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公園里的石頭散文
從公園里來去,?吹侥切┦^。它們形態(tài)各異,大小也不等,有的如臥牛,有的似小山,有的像坐佛。多為麻石質(zhì),麻花狀的紋,斑斑點點,雜亂無序,卻是天然耐看;那些石頭俱表面光滑,通體弧圓,不粗礪,無棱角,像一位世故的智者,有親和力。周邊,苗木蔥翠,草色連碧,暖陽里,常有一些年老的人三五成群聚在一起,瞇縫著眼,不說話,只管倚著石頭曬太陽,神態(tài)如幼童靠在大人的腿上一般,很乖。
這類石頭并不少見。從前,在鄉(xiāng)間的山溝里或河灘上常常見到它們的身影,或球狀,或紡棰狀,或扁平狀,當(dāng)然體積要小得多,大者如拳,中者如卵,小如銅錢。那些石頭很可愛,脾性好,不傷人,特別是那些小的更好玩,常常被我們撿起來或抓子兒,或打水漂,或破空甩去,都是極好的料;放在手心里,感覺涼潤,癢癢的,逗人想笑。我們原以為這些石頭是另一個品種,生來便是這樣一副溫和的模樣,后來聽長輩人說,這些石頭原本也是硬生生的一塊,是長年累月被風(fēng)吹、遭水洗才慢慢變成這樣的。這簡直不可思議,風(fēng)那么柔,水那么軟,石頭又不是灰塵泥土,那么堅硬,風(fēng)和水是怎么把它變得那么光滑的呢?這樣想著,就覺得似乎有一股神秘的力將我扼住,感覺自己再也無法長大了。
這個公園才修成不久,這地方以前是荒地、水塘、菜園子和舊房屋,沒見有這么大的石頭,它們顯然都是從偏遠(yuǎn)的山鄉(xiāng)運來的。我曾這樣設(shè)想它們的來歷—————或許在千萬年前某次天體演變或地殼運動中,一些石頭脫離了母體,飛迸到山澗或河溝里去了。起初,它們一定也是棱角分明鋒芒畢露的,如一位初出茅廬盛氣凌人的年輕后生。然而,此后經(jīng)年的日曬雨淋、風(fēng)吹霜打,終于使當(dāng)初的頑石慢慢失了銳氣,鈍了棱角,變得圓通起來了。小時候曾學(xué)過一篇“鐵杵磨成針”的課文,說一個老太太非常有毅力,窮其一生,要把一根大鐵棒磨成一根繡花針。但那不過是古人編造出來的話,對世人起一個勵志的作用罷了,是不得當(dāng)真。即使是真的,鐵與石相磨擦,效率自然要高得多。試想,用風(fēng)、用水這類柔和的東西,把堅硬的大石頭打磨圓了,這是怎樣一個漫長的過程呢?或許百年,或許千年,或許萬年以至更長也未可知。如此的耐心和耐力,除卻自然的神奇之手,沒有人可以辦得到。
石頭被人選中,運到公園后有的還被刻上了字,多為一首古詩詞,常常引人駐足。用專業(yè)的術(shù)語來說,這些字應(yīng)該叫做石刻。石刻于我并不陌生,城郊的一處景點就有,我常常光顧那里。那些摩崖石刻自宋以降都有,字體神韻各異,力度深淺不一。我常常與那些古老的石刻對視,凝眸中,我似乎尋到某種途徑進入了輪回的隧道,感應(yīng)到遠(yuǎn)古的信息,似乎看到古代的匠人正攀附石壁之上,一招一式,一斧一鑿,火星飛濺,砉然有聲……然而,多少年過去了,那些字還在,人卻消失了—————刻字的人和寫字的人都消失了。但是,消失的又豈止是人呢,現(xiàn)在,那些入石三分的刻字也變得模糊起來行將消失了。這世上很多東西注定都會消失……
再經(jīng)公園看到那些石頭時,心里就莫名地起了局促,腳步不由得放緩,心跳卻快了起來。
【公園里的石頭散文】相關(guān)文章:
文藝的石頭散文10-05
養(yǎng)石頭散文10-05
綠蔭公園里散文10-06
公園里的晨練散文10-05
老家故園里的杏樹散文10-05
大俠令狐沖與公知柴靜散文欣賞10-05
石頭的故事10-05
石頭的作文02-25
菜園里的教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