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三毛作品讀后感 推薦度:
- 《三毛作品集》讀后感 推薦度:
- 三毛作品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讀三毛作品有感(通用22篇)
當(dāng)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為此需要認(rèn)真地寫一寫讀后感了。到底應(yīng)如何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三毛作品有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三毛作品有感 篇1
讀書,可以豐富我們的情感,提高我們的修養(yǎng),寒假讀了三毛的《萬水千山走遍》一書,就喜歡上她的作品。三毛的作品不以虛構(gòu)情節(jié)吸引人,靠的是真實和自然。喜歡三毛的性格,開朗、與眾不同;喜歡她和荷西的故事,浪漫、唯美;喜歡她在撒哈拉的家,簡單、獨特;更喜歡她的文筆,詼諧、機(jī)智。同樣,我也是從她的文字中認(rèn)識她的,從她生活的點點滴滴,我感覺她似乎和我們活在不同的世界不隨波逐流。我不是三毛的超級鐵桿粉絲,只是喜歡看她的文章,而且很被感動。她是一個倔強(qiáng)的女子,一個完全依照自己的意愿生活的人。一個與眾不同的女人,一個有靈魂的精怪,以萬水千山走遍的豪情,驚天泣地的愛情遭遇,引出了無數(shù)傳奇故事,一個風(fēng)情萬種的女人,以美麗的文字,融入自己的情感,為我們構(gòu)筑了一個有淚有笑的文字世界。
三毛文章中最容易引起讀者共鳴的是她的真誠和愛心,從《撒哈拉的故事》到《夢里花落知多少》,每一篇都在認(rèn)真地看,似乎我早已融入他們的生活,真的會笑,會哭,會難過得心疼。我羨慕她的浪漫自由,風(fēng)花雪月;羨慕她的豁達(dá)與大方;羨慕她的膽大與超脫。撒哈拉的生活中,我最欽佩的,便是她的善良大方,和對那些無知又無情的撒哈拉人的寬容和忍耐。每一次翻閱三毛作品都被感動,被吸引。當(dāng)讀進(jìn)三毛的.書時,我特別欣喜,因為我發(fā)現(xiàn)她是醫(yī)治煩躁、苦悶的良藥。我常常想:也許正是因為三毛經(jīng)歷了很多,很多常人不曾經(jīng)歷的事情,因此她的人生觀才如此透徹。于是,越來越喜歡她,一遍又一遍體味她的文字,感受她的生活。三毛讓我懂得了要樂觀的對待生活這個道理,以一個樂觀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去對待生活。每個人的成長道路上都繪有大大小小的幾次挫折與磨難,這一點每個人是相同的。不相同之處就在于每個人對待挫折與磨難的態(tài)度。每個人的生活之所以有繽紛絢麗與枯燥無味之分,是因為每個人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不同。有的人熱愛生活,對生活過充滿激情,所以他們的生活是絢麗多彩的;反之,有的人不熱愛生活,對一切事物都冷眼相看,所以他的生活才是枯燥無味的。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其實是一件美好好的事情,不要把它當(dāng)作是一種負(fù)擔(dān),應(yīng)該去享受它,珍惜它。生活中難免會有幾次挫折與磨難,其實這些都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一個樂觀的克服困難的心,可怕的是這些東西毀掉了你的生活。要永遠(yuǎn)記住,只打倒挫折,而不能讓挫折打倒你。樂觀的去對待生活,才會多一些快樂,少一些憂傷,就像文章匯總的荷西與三毛那樣,快樂的生活,快樂得走遍非洲大沙漠。
三毛的作品讀起來,是那么地親切與放松,她并不奢求華麗麗的生活方式,她只想平淡而又不平凡地與荷西共度此生,這是她的獨特,也是她快樂的源泉。她教會了我享受生活,教會了我尋找快樂,也教會了我要珍惜現(xiàn)實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平淡就是一杯最香甜的清茶,清香、淡雅、回味無窮。
讀三毛作品有感 篇2
這個暑假里,我讀了《三毛流浪記》,我收到了很大的教育。這本書是張樂平爺爺創(chuàng)作的小說,這本書的主人公是三毛,這本書里講了三毛到處流浪,無依無靠,忍饑挨餓,受盡欺負(fù)的悲慘生活,讓人看了很心酸。
盡管三毛過著這樣的生活,可是,從他的身上卻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們?nèi)W(xué)習(xí),比如他富有同情心,富有正義感、樂于助人、不向命運(yùn)屈服…….
他看見有位老人餓著肚子,就毫不吝惜地把自己收藏著舍不得吃的一塊燒餅?zāi)贸鰜矸忠话虢o老人,他看到老人吃完后還沒吃飽,就把另一半也給了老人,他自己卻餓得肚子“咕咕”直叫。有個小孩失足落了水,三毛縱身一跳,救起了小孩兒,然后慢慢地爬上岸,飛快的走了。我覺得他跟雷鋒叔叔有點像,就是做好事不留名。
三毛一個人游蕩在上海,吃貼廣告用的漿糊。睡在垃圾車?yán),把報紙?dāng)被子,冬天就以破麻袋披在身上御寒。為了生存,他賣過報紙,拾過煙頭,幫別人推黃包車,但總是受人欺負(fù),但他掙到的錢連吃頓飽飯都不夠。只有與他命運(yùn)相同的流浪兒關(guān)心他,給他溫暖。
讀完這本《三毛流浪記》后,我體會到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現(xiàn)在有吃有穿,豐衣足食,真是幸福呀,我們擁有爸爸媽媽的呵護(hù),老師的.關(guān)懷,擁有明亮的教室,嶄新的課本,擁有著衣食無憂的生活。在這樣優(yōu)越的環(huán)境里,我們更要珍惜現(xiàn)在的生活,好好學(xué)習(xí)。
我要像三毛學(xué)習(xí)不怕吃苦,樂于助人的精神。在別人遇到困難時,要盡自己的力量幫助他。遇到困難時,不要放棄,勇于面對,勇于面對。
讀三毛作品有感 篇3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名字叫做《三毛流浪記》。讀完后我為文中主人公三毛的悲慘命運(yùn)而淚流滿面。
這本書主要寫在舊社會,三毛到處流浪沒有飯吃,他遇到了許多的壞人,受盡他們的侮辱和欺凌。讀著讀著我淚如雨下……記得有一次,一個有錢人的錢包掉了,三毛撿到了準(zhǔn)備還給失主。而那個有錢人看見三毛居然拿著自己的錢包,誤認(rèn)為他是小偷,把他毒打了一頓。我忍不住自言自語:那個社會真是好人難做。
讀了這本書,我非常同情三毛。他被那個社會逼成什么樣了!三毛太可憐了。如果他生活在我們這個時代,他就可以讀書學(xué)習(xí),可以吃飽穿暖,還可以實現(xiàn)許多美好的夢想。
當(dāng)我看完這本書與爸媽閑聊時,爸媽告訴我,他們上小學(xué)的時候,國家經(jīng)濟(jì)還不發(fā)達(dá),社會還不富裕。一學(xué)期交2元5角錢的學(xué)費,家長們都會感到很困難,偶爾有零花錢也只有1分或者2分錢,他們常常舍不得花。我感到非常吃驚,他們的'童年竟是這樣的。而我每次的零花錢總是好幾十塊,每次吃飯時,他們都會把好吃的菜送到我的嘴邊,我有時候還覺得他們煩。如今,我在特殊黨費援建的校園里讀書,現(xiàn)代化的學(xué)習(xí)條件,優(yōu)美的學(xué)習(xí)環(huán)境,我有時卻把學(xué)習(xí)不當(dāng)一回事。我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呀!慚愧呀!
《三毛流浪記》這本書教育了我,讓我懂得了要珍惜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我以后要節(jié)約用錢,我要把零花錢積攢下來,買許多的書來看,增長我的知識。我要好好學(xué)習(xí),力爭取得好的成績,來回報家人和社會對我的愛。
讀三毛作品有感 篇4
這學(xué)期,我們班圖書柜有一本張樂平爺爺寫的《三毛流浪記》,我借回家,做完作業(yè)就愛不釋手的細(xì)細(xì)讀了起來。
讀完《三毛流浪記》后,我的內(nèi)心久久不能平靜。
故事的主人公三毛,從小父母雙亡,是個孤兒,他四處流浪,無家可歸。三毛為了生存,他擦過皮鞋,做過苦工……受盡了各種欺凌,還常常飽一頓,饑一頓。三毛夏天被蚊蟲叮咬,冬天沒衣服穿,凍得瑟瑟發(fā)抖。書中有這樣一個情景:有一天,他特別餓,于是趴在了肉餅店的臺子上,望著那些好吃的,他呆呆的站在那里,因為他沒有錢。他又往前走了,這里有魚肉、雞肉、鴨肉......三毛多餓呀,他多么需要食物呀,就是個白面饅頭也行呀,可是他身無分文,只好往前走。還有一次,他靠撿煙蒂賺來錢,買了一個燒餅,當(dāng)三毛看見路邊一個孤苦伶仃的老人時,毫不猶豫地把燒餅全給了老人。
我家里有櫥柜里有好多好吃的,有面包、牛奶、香腸、蘋果、糖……我多么想給他吃一些,但是這是不可能的。我們生活在不同時代,我和我的伙伴們都很幸福,有的同學(xué)還在不停的浪費糧食,碰到自己不愛吃的菜就一口不吃,回教室就開始吃自己帶的牛奶,要是把那些飯給三毛一點,那他就會高興不得了。我又想到,在黑暗的舊社會,有多少像三毛這樣可憐的孩子,他們衣不蔽體,食不果腹,極度的營養(yǎng)不良使他們面黃肌瘦。相比之下,我們生活在光明的.社會主義新社會是多么幸福:每天早晨,我們穿著潔凈的衣服高高興興去上學(xué),寬敞明亮的教室使我們心情舒暢,老師循循善誘地講課,豐富了我們的知識,開拓了我們的視野,為我們插上飛翔的翅膀;氐郊依,撲面而來的是媽媽的噓寒問暖,爸爸的慈愛有加,和三毛一比,我感覺很。愧,我也要向三毛學(xué)習(xí),做一個有愛心、懂事的好孩子。
讀三毛作品有感 篇5
雖然我不是個愛看書的孩子,但暑假中一次無意間翻開了《三毛流浪記》這本書時,我就被里面那個長相滑稽但命運(yùn)悲慘的小主人公深深吸引了,從那以后我就愛上了這本書。
生活在舊上海的一名流浪兒童三毛,他無家可歸,靠吃人家貼廣告用的漿糊,睡在垃圾車?yán),冬天就在身上披一塊滿是窟窿的破麻袋片兒御寒?删褪窃谶@樣的生活中,三毛在路邊撿到了一個錢夾還歸還給了失主。結(jié)果被污蔑成小偷,他被壞人利用去做壞事當(dāng)他知道真相后寧可挨餓也不去做。
記得一次我和媽媽去商場看見賣玩具的,我想買一把造型精致的玩具槍,媽媽沒同意。我就和媽媽慪氣還不吃飯和三毛比起來我簡直就是掉在了蜜罐里,每天可以吃香甜可口的美食、穿美麗無比的'衣服,家里人待我那可真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我還和他們使小性子,惹他們生氣真是不應(yīng)該!
我看了《三毛流浪記》以后,發(fā)現(xiàn)幸福其實就在我們的身邊。有的幸福需要發(fā)現(xiàn),有的幸福需要珍惜,有的幸福需要等待,而有的幸福需要努力爭取才能得到。讓我們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吧!
讀三毛作品有感 篇6
三毛是一個孤兒,從小沒了爹娘,沒有一個溫馨的家,只能到處流浪以乞討為生。三毛經(jīng)常受到人們的欺負(fù)和訓(xùn)斥,但他心腸很好,也很樂觀。為了生活,他賣過報紙,拉過黃包車,擦過皮鞋,還賣過藝,經(jīng)歷了千辛萬苦。他總是吃不飽、穿不暖,長得面黃肌瘦,好像一陣風(fēng)吹過,就會被吹倒。有時候他餓得非常難受,但看到其他的孤兒和老人也在忍饑受凍時,總是把自己的一點微小食物讓給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有一次一個小男孩在路邊摘花,突然只聽“撲通”得一聲掉入水中。三毛見狀,不顧一切地跳下水中,把小男孩救了上來。小男孩的爸爸聞聲趕來,只見自己的孩子安然無恙,一個勁地向三毛道謝。小男孩的.爸爸見三毛無家可歸,于是一起帶他回了家。三毛心想,太好了,我總算有個“家”了。我也為三毛感到高興,從此三毛和小男孩一起上學(xué),一起玩耍?墒呛镁安婚L,一天三毛和小男孩走在回家的路上,看見一輛消防車飛快地朝自己家的方向飛馳而去,他們也趕緊向前奔跑,只見家中已濃煙滾滾著火了。消防員將他們攔在門口,不讓進(jìn),就眼睜睜地看著大火把一個好好的家給燒毀了。爸爸說:“三毛呀!我們也無家可歸了,沒法再收留你了,這些錢你拿去用吧!”三毛剛剛在小男孩家過了一段最美好的時光,無情的大火又讓他成了無家可歸的孤兒?吹竭@種情形,我的眼淚就像斷了線的珠子往下流,心想要是我能幫上三毛一把該有多好。
跟三毛比,我們已經(jīng)是生活在天堂了,不愁吃,不愁穿,讀書環(huán)境優(yōu)越,大家可不要生在福中不知福呀!我們一定要努力學(xué)習(xí),不要忘記老師的耐心教導(dǎo),不要辜負(fù)父母的一片期望。
讀三毛作品有感 篇7
今天,我讀了《三毛流浪記》這本書,覺得很感人。三毛是一個沒有父母,沒有家,四處流浪的孤兒。他經(jīng)常吃不飽,穿不暖,可憐極了!看到這本書,使我想起我現(xiàn)在有吃有穿,豐衣足食,卻經(jīng)常浪費食物,還要挑食。每天吃飯時,媽媽給我挑了很多菜,我卻東挑西撿的,不好好吃飯。有一天早上,媽媽給我一個面包,我吃了幾口,就偷偷地扔進(jìn)垃圾桶里。和三毛相比,我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我感到羞愧極了!
讀了《三毛流浪記》,我更想到世界上還有那么多可憐的人,他們吃不飽,穿不暖,希望我們每個人能多一份愛心,去關(guān)心和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給他們一份溫暖。“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們更應(yīng)該珍惜糧食,做一個尊重他人,珍惜他人勞動的成果的人。
讀三毛作品有感 篇8
在四年級下學(xué)期,爸爸給我買了一套《三毛流浪記》,我便仔細(xì)的讀了起來。
三毛出生在舊社會中,從小無依無靠,在大街上流浪。有一天,他非凡餓,于是趴在了肉餅店的臺子上,望著那些好吃的,他呆呆的`站在那里,因為他沒有錢。他又往前走了,這里有魚肉、雞肉、鴨肉等等。三毛多餓呀,他多么需要食物呀,就是個饅頭也行呀,可是他的口袋里空蕩蕩,只好往前走。
我家里有櫥柜里有好多吃的,有面包、牛奶、香腸、蘋果、糖……我多么想給他吃一些,但是這是不可能的。我們生活在不同時代,我和我的伙伴們都很幸福,天天都有好吃的,但有的同學(xué)在不停的浪費糧食,有的吃的不對自己的味口,就扔了,吃盒飯沒有好菜就扔了,要是把那些飯給三毛一點,那他就會興奮極了。
和三毛一比,我簡直是太渺小了,他有好幾次沒吃飯,都可以忍著。而我呢?有時媽媽把飯做晚了一會我就生氣了。在這里我想對媽媽說:“媽媽對不起,我太不懂事了!”
我是生在福中不知福!
現(xiàn)在,當(dāng)我碰到困難時,我就會拿出《三毛流浪記》看,它將伴我健康成長。
讀三毛作品有感 篇9
讀完張樂平寫的《三毛解放記》之后,我被文中主人公-三毛從小樹立遠(yuǎn)大理想的高貴品質(zhì)深深感動了。
《三毛解放記》這本書,以三毛為主人公,寫了早期的三毛滑稽幽默、調(diào)皮搗蛋,鬧出種種笑話的故事。三毛從小就有遠(yuǎn)大的理想,還愿意幫助受苦受難的'小朋友,之后迎來了新中國,他和無數(shù)小朋友一樣,有衣穿、有飯吃、還可以上學(xué)。
《三毛解放記》這本書中讓我感受最深的是,三毛很聰明,會開動腦子。一次,三毛把皮球踢進(jìn)了壇子里,壇子很深,皮球拿不到,他找來了一塊石頭,把壇子砸破,拿出了皮球。同樣的經(jīng)歷我也遇到過,記得有一次,我做完暑假作業(yè)玩起了樂高玩具,我習(xí)慣將玩具放在手中拋來拋去,玩的正開心的時候,一不小心樂高玩具其中幾片小零件滾進(jìn)了沙發(fā)下,我趴在地上怎么也夠不著,沙發(fā)又太笨重,我又沒有足夠的力氣移開它,正當(dāng)我著急的時候,發(fā)現(xiàn)門背后有一把掃帚,我將掃帚伸到沙發(fā)底下把玩具輕松地掃了出來,當(dāng)時我是又高興又佩服自己的足智多謀。
讀《三毛解放記》后,我佩服三毛,感嘆三毛!今后我遇到任何困難都會像三毛一樣勇于克服,通過自己的努力為自己打造一片藍(lán)天。
讀三毛作品有感 篇10
我喜歡三毛,灑脫的三毛。我喜歡三毛的“我笑,便面如春花,定是能感動人的,任他是誰”的自信;我喜歡三毛的“生命的滋味,無論是陽春白雪,青菜豆腐都要自己去嘗一嘗”的勇敢;我喜歡三毛……
那是怎樣的一個雨季,帶著長大了穿絲襪的念想,伴著對戀愛的向往,一個從開始便被認(rèn)為不正常的小孩,卻是每個尋常小孩的縮影——單純、天真。三毛對“珍妮”的癡迷,正如我們對玩具的.依戀,三毛感受得獎的快樂,補(bǔ)考定終生的忐忑,孤身在西班牙求學(xué)的精彩。三毛用真實告訴我們蝴蝶翩翩飛舞的地方定是幸福的指向。
三毛認(rèn)識了一個叫荷西的男子,他們從小就認(rèn)識,他們一起生活,一起穿越撒哈拉沙漠,一起感受大漠的溫情。三毛就是這樣,做別人不敢做,感受別人不能感受到的,就連結(jié)婚也是那樣的獨特有致,做第一個走路結(jié)婚的新娘,在撒哈拉沙漠的見證下與荷西牽手;三毛還勇敢地做一個懸壺濟(jì)世的業(yè)余醫(yī)生為撒哈拉的人們看;她目睹了沙漠的娃娃新娘;她和荷西在荒山經(jīng)歷了永生難忘的一夜,寒冷,恐懼吞噬著他們;她和荷西為生計捉魚賣魚卻到頭來兩頭空空的樂趣;還有那哭泣的駱駝,讓人流下了好多淚……
我喜歡三毛純樸的文字,在她的字里行間里我領(lǐng)悟到了大漠的一切一切,原來火燒火燎的大沙漠也是如此的意趣橫生。
在那溫柔的夜憶起多少往事,婆媳關(guān)系的相處,與賣花女的斗智斗勇,與大胡子(荷西)的甜蜜與衰愁……
三毛的一生太精彩了,一生流浪過54個國家,足跡遍及天涯海角,領(lǐng)略了三毛的真實與灑脫,我大悟原來人生可以如此精彩。
墓碑不重要,哀樂不重要,哭泣不重要,歡笑不重要,反正時間永是流駛,生命只是一顆荷葉上的露珠。但你可以選擇你活著的方式,你可以像三毛一樣選擇流浪,和自己的伴侶一起走遍萬水千山,讓自己死后凋零的棺木亦鑄成一盤美麗的棋局;你亦可以像張愛玲一樣“因為愛過,所以慈悲;因為懂得,所以寬容”,讓自己裝飾額角的詩歌也甘美……而我更愿意學(xué)三毛,走自己的路,追尋自己的幸福,快樂著,悲傷著,感受著“原來生活如此精彩”,一切只在于你選擇的方式。
讀三毛作品有感 篇11
喜歡讀三毛,喜歡她的至情至性,喜歡她的隨心所欲,喜歡她的真摯純情,更喜歡的,是她筆下那一個神奇的世界。
在我的眼中,三毛是一個心存善念、闖蕩世界的俠女。三毛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女人,她因一本地理雜志的吸引而獨自走進(jìn)撒哈拉沙漠,尋找生命的真善美;一個有靈魂的精怪,萬水千山走遍的豪情,驚天地泣鬼神的.愛情遭遇,引出無數(shù)傳奇的故事;一個風(fēng)情萬種的女人,以美麗的文字,融入自己的情感,為我們構(gòu)筑了一個有淚有笑的文字世界?梢钥吹贸鰜,三毛在撒哈拉的那段日子,是她生命中最為難忘的一段時光,在那里有笑聲也伴有淚水。但我感覺,在心底里,三毛是一個對生命、對生活充滿熱愛的女子?此哪切┳髌,就感覺就是一張張照片、一段段視頻在眼前播放,是那么的生動。
說到愛情,三毛是幸運(yùn)的。24歲那年,在西班牙馬德里文哲學(xué)院留學(xué)的三毛碰到了她一生的摯愛:荷西。那個比她小6歲的男生,卻給了她一生的承諾。6年,讓一個男孩蛻變成一個成熟的男人。他深愛著三毛,理解她,包容她,愿意為她而放棄。一個再普通不過的男人,為了三毛而選擇沙漠。沙本是世間最無依無著之物,安定流浪聽?wèi){風(fēng)停風(fēng)起。沙是誠實的,它不虛榮。它不用你精致,不用你化妝,不用你給予,只要你心安,這便是故鄉(xiāng)了。三毛實在幸運(yùn),苦戀她六年的男人也是懂得她的。愛著三毛的荷西也是幸運(yùn),三毛雖然瘋狂又愛流浪,但卻專一與自愛。在沙漠,這個大胡子男人向三毛求婚:“我想的很清楚,要留你在身邊,只有跟你結(jié)婚,要不然我的心永遠(yuǎn)不能減少這份痛楚的感覺,我們夏天結(jié)婚好嗎?我在沙漠等你!
這個帶著靈魂走遍萬水千山的女人,內(nèi)心是柔情而溫暖的。她的心似乎寬廣得可以裝下世界,而親情卻是她內(nèi)心最厚重的東西!敖Y(jié)婚,小半是為荷西情癡,大半仍是為了父母,至于我自己,本可以一輩子光棍下去,人的環(huán)境和追求并不只有那么一條狹路,怎么活,都是一場人生,不該在這件事上論成敗,論英雄!边@個一生追求自由的女人,為了讓在遠(yuǎn)方為自己牽腸掛肚的父母安心,與那個懂自己的大胡子結(jié)婚,在大沙漠過著一個主內(nèi),一個主外的平淡的生活。
三毛的《撒哈拉沙漠的故事》讓我開始重新認(rèn)識這個沙漠,也許它并不如我想象中可怕,至少,三毛和荷西在沙漠里還是能夠生活的,還有當(dāng)?shù)氐耐林。我們一輩子也許沒有勇氣像三毛一樣,選擇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也許沒有毅力像三毛一樣,堅持走完自己選擇的道路;所以我們更加應(yīng)該懂得珍惜身邊的一切。
讀三毛作品有感 篇12
用一周的時間,品完了三毛的一生。發(fā)現(xiàn)自己愛上了這樣一個氣質(zhì)風(fēng)華,特立獨行的奇女子。
與三毛結(jié)緣,從她的佳句開始。
無數(shù)條充滿哲理的語言,寫滿筆記本的首頁,也鐫刻在內(nèi)心,她曾說,“每個人都該有一個夢想,有一個理由去堅強(qiáng),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都是在流浪”;她曾說,“如果有來生,要成一棵樹,站成永恒,沒有悲歡的姿勢,一半在塵土里安詳,一半在風(fēng)里飛揚(yáng),一半撒下陰涼,一半沐浴陽光,從不依靠,從不尋找”······這些美美的句子,伴我度過困惑迷茫的日子.
走進(jìn)三毛,從《撒哈拉的故事》開始。
她與荷西的愛情,如夏花絢爛,而又匆匆落幕。他們曾用六年的時間錯過,七年的時間相守,卻在余下的一生別離。諸多的遺憾傷感,諸多的心疼無奈,齊聚心頭,匯成一股汪洋,泛濫成災(zāi)。
但她卻又無比幸運(yùn),至少,在獨自漂泊的時候,有一位男子,愿意追隨她,牽著她的手,許她一個天荒地老。在三毛的筆下,樸實的語言中,敘說著與荷西在沙漠中度過的艱難卻又無比美好的時光,淋漓精致地詮釋了她的一段平淡美好的愛情,溫暖了讀者的心窩。然而,所有的美景,隨著荷西的意外而支離破碎,為你流淚,為你心酸,卻無法改變這個悲慘的事實。曾經(jīng)我痛恨這個世界,為什么悲劇總是意外發(fā)生?為什么美好不能永恒?
了解三毛,從前天看完白落梅撰寫的《你為錦瑟,我為流年》開始。
我才發(fā)現(xiàn),我曾經(jīng)知道的只是冰山一角。三歲開始與書籍結(jié)下不解之緣,注定了與爛漫的童年背道而馳,把自己塵封在各種書籍的海洋里,讓她有了超凡脫俗的心境。無比慶幸,她的家庭給了她追求精神生活的保證,才有了她的義無反顧。
歲月在她身上留下了慘淡的陰影,卻總會在山窮水盡時指派天使來救贖,然而幸福于她,總是飄忽不定。曾被老師羞辱,六年的暗無天日,一位畫家?guī)砹说谝豢|陽光,陸續(xù)的幾位老師,打開了她的世界,她的心房。卻又如過客般,匆匆而來,匆匆而走。重新踏入大學(xué),文學(xué)修養(yǎng)極好的她,卻選擇修習(xí)哲學(xué),只為了去找尋“人為什么活著”的`答案。她始終堅持著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方式,不懼世俗的眼光,淡然處世,她也在這段青春年華中,遇見了最好的男子。一段美好的初戀,給她平淡的日子里增添色彩。然而逃不過的還是似水流年,愛到極致的她,無法忍受一個沒有保證的未來,選擇流浪遠(yuǎn)方,獨自承擔(dān)風(fēng)雨。從此,開始了一個人的漂泊之旅。
她獨自承受著所有浪跡的心酸淚水,卻總是用輕松歡暢的語氣向大家訴說衷腸,遇上荷西,是她人生中最美的意外!雖說好景不長,卻留下了亙古不變的印記。
有人說,三毛是飄忽于天地的一粒塵沙,注定屬于流浪,也有人說,她是歲月的拾荒者,走遍萬水千山,看盡人世浮沉。其實在我看來,她不過是想找個心靈的棲息之所。然而世事變更,悲喜交磨,生生阻斷了她想停歇的腳步,于是,繼續(xù)行走,直至千帆過境,腳步隨
著生命終止。她的離開,是文壇的遺憾,確實她一生的解脫。
她執(zhí)著追尋心靈自由,才有了她如此非凡的一生。她的特立獨行,她的才情與灑脫,是我想也不敢想的境界。那首《橄欖樹》的旋律,
不由自主在腦海蕩漾:
不要問我從哪里來
我的故鄉(xiāng)在遠(yuǎn)方
為什么流浪
流浪遠(yuǎn)方
······
一如曾經(jīng)愛上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平凡樸實,卻是生命中最美妙的風(fēng)景。
讀三毛作品有感 篇13
再一次一口氣把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讀完,心中又一次莫名的嫉妒。在這本書里,有我向往的生活。即使在荒無人煙,物資匱乏,語言和文明都不相通的沙漠上,三毛這個聰明的女人,總是能把“羅馬城”建在沙地上,能讓天堂鳥在沙漠里燃燒。
她該需要怎樣的勇氣呵!一個女子,僅因為兒時的夢想,僅因為那一半的鄉(xiāng)愁,毅然背起行囊,踏上那未知卻又向往的神秘大漠。沒有猶豫,沒有遲疑,不顧眾人詫異的眼光。那該是一個多么隨性的女子。連她自己也說,“我在這個世界上,向來不覺得是蕓蕓眾生里的一份子,我常常要跑出一般人生活著的軌道,做出解釋不出原因的事情來”。三毛是聰明的,她不會讓自己被束縛在一片狹小的天地,她由來向往自由,喜歡我行我素,所以才會有《撒哈拉的故事》,所以才會有在她裝點下異常美麗的沙漠。要知道,擺脫塵世的束縛,只做自己,沒有一顆堅定的心與非凡的勇氣,是萬萬不能做到的,縱使做到了,亦不能堅持下去。但我們的三毛做到了。
讀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仿佛在與三毛默默地交談。
在她的口中,我知道粉絲又叫做“雨”,小黃瓜也可以代替筍片,豬肉干被說成了中藥。她不是在胡說八道,她是在培養(yǎng)生活的情趣,誰說異想天開是犯法的呢?她與丈夫荷西,每時每刻都在生活。也許你會說,我們不是每時每刻都在生活嗎?但我想,有許多人是在每時每刻生存,會生活的人,又有多少個呢。又有多少個人會愿當(dāng)素人漁夫呢?又有多少個人會把幾個石雕看成寶貝呢?又有多少個人會在家里開免費的女子學(xué)校呢?又有多少個人會拿棺材外箱做家具呢?也許只有三毛夫婦了吧。誰說沙漠里的生活很苦悶很枯燥呢!三毛與羊的戰(zhàn)爭不是痛并快樂著嗎?與姑卡的友情不是讓她哭笑不得嗎?與荷西結(jié)婚時不是上演了一幕幕滑天下之大稽的鬧劇嗎?所以說,苦悶的不是生活,是人。三毛讓我明白,很多時候環(huán)境只是客觀因素,并不能決定什么,只有自己,才能決定故事結(jié)局的悲與喜。大凡這個世界上的事,都沒有絕對,枯木也能逢春,就看有沒有盼春的寄望了。
三毛帶給我的,還有那一片異域所散發(fā)的神秘氣息。殘酷的婚禮,是在可笑的風(fēng)俗幌子下愚昧的人們孕育出來的畸形產(chǎn)物,用暴力奪去一個女孩子的貞操在他們看來是那么地值得慶賀。女人在那里是多么地卑微,一個丈夫可以有四個老婆,保守的她們在生產(chǎn)時竟因為醫(yī)生是男的而拒絕去醫(yī)院。他們的愚昧,用三毛的話來表現(xiàn),就是“對沙哈拉威人來說,邁向文明唯一的象征就是坐在自己駕駛的汽車?yán)。至于人臭不臭,這是無關(guān)緊要的!比欢褪沁@些愚昧的人們,讓三毛的沙漠生活綻放了光彩。三毛縱使不喜歡他們落后的風(fēng)俗習(xí)慣,卻從來沒有看不起那些愚昧的人們。面對他們無理的甚至啼笑皆非的要求,三毛都應(yīng)允了,甚至幫他們治病,教婦女們知識,幫房東的母羊脫掉衣胞。文明與愚昧是不分等級的。文明人并不意味著高人一等,只是僥幸出生在一個文明的國度,僥幸比那些落后地區(qū)的人們多學(xué)了點知識,所以,這并不能成為文明人炫耀的資本。在《撒哈拉的故事》這本書里,字里行間,無不透露著三毛對當(dāng)?shù)鼐用竦淖鹬睾蛺圩o(hù)。也許在相處過程中,有小小的矛盾和不滿,但三毛總是機(jī)巧地處理他們之間的`關(guān)系,她始終以公平的心態(tài)與他們相處,不卑不亢,于是,所有的摩擦都變得那么的有趣,在孤寂的沙漠里時常會聽到三毛的大吼大叫。
這本書,還有一個主題詞,是“愛”。當(dāng)初三毛不顧一切來到撒哈拉,荷西只是默默的收拾行李,在沙漠找到了工作,等著三毛踏上那片土地。這份愛也許不轟轟烈烈,卻平凡得偉大。荷西默默的追隨,已然表明了心跡:對三毛,矢志不渝。三毛是一個一意孤行的倔強(qiáng)女子,但當(dāng)有一個人愿意為了她去沙漠里受苦時,這個倔強(qiáng)的女子已經(jīng)決定要跟那個人天涯海角一輩子流浪下去了。這平淡深遠(yuǎn)的結(jié)合,意味著不離不棄。所以,在荒山的那一個驚心動魄的夜晚,三毛沒有選擇離去,而是想盡辦法營救心愛的丈夫;在符咒讓三毛痛不欲生的時刻,荷西一直陪在她身邊,因擔(dān)憂而變得慌亂。這就是簡單卻深刻的愛。沒有山盟海誓,因為誓言早已刻于心中。這是三毛與荷西的愛。沙侖的愛則讓人感到莫名的痛惜。他對沙伊達(dá)的愛是瘋狂的,是那么地執(zhí)著,因為對于他那顆孤寂的心,哪怕是假的愛情,一樣能給他精神的慰藉。無奈沙伊達(dá)是騙子,沙侖的執(zhí)著,只能帶來悲傷地結(jié)局。但也許如三毛所說:“飛蛾撲火時,一定是極快樂和幸福的!边@樣的愛,令人肅然起敬。還有馬諾林的愛。錯誤的愛,只有一句“對不起”,再無它句。愛情是雙方的,如果缺了一方,就不完美了,不完美的愛,放手,比苦苦糾纏來得灑脫,更不容易遍體鱗傷。
不知道三毛為什么要把《白手成家》這一篇放在最后,明明這一篇才是故事的開始。但我又想,在描繪了沙漠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后,回過頭來看初來沙漠時的情景,這故事,才會異常深刻,才會讓人深切體會到在這詩意的生活背后,有初來的困窘,有別樣的艱辛,更有對沙漠和生活的熱愛。
讀三毛作品有感 篇14
有人說,三毛的是柔軟的,柔軟的愛、柔軟的痛。也有人反駁,三毛是熱烈的,敢愛敢恨,歇斯底里。三毛的一生,其實一段漫長艱難的旅程。一段路途,總是靠著一份熱烈的執(zhí)著,面對路途中險山惡水,堅持著走到最后?倳杏赀^天晴,露水荷花映面的美好時光,若我們只看到泥濘濕了褲腳、雨水打濕華衣,亦然不能看到拐彎處,桃花開的正好。
三毛教給我們的,便是在掙扎時,依舊要記得抬頭,看漫天燦爛的星光。
“不要問我從哪里來,我的故鄉(xiāng)在遠(yuǎn)方”,這句歌詞不知道寄托了多少人的夢想。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對未知、神秘的地方懷有莫名的向往。三毛是一個傳奇女子,幾乎走遍世界,當(dāng)她以一種灑脫、豪爽的姿態(tài)出現(xiàn)時,我們心中潛藏的浪漫因子都在她信馬由韁的文字中被激活了!叭f水千山走遍”,這是三毛一部作品的書名。
三毛長發(fā)飄飄,常有爽朗的笑聲,長得并不漂亮,但她讓人過目難忘,她身上散發(fā)出的迷人魅力來自于她至情至性的率性。我是循規(guī)蹈矩的學(xué)生,但在內(nèi)心里也渴望著有一天能恣意而為。在滿大街都在用大喇叭廣播播送“瀟灑走一回”時,三毛用筆為我們注解了瀟灑的含義。
如果三毛只是教給我們浪漫,那三毛只是浮云。其實,在三毛的作品中,她是一個生活的高手,在任何環(huán)境下都能活得自在自得,妙趣橫生。如今的偽小資們,坐在麗江的茶館里曬太陽;怎么看都顯得有些矯情,哪里比得上三毛的快意行走和快樂生活。喜歡過三毛的讀者應(yīng)該都記得,她在大沙漠中造出的那個家。在《撒哈拉的故事》里,三毛有一種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沙漠中物質(zhì)的匱乏,生活的貧瘠,也可以在三毛那里產(chǎn)生的愉悅和陶醉。
“每想你一次,天上飄落一粒沙,從此形成了撒哈拉!”三毛的作品,很多源于愛情。她和荷西那場泣天動地的宛若神話的愛情,讓多少人為止扼腕痛惜。三毛,讓我們看到什么是愛情的相濡以沫,什么是愛情的無欲無求。對一個人的依戀,不是因為自己的無力,亦非浪漫的堆積。依戀,是源于內(nèi)心的需要。你是我的荷西,睡覺一定要牽著我的手才能睡著的荷西。我是你的三毛,你兇我一句我便會死般絕望的三毛。愛情,或許是我們這個年紀(jì)拾手可見的,問問自己,真的懂愛么?三毛告訴我們,愛,是一份責(zé)任,是即使對方不在了,也要讓他的墓碑永遠(yuǎn)光潔的承諾。
在我看來,三毛是個極有傳奇色彩的女子,她生性豪爽,樂于助人,有著一份善良樸實的心境。雖然從圖片中看出三毛并不是個漂亮艷麗的女子,但是由她身上所散發(fā)出的人格魅力卻閃閃發(fā)光?捎H可敬中透露出的氣質(zhì)之美一度讓我贊嘆不已。然后我認(rèn)識了荷西,那個等了三毛6年的男人!我一直以為荷西長了一幅娃娃臉,比三毛小4歲,帶點稚氣,然而從網(wǎng)上搜到的照片卻是一個大胡子!"再等我六年,讓我念完四年的大學(xué),服兩年兵役,六年后我人便可以結(jié)婚了。我一生的夢想就是有一所很小的房子,里面有一個像你這樣的太太,然后我去賺錢養(yǎng)活你,這是我一生最幸福的夢想。"(荷西語錄)
看的三毛作品不多,寫不出什么感想之類的讀后感。從《撒哈拉的故事》到《夢里花落知多少》,每一篇都在認(rèn)真地看,似乎我早已融入他們的生活,真的會笑,會哭,會難過得心疼。她的文字,她的精神,讓我悟徹,讓我悲痛。她真的深深令我折服!很真實,純樸又不缺乏幽默。
從三毛的文章中我們不難看出,三毛對愛情是非?燎蟮,在與荷西結(jié)婚前,32歲的三毛可以說對愛情已經(jīng)是“曾經(jīng)滄桑難為水”,而且在這之前的許多追求者都是荷西無法相比的。三毛一直說,“荷西苦戀她六年”,但從來沒有說“她也戀了荷西六年”。在那六年里,三毛三年在國外,三年在臺灣。
在國外期間,最少有三位追求者都是在最后一刻才被三毛拒絕:在西班牙時,被一位日本籍的富商同學(xué)追求;在德國時被一位后來成為外交官的德國同學(xué)追求;在美國時,被一位臺灣籍的在美博士追求。這些人都遠(yuǎn)比荷西優(yōu)秀,都比荷西更加接近三毛的愛情標(biāo)準(zhǔn),但是三毛拒絕了,因為三毛心目中的愛情標(biāo)準(zhǔn)比這三位所能達(dá)到的還要高;氐脚_灣的三年,當(dāng)她終于選到了愿意結(jié)婚的人,卻在結(jié)婚前被死神奪走了未婚夫。三毛在未婚夫去世不久,就背井離鄉(xiāng)與荷西倉促結(jié)婚,是因為愛情,還是因為對愛情的絕望,已經(jīng)非常清楚了。
從三毛的文章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荷西與三毛婚后的關(guān)系并不融洽,爭吵不斷,更重要的是三毛是個感情細(xì)膩豐富的人,荷西是個粗線條的大男人傾向很嚴(yán)重的人,兩個人在性格上,文化上,情趣上,人生觀上等都有著巨大的差異。再加上,荷西忙于工作,整天不在家,所以,在撒哈拉的.三毛幾乎是生活在一個人的世界里,寫作使她走進(jìn)理想的世界。
但是我這樣說,并不否定三毛與荷西之間有愛情,但有的是“先結(jié)婚后戀愛”的愛情,更重要的是這種愛情產(chǎn)生于三毛出名之后。因為當(dāng)《撒哈拉的故事》出版以后,荷西已經(jīng)不再是單純意義上的三毛的丈夫,而成了三毛筆下的一個理想人物,讀者需要這樣一個理想人物,三毛更需要這樣一個理想人物。
在荷西意外去世后,這個理想人物得到了進(jìn)一步的神化。正是這種神化,使得三毛背上了永遠(yuǎn)無法卸下的枷鎖,不管她多么渴望愛情,為了維護(hù)神化了的荷西與三毛的故事,三毛都不能再與任何人結(jié)婚,盡管荷西去世時,三毛才38歲。
三毛曾經(jīng)說過,她是個比較傳統(tǒng)的人,主張嫁雞隨雞。其實,這樣的表白只不過是為了滿足讀者的需要,不一定是三毛真實的想法。三毛從小就不是一個循規(guī)蹈矩的人,而是一個叛逆性很強(qiáng)的人,再加上在國外生活十幾年,她的愛情觀不可能那么陳舊。讀她的《傾城》,可以感覺到她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nèi),強(qiáng)烈地愛上一個人。從她未婚夫去世后能在極短的時間內(nèi)與荷西結(jié)婚,也可以看出她不是一個主張寡婦不改嫁的人。但是為了她自己塑造的荷西與三毛的完美形象,她不能再嫁。
談到三毛的愛情就不能不談她的最后一部作品《滾滾紅塵》,這是她唯一的一本電影劇本,完成于她自殺的前一年1990年。劇本由名演員林青霞和秦漢主演,但由于劇中的男主角是一個日偽時期的文化漢奸,所以電影拍好后遭到禁映,甚至被指責(zé)為美化漢奸。其實這部電影純粹是感情戲,不是政治戲,它是三毛一身愛情故事的縮影:她是一個為了愛情追求一生,付出了一切的人,但卻并沒有獲得真正的愛情,就像影片中的女主角一樣,明明知道自己所愛的人不值得愛,對自己不是真心,還是義無反顧地去愛。
她與荷西的愛情簡單、樸實。也許是我還年輕,再也想象不出會有比他們愛的更瘋狂的夫妻了!我真的驚異,六年來,竟日日如新婚,分離半晌就相思難耐。不是春花秋月,纏綿細(xì)語,而只是平日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做飯、洗碗、吃飯、勞動、看夕陽、吹海風(fēng)——兩個人真想融為一體,永遠(yuǎn)都不要分離。
這樣深刻的感情,為什么要讓一個人先走呢?為什么要留下一半去忍受活著的煎熬?我能想象那會是怎樣的痛苦。如此善良、溫柔、和氣、孝順的三毛呀!老天不公,為什么要讓她去獨自承擔(dān)這切膚的絞痛,即使她說“愿意”……一如三毛的為人,簡單是真,平凡是實,那種天荒地老的感覺讓人心底為之震撼:雖然它不轟轟烈烈,雖然它也沒有什么浪漫可言。但是,打動人的就是為種平凡中所顯露的真實。
至于她對生和死的一些看法,曾經(jīng)讓我覺得不可思議。可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在經(jīng)歷一些生離死別的事件后,我才終于明白她所闡述的真正含義:生者的痛苦逝者無法體味到,所以寧愿自己死在愛自己的人之后,這樣讓生者獨自承受這種生離死別的痛苦。可是三毛最終的選擇依然讓我覺得有些難過,雖然她已去世多年,我依然喜愛她甚至于崇拜她,為人為文都讓我由衷地欽佩。
三毛去了,但是她卻永遠(yuǎn)地留在了我的心底,我想對一個已逝去者的最大懷念也只能如此吧。
三毛對于我,不是一個偶像,只是一個可以在夜深時候,靜靜聽她故事的長輩。曾經(jīng)在一本電子雜志里聽到她的一個專訪。那是聽到她的聲音,熱鬧的,純凈的,有活力的。她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淡然的處事方式,都深深地撼動了我。我知道那是我希望成為的自己?梢栽诨氖彽纳衬,守著一個家,安靜的畫一塊石頭,不管外面漫天飛舞的風(fēng)沙……
讀三毛作品有感 篇15
我最近真是很認(rèn)真地看了柴靜的《看見》和龍應(yīng)臺的《目送》,但是死耐著性子,卻只感受到內(nèi)心冰涼。
龍應(yīng)臺的文字平常是大方向的開闔,然而在她上面這本書里的記敘卻守著一些小事,我忘記了她的雷厲風(fēng)行,只看到一個平庸到底的人。她把自己的視野放在自己的身邊人身上,孩子,母親,朋友……寫得很細(xì)而且有情?墒俏矣X得她把感情擺得太明了,而且總是帶著一種冷漠。仿佛只用心于自己的小圈子,而對其他人的苦痛不甚關(guān)心。她給我的是一種評論家的視角。我大概是看慣了這種姿態(tài),有些厭倦,所以我對這本書評價不高。她淡淡地講自己的人生,我雖有細(xì)微的同感,但是很淡,而且感覺有一種很陌生的格格不入。
我深刻地記著她寫那件坐飛機(jī)的事。她從那個老人想到自己的父母。每次,老人被冷漠對待的時刻,她總是想著如果這是他的爸爸,她會怎樣怎樣。她可以為自己的父親做到這樣,卻只能冷漠地看著這個老人置身于現(xiàn)代社會的冷漠設(shè)施中而無作為。那么當(dāng)她的親人遇到同樣的狀況,而她不在場呢?冷漠即是多個不作為心態(tài)的疊加。作者可能也把這納入文章的反思之一,她可能想從反面切入,但在我看,她真的是只看到自己的事。僅僅因為這個傾向,我就在思想上棄了這書。我覺得她像是不做事卻又炫人情。
我覺得柴靜的文字要比龍應(yīng)臺更動情一點。龍應(yīng)臺注重于講一件很本真的事,讓你自己去做結(jié)論。而在柴靜,她是在講述自己的所得。我們透過她,來了解一些真實。她的身份是記者。我們看到她慢慢磨礪出自己的風(fēng)格。然而明白的越多,就感到越無力。她站在很多人面前溫婉詢問,只能還原事實,而不能還原人心。也有人以為傾聽就是一種慰問。但我以為不夠。
這樣來看,我欣賞的'只是一種努力的敢愛敢恨的人格。但是,我以為柴靜做得已經(jīng)不錯。并不是勇于出頭,但是她真誠地給出了自己的關(guān)注,并且讓我們真的去思考熱點問題的背后。她也許把很多的激烈情緒埋在身份的下面,但是情份是足夠的。不過,有一點,在她成長的過程中,青澀的那段時期像是傷了很多人。長大有時就是褪盡鋒芒。我覺得人只要做到她這樣,基本足夠了。
也看了很多的書,只有三毛讓我感到溫柔。明明她遇到的人物也都凄凄,但是她總是會做到我想象中最美好的事。也許是因為她的身份單純,一個純純的作家,或者說一個好奇的大膽女人。她真的很溫柔。有的事,明知道無力,還是努力著,就算不成功,她真心的難過也讓我覺得足夠了。她的溫柔最類似于常人,大哭大笑,讓我覺得,動情后再如何都已足夠。
讀三毛作品有感 篇16
喜歡三毛的作品,三毛前期作品無疑是溫暖而快樂的,平實的描述,展現(xiàn)了三毛和荷西深刻的愛情,還有三毛不安于平淡生活,勇于追求生命中不一樣的景色,我很佩服三毛作為女性骨子里的堅強(qiáng),懂進(jìn)退,還有些許小小的狡黠,熱愛交友,一身流浪,把物質(zhì)視為一個名詞而已,更加追求精神上的富足。
在撒哈拉,親自動手修建自己的小家,拾破爛,撿棺材板,和沙漠人打成一片,甚至去深海捕魚為補(bǔ)貼家用,卻最終是一場好笑的鬧劇而已,那段撒哈拉的日子,我想是我們這些只能安于當(dāng)下生活,沒有勇氣去追尋那個夢的人的一種撫慰了吧。我們沒有能力,不敢也不想放棄自己當(dāng)下獲取的那些東西,物質(zhì)居多,情感也有,撒哈拉的日子,有精彩,有詭異,更多的是以一種平等的態(tài)度對待異族生活,帶有留戀,帶有愛的去描繪,才能如此吸引人,感動人,最喜歡的是啞奴,我們身為一個外族人,沒用辦法去沖破當(dāng)?shù)厝耸朗来鱾飨聛淼膼核祝侨酥煌趧游锏牡胤,就是有更多的情感在,同情,憐憫,互助。
啞奴雖然地位上和我們不平等,但無疑他的心是金子般的赤城,他懂得回報,知道用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去保護(hù)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啞奴最后被轉(zhuǎn)賣的命運(yùn),讓人氣憤,感傷,或許,這就是生活,有時候,我們明明很想改變,卻總是無能為力,只能駐足扼腕嘆息。
在三毛和荷西相處六年的時光里,三毛比任何人都幸福,最起碼眼睛是溫柔的,心臟是蓬勃跳動的,但是總是天不遂人愿,荷西的.走,三毛痛不欲生,那種痛,我想我能夠體會到,一直可以依靠的肩膀突然不見了,早已習(xí)慣的身體肯定也是搖搖欲墜,精神恍恍惚惚,但是三毛確實是堅強(qiáng)起來了,那個她和荷西用心經(jīng)營起來的家,以不足房子一半的價錢低價賤賣,為的是只為愛他,喜歡他的人,讓這個房子的價值繼續(xù)留下來,最讓我感動的是三毛在快要交房的時候,從房子里面取了碎石和螺絲釘,用力向海里丟去,房子房子你走了吧,我不再留戀你,就算作死了,快去找新的主人吧,快去啊,三毛能夠從荷西的消失中慢慢走出來,這所房子,也就是他們美好記憶的貯存,她也放下了,那么強(qiáng)大的讓人鎮(zhèn)靜的能力,讓人佩服。三毛的父母,也是讓我尊敬的,寬松的教育方式,循循善誘,對孩子的理解與包容,真善的品性。
三毛最終還是逝去了,她這只熱愛自由的鳥,最終還是去找荷西了,希望她在天堂自由,也希望天堂仍然有撒哈拉。
讀三毛作品有感 篇17
我不是一個稱職的讀者,我只是在你的字里行間尋找精神慰藉。你的赤子之心,你的灑脫,你的隨心隨性,你的愛,對我來說都是可望而不可及 。突然的.不說話,突然的放棄周邊的一切,心里容不得半點的虛假,半點瑕疵,可自己何嘗不是這么一個虛假之人,自己的心都騙過的人,如何能坦誠去面對別人。
是否,每個人,一生之中,內(nèi)心之內(nèi),都會有這樣一段感情,一個人存在?你對他的感情由來無因,不能用理智去解釋?解不開,放不下,丟不開,忘不了。不同的是,有些,被光陰稀釋了,束縛解開。有些人,在歲月中失散了,漸行漸遠(yuǎn),對他的想念,只剩,夢醒時分隱約的惆悵。光陰荏苒,暗啞無言。
總在夜深人靜之時讀你,感動,心疼之外更多的是敬愛.荷西走之前你們堅定追求生活的真善美,在你前世故鄉(xiāng)撒哈拉翱翔,在加納利群島書寫人間溫暖,就像你說的做一只不死鳥。荷西走了,你的大胡子走了,你對你父母說:如果選擇了自己結(jié)束生命的這條路,你們也要想得明白,因為在我,那將是一個更幸福的歸宿。不死鳥,在大胡子走了之后還有不死的理由嗎……靈魂早已隨其而去,剩下的只是在償還軀體該盡之責(zé),疼痛
我承認(rèn)我也癡人一個……
讀三毛作品有感 篇18
最近一直看三毛的書,越發(fā)覺得她是個奇女子——她的愛那么深沉又那么博大。她深愛她丈夫,于是當(dāng)荷西走了,便有了夢里花落知多少的悲泣。愛到底是什么?為什么那么心酸那么苦難?“只要還能握住他,到死還是不肯放棄,到死也是甘心。”“埋下去的,是你,也是我,走了的是我們!泵恳痪涠寄敲磦心敲刺弁,于是她又一次走進(jìn)沙漠。她說,后來,她一度變成了一個不相信愛情的女人,于是她走了,走到沙漠里頭去。我想她大概不是去尋找愛情,而是去尋找前世的鄉(xiāng)愁吧。
再后來,她也走了?吹竭@里,我哭得好傷心,我總覺得她應(yīng)該好好地活著。但后來,看了《撒哈拉的故事》,明白了那種只為荷西的小女人的幸福,讓她怎承受得了獨自一個人的悲傷!正如她自己所說“假如我選擇自己結(jié)束生命這條路,你們也得想明白,因為這對于我,將是一種幸福。”
我想這就是很深沉很深沉、與常人不一樣的愛吧——可以看透生死。這方面她還有好多,譬如對初戀,她說“初戀的愛情是很不踏實,很痛苦的。即使我在那個時候嫁給初戀的人,也許我的婚姻會不幸福。”這點我頗有微詞,我相信初戀,也祝福初戀中的親們修成正果。對于浪漫,她認(rèn)為是有波浪的東西。這種境遇我想我一定不能錯過,或許今年,或許明年,期待背后的`那片海、夕陽的余暉;希望在起潮前白白的沙灘上留下自己的腳印,然后任憑海水向我奔來,擦去那一串串彎彎曲曲的弧線,留下最初的貝殼和淡淡的鹽腥味。
對于三毛,人們說她是個可愛又可貴的女人!翱蓯塾挚少F”這一個一般的女人都能擁有的形容詞來描述這個奇女子不是太膚淺了嗎?我想了好久,終于在《談心篇》里驀然明白她的偉大來自平凡!墩勑钠访恳蛔置恳痪淇偸悄敲从H切,娓娓道來,語重心長。每一封回信都鑲嵌撥云見日的睿智,這讓我受益匪淺。因為,這段時間我也要給那個一直叫我姐姐的內(nèi)江市平坦中心校的小男孩回信。他很可愛,就像小時候的我們,收到他的第一封信,我好高興,但隨后面對一個從未謀面的男孩和一大串的問題,我真的不知如何回答。盡管發(fā)展心理學(xué)的基礎(chǔ)讓我對他這個年齡階段孩子的心里特征有一些了解,但還是絲毫也不敢疏忽:一方面覺得得當(dāng)好這個姐姐;另一方面,想起了三毛,想起了她面對那些稱呼他姐姐的來信者的真切——小小的我,希望有大大的情懷。
人真的是一種奇怪的動物,當(dāng)你敞開心扉的時候,另一扇心門也必將為你打開。又收到了他的第二封信,我又驚又喜,信中沒有了第一封信里的拘束,那種親近都幾乎讓我覺得在讀家信——而這對于我亦無限珍貴,F(xiàn)在第三封信也應(yīng)該要到了,不知道他又要說些什么。祝福我的小弟,一切都好!
星星點點的愛,星星點點的祝福。
星星點點的感悟,星星點點的空靈!
讀三毛作品有感 篇19
幾個月來終于斷斷續(xù)續(xù)地看完了三毛的大部分作品,我實在很想寫一寫三毛。
三毛的前期作品有種奇妙的力量,讓我無論在什么心境下去讀都能愉快地笑起來。
在沙漠里,面臨各種各樣的困境,三毛總有辦法讓它們變成有趣的事。有山羊從他們的屋頂?shù)暨M(jìn)家里,洗澡時涂了滿身泡沫卻發(fā)現(xiàn)沒有水了,鄰居家的姑娘們借東西從來不還……這些在常人看來遇上任何一件都要皺眉頭的事,在三毛的筆下卻成了輕松幽默、帶有一種漫畫般的奇特的效果的生活喜劇。
只有內(nèi)心真正堅強(qiáng)樂觀、并充滿了對生活的熱愛的人,才能寫出這樣的文章。在此時三毛的心里,沒有絕望和痛苦,一點小小的傷心事也只是幸福生活的調(diào)劑品,她有荷西,有親手建成的一方小天地,幸福和快樂像沙漠里的甘泉源源而來。她愛家人、鄰居,也愛所有素不相識的陌生人,給予他們幫助,為他們流淚,為他們微笑。她也將幸福快樂的甘露,溫柔地注入撒哈拉。
恐怕在撒哈拉的所有故事里,最讓人心碎的便是《哭泣的駱駝》了。在那之后,三毛與荷西移居加納利群島。沙漠仍舊是她心目中最美的地方,但在加納利群島的生活也同樣快樂。若說沙漠是熱情的白日,那么加納利就是溫柔的夜。三毛用她獨特的.溫柔,感受著周圍的一切,品嘗著生活的滋味。她這一時期的作品,雖沒有在沙漠里的神采飛揚(yáng),但卻有另一種溫暖而充滿愛的情感。
然而當(dāng)不幸降臨,這個樂觀堅強(qiáng)的女子也崩潰了!秹衾锘渲嗌佟芬欢茸屛也蝗绦脑僮x下去。荷西帶走的是她所有的快樂,那個我們熟知的三毛不見了。三毛在書中一遍遍敘寫著對荷西的懷念,她說在夢中荷西會來看她,有時荷西會對她輕聲絮語,但她顧念著年邁的父母,不能隨他而去。
這樣的三毛令人心疼,但我不得不說,三毛的作品從此失去了靈魂。三毛之所以是三毛,因為她流浪,她快樂,她細(xì)膩卻不矯情,她溫柔卻不做作,她有著化麻煩為幽默、化痛苦為幸福的神奇力量。但現(xiàn)在三毛只是陳平,是一個內(nèi)心的悲傷永遠(yuǎn)無法化解的女人。她依舊流浪,依舊細(xì)膩溫柔卻很真實,但她不快樂,并且失去了那種神奇的力量。
作者寫作時情感,能夠通過書這個神奇的紐帶不怎么打折扣地傳遞給讀者。因此我更偏好三毛前期的作品,讓她神奇的力量和快樂的靈魂來撫慰我的心靈。但不管怎么,三毛在我心目中都是一名奇女子,獨一無二,千古難尋。
誠愿三毛能在天堂與荷西重逢,寫下我們看不見的幸福故事。
讀三毛作品有感 篇20
讀三毛是在初中的時候,那時候受學(xué)業(yè)的影響,總會找些散文之類的來讀,像朱自清,賈平凸之類的,那些都是為任務(wù)而讀,三毛則是眾多書籍中用來放松那一類的了。
現(xiàn)在已經(jīng)忘了當(dāng)時讀的是哪一冊了,想必是撒哈拉的故事,只記得當(dāng)時三毛書籍讀起來是沒什么特別的,但是卻被其中異域的風(fēng)土人情所吸引。那時候我眼中的.三毛是一個導(dǎo)游,用她的文字帶領(lǐng)我去異國他鄉(xiāng),去感受俠客般的自由。后來買了三毛的作品集,不過看得很少了。那時候初中畢業(yè),我還很幼稚。
后來高中,大學(xué)是很少看得了。直到前幾個月,回到家恰巧那本書被翻出來。時隔8年彼時的我已經(jīng)走上工作崗位,也是工作正不如意之際,再看那本書忽然覺得,三毛,你的命怎么那么苦!看荷西離世的那一段,本想與你執(zhí)手天涯,相伴一生,可是卻可以清清楚楚的感受到死神的逼近。本來愛人死后需要的安慰,接之而來的卻是公婆對于財產(chǎn)的覬覦。在我眼中,三毛是帶著面具的,帶上面具的她,豪放,灑脫,自由,無拘無束?墒,三毛小時候是受過嚴(yán)重精神傷害的,面具下的她始終是一個孤獨,脆弱迷失在黑暗中的小女孩。三毛的受的傷害太多,以至于我覺得就算和荷西在一起的日子,荷西也并沒有治愈她,只是讓她暫時把那個黑暗中的女孩鎖了起來。三毛的字里行間里,總給我一種笑著哭的感覺,尤其荷西死后,三毛已然鎖不住那黑暗中的女孩了,甚至那已經(jīng)變成了惡魔,時時刻刻折磨著她,我想,如果是我,也會選擇自我了結(jié),或許比她更早。
內(nèi)心痛苦的人總是需要麻痹的,身體上的行走也許是最好的選擇。
讀三毛作品有感 篇21
三毛是一個不講道理的人,她只是用一顆真誠的心在講故事。她的文字天真爛漫、樸實無華,但就是由這些簡單的字句組成的小文章,讀起來讓人感動不已。她和荷西兩個人在撒哈拉大沙漠的日子艱苦極了,好像越是生活艱苦的人,心境就越是平和。反而是我們這些沒怎么受過苦的人,受到一點點委屈就憤憤不平。她的生活同樣是充滿瑣事和爭吵,她寫的也正是這些瑣事、爭吵和委屈。她受過許多苦,許多委屈,但筆下的文字永遠(yuǎn)是那么平和、樂觀,仿佛只是在玩游戲而已。讓后人稱道的她和荷西之間的愛情,其實也是充滿了矛盾和爭吵,面對這些,三毛是一個懂得生活的姑娘,她和荷西用相互包容和妥協(xié)解決了一個又一個的矛盾。是啊,生活的.藝術(shù)就是相互包容和妥協(xié),誰都得讓一步,硬碰硬只能不歡而散。
一般人受一點點委屈就憤憤不平,在心里留下一個結(jié),而三毛呢?她是那么地好奇,仿佛永遠(yuǎn)有新鮮的事物在等著她,吸引著她的眼球,根本沒精力去關(guān)注什么委屈。她是一個往前看的人。然而我無論如何也想象不出這樣的一個人曾有著嚴(yán)重的憂郁癥。我很好奇她是如何在面對黑暗時,寫下如此陽光的文字的?也許她的好奇心正是擺脫憂郁癥的工具,唯有專注于他物時,內(nèi)心才能平和。她寫下這些文章的時候,應(yīng)該一個游戲人間的人,而不是一個憂郁癥患者。
看完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再看《雨季不再來》。懂得了原來三毛也曾是神經(jīng)質(zhì),整天嘴里叼著煙的憂郁女子。所謂的豁達(dá),樂觀,不過是時間和經(jīng)歷把人磨成了那副磨樣罷了。人都是可以改變的,只是需要時間。
讀三毛作品有感 篇22
初讀三毛是那本《萬水千山走遍》,那時候覺得三毛是個個性不羈愛自由的多情女子,有過很多段生活閱歷,也有幾段豐富的情感歷程,有風(fēng)一樣女子的個性,卻不失對生活的熱愛和掘強(qiáng)!
就在上周接連三天我是一口氣讀完了她的《撒哈拉故事》《哭泣的駱駝》《稻草人手記》,當(dāng)我一讀到那本《撒哈拉》我就沉浸在三毛的沙漠世界里無法自拔。
這個像風(fēng)一樣女子的三毛,只因一句前世的鄉(xiāng)愁就來到了撒哈拉,大漠的生活絕非是一般人所能接受的,然而這個從小家庭生活環(huán)境還不錯的女子竟然選擇了將自己安放在大漠。幸運(yùn)的是三毛有愿意與她相守的荷西,那個比他小幾歲,甚至為了她放棄工作提前來到沙漠等她的癡情男人,讓我好生羨慕。
在《警告逃妻》中,全文完全是由荷西給三毛的`信件展現(xiàn)了可愛的丈夫以及荷西對三毛的愛,三毛丟下河西回國后準(zhǔn)備在國內(nèi)居住一段時間完全不顧荷西的感受,于是荷西創(chuàng)造了一個假想情敵終于”逼“回三毛?吹竭@段有趣的夫妻逗趣故事,讓人忍俊不禁的同時讓人想這絕對是真愛吧。
在《大胡子與我》中,三毛以一段開場白對話倆人結(jié)婚的開始,那句話我始終記憶猶新:
結(jié)婚前大胡子問三毛一句很奇怪的話:‘你要一個賺多少錢的丈夫“
三毛說”看的不順眼的話,千萬富翁也不嫁,看得中意的話億萬富翁也嫁!
”說來說去,你總想家有錢的。“
’也有例外的時候。”三毛嘆了口氣。
“ 如果跟我呢?”荷西很自然的問。
“那只要吃的飽錢也就算了”
荷西思索了一下,又問“你吃的多嗎?”
三毛小心地回答:“不多不多,以后還可以少吃點."
就是這樣的坦白,雙方成了彼此的伴而不是另一半,彼此的包容理解讓兩人在沙漠的生活是多姿多彩。這在《白手成家》中倆人把一個完全不成樣子的出租屋打造成一個充滿藝術(shù)情調(diào)又不失家庭溫暖的浪漫小屋可以看出來,有音樂、書籍、藝術(shù)擺件還有愛的小家,這在大漠實屬罕見吧。這樣的情調(diào)終歸是因為倆人有共同的語言和對美的享受,對生活的敬意。
大多人會認(rèn)為婚后的生活一定是平淡無其的,但是三毛的大部分文章讀來都是生動有趣的,這也難怪為什么這么多人愛三毛,因為三毛給人的是一種幸福的東西。即使一件很小的微不足道的生活小事三毛也可以形容的那么感人入目。《一個陌生人的死》《巨人》《芳鄰》等展現(xiàn)了三毛是個多么可愛又熱心腸的女子,她照顧并送終孤苦無依的老人,她同情為早當(dāng)家的堅強(qiáng)小孩,她”無私“的借給想要的日常用品并教他們讀書寫字,自己身體不好還為他們看病的善良舉動。盡管我也不理解最后三毛為什么如此熱愛生活卻也選擇自殺,這對于我和千千萬萬的讀者都是一個迷吧。
對于三毛的個性在《西風(fēng)不相識》中可以最初的表現(xiàn)出來,三毛出國游學(xué)的初期本是聽著家人的警告,退一步海闊天空的原則與人相處,但是這在后來是行不通的,三毛那種天生硬骨頭的脾氣是無法容忍人善被人欺的行為的。于是我行我素,于是不討好別人、為自己合法的掙回權(quán)益讓我佩服這樣的女子,F(xiàn)實生活中這樣的女子大都數(shù)被認(rèn)為是”女漢子“,但是本人就是喜歡女漢子(本人就是朝著女漢子的方向發(fā)展的,哈哈)。
看了這么多你前世的鄉(xiāng)愁,我竟然無比的神往,不知道能否有一天帶著我的”荷西“前往看看,但是這曾是我的夢想!
【讀三毛作品有感】相關(guān)文章:
三毛作品讀后感10-06
看三毛作品讀后感10-06
《三毛作品集》讀后感精選10-06
學(xué)生讀張愛玲作品有感08-12
讀席慕容作品有感03-05
讀三毛有感10-07
讀《三毛》有感10-06
讀沈石溪作品有感10-07
讀《兒童文學(xué)作品》有感10-07
讀三毛傳記有感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