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一鳴驚人的典故
總結(jié)精選(1):
一鳴驚人的典故
春秋時,楚莊王即位已經(jīng)三年,白天打獵,晚上喝酒,對國家大事全不放在心上。他明白大臣們對他不滿意,就下了一道命令:“誰要是敢勸諫,就判他的死罪!”
有個名叫伍舉的大臣對莊王說:“我有個謎請大王猜猜。”莊王說:“你說吧。”伍舉說:“楚國有一只大鳥,身披五彩,但是一停三年,不飛也不叫,這是什么鳥?”
楚莊王說:“這不是普通的鳥,這種鳥不飛則已,一飛將要沖天,不鳴則已,一鳴將要驚人。你去吧,我已經(jīng)明白了。”
從那天開始,楚莊王振作起來,認真治理國家,楚國也漸漸強大起來。最后,這個一鳴驚人的楚莊王成了春秋五霸之一。
總結(jié)精選(2):
一鳴驚人的典故
春秋時期,楚國的儲君也就是楚莊王在登基后,為了觀察朝野的動態(tài),也為了讓別國對他放松警惕,當政三年,沒有發(fā)布一項政令,在處理朝政方面沒有任何作為,朝廷百官都為楚國的前途擔憂。
楚莊王不理政務,每一天不是出宮打獵游玩,就是在后宮里和妃子們喝酒取樂,并且不允許任何人勸諫,他通令全國:“有敢于勸諫的人,就處以死罪!”
楚國主管軍政的官職是右司馬。當時,有一個擔任右司馬官職的人,看到天下大國爭霸的形勢對楚國很不利,他就想勸諫楚莊王放下荒誕的生活,勵精圖治,使楚國成為繼齊桓公、晉文公之后的諸侯霸主。然而,他又不敢觸犯楚莊王的禁令,去直接勸諫;他絞盡腦汁也沒有想出使楚莊王清醒過來的辦法。
有一天,他看見楚莊王和妃子們做猜謎游戲,楚莊王玩得十分高興。他靈機一動,決定用猜謎語的辦法,在游戲歡樂中暗示楚莊王。
第二天上朝,楚莊王還是一言不發(fā),這位右司馬陪侍在旁。就在莊王準備宣布退朝的時候,他給楚莊王出了個謎語,說:“奏王上,臣在南方時,見到過一種鳥,它落在南方的土崗上,三年不展翅、不飛翔,也不鳴叫,沉默無聲,這只鳥叫什么名呢?”
楚莊王覺得大臣們要求富國強兵的情緒十分迫切,自我整頓朝綱,重振君威的時機已經(jīng)到來,半個月以后,楚莊王上朝,親自處理政務,起用了六位有才干的讀書人當官參政,把楚國治理得很好。
國內(nèi)政局好轉(zhuǎn),于是便發(fā)兵討伐齊國,在徐州戰(zhàn)敗了齊國。又出兵討伐晉國,在河雍地區(qū),同晉軍交戰(zhàn),楚軍取得勝利。
最后,在宋國召集諸侯國開會,于是楚國便代替了齊、晉兩國,成為天下諸侯的霸主。
總結(jié)精選(3):
一鳴驚人的典故
春秋時期,先后有五個國家稱霸中原,史稱“春秋五霸”。在“五霸”當中,以楚國的地域最大、人口最多,物產(chǎn)最豐,文化最盛。楚莊王稱霸中原,不僅僅使楚國強大,威名遠揚,也為華夏的統(tǒng)一,民族精神的構(gòu)成發(fā)揮了巨大的效果。
楚莊王據(jù)載生年不祥,卒于公無前591年,又稱荊莊王,熊氏,名旅(一作呂,侶),春秋時楚國最有作為的國君,中原五霸之一。郢都即今江陵紀南城人,楚穆王之子,公元前614年繼位。登位三年,不發(fā)號令,終日郊游圍獵,沉湎聲色,并下命::“有敢諫者,死無赦!”大夫伍參冒死進諫,逢莊王左抱鄭姬,右抱越女,坐鐘鼓之間。伍參請猜謎語“有鳥止于阜,三年不飛不鳴,是何鳥也?”莊王答:“三年不飛,飛將沖天;三年不鳴,鳴將驚人!”但數(shù)月之后,莊王依然依舊,享樂更甚。大夫蘇從又進諫。莊王抽出寶劍,要殺蘇從。蘇從無所畏懼,堅持勸諫。于是,莊王罷淫樂,親理朝政,并舉伍參、蘇從擔任要職。這就是“一鳴驚人”的來歷,后任用孫叔敖為令尹,講求得失,穩(wěn)定了政局,發(fā)展了生產(chǎn),從而為楚國的爭霸奠定了基礎。
莊王三年即公元前611年,國內(nèi)發(fā)生災荒,戎人騷擾,附屬的庸國、麋國勾結(jié)百濮叛楚。莊王集中力量伐滅威脅最大的庸國,又吞并了麋國,控制局面,增強了國力。此后,又極力整頓內(nèi)政,任用賢才,厲行法治,加強兵備,使楚國出現(xiàn)一派國富兵強的景象。
公元前606年,楚莊王率軍北上,在周的直轄區(qū)耀武揚威,并遣使問象征王權的九鼎之輕重,大有取周而代之的氣勢。
公元前597年,楚軍圍鄭,連攻三個月,破鄭都。晉遣兵來救,與楚軍大戰(zhàn)于邲(河南滎陽東北),結(jié)果大敗。戰(zhàn)后,楚莊王飲馬黃河,雄視北方。隔了兩年,楚又借故圍攻宋國,迫使其屈服。這時,中原諸小國,又相繼依附楚國,楚莊王一時做了中原盟主。莊王二十年即公元前594年冬,楚、魯、蔡、許、秦、宋、陳、衛(wèi)、鄭、齊、曹、邾、薛、鄫等十四國在蜀(今山東泰安西)開會結(jié)盟,正式推舉楚國主盟,楚莊王遂成為稱雄中原的霸主。
公元前591年,楚莊王因病逝世,歸葬紀南城郊。其兒子審繼位,稱楚共王。楚王墓、樊妃墓在今江陵城西北。郢城內(nèi)原有莊王廟,今已廢。
戰(zhàn)國時代,齊國有一個名叫淳于髡的人。他的口才很好,也很會說話。他常常用一些搞笑的隱語,來規(guī)勸君主,使君王不但不生氣,而且樂于理解。當時齊國的齊威王,本來是一個很有才智的君主,但是,在他即位以后,卻沉迷于酒色,不管國家大事,每日只知飲酒作樂,而把一切正事都交給大臣去辦理,自我則不聞不問。因此,政治不上軌道,官吏們貪污失職,再加上各國的諸侯也都趁機來侵犯,使得齊國瀕臨滅亡的邊緣。雖然,齊國的一些愛國之人都很擔心,但是,卻都因為畏懼齊王,所以沒有人趕出來勸諫。其實齊威王是一個很聰明的人他很喜歡說些隱語,來表現(xiàn)自我的智慧,雖然他不喜歡聽別人的勸告,但如果勸告得法的話,他還是會理解的。淳于髡明白這點后,便想了一個計策,準備找個機會來勸告齊威王。有一天,淳于髡見到了齊威王,就對他說:“大王,為臣有一個謎語想請您猜一猜:某國有只大鳥,住在大王的宮廷中,已經(jīng)整整三年了,但是他既不振翅飛翔,也不發(fā)生名叫,只是毫無目的的蜷夫著,大王您猜,這是一只什么鳥呢?”齊威王本是一個聰明人,亦聽就明白淳于髡是在諷刺自我,像那只大鳥一樣,身為一國之尊,卻毫無作為,只明白享樂。而他時再也不是一個昏庸的君王,于是沉吟了一會兒之后便毅然的決定要改過
,振作起來,做一番轟轟烈烈的事,因此他對淳于髡說:“嗯,這一只大鳥,你不明白,它不飛則已,一飛就會沖到天上去,它不鳴則已,一鳴就會驚動眾人,你慢慢等著瞧吧!”從此齊威王不在沈迷于飲酒作樂,而開始整頓國政。首先他召見全國的官吏,盡忠負責的,就給予獎勵;而那些腐敗無能的,則加以懲罰。結(jié)果全國上下,很快就振作起來,到處充滿蓬勃的朝氣。另一方面他也著手整頓軍事,強大武力,奠定國家的威望。各國諸侯聽到這個消息以后都很震驚,不但不敢再來侵犯,甚至還把原先侵占的土地,都歸還給齊國。齊威王的這一番作為,真可謂是“一鳴驚人”呀!所以之后的人便把“一鳴驚人”這句成語用來比喻一個人如有不平凡的才能,只要他能好好的運用,一旦發(fā)揮出來,往往有驚人的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