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愛情的解藥讀后感
初看書名——《愛情的解藥》,就冒出來一個問題:愛情還有解藥嗎?這個還真不好說。如若有,世上又怎會還有這么多的癡男怨女呢?又有多少人為愛情黯然神傷呢?又怎么會有如此多的凄美愛情故事呢……其實,愛情哪有什么解藥呢,頂多也只有止痛藥罷了。雖止得痛,但終不會好。傷口會結疤,卻總會留下痕跡。你可以將他埋葬,你卻不能讓他腐爛消失。一有條件,則會重見天日,發(fā)芽瘋長。甚至還會引起一場軒然大波的。
一說到愛情是什么?大多數人總是會想到那句“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這句話實在是太出名了,出名到幾乎文化人都知道。不過在今天這個經濟發(fā)達,物資豐富,物欲橫流的社會,這個觀念早就被大多數人扔到不知道哪里去了。其實愛情還有多種解讀。“愛情是上帝特意留給孩子能來犯錯誤的。”有些人如是說。“愛情是唯一能傷害我的武器”有人如是說。又有人說“愛情是等于給了一個人傷害你的權利”……歌手黃征唱到:“愛情是毒藥,你我早已知道,卻一再不停地要”
人這一生,不管你是才華橫溢還是英明神武,不管是達官貴人還是凡夫俗子,不管是家財萬貫還是一貧如洗,不管是貌若天仙還是相貌平庸……終逃不了愛情。俗話說“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人終究是感性動物,所有思考都是從感性開始的。馬克思說人與動物的本質區(qū)別是人有思想。而有感覺乃是有思想的基礎和前提。且不說這個觀點正確與否,但人的感覺是真實存在的。這是毋庸置疑的。只要有人類存在,愛情也便會存在,二者是同時同生同死的。愛情小說的繁榮也從一定程度上和側面說明了這個問題。曾經聽到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小和尚,從小就在山里長大,除了他的師傅誰也沒有見過。等他快要成年時,他的師傅帶他下山去采購物品。他在街上看到披著長發(fā)的女子時,兩眼放光,充滿好奇的問道:“師傅,那是什么?”他師父答道:“那是綠鵝,可邪惡了,不要碰他,遇見了要躲開”。在辦完事后,他師父想要獎勵他,問道:“你想要什么東西。師父給你買”那小和尚答道:“師父,我想帶一只綠鵝回去”。結果他師父無語了。決定從此以后不再讓他下山了。這是人之本性,擋是肯定擋不住的,正如人餓了要吃飯一樣。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時秋風悲畫扇”納蘭容若如是說。是啊,人生若只初見,那該有多好呢。人的第一感覺往往是很重要的,現在企業(yè)招員工時進行面前,憑的就是一種感覺。人們總是希望在第一次見面時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現給對方,期待著留給對方好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是很難改變的。乞丐為什么總是招人歧視,一定程度上是因為他們給人的第一印象不好。在愛情里,有時是一眼萬年。愛情最開始追求的乃是一種感覺,一種說不明,道不清的感覺,就是一種令人愉悅高興的感覺。尤其是在第一次見面時的感覺。從他的衣著外貌言語動作等給人的感覺。這種感覺無關其他,就是一種感覺。在愛情世界里,沒有值不值得,也沒有是非對錯,只有你敢不敢,只有你愿不愿意。只要感覺對了,其他的都好說。你說聰明美麗的黃蓉為什么會喜歡笨笨的郭靖呢?文學才女張愛玲為什么會喜歡那不怎么好的胡蘭成?因為感覺對了,對方的問題都不是什么問題了。在愛情世界里,人都是犯賤的。正如唐如嬌說:“和他在一起快樂,為了這份快樂,我必須范著這份賤,賤并快樂著。有多賤就有多快樂,有多快樂就走多賤”。至于賤與不賤,恐怕只有自己知道了。
哲學上說人生是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愛情也是一樣,從感性認識開始,在感性認識中總是美好的,也總是充滿想象和期待的。待上升到理性認識后,問題也就出現了。在理性認識中,隨著彼此的認識了解加深,彼此的問題都會暴露無疑了。于是想要要求對方改變,可是呢改變之后,就不是最初最原始最真實的自我了,那感覺也自然沒有了,問題也就出現了。當問題積累到一定程度又無法調和時,也就自然散了。
【愛情的解藥讀后感】相關文章:
《愛情教育》讀后感02-02
愛情與金錢讀后感10-17
愛情與金錢的讀后感10-08
霍亂時期的愛情讀后感12-30
《霍亂時期的愛情》讀后感12-30
愛情與金錢讀后感(熱門)10-25
愛情與金錢的讀后感(精選6篇)10-20
【精】《霍亂時期的愛情》讀后感01-02
【熱門】《霍亂時期的愛情》讀后感01-02
《霍亂時期的愛情》讀后感【熱門】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