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檳榔如煙的散文
說起檳榔,大多的人只會想起熱帶海邊的檳榔樹,卻不知它與我所在的小城——湘潭,有著何等的淵源了。
我的小城沒有檳榔樹,可這不妨礙這里的人喜歡它——主要是喜歡它的果了。檳榔果的樣子象橄欖,都是青色的,橢圓體的,只不過橄欖的體表是光滑的,而檳榔的體表卻是起皺的,沒有什么規(guī)則。當(dāng)然,青色是檳榔果新鮮時的模樣,到了我們小城,一般看到的是深棕色了。小城最初的先人為什么喜歡它,據(jù)說是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的,我沒有去考證。但我知道,清光緒年間《湘潭縣志》就載有當(dāng)時檳榔市場盛況:“城市街衢三重,長十五里,三乘之,里三百步,率五步一桌子賣之,臺面相向,計每桌日得百錢之利!
高高的樹上結(jié)檳榔/誰先爬上誰先嘗/誰先爬上我替誰先裝/少年郎采檳榔/小妹妹提籃抬頭望/低頭想又想呀/他又美他又壯/誰人比他強(qiáng)/趕忙來叫聲我的郎呀/青山高呀流水長/那太陽已殘/那歸鳥兒在唱/教我倆趕快回家鄉(xiāng)……
在我印象中,這首《采檳榔》的歌曲是典型的湘妹子唱的,好像是一個電視歌手賽上聽來的。后來,這歌就紅了,當(dāng)時還以為檳榔是湖南某地的特產(chǎn)呢,后來才知檳榔是來自于熱帶的?墒,《采檳榔》卻是一首典型的湖南民歌,采用的是湖南湘潭花鼓《雙州調(diào)》改編而成。歌曲曲調(diào)優(yōu)美,歌詞質(zhì)樸,表達(dá)愛情直率,湘妹子的辣椒味很濃。我一直以為,湖南是沒有檳榔可采的,怎么就有了湖南味道的《采檳榔》歌曲呢?
不知是《采檳榔》的歌曲的走紅帶來了人們喜愛這種檳榔,還是因為小城的人喜愛檳榔,從而紅了《采檳榔》這首歌?傊,走在小城的任何地方,放眼望去,到處都可以看見檳榔的影子。
記得我初嘗檳榔果的味道,是上世紀(jì)八十年代中期了,那味道有些甜,也有些辣,還有些澀,身體差些的,可能渾身發(fā)熱,繼而發(fā)冷冒虛汗。據(jù)說是一種叫做銀杏子的藥物在起反應(yīng),而這種藥是有些微毒的。那時的檳榔包裝是極其簡易的,一顆顆深棕色的檳榔果子,在路邊的煙攤上,用一個鋁盆盛著,或用竹篾做的篩子攤開晾著,招徠顧客。一些已經(jīng)初加工的果子,則裝在一個玻璃缸中。客人可指著玻璃缸中的某一顆,讓主人挑出來。主人往往會稱贊客人的好眼力,說這顆檳榔應(yīng)該是真正的“究腦殼”,肉質(zhì)厚,有嚼勁。然后切個對開,露出嶄新的肉色,發(fā)現(xiàn)肉質(zhì)果然肥厚,就把鹵水、桂子油、芝麻之類的作料加到對開的兩枚檳榔上,就可以嚼了。如果客人買的多,主人會給一個小的塑料袋,把檳榔袋好,再往袋子里加一勺芝麻。
九十年代中期,市場化的春風(fēng)吹綠了小城。有人開始把檳榔在包裝上動腦筋了,而且冠之以名。什么豪爵、王爺、皇爺、李記、劉記等等,一夜間,各類包裝漂亮的檳榔在小城的煙攤上冒了出來,在小雜貨店的門面招牌出鮮亮起來,在街道旁邊的路燈廣告上招搖起來。造就了“胖哥”“檳之郎”“老湘潭”等品牌。這時候的檳榔,已經(jīng)今非昔比了,不再是傻大黑粗的模樣,而是高大如精致的帥哥,細(xì)小似俏皮的靚妹了。實在是可愛極了。而且,味道配方也五花八門了,因而味道更加豐富多彩了,人們可供選擇的余地就多了。
最傳奇的是本世紀(jì)初,一場“非典”,病毒席卷我神州大地,許多地方許多人被這病毒要了命去?墒,小城卻安然無恙。有人奇怪,也有人就想起了有一個關(guān)于檳榔的傳說——曾經(jīng),湘潭、長沙一帶大鬧瘟疫,凡吃了檳榔果者無一染病。于是求果者日眾,于是,“檳榔仙子”就應(yīng)運(yùn)而生了,他大展神威殺瘟疫,終保一方平安。由此檳榔果在小城人的心目中成為神果,不僅能防病治病,而且成了婚宴喜慶的吉祥之物。
如今,一枚枚盛裝著的檳榔果,在小城人的口袋里備著,或待客或自食,就像男人們身上的香煙一樣。想想,檳榔在小城,真的就如同香煙,在商店里與香煙為伴;在待客時也是發(fā)煙的同時,必然要發(fā)檳榔果的,缺一不可。檳榔因此成為了小城的一個支柱產(chǎn)業(y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