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身在紅塵外,心居水云間散文
“身在紅塵外,心居水云間,”這是無數(shù)文人墨客渴望的超然物外,渾然忘我的最高境界。人心浮躁,現(xiàn)實社會中很多人無法拒絕內(nèi)心的欲望,身陷塵世間的喧囂中,不能禪意地幽居于一方山水田園,讓孤獨的靈魂無處安放。然而,細細品讀世人內(nèi)心世界的獨白,仿佛都存在著一幅靜靜打開的山水田園畫卷,而那種素美,清幽,淡雅,柔情,一直彌漫在眉目間,浸入心田,飄逸著淡淡地幽香。
其實每一個人,都是其靈魂的舞者,一生都在孤獨中獨自守候。他們眼里的世界都是干凈的,也是素雅簡單的。世人渴望幽居一處田園,坐擁一溪靜水,種下半畝花田,以一顆平常心坐看云卷云舒,以清澈的眼眸遙望天際中無邊的淡淡云煙。
性本空靈,玉本無暇,心本素雅,在蒼穹大地間飄渺空靈,如薄紗,似幻夢不染一絲塵埃。漫步水云間,怡然自得,無我忘我,原來天地之間,我中早已無我,我與天地渾然一體,并無分別。紅塵凈土,凈土紅塵,任我云水自在,馳騁逍遙。心中無我,何以悲秋傷春?極樂所在,便知這人生的千般滋味,生出寡淡方見本真。
佛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胸中無欲,寡欲無求,聲聲催出心底的淡然。這靜謐時光中沉淀出來的淡,極淡,淡出了禪意,即便獨處一隅,也清幽如蘭。這山水清韻中凝結(jié)的素雅,仿佛超越了一切身外之物,心被瞬間滌蕩,空空如也,是一種靈動而深邃的美。萬物空靈,茅屋,溪水,飛鳥,云煙深處淡淡的霧氣,青石小路,曲徑通幽,蒼翠的萬年松柏,又何嘗沒有其靈性呢?天空高遠,風(fēng)吹花香,閉目靜默之時,方知不染心。原來我與紅塵只隔著這一層云煙,凈土與我也不過是寸步之遙。在塵不染,在土無嗔,渾然域外,我已走出了凡塵,不染一絲一毫的瑕疵。
古寺禪院清幽于塵煙之外,唯我獨自暢游其中。春風(fēng)不度花香溢,落花流水本無情,遠山遠水隔著一層層風(fēng)雨,近水樓臺彌漫著點點云煙。草堂茅屋,對月獨酌,吟風(fēng)賞月,修一座心中的城;ㄩ_花謝花滿天,情到深處人孤獨,俗世間的小愛,早已令我冷眼旁觀,唯有這山河歲月里的菩提大愛,方能讓我安然。天地紅塵,情色不過過眼云煙,云水之外,紅塵之內(nèi)唯我心為一方凈土。
細細咀嚼這淡淡地禪意,總有一種說不出的妖嬈,時刻包裹著一顆多情的心,并種下了萬千情愫。或許,每一個文人的筆下可妙語連珠,可風(fēng)情萬種,可淡然脫俗,亦可從容淡定,皆因心中蘊含著美好。常常說:“萬花從中過,片葉不沾身,”這折磨人的世俗情感,塵緣萬物又如何能隨心所欲,不染塵埃呢?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淡泊的人生心態(tài)抒寫著自己,孤獨中品嘗著這份安靜。喜歡陶淵明那種超越世俗的悠然自得,曠達的人生境界讓人羨慕之余,平添了遐思。山野間種菊修籬,品茶香,知其味,竹籬笆小院,青石鋪就,淡淡開放的野花,散發(fā)著幽幽地清香,植入鼻息。如此閑暇,邀三五知己吟風(fēng)賞月,高山流水作合,清幽靜默之時,我心素簡,自在安然。
情懷素簡于禪意中慢慢解讀人生況味。文里種云朵兒,飄如柳絮;字里描日月,靜觀山河乾坤;閑里看花,一縷相思終成垢。火里焚心,水中望月,天地之大,不過是萬里禪天,卻只見一窗淺淺風(fēng)月。禪房中靜靜打坐,花木里觀窗外淡淡云煙,我心素以簡,只落得一個清清閑閑,何其樂也?
淡淡的文字,優(yōu)雅的情懷,與世俗格格不入,彰顯其豁達的人生姿態(tài)和情懷。細細品味著墨香里緩緩流淌的詩意和極致的優(yōu)雅,心底萌發(fā)出逃離紛擾的強烈共鳴。如能在一段優(yōu)雅的時光中,恬靜的情懷構(gòu)建一方心靈的凈土,種下人性的美好,啟迪迷途者的人生。如此,漫步山水間,身在世俗外,用詩意的靈魂棲息桃源之中,切莫將今生辜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