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集合10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大膽運用圖形組合的方法,表現不同動態(tài)的小鳥。
2、鼓勵幼兒大膽用各種顏色裝飾小鳥。
3、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chuàng)造,喜歡裝飾。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的欣賞能力。
活動重難點:
重點:引導幼兒大膽運用圖形組合的方法,表現不同動態(tài)的小鳥。
難點:鼓勵幼兒大膽用各種顏色裝飾小鳥。
活動準備:
畫有樹林的背景圖、記號筆、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
。ǔ鍪疽恢豢奁男▲B)嗚——嗚——看,小鳥怎么了?它為什么哭呀?
二、共同討論交流,了解小鳥的生活方式和不同的動態(tài)。
1、我們怎么給小鳥建一個舒適的家呢?
2、小鳥們真喜歡,它們從不同的地方飛回來了。
看,這只小鳥怎么飛的?教師引導幼兒觀察不同動態(tài)小鳥的姿勢。
3、它有哪幾個圖形組合起來的?
三、教師示范,幼兒觀察了解不同動態(tài)小鳥的畫法。
四、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五、展示與宣傳。
將幼兒制作的.宣傳畫展示到一樓走廊,并引導幼兒向同伴們講述自己的宣傳畫,激發(fā)幼兒保護動物的情感。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體現了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的教學理念,使學習美術成為一種樂趣。幼兒能積極參與整個活動,在整個活動中我都是強調以幼兒自主參與活動為中心,寓教于樂,培養(yǎng)了幼兒的興趣,充分發(fā)展了幼兒的理解智力和接受智力。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冰的變化。
2、有積極探索冰的興趣。
活動準備:
1、事先準備一些干凈的冰塊。
2、準備不同形狀的容器,各種裝飾物品,繩子,彩色顏料水。
3、"好玩的冰"記錄表。
活動過程:
1、幼兒感知了解水會結冰,激發(fā)幼兒探索的興趣。
師:今天我?guī)砹诵屡笥押湍銈円黄鹜妫?/p>
師:你聽到水寶寶說什么了?
師:水寶寶在什么時候變成冰娃娃?
2、用不同的方法探索冰的主要特征。
。1) 提問:你們想用什么方法來玩冰娃娃?
。2)初次提問:幼兒用自己的方式玩冰,并用筆畫著記錄下來。
。3)提問:你們用了哪些方法玩冰?
(4)再次探索:教師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感官(看、摸、捏、砸、嘗等)感知冰的物理特性。注意觀察并表揚探索方法特別的孩子,促進幼兒間相互學習。
3、討論、了解冰的`物理特性。
。1) 提問:你覺得冰娃娃是什么樣子的?為什么?
。2)小結冰的特性師:原來冰娃娃有這么多的秘密!無色、無味、透明、光滑、硬、易碎。
4、做實驗,引導幼兒觀察冰塊變化。
師:你忙你的冰娃娃和剛拿到時有什么不一樣?
中班教案 篇3
教案目標:
1初步感知理解的主要內容,豐富詞匯:愛護。
2初步學習有表情的講述。
3體驗動物們愛護小花的情感,產生愛護大自然的情感。
教案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歌曲《我愛我的`小動物》。
2一朵小花。
教案過程:
1出示一朵小花,引出主題。
(1)教師:這是什么?你喜歡它嗎?我們把它插在我們班級的花瓶里吧。你們知道嗎,在草地上呀也開出了一朵美麗的小花,小花小花這么小,誰能看見呢?誰會愛護它呢?
(2)教師引導幼兒看書,邊聽邊思考問題。
2教師完整的講述,并等待幼兒跟著講述。
教師和幼兒一起看書,邊講述,啟發(fā)幼兒給取個名字。
3采用提問的方式,鼓勵幼兒豐富情節(jié)。
。1)田野里的小花還有誰會看見呢?它們會愛護它,關心它嗎?
。2)如果你看見一朵小花,你想怎么做?你對它說什么呢?你想怎么關心愛護它呢?
4表演《一朵小花》
。1)教師布置一朵小花場景,教師:我們小朋友都扮演愛護小花的動物。
。2)音樂起,教師引導幼兒扮演蜜蜂,青蛙等小動物。
中班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生詞,運用查字典和聯系上下文、聯系生活實際等方法正確理解詞語,積累運用詞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則寓言故事。
3.能分析故事情節(jié),培養(yǎng)想象力。
4.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教學重點、難點:
1. 有感情朗讀,體會寓言的寓意。
2. 訓練閱讀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學過寓言嗎?(揠苗助長,守株待兔)這兩個是寓言故事。寓言故事,就是包含了道理的故事,揠苗助長,守株待兔是我們二年級下學期學過的兩則寓言,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則新的寓言故事。先看動畫片吧。(播放動畫片)大家剛剛看了有趣的動畫片,這個有趣的故事,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板書:亡羊補牢] 齊讀課題--《亡羊補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檢查預習
師:相信同學們都已經預習過課文了,那么在字詞學習上, 你有什么新的收獲?(學生匯報自己預習所得,交流字的讀音,寫法。)
老師這里也有幾個詞語,相信大家肯定會讀,誰愿意來讀給其他同學聽。
寓言 羊圈 勸告 街坊 窟窿 結結實實 叼走 后悔
。ㄒ晃煌瑢W讀,別的同學聽,讀對,出示正確的拼音,讀錯,糾正。最后齊讀詞語。)
2.整體感知
老師相信這些詞語同學們肯定都會讀了,那這些詞語回到了課文,你還認識它們嗎?讓我們來讀一讀課文。思考一個問題,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請五位同學讀課文,適時糾正讀音。重點解決①圈是多音字②窟窿讀輕聲③叼的最后一筆。
3.語言訓練:
師:誰能用簡潔的語言說說 《亡羊補牢》 講了一件什么事?
養(yǎng)羊人第一次丟羊后,不聽街坊的勸告,第二天又丟了羊。他后悔沒有聽街坊勸告,趕緊把羊圈修好,從此,再也沒有丟羊。
。ㄌ崾荆谝淮蝸G羊---第二次丟羊---最后---
表揚能用簡潔語言概括的同學,對說得比較詳細的同學要加以引導)
[師適機板書:第一次 不補 第二次 修補]
三、讀中感悟,理解寓意。
1.我們已經知道養(yǎng)羊人一共丟了兩次羊,那讓我們回到課文去仔細讀讀文章,尋找他丟羊的原因。
請大家默讀1-3自然段。說說第一次丟羊后,養(yǎng)羊人的表現。(出示課文1-3自然段,同學默讀)
。---他說:羊已經丟了,還修羊圈干什么呢?)
你讀出了什么?(養(yǎng)羊人毫不在乎)
養(yǎng)羊人有那么多人,只丟了一只羊,他當然不在乎,而他的好街坊卻著急了。他勸告他說---
。ㄚs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個窟窿吧。)
你能來當一當這個好心的鄰居嗎,來勸一勸這個養(yǎng)羊人。
(請幾個同學讀,指導朗讀。分角色讀對話,注意語氣。)
2.養(yǎng)羊人的滿不在乎,以致后來發(fā)生了什么事?讓我們學習課文4.5自然段,去那里尋找答案。
女生齊讀4.5兩段,說說后來發(fā)生了什么事情。(狼又鉆進去,又丟了一只羊)
3.為什么狼有第二次機會鉆進羊圈?
。B(yǎng)羊人不聽勸告,不修補羊圈,狼才會再次進來。)最后。他后悔了,聽了鄰居的勸告,把羊圈修得結結實實的。
4.養(yǎng)羊人還會丟第三次羊嗎?
不會,他把羊圈修得結結實實的。從此,他的'羊再也沒丟過。
討論:現在補牢遲嗎?
[不遲,因為他的羊以后再也沒丟過。]
5.揭示寓意:由此可見,像養(yǎng)羊人這樣犯了錯誤,只要( ),就( )。
故事我們學完了,那誰可以解釋一下亡羊補牢的意思。羊丟了才把羊圈修好。比喻在受到損失后想辦法補救免得以后再受損失。亡,丟;牢,羊圈。
通過養(yǎng)羊人這個故事,你們知道了一個什么道理?
。ㄒ粋人做錯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見,認真改正,并不算晚。)
四、給予提綱,講述故事
1.這么有意思的故事。大家想不想講給別人聽呢?老師給大家一些幫助,自己先練習下。
……
一天早上,他去放羊,發(fā)現少了一只。
……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發(fā)現又少了一只
……
從此,他的羊再也沒丟過。
2.請幾位同學講述故事。
五、布置作業(yè)
1.課外閱讀《同步閱讀》中的《古代寓言兩則》。
2.抄寫課文兩遍,并背誦課文。
教學反思:
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自主地去學習。本課我是采用回答問題與朗讀指導及學習生字相結合的方式展開的。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及提高學生朗讀水平,我設計了朗讀對話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切身體會對話的語氣,增強了合作精神。
一節(jié)課下來,我覺得還是有缺陷的,讓孩子讀的時間不夠,以后我會更加努力,向其他有經驗的老師學習,學會大膽創(chuàng)新,讓自己的課堂放光彩。
小百科:亡羊補牢,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羊丟失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出了問題以后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xù)受損失。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夠根據畫面大膽想象,清楚講述畫面內容,發(fā)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這是本次教學的重點)
2、讓幼兒從故事中接受和體驗到環(huán)保意識,從小學會愛護環(huán)境,并做到廢物利用。(這是本次教學的難點)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四幅,幼兒人手一套圖片,空罐頭做成的手式藝品(若干個)
活動過程:
根據幼兒思維的具體形象性和注意不穩(wěn)定性,我主要采用以下四種教法:
a、興趣激勵法;
b、語言提示法;
c、直觀教學法;
d、視聽結合法等多教學方式進行,以此來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說學動程序:
根據中班幼兒學習語言的特點及此次教材的特殊性,我設計以下四個環(huán)節(jié)。
第一環(huán)節(jié):作品展示,引起幼兒的興趣。
1、教師出示罐頭制成的手工藝品,導入: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許多漂亮的東西,大家想看嗎?(說明: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活動一開始,我就創(chuàng)設了一種寬松的氛圍,在活動室的展臺上擺放了不同類型的空罐子做成的手工藝品。如:這個罐頭小博士、這個坦克大炮,還有這架航天小飛機等,來吸引幼兒對空罐子的注意和興趣。)
2、通過提問導入下一環(huán)節(jié):“你們知道嗎,這些漂亮的東西都是什么東西做出來的呢?”對,是空罐頭。老師能把這些空罐頭做成許多好看、好玩的東西。那么小動物們能把空罐頭做成什么呢?大家想不想看看!弊層變簬е闷婧鸵蓡栠M入下一環(huán)節(jié)。
第二環(huán)節(jié):出示掛圖,大膽想象畫面內容。
出示圖一:呀!發(fā)生了什么事?空罐子砸到了誰呀?它疼嗎?你從哪看出來?我們來學學小豬被砸后的感覺。(教師可提示幼兒從語言、動作、表情等方面去表現)
出示圖三:空罐子又被誰看到了?它是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呢?它這樣做對嗎?
出示圖四:最后空罐頭被誰看到了?它們是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呢?它們這樣做對嗎?
。ㄟ@個環(huán)節(jié)通過教師一系列開放性的提問,大大開闊了幼兒的思路引導幼兒把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都表達出來。這也正符合了《綱要》所反映的:發(fā)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chuàng)設一個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案的環(huán)境)
第三環(huán)節(jié):完整欣賞做事,動手操作小圖片。設計這一環(huán)節(jié),是讓幼兒成為活動的主人,通過視、聽、操作三者結合,讓幼兒更好的理解畫面內容,加深對故事的理解。另外,在幼兒欣賞故事的基礎上,教師還可提出疑問:如果是你看見了草地上的空罐頭,你會怎么做?從而讓幼兒明白“愛護環(huán)境從我做起的道理”在幼兒的暢所欲言中完成了此教學活動的難點。
第四環(huán)節(jié):制作“我用空罐頭做什么xx?”
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此次教學活到的延伸。像罐頭這類一次性的物品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這些物品的隨意丟棄又會造成成環(huán)境的污染。根據新《綱要》的要求: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或廢舊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藝品來美化自己的生活為指導思想。在此次活動中我讓幼兒進行大膽的創(chuàng)新制作,既培養(yǎng)了幼兒的創(chuàng)新意識,讓幼兒真正體驗到了變廢為寶的樂趣。(心理學家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到過的活動,人的記憶效果就會明顯的提高。本次活動的延伸通過讓幼兒自己動手,直接參與操作活動的過程,使幼兒對廢舊物品的利用就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探討
中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中“烏龜由于不愿意說話而造成的麻煩”,并能根據圖譜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2.樂意用指偶進行表演,體驗其中的樂趣。
3.理解詩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4.引導幼兒在詩歌中學習,感悟生活。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烏龜動圖、圖譜、指偶人手一份、紙偶表演場景
活動過程:
1.情境導入,激發(fā)幼兒興趣
。1)師:今天我們中一班來了一個動物朋友,瞧是誰呀?出示烏龜動圖
。2)教師引導幼兒同烏龜打招呼:“早上好烏龜”咦可能沒聽見,再次用好聽的聲音打招呼,“早上好烏龜”。
(3)這只烏龜怎么不理人啊,脾氣可真怪!——烏龜怪脾氣,見誰都不理!
2.結合指偶表演及圖譜,理解詩歌內容
(1)提問:你們覺得烏龜的怪脾氣好不好?為什么?(鼓勵幼兒進行初步的討論。)
。2)第一遍完整聽詩歌,初步理解詩歌內容。
師:告訴你們哦,烏龜這個怪脾氣,有一天在爬山時還遇到了一些好玩的事情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教師操作指偶夸張、形象地表演詩歌。
師:孩子們,聽完這首詩歌,你知道烏龜去爬山時天氣怎么樣?你能用詩歌中的句子回答嗎?(太陽紅艷艷,烏龜忙爬山)什么叫“紅艷艷”?(幫助幼兒重點理解“紅艷艷”)同時出示圖譜(太陽及烏龜爬山)
。3)第二遍完整聽詩歌,理解詩歌前半部分內容。
師:孩子們,烏龜在爬山的時候遇到了哪些動物朋友?這些動物朋友又對它說了什么?烏龜又是什么反應?這次請你帶著問題再來仔細的聽一聽。
教師第二遍操作紙偶,表演詩歌。
提問:烏龜遇到了哪個小動物,小動物又是怎么說的?烏龜又是怎么回答的?(蝸牛說:“山路陡”烏龜不理蝸牛。青蛙說:“山路滑”烏龜不理青蛙。)同時出示相應圖譜。
。4)第三遍完整聽詩歌,理解詩歌后半部分內容。
師:孩子們,烏龜不理這兩個小動物,那么它接下來又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現在請你用小耳朵仔細認真的聽一聽。
提問:孩子們,詩歌的下半段講了什么? 根據幼兒回答,引導幼兒用詩歌中的語句完整回答問題同時出示相應的圖譜。烏龜繼續(xù)往上爬,爬到哪里摔下來了?它是怎么摔下來的?說了些什么?(烏龜爬到半山腰,四腳一滑喊:“不好”)山路好像大滑梯,一滑滑到哪里?(山谷底)烏龜摔得怎么樣?他還是怎么樣?(摔得頭昏眼又花,烏龜還是不說話)
提問:烏龜不說話,有沒有人來救他?為什么沒有?引導幼兒理解烏龜因為不停話、不說話導致沒有人來救它(烏龜不說話,有誰來救它?)
。5)再次探討,烏龜的怪脾氣 提問:孩子們,聽完整個詩歌,你覺得烏龜這個不說話,不聽話的怪脾氣好不好?為什么?如果烏龜沒有這個怪脾氣會怎么樣?
。6)結合圖譜,完整朗誦詩歌
現在請你看著圖譜完整的念念這首詩歌。
3.指偶表演,加深對詩歌的理解
。1)自由結伴角色表演
孩子們,你們的椅子下面都有一個指偶,請你選擇一個你喜歡的動物朋友,和你的同伴一起邊玩指偶邊念詩歌,注意哦要把表情語氣也演出來哦
。2)分角色指偶表演
現在我想請三個小朋友上來演一演,演之前先商量一下各自的角色以及說的`話,同時如果選擇了烏龜,請你把它怪脾氣的樣子也演出來好嗎?還有邊演也要邊大聲地念詩歌,如果你忘記了可以看看電視上的圖片。其他小朋友也是有任務的哦,請你們當小小評委,仔細看他們的表演之后提出一些建議。
4.遷移延伸,由烏龜怪脾氣反思自己言行 提問:孩子們今天我們學習了一首好玩的詩歌《烏龜怪脾氣》,詩歌中的烏龜它有怎樣的怪脾氣?(不聽不說)那我們班級里有沒有這樣的小朋友呢?你自己有時候也有這樣的怪脾氣嗎?應該怎么改正?
活動反思:
《烏龜怪脾氣》是一首有趣的詩歌,里面講述了怪脾氣的小烏龜由于不愛說話,不聽別人的勸說而造成麻煩。我希望通過本次活動讓幼兒理解詩歌內容并能根據圖片有感情地朗誦詩歌;樂意用紙偶進行表演,體驗其中的樂趣。整個活動組織下來,雖然孩子們能在我的引導下說說詩歌、玩玩紙偶,但是效果不是很好,我覺得存在以下幾方面的不足:
一、對教材內容的分析上
分析詩歌的內容是尤為重要的,尤其是預設詩歌的哪幾句話會成為幼兒學習的難點。整個活動下來我對教材的分析不夠透徹,沒有站在幼兒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如詩歌的第二句“太陽紅艷艷”我原本以為幼兒能過理解“紅艷艷”一詞,因此在這個問題上沒有過多停留,但是事實上卻不是如此,導致后面環(huán)節(jié)的每當念到“紅艷艷”一詞時有太多的停頓。 改進思考:考慮中班下學期幼兒的年齡特點,對詩歌中的難點部分進行梳理。如“紅艷艷”一詞,教師可以這樣提問“天氣好可以怎么說?”“我這里還有一個好聽的詞叫紅艷艷,它代表了天氣非常好。”
二、活動前教具的準備上
根據詩歌內容以及我原先的活動設計,在活動前我制作了ppt課件即符合詩歌內容的幾幅圖畫以及人手一份的紙偶,但是在活動組織中卻發(fā)現ppt課件沒有起到很好的作用,幼兒在朗誦詩歌時多是在我的引導下,而不是圖畫的引導下,ppt失去了它提示的功效。而在表演環(huán)節(jié),缺少表演場景幼兒無法投入到表演中,沒有給予幼兒商議角色、話語的機會,幼兒沒能在活動中獲得相應的表演經驗的積累。 改進思考:完善課件,制作更詳盡的詩歌圖譜,如每句詩歌都有相應的提示圖譜,這樣更能幫助幼兒理解詩歌。提供一個表演的場景,幼兒可在場景中操作紙偶。給予幼兒商量角色話語的機會,其他幼兒在表演結束后提出自己的意見。
三、活動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上
原本我設計了四個環(huán)節(jié),環(huán)節(jié)一:情景導入,激發(fā)幼兒興趣。通過操作紙偶引導幼兒與烏龜打招呼但是烏龜不理人,引出烏龜的怪脾氣,但是在活動中卻發(fā)現孩子們糾結于烏龜是假的,如何讓它說話。而缺乏經驗的我,也嘗試反復引導幼兒烏龜有個不說話的怪脾氣。環(huán)節(jié)二:通過欣賞紙偶表演,理解詩歌內容。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一共讓幼兒欣賞了兩遍詩歌,第一遍欣賞完后,想讓幼兒說說烏龜遇到了什么麻煩,根據幼兒的回答,慢慢引出詩歌中的句子,同時適時加入第二遍欣賞,以此初步完整理解詩歌。但是在真正組織活動時,我只是片面的照顧到了個別幼兒的經驗,而忽略了集體幼兒的經驗,沒有把關注個別幼兒的差異落實到具體活動中去,從而導致在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根據圖片完整朗誦詩歌時,幼兒只能斷斷續(xù)續(xù)地說。環(huán)節(jié)四:紙偶表演加深對詩歌的理解。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給予了三次表演的機會,一是選擇一個喜歡的紙偶,分角色扮演;二是三個紙偶同時戴上扮演;三是個別幼兒上臺表演。組織實施時發(fā)現由于孩子們對詩歌沒有充分理解,同時缺乏表演經驗,整個表演環(huán)節(jié)沒能真正幫助孩子們去理解詩歌。
改進思考:環(huán)節(jié)一:改靜為動,將靜態(tài)的紙偶換成動態(tài)的烏龜動圖。充分考慮中班下學期幼兒的年齡特點。加入對烏龜怪脾氣的初步探討。環(huán)節(jié)二:改兩遍欣賞為三遍欣賞,同時問題的遞進性。第一遍完整聽詩歌,初步理解詩歌內容。第二遍完整聽詩歌,理解詩歌前半部分內容。第三遍完整聽詩歌,理解詩歌后半部分內容。加入對烏龜怪脾氣的第二次探討。環(huán)節(jié)三:改被動為主動。給予兩次表演機會,第一次自由結伴表演;第二次分角色表演,同時給予幼兒自由商討角色話語的機會,鼓勵其他幼兒參與評議,發(fā)揮幼兒的主動性。環(huán)節(jié)四:遷移延伸,引導幼兒由烏龜怪脾氣反思自己言行。
四、活動組織中提問的技巧上
在提問的技巧上一直是我的軟肋,在這次活動中也是如此,結合以上改進思考重點講講第二環(huán)節(jié)中一些提問方式,在第一遍欣賞時重點引導幼兒理解學會“紅艷艷”一詞,因而提問的重點放在“天氣怎么樣?”第二遍欣賞,讓幼兒帶著問題理解詩歌前半部分內容,如“小動物說了什么?烏龜又是什么反應?”第三遍欣賞將問題的重點放在“詩歌的下半部分講了什么?”
五、由集體活動到主題設計、實施的一點反思與感悟
《烏龜怪脾氣》來源于主題活動《我對你說》,以往實施主題活動,雖然考慮到區(qū)域角色材料的投放,主題墻的設計等,但是總覺得板塊與板塊之間是割裂的,孩子們在這個主題活動中獲得的發(fā)展不明顯,吳老師給了一些建議,給了我很大的啟發(fā),在實施主題時,首先要研究在這個主題背景下,可以發(fā)展孩子哪方面經驗,然后進行分解具體落實到幼兒的一日活動中,如考慮到集體教學活動的內容、順序,區(qū)域角色活動的材料,日;顒拥鹊龋瑢⒄n程融入到幼兒的一日活動之中。 以往我們總是關注老師怎么教,如今在課程游戲化的背景下,更要關注孩子怎么學,做任何事情都是基于孩子的需求,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中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圖片和進行游戲,認識交通警察的工作。
2.制作交警背心,發(fā)展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
3.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1.幼兒自備淺色大紙袋。
2.交通警察工作的圖片。
3.彩紙、繩子、三輪車。
4.把活動室或戶外操場布置成馬路,包括十字路口、斑馬線、馬路等。
活動過程
1.請幼兒想一想,哪一類警察負責指揮交通。
2.出示交通警察工作的圖片,引導幼兒知道警察有不同的分工。
3.請幼兒觀察交通警察的服飾,猜猜他們?yōu)槭裁创晒獗承,引出他們的工作內容及工作環(huán)境。
4.請幼兒利用淺色大紙袋,設計交通警察的`背心。
5.老師協(xié)助他們在紙袋底部剪一個洞,并把兩邊剪開,再系上繩子,然后在紙袋上貼上橫條彩色紙。
6.帶領幼兒到活動室或室外操場,請幼兒分別扮演司機和交通警察玩游戲。扮演交通警察的幼兒需穿上自己設計的背心巡邏和指揮交通。
活動評價
1.能說出交通警察的工作。
2.能設計交通警察的背心。
3.樂于參與集體游戲。
活動建議
1.活動前可與幼兒一起布置馬路,并讓幼兒認識理解相關的交通規(guī)則。
2.在游戲前,與幼兒討論有關的交通規(guī)則,并在游戲中遵守規(guī)則。
活動反思
交通安全很重要,我們時刻都不可忽視。遵守交通規(guī)則要從幼兒抓起。讓幼兒懂得交通警察在馬路上指揮交通時所做的手勢,并讓他們學習一些簡單的指揮交通的動作手勢和交通標志,使幼兒明白遵守交通規(guī)則對交通順暢和保障生命安全的意義。
中班教案 篇8
活動一:
一、活動目標:
1、用普通話朗誦兒歌,練習發(fā)準“蠶、睡、吃、花兒”等字詞的讀音。
2、初步了解豌豆、蠶豆從開花到結成豆莢,加工成豆制食品的過程,喜歡吃豆類食品。
二、活動重點:
用普通話朗誦兒歌。
三、活動難點:
念準字的讀音。
四、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豌豆蠶豆》。
2、各類豆制食品。
五、活動過程:
。ㄒ唬┢穱L食品導入活動:
1、出示豆制食品供幼兒品嘗:
“你吃過這些食品嗎?味道如何?它是用什么東西加工成的?”
2、出示豌豆、蠶豆,幫助幼兒:
“這些食品都是由豌豆、蠶豆加工成的!
(二)欣賞詩歌,理解豌豆、蠶豆從“花——豆莢——豆米”的過程。
1、教師有節(jié)奏地朗誦兒歌。
2、幼兒閱讀圖書《豌豆、蠶豆》,按順序觀察、理解畫面。
3、引導幼兒用詩歌里的語句表達:
“詩歌里的'豌豆、蠶豆是怎樣長大的?都能做成哪些食品?”
。ㄈ⿲W念詩歌:
1、教師和幼兒一起學習朗誦兒歌。
2、幫助幼兒發(fā)準“蠶、睡、吃、花兒”等字詞的讀音。(鼓勵幼兒分句接龍念兒歌。)
活動二:
一、活動目標:
學習用幾何圖形組合的方法畫正面直立人物,并會區(qū)別人物的高矮、大小和顏色。
二、活動重點:
區(qū)分人物的高矮、大小和顏色。
三、活動難點:
用幾何圖形組合畫人物的正面圖。
四、活動準備:
記號筆、蠟筆、畫紙、范畫“西紅柿的一家”、幼兒用書《蔬菜的一家》。
五、活動過程:
(一)欣賞作品,展開討論:
1、舒適范畫,引出話題:
“在農業(yè)開發(fā)區(qū)里,搬來了一戶人家,是誰?”
2、欣賞作品,并討論:
“這一家,誰是爸爸?誰是媽媽?誰是寶寶?”
“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3、教師引導幼兒多角度地觀察、比較。
。ǘ┯變簞(chuàng)作,教師個別指導。
引導幼兒根據蔬菜的不同造型進行創(chuàng)作。
(三)互相欣賞作品,并講評。
幼兒作品展示。
中班教案 篇9
活動過程:
一、比較管子的長短
1、“今天,管子寶寶要和小朋友玩一個有趣的游戲:比長短。請小朋友拿起你身后的一根管子寶寶,然后和你旁邊的小朋友比一比,看誰手里的管子長?誰的管子短?”
2、幼兒兩兩進行比較活動。
3、教師鼓勵幼兒大膽說出游戲結果:誰的管子長?
然后把管子按長短分類放到前面的筐里。
二、自由探索活動:嘗試用不同長度的管子在地面上拼出長方形。
1、幼兒自由探索活動。
請小朋友把你身后的`袋子取過來,看看里面有什么?袋子里有許多管子寶寶想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戲,我們先來數一數,你的袋子里有幾根管子?這些管子都一樣嗎?請小朋友用你的管子寶寶在地上拼一拼,看看誰的管子寶寶拼出的圖形多?請幼兒介紹自己拼的是什么,重點引導幼兒拼長方形。
2、小結長方形的主要特征。
瞧!這個小朋友拼出的是什么形狀的圖形寶寶?
。ń處煶鍪鹃L方形教具,幼兒仔細觀察比較)。
3、幼兒進行有目的地探索活動:嘗試用管子拼出長方形。
我們一起學著他的樣子也來拼一個這樣的長方形。
幼兒操作,老師觀察。
三、小組合作探索活動:用多根相同長度的管子組成長方形。
1、剛才你們真棒,能用不同長短的管子變出小長方形,現在我們試試看,要用幾根一樣長的管子拼出一個大的長方形!請五個小朋友為一組,自己拿管子寶寶在地面拼一個長方形,比一比哪組拼的長方形最大?”
2、幼兒5人一組合作進行地面拼圖活動:根據已有經驗,嘗試用幾根相同長度的管子拼放大小不一的長方形。
3、教師有針對性地分別加以指導。
帶領孩子一起看自己拼的長方形,體驗成功的快樂。
四、活動延伸。
今天小朋友用不一樣長的管子寶寶拼出了小長方形,又用一樣長的管子寶寶拼出了大的長方形,以后還要請小朋友用這些管子寶寶拼出更多的圖形呢!
設計意圖:在日;顒又,我發(fā)現我們班孩子對于各種圖形的認識還比較模糊,對圖形的理解僅僅停留在平面的、感性的層面上,因此他們在活動中無法正確表現出圖形的主要特征。為了讓孩子們對圖形有一個進一步的認識,我設計了這個活動,以游戲的形式引導幼兒在動手嘗試操作中,加深對長方形的主要特征的理解。
活動目標:1、通過動手操作,了解長方形的主要特征,提高圖形識別能力。2、在活動中發(fā)展擴散性思維,培養(yǎng)觀察力。3、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的樂趣,培養(yǎng)對數學的興趣和探索精神。
活動準備:1、幼兒操作學具:不同長度的管子若干。2、長方形圖形教具。
中班教案 篇10
【活動設計】
在孩子眼里,成人是多么了不起,每個孩子都希望長大,盡快進入成人的世界,模仿成人是孩子們成長過程中必然的經歷,從常吃的面包入手讓孩子們進入成人的世界,孩子們很感興趣,因此而主動參與,本節(jié)活動不僅為了孩子們開闊視野,還為了激發(fā)他們對成人勞動的感激之情。
【活動目標】
1、了解制作面包的主要原料和工序。
2、對面包師傅的勞動產生感激的情感。
3、增強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感受分享的快樂。
4、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5、培養(yǎng)幼兒與同伴之間的相互配合。
【活動準備】
1、事先與幼兒園附近的面包房聯系,為幼兒的參觀做好準備。
2、課件:各種不同花色的面包。
3、實物面包。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小朋友,你們喜歡吃面包嗎?(喜歡)。放課件,讓幼兒觀看各種不同花色的面包,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二、基本部分:
1、面包哪里來
孩子們,剛才我們看到的各種好吃的面包是從哪里來?怎么做出來的那?今天老師就領你們去參觀面包房看一看,好嗎?教師提出參觀要求:不隨便離開隊伍,要有禮貌。
2、參觀面包房
帶領幼兒來到面包房,觀察面包房的環(huán)境布置。面包房里各種各樣的面包是怎樣擺放的呢?(整整齊齊、分類擺放的)
面包房里這么多好吃的面包是怎樣做出來?做面包需要什么工具和材料那?是誰做出了好吃又好看的'面包那?
觀看面包師現場制作面包,介紹做面包的主要原料和步驟。(和面—做面包—擺面包—烤面包)
讓幼兒品嘗制作好的新鮮面包。產生對面包師的崇拜和感謝之情。
3、我來當回面包師
回到教室,讓幼兒回憶說說面包師是怎樣做成一個面包的,你能模仿一下面包師的動作嗎?
幼兒自由創(chuàng)編制作面包的動作。
教師帶領幼兒念《面包歌》,邊模仿制作面包的動作。
三、結束部分:
香噴噴的面包是面包師傅辛勤勞動做出來的,我們吃到面包,應該謝謝這些面包師傅。
四、活動延伸
在區(qū)角活動投放彩色彩泥,皺紙、牙簽、模具等材料,鼓勵幼兒學學面包師傅制作面包,并將面包投放到“面包屋”供做游戲用。
【課后反思】
本節(jié)活動從幼兒身邊最熟悉的面包入手,從幼兒的興趣出發(fā)。第一環(huán)節(jié)讓孩子們通過親身觀看面包師制作面包,了解了制作面包的主要原料和工序,第二環(huán)節(jié)讓孩子們自由模仿面包是制作面包師的動作,感受面包師的勞動,從而對面包師的勞動產生感激之情,整節(jié)課層層遞進,節(jié)節(jié)環(huán)扣,教育目標掌握得很好,是一節(jié)成功的課。
小百科:面包也寫作麺包,一種用五谷(一般是麥類)磨粉制作并加熱而制成的食品。以小麥粉為主要原料,以酵母、雞蛋、油脂、糖、鹽等為輔料,加水調制成面團,經過分割、成形、醒發(fā)、焙烤、冷卻等過程加工而成的焙烤食品。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教案中班教學活動教案10-10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綜合教案:舞龍_中班綜合教案07-08
中班的教案11-05
(經典)中班教案07-25
中班教案(精選)08-09
中班教案【精選】08-30
中班教案[精選]08-20
【經典】中班教案08-18
中班教案(精選)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