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最好的老師有感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但是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最好的老師有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最好的老師有感1
讀書筆記從教以來經(jīng)常聽到家長這樣說,“老師的一句話頂家長的十句!倍嗄甑陌嘀魅喂ぷ饕步o我這樣的體會:班主任的地位在學生心目中是至高無上的,班主任的話對學生是最具號召力的。在眾多任課教師中,學生對班主任老師是最崇拜的、最信賴的。因而,班主任工作的成敗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的養(yǎng)成,決定了學生會成為一個怎樣的人。這段時間,我認真學習和閱讀了陳宇老師的《做最好的班主任》這本書。讀完此書,感覺有很大的收獲。下面我談談自己的讀書體會:
陳宇老師的《你能做最好的班主任》這本書通過一個個鮮活的事例介紹了班主任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這本書寫得很實在,讀著他的文章,感覺就像是看著一集集《陳宇的故事》連續(xù)劇一樣,書中的人物仿佛就在眼前。
在《你能做最好的班主任》這本書中,陳宇老師以一個化學老師而特有優(yōu)美文筆與才華折服了我;以一個班主任的細膩與認真感動著我!做一名人民教師,多一些書生氣,多一些書卷氣;多一些書香氣;多一些天之浩氣;多一些地之靈氣。讀懂社會,讀懂教育,讀懂學生,讀懂自己。遠離浮躁與平庸。做一個閱讀者,生命將更加精彩。
陳宇老師說:在學生從幼年、童年、少年到青年的成長過程中,我們應該給他們的心田依次播下三粒人生的種子:“善良”、“正直”和“機智”。教師要善待學生,才能使學生善良之心逐漸占據(jù)主要位置。教師要用自己的人格積極影響學生,讓學生成為正直的人。教師要引導學生多學習文化知識,才能使學生成長為有智慧的人。在課堂上,如果想與學生交流對話,沒有真愛是實現(xiàn)不了的。
陳老師對班主任的那份執(zhí)著,對愛那份堅持讓人感動。他把教育事業(yè)當成自己的事業(yè),把帶給學生一生的幸福當成一生的追求。他對學生付出的是滿腔的愛心。他不僅是學生的老師,更是學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為他知學生們的心,他就贏得了教育引導的主動權,同時也贏得了學生對他的尊重。的那份堅持讓人感動。
陳老師對“后進學生”所付出的愛是真誠的.他既注重對后進生感情上的傾斜,想方設法喚起他們向上的信心,又講究有效的方法,引導集體的輿論。在教化“后進學生”的過程中,陳老師所采取的方法更是獨到,如:安排當班干部,對手競爭,為學生生日接力會……“用心靈贏得心靈”是他教育的精髓,浮躁的心、生硬的態(tài)度,永遠也不可能換來心與心真誠的溝通。以后的生活中我會多試著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用“學生的眼光”看待,用“學生的情感”體驗,像李老師那樣,用真心、愛心、誠心、耐心,換來孩子們純真的.笑容,贏得孩子們的尊敬和愛戴。
從他的教學中,感覺最大的是:他不僅僅是在教書,而更多是在育人,教會本領。他多年如一日認真負責地對待學生,不管優(yōu)生差生,真不容易。更難能可貴的是他都能把自己的體會記寫下來,傳播出去。當初也不是想著要出書什么的,只是一種習慣,一種責任,現(xiàn)在看來卻是無價之寶了,是一份上佳的教育記錄。
在讀陳老師的書的過程中,我還有一個深刻的感受,那就是陳老師對于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言簡直是如數(shù)家珍,對陶行知等老一輩教育家的教育理論那也是隨手拈來。我想,不愧陳老師之所以能在自己的文章中這樣自然地引經(jīng)據(jù)典,娓娓道來,正是他長期閱讀、積累的結果。
書看完了,我的耳邊還時時聽到這樣的聲音:永遠不要對你的學生揚起你的拳頭;永遠不要用刻薄的語言對你的學生說話;寧可讓學生欺騙十次,也不要冤枉學生一次;無論你的教育遇到了多么大的困難,都千萬不要對學生說“你是不可救藥的”。
總之,教育是一門科學,在工作中只有講科學、講創(chuàng)新、講藝術,才能使我們這些特殊學生在各方面有所進步、有所發(fā)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不斷的學習先進教師的經(jīng)驗,多讀書,多學習。不斷改進,不斷提高,積極探索,善于總結,使自己的工作水平不斷提高。
讀最好的老師有感2
“做最好的自己”第一次讀到李老師的這句話的時候,就對我的心靈有一種深深的觸動!白鲎詈玫淖约骸蔽乙恢币詠聿欢际窍胫@樣的嗎?每天進步一點點?墒腔貞涍@幾年的教學生涯,捫心自問:自己做到了幾分?寫到這兒,我又想起來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提到的:教師的知識、經(jīng)驗大部分都是在教學的前十年積累起來的,以后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積累將會越來越慢。這樣一問,這樣一想,覺得自己幾乎浪費掉了將近一半的時間,不覺心里有些發(fā)慌。也不能完全否定自己沒有努力,只是在這個過程中少了些計劃,少了些堅持,那么我想就從今天開始計劃一下,堅持每天進步一點點,讓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的超越自己。讓一個比一個的“更好”便匯成一生的“最好”!
怎樣才能做到“更好”呢?在讀李老師的《做最好的老師》時,我有一個明顯的感覺,李老師提起陶行知和蘇霍姆林斯基這些中外著名教育家的教育理論和教育思想時,如數(shù)家珍一般,那么他是怎樣做到的呢?兩個字:讀書!相信這一點大家都能感覺到。那么,要想讓自己每天都進步一點點,我想第一個重要的就是讀書吧。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也多次提到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nèi)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閑時間表,不至于把備課變成單調(diào)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著作。應當在你所教的那門科學領域里,使學校教科書里包含的那點科學基礎知識,對你來說只不過是入門的常識。在你的科學知識的大海里,你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里的那點基礎知識,應當只是滄海一粟。一些優(yōu)秀教師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們持之以恒地讀書,不斷地補充他們的知識的大海。如果一個教師在他剛參加教育工作的頭幾年里所具備的知識,與他要教給兒童的最低限度知識的比例為10:1,那么到他有了15年至20年教齡的時候,這個比例就變?yōu)?0:1,30:1,50:1。這一切都歸功于讀書。時間每過去一年,學校教科書這一滴水,在教師的知識海洋里就變得越來越小。這里的問題還不僅在于教師的理論知識在數(shù)量上的增長。數(shù)量可以轉化為質(zhì)量:襯托著學校教科書的背景越寬廣,猶如強大的光流照射下的一點小光束,那么為教育技巧打下基礎的職業(yè)質(zhì)量的提高就越明顯,教師在課堂上講解教材(敘述、演講)時就能更加自如地分配自己的注意。
“做最好的自己”就我們教師來說就是做“最好的老師”。在你所從事教師的生涯中,讓一個個“更好的老師”,匯成一生的“最好的老師”。如果除了上面提到的讀書之外,那么還有什么可以讓昨天的你比今天的你更好呢?我認為是對學生的“純真的愛心”。有人說:“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藝術,都產(chǎn)生于教育對學生無比熱愛的熾熱心靈中!币虼,做最好的一名教師,首先應該做到愛自己的學生。素質(zhì)教育,首先是充滿感情的教育。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那么怎樣理解這里的“愛”呢?愛學生,就必須善于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要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首先就必須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師生在人格上應是絕對平等的,教師不應自視比學生“高人一等”。因此,我們對學生的愛,不應是居高臨下的“平易近人”,而是發(fā)自肺腑的對朋友的愛。這種愛的表達既是無微不至,又是不由自主的:上課時,面對學生的問候,我們不是禮節(jié)性地點點頭,而是充滿真誠感激之情地深深鞠躬;氣溫驟降,我們感到寒冷時,也自然急切地提醒學生“多穿一件衣服”;學生生日到了,班主任笑瞇瞇地送上一張賀卡;節(jié)假日,我們邀約學生(或被學生邀約)去遠足郊游、去登山探險;在課余,與學生一起評論甚至爭論一下伊拉克戰(zhàn)爭的影響、中東和平的前景或貝克漢姆或周杰倫……當我們把愛心自然而然地獻給學生時,學生會不只把我們當作老師,還會把我們當成朋友,甚至把我們當成長輩!
一名教師要想一天天的超越自己,成為“最好的教師”,《做最好的教師》讀到現(xiàn)在,“要堅持讀書”和“對學生純真的愛心”是我目前總結起來,認為最重要的兩點。我也將以這兩點為核心,在以后的教學生涯不斷的追求成為“最好的自己”!
讀最好的老師有感3
最近讀了《做最好的老師》一書,它是由著名教育家李鎮(zhèn)西老師所著,《做最好的老師》讀后感。之前還不明白為什么同事大家都在推薦這本書,看后終于明白了,書中語言樸實而富有詩意,形象而充滿激情。讀著書,讓人不禁為之激動、贊嘆、折服!
李鎮(zhèn)西校長在序言中說:“每個人都是一棵樹。你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你可以最可愛;你也許不是最聰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奮;你也許不會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實;你也許不會最順利,但你可以最樂觀……我所謂的‘做最好的自己’,強調(diào)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著要盡可能在自己的職業(yè)中達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泵棵孔x到此,我的內(nèi)心便會受到觸動:是呀,我們在年復一年的工作中,有沒有形成自己的特色與個性,有沒有確定自己的奮斗目標呢?很多時候,是在和別人的.攀比中失去了前進的動力和方向,失去了做好自我的追求。結果是渾渾噩噩度日,喪失了做為一個人應有的情趣與活力,更談不上去超越自我,并盡可能在自己的職業(yè)中達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了。書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鎮(zhèn)西老師對教育的深思。他對教育工作的熱愛,對學生的熱愛。而這種愛源與他的心,正是這種愛成就了他的輝煌。任何成功的背后都需要艱辛的付出。從他的人生經(jīng)歷中我發(fā)現(xiàn)他身上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優(yōu)良品質(zhì)。堅韌、好學、勤奮……形成他獨特的人格魅力。
作為教師,我們都想過該怎樣幫助那些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想過該如何在課堂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想過該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也想過該如何讓學生喜歡自己……但我們也許從未曾真正去想過,學生到底為什么來上學?當我讀到教育就是要“每一個從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過一生,讀后感《《做最好的老師》讀后感》!蔽艺鸷,這是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但這以深深融入到李老師的血液當中,成了李老師的教育追求。所以他不僅僅于學生在校期間盡職盡責,即使在學生離開學校后仍牽掛著他們--所以他會為高考落榜的學生寫信--“這個世界如同一個茂密的大森林:有高大的喬木,也有茂盛的灌木,有參天的巨樹,也有纏繞的藤蘿,有鮮艷的花朵,也有青翠的小草……但都在陽光下展現(xiàn)自己的勃勃生機。”讓自己的學生幸福地度過一生--這是一種多么廣闊的胸懷,多么博大的愛!
李老師對愛的執(zhí)著也深深 打動了我。他做的許多事情都很普通,其實許多老師都曾做過。為什么李老師能成為名師?一個真正的名師。而我們卻在日常工作中變得越來越平庸,這當然有本身素質(zhì)的差異,但更重要的是對教育的一份執(zhí)著,對愛的一種堅持。正如李老師所說“‘愛心與童心’是我教育事業(yè)永不言敗的最后一道防線!彼呀逃聵I(yè)當成自己的事業(yè),把帶給學生一生的幸福當成一生的追求,而我們更多的只是把教育當成自己謀生的工作。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一個老師創(chuàng)造一個感人的場面并不難,但一個老師,能夠長期像李鎮(zhèn)西老師對待萬同那樣對待每一個學生,難!轉化一個后進生真的很難。我們在平時的工作能否也做到這樣,需要我們有足夠的耐心,愛心。
教育事業(yè),真的是一份愛心的事業(yè),希望我們心中的那份愛,那份堅守不會隨著時間而改變。
讀最好的老師有感4
寒假中的一天,陪女兒到書店去買書,買了一本李鎮(zhèn)西老師的力作:《愛心與教育》,回家后仔細閱讀品味,在讀到其中反映李鎮(zhèn)西老師心聲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文時,時時被李鎮(zhèn)西老師充滿智慧和哲理的語言所打動,現(xiàn)摘錄一些精彩的片段以自勉。
所謂“最好的老師”,不是與我敬仰的于漪、錢夢龍、魏書生等老師相比一一他們的人格、學識、能力乃至天賦,我是永遠無法企及的,比也白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也就是用今天的李鎮(zhèn)西與昨天的李鎮(zhèn)西相比一一我今天備課是不是比昨天更認真?我今天上課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學生談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誠懇?我今天處理突發(fā)事情是不是比昨天更機智?今天我組織班集體活動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我今天幫助“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細心?我今天所積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豐富?我今天所進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今天我面對學生的教育教學建議或意見是不是比昨天更虛心?我今天聽到各種“不理解”后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靜……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遺憾,但每天都這樣自己和自己比,堅持不懈,我就不斷地向“最好的老師”的境界靠近。
我是為誰而工作?為同事的好評嗎?為校長的表揚嗎?為獎金嗎?為職稱嗎?這些對我來說當然也重要(可見我也并未“脫俗”),但如果這些與學生的評價產(chǎn)生了沖突,我心靈的天平指針首先傾向于學生一邊!在我看來,一個教師是否“最好”,第一應該看學生的`評價,教師因學生而存在,我當然也是因我的學生而存在。
培養(yǎng)學生開放的思想種海納百川的文化胸襟,一種高屋建領的文化視野,一種不畏權勢的公平意識,一種獨立思考的批判精神。
我們生活的世界像一片森林,其中有的人是喬木,有的人是灌木,有的人是參天的白楊,有的人是婆娑的楊柳。你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你可以最可愛;你也許不是最聰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奮;你也許不會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實;你也許不會最順利,但你可以最樂觀……季老師的話說得多富有智慧和哲理啊,標燈,指明了我工作的目標和方向。
讀最好的老師有感5
今天有幸拜讀了李鎮(zhèn)西老師的《做最好的老師》---在平等中培養(yǎng)平等一文,感觸很深。讓回憶起在教學工作中,發(fā)生的一個小插曲。有一次上課,我發(fā)現(xiàn)有倆個男人互換了座位,我非常嚴厲的說:“你們倆個給我把座位換回來!逼渲幸粋男生非常大聲說:“我就坐在這怎么了?”作為老師,我的自尊心受到極大的傷害,我理所當然認為學生對老師就應該畢恭畢敬,因為他們是學生,就應該聽老師的話。最后在我的威逼下,男人很不情愿的換回了座位。
課下我不斷在反思自己,并找了哪位男生談話,為什么對老師這種態(tài)度,對老師非常不尊重。那位男生對我說:“老師,我并非故意要跟您作對,也沒有想過不尊重您,因為您當著全班說我,感覺很沒面子!彼脑捦蝗稽c醒了我,讓我突然明白,在我本身就沒有給孩子平等,也沒有跟孩子尊重,一起都是源于根深蒂固的潛意識:師生不是平等的。我逐漸改變了自己對學生的說話方式,有時一個眼神,或者走到身邊的動作,就可以讓孩子們認識的自己的`錯誤。老師和學生平等與否,往往通過一些司空見慣的細節(jié)表現(xiàn)出來,而且這些細節(jié)都是不經(jīng)意的。在逐漸改變自己的同時,讓學生們意識到,人與人之間的智力、才能、學習成績、性格特點、家庭經(jīng)濟情況等等存在客觀差別,但每個人的尊嚴和權利都是平等的。
基礎教育界流行一句話:“蹲下來和孩子說話”我理解這句話中“蹲下來”的本意主要不是指“肢體的蹲下”而是“心靈的放下”,我們要在心靈深處平視學生。作為肩負教育使命的引領責任的教師,我們應該在思想上成熟,學識上淵博,但這不妨礙我們擁有一顆童心,童心與童心相遇,才是真正自然而然的平等,也是在平等中培養(yǎng)平等。
平等只能在平等中培養(yǎng)——今天的老師如何對待學生,明天的學生就會如何對待他人。
讀最好的老師有感6
“做最好的自己”,強調(diào)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地超越自己。意味著要盡可能在自己的職業(yè)中達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讀了《做最好的老師》,我感受到教育是美好的——美在理解、美在無私、美在偉大。它告訴我要用愛去教育每一個孩子。
教育上的愛,不是為了達到一個目的而做出的一種姿態(tài),一舉一動都能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愛。所以,愛就是潛移默化。
如何成為最好的教師?這想必是所有教師一直在追尋的問題。引用魏書生老師的話就是:“我們教師應努力提升自我。修煉教師之賢,做最好的自己,成為最好的教師。”
成為最好的'教師,是要自己和自己比。把今天的自己和昨天的自己比——我今天的備課有沒有比昨天更加充分?今天的課堂有沒有比昨天更加精彩?今天的作業(yè)反饋有沒有比昨天更加細致?每天做的工作都不是最好的,每天都有缺憾,但每天都有改進,每天都在進步。以此不斷超越自己,向“最好的教師”的境界不斷靠攏。李鎮(zhèn)西老師強調(diào)自己和自己比。不斷地超越自己,便意味著要盡可能在自己的教育教學中達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成為最好的教師,要時刻保持對學生的愛,多了解學生。對學生的了解和認識,不單單是對學生表面的了解,而最為重要的是對他們內(nèi)心世界的了解和深入,讓學生感受到你不只是他的老師,更是朋友和親人,他愿意把自己的秘密告訴你,愿意把自己的喜怒哀樂和你分享,這才是一種和諧的師生關系。在師生之間搭起一座心靈的橋梁,這樣才能讓他們快樂、繭壯成長!
李鎮(zhèn)西老師告訴我們:"'做最好的老師!'是一種平和的心態(tài),也是一種激情的行動;是對某種欲望的放棄,也是對某種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細節(jié),也是輝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輕勝馬'的閑適從容,也是'驚濤拍岸,卷起干堆雪'的蕩氣回胸。"這段話蘊涵著極其深刻的哲理:做最好的老師,應該成為每個教師的生活方式、工作常態(tài)和人生追求。
讀最好的老師有感7
《我最好的老師》這篇文章主要講了:懷特森老師在課堂上給他的學生介紹了一種叫“貓猬獸”的動物,然后進行隨堂測驗。但是試卷發(fā)下來后,每個學生都得了零分。為什么?因為“貓猬獸”是懷特森老師故意編造出來的,世界上根本沒有這種動物。最后,他告訴學生,每一個人都應該具有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事物真?zhèn)蔚哪芰Α?/p>
是的,每個人都應該學會獨立思考和判斷事物的真?zhèn)。書上的,老師教給我們的都不一定全是正確的。所以我們不要迷信書本,迷信權威。
在學習和生活中,要不斷質(zhì)疑、不斷思考、不斷探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增長更多的知識,慢慢接近真理。
我們可以在一些小事中、偶然中發(fā)現(xiàn)真理。一位名叫聶利的.12歲學生便是通過不斷的探究,推翻了“蜜蜂是靠翅膀發(fā)聲”的這個結論。她發(fā)現(xiàn)的過程非常簡單:她先是偶然發(fā)現(xiàn)翅膀不振動的蜜蜂仍然嗡嗡叫個不停,然后用放大鏡觀察了一個多月,終于找到了蜜蜂的發(fā)聲器官。日常生活中,像這樣的離子還有很多,他們都是通過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和善于質(zhì)疑才能慢慢地找到事物的真理。
所以,請牢記不要迷信書本,不要迷信權威,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善于懷疑的精神。
讀最好的老師有感8
暑假里我有幸拜讀了著名教育家李鎮(zhèn)西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讀后,感觸頗深。
如何才能成為一名真正的"卓越教師"呢?我深思熟慮后,結合李鎮(zhèn)西老師在《做最好的老師》一書中的經(jīng)驗和教誨,總結出以下兩點,認為這是成為卓越教師的基礎和根本。首先,卓越教師要具備優(yōu)秀的專業(yè)素養(yǎng)。這包括對所教學科的深入了解和掌握,不斷學習和更新知識,保持教育理論和方法的更新意識。同時,還要注重培養(yǎng)自己的教學技能,善于運用多樣化的教學策略和方法,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并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潛力。只有具備扎實的學科知識和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才能夠給學生提供高質(zhì)量的教育。其次,卓越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除了傳授知識外,卓越教師還要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個性特點。要傾聽學生的需求和意見,了解他們的困惑和問題,給予他們適當?shù)闹笇Ш蛶椭。同時,要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和合作意識,引導他們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和技巧。只有全面關注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才能夠真正發(fā)揮教育的作用,塑造未來的棟梁之才?傊氤蔀橐幻吭降慕處,我們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并關注學生的全面成長。這需要我們不斷學習、反思和改進,在教育實踐中不斷積累經(jīng)驗和教訓,以更好地為學生服務,為社會培養(yǎng)出更多優(yōu)秀的人才。
。1)時刻保持對學生的愛;
。2)始終堅持將這種愛付之實施的心態(tài)與行動。
李老師是蘇霍姆林斯基的追隨者,他在書中極力強調(diào)“沒有愛,便沒有教育”,“在教師素質(zhì)的`諸多因素中,對學生的奉獻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責任之心等教師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因此,教師的責任首先在于發(fā)現(xiàn)并扶正學生心靈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讓它不斷壯大,最后排擠掉自己缺點的雜草。如果我們用成人的冷漠去對待孩子的真誠,那么一切“語重心長”的教育都無濟于事。并不是有了愛就有了一切,這種對學生的愛絕不是遷就縱容學生,絕不是放棄嚴格要求和嚴肅的紀律。教育中真正的愛,意味著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負責,這種愛必然包含著對學生的嚴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懲罰。同時,這種愛對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內(nèi)容,如對學習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懷著一顆愛才之心;對淘氣、不守紀律的學生懷著一顆寬容之心;對學習較困難的學生懷著一顆關懷之心……這些愛是成為最好老師的基礎。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因此,對于懷著“做最好的自己”心愿的老師們,為達成所愿“做最好的老師”,還應該把這些愛化作“潤物細無聲”的“愛心之雨”通過教學實踐“灑向”所教授的所有學生。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一個老師創(chuàng)造一個感人的場面并不難,但一個老師,能夠長期像李鎮(zhèn)西老師對待萬同那樣對待每一個學生,難!因此,只有像李鎮(zhèn)西老師那樣,把教育作為一種事業(yè),始終如一地把對學生的愛進行到底,才能真正地“做最好的老師”。
讀最好的老師有感9
歌德這樣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對話!弊罱陂e暇之余,我認真閱讀了李鎮(zhèn)西老師的《做最好的老師》。
在閱讀中,時時會被李鎮(zhèn)西老師充滿智慧和哲理的語言所打動。給我很多收獲,帶給我教學上許多推薦,在原先教學中的許多疑慮一下煙消云散。
在十多年的執(zhí)教生涯中,我有幸聽過很多大師級教師的精彩講課,課堂中的每一位學生都受到了老師的關注、欣賞和鼓勵,因此每個孩子都興致高昂,用心活躍。當時我想,能如此善于發(fā)掘孩子們的潛力,欣賞和激勵孩子們,如此平易親切,如此的有創(chuàng)意,如此富于激情而又執(zhí)著的老師,學生能不喜歡他嗎!能不學好他的課嗎!
前不久,我看了一部法國的電影《放牛班的春天》很受啟發(fā),電影講述的是一群住在號稱“池塘底”教養(yǎng)所的問題兒童和新來的老師的故事,他們在新老師馬修的引導下,把原先整天尋釁鬧事的問題兒童組成了一個合唱團,在音樂的熏陶和新老師耐心的堅持下,重拾自信,并懂得感激,從而對未來充滿期望的這樣一個故事。
我教學工作已經(jīng)十多年頭,這期間有很多的困惑都源自“心態(tài)問題”——究竟應與學生持續(xù)一種怎樣的關系,在應對學生時如何擺正自己的心態(tài)。我想,只有處理好了這個問題,教學才能變得從容,教育學生時才能處事不驚。
《放牛班的春天》的主人公馬修老師做得很好:他從來不會因為哪一個學生“名聲不好”就看輕他,相反,他認為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潛力。
閱讀李鎮(zhèn)西老師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我又有新的收獲。李老師是蘇霍姆林斯基的追隨者,他在書中極力強調(diào)“沒有愛,便沒有教育”,“在教師素質(zhì)的諸多因素中,對學生的奉獻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職責之心等教師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
他說我們教育對象的心靈絕不是一塊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經(jīng)生長著完美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師的.職責首先在于發(fā)現(xiàn)并扶正學生心靈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讓它不斷壯大,使缺點的雜草最后無立足之地。
如果我們用成人的冷漠去對待孩子的真誠,那么一切“語重心長”的教育都無濟于事。對于那些讓人頭疼的孩子李老師用“科研”的眼光去看,把教育上遇到的每一個難題,如班群眾建設呀!"后進生”轉化呀,早戀呀,作弊呀等等,都當作科研課題來對待,把每一個"難教兒童"都當作研究對象,心態(tài)就平靜了,教育也從容了。
當然,李老師也認為教育并不是有了愛就有了一切,教育之愛絕不是遷就縱容學生,絕不是放下嚴格要求和嚴肅的紀律。教育中真正的愛,意味著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負責。因此這種愛必然包含著對學生的嚴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懲罰?傊,“愛”,“理解”,“尊重”,“平等”與“職責”在李老師身上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這正是教師的氣度,教師的魅力。
最好的老師,他們的人格,學識,潛力乃至天賦,我是永遠無法比的,但我能夠和自己比,也就是用這天的工作與昨日的工作相比,一日三省——我這天備課是不是比昨日更認真,更貼近學生,更適合我的學生,我這天在課堂上的發(fā)揮是不是比昨日更精彩,我這天處理突發(fā)事件是不是比昨日更機智,這天我組織的活動是不是比昨日更搞笑,我這天幫忙“后進生”是不是比昨日更細心,我這天駕馭課堂的智慧是不是比昨日更靈活,我這天所進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日更深刻,這天我應對學生的教育教學推薦或意見是不是比昨日更虛心,我這天聽到各種“不理解”后是不是比昨日更冷靜每一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一天都有遺憾,但每一天都這樣自己和自己比,堅持不懈,我就不斷地向“最好的老師”的境界靠近。
“不是槌的打擊,乃是水的載歌載舞,使鵝卵石臻于完美。”
讀最好的老師有感10
上星期語文第四單元練習,最后一題是閱讀《我最好的老師》一文并寫出讀后感。文中寫了一個叫懷特森的老師,他把錯誤的動物學“教”給了他的學生,當學生們測驗都得了不及格之后,他說出真相,并讓他的`學生時刻警惕著。
讀完此文后,我覺得我的班主任謝老師和文中的懷特森先生一樣。記得上她的第一次語文課時,我讀課文時讀錯了一個字的音調(diào),當同學們?yōu)槲壹m正時,謝老師卻說是對的,我們一下子被蒙住了,心想老師總是對的,我們也就全信了。當做練習時剛好有那個字的音調(diào),結果是全班都錯了,我們都愣住了,明明謝老師上課時說我讀對了,怎么又錯了呢?謝老師笑著說:“那是我故意騙騙你們的,沒想到你們這么容易上當,”我們這才明白過來,以后謝老師每次提問,我們總是大膽地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常常警惕謝老師“騙”我們。就拿這學期做過的練習《第十二塊紗布》來說,文中的女護士沒有因為醫(yī)生是外科專家而被他所說的:“我全部取出來了!倍曰,她堅持自己是對的,為此,當專家取出第十二塊紗布時稱贊女護士是他合格的助手。
在平時的生活和學習中這樣的例子還很多……所以說一個人要自信,要堅持自己的正確觀點,要大膽地嘗試,這樣才會學到更多的東西。甚至還會有發(fā)明創(chuàng)造呢!我常常提醒自己,要做一個警惕而又大膽的人,不僅在學習上而且在生活上。
讀最好的老師有感11
這個星期語文書的第四單元的《我最好的老師》已經(jīng)學完了。但雖然學完了,可懷特森老師的教學方法、懷特森老師那有個性的性格深深印在我的腦海中。
文中寫了一個叫懷特森的老師,他把錯誤的動物學“教”給了他的學生,當學生們測驗都得了不及格之后,他說出真相,并讓他的.學生時刻警惕著。
讀完此文后,我覺得我的班主任徐老師和文中的懷特森先生一樣。記得上她的第一次語文課時,我讀課文時讀錯了一個字的音調(diào),當同學們?yōu)槲壹m正時,徐老師卻說是對的,我們一下子被蒙住了,心想老師總是對的,我們也就全信了。當做練習時剛好有那個字的音調(diào),結果是全班都錯了,我們都愣住了,明明徐老師上課時說我讀對了,怎么又錯了呢?徐老師笑著說:“那是我故意騙騙你們的,沒想到你們這么容易上當,”我們這才明白過來,以后徐老師每次提問,我們總是大膽地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常常警惕徐老師“騙”我們。
就拿這學期父母讓我做過的練習《第十二塊紗布》來說,文中的女護士沒有因為醫(yī)生是外科專家而被他所說的:“我全部取出來了!倍曰,她堅持自己是對的,為此,當專家取出第十二塊紗布時稱贊女護士是他合格的助手。
在平時的生活和學習中這樣的例子還很多……
所以說一個人要自信,要堅持自己的正確觀點,要大膽地嘗試,這樣才會學到更多的東西。甚至還會有發(fā)明創(chuàng)造呢!
我常常提醒自己,要做一個警惕而又大膽的人,不僅在學習上而且在生活上。
讀最好的老師有感12
我也讀過好多書,教育教學類的書略有珍藏。我怎么就沒達到常生龍老師所說的讀書境界:“每當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各種各樣的困惑和難題時,總有一本書在那里等著我,給我啟迪,讓我豁然開朗!笨赐炅顺@蠋煹摹蹲x書是教師最好的修行》一書,我豁然開朗了,原來常老師讀書是這樣的。
一、善于找書
常老師的《讀書是教師最好的修行》中50篇文章就是50本書,在5個專輯后面還羅列了《本輯延伸閱讀書目》共71本,縱觀其121本書,推測其看的其他更多的書,其涉及的面基本都與課堂教學、與現(xiàn)代教育密切相關,書名新穎,基本上都是——年以后出版的書籍,許多都是——、——年出版,而且以國外新書居多?梢娝蔷o跟時代步伐,追隨世界教育發(fā)展腳步的時尚達人。因為緊跟國際教育,用國際眼光看我國的教育、引領我國的教育改革方向,因此他對教育、教學,已經(jīng)達到了“游于藝”的程度,游刃有余,自由游走于教育領域之中。之所以達到這樣的程度,這和他大量讀與教育類相關的書是分不開的。
二、善于聯(lián)想
常老師在看了《讀書成就名師——12位杰出教師的故事》后寫的《名師成長之路》中介紹了該如何去讀書,他列舉了李鎮(zhèn)西的,“讀書的秘訣無非是聯(lián)想與思考。聯(lián)想是讀出自己的共鳴,與生活、經(jīng)歷、情懷、時代接通;思考是讀出問題,思考、質(zhì)疑、不輕易相信!背@蠋熅褪沁@樣一位善于聯(lián)想的達人。常老師的書評中,他在文中時常提及個人的生活、學習經(jīng)歷。如在《電影的教育價值》一文中,先生講述了自己七八歲在村子里看電影的經(jīng)歷,這和我幼年生活環(huán)境相似,我的童年也有夏天夜晚搬著小凳子和鄉(xiāng)親、伙伴們一起看電影的'經(jīng)歷,因而文中這一段描述,我與他產(chǎn)生了同感。常老師能將看過后的深奧的理論具體化、形象化,時常能引起我的共鳴,讀來非常簡單易懂,非常親切。
三、善于思考
還是在《名師成長之路》中常老師列舉了吳非老師的成長之路之經(jīng)驗,“吳老師強調(diào),一名教師能走多遠,取決于他能否獨立思考。有了思考能力,就不會輕易相信任何東西。而讀書正是培養(yǎng)教師獨立思考能力的重要途徑!蔽野葑x了常老師的《讀書是教師最好的修行》一書后深深感受到常老師的智慧,他對閱讀得來的知識的深刻思考,是常人無法做到的,特別像我這樣的按部就班的老師,缺乏自己獨特的思維,也就很難有閱讀后更多的獲得感。
常老師對于閱讀而得來的知識,能夠結合我國教育實踐,提出某些理論該怎樣應用于我國教育實踐的具體想法。如他說到的大數(shù)據(jù)問題,這幾年我也聽到人們對大數(shù)據(jù)的討論,但自己從來沒有讀過類似《大數(shù)據(jù)時代:生活、工作與思維的大變革》之類的書,而常老師就能及時拿來閱讀,并在《教育如何應對大數(shù)據(jù)時代的挑戰(zhàn)》一文中,他提出教育內(nèi)容要進行革新,教學方式要進行革新,學習路徑會發(fā)生變化,還要防止對數(shù)據(jù)的癡迷。在《慕課來了》一文中,他又提出中國的慕課應該把職業(yè)教育當作主戰(zhàn)場,走出自己的一條路來;在基礎教育階段,可以將翻轉課堂作為抓手,推動教育的轉型發(fā)展等?珊箤W院、翻轉課堂等我們校長也都在教師大會上或自己介紹,或請有關專家來做專題講座,我都是聽過了,知道了,就好了。如果也能像常老師那樣找一些書再去看看,再結合自己的教學有所思,有所用的話,也許我的教學之路也會達到“游于藝”的境界。
四、善于總結
常老師讀的書中,有些我也曾經(jīng)拜讀過如佐藤學著的《靜悄悄的革命——課堂改變,學校就會改變》,《讓學生都愛學習,激發(fā)學習動機的策略》唐娜·沃克·泰爾斯頓著等。特別是佐藤學著的《靜悄悄的革命——課堂改變,學校就會改變》一書,對于書中說的許多觀點我非常贊同,因此本人拜讀過好多次,在教育雜志上每次介紹佐藤學的文章我都如饑似渴研讀,對于資料中介紹的一些方法我嘗試在教學中加以應用,自我感覺自己在課堂上也逐漸學會了傾聽學生,也更多關注學生的學情,和同學建立起了更和諧的師生關系。拜讀了常老師的《讀書是教師最好的修行》中《課堂改變,學生就會改變》讓我明白,常老師之所以能成為名師,導師,就是常老師看了書后能善于總結,能結合教育規(guī)律,總結出一些觀點如他看了《靜悄悄的革命——課堂改變,學校就會改變》一書后就總結道“支撐教師每天在教學領域發(fā)揮創(chuàng)意和創(chuàng)造性的是以下三點:給每個孩子學習的尊嚴、專注教材(學問)的發(fā)展性、我們自己的教育哲學”,而我一點都沒總結。
如果我也能善于去找教育類的適合自己的新書;善于聯(lián)系生活教育實際;結合自己的教學困惑善于思考;像常老師那樣每周一本書,一篇讀后感,將自己的所思所想總結出來,寫下來,估計未來的我對教育教學會更加游刃有余,也能達到“游于藝”的高度。
敢問自己以后成長的路在哪里?路在自己的腳下。!
讀最好的老師有感13
工作之余,總是擠出點時間看看書,只有讀書,才能生成新的信息,與學生進行心靈的溝通與傳遞;只有讀書,才能引領學生讀書;只有讀書,才能促進學生發(fā)展。
《讀書是教師最好的修行》一書,作者是常生龍先生。本書收錄了作者對50本書閱讀后闡發(fā)的感受。作者10年來堅持每周閱讀一本書并寫一篇讀后感,十年如一日。本書是在500多本書500多篇讀后感中挑選出來的。很多文章當初在作者的博客里曾經(jīng)閱讀過,但打開浸著墨香的新書,發(fā)現(xiàn)這些似曾相識而今又經(jīng)推敲修訂過的文字,被作者精心架構的五個小專輯,分別是“教學即創(chuàng)造”、“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理論即支點”、“變革即未來”,足見作者的用心。
一這是教師閱讀圖譜
這本書涵蓋了教師需要閱讀的`不同類別的好書。每個專輯里的選書作者都是精心挑選的,比如在“教學即創(chuàng)造”中,作者選取了名家于永正的《做一名學生喜歡的教師——我的為師之道》。于老師是大家公認的當代教學名家,他的課堂如行云流水,與學生互動親切自然,于自然出顯功夫,學生學得開心也學得扎實。作者從于老師書中提煉出“自己先變成孩子”的學生觀、“遵循教育規(guī)律”的教學觀、“要時刻以身示范”的為師觀。沒有說教,道理自然深入人心。
再看其它幾輯,同樣可見作者多層面架構的心愿。所選著作涉及面廣,作者有中外名家,也有一線精英新秀,所列內(nèi)容有方法介紹類,有前沿、理性的觀念引領類,也有傳統(tǒng)經(jīng)典名著導讀類,有序列地搭配組合在一起,呼應著每一輯的標題主旨。
在這個書籍浩如煙海的時代,讀一些根本書籍是捷徑也是正道。教師如果有心,認真閱讀每一輯的書目,猶如一張教師閱讀圖譜,若能按圖索驥讀上幾本,圍繞對應主題,思考相關問題,相信一定收獲多多。
二這是閱讀方法指南
看書,人人都行,但是閱讀,并不是人人都會。當然,這里除卻休閑式的隨性閱讀。教師閱讀專業(yè)類書籍,有時因為獲取信息比較觀點,只需瀏覽,但更多時候是需要細心閱讀的。常生龍先生的閱讀態(tài)度是嚴謹?shù),作為他的博客粉絲,讀過他幾百篇讀后感,每一篇讀后感都有作者自己的觀點和感悟,我讀后受益良多。
作者閱讀面很廣,視野開闊,每篇讀后感都是經(jīng)由他對所讀書閱讀“消化”后釀出的閱讀蜜糖。他的這種閱讀態(tài)度和閱讀方法對一線教師而言,無疑是一本方法指南。
三這是專業(yè)指導手冊
本書中的五輯小標題,每個標題都指向了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所應具備的教育視野:“教學即創(chuàng)造”、“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理論即支點”、“變革即未來”,雖然有些觀點不是作者首次提出,但以小專輯圖書書評組合起來闡釋,讓這些根本性理論變得“親切可感”,是專業(yè)導向,也是專業(yè)指導。
拿“理論即支點”這部分來講,本專輯涉及的作者都是中外名家,單讀名家如陶行知、蒙臺梭利的著作,我們也會有收獲。但是經(jīng)由作者這樣一編輯組合,“為了孩子的自我發(fā)展”、“兒童是成人之父”、“課堂改變,學生就會改變”、“占據(jù)未來制高點需具備的五種能力”……這些標題之下,多是作者深入淺出對經(jīng)典著作的解讀。這對教師把握教育原則,是引領,更是感召。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自有自己的獨特感悟。這是我的感悟,是我的收獲,滿滿的。很幸運地與《讀書是最好的修行》一書及書作者的相遇,如在茫茫書海中,看見了一盞溫暖的航標燈,照亮我前方漫漫修行路。
讀最好的老師有感14
開學初,翻看《做最好的老師》的書之后,我感覺這不愧是一線的老師,其中的案例非常吸引人,書中字里行間流露出老師對學生的真誠的情感是那么的自然,洋溢著李鎮(zhèn)西老師對教師這一職業(yè)的熱愛,我想:可能其他職業(yè)的人讀起這本書會是另一種心情,另一種感受,而作為與李鎮(zhèn)西老師同一職業(yè)的我卻更能體會書中老師對學生的情誼,實實在在的做法,其中李老師對教師這一職業(yè)從不喜歡到要 “做最好的老師”的情感變化,以及自身的不斷的自我超越的境界都是值得我學習的地方,讀《做最好的老師》有感。另外,書的序言部分也讓我頗有感受,雖然《序言》僅僅只有四頁,但也是書的精髓所在,其中李老師談到本學期他擔任著兩個班語文課,連早讀和輔導課在內(nèi),周課時二十一節(jié),此外還擔負著校長的一些職務,他很坦率:“我現(xiàn)在感到累,的確累!钡救藢τ凇白呗范荚趥湔n的狀態(tài)而感到高興,準確的說,感到內(nèi)心的寧靜,因為這種狀態(tài)能夠讓他感到踏實,感到不浮躁,這是一種與學校與學生真正融合在一起才有的心態(tài),讀后感《讀《做最好的老師》有感》!白鲎詈玫淖约骸闭缋铈(zhèn)西老師講的那樣,才有了:踏踏實實上好每一堂課,仔仔細細批改每一本作業(yè),認認真真對待每一位學生。當遭到非議和誤解時,雖有過灰心但不氣餒。正因為這樣,李老師才會有今天的'成就,而更難的可貴的是如今“碩果累累的他還依然保留著那份對學生對課堂的摯愛。
說到師生之間的感情,開學三周以來,讓我深有感受。它對于教學工作的開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開學之初,學校決定每天早上學生不能自行進入教室,須由班主任帶領進班。記得第一次出去帶他們,學生看到我就想看到陌生人一樣,無動于衷,直到我說:一一班同學站隊!才有孩子開始向我走來。第二天仍然沒有多大改善,這讓我有一些受挫,怎么從他們的眼睛里看不到親近感?終于,在兩天之后,學生們在見到我,能夠自覺站隊,而且站隊前,還能看到他們在互相提醒,到了第三周,我已經(jīng)能夠在門口看到他們自覺站成隊,并且在看到我之后漏出興奮的表情,他們這時的表現(xiàn)也讓我從感情上感受到了我是他們的老師,他們是我的學生。學生之間也變得熟悉起來,不再是最初的冷漠相望。而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配合也變得默契了很 多,我想這就是在這段時間里,師生之間建立起來的感情所產(chǎn)生的效果。
李鎮(zhèn)西老師的書里有這樣一段話:我可以非常自豪地說:“從教25年來,風華正茂也罷,人到中年也罷,默默無聞也罷,暴得大名也罷,普通教師也罷,教育專家也罷……這一切都沒有改變我的生活狀態(tài),那就是——我一直在一線,一直都在講臺,一直都和學生零距離!”
讀完這段文字,頓時覺得真的好佩服李鎮(zhèn)西老師,更是崇拜。字里行間流露出的是作者對教育事業(yè)的一份執(zhí)著,文字樸實無華,都是作者的真情流露,讓我感受到了什么才是好老師,更想努力地去做一名好老師。
讀最好的老師有感15
《我最好的老師》是美國作家大衛(wèi)·歐文的作品,寫的是一個叫懷特森的老師,他在課堂上把錯誤的動物學知識教給了學生,讓學生們測驗都得了不及格之后,他才說出真相。以此教育他的學生時刻保持警惕,不要認為課本和老師就永遠正確。文章短小深刻,充滿哲理。
到網(wǎng)上搜索了一下課文,發(fā)現(xiàn)此前它從未作過教材,倒是經(jīng)常被中學各年級用作閱讀材料,甚至曾在高考閱讀題中出現(xiàn)過。沒有任何分析評論,更沒有可以參考和借鑒的教學設想。只是獲得一個信息,對于小學五年級的學生來說,理解這篇文章并不容易。但是課總是要上得的,于是靜下心來研讀課文。
一、問題情境:課堂成為整體
讀著讀著,首先想到的是:這篇文章語言樸實,但內(nèi)涵深刻,是否可以鎖住題眼,抓住最好,把為什么作者認為懷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師作為一個大的問題情境來探究呢?這樣就能充分體現(xiàn)居高臨下以簡馭繁的優(yōu)勢,保證騰出較大的空間,讓學生反客為主,自己去研讀、感悟;教師也可以變講為導,更多地去關注學情,并從中相機誘導,落實訓練要求。
帶著這個初步設想,我確定了第一稿教學思路,大致是這樣:先通過談話引入,了解每人心中對最好老師的評價標準。然后充分讀課文:研究懷特森先生到底好在哪里?把最能表現(xiàn)懷特森先生好的詞句劃下來,體會朗讀。他這樣做究竟想讓我們從中學到什么呢?在課文旁寫寫自己的感悟。最后教師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適當點撥,總結提高。
課堂上,孩子們帶著問題認真研讀了課文,通過獨立思考和合作討論,把懷特森先生的高明之處逐條逐句都找出來了,也結合自身體會感悟到了他的良苦用意。大問題似乎是解決了,但我發(fā)現(xiàn)他們的眼神和語氣始終是平淡的,看不出對這個好老師由衷的折服,看不出那種歷其事、見其人、聞其事般的情感共鳴。為什么這個問題情境不能觸及孩子的心靈?
課后我想,用問題情境或叫大任務學習背景貫穿課堂教學全過程的主線的方向應該是正確的,因為這樣避免了面面俱到的情節(jié)分析和煩瑣膚淺的提問應答,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較好地理解了懷特森先生的好。既然任務驅動激發(fā)起了閱讀欲望,為什么這內(nèi)驅力又沒有讓課堂真正活起來呢?
情感!一定是情感!綴文者情動而辭發(fā),觀文者披文以入情。語文是最需要傾注情感的學科,而我設計的問題只是從內(nèi)容上去把握,顯然過于理性了。
二、矛盾沖突:課堂變得鮮活
觸動哪根弦才能夠撥出悠揚的樂章呢?
一遍遍再讀文本,忽然,我的目光停留在一句話上:這樣的老師算什么老師?。也就是說作者一開始認為懷特森先生不算什么老師!從算不上老師到最好的老師,從非常氣憤到十分佩服,這前后評價和情感如此截然不同!水本無華,相蕩既成漣漪;石本無火,對擊始發(fā)靈光。何不就從情感沖突入手解讀這篇文章呢?于是,這一次我打算緊緊抓住這算什么老師──我最好的老師這一對沖突充分激活文本。再從學生角度去推想,懷特森先生開始時種種不可理喻,應該不難理解,因為這和他們原有的價值觀是一致的。而要感受到這樣的老師是我最好的老師則需要完全了解他的用意,需要重新建立價值體系,相對比較困難;谶@樣的認識,我設計了兩個主要板塊:欲揚先抑 感受氣憤和 峰回路轉 深感佩服。
學習一開始,我先請同學們談談你們認為怎樣的老師才稱得上是最好的老師?同學們聯(lián)系生活,說了很多好老師的標準。想借對話調(diào)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積累,為后面學習懷特森先生不尋常做一個鋪墊。
以下是在揭題讀題以后的一段師生對話:
師:作家大衛(wèi)、歐文認為誰是他最好的老師啊?
生:懷特森先生。
師:錯了吧?作者覺得懷特森先生連個一般老師都算不上,不信,你讀讀這句話。出示這種老師算什么老師?生讀這句話。
師:這句話的言下之意是──?
生:這種老師不算什么老師。
生:這種老師不配當老師。
生:這種老師根本不符合好老師的標準。
師:再把課題和這句話連起來讀一讀,你有什么感覺?有什么要說的,要問的嗎?
生:我感覺到這兩句話自相矛盾,好像不是在評價同一個老師。
生:我覺得這里作者對懷特森的看法不符合題目意思。
生:為什么對懷特森先生前后的看法怎么會有如此大差異呢?
正如春風一縷便能吹皺滿池湖水一樣,矛盾一旦被激化,就會有神奇的力量!此時的孩子們興致盎然,思維活躍。我順勢引導他們學習第一板塊,懷特森先生究竟做了什么讓我們這么生氣,這么氣憤?
不出所料,幾分鐘后學生就紛紛舉手,爭著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懷特森先生編造上課內(nèi)容,有關凱蒂旺普斯的一切都是他編造出來的。這種動物從來沒有存在過。
我是完完全全按照懷特森先生所說的寫卻得了個大大的紅叉。測驗不及格。
班里的每個人都沒有及格,如果有一兩個有困難的同學是正常的,但全班都不合格就說明老師的教學有問題了
我們試卷的零分是要登記在他的成績記錄簿上的。
從這些滔滔不絕的發(fā)言中,我分明感到了孩子們涌動的情思。為了再縮短學生和作者之間的情感差距,我接著引導,要是你的老師也編造內(nèi)容來上課,你會怎么想?如果你認真地按照老師教的去答題,卻拿到了打滿紅叉的試卷,心情又會怎樣?這些問題有如火上澆油,再次將矛盾激化。憑借角色的換位和巧妙的假設,學生們經(jīng)歷了一次不尋常的打擊,經(jīng)歷了情感上的憤恨交加,獲得了和作者感同身受的體驗。當再次朗讀這種老師算什么老師?這句話時,我清楚地感受到了這種心靈的共振。
當學生還沉浸在氣憤和不解中,忽然峰回路轉:就是這樣一位不可理喻的老師,卻是我心中最好的'老師!懷特森先生用怎樣的教導讓我們明白了原委,改變了看法呢?研讀第二板塊,解開你心中最大的疑點,然后學著用懷特森的語氣解釋給大家聽?梢赃x擇幫助,更希望能完全用自己的語言來表述。
我既然告訴過你們有關這種動物的一切都沒有遺留下來,那么( ),你們應該( )啊!
我之所以( ),是希望( )!
情在讀中感,理在讀中悟。就在這咀嚼詞句和轉換語言中,孩子們理解了匠心獨到的高明,層層深入地體會到了懷特森先生的好,從一堂課到每一堂課,從他的課堂到別的課堂,從課堂到課外,懷特森先生帶來的懷疑主義影響了孩子所有的學習方式。
這一次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的眼神是靈動的,隨著情感變化閃現(xiàn)著不同的光芒。這讓我深深地體會到,情感既是教學內(nèi)容又能支撐教學結構,既是教學目標更是教學手段。在教學中,一定要充分利用好情感這一磁場,只有融入情感中的知識能力,過程方法、態(tài)度價值觀,學生才會自覺自主地學習。
在這兩大板塊之后,我又想到應該增加一個拓展設計,讓學生把自己的感悟與課文融合。我作了如下設計:事實上,懷特森先生教給我們懷疑主義已經(jīng)深深植入了我的心田,變成了我人生的一部分。有一次,我把懷特森先生的事講給一位朋友聽,他驚駭極了。他不該這樣來捉弄你們的。那朋友說道。我 。
是啊,面對這位朋友的驚駭,我會怎么說怎么做呢?拓的是課文的意蘊,展的是課文的內(nèi)涵,是精神和文字可以共生的載體,我為這個設計感到滿意。
想象中這里應該是水到渠成的迸發(fā)。令我沒有想到的是,在課堂上,孩子們在這一環(huán)節(jié)的回答,表達卻多有雷同,文字單薄無力。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不得其解。
三、價值引領:課堂變得深刻
之后,教材的主編,著名特級教師張化萬老師聽了這一課,他基本肯定了我的教學理念和設想,并向我介紹了當初把課文選進教材的用意。他說因為這篇課文中提到的好老師與我們的普遍認識是有一定差別的,課文所提倡的懷疑主義也是當下中國學生所缺乏的。把它作為教材,就是希望通過這凝聚著作家靈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影響學生的情感,影響學生對世界的感受、思考,最終積淀為新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所以我們在教學這課的后半部分,要把如何依托文本,幫助學生構建價值觀的文章再做足、做細,這樣課堂才會有深度。
張老師說為什么學生的交流比較單薄?就是價值引領還沒有到位,懷疑主義還沒有長到你班里孩子的心上去!
細細品味師傅的話,我為前面的自我滿足感到慚愧。我想他是想讓我明白,語文課上精神熏染很重要,但要用語文的方式來實現(xiàn)對精神的引領。
在他的指點下,我很快對教材的后半部分有了新的理解。第三次上課時,對于這部分的處理,我抓住了三個主要的問題來和學生進行對話:
他要我們時刻保持警惕。究竟他讓我們要警惕什么呢?孩子們眾說紛紜:有人說,懷特森先生是讓我們一旦認為他錯了,或是課本上錯了,就大膽地說出來。有人說,時刻保持警惕就是我們樹立一種懷疑的意識,不要對任何東西只是一味地接受,也不要認為教材和老師就一定是正確的。還有人說要學會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用自己的耳朵傾聽,用自己的大腦思考,然后作出判斷。我想通過這次對話是讓每位孩子樹立起不畏權威的意識,時時保持質(zhì)疑的意識。上懷特森先生的課,每一次都是不尋常的探險。──不尋常的探險意味著什么呢?學生猜想,也許懷特森先生的課堂上總有許多精心設計的陷阱,我們需要像探險一樣去證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確的。這也告訴我們,學習生活中也有許多東西需要用慧眼去識別,并不是一味的懷疑,一旦你提出了不同的見解,是需要用充分的理由和根據(jù)去證明它的。
我們的歷史老師講著講著,會有人清清嗓子,說道:凱蒂旺普斯。你從這一聲剴蒂旺普斯聽出了什么?
課堂上,同學們這樣理解:
──懷特森先生用凱蒂旺普斯。這個并不存在的夜行獸,曾經(jīng)給了我們一次深刻的教訓,而現(xiàn)在我們卻能把剴蒂旺普斯帶到歷史課上。說明我們已經(jīng)學會了保持警惕,我從中聽出了我們對懷疑主義的認同。
──聽出了我們對歷史老師的提醒。
──聽出了我們對自己的自信。
──聽出了對懷特森先生的帶給我們的嶄新的懷疑主義已經(jīng)影響了我們所有的課堂學習,成了指導著我們所有學習的方式。。
──我聽出來了,真正的懷疑主義者,還應該有捍衛(wèi)正理的勇氣和一課真誠待人的心。因為只有這樣,你才能正視著別人的眼睛告訴他錯了。這是懷特森先生教會我們的,不管在課內(nèi)還是課外關于做人的原則。
這三次對話引領學生層層遞進地認識懷疑主義:真正的懷疑主義者要有時刻保持警惕的意識;但不能無謂的懷疑,要學會證明自己的觀點;更要有捍衛(wèi)真理的勇氣和一顆真誠待人的心。隨著這三次對話的推進,學生逐步建立起懷疑主義這個新的價值觀。
【讀最好的老師有感】相關文章:
讀《最好的老師》有感10-07
讀《最好的老師》有感04-30
讀《我最好的老師》有感10-06
讀做最好的老師有感05-01
讀《做最好的老師》有感06-22
讀《做最好的老師》有感04-28
讀《做最好的老師》有感10-06
(合集)讀《最好的老師》有感01-19
讀做最好的老師有感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