,立即斬首。又叫士兵把四個城門打開,每個城門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樣,灑水掃街。諸葛亮自我披上鶴氅,戴上高高的.綸巾,領著兩個小書童,帶上一張琴,到城上望敵樓前憑欄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彈起琴來。
司馬懿的先頭部隊到達城下,見了這種氣勢,都不敢輕易入城,便急忙回到報告司馬懿。司馬懿聽后,笑著說:“這怎樣可能呢?”于是便令三軍停下,自我飛馬前去觀看。離城不遠,他果然看見諸葛亮端坐在城樓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彈琴。左面一個書童,手捧寶劍;右面也有一個書童,手里拿著拂塵。城門里外,20多個百姓模樣的人在低頭灑掃,旁若無人。司馬懿看后,疑惑不已,便來到中軍,今后軍充作前軍,前軍作后軍撤退。他的二子司馬昭說:“莫非是諸葛亮家中無兵,所以故意弄出這個樣貌來?父親您為什么要退兵呢?”司馬懿說:“只是城門大開,有可能是個空城計。但你聽這諸葛亮的琴聲!彈撥自如,無絲毫紊亂,琴聲充滿自信,里面必有埋伏,他以為我不懂音律,誘我上當,諸葛亮一生謹慎,不曾冒險。我軍如果進去,正好中了他們的計。還是快快撤退吧!”于是各路兵馬都退了回去。諸葛亮的士兵問道:“司馬懿乃魏之名將,今統(tǒng)十五萬精兵到此,見了丞相,便速退去,何也?”,他說:"兵法云,知己知彼。方可百戰(zhàn)不殆。司馬懿精通音律,他聽到我琴聲就會知難而退,如果是司馬昭和曹操的話,我是絕對不敢實施此計的。"
空城計故事 2
三國時,蜀國丞相諸葛亮錯用馬謖,失去街亭后,只有2500軍士駐守在西城縣。
忽然,哨兵飛馬來報:”司馬懿引大軍15萬,往西城蜂擁而來!”
這時,諸葛亮身邊無一員大將,只有一班文官。眾官員聽得這個消息,個個大驚失色。諸葛亮登上城頭,果然塵土沖天,魏軍分路往西城縣殺來。諸葛亮當即傳令道:”將旌旗全部隱藏起來,軍士們各守衛(wèi)在城上巡哨的崗棚,如有隨便出入城門及高聲講話的',殺!大開四個城門,每個城門用20個軍兵,扮作百姓,打掃街道。魏兵到時,不可亂動,我自有計謀對付!
傳令下去后,諸葛亮披鶴氅,戴綸巾,引兩個少年攜帶一張琴,來到城頭上,憑欄而坐,焚香操琴演奏。
魏兵的前哨急忙將這個狀況報告司馬懿。司馬懿立刻命令軍隊停止前進,自我飛馬向前觀望。果然見諸葛亮在城樓上,笑容可掬,焚香彈琴,左面一個少年,手捧寶劍,右面也有一個少年,手執(zhí)麈尾。城門內外,僅有二十余名百姓,低頭打掃,旁若無人。司馬懿看后懷疑城中有重兵,連忙指揮部隊撤退。
他的兒子司馬昭說:”莫非諸葛亮沒有多少兵力,故意這樣的?父親為什么要退兵呢?”
司馬懿板著臉說:”諸葛亮平時一向十分謹慎,從不冒險。這天大開城門,必定有重兵埋伏。我們若是沖進去,必須中計。你們懂得什么?還不快退!”
諸葛亮見魏軍遠去,哈哈大笑起來。
眾官員問他說:”司馬懿是魏國的名將,今統(tǒng)率15萬精兵來到那里,見了丞相,慌忙撤退,這是什么原因呢?
諸葛亮說:”他料定我平生謹慎,從不冒險,見我們這樣鎮(zhèn)定,懷疑有重兵埋伏,所以退去。我并非在冒險,只因為不得不這樣啊!”
大家敬佩地說:”丞相的計謀,鬼神也不能預料啊。如果我們來指揮,必定會棄城而走了!
諸葛亮說:”我們只有2500人,如果棄城而走,必定走不遠,不是很快就會被敵人追上嗎?”
空城計故事 3
公元前二世紀左右,中國的國土上并列存在著三個主要的國家,它們是魏國、蜀國和吳國。這一段時期在歷史上被稱為“三國時期”。三個國家相互間經常發(fā)生戰(zhàn)爭,但是誰也消滅不掉誰。諸葛亮是蜀國的軍師,素以善于指揮戰(zhàn)爭而著稱。
有一次,魏國得到消息,得知蜀國的戰(zhàn)略要地西城兵力薄弱,只有不到一萬士兵,就派大將司馬懿率領十幾萬軍隊前去攻打。蜀國得到魏國的軍隊正迅速向西城趕來的情報后,從國王到士兵都十分緊張。以一萬士兵抵擋十幾萬敵人,如以卵擊石,必敗無疑。但是蜀國要從別的地方調集軍隊增援又來不及。西城危在旦夕,大家都把期望寄托在一向足智多謀的軍師諸葛亮身上。諸葛亮也有些犯難,但嚴峻的形勢又迫使他務必拿出一個應對的辦法來。
諸葛亮苦思冥想,最后想出一個萬全之策。他命令城內的平民和士兵全部撤出,暫時躲避到一個安全的地方,然后大開城門,等候敵人的到來。魏國大將司馬懿不久即帶兵包圍了西城,但令他吃驚的是,本來以為會戒備森嚴的`西城卻城門大開,城墻上也看不到一個守衛(wèi)的士兵,只有一個老頭在城門前掃地。正在他大惑不解的時候,就看到城樓上出現一個人,正是他的老對手諸葛亮。只見諸葛亮不慌不忙地整理了一下自我的衣服,在一架預先放好的古琴前坐下來,隨即悠揚的音樂從城樓上傳下來。魏國的將士都愣住了,在大軍圍城的危急關頭,蜀國的軍師諸葛亮卻彈起了琴,不明白這是怎樣回事。
應對開著的城門和彈琴的諸葛亮,老奸巨滑的將軍司馬懿竟一時不知如何是好。他早就明白諸葛亮足智多謀,可諸葛亮膽敢大開城門迎候十幾萬大軍,這太出乎他的預料了。因此他想,城里必定埋伏了超多兵馬。這時,就聽得城樓上傳來的琴聲由舒緩漸漸變得急促起來,仿佛暴風雨就要來臨一般。司馬懿越聽越不對勁,他懷疑這是諸葛亮發(fā)出調動軍隊反攻的信號,于是急忙下令他的軍隊撤退。成千上萬的魏軍迅速撤退,就這樣,蜀國的西城沒有用一兵一卒就得以保全。這就是諸葛亮有名的“空城計”。
空城計故事 4
三國鼎立的時候,蜀國丞相諸葛亮率軍北伐魏國,魏國派大將司馬懿領兵迎戰(zhàn),兩軍在天水關對峙。
這時候,諸葛亮的軍營里接連發(fā)生了幾起偷盜糧食的案件。諸葛亮很生氣,下令關閉城門,親自帶兵搜查。
當他領兵來到一家酒館時,只見酒館店門大開,幾個伙計像往常一樣不慌不忙地掃地、擦桌子。諸葛亮一看,覺得這里不可能藏有軍糧,就沒仔細搜查。誰知,等諸葛亮抓到盜賊后一審問才知,被盜的糧食就藏在那家酒館里。
諸葛亮很吃驚,沒有想到自己竟被小小的盜賊輕而易舉地騙了。
當時,兩國之間的戰(zhàn)爭還在繼續(xù),司馬懿率領大軍占領街亭,向諸葛亮的`駐地撲來。而此時,諸葛亮的精兵強將都在外地,來不及趕來支援,留在城里的只有一些老弱殘兵,根本無力抵抗,形勢十分危急!怎么辦呢?諸葛亮猛然想起盜糧賊使用的計謀。他立刻下令:只派幾個老兵在城門口若無其事地灑水、掃地。諸葛亮本人則從容自若地坐在城樓上彈琴、飲酒,唱起了空城計。
司馬懿率二十萬大軍來到城下,看到這種情形,一下子愣住了。他左思右想,猜不透諸葛亮葫蘆里到底賣的什么藥,又害怕有埋伏,不敢貿然攻城,最后不得不退兵了事。
空城計故事 5
孔明的“空城計”見于《三國演義》第九十五回(馬謖拒諫失街亭武侯彈琴退仲達)。故事大概大略如此:諸葛孔明大出祁山,不想先鋒官馬謖誤失街亭,致使前線大軍節(jié)節(jié)受困。情急之下,孔明決意退守漢中。大軍盡去,時孔明身邊只剩五千兵馬駐守西城縣。一日,忽接探馬飛報,說魏國大將軍司馬懿引十五萬大軍正望西城蜂擁而來。這時,孔明身邊別無大將,只有一班文官,駐城的五千兵馬也已分出一半運糧去了。眾官聽罷盡皆失色,唯孔明鎮(zhèn)定自若,當即下令將旌旗藏匿起來,城門四開,每門分派二十軍校扮作百姓,灑掃街道。其余士兵不得妄出,不得擅自高聲喊叫。一切準備就緒,孔明引二童攜琴登上高樓,憑欄而坐,焚香操琴。好一副閑情愜意!
卻說司馬懿引兵來到,運望城上孔明端坐城樓,笑容可掬,旁若無人,大感不解。整個城池寂靜一片,就跟什么事情也沒發(fā)生過一樣?创饲榫,若換了旁人,大可無所顧慮,大手大腳的引兵浩浩蕩蕩殺入城中。說不定諸葛孔明早已授首就擒。可偏偏是司馬懿,生性多疑,不由分說便下令退兵?酌鬟b望魏軍遠去,撫掌而笑。眾官駭然,問其原因,孔明這才道出緣由:“此人(指司馬懿)料吾生平謹慎,必不弄險,今見此規(guī)模,疑有伏兵,所以退去!
這就是著名的`“空城計”!度龂萘x》區(qū)區(qū)數百字,便把諸葛孔明料敵如神、司馬懿智欠一籌刻畫得栩栩如生,令人拍案叫絕。
空城計,這是一種心理戰(zhàn)術。在己方無力守城的情況下,故意向敵人暴露我城內空虛,就是所謂“虛者虛之”。敵方產生懷疑,更會猶豫不前,就是所謂“疑中生疑”。敵人怕城內有埋伏,怕陷進埋伏圈內。但這是懸而又懸的“險策”。使用此計的關鍵,是要清楚地了解并掌握敵方將帥的心理狀況和性格特征。諸葛亮使用空城計解圍,就是他充分地了解司馬懿謹慎多疑的性格特點才敢出此險策。諸葛亮的空城計名聞天下,其實,早在春秋時期,就出現過用空城計的出色戰(zhàn)例。
空城計故事 6
說到空城計,就不得不先提下馬謖。話說當日馬謖受諸葛亮之命,鎮(zhèn)守蜀國要地街亭。諸葛亮本來十分信任馬謖,認為其是難得一見的良將,然而馬謖卻過分輕敵,接下來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了。
打敗馬謖的'司馬懿并沒有淺嘗輒止,而是繼續(xù)揮師前進,沒有給蜀軍留一絲喘氣之力。此時屬下來報,諸葛孔明此時正在西城。司馬懿聽后仰天長笑不止,孔明啊孔明,你今^期已至,哈哈哈哈,看我如何取你狗命。
司馬懿對副官說道,傳令下去,所有兵馬加快速度。
不消片刻,魏軍十萬人馬已經行至西城城下。但眼前的一幕卻讓司馬懿驚呆了。他本以為諸葛亮此時正在號集手下布防工事,滿城應該一副御敵的狀態(tài)。
眼前的事實是西城面前空無一人,無任何防御措施。遠遠望去,諸葛亮正悠悠然坐于城墻之上。旁邊立有兩個書童,一個手持拂塵,正在幫諸葛亮拂琴。
副官見狀,喜出望外:將軍,此時不攻,更待何時?我們殺了諸葛亮一個措手不及。
司馬懿一臉陰沉,默默說道:不急。
副官不解:將軍此話何意?現在城中無一守軍,末將沖上去,定能活捉他諸葛孔明。
司馬懿說道,他諸葛孔明何等聰慧狡詐之人,我十萬大軍壓境,他怎么會如此束手就擒?
將軍意思是其中有詐?
必然有詐!
末將先率一隊人馬過去刺探個究竟,將軍稍后。
萬萬不可,孔明能如此安坐城上,城下定有機關重重,城門之后必然伏有重兵。
副官聽后面露駭色。
司馬懿又沉思良久,最后調轉馬頭,喊道:撤!
正所謂機關算進太聰明,城內確實守軍甚缺,諸葛亮故意虛張聲勢,卻不想司馬懿正好中計,實在讓人又嘆又奇!嘆的是司馬懿大好戰(zhàn)機沒有把握,奇的是空城計真乃千古神計。
空城計故事 7
諸葛亮是蜀國的軍師,素以善于指揮作戰(zhàn)而著稱。
有一次,魏國派大將司馬懿率領十幾萬軍隊前去攻打。蜀國得知魏國的軍隊正迅速向西城趕來的情報后,全國上下一片恐慌。
諸葛亮苦思冥想,終于想出一個萬全之策。他命令城內的平民和士兵全部撤出,暫時躲避到一個安全的地方,然后大開城門,等候敵人的到來。
司馬懿不久便帶兵包圍了西城,但令他吃驚的是,本以為會戒備森嚴的西城卻城門大開,城墻上也看不到一個守衛(wèi)的士兵,只有一個老頭在城門前掃地。
正在他大惑不解的`時候,城樓上出現了一個人,正是他的老對手諸葛亮。只見諸葛亮不慌不忙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在一架預先放好的古琴前坐下來,隨即悠揚的音樂從城樓上傳下來。
魏國的將士都愣住了,在大軍圍城的危急關頭,蜀國的軍師諸葛亮卻彈起了琴,到底是怎么回事?
面對開著的城門和彈琴的諸葛亮,司馬懿竟一時不知如何是好。他深知諸葛亮足智多謀,可他此時卻敢大開城門迎候十幾萬大軍,這太出乎他的預料了。他想,城里必定埋伏了大量兵馬。這時,就聽得城樓上的琴聲由舒緩漸漸變得急促起來,仿佛暴風雨就要來臨一般。
司馬懿越聽越不對勁,他懷疑這是諸葛亮發(fā)出調動軍隊反攻的信號,于是急忙下令他的軍隊撤退,成千上萬的魏軍迅速撤走。就這樣,蜀國的西城沒有用一兵一卒就得以保全。這就是諸葛亮有名的“空城計”。
空城計故事 8
《三國演義》里諸葛亮大擺“空城計”,在“空城計”中,人們不僅看到了渚葛亮的超人智謀,還領略了他自我控制的非凡意志。
馬謖街亭失守,蜀漢軍隊連遭重挫,司馬懿引十幾萬大軍撲來,兵臨城下,情勢萬分危急。而諸葛亮身邊卻只有一班文官和兩千五百名守兵,別無大將。眾官聞敵軍壓境,“盡皆失色”,諸葛亮卻傳令“大開四門”.然后引小童二人,攜琴一張,于城土樓前憑欄而坐,焚香操琴,笑容可掬。
剛剛經歷了“街亭之敗”損兵折將的請葛亮,難道就設有挫折感嗎?其實,他的這種挫折遠遠甚于部屬。當街亭失守的消息剛剛傳來時,一向雍容持重的`諸葛亮,競情不自禁地跌足長嘆道:“大勢去矣!”然而,他能于瞬息之間調整好自己的心理,經受住挫折的強烈沖擊,表現出自我控制的堅強意志,終于使蜀軍化險為夷。
任何人遇上災難,情緒都會受到影響,這時就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緒,用平和的心態(tài)去面對突然而至的險境,才能使自己走出人生的低潮。
一個人的不凡,首先不凡在不同于常人的情緒控制素質,這是人的一種非常卓越的能力。無法想象一個輕易被激怒,經常為煩惱所苦的人,還能做成功什么事。
【空城計故事】相關文章:
空城計作文11-07
《空城計》教案07-04
空城計教學設計08-12
《空城計》教案(14篇)03-03
《空城計》教案14篇02-27
空城計作文9篇【薦】01-02
讀《空城計》有感05-23
讀空城計有感04-20
空城計讀后感07-02
《故事大王的故事》教案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