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老師,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tǒng)化規(guī)劃教學系統(tǒng)的過程。那么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中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中教學設計 篇1
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都在悄悄地發(fā)生變化,它以更高的目標、更新的意識和架構給高中語文教育帶來了一股清風,很多老師在教學實踐中主動地實施新課程標準。可以說,課程改革給教學帶來許多盎然生機。但新課改畢竟代表著一次語文教育轉型,這次改革之廣之深也是前所未有,許多老師難以在短期內(nèi)適應,在教學實踐中就難以準確把握標準和尺度,一堂課下來,只見活動的熱鬧,卻不見文本的有效闡發(fā)、挖掘和共鳴。也就是說,這樣的課堂存在著一些問題,值得我們反思。
首先,一味追求熱鬧而忽略文本
新課改以來,“課堂氣氛是否活躍”成了評價一堂課是否成功的'重要標準。為了避免課堂上出現(xiàn)冷冷清清的場面,許多教師在設計教學時,挖空心思、花樣百出,穿插了諸如游戲、表演、畫圖、采訪、辨證會、播放課件等眾多能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活動。結果,一堂課下來,氣氛是活躍了,學生們始終處于興奮狀態(tài),聽課者也倍感輕松?伸o心一想,這節(jié)課學生讀了幾遍書?提出了幾個疑問?思考了幾個問題?學會了哪些語文知識?發(fā)展了哪些語文能力?課文
被擱置一邊,一堂課下來,只見活動的熱鬧,不見文本的有效開發(fā)、挖掘和共鳴。而且,課堂上教師的隨機點撥欠缺,不能有效引導學生深層的思維方向,結果這節(jié)課便只剩下活潑有余,扎實不足,空洞的熱鬧了。
高中教學設計 篇2
一、設計理念
當前,高中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普遍不濃,常常應付了事。因此,我的教學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為原則。根據(jù)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的“期待效應”理論,我把《林黛玉進賈府》的第一課時設計成“穿越”形式的閱讀體會課,讓學生在上課前就有所期待。本課時以閱讀分享法、情境教學法的模式,讓學生圍繞“林黛玉進賈府后的見聞”的論題展開,從而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紅樓夢》第一回至第五回猶如全書的“序幕”或“縮影”,小說從第六回才開始展開故事情節(jié)。曹雪芹安排前五回的目的,是將自己的創(chuàng)作意圖、作品的主題、作品的主線、主要人物的性格特點及其歸宿等,作或明或暗、或詳或略的提示,使讀者一開始就能大致了解全書,不致讀來漫無頭緒。課文《林黛玉進賈府》節(jié)選自第三回,通過榮國府的女主人對來自蘇州的第一次見面的十三歲的外甥女林黛玉的接待,極其自然地介紹了榮國府的環(huán)境、人物!读主煊襁M賈府》是全書序幕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屬于經(jīng)典名著中的精彩片段,所以細讀文本、仔細體味應該成為教學的首選方法。同時,在《林黛玉進賈府》中盡管有幾個主要人物登臺亮相,主要故事情節(jié)初見端倪,但從整個小說來說,它只是前五回“大序”中的一部分,主要作用還是為以后的人物活動和情節(jié)展開典型環(huán)境。因此,我們以環(huán)境描寫及其作用為重點進行教學,并以此帶動對人物心理的分析來鑒賞人物形象。
二、教材分析:
《林黛玉進賈府》是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三第一單元小說第一課。本單元是小說單元,是訓練文學作品閱讀欣賞能力的重點篇目。本單元的三篇課文兼及古今中外,本課屬于中國古典小說,意在激發(fā)學生閱讀我國古代小說的興趣,談談環(huán)境描寫對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三、學情分析:
多數(shù)學生對《紅樓夢》的了解多來自電視劇,對于文字讀本的《紅樓夢》的博大精深不甚了解,加上快餐文化的影響和學習任務重等原因,要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深入文本,由體會古代文學作品的語言魅力而生發(fā)閱讀興趣,有一定的困難。
四、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賈府。
2.能力目標:掌握通過分析人物的心理、言行舉止等手段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美感,領會人物的美。
五、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1)掌握通過分析人物的心理、言行舉止等手段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2)欣賞精彩的人物對話
2.教學難點:
掌握通過分析人物的心理、言行舉止等手段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六、教法和學法
(一)教法:閱讀分享法、情境教學法、情景還原法等
。ǘ⿲W法:預習、自主學習、討論、信息提煉歸納法
七、教學過程
(一)導入:
20xx年2月20日上午9點,**同學枕著語文老師的奢華富貴的賈府,進入夢鄉(xiāng)!靶〗,小姐!”頭好暈,誰在說話?“小姐,,你好點了嗎?頭還暈嗎?”只見一個一團孩子氣的小丫頭向我扇著扇子關心的問!澳闶钦l?這里是哪里?”我打量著陳舊船艙中的褐色桌子,低聲問道!靶〗悖沂茄┭。我們在去您外祖母家賈府的路上……”原來,我這一睡竟化身為黛玉了……棄船登岸,榮國府的轎子和拉行李的車輛已經(jīng)侯在邊上了。進入賈府后,我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請同學們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用黛玉的雙眼和雙耳,完成后面的內(nèi)容。
。ǘ┱J識外婆家——賈府
1、初游大觀園(預習安排)
問題:速讀課文,帶同學們參觀大觀園。
老師牽頭,黛玉進賈府前所見所感:很“大”:三間獸頭大門的左右各蹲著一個大獅子,正門之上有一匾,匾上書寫著“敕造榮國府”五個大字,正門的東西兩頭各有一個小門。進入賈府后,看到了……
。ㄍ瑢W們根據(jù)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合理添加想象力,向同學們介紹大觀園)
2、初識賈府人(請同學們?nèi)芜x下面一個話題完成賈府人物介紹活動)(預習安排)
。1)向同學們介紹我的外婆(賈母)
(2)向同學們介紹我的表嫂(鳳姐)
。3)向同學們介紹我的表哥(寶玉)
。4)跟外婆家的人說說我的情況
(三)感知名著《紅樓夢》語言的魅力,品鑒人物形象
1、對比四位同學收集的課文信息給賈母、鳳姐、寶玉和黛玉的人物介紹辭與課本的具體描寫,誰寫得更精彩?為什么?
2、品析人物心理,鑒賞人物形象
(1)鳳姐為什么一會兒笑一會兒哭?
。2)黛玉“步步留心,時時在意”“惟恐”“被人恥笑”的`心理是“好面子”的表現(xiàn)嗎?
(3)我們應該怎么看寶玉的“摔玉”行為?
八、作業(yè)設計:寫人,突出其形象特點。
任選一個人(①我的老師②我的同學③我的親人)來寫;根據(jù)其性格特征安排適當?shù)膱龊献屍涞菆隽料啵ㄟ^外貌、動作描寫顯示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點。
九、反思
《紅樓夢》節(jié)選的《林黛玉進賈府》一共有9頁,怎樣在短短的40分鐘,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閱讀古代小說的興趣,讀出趣味讀出個性?要把《紅樓夢》講好,有關文學常識不得不講,作者介紹,社會背景等等也要為學生理清楚。但一開始整理這些內(nèi)容,學生或許會厭煩,所以我把這些內(nèi)容安排到最后一個課時再講。
為強化語言的影響作用,我在上課前并沒有組織學生觀看《紅樓夢》的電視劇,也沒有向學生展示與《紅樓夢》有關的圖片資料,而是充分利用語言文字的間接性和感染力,通過閱讀分享、情境還原等方法,引導學生盡可能地走入文字,與文字親密接觸,領略文字的博大精深:感受形象,感受大師的高超技藝,以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為節(jié)約篩選信息的時間,我事先安排了兩項預習任務:1、勾畫課文中描寫賈府環(huán)境的內(nèi)容,并用自己的話概括;2、勾畫描寫賈府主要人物的內(nèi)容,并用自己的話概括。這一項預習安排為學生進入文本,進入黛玉的角色節(jié)約了不少的時間。
高中教學設計 篇3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初步了解做功與能量變化的關系。
2、知道做功的兩個要素,理解功的概念,正確應用功的公式計算。
3、知道功是標量,正確理解正功和負功的本質含義。
4、知道總功的兩種計算方法。過程與方法:
1、通過推導功的公式,讓學生體會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研究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和科學論證能力。
2、通過求解分力做功、總功和變力做功等問題,讓學生在熟練掌握公式的同時,初步接受“微元法”處理問題的思想。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現(xiàn)象,讓學生體會物理與生活、生產(chǎn)、科技的密切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工作、學習都要講效率,“正功”“負功”可以促使學生的勤奮向上思想意識,合作式學習可以培養(yǎng)學生善于發(fā)表見解的意識和與他人交流的愿望。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明確引入功的物理定義,掌握功的概念和功的計算公式。
難點:
1、理解功的公式的使用條件,體會處理變力功的思想方法。
2、理解正功與負功的含義,體會功是標量。
三、課前準備
PPt課件、小鋼球、紙巾
四、教學過程
。ㄒ唬┣榫硨
在上課之前我請同學們和我一起完成一個小實驗,有請兩位同學。教師將小鋼球放在紙巾上,小鋼球靜止。教師將小鋼球舉高,請同學們觀察小鋼球落下后紙巾有無損壞。
通過這個實驗,同學們受到什么啟發(fā)?
被舉高的物理具有穿過紙張的能力,也就是具有了能量。
實際上人們在研究能量的過程中往往涉及到做功,這節(jié)課我們來看第七章第二節(jié)功。
。ǘ┕Φ亩x
1、功的兩個要素
在剛才的例子當中,同學們說我將小球舉高了,我對小球做了功,你是怎么知道的?因為我對小球有力,并且向上移動了一段距離。那么,在生活當中你還能不能舉出做功的'例子?
對學生所舉例子進行分析,都有兩點值得注意,一個是存在力的作用,還有就是一定要發(fā)生一段位移。顯然這是做功不可缺少的兩個因素。那么有力有位移,這個力就一定對物體做功嗎?顯然不是,而應該在力的方向上存在位移。那么我們就得到了做功的兩個要素:力和力方向上的位移。
2、功的定義式剛才的這些例子當中,都存在做功過程,那么究竟力對物體做了多少功?你能不能計算出來?實際上在初中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當力和位移同方向時功的計算。(展示ppt),一個質量為m的物體,受到力F的作用并向前移動了s,這個力對物體做的功W=Fs。如果情況變化一下,力F與s不在一條直線上,你會不會求這個力所做的功呢?請同學們嘗試著回答。
方法有兩個,一是分解力,二是分解位移。無論哪種方法,得到的結果都是一樣的,W=Fscosa。有了這個公式,我請同學們幫我計算一個問題。我現(xiàn)在用100N的力水平踢一個足球,踢了一腳之后足球水平向前滾動了50m,求我對球做的功等于多少?請同學們回答。
顯然這個情況不能用這個公式計算,要想腳對球一直存在作用力,那你這個腳得跟著球向前走50m。所以應用公式要注意:(1)F、s要對應,即在s中要一直都有力的作用
再請同學們觀察這個表達式,你還注意到了什么?引出cosa有正有負,那么功是標量還是矢量?是標量那功的正負表示什么呢?實際功的正負既不表示方向,也不表示大小。如果力對物體做了正功,表示這個力是個動力,如果是負功則是阻力。(換句話說,如果力做了正功,那表示有能量轉移到這個物體上來,反之做了負功就表示有能量從這個物體中轉移出去。)
那在我們的例子當中,這些力是什么樣的力?細心觀察你會發(fā)現(xiàn)都是恒力,這個公式僅適用于恒力做功,變力做功不能用它。當然如果在過程中物體受到階段性變化的力,每個階段都是恒力,那自然我們可以將過程分段處理,每一段又都變成恒力了,最后再把各個階段所做的功代數(shù)求和即可。
。ㄈ┖狭Φ墓
如果在某一個過程中物體受到多個力的作用,那么這些力的合力做了多少功又怎么求呢?請同學們回答。方法有兩個:
1、先求各個力的功,再取代數(shù)和。
2、先求合力,再求合力所做的功。比如,光滑水平面上有一個物體受到水平面內(nèi)相互垂直的兩個力,物體發(fā)生5m的位移,求各個力做的功、合力所做的功?
(四)幾種可以轉化成恒力的變力做功問題
這是我們這節(jié)課介紹的有關恒力做功的計算方法,實際上除了剛才所說的階段性的變力可以轉化成恒力來計算做功,還有兩種情況我們也可以處理。當力與速度始終同向,而速度方向不斷變化時,你會不會計算這個力所做的功呢?引導學生學會用微分的方法處理。
另外如果力方向不變,大小隨位移線性變化,我們也可以處理。比如一個彈簧處于原長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端固定。用一個力緩慢地拉物體,那么這個力做了多少功呢?在學習勻變速直線運動時,如果初速度是零,末速度是v,它和速度是v/2的勻速直線運動是等效的,我們就用這個平均速度替換掉了這個變化的速度,F(xiàn)在你能不能受到這個例子的啟發(fā)?我們也可以用一個平均的力替換掉這個變化的力,我們說這是方向不變,大小隨位移線性變化的力,它的平均值剛好我們會求,那么這個例子中拉力和彈簧的彈力所做的功就等于kx/2與x的乘積。
五、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從特殊的情況入手,得到了一般情況下恒力做功的定義式,知道了合力做功的計算方法以及幾種能夠轉變成恒力的變力做功的計算方法,初步體會到了做功與能量變化之間的關系。在接下來的學習中我們會進一步的探討兩者之間的關系。
六、板書設計
7.2功
一功的定義
二合力的功
1功的兩個要素
1先求各個力的功,再取代數(shù)和力和力方向上的位移
高中教學設計 篇4
一、教材、學情分析
第一單元均為寫景狀物散文,《故都的秋》憑借精巧獨特的構思和優(yōu)美雋永的語言,描繪秋聲、秋色、秋味,抒寫了自己清、靜、悲涼的心境,抒發(fā)了對故都秋的深沉的眷戀之情。文字清新雅致,感情深摯動人,蘊涵了豐厚的文化底蘊。高一學生剛剛接觸這類情景交融的長篇散文,他們那點不多的關于情景關系的知識儲備,不足以支撐他們解讀此類文章。因此,如何結合課文,真正理解以情馭景并避免解讀過程中硬貼標簽的現(xiàn)象,是個迫在眉睫的問題。另外,新課標要求知人論世,但由于時代久遠,再加上年輕人的朝氣蓬勃,他們的情感和閱歷與文章都有較大的距離。所以,如何創(chuàng)設情境,拉近學生與時代的距離,是教學中必須解決的問題之一。同時,新課標強調多元解讀,我們可以嘗試就這篇文章學習如何從文化角度分析課文,而不僅僅是“知人論世”,從而樹立多元解讀的觀念。
二、教學目標
1、感知作家獨特的視角,分析并掌握故都秋景的特點。
2、培養(yǎng)朗讀感悟、品味語言的能力,領悟本文“主觀情”和“客觀景”的自然融合。
3、感悟作者熱愛、眷戀故都之秋的美好情感,陶冶性情,提高審美能力。
三、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理解秋蟬、秋花、秋雨、秋棗等意象中蘊涵的情感;掌握文章運用對比、比喻等多種手法摹寫故都秋的方法。
2、教學難點:理解作者眼中秋“清、靜、悲涼”的原因。
四、教學工具
幻燈片、導學案。
五、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情導入:
秋天是一個多情的季節(jié),秋天是一個傷感的季節(jié),秋天也是一個收獲的季節(jié)。自古文人,對秋天情有獨鐘?墒窃贌釔,能夠愿意拿生命去換取的能有幾個呢?郁達夫,就是其中一個。好,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郁達夫筆下的秋天,看一看究竟是什么樣的秋天值得作者用生命去換取?
。ǘ⿲W案課前自學部分展示:(學生課堂展示)
1.熟讀課文,回答問題。
。1)文章的文眼: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
(2)文章結構:課文可以分為3部分,每一部分包括哪些段落?分別寫了哪些內(nèi)容?
第一部分(1~2)總寫:眷戀故都秋味。
第二部分(3~12)分寫:具體描寫故都秋景。
第三部分(13~14)總寫:抒發(fā)眷戀之情。
。3)五字概括文中的每幅秋景圖:庭院清秋圖、秋槐落蕊圖、秋蟬殘鳴圖、秋雨話涼圖、秋日勝果圖。
。ㄈ┱n中探究:
1、以第一幅秋景圖為例,體會作者是通過什么樣的手法來表現(xiàn)“清,靜,悲涼”?
(1)請個別同學朗誦第一幅秋景圖對應的文字,其他同學勾畫出本段的景物,形容詞,動詞。
。2)師問:為什么牽;ǖ念伾浴八{色或白色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者最下”?(先探討顏色)
師問:藍、白色給人什么樣的感覺?
生答:寧靜。
師問:如果你是一個孤獨的旅行者,目之所見皆是這樣的色彩,會是什么心情?
生答:凄清、悲涼。
。3)請問:日光能數(shù)嗎?為什么作者是“細數(shù)”?大家從“數(shù)”讀出了什么?(再探討動詞“數(shù)”)
生答:清閑。
加入古龍的《多情劍客無情劍》第三十九回有這么一段對話,和王安石的相關詩句幫助學生理解,學生領會到了“落寞”“悲涼”。
老師點撥并歸納:
秋味之“清”——從動詞:靜坐、泡、細數(shù)、靜對。
從色彩:碧空、牽;ǖ乃{色等。
秋味之“靜”——馴鴿的飛聲。
秋味之“悲涼”——“破屋”“破壁腰”“漏”“疏疏落落的秋草”。
老師歸納表現(xiàn)手法:寓情于景,以動襯靜。
2、為什么郁達夫喜歡的秋是“清、靜、悲涼”的?
請同學們結合導學案的知識鏈接部分的““作者介紹”和“寫作背景”來思考。
明確:從客觀方面來講,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征,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
從主觀方面來講,也有三個因素:
第一,跟舊中國時代環(huán)境的黑暗有關,這導致他思想苦悶;
第二,跟作家個人氣質的抑郁善感有關。郁達夫早年(三歲)喪父,在日本十年的異地生活使他飽受屈辱和歧視。
第三,跟作家的`文藝觀和審美追求有關。在杭州期間,郁達夫提倡“靜”的文學,寫的也多是“靜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學”。
因此,上述主客觀兩方面的因素,就決定了作家會選擇什么樣的景來抒什么樣的情。
3、文中有一句話,準確而又精彩地對比了南國之秋和北國之秋,找出并賞析。
比起北國的秋來,正像是黃酒之與白干,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
賞析:請同學們分析每一種美食的特點,然后思考作者運用這組對比和比喻的目的是什么?(學生分組討論,課堂展示)
黃酒:濃烈白干:溫和稀飯:清淡饃饃:厚實。
鱸魚:鮮嫩大蟹:醇美黃犬:機巧駱駝:沉穩(wěn)。
教師明確:運用四組比喻,以具體事物來說明,生動形象,饒有趣味。在對比中凸顯了故都之秋的濃烈、敦實、深長、厚重,傳達了作者對故都之秋的熱愛之情。
4、本文是寫景抒情散文,卻在描繪了五幅秋景圖之后,插入了一段議論。試分析第12自然段的內(nèi)容和作用。
明確:內(nèi)容:議論,論述了中國的文人學士和外國的詩人對秋的偏愛。
作用:從記敘到議論,這是從“形”到“神”的深化過程,這段議論,在前面記敘的基礎上,從喻理的角度,進一步贊頌秋,贊頌北國之秋,于自然氣息之外再添一重文化氣息,與“故都”暗合,同時顯出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蘊和開闊的行文思路。
。ㄋ模┩卣寡由欤
讀罷全文,你認為郁達夫在此文中是頌秋呢,還是悲秋?
明確:贊秋,但全文的基調的確有些悲涼。一粒沙里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文章首尾多次將北國之秋與南國之秋作比,表達了他對北國之秋的無限眷戀。結尾的一段文字,作者愿意用生命作為代價來換得北國之秋的常在,對北國之秋的愛的情感達到了極點,對秋的謳歌與贊美之情揮灑得淋漓盡致,讓我們感受到作者的深沉的愛。
高中教學設計 篇5
周 次 | 時 | 內(nèi) 容 | 重 點、難 點 |
預備周 | 3 | 學法指導 | 掌握高中數(shù)學的學習方法,了解高考 |
第1周 9.4~9.10 | 5 | 集合的含義與表示、 集合間的基本關系、 集合的基本運算 | 會求兩個簡單集合的并集與交集;會求給定子集的補集;能使用Venn圖表達集合的關系及運算。難點:理解概念 |
第2周 9.11~9.17 | 5 | 函數(shù)的概念、 函數(shù)的表示法 | 會求一些簡單函數(shù)的定義域和值域;能簡單應用 |
第3周 9.18~9.24 | 5 | 單調性與最值、 奇偶性、實習、小結 | 學會運用函數(shù)圖象理解和研究函數(shù)的性質,理解函數(shù)單調性、最大(小)值及幾何意義 |
第4周 9.25~10.1 | 5 | 指數(shù)與指數(shù)冪的運算、 指數(shù)函數(shù)及其性質 | 掌握冪的運算;探索并理解指數(shù)函數(shù)的單調性與特殊點。難點:理解概念 |
第5周 10.2~10.8 | 5 | (9月月考、國慶放假) | |
第6周 10.9~10.15 | 5 | 對數(shù)與對數(shù)運算、 對數(shù)函數(shù)及其性質 | 理解對數(shù)的概念及其運算性質,知道用換底公式;探索并了解對數(shù)函數(shù)單調性與特殊點;知道指數(shù)函數(shù)與對數(shù)函數(shù)互為反函數(shù) |
第7周 10.16~10.22 | 5 | 冪函數(shù) | 從五個具體的冪函數(shù)(y=x,y=x2,y=x3,y=x-1,y=x1/2)圖象中認識冪函數(shù)的一些性質 |
第8周 10.23~10.29 | 5 | 方程的根與函數(shù)零點, 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 | 能夠借助計算器用二分法求相應方程的近似解; |
第9周 10.30~11.5 | 5 | 幾類不同增長的模型、函數(shù)模型應用舉例 | 對比指數(shù)函數(shù)、對數(shù)函數(shù)以及冪函數(shù)增長差異;結合實例體會直線上升、指數(shù)爆炸、對數(shù)增長等不同函數(shù)類型增長的含義 |
第10周 11.6~11.12 | 期中復習及考試 | 分章歸納復習+1套模擬測試 | |
第11周 11.13~11.19 | 5 | 空間幾何體的結構 三視圖和直觀圖 幾何體的表面積,體積 | 認識柱、錐、臺、球及其簡單組合體的結構特征;會用斜二側法畫出它們的直觀圖;了解球、棱柱、棱錐、臺的.表面積和體積的計算公式(不要求記憶公式)。 |
第12周 11.20~11.26 | 5 | 空間點線面位置關系、 線面平行判定與性質 | 理解空間幾何的定義和公理,認識和理解空間中線面平行的有關性質與判定 |
第13周 11.27~12.3 | 5 | 線面垂直判定與性質 小結 | 通過直觀感知、操作確認、思辨論證,認識和理解空間中線面垂直的有關性質與判定; |
第14周 12.4~12.10 | 5 | 直線的傾斜角與斜率、 直線的方程 | 掌握斜率公式;能根據(jù)斜率判定兩條直線平行或垂直;探索并掌握直線方程的幾種形式 |
第15周 12.11~12.17 | 5 | 直線交點坐標與距離公式、小結 | 能用解方程組的方法求兩直線的交點坐標;探索并掌握兩點間、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 |
第16周 12.18~12.24 | 5 | 圓的方程、 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 | 探索并掌握圓的標準方程與一般方程;根據(jù)方程判斷直線與圓、圓與圓的位置關系 |
第17周 12.25~1.1 | 5 | 空間直角坐標系、 小結 | 會用空間直角坐標系刻畫點的位置;探索并得出空間兩點間的距離公式 |
第18周 1.2~1.8 | 5 | 期末復習 | 分章歸納復習+5套模擬測試 |
第19周 1.9~1.15 | 5 | 復習及期未考試 |
高中教學設計 篇6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與《竇娥冤》一文的學習相結合,進一步了解元雜劇的特點與成就。
2.鑒賞富于文采的曲詞:(1)運用多種多樣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人物的心理性格特征;(2)善于化用或借用古代詩詞的語句乃至意境。
3.欣賞崔鶯鶯的形象,了解本課曲詞富于抒情性和音韻美的特點。
(二)能力訓練點
1.鑒賞女主人公鶯鶯的藝術形象。
2.體味劇作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鑒賞劇作富于文采的語言。
(三)德育滲透點
認識王實甫《西廂記》反封建禮教的意義,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愛情觀。
(四)美育滲透點
把握、鑒賞女主人公鶯鶯的藝術形象,鑒賞劇作曲詞的音韻美和體會其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
二、學法引導
1.從分析情節(jié)入手,了解鶯鶯的心理變化,從而準確把握人物思想性格。按情節(jié)可把全折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赴長亭路上的場面。通過三支曲子,寫出鶯鶯為離別而愁苦怨恨的心境。第二部分是長亭餞別的場面,通過八支曲子,寫出崔、張二人纏綿依戀而又無可奈何的情態(tài)、心理,突出了鶯鶯重愛情而輕名利的反抗精神。第三部分是臨別叮囑的場面,用六支曲子寫出鶯鶯對張生的關心與擔心,關心的是他身體,擔心的是他考中后“停妻再娶妻”,進一步表現(xiàn)鶯鶯對功名利祿的輕視。第四部分是分手后的場面,用兩支曲子,寫出鶯鶯目送張生依依難舍的情景和離別后的痛苦。
2.選擇幾支曲子,反復誦讀,了解所用的修辭方法,品味其情景交融的意境。如,可把幾支描寫秋天景色的曲子[端正好][脫布衫][一煞]集中起來讀,然后作兩種比較:一是與毛澤東《沁園春·長沙》中描寫秋景的詩句對比,看看所選取的景物和表達的情感有何不同;二是將這三支曲子描寫的景象對比,看看景物特點和表達的氣氛有何不同。
三、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一)重點、難點
把握、鑒賞女主人公鶯鶯的藝術形象,鑒賞劇作曲詞的音韻美和體會其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是學習的重點和難點。
(二)解決辦法
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應在疏理劇情的基礎上,重點賞讀若干支曲詞,通過誦讀、比較,讓學生掌握有關知識,進行文學鑒賞的訓練。
四、課時安排
2課時
五、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第一課時,要求學生梳理劇情,并重點賞讀這出戲開頭的三支曲詞和結尾處[一煞]、[收尾]兩支曲詞,體會曲詞情景交融的藝術特點。
2.第二課時,重點賞讀自[脫布衫]至[二煞]共十四支曲詞,體會曲詞中反映的鶯鶯的'心理活動,并理解人物的思想性格。
六、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明確目標
1.大致了解劇作及課文節(jié)選的這一折戲。
2.重點賞讀[端正好]、[一煞]、[收尾]和[叨叨令]等幾支曲詞,體會其情景交融的抒情美。
(二)整體感知
《長亭送別》是《西廂記》的第四本第三折,《西廂記》共五本二十一折,這在元雜劇中是頗為少見的(全劇劇情可參看課本題解),《長亭送別》也是全劇最為膾炙人口的精彩片斷之一。隨著劇情的發(fā)展,鶯鶯終于克服了身心解放要求與封建精神桎梏的矛盾,邁出了關鍵的一步,與張生私下結為夫妻。但接下來便是老夫人逼張生趕考,并說考不取功名便“休來見我”,崔、張愛情又面臨新的威脅。無奈中張生只好起程“上朝取應”。這場送別戲共有十九支曲文,由鶯鶯主唱,既是塑造鶯鶯形象的重場戲,也充分體現(xiàn)了王實甫劇作情景交融、富于文采的特點。
(三)教學過程
1.導入:《西廂記》是膾炙人口的藝術杰作,同學們是從什么時候起知道這部作品的?讀過哪些與《西廂記》有關的書,是否欣賞過相關的影視戲曲作品?(學生可自由作答,能引入課文學習的正題即可。)
2.梳理劇情:《長亭送別》寫鶯鶯、紅娘、老夫人到十里長亭送別上京趕考的張生,鶯鶯是最重要的劇中人,據(jù)此可把課文劃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開頭至[叨叨令]結束):赴長亭途中
第二部分(承上至[四邊靜]之前):長亭別宴
第三部分(承上至“小生又生此念”):臨別叮嚀
第四部分([一煞]至此折劇終):長亭別后
3.賞讀曲詞[端正好L全曲共六句二十五字,可要求學生先背誦,后作賞析。
提問:這支曲子在修辭上有什么特點?是怎樣渲染出劇中主人公的離愁別恨的?
(曲子句式既整飭又參差錯落,前3個三字句構成對偶、排比。后又各有一個四字句、七字句和五字句。前四句一句一景,點明送別的季節(jié),以景襯情。后二句用設問手法,說是“離人淚”“染霜林醉”,一“染”一“醉”,寫得極有分量。溝通了景與情的聯(lián)系,使大自然的景物融人凝重的離愁,創(chuàng)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傷的悲涼意境。)
4.與[端正好]對比,賞讀劇本末尾的[一煞]、[收尾]
提問:和[端正好]一樣,[一煞]和[收尾]也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王季思教授評點這兩支曲子時說:“末二曲寫張生去后鶯鶯的悵惘情景,景中有人、有情,虛情實寫,正語反詰,俱臻妙境。”試說說你對這段評語的理解。
(“虛情實寫”,就是寓情于景,借生動的景物來傳情。這兩支曲子寫夕陽殘照、青山疏林、淡煙暮靄、秋風馬嘶,我們仿佛看到鶯鶯滿懷凄楚,悵然癡立,目送張生轉山坡、出疏林,“離愁漸遠漸無窮”,此時的滿目秋景,都是鶯鶯悲涼心境的外化!妒瘴病返哪┚洹氨槿碎g煩惱填胸臆,量這些大小車兒如何載得起”?便是“正語反詰”,即用反問句抒寫心境。比之于李清照的“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的正面直說,更顯得激越真切。)
5.與以上三支曲子對比,賞讀[滾繡球]和[叨叨令]
提問:這兩支曲子主要寫什么?有人說,只有[端正好]、[一煞]和[煞尾]這樣的曲詞,才可以稱為“絕妙好辭”,[滾繡球]與[叨叨令]便相形見絀,你的看法怎樣?
([滾繡球]仍是鶯鶯的內(nèi)心獨白,借去長亭途中的景物,從正面刻畫鶯鶯與張生難以離舍的復雜內(nèi)心世界。[叨叨令]由紅娘的問話引發(fā),敘說動身前無心打扮的原因,沒想今后孤凄的生活情景。關于曲詞的評價,[端正好]、[一煞]等化用唐詩宋詞精美語句固然堪稱“絕妙好辭”,而[滾繡球]、[叨叨令]亦各有特色。這兩支曲子使用對偶、排比、夸張等修辭手法,寫得也很生動真切;同時,又更多地融口語人曲,語言通俗,才能使演員宜于演唱,聽眾容易接受,雅俗共賞。[叨叨令]多用疊詞、襯字,更能體現(xiàn)口語化的音韻美。有時委婉含蓄,有時盡情傾瀉,兩種曲子風格各異而能統(tǒng)一,正是王實甫才具超群之處,不必硬性分出高下。)
(四)總結、擴展
本課時我們只重點賞讀了五支曲子,對課文華美典雅、富于文采的語言已多有領會。王實甫是釀造氣氛、描摹環(huán)境的圣手,他描繪的情景交融的藝術意境,有使人感泣的魅力;他又是杰出的語言大師,曲詞艷麗典雅,又自然流利,毫不矯揉造作。下一課時,我們將進一步賞讀其余曲詞。
(五)課后作業(yè)
1.復習已講析、討論的五支曲子,進一步作吟誦體味。
2.誦讀自[脫布衫]至[二煞]等十四支曲子,體會其中反映出的鶯鶯的心理活動與思想性格。
第二課時
(一)明確目標
與前一課時的內(nèi)容相結合,本課時重點賞析課文二、三部分的曲詞,進一步把握曲詞的藝術特色,并對鶯鶯這一形象作分析評價。
(二)整體感知
與課文一、四部分不同,二、三部分都是寫鶯鶯、張生在長亭別宴上的表現(xiàn)。張生趕考,鶯鶯送別,表現(xiàn)了二人之間的真摯愛情,更反映出鶯鶯的痛苦心情和叛逆性格。對此,應通過曲詞的賞析,用心體會。
(三)教學過程
1.學生吟誦、賞讀曲詞,教師作適當解說。
2.進行課堂討論。
問題討論一:自[脫布衫]至[二煞]的十四支曲子,并未脫離長亭送別的具體情境,也仍舊體現(xiàn)了情景交融的特點。哪些曲詞體現(xiàn)了這一特點?
(在敘事抒情中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如[脫布衫]的“下西風黃葉紛飛,染寒煙衰草萋迷”,把整個離宴用蕭條氣氛籠罩起來,使秋境與離情統(tǒng)一。又如[四煞]的“淚添九曲黃河溢,恨壓三峰華岳低”,黃河與西岳華山,也被用來做離愁別恨的陪襯。還有[四邊靜]的“兩意徘徊,落日山橫翠”,把席殘人散、兩人相別的人物活動包容在蒼山落照的秋景之中,氣象闊大,使人如在畫里,歷歷在目。)
問題討論二:鶯鶯是重愛情輕功名的,具有反抗封建禮教的叛逆性格,哪些曲詞中體現(xiàn)了這一點?
(在鶯鶯心目中,金榜題名,并不是愛情的前提與基礎。如在[朝天子]中,她稱上朝應考是“‘蝸角虛名,蠅頭微利’,拆鴛鴦在兩下里”,在[二煞]中說“你休憂‘文齊福不齊’”、“你卻休‘金榜無名誓不歸’”,在[幺篇]中說“但得一個并頭蓮,煞強如狀元及第”。這些言語,與老夫人汲汲于功名的態(tài)度形式鮮明對比,是鶯鶯叛逆性格的體現(xiàn)。)
問題討論三:雖然張生一再表白自己不會再在異鄉(xiāng)拈花惹草,但鶯鶯卻總擔心他“停妻再娶妻”,故而一再試探、叮嚀,鶯鶯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擔心?(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時代,婦女地位低下,始亂終棄的事是屢見不鮮的。實際上,作為《西廂記》故事雛形的《會真記》(唐元稹作)和《鶯鶯歌》(唐李紳作),都將張生描寫為始亂終棄的薄情文人。鶯鶯的離愁別恨,固然反映她對愛情的執(zhí)著,同時也是她對不能掌握自身命運的悲哀和抗爭,而不只是單純的兒女情長。)
問題討論四:課文二、三部分的十四支曲子中,細節(jié)生動,描摹逼真處甚多,試舉你最喜歡的曲子作說明。
(此題無統(tǒng)一答案,可由學生自由發(fā)揮。如[滿庭芳1、[快活三]、[朝天子]的細節(jié)描寫,[耍孩兒]、[四煞]的夸張對比等,都很突出。)
(四)總結、擴展
《西廂記》既有曲折的故事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又有華美典雅的語言,稱它能代表元雜劇的最高成就,絕非過譽之詞。而且,不僅《紅樓夢》中的寶、黛愛讀《西廂記》,今天讀它也還有現(xiàn)實意義。當代著名作家李存葆,便為《西廂記》寫下了他感悟人類情愛的長篇散文《飄逝的絕唱》。
問題討論:
李存葆在《飄逝的絕唱》中說,當代世界,“暴力對美色的霸搶遠未結束,權力對美色的侵吞仍顯貪婪”;以金錢為媒,“用鈔票鋪設婚床”的現(xiàn)象更為多見。你思考過這些問題嗎?作為已步人青春期的年輕人,你認為什么樣的愛情觀才是正確的?
(社會丑惡現(xiàn)象是客觀存在的事實,不必隱晦,自然也不要夸大。讓年輕人早一些接觸“愛情觀”問題亦無壞處,可避免他們在獨立面對生活時的迷失。愛情是人類最美好的情感之一,引導青年人珍惜它,有利于他們美好情操道德的形成與堅守。)
(五)課后作業(yè)
1.選擇最喜歡的一支或幾支曲子,背誦出來,并把它改寫成現(xiàn)代詩。
2.課后閱讀《西廂記》全劇劇本。
3.閱讀李存葆《飄逝的絕唱》,寫一則讀書筆記。
高中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理解三圈環(huán)流的形成過程。
2.掌握各氣壓帶風帶的位置和特性。
3.理解氣壓帶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的成因與規(guī)律。
4.理解大氣環(huán)流的作用。
【教學重點】氣壓帶、風帶的分布與移動規(guī)律。
【教學難點】三圈環(huán)流與氣壓帶風帶的形成。
【教學方法】多媒體交互式演示講解。
【教學設計】
大氣環(huán)流是產(chǎn)生風云變幻的天氣現(xiàn)象的直接原因,也是氣候形成的重要因子,對世界各地的天氣和氣候有著重大影響,因此在第二單元中起著關鍵作用,是承前啟后的紐帶。三圈環(huán)流與氣壓帶、風帶形成,是教學大綱中要求學生能夠理解掌握并靈活應用的重點內(nèi)容,同時也是教學中的難點內(nèi)容。
如何設計課堂教學才能讓學生在有限的課時條件下充分理解三圈環(huán)流與氣壓帶、風帶的形成,并在頭腦中形成正確的、立體的、動態(tài)的圖像呢?這是一直以來的一個難題。曾有人嘗試過多種教學方式: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將學生分成不同緯度,形體活動演示教學、邊講解邊和學生一起畫圖的方式教學等等。收效不同,但都不理想,突出的問題就是將近地面與高空混為一談,沒有非常清晰的思路,因此不會靈活自覺地應用大氣環(huán)流的知識解決問題。只能靠死記硬背的方式來應付考試。也曾考慮利用學校的現(xiàn)代化多媒體教學設備制作動態(tài)演示課件,但是時間、精力、能力有限,未能成功。
在網(wǎng)上教學資源庫中有這部分內(nèi)容,且設計精美貼近教學時,便立即進行了教學嘗試,結果是喜人的。學生樂于通過觀察電腦動態(tài)演示,經(jīng)過仔細思考,認真討論后自己總結得出答案。由于結論是學生積極動腦思考反復討論得出的,并且頭腦中有立體直觀的動態(tài)圖像,因此學生自我感覺思路清晰而嚴謹,應用起來就得心應手。
【教學過程】
課前復習:讓我們用繪制簡圖的方式來回憶熱力環(huán)流的形成過程。
引入新課: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認識了大氣運動最簡單的形式──熱力環(huán)流,它是由于局部地區(qū)冷熱不均而形成的空氣環(huán)流。全球高低緯度之間是否存在熱量差異呢?那么是否存在熱力因素引起的空氣環(huán)流呢?思考。
假設:地表物質均一,地形平坦;地球不運動。思考假設的含義:無海陸高低之分;大氣運動只受水平氣壓梯度力的影響。
A組導學內(nèi)容
1.赤道近地面空氣在垂直方向上是上升還是下沉?極地垂直方向上空氣的運動狀況又如何呢?
2.赤道與極地之間的近地面,空氣在水平方向是由赤道向極地運動,還是由極地向赤道運動?
3.極地和赤道近地面氣壓差異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投影演示,相互間合作學習完成A組導學內(nèi)容。
過渡:地球實際上是在不停地運動的,單圈環(huán)流是不存在的。那么大氣該如何運動呢?
假設:地表物質均一,地形平坦;地球不公轉。思考假設的含義:無海陸高低之分;地球在不停地自轉。思考地球自轉會對大氣運動產(chǎn)生什么影響?
B組導學內(nèi)容
1.赤道高空向北分流的空氣最終的運動方向是什么?為什么?學生仔細觀察,合作學習。
講述:赤道高空北流的空氣在地轉偏向力的影響下,于北緯30°附近高空偏轉為西風,之后,大氣運動會發(fā)生什么樣的變化呢?請同學們合作學習,完成B組導學內(nèi)容中的2~3題。
2.赤道高空的北流空氣不斷地流到北緯30°附近高空堆積起來,導致北緯30°附近高空的空氣在垂直方向上會如何運動?使得近地面氣壓升高還是降低?
3.北緯30°附近的近地面空氣分流、偏轉后的風向?學生仔細觀察,合作學習。
講述:北緯30°附近被稱為副熱帶高氣壓帶。赤道附近~北緯30°附近的近地面
東北風風向常年不變,就好像一個人很守信用,因此,這個緯度帶被命名為東北信風帶。至此形成了低緯環(huán)流。而北緯30°附近~北緯60°附近近地面被命名為中緯西風帶。
講述:北緯60°(極地)附近近地面被命名為極地東風帶。
4.自北緯30°附近北流的空氣與自極地南流的空氣相比較,熱力性質是否一致?有何差異?相遇后兩種空氣的運動狀況有何不同?由此造成北緯60°附近近地面氣壓較周圍低還是高?思考、討論。
時間推移到18世紀,英國天文學家赫歇爾觀測證實,銀河系是范圍有限的恒星體系,并建立了銀河系的天文體系,從而將人類認知的宇宙范圍拓展到星系級別。
之后,隨著科學繼續(xù)發(fā)展,技術不斷進步,人類的宇宙范圍觀念也日漸擴大。特別是20世紀60年代以來,由于大型天文望遠鏡的使用,分光儀、射電技術的成熟,人造衛(wèi)星、探測器等空間探測技術的發(fā)展,使天文觀測的尺度大大擴展,達到上百億年和上百億光年的時空區(qū)域。
這里的光年是一個長度距離單位,它是指光在一年中所傳播的距離,我們知道光的傳播速度約為30萬km/秒,照此計算,1光年約為94605億km。那么,能否說宇宙的范圍大小就是這百億光年呢。顯然不行,這里所指的是目前我們所能觀測到的,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認識的宇宙范圍一定會繼續(xù)擴大。
我們在前面講過,宇宙是物質的世界,那么宇宙到底是什么樣子呢?
物質的東西,總有個外化的存在形式。例如,人的外化存在形式就是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體”。仿此,宇宙(天)的物質存在形式就是一個個的“天體”。
就像我們?nèi)梭w有高矮胖瘦的體態(tài)差異,黑白黃褐的膚色差異,男女老少的性別、年齡差異等等方面的差異一樣,天體在大小、質量、光度、溫度等方面也存在著差別,這就是天體的多樣性。
天體的多樣性體現(xiàn)在什么地方呢?在晴朗的夜晚,我們可以用肉眼看到:星光閃爍的恒星(這是一種能夠自行發(fā)光、發(fā)熱的天體)、輪廓模糊的星云(主要成分為H,呈云霧狀),這兩種天體是宇宙空間中最基本的天體。還有較明顯位移的行星(繞太陽【恒星】運轉、反射太陽光線)、以及有圓缺變化的月亮、一閃即逝的流星、拖著長尾巴的彗星。
此外,在宇宙空間中,還有一些我們單憑肉眼看不見的天體,比如一些星際氣體和塵埃,以及人類制造發(fā)射到宇宙空間的人造天體:如人造衛(wèi)星、空間探測器、空間站等。
(邊引導學生看圖講解邊板書)
<板書>
3、宇宙的物質性
(1)天體:宇宙間物質的存在形式。
(2)天體的多樣性
自然天體:恒星------星光閃爍(自行發(fā)光、發(fā)熱)
星云------輪廓模糊,主要成分為H,呈云霧狀)
行星------移動(繞恒星運轉、反射恒星光線)
衛(wèi)星------月亮(地球的衛(wèi)星,有圓缺變化)
流星------一閃即逝
彗星------拖著長尾巴
星際氣體和塵埃
人造天體:人造衛(wèi)星、空間探測器、空間站等
這里有一點需要提醒同學們注意:天體是指存在于宇宙空間(星際空間)的物質。因此,掉落到地面的隕石、隕鐵等就不能被稱為天體。
地球作為一個整體是個天體,但地球的一部分或附屬部分就不能稱為天體,如地球大氣、發(fā)射架上的人造衛(wèi)星等。
我們前面講過,宇宙處于不斷的運動和發(fā)展中,這就是宇宙的運動性。
根據(jù)牛頓發(fā)現(xiàn)的萬有引力定律,天體只要有了質量,就會相互吸引。而如果天體既相互吸引又相互繞轉,就形成天體系統(tǒng)。那么是否所有的天體都屬于天體系統(tǒng)呢?不,只有那些既相互吸引又相互繞轉的天體才能稱為天體系統(tǒng)。
目前,人們將認識到的天體系統(tǒng),從小到大排列,分為以下幾個層次:
月球繞地球運行構成地月系,九大行星及其衛(wèi)星以及流星、彗星、小行星和星際氣體和塵埃等構成太陽系,太陽系又和跟太陽系相似的其他一些恒星系構成銀河系,而銀河系又和河外星系(簡稱星系)共同構成總星系──這是目前我們所觀測到的宇宙的范圍。
講了上述的內(nèi)容,同學們不免要問:宇宙為什么是這個樣子呢?這就涉及到宇宙的起源及演化。
關于宇宙的起源,我國有盤古開天劈地的傳說,西方則有“上帝創(chuàng)造宇宙”的'信仰。我國盤古開天辟地的傳說是這樣的:“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盤古出,而天地分,陽清者為天,陰濁者為地……盤古日長萬八千丈,天日高萬八千丈,地日厚萬八千丈。”這與我們現(xiàn)代天文學家所提出的宇宙大爆炸理論在思想上十分接近。
宇宙大爆炸的觀點認為:在宇宙的早期,溫度極高,在100億度以上,物質密度也相當大。此時,宇宙間只有中子、質子、電子、光子、中微子等一些基本粒子形態(tài)的物質。由于高溫,這些物質極不穩(wěn)定。在150億年前的某個時刻,宇宙突然爆炸膨脹開來,這些物質迅速向外輻射出去,剎那間,宇宙空間擴大了1029倍,溫度亦隨著宇宙的膨脹而迅速下降。當溫度下降到10億度左右時,中子開始失去自由或衰變,或與質子結合成重H(氫)、He(氦)的原子核,原子核繼而捕獲電子,早期化學元素開始形成。當溫度繼續(xù)下降到幾千度時,輻射減弱,此時,宇宙主要物質是氣態(tài)的,之后氣體逐漸凝聚成星云,再進一步形成各種各樣的恒星體系;期間,也有一些已經(jīng)形成的恒星爆炸成星云或進一步塌縮為白矮星、中子星、黑洞以及膨脹成紅巨星。這就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宇宙。
因此,我們說宇宙中的天體不是同時形成的,各自都有其發(fā)生、發(fā)展、衰變的歷史。作為整體的宇宙,也經(jīng)歷了溫度從高到低、物質密度從密到稀的演化。
<板書>
4、宇宙的運動性
(1)天體系統(tǒng):天體相互吸引又相互繞轉
天體系統(tǒng)層次:(見文中)
(2)宇宙的演化:溫度從高到低、物質密度從密到稀
、蟆⒄n堂小結:
今天我們暫時講到這,下節(jié)課我們將繼續(xù)進一步學習“宇宙中的地球”部分。請同學們做好預習,并著重掌握前面所學的各種天體的特征以及天體系統(tǒng)的層次結構。
(來源:原創(chuàng)作品)
講述:北緯60°附近近地面被命名為副極地低壓帶。
5.北半球形成了幾圈環(huán)流?南半球是否會形成同樣的環(huán)流?
C組導學內(nèi)容
1.全球近地面共分為幾個氣壓帶、幾個風帶?
2.全球近地面氣壓帶風帶的分布是否有規(guī)律可循?思考、討論,從而找出分布規(guī)律:南北對稱、相間分布。
過渡:氣壓帶風帶分布的緯度位置是否是固定不變的呢?讓我們把假設情境進一步接近實際情況來設定。
假設:地表物質均一,地形平坦。思考假設的含義:考慮地球的公轉,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間移動。
D組導學內(nèi)容
總結氣壓帶風帶隨太陽直射點移動而移動的規(guī)律。
板書:二、形成高低緯度間冷熱不均--單圈環(huán)流──三圈環(huán)流──氣壓帶風帶季節(jié)移動。
總結: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大氣環(huán)流的形成過程及氣壓帶風帶的分布、移動規(guī)律,前提是地球表面性質均一,但是地表是不均勻的,所以實際上的大氣環(huán)流要復雜的多,下節(jié)課我們再繼續(xù)研究。
【板書設計】
2.4全球性大氣環(huán)流
一、定義:全球性有規(guī)律的大氣運動。
二、形成
高低緯度間冷熱不均──單圈環(huán)流──三圈環(huán)流──氣壓帶風帶季節(jié)移動。
(附:對高中地理觀摩課《大氣環(huán)流》的教學設計的分析:
《大氣環(huán)流》是第二單元大氣環(huán)境的重點合難點,它是氣候類型的原因與分布、洋流的成因與分布等地理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
對大氣環(huán)流的學習和掌握關鍵是使學生在腦海中形成動態(tài)、立體的空氣運動圖像,既能分清地面空氣運動和高空空氣運動,又能很好地有機結合。這樣才能使學生更準確地記憶氣壓帶、風帶分布圖,更好地加以運用。
學生主體參與的互動式教學方式,加強對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是目前教改的方向之一。周老師的這節(jié)課有兩個突破點:
1.運用素材庫進行探究式課堂教學。
周老師使用素材庫中的《大氣環(huán)流》課件,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課件運用動畫的形式把教學中單純用語言不容易表達清楚的內(nèi)容,很容易、形象地表現(xiàn)了出來,使學生頭腦中形成了清晰、立體直觀的動態(tài)圖像念,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培養(yǎng)了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
2.學生主體參與,突出了師生交互式的學習方式。
周老師根據(jù)教材,挖掘內(nèi)涵,提出了導學內(nèi)容,再結合課件演示內(nèi)容,讓學生觀察、動腦、思考、研究、討論,由學生總結、表達得出結論,再由師生共同總結,這種師生交互式的學習方法,效果優(yōu)于其他形式的教學,它既有利于學生對教材的理解,又有利于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符合當前素質教育的特點,是當前課堂教學改革中值得提倡的。
周老師的這節(jié)課有以下幾個優(yōu)點:
1.語言流暢、教態(tài)自然、思路清晰、條理清楚、由簡入繁、層層深入,符合學生的思維步驟。
2.課前的復習提問設計巧妙。
讓一位學生在黑板上用繪制熱力環(huán)流的方式來回顧前面學過的知識內(nèi)容,在繪制的過程中,學生的下筆順序反映了他對熱力環(huán)流的認識是否了然于胸,下面的學生是否能立即指出錯誤同樣反映了他們對知識掌握的程度如何。通過大氣環(huán)流最簡單的形式--熱力環(huán)流來引入大氣環(huán)流,由簡入繁,過渡自然,不留痕跡。
3.不直接將大氣環(huán)流的概念灌輸給學生,而是在三圈環(huán)流、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過程理解清楚之后再由學生總結大氣環(huán)流的概念。這種方式使學生接受新知識更自然、更積極。
高中教學設計 篇8
教學設計
本節(jié)課是高一年級的跨欄跑技術教學,共4課時,這是第2次課,內(nèi)容是學習起跨腿欄側過欄技術,復習擺動腿欄側過欄技術,身體素質練習。本班高一(12)班,共有學生51人,其中男生37人,女生14人。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體育與健康》必須(全一冊)。
一、教學指導思想
根據(jù)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要求,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體現(xiàn)新的思想和理念,在本課中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實施啟發(fā)式教學,在教學中注重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的同時,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挖掘學生的潛能,培養(yǎng)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培養(yǎng)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
二、教材分析
首先是教學內(nèi)容,本節(jié)課包括兩個教學內(nèi)容,一個是主教材,一個是輔教材。主教材是跨欄跑技術教學,輔教材是身體素質練習。
跨欄跑是田徑運動中的徑賽項目,由起跑至第一欄技術、過欄技術、欄間跑技術、全程跨欄跑技術構成。其中,過欄技術又稱跨欄步技術,是跨欄跑技術教學的重點,它有由起跨攻欄、騰空過欄、下欄著地組成,為了很好的掌握過欄技術,應先從學習起跨腿欄側過欄技術,擺動腿欄側過欄技術開始,這是基礎。該項目能發(fā)展學生的速度、力量、柔韌、靈敏等身體素質和動作的協(xié)調性與節(jié)奏感,能培養(yǎng)學生勇敢果斷、不畏困難的'意志品質。
身體素質練習(接力跑、俯臥撐),是為了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速度、柔韌、力量等身體素質。因本節(jié)課主要是下肢力量練習,所以最后安排了俯臥撐的上肢力量練習。
三、重點與難點
重點:起跨腿欄側過欄技術
難點:起跨腿收緊抬平,腿勾腳尖,晚收快拉、側平拉并拉正。
擺動退屈膝攻欄,兩臂配合,眼視前方。
四、學情分析
高中學生身心發(fā)展逐漸成熟,已具備了獨立思考、判斷、概括等能力,在身體鍛煉中也具備了一定的基本運動能力。在教學中只要引導得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就會很容易實現(xiàn),我選擇適應他們生理和心理發(fā)展的教學方法與手段,激發(fā)他們在練習中去獨立思考,去發(fā)展他們的體能與智能,促進他們健康成長。
另外,我還會注意個體之間的差異,以及男女性別之間的差異,充分發(fā)揮體育骨干的帶頭作用,來提高教學質量,確保每個學生受益。
五、教法
1、示范講解法:先進行集體示范、講解。精講、抓住重點,示范動作標準規(guī)范。(先示范,后進行示范與講解相結合)
2、鞏固練習法:復習前一節(jié)所學的主要內(nèi)容,鞏固動作。
3、分組練習法:根據(jù)學生掌握動作的情況,進行交叉搭配分組,運用運動技能掌握較好的學生帶動運動技能掌握稍欠缺的同學,使他們共同進步。
4、個別輔導法:針對技能掌握欠缺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培養(yǎng)他們對此項運動的興趣,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5、游戲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增強團隊精神。
六、學法
新課程標準提出要注重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在這節(jié)課中我是從以下三方面進行體現(xiàn)的:
1、會聽、會看、會想:教師示范講解,學生通過看、聽、想明確技術動作概念。
2、會合作與探究: 分組練習,學生學會合作,探究出掌握本課所學技術的方法。
3、會展示與評價: 分組展示、優(yōu)生示范,相互開展評價,提高學習能力。
七、教學過程
。ㄒ唬開始部分(2分鐘)
體育課堂常規(guī)教學
(二)準備部分(5分鐘)
。1)、原地收腹跳15次;(2)、原地后踢腿15秒鐘;(3)、原地高抬腿15秒鐘。
。ㄈ基本部分(30分鐘)
1、專項準備練習
。1)、身體柔韌性練習;
。2)、跨欄坐練習;
2、復習擺動腿欄側過欄技術
。1)、原地擺動腿欄側過欄
。2)、慢跑中擺動腿欄側過欄
3、學習起跨腿欄側過欄技術
。1)、原地模仿起跨腿過欄練習;
(2)、2人一組原地撐對方起跨腿縱欄提拉模仿練習 ;
。3)、原地起跨腿橫欄提拉模仿練習 ;
。4)、行進間走動起跨腿欄側過欄;
(5)、行進間跑動起跨腿欄側過欄;
4、身體素質練習
(1)、游戲(接力賽);
。2)、手臂力量練習(俯臥撐);
。ㄋ模結束部分(3分鐘)
1、放松練習;
2、小結本課內(nèi)容;
3、收還器材,師生再見,下課。
八、教學反思:
1、學生學習效果與學習的積極性如何?
2、教法手段可行性及存在的問題?
3、運動量、強度、密度是否科學、合理?
4、影響教學效果的因素分析。
5、學生信息反饋
6、下次課改進方法及措施。
高中教學設計 篇9
一、教材簡析:
1.整體課文分析
《趕海》是蘇教版三年級的一篇課文,文章以倒敘的方式為我們回憶了“我”在童年時代跟舅舅趕海的“趣”事。
2.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借助具體語言,感受“我”童年趕海時的樂趣,激發(fā)熱愛大海、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3.教學重點及難點:借助具體的語句體會趕海的樂趣,積累運用語氣詞,動詞。
二、設計思路及理念:
《趕!芬晃碾m然文字輕松、語言活潑,但離學生生活實際較遠,如何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nèi)谌氲秸n文描繪的情境中去,就成了我們最值得研討的地方。因此,在執(zhí)教這篇課文時,我緊扣“趣”字,設計問題:這么多有趣的事,你最感興趣的是哪件?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營造出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另外,通過欣賞歌曲《大海啊,故鄉(xiāng)》、圖片展示形態(tài)各異、五彩繽紛的海星、海螺,拉近學生與大海的距離,讓學生很快的融入到課文中。整節(jié)課的實施過程中,我引導學生們?nèi)プx趣、找趣、品趣、說趣、演趣、寫趣,使課堂氣氛和諧,充滿了生命活力,教師鼓勵下的學生敢說、敢評、敢演、敢問,真正做到了師生互動、課堂靈動。
三、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板書:追浪花)
1.課前播放<大海啊,故鄉(xiāng)>.閉眼邊欣賞邊想象畫面.
2.你腦海中浮現(xiàn)了什么樣的畫面?(學生發(fā)揮想象)
3.美妙的歌聲仿佛又把我們帶到蔚藍的海邊.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再次跟著小作者一起去趕海.(板書課題,齊讀)
[設計理念]情境導入。鼓勵孩子插上了翅膀在優(yōu)美的'旋律中想象大海的畫面,喚起了學生對大海的向往,自然地引入課題“趕!,這樣做既豐富了學生思維,又為學習課文作了鋪墊,同時也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
二、初讀課文——找“趣”
過渡:潮退了,告別了可愛的浪花,小作者又遇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呢?
1.打開課文,快速地讀一讀課文第三自然段
。ǹ偨Y,相機板書:抓海星 捉螃蟹 捏大蝦)
2.默讀你最感興趣的事情,畫出讓你覺得有趣的字詞,句子甚至是標點符號!然后再大聲地讀一讀最喜歡的片段。
三、品讀課文,體驗“趣”
(一)、抓海星
1.引導學生讀好“摸呀摸呀”。
以讀代講:你為什么把“摸呀摸呀”讀那么慢啊?
這樣摸會把小海星嚇跑的.
2.想看看可愛的小海星嗎?(出示圖片)
3.指導感情讀出喜愛之情。
鼓勵性的評價: 你笑著讀這個”嘿”這句話,讀得真棒
4.讓我們學學他,邊笑著讀邊加上你的動作,一起來感受下摸海星的樂趣!齊讀
小結:這短短的一句話,我們從一個動作”摸呀摸呀”、一個語氣詞“嘿”、甚至一個不起眼的小感嘆號都感受到了一幅生動有趣的畫面。我們文中像這么有趣的畫面還有很多呢,你還覺得哪件事特別有趣呢?
(二)、捉螃蟹
1.指名讀覺得有趣的句子.
質疑:那個低著頭的小伙伴在尋找什么? ---捉螃蟹
2.同學們,螃蟹好捉嗎?
從文中哪兒看出來這家伙一點兒都不好對付? ---東逃西竄
3.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表演東逃西竄.
4.為什么要東逃西竄呢? ----不愿意乖乖地被人捉住。
順勢理解“不甘束手就擒”的意思
高中教學設計 篇10
一、教材分析
通過對第一章的學習,學生對網(wǎng)絡有了初步的體驗,知道網(wǎng)絡是為人們提供信息、資源的平臺。本章在此基礎上介紹ip地址和ip地址的管理,ip地址的概念非常重要,是本節(jié)教學的重點,但由于知識內(nèi)容本身比較抽象,學生不太容易掌握,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結合上機實踐,讓學生慢慢接受這個概念,可以通過:讓學生查看本機的ip地址,比較周圍同學的計算機ip地址的異同,這樣讓學生親身去體驗,可能比直接告訴學生“什么是ip地址”效果會好一些。ip地址的管理主要介紹因特網(wǎng)地址的分配和分級的管理方式。
二、學情分析
我校是省農(nóng)墾總局直屬的一所高級中學,學生大部分來自全省的各個農(nóng)場,由于農(nóng)場的教學設備和師資力量等方面的原因,教學基本都是零起點,但經(jīng)過一年的學習,學生略有了網(wǎng)絡方面的知識,但對網(wǎng)絡知識的進一步學習還有待加強。
三、教學目標分析
a:知識目標
。1)、讓學生了解ip地址的概念,ip地址的管理辦法。
。2)、讓學生掌握ip地址的格式及分類。
b:能力目標:讓學生能根據(jù)ip地址判斷網(wǎng)絡類型和對應最大主機數(shù)目。
c:情感目標:
。1)讓學生認識到ip地址資源的有限及分配的不平衡,體驗民族的危機感。
(2)培養(yǎng)學生在進行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勇于克服困難,體驗到成功后的快樂。
四、教學重點、難點、關鍵
重點:ip地址的格式及分類
難點、關鍵:ip地址的格式
五、設計理念:
本節(jié)課的設計理念是: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出發(fā)點,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為目的。整節(jié)課的內(nèi)容安排是以從學生“動手”中發(fā)現(xiàn)問題,又在學生的“動手”中解決問題為主脈展開的。
六、教學策略的選擇與設計
1、教學方法:
。1)任務驅動—體驗探究法;
。2)網(wǎng)絡探究教學法;
2、學法指導:體驗探究法、協(xié)作式學習法。
七、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思想
新課的引入
情景(教材p35)xx年7月,江西省公安機關查獲一起利用網(wǎng)絡進行賭博的`案件。專案組經(jīng)偵查發(fā)現(xiàn),用于賭博的計算機在網(wǎng)上登錄的總服務器ip地址為廣西柳州市……(以下略)
引導學生閱讀材料并思考。
學生思考問題:
公安機關是如何發(fā)現(xiàn)賭博地點的?
ip地址是計算機的一種標識,對應了網(wǎng)絡中相應的物理地址
學生閱讀、思考、并回答問題
創(chuàng)設情景,并引出ip地址概念
新課學習布置任務
[任務1]打開兩個瀏覽器窗口,分別輸入www.cnnic.net.cn和“159.226.1.19”,看看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并體驗ip兩種地址的轉換。(教師給出互聯(lián)網(wǎng)上的兩種地址的轉換資源。例如下列地址:http://210.29.192.16/acstar3/analyse_ip.php)
[任務2]查看本機的ip地址,比較與周圍同學計算機ip地址的異同
1,學生完成相應的任務。并回答問題
在任務設計時以探索問題來引動和維持學習者學習的興趣和動機。
學法指導
指導學生帶著“任務”中的問題,探索交流,小組互助,量力而行完成操作任務。
學生完成相應的任務。并回答問題
通過自主學習,能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有利于全面提高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
高中教學設計 篇11
一、設計理念
本教學設計是以世界咖啡會議模式為載體承載起高中物理的教學。著名的“World Cafe”(世界咖啡)會議模式就是不同專業(yè)背景、不同職務、不同部門的一群人,針對數(shù)個主題,發(fā)表各自的見解,互相意見碰撞,激發(fā)出意想不到的創(chuàng)新點子。世界咖啡讓參與者進行深度的匯談,并產(chǎn)生更富于遠見的洞察力。
通過平拋運動的研究讓學生感受到實驗與理論相結合的物理學研究方法。
二、教材分析
平拋運動是曲線運動一章的重點,也是高中物理的重點,為選修3-1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類平拋運動的學習奠定基礎,它是一種最基本、最重要的曲線運動,是運動的合成和分解知識的第一次應用,是理解和掌握其它曲線運動的基礎。
平拋運動是一種典型的勻變速曲線運動,它體現(xiàn)了處理復雜的曲線運動的基本方法:先分解成幾個簡單的直線運動,再進行合成,從而理解運動的獨立性原理和疊加原理,并且會利用這種方法解決問題。本節(jié)的內(nèi)容較簡單,得出結論也并不難,但是用運動的合成和分解分析問題的方法,是運動學中常用的一種重要的研究問題的方法,是本節(jié)課的一個重點。因此,在教學中應讓學生主動嘗試、直觀感受應用這種方法來解決平拋物體運動規(guī)律。這一學習過程的經(jīng)歷,能激發(fā)學生探究未知問題的樂趣,領悟怎樣將復雜的問題化為簡單的問題,將未知問題化為已知問題。
三、學情分析
1.運動的合成與分解的理論知識學生已經(jīng)學習。
2.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牛頓第二定律,勻速直線運動和自由落體運動的規(guī)律也已經(jīng)掌握。
3.學生的動手能力較弱。
四、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了解世界咖啡會議模式,能積極參與組內(nèi)和組間的討論,學會分享和貢獻。
②知道什么是拋體運動,知道拋體運動的性質,知道什么是平拋運動,理解平拋運動的規(guī)律,知道平拋運動的軌跡是一條拋物線。
③能利用現(xiàn)有器材進行平拋運動的相關實驗并進行實驗的設計和改造。
2.過程與方法
①經(jīng)歷參與世界咖啡會議模式的過程。
、谕ㄟ^實驗探究、理論探究,培養(yǎng)提高學生實驗、觀察、分析能力。
、蹪B透物理學研究方法的教育。體驗平拋運動的處理方法是運用運動的合成與分解化曲為直、化繁為簡。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偻ㄟ^參與世界咖啡會議模式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個體在群體中交流和協(xié)作的能力,增強集體的`凝聚力。
②體驗科學研究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熱愛科學的情感。
五、教學重點
經(jīng)歷科學研究過程,掌握平拋運動的研究方法和運動規(guī)律。
六、教學難點
使學生理解平拋運動是由水平方向的勻速運動和豎直方向的自由落體運動合成的,并歸納出其運動規(guī)律。
七、教學方法與手段
分組實驗法、探究法、討論法。
利用多媒體(見光盤)、導學案(見附錄Ⅰ)、平拋實驗教具(見包括自制教具附錄Ⅱ)
八、教學流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引入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交換后每人只有一個蘋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交換后每人就有兩種思想。今天,我們大家齊聚在這里,如果針對某個主題進行思維的碰撞,一定會激發(fā)出意想不到的創(chuàng)新點子。本節(jié)課我們就想以著名的世界咖啡會議模式為載體來探究一個物理問題。首先,讓我們了解一下什么是世界咖啡?著名的“World Cafe”(世界咖啡)會議模式就是不同專業(yè)背景、不同職務、不同部門的一群人,針對數(shù)個主題,發(fā)表各自的見解,互相意見碰撞,激發(fā)出意想不到的創(chuàng)新點子。世界咖啡讓參與者進行深度的匯談,并產(chǎn)生更富于遠見的洞察力。世界咖啡的五項原則是:①明確會談內(nèi)容②創(chuàng)造熱情友好的氛圍③鼓勵每個人的投入、貢獻④吸收多元文化,接受不同觀點⑤收獲、分享共同成果。我們今天就想以她為載體和大家一起一邊聽著悠揚的咖啡廳音樂,一邊探究“平拋運動”。
下面我介紹一下今天的活動流程:
1.小組內(nèi)實驗、研討5min。首先選出店長,確定自己咖啡屋的名字。然后針對主題進行實驗、討論,將結果整理在導學案上以供交流。(負責人:店長)
2.組間自由交流5min(店長留守本咖啡屋,為其他組組員介紹本組實驗和研究成果,本組組員去其他咖啡屋學習經(jīng)驗)
3.完善研究成果2min(所有人回到本組,結合學習到的經(jīng)驗完善本組研究成果)
4.展示交流(每組1min)活動一:組內(nèi)研討下面我給各組確定一下主題,然后大家開始進行活動的第一項——組內(nèi)實驗、研討。首先選出店長,確定自己咖啡屋的名字。然后針對主題進行實驗、討論,將結果整理在導學案上以供交流。(負責人:店長)
教師巡視指導。小組內(nèi)實驗、研討。首先選出店長,確定自己咖啡屋的名字。然后針對主題進行實驗、討論,將結果整理在導學案上以供交流。(負責人:店長)通過開放的氛圍,培養(yǎng)學生動手實驗自主研討的能力。同時給學生提供一個實踐和思維的空間,便于課堂的教學生成;顒佣航M間自由交流接下來開始進行活動的第二項——組間自由交流。(店長留守本咖啡屋,為其他組組員介紹本組實驗和研究成果,本組組員去其他咖啡屋學習經(jīng)驗)
教師巡視指導。組間自由交流(店長留守本咖啡屋,為其他組組員介紹本組實驗和成果,本組組員去其他咖啡屋學習經(jīng)驗)進一步擴大交流的范圍,給學生提供更大的交流平臺,激發(fā)思維的火花。活動三:組內(nèi)整理完善接下來開始進行活動的第三項——完本組善研究成果(所有人回到本組,結合學習到的經(jīng)驗完善本組研究成果)
教師巡視指導。組員回到本組,結合學習到的經(jīng)驗完善本組研究成果。大范圍的交流之后,給小組一個靜下心來整理完善的機會,有利于鍛煉學生的總結歸納能力;顒铀模赫故窘涣鹘酉聛黹_始進行活動的第四項——展示交流。
教師指導、歸納、評價。各組派代表交流。集體智慧的碰撞?偨Y歸納(結合活動四進行)總結歸納平拋運動。(多媒體演示)
一、什么是拋體運動?平拋運動?
以一定的將物體拋出,如果物體只受的作用,我們把這種運動稱為拋體運動;在拋體運動中有一種特殊情況,即物體被拋出時的初速度方向沿方向,我們把這樣的拋體運動稱為平拋運動。
二、實驗探究平拋運動
探究一:平拋豎落儀Ⅰ(多媒體演示)
1.本實驗中兩個小球做的分別是什么運動?并說明原因。
2.做實驗時觀察到了什么現(xiàn)象?
3.改變小錘打擊的力度,即改變A球被彈出時的速度,結果又會怎么樣呢?
4.本實驗的結論?并說明原因。
5.請?zhí)岢霰緦嶒灥牟蛔愫透倪M的建議?
探究二:平拋豎落儀Ⅱ
1.本實驗中兩個小球做的分別是什么運動?并說明原因。
2.做實驗時觀察到了什么現(xiàn)象?
3.本實驗的結論?并說明原因。
4.請?zhí)岢霰緦嶒灥牟蛔愫透倪M的建議?
探究三:射擊(多媒體演示)
1.樹枝上的一只猴子看到一個獵人正用槍對準它,為了逃脫即將來臨的厄運,它想讓自己落到地面上逃走。但是就在它掉離樹枝的瞬間子彈恰好射出槍口,問猴子能逃脫厄運嗎?
2.如果固定猴子不動,發(fā)射子彈,你觀察到什么現(xiàn)象?
3.如果使猴子在發(fā)射子彈的同時自由下落,你觀察到什么現(xiàn)象?4.本實驗的結論?并說明原因。
5.請?zhí)岢霰緦嶒灥牟蛔愫透倪M的建議?
播放20xx中俄海上聯(lián)合軍演視頻,激發(fā)興趣,培養(yǎng)學生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宏偉志向。
探究四:雙軌平拋儀(多媒體演示)
1.本實驗中兩個小球做的分別是什么運動?并說明原因。
2.做實驗時觀察到了什么現(xiàn)象?
3.本實驗的結論?并說明原因。
4.請?zhí)岢霰緦嶒灥牟蛔愫透倪M的建議?
探究五:描軌跡
1.本實驗的結論?
2.請?zhí)岢霰緦嶒灥牟蛔愫透倪M的建議?
三、理論探究平拋運動
1.水平方向:初速度為v0,不受力,勻速直線運動。
2.豎直方向:初速度為0,只受重力,自由落體運動。
四、平拋運動的規(guī)律
1.平拋運動是勻變速曲線運動。
2.平拋運動的規(guī)律:
、偎俣龋簐x= v0,vy=gt,,
、谖灰疲簒=v0t,,,
、燮綊佄矬w飛行時間,由飛行高度h決定,與水平初速度v0大小無關。
、苘壽E方程:x=v0t,,,
平拋運動的軌跡是拋物線。各組派代表交流。給學生的課堂研討和課后的繼續(xù)研討一個指引方向。思考拓展
作業(yè)布置1.增大拋出速度,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人造衛(wèi)星的奧秘蘊藏其中)
2.請你來當飛行員。(推薦學生進入教師的博客游戲)
3.什么是斜拋運動?(預習)
4.斜拋運動也可以分解為兩個方向的運動,水平方向做運動,豎直方向做運動。(預習)
5.完成導學案。若有問題相互交流。帶著問題反思研討的結論。
九、板書設計
1. PPT內(nèi)容:見光盤
2. 黑板內(nèi)容(黑板中間):
World Cafe
—— 平拋運動
一、什么是拋體運動?平拋運動?
二、實驗探究平拋運動
三、理論探究平拋運動
四、平拋運動的規(guī)律
高中教學設計 篇12
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1、了解并說明中國地震,泥石流,滑坡等災害的分布和造成的危害
2、理解我國地質災害多發(fā)區(qū)形成的原因
3、學會運用地圖來說明災害的分布狀況。
過程與方法:利用中國主要地震帶圖、中國泥石流多發(fā)區(qū)圖,中國滑坡易發(fā)區(qū)圖了解我們國家地震災害與地質災害的分布,結合相關相關資料了解地震災害與地質災害的危害。最后發(fā)揮空間分析能力將地震災害多發(fā)區(qū)分析出來。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了解這些突發(fā)性的災害發(fā)生的地點都位于哪里,以便今后生活中做好預防,也了解我國災害分布的基本國情。
教學重點: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的分布與危害
教學難點:災害分布規(guī)律的原因
教學方法:講授法讀圖分析法列表比較法
教具準備:中國主要地震帶的分布圖中國泥石流多發(fā)區(qū)的分布圖中國滑坡易發(fā)區(qū)分布圖
教學過程:
導入:“泥石流來了,如何自救”
。 4等高線地形圖,實線表示泥石流路線,分析,若有人正
。ㄌ幱谝粫r發(fā)生泥石流,他逃生的路線應該選擇那一條?
(
師: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我們國家主要的地震與地質災害及分布
板書:我國地震與地質災害
一、地震的分布于危害
師:(復習)什么是地震?產(chǎn)生原因?震級與烈度?世界上主要的地震分布帶在?思考這些地震帶與我們國家的關系是?
總結:世界兩大地震帶: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環(huán)太平洋地震帶,而我們國家西南處于地中!柴R拉雅地震帶上,東部沿海地區(qū)處于環(huán)太平洋地震帶的'影響范圍之內(nèi),所以我國是一個地震多發(fā)的國家,
師:閱讀課本相關介紹
師:讀圖“中國主要地震帶的分布”分析總結我國地震活動的分布?
板書:
分布:1、東南的臺灣和福建沿海(屬于環(huán)太平洋地震帶)
2、華北太行山沿線和京津唐地區(qū)(如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
3、西南青藏高原與四川、云南(屬于地中!柴R拉雅地震帶)
4、西北陜、甘、寧和新疆地區(qū)(如1920年的海原地震)
師:了解地震造成的危害,閱讀“20世紀后半葉以來中國的幾次強震”來理解。
總結:人員的死亡,財產(chǎn)的損失,自然資源與地表環(huán)境的破壞
師:(轉折)地質災害除了地震災害還有?下面來學習一下泥石流災害,
板書:泥石流的分布于危害
高中教學設計 篇13
課標要求:
以某流域為例,分析該流域開發(fā)的地理條件,了解該流域開發(fā)建設的基本內(nèi)容,以及綜合治理的對策措施。
課標解讀:
首先應該從以下方面了解流域開發(fā)的地理條件,包括流域位置、自然環(huán)境、自然資源、人口和社會經(jīng)濟基礎。根據(jù)該流域的地理條件,規(guī)劃該流域開發(fā)建設的基本內(nèi)容,具體包括防洪、航運、發(fā)電、土地利用、礦產(chǎn)資源的開發(fā)、旅游、漁業(yè)、灌溉等方面。針對開發(fā)過程中已經(jīng)出現(xiàn)和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提出綜合治理的對策。
學情分析:
學生在初中已經(jīng)初步學習了流域的基礎知識,但由于時隔較遠,基本上已經(jīng)沒有印象,因此,需補充流域和水系的基礎知識。對于流域開發(fā)的地理條件分析,在必修2和必修3前期的知識學習中,已有一定的基礎。而對于流域開發(fā),由于離學生生活實際較遠,比較陌生,需要通過一定的圖片資料,使其增加感性認識。
學習目標:
1、閱讀美國地形圖、田納西河流域礦產(chǎn)資源分布圖,分析田納西河流域的地理位置、地形、氣候、水文特征等自然環(huán)境及資源條件。
2、閱讀資料,分析田納西流域人口及社會經(jīng)濟條件。
3、閱讀圖片、資料,描述田納西河流域的綜合開發(fā)建設狀況,說出流域開發(fā)建設的基本內(nèi)容。
4、分析田納西流域出現(xiàn)的生態(tài)與社會問題,說出流域綜合治理的對策措施。
教學方式:
案例教學法
教學重點:
流域開發(fā)的地理條件、流域開發(fā)建設的基本內(nèi)容及綜合治理的對策措施
教學難點:
流域開發(fā)的地理條件
教學資源的處理:
教材內(nèi)容和課程標準基本相符,只是流域的早期開發(fā)及其后果宜調整到流域綜合治理部分,增強治理的針對性。另外,補充了田納西河流域的人口、社會經(jīng)濟條件,以及關于流域開發(fā)的相關圖片資料。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導入98年長江流域洪水災害的成因是什么討論歸納以實例導入新課流域開發(fā)的地理條件分析展示美國地形圖、田納西河流域礦產(chǎn)資源分布圖及文字資料分析田納西河流域的地理位置、地形、氣候、水文特征等自然環(huán)境、資源條件及人口、社會經(jīng)濟條件。使學生掌握流域開發(fā)地理條件的分析思路與方法流域開發(fā)建設的基本內(nèi)容展示圖片、資料,引導學生說出流域開發(fā)建設的基本內(nèi)容
閱讀圖片、資料,描述田納西河流域的綜合開發(fā)建設狀況,說出流域開發(fā)建設的基本內(nèi)容。使學生掌握流域開發(fā)建設的基本內(nèi)容,突破教學重點與難點流域綜合治理的對策措施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分析流域開發(fā)出現(xiàn)的生態(tài)及社會問題,歸納出流域綜合治理的對策措施分析田納西流域出現(xiàn)的生態(tài)與社會問題,說出流域綜合治理的對策措施使學生掌握流域綜合治理的對策措施知識拓展,能力遷移將全班分成三個小組,分別研究長江、黃河及珠江的綜合開發(fā)小組搜集資料,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各大河流的綜合開發(fā)與治理使學生對我國的大江大河有較深入的了解,并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流域開發(fā)建設問題板書設計:
河流的綜合開發(fā)——以美國田納西河流域為例(第二課時)
【課標解讀】
課程標準具體要求教學活動建議以某河流為例,分析該流域開發(fā)的地理條件,了解該流域開發(fā)建設的基本內(nèi)容,以及綜合治理的對策措施。
針對具體的流域實例,從流域位置、自然環(huán)境、自然資源、人口、社會經(jīng)濟基礎等方面,分析流域開發(fā)的地理條件;說出該流域開發(fā)的基本內(nèi)容及綜合治理的對策措施;通過實例學會認識流域開發(fā)的一般方法。收集有關流域綜合開發(fā)建設的成功實例,組織學生開展討論,總結其經(jīng)驗,加深學生對流域開發(fā)整治的一般過程和方法的理解。 【教學目標】
1.通過了解田納西河流域不同時期的開發(fā)措施和后果,分析流域綜合開發(fā)的'措施和意義。
2.培養(yǎng)學生閱讀分析圖表和數(shù)據(jù)的技能,逐步形成運用基本原理綜合評價地理事物的能力。借鑒田納西河流域治理的經(jīng)驗,提出塔里木河綜合治理的建議。
3.培養(yǎng)學生從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角度認識環(huán)境和資源的關系,培養(yǎng)對環(huán)境、資源負責的觀念和行為,還要關心我國的基本地理國情,增強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意識。
【教學重點】
1、田納西河流域開發(fā)所產(chǎn)生的生態(tài)與環(huán)境問題以及綜合治理的對策措施。
2、通過借鑒田納西河流域治理的經(jīng)驗,提出塔里木河綜合治理的建議。
【教學難點】
塔里木河治理現(xiàn)狀的利弊分析。
【學情分析】
初中已對相關的區(qū)域地理知識進行了學習,在必修一二也已對相關的自然與人文地理進行了學習,第一單元區(qū)域已介紹了區(qū)域分析的基本方式方法。因此,本節(jié)課的知識基礎應該說都已經(jīng)了然于胸,一個關鍵就是怎么把知識運用于實際的解決問題(流域治理)。
【教學方式】
討論探究法、啟發(fā)講述法、案例分析法、圖示法等
【教學資源】
書上圖像資料、書上的案例課外圖像和資料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復習引入復習上節(jié)課田納西河在開發(fā)中的問題。洪澇災害,水土流失,洪水泛濫導致田納西河流域成為美國經(jīng)濟最貧窮落后的地區(qū)之一。思考、回答從復習舊知入手,引導學生回憶——思考,引入新知資料分析資料:
1933年以后,在田納西河流域修建了71座大小水壩,其中具有防洪庫容的水庫35座,形成了統(tǒng)一有效的水庫防洪調度系統(tǒng),其防洪標準達到百年一遇。1933年以后,全流域再未發(fā)生洪災,平均每年防洪減災效益約2億美元。
高中教學設計 篇14
一、導語設計:
自古以來,月亮一直是文人墨客筆下所吟詠的對象,是個永恒的主題,其中傾注了他們的愛恨情愁,寄托了他們的悲歡離合,展示了他們的人生坎坷歷程、所以說,月亮在中國文化中的象征意義十分豐富、她是美麗的象征,創(chuàng)造了許多優(yōu)美的審美意境;同時,月亮也是人類相思情感的載體,她寄托了戀人間的相思,表達了人們對故鄉(xiāng)和親人朋友的懷念、在失意者的筆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引發(fā)了許多失意文人的空靈情懷、同時,那高懸于天際的月亮,也引發(fā)了人們的哲理思考,因而成為永恒的象征。當我們遙望夜空,看見朗朗明月之時,心中總會引起無限遐想、我們自然會想到與月相關的詩句:如張九齡的《望月懷遠》中的詩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李白的《靜夜思》中的詩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以及杜甫《月夜憶舍弟》中的詩句"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等描寫月亮的詩句,不勝枚舉、而在人才輩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詩壇,就有這樣一位詩人,因為一輪明月而成就了詩壇的千秋美名,這位詩人就是初,盛唐之交的張若虛,這首詩便是千百年來無數(shù)人為之迷戀,為之傾倒的《春江花月夜》、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領略張若虛筆下那輪明月的光華吧。
二、作者介紹及背景提示
(一)作者:張若虛,唐代揚州人,初唐詩人、與賀之章,張旭,包融齊名、被譽為吳中四士、曾任兗州兵曹、他在詩風上厭惡六朝以來的空洞艷體,追求自由豪放,富有理想的高遠意境。
(二)解題:《春江花月夜》為樂府詩、作者吸取了南朝民歌的內(nèi)容形式,以和諧的歌調,點染出祖國錦繡的江山、探索宇宙的神奇奧妙、描述了動人心弦的春江花月夜之景,抒寫了游子思婦離恨閨怨之情、格調宛轉優(yōu)美,抒情幽怨纏綿,言之有物,開拓了詩歌的高遠意境和格律,使詩歌的內(nèi)容和形式達到了完美統(tǒng)一,為寫景,敘事,抒情融合一體的詩歌,鋪墊了基礎、對詩歌的繼承和發(fā)展,影響極為深遠,一千多年來使無數(shù)讀者為之傾倒、一生僅留下兩首詩的張若虛,也因這一首詩,"孤篇橫絕,竟成大家、"
三、學習本詩重在誦讀,以讀傳情,讀,悟交融
由教師作配樂范讀、要求學生在欣賞教師范讀時,展開想象,把語言文字還原成既符合原作的描繪,而又帶有學生自己審美情趣的畫面,進而走進這畫面中去、在這其中,想象是至關重要的。
四、賞析詩歌
(一)開頭八句為第一部分,依題目摹寫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景色,側重描繪皓月當空,光照整個江天,天地一派空明的美妙境界、
提示:這首詩就是從春江月夜的美景入筆的由遠及近,由大及小,描繪出一幅「春江花月夜」的景象、江潮浩瀚,與大海相連、明月就涌生于這無垠的大海之上,萬里的春江,無不在明月朗照之下!江流繞著芳草蔓生的原野;那映照在月色之中的花林,好象鋪上雪珠一樣、月色如霜,所以霜飛也就無從察覺;洲上的白沙與月色融合,也看不分明了、
問:在前幾句詩中,詩人寫到了哪些意象請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語言描繪這幅畫面、學生回答,教師總結這一部分描繪的畫面意境:春江的潮水涌動,仿佛和大海連在一起,氣勢宏偉,這時一輪明月伴著潮頭冉冉而升,明月與江潮相互輝映,波光粼粼,哪一處春江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彎彎地繞過花草遍地的春之原野,花林閃著銀光,空中月光似天降流霜,江畔白沙與月光融成白茫茫的一片。
(二)接下八句為第二部分,由月之“照”人,從描寫景色轉向觀照人生,思索茫茫人生與漫漫宇宙之間的相互關系。詩人身處江天一色,毫無纖塵的純凈之境,不禁對空中這輪孤月發(fā)出奇想:究竟是誰最先在江畔看見這明月呢?江月又在什么時候開始照著人呢?人生代代綿延無已,但江月卻年復一年沒有變化。她可是在等待什么人嗎?但月下只有滔滔不絕的江水。
譯文:江水碧澄澄,長天也碧澄澄,只剩下皎皎的圓月一輪。江畔什幺人最初見到江上月?江月又從哪年起默默照著人?人生一代代沒有窮盡,江月一年年始終如一。不知江月等待什幺人,只見長江送走東流水。
理:宇宙人生哲理短暫——永恒
(三)余下十六句為第三部分,由感嘆人生多愁進而抒寫人間思婦游子的離愁別緒,謳歌人們對愛情的向往和對幸福的憧憬。具體而言,這一部分又分為兩層:
(1)從"白云一片去悠悠"到"魚龍潛躍水成文"為一層,寫思婦懷人。這里寫思婦想念游子的情形十分別致,月光無處不在,玉戶簾上是月,搗衣砧上是月。那一輪可愛的明月總是照在她的妝鏡臺上,似乎想要安慰她,但是思婦見月,更增加了悲苦。她想把搗衣砧上的月光拂去,又想把簾子卷起來,以便把上面的月光卷去,可是這惱人的月光「卷不去」,「拂還來」。那無邊的月光,籠罩著一切,鴻雁不停地長飛,仍然飛不出無邊的月光去,水底魚龍泛起陣陣波紋,思婦只好托月華來遙寄相思了。
譯文:一片白云飛去不回頭,留給青楓浦一片離愁。誰家的.游子今夜漂泊江船上?相思的人兒在哪座明月樓頭?惹人的月影在樓上徘徊,該照見她那梳妝的鏡臺;透進窗簾,卷也卷不去,瀉滿搗衣砧,撣了還來。苦苦眺望,卻聽不著你的聲息,愿化為月光,流照千里外的你。千里月明,大雁不傳你的音訊,魚躍江心,空皺出滿江的波紋。
(2)從"昨夜閑潭夢落花"到"落月?lián)u情滿江樹"為一層,寫游子想家。最后這幾句寫落月,落花閑潭,春光將老,隱含思婦青春將逝。在這春江花月夜,不知有幾許游人能乘月而歸。此時明月西下,游子思婦的一腔離情伴隨月影灑在江邊的樹上。
譯文:昨夜夢中,花落進悠悠江水,春要歸去了,你卻還不回家。花已經(jīng)落去,月亮也快落了,江水流春,就像是流送落花。西斜的月亮沉入茫茫的海霧,碣石,瀟湘,望不盡山山水水的路。到底有幾個人能踏著月色歸來?落月?lián)u蕩著——愁人的情思滿江的樹。情:游子思婦相思之情凄清婉轉
詩人把游子思婦的離愁放在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上,以良辰美景襯托離別之苦;又以江月與人生對比,顯示人生的短暫,而在短暫的人生里,那離愁就越發(fā)顯得濃郁。這首詩固然帶著些許傷感和凄涼,但總的看來并不頹廢。它表現(xiàn)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青春年華的珍惜,以及對宇宙,人生的探索,境界是相當開闊的。結構上,此詩既以月亮從升起到墜落的過程作為全詩起止的外在線索,同時又以月亮為景物描寫的主體和引發(fā)喟嘆、抒寫情思的依托,表里兼顧,情景交融,使全詩顯得渾然一體。
五、總結
1、內(nèi)容述評:
這是一首抒情詩。詩人細致地描繪了江南春江花月之夜清幽靜謐的自然景色,并由此而生發(fā)出對宇宙無窮、人生短促的思索和對明月今宵、游子思婦卻天各一方的惋惜。詩中盡管不無人生苦短的傷感,然而讀來輕曼如煙,悠悠惆悵中還交織著對歲月生命的依戀,對青春的珍惜,對“人生代代無窮已”、得以與明月長久共存相伴的一絲欣慰;盡管也有夫婦別離的哀愁,但是寫得柔婉似水,綿綿相思中飽和著“借明月寄相思”的脈脈溫情,含蘊著對重逢的美好企盼。從表層看,雖然明月長圓而人情不圓,顯示了景物與人情的乖背;明月長在而人生不再,則展示了宇宙與人生的矛盾。但從深層看,“借明月寄相思”又顯示了人心與自然的和諧,而“人生代代無窮已”與“江月年年只相似”,則展示了生命與宇宙的同一。作者對天人關系的思索,超越了前人僅僅哀嘆生命短暫的窠(kē)臼,表現(xiàn)出對生命的熱愛和對人生幸福的追求,在禮贊自然的同時禮贊生命,既體現(xiàn)了詩人本身對生命意義的深切體認和對天人關系的深刻認識,也體現(xiàn)了中國古代哲學“天人一體同仁”的傳統(tǒng)精神。因而,聞一多先生稱贊此詩展現(xiàn)了“夐(xiòng)絕的宇宙意識,展現(xiàn)了一個更深沉而寥寂的境界”。
2、小組合作探討這首詩的“明月”、“江水”、“落花”三個意象的寓意。
。1)明月: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唐李白)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保ㄌ仆醪g)
“明月何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保ㄋ翁K軾)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唐劉禹錫)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人情怨遙夜,竟夕起相思。(唐張九齡《望月遠懷》)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唐李白《靜夜思》)
(2)江水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薄础凑撜Z〉〉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崩钪畠x的《卜算子》。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楊慎的《臨江仙》
“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南宋辛棄疾《南鄉(xiāng)子》
“離恨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歐陽修《踏莎行》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虞美人》
。3)落花
“欲向相思處,花開花落時!保ㄌ蒲洞和~》四首之一)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宋晏殊《浣溪紗》)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保ㄋ侮處椎馈杜R江仙》)
“春恨秋愁皆自惹,花容月貌為誰妍?”(清《紅樓夢》)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李煜《浪淘沙》)
3、教師評價總結。
(1)明月:面對宇宙的浩瀚,明月的無窮,人生的有限,多少傷時、惜時、嘆時之作流傳千古,月早已由“白玉盤”意化為如流水一般東去不回的時間意象,讓人在浩淼無窮、深邃永恒的宇宙面前,頓生渺小之感、短暫之感,更激起和歷史洪流相融,奮力在短暫的人生中有為的斗志。當然,月還是的愁緒、情愛的代表意象意象。
(2)江水:長江東流,玉帶盤桓,沿岸風光如畫,引出多少名篇佳句流傳千古。江水不僅是個空間概念,更喻指歷史的長河,是個時間概念。任你是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或一代梟雄,無一例外終將湮滅于歷史的滾滾長河之中。任你活著的時候生命怎樣燦爛輝煌,也一樣逃不過自然的規(guī)律、歸結于塵土流水。表現(xiàn)出那種人生空漠之感,更顯深沉悠遠。
(3)落花:綜觀中國詩歌史,寫花開的少,寫花落的多。飄零的落花中,彌漫著春光不再、青春不再、美人遲暮的感慨與恐懼。繽紛的落花是中國古典詩歌傷春主題的核心意象。以落花為媒介,用優(yōu)美流暢的語言表表達對年光流轉、紅顏易老、生命無常的感嘆,幾乎涵蓋了后世落花意象的所有意義!洞航ㄔ乱埂分,作者張若虛展示了女主人公迷離夢境的片斷:昨夜閑潭夢落花。月夜春江,清景無限,她所等待的人遲遲沒有歸來。美麗的花瓣無聲無息飄謝在寂靜深潭,夢中的剎那,折射出漫長守望的蒼涼、紅顏衰老的恐慌。
附板書:
春江花月夜
景:春江花月夜之景幽美深遠
理:宇宙人生哲理短暫——永恒
情:游子思婦相思之情凄清婉轉
六、布置作業(yè)
1、背誦《春江花月夜》全詩;
2、用現(xiàn)代文的形式將這首詩的美好意境表現(xiàn)出來。作業(yè)參考答案:月亮出來了,從潮水中央,在江潮涌向海潮的地方、隨著千萬里春潮蕩漾,千萬里春江漲滿月光、江水彎過芳香的平野,月照林梢,那繁花如雪、空中流灑著月色如霜,灘上白沙消失在霜里、江水碧澄澄,長天也碧澄澄,只剩下皎皎的圓月一輪、江畔什幺人最初見到江上月江月又從哪年起默默照著人人生一代代沒有窮盡,江月一年年始終如一、不知江月等待什么人,只見長江送走東流水、一片白云飛去不回頭,留給青楓浦一片離愁、誰家的游子今夜漂泊江船上相思的人兒在哪座明月樓頭惹人的月影在樓上徘徊,該照見她那梳妝的鏡臺;透進窗簾,卷也卷不去,瀉滿搗衣砧,撣了還來、苦苦眺望,卻聽不著你的聲息,愿化為月光,流照千里外的你、千里月明,大雁不傳你的音訊,魚躍江心,空皺出滿江的波紋、昨夜夢中,花落進悠悠江水,春要歸去了,你卻還不回家、花已經(jīng)落去,月亮也快落了,江水流春,就像是流送落花、西斜的月亮沉入茫茫的海霧,碣石,瀟湘,望不盡山山水水的路、到底有幾個人能踏著月色歸來落月?lián)u蕩著——愁人的情思滿江的樹、
3、從詩歌“花”“月”等意象中任選一個,寫一段150字左右的小作文,要求描寫、抒情、議論相結合。
七、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通過朗讀,感受到了張若虛筆下的春之畫,江之卷,花之容,月之貌,夜之景,也品味了詩人與眾不同的宇宙人生哲理。詩人認為人生的短暫的,而人類卻是綿延久長,可以與江月共存的。同時,我們還賞析了詩中的游子思歸和思婦相思之情,學習了詩人巧妙的手法。學習了這么優(yōu)美的詩篇,今晚,仰望天空,看到那彎清冷的新月時,我們又能生出多少美麗的遐想啊?
【高中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數(shù)學高中教學設計04-07
高中地理教學設計01-15
高中化學教學設計03-20
高中歷史教學設計03-17
高中物理教學設計03-21
高中的語文教學設計04-06
高中地理教學設計范文04-07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01-03
高中化學必修教學設計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