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仲永》教學設計優(yōu)秀集錦(5篇)
作為一名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tǒng)化規(guī)劃教學系統(tǒng)的過程。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傷仲永》教學設計優(yōu)秀,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傷仲永》教學設計優(yōu)秀1
【教案背景】
《傷仲永》是語文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第五篇課文,是這一冊的第一篇文言文。這個單元安排的是以“成長”為主題,通過了解課文中人物的成長歷程,讓學生能夠正確對待成長中的苦與樂,得與失,成與敗。
【教學課題】
《傷仲永》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寫的一篇借事說理的議論文,作者講述了方仲永由一個“神童”變成一個普通人的經歷,并由此引發(fā)議論,“一個人能否成才,與天資有關,更與后天所受的教育及自身的學習有關”這一道理。
【教材分析】
《傷仲永》是一篇說理文言文,它的特點是借事說理,借仲永故事來闡明作者的觀點。說理的同時還蘊含了作者深厚的情感。
一、達成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掌握生字的讀音、難詞的意思,理解課文內容。
2、概括文中的故事,學習寓理于事的寫作方法。
3、了解古漢語中的一詞多義現(xiàn)象。
4、借助注釋和工具書,閱讀、釋義,以養(yǎng)成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1、誦讀法、導讀法、討論法、質疑法。
2、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能夠閱讀、釋義,以養(yǎng)成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懂得人的知識才能不是一成不變的,后天的勤奮起決定性作用。讓學生認識到后天教育對成才的重要性,從而自覺學習。
二、教學重點
理解本文方仲永從天資過人到泯然眾人矣的原因。
三、教學難點
文章的立意
四、教學方法設想:
一 、 布置自讀,要求:憑借工具書和課文注釋逐字逐句讀懂課文,同時記下疑問,準備在老師教讀時提出。自讀在課內進行。
二、 試改變教師逐句串講的傳統(tǒng)教法,在學生認真自讀的基礎上,小組合作探究,從抓字、詞、句入手,逐步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文章中心,務使學生對文章的思想內
容和人物形象獲得完整、鮮明的印象。
三 、“以提問與指點代替多講”,減輕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性,著眼于培養(yǎng)學生自讀淺
易文言文的能力。
教學課時:2課時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1、網上搜集類似文中成長過程的事例,在教學中穿插融入。
2、制作ppt
學生準備:
預習課文,結合注釋,初步了解文章內容。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自讀課)
一、設置話題,導入新課
二、介紹作者
三、 學生自讀課文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設置話題,導入新課
什么是天才?(學生回答)是啊,“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靈感”一個人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能與時俱進,成為順應時代的有用之才。反之,如果你不學習,哪怕你是一個神童,也會隨著時間的流逝,銷蝕成一個庸才、甚至蠢材。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傷仲永》里的主人公方仲永,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例子。
二、介紹作者:
百度搜索,查相關資料。
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號半山,江西臨川人,世稱“臨川先生”,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晚年封為荊國公,故稱“王荊公”,謚號"文"。著有《王臨川集》、《王文公文集》,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 蘇洵 蘇軾 蘇 轍 歐陽修 曾鞏 王安石
三、 學生自讀課文
(一 ) 解題。
1、板書課題:傷仲永,“傷”字是什么意思?
2、布置學生看本文注釋,了解文章出處。
。ǘ┳灾鲗W習
1、聽讀課文,注意字音、語氣、停頓。
2、自由朗讀課文,結合字典,正字、正音。
3、譯讀課文
對照注釋及工具書,理解課文大意,圈點勾畫不理解的地方,小組討論,師做適當
點撥。
重點識記下列詞語:
1、解釋加點字詞的意思。
世隸耕( ) 未嘗識書具( )即書詩四句( ) ……
自為其名( )日扳仲永( )環(huán)謁于邑人( ) …….
不能稱前時之聞( )受之天也( ) 卒之為眾人( ) ……
固眾人( ) 得為眾人而已也( ) ……
2、明確詞類活用。
① 父異焉( ) ② 邑人奇之( )
、 父利其然也( )④ 賓客其父( ) ……
、 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 ) .
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組內合作探究,自己翻譯文章,不懂的地方,班內解決,再不會的,老師講解。
四、試著背誦課文第一段
1、自由背誦
2、指名背誦,師生共評
3、齊背
五、布置作業(yè)
1、抄寫課文中重點字詞及含義。
2、理清故事脈絡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本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學生復述課文內容,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二、自主學習
1、題目中的“傷”字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傷?
2、第一段為什么特別交代方仲永“世隸耕” ?
3、 五歲時的方仲永表現(xiàn)出了怎樣的。才能?在文中勾畫語句。提示字義:書、為、意、一、可觀。
4、邑人和父親是怎樣對待方仲永的?讀課文,勾畫語句。提示字義:稍稍、賓客、利、日、泯然。
5、方仲永的變化經歷了哪幾個階段?找出文中的語句朗讀。
三、合作探究 精講點撥
1、方仲永由天資過人變得“泯然眾人”,原因是什么?
原因是一、“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貪圖小利,目光短淺,而“不使
學”。
二、方仲永“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沒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2、最后一段的議論講了什么道理?
指出方仲永才能衰退是由于“受于人者不至”,強調了后天教育的重要。
3、本文為什么詳寫方仲永才能初露時的情形?
一是說明“仲永之通悟”是“受之天”,與后文“泯然眾人矣”形成強烈對比。
二是點明“泯然眾人”的原因是未能受到正常的后天教育。
意在以方仲永為反面的例子,說明“受之人”即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4、“余聞之也久”這句話在本文敘事中有什么作用?
本文敘事采用了見聞錄的方式,第一段是“聞”,第二段是先“見”后“聞”。
這種見聞錄的方式給人以真切真實之感。
5、怎樣認識“受之天”與“受之人”的'關系?參考: 。
作者所說的“受之天”,是指人的天資;“受之人”,是指后天教育。
作者認為,二者之間,后者更為重要,即后天教育對一個人是否成才是至關重要的,這一觀點無疑是正確的。
6、歸納主題
以方仲永的事例,說明后天教育對成才的重要性。
學生分組討論,交流展示,師作補充。(可結合學生的成長經歷談,讓學生認識到,學習知識,聰明固然重要,但后天的勤奮努力更重要。)
四、當堂檢測
1、指出下列句中的“之”、“其”各指代什么?
忽啼求之( ) 借旁近與之( ) 傳一鄉(xiāng)秀才觀之( )
余聞之也久( )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 )
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 )
2、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兩項是( )
A、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隸:屬于)
B、父利其然也(利:認為有利)
C、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環(huán)謁:四處奔跑)
D、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 收:聚、團結 )
E、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嘗:曾經)
F、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受:忍受)
3、刻畫出方仲永父親貪圖小利而愚昧無知的句子是:
4、方仲永命運變化的關鍵因素是三個字:五、擴展遷移
1、什么是天才?怎樣成為天才?
2、說說你所知道的有關“天才與勤奮”的名言警句或古人勤學的故事。
課件展示名人名言和古人勤學故事事例。古希臘演說家得摩斯梯尼的故事。見。
《傷仲永》教學設計優(yōu)秀2
知識目標:
積累文言詞匯;
了解仲永“泯然眾人”的原因。
能力目標:
正確、流利地朗讀文章能力;
引導分析人物最終變成常人的思考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引導學生意識到后天學習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積累文言詞匯;正確、流利地朗讀文章。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分析人物最終變成常人的`原因以及后天學習的重要性。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方法:
三段九環(huán)節(jié)教學法、整體感知法、自主朗讀法、合作探究法。
教學流程預設:
一、準備階段
1、 身心準備。以4月23日“世界讀書日”為話題,展開交流討論。
2、 導入課題,板書課題。
3、 知識準備。
二、導學階段
(一)自讀文章、整體感知。
1、要求:讀準字音、讀準節(jié)奏。
2、重點字音提示(ppt2):隸、邑、扳、謁、泯然
3、師生交流
4、齊讀
。ǘ、默讀文章、自主翻譯。
1、要求:默讀文章 1—2自然段、結合課文注釋、自主翻譯。
2、師生交流(教師翻譯第一段,故意翻譯錯誤幾個古今異義詞,學生糾錯)
3、重點字義提示(ppt3):隸、嘗、異、自是、立就、文理、環(huán)謁
。ㄈ 、再讀課文、合作探究。
1、 仲永的變化歷經幾個階段?從那些句子可以看出來?
2、“泯然眾人”的原因是什么?
3、 師生交流、雙邊對話、板書。
三、應用評價階段
1、 你從仲永的變化得到什么啟示?有什么看法?
。ㄍ晟瓢鍟,完成情感目標)
2、 拓展延伸:評價學生的看法;引入教師的看法;延伸名人的詩文。
嘆仲永
仲永平庸因自我,父圖其利再銷磨。
當年神采引風波,如今思緒無奈何。
觀古知今恒心變,讀書養(yǎng)志毅力多。
人生哪來輕易事?唯勤唯實永拼搏。
勸學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佌媲
3、 作業(yè)布置:
預習文章第三段,看看作者王安石的看法。
課下搜集“江郎才盡”的故事,對比閱讀。
背誦全文。
板書設計:
傷仲永
第一步
神童—————凡人——————眾人
個人 家庭
說明:以“天字”為雛形,引出線索、階段、原因(天,本義人的智慧、天資)
傷仲 永
神童 凡人 眾人
荒廢 利益
《傷仲永》教學設計優(yōu)秀3
【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2、掌握常用文言詞語,翻譯課文。
3、學習本文借事說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掌握重點文言詞語,翻譯課文。
2、認識到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課前準備】
1、預習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2、解決生字詞。
【教學內容】
《傷仲永》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寫的一篇議論文。作者先講述了方仲永由一個神童變化成一個普通人的經歷,然后由此引發(fā)議論,表達了對這位神童的惋惜之情。教學本文,除讓學生熟練地翻譯課文外,還要重點引導學生理解方仲永變化的原因,并從中汲取教訓。
【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
講述一些被人認為笨或不聰明的人經過不懈努力而終于取得成就的故事導入新課。
(也可讓學生講述)
二、整體感知
1、明確學習目標。
2、朗讀課文:
第一遍,教師范讀或放錄音,學生在聽的過程中:
、 劃出生字詞。
、 注意句子的停頓,并用鉛筆在課文中作出標記。
第二遍,學生自由誦讀,進一步感知課文內容。
第三遍,學生齊讀,注意下列加粗字的注音:
扳(pān) 環(huán)謁(yè) 稱(chèn) 泯(mǐn)
三、疏通文意
1、學生借助注釋和工具書,將課文翻譯成現(xiàn)代白話文,并將不懂之處標出來,然后四人小組討論交流,最后小組代表翻譯課文。
(其他成員可進行補充)
2、全班同學討論交流,解決四人小組不能解決的問題:
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已學過的文言文知識解決問題,讓學生領會課文大意,最后強調本文重點文言詞語:
、 未嘗識書具(曾經)
、 即書詩四句(寫)
、 自是指物作詩立就(此)(完成)
、 其文理皆有可觀著(文采和道理)
、 邑人奇之(對感到驚奇)
⑹ 稍稍賓客其父(以賓客之禮相待;把當作賓客)
、 父利其然也(認為有利可圖)
、 不能稱前時之聞(相當)
、 賢于材人遠矣(比)
、 則其受于人者不至也(被)
四、齊讀課文,解決以下問題
1、方仲永的變化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2、方仲永由天資過人變得泯然眾人的原因是什么?
3、文章最后一段議論講了什么道理?
4、學完本文,你有何感想?
四人小組討論交流,明確:
1、方仲永的變化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仲永生五年其文理皆有可觀者。方仲永天資過人,具有作詩才能;第二階段: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才能衰退,大不如前;第三階段:又七年泯然眾人矣。完全變成了一個平庸之人。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不使學。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3、指出方仲永才能衰退是由于受于人者不至也。強調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4、學生自由談感想,可以從仲永自身的角度談,也可以從仲永的父親的角度談,還可以聯(lián)系實際來談。只要觀點是從本文中提煉出來的`,中心明確,語言流暢即可。
五、小結
1、借事說理的方法。
本文采用借事說理的方法,以方仲永為實例,說明了后天教育對成長的重要性。文章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敘寫了方仲永由天資過人到泯然眾人的變化過程。第二部分由此引發(fā)議論,表明了自己的觀點。
2、語言簡潔生動。
六、拓展
口頭說文讀《傷仲永》有感。
說文要求:
1、理解文意,多角度思考;
2、語言流暢,中心明確。
《傷仲永》教學設計優(yōu)秀4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讓學生利用課文注釋和工具書讀懂課文;
2、 學習本文借事說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點:
1、掌握文言實詞、虛詞;
2、借事說理,材料與觀點的關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觀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什么是天才?怎樣才能成為天才?長期以來,人們一直思索這些問題。古往今來,有許多激勵人們成才的格言,例如“天才來自勤奮”“聰明在于積累”等等。今天我們學習的《傷仲永》也是一篇關于天才的文章。
二、介紹作者:
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字介甫,晚號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引導學生復習學過的王安石的古詩)
本文采用隨筆的形式而寫。借—件事來抒發(fā)作者的感情或闡明某種觀點、敘述是基礎,闡明道理是核心。文題含義:為仲永的經歷遭遇而感傷。
三、整體感知
1、明確學習目標
。1)朗讀課文:
第一遍,學生自由誦讀,感知課文內容。
朗讀注意:讀準字音 找準停頓 拿準語調 讀出語氣
第二遍,指名讀課文。
第三遍,學生齊讀。
。2)疏通文意:學生借助注釋和工具書,將課文翻譯成現(xiàn)代白話文,并將不懂之處標出來,然后四人小組討論交流,最后小組代表翻譯課文。(其他成員可進行補充)。
。3)全班同學討論交流,解決四人小組不能解決的問題。
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己學過的文言文知識解決問題,讓學生領會課文大意。最后強調本文重點文言詞語。
傷仲永哀傷,感傷
父異焉。 感到奇怪
邑人奇之。 以…為奇,認為(他)是奇人
稍稍賓客其父紛紛把……當作賓客
父利其然以……為利
四、分析理解課文內容,領會課文主旨
1、方仲永的變化經歷了幾個階段?其原因是什么?
明確:
(1)方仲永的變化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仲永生五年……其文理皆有可觀者。方仲永天資過人,具有作詩才能;第二階段: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才能衰退,大不如前;第三階段:又七年……泯然眾人矣。完全變成了一個平庸之人。
原因:從方仲永個人情況來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huán)渴于邑人,不使學”。從道理上來說,原因是作者在后面的議論中所認為的那樣,方仲永“卒之為眾人” ,是因為“受于人者不至也” ,即沒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2、題目是《傷仲永》,但全文從頭到尾沒有一個“傷”字。試問:題目改為《記仲永》行不行?
文章以“傷仲永”為題,寫的`是可“傷”之事,說的是何以可“傷”的道理,字里行間流露著作者對一個神童最終“泯然眾人矣”的惋惜之情,對“受之天”而“受于人者不至”者的哀傷之情,并以鮮明的態(tài)度表明的觀點,這是借事說理的方法。
五、齊讀全文,學習了本文,你得到哪些啟示?
才能有賴于后天的學習和培養(yǎng),即使是天賦很高的人,如果不加以教育和培養(yǎng),也會變成平庸無能的人。
六、總結:
人的智力發(fā)展存在著某些差異,但這不是起決定作用的因素,起決定作用的因素是后天的教育和學習。青少年應正確認識自己:天資好的,加上勤奮學習,可能成為棟梁之材;反之,即使天資再好,如不學習,同樣會碌碌無為。另一方面,即使天資差的人,如勤奮學習,也可以成為有用之才。
《傷仲永》教學設計優(yōu)秀5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掌握有關文言實詞的意義和用法,加強文言文的朗讀訓練,注意朗讀的節(jié)奏。
2、過程和方法:指導學生準確朗讀課文,借助工具書讀懂故事,并能復述故事,感悟故事。通過充分的活動,引導學生合作學習,探究問題,積累知識。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準確把握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悟故事所蘊含的道理,引導學生正確處理天資和后天學習的關系。
教學重點
1、掌握重點文言詞語,翻譯課文。
2、認識到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
1、抓住本文借事說理的特點,弄清材料與觀點的`關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觀點。
2、注意本文詳略得當?shù)膶懛,揣摩精當(shù)恼Z言。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教師:同學們,上課前我先講一個小故事,大家聽了后,要說出這個小故事是從哪個成語里講出來的,也可以給這個小故事加個小標題————
話說,南朝梁時,南京有個叫江淹的人,他從小天資非凡,才思敏捷,6歲就能寫詩。盡管他家境貧寒,但他勤奮讀書,辛勤寫作,年輕時就擅長詩賦,享譽文壇?墒,當他官至光祿大夫時,他的才華就慢慢衰退了,不如從前了,寫出的詩文平淡無奇。到了晚年更糟糕,他才思枯竭,寫來的詩文竟沒有一句佳句。人們說他的才思盡了。
學生:江郎才盡。
教師:對。ń處煱鍟敖刹疟M”4個字)不過這節(jié)課我們學的不是“江郎才盡”的故事,而是一個“方郎才盡”小文章。(教師板書“方郎才盡”4個字)
二、解題:
教師板書課題,并提問:傷仲永的“傷”是什么意思?
學生看課后注解①,回答:悲傷,為?惋惜
教師問:作者為誰惋惜?為什么惋惜?
學生答:為方仲永惋惜,為他從一個神童變成一個普通人而惋惜。 (教師板書:神童————普通人)
三、作者介紹:(打出課件)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撫州臨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曾封為荊國公,世稱荊公。卒謚文,F(xiàn)存有《臨川先生文集》、《臨川集拾遺》等。
唐宋八大家之一。
。ㄌ扑伟舜蠹摇n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
四、讀準字音:(打出課件)
lìpān yè yì
隸扳 環(huán)謁邑
gài chèn yānmǐn
丐稱 焉 泯
五、理解一字多義:(打出課件)
忽啼求之:它,指書寫工具,代詞
借旁近與之:他,指仲永,代詞
不能稱前時之聞:的,助詞
余聞之也久:這件事。指仲永父“不使學”、“環(huán)謁于邑人”,泯之為眾人:語氣助詞,不譯
環(huán)謁于邑人:到,介詞
于舅家見之:在,介詞
公開課授課老師:歐陽龍貴
授課地點:連州市北山中學
授課班級:七年級(4)班
【《傷仲永》教學設計優(yōu)秀】相關文章:
《傷仲永》教學設計優(yōu)秀10-08
《傷仲永》教學設計03-10
《傷仲永》教學設計10-07
傷仲永教學設計06-11
傷仲永教學設計05-17
《傷仲永》教學設計15篇04-11
傷仲永教學設計15篇06-11
《傷仲永》教案優(yōu)秀10-14
傷仲永教案優(yōu)秀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