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我與地壇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我與地壇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學目的】
1.抓住關鍵句,品味揣摩作者深沉綿密而富有哲理意味的語言。
2.熟讀課文,解讀作者對本文的哲理性思考,培養(yǎng)學生面對苦難的承受能力。
3.通過學習,體味作者對親情的獨特感悟,體會母愛的偉大,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珍惜自己眼前的擁
有,學習體諒父母進而寬容待人的健康生活觀。
【教學重點難點】
地壇和母親對我生命求索的啟示。教學步驟: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聽朗誦:汪國真《熱愛生命》
熱愛生命
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
既然選擇了遠方
便只顧風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贏得愛情
既然鐘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誠
我不去想身后會不會襲來寒風冷雨
既然目標是地平線
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來是平坦還是泥濘
只要熱愛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教師抒情導入:
有這樣一個人,從小生長在北京城,16歲時從清華大學附中初中畢業(yè),18歲時響應“上山下鄉(xiāng)”的號召,主動去陜北農村插隊落戶,21歲時因積勞成疾回北京住進醫(yī)院,那一天正是他的生日,他從此以后再也沒能站立起來。曾有的年少輕狂,所有的豪情壯志一下子都成了海市蜃樓,他一度痛不欲生。后來,在母親的奔走下進了街道的一家小廠,每天在那里畫彩蛋。再后來,他成了一名作家,當他第一次獲獎,他的健康的朋友們把他從輪椅上抬為他歡呼時,他一直倔強的昂著頭,但委屈的淚水卻忍不住流淌下來。這個人就是史鐵生,今天讓我們看看他是如何走出當時那痛不欲生的困境的。
二、作者介紹
北京市人,當代著名小說家,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畢業(yè)于清華附中初中,1969年去延安地區(qū)插隊落戶。1972年因雙腿癱瘓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廠工作。1979年發(fā)表第一篇小說《法學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陸續(xù)發(fā)表了多篇小說。其中《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和《奶奶的星星》分別獲得1983年和1984年全國優(yōu)秀短篇小說獎,F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專業(yè)作家。代表作品有《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夏日的玫瑰》《合歡樹》等。
史鐵生是當代最有思想深度的作家之一。他這樣解釋自己的名字:“心血傾注過的地方不容易丟棄,我常常覺得這是我的姓名的昭示,讓歷史鐵一樣地生著,以便不斷地去看它。不是不斷地去看這些文字而是借助這些蹣跚的腳印不斷看那一向都在寫作的心魂,看這心魄的可能與去向。”這也是作者對他作品最好的詮釋。
史鐵生的所有作品,均貫穿一點,就是對“生命的解讀”,本篇尤其如此,閱讀本篇,就是跟隨作者去閱讀生命。
看文章:《說說史鐵生》
三、聽朗誦,感受課文
1.聽課文第一部份朗誦
2.學生齊讀第3段、第5段、第7段。
四、研討課文
。ㄒ唬┭凶x討論:地壇是如何幫助作者走出困境的?從課文的景物描寫中體會地壇對作者的影響。
地壇荒蕪但不衰敗,既能切合作者的心境,又能給作者以生活的動力。
(二)探討:在地壇中不斷感悟的史鐵生堅強地活下來了,你如何看待史鐵生的生存狀態(tài)。
參考:史鐵生堅強地活下來了,他坦然豁達,但沒有激情。
。ㄈ┨接懀鹤髡哒f“地壇離我家很近;蛘哒f我家離地壇很近。”兩句話有什么區(qū)別?
前半句以“我家”為中心,向外輻射,延及地壇。后半句以“地壇”為中心,向外輻射,延及“我家”。二者變化實質上表現了作者的心路歷程。
五、拓展閱讀【見課件】
【我與地壇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我與地壇 》教學設計06-02
我與地壇教學設計09-18
《我與地壇》教學設計11-09
我與地壇教學設計03-22
《我與地壇 》教學設計11篇06-02
我與地壇教學設計14篇03-22
我與地壇教學設計5篇[優(yōu)秀]10-15
《我與地壇》教學設計范例【15篇】07-24
《我與地壇》教學反思04-02
《我與地壇》優(yōu)秀教學反思范文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