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遺傳中的“特例”情況》聽課反思范文
《遺傳中的“特例”情況》聽課反思
聽生物組M老師上生物學科的《遺傳中的“特例”情況》一課。
在本節(jié)課中,M老師非常注重“學生講”。她把資料上的習題按照遺傳中的“四類特例”進行整理和統(tǒng)籌變成課堂練習題,先讓學生動筆練習,然后在巡查中發(fā)現(xiàn)做得較好的同學,再請他們上臺講解,同時老師注重引導和點評。整堂課,變“講堂”為“學堂”,更多的是學生的演算和探究,老師退到幕后擔任組織者、幫助者和引領者。
學生上臺講述他的思路,有四大好處:1、幫助學生學會用學科語言表達,提升學科素養(yǎng)。2、訓練邏輯思維能力。3、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心理素質。4、讓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讓學習成為自己的事,而不是老師的教學任務,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
孔子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經常處于“悱”的狀態(tài),即“想說又不知道怎么說”“心里明白,但表達不完善”。具體表現(xiàn)為他們可以把提的結果演算和推導出來,但步驟缺乏條理性;文字表達題不夠規(guī)范和嚴謹;自己知道怎樣做,但講不清楚等等。在課堂上,讓學生多一些自我陳述的機會,就是訓練學生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并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讓學生“講”,要注意引導其他學生認真“聽”和“評”,不要讓學生“講”成為個別人的事,而與其他學生無關,使得“學生講”成為單向和孤立的事。要讓甲生在講之后,請乙生、丙生等進行點評和補充,這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也促進學生專注聽課,起到“隱性管理”的作用。在上課時,一位“黑衣男”非常清晰地講了一道題,馬老師給予肯定性點評后說:“這道題還有其他解法,哪位同學愿意上臺來講?”立即就有一位“紅衣男”上臺講了一個更為簡潔方便的方法,引來同學們的掌聲。因此,引導學生,“學生講”不是講給老師聽的,而是講給老師、自己和其他學生聽的,作為學生要轉換角色,把自己假設為老師來評價“講者”講得好的地方以及需要改進的地方,乃至對自己的啟發(fā)和借鑒等等。這樣一來,“學生講”成為一個人“有聲講”,全班同學“無聲想”,實現(xiàn)全體深度參與。
【 《遺傳中的“特例”情況》聽課反思】相關文章:
聽課反思10-12
聽課教學反思05-19
《莫高窟》聽課反思08-08
《“貝”的故事》聽課反思03-17
《楊氏之子》的聽課反思04-21
小學聽課教學反思06-02
督導聽課教學反思10-06
語文聽課教學反思03-26
青春遺憶美文10-06
《幸福是什么》聽課總結反思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