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瓦爾登湖》讀書心得體會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瓦爾登湖》讀書心得體會(通用29篇)
當我們受到啟發(fā),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瓦爾登湖》讀書心得體會,歡迎閱讀與收藏。
《瓦爾登湖》讀書心得體會 篇1
我合上《瓦爾登湖》墨綠色的封面,一股清涼的湖水已然匯入心間,澄澈見底,將心境蕩滌得如一泓秋水,不染纖塵。正如徐遲先生在《序言》中所說:“《瓦爾登湖》是一本靜靜的書,一本寂寞的書,一本孤獨的書,是一本寂寞、恬靜、智慧的書!彼贿m合在“寂寞和恬靜”時閱讀,靜靜地讀,讀得靜靜。我想,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瓦爾登湖》是屬于心靈的。
這本書的封面上有這樣一幅耐人尋味的圖片:兩行向遠方延伸的鐵軌中間,立著無數挺拔的大樹。這是否是本書在以一種含蓄的方式暗示著我們別的一點什么?梭羅說:“來到這片樹林是因為想過一種經過省察的生活,去面對人生最本質的問題!蔽以谙,在現(xiàn)實的世界里,現(xiàn)代文明改造和穿越自然環(huán)境之前,是否也該多一些自省與自察?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瓦爾登湖》又是屬于現(xiàn)時代的。由此,《瓦爾登湖》在閱讀空間中占有兩個起點和終點,那就是心靈和現(xiàn)時代。
梭羅原是個要在人世有所作為而不是個出世的人,然而在兩年多的湖邊生活后,他看破了“紅塵”,感到人世擾擾,榮華富貴,不過是一個人的貪婪,他要對之心平氣和,一無所求。當然,一個人從對人世有所求到無所求,這是一場艱難的心路歷程。今天,我們觀照梭羅的這條起伏的心靈歷程,不知能否多一分理解和感悟。在這個豐富多彩的時代里,要一個人對生活無所求,那是苛刻,但對“所求”多一些節(jié)制,則是理性。我們無法也無需戒絕自己對生活的“所求”,但同時是否也該有些出世的精神來面對這個不復簡單的世界?在越來越考究的生活中,心靈的羅盤仍固執(zhí)地指向簡單和質樸。因此,斑斕的節(jié)目和濃釅的咖啡之外,讀一讀《瓦爾登湖》,讓心沾染一點湖水的靜謐清涼,多一分恬淡與灑脫,少一分浮躁,其實不是時髦,而是必需。種豆、筑屋、焙制面包,對大多數享受城市文明的人來說,都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在今天,城市生活越來越便捷和考究的今天,又有誰向往這些呢?而且在地皮越來越緊張,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日益萎縮的.今天,有此夢想的人又能到何處實現(xiàn)呢?
現(xiàn)代生活給人類提供了幾乎隨心所欲的舒適,水泥建筑抒情地摩天,水泥路面光潔少塵,而地下水卻在不斷地下沉,天空出現(xiàn)臭氧空洞,酸雨腐蝕我們的視覺。我們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時,又給自己埋下了生態(tài)陷阱,因而只能用回歸自然來安慰自己的無奈。我們的祖先在被自然奴役時,敬畏自然,崇拜甚至神化自然,而作為子孫的我們,卻顛倒過來,蹂躪、奴役、稱霸自然。然而笑容還沒來得及綻放,歷史這塊魔方已經從正面翻轉到反面:水土在流失,大地在沙漠化,物種在減少,人間變成污染的煙塵世界,自然又在嘲弄企圖稱霸地球的人類了。
如果我們少一些貪婪,少一些索取,如果人間多一處瓦爾登湖,人類就會多一條后路。
《瓦爾登湖》讀書心得體會 篇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書是《瓦爾登湖》。
這是一本讓人心歸寧靜,充滿希望的智慧大作,書中充滿了梭羅對社會,對制度,對人類,對生命等等不凡的見解,當人們逐漸失去田園的寧靜,它便被整個世界閱讀和懷念。
初讀時我有很多不解,看到前面的章節(jié),覺得生澀無聊又難以理解。作者說自己在湖邊種了哪些東西花了多少錢多少成本等等,從敘述的方式來看,感覺比我往日所看的文章遜色多了。
后來,他給予我最大的震撼還是書中對生命、對理想、對自由的向往和推崇,啟發(fā)我們尋找生命最本真的意義。他說:“最富有的時候,你的生活也是最貧窮的。吹毛求疵的人即便在天堂也能挑出瑕疵,一個安心的人在哪都可以過自得其樂的生活,抱著振奮樂觀的思想,如同居住在皇宮一般。犯不著千辛萬苦求新,無論衣服還是朋友。把舊的`翻新,回到它們中去。萬事萬物沒有變,是我們在變。”這句話閃爍著人性的光芒,讓人對財富觀有更深的理解。
其實,金錢和幸福不是相等的,因為幸福是一種從心底發(fā)出的滿足感,金錢雖然能滿足你的需要但它不是支撐我們幸福的原因。自以為擁有財富的人,其實是被財富所擁有。所以他覺得“佩戴任何的肩章,都比不上我這一次榮!
的確,我見過一號難求的老專家騎車去看病,也見過服務生開好車來上班,我并不反對有人對物質生活品質的追求,但我覺得人更應該清楚的是,智慧與思想的充實才能夠讓自己的內心更加滿足。王安石說:“圣人內求,世人外求!比,只有直視自己的內心深處,才能獲得最終的幸福,我們追求一生也不過是希望滿足于內心的平和而已。而梭羅這樣的感悟,正是他不斷探索自己內心和社會聯(lián)結開出的芳香果實。
他一個人跑進了無人居住的瓦爾登湖邊的山林中,開始了獨居生活,他喜愛東方文化,閱讀了大量東方著作,也很贊同道家思想,古人的隱逸生活與梭羅的獨居相似,都是為了尋找世間遺失的純凈與美好,而不同之處就在于古人是歷經滄桑后的看破紅塵,梭羅卻是與生俱來的自覺的超然物外。不同于陶淵明這樣的避世隱居,歸隱田園,梭羅不是逃避現(xiàn)實,而是追求現(xiàn)實,是對生命本質的一種探索。千年之前陶淵明筆下的那方神奇的水土——桃花源,千百年來多少仁人志士渴望的精神圣地,又在梭羅的筆下重現(xiàn)了。
讓我們追隨著梭羅的足跡,拋棄物質所帶來的煩悶與苦惱,感受恬靜的美,聆聽大自然的聲音。
《瓦爾登湖》讀書心得體會 篇3
第一次讀梭羅,讀的是這本《瓦爾登湖》,大概是因為我懷有一期一會的希冀去同它相遇,投桃報李之下,每一次的窺探都有所得,于是才有了今天這番心情的鋪陳:他實在是有幾分陶潛的味道,兩者貫通中西方的深澗得以共鳴,采菊人生東籬之下,可曾擷得一抹馥郁?
我開始探索他,同時接受他,在文字中我終于找到我所應該做的:平和。這個世界太浮躁了,當燈紅酒綠鋪滿城市的重心,邊緣的陰暗角落反而有幾分風骨,我們應當清醒一點——作為國家未來的中流砥柱,青年一代不能垮掉?v觀過去,各路觀點交鋒不止,我們讀書然后曬在社交媒體上,但是書的骨髓卻未必吸收;我們去健身然后在網上發(fā)圖,但我們可能根本不理解追求健康的'意義。換言之,我們做了太多人云亦云的事情,卻從來沒有想過跳出來,主流的價值觀從來不是附和,而是內心的真正認同。
我們是否也能在被裝點地越來越花哨復雜的生活中,還原他的本來面目?其實我們都受到了浮躁的影響,而這時平和就顯得尤其可貴。我們讀書,只為了和這本書的作者交流;梭羅寫書,或許也沒有帶著什么去改變誰的意愿,他只是把自己的想法傾訴出來,而我恰好在合適的年紀看到了,了解了。于是我讀出來幾株孤菊的清矜,從方方面面教我們不拘束地放下。平和是一種難得的智慧,我們在求學生涯中最忌諱的兩種情況都得到了解決:荒廢學業(yè)者他幫助你找到樂趣所在;勤勉于思者他告訴你如何保持平常心。
跨越地域和時間,隔著語言和文字的差異,我還是受到了他的教誨,如他所言:知道自己知道什么,也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這就是真正的知識。
《瓦爾登湖》讀書心得體會 篇4
一直想拜讀美國大作家梭羅的散文《瓦爾登湖》,奈何卻苦于沒有時間和機會。今年暑假終于拿起了這本文學巨作,沒想到一讀就入了迷,因為梭羅筆下的瓦爾登湖實在是一個讓人心馳神往又求而不得的地方。19世紀上半葉的美國,處于經濟轉型階段,社會發(fā)展迅猛,人人都為了名利而奮不顧身,但作者卻在此時投身于大自然的懷抱,這份勇氣實在是令人欽佩。他厭倦了城市工業(yè)帶來的喧囂,只想遠離一切,去尋找內心深處真正的`平靜。
一抱起這本書,我就覺得放不下來了,為作者筆下那個神秘而寧靜的瓦爾登湖而深深著迷,也為他這種勇于追求靈魂生活的精神而折服。在瓦爾湖旁,作者與木屋相伴,跟飛鳥對話,親自開墾荒地,耕田勞作,這種生活狀態(tài),在我看來才是真正的活著。反觀當下社會的我們,為了追名逐利,早就拋棄了內心世界,每天早上坐著擁擠的地鐵上班,為了雞毛蒜皮的小事跟他人爭吵,我們沒有在生活,只是為了活著而活著。試問,你有多久沒有停下腳步好好直面自己的內心了?你有多久沒有離開繁華的城市回到淳樸的鄉(xiāng)村了?想到那句很有名的話“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話雖如此,可是我們做不到像梭羅那樣回歸自然,也缺少陶淵明那份“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逍遙。因為我們肩上的擔子太多,我們的思想負擔太重,我們沒有辦法把什么都拋下,只去尋找那種詩意的世界。
讀完這本書,我還是要為了學習和生活所奔波,但這并不意味著《瓦爾登湖》對我沒有影響,相反,它對于我來說,是一種精神的寄托,是我理想中的烏托邦,是能時時刻刻地讓我找到內心的淡然與恬靜。
永遠不要遠離自然,在這個浮躁的社會更是要如此。
《瓦爾登湖》讀書心得體會 篇5
我沒有看過梭羅其他的作品,只讀了他最有名的《瓦爾登湖》,但足以讓我從中窺到上述他所有的特質。他出生于美國建國50年后,成長于開始工業(yè)化的大時代,身邊的世界一方面仍在靠大量移民建國、無法擺脫舊歐洲最底層封建思想的束縛,另一方面社會在飛速的發(fā)展中不斷產生新的事物、新的生活方式及新的思想。這與當下的社會現(xiàn)實多么的相似,只是美國變成了中國,工業(yè)化變成了信息化而已。我們應對飛速變化的世界的同時,怎樣才能保持一顆追求純凈美好的內心,不被時代的喧囂所裹挾,梭羅給了一種答案!
作為一名自然主義者,梭羅對于自然,特別是瓦爾登湖所在區(qū)域的描寫,占據了大量的篇幅。甚至單辟章節(jié),詳盡描繪了村莊、湖、冬天的湖、森林、莊稼地、禽獸,也記載了他在這如畫而單純的環(huán)境中,如何閱讀、種地、垂釣、建造居所、社交。在記述中穿插大量他的思考,非常具有現(xiàn)實意義!給我感觸較深的有如下幾點:
他詳細的記錄了他的開銷,精確到每一分錢。如他建造湖邊的小屋,置辦所有家居陳設,開荒種地。他記錄這些,是想表達,想滿足生存所需,靠自己動手,只需花費極少的金錢和消耗極少的自然資源。但是無論是過程,還是最終呈現(xiàn)的結果,都讓人陶醉其中。
他記錄這些,實際上是想倡導一種與社會格格不入的生活方式。為此他對照了愛爾蘭移民,為了能交得起房租,維持每日有咖啡的生活,不得不花更長的時間去做更多的工作,因而需要吃更多的東西以維持體力。但最終呈現(xiàn)在梭羅眼中的,是破敗的房屋,凌亂的房間,以及全家人空洞無辜的眼神!我們當下的奮斗,有多少成分與那些愛爾蘭移民一樣,陶醉于辛勤的付出,把些許的物質享受當做獎勵,在這個不涉及精神世界的循環(huán)中消耗生命呢?
他對自然的'愛,通過字面汩汩涌出,讓你也好像身臨其境,盡管相隔已近200年,我甚至不由得想:
瓦爾登湖現(xiàn)在是什么樣子?還如梭羅描述的一樣嗎?
以往外國作家對自然的描繪,總感覺與本國作家的不同,但梭羅是第一個通過寫作能讓我身臨其境的外國人,他筆下的自然,就好似中國的水墨山水,淡雅而悠遠,留白處讓你掩卷冥思!讓你不自主的走到戶外,看那些你已看過無數次的景物,竟在腦海中閃回梭羅的句子!到底什么打動了我,對于我來說是他將自己退到無比渺小的地方,去感恩自然的一切饋贈吧!
好的作家不是天才造就!就如同我不相信這世界有多少天才。全書中,梭羅對于各種典故、言論信手拈來,無比貼切。援引希臘及羅馬神話倒正常,但是還有對于中國的孔子、孟子、曾子的引用,就讓我尤為敬佩了!相比當代,那是一個信息的蠻荒時代,梭羅需要多么強烈的求知欲望,才能積累下如此的淵博學識,而且領會其中的含義!他不是受到某種挫折,或是有出世的想法才隱居湖畔,你能看到貫穿他一生的精神追求,與古來先哲的精神溝通后,短暫的隱居可能只是一種實踐!
梭羅被同時代的人視作偏執(zhí)狂,直到他死后40年,才被重新定義,《瓦爾登湖》也被擺上了世界文學的殿堂;這多么像梵高,另一個我深深熱愛的炙熱滾燙的藝術家。他們都不被時代所接受,也許這給他們造成了一些困擾,但是他們都沒有因此而羈絆,為了追逐自己的終極,甘愿受盡世人眼中的磨難,他們真的是為了創(chuàng)作出傳世的作品嗎?不是的,他們是為了成就自己偉大而高尚的靈魂,最終將精神的升華通過某種藝術方式傳遞出來,因與世人的追求是如此的不同,才讓人們,那些如移民般只為活著而活著的我們,打開了一條窺視生命本真的窄縫,如果你愿意,可以整頓身形鉆過去,那怕被那條縫隙劃的傷痕累累,但相信那邊的陽光,足矣照耀你的靈魂!
《瓦爾登湖》讀書心得體會 篇6
今晚有幸在單位值班,完成本職工作后,翻閱完了剩下幾頁在朋友那里借閱的一本書,《瓦爾登湖》美國作家梭羅所著。
當我合上這本書時,一股清涼的湖水已然匯入心間,澄澈見底,將心境蕩滌得如一泓秋水,不染纖塵。這是一本靜靜的書,是一本能讓你心靈浮躁變得靜寂下來的書,是一本恬靜、智慧的書,梭羅在一八四五年春天,放棄了繁華的城市生活,在一個人跡罕至的瓦爾登湖畔的叢林中建造木屋,自耕自食,一人過著寂寞的生活在湖邊,他完全憑著自己的雙手勞作,來自謀生路。梭羅在那里一個人生活居住了兩年零兩個月,在那里生活、閱讀、傾聽,種豆、生火、做飯,為自己營造了一個遠離城市喧囂的精神田園。
梭羅在這本書中寫出了他對瓦爾登湖的理解與對人生的思考。也寫了對現(xiàn)代人們的生活物質及人與自環(huán)境的和諧作發(fā)展出了反思,梭羅寫了湖邊的森林的濃郁、蒼翠;寫了湖上的鳥叫聲的甜美、高亢;寫了潛水鳥的活潑與調皮,寫了松鼠以及各種動物種種可愛的'動作……
讀一讀《瓦爾登湖》,讓心沾染一點湖水的靜謐清涼,多一分恬淡與灑脫,少一分浮躁,梭羅親眼目睹,一個心靜知足的人,,在那里生活得宛若在皇宮里一樣,生活得如此開心又如此心滿意足。不管你的生命多么卑微,你要勇敢地面對它生活;不用逃避。你縱然很貧窮,也要喜愛你的生活。即使是在濟貧院里,你依然還擁有喜悅、開心、榮幸時光。
《瓦爾登湖》內容豐富、意義深遠,它是簡單生活的權威生活,是對大自然的真情描述。這本書給予了我很大的精神支持。感謝借閱給我這本書的朋友,同時更感謝偉大的著者梭羅能寫出了這樣的一本好書。
《瓦爾登湖》讀書心得體會 篇7
把一切不屬于生活的內容剔除得干凈利落,把生活逼到絕處,簡化成最基本的形式。簡單,簡單,再簡單。
《瓦爾登湖》是美國作家亨利·戴維·梭羅創(chuàng)作的一本散文集,寧靜而思,作者在這本書中詳細的敘述了自己的思想轉變過程,對與人相處,與環(huán)境融合,與人生的思考。感受自然,摒棄自己浮躁的內心,享受經歷人生過程的樂趣。
前段時間工作事務較多讀了這本書,當時一讀就喜歡上了,書中開篇的寧靜生活吸引了自己。這本書在某些方面,帶給了我不一樣的感動,讓我明白原來孤獨不是貶義,還有另外一層含義,工作生活中只要能夠忍受住孤獨,可以讓自己的心靈得到更多來自于大自然的感召,可以有更多的思考,這讓我想到了叔本華的一句話“享受孤獨”,兩者觀點可謂不謀而合。人生在世不過百年,如何生活是一個恒久的哲學命題,而作者梭羅在書中給了很好的詮釋。
書中沒有華麗感人的詞語表達,但字里行間充滿作者在處世之中的淡然、從容。悠然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包含了對生活的熱愛。經過了兩年的所謂逃離現(xiàn)世的'生活,讓梭羅領悟到了生而為人的真諦,也深深的感染了我。
我在讀完了這本書后,在很長的時間里,我有了一種想法,也想要和梭羅一樣,搬到某個偏僻的地方去生活,或者找一個深山寺廟去修行,也想要讓自己徹底地孤獨起來,可是現(xiàn)實的生活還是不允許。無論生活變成什么樣子都必須要勇敢面對、去接受;逃避是沒有用的,要積極面對,遵從自己的內心,享受美好的生活。
《瓦爾登湖》讀書心得體會 篇8
第一次讀《瓦爾登湖》是在大學,十八九歲的中文系少女,從這本書中讀到的是梭羅的單純與真誠,是他豐饒的內心,是他對大自然的熱愛。第二次讀《瓦爾登湖》是一年前,四十多歲的中年女人,從這本書中讀到的是作者追問真心的勇氣,是堅守初心的執(zhí)著,是他對生活本質的洞悉,對世界的深情。
《瓦爾登湖》不是一部小說,不能靠曲折動人的情節(jié),來抓住讀者的心!锻郀柕呛芬膊皇且槐驹娂,不能靠凝練的語言與新奇的意象,來引發(fā)讀者無盡的想象。這,只是一本生活隨筆集,沒有什么情節(jié),也沒有什么華麗的辭藻。
人們把梭羅稱為“自然主義文學的始祖”,或許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他感興趣的生活主角是大自然,是大自然中的生靈,大自然中的聲音,以及那些以自然狀態(tài)生活著的人們。二是因為他對自然的書寫,采用的是最質樸的形式,平實而簡潔。作者博覽群書,卻讓人感覺不到掉書袋的賣弄與晦澀。書中記錄的生活是簡單而真實的,一個人的生活日常,所思所想。書中記錄生活的方式,也是最為素樸的,沒有一絲粉飾,不帶一點夸張。書中的語言,睿智、真誠、簡潔、淺白,同時又時時透著幾分幽默。
一個讀完大學,喜歡哲學、歷史和文學藝術的年輕人,突然做出一個決定,帶上一點兒錢,帶上一點兒最簡單的生活用品,去瓦爾登湖邊生活。在那里,他親手搭起一座小木屋,一盞燈,一張小桌,幾把椅子,兩個煮飯的鍋,幾件餐具,成了他的全部家當。
他的新家,位置選得剛剛好。這里可以讓他享受寧靜,平日里少有村里人光顧,也聽不到鄰居的吵鬧聲;這里又不會讓他的生活與世隔絕,旁邊的小村離得不遠,走路十幾分鐘就能去那里的小商店買些所需的東西;一條鐵路就在不遠處,一天中能聽到幾次火車的轟鳴聲;在這里他能見到那個沉靜寂寞而又快活的伐木工人,也能見到一兩個因好奇而前來造訪的村民。
他的新家雖然簡樸,卻有最美的房間裝飾畫,那是窗外隨時撲入眼底的風景,有時是一片茫茫雪野上幾行細碎的動物足跡,有時是向晚的余暉灑落在林間的空地上。他的新家有最美的后花園,有樹林,有鳥鳴,有湖水的微波,有湖中自在的游魚。
他家里有最可愛的寵物,啄木鳥在篤篤篤地啄樹;知更鳥剛在屋子對面的松樹上做了一個新窩;一只浣熊在林間游蕩,幾只山鷸在泥土里翻找蟲子。他家里能聽到最好聽的音樂,那是鳥兒們在山核桃樹林里歌唱;那是熟透了的果實突然落在地上,那是鷓鴣在拍打翅膀,那是一只蒼鶻在唱著哀傷的歌。
梭羅有一支妙筆。這支筆,總能讓人看到他所看到的,聽到他所聽到的,仿佛身臨其境一般。這支筆,總能讓你跟他一起笑,跟他一起思索,仿佛你就站在他的身旁。
有時,我會設想一下梭羅的樣子,一個身形高大瘦削的年輕人,眼睛不大,眼底卻透著智慧與善意的光。在陌生人面前,他有些羞澀,有些沉默,有些不善言辭;在心意相投的朋友面前,他卻能眉飛色舞,侃侃而談,風趣而幽默。大部分時間,他不多言,臉上沒有什么笑意,甚至有幾分冷漠。其實,他的`心里住著熱情、住著愛;住著雷霆風雨,住著風平浪靜;住著冷靜,住著幽默。這樣一個人,我想和他相識,一起坐坐,一起聊聊。只是,不知道,他愿意不愿意。
四十多歲的我,工作二十年,上有老,下有小,每天的生活充實而忙碌。可,有時我也會問自己,為什么活著,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樣子的。走在大街上,看著身邊的車水馬龍,人來人往,有時會想,大家如此忙碌究竟是為了什么。或許很多人都會回答,為了生活,為了自己,為了家人。如今,在北京這樣的大城市里,生活豐富多彩,商品琳瑯滿目,很多人已不必為維持基本生活而奔波勞碌。不過,或許你也像我一樣,總能聽到或看到身邊太多的不滿足,想要更大的房子,想買更豪華的車子,想用更高級的化妝品,想穿更大牌的服裝,希望孩子能上最好的學校,盼著老公體貼又多金。
欲望像是一根導火索,一旦點燃就會四處蔓延,越燒越烈;欲望像是一種超強傳染病,自身的免疫力稍低,就會被傳染,且一發(fā)而不可收拾。人們忙碌著,為了這張似乎永遠也填不滿的欲望之口;人們焦慮著,擔心欲望的肥皂泡會突然被碰破,希望的一切在瞬間成為泡影。
不知道,你是否也像我一樣,有時會站在某處發(fā)呆,似乎迷失了努力的方向;不知道,你是否也像我一樣,有時會突然追問,自己的存在有什么價值,自己真心想要的是什么樣的生活。這時候,或許讀一讀《瓦爾登湖》是個不錯的選擇。或許,你我不必像梭羅一樣,去找個與世隔絕的地方離群索居;蛟S,你我可以像梭羅一樣,找個時間,給自己尋一片心境,體會一下簡單生活的樂趣,聽聽大自然的聲音,看看花開花落、草長鶯飛;蛟S那時,我們心中的焦慮會少些,更少些,甚至會慢慢消失。
陶淵明有詩云“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問問自己的真心,想想自己的初心,知道自己的真心,記著自己的初心,無論生活在何處,我們都能做到恬然沉靜而內心篤定吧,就像梭羅一樣?匆槐緯诰砑毸贾,重返生活的我們,心境早已不同。
或許,這就是梭羅送給我們的禮物;或許,這就是《瓦爾登湖》帶給我們的驚喜吧。
《瓦爾登湖》讀書心得體會 篇9
讀完《瓦爾登湖》,我深感這本游記散文語言之艱深、晦澀難懂。其中涉及大量不常見的動物植物名字,名字難認且生物不知,在上網查詢之后我才清晰地將梭羅描寫的畫面聯(lián)想出來。記得一次偶然在百度上看到瓦爾登湖,她形成于山腳盆地,周圍杉樹圍繞,藍天白云與湖面互相倒映,野鳥成群——當然,梭羅是能一一叫出每種鳥的名字的。他還引用了中外經典著作里的典故,對于一般讀者,若非有一定文學功底,難以將其理解透徹,若只循著書中的注解,將這形散而神不散的文章的.理解通順也不成問題。
“我愿意深深地扎入生活,吮盡生活的骨髓,過得扎實,簡單,把一切不屬于生活的內容剔除得干凈利落,把生活逼到絕處,用最基本的形式,簡單,簡單,再簡單。”我覺得這是對梭羅的生活態(tài)度最準確的表述了。我喜歡這樣,若不是在外,在家我都會一身寬松舒適衣裳,躺在樹蔭下,搖椅上,或讀一兩篇喜愛的文章,或遠眺兩三里山外凝神片刻,放低心態(tài),放寬胸外,感受攬萬物于胸懷的豁然。于是“我看到那些歲月如何奔馳,挨過了冬季,便迎來了春天!痹谶@番超脫的神游中,風隨著我的思想紛飛,她刮落了病弱的樹葉,從我身旁飄過。誰又在嘆息“大多數人過著一種平靜的絕望生活,他們心中的歌和他們一起埋入墳墓。”她不理,又卷起一個小漩渦,從屋檐下那塊風吹雨打不動的石頭上翻過,差點在石頭上那條日益加深的裂縫里翻溝,誰又笑“唯有我們覺醒之際,天才會破曉。破曉的,不止是黎明。太陽只不過是一顆晨星!彼欢瑤讉漩渦騰起,徜徉在樹梢花枝中,留戀花香不走。誰在大笑“世界不過是身外之物”。她一驚,迅速遠離我的思想逃走。片刻間世界安靜下來。
“天空既在我們的頭上又在我們的腳下”。
《瓦爾登湖》讀書心得體會 篇10
第一次聽說《瓦爾登湖》是看到省文化廳微博的圖書推薦,過了幾天我去借書時一起借了回來。我記得是在角落最后一排人跡罕至的地方,版本很多,我拿了一本粉紅色書皮的。是誰翻譯的我都沒注意,因為我并沒有完成那次的讀書計劃,到了期限只能原封不動的還了。那一次我按照推薦里的書單借了很多書,發(fā)現(xiàn)有一些并不合我的胃口,就決定還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喜好去借書!锻郀柕呛芬仓饾u被我忘記了。
再過了一段時間又有人推薦《聽客溪的朝圣》,借回來看到書中有這樣的宣傳,大概是說可以和《瓦爾登湖》相媲美的書籍,甚至有人認為超越。于是我又想起了《瓦爾登湖》,我注意到很多權威的微博都把它的地位抬得很高,大致說是一生中必讀的書之一。于是我又重新去圖書館找那本粉色的書,卻沒找到。這段時間這本書又火了起來,很多近期一點的版本都被借走了。剩下的,我本著小眾及邊遠地區(qū)出版社不選的原則,最終拿了譯林出版社許崇信和林本椿的版本?吹綍凶髡呓榻B這是“自己家中唯一一本版本上多重收藏的書”,我就對譯本放心了很多。而實際讀下來我深深感覺這本書譯得“有點擰巴”。
從愛默生的“梭羅小傳”,“經濟篇”讀下來都很吃力,我多次無數次的想放棄。這樣一本書,邏輯,敘事順序都有點混亂,并不像一個刻意寫書的人會去顧及讀者的感受,真像一本神經錯亂的囈語集子。我讀來到底有何意義,為什么又如此受追捧,我又一次感覺到“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墒呛芷婀郑疫是一直堅持,咬著牙往下讀,是因為他炒作得太有名氣了
?還是…其實這本書有些特別,前面很多部分確實索然無趣,跟想象中優(yōu)美、有意境的湖畔生活完全不同,因為作者的出發(fā)點跟“湖畔詩人”迥異!把《瓦爾登湖》跟《聽客溪的`朝圣》比較我覺得有些不可理喻,《聽客溪的朝圣》是一本以放松身心融入自然的怡然心境造就,我也并不覺得那本書有多出色,而且也不滿意那個譯本?赡茉谥袊,詩人和生物學家還沒有聯(lián)姻吧,因為我百度“毒胡蘿卜”竟然沒有,我到底不知道此為何物,在中國又叫什么、指什么。
那本書我更多的新奇是一些大自然本身的奇特,認識了更多的動植物,另外,作者向我們揭示了一個并不完美純真的自然界,而是處處充滿了“殘忍”。梭羅在湖邊居住只是把湖當成一種體驗,從他的文字中我覺得他一直是個旁觀者,冷靜的哲人而不是他自己所謂的“詩人”,他從未停止過思考,是一個“實踐的哲學家”。
縱然有一些泰戈爾式的優(yōu)美又有哲理的散文詩句,而且他也經常思想獨到。但總體來言,整書雖然說是散文,但更像一篇長篇大論的論文,這一切都只是他的論據,他一直是個冷靜的旁觀者,時刻審視自己當前的生活與他的思想,我甚至覺得他在捕魚,洗澡,采集漿果的時候都沒有停止關于他那個“大計”的思考,他是帶著任務來考察和體驗這一切的,所以我覺得他并沒有太多的快樂和享受當下,在他的文字中我也感覺不到太多的詩意和美感。反而跟《魯賓遜漂流記》中的主人公有些像,我更喜歡魯賓遜這種純粹的目的。
我不認同有人把它評為“詩意的棲居”。但是這本書真的也有點特別,像一個孤獨、入魔、又執(zhí)著的哲學家一直追逐自己的抱負并實踐。我想我也是孤獨的寡人一類,我并不關注他的實踐證明什么,我更喜歡他那有時單純流露出來的詩意和一些孤獨星球人類的感悟,所以我還是想擁有這樣一本書。但我覺得目前這個版本翻譯的很沒有詩意,于是百度了很多版本,最終買下了四川文藝出版社仲澤的版本,像泰戈爾的詩那樣放在案前,有事沒事想起來嗅一嗅書中那些有芳香的文字就好。
關于譯本,我并不是很喜歡直譯的東西,我覺得好的翻譯本身就是一部文學作品,具有收藏價值。當然如果是專家從事研究的學者,就有必要讀直譯和原著了,那是他們的事。
《瓦爾登湖》讀書心得體會 篇11
最近讀了本書,《瓦爾登湖》,有感而發(fā),寫下這一篇看似和“瓦爾登湖”沒什么關聯(lián)的讀后感。
寫在開頭,首先要感謝原作者,用樸實的文字,闡述在瓦爾登湖畔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悟,讓瓦爾登湖的輪廓浮現(xiàn)在我們眼前。
其次要感謝譯者,能將這本書轉換成我所熟識的母語,生動而不失原意。讓只識得26個字母的我也能品味埋藏其中的盛宴。
最后感謝讀者,能陪伴我,聽我將這感慨系之的文字,娓娓道來。
此時已是2018年年末,立冬明明已經過去,我所在的城市卻還下著小雨。清涼的風,絲柔的雨,不禁讓人質疑這該是初秋還是深秋?柔柔雨絲,淋濕了干燥城市的每個角落,也柔和著每一個浮躁的心。雖然無法像梭羅先生一般,到林中去貼近自然的痕跡,觀察路過的旅人,調戲過往的動物,泛舟湖上釣一蓑魚,但幻想自己是只貪食的鳥兒,啄一口朗姆,在雨中翱翔于樓宇間,享受都市天空的自然之美,也別有一番風味。
城市的生活可能有些乏味。古人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復到底指“又”,還是“重復”?說是重復好像更貼近現(xiàn)在的生活。不知你有沒有過那么一個恍惚的瞬間,眼前發(fā)生的一切似曾相識?似乎是在夢中,又或者只是昨天的復刻?本以為好不容易“十一”假期可以去旅游一趟,遠離人從眾。卻發(fā)現(xiàn)就算走得夠遠,周邊還是一樣擁擠,還是覺得自己在擠早班地鐵,不曾離開。不一樣的,也只是多了舟車勞頓。
生活又不是只有詩和遠方,不要因為麻木,才覺得乏味。試著發(fā)現(xiàn)一抹生活的新綠——真實地讀一本書,養(yǎng)一盆沒那么多刺的仙人掌,不為食物而種一盆豆(香菜也好),收獲屬于自己的果實,那是多么的新鮮。
“花了一個人的生命中最寶貴的一部分來賺錢,為了在最不寶貴的.一部分時間里享受一點可疑的自由!鄙钤谀莻時代的梭羅先生,早早就預知到這個時代的窘迫,或者說是每個時代的窘迫。小時候抬頭是為了找尋鳥兒,欣賞天空,低頭是為了觀看用一塊瘦肉引發(fā)的螞蟻大戰(zhàn);現(xiàn)在抬頭是為了看路牌,看領導臉色,大多數人低頭還是刷著手機。手機永遠保持開機、響鈴狀態(tài),時時刻刻瞅著它,是怕錯過某某人的消息,還是怕自己看起來很孤獨,沒有人理會?誰知道呢。誰還沒試過在凌晨一點精神依舊抖擻。
愿今日朝九晚五的你,明日也能做個朝花夕拾的拾荒者,喂馬,劈柴。
“很久以前我丟失了一頭獵犬,一匹栗色馬,和一只斑鳩,至今我還在追蹤它們。我對許多旅客描述它們的情況、蹤跡以及它們會響應怎樣的叫喚。我曾遇到過一二人,他們曾聽見獵犬吠聲,奔馬蹄音,甚至還看到斑鳩隱入云中。他們也急于追尋它們回來,像是他們自己遺失了它們。每個人都會有自己遺失了的獵犬、栗色馬和斑鳩。有的人一輩子都在找,有的人無動于衷!
一輩子很長,明天和意外誰也不知道哪個先到,我丟失過50元,丟過用了多年的諾基亞,也弄丟過一個白發(fā)老人,最終都沒有找回來。50元丟了,當作破財消災;用了多年的諾基亞找不到了,價值太低警察也不管,過年了希望撿到的人也能幸福點;曾有個老人,每天都提著一桶水,從衛(wèi)生間提到臥室,七八米的距離,幾步一歇,那時的我沒有上去幫忙的心,直到將那個老人弄丟,再也看不到找不回,心中才泛起悔意,卻也無能為力。
總說“如果當時”,可如果我們能一直生活在當下,好好把握生命中的點滴,珍惜他們,那我們將會幸福到何種地步呢?
既然我們無法改變生活,那就試一下改變自己。就像那些老前輩告訴你辦不到的事情,也不妨來嘗試著做一下。就算最后你還是做不到,又何妨,無傷大雅,不是么?
《瓦爾登湖》讀書心得體會 篇12
《瓦爾登湖》是作者戴維·梭羅獨居于瓦爾登湖,遠離塵囂,想于大自然的安謐中尋找本真,質樸的生活狀態(tài),一種更具詩意的生活;蛟S這次選讀這本書,是希望我們體會到作者深入思考,并尋找本真的心路歷程,感受來著大自然的力量,并尋找我們自己心中的《瓦爾登湖》。
本書描述了梭羅在瓦爾登湖居住期間所經歷的一切,與周圍農夫、鄰里相處,去親身經歷周圍的一切,與周圍動物互動,進行心與心的交流,感受不同世界的對自由的渴望。
讀后我也發(fā)掘了自己身邊的瓦爾登湖,對我來說,大學就是一個瓦爾登湖,一個全新脫俗的`環(huán)境。我通過這兩個月的生活我越來越能發(fā)掘生活節(jié)奏,變得適應和恬然,心境也越來越好,逐漸開始安靜思考很多自己之前不會思考的問題。最全面的站可能很多會在大學應接不暇的節(jié)奏中亂了方向,而我卻借由這股亂流讓它成我我的瓦爾登湖,讓我變得更好更優(yōu)秀。
在大多數人看來,《瓦爾登湖》一本向往平靜的大自然,是內心的向導。其實這個瓦爾登湖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隱居之地,而是可以讓精神超凡脫俗的出塵之所,是慰藉心靈的地方。讀這本書或許可使我們在這浮世中釋放安靜的靈魂,減輕焦慮,這或許就是“采菊東籬下”的悠然,讓我們在大學中保持一顆平靜的心,去豐富自我的精神世界。
《瓦爾登湖》讀書心得體會 篇13
《瓦爾登湖》是一本寧靜、恬淡、充滿智慧的書。其中分析生活,批判習俗處,語語驚人,字字閃光,見解獨特,耐人尋味。許多篇頁是形象描繪,優(yōu)美細致,像湖水的純潔透明,像山林的茂密翠綠;也有一些篇頁說理透徹,十分精辟,給人啟迪……
第一次讀《瓦爾登湖》是在讀大學的時候,用了一個晚上囫圇吞棗的翻完,心里想也不過如此。第二天坐在一群朋友之中熱烈的討論關于隱居的話題,甚至在辯論賽的時候也要把梭羅的“不要企圖占有大地”作為了環(huán)保的理論依據,現(xiàn)在想來,在那個時候的稚嫩心態(tài)和浮躁心境下讀這本書,怪不得能把書里的精髓糟踏成那樣。
如今再讀《瓦爾登湖》,是在5年后的北京,在第三極書城偶遇徐遲翻譯的版本,就買了下來放在枕邊。于是每天睡前和醒后下意識的一件事就是摸起那本淡綠色封皮的書來翻幾頁。每天夜里,當世界靜的只剩下我和一盞臺燈的時候,就連桌角的百合都悄悄隱退了喧囂的香氣,關掉一些可以與外界聯(lián)系的方式,卸掉身上一切的`束縛和偽裝,就坦然的像個書蟲一樣粘在書頁上,任什么事都趕不走我了。
讀《瓦爾登湖》的初期境界是覺得有味道,在瓦爾登的春夏秋冬里時刻都感到一股清冽自然的水霧之氣撲面而來,好像自己真的喝下了冰鎮(zhèn)的梅子酒一般。再讀的時候就能感受到些許同病相憐的孤寂了,但這種孤寂一點也不難過,在心底里竟然就像很享受的樣子,癢癢的寂寞快感催著人繼續(xù)往下讀,心里開始升起一些激動,仿佛與梭羅有個私密的約定,誰也不會透露誰在世上寂寞的快感,這時候感動也摻雜進來,因為從來沒有什么時候我能寂寞的這樣美,甚至這樣成癮,也從未在哪一個作品里想現(xiàn)在這樣不孤獨過,以前的作品,都是我游離在外,再精彩也是作者的,與我無關。而《瓦爾登湖》卻讓我親切的稱為“我的瓦爾登”,我相信那不是一個什么真正的所在,那是心靈,可以在書里共享到的東西。
《瓦爾登湖》讀書心得體會 篇14
《瓦爾登湖》一書是伴隨著資本主義社會工業(yè)化的腳步,美國經濟迅猛發(fā)展,社會不斷進步,蓬勃發(fā)展的工業(yè)和商業(yè)造成了社會大眾當時普遍流行的拜金主義思想和享樂主義思想占絕對主導地位。同時,也刺激著人們對財富和金錢的無限制追逐,人們都在為了獲取更多的物質財富,過上更好的物質生活而整日忙碌著。聚斂財富成為了人們生活的唯一目標,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可以不顧一切的背景之下創(chuàng)作的。
瓦爾登湖不僅僅是一個地名、一部著作,而是一種生活方式的向往,一種對理想的執(zhí)著追求,是一種精神的寄托。瓦爾登湖不僅為梭羅提供了一個棲身之所,也為他提供了一種獨特的精神氛圍,記錄了梭羅兩年多來獨自生活在自己建造的小木屋里的所見所聞所思,是返璞歸真生活的真實記錄。
梭羅在書上寫下了這樣一段話:“大多數人,在我看來,并不關愛自然。只要可以生存,他們會為了一杯朗姆酒出賣他們所享受的那一份自然之美。感謝上帝,人們還無法飛翔,因而也就無法像糟蹋大地一樣糟蹋天空,在天空那一段我們暫時是安全的!彼罅_在瓦爾登湖湖畔過著簡樸,原生態(tài)的生活,用自己的經歷思考人類與自然的關系。在工業(yè)革命的影響下,當代社會的發(fā)展趨勢,人們過度的追求經濟利益的最大化,卻忽視了生態(tài)的文明發(fā)展。人類以征服者的姿態(tài)去面對自然,一昧地依仗科技的利劍去征服、踐踏自然,對大自然失去了敬畏之心,在追求物質的欲望下失去了自然的韻味,喪失了自然之美。
梭羅之所以選擇在瓦爾登湖畔生活,不是為了逃避現(xiàn)實生活中的是是非非,而是他心靈深處的一種向往。在簡樸的小木屋里過著悠游自在、自給自足的生活,清靜的湖邊上游魚戲水,傾聽湖音,感受著大自然的唯美,探索人生的真諦。正如梭羅所描述的一樣:“湖是風景中最美麗、最富于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觀看著它的人也可以衡量自身天性的深度!
在《瓦爾登湖》中梭羅讓我們看到的不僅僅只是表面的東西,迫使我們提出問題,由于答案總是在不斷變化,但我們可以在書中領悟到最樸素自然,生活才是最奢侈的,而并非物質方面上的奢侈。如今的我們生活在物質日益豐富的今天,人們熱衷于豪宅、名車、名表、名牌包包這些奢侈品中,追求物質層面上的舒服和滿足自己的虛榮心,。而在書中梭羅令我們體會到大部分奢侈品,以及許多所謂生活中的舒適品,非但不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必定阻礙人類的崇高向上。就奢侈和舒適而言,智者過著比窮人更為簡樸和節(jié)儉的生活。梭羅所倡導的就是一種輕物質重精神的簡樸生活方式,他將衣食住行降低到必需的限度上,不追求表面的華麗與奢華,重在于真正的享受生活的樂趣。梭羅在書中這樣表述:“不必給我錢,不必給我名譽,給我真理吧。”我想,這真理應該就是:熱愛自然,創(chuàng)造生活。
獨立搭建小木屋,簡陋的破爐破灶,獨自種糧食、覓食野果、追獵狐貍、種豆耕鋤、捕魚、吹笛奏樂等等,自給自足,每天雖然粗茶淡飯,粗衣麻布,卻依然很享受,拋棄了物質和財富,遠離了世俗,過著“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世外桃源生活,正如梭羅在書中所描述的“在溫暖的暮色中,我常在船中吹起晚笛,看鱸魚圍著我環(huán)游,好像沉醉于我的笛音。月亮徜徉在湖面的粼粼波光之上,湖底倒映著森林的叢叢幽影!辈涣w浮華,不慕富貴,讓自然和學識使自己不斷豐富,在心靈世界中營造出一片屬于自己的“瓦爾登湖”,營造出一片屬于自己的凈土。
梭羅用自己真實的事例告訴我們不管你的生活多么卑微,都要投身其中,好好過我們的生活;不要逃避它,也不要咒罵它。熱愛我們的生活,不管它有多么的貧窮,即使在貧民窟中,也會有一些愉快、驚喜和輝煌的時光。梭羅生活在何處,生活的目的的篇章中讓我們領悟到了生活的'本質所在。我們只有通過永遠不停地灌輸和侵染我們周遭的現(xiàn)實,才能理解一切圣潔和高貴的東西,宇宙不斷地、順從地適應我們的想象;不管我們走得快還是走得慢,腳下的道路已經為我們鋪好了。梭羅講述到我們應該自然那像清醒地生活每一天,不要因落在道路上一只堅果殼或蚊子的翅膀而脫離軌道。這讀起來似乎有些難以理解,他卻形象的地道出了生活的本質。任憑人來人往,我們就主要的是下定決心過好每一天,反觀我們當今社會有多少人因抵制不了物質的誘惑而每天不停的奔波,精神卻日益枯竭,隨波逐流,忙忙碌碌被迫成為了一種習慣,年復一年,月復一月,日復一日的無目的,無追求。
在閱讀篇中告示我們心靈的寂靜,才能活得輕松愜意,不被枷鎖所困擾。梭羅的最初居住在瓦爾登湖畔沒能拿起書來閱讀,盡管他整個夏天都把荷馬的《伊利亞特》,也只是偶爾地看一看他的書頁,因為最初他的手頭總是有沒完沒了的手工活計,同時既要房子完工,又要鋤豆子,根本就不可能讀書,不過他盼望著將來能讀夠書,一直用這樣的希望來激勵自己。
在梭羅看來,書為我們存在,或許它會解釋我們的奇跡,并且可以揭示新的奇跡。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目前無法用言語表達的事情,它們或許已經在別處表達過了;糾纏、困擾和令我們迷惑的問題,同樣的糾纏、困擾和令所有的智者迷惑過;無人能免;每個人都盡其所能,用自己的言語和生命,回答了這些問題。我們應該要沉得住、心靜下來讀書領會書中所帶給我們的真諦,如果我們能夠真正地,它們可能會比清晨或春天更有益于我們的生活,并且能夠幫助我們看到事物的新層面。有多少人,因為閱讀一本書而開創(chuàng)了他生命中的新階段。
瓦爾登湖是我們每個人心中所向,是我們心中一份清新脫俗的寧靜,愿我們每個人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瓦爾登湖”,不為世俗所困,不隨波逐流,堅守自己的本心。
《瓦爾登湖》讀書心得體會 篇15
讀這本書是需要一種寂寞的境界的,需要一種淡薄的心態(tài)的,需要一顆純自然的心的。
翻開這本書就是一次與梭羅的促膝長談,一次返璞歸真的體驗,一次沉淀下來細心思考、洗清浮華的機會。
靜是梭羅的一種境界,也是他的一種感悟,而靜水流深是梭羅感悟的結果,這就使得變成通透,寂靜的瓦爾登湖的水面,映照出現(xiàn)代生活的無數個側面這也是本書最吸引人的地方。
他在一座小城——--中生活了兩年零兩個月不斷感受,并踐行著一個與現(xiàn)代對立的生活方式——原始在幾乎沒有任何幫助的情況下梭羅白手起家,在杳無人煙林中建起了一座屬于他的房子,很難想象梭羅是如何在這簡樸的木屋中憑借一張小床,一張書桌,幾沓稿紙生存下來的,但是他做到了,他實踐著他的超驗主義,憑借自己對生活的執(zhí)著、熱愛生存下來。這時正值工業(yè)發(fā)展時期,是物質生活豐富的時期,但梭羅并沒有被這種物質生活所迷惑,很好地控制著自己的欲望獨自一人生活他認為:欲望和不滿不僅不會帶來滿足,還會浪費自己的生命。就像那可憐的--人一樣。他還認為道路上的牌子對顧客的誘惑是一種危險,因為他見過最原始的東西所以他早已看穿了那浮躁世事的陷阱,他說“我要么立刻大膽地毫不猶豫地直奔目標,像那些受夾攻的人接受的'建議那樣或者是自己專心想著高尚的事物像--那樣“彈著里拉琴高唱對諸神的頌歌,淹沒了塞壬的歌聲,避開了危險”這也是梭羅在原始中看到的當今社會,這個看似完美的世界其實也早已是一只干裂欲碎的花瓶,這個世界已經不能再經受任何一點打擊,它已經臨近奔潰的邊緣,人們放棄了尊嚴,人格,用苦力來換取那微薄的酬勞,這就是所謂的“智者?”上流社會的人貪婪,欲妄,迷失了自己的心靈,整個社會都在做痛苦的掙扎——努力地逃避這一切就像索羅所述“但我寧愿社會瘋狂地反對我,應為絕望的是他”這種奴隸制的社會只能是失望加疊絕望,當時的社會像一臺以最大功率輸出的機器使人們無法靜靜地思考,所以世界越浮華,人們的心就越渾濁這只能是惡性循環(huán),為什么靜下來拂去鉛華,讓心靈的湖水沉靜下來——讓“天光云影共徘徊”呢?他曾經在中告訴我們“凡是完美的作品,其中時間是不存在的!倍詈蟪蔀殍筇焓澜缱蠲赖淖髌贰
這種靜寂并不是孤獨而是在沉淀,在洗滌渾濁的靈魂在一點點凈化自己。
靜,似清泉給炎熱以甘冽;似清風給浮躁以清靜;靜,似古樹之根——萬事之根本;似不老之泉——萬事之能原!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來吧,在靜靜地在瓦爾登湖畔尋覓那片刻的靜謐!
《瓦爾登湖》讀書心得體會 篇16
最近,把亨利·大衛(wèi)·梭羅的《瓦爾登湖》看完了。
看這本書的過程是跌但起伏的。大部分的內容,都是梭羅的“記流水賬”:他是怎么在瓦爾登湖邊上用木頭建小屋的,怎樣靠一點點微薄的收入來維持最為簡單的生活的,怎樣種豆苗,怎樣和來訪過客交流并傾聽窮人們的心聲的,怎樣測量湖底深度制畫地圖。另外,他還頗費筆墨描寫了瓦爾登湖的自然風光,以及附近小鎮(zhèn)的生活圖景。但中間,總會時不時地蹦出一兩句作者貌似深思熟慮了很久才想明白的話,這樣的段落雖然不多,而且零星地散落在字里行間,但在凌晨閱讀的時候,還是感到它們的力量之強大,將瞌睡的神經都震動得再也不想入眠了。
這位曾經就讀于哈佛大學的高材生,人到中年,卻放棄城市浮華的一切,來到寧靜秀美的瓦爾登湖畔,在湖邊過起了半隱士的生活。要有多大的勇氣來撇清世俗齊刷刷的眼光,才能踏出這一步呢?這是我讀這本書時,不斷閃現(xiàn)腦海的一個問題。他來到湖邊,并非因為他已經參透了禪意,而恰恰相反,他隱居湖畔是為了做一個實驗,他想看看,用一種最原始最簡單的方式同大自然水交融地做鄰居,能否擺脫世俗的狹隘眼光,獲得思想上的升華。而事實證明,這位可愛的.“大叔”真的可以做到。這本寫于19世紀的散文記敘了梭羅與自然為鄰的生活以及生活中感悟到得某些與我們現(xiàn)今生活息息相關的犀思利想。仿佛一個古人,已經預見了人類的未來之蒼涼和悲哀。大自然叫他忘卻了時間,或者說擺脫了時間,從宏大的視域去審視人類和人類的精神以及肉體,難怪梭羅呼喊著:我們要愛她,愛自然。
《瓦爾登湖》讀書心得體會 篇17
一本適合在夜深人靜,萬籟無聲之時細心品味的好書是難得的,《瓦爾登湖》這樣的經典更是不會例外。和梭羅所說的一樣:“湖是風景中最美麗、最富于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觀看著它的人也可以衡量自身天性的深度!焙仙稀锻郀柕呛返{色的封面,猶如一股清涼的湖水匯入心間,澄澈見底,將心境蕩滌得如一泓秋水。徐遲先生是這樣評價的:“《瓦爾登湖》語語驚人,字字閃光,沁人心肺,動我衷腸。到了夜深人靜,萬籟無聲之時,此書好不晦澀,清澈見底,吟誦之下,不禁為之神往了!彼贿m合在“寂寞和恬靜”時閱讀,靜靜地讀,《瓦爾登湖》能讓你有奔赴山清水秀、未被污染之凈土的沖動。我想,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瓦爾登湖》是屬于心靈的,它是屬于一個人的書,需要靜下心來。
該書的作者是19世紀的美國作家亨利、大衛(wèi)、梭羅,他在讀完哈佛大學后,28歲的他于1845年7月4日來到距離康科德兩英里的瓦爾登湖畔,獨自生活在自己建造的小木屋里,漁獵、耕耘、沉思、寫作是他簡樸生活的全部,從1845年到1847年,大衛(wèi).梭羅-瓦爾登湖畔一個孤單的靈魂,在大自然的湖光山色中將思想和文字精心地打磨。并由此寫就了意義深遠的《瓦爾登湖》。它與《圣經》一起被美國國會圖書館評為“塑造讀者的25本書”。此書在當代美國是讀者最多的散文經典。
《瓦爾登湖》是梭羅融入自然、靜心思考的結晶,全書給我留下了三個方面的深刻印象:
1、《瓦爾登湖》是一幅田園風光的唯美長卷。讀完全書,仿佛跟作者完成了一次難忘的、純美的自然之旅,你會走近湖畔,走進松林,你能看到悠然而過的田野上的飛鳥、欣賞森林深處的蟻群大決戰(zhàn)、在冰天雪地中傾聽遠處傳來的貓頭鷹的哀鳴;湖水的靜美、雨中的奇景、變幻的雪冰、鄉(xiāng)野的美夢,讓你在真切的體驗中深深沉醉。如果說一篇優(yōu)美的文字是我們風沙蒼茫的旅程上一處小小的綠洲,那么《瓦爾登湖》賜予我們的是一片遼闊的草原,我們既可以讓自然和人的心靈探索野馬般狂野地奔騰,又能讓個人體會到自力更生過簡單生活的那些經
驗和感悟,是如何在清晨閃動著露珠的光芒。晨昏照耀下的樹林和季節(jié)變幻間的'鄉(xiāng)村和田野,水天一色下翩飛的歐鳥和樹叢里驚恐逃走的小獸,其實它們不僅屬于作家,在我們看似沉悶平淡的生活里,何嘗不是處處可以一窺它們的背影,而前提是我們必須相信:我們正擁有一個比晨起時更早、更神圣的黎明!
2、《瓦爾登湖》是返璞歸真生活的真實記錄。在湖畔,作者自得其樂地種豆耕鋤、覓食野果、追獵狐貍;在湖上,作者恬淡閑適地垂釣游魚、觀魚戲水、聽湖奏鳴。“在溫暖的暮色中,我常在船中吹起晚笛,看鱸魚圍著我環(huán)游,好像沉醉于我的笛音。月亮徜徉在湖面的粼粼波光之上,湖底倒映著森林的叢叢幽影。”梭羅認為∶美的趣味最好在露天培養(yǎng),再沒有比自由地欣賞廣闊的地平線的人更快活的了。說梭羅是"大自然的摯愛者"也許還不夠,他常常和大自然融為一體,他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他踏在地上的腳印常常是深的,那意示著一個負重者。他不把花從枝子上摘下來,但把汗灑進土里。種豆、筑屋、焙制面包,對大多數享受城市文明的人來說,都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在今天,城市生活越來越便捷和考究的今天,又有誰向往這些呢?而且在地皮越來越緊張,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日益萎縮的今天,有此夢想的人又能到何處實現(xiàn)呢?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幸福生活!
3、《瓦爾登湖》是處處靈光閃爍的哲學圣書。梭羅選擇在瓦爾登湖畔生活,并不是簡單的逃避現(xiàn)實,在簡單的生活中,他一直在思考,思考人生、文明、金錢、貧富、生死等大問題,在娓娓道來中悄悄開啟你的心智。那些貫穿在行文中的哲思妙語,會使你在反復誦讀中,感覺常讀常新,回味無窮。如果我們少一些貪婪,少一些索取,如果人間多一處瓦爾登湖,人類就會多一條后路。這該是《瓦爾登湖》的一句隱語吧。《瓦爾登湖》是影響世界發(fā)展的綠色經典,是構成美國性格最重要的書。海南和三環(huán)出版社這樣的定位,也是編者的一番良苦用心吧。梭羅在書中這樣表述:“不必給我錢,不必給我名譽,給我真理吧!蔽蚁,這真理該是:熱愛自然,創(chuàng)造生活。
月光一樣的隱居也許是我在這本書里讀到的最大的收獲,當我們也能在心中勾勒出自己的“瓦爾登湖”,我們就會在自己的人生里獲得這樣恬然的生活姿態(tài),月光般明亮卻內斂,月光般平靜卻非凡,隱居只是一種選擇,是否選擇其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日夜風塵仆仆的路途上,心內心外都要撒滿一路月光。他在瓦爾登湖獨居時年紀并不大,但他卻給我們一種長者擁有的廣博、沉穩(wěn)和智慧的感覺。他與孤獨為伴,但并不消沉。他那么熱烈地愛著自然,用孩子般的想象遨游并描繪著自然。他積極地探索著人與自然的關系,堅定地維護著自然的古典生態(tài)。他相信:人類唯有在大自然中才能保有自己的純美天性。所以熱情地謳歌著心中的女神——瓦爾登湖,這又何嘗不是每一個人心中應保留的一塊圣地呢?
作為一名教師,應像梭羅一樣,不羨浮華,不慕富貴,讓自然和學識使自己不斷豐富,在心靈世界中營造出一片屬于自己的“瓦爾登湖”,從而詩意的棲居在校園內,成為引領學生熱愛自然、創(chuàng)造生活、擺脫世俗、走近崇高的表率。假如我們可以永遠活在現(xiàn)在,善于抓住現(xiàn)在的每一個機會——如同小草不放過滴落在它身上的每一滴細小的雨露一樣;而且不把時間花費在彌補失去的機會上,——這就是我們所謂的盡責,那么,我們肯定會備受福佑。
《瓦爾登湖》讀書心得體會 篇18
當身心為世俗所累,我會一遍遍捧讀《瓦爾登湖》這本書。
誠然,《瓦爾登湖》有很多的版本。此刻,我閱讀的是湖南人民出版社2021年由王家新、李昕二位翻譯的新版本。作者是大家所熟知的美國作家、詩人亨利?戴維?梭羅。我在紙上記錄下這個名字,心中充滿了無限的敬意和向往。
向梭羅致敬,不光因為散文集《瓦爾登湖》記載的是他兩年零兩個月又兩天對生活意義的探索和沉思,也不光因為他當年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日益受到當今越來越多人的接受、悅納和推崇,更重要的是我無比欣賞梭羅對世俗虛榮的遠離和擯棄,他有自己與眾不同的理想和信念,這樣的天賦良知讓我頂禮膜拜。
《瓦爾登湖》一書,如一泓清泉,汩汩濯灌著人們物質生活豐厚但卻貧瘠漠然的內心世界。在紛繁蕪雜的紙醉金迷中,回歸自然,尋找本性,持有率真,梭羅教給我們和帶給我們的.,是他身體力行中的生命哲學和熠熠光照,引領人們憑直覺和本能一步一步認識、認清真理,憑借自身心靈力量提升生活的深度、質量還有內涵,最終保證我們的生活向美、向上、向光明、向崇高邁進。
簡單,而又有智慧。
這,也必將成為人們的至上追求和生活目標。
書中,梭羅對湖水、樹木變化的傳神描述,對鳥兒、小動物的繪色敘說,對地質考古的細膩滲透和入微詮釋等,這些自然財富翔實生動地展示,吸引著讀者為之入迷為之癡狂。這些觀察、發(fā)現(xiàn)和體驗,洋溢著原始的生命力,也帶給讀者如夢似幻的神話享受。
《瓦爾登湖》讀書心得體會 篇19
第一次聽到《瓦爾登湖》是在新聞上,新聞的大致內容是2016級清華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中還帶著一本《瓦爾登湖》,當時比較好奇,是怎樣的一本書,讓清華大學的校長如此推薦呢?
《瓦爾登湖》是美國作家梭羅的散文集。梭羅在23歲時就擺脫了金錢名利世俗的束縛,開始了他的“隱居”生活。《瓦爾登湖》是他獨居瓦爾登湖畔的記錄,描繪了他兩年多時間里的所見、所聞和所思。
當我聽到《瓦爾登湖》時,第一反應這是一部寫景的作品,靜下心來,慢慢品讀時會發(fā)現(xiàn)作者在展示美景的同時,也展示了一種物質上的簡樸至極,精神上豐盈充實的生活狀態(tài)。在閱讀中能夠體會到作者“深入思考和重塑自我”的心路歷程,感受寧靜的`巨大力量,并尋找到自己心中的瓦爾登湖。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薄安删諙|籬下,悠然見南山”。這都象征著返璞歸真的隱逸生活。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并不鮮見,而如今人們的心里一概被視為消極迂腐,取而代之的是出名要趁早。極致的功利主義不僅彌漫在學校里,同樣也成為官場、商場、文藝圈的準則。有多少人因為遺失了心中的瓦爾登湖,最終成為“套路”的犧牲品,又有多少人,因為過于追求成功,最終成為繁華一夢中的過客?
可能,在清華大學校長邱勇看來,《瓦爾登湖》既不是那種雞湯式的麻醉劑,也不是雞血般的興奮劑,而是一本能夠讓人安靜下來的書。它不是一本生活指南,而是內心的向導。而那個抽象的瓦爾登湖,并非本來意義上的隱居之地,而是可以讓精神超凡脫俗的出生之所,是安放靈魂的故鄉(xiāng)。所以,或許可以這樣理解,邱勇推薦《瓦爾登湖》,是希望學生能夠以精神上的潔凈高遠,去對抗無所不在的物質喧囂,減輕利益交換原則所帶來的焦慮,從而逃避這個時代的狂躁與沉淪。
我們總是過于匆忙,似乎總是要趕到哪里去,甚至連休假、游玩的時候也是匆匆忙忙地跑完地圖上標上的所以風景點,到一處“咔嚓、咔嚓”,再到一處“咔嚓、咔嚓”,然后帶回可以炫示于人的照片。我們很少停下來,停下來聽聽那風,看看那云,認一認草木,注視了蟲子的蠕動。我們總是樂于譴責無所事事,而碌碌無為不更應該受到譴責嗎?特別是當它侵害到心靈也許是為了接納更崇高更神圣的東西而必須保有安寧和靜謐的時候。所以,讓我們放慢腳步,感受生活,尋找到那塊屬于我們自己的瓦爾登湖吧!
《瓦爾登湖》讀書心得體會 篇20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
這是一場重返自然生活的實驗,是一個重新認識生活和自己的旅程。
擇一片湖泊,覓一處樹林,自建原始木制房屋,捕魚鋤豆,聽風踏雪。
身處鬧市,你內心深處是否也有這樣的呼喚?那是我們這一代人來自家長的呼喚,那是來自童年的記憶。
究竟什么才是人生存的必要條件呢?衣服提供了什么,房屋又提供了什么?只關心房子、村子、湖泊、動物,只感受這里的聲音、色彩,這里的春,這里的冬。而這一切的花費,也許根本用不了在都市一年的租房花費。
作者在1846年做這個試驗,讓我們記起了我們人類的過去。那時,鐵路才剛剛發(fā)明,電燈泡還沒有電亮人類的夜晚。世界還是那么大,夜晚還是那么神秘,人類的活動大部分還是在那百十公里內。
而瓦爾登湖這片土地,在作者來到的百年前這里又還是處于人類蒙昧狀態(tài)的社會。這樣的一個土地,這樣一個時間節(jié)點,更能帶來返璞歸真的.震撼。
這樣一本書,對現(xiàn)代人繁忙浮躁的生活,仿佛一劑心靈良藥。對于我們這代人,是否真的是“待不下去的城市,回不去的農村”呢?是否我們也要有這么一片心靈的凈土呢?
最后以陶淵明的一首《歸去來兮辭》送給大家共勉。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
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
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
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舟遙遙以輕飏,風飄飄而吹衣。
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瓦爾登湖》讀書心得體會 篇21
一位十六歲即進入哈佛大學就學的高材生在他二十八歲那年做出了驚世駭俗的舉動——撇開金錢的羈絆,在瓦爾登湖自建一個小木屋,自耕自食兩年有余。這種人是梭羅,他對兩年林中生活所見所思所悟的記錄即是后人極力推崇的《瓦爾登湖》。
細細讀完《瓦爾登湖》,我的眼前仿佛真的出現(xiàn)了一個在月光下閃著粼粼波光的湖,那湖水慢慢涌上岸來,漫過我的腳尖,沒過我的膝蓋,將我的一整個身心溫柔地包裹,我的靈魂被它浸潤著變得豐盈,“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對于梭羅的隱居生活我是極為向往的。舍棄浮華,放下繁復,渡船去賞一湖春水,信步去看一場花事,“雖不富甲天下,卻擁有無數個艷陽天”。任那天鵝絨的坐墊有多么柔軟,他也不去尋那擁擠,而只守著一只南瓜簡單地快樂。這樣的生活不禁讓人們由衷慨嘆:歲月靜好,現(xiàn)實安穩(wěn)。
可是書本之外是現(xiàn)代都市的`燈紅酒綠、紙醉金迷。人們總是在努力把“惹眼、鬧騰、勉強自己”,把外在的華麗看作一切成功的標識,把擁有的東西看作一切苦難的出口,于是人們無休止地粉飾自己,讓心靈承載了太多的東西。為什么不選擇放下呢?
泰戈爾有言:“塵世之物如曇花一現(xiàn),對于這類事物迷戀不舍是愚蠢的。”浮生夢幻,皆為泡影,如露如電,似霧似煙。昨日風暖菩提綠,今宵霜染楓葉紅。生命就是一場鴻雁的遠行,待到春潮消退、秋風乍起之時,一世光陰,了無痕記?湛斩鴣恚湛斩。
真正的勇士和智者,有蘇格拉底于集市中“原來這里有這么多我不需要的東西”的泰然,有季羨林時期于牛棚之中翻譯吐火羅文的安然,有林逋于廬山云霧中擁著梅妻鶴子生活的超然。他們都因舍棄浮華而得到了純粹。
何必求取一世浮名?且去淺吟低唱。何必執(zhí)著一路繁華?且去逍遙山水。
作家白落梅曾說:“每個人都在尋找那個屬于心靈的原鄉(xiāng),有人將閑云裝進行囊,有人將故事背負肩上,可匆忙之間,又忘了來路,不知歸程。”我想梭羅是幸運的,他出生的地方便是他心靈的原鄉(xiāng),他在瓦爾登湖找到了寧靜。
他對瓦爾登湖有一種奇特的占有:在他看來,喜歡某處風景,你不必用金錢買下它,而是要經常在心里想著它,經常到那里去兜圈子,你去的次數越多,你就越喜歡它,你就越可以說是它的主人。
從這種意義上來說,不管瓦爾登湖今天是否變成某一個人的產業(yè),我們總是可以說——瓦爾登湖,梭羅的湖。
我想,總有一天,我也會如盧梭一樣尋到一處屬于我的“瓦爾登湖”。那時,安然于小小的舊宅,坐在陽光下,接春水煮一壺新茶,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邊云卷云舒,寵辱不驚。
歲月靜好,現(xiàn)實安穩(wěn)
《瓦爾登湖》讀書心得體會 篇22
合上《瓦爾登湖》墨綠色的封面,一股清涼的湖水已然匯入心間,澄澈見底,將心境蕩滌得如一泓秋水,不染纖塵。正如徐遲先生在《序言》中所說:“《瓦爾登湖》是一本寂寞的書,是一本孤獨的書。他只是一本一個人的書。
”當你的心靜下來的時候,再去拜讀這篇神的思想吧!這本書寫于19世紀中葉,那時正是資本主義的飛速發(fā)展時期,在當時的背景下,人們追逐利益,想盡一切的辦法來使自己,獲得更高的權利和更多的金錢。工業(yè)文明、喧囂社會擠壓著人類、侵蝕著人性。而在這個大背景下,畢業(yè)于哈佛的這位智著,他單身只影,拿了一柄斧頭,跑進無人居住的`瓦爾登湖邊的山林中。他特立獨行,懷著一顆向往自然的心,寧靜地踏上了這段心靈的路基。而在這個被成為“神的一滴”的瓦爾登湖的土地上,他坦然在空間里,孤獨在思想中!“我喜愛我的人生中有閑暇的余地。有時,在夏季的一個清晨,我像往常一樣沐浴之后,坐在陽光融融的門前。從紅日東升直到艷陽當頭的正午,坐在這一片松林,山核桃樹和漆樹的林中,坐在遠離塵囂的孤寂與靜謐中,沉思默想。”他靜靜的卸載城市的喧囂,用心寫下孤獨。每次看他的書都是一種震撼,他思考人生,讓我的心如凈水般澄澈。他讓我感到敬畏,原來一個人的生活這里是這樣的,他的一生是如此的簡單而又芳香撲鼻,雖然短暫而又意蘊深遠。他的精神世界絢爛多彩,而且是精妙絕倫,世上這樣的智者怕是中有些許吧。梭羅短暫的一生中,他試圖鼓勵人們要簡化生活,將時間騰出來來深入生命,品味人生。他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告訴世人不要被繁紛復雜的生活所迷惑,從而失去了生活的方向和意義。做生命的舵手,揚帆遠航。他認為:假如人們能過宇宙法則規(guī)定的簡樸生活,就不會有那么的焦慮來擾亂內心的寧靜。所謂明天,即使時間終止也永不會來臨。
使我們視而不見的光亮,對于我們就是黑暗。當我們清醒時,曙光才會破曉。來日方長,太陽只是顆啟明星。他提倡儉樸生活,并不是讓我們要粗茶淡飯或是節(jié)衣縮食,而是想要讓我們多聽聽新的節(jié)奏,這也許就是一個人的價值,只是孤獨,恬靜,沒有任何的矯揉造作。作者在瓦爾登湖畔追求孤獨,實際上也是在追求深刻,他想在孤獨的心境中對人生進行思考和探索。孤獨催生了他的深刻思想。“不必給我愛,不必給我錢,不必給我名譽,給我真理吧。”這是他的心里呼聲。去拜讀這本心靈的教科書吧!它會讓你不虛此行。
盡管我們不能夠像梭羅那樣去體味孤寂的山林生活,盡管瓦爾登湖已經永遠的消失,但這些都不能阻礙我們在自己的內心里擁有一泓清澈的瓦爾登湖,時刻都能讓心靈得到淘滌,按梭羅所說,到你的內心探險去。
《瓦爾登湖》讀書心得體會 篇23
每次讀這本書,我都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這是一本永遠讀不完的好書。和梭羅所說的一樣:“湖是風景中最美麗、最富于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觀看著它的人也可以衡量自身天性的深度。”我想說的是,讀這本書,也可以衡量自身天性的深度,丈量自己的生活。
記得曾經有人對我說:當我身在顧慮和追逐過多的東西而感到不堪重負、不知所措的情境,去感受梭羅便是能讓我解脫并接受心靈洗禮的最佳方式。在讀完《瓦爾登湖》后,我的心仿佛也成為了一潭寧靜而深邃的湖,耳畔有海德格爾在說“人,當詩意地棲居”。并純粹地因深陷梭羅的世界而沉迷:他,始終聆聽著自然的聲音。始終穿梭于行行親身耕作的豆田,耐心地松土、施肥;始終光著腳投入地細數瓦爾登湖畔第一片落葉的脈絡;始終戴著草帽爬到樹上去找老鷹或松鼠的窩;時常夾著舊樂譜來采集植物標本而樂此不疲;時常頂著最燦爛的星空,靜靜觀察、深深呼吸、沉沉思考……
而他從來沒有受過職業(yè)培訓,從未婚配,孤獨一生,他不去教堂,不參加選舉,不吃肉,不喝酒,不知曉香煙的作用。他改良的鉛筆完全有希望申請專利,朋友們盛贊他已打開了財富之門,他卻說以后再也不做鉛筆了;作為哈佛大學的高材生和愛默生的得意弟子,他本可以成為美國工程師的領袖,而他卻更愿意做一位不顧一切與天合一的草民,一位大自然的藝術家。這也正如愛默生所說:“他不肯為了任何狹窄的手藝或者職業(yè)放棄他在學問和行動上的抱負,他尋求的是一種更廣闊的.行業(yè),一種生活的藝術!
不去討論如果他是個積極的入世者是否能給世界帶來更多的物質財富,因為他只是選擇了他喜歡的生活方式,選擇了成全作為一個人的完整性,并在這過程中將永遠寧靜的瓦爾登湖化作了最純凈的眸子,帶領我們去探索和發(fā)現(xiàn)生命與生活全新的可能。
《瓦爾登湖》讀書心得體會 篇24
在那個資本主義的腳步踏響,逐漸開始物欲橫流的時代,作為哈佛大學畢業(yè)生,美國著名作家、思想家、自然主義者,19世紀超驗主義(主張人能超越感覺和理性而直接認識真理,強調直覺的重要性)的著名代表人物梭羅任性地扛起了一把斧頭,住進了瓦爾登湖旁的一座小木屋。瓦爾登湖是美國一個小鎮(zhèn)上的一條普通的小湖,因為盧梭成為一處萬人矚目的神圣之地。仿佛只要去了那里就能感受到盧梭書中描寫的那份恬靜和自在。生活太過復雜,《瓦爾登湖》涵蓋的東西非常的豐富,很多人將它奉為“生活的圣經”,因為他們向往卻很難做到,那到底是一條怎樣的湖呢?經歷不同,價值觀不同,信仰不同??這些會讓我們有不同的看見,我也只能揀其一二言之,僅代表個人的拙見。
一、梭羅的“瓦爾登湖”
梭羅說:“我到樹林子去,是因為我希望自己有目的地生活,僅僅面對生活中的基本事實,看看我能不能學會生活要教給我的東西,免得我在彌留之際覺得自己虛度了一生。我不希望自己與世無爭,除非出于萬般無奈。我想深入地生活,汲取生活中的全部精髓,要堅強地生活,像斯巴達人一樣,摒棄所有一切算不上生活的東西,開辟一塊又寬又長的地,精心地侍候著,讓生活處于區(qū)區(qū)一隅,使生活條件降到最低限度,如果說它被證明是毫無價值,那么就要鬧清楚整個毫無價值的真相,隨后昭告世人;或者如果說它是崇高的,那就以親身經歷去了解它,在我的下次出游時能對它作出真實的描述!蔽覀円詾楸R梭會像老子一般遠離塵世的“小國寡民”?墒,他的“瓦爾登湖”不是。他的'“瓦爾登湖”與世俗有著很直接的關系。他任性地離開是為了尋找生活的真諦,讓我們學會如何生活。到底我們?yōu)槭裁匆獮樯钊绱舜蚱矗窟@樣子做對生活本身有沒有意義?如果我們稍微放松一點,“偷懶一點”會不會讓自己的生活變得很糟糕?你看他的生活,整修房子,為解決額外開支開墾土地,除此之外,也就是看書、訪友、親近自然,不愿意被任何事,任何思想纏累,你不同意他,他還會說出一大堆有理有據的理由來堵住你的口。他像個固執(zhí)的老頭,走在瓦爾登湖旁邊,負氣一般的告訴所有人,你們現(xiàn)在的生活方式多么無知,只是花了一個人生命中最寶貴的一部分來賺錢,為了在最不寶貴的一部分時間里享受一些可疑的自由。這些觀念和想法對當今的人來說,就像一碗美味無比的“雞湯”,擄走了所有人的心?墒巧罘绞奖旧聿⒉皇潜R梭的“瓦爾登湖”,盧梭是要我們有內心的”瓦爾登湖”。你可以努力地賺錢,但是心里必須是坦然的,就像盧梭的打扮房屋,種植農作物,只是一種責任和必須,讓生活更好,或者帶給人內心的一種美好,并不是為了錢本身。你可以行善,但必須先確認自己是一個完全的“好人”。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生活,但是我們的內心要回歸“瓦爾登湖”的平靜、純潔、無牽無掛。
二、社會的“瓦爾登湖”
盧梭寫作的那個時代,其實已經注定了《瓦爾登湖》的長久不衰。農耕社會的淳樸已經逝去,人人都在“急吼吼”的干活,因為身邊也許有很多人趁著經濟的大潮,過上了他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生活,這對他們來說是一件多么恐怖的事情,可是100多年過去了,這種恐怖絲毫沒有減少,反而越來越嚴重。到現(xiàn)在為止,我們還在說著金錢可以買來好床,但是買不來精致的睡眠的名言,可是你不會發(fā)覺人們已經開始用有價的金錢來衡量一切東西。社會就是《瓦爾登湖》中被那條被起了怪名字的湖,它已經被有錢人保養(yǎng),而我們都希望有主宰的能力。在冬季的“瓦爾登湖”,有著一幕幕驚心動魄的畫面。獵人和狐貍展開了拉鋸戰(zhàn),
甚至狐貍還會不時地調戲一下身后的獵犬,然后借著瓦爾登湖隱藏起來,而“我”和闖進領地的各種小動物也會有一場場不小的“酣戰(zhàn)”?墒牵瑧(zhàn)爭中沒有血腥,沒有地位的懸殊,一切看起來再美好不過了。我想這也許是沒有驕傲的結果。社會當中各種“仇富”“仇官”心理,無非都是驕傲帶來的。你看,我比你有錢,我的社會地位比你高,你就一定要把我說的話當成神的話,也可以用各種方法踐踏你的自尊,而社會也恰巧認可這種驕傲,所以不追求的人才會被認為是笨蛋和無知。盧梭在瓦爾登湖里做了一件看似有點意思,其實很無聊的事,那就是測量湖的深度,而且還用了挺多的文字。他說:即使最深的湖,跟他們的水域相比,也沒有大多數人所想象的那么深,而且,要是把湖水排干,再來看一看,也不會成為深不可測的谷底。它們不想群山之間的杯狀物;而瓦爾登湖從它的面積來說,確實深的出奇,但從湖中心的垂直剖面來看,也不過像一只淺盤子那么深。然后我又想到,很多時候別人的驕傲是我們自己慣的,我們總是在臆想那些有錢、有地位的人一定有著非人之處,也就心生敬佩,給了他們驕傲的可能。不妨我們慢慢接觸,說不定你也會發(fā)現(xiàn)他不過像一只”淺盤子”那么深。
三、上帝的“瓦爾登湖”
說著說著,我們仿佛已經忘了這個大自然是誰的?沒錯,這是上帝的美好創(chuàng)造物。盧梭在書的開始就信誓旦旦地說要為人類試驗出最好的生活心理。其實,讀著讀著,我就想到了始祖生活的伊甸園。雖然在《圣經》的描述里,那時很多的生活細節(jié)還是得靠想象。可我覺得,盧梭在一定程度上也證明了伊甸園的生活心理是最好的。你看,所有的東西都是上帝所有的,他才是主人,你是不是就不會隨意破壞?你想,每個人都把所有的美好歸給神,每日贊美神,那是不是就不會有驕傲,不會有驕傲是不是就不會有紛爭?那么沒有了這些,生活是不是就變得很單純?因為罪惡,我們無法回歸,可是我們是不是得有這有的追求呢?這真是一本挺好的書,有美妙的風景可以欣賞,有很多現(xiàn)實的問題可以思考,盧梭的語言也是這般的語重心長。雖然字數多到看起來有點費勁,而且文中的“子曰”引用高超到讓大部分中國人汗顏,有時間還是可以再看看。
《瓦爾登湖》讀書心得體會 篇25
這是一池清澈的湖水,水中的一草一木一魚一石甚至是藍天云彩的微影浮動,都可盡收眼底;這是一方寧靜的寶地,鳥鳴嚶嚶松風陣陣盡在耳畔。陽光的明媚和煦,世外的寧靜淡然召喚著渴望遠離塵囂的亨利·大衛(wèi)·梭羅,于是他借來一把斧頭,來到了這里,瓦爾登湖畔。
(文章開篇就以對仗工整的語句和充滿詩意的文字,從視覺和聽覺的角度描寫瓦爾登湖的景物,表現(xiàn)了瓦爾登湖湖水的清澈、環(huán)境寧靜、景色優(yōu)美的特點,勾勒出瓦爾登湖優(yōu)美寧靜的環(huán)境,契合著“智者樂水”的美好人物形象。)
瓦爾登湖的風景是卑微的,雖然很美,卻并不壯觀宏偉,甚至在地圖上都找不到它的標記。不常來游玩的人,不住在岸邊的人未必能被它吸引住,可是它深邃澄澈遠離塵囂。梭羅就在它的岸邊用斧頭伐木造自己的房子,獨居林中,方圓一英里之內沒有任何鄰居。就這樣每天出去打水、生活、閱讀、傾聽、種豆、生火、做飯,孤獨了920天。溫暖的黃昏,他常常坐在船里吹笛,看著鱸魚在周圍游來游去,仿佛笛聲已將它們迷住。月光映照在羅紋條狀的湖底,湖底零星散落著林木碎片,深更半夜,月色皎潔,梭羅坐在船里,一連釣了好幾個小時的魚,成群的銀色小魚在月光下尾巴一掃一掃,給水面撩起陣陣漣漪。泛舟湖上聽著貓頭鷹和狐貍的小夜曲及一些不知名的鳥兒的吟唱,這些對于梭羅來說彌足珍貴。他說所有的生物都生活在自然中,黎明來臨自然透過寬寬的窗戶,凝視著室內,神志安詳,心滿意足。在這個湖光瀲滟的湖畔,他細心觀察體驗,看到了人類最原始的生存狀態(tài),親自體會了一餐一飲的艱辛。他了解自然,領會自然,他傾聽他沉思,從中窺探人生,洞悉人生真諦。(第二段則截取了梭羅隱居生活的一個片段,進一步詳細展現(xiàn)了瓦爾登湖迷人的`風光:清澈的湖水映著皎潔的月光,銀色的小魚撩起陣陣漣漪,鳥兒的吟唱和著貓頭鷹、狐貍的小夜曲??意在表明,正因有了如此靈秀山水的熏陶,梭羅才得以漸漸參透生命的真諦,使其人生哲學升入更高的思想境界)
梭羅獨居瓦爾登湖畔并不能視為隱士生涯,更不能將其看成是逃避現(xiàn)實,相反,他是在探索人生,他的寧靜不是一潭死水不是獨善其身。在《瓦爾登湖》結束語中他說:如果一個人按照夢中指引的方向勇往直前,過他想過的日子,那他就會獲得平時意想不到的成功。生活越簡單,宇宙法則就越不復雜,孤獨不成其為孤獨,貧困不成其為貧困,軟弱不成其為軟弱?梢娝麑θ松悩佣羁痰母形。梭羅很自然地讓我想起那個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陶淵明,他的生活理想是落葉繽紛、良田美池、阡陌交通而又雞犬相聞的桃花源,其間沒有戰(zhàn)爭沒有黑暗一片的和諧安樂,看似陶潛在逃離社會,文字中流淌的實則是一種無畏的反抗大膽的斥責,一種深沉的人生追問。
。ǖ谌沃杏锰諟Y明來作類比,強調陶淵明和梭羅一樣,不是逃離社會,而是對現(xiàn)實的抗爭,是對人生的追問和探索,更有力的證明了“如果一個人按照夢中指引的方向勇往直前,過他想過的日子,那他就會獲得平時意想不到的成功”這一觀點,豐富了文章的內容)不論中西方在文化上的差異有多大,在人生的探尋上似乎是血脈相通。柏拉圖借蘇格拉底之口描繪了一個具有清晰統(tǒng)治原則和豐富管理手段的理想之國,托馬斯·莫爾假托神秘旅行家拉斐爾·希斯拉德之口講述了一個沒有貧窮,人民安居樂業(yè)豐衣足食,花草果木令人心曠神怡,一切財產共有的烏托邦,當然還有詹姆斯·希爾頓在《失去的地平線》中描寫的一個在中國西南部深山中的樂園,一片充滿和平、安寧與幸福的人間樂土——香格里拉??太多太多的遐想。桃花源最終無跡可尋,理想之國也不過是幻想,烏托邦本身的含義就是烏有之邦,香格里拉意為心中的日月,如何看得見?而唯有梭羅勇敢地拿起斧頭孤獨地來到瓦爾
登湖畔,親自去探索一番人生,體會一番生活,他是我們未來的引擎人,是寂寞的高歌者。(第四段列舉柏拉圖、托馬斯莫爾、詹姆斯希爾頓等事例,與梭羅形成鮮明對比,表達了對梭羅勇于追尋理想、親自探索人生的精神。)
但寂寞不是保守不是隱退,不是與世隔絕,寂寞是脫離復雜而廉價人際關系的沉思,是心與心默契的對話。他以選擇寧靜的方式選擇瓦爾登湖,選擇那遠離塵喧的恬靜,選擇春日湖畔那份好心情。在湖邊在林中,在瓦爾登澄明的月光下,在蕩蕩的小舟上從容不迫地生活,聆聽生活的教誨和真諦!
。ǖ谖宥挝恼伦詈髣t以生活在喧囂時代的現(xiàn)代人內心的焦灼與噪雜,來有力地反襯梭羅心靈的寧靜與平和。
末尾再次點到瓦爾登的湖光月色,在前后呼應中,寄托了對梭羅自由浪漫的理想生活狀態(tài)的贊美與向往之情。)
。ㄖ髦迹骸斑b想”瓦爾登湖,表達了對梭羅勇于遠離塵囂、感受孤獨、擁抱自然,并從中思索和窺探人生、洞悉人生真諦的贊美之情。)
《瓦爾登湖》讀書心得體會 篇26
讓心靈回歸自然都說心不靜就無法讀懂《瓦爾登湖》,無法走進梭羅的靈魂,無法感受靈魂與自然相融的境界。一天的喧囂漸漸褪去了,夜幕沉沉,燈光昏黃,梭羅的文字總是有一種沉靜的力量,仿佛你已來到了瓦爾登湖畔,沐浴著清風與花香。
《瓦爾登湖》寫于美國由農業(yè)國向工業(yè)國過渡的時期,伴隨資本主義社會工業(yè)化的腳步,美國經濟迅猛發(fā)展,社會不斷進步,蓬勃發(fā)展的工商業(yè)使拜金主義思想和享樂主義思想在社會大眾中滋生蔓延。無止境的物欲使人們貪婪地向自然索取,自然生態(tài)收到了前所未有的創(chuàng)傷。當人們都享受著豐富的物質生活帶來的快樂時,梭羅卻在瓦爾登湖畔建起了木屋,遠離塵囂。
現(xiàn)在似乎有些許懂梭羅的心了。21世紀的中國與19世紀初的`美國不無相似之處。同樣是發(fā)展的轉型期,同樣是以自然生態(tài)為代價的大規(guī)模工業(yè)化,同樣是社會大眾思想的急劇變化。也許此時更甚,因為前所未有的信息化時代悄然來臨,蔓延到社會生活與大眾思想的每個角落。人們的精神活動越發(fā)局限,只關心物質生活和感官享受,用梭羅的話來說,我們這樣的生活不能稱為“真正的生活”。信息時代里,通訊軟件代替了相見,充斥網絡的娛樂信息覆蓋了對社會里善惡的頌揚與鞭笞,浮華光鮮的事物總比樸實平凡的事物獲得更多關注。至始至終,人們都缺少了對現(xiàn)世與自身的反思,然而這一切在時代的大幕下都顯得理所當然了。
當然,這個時代里還存在著有自覺的人,她以自己的視角將這個社
會一部分難以揭開的黑暗暴露在公眾面前,讓更多的人開始反思現(xiàn)世。然而這樣一部講述環(huán)境問題的《穹頂之下》卻遭到無數非議,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它觸犯到了某些群體的利益,但是最讓人寒心的是真正看完這個調查片去反思自己的人寥寥無幾,大多數人只是在網絡上圍觀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擺出事不關己的看客姿態(tài)。
人心浮躁,這已是個不爭的事實,只是不禁質問,這一定就是時代的必然嗎?這其中牽扯到的因素太多,也許我們該關注的是是否有改變人心的必要性與可能性。從每個個體來說,人之間最大的區(qū)別在于思想,思想心性的不同往往會決定人生的走向,體現(xiàn)不同的人生價值。就像讀圣賢書的人與讀網絡小說的人一起聊文學一樣。梁啟超在《學?傉摗分姓f:“世界之運,由亂而進于平,勝敗之原,由力而超于智,故言自強今日,以開民智為第一義。”因此,從更大的層面來說,國民思想素質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一個國家的發(fā)展前途。正如人盡皆知猶太人愛讀書,善于思考,所以我們不難看見許多科學家、商富巨賈都是來自猶太民族。
人心原本就應當是屬于自然的,因為一切生命都源于自然。自然原本的平和、安靜、純潔都該是人心所有。今天,應該嘗試讓心靈回歸自然的可能,也許只是放下手機手捧一本書,只是關掉網絡一段安靜的思考,只是拋開物質你還有更高的追求這樣簡單而已。多久沒有感受過溪流潺潺,鳥啼婉轉,世界原本就比你所想象的更加美好。當心靈回歸自然后,能愈發(fā)感受到安靜思考的魅力,能潛心致學;當心靈回歸自然后,能深切體會到人情的溫暖,能懂得珍惜眼前人;當心
靈回歸自然后,能處變不驚坦蕩闖人生,能走得更遠。夜深了,合上書,睡吧,不必想太多。
《瓦爾登湖》讀書心得體會 篇27
讀了曹文軒定的《黑瓦》之后,我深受啟發(fā),這個故事講的是有一們教中學的老師,她非常的潔癖,甚至正在講課的時候,發(fā)現(xiàn)一個同學的指甲很臟,就鄭重的說:“這節(jié)課,剪指甲!庇谑墙淌依锞拖肫鹆思糁讣椎穆曇,當然,有些女生也受到了自尊心的傷害,罵她是“丑八怪”。辦公室里,其他老師總愛講一些亂七八糟的事,那是時,那們中學老師重重地把筆扔在桌上說:“你們有完沒完”,因此,她很少有朋友和她交談。而我,每次都要去老師那兒看書,老師每次都給我泡杯茶,我們也很少說話,她時常遞給我一把鑰匙,對我說:“你到我姨媽家里去看書吧!我現(xiàn)在在她那住”,我就去了。這樣和朋友想處的'時間就少了許多,朋友讓我別在去了,我就是不聽,就這樣,我去時,又編了個個借口,又忽忽回家去了。
曹文軒的作品字跡清楚,語句通順,體現(xiàn)的情感也非吸引人,讓人很欣賞。因此,我知道了,定作文時不但要寫得真情實感,還要有足夠的耐心、態(tài)度,才能寫好作文,我以后一定會多閱讀曹文軒的作品,更加努力,我相信我的作文會越寫越好!
《瓦爾登湖》讀書心得體會 篇28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边@是唐代詩人王之煥的千古名詩,膾炙人口,又富于哲理。其中的“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笔俏沂芤嬉簧撵`丹妙藥,它時時提醒我:
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學無止境,登高才能望遠。
這首詩是說:夕陽依傍著西山慢慢地沉沒,滔滔黃河朝著東海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風光景物看夠,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層樓。詩人王之渙在登高遠望中表現(xiàn)出來的不凡的.胸襟抱負,反映了盛唐時期人們昂揚向上的進取精神,詩中前兩句把進入廣大視野的萬里山河,收入到短短十個字中,讓我們讀后感到胸襟為之一開,“欲窮”“更上”兩個詞語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這首詩也讓我從一個不求上進、驕傲自滿的人,成為了一名謙虛好學、奮發(fā)上進的好學生,我現(xiàn)在就給你們講一講我的經歷吧!
一次,老師要求我們把課文背熟,我不費吹灰之力就背得滾瓜爛熟了,于是就洋洋自得起來。心想:瞧我多厲害,背得那么熟練,我開始漸漸疏遠課文。但在一次課堂練習中,正好出現(xiàn)了這課的按課文內容填空,我頓時傻眼了,腦子里一片空白,無論我怎么拍打自己的腦袋,都于事無補。下午老師開始報分數,我屏住呼吸,連頭也不敢抬。這時,我的耳邊響起了一個嚴厲的聲音:“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難道你忘了嗎?”我的心像被針刺了一樣痛,要是我不驕傲,努力復習,我怎么會一落千丈呢?
從此以后,便不再混日子,也不再驕傲,開始在學校里用功讀書,只要稍有懈怠,我就會看看這首詩,然后便會充滿力量,開始孜孜不倦的學習。因為這首詩的原因,我已經從一個人見人煩的學生,變成了誰見誰都喜歡的小學生呢!現(xiàn)在回想起來,變化太大了,我就好像童話故事里的“丑小鴨”,變成了“白天鵝”,實在是太棒了!人生就如詩一樣,如果你想把天下的美景盡收眼底,就必須站得更高更遠,如果你想有豐富的知識,想被別人瞧得起,就必須“更上一層樓”。
《瓦爾登湖》讀書心得體會 篇29
起初,這本書是心理老師建議看的,之前并沒有接觸到。一開始覺得會很枯燥,后來隨著一頁頁翻閱著這本書時,深深地被其吸引了。一步步體會到了作者所說的登天的感覺究竟是什么樣的,心理咨詢這樣一個領域又是什么樣的,它跟我們的生活又有什么關系,都得到了答案。反復閱讀,愛不釋手。
《登天的感覺》這本書主要是由作者岳曉松編寫,記錄了自己在哈佛任教心理咨詢師一職中,所接手的的十個典型的案列,并由此指出,對于相應的案列該用怎樣的心理咨詢方法與技巧。具體的案列比如自卑的哈佛女學生、同性戀、是否轉學、職業(yè)去向等等,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自己所遇到的或者周邊朋友所遭遇的典型的問題,所以讀來并不枯燥,反而隨著來訪者一步步的由哭轉為笑,仿佛我們也遇到一樣的情境時,也隨之一起困惑苦惱,最后解開心結,一起成長。這也就是這部書開頭時,作者回答小飯館服務員阿靜的答案,心理咨詢不僅是讓人開心,更是讓人成長。也一點點去體會老教授所說的心理咨詢就是要使人自己感覺良好,猶如登天的.感覺一般。下面我就主要說說我讀后的感受或者說了解學習到的知識。
1、心理咨詢室大致的結構,需要放置什么?就像作者的咨詢室一樣,在林登街5號,里面有一張大海的油畫、乳白色的沙發(fā)、生機勃勃的吊籃等等,能讓人心情平靜的裝飾物。這是想讓來詢者從進門開始,首先能有一個好的環(huán)境。那用到我們的生活中呢,我覺得我們在心情不好時,也可以學著和咨詢室布置一樣,找一些能讓自己心情開朗、平靜的事物,轉移或者分散注意力。
2、什么是心理咨詢?它和心理治療又有什么區(qū)別?心理咨詢就是幫助人們解決一些因為生活、工作、感情等原因所引起的心理方面的問題,像婚姻愛情的失敗、考試作弊等等。而像一些涉及到有心理疾病的,精神病之類的,就不再屬于心理咨詢的部分了,也就該屬于心理治療方面,用的方法也各不相同。
3、心理咨詢具體是怎樣進行的?用了什么樣的方法?每一個個案所用心理咨詢的方法各不相同,當來訪者進入心理咨詢室,你怎樣才能讓他消除防備,對你這樣一個陌生人開懷說出問題,并聽你的忠告。像第一個自卑女學生的,是典型的新生適應不良綜合征。首先讓其宣泄出自己的不良情緒,等她冷靜下來,再進行引導。同時你可以說一些自己身邊也發(fā)生同樣的事情,引起共鳴,拉近距離。然后針對該學生自卑的原因,像轉移比較的對象,可以由別人轉向自己,只要自己成長了,進步了,就是成功,無需太計較別人跟自己的差距。最后給出具體的解決法案,這一步很重要,因為你即使幫每一個來詢者打開了心結,但有的問題,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還是一樣,像后面的同性戀等等一樣。主要運用了現(xiàn)實療法,根據具體困難與挫折解決問題。
4、心理咨詢的意義在哪?這前面有稍微涉及,心理咨詢就是幫助來詢者解決心理問題,使其開心與成長,使自身真正感覺到“猶如登天的感覺”這句話真正的意義。當看著來詢者帶著感激,感謝你為其解決了長久的困惑時,你感覺到的不僅僅是幫助了別人,更是看到了別人在你的幫助下成長。這是一種無法言語的快樂。
5、心理咨詢要注意哪些方面?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咨詢者不能幫助被咨詢者做決定,你只能引導,建議更好的解決問題辦法。像案列是否轉學和職業(yè)去向,你只能建議他去好好比較兩者哪種更是你想要的,坦誠和父母商量等等,堅決不能像我們生活中的直接幫朋友決定,用自己的想法影響來詢者。
總之,這本書確實是一本不錯的書,對我的生活也有很大的幫助,值得反復閱讀、推敲。也是心里咨詢者入門的一本推薦的書。
【《瓦爾登湖》讀書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瓦爾登湖讀書筆記09-03
《瓦爾登湖》讀書心得體會01-01
瓦爾登湖心得體會04-06
《瓦爾登湖》心得體會04-12
梭羅《瓦爾登湖》讀書筆記02-23
瓦爾登湖的讀書心得02-13
瓦爾登湖讀書心得08-18
《瓦爾登湖》讀書心得08-28
《瓦爾登湖》的讀書心得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