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讀馬爾克斯《巨翅老人》有感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體會,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后感了。那么我們?nèi)绾稳懽x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馬爾克斯《巨翅老人》有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馬爾克斯《巨翅老人》有感 篇1
這是一部令我震撼的作品。作者馬爾克斯于1982年獲諾貝爾文學獎,《巨翅老人》是他魔幻現(xiàn)實主義的短篇代表作。小說通過怪誕、異化、夸張等手法,使幻想與現(xiàn)實相結(jié)合,影射了拉美的社會現(xiàn)實。巨翅老人是否天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小鎮(zhèn)人們對他的態(tài)度。小說揭示了拉美人精神的空虛、宗教的荒謬。作者認為,這正是拉丁美洲“孤獨”的根本原因。
小說的最大特征是象征手法的運用。巨翅老人象征著拉丁美洲的傳統(tǒng)文化;佩拉約夫婦是拉丁美洲社會的中產(chǎn)階級象征;貢薩如神父則是今天拉丁美洲政教合一統(tǒng)治勢力的代表人物。天使的`重新飛翔,暗示著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并沒有因為壓迫而消亡,它具有頑強的生命力,會重新發(fā)揚光大,給人們光明和希望。
蒼老,是時間這風雨對青春與斗志的搶白;落難,是航海之人未經(jīng)受住風雨摧大的悲慘;傷痛,是無理盲目的命令對尊嚴的苛責;畏懼,是麻木不仁的眼神對憤怒的不屑一顧;渴望,汲取著安靜與孤獨的養(yǎng)分蔓延;復(fù)蘇,是凍傷的自由對溫暖過去的回溯,即使溫度不會再有改變,心扉中的冰也愿融化成水。
心由陰霾向晴朗轉(zhuǎn)變,需要春天的引導(dǎo),需要陽光的催化。
家居天空,需要勇氣;而起飛,則需要嘗試!
讀馬爾克斯《巨翅老人》有感 篇2
《巨翅老人》呈現(xiàn)了人們這樣一種習以為常卻還未引起一定警覺的心靈狀態(tài)——對充滿陌生感及指向性并不確定的新生事物的習慣性觀望,用沒有接近或者接納欲望的充滿距離感的眼光,對待出現(xiàn)在生活中或者心靈中的有可能帶來真正的精神豐富與靈魂深邃的事物。
13根釘子搭出一個難度極大的結(jié)構(gòu),眾人嘗試分鐘后告訴測試員此結(jié)構(gòu)是否能夠建立,不到分鐘,一半人放棄,然而公布測試目的時原不是要測大家智商,而是測試當面對一個答案不明的未知時,有多少人還會采取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如果有個人來給受測者一個明確的此方案可行的結(jié)果,也許大多數(shù)人就可以堅持嘗試滿10分鐘。推而廣之,如果答案已經(jīng)確定是通往幸福希望還是通往失敗絕望,我們便很容易采取一個相應(yīng)的果斷態(tài)度,用明確的冷漠拒斥或者熱情接納來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然而當事物像巨翅老人一樣以沒有確定性結(jié)果和未來的方式出現(xiàn)時,我們很少會去做嘗試性努力。
如同貝拉約夫婦用一個籠子一道柵欄隔開了巨翅老人和來看熱鬧的人群以及他們自己的生活,觀望正表明了這樣一種刻意建立距離感的態(tài)度。整理一下貝拉約夫婦這個巨翅老人的直接接觸對象的心里接受情緒的變化脈絡(luò),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從一開始陌生驚嚇,“貝拉約被這惡夢般的景象嚇壞了,”到后來的戒備,“貝拉手持警棍整個下午從廚房里監(jiān)視著他”,再到夫婦好處撈盡人們熱情退卻的冷漠,“貝拉約的院子又恢復(fù)了三天前陰雨連綿、螃蟹滿地時的孤寂”,再到老人變成夫婦家庭不帶感情色彩的習慣性存在,“后來他們就忘記了害怕,逐漸習慣了這種瘟疫”,一直到最后埃麗森達看著他又長出羽毛來飛走的如釋重負,這整個過程都是在不以融合為渴望前提的觀望態(tài)度下完成的。夫婦面對這個突然來到的“天使”,面對可能帶給他們好運的新生事物,在蒼白粗礪的生活置于人們內(nèi)心的習慣化的反應(yīng)中,在心靈可以偉大也可以平庸的選擇中,幾乎沒有懸念地選擇了平庸,選擇了對“天使”的觀望和保持距離,也許人們太高估了自己心靈對不平凡事物的接受能力。巨翅老人的出現(xiàn)恰如一塊試金石,簡單試出了人們被生活的平淡所遺忘的心靈選擇更傾向于接受哪一種狀態(tài),是充滿熱情地接納還是墨守成規(guī)的沉溺蒼白;老人的出現(xiàn)也給了人們一次可以選擇心靈豐富與偉大的機會,然后在被內(nèi)置的對平庸與世俗的妥協(xié)中人們幾乎本能地采取了對老人的拒斥。他們排斥他利用他,厭棄他習慣他,但是沒有用行動去真正地對他付出愛,付出充滿感情的接受與尊重。在他重生前幾近死去時夫婦表現(xiàn)出的擔憂,我不敢說這里面關(guān)心指向全都是對老人的,更多的,是對他們自身生活一如既往的平靜狀態(tài)的擔憂,是對有一點風吹草動就會發(fā)生變化的擔憂。
小說中的這一段值得注意“那些消遣娛樂勝于慰籍心靈的奇跡,因為早已大大降低了天使的聲譽,而蜘蛛女孩的出現(xiàn)則使天使完全名聲掃地了!痹谶@里作者詳細描述了另外一種被投注了極大熱情的觀望,即人們對新鮮的,更具感官刺激的蜘蛛女孩的觀望,顯然,兩種對異于自己平常生活的事物的觀望完全不一樣。在這里就有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人們仿佛對蜘蛛女孩更有好感,觀望里帶有更多的惻隱同情,而對老人的觀望卻是充滿著戒備和距離感的。我對此的解釋就是因為蜘蛛女孩是作為一個被我們確定了的相對安全的對象出現(xiàn)在生活中,她不具備打破生活一般形態(tài)的作用和這類作用的可能性,她僅僅作為一個被生活觀賞的對象,是死水一般的生活可以把握可以控制可以溶解的,她不會來撼動這種死寂。她以娛樂大眾的面目出現(xiàn),給人們帶來的新奇的刺激讓人們可以一方面安于平常生活一方面又獲得充滿安全感的快感。然而老人顯然不一樣,因為他具有涉及生活破壞生活本身的可能性,他是一下子就落進生活里的,落進一個本來“灰茫茫的混合體”的生活,他的出現(xiàn)就打破了人們的生活和他的兩不相干,他成了生活充滿陌生的不可知性的'一部分。一旦如此,人們對他的“看”就無法和他們看到一個純粹的外在于他們生活的新鮮事物一般性質(zhì)了。
馬爾克斯的不少中短篇小說都著重描寫某個人群蒼白到幾乎死寂的沒有波瀾的生活和他們對這種生活近乎迷信的依賴與迷戀,這樣一個人群,沒有信仰,沒有理想,也沒有對接受變化與生活新鮮事物挑戰(zhàn)的渴望,甚至對于他們慣常生活沒有出現(xiàn)過的和以往經(jīng)驗沒有遇到過的事物及情況,或者是頭腦里瘋狂里的念頭,給予不容置疑的拒絕與排斥。在《瘋狂時期的大!分凶钕嚷劦饺粲腥魺o的疑似大海傳來的玫瑰花香的人被認為是瘋子,而小說最后當托彼亞斯提起他在海底看到的關(guān)于幾百萬朵花的奇觀時又被認為是不可理喻,妻子求他“看在上帝的面上,現(xiàn)在別再提起這些事了!蓖瑯拥膶τ诓黄椒驳木艹庖脖憩F(xiàn)在《蘭彼羅的眼睛》里,這篇幾乎沒有什么情節(jié)的小說最后寫到“你是唯一的一個醒來后不記得夢境的男人!币苍S不是不記得,是記得又有何用,一樣是淹沒在平凡瑣碎被習慣了的平庸生活里,夢境和現(xiàn)實生活終究是兩個互不相關(guān)的世界,無法互相影響互相滲透,夢境無法被現(xiàn)實接納,所以即便記得又意義何在?
巨翅老人在某種程度上恰如一個異于現(xiàn)實世界的夢境,不一定有完全美好的形態(tài),卻能帶來不一般的新鮮感受和通往更為深邃美好的可能性,然而正如夢境無法被平淡的現(xiàn)實世界接納,巨翅老人的命運也是始終無法被人類正常的生活納為一份子。
老人最后復(fù)活飛走正喻示著人們終于失去了讓自己心靈變得偉大的一次機會,而且,在幾乎不自知的情況下。看到老人離開,埃麗森達是如釋重負地舒了一口氣,對這個家庭來說,一切終于又恢復(fù)平靜,恢復(fù)到了之前的讓人習慣的常態(tài),沒有人意識到,一場心靈的洗禮正被自己悄悄錯過。陽光下的起飛可以看作是一個積極的上升形態(tài)的行為,但我所理解的飛走也表示著老人自主選擇的離開狀態(tài),當我們拋棄了這唯一的一次難得的讓心靈偉大的機會,我們便也被心靈偉大的可能性拋棄。人們沒有認識到巨翅老人的價值,但并不意味著這價值會自行消解,是人們的眼睛沒有看到,卻并不表示這價值不存在,故而老人最后沒有死亡沒有消失,則是以一個起飛的姿態(tài)徹底離開了仍然蒙昧的人們。
讀馬爾克斯《巨翅老人》有感 篇3
說到馬爾克斯,我們首先會想到他的《百年孤獨》,說真的,我并沒讀完這本書,相反,我卻迷上了他的短篇,尤其是《巨翅老人》。有本批評諾貝爾文學獎作家們的書,我忘了什么名字,書中竟然說《巨翅老人》是篇“低質(zhì)量”的作品,那位作者還用“社會階級”的觀點去評論,并斷定它就是“弱肉強食”的樣板,是宣傳資本主義社會人際關(guān)系的鐵的定律。我的天啊,這就是我見到的中國的批評家,連最起碼的“孤獨”主題都沒讀通,卻不負責任地把一篇好小說大批一通。
“巨翅老人”是具有多重象征的,我們完全可以閉上眼睛構(gòu)想一下:一個長有翅膀的天使,當他以本來的面貌落亂到人間的時候,人類又會怎樣對待他?因為他與人之間無法有效溝通,就必然會遇到各種遭遇,這遭遇是不能溝通的遭遇,即使他是真天使,也沒有人會相信他是真天使。這竟讓我想到了莊子的《逍遙游》,一幫蟬和斑鳩總在譏笑大鵬,可他們又哪里能體驗到大鵬的志向呢?這是境界問題,巨翅老人在人間遭遇的種種也是如此,他本來是屬于天上的,因為落亂,他不得不降臨到人間,但又因為人類無法與之溝通,他又不得不忍受人間的孤獨和人類對他的折磨。
《巨翅老人》是我較早接觸到的一個短篇,我讀完后最先想到的竟然是尼采和凡高這樣的思想家和藝術(shù)家,如果我們把尼采和凡高就看成是“巨翅老人”,又因為他們本屬于天使的特性,所以,他們在人間所遭受的必然是孤獨和苦難,人們會把他“同母雞一起圈在鐵絲雞籠里”,會“用在牛身上烙印記的鐵鏟去燙他”,等等,這樣的事,難道人類不都在尼采和凡高身上干過嗎?而作為尼采和凡高,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忍耐”,因為他們知道,他和人是分屬兩個世界的,人類只能看到“一個落魄又衰老的、身上有難聞氣味、沒有生命力的、與人間語言不通的所有天使”,而不能用事實去證明他們就是天使,所以,尼采和凡高們就只能被人類稱之為“瘋子”了。
我這樣來解析小說的確有點過度闡釋,但不管怎樣,我認為這樣的聯(lián)想是可取的。雖然小說中沒有完全證明“巨翅老人”的天使身份,我們也能從小說中女主人公埃麗森達放走“巨翅老人”的那一刻的細節(jié)可以推測出,“巨翅老人”飛走后的'快樂。小說最后一處是這么寫的:“她放心地舒了一口氣,為了她自己,也是為了他。洋蔥切完了,她還在望著他,直到消失不見為止,這時他已不再是她生活中的障礙物,而是水天相交處的虛點!睘槭裁醋髡哒f“巨翅老人”不再是她(埃麗森達)生活中的障礙物,而是水天相交處的虛點?因為對于“巨翅老人”來說,回到了天空就等于回到了家,她似乎已經(jīng)明白,他就是真正的天使。“水天相交處的虛點”又意味著什么?這難道不有點像大鵬飛上天的那一刻嗎?這個“虛點”既是現(xiàn)實的場景,又是靈魂的至高點,人能看到這個點,卻不能走向那個點,這個點屬于天使,屬于人類中那類非常特殊的思想家和藝術(shù)家們。
讓我們再來看看馬爾克斯這個作家,其實,“孤獨的感受”是馬爾克斯文學情思中的重要內(nèi)容,也是他藝術(shù)想象中的主要力量。他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致答辭”中說自己是懷念故里的哥倫比亞流浪漢。他說:“對我們來說,最大的挑戰(zhàn)是缺乏為了使生活變得令人可信而必須的常規(guī)財富,朋友們,這就是我們孤獨的癥結(jié)所在!彼哉f,在馬爾克斯的作品中,處處彌漫著孤獨氣氛,這篇也不例外。但我總認為這篇小說的孤獨和“境界”有關(guān),我們甚至完全可以把它和莊子《逍遙游》中的大鵬放在一起去比較著理解。也有很多評論家把“巨翅老人”遭遇的人類種種看成是“人性惡”的緣故,我不否認這一點,但通篇來看,似乎“境界論”更為透徹,也更符合文章本意。雖然我不清楚馬爾克斯是在什么背景下寫的這篇,但我深信作者在寫這篇文章之前一定遭遇過“自己的思想無法與現(xiàn)實溝通”的現(xiàn)狀,這或許才是問題的根源,這也大概是作者創(chuàng)作《巨翅老人》的動因。
作為小說家,“寫作動因”非常關(guān)鍵,動因就像“按鈕”,也像人們常說的“靈感”,只有一剎那就能讓作者心動,并隨之創(chuàng)作出新的作品出來。對于這點,我有深切體會,我每次創(chuàng)作小說前,一定是先有一個模糊的形象出現(xiàn),這個形象是我不能用其他方式表達的,但這個形象能讓我展開敘述,能在敘述中打開秘密!熬蕹崂先恕本褪亲髡咴趧(chuàng)作之前先確定的一個形象,這個形象的開始一定不太清晰,寫著寫著就逐漸清晰起來。于是,這個形象就和他要表達的思想融合成了一個整體。
我不知道我這么說有沒有說清楚,但不管怎樣,這些都算是我的真實感受,我從《巨翅老人》中獲得的靈魂震撼,首先是因為把“巨翅老人”和“大鵬”進行轉(zhuǎn)了轉(zhuǎn)換,又把“大鵬”與“尼采和凡高”這樣的思想家和藝術(shù)家進行了轉(zhuǎn)換,我每次一想到他們,內(nèi)心就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我一直認為,人類根本就不配他們來生活,就像人類不配“巨翅老人”和“大鵬”來生活一樣,他們在人間所遭遇的所承受的就成了必然。
我最開寫這篇小說的評論時,采用的是文本細讀法,我對每一段每一段都進行了闡釋,但現(xiàn)在我發(fā)現(xiàn),這篇文章并不適合這樣,作為一個令我感動的形象,我只能用最感性的文字去描述,這或許更接近文本一些。但不管怎樣,每個人的讀法都不會相同,我相信其他讀過這篇小說的朋友,一定能讀出另外的東西出來。
讀馬爾克斯《巨翅老人》有感 篇4
提到諾布爾文學獎獲獎?wù)呒臃蛄袪枴ゑR爾克斯,大家記憶猶深的還是那部家喻戶曉的《百年孤獨》,巨翅老人讀后感。但我偏愛他的短篇小說,下面說到這篇《巨翅老人》就是其中的代表。
小說一開始就描述了這樣一個世界:傾盆的大雨、腐爛生物帶來的瘟疫、高燒不止的嬰兒、昏暗的天空、被水和爛泥侵泡的海灘和庭院。這是一個封閉的原始社會形態(tài)。然而巨翅老人的出現(xiàn)打破了他們平靜的生活。形形色色的人們憑借著愚昧的頭腦對老人做出了種種異想開天的推測和判斷,貪婪的人利用好奇心斂財,冷漠的人不斷挑釁。巨翅老人遭受巨大的痛苦和折磨,直到另外一個有著離奇身世的可憐女孩分散了人群的注意力,人們慢慢的恢復(fù)到生活的常規(guī)。被忽視的巨翅老人在寒冬中奄奄一息,卻出人意料的在下個春天復(fù)蘇,他揮舞著巨大的翅膀,飛翔,飛回屬于他的`天空。
在這個短小的故事里我看到了不同生活形式之間的沖突。新的人和事物突然出現(xiàn)時,傳統(tǒng)生活形式本能的會出現(xiàn)抵觸和冷漠,進而帶來排斥和摩擦。小說中那個原始而平靜的小世界,每個人對陌生人始終保持著戒備心態(tài),即使是看起來溫和沒有攻擊性的老人也無法獲得同期和理解。人們本能的排斥異己,害怕他成為障礙、希望他消失。沒有人愿意因為老人的到來而改變他們原本的生活狀態(tài),而老人呢,平靜的接受了這一切,在苦難殆盡之后,他默默的離開了。
老子曾經(jīng)提出的"小國寡民,老死不相往來"已經(jīng)不適合現(xiàn)代高速發(fā)展的文明,但巨翅老人的遭遇仍然被現(xiàn)實社會默默的影射。
當你去到某個城市開拓市場時,卻發(fā)現(xiàn)當?shù)厝吮С蓤F,排斥外地人進入他們的市場。
當你因為好友的孜孜不倦地邀請而進入她原本穩(wěn)固的小圈子,卻沒有獲得她圈子里的人的認可和接受,對你來說,也就沒有什么樂趣,甚至是折磨了。
甚至當你或是游學回家,或是打工歸鄉(xiāng),家鄉(xiāng)的環(huán)境也在你不在的那段時光悄悄的變化著,你會發(fā)現(xiàn)你已經(jīng)無法和家鄉(xiāng)進行無縫對接了。生活習慣變化了,消費觀念變化了,甚至是聊天的話題也改變了。你默認的被隔斷在家鄉(xiāng)之外,但你并沒有沮喪,度過幾天假日后,你還是高興的返回屬于或者不屬于你的城市,繼續(xù)你習慣了的生活。
我們習慣對指向性并不確定的新生事物進行觀望,習慣了用沒有接納性的眼光對待那些可能讓自己精神富足靈魂升華的事物。如果實現(xiàn)知道明確的答案時,我們很容易果斷的做出決定,無論結(jié)果是好還是壞;然而當事物像巨翅老人一樣無法確定結(jié)果和未來時,我們會猶豫,并盡量少的去做嘗試性努力。
我們不知道自己的付出有沒有回報,我們不知道自己的努力能不能收獲果實,我們不知道自己的投入能不能獲得收益。大多數(shù)時候我們猶豫不決,錯失了很多機遇。我們警惕,但不夠自信。
巨翅老人沒有給人們帶來實際的好處,在他飛走后,大家會松一口氣,或許還有"幸好當時我沒有怎么怎么樣,不然就白做了"之類的言論出現(xiàn),可是那個當時卻是誰知道呢?誰知道如果有人以善意和接納對待巨翅老人,結(jié)果會怎樣?會不會有所獲得?沒有人嘗試,就沒有人知道答案。
有時候我想,多點付出,哪怕是無謂的,對我們影響也不會很大。
對待親人,吃點虧又有什么關(guān)系?
對待愛人,愛的比他(她)多又有什么關(guān)系?
對待朋友,信任比背叛多一些又有什么關(guān)系?
對待陌生人,微笑比冷漠多一些又有什么關(guān)系?
世界很大,一生很短,讀后感《巨翅老人讀后感》。錯過的很多,遇到的很少。
也許此時你對無意闖入你生活的某個路人的露出微笑,只是為了證明雖然所有的事物都在不停變化,你唯一沒有改變的是對這個世界從始至終的善意。
【讀馬爾克斯《巨翅老人》有感】相關(guān)文章:
讀《巨嬰國》有感(精選6篇)12-07
斷翅的蝴蝶作文02-18
巨嬰國讀后感03-07
馬爾克斯霍亂時期的愛情讀后感08-26
讀《老人與海》有感12-28
讀老人與海有感12-23
【精】讀《老人與海》有感12-28
(熱)讀《老人與海》有感07-10
讀《老人與!酚懈校ň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