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女人色视频在线观看网站_一本久精品无码免费_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专区_开心婷婷五月综合基地六月

《有多重》教學設計

時間:2023-03-02 09:51:24 教學資源 投訴 投稿

《有多重》教學設計15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tǒng)化規(guī)劃教學系統(tǒng)的過程。教學設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有多重》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多重》教學設計15篇

《有多重》教學設計1

  教學目的:

  1、結合具體情境,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噸,了解1噸的實際質量,初步建立噸的質量觀念。

  2、掌握1噸=1000千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3、結合具體情境,提高對物體質量的估計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1噸=1000千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教學難點:

  初步形成噸的質量觀念,能結合實際正確應用質量單位。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在上幾節(jié)課的學習中,我們認識了千克、克兩個質量單位,那同學們能告訴我你對這兩個質量單位有哪些了解呢?我們還知道了自己 的體重,動物園的小象貝貝想讓大家猜猜它的體重,同學們能猜出來嗎?

  二、新授。

  1、猜一猜。讓學生猜一猜大象的質量,引出質量單位噸。

  我們以前學過重量單位千克和克。如果要計算一頭大象有多重,要知道一艘輪船能裝多重的貨物,用千克和克做單位就會感到不太方便,所以人們又規(guī)定了一個比較大的重量單位噸。

  2、感知噸。

 。1)請一位體重為25千克的學生,再請一位學生背一背這位學生,感知25千克有多重。

 。2)想象1噸。一位同學重25千克,多少名同學的體重之和為1噸。

 。3)想一想1噸與40名25千克重的同學的體重一樣嗎?

  3、看一看,算一算。

 。1)一頭水牛重350千克,3頭水牛大約1噸重。

  (2)一桶油重100千克,10桶油大約重1噸.

  (3) 一袋面粉約重50千克,20袋面粉約重1噸.

  (4) 我們每人大約重25千克,40人大約重1噸.

 。5)噸的國際單位符號是t

  4、簡單的換算。

 。1)10個100千克是多重呢?10個100千克就是1000千克,也就是1噸。

  1噸 =1000千克 1t = 1000 kg

  1千克=1000克 1kg= 1000 g

 。2)觀察噸、千克和克之間的.關系,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進率都為1000)

 。3)我們知道了噸與千克之間的進率后,你們能運用它解決一些問題嗎?

  5噸= ( )千克 8000千克= ( )噸

  5、 說一說。

  讓學生說一說生活中哪些物體的質量單位要用噸。如第1幅圖的意思是這座橋最多能承受50噸的質量。

  三、鞏固練習。

  1、填一填。

  6噸=( )千克 9噸=( )千克

  4000千克=( )噸 27000千克=( )噸

  2、曹沖稱象。

  第幾次 1 2 3 4 5 6 7 8

  質量╱千克 280 220 250 300 230 250 270 350

  船上的石頭稱了8次才稱完,你知道這頭大象有多重嗎?

  四、作業(yè)。

  書上第22頁的第2題。

  思路:估計重量引出1噸概念的必要性尋找1噸的參照物確定不同物體重量單位重量單位間的換算

《有多重》教學設計2

  一、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P45—46《有多重》。

  二、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的生活情境,使學生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實際質量;知道“1千克=1000克” ,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2、在建立質量觀念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估量物體質量的能力和意識。

  3、通過操作與觀察,培養(yǎng)學生應用意識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lián)系。

  三、教學重難點:

  1、建立克與千克的質量概念。

  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四、教具準備:

  天平、臺秤、2分硬幣(或新1角硬幣)、食鹽、蘋果等實物

  五、學具準備:

  小組內準備2分硬幣(或新一角硬幣)、食鹽兩袋。

  六、教學過程:

  (一)游戲引入,感知輕重。

  1.我們來做一個“背一背”的游戲。(在班級內選三名同學到講臺上相互背一背,體驗一下。有目的地選擇體重相對懸殊的同學)

  2.請同學把自己的感受講給全班同學聽:我覺得××同學很重,很難背;××同學比××輕 …… 讓學生感受到人是有輕重的。

  3.師問:誰知道自己有多重?(生答:我有50多斤,我有60斤……)

  師說:“斤”是我國常用的質量單位。你知道國際上通用的質量單位是什么嗎?

  昨天老師回去收集日常生活中常用品的質量,讓我們一起來交流一下吧。(課件展示)

  方便面每包105克,食鹽一袋500克,牙膏一盒60克,一袋味精150克,一瓶飲料250克,香皂一塊100克,一袋洗衣粉1千克,一袋大米25千克……

 。ǘ﹨R報交流,導入新課。(板書:“克”和“千克” )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國際上常用的質量單位“克”和“千克”,接著認識“g”和“kg”,“g”是克,“”是千克。

 。ㄈ⿲嵺`體驗,建立概念。

  1.認識1克。學生根據(jù)老師收集到的生活用品的質量數(shù)據(jù)去談。

  同學們通過調查知道了表示物體有多重,可以用“克”和“千克”作單位,那么1克有多重呢?

  a教師用天平稱1角硬幣,得出結果是1克,同時告訴學生天平是用來稱很輕的物體的。

  b學生掂一掂硬幣,閉上眼睛感受1克有多重。教師同時告訴學生表示很輕物體有多重,用“克”作單位。

  c學生思考:生活中哪些東西大約重1克?(如:1枚紐扣、1片藥、1個小鑼絲、1;ㄉ椎。)

  d估一估我們的數(shù)學練習本有多重?(學生在小組內掂一掂、猜一猜,進行交流,最后老師用天平稱一稱,加以驗證。)

  2.認識千克。

  a教師拿出1袋鹽,讓學生讀出袋上所標明的質量(500克),再讓學生掂一掂,說出感受。告訴學生500克就是生活中常說的1斤。

  b2袋鹽重多少?列式計算:500克×2=1000克。滿1000克的物體我們用一個比較大的'單位“千克”表示。

 。ò鍟1千克=1000克 或 1=1000g)

  c掂一掂。小組內每位同學掂一掂兩袋鹽的重量,感受1千克有多重。

  d學生思考:生活中哪些東西約重1千克?

  3.小組內說一說,再全班匯報交流。

  猜一猜幾個蘋果重一千克,教師再臺秤進行驗證,同時向學生介紹臺秤及其用法。

  4.誰能說一說生活中稱哪些物品的重量要用千克作單位?

  先在小組內交流,再在全班進行匯報。

  5.想一想,估一估。

  先在小組內交流活動,估一估,再說一說一個蘋果、西瓜,笑笑各約多少千克。

 。ㄋ模╈柟萄由,加深認識。(課件出示)

  1、填空

 。1)我們學習了重量單位有(克)和(千克)。

 。2)1千克=(1000)克,1千克又等于(1)公斤

 。3)稱比較輕的物品的重量時,常用(克)做單位; 稱一般物品的重量時常用(千克)單位。

  2、請你在( )里填上合適的單位。

  1個蘋果重260( )1包洗衣粉重400( )1只小狗重10()1棵白菜重2( )

  3、比較大小。20xx克( )2千克199克( )1千克

  30千克( )3000 克 6千克( )6000克

  4、判斷。

 。1)1千克的鐵比1千克的棉花重。( )

 。2)媽媽買的雞蛋每個重約60克。( )

  5、考一考:一架天平,現(xiàn)有1克、2克、4克、6克、8克砝碼各1個,要稱13克物品,可以怎樣使用砝碼?

《有多重》教學設計3

  設計說明

  在日常生活中,學生對物體的輕重已經(jīng)積累了一些感性的認識,對常用的質量單位也有初步的了解,但是由于質量單位不像長度單位那樣具體、直觀,且大部分學生對質量的認識還比較模糊,因此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要想建立千克與克的質量觀念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谏鲜銮闆r,本設計關注了下面幾點:

  1、注重學生的自主探索。

  在教學中,給學生提供學具,并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讓他們在稱一稱、掂一掂、估一估等活動中,獲得有關千克的豐富體驗,從而牢固地建立千克的質量觀念。

  2、注重對實踐過程的指導和實踐結果的總結。

  在學生的操作過程中,注意實時調控和指導,使學生的實踐更有層次,目的性更強;在每項操作之后都幫助學生得出相應的結論,有效地促進了知識的生成。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天平 盤秤

  學生準備

  鹽 牛奶 黃豆 回形針 花生米 軍棋 2分硬幣 蘋果 雞蛋等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觀察主題圖,找出有關信息。

  提問:(1)圖中淘氣和小鳥分別在做什么?

  (2)淘氣和小鳥分別有多重?

  (3)誰的體重更重一些?你是怎樣知道的?

  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淘氣的體重是30千克,小鳥的體重是50克,淘氣比小鳥重。

  小結:淘氣的體重用“千克”作單位,小鳥的體重用“克”作單位,我們這節(jié)課就來認識這兩個質量單位。

  ⊙探究新知

  1、認識秤,學會讀數(shù)的方法。

  (1)了解學生知道的秤。

  師:在生活中,我們可以通過直接看物品包裝袋上標示的凈重知道物品的質量,但是很多物品沒有包裝。例如桌上擺的雞蛋、蘋果等。要想知道它們的質量該怎么辦呢?在生活中你見過哪些秤?在什么地方見過?(課件出示各種秤)

  請學生說一說在生活中見過的秤,比如學生可能通過看圖,看電視,逛市場見過盤秤、臺秤、電子秤、天平、彈簧秤、磅秤等。

  (2)了解讀數(shù)的'方法。

  出示盤秤,提問:你知道圓盤上的刻度數(shù)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嗎?如果指針指向1,表示托盤上的物品有多重?

  學生觀察盤秤上的圓盤,知道一個大格表示1千克。

  過渡:下面我們就來認識質量單位“千克”。

  2、動手實踐,建立“千克”的質量觀念。

  (1)稱一稱。

  以小組為單位,稱一稱兩袋鹽的質量,知道兩袋鹽的質量是1千克。

  (2)掂一掂。

  請每個小組的成員輪流把兩袋鹽放在手里掂一掂,感受1千克有多重。

  (3)估一估。

  用手掂一掂蘋果,估計一下大約幾個蘋果的質量是1千克,然后用秤來稱一稱,驗證自己的估計。

  (4)找一找。

  找一找周圍哪些物品的質量大約是1千克。

  預設

  生1:2瓶礦泉水大約是1千克。

  生2:1大袋洗衣粉大約是1千克。

  生3:10本數(shù)學書大約是1千克。

  (5)體會幾千克有多重。

  以小組為單位,想辦法任意稱出幾千克重的物品,然后用手掂一掂。(蘋果、洗衣液、白菜等課前準備好的物品)

  (6)抱一抱。

  匯報自己的體重,互相抱一抱,感受幾十千克(或幾十幾千克)的質量。

  設計意圖:通過以上環(huán)節(jié),學生依次體會到了1千克、幾千克、幾十千克(或幾十幾千克)的質量,給了學生直觀的感受和體驗,對于幫助學生建立“千克”的質量觀念大有益處。

《有多重》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進一步建立千克、克的質量觀念。

  2、培養(yǎng)學生的估計和解決與千克、克有關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3、在掂一掂、猜一猜中幫助學生建立千克、克的質量概念。

  4、培養(yǎng)學生與人友好合作的學習態(tài)度。

  教學重點:

  進一步建立千克、克的質量觀念。

  教學難點:

  正確估計生活中一些常見物品的質量。

  教學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老師昨天上超市買了一些大小差不多的.蘋果。估計一下:幾個蘋果大約重1千克?

  學生隨意估計的結果可能是雜亂、盲目的,在此矛盾的基礎上,教師提問:怎樣估計才能盡量使結果準確一些呢?

  二、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學生分四人小組討論:怎樣估計才能盡可能使結果更準確一些?

  學生的估計方法可能看有:拿出一個蘋果稱一稱,再根據(jù)這個蘋果的質量去進行推算;先稱好了1千克重的物品,用手掂一掂,再去掂蘋果,看幾個蘋果的質量掂起來和前面的感覺相似;直接用秤稱等。

  2、全班交流。

  3、教師根據(jù)學生提出的估計方法帶領學生進行驗證。

  問題:從錄像中你明白了什么?

  三、應用遷移,鞏固提高

  1、學生再次用彈簧秤稱出1千克重的物品,然后用手掂一掂,然后猜一猜,哪樣的物品的質量重1千克。

  2、第2題。先讓學生拿出一支鉛筆估一估,再用天平稱一稱。

  四、總結反思,拓展升華

  1、總結:說一說估計一樣物品的質量要使結果盡量準確必須注意什么?

  2、想一想,學生回答并說明理由。

  后記:進行兩袋食鹽重量的測量,1千克與1000克相等,從而推出1千克=1000克,2千克=20xx克,練習時學生能夠熟練地進行換算。

《有多重》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認識質量單位“噸”,了解1噸有多重,知道“1噸 = 1000千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2、能運用千克、克、噸的有關知識估計一些物體的質量,提高估計能力,感受質量與日常生活的聯(lián)系。

  教學重點:

  結合具體生活情境,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噸,了解1噸的實際質量,初步建立噸的'質量觀念。

  教學難點:

  掌握“1噸 = 1000千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課時安排:

  一課時

  課前準備

  相關課件

  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探索

  1、故事引入。

  師:同學們聽過“曹沖稱象”的故事嗎?讓我們一起看一看這個故事吧。同學一定要認真看,看完故事還要回答提出的問題呢!(出示微視頻,講“曹沖稱象”的故事。)(課件)出示1頭大象的問題情境“你知道我有多重嗎?

  師引導學生思考:用我們學過的質量單位克和千克說明大象有多重,你認為合適嗎?從而自然引出質量單位“噸”。噸是較大的質量單位,那么1噸有多重呢?

  (引出課題:1噸有多重,并板書)

  二、探究交流,感知新知1、利用多媒體出示書上畫面。

 。1)出示圖片,請同學讀一下數(shù)學信息。

  (2)請同學列算式獨立算一算,然后交流一下計算結果。

  2頭牛約重1000千克;10桶油約重1000千克;

  20袋面粉約重1000千克;40人約重1000千克。

 。3)小組匯報。你發(fā)現(xiàn)什么?

  師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1噸=1000千克,

  并介紹用字母表示:1 t=1000 kg。

  2、聯(lián)系生活,理解新知。

 。1)小活動:先了解自己同桌的體重,在背一背,說一說感受

 。2)舉例說明生活中有許多物體要用到質量單位噸。

  (多媒體出示) 讓學生說一說每幅圖的意思,教師進行補充。

 。3)讓學生再舉幾個生活中的例子,師生共同進行分析。

  三、綜合應用,鞏固拓展

  1、獨立完成書上的練一練,師巡視,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指導。 (學生獨立思考再反饋交流,請幾名學生匯報思考方法)

  2、談收獲

  四、拓展作業(yè)

  今天我們學習了有關質量單位噸的內容,請同學們調查生活中“噸”的影子,多少個什么東西合起來大約是一噸。

  板書設計

  1噸有多重

  1噸=1000千克

  字母表示:1 t=1000 kg。

《有多重》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噸,掌握“1噸=1000千克”,能進行質量單位間的簡單換算。

  2、培養(yǎng)觀察能力、估計能力、推理能力,初步發(fā)展空間想像能力;結合生活實際,解決與噸有關的簡單問題。

  3、結合具體情境,感受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

  〖教材分析〗

  本單元教材先安排了認識千克和克,再認識噸,最后安排了“搭配中的學問”的內容!1噸有多重”是本單元的第二課時,主要是結合具體生活情境,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噸,掌握1噸=1000千克,能進行質量單位間的簡單換算;結合生活實際,解決與噸有關的簡單問題。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認識了質量單位“克和千克”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因為噸是較大的質量單位,平時學生接觸的機會很少,所以教材首先通過猜一猜大象有多重,自然引出更大的質量單位“噸”;接著通過看一看、算一算、說一說來感受1噸有多重;再通過練一練,聯(lián)系生活實際,鞏固千克、克、噸之間的關系;最后利用“曹沖稱象”的故事,感受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教材中還設計了多幅情境圖,有利于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感知1噸有多重。本節(jié)課是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出發(fā),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課堂,將抽象的數(shù)學知識引入到富有情趣的課堂學習中,這樣就把數(shù)學知識和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融合起來,密切了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使學生真正感受到數(shù)學就在身邊,從而對數(shù)學產(chǎn)生親切感。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薩爾圖區(qū)地處大慶市中心,學校的辦學條件比較好,教學掛圖、多媒體、實物投影等教學用具基本上能滿足教學的要求。教師的總體素質也比較好。經(jīng)過兩年的課改實驗,三年級學生的觀察能力、估計能力、推理能力、空間想像能力已經(jīng)得到了初步發(fā)展。雖然,平時學生對 “噸”接觸得很少,但本節(jié)課是在上節(jié)課認識了質量單位“克和千克”的基礎上來進一步學習較大質量單位“噸”的;并且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有趣的情境,聯(lián)系生活實際,運用視頻、圖像等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學生在學習數(shù)學中獲得快樂的體驗,是能夠達成教學目標的。

  〖教學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探索

  1、故事引入。

  師:同學們聽過“曹沖稱象”的故事嗎?誰來講給大家聽一聽?其他同學一定要認真聽,聽完故事還要回答提出的問題呢!(師可隨之出示掛圖或多媒體出示畫面,并請一位同學講“曹沖稱象”的故事。)

  師:故事講得很生動,同學們聽得很認真,你們想一想,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生可能回答:一定很重,會用克、千克作單位,也有可能用噸作單位;也可能發(fā)出疑問:那得有多少千克呀?)

  師引導學生思考:用我們學過的質量單位克和千克說明大象有多重,你認為合適嗎?從而自然引出質量單位“噸”。噸是較大的質量單位,那么1噸有多重呢?

  (引出課題:1噸有多重,并板書)

  (二)探究交流,感知新知

  1、利用多媒體(或掛圖)出示書上畫面(也可以出示其他貼近學生生活的畫面)。

  (1)小組內看圖互相說一說,1噸有多重。(師深入小組,對讀圖有困難的學生給予幫助。)

  (2)算一算。

  通過小組計算(記錄員記錄數(shù)據(jù)),讓學生交流多少千克是1噸。

  3頭水牛約重1000千克;10桶油約重1000千克;

  20袋面粉約重1000千克;40人約重1000千克。

  (3)小組匯報。

  師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1噸=1000千克,并介紹用字母表示:1 t=1000 kg。

  2、聯(lián)系生活,理解新知。

  (1)舉例說明生活中有許多物體要用到質量單位噸。

  (掛圖或多媒體出示) 讓學生說一說每幅圖的意思,教師進行補充。

  (2)讓學生再舉幾個生活中的例子,師生共同進行分析。

  (三)綜合應用,鞏固拓展

  1、獨立完成書上的練一練(重新調整練習題的順序),師巡視,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指導。

  (1)填上合適的單位(克、千克、噸):

  (2)填一填。

  4千克=( )克3噸=( )千克

  5000克=( )千克( )t=20xx kg

  18 t=( )kg( )kg=6 t

  2、學生做完后,教師實物投影展示有代表性的學生作品,集體訂正。

  3、學生先獨立完成練一練的第2題,然后與同桌說一說思考方法。

  在○里填上“>”“<”或“=”。

  8000千克○8噸4500克○4千克

  3 t○3600 kg

  學生獨立思考再反饋交流,請幾名學生匯報思考方法。

  4、數(shù)學故事。

  (1)估算。

  剛才同學們聽了“曹沖稱象”的`故事,大家一起來看一看,曹沖稱了幾次才稱完?(掛圖或多媒體出示)

  船上的石頭稱了8次才稱完,記錄表如下:

  第幾次 1 2 3 4 5 6 7 8

  質量/kg 280 220 250 300 230 250 270 350

  你知道這頭大象有多重嗎?請看一下記錄表,我們先來估算一下。給學生思考的時間,然后找生匯報。

  (2)請同學們討論:曹沖為什么可以采用這個辦法稱象,你還有更好的辦法嗎?

  (3)這頭大象到底有多重呢?先獨立計算大象的重量,再在小組內交流一下計算結果。

  各組匯報計算結果。

  (有關討論和計算這兩個小環(huán)節(jié),教師可根據(jù)時間自行把握,如果時間不夠用,可作為課下作業(yè)。)

  (四)集體反饋,反思總結

  先讓學生說一說這節(jié)課有什么收獲,如果有必要教師可以以參與者的身份加以補充。

  (五)拓展作業(yè)

  今天我們學習了有關質量單位噸的內容,請同學們留心身邊有關質量的信息,如果發(fā)現(xiàn)了,請認真觀察,把它記在數(shù)學日記上。

  〖教學反思〗

  關于質量單位噸這個概念,對于學生來說比較陌生。通過創(chuàng)設有趣的故事情境,可以很快地把抽象的概念與學生熟悉而又感興趣的生活經(jīng)驗聯(lián)系起來,并且產(chǎn)生了新的問題。讓學生帶著新的問題,去探究身邊以往不太關注的事物,把“噸”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通過具體的生活情境,讓學生主動思考、探究、交流,構建自己關于噸的新知。在教學中,噸在學生頭腦中形成的空間想像不是很具體,如果在教學中能通過多種手段來盡可能地感知質量單位噸會更好一些。

  〖案例點評〗

  本節(jié)課教學設計有以下幾個特點。

  1、創(chuàng)設情境,激勵學生探索。

  教師首先創(chuàng)設情境,利用故事導入,猜測大象的體重;然后計算周圍熟悉物體的質量;最后來稱大象體重。這一系列的教學活動,把抽象的問題形象化,使學生學得有興趣,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

  2、重視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能力的培養(yǎng)。

  獨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本節(jié)課教師在關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和機會去觀察、思考、分析、討論,去主動地獲取知識,從而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意識,使學生掌握探究問題的方法。

  3、注重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無不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每個人都離不開數(shù)學,讓學生體驗到數(shù)學的價值,并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解決身邊的數(shù)學問題。

  4、教學設計有一定的彈性。

  本節(jié)課在教學環(huán)節(jié)和教學用具上,教師可以根據(jù)具體條件和具體情況去選擇。

《有多重》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生活情境,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噸,了解1噸的實際質量,初步建立噸的質量觀念。

  2、掌握“1噸 = 1000千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3、結合具體情境,提高對物體質量的估計能力。

  教學重點:

  結合具體生活情境,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噸,了解1噸的實際質量,初步建立噸的質量觀念。

  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課件)出示1頭大象的問題情境“你知道我有多重嗎?

  二、探索新知,解決問題

  1、猜一猜。讓學生猜一猜大象的質量,引出質量單位“噸”。

  2、看一看,算一算。利用圖片逐一出示一個個情境,讓學生看一看,算一算,再說一說。

  3、說一說。讓學生說說生活中哪些物體的質量單位要用噸。教材中的例子讓學生看一看,第一幅圖的意思是這座橋最多能承受“50噸”的`質量。

  4、練一練。通過練習,進一步鞏固噸的質量單位。

  三、鞏固練習,拓展應用

  指導完成課本第22頁“練一練”的第1、2、3題

  四、全課總結,拓展延伸

  1.課件出示“曹沖稱象”的故事情境圖

  2.讓學生講“曹沖稱象”的故事。討論曹沖為什么要以用這個辦法稱象。

  3.請你計算這頭大象有多重。

  4.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有多重》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境,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有多重,理解“1千克=1000克”,學會簡單的換算。

  2、結合生活實際,解決與千克、克有關的簡單問題,體驗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感受數(shù)學就在身邊。

  3、結合操作過程,養(yǎng)成熱情參與、認真傾聽、積極思考的習慣,培養(yǎng)團隊合作的意識。

  〖教材分析〗

  本課是學生初次學習質量單位。質量單位不像長度單位那么直觀、具體,不能只靠觀察得到認識。為了便于學生理解克和千克,教材注意引導學生通過多種實際操作活動,如掂一掂、估一估、稱一稱等來進行感知;尤其重視了對學生估重能力的培養(yǎng),增加了學生對克和千克的感性認識;并聯(lián)系實際,使學生初步體驗到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應用。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我班有學生64人,是大實驗班,給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實際操作活動增加了難度。但由于平時學生小組活動開展得多,這就為各項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基礎。就質量知識而言,學生平時雖然聽得多,但普遍缺乏親身體驗,僅停留于物體間輕重的比較層面上,對具體質量沒有感覺。

  〖教學設計〗

  (一)情境導入

  1、交流。

  (1)匯報:課前,同學們收集了生活中一些物體的質量信息,說說你的調查信息。

  (教師解釋:購物的時候,商品的好壞叫做質量;平時我們所說的重量,也叫做質量。板書:質量)

  (2)啟發(fā):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呢?

  (3)互補:①有的用千克,有的用克,還有用公斤、斤作為單位的;②比較輕的物體用克作單位,比較重的物體用千克作單位。……

  2、揭題

  千克和克是國際通用的兩個質量單位,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認識它們。

  (評析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入手,讓學生在暢所欲言中自然激發(fā)對知識的探究欲望。教師還注意到數(shù)學語言的準確性,引入“質量”這一名詞。)

  (二)自主求知

  1、交流自學收獲,獲取基礎知識。

  (1)出示:自學引導題(實物展臺)。

  ①你能找到重1千克和1克的物體嗎?

 、谇Э撕涂酥g有什么關系呢?

 、勰阒涝鯓佑米帜副硎厩Э撕涂藛?

  (2)互學。

 、偻ㄟ^觀察包裝袋,我知道了1袋鹽重500克,2袋鹽正好重1千克。通過詢問父母,我知道了1枚2分硬幣正好重1克。(選擇學生的調查結果適當板書)

  ②通過看書,我知道了1千克=1000克。

  (質疑:1千克里面有多少個1克?多少個1克才相當于1個1千克?)

  ③通過看書,我知道了千克可以記作“kg”,克可以記作“g”。

  (教師教讀→學生練寫→用字母表示關系式)

  (評析以自學引導題為主線,通過對課前自學的反饋,使學生對千克和克的基本知識點初步了解,為下面一系列的體驗活動奠定了基礎。這三個問題,指向明確,便于學生利用課本進行自學,克服了學生預習時的盲目性,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獨立實踐體驗,初步建立概念。

  (1)掂一掂:掂兩袋鹽,感受1千克的實際質量;掂1枚2分硬幣,感受1克的實際質量。

  (2)說一說: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約重1千克?哪些物體約重1克?

  (3)評一評:其他物體是否約重1千克或1克?(對應板書)

  3、小組實踐體驗,明晰質量概念。

  (1)質疑:要想知道物體到底有多重,怎么辦?

  (2)(實物展臺)出示各種秤的圖片:臺秤、天平、電子秤、彈簧秤、磅秤。

  (3)詢問:你們用過天平和臺秤嗎?

  (4)互補。

 、偬炱椒Q較輕物體,臺秤稱較重物體。

 、谔炱剑鹤蟊P放物品,右盤放砝碼;指針指中間,兩邊才平衡。

 、叟_秤:1大格表示1千克,1小格表示100克。(說明:均為8千克臺秤)

  (5)(實物展臺)出示活動報告單:

  估一估、稱一稱

  ①( )個蘋果大約重1千克。

  ② 一枝鉛筆 一本字典 50顆花生 一個土豆

  我的估計

  稱量結果

  教師說明活動要求:先請同學們估一估每種物品的質量,再稱一稱,稱量時大家要互相幫助,小組長要讓每一個同學都有稱的機會,稱完后及時做好記錄。

  ③分組活動,教師巡視指導。

  ④請1組學生上臺,(實物展臺)展示4人活動報告;組織學生互評。(a?貝蠹葉暈頤塹謀ǜ嬗惺裁純捶??b?蹦奈煌?學估計得比較接近?c?彼?們的稱量結果準確嗎?d?蔽?什么會出現(xiàn)不同的答案?)

  (評析從個體體驗到小組活動,活動組織頗具匠心,先悉心體會1千克和1克,再進行小組間的操作與交流。教師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在“估一估”“稱一稱”“比一比”“議一議”的活動中自主獲得對質量的理解和感悟。這看似繁多的活動內容,在教師的精心設計和調控下進行得有條不紊,體現(xiàn)了質量概念建立的層次性和遞進性。這是一個成功的活動組織案例。)

  (三)總結回顧

  1、閱讀:教師引導學生看書。

  2、交流:今天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

  3、質疑:你還有什么問題需要提出的嗎?

  4、評價:哪些同學表現(xiàn)得最好?你認為自己表現(xiàn)得怎么樣呢?

  (評析總結過程不僅注重了對知識的整合,也注重了對學習過程的評價,為學生樹立了好的榜樣,提醒學生進行自我反思,幫助學生樹立對待學習的正確情感與態(tài)度。本節(jié)課的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均能克服數(shù)學教學中的非數(shù)學活動傾向,有效地對數(shù)學教學活動進行了監(jiān)控,更好地將學生的學習熱情與創(chuàng)造性引導到數(shù)學活動中去,促進了學生認知的、情感的和社會性的發(fā)展。)

  (四)運用拓展

  1、第20頁第1題:

  (1)獨立嘗試填寫;

  (2)反饋。(這兩個臺秤有什么不同?)

  2、第20頁第2題:獨立完成,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3、(實物展臺)填寫合適的質量單位。(圖片)

  (1)一個乒乓球重1();

  (2)一袋洗衣粉重1();

  (3)1管牙膏重100();

  (4)一個小朋友重23()。

  4、(機動)想一想:1千克棉花和1千克的鹽比較,哪個重些?

  (1)獨立思考。

  (2)請持不同答案的若干學生上臺,分組開展互辯。

  (3)達成共識:物體的大小決定不了物體的質量。

  5、布置作業(yè):完成第20頁實踐活動。

  (評析相信學生的能力,在練習時,總讓學生先獨立嘗試利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再進行師生間的交流,產(chǎn)生共鳴。構建在“自悟”基礎上的'交流更利于學生從中獲得成功的喜悅,也便于學生進行自我考查、自我校正習慣的培養(yǎng)。)

  板書設計:

  質量

  質量單位 千克 kg 1千克=1000克 約重1千克的物體

  克 g 約重1克的物體

  ……

  〖教學反思〗

  如何組織學生開展實際操作活動?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質量概念?這是我在設計本課時,著力思考的兩個問題。

  本課,我為學生準備了稱量工具,讓學生帶來了食鹽、硬幣、花生、蘋果等很多實物,為學生的實踐活動創(chuàng)造了充分的條件。設計時,考慮到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把對質量的理解分為“模糊→初感→明晰”三個階段,使之落到了實處。在設計本課時,沒有將操作活動按傳統(tǒng)方式貫穿于教學始終。課前,以自學引導題為主線,讓學生通過調查,感受質量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讓學生通過閱讀,知道“1千克=1000克”以及用字母表示千克和克這樣的基本知識,這樣很好地發(fā)揮了社會大課堂和課本的工具作用。開始,先通過師生間的交流互學,再獨立掂兩袋鹽、一枚硬幣,使學生的認知由模糊逐步向清晰過渡;接著組織學生分組開展估一估、稱一稱的操作活動,從而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使學生感受到不同物體的不同質量,體驗到千克、克這一數(shù)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價值。由于在設計時,刪減了一些稱量食鹽、硬幣和關系推導等環(huán)節(jié),給學生的操作提供了更多的時間。本節(jié)課的設計充分考慮學生特點,活動開展相對集中。實踐表明:課堂上,學生交流得充分,操作得也很充分,出色地完成了教師預定的任務。教師教得輕松,學生“玩”得盡興,的確是一次成功的教學活動。

  值得改進的是:在天平和臺秤的使用上,講解略顯倉促,學生一時不能很好地掌握,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測量的準確性,如果課前教師能拿出時間進行專門、細致的講解、操作,活動的效果會更好些。

《有多重》教學設計9

  一、說教材

  《1噸有多重》是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第五冊第三單元的內容,噸的認識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認識了質量單位“克”和“千克”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通過本課的教學,使學生對質量單位有比較全面的認識和理解。

  教材先通過猜測大象大約三噸重的場景,導入課題并突出本課重難點,學生感受到生活中“噸”的應用,然后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通過3頭牛、10桶油、20袋大米等物體的重量,幫助學生學習并加深1噸=1000千克的認識。接著,結合實際中的例子進一步學習噸及在生活中的應用,認識噸在生活中應用廣泛。最后通過練習讓學生了解并掌握噸與千克之間的簡單換算及質量單位的合理運用。

  基于以上我對本課的認識和教材設計意圖,確定如下教學目標及其重難點:

  (一)教學目標

  1、借助生活中的具體事物,感知了解噸的含義,通過想像和推理初步建立某些物體1噸重的觀念。

  2、掌握1噸=1000千克,并能進行噸與千克的簡單換算。

  3、提高對物體質量的估計能力,培養(yǎng)學生比較、歸納能力,鞏固千克、克、噸質量概念之間的關系

  4、在實踐活動中,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ǘ┙虒W重點難點

  在具體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認識噸,知道1噸=1000千克并進行換算

  初步形成噸的質量觀念,能結合實際正確應用質量單位

  二、說教法和學法

  (一)說教法

  根據(jù)本節(jié)教材內容特點,為了更有效地了解1噸的實際質量,理解數(shù)學的抽象性,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在設計教案時擬體現(xiàn)以下幾點:

  1、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并應用于生活

  數(shù)學學習的最終目標是應用,噸又是生活中常常會見到、用到的單位。這樣的內容決定了這節(jié)課的教學應該從生活中來,再走到生活中去。

  2、啟發(fā)式教學

  由教師創(chuàng)設生動情景故事,讓學生主動探索,在活動中去感知、發(fā)現(xiàn),從而逐步培養(yǎng)學生聯(lián)系實際能力。噸雖然在生活中常見,但對孩子來說,依然顯得抽象。為了能讓孩子對1噸有較為深刻的認識,課堂上要讓學生親自去嘗試,在親身感受中去想像,去推算。

  3、情景教學法

  課程標準指出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基礎之上。因此情景的創(chuàng)設要立足于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知識背景。新課開始,通過現(xiàn)代版《曹沖稱象》的故事,激發(fā)學生興趣,使他們積極參與到學生、探究中。課堂接近尾聲,考慮到比較難調動學生情緒,因此又設計了《小“糊涂”日記》一情景,學習和運用“克、千克、噸“三個質量單位,并且能很好的對本堂課進行總結,又突出重難點。學生情緒激昂。

 。ǘ┱f學法

  學生已經(jīng)能夠準確地進行千克和克單位之間的換算,這些都為這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作了知識的鋪墊和思路孕伏。對于噸這個質量單位,噸是較大的質量單位,平時學生接觸較少,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雖然略有所聞,但接觸并不多。教材所展現(xiàn)的知識結構,層次清楚、循序漸進,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努力為學生數(shù)學學習提供生動活潑的材料與環(huán)境,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維、勇于探索的強大內動力。教師創(chuàng)設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環(huán)境,積極實行探究性學習,激發(fā)學生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

  同時,本節(jié)課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力求借助這些手段使情節(jié)更生動,并突出重點,提高效率。

  三、說教學過程

  本課的教學過程分五個環(huán)節(jié)進行

 。ㄒ唬┕适录と,導入新課

  新課開始,我特意創(chuàng)設了現(xiàn)代版《曹沖稱象》的故事,并為后面單位換算留下伏筆。

  為了讓故事生動,離現(xiàn)實生活比較貼近,我將曹操設計成一小學老師,由老師帶領同學們去湖邊進行綜合實踐體驗。曹操問學生:“有誰能稱出大象的體重?”正當學生圍坐湖邊發(fā)愁時,老師五歲的兒子曹沖來到學生當中,他利用船、石頭和磅秤將大象體重稱出。根據(jù)教材提供八次稱石頭的質量數(shù)據(jù),讓學生算出:

  大象的體重為2800千克。由此引出問題:

  像這樣的大宗物品還有其它更大的'質量單位來表示嗎?

  學生會由課題猜想出質量單位“噸”,老師追問:為什么用噸,1噸到底有多重呢?2800千克可以用噸表示成什么呢?(板書2800千克=多少噸)這時老師及時引出課題并介紹噸的字母表示為“t”(板書:1噸有多重)“噸”用字母表示為“t”

  這個環(huán)節(jié)通過現(xiàn)實生活中的生動素材引入新知,使抽象的數(shù)學知識具有豐富的現(xiàn)實背景,舊故事新說法,使學生耳目一新,引發(fā)興趣。

 。ǘ毓手、導出新知

  首先提問:有哪位同學還記得前幾節(jié)課,我們學過千克、克的質量換算?

  學生在做出1千克=1000克的回答時,我抓住時機繼續(xù)發(fā)問:

  同樣是質量單位,你能推想出,當千克滿了多少可以用1噸表示呢?

  學生根據(jù)千克、克的質量關系,能猜想出千克、噸之間的關系也是“1000”,從而得出:1噸=(1000)千克

  這一環(huán)節(jié)非常簡短,通過老師引導性的發(fā)問和學生的猜想,從而引出新的質量關系,這樣的設計有利于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學生對于自己成功的推斷會記憶猶新,并帶動全班的情緒,提高整堂課的效率。

 。ㄈ┗顒芋w驗、學習新知

  考慮到現(xiàn)在班級都有飲水機,所以,我特別設計了《抬水》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體驗1桶水(20千克)的重量,從而推想一噸有多重。

  在學生已感受1桶水很重的狀況下,我讓生計算出:10桶、20桶、50桶的質量分別是多少后,從而引出50桶水約1噸重(電腦出示)。

  再讓同學們想想:我們平常每天喝多少桶水呢?照這樣的速度,喝完一噸水差不多多少天的時間呢?學生按每天喝一桶水的速度,算出喝完1噸水需要50天的時間

  通過這樣的體驗,學生已感受到“噸”是一個很大的質量單位,一般在計量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質量時,才會用噸作單位,并在計算10桶、20桶、50桶過程中驗證并鞏固了1噸=1000千克的換算關系。

  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只有學生把所學知識與生活經(jīng)驗聯(lián)系起來,更多的接觸和經(jīng)歷有關情景和實例,在現(xiàn)實背景下感受體驗,才能更好的掌握知識,內化知識。

 。ㄋ模┛纯此闼悖兄1噸

  電腦展示《生活中的一噸》,前面的抬水試驗,同學們已經(jīng)了解到:1桶水20kg——50桶約1噸重

  繼續(xù)展示:1頭牛350kg——3頭牛約1噸重

  1桶油100kg ——10桶油約重1噸

  1袋面粉50 kg ——20袋面粉約重1噸

  1學生25kg ——40個學生約重1噸

  1箱蘋果的重量是10千克,1大桶礦泉水的重量是20千克,1位老師體重50千克,請問你可以組成哪些1噸呢?(以小組合作可自由組合)

  這部分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對質量單位有更好的數(shù)感,要讓學生更多地接觸和理解現(xiàn)實問題,有意識地將現(xiàn)實問題與質量關系建立起聯(lián)系。使已經(jīng)具備的數(shù)感得到進一步強化,同時,進一步加深了1噸=1000千克換算的理解。最后一個小組合作探究,發(fā)散學生思維能力,多方位進行思考得出1噸可以怎樣組成,加深鞏固學生對1噸的理解與應用。

  此時,解決前面《曹沖稱象》留下的問題,即:2180千克還可以用什么質量單位來表示呢?

  通過計算2800千克=2噸800千克,學生知道:一頭大象大約有3噸重

  將前面遺留的問題有始有終解決完畢,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數(shù)學學習習慣。

  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在建立1噸概念后,讓生初步建立幾噸的概念,并為第四課時內容奠定基礎;另一方面也讓學生養(yǎng)成:面對不同情況,仍能發(fā)揮主動思考的學習習慣。

  接著,讓學生自由發(fā)揮,說說生活中有哪些噸?例:這車煤有4噸;這輛貨車限重3噸等等,從中發(fā)現(xiàn)噸在生活中廣泛存在。

 。ㄎ澹┱n堂總結,靈活運用

  一節(jié)課結尾時,學生對于“噸”已有了初步地認識,但要正確區(qū)分并運用“千克、克、噸”這三個質量單位,還有一定的困難。為使學生能用比較的方法歸納所學內容,所以設計了《小“糊涂”日記》(電腦出示)一情景,日記上這樣寫到:

  今天早晨起床后,我喝了一杯150克的牛奶,吃了一個55千克的雞蛋,吃得飽極了。然后背起3噸重的書包向學校跑去。在路上,一輛大貨車滿載7克左右的水泥從我身邊飛馳而過,把我嚇了一大跳!

  當我以夸張的語氣和肢體語言讀完時,學生已是捧著肚子大笑不已:

  此時,我更加故意問到:“你們?yōu)槭裁葱δ?有什么好笑的地方??/p>

  學生會紛紛說出自己的想法。按常規(guī),課尾時會很難調動學生情緒,但此時的學生卻各個情緒激昂。

  我抓住時機馬上問到:“你想對小糊涂說些什么?”你們有什么好的辦法不亂用這三個質量單位嗎?

  學生在老師的提問下,能主動進行歸納小結出對三個質量單位的感受,從而替代了以往教師總結成詞的教學模式。

  學生通過比較,在老師問題的引導下,充分發(fā)揮主體作用,將學習內容歸納得系統(tǒng)、完整。

  本環(huán)節(jié)先是通過一組題幫學生整理所學過的質量單位,使學生能夠準確分辨克、千克、噸,幫助學生組建知識結構。

《有多重》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克。

  2、在具體生活情境中了解用盤秤稱物體質量的方法,感受1克和1千克的實際質量,建立1克和1千克的實際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關系。

  3、通過從實際生活中引出質量單位的觀念,讓學生認識到質量單位與實際生活是緊密聯(lián)系的,對數(shù)學產(chǎn)生親切感,培養(yǎng)學生估測意識。

  教具準備:

  電腦課件、實物

  學具準備:

  實物若干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感知輕重(課件)

  1、故事導入。

  2、建立物體質量的概念。

  二、實踐操作,建立概念

 。ㄒ唬┱J識生活中的秤。

 。ǘ┛匆豢闯R娢锲返馁|量。

  課件演示:牙膏重190克、一包方便面重203克、一盒糖500克、一桶洗潔精2千克、一桶油5千克、一袋大米重25千克。

  師:看了這幾樣物體的重量,有什么發(fā)現(xiàn)嗎?

  小結:千克和克是世界各個國家統(tǒng)一使用的質量單位,千克和克還有一個有趣的英文名字,千克叫作kg。g是表示克的符號!

 。ㄈ┙⑶Э说馁|量概念

  介紹臺秤的使用方法,認識臺秤稱物體所用的質量單位是千克。

  1、稱一稱。小組合作稱出第一袋一千克的米米的質量。

  2、掂一掂。掂掂手中這袋1千克米的質量并感受一下一千克的質量。

  3、估一估。小組合作找出身邊的物體進行掂一掂,估一估,稱一稱的活動,找出一千克重大約有多少個物體?

  4、猜一猜。

 。1)猜小猴為烏龜和兔子準備的物品中有兩袋棉花和石頭,它們誰重誰輕?

 。2)稱出石頭和棉花的重量是兩千在。

  (3)感受物品不能從它的大小、多少來判斷它的輕重,而應該實際的去稱量才能知道。

  5、拎一拎。把剛才稱的兩千克的物品拎一拎,感受兩千克的質量怎樣?

  6、說一說。生活中有哪些常見的物品是以千克為單位的呢?

 。ㄋ模┙⒖说馁|量概念。

  1、認識克。

  師:老師這有5個2分的硬幣,它有多重誰來猜一猜?生猜。

  師:看來大家意見不統(tǒng)一,我們來稱一稱吧?

  2、稱一稱。稱出5個2分的硬幣。從而引出一個2分的硬幣是1克。

  3、掂一掂,說一說一克2分硬幣放在手中的感受。

  4、找一找,學具盒中還有哪些物品大約1克重呢?

  5、比一比。把1克重的東西跟剛才1千克的米比起來,感覺怎樣?

 。ㄎ澹└惺芮Э伺c克的關系

  1、掂一掂。掂抽屜里一袋100克的糖物品。說說比1克怎樣,比1千克怎樣?

  2、稱一稱。把學生的糖跟老師的糖合在一起,進行累加計算一下一共有幾克?再拿到臺秤上去稱稱看。

  仔細觀察秤盤上,指針指在什么位置上?不是1000克嗎?指針怎么指著1?

  生:因為臺秤上的質量單位是千克,指針指著1表示1千克。

  3、引出千克和克的關系。

  剛才我們知道這一大袋糖的質量是1000克,而用臺秤稱的結果是1千克,那么1000克和1千克中間可以用一個什么符號連接?板書“=”。用英文表示就是:1kg=1000g。

  4、教1千克=1000克的讀法。

  三、鞏固練習,加深理解

  1、給商品填上合適的單位。

  一包餅干重150( ) 一條魚重2( ) 一顆糖10( )

  一個西瓜重4( ) 一頭豬重150( )

  2、單位換算。

  4千克=( )克 2千克=( )克 ( )kg=3000g 6000克=( )千克

  3、把標簽貼到合適的物體上。

  笑笑的體重 一只公雞 一個梨 一個一元硬幣 一輛卡車

  7克 160克 30千克 2千克

  四、課后實踐,不斷延伸

  1、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

  2、回家用秤稱一稱或掂一掂、估一估、算一算等方法,感受一下家中幾種物品的質量。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我為學生準備了稱質量工具(臺稱、彈簧稱等),并給學生帶來了米、硬幣、橘子、蘋果、石頭等很多實物,為學生的實踐活動創(chuàng)造了充分的條件。設計時,考慮到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把對質量的理解分為“模糊→體驗→明晰”三個階段。為了使之落到了實處,課前,我以學生最喜歡的動物故事導入新課,讓學生通過身邊的事,感受質量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讓學生通過掂、估、猜、稱,知道1千克=1000克以及用字母表示千克(kg)和克(g)這樣的基本知識,再通過師生間的交流互動,充分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使學生感受到不同物體的不同質量,使學生的認知由模糊逐步向清晰過渡;體驗到千克、克這一數(shù)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價值。本節(jié)課的設計充分考慮學生特點,活動開展相對集中(小組合作)。實踐表明:課堂上,學生交流得充分,操作得也得當,出色地完成了教師預定的任務;全課我感覺教得輕松,學生“玩”得盡興,“學”得到位。

  值得改進的是:彈簧秤的使用上,說明略顯倉促,學生一時不能很好地掌握,如果課前我能拿出一些時間進行專門、細致的說明、操作,我想活動的效果一定會更好些。用字母表示1kg=1000g忘了告訴學生。

  【課例點評】

  對“克”與“千克”這兩個量比較抽象,為了使學生獲得千克、克的具體概念,教師將知識性與趣味性融為一體,學生學得積極主動,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突出表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情境,激發(fā)學生探究愿望

  1、引發(fā)稱物品的愿望,認識“秤”

  教師學生創(chuàng)設了動物比賽的場景,并提出幫助小花貓在比賽中獲勝的問題,引出稱物品的愿望,認識“秤”,為下一階段的實踐活動打下扎實的基礎。

  2、引發(fā)“估”物品的愿望,感受“1千克”

  教師通過準確估計4本新華字典約重1千克,讓學生興奮不已,在“哇!好準哦”聲中產(chǎn)生“估”物品的愿望,尋找出身邊的物體感受1千克。

  3、引發(fā)更換工具的愿望,體會“克”

  教師將這5個硬幣往臺秤托盤上一放,學生發(fā)現(xiàn)指針“沒動靜”,從而喚起學生更換工具的愿望,探討得出1個2分硬幣的質量是1克。

  4、引發(fā)找的愿望,發(fā)現(xiàn)“進率”

  在學習小組尋找到100克的物品后,教師把10個小組的物品放在臺秤的托盤上一稱,使學生在“哇!”聲中自然的得出千克與克之間的進率。

  二、調動多種感官參與,拓寬學生體驗空間

  1、創(chuàng)設情景,感知輕重

  一是借助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和認知水平,創(chuàng)設動物馱物品比賽情境,為小花貓選一袋物品并說明理由。二是為學生提供了一組常見物品的質量,讓學生根據(jù)這些物品標注的質量,談自己的發(fā)現(xiàn),感知千克與克的區(qū)別。

  2、實踐體驗,建立概念

  為使學生真正地感受到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教師為學生提供了實踐活動需要的基本物品作為教學資源,如:臺秤、天平、彈簧秤等測量工具;米、石頭;鈕扣、螺絲釘?shù)葘嵨铮龑W生通過猜、稱、掂、拎、找、估、算等活動,讓學生在親身經(jīng)歷和體驗1千克和1克的質量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

  3、實踐活動,感受數(shù)學

  布魯納說過“探索是數(shù)學的生命線!睘槭箤W生明白物品的輕重不能從它體積的大小、多少來判斷的道理,教師極其重視學生的直接經(jīng)驗,為學生提供了實際質量相同的物品,把不能只靠觀察得到的物品輕重的數(shù)學問題轉變?yōu)閷W生可體驗的數(shù)學事實,使學生在猜、稱、想的活動中不斷地感受數(shù)學。

《有多重》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生活情境,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實際質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質量觀念。

  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3、體驗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感受數(shù)學就在身邊。

  教學重點:

  結合具體生活情境,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實際質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質量觀念。

  教學難點:

  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教學用具:

  各種秤、1千克的鹽。

  教學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感知輕重:

  1、游戲導入。請三位學生到臺前做“背一背”的游戲(請一位同學背另外兩位同學,被被的兩位同學輕重對比明顯)。背的同學把感受講給同學們聽,讓學生感受到人是有輕重的。

  2、實踐體驗。再請學生掂一掂桌上或帶來的物體,感受物體的輕重并互相說一說。

  二、實踐體驗,建立概念。

  1、認識秤。

  2、建立千克的質量觀念。

  ⑴、稱一稱。

 、啤⒌嘁坏。

  ⑶、估一估。

 、、找一找。

 、、猜一猜。

 、、拎一拎。

 、、說一說。

 、、小結:生活中常用千克做單位表示物體有多重。

  3、建立克的質量觀念。

  4、單位換算。

 、拧⒆寣W生通過稱一稱、算一算等活動,理解1千克=1000克。如可以通過稱2袋500克的鹽,也可以稱5袋200克的米等活動。

  ⑵、用“kg”表示“千克”,用“g”表示克,并讓學生說說再哪兒看見過這種符號。

  三、拓展應用

  1、一個雞蛋重( ) 一個西瓜重( )

  2、 2kg=( )g 4000g=( )kg

  7kg=( )g 8000g=( )kg

  3、想一想:

  1千克的棉花和1千克的鹽比較,哪個重些?

《有多重》教學設計12

  教材分析:

  《一噸有多重》 是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第二課內容。本課是在學生認識了千克和克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更大的質量單位“噸”的教學。對于單位“噸”,平時學生幾乎沒有接觸,所以對于“1噸有多重“的教學要結合具體的生活情境,讓學生能實際地感受并認識。

  學情分析:

  《一噸有多重》這節(jié)課的內容,從學生的知識方面來看:已經(jīng)有克與千克的認識作基礎。同時學生已學習數(shù)學兩年多了,他們喜歡上了數(shù)學課,善于獨立思考,同時樂于合作交流,該班學生課上表現(xiàn)極為活躍,語言表達能力較強,學生敢想敢說,愿意發(fā)表自己見解,有較好的學習數(shù)學的能力。

  根據(jù)課標要求和教材的編排意圖,結合三年級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實際情況,我確立以下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

  1、結合具體情境,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噸,了解1噸的實際重量,初步建立噸的質量觀念。

  2、合具體情境,提高對物體質量的估計能力。

  3、經(jīng)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學會合作學習的意識。

  教學重點:

  “噸”的質量觀念的建立,掌握1噸=1000千克。

  教學難點:

  認識和明確“噸”的實際意義。

  教學方法:

  通過課件演示法和聯(lián)想教學法,從多角度地讓學生感知1噸的重量,如學生最熟悉的自身的體重,并通過算一算,背一背,提一提來認識單位1噸的大小。

  課前準備:課件、一袋面粉。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1、師:在三國時期,有一個非常有名的故事——曹沖稱象。誰來講給大家聽?一個同學說時,其他同學一定要認真聽,聽完故事還要回答提出的問題呢。ǔ鍪菊n件:曹沖稱象的情境圖)。

  師:故事講得很生動,同學們聽得很認真,你們猜一猜,大象到底有多重?

  (學生可能回答:一定很重,比三頭牛還要重,大概有1000多千克吧。) 師:用我們學過的質量單位克和千克說明大象有多重,你們認為合適嗎?

 。▽W生可能回答:不太合適,因為大象太重了,要用更大的質量單位。) 師:真會動腦筋!確實用千克、克有點不合適,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更大的

  質量單位“噸”。(板書課題:一噸有多重)

  設計意圖:通過故事導入,讓學生知道稱較大的物體的質量時,要用“噸”作單位。

  二、探索新知

  1、認一認,說一說

  師:1噸到底有多重呢?這個要用磅秤才能稱出來,但我們學過“曹沖稱象”的故事,我們可以把1噸分成小的單位來計量。

  師:同學們,通過昨天的學習,你們已經(jīng)知道自己的體重有多少千克,現(xiàn)在請體重是25千克的同學站出來,(正好有8位同學:王源,慕子恒,慕翻燕,王保,薛佳藝,王娜,杰張,王雪曼)

  師:這樣,如果以這8個同學為一組,請大家算一算,他們的體重有多少千克?

 。▽W生計算出:25×8的結果是200千克,)

  師:如果有這樣5組的同學,他們的體重又有多重?

 。▽W生計算:200×5的結果是1000千克。)

  師:通過大家的計算,我們知道像這樣5組同學的體重為1000千克,也可以用我們今天認識的新朋友“噸”作單位,即:1000千克的'質量的物體,就是1噸。(板書:1噸=1000千克,1t=1000kg)

  2、感知1噸

  師:1噸到底有多重,同學們?

  ( 背一背)請一個平時認為是大力士的男孩背一背體重是25千克的一個學生,背2個學生(非常吃力),然后想像一下剛才8個學生的體重,5

  組這樣同學的體重,即1噸的重量。

  (提一提)1袋面粉質量50千克,20袋面粉約重1噸。

 。ㄏ胍幌耄1桶油重100千克,10桶油大約重1噸 。

  師小結:“噸”是一個很大的質量單位,,所以在計量較重或大量物體的質量時,常用到噸。

  3、找一找,說一說,

  師:通過上面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一噸大約有多重。找一找,在生活中在哪見到過“噸”?

  (大橋的承重是50噸,吊車能吊起8噸重的物體,電梯限重1000千克也就是1噸……)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算一算,知道了1噸=1000千克,再通過背一背,想一想,提一提,找一找,說一說,充分讓學生感知噸,并在大腦里建立質量單位在生活中的用法。

  三、回歸生活,知識應用(智勇大沖關):

  第一關:填一填。

  4千克=()克 3噸=( )千克

  5000克=( )千克 ( )t=20xx kg

  18t=()kg ( )kg=6 t

  (分組完成,請幾名學生匯報方法。)

  第二關::幫小明改日記

  (課件出示日記并播放錄音)

  今天,陽光明媚,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動物園玩,我們先到超市買了1克蘋果和2噸梨,又買了1個50千克的雞蛋。我看見超市里有電子秤,上去一稱我的體重,哎呀,我的體重都30克了。到了動物園。動物園里動物可真多,我估計了一下,一頭獅子大約重350克吧,大象挺重的,最少也有2克吧,還有會說話的鸚鵡大約重120千克。大水牛少說也有338噸重。 參觀完動物園,我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學生搶答,教師評價)

  第三關:開放題:(課件出示)

  我是小小檢查員

  黃河大橋上現(xiàn)在需要招聘一批檢查員,你想去嗎?

  師:在黃河大橋上有一塊牌子,上面寫著“限重13噸”,下面這些車能通過嗎?

 。1)、張叔叔的車裝載5000千克的煤。

 。2)王叔叔的車裝載3頭大象,每頭大約重5噸。

 。3)一輛載80袋水泥(每袋50千克)的車子。

  (4)一輛13噸和一輛2500千克的車能不能同時通過。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智勇大沖關,讓學生對質量單位有一覺清晰的認識,并能從正反兩面進行單位換算練習,靈活地把握克、千克與噸的關系。 師小結:其實80%的車禍都是由于超載造成的。現(xiàn)在你想對超載的叔叔說什么?假如你的親戚中有人是司機,你今天回去會對他們說些什么?

  四、拓展作業(yè):

《有多重》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生活情境,感受認識質量的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實際質量。

  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3、體驗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感受數(shù)學就在身邊,培養(yǎng)應用意識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1、建立1千克、1克的概念;估算出一些物品有多重。

  2、建立1千克、1克的概念。

  3、讓學生在觀察、操作中獲得豐富的體驗,初步建立質量單位的觀念。

  教學難點:

  1、了解1千克和1克的實際質量。

  2、建立1千克、1克的概念。

  教具準備:

  硬幣、鹽、蘋果、鉛筆、臺秤、天平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感知輕重

  1、情境導入。

  師:同學們我們先來玩一個“背一背”的游戲。(找三個同學,一個力氣大的,一個胖的,一個瘦的,讓力氣大的背另外兩個)

  師:問背的同學有什么感受?

  生:一個輕,一個重。

  師:人的體重是有輕重之分的。

  師:讓學生感受數(shù)學課本和鉛筆的質量,問學生有什么感受。

  生:數(shù)學課本重,鉛筆輕。

  師:物體的質量也是有輕有重的`。

  教師引出課題。板書:有多重

 。ㄔO計意圖:為學生創(chuàng)設有趣的情境,使學生的注意力馬上集中起來,使學生以強烈的渴望進入下面的學習。)

  同學們,你們看在每組桌面上都有老師為你們準備的商品,請你們仔細觀察,看看能不能在這些商品的包裝上找到有關數(shù)學的信息。

  生:500克、1千克……

  師:這些500克、1千克等都是說商品的什么?

  生:重量。

  師:在平時的生活中你還知道哪些表示物體重量的單位呢?

  生:“斤”“公斤”“克”“千克”……

  師:對!但在國際上通用的表示物體重量的單位是克、千克。用英文表示是gkg。我們叫它們質量單位,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認識克、千克。(板書:克、千克)

  二、探究新知

  1、認識秤

  你要想知道物體有多重,你怎么辦?

  生:用稱量

  師:那么你們都見過哪些秤呢?

  生:天平、臺秤、電子秤、彈簧秤、磅秤、地秤……

  師:同學們知道得可真不少,我們在不同地方、稱不同重量的物體,會選擇用不同的秤。但在這節(jié)課我們主要用天平、臺秤來稱物體。

  師:老師這有一枚硬幣,一堆蘋果你會怎么選擇這兩個秤?

  生:稱一堆蘋果用臺秤,稱一枚硬幣用天平。

  師:為什么你會這么選?

  生:臺秤稱較重的東西,天平稱較輕的東西。

  2、建立克的質量概念

 。1)稱一稱

  1枚2分硬幣到底有多重?現(xiàn)在我們就自己動手稱一稱,老師準備了一個天平。(稱出一枚2分硬幣是一克)

  生:1枚2分硬幣重1克。板書:1克 1g

  (2)掂一掂

  每人拿一枚2分硬幣在手里掂一掂,你覺得1g怎么樣?你覺得在你的周圍還有哪些物體大約重1g?

  你再拿5克的硬幣掂一掂,感受一下。有的組說硬幣不夠怎么辦?這里就看合作的精神,每人5個不夠,合起來夠不夠呢?

  10克的硬幣呢?

 。3)估一估,稱一稱

  根據(jù)我們剛才的體驗,我們再來估一估這些物品的重量。老師為每個小組準備了一個表格,先掂一掂,再估一估這些物品的重量,

  物品名稱估一估

  一支鉛筆()g

  一個蘋果()g

  一本數(shù)學課本()g

  一袋鹽()g

  學生匯報。老師稱量出真實質量。

  師:生活中還有哪些以克為單位的物品?(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感受克)

  3、建立千克的質量概念

 。1)拎一拎

  一袋鹽是500克,老師這里有兩袋鹽,也就是1000克。

  師:我們再用臺秤稱一下。(稱出來是1千克)

  也就是1kg=1000g1千克=1000克齊讀

  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kg是比g大的質量單位。

  那么我們在稱較重物體的重量時,我們就用千克作單位,稱較輕物體的質量時我們就用克作單位。

  那么1kg大約是多少?大家先掂一掂兩袋鹽到底有多重。(讓學生感受1千克)

  師:拿出我們準備的蘋果,4個人一組,估一估幾個蘋果是1千克?

  生:5個蘋果。

  再次感受1千克,掂一掂兩袋鹽和蘋果。

  三、拓展延伸

  1、游戲(猜一猜)

  既然你們這么乖,老師就獎勵給你們一個游戲,游戲的名字叫猜一猜。

  老師這有四包東西,猜一猜哪個重?

  1kg棉花、1kg蘋果、1kg米、1kg鐵

  生:一樣重

  師:體積大的物體不一定就重。

  四、練一練

  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會遇到關于質量的很多問題,想試著來解決一下嗎?

  一、在下面的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質量單位

  1、一個乒乓球重1()

  2、一袋洗衣粉中1()

  3、一管牙膏重100()

  4、一個鴨蛋重60()

  5、一只雞重2()

  6、小明體重28()

  二、填一填

  3千克=()克5000克=()千克

  6000克=()千克8千克=()克

《有多重》教學設計14

  教學內容:

  “1噸有多重” “練一練”。

  知識目標:

  1、結合具體生活情境,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噸,了解1噸的實際質量。

  2、掌握“1噸 = 1000千克” ,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過程目標:

  結合具體情境,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提高對物體質量的估計能力。

  情感目標:

  滲透數(shù)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實踐的思想,感受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在學習活動中感受快樂

  教學重點:

  認識“噸” ,掌握“1噸 = 1000千克” 。

  教學難點:

  認識和明確“噸”的實際意義。

  教學具準備:

  電腦課件、桶裝礦泉水。

  教學時間:

  20xx年9月23日上午第一節(jié)。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粋動物朋友。課件出示大象的圖片。猜一猜這頭大象有多重?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引導:有的同學都會用“噸”來表示大象體重了,真了不起,這節(jié)課我們一道來學習“1噸有多重”板書課題。

  對于這個問題你想知道什么?(學生提出想弄明白的問題)

  二、合作交流,共同探究

  1、提一提:感知1噸有多重。

  讓全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輪流提一大桶礦泉水。

  提完后,問:“你們覺得這桶水怎么樣?”

  “再給你加一桶,怎么樣?”

  “如果再加10桶呢?”

  “50桶呢?”

  學生猜這桶水的重量(猜后,教師出示精確的重量:20千克)。

  50桶這樣的水重多少千克?(生獨立計算后指名回答并板書:1000千克)

  師:這50桶水重是1000千克也就是1噸。

  形成關系式 1噸=1000千克

  讀關系式;

  2、算一算:小組合作,看圖互相說一說多少物體的質量合起來是1噸。

  分小組計算各圖的物體數(shù)量

  小組匯報:

  3頭水牛約重1050千克,約1噸;10桶油約重1000千克,是1噸;

  20袋面粉重1000千克,是1噸;40人約重1000千克,約1噸。

  3、舉一舉:

  舉例說明生活中有哪些物體要用到質量單位噸。

  教師逐一出示教材中的圖片引導學生理解圖意。

  4、理一理:

  師:剛才我們認識了噸,到現(xiàn)在為止,我們學過了哪些質量單位?

  請大家把這些學過的質量單位按照一定的順序理一理。

  反饋之后,教師問:“噸和千克有什么關系?”“千克和克呢?”

  小結:通過剛才的整理,你知道這三個質量單位哪個最重?哪個最輕?

  三、綜合應用,鞏固拓展:

  1、填上合適的質量單位

  卡車載重4( ) 一塊橡皮的質量是8( )

  小明體重35( ) 碼頭停泊的貨輪能載貨10( )。

  2、單位換算

  8噸=( )千克 3噸500千克=( )千克

  6000千克=( )噸 1噸—100千克=( )千克

  3、改錯題。

  早晨,我喝了一杯150噸的牛奶,吃了一個65千克的雞蛋,然后背起3噸重的書包向學校跑去。在路上,一輛大卡車滿載7克左右的水泥從我身邊飛駛而過,把我嚇了一跳!

  師:聽了這則日記,你們?yōu)槭裁葱α耍?/p>

  4、拓展應用

  有5臺機器的重量分別是700千克、800千克、900千克、800千克、400千克,如果要用一輛載重量是2噸的卡車來運,可以怎么裝貨?

 。1)小組內討論。

 。2)全班交流,選出最佳方案,并說明理由。

  四、課堂總結:

  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你對自己的表現(xiàn)滿意嗎?

  教學反思:

  一、聯(lián)系生活實際,探究數(shù)學知識

  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習內容和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貼近,學生自覺接納知識的程度就越高。教師要勇敢地從教科書里跳出來,把教材內容與生活實踐結合起來,在更廣闊的天地間開展數(shù)學活動,讓學生通過主動積極地獲取知識,將感性的實際活動與內心的感受、體驗結合起來。在教學“噸” 這個單位時,由于“噸”在日常生活中學生很少接觸,遠遠脫離了學生的`生活實際。怎樣將“噸”這個抽象的事物,以具體的、可感知的形象呈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從而拉近“噸”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因此,我在設計時充分考慮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常見的,能感受到的事物中選取事物。例如:通過分小組提桶裝礦泉水的活動,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和課堂內能提供的條件來感知體驗一噸。把教材內容與生活情景結合起來,使數(shù)學知識成為學生看得見、摸得著、聽得到的現(xiàn)實。教師要善于挖掘數(shù)學內容中的生活情景,讓數(shù)學貼近生活,學生就會真正體會數(shù)學原理的奧秘就是對生活的感悟。生活有趣,數(shù)學更有趣。

  二、自主探索、動手實踐、合作交流是其重要的學習方式

  根據(jù)課改精神,現(xiàn)在比較提倡的學習方式是自主探索、動手實踐與合作交流,所以在本節(jié)課中,我讓學生通過提一提、算一算、舉一舉、理一理等方式逐步感受1噸的重量。同時,在各環(huán)節(jié)中,我重視讓學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礎上進行合作交流,促進生生、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

  三、重視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數(shù)學課程標準》的總目標和分目標中,都有“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一目標,同時國外(諸如:美國、日本等國家)都將解決問題列為重要目標。由此可見,解決問題的能力尤為重要,為了不斷發(fā)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在練習階段,特別設計了一些實際問題讓學生解決,如在練習中我設計了一篇有趣而又貼近學生生活的數(shù)學日記,由于是單位的錯用鬧出了一系列的笑話,這樣的練習既有趣又聯(lián)系生活,同時也鞏固了新知識。在拓展應用的練習中,更體現(xiàn)了把數(shù)學知識生活化,把現(xiàn)實問題數(shù)學化,讓學生體會對數(shù)學從生活中來,又到生活中去,數(shù)學知識能夠在生活中發(fā)揮威力。這集基礎性、應用性、趣味性、開放性相結合的數(shù)學問題,不但鞏固了簡單的基本方法,提高了學生參與生活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性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日常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運用數(shù)學的“本領”,使他們認識到“數(shù)學是生活的組成部分,生活離不開數(shù)學”。調動他們主動學習數(shù)學、創(chuàng)新性運用數(shù)學的積極性。

  總之,教師要將數(shù)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緊密聯(lián)系,將書本知識活學活用。使小小的課堂走向更廣闊的生活天地,激起學生對數(shù)學的興趣。數(shù)學必須貼近生活,變抽象為具體,變無味為有趣。讓數(shù)學生活化、情境化、趣味化,讓學生在生活中感悟數(shù)學、運用數(shù)學,讓數(shù)學課富有生活氣息,讓學生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同在的樂趣。讓學生不但學到知識,還能掌握解決實際問題的技能,勝任社會的需要。

《有多重》教學設計15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

  教材分析: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接觸過物體輕重問題,但對質量單位還缺乏認識,而且質量單位不像長度單位那樣直觀、具體,不能只靠觀察得到認識。為了使學生獲得克、千克的明確觀念,要充分利用直觀,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進行實際操作活動,使較抽象的質量單位能被學生具體地感知。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生活情境,感知并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實際質量。

  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3、體驗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感受數(shù)學就在身邊。

  重、難點:

  建立1千克和1克的質量觀念。

  課前準備:學生準備

  1、了解生活中的各種秤及用途。

  2、每組準備一個臺秤(或一個彈簧秤)兩個熟雞蛋、兩袋鹽、1小袋水果 、幾枚硬幣

  教師準備 1袋棉花和1袋鐵釘(大約都是1千克左右)并為每組學生準備一個天平 。

  教學手段:動手操作 合作交流 感知體驗 多媒體課件

  學校及學生的狀況分析:

  我校是一所具有現(xiàn)代化規(guī)模的省級師范校,學校的各個班級都配有電腦、投影儀等先進的教學設備,學生很容易從網(wǎng)上了解一些必要的信息,而且學校地處市場、超市和藥店等公共場所較近。學生經(jīng)常跟家長一起買東西能看見不同類型的秤(如:臺秤、電子秤),所以容易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和克,也容易了解1千克和1克的實際質量。但平時人們經(jīng)常交流的語言還是幾斤、幾兩,因此學生對1千克和1克的質量觀念很陌生,另外,班級學額(60人左右)較大,分組時各組人數(shù)要達到8—10人,這可能對教學造成一些障礙。因此,教師一定要結合生活實際,為學生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讓學生多進行實際操作,使較抽象的質量單位能被學生具體地感知。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感知輕重

  1、情境導入。

  師:同學們學校準備在下周三進行一次拔河比賽,咱們班應該選那些同學參加呢?

  (生紛紛指出學生的名字。)

  師:(指著班上最瘦小的一名學生)為什么不選他?

  2、實踐體驗。

  同時讓高大的一名學生和這名瘦小的學生互相背一背,并把感受講給同學們聽。

  再請學生掂一掂帶來的物體,感受物體的輕重并互相說一說。

  3、學生匯報自己的感受,教師引出課題。板書:有多重

 。ㄔO計意圖:為學生創(chuàng)設有趣的情境,使學生的注意力馬上集中起來,使學生以強烈的渴望進入下面的學習了。)

  二、實踐體驗,建立概念

 。ㄒ唬┱J識生活中的秤

  1、師:要想知道某個人或物體到底有多重,可以怎么辦呢?

  2、生分別說出自己見過的一些秤,同時教師根據(jù)學生說的出示一些秤的圖片(多媒體出示)和實物。

  3、讓學生觀察帶來的臺秤、彈簧秤、天平,觀察一下,上面有什么?怎么稱物體的質量呢?想好了和小組里的同學交流一下。

  指名匯報,隨機介紹kg是千克的表示符號。

  4、本節(jié)課我們就用臺秤、彈簧秤和天平來稱一稱。

 。ǘ┙⑶Э说馁|量概念

  1、稱一稱。把自己小組帶來的兩袋鹽放在臺秤或彈簧秤上稱一稱。

  生觀察秤的指針指向幾,老師指出1千克就是兩袋鹽的質量。

  2、掂一掂。再把剛才稱的鹽放在手中掂一掂,邊掂邊用眼睛體會1千克有多重,并說說掂1千克的感覺。

  3、估一估。

  師:你們再掂一掂身邊的其它物體,能找出哪些東西重1千克嗎?估計后再把這些物體放在秤上稱一稱,并互相說說1千克物體大約有多少。

  生1:我們組5個蘋果

  生2:我們組的8個文具盒

  生3:我們組6本書

  …………

  4、猜一猜。

  師拿出1袋棉花和1袋鐵釘,讓學生猜一猜哪個重?說明理由,大家的意見不統(tǒng)一,怎么辦?

  以實踐來證實,請2名學生分別稱一稱。

  師質疑:這2袋物體的質量都是1千克,說明了什么?

  讓學生感受到物體體積大并不一定重。

  5、說一說。以千克為單位說一說身邊或教室中物品和質量。

  生:窗臺上的一盆花有1千克重。

  生:指著一摞作業(yè)本大約有1千克重。

  6、小結:剛才我們大家通過各種學習手段,感受了1千克物體的質量有多重,可我們看像這些(舉起一枚硬幣,指著衣服上的鈕扣和學生帶來的雞蛋,以及文具盒中的筆、橡皮等),比較輕的物品怎么知道它們的質量呢?

  生1:也可以用秤稱。

  生2:我看書知道可以用天平來稱。

 。ㄈ┙⒖说馁|量概念

  師:我們就用天平稱一稱帶來的硬幣以及文具盒中的文具吧,先看老師稱幾根粉筆的做法。教師邊稱邊介紹克的表示符號“g”。

  學生小組進行操作,稱硬幣、雞蛋和鉛筆、橡皮等物品。

  匯報:生:10個1角是10克,我知道1個1角的硬幣就是1克。

  生:一枝筆是10克。

  生:一個雞蛋是50克。

  再通過掂一掂、估一估、猜一猜、議一議等實踐活動,感受并建立克的質量概念。

  (四)單位換算

  1、師:同學們認識了千克和克,拿出你們組帶來的鹽觀察一下鹽袋的正面是怎么規(guī)定質量的。引出:1千克=1000克

  2、練一練書中20頁的2題。

  3、指“kg”、“g”,讓學生說說在哪兒看見過這種符號。

 。ㄔO計意圖:讓學生動手操作,親自體驗,親自感知,.學生學的輕松、愉快,多次實踐又幫助學生突破了難點,同時也讓學生再次感悟到數(shù)學就在身邊,生活離不開數(shù)學。)

  三、鞏固練習了,加深理解

  1、師:老師這有一段錄像同學們想不想看。

  生:想看。

  師:錄像中有數(shù)學問題,要注意喲!答上的獎勵一顆★

  開始放錄像。

  鏡頭一:幾名學生在校醫(yī)室量體重,當一名學生站在秤上時,畫面拉近稱上的`刻度。50千克。

  鏡頭二:一名學生與父母在超市購物,學生拿起一個果凍,畫面拉近封皮上的凈含量: 30克。

  鏡頭三:爸爸拿了一個西瓜放在臺秤上,畫面上拉近秤上的刻度。指針指向刻度“5”。

  …………

  2、師:誰找到了鏡頭中數(shù)學問題,請回答。

  (設計意圖: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生活中情境,使學生在一種愉快的氛圍中,自覺地掌握了知識,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課后實踐,不斷延伸

  1、到商店看1千克的物體或買1千克的東西有多少?

  3、回家用秤稱一稱或掂一掂、估一估、算一算等方法,感受一下家中幾種物品的質量。

 。ㄔO計意圖:讓學生廣泛接觸生活中物品,發(fā)展學生用數(shù)學的眼光看待周圍的事物。)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是通過學生大量的動手操作活動來完成的,在活動中學生親自感知、親自體驗。并在感知和體驗中通過思考建立了千克和克的質量概念,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激發(fā)了學生的參與興趣,培養(yǎng)了學生的探索意識。讓學生嘗試了實踐操作和小組合作交流獲得新知的喜悅,然后再讓學生根據(jù)實際操作獲得知識的基礎上,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活中的情境,使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掌握了知識。

  本節(jié)課的不足之處,由于班級的學額(60人)較大,每組人數(shù)較多,每組中在操作過程中配合的不好,學生都爭著操作、爭著發(fā)言,因此課堂顯得較混亂。這在今后的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的調控。

  點評:本節(jié)課是通過學生動手實踐操作活動作為主要教學手段的,敢于放手讓學生自己操作,通過稱一稱、掂一掂、猜一猜等實踐活動,感知1千克和1克的實際質量。同時,充分利用學生的原有經(jīng)驗,創(chuàng)設自主探索的空間。在日常生活中,學生雖與父母購過物,但是注意的只是買什么,并沒有注意有多重。因此,教師放手讓學生親自操作、親自觀察,大大地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并在學生動手操作實踐的過程中感受到1千克和1克的實際質量,較好的體現(xiàn)了《課標》中提出的“使學生經(jīng)歷觀察、操作、推理、交流的過程的基本理念”。

【《有多重》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有多重》教學設計03-02

星星有多重04-21

錢到底有多重要05-04

有關《有多重》教后反思04-07

關于《有多重》教后反思04-07

眼睛到底有多重要作文03-22

一個愛好,到底有多重要04-01

你有多重要作文600字(精選40篇)04-08

《鉛筆有多長》教學設計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