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集合6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朗讀背誦兒歌《云寶寶》
2、認讀漢字:云上月一
二、活動準備:1、晚上背景圖(大)
2、云及月亮的圖片字寶寶字卡
3、字卡,人手各一套,放小籃子里。
三、活動過程:(一)、出示背景圖,讀兒歌。
師: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好朋友,小朋友來說說這背景圖上表示什么時間?你是怎么知道的?
師:引導幼兒觀察圖,并能完整表述圖片的簡單內(nèi)容。
1、出示圖片(云的圖片)!靶∨笥阎朗钦l了嗎?對了!它的名字就叫云。
2、云今天給小朋友帶來了一首兒歌,名字叫《云寶寶》。小朋友仔細聽聽這首兒歌都有什么?
幼:有云、月亮。幼兒答教師出示圖片粘貼在背景圖上。
3、教師帶領幼兒讀兒歌。
4、幼兒分組讀兒歌。
5、幼兒集體讀兒歌。
6、師:小朋友說說你們今天和誰交朋友?
幼:云寶寶
師:對了,云寶寶今天還給小朋友帶來了幾個字寶寶,我們也一起來認識一下好嗎?
(二)、出示字卡片,認字
1、認讀云、月、上、一。
2、集體認讀
3、游戲——比比誰又快又對,教師隨意指字,讓幼兒認讀
4、游戲——找找,每個幼兒發(fā)一個籃子,里面分別裝有:云、月、上、一”的'字卡,教師說字寶寶名字,幼兒分別把相應的字卡找出來并舉起來給老師看。)
四、小結:今天小朋友們學會了《云寶寶》和這四個字寶寶,那我們也回去教教爸爸媽媽,好不好?
中班教案 篇2
目標:
1、學會“放風箏”兒歌
2、喜歡討論風箏的話題
3、了解風箏的各種造型和顏色
準備:
1、兒歌磁帶“放風箏”
2、各種造型和顏色的風箏或者風箏圖片
過程:
1、播放“放風箏”兒歌,并與幼兒討論兒歌的內(nèi)容,激發(fā)幼兒對風箏的興趣。
2、引導幼兒觀賞五顏六色、造型各異的風箏或圖片,并自由討論。
3、教師與幼兒共同討論風箏話題,并激發(fā)幼兒對風箏進一步的'認識和想做風箏的愿望。
大家動手做
目標:
1、了解風箏制作的基本原理
2、喜歡與他人合作制作風箏,并分享喜悅,交流經(jīng)驗
3、體驗動手操作的樂趣
準備:
1、竹條,細繩,剪刀,紙,顏料,水粉筆等
2、各種風箏模型
過程:
1、拿出幾只不同造型的風箏,與幼兒討論分析“風箏為什么能飛起來”
(1) 發(fā)現(xiàn)關鍵在于骨架重量適宜,左右對稱
(2) 風箏有尾巴保持平衡
2、分析出原理后,鼓勵幼兒自由分組(3-5人/組),互相協(xié)作準備制作風箏。
3、首先鼓勵幼兒用喜歡的顏色和形狀制作風箏面,再用竹條和繩子做出風箏架
(1) 在畫紙上畫出風箏的圖案,剪下。
(2) 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
(3) 互相交流討論并適當剪貼修改,使圖案更美觀,更利于起飛。
(4) 風箏骨架應左右對稱,大小適合風箏面。
(5) 骨架捆綁結實,并與風箏面粘合緊密。
4、制作過程中,教師應及時給予指導協(xié)助,并提醒幼兒使用剪刀等工具時注意安全,盡量不要把顏料沾到衣服上。
5、試飛風箏,并做一定修改。
一起放風箏
目標:
1、學會放風箏的基本方法,樂于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
2、享受大自然的樂趣,樂于與朋友合作放風箏
準備:
1、教師確定放飛的地點,時間
2、通知各小組幼兒帶上自己制作的風箏
3、帶上修補的工具,如剪刀,膠水,紙,繩子等
過程:
1、確定地點要開闊和安全。
2、與幼兒討論怎樣才能放飛風箏,確定風向風力。
3、每小組幼兒互相協(xié)作放飛風箏、
4、若有某小組幼兒的風箏不能起飛,組織大家討論風箏不能起飛的原因(骨架太松,不對稱,尾巴輕等問題)。
5、鼓勵幼兒探索解決的辦法,并對風箏進行改進。
6、教師對活動進行,并夸獎幼兒的表現(xiàn)。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觸摸、欣賞,感知五官及表情變化,重點關注臉部的凸起部分。
2、學習用泥皮、泥條、泥團捏塑一張較完整的臉。
3、能大膽想象創(chuàng)作,體驗創(chuàng)造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立體雕塑臉若干。
2、陶泥及操作工具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1)教師:請你們相互看看對方的頭部,頭部有什么?(頭發(fā)、眉毛、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等)
(2)教師:請仔細看,我的五官怎么了?(教師做鬼臉)
(3)根據(jù)幼兒的發(fā)言,教師:原來讓臉上的五官動一動,會產(chǎn)生各種表情,比如哭臉、笑臉、兇臉、俏皮的臉……有了表情的臉看起來生動有趣!
教師生動而有趣的變臉,讓幼兒感覺到教師的可愛和滑稽——這對幼兒細致地觀察以及接下來幼兒的變臉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2、集體欣賞雕望臉。
教師:藝術家也做了許多生動有趣的臉。請你挑一個最有趣的臉,說說自己的感受。
通過欣賞以及教師的激勵、引導,幼兒動手一試的欲望更加強烈。
3、出示泥皮、泥條、泥團,幼兒進行創(chuàng)作活動。
(1)教師:要想用陶泥成功地創(chuàng)作一張有趣的臉可不是件簡單的事!我們先要認識一下泥的兄弟們。
(2)教師:泥老大就像我們常用的餃子皮,名字叫泥皮;泥老二長得像油條,名字叫泥條;泥老三好像我們吃過的麻團,名字叫泥團。
(3)教師:現(xiàn)在就請你們用“泥家三兄弟”來制作一張生動有趣的臉吧!
4、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5、展評幼兒作品。
幼兒相互參觀、交流、,選出“誰的'表情最有趣”“誰的五官最突出”“誰的裝飾最有趣”。
活動建議:
☆區(qū)角活動
①美術區(qū):鼓勵幼兒運用“泥家三兄弟”創(chuàng)作,重點指導幼兒用多種手段表現(xiàn)臉(泥條盤臉,泥球、泥皮做五官;泥球做臉,泥皮、泥條做五官;泥皮做臉,泥條、泥團做五官),充分感受“泥家三兄弟”配合運用產(chǎn)生的不同效果。紙筆,讓幼兒畫一畫有趣的臉。
、谡Z言區(qū):各種不同表情的臉譜,玩“看表情、說表情”的游戲。
☆家園共育 鼓勵幼兒在家用“泥家三兄弟”分開或組合制作,如,用泥皮做餅、餃子等,用泥條做麻花、耳環(huán)等,用泥團做饅頭、湯圓等,和爸爸媽媽比一比誰想得多、誰做得多。
評析把泥皮、泥條、泥團生動地比喻為“泥家三兄弟”,對于幼兒來說比較親切,從而在操作和運用中更加有興趣。由于每個幼兒的想法不同,運用“泥家三兄弟”的時候也會不同。在講述過程中,幼兒感受到制作方法的多樣性,能為白己的下一次創(chuàng)作積累經(jīng)驗。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運用多種形態(tài)的點、點的變化及其組合感受點畫的魅力。
2.愿意表達對藝術作品的理解,大膽創(chuàng)造,體驗自由創(chuàng)作的樂趣。
(點是一種神奇的符號,它隨著兒童涂鴉的開始,便陪伴著兒童成長,點配上線就咸了許多孩子表達內(nèi)心世界的手段。用點造型的訓練在兒童美術實踐中被了解、掌握、運用,能幫助兒童充分地展現(xiàn)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開發(fā)兒童的潛能。幼兒期美術活動主要是使幼兒通過觀察、欣賞、體驗、想象來表達自己的生活感受,激發(fā)他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意識,陶冶他們的情操。)
活動準備:
幻燈片課件(生活中的點、大師筆下的點)、展示桌兩張;
紙框、油畫棒、墊板;
活動過程:
一、出示一個點,提問:“這是什么?”“你在哪里看見過點?”
二、欣賞生活中的點。(播放幻燈片)
“生活中美麗的點無處不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小朋友邊看邊相互說說你看到了什么點!
(根據(jù)幼兒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認知規(guī)律,我針對幼兒的年齡特點,運用多媒體教具,展示教學相關資料——生活中的點,為幼兒提供大量的感性圖片,采用討論、欣賞、歸納相結合的方法。幼兒在生活實例的引導下,充分調(diào)動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
三、幼兒用點作畫
“看到這么多美麗的點,你會用它們來畫畫嗎?”
“請小朋友也學著昨天我們講的故事中的瓦斯蒂小朋友那樣畫出美麗的點畫吧!”
“把自己的點畫舉起來給大家看看,同時也看看別的寶寶的點畫。”
“小朋友畫得真棒!”幼兒放好作品。
(讓幼兒在繪畫活動中感受點是繪畫的基本元素之一,感受畫面的組織、排列的美感和各種點表達的感受。幼兒在這一環(huán)節(jié)積極投入到繪畫自主創(chuàng)作中,體驗了點畫的魅力。)
四、欣賞藝術大師筆下點的藝術作品(播放幻燈片)
“點會變魔術,藝術大師米羅也用點畫變化出了許多精美的作品,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用點加上線條和豐富的顏色變化出了什么,講了一件什么事。”
幼兒欣賞畫,表述對畫的理解和感受。
五、幼兒加工、豐富自己的作品
“欣賞了藝術大師米羅的作品,你也會給自己的點畫變魔術嗎?”
“請你在自己的點畫上再加上一些線條、配上好看的色彩,使畫面更豐富更好看吧!”
“小朋友要邊畫邊想,你用點變化出了什么,你畫中的點講了件什么事?”
(美術欣賞教學是美術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有助于提高幼兒的整體美術素養(yǎng),培養(yǎng)審美能力和理解力。米羅的作品中,點線結合的內(nèi)容和色彩豐富的'畫面能充分激發(fā)孩子產(chǎn)生不同的感受,在這種氛圍中幼兒積極地體驗、細細地品味、大膽地猜測、踴躍地講述,對自己的作品進行藝術想象和再創(chuàng)作。在這些過程中,幼兒充分體驗點的變化魅力和色彩的豐富,感受藝術元素——點所帶來的情緒和所表現(xiàn)出的感染力。同時,在這一過程中,也讓幼兒更充分地了解藝術不僅是給別人看的,更是一種絕好的自我表現(xiàn)的手段。)
六、幼兒陳列自己的作品,互相觀摩作品
“請你向好朋友介紹介紹,你用點變化出了什么,你畫的點講了件什么事!
七、請個別幼兒在集體前介紹自己的作品
老師將幼兒的作品用光影魔術手軟件制作成圖片,請三名幼兒到集體前介紹自己的作品。
(展示幼兒作品,重視對幼兒美術活動表現(xiàn)的評價,采用自評、互評的形式,指導幼兒相互欣賞作品,嘗試分析、評價自己或他人的作品,讓幼兒充分體驗滿足感、成功感,促進審美能力的提高。)
八、邀請幼兒園的老師和其他班級幼兒來欣賞我們的作品
1.整個活動從觀察到提問,從創(chuàng)作到評價,都是鼓勵幼兒去說和操作,教師的作用只是怎樣啟發(fā)引導他們自己去探索,去總結,去發(fā)現(xiàn),從而最大限度地開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潛能。
2.整節(jié)活動主要環(huán)節(jié)一環(huán)緊扣一環(huán),每一環(huán)節(jié)都在上一環(huán)節(jié)的基礎上拔高一定的難度,使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能夠較為輕松的不斷探索,在視、聽、說、思、做等環(huán)節(jié)中經(jīng)歷美術的過程,體驗審美的快樂,促進他們在藝術活動中感受美,激發(fā)想象和形成創(chuàng)新意識,陶冶良好的情操。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會進行簡單的分類統(tǒng)計。
2.用語言描述分類的過程和結果。
3.初步培養(yǎng)幼兒合作的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有興趣參加數(shù)學活動。
活動準備
1.創(chuàng)設情境表演。
2. 操作材料每人一份:蘿卜、魚、桃子的食物卡片;分類盒、筆、統(tǒng)計表、濕布、小紅旗等。
活動過程
1.幫小熊整理食物。
(1)教師設置情境:小熊為客人準備了許多食物,我們一起來幫助它整理,引入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
(2)教師演示分類盒的操作方法。
(3)幼兒操作:把食物(蘿卜、魚、桃子)分類整理后填入統(tǒng)計表。
要求: ①在統(tǒng)計表的右上方填上自己的號數(shù)。
、诎咽澄餁w類整理完再做統(tǒng)計。
(4)提問:你整理了多少食物?(要求用完整名式表述)。
2.統(tǒng)計全班幼兒喜歡吃的食物。
(1)、提問:小朋友,在這些食物中你最喜歡吃什么?
(幼兒爭先恐后講著自己愛吃的.食物。)
教師:大家講了我也記不住,怎么樣讓老師一看就知道每種食物全班有多少人喜歡吃呢?
(2)、幼兒討論:用什么方法讓別人一看就知道每種食物有多少人喜歡吃呢?
(3)、提供表格幼兒統(tǒng)計記錄。
要求:①先分工再統(tǒng)計。.
、诮y(tǒng)計表先填上第幾組,最后才統(tǒng)計出愛吃的人數(shù)。
(4)、師幼匯總。
3.結合統(tǒng)計情況簡單小結。
活動延伸
1.在數(shù)學區(qū)提供各類玩具、圖片等材料,讓幼兒繼續(xù)進行分類統(tǒng)計。
2.鼓勵幼兒對家里感興趣的實物進行分類統(tǒng)計,并且?guī)У接變簣@來交流。
活動反思
此次活動,以“幼兒的發(fā)展為本”精心設計,抓住幼兒好動的天性,巧妙地創(chuàng)設數(shù)學王國這一情境。在活動中,提高幼兒主動參與性在動手操作中體會和掌握知識,使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而教師則是幼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中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了解蝸牛的外形特征以及飲食習慣。
2、嘗試飼養(yǎng)和照顧小蝸牛,體驗其中的樂趣。
3、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4、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重點難點:
了解蝸牛的外形特征以及飲食習慣。
活動準備:
1、在植物園內(nèi)散步時,和幼兒一起找找蝸牛,共同捕捉若干小蝸牛。
2、與蝸牛有關的視頻、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激發(fā)興趣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動物朋友?矗钦l?(出示實物蝸牛)我們跟蝸牛打個招呼吧!
二、了解蝸牛的外形特征以及飲食習慣
。ㄒ唬┝私馕伵5耐庑翁卣
1、初步觀察了解蝸牛的外形特征。
提問:用你的小眼睛仔細看看,蝸牛是什么樣子的?
引導幼兒集體觀察蝸牛的特征,并且用較完整的語言講述,如:蝸牛有一個大殼殼;蝸牛有兩對觸角等。教師積極肯定幼兒的觀察與講述。
2、播放視頻《蝸牛》,進一步了解蝸牛的外形特征。
提問:看完了一段有關蝸牛的視頻,你對蝸牛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
追問:蝸牛的眼睛在什么地方?它用什么爬行的'?爬行時會有什么東西?
師幼共同小結:蝸牛有兩對觸角,大觸角上有一黑點就是它的眼睛;身體是軟軟的,用腹足前進,會留下粘液;背上有一個硬殼。
3、拓展小知識
教師可以根據(jù)幼兒的興趣,與幼兒看圖說說,探討一些蝸牛的其他秘密,如:蝸牛的嘴巴里有上百顆牙齒等。
。ǘ┝私馕伵5娘嬍沉晳T
1、大膽猜疑,激發(fā)興趣
提問:蝸牛喜歡吃什么?
引導幼兒大膽的猜測、講述,激發(fā)幼兒探究的興趣。
2、在操作中發(fā)現(xiàn)蝸牛喜歡吃什么
要求:每組提供四只實物蝸牛,請小朋友選擇你覺得蝸牛可能會喜歡吃的四種食物喂蝸牛,看看蝸牛喜歡吃什么,并且用你自己的方式記錄下來。
幼兒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操作,教師巡回觀察,在幼兒需要時提供及時的幫助。
集中交流:通過喂蝸牛,你發(fā)現(xiàn)蝸牛喜歡吃什么?鼓勵幼兒結合自己的記錄表進行大膽的講述、交流。
3、進一步了解蝸牛蝸牛的飲食習慣。
教師繼續(xù)播放視頻《蝸牛喜歡吃什么》,引導幼兒在經(jīng)驗基礎上進一步了解蝸牛的飲食習慣,并進行小結。
三、嘗試飼養(yǎng)和照顧蝸牛
1、師:我們請蝸牛住在我們教室,好不好?我們可以怎么照顧蝸牛呢?
引導幼兒在之前的經(jīng)驗基礎上積極講述、交流。
2、結合幼兒討論,引導幼兒以分組的形式飼養(yǎng)、照顧蝸牛,體驗其中的樂趣。
活動反思:
蝸牛是幼兒生活中常見的小動物,生動、可愛,很受幼兒喜歡,因此在這個科學活動《蝸牛吃什么》中,幼兒參與的積極性比較高。下面讓我結合本活動來說說我對課堂調(diào)控的運用。
對教學活動的調(diào)控
對教學活動的調(diào)控包括教師對學生、教學目標、內(nèi)容與方法手段及協(xié)調(diào)相互關系的調(diào)控,具體策略如下:
1、教學的前饋控制策略
教學的前饋控制是指在幼兒的學習產(chǎn)生偏差之前,教師根據(jù)同類教學信息的反饋與矯正所形成的經(jīng)驗,提前采取控制措施,防范錯誤的發(fā)生。
如:播放視頻《蝸牛》,進一步了解蝸牛的外形特征中,我提問:“看完了視頻,你對蝸牛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考慮到幼兒可能會重復之前的回答,或者一時回答不出來,學習產(chǎn)生偏差之前,我將根據(jù)幼兒回答進行追問:“蝸牛的眼睛在什么地方?它用什么爬行的?爬行時會有什么東西?”提前采取控制策略,防范錯誤的發(fā)生。
2、教學的多邊互動策略
多邊互動,即“多邊活動論”,是指現(xiàn)代教學方法不再局限于傳統(tǒng)的單向活動和雙向活動論,而是強調(diào)教學是一種多邊活動,提倡師生、生生、師師諸動態(tài)因素間的多邊互動,以利于開展與利用教學中的人力資源。
活動中,我采用了師幼、幼幼的多邊互動策略。
3、反饋控制策略
活動中,我根據(jù)幼兒的回答進行及時的反饋,如幼兒大膽猜測蝸牛喜歡吃青菜、毛豆、蘋果等時,我會積極肯定幼兒的猜測講述,反饋:“有可能”、“我也覺得蝸牛會喜歡吃青菜”等。當幼兒在活動中情緒高漲時,我會通過肢體語言的提示,矯正幼兒不能安靜傾聽的情況,引導幼兒靜下來聽清楚別人在說什么,甚至對個別幼兒我會去摸摸他的頭暗示他認真聽。
自我調(diào)控
工作四年,我深有體會如果自我沒有調(diào)控好,整個活動的氛圍都會隨之走樣。因此,在活動中,我做到放松自己,把目標記在心里,把活動內(nèi)容記在心里,不生搬硬套,調(diào)控好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爭取讓每位幼兒都積極的參與到活動中來。但是對于認知方式和策略的自我調(diào)控,我還有待進一步的學習,尤其當我遇到一些始料未及的問題時,或許我可以嘗試運用假設、例證、反拋、聯(lián)想等策略,真正讓師生互動起來,難題不應該是教師的難題,而是應該教師啟發(fā)幼兒嘗試、探究、解決的問題,使難題不再難。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教案中班教學活動教案10-10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綜合教案:舞龍_中班綜合教案07-08
(經(jīng)典)中班教案09-18
[精選]中班教案09-18
中班教案[精選]08-20
中班教案【經(jīng)典】09-22
【精選】中班教案10-11
(經(jīng)典)中班教案07-25
中班教案(精選)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