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魯迅風箏的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讀魯迅《風箏》有感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體會,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后感吧。那么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魯迅《風箏》有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魯迅《風箏》有感1
我今天讀了一篇文章,這篇文章的名字叫《風箏》,是魯迅先生寫的。
魯迅先生的《風箏》,描寫的是:“我”不允許弟弟玩風箏,認為“這是沒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藝”。待“看了一本外國的講論兒童的書,才知道游戲是兒童最正當?shù)男袨,玩具是兒童的天使”后,才對自己的`粗暴感到深深的懊悔,同時,也折射了舊中國教育存在的問題,希望兒童能夠健康成長,兒童精神不被虐殺。
多年后,魯迅去找弟弟反省自己之前所犯的錯誤,可弟弟還念及兄弟之情,念及他們之間的友愛,已經(jīng)把這件事忘得無影無蹤。
我讀了這篇文章后,我感受到了,每個人心里都要有愛,要尊重每個人的夢想,也要尊重每個人的尊嚴。當我讀到魯迅先生將弟弟親手做的、即將完成的風箏折斷時,當我讀到小風輪被他踩踏時,我心里為他弟弟感到傷心、難過。
還有,人一定要勇敢承認自己的錯誤,勇于面對所發(fā)生的一切,只有不斷糾正自己的錯誤,才能一生活得更快樂。
讀魯迅《風箏》有感2
你知道魯迅放風箏的故事嗎?讓我給你講講我們周三放風箏的故事吧!
周三下午上了兩節(jié)課以后是社團活動課,我們文學社的這次社團活動計劃是放風箏。在放風箏以前,我們一起學習了魯迅小時候與他弟弟的故事。
那個故事是發(fā)生在魯迅和他的弟弟的'小時候的事。魯迅的弟弟非常想放風箏,可魯迅不讓自己的弟弟放風箏,原因是魯迅認為這是不好的孩子才玩的把戲?墒牵斞傅牡艿芫褪且棚L箏,就在那個風箏快要做完時,魯迅進屋,把弟弟的那個風箏折了。等過了好多年以后,魯迅和他的弟弟都長大了,魯迅才明白兒童放風箏是很正常的現(xiàn)象。他也為當年自己魯莽的行為深深地傷害了弟弟而懺悔,所以魯迅一直想得到自己弟弟的原諒。
老師讀完這篇文章后,我們迫不及待跑到操場,幾個男“同事”就首先開始放起了風箏。有時我們把風箏放得比較高,有時由于風箏線太松,風箏就會掉下。我和候翔依就到那線的根前一拉,風箏就又飛起來了,放風箏的人就馬上收線,這時有人喊:“張伯均來了!”張伯均可是放風箏的高手,有一次他放的風箏比十幾層樓都高四五倍。今天他的到來,使我們又激動起來,我們齊聲高喊:“張伯均過來!”我們盼望著風箏飛上藍天。風箏在張伯均的手中,一會就在空中飛翔了。我們文學社的其它同志也有人想試一試,就接過線來,可他放了不一會兒,風箏就落下來了。雖然我心中明白怎樣放風箏,但是我還是選擇幫其他同學的忙,我想“如果我放的話,也許風箏飛得也不錯。”
這次我們文學社的同學放風箏讓我們的心情就像風箏一樣在藍天白云間自由翱翔,我們收獲了快樂。
讀魯迅《風箏》有感3
魯迅的《風箏》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一開始他覺得這是沒有出息的小孩子所作的玩意,所以,阻止自己的小兄弟玩兒。后來他看了一本書,書上卻說:玩是孩子的天性,不愛玩的孩子長大是沒有創(chuàng)造和對手能力的`。后來才與他的小兄弟一起玩兒。
例如,有一個農(nóng)村的小孩,他讀書很好,從來不游玩,也不做家務。后來到了高中,住宿要自己洗衣服了,他卻不會洗,還遭到同學們的辱罵,后來,他實在沒辦法了,就將兩個同學殺了,自己跳河自殺,他的父母知道后都很傷心。
魯迅看了那本書后知道了:游戲是兒童最正常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因此魯迅也知道補過的方法的:送他風箏,贊成他放,勸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們讓著,跑著,笑著。后來文章說:于是二十年來毫不憶及的幼小時候?qū)τ诰竦呐皻⑦@一幕,忽地在眼前展開,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時變了鉛塊,很重很重得落下去了。這時,我體會到了魯迅的心情,非常沉重。
所以我們要多動手,成為一個愛動手的好孩子。
讀魯迅《風箏》有感4
今天,我讀了一篇文章,是魯迅寫的《風箏》。
這篇文章寫的是在魯迅的故鄉(xiāng),二月時,大家喜歡放風箏。而魯迅向來不愛放風箏,反而討厭放風箏,認為這是沒出息孩子的玩意。而他的`小兄弟喜歡放風箏。一見著風箏就張著小嘴,呆看著空中發(fā)神。
一段時間后,魯迅發(fā)現(xiàn)了小兄弟偷偷在雜物間里,用每天撿來的枯竹想做風箏。魯迅一把抓斷一支翅骨,又把它扔到地下,踏扁了,傲然走出雜物間。
當魯迅中年時,看了一本書,說游戲是兒童最正當?shù)男袨、玩具是兒童的天使。他才發(fā)現(xiàn)了當初的錯誤。當想去道歉時,小兄弟都已經(jīng)全然忘卻。
讀完后,我恍然大悟。游戲是兒童的天性,游戲可以使兒童健康、活潑。魯迅認為放風箏都是笑柄,可鄙的,在滿足中毀了弟弟苦心做的風箏,但可想到這也毀了弟弟的童年樂趣,在嚴冬的肅殺中,場面更冷清了。中年明白時,才想起以前的愚昧、過錯,想起不該毀了弟弟的風箏。
最后,魯迅很想向弟弟挽回曾經(jīng)的過錯。他想了很多辦法,送他風箏,贊成他放,勸他放,和他一同放,但是,早已有了胡子的兄弟倆還能回到童年嗎?魯迅又想,等弟弟說:“我可是毫不怪你!”心才輕松了?墒,弟弟毫不記得當初的事了。
現(xiàn)在,兒時的回憶,帶著悲哀印在魯迅的腦海中,嚴冬,給作者寒威和冷氣……
讀魯迅《風箏》有感5
風箏,飛起來十分美麗,順風則平,逆風則上,遠遠望去,掛著的絲線又仿佛是隱形的,感覺風箏是在演節(jié)目似得,而風箏若是自己的,又可以當導演,小孩子們在這種玩樂之中必定能找到許多樂趣,可若是禁止孩子們玩樂,恐怕是對孩子精神的一種虐殺。
魯迅的弟弟喜愛風箏,可魯迅不讓他放,論年幼、論力氣,弟弟都是抵不過魯迅的,為此,他只能整天仰頭觀望,而魯迅則認為這是沒出息的孩子干的,偶爾在一部外國雜志中看到了玩具對于孩子來講是多么重要,為此,魯迅十分后悔,也沒得到弟弟的寬恕。讀完這篇文章,我明白了:玩具才是孩子最需要的東西,而作為家長一定要滿足于孩子,不然對孩子的'心靈可能會造成一定傷害。
我最欣賞的還是魯迅先生那知錯就改的品德,因為魯迅先生知道自己傷害了弟弟的心,便立即去做補給,可因為弟弟早已忘記了此事,沒有寬恕,而魯迅先生的心卻仍然十分沉重,感覺自己做了對弟弟精神上得虐殺。
讀魯迅《風箏》有感6
《風箏》是魯迅先生的一篇回憶性散文,講述了因為我的無知和封建家長制的思想扼殺了孩子的天性,對一個兒童造成了傷害。在“我”年紀大了之后,回想起往事,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之后,本希望能夠獲得寬恕,然而終究沒有。
由于中國幾千年的封建思想的綿延不絕,這種思想在人們心里還是思想上都已經(jīng)根深蒂固了,人們甚至不相信科學,不去接受外界事物的先進事物,依然我行我素,閉門造車。反映在《風箏》上便是,作為封建家長制的“我”,一味的按照自己的想法來行事,絲毫沒有考慮到孩子抑或他人的感受或想法,而且這種形式是不容許存在反抗的,是命令者和執(zhí)行者的'關(guān)系。若干年后,“我”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國的講論兒童的書,才知道游戲是兒童最正當?shù)男袨,玩具是兒童的天使。從這里我想到了其實在當下我們的社會中也存在類似這樣的事情,孩子還特別小,家長就忙前忙后的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班兒,美其名曰“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其實這何嘗不是對孩子的一種天性的壓抑,如果說孩子確實在某一方面很感興趣,其實家長對孩子這種興趣加以鼓勵和發(fā)展是很好的一件事,當下許多的孩子是在“被喜歡”一種特長,F(xiàn)在每個家庭都有許多的玩具,但孩子們僅僅只需要這種可愛的玩偶嗎?
這篇文章更為觸動我的是,文章中的我并沒有得到寬。何覀儩u漸談起兒時的舊事來,我便敘述到這一節(jié),自說少年時代的胡涂!拔铱墒呛敛还帜惆! 我想,他要說了,我即刻便受了寬恕,我的心從此也寬松了吧。
“有過這樣的事嗎?”他驚異地笑著說,就像旁聽著別人的故事一樣。他什么也不記得了。全然忘卻,毫無怨恨,又有什么寬恕之可言呢?無怨的恕,說謊罷了。
我還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著。
這種沒有得到寬恕的更令人悲傷,換句話說,已經(jīng)失去了得到寬恕的資格。這是給施虐者無限的悲傷,如果說被對方斥責或者是痛罵之后,沒有得到寬恕,至少讓受傷害者把心中的不平發(fā)泄出來了,對于施虐者也是心理上的一種安慰,可是,這種沉默中的無知是對施虐者最大的傷害,在將來的日子中已經(jīng)不再得到寬恕的機會了,只能默默的對自己以前做過的錯事,承受著心理上的懲罰,時間或長或短,力度或強或弱,都是不會消失的一種內(nèi)心的苦悶。
【讀魯迅《風箏》有感】相關(guān)文章:
魯迅風箏教案01-24
魯迅《風箏》教學設(shè)計10-30
魯迅《風箏》教案設(shè)計02-08
魯迅《風箏》讀后感02-04
魯迅風箏教案(7篇)03-30
魯迅風箏教案7篇01-24
魯迅風箏的讀后感10-15
讀魯迅文章有感11-30
讀《風箏》有感04-19
讀魯迅的《藤野先生》有感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