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guān)過年的作文三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guān)知識、經(jīng)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yīng)如何寫一篇優(yōu)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過年的作文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過年的作文 篇1
每年爸爸、媽媽都要帶我到鄉(xiāng)下的爺爺奶奶家去過年,我最喜歡在鄉(xiāng)下過年。
每年春節(jié),奶奶都會早早地站在離家很遠的地方來迎候我們。一看見她,我就跑過去,抱著奶奶,叫奶奶好。這時,奶奶就會把對我的喜悅都掛在嘴上、掛在臉上,用嘴吻我的額頭,笑瞇瞇地撫摸著我的頭,對我說:“寶寶好,寶寶乖。”
到奶奶家,我最盼見到姐姐、妹妹和小弟弟。他們是姑姑的小孩,也住在城里,每年都會到爺爺奶奶家來過年。姐姐比我大半歲,妹妹比我小一歲,弟弟只有三歲不到。我們表姐弟四人在一起過年好不熱鬧。我喜歡放“沖天炮”、姐姐喜歡搖“流星雨”、妹妹和弟弟喜歡玩“地下轉(zhuǎn)”……我們一起玩“龍斗”、“躲貓貓”、“爬樓梯”……天公作美的話,我們就結(jié)伙到小溪旁去,到田野里去;到別人家去,到鄉(xiāng)村學校去,與鄉(xiāng)下孩子和小學生交朋友。春節(jié)給了我一次免費郊游的機會。
春節(jié),家家戶戶放鞭炮,爆竹聲聲,連成一片,像火星的海洋,像狂獅的天堂。
到鄉(xiāng)下過年,除了好玩之外,還可以了解到一些有趣的`風俗。鄉(xiāng)下人吃年夜飯有一個規(guī)矩,必須等上完香、放過鞭炮以后才能開席。家家戶戶在門前、灶房、廳堂都特意放置了香爐和燭臺。有的人家供奉了菩薩等雕像。大年三十晚上,家家戶戶都點香、燒蠟燭,燈火通明。據(jù)說,吃年夜飯時,諸路神仙會跑到鄉(xiāng)下來討香火吃。比如有觀音、灶王爺、土地公、門神、財神……開席前,鄉(xiāng)下人先讓神仙吃飽、吃好,圖個來年吉利。我們家上香的任務(wù)總是落在奶奶的肩上。我就像一個尾巴似的跟著奶奶,樓上、樓下,灶前、灶后,前門、后門來回地跑。我喜歡模仿奶奶的樣子,手持三柱香,雙手抱拳,佇立在神位前,閉目默默祈禱片刻,向著神位做一個九十度的三鞠躬。也許,是我的操作太不“專業(yè)”,總搞的大人們捧腹大笑。放完鞭炮,爺爺就宣布開席。
鄉(xiāng)下過年,真是一個好選擇,別有一番風味。
過年的作文 篇2
迎新春,貼對聯(lián),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習俗,如今已經(jīng)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在這喜慶的節(jié)日里,人們借助著春聯(lián),表達著對新的一年的期盼和祝福。
眼看著春節(jié)即將到來,大街上擺攤賣春聯(lián)的也漸漸多了起來,超市里,也是到處掛滿了紅通通的對聯(lián)?粗@琳瑯滿目的春聯(lián),有楷書、有行書、還有各式各樣的印刷字體,這些千篇一律的印刷品,字體看起來都非常的規(guī)整,有的`還燙金,在陽光和鎂光燈的照耀下,金光閃閃,氣派非凡?粗粗,爸爸說了句:“現(xiàn)在都是買春聯(lián)了,我小時候可都是寫春聯(lián),那紅紙黑字,透露著中國人特有的文化底蘊,別有一番味道……”爸爸的話激起了我無限的激情,我不是正在學軟筆書法嗎,為什么不能自己來寫春聯(lián)呢?我立馬向爸爸媽媽說了我的想法,得到他們的共同響應(yīng)。于是,媽媽為我準備好了對聯(lián)紙,只見紅紅的紙上,有著龍鳳吉祥的圖案,真是好看。連續(xù)幾天,我都在忙著寫對聯(lián),媽媽也成了我的專職“書童”,只要我每寫好一幅,就會按順序擺放在地毯上晾干。幾天下來,地上便成了紅通通的紅地毯了。我頗為得意地站在這滿屋子的對聯(lián)之中,仿佛就在熊熊的火焰當中,我的心也在激動地跳躍著。我深深地吸了口氣,一股淡淡的墨香味沁人心扉,心里頓時充滿著濃濃的祝福和希望… …
叔公一聽到對聯(lián)已經(jīng)寫好了,便迫不及待地上我們家來取。叔公是個商人,我為他準備的對聯(lián)是“三星在戶財源旺,五福臨門家道興”。叔公一看到給他的對聯(lián),頓時喜上眉梢,笑不攏嘴。雙手高高舉著對聯(lián),笑臉盈盈地連連說:“好好好!做生意最希望財源旺,選得好,也寫得好,新的一年,我旺財,你旺才,哈哈哈,我發(fā)財,你更有才… …”;我的表哥今年上高三了,他要報考美術(shù)院校,看上去,他似乎有些擔心臨場發(fā)揮不好,我便精心為他準備了一副對聯(lián)——一展宏圖九州麗,八方瑞氣五谷豐。希望他看到后能信心大增,在考場上一展才華,考上理想的大學;奶奶家在農(nóng)村,現(xiàn)在的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每次都會拿很多土特產(chǎn)送給我們,我想,對奶奶來說,每年大豐收肯定是她最最高興的事了。所以,我為她寫的對聯(lián)是——五谷豐登千戶樂,百業(yè)興旺萬家歡… …今天,我已經(jīng)回到奶奶家了,看著送給他們大大小小的新年禮物,但最讓我滿意的還是這些紅紅的對聯(lián)了。因為我不僅送去了對親人們的美好祝愿,也讓他們看到我的成績,看來能寫對聯(lián)送給大家還是件很體面很開心的事。我們一家人沉浸在這和諧、歡樂地氣氛之中。
過年的作文 篇3
或許是年紀大了的緣故,一年一年,光陰如箭,不想過年,而年已悄然而至。遙想孩提時代,對年,那是一種怎樣的翹首遙盼?
70后的我,小時候過年就是一種&“大赦天下”的日子,有新衣穿,有魚有肉可吃,還有幾角零碎的壓歲錢,更能免去下田割草喂兔子的活兒。
記憶中,臘月二十三開始,各家各戶便忙活著整理清掃了,硬是把破舊的房屋從里到外清理了一遍。尤其洗曬被子,那是件大事,因為那時買不起幾床換洗的,一張床能有一套已經(jīng)不錯了。蓋了一個冬天的被子是時候拿出來洗洗曬曬了。那天一定不能賴床,洗好后要盡快擰干晾曬。記得小時候我和媽媽一人拿著一頭,拼命擰的過程中,由于我力氣小,總是脫手掉下,害媽媽要重洗一遍。擰得越干,曬起來越快。媽媽可以趁天黑之前將被面子、棉被以及被單縫合起來,那晚上就可以蓋上充滿陽光味道的被子睡覺了。雖然不是很新,但那時的我裹著被子幸福得飛上了天。如果遇上陰冷天,那就麻煩了。被子不干,不能縫合,我們只能湊合著和棉絮直接來個親密擁抱。但即使這樣,我和弟弟也被新奇感驅(qū)使,在棉絮上故意翻幾個跟頭,開心得上竄下跳幾下,才肯抱著棉絮安靜下來。
年前最有趣的事莫過于抽干家門口的河水,下河捕魚。河水抽干后,每戶人家派一位男丁下河捕魚,將捕來的魚分門別類,分成一堆一堆,添上數(shù)字。一個隊里有幾戶人家就排到幾,然后每戶人家派一個代表抓鬮,抓到數(shù)字幾,那么添有數(shù)字幾的那堆魚就歸誰家。我們家自我懂事起,每次抓鬮爸爸都派我,我非常慎重,每次都要把小手洗上好幾遍,摩拳擦掌幾回再下手。雖然有幾次不是很稱心如意,但看著跳躍的魚,媽媽都會說,這些魚,我們可以養(yǎng)很久。養(yǎng)很久,就意味著以后一段時間我們都有魚肉可吃了,那種幸福感也是杠杠的。
比抓鬮分魚更令人激動的是,當男人們捕完魚上岸后,剩下的河道全歸我們了。隊里的婦女們及和我一樣大的孩子們,似聽到哨子發(fā)令一樣,齊刷刷地下河去。河道里頓時灑滿了人,不管氣溫高低,不管淤泥多絆腳,不管你的臉有多花,只要翻挖到魚,笑聲滿天飛。媽媽是個挖魚經(jīng)驗豐富的人,找個有水草有低坑的地,翻挖仔細,總能再捕到一些魚。記得有一次媽媽在別人翻挖過的地方挖到了一條兩三斤的黑魚,我們把它裝在籃子后,我就一直站在籃子邊上看守著,像怕一不小心它就會逃走似的。黑魚生命力頑強,我們養(yǎng)了很長一段時間,后來爸爸用很多種方法做給我們吃,那是我記憶中最享受黑魚的一次了。
上街購置年貨,是大人們的事,爸爸媽媽總是分幾天去街上購買,偶爾我也會跟他們上街一趟。其實買的菜色也沒幾種,基本上都是豬身上的。他們把買來的菜一樣一樣分開晾起來。沒有多少可吃的年月里,一下子看見這么多的美食,我總央求媽媽先做點來解解我和弟弟的饞,但媽媽總是說這些要等到過年的時候吃。他們所有的節(jié)儉和籌備,都在等待這一天。隨著年齡的增長,生活的.好轉(zhuǎn),購置好的東西,爸爸媽媽仍舊堅持著要等到過年這一天才開始享用。好像人的一生只為等待過年似的。時至今日,我都沒弄明白爸爸媽媽的心思,或許他們只想讓孩子們記住,年是豐盛的,幸福的。
&“歲月如流,徘徊久,嘆息愁思盈”。如今,對過年早已沒有了期待,但我還是會追尋媽媽的足跡去洗曬、去清理、去購置,因為我也是孩子的媽媽了,我也希望孩子在我的籌備下無憂無慮幸福過大年。年味不濃,心意濃。新年要給孩子新的展望,一切要從&“新”開始。
【過年的作文】相關(guān)文章:
“過年”作文01-08
與過年的作文12-05
過年了作文05-25
過年作文04-01
過年了的作文04-14
過年的作文03-21
過年的作文06-18
過年作文02-11
過年作文12-21
過年了的作文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