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物種起源》導言教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物種起源》導言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一、教學目的
。.能夠辨別和篩選重要信息和材料。
2.能夠把握文中關鍵句,進而整體把文章的結構層次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
3.結合《這個世界的音樂》對達爾文的進化論觀點進行評價。
4.引導學生進行研究性閱讀。
二、教學重難點
。保攸c:掌握篩選信息、整體把握的方法。
2、難點:如何提高學生對說明性文字的閱讀興趣。
三、教學設想教學方法
。.點拔引導,通過對疑難點的點拔,引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講練結合,通過練習提高文本閱讀的可操作性。
四、媒體設計
。.擬采用多媒體授課的方式,以擴大課堂的容量。
2.在課前播放有關達爾文的影視片。
五、教學時數(shù):二課時
六、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整體把握課文的思路,篩選重要信息。
一、導語設計
。▽蜷_到插圖——達爾文頭像)大家一定還記得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一文中,把達爾文發(fā)現(xiàn)有機界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馬克思發(fā)現(xiàn)人類歷史的發(fā)展規(guī)律相提并論。一百多年前,達爾文的思想改變了人們對世界的看法,一百多年來,這思想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作為跨世紀的新一代,你了解達爾文嗎?你知道進化論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打開達爾文進化論之門。
二.解題:
。保鍟n題:辨析下列句子標點使用正確與否。
。ǎ保┪覀儗W習《物種起源*導言》。
(2)我們學習《物種起源》導言。
(3)我們學習《物種起源序言》。
(4)我們學習《物種起源導言》。
。玻P于“導言”。導言即緒論。書的前面有一篇導言,目的是讓讀者了解全書的要旨,引導讀者更好地理解全書的內容。(也可暫時不講,留待概括課文內容說用)
。常榻B達爾文及其進化論。
出示PPt課件:[查理·羅伯特·達爾文](CharlesRobertDarmin,1809—1882).英國博物學家,進化論的奠基人.22歲從劍橋大學畢業(yè)后,以博物學家的身份乘海軍勘探船“貝格爾號”作歷時五年的環(huán)球旅行,觀察并搜集了動植物和地質等方面的大量材料,經(jīng)歸納整理與綜合分析,形成了生物進化的概念,于1859年出版了震動當時學術界的《物種起源》一書,成為生物學史上的一個轉折點。隨后《動物和植物在家養(yǎng)下的變異》、《人類起源及性的選擇》等書,進一步充實了進化學說的內容。-------摘自《辭!罚ǎ保梗梗鼓臧妫
[進化論]亦稱“演化論”,舊譯“天演論”。生物進化論是研究生物進化、生物發(fā)展規(guī)律以及如何運用這些規(guī)律的科學,是生物學的一個重要部門。進化論一詞最初是拉馬克提出。達爾文的《物種起源》一書奠定了進化論的科學基礎。而現(xiàn)代生物學的發(fā)展,促進了生命起源、物種分化和形成等進化理論的進一步發(fā)展,認為生物最初從非生物而來,現(xiàn)代地球上生存的各種生物,有共同的祖先,它們在進化過程中,通過變異、遺傳和自然選擇,由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種類由少到多。恩格斯認為達爾文的進化理論是19世紀自然得科學三大發(fā)現(xiàn)(能量守恒和轉換定律、細胞學說和進化論)之一。------摘自《辭!罚ǎ保梗梗鼓臧妫
三.研習課文
。保w把握,理清思路
A.學生速讀課文,找出自己理解有疑難的詞語,先利用工具書自行解決,教師再用幻燈片打出本文需要注意的詞語,嵭迹杭毿《倍唷徤鳎褐苊芏斏。趨向:①動詞,朝著某個方向發(fā)展;②名詞,事物發(fā)展的動向。札記:讀書時摘記的要點和心得。探討:研究討論。傳布:廣泛散布。(也可以放到第二課時課首檢查用)
B.理出文章結構并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段的主體信息。
C.學生相互交流各自對文章結構和段意的理解,請一位同學回答。
D.教師板書并明確。
整理成書的過程(1)
寫作經(jīng)過提前發(fā)表的原因(2)
。ǎ薄常﹥热葸^簡的原因(3)
物種由演變而來(4)
基本觀點介紹研究的方法(5)
。ǎ础罚┘茵B(yǎng)變異的作用(6)
強調觀點的正確(7)
。ń庹f:通過速讀,整體感知文章并初步篩選出文章的關鍵句及主要觀點;通過討論交流,理清文章結構。整體把握全文;通過簡潔的段意概括,意在培養(yǎng)學生提煉觀點、準確表達的語用能力。)(又:可以聯(lián)系“導言”體裁談內容)
。玻唧w研習,突出重難點。師生共同討論解決以下問題,完成對文中信息的篩選。
。1).篩選作者主要觀點。(提示:注意標志性語言——觀點提示語)
明確:①生物的種,和變種一樣,是由以前別的種演變而來,而不是分別創(chuàng)造出來的。
、趧(chuàng)造論在事實上決不能成立。
、凵锏姆N不是不變的;所謂同屬的種,都是其他大概已經(jīng)滅亡的種所傳下來的直系后代,而現(xiàn)在認為同種的各項變種,都是這同種的后代。
、艽_信自然選擇作用,它雖然不是物種變異的唯一條件,也該是最重要的條件。
信息的整合:①與②、③意思相同,③表述更加嚴密,因此就保留③④
提示:注意標志性語言——這個結論、可以毫不懷疑地斷言、我深信、我又確信
。2)完成對第四、五段相關信息的篩選(重點段落信息的分類和篩選)。
重要的段落,信息不但重要而且密集,需要分類篩選,使之井井有條。分類和篩選都有賴于辨析。分類,需要初步的辨析,才能作出概括;篩選,需要進一步辨析,才能選得準確。
關于研究家養(yǎng)動物和栽培植物的兩段文字來說,初步的辨析,可以概括為四點:研究目的,研究價值(意義),研究途徑,研究結論。其中“價值”是現(xiàn)成的,“目的”“途徑”與“結論”是概括出來的。
分類后就可以篩選相關信息了。
目的:我們對于生物變異及相互適應的原因和方法,迫切的需要有個明確的了解。
意義:我經(jīng)常獲得動物因由家養(yǎng)而變異的知識,雖然還不夠完備,但總可以為處理這個問題和其他一切復雜事件提供最良好最可靠的線索。
結論:大量的、遺傳的變異是可能的。人類選種力量的偉大,能使微小的變異逐漸累積起來。
。3)完成練習二。篩選相應語句,說明達爾文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難度逐漸加大,由局部到整體,培養(yǎng)學生全面理解和把握課文的能力)
教師引導,概括歸納,形成結論。
、龠M行長期廣泛的實地考察。
、诟矣趹岩膳c否定不符合事實的陳腐學說,敢于創(chuàng)新知識。
、勰托乃鸭罅亢品钡牟牧,加以整理研究。
、芫毜匮芯渴聦,專心思考,冷靜判斷,把每個觀點都建立在事實的基礎之上。
⑤解決困難問題,要選準突破口,為進一步研究尋找最可靠的線索。
⑥研究超過要不斷充實,不斷完善。
四、作業(yè):
第5段“因此”中“此”、第6段“理由”、第7段“這些關系”指什么?
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
1、理解信息間的關系:指代和被指代的關系,解證和被解證關系。
2、篩選關鍵語句特別是文中一些長句,訓練學生發(fā)現(xiàn)句中重要信息的能力,進而達到對句子的深入理解。
3、作者的觀點進行評價。
教學步驟:
一、檢查作業(yè)情況。
1、詞語解釋
2、對代詞指代信息的確認(上課時作業(yè)1)
。1)第五段開頭的“因此”指代什么內容?
明確:指代第四段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即“僅僅以單方面的條件來解釋生物變異及相互適應的原因和方法”是不合理的。
本題旨在訓練學生對有關信息的全面把握能力,思考時必須聯(lián)系上下文,還要對文中相關信息進行重新組合,并能運用適當?shù)恼Z言進行表述。
(2)第六段開頭,“根據(jù)上述理由”具體指什么理由?
明確:第五、第六兩段都是針對“家養(yǎng)變異”的問題來說的。作者把這一問題放在本書的第一章,原因應是“家養(yǎng)變異”對于研究物種起源有著重要的意義。經(jīng)過這樣的合理誰想后,我們就可以把“家養(yǎng)變異的意義”作為本題的答案了。即家養(yǎng)變異可以為處理‘“生物變異及相互適應的原因和方法”的問題和其他一切復雜事件提供最良好最可靠的線索。
。3)為什么某些生物的分布廣泛而繁多,而它的鄰種卻分布得狹小而稀少呢?誰能解決這個問題呢?然而這些關系,實在是非常重要,因為我相信,這是決定地球上每一生物的現(xiàn)在和將來的命運,以及變異的趨向的。
“這些關系”指的是(某種生物和鄰種)的關系,它決定著地球上每一種生物的(命運)和(變異趨向)。
解答本題應該使學生認識到:某種生物和鄰種分布狀態(tài)的強烈反差在句中是次要信息。而“某種生物和鄰種”才是重要信息,它們構成了決定地球每一生物的“命運”和“變異趨向”的關系。
。4)辨析選擇(理解信息間的關系),在第4段中,作者以啄木鳥、槲寄生植物為例是想證明以下哪一種看法?(以下三種看法由幻燈片打出。)
①生物的種和變種一樣,是由以前別的種演變而來的,而不是分別創(chuàng)造出來的。
、谝话悴┪飳W家,常以外部環(huán)境……作為唯一可能引起變異原因”是不合理的。
③要想了解“生物變異及相互適應的原因和方法”就不能單憑一方面的條件。
明確:是要證明第③種看法。因為作者對這兩個例子的分析有明顯區(qū)別。對于啄木鳥的例子。作者說“僅僅歸因于外界的條件是不合理的”。而對于槲寄生的例子,作者說“僅僅以外部環(huán)境或植物習性的影響,或植物本身的傾向來解釋……是不合理的”。而“植物習性的影響”、“植物本身的傾向”不屬于“外界的條件”(即外部環(huán)境),因此可排除第②項;對于第①項,學生只要抓住作者舉這兩個例子主要想否定不正確的作法即可排除。
二、篩選關鍵語句
(一)科學論著的特點在于科學性,表述極其準確,遣詞造句無不嚴謹周密。理解性的篩選,主要就是篩選關鍵句。抓住關鍵句,就能準確把握信息。
。1)“回國以后,在1837年我就想到,如果耐心搜集與這問題有關的各種材料,加以整理研究,也許可以得到一些結果!边@一句里面“搜集”“整理”“研究”“耐心”“也許”“一些”都是關鍵詞語。
①“搜集”“整理”“研究”表明研究進化論的步驟和過程,達爾文的研究是從客觀事物出發(fā)的,他的進化論是建立在事實的基礎之上的。
、凇澳托摹蓖嘎恫牧系暮品,工作的艱巨,也透露達爾文驚人的毅力。
③“各種”,說明材料種類之多,也透露達爾文全面展開研究的廣闊視野。
、堋耙苍S”,說明確立課題時的推斷,事前無法確知,只是一種可能性。
、荨耙恍笔钦f當時的期望值。
。2)“1844年又把這些札記加以充實,寫成當時我認為是正確的結論的綱要。”其中“又”“當時”是關鍵詞語。
、佟坝帧弊滞嘎哆_爾文研究工作不斷深入,他有永不滿足的科學精神。
②“當時”可見達爾文的思想是不斷發(fā)展的,不斷完善的,他總是不斷超越自我,一旦有了新的發(fā)現(xiàn),就修正自己的觀點。
。3)“我雖然力求審慎,使一切能根據(jù)正確的證據(jù),但是錯誤的竄入,還是不可避免的。”其中“竄入”是關鍵詞語。說明如果還有錯誤,那不是由于主觀疏忽,乃是由于認識的局限性。
。ǘ、辨析長句所包含的復雜信息。
短句的信息量小,不難辨析;長句的信息量大,較難辨析要分析長句,化長為短,變難為易。
。4)“關于物種起源的問題,如果一位博物學家,對于生物相互間的親緣關系它們的胚胎的關系、地理的分布以及在地質期內出現(xiàn)的程序等等事實,加以思考,那么,我們可以推想得到,生物的種,和變種一樣,是由以前別的種演變而來,而不是分別創(chuàng)造出來的。”
、佟皩τ谏锵嗷ラg的親緣關系它們的胚胎的關系、地理的分布以及在地質期內出現(xiàn)的程序等等事實”,是“思考”的對象,也就是研究的資料,可以概括為“研究物種起源所憑借的事實基礎”。
②“對于-------事實,加以思考,那么,我們可以推想得到”,可以概括為“研究物種起源的方法”。
、邸吧锏姆N,和變種一樣,是由以前別的種演變而來”,這是對物種起源的推斷,也就是物種起源的基本觀點。
、堋安皇欠謩e創(chuàng)造出來的”,所謂“分別創(chuàng)造出來的”正是“神創(chuàng)論”。“不是”即否定?梢愿爬椤皩ι駝(chuàng)論的否定”。
。ㄈ┌盐淖中畔⑥D換為圖示信息理解復雜的句子意義。
。5)“所謂同屬的種,都是其他大概已經(jīng)滅亡的種所傳下來的直系后代,而現(xiàn)在認為同種的各項變種,都是這同種的后代!庇萌缦聢D示法理解,比較容易。
⊕○○○○○●◎⊙
同屬的種變種
三、對作者的觀點理解和評價
辨證法認為,世界是普遍聯(lián)系和永恒發(fā)展的,世界的發(fā)展是事物內部的矛盾斗爭引起的,內因是變化的根據(jù),外因是變化的條件。試從課文中篩選出符合辯證法基本觀點的例子。
①世界是普遍聯(lián)系的例子:生物相互間有親緣關系,而且互相適應,即使它們的胚胎也有相互關系,活在過去的地質時代的無數(shù)生物也有相互關系。
、谑挛锸怯篮惆l(fā)展的例證:生物的種不是不變,所謂同屬的種,都是其他大概已經(jīng)滅亡的種所傳下來的直系后代,而現(xiàn)在認為同種的各項變種,都是這同種的后代。生物都處在不斷變異的過程中。
、蹆纫蚴亲兓母鶕(jù)的例證:生物變異是遺傳的變異,物種變異最重要的條件是自然選擇。外部環(huán)境如氣候、食物等等不是引起變異的唯一原因。
四、歸納本課所學內容。
這節(jié)課,我們主要針對文章中的一些長句作了相應的訓練,理解長句,不能簡單停留在懂得大意了,而應深入挖掘句中關鍵詞語的豐富信息,還要注意一些修飾性詞語如“必須”、“最”、“應該”、“可能”等,對于關鍵詞語在程度、時間等方面的限制作用。
五.布置作業(yè):
1、《瑣憶》中魯迅曾說:“進化論牽制過我,但也有過幫助。”怎樣理解這句話?請加以思考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讀讀達爾文的《物種起源》的片段。
2、結合課文內容,查閱有關資料,篩選重要信息,了解達爾文學說的影響和后世的發(fā)展,以及近代科學對達爾文學說的不同意見,然后在班里交流。(建議課外閱讀文章:語文讀本《達爾文和進化論》,課本《這個世界的音樂》,了解有關達爾文主義和社會達爾文主義。進而比較達爾文的觀點和托馬斯的觀點)
【《物種起源》導言教案】相關文章:
《物種起源》教案02-27
《物種起源》教案15篇04-02
《物種起源》教學設計04-23
《物種起源》教學設計8篇04-23
《物種起源》教學設計7篇05-15
漢字的起源教案03-30
教案:人類的起源和發(fā)展03-12
物種起源讀后感03-07
物種起源的讀后感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