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稻草人手記》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讀《稻草人手記》有感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領(lǐng)悟呢?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后感了。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稻草人手記》有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稻草人手記》有感1
麻雀瘋狂地啄食著稻草人的帽子,稻草人仿佛什么都沒感覺到一樣,伸直瘦弱的手臂,望著金色的麥田,當夜風拍打著他單薄的破衣爛衫時,竟露出了同樣的笑容。
這是三毛《稻草人手記》的序言。
剛開始看的時候,不明白為什么這本書的書名是《稻草人手記》,也不明白這個序言和全書的聯(lián)系。
三毛的《稻草人手記》只是生活中的一點點普通記憶。在這段記憶里,有她和荷西平淡無奇的'婚姻生活;有她與“假想敵”婆婆相處融洽的婆媳故事;住著一群老人,有尖酸刻薄、自私自利、惡意敲詐勒索的賣花女,還有讓三毛像個“丫鬟”般無奈忙碌的“應(yīng)酬”生活……但無論是喜是憂,是善是惡,都好or bad不管是壞的還是壞的,三毛都把它們寫的淋漓盡致,灑脫,表達了她對他人的真誠,表達了她對生活的熱愛,對生活的思考。生活的點點滴滴,百般磨難,生命的堅強與脆弱,憤怒與平靜,愛與恨,歡樂與痛苦,歡笑與淚水,都在她的筆下化作“溫柔的微笑”。
試想一下,我們在生活和工作中難免會遇到各種不如意的困難。顛簸和跌跌撞撞總是不可避免的。柴米油鹽的平凡生活,或許會侵蝕我們對生活的熱情,但無論如何,我們還是要像三毛筆下的稻草人一樣。即使衣衫破爛,雙臂垂如枯枝,望著美麗的麥田,我們依然露出虔誠的笑容。
這時我才明白,序言中的稻草人原來是堅忍、樂觀、自信、豁達的象征。這大概就是三毛想通過《稻草人手記》傳達的意思吧。
讀《稻草人手記》有感2
最近身邊掀起了一股”三毛熱“,很多同學朋友都在看她的書,三毛——何人也?耐不住好奇,查找了關(guān)于她的資料,也從同學那兒借來幾本她的作品以解疑惑。
首先翻開的便是《稻草人手記》。印象中三毛是個多愁善感的女作家,但從這部作品中,我感覺到了她的幽默與快樂。
在《稻草人手記》中收錄的文章,《警告逃妻》中的描述展示了一個特別特別可愛的忠實的丈夫荷西對妻子三毛的誠摯地”警告“,令人”笑為觀止“;《西風不識相》中的描寫足以闡述作者對西方”文明“的憤然,同時也詮釋著一個女子的堅強的怒吼,愿意去做一個像”白額大虎“或者”金睛猛獸“似的真正的黃帝的子孫;《士為知己者死》更是在展示著一個情誼綿綿的人物之忠誠……
其開卷之前的《敘》用一個簡單的虛構(gòu)的故事來描述,脆弱中蘊涵著的堅強和執(zhí)著令讀者不得不折服:
……稻草人望了望那一小片還在田里的麥子,不放心的說”再守幾天吧,說不定鳥兒們還會來偷食呢!“
……啄著稻草人的帽子,而這個稻草人,像沒有感覺似的.,直直的張著自己枯瘦的手臂,眼睛望著那一片金黃色的麥田,當晚風拍打著他單薄的破衣服時,竟露出了那不變的微笑來。
在三毛的《稻草人手記·序》中,我們似乎感受到一個并非在游歷的”游記“,一種擺脫那種在《哭泣的駱駝》中那個炎熱的夏天、殖民地、為了”民族自決“的”駱駝“不斷哀鳴之凄愴,那種反現(xiàn)實主義的為命運嘆惋、為理想哀號轉(zhuǎn)變成”虛構(gòu)“的這個故事能夠讓人們產(chǎn)生一種安寧,一種靜謐,一種讓讀者從心靈上產(chǎn)生共鳴的真實藝術(shù)。
”生命“的堅強和脆弱,憤怒和平靜,愛和恨,樂和痛,歡笑和淚水,都在那剎那間成為瞬間的溫柔的”微笑“,微笑著面對曾經(jīng)的過去、現(xiàn)在的開始和以后的未來。終歸是一切的過往云煙,終歸是都要變化的,終歸一切要回歸虛無的真實,沒有變的——是那虔誠的微笑。
……
即使當今時代的發(fā)展縱向比較的話,非洲的一些地方發(fā)展也是令人折服的。然而,無論今天他們?nèi)绾伟l(fā)展,非洲的大漠也一定不會再有昔日三毛筆下之大漠的風韻,駱駝也不會如三毛筆下之駱駝的靈氣。
”稻草人“風中微笑而立,我則只追憶其風華絕代,追憶那個”一個生活在現(xiàn)實而非藝術(shù)中、生活在平和而非革命中的女子“。
讀《稻草人手記》有感3
接觸三毛并不是很多。最近有幾個人告訴我說,我的游記很有三毛風格,所以就被迫看了看她的書。
《稻草人手記》并不是游記,是三毛在北非和西班牙居住的時候的一些小散文故事。最著名的那篇《守望的天使》肯定很多人都看過,很讓人感動,很值得推薦。她的手筆非常清新,而且想象力很豐富,是我比較喜歡的風格。只是她筆下的婆婆一家——也就是荷西的一家顯得有點兒過于苛刻和不近人情。不過反正他們都看不懂中文,三毛寫啥他們也不得而知了。
我覺得最好看的是《警告逃妻》,講的是三毛不辭而別,荷西處心積慮,想方設(shè)法把她騙回家的故事。是廣大男同胞學習的典范!端芰蟽和分v的故事挺有深意,通過三毛的幾個親戚小孩講述了當代小孩子生活的.“塑料性”,有點兒可悲。《西風不識相》講的是三毛留學故事。看出來她是個很為自己爭權(quán)利的女孩,告訴大家,在國外,要學會“complain”。
看過關(guān)于三毛的一些生平介紹,和她的好友的一些文章。開始對她的自殺也有點兒懷疑。這么生性快樂的人,怎么會自己結(jié)束自己的生命呢? 即使荷西已經(jīng)不在,她更有生存下去的理由啊。有人懷疑她是睡不著覺,誤服了很多安一眠一藥而去世的。走的時候連封遺書都沒有,甚是可惜……
讀《稻草人手記》有感4
三毛,親愛的三毛:
我在一個嵌著墨色濃云的夜晚寫給你。夜不是很深,依稀可以聽到對樓的爭吵聲,是風不經(jīng)意地把它們吹入我的耳朵的。我喜歡這樣的夜晚,吹著冷風想些事情,數(shù)著對面樓層的燈一戶一戶熄滅,我無法窺探別人的夢境,但可以延伸我天邊的漫想,再回歸到無際的寂寞。
我想人作為個體存在的時候,都是會寂寞的。孤獨對我來說不是孑然于身,無親無友,而是思想的孤僻,是不能和另一靈魂有熾熱的碰撞。我想我是孤獨的,我沒有高尚的情操自鼓琴瑟,卻在人群中渴望被讀懂。
我還從來沒有愛過哪位素未謀面的人,但你知道嗎,從你的文字第一次出現(xiàn)在我眼前時,我便渾身戰(zhàn)栗地驚恐起來——怎么會有如此熱烈,充沛的文章,仿佛所有不言而喻的,都在這字里了。
你的浪漫熱切,我無法用言語形容,當我讀到那句“我心中有一個不變的信仰,它是什么,我不很請楚,但我不會放棄在冥冥之中引導我的力量,直到我有一天離開塵世,回返永恒的地方時。”我多么欣喜,以至于我哭了好久。
不變的信仰,不正是我所思考的嗎?在生命的灰度中思考存在,死亡的問題總弄得我夜不能寐,我想,是有種力量促使我存在,至于那些時間的法則,恐怕只有瀕臨消失的那一刻才得以知曉。想不到,在你心里,對這個問題也苦苦追尋。我們都是彼岸花畔待渡的乘客,被擺渡的人吶,苦苦地尋問忘川的源頭。那一刻,我深深的,無法自拔的陷入了你。
你自由又浪漫,不羈又浪漫,我想你不介意,也不在意你是怎么存在在別人心里的,所以,我不寫你,我寫我。
我是普羅大眾中微小的一個,是蕓蕓眾生中的滄海一栗,是大海里不起眼的小浪花,隨波的節(jié)奏飄蕩,偶爾觸礁,但仍探求著海的源頭。
我是虛無,是死亡的戰(zhàn)利品,是圣母眼角掛著的悲憫。但有一天,你突然出現(xiàn)在了我的生命里,用你熾熱的文字照亮了我的`灰暗面。
像撒哈拉于你,你于我,都是某種靈魂上的安頓。我喜歡你永遠那么真摯,那么坦誠。從某種程度上說,我想我和你,是有些相似的。我那么愛世界上的一花一草,像你愛撒哈拉如酮體般的沙丘,我那么熱愛藝術(shù),無論是自然的藝術(shù)品,還是人類運用偉大的智慧創(chuàng)造的藝術(shù),都會讓我嘆息著撫摸,震撼地落淚,就像你在蒙娜麗莎前失了神。而我那么熱愛,那么好奇,基至對死亡也是好奇而愛著的。
但我不敢說像你,甚至不如你的一半,你那么勇敢,那么豁達,那么多才——你會寫作,畫畫,外語,你又有放棄的精神——放棄優(yōu)渥的生活,前往沙漠,你那么勤奮好學,那么機敏,那么勇敢,沒有什么能讓你怕了的,你大概是九重宮里的某位神仙,轟轟烈烈地來歷一場劫,才能那么瀟灑的活,瀟灑地走。你也許并不圣潔、文雅,你是刮著狂風,起起落落的沙漠,粗獷,隨性,通透——這么看來,你當真屬于撒哈拉。
二毛,你屬于沙漠,屬于荷西,屬于日月星暉,但并不屬于我們中的的任何一個,盡管我們愛你,但也要你始終終于你的熱憂。
當我翻開你的文集時,我永遠屬于你。
三毛,永遠的三毛,我的三毛。
——一個讀者
讀《稻草人手記》有感5
稻草人早已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它只是為了嚇鳥,但卻不能徹底地杜絕鳥再來食谷。法律,是為了規(guī)范人們的行為,但卻依舊有人總好奇般地偷越法律邊界。這樣的法律和一個稻草人又有何異同!是可悲嗎?是無奈嗎?
《法律稻草人》是一部由張建偉教授近年來撰寫的50余篇短文構(gòu)成的文集。這里面更多的是對于中西方法律在各個方面的異同。是對包公斷案,竇娥哭冤的中國古典文學中蘊含的司法文化的透徹分析,是對《威尼斯商人》,《基督山伯爵》等西方經(jīng)典作品中體現(xiàn)的法律傳統(tǒng)的獨特見解;而且在中國法律教育,司法考試之弊端的深刻洞察,也有對西方著名法學家及其思想的精辟評論。
書上說:“在一個不尊重法律的社會,法律只能嚇鳥,不正像稻草人?在法律只是稻草人的社會,沒有人相信,法律的正當程序是解決社會糾紛的最好辦法。人們遇到麻煩即使求助于司法,也對司法心存疑慮,他們將希望寄托于明君、賢相和清官身上,但又不太相信自己真有遇上他們的好運氣。”這是一本隨筆小書,它關(guān)注的不是寫在紙上的法律真理,而是法律在真實生活中的狀態(tài),它嘻笑諧謔的筆頭嘲弄的并非法治的理想,而是這樣的理想落在現(xiàn)實沙洲上的窘困與無奈。那究竟是什么原因?qū)е氯藗冋J為法律是一具稻草人呢?
首先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講,我們?nèi)鄙俜梢庾R,權(quán)利受侵害者遠沒有拿起法律武器維護權(quán)利的信心和恒心。就單單的一個釘子戶就可以看出來,對比德國十九世紀“磨坊事件”與中國二十一世紀“楊武案”,發(fā)現(xiàn)兩國“釘子戶”最大不同在于“當遭遇強拆,德國磨坊主云:‘我到法院告你’,中國拆遷戶語:‘我用煤氣罐炸你’。”民眾不會選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而是是使用私力救濟去解決問題。還有書中《街頭看法治》一文中提出要培養(yǎng)民眾的“法商”也就是要有法律信仰和遵守法律的意識。一個國家的守法意識如何,從十字路口一望便知,中國式的過馬路就是國人“法商”的一個縮影?梢詿o視紅綠燈,湊夠一堆兒便過馬路,這已無關(guān)乎法律規(guī)則與道德遵守的問題,背后可是拿生命開玩笑!比法制宣傳教育更重要的是教育公民了解自身應(yīng)有的各種自由權(quán)利,培養(yǎng)自覺維護自身和他人自由和合法權(quán)益不受侵犯的意識。只有這樣才能讓民眾感受到法律,把法律平常化,人們自然而然就將法律融于生活,也就有了法律意識。他們也就會拿起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了!
其次對于執(zhí)法者沒能秉公執(zhí)法,不能樹立起法律的權(quán)威。莎翁云:“吾人不可將法律制成嚇鴉之物,豎起它來只為恐嚇攘食之鳥!币粋國家或者社會,若法律無權(quán)威,司法無公信,正當程序不被信仰,一如稻草狗守門,自由便為群盜隨來隨攫走矣。雖冥頑之人,此際亦必請七武士守村御盜。獨吾人不知三復斯言,維護法律權(quán)威?制法者不問法律之是否必行,司法者將法律任意違反,萬眾袖手,各思法律所以繩人,只我例外,便是家國不祥之相!比藗?yōu)槭裁床贿x用法律武器,而是依靠自己的'力量來保護自己?是對自己力量的極大自信?是對自己能力的強大信任?不!都不是!這只能說明,是對我們法律的強大不信任!我們作為一個獨立而強大的國家,卻不能帶給國民安全感,這像話嗎?書中《選擇性執(zhí)法戕害法治》一文中對于執(zhí)法人員的選擇性執(zhí)法、運動式執(zhí)法進行了批判,這種做法不利于民眾養(yǎng)成對法律的尊重。我們沒有對法律的信任,就更別提讓我們擁有法律意識,去選擇法律武器保護自己了!我們國家的法治又是如何?在文中,更讓我們清楚的了解到法治永遠不能只是標語、口號,沒有嚴格落實,社會永遠無法形成“重法”之風氣。
最后,作為一個法學學生,我更認為我們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少年強,則國強”,所以,消滅法律稻草人,法律人必定應(yīng)當承擔最重之責任!中國法律之現(xiàn)狀,最應(yīng)該負責的,也是我們法律人!只因為,我們法律人是那么的不爭氣。“專業(yè)意識”一篇,教授責難我國法律人專業(yè)性不足;“玄都觀之嘆”張教授擔心我國發(fā)起“法律大躍進”,狂搞法律院系從而對我國法律人專業(yè)化造成創(chuàng)傷;“從佩里·梅森想到律師怎么賺錢”,教授嘲諷律師將賺錢視為律師職業(yè)的準則,認為這才是律師無法獲得社會尊重的原因所在。我們是祖國最新鮮的血液,我們更應(yīng)該從自己出發(fā),高標準嚴要求地做好自己。只有這樣,新鮮血液才可以代替原先的污濁之血,那我們的法律才可以擺脫稻草人的命運,祖國才可以煥然一新,煥發(fā)活力。
法律,稻草人,難道他們之間真的要畫上等號嗎?不!我們不能再無動于衷下去。我們應(yīng)該從現(xiàn)在開始,學法,用法,執(zhí)發(fā),守法,那法律也便活了起來。法律她擁有了生命,她不再像稻草人一般死氣沉沉,一動不動,不再只是“嚇鳥”,而是真正意義上的“趕鳥”。讓法律擺脫掉稻草人的命運,讓法律真正的活起來,擁有她真正的意義。
就讓我們行動起來吧!讓法律擺脫掉淪為稻草人的命運吧!
讀《稻草人手記》有感6
假若你似我一般百無聊賴,在呢喃三遍沙漠、三毛以后,你或許就能理解我突然生出的這種冥冥之中的感覺。沙漠終究化成一杯土;世上叫作三毛的人,縱然免不了千千萬萬。
而我不能忘。
沙漠
說起沙漠,你最先想到什么?還記得《東邪西毒》中油畫般濃烈的顏色嗎?金黃、銀白、鮮紅。蒼茫戈壁,大漠孤煙,黃沙漫卷西風。驛站里刀客冰冷,枯樹下女子孑然……隨沙飄舞的自由任歐陽鋒變成循循善誘的西毒。他是孤星入命的人,一心要獨守空曠寂寥。其實那邊也不錯,可惜已經(jīng)不能回頭,將就罷了。千方百計地選擇卻不是因為歸宿,拿捏得不錯,大漠果然容他任性。
當年誓言錚錚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如今也只孤零零地站立著斷斷續(xù)續(xù)的古國墻垣。地處絲綢要道,加上水土肥美,曾經(jīng)盛極一時的城,歷史的車輪碾過只留下滿目黃沙。繁華靡麗,過眼云煙。沙埋古城就像是海市蜃樓般的傳說。
千百年來不斷有人向往著沙漠的生活,他們義無反顧地踏上了對沙漠之心的朝圣之旅。雖然不是所有人都能有幸領(lǐng)略在沙漠扎根的風塵仆仆,但,每個人的`內(nèi)心深處都有一片大漠。
三毛
那年抱著而立之年的流浪情懷,只身搭上了飛往撒哈拉的大鐵鳥!斑h方”似乎永遠是個令人著迷的詞匯,午夜的火車行駛聲在似夢非夢中響起,只緣起于無意看到的一組撒哈拉圖片。正如三毛所說:“我只看了一遍,我不能解釋的,屬于前世冋憶似的鄉(xiāng)愁,就莫名其妙,毫無保留地交給了那一片陌生的天地!焙靡粋率性的女子。
至此,小她六歲等她六年而后結(jié)伴生活六年上帝就把他搶了去的西班牙男孩荷西終于帶著苦守的承諾又出現(xiàn)了。這次他緊緊捉住了三毛,二話不說就獨自提前去撒哈拉安置新家。相濡以沫,成為彼此生命中最美的橋段。三毛也幵始安心創(chuàng)作,其敏感善良一步步邁進人們的視野。從20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文藝風情盛行一時的華語世界里,她用自己獨特的方式為所有封閉的人們打幵一扇閃耀著遠方色彩的窗戶。在她閃爍著新鮮光澤的文字里,所有蒙塵的心靈都會發(fā)出“雖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喟嘆。至今他們的故事仍是人們心中的一段沙漠佳話,歷久彌新。
荷西與她,一個神往著大海,一個醉心于沙漠。眾人從生而來,向死而去,為的是要活成所追求的樣子。為了精神自由死去怎么能不算一種圓滿?屈原為國,黛玉為情,太白為月,志摩為云。荷西游蕩在深海,三毛被孤獨湮沒。
那又如何呢?不虛此行。
流浪
記得余秋雨曾在游歷西班牙時,在巴塞羅那寫下一篇《流浪的本義》,其中有些句子讓我在三毛身上找到了契合點:
除了少數(shù)逃罪人員和受騙人員,正常意義上的遠行者總是人間比較優(yōu)秀的群落。他們?nèi)绻麤]有特別健康的情操和體魄,何以逃離早已調(diào)適了的生命溫室而去領(lǐng)受漫長而陌生的時空折磨?天天都可能遭遇意外,時時都需要面對未知,許多難題超越精神儲備,大量考驗關(guān)乎生死安危,如果沒有比較健全的人格,只能半途而返。
不要問我從哪里來,我的故鄉(xiāng)在遠方。為什么流浪?流浪遠方,流浪。
讀《稻草人手記》有感7
稻草人望了望那一小片還在田里的麥子,不放心的說“再守幾天吧,說不定鳥兒們還會來偷食呢!”
麻雀張狂地啄著稻草人的帽子,而這個稻草人,像沒有感覺似的,直直的張著自己枯瘦的手臂,眼睛望著那一片金黃色的麥田,當晚風拍打著他單薄的破衣服時,竟露出了那不變的微笑來。
這是三毛的《稻草人手記》的序言。
初讀時,我不懂這本書何以以《稻草人手記》作為書名,我也不明白這個序言和整本書有什么聯(lián)系,讀完后反復咀嚼,才恍然大悟。
三毛的《稻草人手記》不過是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平凡記憶。在這段回憶里,有她和荷西平淡的`夫妻生活;有她和‘假想敵’婆婆之間由心存芥蒂到和睦相處的婆媳故事;有加納利群島上熱情友善、無私奉獻、樂善好施、熱愛生活的一群老人,有尖刻自私、惡意敲詐的賣花女,也有讓三毛忙得像“女傭”般無奈的“招待”生活……但不管是喜是憂、是善是惡、是好是壞,三毛都把它們寫的生氣勃發(fā)、灑脫渾厚,表達了她對他人的誠懇、對生活熱愛和對生命的思考。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種種磨難,生命的堅強和脆弱,憤怒和平靜,愛和恨,樂和痛,歡笑和淚水,在她的筆下都成為了“溫柔的微笑”。
試想,我們在生活和工作中也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不如意的困難,碰碰磕磕,跌跌撞撞總是在所難免的,柴米油鹽的平淡生活也許會磨蝕我們生活的激情,但不管怎樣,我們依然要像三毛筆下的稻草人一樣,即使衣服破了,掛著枯枝般的手臂,看著美麗的麥田,露出的依然是虔誠的微笑。
此時,我才明白序言中的稻草人原來是堅守、樂觀、自信、曠達等的象征,這大概就是三毛想通過《稻草人手記》傳達的思想吧。
讀《稻草人手記》有感8
三毛,初次遇見時,帶有原來的小“偏見”,根據(jù)以往道聽途說,一位在六七十年代便遠離父母家人,去尋求所謂的內(nèi)心,便認為此人應(yīng)該是一位“放蕩不羈”的女子。
在看完本書之后,真正去了解本書中她的沙漠奇幻之旅,她與丈夫荷西的喜怒悲歡,春花秋月。突然覺著,如果按照今天所說的星座特征來分類的話,一方面,她應(yīng)該是傳說中水瓶座,不喜歡被束縛,愛自由;而另一方面,她又如巨蟹座一般“泛濫”著母愛,對待老人和小孩認真細致,極具愛心。在她身邊,可以看到了落入世俗的鍋碗瓢盆,柴米油鹽醬醋茶,而恰恰最最讓人受到吸引的便是這一顆處于世俗之中而又超然于外的飽含熱情的,極具好奇感的心。面對生活的挑戰(zhàn),無論是對于未知的沙漠,還是丈夫荷西一家,還是戰(zhàn)火的牽連,都依舊能夠用樂觀的心態(tài)去面對。有句話怎么說來著,當你正視困難的時候,問題也就解決了一半。
書中的'日子有小愜意,小溫馨,也有小離愁,小傷感,三毛也有她的小性情,是一個扎扎實實存在的“人”,也過著平平凡凡的日子。對于疾病與困難,書中往往平淡地一筆帶過,只當做一個小插曲,而繪制著更多的是平淡而又幸福的點滴。
讀《稻草人手記》有感9
三毛的《稻草人手記》不過就是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平凡記憶,卻時刻表達了對生活熱愛與對生命的思考。三毛熱情的投入生活,對自我誠懇,并且深思的面對人生,許多實際上相當凄涼的際遇,三毛都能把它寫的生氣勃發(fā)、灑脫渾厚,她不是不知憂愁傷感,只是在生命里還有比傷感更強烈的東西存在。
亂發(fā)如芳草,更行更遠更生照片居所看似蒼涼凄慘如下地獄,實在內(nèi)心幸福無邊如上天堂。三毛總能在文字當中寫下這種讓人心靈受到洗禮的文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種種磨難,生命的堅強和脆弱,憤怒和平靜,愛和恨,樂和痛,歡笑和淚水,都在那剎那間成為瞬間的溫柔的微笑,微笑著面對曾經(jīng)的過去、現(xiàn)在的開始和以后的未來。終歸就是一切的過往云煙,終歸就是都要變化的,終歸一切要回歸虛無的真實,沒有變的是那虔誠的微笑。也許我們在生活和工作當中也會遇到各種各樣不如意的困難,柴米油鹽醬醋茶、衣食住行樣樣都少不了一番折騰,生活不會總是那么一帆風順,碰碰磕磕,跌跌撞撞總是在所難免,但就像三毛筆下的稻草人一樣,即使衣服破了,掛著枯枝般的手臂,看著美麗的麥田,露出虔誠的微笑來。
歲月極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春花,秋月,夏日,冬雪。也許企業(yè)和社會的發(fā)展也總是有各種困難,總有失去和獲得,我們不必學林黛玉花謝花飛花滿天的.葬花之舉,因為花謝之后終會歸入大地,化作春泥更護花,你又怎知那不是它熱愛的生存方式呢?也許我們的道路上會失去很多,但我們也會有所收獲,不要去在意一瞬之間的失敗與失去,而是要露出虔誠的微笑來,迎接一次又一次磨難的洗禮,如鳳凰涅盤,終會在熊熊烈火的洗禮后煥發(fā)出動人的光彩。
我心中有一個不變的信仰,它就是什么,我也不很清楚,但我不會放棄這在冥冥之中引導我的力量,直到有一天我離開塵世,回返永恒的地方。正如三毛這筆下的信仰與力量,走過千山萬水,我們不離不棄,讓一切都匯入生命的河流中,迎著溫暖的夕陽,幻化成一次虔誠的微笑。
讀《稻草人手記》有感10
寒假里,借了幾本三毛的小說來看,上學時度過三毛的書,一直很喜歡她,在眾多的對三毛的評價中,特別喜歡作家司馬中原對她的評價:如果生命是一朵云,它的絢麗,它的光燦,它的變幻和飄流,都是很自然的,只因為它是一朵云。三毛就是這樣,用她云一般的生命,舒展成隨心所欲的形象,無論生命的感受,是甜蜜或是悲凄,她都無意矯飾,行間字里,處處是無聲的歌吟,我們用心靈可以聽見那種歌聲,美如天籟。被文明捆綁著的人,多慣于世俗的繁瑣,迷失而不自知。讀三毛的作品,發(fā)現(xiàn)一個由生命所創(chuàng)造的世界,像開在荒漠里的繁花,她把生命高高舉在塵俗之上,這是需要靈明的智慧和極大的'勇氣的。
《稻草人手記》里的文章內(nèi)容新奇刺激,而且俏皮頑劣。值得一提的是《親愛的婆婆大人》和《這種家庭生活》兩篇文章。
在《親愛的婆婆大人》文中,寫的是第一次見公婆的片段:“婆婆拼了老命箭也似的撞過來,我立定不動,預備迎接狂風暴雨似的耳光打上來。(我是左臉給你打,右臉再給你打,我打定主意決不回手,回手還算英雄嗎?)我閉上眼睛,咬住牙齒,等待敵人進攻。哪知這敵人將我緊緊抱在懷里,嗚咽淚出,發(fā)抖地說:兒!你可得快快回來。∩衬嗔,這兒有你的家。媽媽以前誤會你,現(xiàn)在是愛你的了!奔傧霐潮晃遗蘖,我自始至終只有防她,沒有攻擊她,她為什么要哭呢?我親愛的維納斯婆婆在號角聲里漸漸地誕生了!
《這種家庭生活》里的一段:婆婆和姐姐一家四口到三毛與荷西的新住所渡假。三毛一天站著工作十六小時,晚上睡地鋪并照顧姐姐的兩個孩子。這種“非人哉”的生活三毛一直忍著,直到他們要回去了也不敢喘一口粗氣。但中國女人,特別是有知識的、有修養(yǎng)的的三毛卻做得無可挑剔。在機場三毛將一朵蘭花別在婆婆胸前,然后道別。我發(fā)自內(nèi)心的感嘆:三毛真是太偉大了!
讀《稻草人手記》有感11
這本書是三毛的作品之一。作品主要描寫了三毛與荷西在撒哈拉沙漠中的所見所聞,以及他們在沙漠中幸?鞓返纳睢T谏彻衬,沒有大都市的喧囂,沒有城市的擁擠,有的只是那一份清淡的寧靜,保留的是原始田園牧歌式的快樂。
在“杏花春雨下江南”中三毛描寫環(huán)島南部的景色時,曾有這樣的描寫“漫山遍野的白色杏花,像迷霧似的籠罩著這寂靜的平原,一幢幢紅瓦白墻的人家,零零落落的散布在錄得如同絲絨的草地上。細雨里,果然有牛羊在低頭吃草,有一個老婆婆在喂雞,偶爾傳來狗叫聲,跟陳除了這個村落的寧靜。時間,在這里是靜止了,好似千萬年以來,這篇平原就是這個樣子,而千萬年以后,它也不會改變。河西和我輕輕地走進夢想中的大圖畫里,我清楚的明白,再溫馨,再甜蜜,我們過了兩小時總要離去的,這樣的悵然,使我更加溫柔的注視著這片杏花春雨,在我們中國的江南,大概就是這樣吧!”這段對非洲鄉(xiāng)村圖景的唯美描寫,正體現(xiàn)了三毛對鄉(xiāng)村田園牧歌是生活的眷戀,她憧憬美麗恬靜的鄉(xiāng)村生活。杏花微雨,迷霧朦朧,農(nóng)夫帶月荷鋤歸,阡陌交通,偶有犬吠,三毛對這田園生活的極力歌頌,背后是對大都市喧鬧,紛擾的排斥,也許人們在每天行色匆匆的都市生活中丟失了快樂,迷失了自我,在寧靜單純的'鄉(xiāng)村生活中,尋找最本真的人性。
在那段讓三毛最為快樂的沙漠生活中,她結(jié)交了許多朋友,認識了許多新的鄰居!耙粋陌生人的死”中描寫到這樣一位老人,他不會講西班牙話,很久不出門,身邊沒有任何親人,他得了壞疽,全身不斷腐爛,住進醫(yī)院后護士因為他散發(fā)出來的氣味而嫌惡他,最終他還是去世了。三毛在最后寫道“醫(yī)院的大門外,陽光普照,天,藍得好似一片平靜地海,路上的汽車無聲的流過,紅男綠女,打扮得花枝招展的一群群的走過,偶爾夾雜著高傲的笑聲。這是一個美麗動人的世界,一切的悲哀,離我們是那么的遙遠而不著邊際!”他們是天使,他們常常流淚,因為他們太愛自己的孩子,因為翅膀要護這孩子,因為他們怕孩子淋浴生病。孩子長大后,對天使說,他要走了,天使們便把身邊最好的東西給了孩子他們看著孩子越。走越遠連忙飛到高一點的地方,即使他們老了,他們還是掙扎著拼命向上飛,當孩子漸漸看不到了,他們才慢慢回家去。越不善待,不贍養(yǎng)老年年人,已經(jīng)不是近些年熱議的話題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將他們的孩子,孫子養(yǎng)大,自己慢慢也就變成了老年人。當孩子們都長大成人為了自己的事業(yè)而遠走他鄉(xiāng),老年人只能在家中默默守望,等待孩子歸來,全家團聚,老人的一生都是為孩子在毫無保留的付出,而我們卻只能看著他們一點點變老,能做的就是給他們多一點關(guān)愛。
在《稻草人手記中》著重描寫了三毛生活中最幸福的日子。當三毛給荷西留下一封信,獨自飛往故鄉(xiāng)時,荷西對她又愛又恨,甚至編造了他與卡羅的關(guān)系,卻引得三毛敗興而歸。荷西是一個愛憎分明的人。遇到了想搭車生前的鄰居就果斷拒絕,看到鄰居加力生病身邊沒人照顧時就為加力墊付醫(yī)藥費,親自照顧他。他們都是熱愛生活,對生活充滿熱情的人,單純善良。正如三毛所說“我們都有過去,我們一樣懷念著過去的那一半。只是,人要活下去,要再尋幸福,這并不是否定了過去的愛情!
看慣了世事滄桑,看透了世間的冷漠。在我們還在討論人間是否還有溫暖,人與人之間能否拋棄隔閡時,在沙漠的深處,還隱藏著人最淳樸的情感。一個夜晚,一條狗撲向了三毛,因此三毛認識了它的主人……達尼埃。他和他的家人來自瑞士,他的母親得了肝病,父親雙腿癱瘓。一個十四歲的孩子承擔了全部的家務(wù),自己做蛋糕,替母親養(yǎng)雞。他清早六點起床,喂雞,掃雞房,拾蛋,洗衣服,喂貓狗,做父母的飯和自己的午飯,然后上學。放學后,買菜,回家,收衣服,做晚飯,給父母擦身子,帶狗散步,才能上床。一個孩子的娛樂在他是不存在的。而他是在八歲時被父母領(lǐng)養(yǎng)的。他用稚嫩的肩膀撐起了道德的力量,溫暖了冷漠的心靈。
生活不需要有多少大風大浪,平淡質(zhì)樸才是本真。三毛和荷西在沙漠中體驗了之前從未有過的人生奇遇。他們經(jīng)歷了戰(zhàn)爭的考驗,看過了人情冷暖,享受著沙漠中的美景。這一切讓他們愛得更堅定,也許愛情終歸會回歸平淡,當初的激情會被習慣慢慢吞噬,可生活在鋒利的磨去我們的棱角的同時,也讓我們變得更強大。認認真真的生活,勇敢地接受生活所給予你的一切。生活是公平的,他給與你一個陰暗困惑的現(xiàn)在,積極的面對,他必定在不遠處播撒下燦爛的陽光。
讀《稻草人手記》有感12
《撒哈拉的故事》一書就讓我很喜歡三毛,現(xiàn)在已經(jīng)過了“流浪文學”的時代了,然而她的故事,依舊讓我覺得向往,積極向上。在那本書里,我讀到了“詩與遠方”。
在此之前,我并沒有真正去了解過三毛,連百度都沒有,只是從眾人口中自己勾勒一個模糊的輪廓。
從她的書、她的散文中,是足以能夠了解她的性格秉性的,因為她的書寫很真實不浮躁。
所以我一直以為,三毛是一個足夠自由,甚至自由至上的人,她必然崇尚自然和自由,獨自,后來帶上荷西,逃離在世俗之外的。
然而這本書《稻草人手記》,卻打破了我自以為的人物勾畫。這本書里,能看到一個與人打交道,甚至熱愛交際的三毛。她的善良和天真尤其體現(xiàn)在對待老人和小孩身上,也是因為她的.真善美,才能發(fā)現(xiàn)更多別人發(fā)現(xiàn)不了的東西,才能如自己所愿,做一個有趣的人。心若自由了,無所謂人在何處。
她在《逍遙七島游》寫了這樣一段話:大自然的景色固然是震撼著我,但是,在每一個小村落休息時,跟當?shù)氐娜苏勗,更增加了旅行的樂趣,如果這個世界上沒有人存在,再美的土地也吸引不了我,有了人,才有趣味和生氣。
這是一段很樸素的話,然而放在現(xiàn)在,能做到愿意去做到的人并不多。
現(xiàn)在人交往大多不夠熱情,甚至很不喜歡與人打交道。如今社會發(fā)展迅速,技術(shù)、知識更新過快,你很艱難地跟上快節(jié)奏,在人情上,就更懈怠了。
代溝這個詞,真是包庇冷漠的最好借口。
你覺得別人思想落后,或者與自己不搭配,于是疏于來往,這是很正常的。然而一個人兩個人三個人,終于有一天你發(fā)現(xiàn),這個世界上的絕大部分人,你周圍的幾乎所有人,都與你有著巨大的鴻溝,這個深淵一般的溝壑不全部是因為學歷、家庭、性格造成的,還可能是因為那是兩條完全不一樣的路,兩個完全不同的方向,總之有一天,你因此拒絕了所有人。
這樣的說法,可能用社交恐懼癥來表達更準確一點。自己以為,你是因為社會泥沙俱下,其實,這何嘗不是一種怯弱的逃避呢。
這個你,是你,也是我。
我希望自己能更有人情味,能去努力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能去探索未知,能活得更有趣。
世界都是同一個,卻活出了億萬種活法,這一切,都是自己創(chuàng)造出來的。
讀《稻草人手記》有感13
平沙漠漠一只手揮到紅海,游走大海中的七顆鉆石……每一件小事,每一個人,都有情味,都是愛的注腳。這是對三毛的這本書的評價。
讀的第一本三毛的書是《撒哈拉沙漠》,講述了作者在撒哈拉的生活中遇到的有意思的人、有意思的事,以及風土人情,還有作者與荷西的美好愛情。從這本書引發(fā)了我對作者的.興趣,查找了她的生平事跡,感受到了她的不羈,她的我行我素,對這位流浪作家深深佩服,對她的故事深深向往。
我一口氣讀完了作者在撒哈拉的故事,意猶未盡,就找來《稻草人手記》來讀。在這本書中,作者用了一種幽默的手法寫她的故事,有小時候的事,有游走七島的事,也有和家人的書信,內(nèi)容很多很雜,從中能夠感受到作者溫馨的大家庭、自由自在的流浪生活,當然也有作者的一些無奈,尤其是作者描述的流浪內(nèi)容,非常吸引人,她在旅行中領(lǐng)略大自然的魅力,感受靈魂的自由舒展。讀了這本書,使我有出發(fā)游走世界的沖動,感受旅行的意義,但是,仔細想想,并每個人不是都有“詩和遠方”的資格,它往往承載著生活的重擔和艱辛。
當“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這句話紅得發(fā)紫的時候,多少“痛心疾首”的人們,心靈蠢蠢欲動,瀟灑的拋下一紙辭職書,走向“詩和遠方”,但是,不是所有人都有遠走遠方的實力與基礎(chǔ),不少人尚有年老多病的家人,有口袋癟癟的窘迫,不安于現(xiàn)狀的靈魂背后有多少不為人知的心酸與無奈。我以為“詩和遠方”不是丟下一切走向他鄉(xiāng)。
詩是一種精神境界,它指引我們無論現(xiàn)實多么慘烈,也要保持一顆積極向上的心境;遠方是一種夢想,它告訴我們要懷揣進步的志向與翻山越嶺的勇氣。畢淑敏演講時回答學習提問時說:人生沒有任何意義,但是我們要為它確立一個意義。不同的人過著不同的人生,三毛在追求自由,在探索未知的生命,而我們不論是在工作中汲汲努力,還是為生活痛哭流涕,也不能失去人生的“詩和遠方”,它使我們在艱辛困苦中仍然保持勇氣,在絕望憤懣中依舊堅強站立。
人生中不會事事風順,上學時,為成績伏案苦讀,工作時,為業(yè)績勞心盡力,生活會中,為婚姻為家庭愁眉嘆氣,但是我們依舊堅持下來,不逃避不虛妄。一位作者解析的很對:眼前的茍且,也正是詩和遠方。家人健康的在我們身邊,朋友間暖心的相聚暢快淋漓,工作中的協(xié)作溫暖備至,總而言之,我們要學會享受生活的“茍且”,不管身在何方身處何地,都是“詩和遠方”。
讀《稻草人手記》有感14
《稻草人手記》里的文章內(nèi)容新奇刺激,而且俏皮頑劣。三毛的形象又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大轉(zhuǎn)彎。原以為她與婆婆的關(guān)系會很僵,因為在三毛眼里, 自己“拐”走了婆婆心愛的兒子,她和婆婆是敵人,而與婆婆生活就是打仗。但在敘述中我們卻感受到了這對婆媳的可愛。
值得一提的是《親愛的婆婆大人》和《這種家庭生活》兩篇文章。
在《親愛的婆婆大人》文中,寫的是第一次見公婆,咱們來一同品味一下她們“離別”的片段:
“婆婆拼了老命箭也似的撞過來,我立定不動,預備迎接狂風暴雨似的耳光打上來。(我是左臉給你打,右臉再給你打,我打定主意決不回手,回手還算英雄嗎?)
我閉上眼睛,咬住牙齒,等待敵人進攻。哪知這敵人將我緊緊抱在懷里,嗚咽淚出,發(fā)抖地說:兒!你可得快快回來!沙漠太苦了,這兒有你的家。媽媽以前誤會你,現(xiàn)在是愛你的了。
假想敵被我弄哭了,我自始至終只有防她,沒有攻擊她,她為什么要哭呢?
……
我親愛的維納斯婆婆在號角聲里漸漸地誕生了!
還有一次是婆婆和姐姐一家四口到三毛與荷西的新住所渡假。三毛一天站著工作十六小時,晚上睡地鋪并照顧姐姐的兩個孩子。這種“非人哉”的生活三毛一直忍著,直到他們要回去了也不敢喘一口粗氣。但中國女人特別是有知識的賢妻良媳的教養(yǎng)她還是不會忘的。在機場三毛將一朵蘭花別在婆婆胸前,然后道別。我發(fā)自內(nèi)心的感嘆:偉大啊,三毛!這是《這種家庭生活》里的一段。
三毛在婆婆面前是絕對不會欺負荷西的,但是……
有一回,三毛不顧荷西的苦苦哀求執(zhí)意只身一人回臺北與父母團聚。緊接著上演了一幕“警告淘妻”的好戲。
荷西給三毛寫了很多信,前一半都是苦口婆心地勸三毛快回來、多通信、注意身體。但后一半因為一個英國鄰居卡洛的出現(xiàn)使荷西不再強烈地要求三毛回來。荷西在信中多次提及卡洛小姐的善良熱心。說也奇怪,三毛的信開始多起來了,并且對荷西說卡洛是個壞女人,她會盡快回來。這下三毛可中了荷西的圈套,卡洛是荷西臆想出來騙三毛回來的一個幌子而已。
這位令三毛有太多美好回憶的荷西先生也是挺有頭腦的嘛!
《滾滾紅塵》是三毛的最后力作,它是一個劇本,大概是希望把它拍成電影吧。別的我也不說喜不喜歡,單是羅大佑的歌詞就讓你“百轉(zhuǎn)回腸”:
“起初不經(jīng)意的你,和少年不經(jīng)事的我,紅塵中的情緣,只因那生命匆匆不語的膠著……來易來去難去,數(shù)十載的人世游,分易分聚難聚,愛與恨的千古愁……于是不愿走的你,要告別已不見的我,至今世間仍有隱約的耳語,跟隨我倆的傳說,滾滾紅塵里有隱約的耳語,跟隨我倆的傳說!
由于我是個讀書不求甚解的人,所以對三毛及她的作品的理解難免片面。我只是憑著一顆愛慕之心,偷偷看了三毛一眼,但就這一眼,卻深深愛上了這個女人。
孩子需要蘿卜頭精神。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外界的影響十分重要,身邊的環(huán)境,他們接觸的每一個人和事,都使他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和人生觀的確立發(fā)生作用。而這種外界的影響,除了家長、學校、親友的教育外,孩子閱讀的圖書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近年來,卡-通讀物在孩子中間廣為流行,但有些卡-通圖書中卻存在著不健康的內(nèi)容,使我們做教師的深感憂慮。如果讓這些不健康的東西陪伴孩子,那些兇殺、暴力,甚至色情的東西,就會對孩子的成長產(chǎn)生不良的影響。最近,我欣喜地看到,重慶出版社出版了卡-通連環(huán)畫《小蘿卜頭的故事》,這給孩子成長的道路上送來了一個好伙伴。
本書以簡潔的文字,生動的卡-通畫面講述了小蘿卜頭短短的一生:一歲入獄,九歲被害。他的整個生命過程,幾乎都是在暗無天日的監(jiān)獄中度過的,吃的是霉米飯,住的是又悶又熱的牢房。沒有陽光,沒有游戲,沒有明亮的教室,更沒有今天這樣豐富多彩的生活。就是在這樣艱苦的環(huán)境下,小蘿卜頭卻表現(xiàn)出頑強的'意志和堅定的信念:在受到敵人打罵的時候,他沒有哭,他要像叔叔和阿姨們一樣堅強。他上學的權(quán)利竟是叔叔阿姨們用“絕食”換來的,他懂得,學習的機會多么寶貴。草紙做成作業(yè)本,棉花的灰來調(diào)制墨水,再苦再難,也不放棄學習,不放棄希望!
在這樣惡劣的環(huán)境里,在無邊的黑暗中,小蘿卜頭卻“永遠在笑”。多么堅強、多么樂觀、向上的孩子啊!他告訴孩子的,不僅僅是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故事,而是一種精神。這種精神,是樹立堅強信念的基礎(chǔ),是構(gòu)成人生觀和價值取向的元素,更是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動力源泉。
今天的孩子,已經(jīng)遠離小蘿卜頭生活的那個年代,他們衣食無憂,享受著良好的生活和教育條件。他們充滿遨游太空的幻想、崇拜哈利波特的魔法、喜歡歌星的風光、追隨時尚的消費……但他們最需要的,恰恰應(yīng)該是小蘿卜頭精神。因為,未來帶給孩子的,不光是陽光和鮮花,而是嚴峻的考驗、無情的競爭和科技水平及綜合素質(zhì)的較量。他們面對的敵人,不再是特務(wù)和看守,而是科技領(lǐng)域的競爭,是環(huán)境被破壞造成的危機,是生存與發(fā)展的挑戰(zhàn)!缎√}卜頭的故事》告訴今天的孩子,在困難面前,信念不能動搖;在風雨面前,希望不能熄滅。我們要做新世紀的主人,必須像小蘿卜頭一樣,具備愛國主義精神和中華民族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的精神;掌握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協(xié)調(diào)人際關(guān)系能力、獨立生活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才能在未來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讀《稻草人手記》有感15
這個稻草人是三毛,三毛的幸福如稻草般短暫停留,然后被狂風卷走,飛散在天涯海角。
三毛的這本《稻草人手記》是寫給她愛的荷西,內(nèi)容是回憶兩人在撒哈拉與加納利的生活,語言風趣幽默。她在序言中寫了一個稻草人,當麻雀啄著稻草人的帽子時,稻草人只是定定地看著遠方金黃的麥田,輕輕微笑。這個稻草人就是三毛,三毛的幸福如稻草般短暫停留,然后被狂風卷走,飛散在天涯海角。
三毛第一次出國的時候,父母小心叮囑,告訴她吃虧就是占便宜。三毛怎么也想不明白這個道理,到了國外后,按照父母說的話去做,卻失去了自我。在一次大打出手后,那個充滿個性與激情的三毛又回來了。三毛寫道:“國民外交固然重要,但是在建交之前,絕不可國民跌交。那樣除了受人欺負之外,建立的邦交也是沒有尊嚴的!彼Q飛機上的男性服務(wù)員為“空中少爺”,把她的外國同學都稱為洋鬼子,當然,在外國同學眼中,三毛也是“洋鬼子”,這是“群鬼對陣”。三毛在德國時,鄰宿舍的女生天天折騰到半夜,許多行為在校方條例中都是非法的。三毛被騷擾得不耐煩,找到校方,校方說沒證據(jù),于是三毛第二次去就把磁帶拿了過去,校方介入調(diào)查,很快解決了。所以,無論在哪里,都不能放棄抵抗!霸谘蠊碜拥牟蛔R相的.西風里,做一個真正黃帝的子孫。”
三毛住在北非加納利的時候,有一個義務(wù)打掃街上衛(wèi)生的瑞典老人,三毛稱他為“瑞典清道夫”、甚至是“老瘋子”。當然,有“老”就有“小”,這個小瘋子就是三毛。小瘋子把樹上的葉子全都搖下來,老瘋子一板一眼地認真掃,掃過的地簡直清潔得不能穿鞋踩。同時,她還結(jié)交了許多老年人,因為這就是個“老年人社區(qū)”。本來三毛認為老年人只會絮絮叨叨陳年往事,誰知,這些老年人很時尚很健康很有活力。一對老夫婦邀請她一起沿海灣看落日,結(jié)果回來的時候三毛坐在石階上一動都不能動,那對老夫婦仍然精神抖擻。這些老人們的可愛讓三毛打破了自己不結(jié)交鄰居的“原則”,與他們“玩”到了一起!叭松谋M頭也可以再有春天,再有希望,再有信心。這是他們對生命執(zhí)著的熱愛,對生活真切的有智慧的安排,才創(chuàng)造出了奇跡般燦爛的晚年。”
還有一個人,讓三毛和她的丈夫荷西“膽戰(zhàn)心驚”,那是個賣花女,她可以用任何無賴沒有邏輯的借口把花“強賣”給你,三毛與荷西屢受其害,以致到最后,當前院木棚的門被賣花女一推開,三毛對荷西道“警報”,然后兩人以光速將客廳通往花園的門鎖上、奔到浴室躲著。荷西坐在馬桶上看書,三毛在用指甲刀挫手指,兩人大氣都不敢喘,盡管外面的門、玻璃已經(jīng)被賣花女拍得震天響。兩個天不怕地不怕的人被一個“死纏爛打”的賣花女“逼”到這步田地,可見這個賣花女把他們騙得很慘。
三毛的散文充滿了情趣,讀到幽默處便是會心一笑。女人難得有幽默感,更何況是個有才情的女人呢。可惜,三毛的幸福如稻草,短暫地停留了6年。荷西離開了,帶走了稻草,帶走了她的幸福。
【讀《稻草人手記》有感】相關(guān)文章:
《稻草人手記》讀后感(精選19篇)10-19
軍旅手記作文10-05
讀《稻草人》有感06-15
讀稻草人有感10-13
[經(jīng)典]讀《稻草人》有感09-21
讀稻草人有感11-04
愛心與教育手記讀后感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