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于丹論語心得學習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于丹論語心得學習,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于丹論語心得學習1
暖和的陽光調皮地跳躍在泛著微微油墨香的紙上,獲書在手,就像孔子席前的學生,心生幾多向往,平添幾分敬畏。一日,偶然邂逅《于丹〈論語〉心得》。
圣賢把他們深刻的人生經驗,穿越滄桑,傳遞到今天,他們在千古之前,緘默地微笑著,注視著,看我們仍然在他們的言論中收益。
為師十三年,時常在忙碌中為自己的平庸感慨,平日非常喜歡聽名師上課,然而與名師相比就更覺自己卑微、渺小,缺少職業(yè)幸福感。無比崇敬地請教一位名師:語文教師最重要的功夫是什么?讀書!!名師真真切切地告訴我!那一刻,我好像突然有一種醍醐灌頂、豁然開朗的暢快和興奮。的確,"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是一種享受,與書結緣,結下最神圣最美麗的緣。讀書,能夠使教師不斷地增長職業(yè)智慧,使自己的教學閃耀著睿智的光彩;讀書,能使教師充滿生命的'激情和智慧的言語,以最簡潔的線條,拉動最豐富的信息;讀書,能改變教師的人生,從而使教師思考人生,把教學變成一種過程、一種動態(tài)、一種求索;讀書,是教師最可貴的生活品質,更是一種詩意美好的人生境界。
《論語》中有這樣一句話:"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孔子用富有哲理的話告訴學生無言,用行動做,就是最具人格魅力的人。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能做得到嗎?當我抱怨工作的繁雜時,當我對待孩子們的錯誤疾言厲色時,孔圣人的聲音便在腦海中縈繞:"天何言哉?天何言哉?"曾經為了讓孩子們愛上讀書,我可謂費盡心思,但收效甚微。直至一個平常的課間中,閑極無聊的我無意識地在教室里捧起一本書,津津有味地讀了起來。猛然抬頭,我才發(fā)覺教室里比平時安靜了許多。只見幾個孩子也手捧書本,讀得煞是認真。這時,孔子的話再一次在我耳邊響起:"天何言哉?天何言哉?"從此,我開始真正地蹲下身與學生們一起讀書,努力做孩子們讀書的點燈人,讓書香彌漫于孩子們生活的氣息之中,讓讀書成為孩子們最美麗的姿態(tài)。
漸漸的,漸漸的,班里讀書的氛圍日漸濃郁了,愛讀書的孩子也多了。就這樣,不到一個學期的時間,孩子們已經把讀書當成了一種享受,再也不用我絞盡腦汁地想辦法了。身教勝于言傳,這是至圣先師兩千年前就告訴我們的道理。我想,唯有當天道與師道融合,我們才能將"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這句話完全領悟?梢,孔子一言足以品悟一生!
縱然,語文充滿勞績,我依然幸福地棲息在芬芳的大地上。
當我們在自然生活下悟出真諦,在書墨清香中豁然開朗,圣人在千古之前應該會緘默微笑。
于丹論語心得學習2
在今天這個時代,信息紛紜復雜,很多無用、無效的信息,充斥著我們的頭腦、耳目。我們靜心想一想,這些東西我們真的需要嗎?
人只有通過學習,才能知道哪些東西真正有價值。但是,很多時候,我們雖然學習了,但未必有效率,學到的東西也未必都對我們有價值,未必都能深入到自己的生命中去。
我們該問問自己,我們要學些什么?應該怎樣去學習?學到的東西又怎樣才能跟我們的生命融合起來呢?
我們提到過,《論語》里面有很多智慧,那么,智慧在人心里是怎么醞釀起來的?
一個很重要的方法就是后天的學習。每個人都有向學的心愿,可各人的學習質量不同。什么人能夠真正學出效率來?這里面大有深意。
孔子不是一個空想主義者。他曾經說:"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論語衛(wèi)靈公》)也就是說,一個人要是每天連飯都不吃,連覺都不睡,天天在那兒冥想,一定要把世界想明白,那想破了腦袋也沒有多大用處,你還不如好好去學。
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概念都是一字之別,人有雄心是好事,要有野心就不大好了;人有理想沒有錯,但僅僅停留在空想的話,那也就是一場夢而已。怎樣能夠達到一個可行的理想之境?
一個人需要不斷地進行學習,才能達到理想的可行之境。
在學習的時候,學問須化入內心,不然每天在真正的學問之外打轉轉,那也是不行的。所以孔子還說過:"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論語衛(wèi)靈公》)有時候一幫人在一起,群居終日,看著挺熱鬧,可能也能學點東西,但是你覺得大家老說不到點子上,言不及義,然后這些人還"好行小慧",就是耍小聰明,賣弄小技巧。這些都不是一種大格局?鬃诱f,這些人就太難教導了。你要想讓他們的生命境界再提升,再開闊,能夠有很高的層次,那也真是難事。
我們經常說到一個詞,就是說某人有"局限",比如說他工作方法有"局限",思維方式有"局限"。何謂"局限"?局限局限,是因為格局太小,所以為其所限。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不一樣的,甚至差別非常大。
如果你想達到一個開闊的生命境界,那你首先要問問自己,我的生命格局到底有多大?
學過下圍棋的人就有一種感覺,一開始是老師一個棋子粘在那里,你一個棋子貼上去,最后你只能在一個小小的角落里揀零頭。好老師就會教學生,先不要去學這樣的一目一目的計算方式,而是要在整個的棋盤上學會布局。局布大了,一塊失掉,別的地方還可以做活。
一個人的生命也是一樣,要看在多大的格局上展開。
一個人精通一門小技藝不是難事,但是他終其一生,可能得到的只是樹木,而不是森林,只是棋盤的一角,而不是全局。
難道人多,老在一起說、議,就一定有大智慧嗎?有時候,一個人如果不自省,總在那兒議論,可能議論的東西完全是無用信息,是浪費精力。
大家知道,蘇格拉底是一個雄辯家,也是一個哲學家。有人去找他學演講的技巧。這人說:我的底子很好。從進門之后他就滔滔不絕。他說,你看我之所以有勇氣到你這兒來,就因為我天生有語言才能,我思維敏捷,我知道哪些事情,我的底子有多好,等等。
蘇格拉底看看他,說:你得交雙份學費了。他說,為什么啊?蘇格拉底說,我在教會你怎么使用舌頭之前得先教你怎么管住舌頭。
你以為一個人滔滔不絕就一定意味著有智慧嗎?孔子說:"道聽而涂說,德之棄也。"(《論語陽貨》)一個人從道上剛聽見傳言,轉身在路上就開始跟別人說,蜚短流長,這個世界上的許多偽信息就是這么傳播開的?鬃诱f,這不是一種真正的道德所需要的作風。
有一個故事說得好:有一位哲人,素來沉默。有一天,他的一個朋友飛奔而來,滿臉神采飛揚,跟他說:我要告訴你一個特別重大的消息。
哲人攔住他說:你任何消息說出口之前要過三個篩子。第一,你確認這個消息是真實的嗎?那個朋友就打了個愣,說,我沒這么想過,不一定。
這個哲人笑了笑,說:第二個篩子,你確認這個消息是善意的嗎?那個人想了想,又不是很肯定。
我們知道,這個世界上惡意消息的傳播往往比善意消息的傳播廣泛得多,負面的新聞大多比正面的新聞要傳播得快。
接著,這個哲人又問了第三個問題:你用第三個篩子過一下,這個消息真的是那么重要嗎?這個人想了想,說,好像也不是太重要。
這個哲人說:三個篩子過完了,你這個消息就是不說出來,你自己也不會受它困擾了。
我們想一想,道聽途說的事情,使你一時興奮,但是如果真過了這三個篩子,還一定非說不可嗎?生活中的信息、知識非常龐雜,接受哪些,不接受哪些,學哪些,不學哪些,怎么不先過過腦子呢?
孔子說:"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論語述而》)他說,如果一個人的道德沒有修養(yǎng)起來,對于學問又沒有真正去講求,那么,他在這個世界上就沒有一個參照系,聽到正義的事情也不能自己去做,看見自己有不善的地方也不去改正?鬃诱f,這些都是我所擔心的事情啊。
進一步講,假如一個人的學問很多,可是學了東西以后,對他的生命卻沒有什么意義,他仍沒有長進,那么這東西能成為學問嗎?
在今天這個時代,世界上充滿了紛紜復雜的信息。很多無用、無效的信息,沒有經過任何篩子過濾的信息,充斥著我們的頭腦、耳目。
我們靜心想一想,這些東西我們真的需要嗎?
那么,什么東西對我們是真正有價值的呢?這樣的東西何處才能學到?學到的東西又怎么樣才能夠跟我們的生命融合起來呢?
今天我們提起孔子,都知道他在歷史上被稱為至圣先師,萬世師表。很多人都問過我這樣一個問題:孔子離我們今天的時代這么遠,當時物質生活那么貧瘠,孔子是怎樣形成他的思想體系的?他從哪兒學的?
這個問題,與孔子同時代的人就曾經問過。人們不好直接問孔子,就去問他的學生。"衛(wèi)公孫朝問于子貢曰:仲尼焉學?"你老師在哪兒學的這么多東西?子貢怎么回答呢?"子貢曰:文武之道,未墜于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論語子張》)
子貢的回答是什么意思?就是說,文王武王之道,古圣先賢傳下來的道理,從治國經世的道理到修身齊家的學問,并沒有到今天就失傳了,淪喪了。在哪兒呢?都在人的身上,在人間的傳承里。
也就是說,古往今來的學問不僅僅是刻在竹簡上,寫在紙上。不僅僅是形成文字的'東西叫知識,人的行為、價值觀、習慣、禮俗,這一切都是知識的傳承,都體現在人的身上,只不過人們表現得不一樣罷了。
"賢者識其大者",有生命大格局的人,賢達通透的人,他表現出來就是道理里的大處;"不賢者識其小者",格局小的人,悟性差點的人,表現出來的無非是那些道理的小處。大處可以學,小處也可以學,所以子貢說,我的老師怎么會不隨時隨地都在學東西?
孔子的思想體系從何而來?很簡單,他是從人身上學到的。可是,他是簡單的學嗎?他是綜合感悟,最后形成自己的體系。可見,這個世界上,其實是法無定法,師也未必有常師。
你需要向不同的人去學習東西?鬃诱f:"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幾個人走在一起,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師的人。怎么跟他學呢?無非見到好的東西就跟他學,見到不好的東西就在心中警戒自己一下,以免犯同樣的錯誤。
向書本學,不如向人世學。如果有這樣一種學的悟性,處處皆可學。子貢問孔子:孔圉這個人為什么得到"文"的謚號?孔子回答說:"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論語公冶長》)孔子說,這個人聰敏勤勉而又好學,不以向比他地位卑下的人請教為恥,所以給他的謚號叫"文"。
一個人內心有智慧,敏感多思,而且愿意好好去學,甚至樂意向比自己差的人去請教問題。這是一種難得的態(tài)度。
這種態(tài)度后來被孔子的學生曾子進一步表達過。曾子說:"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粽呶嵊褔L從事于斯矣。"(《論語泰伯》)
什么意思呢?曾子說,一個人他自己是有能力的,還向沒什么能力的人請教;一個人他自己是很有學問的,還向學問少的人去虛心求教;一個人生命中是有格局的,但是他看起來好像什么都沒有;一個人自己本來已經是很充實的了,但是他看起來卻是虛懷若谷;一個人保持一種謙遜的、空靈的、虛靜的、安閑的狀態(tài),就算有人冒犯他,他也不計較—從前我的一位朋友便是這樣的一個人。
我們想一想,一個人越是劍拔弩張,凌厲過人,是不是越容易受到冒犯?只有一個寧靜的人,才可以做到"犯而不校(較)"。這樣好學而又虛心、充實而又寧靜的狀態(tài),是曾子羨慕的境界。歷代《論語》注者都說曾子所說的這個朋友是指顏回。顏回就是一直能夠這樣做的人。
在這兩段話里,都牽扯到一個概念,就是"不恥下問"。其實,什么是"下"呢?我們不去說知識、地位、階層,簡單的"高"與"下"就是年齡,比如說大人就一定有資格、有權力訓誡小孩子嗎?孩子的視點難道不能夠給我們提供另一個坐標嗎?在今天,我們可以換一個邏輯起點,未必要叫"高下",不過是換一個思維的角度,換一種思考的方式。
1975年,七十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舉行過一次盛大的聚會,有很多媒體來采訪。其中一個問到這些獲獎者的問題是:你們這些杰出的人物,到底是在哪一所大學、哪個實驗室學到人生中最重要的東西的?結果大家認為最有價值的答案是什么呢?是幼兒園。
有一個科學家說,我是在幼兒園里學到了很多東西,比如,要善于跟他人分享,要遵守制度和規(guī)則,飯前要洗手,對人要謙遜禮讓,如果自己不小心做了錯事要學會道歉。這些道理都是我在幼兒園學到的。
假如讓我們回到幼兒園,有很多道理就會很簡單,因為那不過是一種樸素的思維方式。
孩子的思想,有時候是直接而簡單的,但是它可能最貼近真理。
有一個測試很有意思。一個熱氣球上面有三個人,它在上升過程中出了故障,必須舍棄一個人才能夠確保另外兩個人的生命安全。但是,這三個人都是世界頂尖的科學家:第一個人是環(huán)保學家,他能夠保障這個世界的生態(tài)平衡。第二個人是核專家,他能夠去抑止戰(zhàn)爭。第三個人是農學家,他可以保障我們的糧食供給。那么,這樣三個人,你會舍棄誰呢?
【于丹論語心得學習】相關文章:
于丹論語心得03-20
于丹《論語》心得12-03
于丹論語心得體會11-17
于丹論語心得15篇(熱門)08-12
于丹論語心得體會(15篇)01-12
于丹論語心得體會15篇12-21
于丹《品論語》聽后感10-04
《于丹論語心得》心得體會(通用18篇)01-06
論語的學習心得01-12
論語學習心得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