鷸蚌相爭教學設計優(yōu)秀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zhì)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鷸蚌相爭教學設計優(yōu)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鷸蚌相爭教學設計優(yōu)秀1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兩千多年前的戰(zhàn)國時期,群雄并起,政權(quán)更迭,并逐漸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國爭雄的局面。那么在這在戰(zhàn)國七雄中,秦國最強了。它總想一統(tǒng)天下,可一舉吞并六國又不太可能,所以秦國只能等待機會。有一次,趙國和燕國鬧了一點小矛盾,趙王為了出出心中的不平之氣,就想出兵攻打燕國。燕王聽說了,就委托當時著名的游說家蘇代(蘇代是歷史上最著名的游說家蘇秦的弟弟),去勸阻趙王出兵。蘇代巧舌如簧他只給趙王講了一個故事,就使趙王打消了出兵的念頭。同學們,你們想不想知道是什么故事有這么大的力量,居然能制止一場戰(zhàn)爭呢?
今天我們就學習一篇寓意深刻的寓言------《鷸蚌相爭》,《鷸蚌相爭》出自《戰(zhàn)國策》。西漢的劉向?qū)iT把戰(zhàn)國時候謀士們勸說君王的高招編成一部書,叫《戰(zhàn)國策》。因為面對的是掌握生殺大權(quán)的國君,所以這些謀士就不能橫沖直撞地對君王提出反對意見,而是常常拐彎抹角地假托一個故事來達到說理的目的,《鷸蚌相爭》就是這樣被成功運用了。我們以前學過的成語《驚弓之鳥》《狐假虎威》《南轅北轍》都出自這部書。
有沒有同學聽說過或者看過《鷸蚌相爭》這個故事的,或者比別的同學先行一步預習過課文的,能跟我們講講這是個怎樣的故事呢?大致說一說就行。
二、學習寓言的方法
對,講得很好,你是怎么了解到的?是看書?懂得學習?磩赢嬈,善于積累,看課外書,博覽群書。
好。我們今年學的是文言文的寓言,大家想一想怎樣才算學好了這則寓言?
。1)讀通順----(2)解文意-----(3)明寓理
那么對于寓言而言,故事本身不是目的,通過故事說明某個道理才是這個故事的目的所在。所以最后還要明寓理。現(xiàn)在我們就先來讀一讀這則寓言。
三、讀通順
這則寓言雖然很短,但卻出現(xiàn)了不少生字。來,我們先請一位同學來給我們讀一讀,看看在讀音方面有沒有完全讀對。
好,剛才xx同學把這篇古文讀得字正腔圓,不容易啊,F(xiàn)在我們也學著xx人的樣子齊讀一篇,注意讀準字音,讀對停頓。
三、解文意。
我們課文呢有原文,也有譯文。《鷸蚌相爭》的故事呢,同學們光看譯文就可以知道了。可是如果沒有譯文呢?要看懂這個故事,字詞的解釋就顯得特別重要的,對不對?現(xiàn)在,假如你是一個編輯,你要把這則寓言介紹給別的同學看,不能出現(xiàn)譯文,但可以有注釋,即對一些難解的或者重要的字詞作解釋,
鷸——一種水鳥,羽毛呈茶褐色,嘴和腿都細長,常在淺水邊或水田中捕食小魚、昆蟲、河蚌等。
蚌——貝類,軟體動物有兩個橢圓形介殼,可以開閉
方——正在
曝-----曬太陽
雨——這里用作動詞,下雨。
箝——同“鉗”,把東西夾住的意思
喙——嘴,專指鳥獸的嘴。
相舍——互相放棄。
并——一起,一齊,一同。
禽——同“擒”,捕捉,抓住。
之-----指鷸蚌
以上就是同學們的注釋,同學們在這作注釋的過程當中有沒有什么發(fā)現(xiàn)?你看我們現(xiàn)在常常需要用幾個字的意思來解釋文言文一個字的意思,說明文言文比較?----簡潔。如果字詞的意思都明白,整句話的意思也基本能水落石出了。
現(xiàn)在我們自由朗讀一遍課文,把它的意思弄懂。
四、明寓理。
既然是寓言,明白寓意是至關重要的。從課題《鷸蚌相爭》看,故事是圍繞哪個字展開情節(jié)的?
“爭”
。1)“爭”的原因:鷸啄蚌,蚌夾鷸。(大家這時要注意在這里面,誰是進攻者)
(2)“爭”的過程:
那么它們是怎樣爭的呢?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對,鷸知道蚌要喝水,如果蚌不張開雙殼,只能期待下雨,一連兩天不下雨,蚌就會被渴死,鷸是抓住了蚌的弱點了。
蚌是什么反應的?蚌亦謂鷸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
蚌也知道鷸挨上兩天,它也會餓死,也抓住了鷸的弱點。
他們可都抓住了對方的弱點,好比針尖對麥芒,雙方針鋒相對互不相讓毫不示弱
有沒有同學來來模仿一下怎么讀這兩句,找兩位同學讀一讀鷸蚌相爭的厲害勁兒。同學推薦兩位靈牙利齒的同學來讀一讀這兩句,語氣要堅硬沖撞一些,讀出氣勢洶洶,毫不退讓的感覺。
同桌之間再讀一讀。
(3)“爭”的結(jié)果:兩者不肯相舍,漁翁得而并禽之。
鷸與蚌的爭吵不休換來了什么結(jié)果?
對二者僵持不下,卻被第三方漁翁輕而易舉揀了個大便宜,對于鷸與蚌來說就叫兩敗俱傷啊。
(4)從兩敗俱傷的這個結(jié)果來看,你能從這個故事中受到什么啟發(fā)?
在這個故事中,受到教訓的是誰?鷸與蚌
它們都怎樣做的?僵持不下,互不相讓。
從它們所受到的'這個教訓,我們可不可以總結(jié)出如果發(fā)生矛盾沖突時應該怎么做更妥當呢?
告訴人們做事要權(quán)衡得失,相互謙讓,化解矛盾沖突。否則第三方得利。
對,應該相互謙讓,才能化解矛盾。那么我們再退一步設想一下,如果鷸與蚌不想兩敗俱傷,而且有重新選擇的機會了, 答案只有一種,只有鷸先作出退讓的姿態(tài)。
校園學生間的沖突,委曲求全只有一個結(jié)果:弱小的孩子可能屢屢成為出氣包,但是強者可以從容的退讓,因為他的撤退并不足以讓弱者趁機將它消滅,強壯的孩子即使再謙虛也不可能成為弱小孩子的“出氣包。”
我們看一看《戰(zhàn)國策》中《鷸蚌相爭》原文是怎么樣。
趙且伐燕,蘇代為燕謂惠王曰:“今者臣來,過易水。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謂鷸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并禽之。今趙且伐燕,燕趙久相支,以弊大眾,臣恐強秦之為漁夫也。故愿王之熟計之也!”惠王曰:“善!蹦酥。(《戰(zhàn)國策》)
當趙國要出兵攻打燕國時,蘇代講了《鷸蚌相爭》的故事,可是在拐彎抹角地向趙王提出建議。同學們想想在這里面,誰是鷸?誰是蚌?誰是漁翁?從故事中能不能看出做了退讓的是誰?趙。對,趙惠王是一只很聰明的鷸,他知道是他是強者,是主動制造事端的一方,所以當蚌即燕國托人來調(diào)解的時候他主動地作出了退讓。鷸蚌相爭,秦國這位漁翁自然也沒有得利了。
五、小結(jié)
亂世戰(zhàn)國,群雄并起,風云變幻,國與國之間相互沖撞,有侵略就保衛(wèi),有進攻就有防御,有欺辱就有抗爭,當雙方陷入僵持狀態(tài)之后就會出現(xiàn)兩敗俱傷的結(jié)果。制造事端者理應承擔主要的責任,F(xiàn)在《鷸蚌相爭》常常用在了我們的生活中,寓意也有所擴大,即鷸蚌相爭》告訴我們在各種紛繁復雜的矛盾斗爭中,如果對立的雙方相持不下,就會兩敗俱傷,使第三者坐收漁利,因此要懂理權(quán)衡利弊,相互謙讓這樣才能有效地化解沖突。
六、談一談本節(jié)課的收獲。
鷸蚌相爭教學設計優(yōu)秀2
教案背景:
1、面向?qū)W生:小學
2、學科:語文
3、課時:1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
。1)網(wǎng)上收集鷸、蚌的圖片和文字資料。
。2)自學課文,自學生字新詞,了解課文大意。
教師
。1)學習教材,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搜集資料,設計教案。
。2)準備課件。
教學課題:
知識與能力:
1、學習本課生字,理解“漣漪、心曠神怡、暗自得意、反唇相譏、 、互不相讓、怒目相視、輕易而舉”等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體會課文中蘊含的哲理。
4、能講述“鷸蚌相爭”的故事。
過程與方法:
1、通過故事導入新課,讓學生了解課文背景、內(nèi)容,自學生字詞。
2、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
3、體會鷸蚌相爭的過程、結(jié)果,從中受到啟發(fā)。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了解故事內(nèi)容,明白其中的道理。
2、懂得與人相處時應該寬容、謙讓。
教材分析:
《鷸蚌相爭》這則寓言通過鷸和蚌相互爭吵,互相爭斗,最后雙方都被漁夫捉住這個小故事,說明雙方互不相讓,只能兩敗俱傷,讓別人得利的道理。課文篇幅不長,語言通俗易懂,題目直接點出了寓言的。內(nèi)容,同時巧設懸念,激發(fā)讀者的興趣。
1、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體會課文中蘊含的哲理。
。2)能講述“鷸蚌相爭”的故事
2、教學難點
(1)理解課文、體會課文中蘊含的哲理
。2)懂得寬容、謙讓,與人和諧相處。
教學方法:
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探索。這里有同臺辯論、相互交流、問題探討、拓展訓練等,可以滿足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自由發(fā)展的要求。
按照新課標要求,以“問議導練”課堂模式為指導,以學生為中心,根據(jù)五年級學生實際情況,主要采用了激趣導入、質(zhì)疑問難、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課外延伸等方法,采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配合歷史故事、卡通動畫、課堂活動、簡潔板書等形式,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開放而富有活力的學習氛圍。
教學過程:
一、故事激趣,引入新課
。ㄒ唬┏鍪镜貓D。
戰(zhàn)國時候,中原大地并立著七個小國:秦、楚、韓、魏、趙、燕、齊。在這七個國家中,秦國的國力最強大,其他六個國家勢力較弱,但相互之間實力相當。秦國一直野心勃勃,想吞并其他六國,統(tǒng)一天下。有一回,趙國和燕國鬧了點小矛盾,趙王大怒,決定攻打燕國。秦王大喜,相信統(tǒng)一天下的機會來了。然而,有個叫蘇代的人聽說了這件事后,急忙求見趙王。蘇代只給趙王講了一個故事,立刻打消了趙王攻打燕國的念頭。
這是什么故事呢?具有這么大的魔力?居然能夠阻止一場戰(zhàn)爭?
。ǘ┏鍪緞赢嫞私夤适隆
1、指出動畫中的兩種動物和人物。
。1)看動畫,回答。
(嘴巴又尖又長是什么?)板書:鷸
(有堅硬的外殼兒是什么?)板書:蚌
。ㄟ有個人物?——漁夫)。板書:漁夫。
(2)這就是《鷸蚌相爭,漁夫得利》的故事
板書:鷸蚌相爭
。ㄈ┙沂菊n題,提出問題。
1、分析課題,齊讀課題。
2、學生質(zhì)疑,問題導航:(鷸和蚌為什么會爭斗?它們是怎樣爭斗的?結(jié)果怎樣了?)
3、明確目標。(出示教學目標)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播放音頻比較朗讀,要求
1、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學習概括:快速瀏覽課文,用簡練的話說說文章主要講了個什么故事?
三、品讀課文,理解寓意
。ㄒ唬1.設疑:造成這樣的結(jié)果,是誰的`錯呢?
2、是鷸鳥的錯?是河蚌的錯?
3、學生自由分組,展開辯論
正方:是鶩的錯,因為它想吃蚌的肉…。.
反方:是蚌的錯,它不應該夾住鷸的嘴…。.
教師:兩者都有錯(無論學生先說是誰的錯,均可回到兩者同時有錯的回答中)
教師:是這樣嗎?讓我們來從課文中找出根據(jù)來。
。ǘ鹤詫W課文。
小組討論:
。1)理解“心曠神怡、暗自得意、反唇相譏、互不相讓、怒目相視、輕易而舉”等詞語的意思。
。2)鷸蚌為什么爭斗?怎樣爭斗的?結(jié)果怎樣?
。3)導致鷸蚌被捉結(jié)果是誰的錯?誰勝利了?誰受益了?
(4)討論本課蘊含的道理。
。ㄈ┙沂驹⒁。
。、小結(jié):鷸和蚌就這樣相持著,誰也不讓誰,直到彼此都筋疲力盡,最后都被漁夫捉住了,這就叫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2、重溫寓意。(出示)
故事哲理互相爭斗、互相爭斗、互不相讓,只會兩敗俱讓第三者得利。
傷,讓第三者得利。
四、回歸文本,總結(jié)升華
1.回顧課文,體會寓意。(出示板書)
鷸→相爭←蚌
漁夫
。ǖ美
2.根據(jù)提示,復述故事。(出示提示)
陽光明媚→心曠神怡→口水直流→無計可施→饑腸轆轆→暗自得意→反唇相譏→怒目相視→輕而易舉
五、課文延伸
閱讀原文
重點理解:
。1)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2)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并禽之。
六、拓展練習。
續(xù)寫:鷸鳥和河蚌躺在漁夫的魚筐里……
續(xù)寫:
鷸鳥和河蚌躺在漁夫的魚筐里……
七、創(chuàng)新提高
1、觀看《螳螂捕蟬》動畫,談談你的理解。
2、結(jié)合實際,談談你在生活中該怎樣和同學們、鄰居相處?出示圖片,簡介“和諧社會”,號召學生積極參與。
八、板書設計
板書
鷸→相爭←蚌
漁夫
。ǖ美
鷸蚌相爭教學設計優(yōu)秀3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字和一個多音字“燕”,會寫8個字,自主積累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到朗讀課文。
3、能講述“鷸蚌相爭”的故事。
4、了解這個成語故事的內(nèi)容,懂得“互不相讓,只能讓別人得利”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1、認識11個生字,一個多音字,會寫8個字。
2、了解故事內(nèi)容,并懂得成語背后的含義。
教學準備:
1、生字詞語卡片。
2、鷸蚌的圖片。
教學時數(shù):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預習探究
1、同學們,通過課外閱讀你一定又知道了許多成語故事,知道了哪些呢?能講給大家聽聽嗎?學生自主匯報積累的成語故事。
2、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這節(jié)課我們再來學習一個新的成語故事《鷸蚌相爭》,板書課題。
3、齊讀課題,認識“鷸、蚌”兩個字。教師出示圖片,介紹鷸和蚌。
二、合作交流
1、自由讀文,畫出不認識的字。
2、學生在小組內(nèi)輪流讀課文,并交流識字方法。
3、教師檢查識字情況,抽讀生字卡片,正音。
4、出示帶有生字的詞語開火車。
擺脫趙國燕國罷兵懶洋洋勸說夾住
鷸蚌相爭毫不示弱魚翁占便宜
5、找出帶有生字的句子讀一讀。
6、全班交流識字方法。
7、指名朗讀課文,評一評,你認為他讀得怎么樣。
8、學習會寫字。
。1)出示會寫字,讀一讀。
。2)同桌說詞,看誰說的多。
。3)學生識記生字,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怎樣寫這些字才好看呢?
。4)說說你的發(fā)現(xiàn)。
(5)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范寫。
(6)學生練寫,教師個別指導。
(7)書寫評價。我在教學此環(huán)節(jié)時只要求學生會讀并理解意思即可。
第二課時、
一、預習探究
1、聽故事,故事主要講了什么?指名回答。
2、自由讀課文,看看通過讀你又有什么收獲。
二、合作交流
提出你心中的疑問,全班交流。
三、品讀體驗
1、學習課文3、4、5自然段。
(1)自由朗讀這一部分。
。2)出示插圖:學生觀察,用自己的話說圖意。
(3)找一找,課文的哪一自然段寫了這副圖的情景呢?指名讀一讀。
。4)找出第三自然段中的`動詞,畫上“—”。
。5)出示小黑板:
河灘上有一只蚌,它舒服地()了蚌殼……結(jié)果把鷸的長嘴()了。
。6)哪一個詞寫出了蚌收攏蚌殼速度非常迅速呢?你能用“連忙”說一句話嗎?
(7)指導朗讀。
。8)學生自由讀4、5自然段,想想該用什么樣的語氣的讀呢?
。9)同桌間互相朗讀,讀后全班匯報朗讀,分男女比賽讀課文。
。10)鷸蚌相爭誰輸誰贏呢?請大家讀讀課文第五自然段。
從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從哪一個詞可以看出魚翁十分輕松的抓住它們倆呢?
(毫不費力)
分組討論:魚翁會對他們說些什么呢?鷸蚌它們聽后又會說些什么呢?
全班反饋。
。11)齊讀課文3、4、5自然段。
2、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個故事發(fā)生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
3、分組說說故事。
4、指名說故事。
5、學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收獲呢?
6、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講解。
7、學習課文1、2、7、8自然段。
8、默讀這一部分,從這里你知道了什么?指名反饋。
四、鞏固延伸
1、你現(xiàn)在明白了“鷸蚌相爭,魚翁得利”的意思了吧。學生自由回答。
從這個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啟發(fā)呢?同桌互相交流說出受到的啟示。
齊讀課文。
2、把故事講給家里人聽。
教學反思:整體感知語言意思。要引導學生利用工具書去派出古今詞義不同的障礙,在反復閱讀課文,達到字通句順的基礎上,整體感知語言的含義。感悟寓言語言簡練、含蓄、幽默的特點。
板書設計:鷸蚌相爭
起因:蚌方出曝鬻啄其肉
經(jīng)過:兩者不肯相舍
結(jié)果:漁者得而并禽之
鷸蚌相爭教學設計優(yōu)秀4
在聽了《鷸蚌相爭》這節(jié)課后,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語文課的藝術魅力。我發(fā)現(xiàn)一門好課,必須符合兒童的學習心理。要充分關心兒童學習特點。在《鷸蚌相爭》這節(jié)課中,就有很好地體現(xiàn)。
1.趣為先導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币虼耍n堂如果能激發(fā)兒童的學習
興趣,學生就會像蝴蝶戀花一樣,徜徉其間,樂而不疲。在本節(jié)課中,教師采取了恰當教學式,引得學生走進文本投入其中。例如多媒體理解“鷸蚌相爭”。預示“夾”字的演變過程,不僅讓學生了解了漢字文化,而對記憶于形,理解字義都有了很大的幫助。
2.教師的.“教”重在引導學生的“學”。
教師過程是教師的教與學生得學相互作用的過程,總的來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是我們教學上的一種追求。但是學生主體性的培養(yǎng)于發(fā)揮,是離不開教師的作用的。在這節(jié)課中,教師就引導學生學習語言,學習方法,例如“毫不示弱”的逐字理解詞語法,“琢”和“捉”用部首區(qū)別字形,字義的并在語境中加強訓練。還有把本課中字詞連起來,形成課文主要內(nèi)容的方式,卻十分巧妙地引導
鷸蚌相爭教學設計優(yōu)秀5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讀會課文。
2、能借助譯文理解關鍵詞語的意思和故事的大意。
3、能聯(lián)系實際感悟語言的寓意。
教學重點:
1、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2、感悟語言的寓意。
教學難點:
能聯(lián)系實際感悟語言的寓意。
教學準備: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聽說咱們四班的同學特別喜歡聽故事,老師今天就給大家?guī)砹艘粋歷史故事:
在兩千多年前的戰(zhàn)國時期,秦國最強,它對其他六國虎視眈眈,隨時準備一統(tǒng)天下。有一次,趙國與燕國鬧了一點小矛盾,趙王十分生氣,調(diào)兵遣將準備攻打燕國。燕王聽說了,急忙派遣當時著名的說客蘇代,去出使趙國。到了趙國,蘇代心平氣和地給趙王講了一個小故事,趙王聽完,恍然大悟,立刻決定罷兵,并與燕國和好如初。
同學們,一個小小的故事竟然能阻止一場即將要爆發(fā)的戰(zhàn)爭,這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故事呢?
西漢著名學者劉向在他的著作《戰(zhàn)國策》中記錄了這個故事,同時它也被編進我們的語文教材。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寓言二則之鷸蚌相爭》。
請大家看看題目,注意“鷸”字的寫法。(板書課題)
二、解題。
1、請大家齊讀課題,注意讀準字音。
2、鷸和蚌分別為何物呢?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請一兩名同學介紹自己的資料)
3、在了解了鷸和蚌之后,我們再來讀一遍課題吧。ㄉR讀)
4、古人云:“為學患無疑!眹@題目中的關鍵詞“爭”你又有哪些疑問呢?(生質(zhì)疑,師評價。)
5、就讓我們帶著自己的疑問走進這則寓言故事吧。ǔ鍪敬笃聊蝗模
三、初讀,讀通:
1請大家先自由地讀一讀課文,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請一兩名學生是讀課文,引導正音。
4、看來我們都會讀了,就讓我們一起來讀一遍吧。ㄉR讀)
四、再讀,讀懂內(nèi)容:
1、俗話說得好: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請同學們在小組內(nèi)再讀一讀,用自己的辦法理解生詞,讀懂句子。
2、哪個小組先來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收獲?
3、文言文的詞語的含義很多都是跟現(xiàn)代漢語不一樣的,你們還有不理解的.字和詞嗎?
4、在掃清了字詞的障礙后,相信我們已經(jīng)初步讀懂了這個故事。那誰來用自己的話試著講講這個故事呢?
5、基本情節(jié)講清楚了,已經(jīng)很難得了!為了幫助我們理解故事內(nèi)容,編者想得很周到,為我們準備了譯文。讓我們對照譯文再來理解一下文言文吧!同桌之間互相考一考。
6、讀懂了嗎?那老師來考考大家?我讀原文,你們讀相應的譯文,好嗎?
7、看來你們是真的讀懂了!相信在譯文的幫助下,你們能把這個故事講得更精彩!誰來試一下?
8、故事內(nèi)容讀懂了,那么剛才我們自己提出的問題都解決了嗎?
五、精讀感悟寓意:
1、那誰來說說故事的起因呢?
2、一個用嘴啄,一個用殼夾,為了生存他們就爭斗起來,那他們又是怎樣爭的呢?
3、生回答,相機出示相關句子。
4、鷸和蚌在相互鉗制的同時還不忘斗嘴,當然我們也可以理解為心里的暗戰(zhàn)。聽了它們的爭論你有什么感受?出示大屏幕:想一想括號里可以填上那些語氣詞,然后帶著這種語氣跟同桌讀一讀。
5、師:鷸緊緊地咬住蚌肉,而蚌呢也死死地箝住鷸嘴,它們誰也不肯放躲過對方,都一門心思要致對方于死地,這是一場生死之爭,鷸曰(引讀),蚌亦謂鷸曰(引讀);時間就這樣一分一秒地過去了,它們倆都不放開對方,相持著,相持著,此時鷸氣急敗壞地說(學生接讀)蚌亦針鋒相對地說(學生接讀)。
6、鷸和蚌爭得不可開交,誰也不肯放過對方,文中是用哪個詞語來描述的?(乘機板書“不肯相舍”)那么鷸蚌相爭的結(jié)果又如何呢?
7、生回答后說:鷸和蚌爭了半天讓誰獲利了?這就叫鷸蚌相爭——漁翁得利。ò鍟鴿O翁得利)這個漁翁,不費吹灰之力就撿到了一只鷸和一只蚌,如果你是他,你會說些什么呢?
8、漁翁樂了,我們的鷸和蚌卻悲劇了——他們可能很快就會成為漁翁一家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在被漁翁帶回家的路上,他們的心情肯定不會平靜,它們又會有一番什么樣的對話呢?請同學們拿起筆來試著寫一寫,最好能寫出人物的心理活動和語氣來!
9、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鷸和蚌又何嘗不是這樣呢?讓我們一起來傾聽一下他們的肺腑之言吧。ㄕ2、3名學生讀一讀)
10、這場悲劇能避免嗎?作為悲劇的目睹者,你又會對鷸和蚌說些什么呢?(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相機完成板書)
11、對蚌和鷸來說這個故事絕對是個悲劇,但對燕趙兩國來說卻是個天大的福音;氐轿覀冮_頭的故事,趙王在聽完這個故事之后,恍然大悟,那么他到底聽出了什么言外之意呢?(燕趙相爭——秦國得利)如果只顧眼前的得失,那可就要吃大虧了!
六、拓展
1、其實,生活中也經(jīng)常會發(fā)生“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事情。你能說出一兩個嗎?
2、師介紹:1934年,當國共兩黨爭得不可開交時,日本帝國主義乘機侵占了我國的東三省。這就是“鷸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七、總結(jié)升華:
同學們,在領會了這個故事的寓意之后,相信我們能把課文讀得更加有味道了。R讀)
同學們,區(qū)區(qū)幾十個字就避免了一場戰(zhàn)爭的爆發(fā);短短一則寓言則讓我們明白了為人處事的道理。這正是:“字字珠璣化干戈,句句精煉蘊真知。”這就是語言的魅力,這也是寓言的魅力,這更是我們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無窮魅力!這節(jié)課就上到這里,請同學們課外閱讀《戰(zhàn)國策》的其他篇目。
鷸蚌相爭教學設計優(yōu)秀6
一﹑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jù):
1、課程標準強調(diào),“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書讀好了,就能變成自己的語言。怎樣讓三年級的孩子明白“小故事蘊含的大道理”呢?教師要讓語文課程富有創(chuàng)新活力,通過不同方法的情境創(chuàng)設,讓學生在反復誦讀過程中,領悟內(nèi)容,體驗情感,潛移默化的培養(yǎng)人文精神,提高語文素養(yǎng)。
2、語文教學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同時要注重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前能,促進學生持續(xù)發(fā)展。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引導學生感悟語言,積累語言,并學習正確的運用語言。并注重引導學生想象,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
二﹑教學背景
1、教學內(nèi)容分析:
《鷸蚌相爭》講的'是河蚌剛剛張開蚌殼曬太陽,一只鷸看見了,就用嘴啄住了它的肉,蚌緊緊夾住了鷸的嘴。它們雙方互不相讓,誰也不肯放開誰,結(jié)果一起被漁人捉去了。這則寓言生動地說明兩人一味爭斗,互不相讓,就會兩敗俱傷,讓別人得到好處。
2、學生情況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能夠讀懂故事內(nèi)容,而且對寓言有很大的興趣,如此淺顯易懂的故事從語言和情節(jié)的理解上來說,對他們都不是難事。但是,他們的理解能力與領悟能力還處于初級階段,因此,如果想讓學生通過自己讀書就能真正理解簡單的寓言故事中蘊含的深刻道理也并非易事。
3、技術準備:多媒體課件
4、前期教學狀況問題對策:學生事先查找鷸和蚌的相關資料
三﹑教學目標:
1、通過想象及多種形式的朗讀等學習活動,理解重點詞語,并能用“毫不示弱”造句。
2、了解鷸蚌相爭的故事內(nèi)容,懂得互不相讓只會兩敗俱傷,讓別人得利的道理。
3、在理解寓意的基礎上,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展開想象表演故事。
教學重點:了解鷸蚌相爭的故事內(nèi)容。
教學難點:懂得互不相讓只會兩敗俱傷,讓別人得利的道理。
四﹑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興趣(出示鷸和蚌的圖片)
1、啟發(fā)談話:同學們,你們了解鷸和蚌嗎?誰能給大家介紹介紹?
2、學生就鷸和蚌的外形和生活習性兩方面進行介紹。
3、談話:這節(jié)課我們就學習《鷸蚌相爭》的故事。
(二)了解故事內(nèi)容,理解寓意
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1.請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1.2.讀一讀:鷸蚌相爭毫不示弱啄夾啄、夾各是什么意思?
1.3.再讀課文,思考:鷸和蚌之間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
1.4.請學生按提示說一說:
河蚌剛張開殼曬太陽,鷸(),蚌(),雙方(),結(jié)果()。
2、細讀課文,理解寓意
默讀課文,思考:
2.1鷸和蚌為什么會爭斗起來呢?(2)它們是怎么爭斗的呢?
2.2展示課件:鷸蚌相爭時的對話內(nèi)容的文字片
2.3.指導學生朗讀
2.4.鷸和蚌誰也不肯放開誰,誰也不肯讓著誰,雙方互不相讓,結(jié)果怎樣呢?(被漁夫捉去了。)
2.5.請學生戴上鷸和蚌的頭飾進行表演。
3、回歸整體,揭示寓意。
3.1展示課件:鷸蚌相爭的完整動畫片。
3.2指名分角色朗讀全文,請學生思考:鷸和蚌為什么會一起被漁夫捉去了?你認為鷸和蚌怎樣做就可以不被漁夫捉去?
3.3討論:通過這個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三)練習
同桌互相演一演“鷸蚌相爭”的故事。
。ㄋ模┬〗Y(jié):學完課文,談談體會。
。ㄎ澹┳鳂I(yè)
1、回家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2、再去搜集一些其他的寓言故事,讀一讀,體會它蘊含的道理。
鷸蚌相爭教學設計優(yōu)秀7
【設計思路】
幼兒園的音樂活動應選擇一些幼兒感興趣的題材。有一次我在班上給幼兒播放了一部由中國傳統(tǒng)經(jīng)典寓言故事制作的動畫片《鷸蚌相爭》時,發(fā)現(xiàn)幼兒很感興趣,我及時抓住幼兒的興趣點設計了本次活動;顒拥闹攸c是讓幼兒在理解鷸蚌相爭含義的基礎上學習用小手感受音樂結(jié)構(gòu)及表演;顒拥碾y點是兩人合作表演。
【教學目標】
1、幼兒在理解鷸蚌相爭含義的基礎上能用小手感受音樂結(jié)構(gòu)。
2、嘗試用手指動作跟音樂進行故事表演。
3、感悟“友好相處、互相謙讓”的內(nèi)涵,體驗與他人合作的快樂。
【教學準備】
1、幼兒已看過《鷸蚌相爭》動畫片;
2、音樂;
3、布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觀看表演。
1、師:小朋友已經(jīng)看過鷸蚌相爭的動畫片了,動畫片都有誰?它們發(fā)生了什么事情?為什么會發(fā)生這樣的事呢?(請3——4位幼兒講講,感悟“友好相處、互相謙讓”的內(nèi)涵)。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小朋友明白了一個道理:遇到事情要友好相處、互相謙讓。
2、今天老師要用小手來講這個故事,你們可要認真仔細的看(老師走到布幕后進行表演,讓幼兒在觀看的同時,初步感受音樂)。
二、欣賞音樂、感受結(jié)構(gòu)。
1、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用手指講故事的本領。我們一起聽聽音樂,音樂一共有幾段?(老師有表情地帶領幼兒傾聽)
2、蚌在第幾段音樂出來的?鷸又在第幾段音樂出來的?它們爭斗是那一段音樂?老師帶手指跟音樂進行表演,讓幼兒再次傾聽和感受。
三、分段欣賞,創(chuàng)編動作
1、分析第一段音樂,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小河蚌的動作;(師幼共同討論并創(chuàng)編小河蚌蚌殼打開、跳舞、合上等動作。兩遍音樂)
(1)師:小河蚌是在第幾段音樂出現(xiàn)的'?把你的小河蚌也請出來。小河蚌跳舞時蚌殼怎么樣?(引導幼兒用手指創(chuàng)編蚌殼一張一合的動作)。
(2)師:音樂里小河蚌睡著了,聽到小鈴鐺響它打開蚌殼一張一合的跳起舞,請小河蚌跟著音樂跳一跳。
(3)師:小河蚌跳的時候聽到什么聲音打開蚌殼跳起舞?(小鈴鐺響)我們再來跳一遍。
2、分析第二段音樂,創(chuàng)編鷸的動作;(師幼共同討論并創(chuàng)編鷸跳舞、點頭、飛等動作。兩遍音樂)
(1)師:第二段是誰?(鷸)把你的鷸請出來,鷸有長長的脖子,它可以怎么跳舞?(引導幼兒用手指創(chuàng)編鷸跳舞、點頭動作,幼兒講一講練一練),師:鷸有大大的翅膀可以怎么樣做動作?(引導幼兒用手指創(chuàng)編鷸扇一扇,幼兒講一講、練一練)。
(2)師:音樂里鷸在河岸上也跳起舞來,搖搖脖子、點點頭、飛呀飛,讓我們的鷸跟著音樂跳一跳。
(3)師:剛才鷸在跳舞時,我發(fā)現(xiàn)有的鷸脖子伸得不夠長,所以不好看,這一次再跳我們把鷸的脖子伸長很神氣的跳
3、分析第三段音樂,創(chuàng)編鷸蚌相爭的動作:(師幼共同討論并創(chuàng)編鷸啄蚌時的鷸和蚌相爭的動作。兩遍音樂)
(1)師:河蚌爬上岸曬太陽,鷸看見了蚌,鷸要去干什么(引導幼兒用手指創(chuàng)編鷸啄蚌的動作),蚌怎么樣(引導幼兒用手指創(chuàng)編蚌合上殼的動作),鷸又去捉蚌,蚌又合上殼,一共幾次?教師做孩子創(chuàng)編的動作,請幼兒數(shù)一數(shù)鷸啄蚌一共幾次?(四次),請幼兒做一做。師:接下來蚌用殼夾住了鷸的嘴,它們拉來拉去互不相讓,(引導幼兒用手指創(chuàng)編蚌殼夾住鷸嘴的動作)一共幾次?(三次)請幼兒做一做。
(2)師:這次我們一只手當蚌,一只手當鷸,跟著音樂來表演這一段。
四、完整表演體現(xiàn)快樂
1、請幼兒跟音樂集體用小手完整表演故事;(完整兩遍)
2、請一名幼兒和老師示范兩人合作表演;(完整一遍)
3、幼兒結(jié)伴合作表演故事;(完整二遍)
4、請一對幼兒在布幕后面表演,其余幼兒觀看。(在觀看前,老師提要求,看后能說出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
5、幼兒結(jié)伴在布幕后進行表演;結(jié)束時,老師扮演老爺爺,道白:看它們互不相讓,我可要得利了,用布幕把幼兒全部兜起來,走出活動室,活動結(jié)束。
【設計與教學反思】
我國是世界寓言三大發(fā)源地之一,中國傳統(tǒng)經(jīng)典寓言故事豐富多彩,源遠流長。它以單純而奇妙的情節(jié)給人以雋永的哲理和智慧的啟迪。本次活動以故事情境表演導入,在理解鷸蚌相爭含義的基礎上,引導幼兒傾聽音樂,感受音樂的結(jié)構(gòu),激發(fā)幼兒學習的欲望,在師幼共同討論并創(chuàng)編動作的基礎上,嘗試跟音樂用手指動作進行故事表演,通過幼兒自身的表演,使其更深刻領會“友好相處、互相謙讓”的內(nèi)涵,體驗手指表演的樂趣。用這樣的方法來進行活動對幼兒很有誘惑力,使幼兒在潛移默化中了解中國傳統(tǒng)經(jīng)典寓言故事。由于本次活動的音樂是民族樂器合成的樂曲,幼兒對這樣的旋律掌握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在活動中應該用不同形式引導幼兒認真傾聽,充分理解音樂的內(nèi)涵。這樣才能讓手指表演更符合音樂結(jié)構(gòu),體現(xiàn)音樂的藝術思想。
鷸蚌相爭教學設計優(yōu)秀8
教學目標:
1、知道這則寓言所講的故事。
2、能通過討論解決問題。
3、能自編自演課本劇。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懂得互不相讓只能讓別人得利的道理。
重點目標:知道寓言所講的故事。
難點目標:懂得互不相讓只能讓別人得利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喜歡猜謎語嗎?今天,老師也給你們帶來了幾個謎語。不過,這是幾個畫謎。認真地看,從每一張圖中都能猜出一個成語來呢!(出示圖畫:滴水穿石、藕斷絲連、狐假虎威、守株待兔。生猜。)
呀,都猜對了!瞧,電腦博士獎勵我們一本書作為獎品。(出示一本書。)認真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寓”字里面有“道理”,“言”字里面有“故事”。)
聰明的孩子們,這回,你知道什么是寓言了吧?
那你知道學習寓言要先學什么?再學什么?(先學故事,再學道理。)
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鷸蚌相爭》。(板書課題,“鷸”“蚌”兩個字寫在田字格里。)
二、實施目標:
。ㄒ唬┏踝x。
1、自由讀這則寓言,讀準字音。
2、同桌讀,互相聽一聽,他讀的.正確嗎?
3、讀詞:
鷸“鷸”是一個生字,而且非常不好記,不好寫,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呀?(指名說)從這個字的字形我們就能知道,“鷸”是一種……,瞧,(出示圖),所以它是鳥字旁。認識了,也記住了。能在本上端端正正地寫一個嗎?別著急,先觀察一下老師在田字格里寫的這個字。相信你能比老師寫得好。▽嵨锿队罢故緝蓚。)
蚌從這個字形你知道了什么?出示圖,這有一個蚌,你見過嗎?
啄什么意思?能做個動作嗎?啄一下。
夾什么意思?能做個動作嗎?
能把這四個詞都用上,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說一兩句話嗎?別著急,先快速地把課文瀏覽一下。(鷸啄蚌,蚌夾鷸。)
過度:鷸和蚌之間又會怎么說,怎么做?結(jié)果怎樣呢?
。ǘ┳x故事
1、自己讀課文,想一想,鷸和蚌的話應該怎樣讀呀?
2、同桌試著讀一讀。
3、指一組讀。追問:你為什么要這樣讀?再指一組讀,評讀。
4、同桌再練著讀讀,可以加上表情、動作。再指讀。評價:從你的表情、動作老師看出來了……男女生讀。
5、雙方互不相讓,誰也不可讓誰,結(jié)果怎樣?
6、把這則寓言再完整地讀一讀,注意讀出語氣。
(三)明道理
1、問:誰還想讀?誰這只鷸?你就是這只鷸,你就是這個蚌。老師給你們旁白。其他同學,咱們要看動畫片嘍!
2、問:你們笑什么呢?(指名3——4人。)
3、動畫片挺好看的,想不想把這個故事自己演一演?四人一組自編自演?茨墙M分工快,合作的好!
4、指1組演。(要有所拓展,讓漁夫說句話。)其他同學思考:你想對他們誰說些什么?(指導:光批評他們也不行呀,還應該告訴他們錯在哪。)師對鷸和蚌:聽了他們的提醒,你想說些什么呀?
4、出示圖:假如,鷸和蚌從漁夫那里逃了出來,有一天,鷸和蚌又相見了,他們之間會怎樣說?漁夫又來了,他們又會怎么做?
5、看來他們也明白了互不相讓,只能讓別人得利的道理。再讀這個小故事,體會其中的道理。
。ㄋ模┭由
1、這個寓言故事出自古書《戰(zhàn)國策》,這是原文,讀一讀吧!出示原文讀一讀。
2、“鷸蚌相爭”也由此變成了一個成語。像這樣出自寓言的成語還很多,如:自相矛盾、掩耳盜鈴。你還知道哪些?
三、總結(jié):
一個簡短的故事,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這就是寓言的魅力。有興趣的話,課下可以多讀一些寓言故事,你懂得會更多。
四、作業(yè):
續(xù)寫鷸蚌相爭
【鷸蚌相爭教學設計優(yōu)秀】相關文章:
《鷸蚌相爭》教學設計優(yōu)秀09-25
鷸蚌相爭教學設計01-02
鷸蚌相爭教學設計05-27
鷸蚌相爭教學設計[合集]09-25
鷸蚌相爭教學設計13篇02-11
鷸蚌相爭教學設計15篇[優(yōu)]08-12
鷸蚌相爭教學反思11-03
優(yōu)秀教學設計08-06
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