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物理《浮力》教學設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初中《浮力》教學設計通用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huán)節(jié)。那要怎么寫好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初中《浮力》教學設計通用,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初中《浮力》教學設計通用1
一、教材分析
本節(jié)《浮力的應用》是在學習了上節(jié)《浮力》,知道浮力的產(chǎn)生及其大小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物體浮沉的條件,知道物體浮沉條件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理解輪船、潛水艇、氣球和飛艇是如何改變浮力或重力,來實現(xiàn)浮沉的,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使學生體會物理就在我身邊,初步學會用浮力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二、學情分析
本節(jié)課學生已經(jīng)掌握基礎知識較扎實,已經(jīng)學習了系統(tǒng)的力學基礎知識,剛學過浮力產(chǎn)生的原因及阿基米德原理,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知識面廣,學習習慣較好,自學能力較強。本節(jié)課主要指導學生應用實驗歸納總結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隨著實驗的總結、拓展,真正發(fā)揮了學生的正常思維潛能,激發(fā)了學生對自然科學的探究,搜集整理浮力在生產(chǎn)、生活中的應用,培養(yǎng)了學生實驗操作能力和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
三、設計思路
根據(jù)浮力知識的教學分解,本節(jié)教學的知識要點:一是物體的浮沉條件;二是浮沉條件的應用。知識本身的難度并不算大,但貫穿在從如何調節(jié)浮力與重力的大小關系去理解浮力的應用事例這個分析過程要求較高,是進行本節(jié)教學的關鍵,為此,本節(jié)教學的策略設計是:從觀察、分析、比較物體的浮沉情況→認識物體的浮沉條件(受力條件和密度條件)→調節(jié)浮力與重力的大小關系→理解浮力的應用(輪船、潛水艇、氣球和飛艇、選種諸方面的應用)。
四、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知道物體的浮沉條件;
知道浮力的應用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分析、了解輪船是怎樣浮在水面的;
通過收集、交流關于浮力應用的資料,了解浮力應用的社會價值。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初步認識科學技術對社會發(fā)展的影響。
初步建立應用科學知識的意識。
五、教學重點:知道輪船、潛水艇、氣球、飛艇的工作原理。
六、教學難點:理解改變物體所受的重力與浮力的關系,能增大可利用的浮力。
七、教學儀器:燒杯、水、體積相同的蠟塊和鐵塊、兩個鐵罐子、沙子、潛水艇模型、熱氣球模型、多媒體課件。
八、教學流程:
。ㄒ唬┬抡n引入
[演示]:1、出示鐵塊和蠟塊讓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它們體積相等。
2、將體積相同的鐵塊和蠟塊同時浸沒在水中后松手。
[現(xiàn)象]:鐵塊沉入杯底而蠟塊上浮最終浮在水面。
[提問]:1、浸沒在水中的鐵塊、蠟塊(松手后)各受到什么力?
。ǜ×、重力)
2、鐵塊和蠟塊受到的浮力相等嗎?
。ㄏ嗟。因為V排相等,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相等。)
3、既然鐵塊和蠟塊受到的F浮相同,為什么松手后鐵塊沉底而蠟塊上。
液體中,物體的浮沉取決于什么呢?
[講解]:物體的浮沉條件:
分析蠟塊:松手后,浸沒在水中的蠟塊所受到的F。綠蠟,所以蠟塊上浮。當蠟塊逐漸露出水面,V排減小,浮力減小,當F浮= G物時,蠟塊最終漂浮在水面。即:F。綠物上浮,最終漂浮。
分析鐵塊:松手后,浸沒在水中的鐵塊所受到的F。糋鐵,鐵塊下沉。到達容器底部后,鐵塊受到F浮、G鐵和F支,三力平衡,靜止在容器底,我們說鐵塊沉底。即:F。糋物下沉,最終沉底。
若一個物體浸沒在水中,松手后F浮=G物,受力平衡,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不變,我們說物體懸浮在液體中。即:F浮=G物,最終懸浮。
總結:通過上述分析,我們知道浸在液體中物體的浮沉取決于物體所受F浮與G物的關系。
(二)進行新課
1、討論:
(1)木材能漂浮在水面,其原因是什么?
。2)把一根木頭挖成空心,做成獨木舟后,其重力怎么變化?它可載貨物的多少怎么變化?重力變小,可以裝載的貨物變多。
[指出]:從浮力的角度看,把物體做成空心的辦法,增大了可利用的浮力,而且這種古老的“空心”辦法,可以增大漂浮物體可利用的浮力。
[質疑]:密度比水大的下沉的物體有沒有辦法讓它上浮或漂浮呢?
2、實驗:
兩個外形相同的'鐵罐子,一個空心,一個裝滿沙;同時按入水中,松手后實心的下沉,空心的上浮最終漂浮。
[質疑]:(
1)鐵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空心的鐵罐子為什么能漂浮呢?可能是因為什么呢?
(因為它是空心的,F(xiàn)。綠物,所以能上浮,最終能漂浮。)
(2)要想讓實心的鐵罐子也漂浮,可以怎么辦呢?
。ò焉橙〕鰜,變成空心的。)
。3)大家的想法是如何調節(jié)的鐵罐子的浮沉的呢?
。‵浮不變,挖空使G物變小,當F。綠物,鐵罐子自然就浮起來了。)
[指出]:上述實驗告訴我們采用“空心”的辦法,不僅可以增大漂浮物體可利用的浮力,還可以使下沉的物體變得上浮或漂浮。
3、應用
輪船
。1)原理:采用把物體做成“空心”的辦法來增大浮力,使浮力等于船和貨物的總重來實現(xiàn)漂浮。
。2)排水量:滿載時,船排開的水的質量。 即:排水量=m船+m貨
[質疑]:1.輪船從河水駛入海里,它的重力變不變?它受到的浮力變大、變小還是不變?(不變,始終漂。
2、它排開的液體的質量變不變?(不變)
3、它排開的液體的體積變不變?
。ㄗ儯押K睛阉,所以V排海水<V排水)
4、它是沉下一些,還是浮起一些?(V排變小了,所以上浮一些) [強調]:同一條船在河里和海里時,所受浮力相同,但它排開的河水和海水的體積不同。因此,它的吃水深度不同。
潛水艇
[學生實驗]:
潛水艇能潛入水下航行,進行偵查和襲擊,是一種很重要的軍事艦艇。它是怎么工作的呢?我們用打吊瓶用的小塑料管來模擬潛水艇。請同學們利用和塑料管連接的細管給塑料管吹氣或吸氣。
現(xiàn)象:吸氣時,水逐漸進入管中,管子下沉;吹氣時,管中的水被排出,管子上。
[質疑]:
。1)小塑料管浸沒在水中所受F浮是否變化?
。ㄋ芰瞎苄巫兒苄。琕排基本不變,所以可以認為F浮不變)。
。2)那它是怎樣上浮或下沉的呢?
(吹氣時,水從管子中排出,重力變小,F(xiàn)。綠物,所以上;吸氣時,水進入管子,重力變大,F(xiàn)。糋物,所以下沉)
[講解]:潛水艇兩側有水艙,當水艙中充水時,潛水艇加重,就逐漸潛入水中;當水艙充水使艇重等于同體積水重時,潛水艇就可懸浮在水中;當壓縮空氣使水艙中的水排出一部分時,潛水艇變輕,就可上浮了。
潛水艇:
原理:靠改變自身重力來實現(xiàn)在水中的浮沉。
[強調]:潛水艇在浸沒在水下不同深度所受浮力相同。
氣球和飛艇
[演示]:“熱氣球”的實驗。
[質疑]:酒精燃燒后袋內空氣密度怎樣變化?
原理:ρ氣<ρ空氣,使它受到的F浮>G物而升空。
[討論]:要使充了氦氣、升到空中的氣球落回地面,你們能想出什么辦法?要使熱氣球落回地面,有什么辦法?(放氣或停止加熱)
其他應用
密度計、鹽水選種等。
初中《浮力》教學設計通用2
【課標要求】
通過實驗,認識浮力。
探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學習目標】
1、感受浮力的存在及方向。
2、經(jīng)歷探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3、會運用阿基米德原理。
4、養(yǎng)成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協(xié)作精神。
【學習重難點】
1、探究浮力與哪些因素有關。
2、應用阿基米德原理。
【評價目標】
1、通過演示實驗一、二達成目標1.
2、通過實驗二和實驗三達成目標2和4.
3、通過達標測試達成目標3.
【學習過程】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一、創(chuàng)設情境,設疑激趣
放映幻燈片,提問,并板書課題。觀看、思考、回答通過觀看圖片:死海中的人
可以仰面看書;輪船在水中航線
航行;節(jié)日放飛的氣球等,引出課題。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任務一:感受浮力
實驗一:讓學生將乒乓球按入水中,松手。
提醒學生注意觀察到得現(xiàn)象,并設疑:乒乓球為什么會浮上來? 再設疑:乒乓球靜止時受幾個力得作用? 點評學生的受力分析情況并適時給予鼓勵。
總結:乒乓球除了受到重力外,還受到浮力得作用。且浮力得方向是豎直向上。實驗二:讓學生將鐵塊放入水中,松手、設疑:鐵塊受浮力嗎?
當調動起學生的求知欲望時,引導學生做課本上的實驗,并提出實驗要求。
巡回指導。
學生報告數(shù)據(jù)時板畫物體受力示意圖。
提出問題:為什么在空氣中鐵塊拉彈簧測力計的力大?而同一個鐵塊浸入水中時拉彈簧測力計的力卻小了? 聽取學生匯報,給予適當?shù)难a充說明,得出結論,并板書浮力大小的表達式及浮力的方向。
通過觀察、思考,發(fā)表自己的觀點。
組織語言敘述:乒乓球受力情況,并上黑板畫出離得示觀察鐵塊的運動情況。
引起認知上的沖突。
學生通過回答,爭論,對需要探究的問題更明確。
根據(jù)要求進行實驗,并記錄數(shù)據(jù)。
比較數(shù)據(jù):思考,討論,發(fā)表自己的觀點。
意圖。通過實驗感受浮力。
任務二:經(jīng)歷探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提問:浮力跟什么因素有關?耐心聽取學生的猜想,并對各種猜想提出疑問,最后達成共識。
引導學生做實驗去驗證。(為學生提供實驗器材) 巡回指導。
聽取學生匯報。引導學生學會評估。
而后得出結論。并點出這一結論2000多年前阿基米德就得出來了。它不僅適用于液體也適用于氣體帶著疑問思考。
發(fā)表自己的觀點。
根據(jù)要求進行實驗操作,認真觀察實驗現(xiàn)象,記錄實驗數(shù)據(jù),通過探究實驗,思考,回答。
通過實驗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任務三:應用阿基米德原理。
出示題目,讓學生限時完成。
(教師巡視。)完成后讓學生展示答案并理由。
1、用彈簧秤在空氣中稱一鐵塊,測得重20牛,當把這個鐵塊的一部分浸在水中時,彈簧秤的讀數(shù)為16牛,這時鐵塊受到的浮力是 牛,若將鐵塊全部浸沒在水中,鐵塊受到的浮力是10牛,這時彈簧秤的讀數(shù)為 牛。
2、一個燒杯裝滿水,將一個體積為120厘米3的物體放入燒杯中,溢出的'水重為1牛,此物體所受的浮力是。
3、掛在彈簧測力計上的鐵塊重7.9N,當它全部浸沒在水中時, 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 6.9N, 鐵塊受到的浮力是 N,如果鐵塊剛好有一半體積露出水面, 鐵塊受到的浮力________N,測力計的示數(shù)________N。 4.質量是395克的鐵塊全部浸入水中,它受到的浮力是多大?如果把這個鐵球放入水銀中,它受到的浮力又是多大?(已知ρ鐵=7.9×103千克/米3)。
5、一個鋁球重4.5牛,體積為0.5分米3,如果把這個球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多大?靜止時它受到的浮力又是多大按時完成題目。說出題目答案并理由學以致用
三、歸納總結,說出收獲
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大膽敘述自己的收獲
培養(yǎng)學生的歸納總結并表達能力。
五、布置作業(yè),鞏固升華
課后3.4.6.選作:5認真完成作業(yè)。發(fā)散思維,張揚個性。
初中《浮力》教學設計通用3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認識浮力及其方向;
2、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實驗、觀察,了解浮力是怎樣產(chǎn)生的;
2、經(jīng)歷探索浮力大小等于什么的過程;
3、從日常生活現(xiàn)象入手,培養(yǎng)學生分析概括能力、解決問題能力與動手操作能力。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培養(yǎng)學生樂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知識的興趣;
2、培養(yǎng)學生大膽猜想,在實驗過程中勇于創(chuàng)新精神。
【教學重點】
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教學難點】
通過實驗驗證浮力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
【教學方法】
學生分組合作探究式教學。
【教學用具】
乒乓球、燒杯、彈簧測力計、細線、溢水杯、石塊、鋁塊、銅塊、橡皮泥、小木塊、水、酒精、食鹽水、砂石適量、飲料瓶、水桶。
【教學流程】
一、引入新課:從生活走向物理
教師提出問題:在你們的生活中,經(jīng)?吹接行┪矬w漂在水面上如:鴨子、輪船……同學們想過這里面蘊含著什么物理知識嗎?為什么不會游泳的人穿上救生衣便不會淹死了,你們想過嗎? 今天我們一塊兒來研究一下。
二、探求新知
學生活動一:研究浮力的產(chǎn)生及其方向各組同學分別把實驗桌上的不同物品放入燒杯中的水中,觀察現(xiàn)象。
思考:乒乓球、木塊為什么浮在了水上。根據(jù)我們學過的二力平衡的知識對其進行受力分析。請同學們自由回答,找學生代表上講臺畫出受力分析。
教師總結:對答對的同學給予肯定表揚,不對的同學給予鼓勵指正。從而得出浮力的概念及其方向。
教師提出問題:在剛才的實驗中,石塊、橡皮泥沉入了水底,沉入水底的物體受浮力嗎?請你們利用手中的器材驗證一下。
學生活動二:探究在水中下沉的物體也受浮力
各組同學分別做實驗,教師巡回指導,對不知如何的學生給予點播。實驗做完后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在水中下沉的物體也受浮力并引導學生歸納出測浮力的方法:用彈簧測力計測浮力。物理學中把這種測浮力大小的方法,叫等效轉換法。
得到一個求浮力的公式F。紾-F液
[設計說明:讓學生體驗物體在液體中確實要受到浮力的作用,并引導學生尋求測量物體所受到浮力大小的簡便方法。這樣學生不僅學到了知識,還學會了解決物理問題的方法。將課堂還給學生,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
練習鞏固:(完成后面本節(jié)練習題1.2。)
學生活動三:探究:探究浮力的大小與什么有關?
1、下面我們來進行一個“造船比賽”:用大小相同的橡皮泥做船,用砂石作貨物,看一看,誰做的船載的貨物多?并思考: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關?
學生動手實驗并交流
2、將飲料瓶慢慢壓入水桶,體會浮力的變化,觀察水位變化情況,物體浸入液體中的體積變化情況。從中獲得啟示,進一步想象: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關。
3、同學們都知道“死海不死”吧,請你們實驗其中的原理。并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關。
在做以上的實驗時學生可能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與排開液體的體積、物體的重力、物體的`體積、物體的質量、物體的形狀、深度、液體的密度等因素有關系。
教師引導學生把猜想合并歸類,引導各小組認領實驗課題。(提醒學生實驗時用“控制變量法”)
學生分組探究:
。1)探究浮力與物體的密度的關系;
。2)探究浮力與深度的關系;
(3)探究浮力與液體的密度的關系;
。4)探究浮力與物體排開液體體積的關系;
。5)橡皮泥探究浮力與物體形狀的關系。
各小組根據(jù)要探究的課題,設計實驗。設計完畢,組織各小組先討論設計的實驗步驟,進一步修正完善。然后根據(jù)修正的步驟探究課題,設計記錄實驗數(shù)據(jù)表格并交流,最后得出實驗結論。
學生匯報實驗過程與結論。
教師總結:浸入液體中的物體所受的浮力與液體的密度和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與物體浸沒在液體中的深度、物體的密度、重力、體積、物體的形狀等無關。
[設計說明:讓學生從現(xiàn)有的知識水平出發(fā),通過動手實驗,不斷的思維,提出可能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并進行歸類,分成各個獨立的可能因素讓各小組認領課題。通過學生團隊間的協(xié)作,進行方案設計,并對設計的方案從理論上的正確性、操作上的可行性進行全班交流討論,思辨、質疑和完善。]
練習鞏固:(完成后面本節(jié)練習題3.)
學生活動四: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學生先看課本自學,不懂的與同學交流、或問老師,然后動手試著做實驗進行探究。實驗做完后互相交流實驗結論。
教師總結:首先對實驗中的誤差進行分析然后得出結論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即:阿基米德原理(F。紾排)
推導公式:F。紾排=m排g=ρ液gV排(在一次強調浮力與液體的密度、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的關系)然后說明阿基米德原理不僅適用于液體也適用于各種氣體。
[設計說明: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是本節(jié)的重點,讓學生自己動手進行實驗探究,經(jīng)歷知識建構過程,便于對知識的理解。由于此實驗較難做教師注意做好引導,這樣才符合認知過程。] 練習鞏固:(完成后面本節(jié)練習題4.5.)
三、本節(jié)小結
最后,由學生交流本節(jié)課在知識上有哪些收獲、哪些遺憾.通過交流、回顧來進一步鞏固本節(jié)課的知識。
[設計說明: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各抒己見,對學生的見解,教師都應予以肯定。教師最后畫龍點睛,簡要概括。] 【課后反思】
1、教師應敢于放手讓學生親自動手進行實驗探究,使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轉變?yōu)橹鲃荧@取知識,通過實踐使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2、將探究浮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交給學生去做,這樣使同學們既對實驗結論加深了印象又幫助學生們解決較難的浮力實驗題做下了鋪墊。
初中《浮力》教學設計通用4
【設計理念】
1.從生活中浮力現(xiàn)象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將所學知識用于生產(chǎn)生活中,去解決實際問題,做到學以致用; 2.在研究問題過程中,引導學生注重科學方法探究,提倡多種學習方式,使學生成為知識“發(fā)現(xiàn)者”、“創(chuàng)立者”,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3.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通過自己設計、思考、討論、實驗等方式參與到教學過程中,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教材分析】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2、認識浸沒在液體和氣體里的物體都受到浮力;
3、理解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4、初步了解浮力在輪船上的應用。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實驗體驗浮力的廣泛存在;
2、通過探究理解f。絞排;
3、體驗由“實踐→理論→實驗→實踐”的探究過程。
三、教學重點、難點
1、通過實驗猜想浮力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
2、探究浮力與排開液體重力的關系。
四、教學方法
1、邊觀察、邊實驗、邊討論的啟發(fā)式教學。
2、探究式教學。
五、教具和媒體
氫氣球、乒乓球、土豆、彈簧秤、阿基米德演示器、水桶、盆子、鹽、雞蛋、飲料桶、燒杯、水等
【教學過程】
一、設情導入
師:演示實驗,乒乓球從水中浮起來,氫氣球離開手上升,是什么力使它們上升?
生:浮力。
師:(出示課題:浮力)生活中還有那些受到浮力的物體?
生:(舉例)
二、探究新知
師:請看這兒有兩例受浮力的`例子(投影圖片)這些浮在水面上的物體能受到浮力,那么放入水中要下沉的土豆受不受浮力呢?
生:(思考回答)
師:下面用實驗來探究(投影)想想做做:在彈簧測力計的下面懸掛一個土豆,再把土豆浸在水中,比較前后兩次測力計的示數(shù)。
生:(實驗、討論、發(fā)現(xiàn))
師:(歸納發(fā)現(xiàn)投影)一切浸沒在液體或氣體中的物體都受到浮力;浮力的方向:豎直向上;浮力的大。簭椈沙觾纱蔚淖x數(shù)差;(獲得了一種測量浮力的方法)
師:如果我們換上其它的物體,浮力的大小會變化嗎?下面我們還是用實驗來探究。(投影)想想做做:
1、在水桶中裝大半桶水,用手把空的飲料瓶按入水中,體會飲料瓶所受浮力及其變化,同時觀察水面高度的變化;
2.將雞蛋放入清水里,然后不斷加鹽,觀察雞蛋怎樣運動,思考浮力有無變化。
生:(實驗、思考、發(fā)現(xiàn))物體在液體中的浮力的大小可以發(fā)生變化。
大小與浸沒的體積有關、與液體的密度有關。
師:(歸納學生的發(fā)現(xiàn),浮力的大小與排開液體的體積大小有關,與液體的密度有關)
師生:通過實驗我們發(fā)現(xiàn)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體積和液體的密度有關,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液體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師:我們能不能影響浮力大小的兩個因素歸結為一個因素呢?
生:質量。
師:質量越大?什么越大?
生:重力。
師:下面我們用實驗來探究:(投影)探究: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重力的關系
小組討論:設計思路、如何利用手邊的器材設計。
生:前臺展示實驗方法。
師:(投影實驗設計方案:如果水沒有溢出,我們怎樣判斷塑料塊排水的多少?兩種設計圖,引導學生設計數(shù)據(jù)表格,分發(fā)記錄數(shù)據(jù)表格,說明1.2分別是浸沒、部分浸在)
生:實驗。
師生:分析得結論
初中《浮力》教學設計通用5
一、教學設計理念
隨著知識經(jīng)濟時代的到來,社會需要的是具有創(chuàng)新和實踐能力的人才,這就要求我們不僅僅要“學習物理”,更重要的是要“探究物理”。在“探究”中提出物理問題,在“探究”中經(jīng)歷并體驗科學探索的歷程,在“探究”中將物理學習跟生活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在“探究”中將物理學習最終歸于生活。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將科學探究的要素淋漓盡致的體現(xiàn)出來,使學生在探究中敢于質疑、勇于辯論,在充分交流中比較、篩選出最佳的實驗方案。而當學生遇到困難時,教師的指導作用突顯出來,從而使師生互動不再停留在形式上,而具有實質意義。這樣一堂鮮活的課上完后,學生收獲的不只是知識,還收獲了研究問題的方法,從而使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得到培養(yǎng)、提高。因此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是讓學生知道浸在(漂浮、懸浮、下沉)液體中的物體,都受到液體對它施加的豎直向上的浮力,知道如何計算浮力的大小,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認識浮力并知道浮力的方向。
2.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實驗探究認識浮力。
2.經(jīng)歷探究“浮力大小等于什么”的`過程。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協(xié)作精神。
2.學習阿基米德善于觀察思考的精神。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1.通過實驗探究認識浮力及其方向,會測量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
2.阿基米德原理。
教學難點: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的過程。
四、實驗器材
演示實驗器材:鐵架臺、重垂線、雞蛋、食鹽水、乒乓球、大燒杯、紅毛線、水桶、水盆,準備一組與學生所用完全相同的實驗器材(便于學生上講臺演示實驗方案)。
學生實驗器材:橡皮泥、小石塊、小木塊、鐵釘、乒乓球、燒杯(100ml)、彈簧測力計、溢水杯、小桶、空易拉罐、水槽、細線。
五、教學過程
1.引入新課
課件展示生活中有關浮力的事例:漂浮在水面的輪船、木塊、水鴨子、人,浸沒在水中的潛水艇等。
引導學生提出問題:事例中的輪船、人等為什么會浮在水面上?
小組合作學習,嘗試分析這些現(xiàn)象的原因。
通過討論交流使學生認識到:這些現(xiàn)象與浮力有關;不僅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會受到浮力,而且浸在氣體中的物體也會受到氣體對它的浮力。然后讓學生列舉生活中的浮力現(xiàn)象,想了解哪些有關浮力的知識,從而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引出本節(jié)課的課題。
2.新課教學
模塊一:感知浮力的存在,建立浮力的概念
【初中《浮力》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初中物理《浮力》教學設計03-19
浮力教學設計01-24
《浮力的應用》教學設計07-07
浮力教學設計15篇03-09
浮力教學反思04-08
《浮力》教學反思04-08
關于浮力的教學反思04-13
浮力教學反思(精選12篇)04-07
初中教學設計03-09
《浮力》的教學反思(通用12篇)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