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jīng)》教案(精選20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zhì)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詩經(jīng)》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詩經(jīng)》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了解《詩經(jīng)》基本常識,以及所反映的社會生活現(xiàn)實。
2.過程與方法:分析主人公復雜的心情和人物性格,了解敘事詩的特點與表現(xiàn)手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賞析詩歌比興和對比手法的使用。
【教學重點】
學習“賦比興”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體會它的表達效果。
【教學難點】
詩中運用的比興手法。
【教學方法】
朗讀法、點撥討論法
【教學時數(shù)】
兩課時
一、導入
在人類永恒的感情世界里,愛情是一個說不盡的話題。如:
、僖聨u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戀花》
、趦汕槿羰蔷瞄L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鵲橋仙》
、劾沈T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李白《長干行》
、茉谔煸缸鞅纫眸B,在地愿為連理枝。白居易《長恨歌》
、萆\可貴,愛情價更高。裴多菲《自由與愛情》
《氓》是詩經(jīng)中最長的一首民歌,也是一首較有代表性的棄婦詩。春秋初,封建的生產(chǎn)關系尚處于萌芽狀態(tài),封建的思想意識也還未形成完整的體統(tǒng)。以戀愛而言,當時男女間的交往還比較自由。《氓》詩中的女主人公與氓的戀愛、婚姻基本上是自主的,不幸的是,結婚僅三年,即被遺棄。這首詩就是她被棄回娘家后寫下的。
二、作品簡介
《詩經(jīng)》是我國古代最早的詩歌總集。記錄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500年的社會生活,原本只稱《詩》,共305篇,所以又稱“詩三百”。相傳《詩經(jīng)》為孔子所編定而成!妒酚浛鬃邮兰摇氛f:“古者〈詩〉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取其重,取可施于禮義……305篇,孔子皆歌弦之!币话阏J為,現(xiàn)存的《詩經(jīng)》基本上經(jīng)孔子刪汰選編而成的。
《詩經(jīng)》的內(nèi)容可分為“風”“雅”“頌”三大類:
“風”——“國風”,民間歌謠。共15國風,160篇。
“雅”——“大雅”“小雅”,宮廷樂歌。共105篇。
“頌”——“周頌”“魯頌”“商頌”,宗廟祭祀的樂歌。共40篇!对娊(jīng)》的'表現(xiàn)手法主要為“賦”“比”“興”:
“賦”——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者也。直陳其事,鋪陳,排比。
“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打比方,作比喻。
“興”——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托物起興,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聯(lián)想,引出詩人所要表達的事物、思想、感情。
以上六項被稱之為“《詩經(jīng)》六藝(六義)”。
三、整體感知
1.學生朗讀,疏通字音(書下注釋)
愆期qiān將qiāng子無怒載zài笑載言卜筮shì于嗟jiē徂cú爾淇水湯湯shāng罔wǎng極
2.重點字詞:
實詞
⑴將子無怒愿,請。
、苼砑次抑\靠近。甲骨文像一人跪坐鍋前
、侵劣陬D丘到,“于”為介詞。
、容d笑載言動詞詞頭。
、勺晕裔逘柾。
、逝膊凰^錯。
、搜约人煲友,助詞。
⑻三歲食貧古時指“年”。歲歲年年。
⑼總角之宴總角,古代少年男女把頭發(fā)扎成丫髻,叫總角。
通假字
、琶ブ框框,通“嗤”。
、品藖碣Q(mào)絲匪,通“非”。
、怯卩跌F兮于,通“吁”。
、泉q可說也說,通“脫”。
⑸隰則有泮泮,通“畔”。
實詞活用
、牌潼S而隕形—動,變黃。
、迫龤q食貧形—名,生活貧困。
、嵌涞聰(shù)—動,使動用法,使“德”有時二,有時三。
、荣砼d夜寐名—狀,在早晨,在夜里。
3.內(nèi)容賞析:
這是一首敘事詩,它以一個女子自述的口吻,講述了自己的婚戀悲劇。
。1)提問:這首詩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故事的情節(jié)線索是什么?
明確:一個女子的婚戀悲劇。
情節(jié)線索:“戀愛”——“婚變”——“決絕”
。2)提問:詩文可以分為幾個層次?請概括每層的主要內(nèi)容。
明確:第一層(1—2):追述戀愛生活。
第二層(3—5):追述婚后生活。
第三層(6):表示“躬自悼矣”后的感受和決心“反是不思,
亦已焉哉!”
(3)從詩中可看出女主人公對于往事是一種什么心情?
明確:女子在回憶往事時,心情是很復雜的。
從一二兩章詳寫他們戀愛時的幸福可看出她對氓仍懷有一些感情。
從三四五章寫他們婚后的痛苦可看出她對“氓”非常怨憤。
思前想后,對“氓”反感到極點,斷絕關系。
四、分析詩中女主人公形象
1.詩中女主人公有著怎樣的思想性格?
A.溫柔、熱情——“送子涉淇”“將子無怒,秋以為期”
“既見復關,載笑載言”
B.勤勞——“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
C.重情——“自我徂爾,三歲食貧”
D.清醒、剛烈、堅強——“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2.如何看待女主人公的婚戀悲?你認為女主人公被棄的原因是什么?(討論)
提示:(能言之成理即可)一般認為女主人公的婚戀悲劇是氓用情不專所致。
五、寫作技巧
1.對比手法
、偬釂枺涸娢闹性鯓芋w現(xiàn)出氓用情不專的?
明確:使用的“對比”的手法。把氓婚前與婚后的對比。
婚前:忠厚——“氓之蚩蚩”
婚后:變心、兇暴——“士貳其行”“至于暴矣”
、谔釂枺哼@首詩哪些地方運用了對比?明確:女主人公婚前與婚后的對比。
婚前:幸!翱偨侵纾孕﹃剃獭薄安灰姀完P……載笑載言”
婚后:痛苦——“夙興夜寐,靡有朝矣”
勞累——“靜言思之,躬自悼矣”(精神痛苦)
、畚闹羞@兩次對比有何作用?
明確:突出女主人公的不幸命運,反映了我國古代婦女的悲慘生活。
2.詩中運用的比興手法
詩文中“賦、比、興”的分布情況
第一章:男子求婚,女子許婚(賦)
第二章:男女戀人相思、結婚(賦)
第三章:勸誡女子不要癡情(比、興)
第四章:控告男子移情別戀(比、興)
第五章:補敘多年的苦楚和處境(賦)
第六章:今昔對比的怨恨和痛苦(賦、比、興)
提問:詩中哪些詩句是比興句?好處是什么?明確:“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于嗟鳩兮,無食桑葚!”“桑之落矣,其黃而隕!
作用:
、俳Y構上:
A.敘事中插入比興句,避免了平鋪直敘。
B.起過渡作用。
②內(nèi)容上:
A.比興句喚起人豐富的聯(lián)想。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和“桑之落矣,其黃而隕”,一般認為它
們分別比擬女子容顏的潤澤和衰老,并推測女子年長色衰是“氓”
變心的重要原因。
B.以桑樹作比,與女主人公勞動女性的身份非常切合,富于生活氣
息,還暗示了她的勤勞。
六、小結
這首詩以“戀愛——婚變——決絕”為線索進行敘事,通過寫女主人公被遺棄的遭遇,塑造了一個溫柔、勤勞、堅強的婦女形象,表現(xiàn)了古代婦女追求幸福生活的強烈愿望。
七、作業(yè)
1.背誦全詩,默寫全詩。完成練習冊習題。
2.預習《詩經(jīng)·采薇》,完成預習題。
《詩經(jīng)》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了解《詩經(jīng)》的基本知識。
2、培養(yǎng)理解賦、比、興的表現(xiàn)手法在《詩經(jīng)》中的作用的能力。
3、通過誦讀,激發(fā)學習古詩文的興趣,培養(yǎng)對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之情,提高文化素養(yǎng)。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指導學生運用正確的誦讀方法,讀出詩歌鮮明的節(jié)奏、優(yōu)美的旋律,感受詩歌表現(xiàn)的情感。
2、分析詩中的重章疊句手法。
難點:通過分析《靜女》中賦、比、興的用法,理解賦、比、興的表現(xiàn)手法。
教學方法
誦讀吟詠法、講授法、討論法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1、朗讀詩歌,疏通字詞的讀音,認真思考課后練習。
2、查詢有關《詩經(jīng)》的知識,如作者、作品、評價性的文章。
3、查找有關表達愛情和思家之情的詩歌、故事、樂曲。
以上三個預習作業(yè),讓學生在個人查詢、小組交流的基礎上,全班進行交流。
二、導入新課
在流行歌當中現(xiàn)在愛情大多是通過歌唱出來的,如“愛你沒商量”、“死了都要愛”等等。同樣是愛情,在不同的時代就有著不同的表達方式,我們的先人早就用“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來表達男子對女子真摯、熱烈的追求;也用“一日不見,如三月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來表達男子對女子刻骨銘心的思念。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關于愛情的古老詩歌,就是選自《詩經(jīng)》的《靜女》。
同學們在初中階段就已經(jīng)學習了很多的詩歌,而最早的詩歌總集是《詩經(jīng)》。其實,我們在初中階段就已經(jīng)接觸了《詩經(jīng)》,大家還記得哪些詩歌是出自《詩經(jīng)》的嗎?(《采薇》、《關雎》、《蒹葭》,課件出示重點詩句)今天我們也
將學習《詩經(jīng)》中另外兩首詩歌,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詩經(jīng)》。
三、《詩經(jīng)》介紹
說起《詩經(jīng)》大家在初中就有所了解,F(xiàn)在,老師要以小組比賽的形式來檢查同學們的預習情況。
1、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的名稱是什么?(《詩經(jīng)》)
2、它收錄的是哪個時代的作品?距現(xiàn)在有多少年?(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約3000年的歷史。)
3、一共收錄了多少篇詩歌?(305篇。)
4、這些詩歌是怎么分類的?(分“風”“雅”“頌”三部分)
。1)“風”有十五國風,大都是民間歌謠,是當時人民的口頭創(chuàng)作,反映了社會的風貌和人民的喜怒哀樂,是《詩經(jīng)》中的精華。
。2)“雅”分大雅與小雅,是宮廷樂曲歌詞。
(3)“頌”分周頌、魯頌、商頌,是宗廟祭祀的樂歌。 5、這些詩的作者是誰?為什么?
提示:沒有明確的作者,當時并沒有專業(yè)作家或詩人。
《詩經(jīng)》、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相傳為孔子所編定,現(xiàn)存詩305篇。它最初稱為《詩》、《詩三百》、《三百篇》,到西漢被尊為儒家經(jīng)典之后,才有《詩經(jīng)》之稱!对娊(jīng)》廣泛地反映了古代社會生活,富于寫實精神,是我國詩歌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的源頭。
風、雅、頌和賦、比、興合稱為“詩經(jīng)六義”。詩、書、禮、樂、易、春秋合稱“六藝”?鬃樱骸霸娙,一言以蔽之,曰:詩無邪!
孔子:“詩可以興(聯(lián)想政教),可以觀(觀察得失),可以怨(諷刺政治),邇(近)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
四、課文解讀
1、檢查學生朗讀情況,糾正字音:
踟躕(chí chú)姝(shū)俟(sì)彤(tóng)管煒(wěi)洵(xún)歸(kuì)荑(tí)說懌(yì)孌(luán)
2、教師范讀,指導朗讀的節(jié)奏:
提示:朗讀的節(jié)奏為二二式,咬準字音。例如: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3、檢查自讀效果。在此基礎上師生共同整理出如下要點:
。1)通假字
“愛”通“薆”:隱藏“說”通“悅”:喜愛“女”通“汝”:你的“匪”通“非”:不是“見”通“現(xiàn)”:出現(xiàn)“歸”通“饋”:饋贈
。2)邊翻譯全詩,邊初步整體了解詩歌的內(nèi)容。全詩共分三章。每章四句,共十二句。
第一章,寫男子和心上人約好在城墻的角落見面,趕到了約會地點,卻沒見到美麗的女子,等待是一種幸福,等待更是一種煎熬,急得男子抓耳撓腮,不住徘徊!吧κ柞剀X”讓人聯(lián)想到男子焦灼不安的樣子,一個癡情的、熱戀中的主人公形象躍然紙上。
第二章,寫男子在等待中想起女子是那么漂亮,她送給我的“彤管”那么好看,熠熠發(fā)光,令人愛不釋手,寫出男子喜愛女子的美麗。
第三章,寫男子又想起女子送給他的荑草,既好看又奇異,因為是女子從遠處郊野親手采來贈送給他的,所以格外地喜愛,寫出男子對女子誠摯的愛戀。
探討男子對女子所送的禮物有何評價?男子心目中的彤管和茅草哪個比較重要?(按照常理來說,彤管比荑草要貴重,但男主人公對受贈的彤管只是說了句“彤管有煒”,欣賞的是它鮮艷的色澤,而對受贈的普通荑草卻由衷地大贊“洵美且異”,顯然欣賞的不是其外觀而別有所感。原來,荑草是她跋涉遠處郊野親手采來的,物微而意深,重的是情感的寄托、表達。接受彤管,想到的是它鮮艷的色澤,那種“說(悅)懌”只是對外在美的欣賞;而接受荑草,感受到普通的小草也洵美且異”,則是對她所傳送的那種有著特定內(nèi)容的異乎尋常的真情的深切體驗,在我們看采,那已經(jīng)超越了對外表的迷戀而進入了追求內(nèi)心世界的諧合的高層次的愛情境界。而初生的.柔荑將會長成茂盛的草叢,也含有愛情將更加發(fā)展的象征意義。)
4、歸納主題:這首詩的主旨是什么?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明確:這首詩描寫了熱戀中的男女青年約會時極富生活情趣的情景,極富寫實性,只言片語,卻細膩、傳神地描繪了人物的感情變化:“我”從“搔首踟躕”,焦慮異常到“說懌女美”,愛不釋手。
刻畫了一個天真活潑、聰明可愛的少女和一個憨厚、癡情的少年的形象,生
動地表現(xiàn)了他們之間純真健康的愛情,表現(xiàn)了古代勞動人民內(nèi)心的樸實愿望,這是日常生活中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所歌唱的是他們生活中真實感受到的,具有濃厚的鄉(xiāng)土氣息和生活情趣。抒發(fā)的感情熱誠真摯、純潔樸實,全無庸俗虛偽之態(tài),有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純真之美。
五、人物形象分析
男女青年的形象是怎么樣的呢?通過哪些語句可以看出來?
1、女主人公:
詩章中——首先,女主人公是嫻靜溫婉美麗的。詩章中直接交代了這一點,即“靜女其姝”、“靜女其孌”。其次,女主人公大膽開放,具有叛逆反抗性。在當時社會背景下,女子的社會地位很低下,存在著嚴格的家長制,又要受到統(tǒng)治者的思想禁錮。男子婚娶尚且要經(jīng)過家長包辦,媒妁之言等,何況是女子呢。詩章之中的女主人公不僅沒有遵守當時社會制度,待字閨中,等待媒妁之言、家長包辦,反而與男子私自約會于城之角樓,由此可見,女主人公大膽開放,具有叛逆反抗性。再次,女主人公情感細膩、委婉含蓄,但她活潑機靈,富有智慧。為什么女主人公“愛而不見”呢?有這樣的可能——第一種可能:女主人公想通過隱藏一段時間,觀察一下,在當時,有沒有異常情況出現(xiàn),不適合約會,有則不赴約,無則赴約;第二種可能:女主人公想通過隱藏一段時間,看看赴約的男子有沒有耐心反過來等她,值不值得自己的付出,值得就赴約,不值得就打道回府嘛;第三種可能:女主人公故意捉弄一下男主人公。綜合上面三種可能,透露出女主人公細膩、活潑機靈、富有智慧。而委婉含蓄可以從詩章的下半部分——她喜愛男主人公卻并不直言而借贈送“彤管”、“荑”表現(xiàn)出來。(先同學總結,后老師總結。)綜上所述,女主人公是一位嫻靜溫婉美麗、情感細膩委婉含蓄、具有反抗思想禁錮、活潑機靈而富有智慧的好女兒形象。
女:美麗、調(diào)皮、可愛。“靜女其姝““靜女其孌”、“愛而不見”、“貽我彤管”“自牧歸荑”。
2、男主人公:
詩章中——首先,男主人公是有愛心(愛慕之心)的。其次,男主人公是有誠心(誠信之心)的,如約而至。再次,男主人公是有耐心(忍耐之心)的。最后,男主人公是憨厚的。女主人公沒有出現(xiàn),男主人公是“愛而不見,搔首踟躇”,急得他是撓頭、抓耳又撓腮,一副憨態(tài)可掬的樣子,可見其憨厚。(先同學總結,后老師總結。)綜上所述,男主人公是一位憨厚而有愛心、有誠心、有耐心的可
以讓女主人公托付終身的好男兒形象。
男:憨厚、癡情!膀}首踟躕”(憨厚、真誠以及見面前的焦灼、憂慮)、“說懌女美”“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癡情)。
六、表現(xiàn)手法
《靜女》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
、佟百x”的表現(xiàn)手法。這是一篇愛情回憶錄,通過回憶,記敘了一對青年男女,戀愛雙方一次“城隅”幽會的一個片段情景。
②“比”的表現(xiàn)手法。詩章中以“彤管”、“荑”草之美比“靜女”之美。
、邸芭d”的表現(xiàn)手法。詩章中的男主人公是喜歡女主人公的,但他卻沒有直接說“我喜歡靜女”或“我喜歡你”,而是先說我喜歡“有煒”的“彤管”、“洵美且異”的“荑”草,然后才含蓄委婉地說“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因為喜歡靜女,才喜歡“有煒”的“彤管”、“洵美且異”的“荑”草,愛屋及烏。這里,男主人公先說喜歡“有煒”的“彤管”、“洵美且異”的“荑”草,就是為了后來表達喜歡靜女。
、芗毠(jié)描寫。(女子)愛而不見,(男子)搔首踟躕。
細節(jié)描寫的表達效果:刻畫人物形象:女子,調(diào)皮;男子,急躁。表達思想感情:熱戀中男女真切、自然的感情
、菡婷鑼懞蛡让婷鑼憽sw現(xiàn)在描寫女子美麗上,對女子的喜愛等。 ⑥四言為主,采用重章疊句的形式,即重復的章節(jié),意義和字面上都只有少量的改變。使詩歌在音律上收到美的效果。
第二課時:詩經(jīng)·采薇
學習目標
1.了解家園之思的文化內(nèi)涵,進一步認識故鄉(xiāng)對一個人成長的重要意義,以此滋養(yǎng)自己的精神世界。
2.研習文本,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獨立思考的能力,并能表達自己的體驗感受。
3.進一步認識詩歌的文體特點,在把握情感的基礎上,能讀出詩歌的節(jié)奏、韻味。
學習重點難點
1.自行誦讀、翻譯,了解作品主旨,當堂成誦。
2.從詩歌的意境、表達手法等方面對文本進行比較鑒賞。
學習重點
1.了解家園之思的文化內(nèi)涵,激發(fā)學生熱愛家鄉(xiāng)故土的感情。
2.培養(yǎng)獨立閱讀、獨立思考的能力,表達自己的體驗感受,展開與文本、編者、老師、同學的對話交流。
學習過程
一、課前預習
布置學生獨立預習,完成學習過程評價表。
歸納整理
1.學習本板塊時,你有哪些字不會讀?積累了哪些詞語?
2.你了解哪些有關《詩經(jīng)》的文學常識?3你能背出《采薇》最后一節(jié)嗎?4標畫出詩中體現(xiàn)“古典的鄉(xiāng)愁“的句子,寫出你自己的感受。
思考感悟
《采薇》一詩表達了怎樣的情感?你認為哪些詩句最能表現(xiàn)這種情感?
發(fā)現(xiàn)創(chuàng)新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被視為情景交融的佳句。查閱相關資料,找出古人對這兩句詩的評價,談談你的看法。
寫一首詩或一段文字表達你對“鄉(xiāng)愁”的新的體驗。
評價:
課前檢查與反饋:
1字音2字形3解釋4加點字5翻譯下列句子
二、新課導入
。◤呐_灣詩人余光中的《鄉(xiāng)愁》詩導入。生背誦)
小時候,鄉(xiāng)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長大后,鄉(xiāng)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
后來啊,鄉(xiāng)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里頭。
而現(xiàn)在,鄉(xiāng)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里,大陸在那頭。
這是臺灣詩人余光中的《鄉(xiāng)愁》。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生于斯長于斯的家園,每個人都擁有融于自己的血脈的故土親情。對故土的情結對一個人的影響常常是終生的,有時甚至讓人魂牽夢繞,蕩氣回腸。為什么?讓我們到我國文學的源頭和西方文學的源頭中去體驗一下這種美好的情感吧!
三、整體感悟
1自主學習《采薇》。
2全班交流,師生評點。
、僬b讀(鼓勵學生進行誦讀競賽,并由學生去比較和評點,促進提高。)
四、合作探究
1分組討論:前后座四人為一小組,展開討論。
2由每一個討論小組推出代表發(fā)言,再由學生自已匯總補充修正。
、汆l(xiāng)愁出現(xiàn)的不同場景:
《采薇》寫的是普通士兵在離鄉(xiāng)出征的生活場景中的鄉(xiāng)愁。
②其它與鄉(xiāng)愁相關的詩句: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薄肮诺牢黠L瘦馬,斷腸人在天涯。”……
、坂l(xiāng)思情結的內(nèi)涵:
(師評:故鄉(xiāng)是一個人的根,更多的是精神上、情感上的意義。故鄉(xiāng)常常被賦予的意義有:家、故鄉(xiāng)、故土、家園、家國、歸宿等;在比喻意義上,往往指向人的價值取向和精神追求。)
《詩經(jīng)》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初步了解《詩經(jīng)》的基本知識及其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2、初步了解賦比興的手法。
3、了解朗讀四言詩的節(jié)奏,體會作品表達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標
1、在熟讀成誦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一定的形象思維能力。
2、深入理解這兩首詩,提高學生詩歌鑒賞的能力。
3、反復朗讀,直至成誦。
德育目標
1、通過對詩歌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2、通過《詩經(jīng)》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對祖國文化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
1、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2、了解重章疊句的表達方式及賦比興的手法,體會它們的表達效果。
教學方法
1、朗讀
2、點撥、討論
3、欣賞
教具準備
ppt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關雎》
[教學要點]
朗讀課文,整體感知;品讀欣賞,把握詩意。了解賦比興的手法,體會表達效果。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論語》中曾記載,孔子教育他的兒子孔鯉,說:“不學詩,無以言。”這里所說的詩是指《詩經(jīng)》。意思是說,不學《詩經(jīng)》,(在生活交往中)就不會說話。
《詩經(jīng)》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本來只稱《詩》,后來被儒家奉為經(jīng)典,改稱《詩經(jīng)》。收錄了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約五百年間的詩歌305篇,也稱“詩三百”,這些詩歌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对娊(jīng)》在古代一直被選作各類學校的教材。古人認為經(jīng)過《詩經(jīng)》教化,可以使人“溫柔敦厚”。今天,我們學習冠于三百篇之首的《關雎》。
二、朗讀全詩,整體感知
1、學生聽朗讀錄音,注意正音。
關關雎鳩 jū jiū
窈窕淑女 yaǒ tiaǒ
君子好逑 ho qiú
參差荇菜 cēn cī
左右芼之 mào
寤寐求之 wù mèi
琴瑟友之 sè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教師作誦讀指導。
關于《詩經(jīng)》的誦讀。
《詩經(jīng)》以四言為主,兼有雜言。普遍采用“賦”、“比”、“興”的藝術手法。
對四言詩的誦讀,一般讀成“二二”節(jié)拍。例如: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讀一句要讀出句內(nèi)節(jié)拍,讀一章要讀出章內(nèi)節(jié)奏、語氣語調(diào);而讀一篇,要讀出篇內(nèi)的節(jié)奏、情調(diào)。當然,章內(nèi)節(jié)奏、語氣語調(diào)以及篇內(nèi)的節(jié)奏、情調(diào)要由詩的具體內(nèi)容來確定。
第一章以舒緩的音調(diào)領起全篇,形成全詩的基調(diào)!瓣P關雎鳩,在河之洲。” 由雎鳩鳥立在水中沙洲上鳴叫起興,引出“淑女是君子喜愛的配偶”的聯(lián)想。
第二章朗讀時可以讀的平緩些。詩歌以眼前景物、時左時右采摘荇菜的動作,引出君子對淑女鍥而不舍的追求。
第三章要讀出單相思的難耐,注意延長字音,如:“求之──不得──,悠哉──悠哉”。
這一章描寫君子求之不得的情態(tài),表現(xiàn)他的癡情、執(zhí)著!扒蟆边@個字是全篇的中心,寫君子的思慕和求而不得的憂思。
第四、第五章寫夢中求而得之的喜悅,應讀出興奮和快樂之情。這兩章描寫君子在想象中與淑女相會的情景。以采摘荇菜的眼前情景起興,設想這位女子答應了他的請求,他就興奮地彈琴奏瑟、敲鐘擊鼓來親近她,使她快樂。
3、教師范讀課文,為感悟理解課文創(chuàng)設氛圍。
4、注意下面詞語的含義:
雎鳩:雎鳩在傳說中是一種情意十分專一的水鳥,雌雄長伴,從一而終。其一或死,另一就憂思不食,憔悴而死。
在河之洲:河:黃河 (現(xiàn)指一般的河流,詞義擴大)
窈窕淑女:窈窕:形容體態(tài)苗條,性格柔順,文靜美好的樣子。淑女:品性善良的少女。
好逑:好配偶
參差:長短不齊的樣子。
流、采、芼:流:撈取 ;采:擇;芼:挑選
寤寐求之:寤:醒時;寐:睡時。時時刻刻都在追求。
思服:思念
琴瑟友之:琴瑟和鳴象征夫妻幸福生活。彈琴鼓瑟表示親近。友:名詞作動詞,親近。
鐘鼓樂之:敲擊鐘鼓使她快樂,樂:使動用法,使…快樂
5、自主學習 整體感知
學生結合注釋邊讀邊理解,體會主人公的思想情感。試譯讀全詩。
提示:詩歌重在想象、聯(lián)想,對于字面意思不必字字落實,但重點字詞,關鍵字詞要落實。
雎鳩鳥關關和唱,在河心小小洲上。
文靜美麗的姑娘啊,正是君子的好對象。
水中荇菜長短不齊,采荇人左右尋找。
文靜美麗的姑娘啊,我醒著睡著都把你追求。
追求的愿望難實現(xiàn),我睡著醒著都把你思念。
夜長長相思不斷,我翻來覆去難成眠。
水中荇菜長短不齊,采荇人左挑右選。
美麗善良的姑娘啊,我彈著琴瑟來親近你。
水中荇菜長短不齊,采荇人左右拔取。
美麗善良的姑娘啊,我敲著鐘鼓使你快樂。
6、詩歌的大意:
寫詩人看到沙洲上一對雎鳩鳥相親相愛,聽到它們一唱一和的鳴叫,而引起他無限遐思,想到那美麗善良的姑娘就是自己理想的佳偶;采荇菜姑娘優(yōu)美的勞動身姿,讓詩人日思夜想;詩人追求失敗后長夜難眠、思緒萬千;詩人幻想能與心愛的姑娘歡聚;詩人幻想能與美麗善良的姑娘成親。這是一首青年男子的戀歌,描繪他對一位姑娘一往情深的追求和對美滿婚姻的渴望。
7、學生齊讀,感受詩歌的韻律、節(jié)奏和主人公的思想情感。
三、合作學習 加深理解
(一)分析討論,把握詩意
1、這首詩為我們講述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請同學們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
2、主人公的情感有怎樣的變化?請結合注釋邊讀邊理解。
3、文中含有采摘之意的字有幾個?能做幾個采摘的動作嗎?這些動作用現(xiàn)代漢語怎么說?
4、作為愛情詩,詩人如何表達自己的愛慕之情?請找出相關語句,具體分析。
。ǘ┌盐招蜗 體會語言
1、這首詩為我們描繪了怎樣的畫面?畫面的中心人物是誰?有哪些具體的形象或事物呢?(細讀詩歌,想象畫面。)
2、這位君子的心情怎么樣?想想看,這位女孩,值得他這樣嗎?
3、君子最終如愿以償了嗎?說出理由。
4、大家喜歡這首詩嗎?請說出理由。
喜歡。
語言精練。
重復的句子讀起來有韻律感。
很押韻。如“洲”和“逑”后面一連用了四個“之”。
《詩經(jīng)》在押韻上有的句句押韻,有的隔句押韻,有的一韻到底,有的中途轉(zhuǎn)韻,現(xiàn)代詩歌的用韻規(guī)律在《詩經(jīng)》中幾乎都已經(jīng)具備了。
重章疊句:誦讀時能發(fā)現(xiàn),許多句子是重復出現(xiàn)的,每一章只變換幾個字,這種手法有利于反復吟唱,以充分表達詩人細膩的思想感情。例“窈窕淑女”“參差荇菜”等。
在語言上多采用雙聲疊韻、疊字連綿詞來狀物、擬聲、窮貌。“以少總多,情貌無遺”。
四、結合詩句,探究手法
本詩寫君子的一片情思,卻以“關關雎鳩”開頭,詩歌的開頭為何要寫“雎鳩”?這種表現(xiàn)手法叫什么?
提示:
這也是《詩經(jīng)》中常用的手法,叫作“比興”。比,以此物比彼物,興,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芭d”字的本義是“起”。起興,就是觸景生情,因事寄興。
例如開篇先言他物:“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用一唱一和的雎鳩鳥鳴叫,引起所詠之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寫雎鳩鳥鳴叫,既象征男女之間的喜愛之情,又給詩歌染上了一層濃濃的歡樂氣氛。
“他物”與“所詠之詞”不是毫無關聯(lián),而是有共通點的。如上例,雎鳩鳥的相互鳴叫與君子對淑女的愛慕是一致的。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是詩人借眼前景物以引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但關雎和鳴,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間的和諧恩愛,只是它的喻意不那么明白確定。
請從文中再找一例,并分析其共通點。(學生進行合作學習。)
例:“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睍r左時右采荇菜的動作和千方百計接近淑女是共通的。
“賦”和“比”都是詩歌中最基本的表現(xiàn)手法,而“興”則是《詩經(jīng)》乃至中國詩歌中比較獨特的手法。
《詩經(jīng)》大量運用賦、比、興的表現(xiàn)手法,加強了作品的形象性,獲得了良好的藝術效果。
五、試背全詩。
六、課堂小結:
《關雎》這首詩描寫一位君子愛上一位采荇菜的美麗姑娘,卻又“求之不得”,只能將美好的愿望寄托在內(nèi)心的敬羨與想像之中,這也許就是“單相思”。這位“君子”的追求是失敗了,但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位君子的心理和行為都是積極健康的,是令人感動的。你看,雖然為想那位河邊的“窈窕淑女”而“寤寐思服”“輾轉(zhuǎn)反側”,但他能嚴格控制自己的感情和行為,他覺得只有用自己的才華和品德才能贏得姑娘的芳心,于是他采用了“琴瑟友之”“鐘鼓樂之”的文明之舉去努力打動、吸引姑娘,這位小伙子不愧是真正的“君子”。 難怪古人把“用詩歌來教育感化人”稱之為“詩教”,它讓人變得文明禮貌、溫柔敦厚。
這首詩很短又很完整,寫對愛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但不陷于難以自拔的低沉哀吟,是一首古老而優(yōu)秀的民歌作品。看來,冠于《詩經(jīng)》之首的《關雎》,的確名不虛傳。作為一首愛情詩,它寫思慕、寫追求、寫向往,既深刻細微,又止所當止?鬃诱f“《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的確有一定見地。其聲、情、文、義俱佳,足以為《風》之始,三百篇之冠。
七、布置作業(yè)
1、背誦《關雎》,并寫一段賞析文字。
2、課下思考:如何正確看待和處理對異性的喜愛之情?
板書:
所聽:關關雎鳩
所見:在河之洲
所思:窈窕淑女
所愿:君子好逑。
寤寐求之——追慕之心
輾轉(zhuǎn)反側——相思之苦
琴瑟友之——親密相愛
鐘鼓樂之——歡快熱鬧
《詩經(jīng)》教案 篇4
【教學目的】
1、理解《關雎》所表現(xiàn)的青年男子對美麗善良女子的熱烈追求和青年男女真摯美好的愛情生活
2、了解作品所運用的反復和賦、比、興手法
【教學重點】
詩歌的反復吟唱所表現(xiàn)出的情感
【教學難點】
比興手法的運用。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介紹文學常識
《詩經(jīng)》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錄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間產(chǎn)生的詩歌作品305篇,當時稱為《詩》,又稱《詩三百》。到了漢代,被尊為儒家經(jīng)典,才定名為《詩經(jīng)》。《詩經(jīng)》按體裁分為“風、雅、頌”三類。而“風、雅、頌、賦、比、興”,《毛詩序》稱之為“六義”。《詩經(jīng)》由于其內(nèi)容豐富,在思想和藝術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國以至世界文化史都有重要地位。它的廣泛而深刻地描寫現(xiàn)實、反映現(xiàn)實的精神,對后代文學影響很大。
二、學習《關雎》
1、老師范讀課文,學生跟讀,解決字詞。
2、學生看注釋,借助工具書,老師點撥,弄清課文的意思。
首章從對雎鳩的和鳴,觸動了男女愛慕的心情,聯(lián)想到淑女是君子的佳偶。
第二章再用采荇起興,接著步步加深地描述日夜思念,夢寐以求的心情。重疊“游哉”,用以表現(xiàn)思念之深;“輾轉(zhuǎn)反側”,形象地寫出了求而未得時的苦悶焦躁。
第三章用了類似第二章的復疊方式,意思卻有進一步發(fā)展。男子以音樂挑動女子,博取她的歡心,借美妙的音樂,達成美滿婚姻。
3、討論全詩用了“興”的表現(xiàn)手法。
4、主題歸納:
《關雎》是一篇民間情歌,描述了一個男子對一個姑娘一往情深的追求。表現(xiàn)了古代勞動人民內(nèi)心的.樸實愿望,這是日常生活中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所歌唱的是他們生活中真實感受到的,具有濃厚的鄉(xiāng)土氣息和生活情趣。抒發(fā)的感情熱誠真摯、純潔樸實,全無庸俗虛偽之態(tài),有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純真之美。
三、學習《蒹葭》
1、老師范讀,學生跟讀,然后自讀。
2、學生看注釋,老師點撥,弄懂課文的意思。
、磐ㄟ^“溯洄”“溯游”的連用,側面刻畫了詩人追求的一往情深與執(zhí)著、內(nèi)心的焦急與憂愁。再結合最后的“宛在”,由這種一往情深與執(zhí)著得到的始終卻只是“可望而不可即”,就更突出了這種一往情深與執(zhí)著帶來的無盡的惆悵。
、铺搶嵪嚅g,富于朦朧美!耙寥恕钡睦斫饪梢郧f萬、彼此不同,是為虛也;詩人的追求是實的,感情的惆悵凄切是實的。虛實相間給了本詩巨大的想象空間。
、峭ㄟ^“重章疊句”的運用、押韻、疊詞,一方面增加了句式的齊整、音律的優(yōu)美,使之瑯瑯上口,收到一詠三嘆之效;另一方面,通過三次重復“溯洄”、“溯游”、“宛在”、“所謂伊人,在水……”,以及“為霜”、“未晞”、“未已”的變換,都側面刻畫出了詩人等待時間之長、追求之堅持不懈,并通過這種復現(xiàn)增加了全詩惆悵凄迷的興味。
⑷《蒹葭》這首詩的每章開頭的前兩句都是寫景:蒹葭蒼蒼,白露為霜”“蒹葭凄凄,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末已”。這些景物描寫給人展現(xiàn)了秋天的清晨,河邊的蒼蒼蘆葦沾滿了霜露的景象,給人以蕭瑟冷落之感。此情此景,使得熱戀者感到分外的凄涼,更加思念“在水一方”的戀人,于是他去尋找“在水一方”的戀人。因此這每章開頭的前兩句是“興”,從而引起正文。
、擅鑼懥撕铀纳n茫浩淼、飄忽不定,更寫出了它把詩人與“伊人”隔絕造成的痛苦與無奈。
、噬朴跔I造意象。所謂意象,指客觀物象經(jīng)創(chuàng)作主體獨特審美活動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固化的一種藝術形象,是主體與客體、心與物、意與象的有機融合,是主觀情思與客觀物象相融合的產(chǎn)物,是融入了主觀情意的客觀物象或借助客觀物象表示的主觀情意。
中國古典文學中亦不乏意象,如歲寒三友、四君子、杜鵑、蓮花、菊花、灞橋柳、月亮、香草美人、秋天、烏啼等等。
四、小結
五、布置作業(yè)
《古詩兩首》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的開始,我啟發(fā)學生領讀,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已有經(jīng)驗,注重了資源開發(fā);在生字教學中,抓住字詞,扎實訓練,夯實基礎。然后讓學生自由質(zhì)疑,引發(fā)自主學習,師生互動學習交流,促進學生知識的建構和生成。符合學生心理需要,有利于學生的發(fā)展。
抓住“讀”的根本,結合古詩情境美的特點,積極創(chuàng)設情境,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促進學生理解感悟。然后讓學生反復吟誦,感悟詩句的意境,培養(yǎng)讀書能力,激發(fā)閱讀興趣。
寫字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自主寫字,注重提高學的生觀察能力和書寫水平。
本節(jié)課的背誦堅持以讀為本,促進學生感悟。
1、采用自讀、對讀、齊讀、表演讀等方式,引導學生誦讀,背誦。
2、出示畫面,引導觀察,播放音樂,引導學生讀背。特別注意指導學生讀出詩的韻味。注意韻尾“流、柔、頭”的讀法。
《詩經(jīng)》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 知能:把握情感、讀出詩歌的節(jié)奏、韻味。
2、 過方:朗讀、合作探究
3、 情態(tài):厭戰(zhàn)、思鄉(xiāng)
教學過程
1、 導入(復習文學常識《詩經(jīng)》)
或者與余光中的《鄉(xiāng)愁》比較,
或者播放舞蹈《采薇》
或者欣賞名人大家的朗誦,在欣賞中初步奠定情感基調(diào)
2、 初讀文章,掃清字詞障礙(多媒體展示)
孔疚( jiù ) 靡盬(mí gǔ )、玁狁(xiǎn yǔn)
寰宇( huán) 神裔( yì ) 肴饌(yáo zhuàn)
宅邸( dǐ ) 逃遁( dùn) 象弭( mǐ )
歸聘( pìn ) 四牡( mǔ )骙骙( kuí )
所腓( féi ) 雨雪霏霏( yù) 整飭( chì )
有感情朗讀文章
3、 再讀課文,分析結構(提問)
(一)、難歸原因、生活艱苦
(手法-重章疊句,反復吟嘆;
內(nèi)容-比興手法--植物生長,時間流逝,
士兵焦慮痛苦與日俱增)
(二)、戰(zhàn)爭(未直寫戰(zhàn)爭殘酷,
而寫戰(zhàn)車馬高大,側面突出戰(zhàn)爭殘酷)
(三)、歸途傷悲(今昔對比,大雪紛飛,
饑渴難當,氣氛悲愴)
4、 析讀課文,分析情感(合作探究)
、賳枺骸恫赊薄芬辉姳磉_了怎樣的情感?
答:普通士兵--離鄉(xiāng)出征—--生活艱苦-
-內(nèi)心傷痛—厭戰(zhàn)—思鄉(xiāng)
②問:從哪些地方可以表現(xiàn)出來?
(小組討論,交流,選代表回答問題
或者看哪位同學手舉的高,看起來比較活躍
或者找一個靠窗的,或者靠窗的同桌起來回答下)
表現(xiàn):“曰歸曰歸,心亦憂止。憂心烈烈 ,載饑載渴。
我戍未定,靡使歸聘。”--
-說好要歸,遲遲不歸,君問歸期未有期
(好,請坐,這位同學找的`非常仔細啊,
看來對文本把握的非常清晰,還有其他同學要補充嗎)
“憂心孔疚,我行不來!薄獞n心忡忡,歸心燒灼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我心傷悲,莫知我哀。”—今昔對比,大雪紛飛,
饑渴難當,氣氛悲愴
歸納小結(參照板書)
布置作業(yè):寫一段文字表達思鄉(xiāng)情緒
板書設計
采薇
(一)、難歸原因、生活艱苦—比興手法---重章疊句、痛苦焦慮
(二)、戰(zhàn)爭—四牡骙骙---側面描寫---突出戰(zhàn)爭殘酷
(三)、歸途傷悲---雨雪霏霏---兩相對比---饑渴難當,氣氛悲愴
《詩經(jīng)》教案 篇6
一、教學目標:
1.積累字詞,了解有關《詩經(jīng)》的文學常識。
2.學習詩中的融情于景、比興及重章疊唱的手法并體味其產(chǎn)生的藝術效果。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分析《氓》詩中的女主人公形象。
2.探究《氓》詩中女主人公愛情悲劇的原因。
3.揣摩《采薇》詩中主人公的思想感情。體會征人久戍思歸到歸時痛定思痛的情感經(jīng)歷。
三、書目推薦
《詩經(jīng)》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作為最古老的中國文學源頭,它是一部越讀越覺美妙的經(jīng)典。為什么斑駁的歲月未使它綻放的意象生出銅綠,無涯的空間更未令它包含的豐富信息在傳遞中蒙受損失?請同學們?nèi)プx讀作家安意如的《思無邪》,她說“詩經(jīng)如彼岸花,即使無法摘取,也一直存活于心”;或者去看看鮑鵬山的《第三只眼看〈詩經(jīng)〉》,學會怎樣用別樣的閱讀方法解讀《詩經(jīng)》。同學們,讓我們穿越《詩經(jīng)》的河流,感受其芬芳,接受其哺養(yǎng),也讓美麗錯落的詩行成為我們靈魂的一部分吧。
四、文本教學
(一)導入
請學生背誦毛澤東《沁園春·雪》。
思考:“稍遜風騷”何意?“風騷”何意?為什么特別點“風騷”?
明確:現(xiàn)實主義和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
介紹《詩經(jīng)》知識
《詩經(jīng)》是我國現(xiàn)實主義的源頭,它的精神孕育了一代又一代文人騷客。下面請一學習小組介紹《詩經(jīng)》這部偉大的作品。請大家完成《學案》中文學常識題。
播放朗讀音頻,要求學生完成《學案》字詞注音任務。
學生自由誦讀詩歌。注意四言詩的節(jié)奏韻律。(二二節(jié)拍)
整體感知,結合注釋疏通大意。(小組討論解疑)
自讀文本,思考:
、佟睹ァ穫戎財⑹拢@首詩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愛情故事?從詩中可以看出女主人公對于往事是一種什么心情?(女主人公的情感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明確:這首詩寫了一名女子追憶她與“氓”從戀愛、結婚到婚變的全過程。故事從“氓”來向她求婚寫起,女子雖然對他求婚的方式有些不滿意,但還是答應了他;接下來寫了兩人的戀愛生活,著重表現(xiàn)了女子對“氓”的癡情;兩人很順利地結了婚;婚后的生活貧困、辛苦,女子毫無怨言地操勞著家務;時光流逝,隨著生活的好轉(zhuǎn),“氓”的脾氣卻變得粗暴起來,他的行為也荒唐起來,對女子始亂終棄并且沒有回頭的意思,女子只能自己傷心難過。但是,對于這種狀況她不會無限期地忍受下去,她想:既然“氓”不念舊情,無情無義,那就算了吧!彼此決絕了斷吧!
明確:第一至二章:戀愛——熱情?幸福
第三至五章:婚變——怨恨?沉痛
第六章:決絕——清醒 剛烈 堅強
、凇恫赊薄穫戎厥闱,詩中的抒情主人公身份是什么?從哪些詩句可以看出?表現(xiàn)了他對戍守邊防的態(tài)度是怎樣的?從哪些詩句可以看出?
明確:本詩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位戍守邊防的士卒,“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啟居,玁狁之故”“我戍未定,靡使歸聘”等詩句可以看出。他強烈地思念家鄉(xiāng),無時無刻不在盼望著能盡快回家,內(nèi)心里充滿著憂傷。前三章的許多詩句都表現(xiàn)了這種感情,如“曰歸曰歸,心亦憂止”“我戍未定,靡使歸聘”“憂心孔疚,我行不來”。最后一章又加以深化:“我心傷悲,莫知我哀!庇捎谝庾R到是玁狁入侵才使得自己“靡室靡家”“不遑啟居”,因此,他對玁狁滿懷怨恨,在對玁狁的戰(zhàn)斗中充滿同仇敵愾之情,對于自己的陣營也有一種自豪感。這種感情在第四、五章里有所表現(xiàn),如“四牡業(yè)業(yè)”“一月三捷”,又如“四牡翼翼,象弭魚服”,盡情贊嘆已軍的裝備精良,氣勢雄壯。
(六)品析藝術手法
1.《氓》這首詩運用了什么藝術手法,結合感興趣的詩句談談你的看法。
要點:
、倩貞浐蛯Ρ
《氓》是女主人公在回憶中敘事、抒情的。在回憶中運用對比的手法。女主人公自身婚前婚后形成對比;榍,“總角之宴,言笑晏晏”,“不見復關,泣涕漣漣。既見復關,載笑載言”,“我”純真、熱情;楹,“夙興夜寐,靡有朝矣”,“靜言思之,躬自悼矣”,辛苦而又蒙受恥辱。更突出的是思想上起了深刻的變化:“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女之耽兮,不可說也”。前后戀愛、生活的對比,思想感情的對比,表現(xiàn)了女主人公的性格特點和性格變化。氓,婚前婚后也形成了對比;榍埃懊ブ框俊,婚后,“女也不爽,士貳其行”,“言既遂矣,至
于暴矣”,他“二三其德”,甚至兇暴起來。在戀愛、生活的對比中,女主人公還認識到了在戀愛婚姻生活中男女是不平等的,從痛苦的經(jīng)歷中得到了教訓:“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尤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彼诤薅嘤诎,決絕而不留戀:“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表現(xiàn)出她清醒、剛烈的性格特點。
、凇对娊(jīng)》開創(chuàng)比、興手法。
《氓》中第三四章用了興的手法。
第三章,前四句“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于嗟鳩兮,無食桑葚。”又桑葉鮮嫩,不要貪吃桑葚。這與后面六句勸說“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形成對照,詩意是相連的。
第四章,前四句“桑之落矣,其黃而隕”,葉由嫩綠變?yōu)榭蔹S,這與士“信誓旦旦”變?yōu)椤笆抠E其行”相對照,含有隱喻。
第三四章起興的詩句,用自然現(xiàn)象來對照女主人公戀愛生活的變化,由起興的詩句引出表達感情生活的詩句,激發(fā)讀者聯(lián)想,增強意蘊,產(chǎn)生形象鮮明、詩意盎然的藝術效果。有人認為,用桑葉嫩綠而枯黃來比喻戀愛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也暗示了女子容顏由嬌美潤澤到憔悴衰老的變化;桑葉是農(nóng)村常見的樹木,用桑葉作比,非常符合女主人公勞動婦女的身份,同時也暗示了女子的勤勞。這種興兼有比的特點,更富有藝術魅力。
2.《采薇》前三章與我們初中學過的《關雎》和《蒹葭》的手法相似,結合詩句,說說這種手法有什么特點。這種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確:重章疊句:“章,音樂名稱。‘樂竟為一章’,即樂曲奏一遍為一章!对娊(jīng)》中的詩是合樂歌唱的,所以每一篇詩都分若干章,猶如今天歌詞的分段。章與章往往句型重復,字面也大體相同,只在關鍵處更換個別字。這一章法叫作重章疊句!笔褂弥卣炉B句的手法,一是使得抒發(fā)的情感在回旋中有遞進,一是突出了主題。這首詩的前三節(jié)在章法上就是采用重章疊句。反復表達戍卒遠別家室、歷久不歸的凄苦的心情。內(nèi)容上以植物的生長暗示時間流逝,時序更替,而人物內(nèi)心的焦慮、痛苦也隨之加重,從而突出了主題。音節(jié)和結構上造成了回環(huán)往復的效果,再加上疊音詞,一唱三嘆,音節(jié)和諧,體現(xiàn)了詩歌的音樂美。
五、課堂探究
1.《氓》是如何塑造女主人公的形象的?
【思路點撥】
此問題涉及到同學們把握文學形象的能力。探究時,可從三方面入手:①從敘事角度入手;②從塑造的人物性格層面入手;③從《詩經(jīng)》“六義”中的賦、比、興等手法入手。
【明確】
(1)在敘事中呈現(xiàn)性格。本詩情節(jié)完整,層次分明:第一節(jié)寫訂婚,第二節(jié)寫結婚,第三節(jié)寫所得教訓,第四節(jié)寫被遺棄,第五節(jié)寫受虐待,第六節(jié)寫與男子決絕。全詩大體按照事件的發(fā)展順序,采取概括敘述與細節(jié)描寫相結合的手法,融敘事、抒情、議論于一體,這對后世的詩歌創(chuàng)作有很大的影響。
(2)在摹寫人物性格層面完善形象。戀愛時,女主人公熱情、溫柔,對美好生活充滿了憧憬和渴望;男子此時則是心急主動地追求。結婚后,經(jīng)過婚姻生活的考驗,女子更是勤勞,任勞任怨;而男子則好逸惡勞,不念舊情;樽兒,女子一反常態(tài),決然分手,表現(xiàn)了自己的堅強和勇敢,也更顯示了男子背信棄義、見異思遷、喜新厭舊的本性。故事完整,人物形象豐滿。
(3)從塑造人物形象方法著眼,特別是賦比興手法的應用。如以桑葉新鮮潤澤的自然情狀比喻女子年輕貌美之情狀,也指兩人戀愛時情深意濃;以桑葉枯黃隕落的自然情狀比喻女子年老色衰之情狀,也指男子變心感情枯竭。由桑葉引發(fā)對自己年長色衰、慘遭遺棄的敘述,這是“興”。整體看又以桑葉由鮮嫩而枯黃來比喻愛情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
2.分析對比手法在《氓》中的運用。
【思路點撥】
此問題涉及到詩歌鑒賞中表現(xiàn)手法的運用,探究時,同學們可立足于人物的“行為”“情態(tài)”“品質(zhì)”等方面,進行分類比較。
【明確】
(1)從文化視角體會風土人情,進行今昔對比,體會人物的特點。如“抱布貿(mào)絲”原始的物物交換,造成了人與人之間交流范圍的狹窄,尤其在愛情方面,少了寬泛的選擇范圍,使他和她上演了悲劇。她:溫柔體貼,情意綿綿,嫁為人婦,任勞任怨,遭受暴虐,失望決絕。他:喜請良媒,娶她為婦,感情變換,虐待其妻。
(2)在敘事中運用對比,在故事發(fā)展中呈現(xiàn)對比。其中,有女主人公婚前與婚后的對比:婚前,“不見復關,泣涕漣漣。既見復關,載笑載言”,這表明“我”作為一個純真、熱情的少女,對愛情和幸福充滿了渴望;楹,“于差女兮,無與士耽”,“靜言思之,躬自悼矣”,作為人妻,卻遭遺棄,既后悔又傷心。當初的渴望變成了失望,對比強烈。也有“氓”婚前與婚后的對比:婚前,“氓之蚩蚩”,對人一副笑嘻嘻的樣子;楹,“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心愿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就對妻子暴虐起來;榍盎楹,判若兩人。也有“我”與“氓’’對愛情態(tài)度的對比:“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女子對愛情態(tài)度專一,男子對愛情卻懷二心。這些對比,形象生動,表現(xiàn)了女主人公的性格特點和性格變化。
3、探究《采薇》中的主要意象“楊柳”。
【思路點撥】
探究時同學們可從以下兩個方面考慮:一是本詩借“采薇”而抒發(fā)戍邊士卒征戰(zhàn)辛苦、思鄉(xiāng)哀怨之情的具體語境;二是折柳習俗所蘊含的情感。
【明確】
首先,《采薇》抒發(fā)士卒遠戍的'勞苦和哀怨之情,而詩中“楊柳”則成為“折柳贈別”與“折柳思遠”的文化元素的濫觴。因“柳”與“留”諧音,漢人“折柳贈別”,以表示挽留之意。這種習俗最早起源于“昔我往矣,楊柳依依”。用離別贈柳來表示難分難舍,不忍相別的心意。楊柳是春天的標志,在春天中搖曳的楊柳,總是給人欣欣向榮之感。因而“折柳贈別”又蘊含著“春常在”的祝愿。
其次,柳樹有多方面的象征意義,古人賦予柳樹種種感情,于是借柳寄情便在情理之中。其中像“楊柳依依”、“雨雪霏霏”等重言疊字的例子比較多,這樣反復吟詠,構成了回環(huán)往復的音律,給人纏綿悱惻的美學效果。
六、課堂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對中國文學的源頭——《詩經(jīng)》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學會了一些鑒賞古代詩歌的方法。一起領略了《詩經(jīng)》中的愛情詩、征役詩的無限韻味。當代作家王安憶說:“《詩經(jīng)》本身就是一條河流,一條文字的河。由于時間的關系,我們永遠生活在《詩經(jīng)》的下游,感受其芬芳,接受其哺養(yǎng)!闭n后我們大家更應該多讀一些《詩經(jīng)》中的作品加深理解進而加強自身的文學修養(yǎng)。
七、教后反思
【知識鏈接】
《詩經(jīng)》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紀)至春秋中葉(公元前6世紀)500年間的詩歌,共305篇。先秦時代通稱為《詩》或舉其整數(shù)稱《詩三百》。漢代尊崇儒家被奉為經(jīng)典,才稱為《詩經(jīng)》,并沿用至今。
《詩經(jīng)》按樂曲分為“風”、“雅”、“頌”三部分。(板書)“風”指“十五國風”,屬于各地方的樂歌,即指當時十五國的詩歌作品,絕大部分是民間歌謠——課文所選的三首詩作均出自“風”;“雅”是周王朝直接統(tǒng)治地區(qū)(即王畿地區(qū))的樂歌,有“大雅”和“小雅”;“頌”是宗廟祭祀的舞曲歌辭,有“周頌”、“魯頌”、“商頌”,基本上是貴族們的歌頌祝禱之辭!对娊(jīng)》以四言為主,兼有雜言。在結構上多采用重章疊句的形式加強抒情效果。每一章只變換幾個字,卻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藝術效果!对娊(jīng)》的表現(xiàn)手法有“賦”、“比”、“興”三
種!百x”者,“鋪陳其事而直言之”,即直接鋪敘陳述;“比”者,“以彼物喻此物”,即比喻;“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賦、比、興手法的成功運用,是構成《詩經(jīng)》民歌濃厚風土氣息的重要原因!对娊(jīng)》是中國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光輝起點。在中國古代文學的長河中,現(xiàn)實主義的《詩經(jīng)》和屈原浪漫主義的騷體作品交相輝映,并稱“風騷”!对娊(jīng)》開創(chuàng)了中國詩歌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對后世文學產(chǎn)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
《詩經(jīng)》教案 篇7
一、導入
《詩經(jīng)》是人類文明的春天,是文學天地的源頭清水,從詩經(jīng)中走出的女子裊裊娜娜,從詩經(jīng)中走來的男子豁達堅毅,從詩經(jīng)中流傳出的故事哀婉凄美。
今天,讓我們用真摯的情、善感的心,吟誦《采薇》這古老的歌謠!
二、簡介
《采薇》選自《詩經(jīng)小雅》,是西周后期作品。當時諸侯相爭,周室衰落,犬戎、獫狁等外族也經(jīng)常入侵,周亦興師反擊,造成連年戰(zhàn)亂不止。人民特別是出征將士對戰(zhàn)爭有著復雜的多元感情。今天我們就要走進他們的情感世界。
三、檢查預習
。ㄒ唬┗A知識(齊讀)
。ǘ┱w把握
1.這首詩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
這首詩是用兵士的口吻,在戰(zhàn)后歸家的途中,追述、倒敘戍邊作戰(zhàn)時的苦況,
四、誦讀課文
請學生記齊讀。
誦讀提示:《詩經(jīng)》基本上是四言詩,節(jié)奏為“二二”式。讀起來有一種音樂的和諧之美,我們不僅要把握詩歌外在的音樂節(jié)奏,更要把握內(nèi)在的情感節(jié)奏。下面先由老師給大家讀一遍吧!請大家注意體會這位戰(zhàn)士的情感變化。
教師配樂朗誦
五、品味經(jīng)典
緣情入文輕吟低唱
剛才老師在誦讀的時候,學生們體會到了感情的變化嗎?走進任何一篇詩經(jīng)的作品,我們總會被種種情思所纏繞,這首采薇也不例外,請學生找出這位戰(zhàn)士的情感脈絡。
板書:悲傷—喜悅———悲傷
1—3節(jié):悲
一開篇,我們就感受到濃重的`悲傷,我們不由得思考,此時這位戰(zhàn)士身在何方,又為何而悲?
身處何時:莫—陽
身在何方:駐地邊的曠野(說具體些“我戍未定”說明是在駐地邊上)
為何而悲:思鄉(xiāng)厭戰(zhàn)仇恨
怎么樣表現(xiàn):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意象 薇(怎么樣用薇來表情達意呢?從藝術手法的角度考慮)
重章疊唱: 當人們產(chǎn)生了強烈的感情沖動的時候,“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對深化意境,強化感情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時,它還有效地增強了詩歌的節(jié)奏感、音樂感。
比 興:作—柔—剛 比喻時間流逝
朗 讀
4—5節(jié):壯
戰(zhàn)士的情感發(fā)生變化。此時他又身在何方?為何而壯?
身處何時:春季
身在何方: 戰(zhàn)場(戎車既駕)
為何而壯: 打勝仗(一月三捷)(側面描寫寫軍容之壯、必勝信心)(“四牡業(yè)業(yè)”,“四牡骙骙”,“四牡翼翼”寫戰(zhàn)馬的高大強壯,步伐整齊,“象弭魚服”寫精良的裝備, “一日三捷”是用數(shù)字的對舉,表現(xiàn)了戰(zhàn)爭的捷報頻傳。傳達出抒情主人公強烈的自豪感。)
怎么樣表現(xiàn):
1、側面烘托
2、借景抒情—意象 棠棣花(有沒有借助什么意象?)
比興:用花之盛起興,喻出軍容之盛及聲勢之壯。
至此,全詩氣勢為之一振。
朗 讀
6節(jié):悲
身處何時:冬季
身在何方:歸途(昔來,是來征戰(zhàn);今往,是往家鄉(xiāng)。)
。楹我丶視r還會覺得悲?)
提示:
(1)宋之問在《渡漢江》中說“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一個怯字寫出了歸鄉(xiāng)時的千萬種感受。
。2)“古詩十九首”里的《十五從軍征》是這樣寫的:“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道逢鄉(xiāng)里人,家中有阿誰?”
所以這位戰(zhàn)士唱道“我心傷悲,莫知我哀”,歸來時,還何樂而有呢?歸家的喜悅因為對家人自身命運的擔憂都變得沉重起來。所以他說”莫知我哀”,莫是沒有人,沒有人知道我的哀傷。
為何而壯:追憶過去,痛定思痛(當初離家時的場景,如今回家的艱難)
怎么樣表現(xiàn): 借景抒情—意象 楊柳、冬雪
1.借景抒情。詩人沒有直接傾訴內(nèi)心的感情,而是以飄拂的柳絲這一意象來渲染昔日上路時的依依不惜,用雨雪紛飛來表現(xiàn)今日返家路途的艱難和內(nèi)心的悲苦,含蓄深永,味之無盡。
2.對比:將時序之“今──昔”,景物之“柳──雪”,人生之“往──來”剪接融匯,創(chuàng)造出超越現(xiàn)實的典型畫面。
同一個“我”,但已有“今、昔”之分,同一條路,卻已有“楊柳依依”與“雨雪霏霏”之別,而這一切都在這一“往”一“來”的人生變化中生成……
難怪后人把這四句論為詩經(jīng)中最好的詩句。
朗 讀
以境化文巧妙想象
這位不知名的作者,在三千年前,根本不知道電影為何物,但他卻分明是一個優(yōu)秀的導演,能用三個看來簡單,其實卻很動人的場景,將一個戰(zhàn)士的形象塑造得深入人心。而我,行走在他的文字間,我就像是一個演員,不,我就是那位戰(zhàn)士。我的手指還有薇的清香,我的眼里也飽含著憂傷。
這樣一首詩,千百年來被人們用同的方式詮釋,用不同的方式紀念,有人揮毫書寫,有人深情吟唱,現(xiàn)在我們聽到的這一首樂曲就是采薇的新唱。我們也來用自己獨特的方式來表達我們的敬意與愛意吧,我有個設想,將這首采薇的樂曲拍成一部MTV吧,我想按照情感線索分三個鏡頭來拍攝,第一個鏡頭我是這樣安排的:
深秋,夕陽如血,一位滿面塵土與愁容的士兵,俯下身子采摘著地上的逐漸變硬的薇菜,不時抬起頭遠眺著故鄉(xiāng)的方向,干裂的嘴唇喃喃地唱著故鄉(xiāng)的小調(diào),眼中閃爍著一叢烈火:時而幻化出家鄉(xiāng)小橋流水,時而幻化出戰(zhàn)場的刀光劍影……
接下來的兩個鏡頭,我想請學生來幫我完成,請大家在音樂聲中來幫我構思一下。
評語:
1、有景物、有神態(tài)、有心理,很生動的畫面,很豐滿的人物形象
2、把詩歌的意境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出來了
3、真正把握了這位戰(zhàn)士的情感脈搏
鏡頭二:一樹的棠棣花燦爛地站在戰(zhàn)地邊的路口,軍旗在料峭的風中獵獵飄揚,戰(zhàn)場上煙塵滾滾。將帥駕著高大的馬車昂首而來,士兵們吶喊著奮勇殺敵。看!整齊的,精良的武器,無不讓獫狁人膽戰(zhàn)心驚。敵營人叫馬嘶,我們所向披靡!
鏡頭三:寒冬,陰雨霏霏,雪花紛紛,一位解甲退役的征夫在返鄉(xiāng)途中踽踽獨行;叵氤稣鲿r楊柳的依依不舍,看看回鄉(xiāng)時道路崎嶇,又饑又渴;邊關漸遠,鄉(xiāng)關漸近,可家鄉(xiāng)還是那個可愛的家鄉(xiāng)嗎?
拳拳赤子心,悠悠故鄉(xiāng)情。這緩緩的吟唱超越了時空,向我們訴說著那亙古不變的思鄉(xiāng)愁緒。
讓我們在《采薇》的吟唱中再次用目光撫平這位戰(zhàn)士的心傷吧。R讀)
六、拓展閱讀:《十五從軍征》
結束:
詩三百,思無邪,它是生命最原始的呼喚。古人與我們在時空里隔絕,卻靈魂中相望!对娊(jīng)》是一座寶藏,希望每一位學生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財富!
《詩經(jīng)》教案 篇8
教學目的:
1、了解《詩經(jīng)》常識:風、雅、頌、賦、比、興。
2、了解古代詩歌的特點:重章復唱。
3、體會兩詩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方法。
教學重點:賦、比、興手法的`理解。
教學難點:重章復唱手法的作用。
教學時數(shù):2教時(第一教時《伐檀》,第二教時《碩鼠》)
第一教時:
教學目的:
1、了解《詩經(jīng)》常識——風、雅、頌。
2、學習“興”用法及重章復唱。
3、體味古代奴隸們對奴隸主的不滿情緒。
教學重點:“興”用法的理解。
教學難點:重章復唱作用。
教學步驟:
一、激疑導入:
1、清趙翼《詩論》
2、“風騷”及《詩經(jīng)》
3、現(xiàn)實主義源頭代表及課題《伐檀》
二、范講示例:
1、正音范謙:①音變。
、诋愖x。
、壅`讀。
2、串講第一章并口譯。
3、研讀第一章:
、賹哟谓Y構劃分。
、谠嚁M目標題。
、燮鹋d句及“興”。
、芾首x及重音、節(jié)奏。
、菰囀霈F(xiàn)代文場面。
三、師生同講:
1、對應詞理解。
2、重章復唱的理解。
3、復讀及背誦指導。
4、再讀全詩及中心概括。
四、作業(yè)布置:
1、與“不素餐兮”的“素”詞意相同的一項是()
A、安之若素;
B、素昧平生;
C、尸位素餐;
D、素不相能。
2、理解下列句子的修辭。
。1)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窮鬼們還能鬧成個大事情。
(2)關關睢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課外理解。
。1)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3)高岸為谷,深谷為陵;
。4)嚶其鳴矣,求其發(fā)聲。
4、背誦全詩。
5、書后作業(yè)第一題。
第二教時:
教學目的:
1、理解《詩經(jīng)》常識——賦、比、興。
2、歸納《詩經(jīng)》詩歌特點。
3、了解現(xiàn)實主義方法在兩首詩中的體現(xiàn)。
教學重點:“比”手法理解及《詩經(jīng)》詩歌特點。
教學難點: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方法在《詩經(jīng)》中的體現(xiàn)。
教學步驟:(略)
授課時間:一九九八年五月二十一日第三節(jié)。教者:李新明
作者郵箱:xx
《詩經(jīng)》教案 篇9
[教學目的]
1.了解古代勞動人民向往追之美好愛情的思想感情。
2.體會詩中重章疊句的形式1《詩經(jīng)》的表現(xiàn)手法。
3.掌握下列字、詞的音和義:臣鳩、窈窕、逑、荇萊、寤寐、蒹葭、無、恬、渙、塒、址、桀。
[教學重難點]
1.把握誦讀的要領,掌握誦讀·勺技巧。
2.《詩經(jīng)》的內(nèi)容理解。
[教學設想]
教學方法
鑒賞、背誦、討論、比較。
媒體設計
圖片、音樂、錄音。
教學時數(shù)
3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語設計
在我國幾千年的古典文學長郎中,《詩經(jīng)》是一顆璀璨奪目的明朱,它是詩歌文學的鼻祖,是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源頭。今天我們學習的三首詩均出自于《詩經(jīng)》。
二、解題
《詩經(jīng)》本稱“詩”,后被儒家奉為經(jīng)典,才稱《詩經(jīng)》,是我國第一郎詩歌總集。收錄了從西周到春秋時期的305篇詩歌,古時也稱“詩三百”,這些詩歌編為“風”、“雅”、‘頌”三個部分,“風”又叫“國風”,是各地的歌謠。
《論語》說:“不學詩,無以言!闭既苏J為經(jīng)過詩教,可以導致人“溫柔敦厚”,《詩經(jīng)》在古代一直被選作各類學校的教材,甚至連東漢大學者鄭玄家的婢女都熟讀《詩經(jīng)》,日常生活中能以《詩》相對。
三、研習課文
1、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1)范讀課文,結合注釋,掃除文字障礙,可采用投影。
雎鳩(jiū):一種水鳥。
窈窕(yáotiáo):文靜美好的樣子。
逑(qiú〕:配偶
荇(xìng)菜:一種可食的水草。
寤寐(wǔmèi〕這里指時時。寤,醒著。寐,睡著。
蒹葭(jiānji。禾J葦。
唏(xī):干。
坻(chí):水中的小洲或高地。
佸(sì〕:水邊。
塒(shí):在墻壁上做成的雞窩。
涘(hu6):相聚、相會。
桀:通“橛”,為棲雞做的木架。
。2)初步感知詩歌的形式特點。
①題目取自于句首。
、诨揪涫绞撬难。
③采用疊章的形式,即重復的乙章節(jié),意義和字面上都只有少量的改變。
④為了獲得聲韻上的美感,:詩經(jīng)》中大量使用了雙聲、疊韻、疊字的語匯。
。3)概括每首詩的主要內(nèi)容。
《關雎》寫的是詩人對河邊摘荇菜的美麗姑娘的愛戀。
《蒹葭》是一篇美麗的情歌,相望伊人,可望而不可即,飽含無限情意。
《君子于役》寫妻子懷念行役無期不能歸家的丈夫。
四、布置作業(yè)
熟讀全文,口譯全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上節(jié)課內(nèi)容
二、具體研習
1.從內(nèi)容上來說這三首古詩有一個共同特點,都表達了作者對所愛之人的思念。
《關雎》里有“寤寐求之”、“寤寐思服”、“輾轉(zhuǎn)反側”、“琴瑟友之”、“鐘鼓樂之”等句。詩人從夜不能寐到主動接近,表達了對采荇菜姑娘的無限傾慕和大膽追求。
在《國風》中,最集中的是關于戀愛和婚姻的詩。在《詩經(jīng)》時代,在某些地域,對男女交往的限制還不像后代那樣嚴格,由此我們在這些詩中可以看到年輕小伙對美麗姑娘的`大膽追求。
《蒹葭》“溯洄從之”、“溯游從之”表達了詩人追求所愛的堅強意志。
“道阻且長”、“道阻且躋”、“道阻且右”說明愛的路上困難重重,道路曲折。
“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址”表達相望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無限情意。
2.從總體上說,社會的制約是逐漸嚴格起來的,戀人們對自己的行動,不得不有所拘束。于是我們在《國風》里看到許多情詩,詠唱迷惘感傷和可求而不可得的愛情。在后人看來,這也許是一種含蓄微妙的藝術表現(xiàn),但在當時,恐怕主要是壓抑的情感的自然流露。
《詩經(jīng)》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帕私庠娊(jīng)的句式、體制、手法等常識及對后世文學的影響。
⑵從敘述的角度入手,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體驗人物的思想和情感。
⑶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
。病⑦^程與方法:
在理解文章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去尋找、發(fā)現(xiàn)、感悟。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體驗女主人公的思想和情感,體察詩歌對個人追求與命運的思考。
【教學重難點】
1、重點:
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思考人物命運。
。病㈦y點:
解讀、思悟、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
【背景資料】
《詩經(jīng)》簡介:
1、《詩經(jīng)》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紀)至春秋中葉(公元前6世紀)500年間的詩歌,共305篇。先秦時代通稱為《詩》或舉其整數(shù)稱《詩三百》。漢代尊崇儒家被奉為經(jīng)典,才稱為《詩經(jīng)》,并沿用至今。
。、《詩經(jīng)》按樂曲分為“風”、“雅”、“頌”三部分。(板書)“風”指“十五國風”,屬于各地方的樂歌,即指當時15國的詩歌作品,絕大部分是民間歌謠──課文所選的三首詩作均出自“風”;“雅”是周王朝直接統(tǒng)治地區(qū)(即王畿地區(qū))的樂歌,有“大雅”和“小雅”;“頌”是宗廟祭祀的舞曲歌辭,有“周頌”、“魯頌”、“商頌”,基本上是貴族們的歌頌祝禱之辭。
。、《詩經(jīng)》以四言為主,兼有雜言。在結構上多采用重章疊句的形式加強抒情效果。每一章只變換幾個字,卻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藝術效果。
4、《詩經(jīng)》的表現(xiàn)手法有“賦”、“比”、“興”三種!百x”者,“鋪陳其事而直言之”,即直接鋪敘陳述;“比”者,“以彼物喻此物”,即比喻;“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賦、比、興手法的成功運用,是構成《詩經(jīng)》民歌濃厚風土氣息的重要原因。
。怠ⅰ对娊(jīng)》是中國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光輝起點。在中國古代文學的長河中,現(xiàn)實主義的《詩經(jīng)》和屈原浪漫主義的騷體作品交相輝映,并稱“風騷”!对娊(jīng)》開創(chuàng)了中國詩歌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對后世文學產(chǎn)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面對日月星辰,面對山川草木;面對家園和土地,面對人際和生活。每一個人都會有一段酸甜苦辣的心路歷程,一旦這樣的心路被記錄,即使多么平凡,即使經(jīng)歷幾千年,當我們重讀它,也許依然讓人心潮澎湃。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衛(wèi)風·氓》,去體驗一個平凡的女主人公的那段人生追求的心路之旅。
二、感受課文
1、在預習的基礎上重新感知,學生齊讀課文。
。、在感知的條件下,理解詩歌內(nèi)容,讓學生說課文大意。
。、整合內(nèi)容:
⑴要求學生找出一行詩句,概括本節(jié)詩的`內(nèi)容。
第一節(jié)將子無怒,秋以為期。
第二節(jié)以爾車來,以我賄遷。
第三節(jié)于嗟女兮,無與士耽。
第四節(jié)女也不爽,士貳其行。
第五節(jié)靜言思之,躬自悼矣。
第六節(jié)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茖W生用自己的話概括每節(jié)的內(nèi)容:
例如:
第一節(jié)許婚
第二節(jié)迎娶
第三節(jié)勸誡
第四節(jié)控訴
第五節(jié)傷自反省
第六節(jié)決絕
三、對話作品
。薄⒔處熐腥耄
本文以女主人公為線索,以第一人稱敘說自己的一段人生經(jīng)歷,作為悲劇的弱者的她,我想在我們富有同情心的同學們中,必將激起一番感想,F(xiàn)在,老師要問的是,什么造成女主人公的這種命運,對我們有什么啟示。
。、學生討論、準備、發(fā)言:
。、在交流對話中,教師可視情況引導學生深入挖掘作品內(nèi)涵。如:
、抛凡炫魅斯臍v程(要學生結合具體的詩句),思考女主人公的命運。
、谱凡炷兄魅斯男袨槟康模ㄒ獙W生結合具體的詩句),思考女主人公的命運。
、菑呐魅斯非罄硐氲男袨椋ㄒ獙W生結合具體的詩句),思考行為對命運影響。
、葟男愿竦慕嵌龋ㄒ獙W生結合具體的詩句),思考人的命運。
、蓮淖杂蓱賽、自由婚姻的角度(要學生結合具體的詩句),思考人的命運結局。
、蕪呐魅斯R人的角度(要學生結合具體的詩句),思考女主人公的命運。
、藦娜菝驳慕嵌龋ㄒ獙W生結合具體的詩句),思考容貌對人的影響。
、虖慕(jīng)濟變化對女性的影響,思考女主人公的命運。
(在思考人的命運,同時可引導學生適當聯(lián)系生活、歷史等相關內(nèi)容)
四、總結課堂,布置作業(yè)
《詩經(jīng)》教案 篇11
學習目標
1、能說出《詩經(jīng)》的基本常識,感受其樸實清新的藝術風格。
。、能說出兩首詩表達的美好情感,當堂背誦兩首詩。
課時安排
一課時
課前學習
1、查閱《詩經(jīng)》的相關資料,了解與之有關的文學常識。
2、熟讀兩首詩,對照注釋理解大意,在有疑問之處作記號。
課堂學習
導入:(背景音樂《在水一方》)
愛情是人類最偉大的情感之一,也是文學作品的一大主題!榜厚皇缗,君子好逑”廣為后人引用,“在水一方”被瓊瑤作為書名,后又寫成歌,而它們都出自于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jīng)》,今天我們就來領略一下這熏陶了不計其數(shù)的文人的儒家經(jīng)典。
一、《詩經(jīng)》知多少
學生交流查閱的相關資料,整理成百字以內(nèi)的簡介。
學生發(fā)言,補充。
教師總結相關文學常識。(如:《五經(jīng)》、“六義”)
二、四讀《關雎》
一讀:讀通詩句
學生自由朗讀一遍。
請一位學生朗讀全詩,再由其他學生糾正字音、停頓上的錯誤。
齊讀全詩。
二讀:讀懂詩意
對照注釋再讀詩句,在小組中提出不理解的詞句并進行討論,小組推選代表發(fā)言,交流討論結果和不能解決的問題。
用自己的話說說對這首詩的理解。
教師在其間做好啟發(fā)、指導工作,糾正學生錯誤,肯定學生言之有理的個性化理解。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全詩。
三讀:體會情感
學生有感情地自由朗讀詩句,注意詩句的重音、節(jié)奏。
小組推薦的代表參加朗讀比賽,學生評委評論是否讀出感情,應該讀出怎樣的感情,應該怎樣讀才能讀出感情。教師在其間作好必要的提點。
在古樂的配合中優(yōu)勝者領讀一段,其余的段落由全體學生齊讀。
四讀:品味詩韻
討論:這首詩的魅力在哪里?可從內(nèi)容、寫作多方面分析。
學生小組討論,代表發(fā)言。
教師總結。
背誦全詩。
三、自讀《蒹葭》
依照四讀《關雎》的方法(讀通詩句-讀懂詩意-體會情感-品味詩韻)自讀《蒹葭》。
四、背誦兩首詩
個別背誦、小組背誦、齊背相結合。
課后作業(yè)
在以下兩題中任選一題。
1.在《關雎》《蒹葭》中任選一首自選一個角度寫一段文學評論。
2.用優(yōu)美的語言改寫《關雎》或《蒹葭》中任意一段。
《詩經(jīng)》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帕私狻对娊(jīng)》有關常識
、茖W習氓,深刻體會比興的藝術手法
、潜痴b三首詩篇
重點難點
2、體會詩中重章疊句的形式即《詩經(jīng)》的表現(xiàn)手法。
3、掌握下列字、詞的音和義:臣鳩、窈窕、逑、荇萊、寤寐、蒹葭、無、恬、渙、塒、址、桀。
教學時數(shù):
3課時
教學過程:
一、預習
1、,讀準下面加點的讀音。
2.,對照課文注釋翻譯這三首詩。
一導語設計
《詩經(jīng)》
同學們雖然沒有學習過,但是你們至少聽說過,甚至還會背誦其中的詩句。比如:“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笔且皇资殖錾膽俑;比如“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寫的是離家時的依依惜別之情,歸來時的悲戚之感。再如“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一日不見,如三秋兮”相思之苦表現(xiàn)的'如怨如訴深切纏綿淋漓盡致等等。正所謂“聞名不如見面”今天我們就來認識認識它。
二《詩經(jīng)》簡介
(這一部分書上注釋①都有,可以給出兩分鐘時間讓學生自己看。老師用提問的方式總結即可)
、判再|(zhì):
《詩經(jīng)》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傲嚒敝。本來只稱《詩》后來儒家奉為經(jīng)典,改稱《詩經(jīng)》。
、企w制和內(nèi)容:
收錄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約五百年間的詩歌305首包括風、雅、頌三部分!帮L”,大部分是民間歌謠,;“雅”,大都是貴族作品,;“頌”,都是!对娊(jīng)》的精華是民歌部分,它鮮明地表現(xiàn)人民的愛憎及他們的反抗斗爭,真實反映當時社會的面貌,《詩經(jīng)》是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它是詩歌文學的鼻祖,為我國古典詩歌奠定了現(xiàn)實主義基礎。
、撬囆g表現(xiàn)手法:
賦比興
。ń處熢诖藷o須多介紹,在具體研習時結合實例講解)
三、整體把握
(1)老師范讀課文,學生聽讀。結合注釋,掃除文字障礙。
(2)學生自由誦讀,討論詩歌的形式上有什么特點?初步感知詩歌的形式特點。
。ɡ蠋熆偨Y)
①題目取自于句首,并不是標題,不能代表詩篇的內(nèi)容。
、诨揪涫绞撬难,一般讀成“2/2”節(jié)拍
、鄄捎茂B章的形式,即重復的章節(jié),意義和字面上都只有少量的改變。
、転楂@得聲韻上的美感。采用了雙聲、疊韻、疊字的語匯。
(3)學生結合誦讀提示再一次朗讀三首詩歌,自由誦讀。
(4)整體感知,概括每首詩的主要內(nèi)容。
《衛(wèi)風·氓》是一首敘事詩,一第一人稱的口吻,敘述女主人公從戀愛,結婚到被棄的經(jīng)歷。
《秦風·無衣》是一篇軍中歌謠,表現(xiàn)士兵團結一致,同仇敵愾的昂揚斗志和愛國精神。
《邶風·靜女》寫男女幽期密約的情形,其中主人公
大膽熱烈的愛情表白是自然健康的人性之歌。
《詩經(jīng)》教案 篇13
教學目的
1、了解上古至春秋中期的古代社會生活,陶冶高尚道德情操。
2、運用聯(lián)想、想象的思維方式,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
3、領悟“我”的形象塑,把握藝術技巧。
教學重點
1、形象思維及人物形象。
2、典型情節(jié)及精練語言。
3、樹立“歷史的”“美麗的”觀念。
教學方法
1、“切入情節(jié),激發(fā)想象”法
如《衛(wèi)風氓》:“匪來貿(mào)絲,來即我謀”,“自我徂爾,三歲食貧”,“兄弟不知,咥其笑矣”,“反是不思,亦已焉哉”,這些典型情節(jié)可引發(fā)學生想象女主人公的具體生活情節(jié)和既“悔”且“恨”的情調(diào)。
2、“運用對比,探討開拓”法
如將《衛(wèi)風氓》與《邶風靜女》兩首詩對比,從“怨”“興”中把握形象,探知當時社會的“民情”和“制度”。
3、“語言分析,體味神韻”法
如《衛(wèi)風氓》抓住語言的暗示性探究:“蚩蚩”“旦旦”“貿(mào)”“車”“不見”的暗示性,進行推斷想象“士”的“貳”“二三”及“不思其反”,進而把握形象。
教學時數(shù)
2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語設計
孔子曾經(jīng)說過:“《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笔裁唇小八紵o邪”呢,就是思想純正的意思,并由此可“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蓖瑢W們想不想做文質(zhì)彬彬的君子啊?那么什么是“文質(zhì)彬彬”呢?(可讓學生回答,也可由教師明確)“文質(zhì)彬彬”原義是文華和質(zhì)樸配合得恰到好處,今義是形容人文雅而有禮貌。同學們,讓我們就來學習,接近“文質(zhì)彬彬”吧。
二、研習課文
1、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贆z查并深化預習效果,貯存文字、詞語所傳達的信息。
②依據(jù)情節(jié),激疑發(fā)問,總理三首詩。
A、三首詩均選自《風》,即民間歌謠。結合歷史知識,扼要說明當時社會生活的主要特點。
明確:a奴隸制社會,奴隸和奴隸主階級尖銳對立,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b生產(chǎn)力極為低下,人們對理想的追求。c在戰(zhàn)爭和徭役中,人們爭取和平生活的愿望和表現(xiàn)出的愛國熱情。
B、詩歌常選擇典型的情節(jié)來烘托生動具體的氣氛和情調(diào),本文三首詩分別選用了怎樣的典型情節(jié)?
明確《氓》主要情節(jié):“以我賄遷”“三歲食貧”“靡室勞矣”;《無衣》主要情節(jié):“袍”—“澤”—“裳”;“戈矛”—“矛戟”—“甲兵”;《靜女》主要情節(jié):“愛而不見”“貽我彤管”“自牧歸荑”。
2、具體研習《秦風無衣》
①集體朗讀《無衣》這首詩,思考三章的異同點,并回答其原因。
明確:同:句式相同,內(nèi)容相近。
異:每章僅三字不同。
原因:
A、屬重章復唱的手法,不僅構成類同排比的方法,便于加深所要抒發(fā)的感情,同時也為了換韻,充實和擴展內(nèi)容。
B、每章首句均用反問句開頭,更突出主人公的愛國精神。
、谠娭性谂c“子”相對上用了一個“我”字,每一章中又省去兩處“我”字,體味一下“我”的妙處,并運用想象,創(chuàng)造“我”的形象。
討論明確:“我”是主人公,也是主要人物形象!拔摇笔潜Pl(wèi)家園的愛國者形象!拔摇笔浅鲎詢(nèi)心的自覺者形象!拔摇庇质且粋象征。開頭反問,后以“我”的行為“同”和“修”書寫正義參軍歌,此愛國之情,英雄之舉,躍然紙上。想象當以此為萌發(fā)點,也應以此為歸宿點。
三、課堂練習
賞析下面這首詩。
鄉(xiāng)愁的四韻(錄其二韻)
余光中
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
酒一樣的長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鄉(xiāng)愁的滋味
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
給我一朵臘梅香啊臘梅香
母親的臘梅香
臘梅的芬芳
是母親的芬芳
給我一朵臘梅香啊臘梅香
四、布置作業(yè)
1、《氓》和《靜女》均是以愛情為題材的,但反映的是兩類“士”形象,對此,你有什么思考?怎樣認識這一現(xiàn)象?
2、《氓》中的典型情節(jié)可以從不同的人物的角度去選擇,但有一點必須探究,女主人公為什么會被遺棄呢?
3、詩歌常常調(diào)動多種藝術手法來塑造形象,但有一點是主要的`,就是運用形象思維。在形象思維中比興、對比是常用的手法,你在《氓》中領悟到了什么?
4、要欣賞詩,必須運用想象,而想象又不是無根據(jù)地讓思維馳騁,只有抓住典型情節(jié),才可以創(chuàng)造出自己的形象。請你就"咥其笑矣""愛而不見"及《靜女》中的睹物思情進行大膽想象,以塑造出鮮活的形象——將《靜女》改寫為小故事。
第二課時(教學方法同上節(jié)課)
一、導入
愛情是個不衰的話題,《氓》和《靜女》塑造出兩類愛情和形象,但有一點較為相同,無論《氓》中的"秋以為期""以望復關"還是《靜女》中的" 我于城 ""愛而不見",看樣子是"自由戀愛"了,我們應怎樣來認識這個問題呢?而《氓》中女主人公遭"士"遺棄,其兄又"咥其笑矣" ,《靜女》中的靜女卻又為 "士"所熱戀,這又該怎樣認識呢?凡此等等,你是否想過有個答案呢?讓我們來學習這兩首詩。
二、教學《衛(wèi)風氓》(板書課題)
1、上課堂我們留下了思考題,先來研究第2題。
討論明確:答案可能是多樣的。
“士”之變心說:情節(jié)為“不見復關”的暗示性;“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的顯示性。這一切告訴我們“士”的變心是關鍵原因。
社會制度說:情節(jié)為“抱布貿(mào)絲”至“以我賄遷”,“三歲食貧”“漸車帷裳”,“士”騙取了錢財,生活由貧到富,可以看出婚姻制度建筑在經(jīng)濟上,正如恩格斯所說家庭、婚姻反映出金錢關系。
年老色衰說:情節(jié)為之“氓 之蚩蚩 ,抱布貿(mào)絲”,“三歲為婦”,年老色衰,引起“士”變心。
2、研究作業(yè)第3題。
明確:形象思維是以感情意象作為思維對象的,而這些意象是具體而不是形象。具體與形象之間按照客觀生活邏輯為準則。因此比興、對比則成為常用的手法。
3、 桑葉新鮮潤澤時,斑鳩貪吃桑這一形象,當和姑娘年輕漂亮時被男人迷戀,而使姑娘沉溺于愛河之中這一形象具體結合時,這就成為詩人所創(chuàng)造的第二自然段的藝術形象,讓人們看到抽象的結論——男人喜歡的是貌而非人的心靈,同理"桑之落,其黃而隕"和女也不爽,士貳其行"也屬如此,這是"興"的藝術手法。"而"對比"則和"興"不同,常常用同類形象之間的生活聯(lián)系的手段進行正反對照,"士"前為"信誓旦旦"——傾慕求婚,否則"反是不思"遺棄舊歡,前后形象形成強烈對比。
師生在欣賞時抓住意象這第二自然段的藝術形象進行想象,進行創(chuàng)造,才可領悟此詩,進入詩的鑒賞的殿堂。
三、研讀《邶風靜女》(板書課題)
1、檢查同學們想象改寫《靜女》的作業(yè),由學生代表朗讀自己改寫的文章,師生共同以藝術欣賞的目光評析再創(chuàng)作的作品。
明確:應抓住典型情節(jié)進行
解說:此題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完成再創(chuàng)作的創(chuàng)作活動。
2、研究"自由戀愛"及《氓》和《靜女》中的兩"士"為何對戀愛有兩種不同觀念的明確:"愛情"可以說是永恒的話題。在不同社會中有不同的戀愛觀!睹ァ分小氨Р假Q(mào)絲”,“士”的身份可為"商人",《靜女》中"俟我于城隅""自牧歸荑","士"可為田者,為思維提供了根據(jù)。
在由原始社會演變到奴隸社會后,勞動人民之間的戀愛,還是在人們的勞動與生活中產(chǎn)生的,這是當時社會的產(chǎn)物,和我們今天的"自由戀愛"理念上有不同。
四、課堂小節(jié)
我們從《〈詩經(jīng)〉三首》的學習,了解了《詩經(jīng)》所處時代的生活,學到了人民的愛國精神,樹立了正確的愛情觀。我們還學會了抓住典型情節(jié),運用形象思維來欣賞詩歌中所由此而烘托出的具體生動的氣氛和情調(diào),還學會了在凝練的語言中把握暗示性及代表性,受到了美的熏陶。同學們應把這些化為技能,凈化靈魂,爭做文質(zhì)彬彬的君子。
五、布置作業(yè)
1、完成課后練習五。
2、運用所學方法,欣賞下面一首詩。
采薇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今我來思,雨雪菲菲。
行道遲遲,載渴載饑;
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3、寫一篇讀詩心得
《詩經(jīng)》教案 篇14
教學目的
一、了解《詩經(jīng)》常識:風、雅、頌,賦、比、興。
二、學習兩首詩中的比興手法及重章復唱的章法。
三、體會兩首詩的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方法。
教學設想
一、學詩重在熟讀背誦,一定要加強朗讀教學,讓學生在反復吟唱中和藝術美。
二、兩首詩表現(xiàn)手法同中有異,可作比較式講解。
教學時數(shù)
2教時
教學過程
第一教時
教學要點
學習《伐檀》,重點體味古代奴隸們在對奴隸主貴族不勞而獲的強烈的責問和諷刺中所流露的憤懣不平的情緒。學習“興”的用法及重章復唱的章法。
教學內(nèi)容與步驟
一、導入新課
高二時,我們學習過一個詩歌單元,從形式看,除了毛澤東同志的《詩二首》外,其余的都是新詩。新詩是現(xiàn)代詩歌的主流。新詩反映新生活,表現(xiàn)新的思想感情,形式上采用白話,打破了舊體格律的束縛,自由靈活,易學易懂。毛澤東同志在50年代初寫給《詩刊》主編臧克家的信中指出,要學好舊詩,因為新詩是從舊詩發(fā)展來的。我國古典詩歌,源遠流長,星漢燦爛,《詩經(jīng)》、《楚辭》,唐詩、宋詞、元曲,是中國文學發(fā)展史上一座又一座不朽的豐碑。
現(xiàn)在,我們就從我國古代詩歌的源頭——《詩經(jīng)》學起,先學第1首:《伐檀》(板書)
二、疏通課文。
1、《詩經(jīng)》簡介。
(1)《詩經(jīng)》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包括西周初(公元前11世紀)至春秋中葉(公元前7世紀)500年間的詩歌,共305篇。先秦時代通稱為《詩》或《詩三百》。(板書)漢代以后儒家奉為經(jīng)典,才稱為《詩經(jīng)》。
(2)《詩經(jīng)》按樂曲分為“風”、“雅”、“頌”三部分。(板書)“風”指“十五國風”,即指當時15個王國的詩歌,絕大部分是民間歌謠,是《詩經(jīng)》中最具有人民性的部分;“雅”是朝廷樂曲,有“大雅”和“小雅”;“頌”是宗廟祭祀的樂曲,有“周頌”、“魯頌”、“商頌”!把拧焙汀绊灐保际墙y(tǒng)治階級在特定場合所用的樂歌。
(3)《詩經(jīng)》形式多為四言一句,隔句用韻,常以重章疊句加強抒情效果。它的表現(xiàn)手法有“賦”、“比”、“興”三種。(板書)“賦”者,“鋪陳其事而直言之”,即直接鋪敘陳述;“比”者,“以彼物喻此物”,即比喻;“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即先描寫他種事物以引起下面的正題。
2、教師范讀《伐檀》全詩。
3、字詞注音詮釋。
(1)坎坎kǎnkǎn兩個上聲連續(xù),前一上聲改讀陽平,即讀成kánkǎn。
(2)置之河之干兮,“干”通“岸”,這是形聲字的聲旁作通假字!案伞睉x“àn”,不讀“gàn”。
(3)稼(jià)穡(sè)稼,播種;穡,收獲。稼、穡,泛指農(nóng)業(yè)勞動。
(4)狩(shòu)獵(liè)都是打獵。但“狩”是書面語言,獵是口語;同時,“狩”又特指冬天打獵。
(5)漣(lián)、直、淪(lún)這三個詞都是描寫水面狀態(tài)。是指風吹水面形成的波紋,即漣漪,較平靜;淪,細小的波紋,微波!皾i”和“淪”意思接近,但“漣”是書面語,“淪”是口語。這三個詞依次描寫了河面由風吹成紋,到水波不興,又到水起微波,微妙地反映出伐木者內(nèi)心的不平心態(tài)。
(6)廛(chán)、億、囷(qūn)廛,本指一畝半地;億,指萬億的億;囷,指圓形的倉或囤。這里,都用來形容數(shù)量之多。
(7)餐(cān)、食(shí)、飧(sūn)意思相近,這里都是指吃。餐,吃(飯);食,吃,專指吃飯;飧,繁寫是飱,本義指晚飯,書面用語,引申為熟食、飯食,如杜甫《客至》詩:“盤飧市遠無兼味!痹娭忻~活用為動詞,作“吃”講。
4、學生齊讀一遍。
5、教師將第1段詩意譯一下。
三、課文研習。
1、“賦”的運用。
《伐檀》全詩3段,每一段的開頭兩句都是“直言之”,直接地敘述,是采用賦的手法。
“坎坎”,象聲詞,仿佛是現(xiàn)場錄音,繪聲繪色地描寫了伐木場面。我們仿佛聽到了砍木聲,呼號聲,倒樹聲,折枝聲,當然,我們也聽到了嘆息聲:多么繁重的勞動!不僅要砍下樹,而且要把樹運到河的堤岸上,岸坡上,水邊上,以便通過水路運出去。這些艱苦的工作,全憑人力完成,這確實是多么艱辛!然而,艱辛的勞動沒有給奴隸們帶來任何好處,血汗換來的勞動成果全被奴隸主老爺霸占,這是多么不公道!我們似乎從“坎坎”的`伐木聲中又聽到了奴隸們憤恨不平的心跳聲。
從全詩來看,“賦”表現(xiàn)在各段對于某一事物進行鋪陳,如伐木運木場面,“爾庭縣貆”情形,以及責問與諷刺等,都是從各個不同側面不同層次進行鋪陳,一是“直言”,一是“鋪陳”,是賦的兩個最主要的特點。
2、“興”的運用。
“河水清且漣猗”,這句表現(xiàn)上寫清清的河水,涼風吹過,卷起一層漣漪,實際上是暗示了奴隸們內(nèi)心的不平,這水面的漣漪正是他們心中的漣漪的寫照,因而有下面一連串的責問與諷刺。寫水是為了寫心,寫心先寫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
“興”的作用主要靠聯(lián)想來實現(xiàn)。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下,兩種本來不相及的事物,通過聯(lián)想,由此及彼。這里的“河水”與“伐木者”本來是不相及的兩種事物,但在“伐木”這種特定的環(huán)境中,我們自然而然地聯(lián)想到“伐木者”的忿恚心聲。
“興”,在《詩經(jīng)》中運用得較多。如《關雎》中名句: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用成對成對的關睢在河中的陸地上戲嘻的情景,象征了青年男女鐘愛之情。
“興”,往往和“比”合用,比中有興,興中有比,因此常!氨扰d”連稱。如《王貴與李香香》中有一節(jié)詩:
草堆上落火星大火燒,紅旗一展窮人都紅了。
這第1句詩,既是比,又是興!奥浠鹦谴蠡馃保仁潜扔鞲F人鬧革命,又是興,為“都紅了”創(chuàng)造氣氛。
3、句式研究。
(1)“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是什么問句?
明確:不是設問句,因為沒有自問自答的形式,也不是啟發(fā)思考引起注意。也不是反問句,因為從意思看,不在于表達與字面相反的意思。那就是一般的疑問句嗎?也不是。因為它不在于提出什么疑問,它是在表示一種強烈的情感,在責問。
(2)“彼君子兮,不素餐兮!”是反語,具有很強的諷刺性。
四、布置作業(yè):
1、背誦《伐檀》全詩。
2、分析《伐檀》結構上的特點。
第二教時
教學要點
一、復習《伐檀》。
二、講析《碩鼠》“比”的手法和“呼告”修辭格。
教學內(nèi)容與步驟
一、復習舊課。
。ㄒ唬┏椴閷W生背誦《伐檀》的情況。
。ǘ┠瑢憽斗ヌ础返钠鹋d句。(各段第3句)
。ㄈ┛陬^回答問題:
1、“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是什么問句?
明確:特殊的疑問句——激問。
2、“彼君子兮,不素餐兮!”采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明確:反語。
二、導入新課。
上一課,我們學習了《伐檀》,奴隸們對不勞而獲的奴隸主貴族的責問聲,仍縈繞在我們耳邊。恩格斯說,“憤怒出詩人”。這首詩有力地表現(xiàn)了被剝削的奴隸們內(nèi)心的憤恨不平。今天我們學習《碩鼠》,這是一首政治諷刺詩,它所表達的奴隸們對奴隸主的叛逆之情,對奴隸主的諷刺鞭撻,更有力度和深度,F(xiàn)在我們齊讀一遍。
三、文句疏通。
1、碩鼠碩鼠這是呼告,也是比喻(借喻),把不勞而獲的統(tǒng)治者比作大老鼠,生動形象,直呼其名,極含蔑視嫌棄之意。
2、莫我肯顧是賓語前置句,它正常的順序應是“莫肯顧我”。
文言中賓語前置(詳見高中語文第四冊325頁至336頁)主要有三種情況,一是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置于動詞前,如:“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鐘山記》);二是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如:“大王來何操?”這種句式,介詞的賓語也前置,如“微斯人,吾誰與歸!”三是用“之”或“是”把賓語提前到動詞前,以加重語氣。如:“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唯利是圖”!澳铱项櫋笔琴e語前置的第一種情況。
3、“逝將去女”,逝,往,過去。從“辶”旁的一般同走路有關,如“造、適、進、追、達、過、遷、逃、返、巡、遁、逐”等,這“逝”也同“走路”有關。有人認為“逝”是通假字,通“誓”。
《詩經(jīng)》教案 篇15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了解有關《詩經(jīng)》的文學常識,掌握詩經(jīng)“六義”;理解《采薇》的寫作背景,從而體會戍邊將士的感情。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反復誦讀課文,整體把握文章大意;理解薇菜的生長變化暗示時光的流逝,并逐步領會戍邊將士思念故鄉(xiāng)及熱愛祖國的感情。
2.通過賞析課文第六章,掌握詩歌鑒賞中的情景交融和反襯的表現(xiàn)手法,并能夠結合全文分析其寫作特色。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體會戍邊將士的思歸之情與保衛(wèi)國家英勇頑強的精神。
【教學重點】
體會戍邊將士濃烈的思歸之情。
【教學難點】
課文是怎樣通過描寫薇菜來體現(xiàn)將士們情感的變化。
【教學方法】
誦讀法、點撥法、討論法
【教學用時】
四課時
【教學設想】
《采薇》選自《詩經(jīng)?小雅》,是一篇描寫將士出征思念故鄉(xiāng)的詩歌。本文重點在于體會將士的思歸之情。在初中時,學生已經(jīng)學過《詩經(jīng)》中的《關雎》、《蒹葭》等篇目,對《詩經(jīng)》已有一定的了解;通過必修1第1單元的詩歌模塊的學習,學生也初步接觸鑒賞詩歌的方法,相信有了前面學習的基礎,同學們能夠較好地理解《采薇》所傳達的情感和掌握鑒賞此詩的方法。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導入
在《世說新語》中記載這樣一個故事。謝公因子弟集聚,問:“毛詩何句最佳?”謝玄曰:“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边@兩句優(yōu)美的詩選自《詩經(jīng)?小雅》中的《采薇》。今天我們一起學習這首詩歌。
二、《詩經(jīng)》簡介
《詩經(jīng)》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五百多年的詩歌305篇。先秦稱為《詩》,或取其整數(shù)稱《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jīng)典,才稱為《詩經(jīng)》,并沿用至今。
所謂《詩經(jīng)》中的“六義”,即是指“風、雅、頌”三種詩歌形式與“賦、比、興”三種表現(xiàn)手法。
三、《采薇》的寫作背景
《采薇》是出自《詩經(jīng)·小雅·鹿鳴之什》中的一篇。歷代注者關于它的寫作年代說法不一。但據(jù)它的內(nèi)容和其它歷史記載的考訂大約是周宣王時代的作品的可能性大些。周代北方的獫狁(即后來的匈奴)已十分強悍,經(jīng)常入侵中原,給當時北方人民生活帶來不少災難。歷史上有不少周天子派兵戍守邊外和命將士出兵打敗獫狁的記載。從《采薇》的內(nèi)容看,當是將士戍役勞還時之作。詩中唱出從軍將士的艱辛生活和思歸的情懷。
四、朗讀課文,整體把握文章大意。
。ㄒ唬┏踝x全文,讀準字音,大體把握文章感情基調(diào)。
重點字詞讀音
獫(xiǎn)狁(yǔn)之故不遑(huáng)啟居載(zài)饑載渴靡使歸聘(pìn)
王事靡盬(gǔ)不遑(huáng)四牡(mǔ)業(yè)業(yè)四牡骙(kuí)骙
小人所腓(féi)象弭(mǐ)魚服獫狁孔棘(jí)雨(yù)雪霏(fēi)霏
(二)聽示范性朗讀錄音,把握文章主旨。
明確:這是一首寫西周時期一位飽嘗服役思歸之苦的戍邊兵士從出征到回家的詩歌。詩中敘述了他轉(zhuǎn)戰(zhàn)邊陲的艱苦生活,表達了他愛國戀家、憂時傷事的感情。
第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了解《詩經(jīng)》的文學常識,理解《采薇》的寫作背景,并從整體上把握戍邊將士的家國之思,那么課文是如何體現(xiàn)這種情感的呢?這是我們本節(jié)課學習的重點。
二、齊聲朗讀課文前三章,思考這部分主要講述了什么內(nèi)容。
第1-3章:戍邊將士的思歸之情
。ㄒ唬┵p析第一章:
。1)薇:豆科野豌豆屬的一種。
(2)作:指薇菜冒出地面。
。3)止:句末助詞,無實意。
(4)曰:句首、句中助詞,無實意。
。5)莫:通“暮”,也讀作“暮”。本文指年末。
(6)靡(mǐ)室靡家:沒有正常的家庭生活。靡,無。室,與“家”義同。
。7)不遑(huáng):不暇。遑,閑暇。
。8)啟居:跪、坐,指休息、休整。啟,跪、跪坐。居,安坐、安居。古人席地而坐,兩膝著席,危坐時腰部伸直,臀部與足離開;安坐時臀部貼在足跟上。
。9)獫(xiǎn)狁(yǔn):中國古代少數(shù)民族名。
第一章譯文: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新芽已長大。
說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
有家等于沒有家,為跟獫狁去廝殺。
沒有空閑來休息,為跟獫狁來廝殺。
思考:第一章運用什么表現(xiàn)手法?有什么作用?
興的手法。首四句,以薇菜漸次生長和時間的推移來起興,來表達士兵久役于外不得歸家的怨敵、思家與盼歸的心情!懊沂颐壹摇焙汀安诲貑⒕印笔沁@一心情產(chǎn)生的主要原因。當時的兵役制度是二年為期限,可是本詩中的戰(zhàn)士的服役看上去沒有期限,士兵歸家變得遙遙無期,這自然要引起征卒的不滿和對家鄉(xiāng)更強烈的思念。以下幾章都是圍繞著這個基調(diào)敘寫的。
。ǘ┵p析第二章
。10)柔:柔嫩!叭帷北取白鳌备M一步生長。指剛長出來的薇菜柔嫩的樣子。
。11)烈烈:熾烈,形容憂心如焚。
。12)載(zài)饑載渴:則饑則渴、又饑又渴。
。13)戍(shù):防守,這里指防守的地點。
(14)聘(pìn):問候的音信。
第二章譯文: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柔嫩初發(fā)芽。
說回家呀道回家,心里憂悶多牽掛。
滿腔愁緒火辣辣,又饑又渴真苦煞。
防地調(diào)動難定下,書信托誰捎回家!
。ㄈ┵p析第三章
。15)剛:堅硬。
。16)陽:農(nóng)歷十月,小陽春季節(jié)。今猶言“十月小陽春”。
。17)靡:無。
。18)盬(gǔ):止息,了結。
(19)啟處:休整,休息。
。20)孔:甚,很。
。21)疚:病,苦痛。
。22)我行不來:意思是:我不能回家。來,回家。(一說,我從軍出發(fā)后,還沒有人來慰問過。)
第三章譯文: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已老發(fā)杈枒。
說回家呀道回家,轉(zhuǎn)眼十月又到啦。
王室差事沒個罷,想要休息沒閑暇。
滿懷憂愁太痛苦,生怕從此不回家。:
小結:第二、三章,寫軍旅生活之勞苦。詩歌仍以薇菜逐漸長得柔嫩、粗硬起興,暗示時間流逝,易年更歲,可是役期卻無止境,軍旅生活又異常痛苦,轉(zhuǎn)戰(zhàn)不止,饑渴勞頓。思考問題:第1-3章在章法上有什么特點?使用這種手法有什么好處?
答:第1-3章,章與章往往句型重復,字面也大體相同,只在關鍵處更換個別字。很明顯,這三章,在章法上采用了重章疊句的手法。
使用這種手法的好處是:
。1)在內(nèi)容上,以植物的生長暗示時間的流逝,時序的更替,而人物內(nèi)心的焦慮、痛苦也隨之加重,從而突出了主題;
(2)在音節(jié)上,反復吟唱,一唱三嘆,音節(jié)和諧,旋律協(xié)調(diào)在鮮明的節(jié)奏中表現(xiàn)出詩歌特有的音樂美。
第3課時
一、導入(復習式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課文前三章內(nèi)容,主要通過薇菜的生長變化暗示時光流逝,表達了戍邊將士思念故鄉(xiāng)、熱愛祖國的情感。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感受戍邊將士的戰(zhàn)爭生活,進一步體會他們的濃烈的家國之思。
二、請同學齊聲朗讀課文第四、第五章,思考課文是如何描繪將士們的戍邊的戰(zhàn)爭生活的?
(一)賞析第四章
。23)常:常棣(棠棣),既芣苡,(fúyǐ)植物名。
。24)路:高大的戰(zhàn)車。斯何,猶言維何。斯,語氣助詞,無實義。
(25)君子:指將帥。
(26)小人:指士兵。
。27)戎車:兵車。
。28)牡(mǔ):雄馬。
。29)業(yè)業(yè):高大的樣子。
。30)定居:猶言安居。
。31)捷:勝利。
第四章譯文:
什么花兒開得盛?棠棣花開密層層。
什么車兒高又大?高大戰(zhàn)車將軍乘。
駕起兵車要出戰(zhàn),四匹壯馬齊奔騰。
邊地怎敢圖安居?一月要爭幾回勝!
(二)賞析第五章
。33)腓(féi):庇護,掩護。
。34)翼翼:整齊的樣子。謂馬訓練有素。
。35)弭(mǐ):弓的一種,其兩端飾以骨角。一說弓兩頭的彎曲處。象弭,以象牙裝飾弓端的弭。魚服,鯊魚魚皮制的箭袋。
。36)日戒:日日警惕戒備。
(37)棘(jí):急?准,很緊急。
第五章譯文:
駕起四匹大公馬,馬兒雄駿高又大。
將軍威武倚車立,兵士掩護也靠它。
四匹馬兒多齊整,魚皮箭袋雕弓掛。
哪有一天不戒備,軍情緊急不卸甲!
小結:第4-5章直接寫戰(zhàn)事。這兩章是在前面基礎上的對戰(zhàn)爭場面的具體描寫,體現(xiàn)出了將士們的自豪感和保衛(wèi)國家的責任感。進一步強調(diào)了正是因為戰(zhàn)爭頻繁,居無定所,作為兵營中最底層的士兵才歸家無望,思鄉(xiāng)心切。
。ㄈ┵p析第六章
。38)昔:從前,文中指出征時。
。39)依依:形容柳絲輕柔、隨風搖曳的樣子。
。40)思:用在句末,沒有實在意義雨:音同玉,為“下”的意思。
。41)霏(fēi)霏:雪花紛落的樣子。
。42)遲遲:遲緩的樣子。
(43)往:當初從軍。
第六章譯文:
回想當初出征時,楊柳依依隨風吹。
如今回來路途中,大雪紛紛滿天飛。
道路泥濘難行走,又渴又饑真勞累。
滿心傷感滿腔悲。我的哀痛誰體會!
小結:第6章寫戍邊將士還鄉(xiāng)途中的所思所感。有了前面的一系列鋪墊,經(jīng)過出生入死的戰(zhàn)斗之后,戰(zhàn)爭的幸存者終于踏上了歸家的路途。但作品并沒有寫士卒勝利后的喜悅,而是營造了昔日楊柳依依、如今雨雪霏霏的場景,寫的是歷經(jīng)磨難之后內(nèi)心深處的'凄涼和悲苦,而且“行道遲遲,載饑載渴”,歸鄉(xiāng)的路依然那么艱難。
第4課時
一、導入
通過前三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整體上把握了《采薇》的主要內(nèi)容,也感受到了戍邊將士的情感!恫赊薄肥恰对娊(jīng)?小雅》中的著名篇章,謝玄認為“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是《詩經(jīng)》中最優(yōu)美的句子之一。那么《采薇》在藝術上有哪些特點呢?本節(jié)課我們共同探討這個問題。
二、討論探究
1.“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被視為情景交融的佳句。談談這四句詩是怎樣抒發(fā)主人翁的感情的?
(1)本詩借景抒情。詩含著兩個畫面,一是春天里微風吹拂柳枝依依惜別的畫面,一是寒冬季節(jié)雨雪紛飛的畫面。抒情主人公的感情就蘊含在這兩個畫面之中,而沒有明說出來。這樣,以景寫情,情景交融,顯得既富有形象性,又含而不露,耐人尋味,給讀者的欣賞活動創(chuàng)造了很大的空間。
。2)清人王夫之在論《詩經(jīng)·小雅·采薇》這兩句時說:“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币簿褪钦f當初離家出征的時候,心里是悲傷的,卻用楊柳春風這樣明媚的春光來反襯;如今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是高興的,卻用大雪紛飛這樣的嚴寒景象來反襯。
。3)本詩借助“楊柳”意象來抒情的。自《詩經(jīng)》始,楊柳成為中國古典文學歌詠的對象,開了借楊柳懷人的先河,在后世的詩詞之中,青青楊柳枝成為牽絆游子、離愁別緒的象征性植物。
三、討論分析《采薇》寫作特色
首先,詩歌十分注重用具體生動的細節(jié)來展現(xiàn)生活圖景,比如,對戰(zhàn)爭場面的描寫,并不是直接寫刀光劍影和廝打拼殺,而是寫戰(zhàn)車、戰(zhàn)馬,寫象弭、魚服,寫勞累奔波,寫?zhàn)嚳孰y當,但我們通過這些描寫可以想見戰(zhàn)爭的殘酷。
其次是情景交融,詩末章首四句,歷代傳誦不已,被視為情景交融的佳句。王夫之在《姜齋詩話》里說:“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倍增其哀樂。”
再次,重章疊唱。它旋律協(xié)調(diào),音節(jié)和諧,一唱三嘆,詩的前三章開頭句式相似,反復吟唱,一方面以植物的生長暗示時間的流逝,另一方面也在鮮明的節(jié)奏中表現(xiàn)出詩歌特有的音樂之美。
四、做相關習題,深入理解反襯這一修辭手法。
1、對比及其作用:
把兩種對立事物或同一事物的兩個不同方面并舉出來加以比較,使之相反相成,使雙方都更加鮮明突出,這就叫對比,又名對照。
對比的作用,主要是突出被表現(xiàn)事物的本質(zhì)特征,加強文章的藝術效果和感染力。給人極鮮明的形象和極強烈的感受。不同類型的對比,作用又各有特點。兩體對比,揭示好與壞,善與惡,美與丑的對立,使人們在比較中得到鑒別。一體兩面的對比,揭示事物的對立面,反映事物內(nèi)部既矛盾又統(tǒng)一的辯證關系,使人們?nèi)娴目辞鍐栴}。
2、襯托及其作用:
襯托,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類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別的事物作陪襯,這種烘云托月的修辭手法叫襯托。襯托又分為兩種形式:
正襯:利用與主要形象相類似的次要形象從正面襯托主要形象。毛宗崗所說“寫周瑜乖巧,以襯孔明之加倍乖巧”即是。
桃花潭水深千石,不及汪倫送我情!顿浲魝悺防畎祝
反襯:指利用與主要形象相反、相異的次要形象,從反面襯托主要形象。主要事物(本體)
《詩經(jīng)》教案 篇16
【教學目的】
1、理解《關雎》所表示的青年男子對美麗善良女子的熱烈追求和青年男女真摯美好的愛情生活
。、了解作品所運用的反復和賦、比、興手法
【教學重點】
詩歌的反復吟唱所表示出的情感
【教學難點】
比興手法的運用。
【教學課時】
。闭n時。
【教學過程】
一、介紹文學常識
《詩經(jīng)》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錄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間發(fā)生的詩歌作品305篇,當時稱為《詩》,又稱《詩三百》。到了漢代,被尊為儒家經(jīng)典,才定名為《詩經(jīng)》。《詩經(jīng)》按體裁分為“風、雅、頌”三類。而“風、雅、頌、賦、比、興”,《毛詩序》稱之為“六義”!对娊(jīng)》由于其內(nèi)容豐富,在思想和藝術上的高度成績,在中國以至世界文化史都有重要地位。它的廣泛而深刻地描寫實際、反映實際的精神,對后代文學影響很大。
二、學習《關雎》
。、老師范讀課文,同學跟讀,解決字詞。
。、同學看注釋,借助工具書,老師點撥,弄清課文的意思。
首章從對雎鳩的和鳴,震動了男女傾慕的心情,聯(lián)想到淑女是君子的佳偶。
第二章再用采荇起興,接著步步加深地描述日夜思念,夢寐以求的心情。重疊“游哉”,用以表示思念之深;“輾轉(zhuǎn)反側”,形象地寫出了求而未得時的苦悶焦躁。
第三章用了類似第二章的復疊方式,意思卻有進一步發(fā)展。男子以音樂挑動女子,博取她的歡心,借美妙的音樂,達成美滿婚姻。
。、討論全詩用了“興”的表示手法。
4、主題歸納:
《關雎》是一篇民間情歌,描述了一個男子對一個姑娘一往情深的'追求。表示了古代勞動人民內(nèi)心的樸實愿望,這是日常生活中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所歌唱的是他們生活中真實感受到的,具有濃厚的鄉(xiāng)土氣息和生活情趣。抒發(fā)的感情熱誠真摯、純真樸實,全無庸俗虛偽之態(tài),有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純潔之美。
三、學習《蒹葭》
1、老師范讀,同學跟讀,然后自讀。
2、同學看注釋,老師點撥,弄懂課文的意思。
、 通過“溯洄”“溯游”的連用,側面刻畫了詩人追求的一往情深與執(zhí)著、內(nèi)心的焦急與憂愁。再結合最后的“宛在”,由這種一往情深與執(zhí)著得到的始終卻只是“可望而不可即”,就更突出了這種一往情深與執(zhí)著帶來的無盡的難過。
⑵ 虛實相間,富于朦朧美。“伊人”的理解可以千千萬萬、相互不同,是為虛也;詩人的追求是實的,感情的難過凄切是實的。虛實相間給了本詩巨大的想象空間。
⑶ 通過“重章疊句”的運用、押韻、疊詞,一方面增加了句式的齊整、音律的優(yōu)美,使之瑯瑯上口,收到一詠三嘆之效;另一方面,通過三次重復“溯洄”、“溯游”、“宛在”、“所謂伊人,在水……”,以和“為霜”、“未晞”、“未已”的變換,都側面刻畫出了詩人等待時間之長、追求之堅持不懈,并通過這種復現(xiàn)增加了全詩難過凄迷的興味。
⑷ 《蒹葭》這首詩的每章開頭的前兩句都是寫景:蒹葭蒼蒼,白露為霜”“蒹葭凄凄,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末已”。這些景物描寫給人展現(xiàn)了秋天的清晨,河邊的蒼蒼蘆葦沾滿了霜露的景象,給人以蕭瑟冷落之感。此情此景,使得熱戀者感到分外的凄涼,更加思念“在水一方”的戀人,于是他去尋找“在水一方”的戀人。因此這每章開頭的前兩句是“興”,從而引起正文。
、 描寫了河水的蒼茫浩淼、飄忽不定,更寫出了它把詩人與“伊人”隔絕造成的痛苦與無奈。
、 善于營造意象。所謂意象,指客觀物象經(jīng)創(chuàng)作主體獨特審美活動而發(fā)明出來的固化的一種藝術形象,是主體與客體、心與物、意與象的有機融合,是主觀情思與客觀物象相融合的產(chǎn)物,是融入了主觀情意的客觀物象或借助客觀物象表示的主觀情意。
中國古典文學中亦不乏意象,如歲寒三友、四君子、杜鵑、蓮花、菊花、灞橋柳、月亮、香草美人、秋天、烏啼等等。
四、小結
五、安排作業(yè)
《詩經(jīng)》教案 篇17
教材分析
《蒹葭》是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教科書《語文》(人教版)第四冊第七單元的一首詩歌。它是《詩經(jīng)?國風》中的名篇。《蒹葭》是一首愛情詩,采用重章疊句、反復詠唱的章法抒寫了主人公對意中人的傾慕之戀,以及欲見而不得的惆悵、執(zhí)著之情。
學生分析
八年級(初二年級)的同學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詩歌欣賞能力。教師要善于引導。啟發(fā)學生,給學生營造音樂的氛圍,激發(fā)他們學習詩歌的興趣。
設計理念
1.《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初中生“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彼裕處熥⒅貭I造特定的氛圍,通過富有感情的誦讀來體會課文的意境,培養(yǎng)學生感受、創(chuàng)造美的情趣。
2.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為主體,嘗試自主、合作、探究、體驗的學習方法,實現(xiàn)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的整合。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把握全詩感情基調(diào)的基礎上,準確、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誦全詩。
2.品味與賞析詩歌美的語言、美的意境。
3.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激發(fā)他們創(chuàng)造美的動力。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投影儀、錄音帶和VCD碟片。
2.詩詞曲賦是我國古代文化藝術的瑰寶,多讀多背必有好處。課前讓學生搜集一些與之相關的詩詞,以開闊視野,拓寬思路,增加積累。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ㄒ唬⿲дZ設計:
師:同學們,當你聽到“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親愛的媽媽,流浪的腳步走遍天涯,沒有一個家,……”這膾炙人口的歌詞時,是否記起了那首游子思鄉(xiāng)的千古絕唱《天凈沙?秋思》?當你坐在餐桌前享用精美豐盛的晚餐時,是否記起了父母“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囑咐?當你驚嘆于戈壁灘的狂風吹沙時,是否憶起“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壯志豪情?古典詩詞以其不可抗拒的魅力走進了我們的生活,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美麗與奇妙。今天,讓我們一起學習《蒹葭》這首詩歌,再一次滋潤我們渴求的心靈。
。ǘ┏踝x詩歌
1.多媒體投影薄霧中的水邊蘆葦,蘆葉蕭蕭,茫茫蒼蒼。在這個畫面的襯托下,投影出詩歌原文。(藍色字幕)
2.播放背景音樂(低聲地):播放小提琴曲《水邊的阿蒂麗娜》。
3.學生初讀課文:借助“預習提示”以及注釋,讀準字音,了解大意。
【文采飛揚的導語,清新自然的背景畫面,悠揚恬靜的音樂,使課堂中的每一個角落都充滿了美,使學生體驗了情境美、奠定了本堂課的基調(diào)!
二、品味賞析
。ㄒ唬┱w感知
1.配樂朗讀:在《水邊的阿蒂麗娜》的音樂聲中,教師范讀,學生仿讀。
【樂曲播放與詩歌朗誦同時進行,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引起學生的聯(lián)想,從而產(chǎn)生共鳴!
2.請同學說說選擇《水邊的阿蒂麗娜》的作為背景音樂的原因。
【體會詩歌迷茫而略帶憂郁的情感基調(diào)】
3.詩歌中主人公為何憂傷?
4.求而不得后主人公的態(tài)度如何?
【整體感知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向往和追求純潔的愛情和求而不得后,主人公依然執(zhí)著追求的感情!
。ǘ┢肺墩Z言
1.上述體會你是從詩歌的哪部分感受到的?
【目的是引導學生學習本課文重章疊句的結構特色,品味詩歌樸素清新風格灑落的語言】
2.創(chuàng)新設計:請同學把大屏幕上的詩歌中加點的詞改換一下,要求改后的詩歌整體風格不變。
【這個設計遷移性、挖掘性很強,它點燃了學生創(chuàng)造性自主學習的火花。詩歌中的加點詞語為三段對應部分稍加變化的詞語,學生改換后的.詞大多是貼切的、和諧的,多元的。在這創(chuàng)新的自主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受到美的陶冶是潛移默化的!
3.熟讀成誦。(采用男女聲交替讀、齊讀等各種形式)
三、激發(fā)激情
。ㄒ唬┥顚永斫猓
1.課后思考練習一:詩中描寫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描寫有什么作用?
【目的讓學生掌握意象的概念,因為理解詩歌中的深層敘往往是從理解分析意象的作用為切入口的!
2.自由討論“蒹葭”“蘆葦”“道路”等意象的象征意義。
【讓學生極大地調(diào)動自己的生活積累,通過相象和聯(lián)想,準確體會意象的象征意義!
。ǘ┘ぐl(fā)學生創(chuàng)造美的激情
1.多媒體投影出《在水一方》的歌詞,同時播放這首歌。
2.思考:你認為這首改編自《蒹葭》的歌詞好嗎?為什么?
【在討論中,學生發(fā)現(xiàn)歌詞將原詩中的渺遠迷茫、纏綿感傷的意境,反復詠唱的形式等精華部分保留了下來。這一發(fā)現(xiàn),加深了學生對原詩的理解。學生在這首優(yōu)美的歌曲聲中,再一次地感受到了美的情感體驗!
3.您也許不是詩人,也許不是藝術家,但老師相信你有豐富的想象力。你能想象一下《蒹葭》這首詩歌的意境,借助除文字和音樂以外的其他藝術形式來表現(xiàn)的情景嗎?(各學習小組之間合作、探究、討論)
【這一設計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這種開放型的題目極大地鼓舞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加上小組之間的合作、交流,使學生暢所欲言,這樣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層出不窮,水到渠成地把學生創(chuàng)造的激情激發(fā)出來!
四、拓展延伸
閱讀徐學鵬的《中國隨想》,并回答問題。
中國隨想
徐學鵬
這是一片開滿鮮花的土地
我們是一只只的小蜜蜂
一邊飛著一邊唱著春天的歌謠
這是一片藍藍的大海
我們是一只只的小貝殼
靜靜地躺在沙灘上心里卻裝著一片海嘯
這是一張古老而又年輕的臉
我們是她開放著的微笑
或許也有幾滴淚水
卻淹沒不了這微笑的美好
這是一個永遠的形象
我們是她傾吐出的一縷縷陽光
盡管也有布滿陰云的日子
但總會有一個早晨太陽將大地普照
啊──中國
這就是我日日夜夜苦戀著的中國!
問題:
1.詩中哪些意象給你留下了較為深刻的印象?詩人借助這些意象表達怎樣的情感?
2.這首詩在語言上與《蒹葭》有哪些相似之處?
3.請用恰當?shù)那楦泻驼Z氣語調(diào)朗誦這首詩。
板書設計
寫景思人
蒹葭白露──伊人
情景交融
教學后記
這堂課中,我努力營造了一個情感的氛圍,調(diào)動了學生的興趣,對學生進行了正面的激勵,使學生在學習中獲得了良好的情感體驗。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了提高,合作精神,創(chuàng)新意識也得到了增強。這堂課中,我還滲透了音樂的教學,拓寬了學生的知識視野。
編輯短評:此教學設計多方面體現(xiàn)了課改的理念,如學習方式的轉(zhuǎn)變,跨學科深透和延伸拓展學習等,同時也繼承了傳統(tǒng)語文教學的優(yōu)點,如注重吟誦和品味、感悟等。這是一節(jié)可以參考的教學設計。但要注意更節(jié)制的地使用多媒體,讓學生的精力更多地集中于文字上。
《詩經(jīng)》教案 篇18
[教學目標]
1.了解《詩經(jīng)》的常識
2.在把握全詩感情基調(diào)的基礎上,準確、流利、富有感情地背誦全詩
3.品味與賞析詩歌美的語言、美的意境
[教學重點]
1..掌握起興的手法及重章疊唱的結構特點
2.領會全詩的情感
[教學難點]
品味與賞析詩歌美的語言、美的意境
[教學方法]
講授法、討論法、談話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今年湖南衛(wèi)視的快男比賽已近開始了,那同學們是否還記得去年快女比賽的劉惜君?她演唱的那首《在水一方》想必你們還記得吧。那你們知道“在水一方”這個詞最早是出現(xiàn)在哪嗎?是的,就是出現(xiàn)在我們今天所要學習的這首《蒹葭》中。
二.簡介《詩經(jīng)》
1.《詩經(jīng)》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大約五百年的詩歌共三百零五篇,故《詩經(jīng)》又稱“詩”“詩三百”。漢代以后,儒家奉之為經(jīng)典,始稱《詩經(jīng)》
2..我們談到《詩經(jīng)》就少不了要提到詩經(jīng)“六義”。詩經(jīng)“六義”指風、雅、頌、賦、比、興!对娊(jīng)》共分風(106篇),十五國風,多是各地民歌,這些民歌真實的反映了當時的時代風貌和人民的生活,揭露了社會矛盾和統(tǒng)治的罪惡。雅(105篇),分為大雅(大部分是貴族作品,小部分是民間歌謠)、小雅(貴族作品)。頌(40篇),包括周頌、魯頌、商頌。頌多為宗廟祭祀的舞曲歌辭。
《詩經(jīng)》賦、比、興的表現(xiàn)手法。賦:鋪陳其事而直言之也——即敘事和抒情。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和比擬。興: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物也——即環(huán)境描寫,渲染烘托氣氛。
3.《詩經(jīng)》結構上多采用重章疊句,反復吟唱的形式,基本句式是四言,題目取自于句首。
三.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根據(jù)課文的注釋,理解全詩并試著體會里面的思想和意境。
四.詩意理解
、迨柰ㄔ娭械奈难栽~法知識
1.通假字。例如:“蒹葭凄凄”中“凄”通“萋”,意為“茂盛的樣子”。
2.古今異義。例如:“道阻且右”中的“右”,古義為“迂回,彎彎曲曲”,今譯為“表示方位”。
、娣治觥耙寥恕钡亩鄬觾(nèi)涵,掌握詩歌的主題,體味詩歌的意境美。
因為伊人身份、面目的含蓄朦朧,千百年來讀者對“伊人”的解讀也是眾說紛紜。對伊人的不同理解也導致了主題的多義性。歷來對此詩的解讀:
。1)“愛情說”:近代學者余冠英認為“這篇似是情詩,男或女詞!狈g家許淵沖就將這首詩譯成a love song,伊人是the lover。
。2)“明志說”:“伊人”象征高潔品質(zhì),代表自己對美好高潔品質(zhì)的追求。
。3)“諷刺說”:漢代《毛詩序》中說“《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禮,將無以固其國焉。”意思是說這首詩是諷刺秦襄公的,因為他不遵守周禮,因此將招來亡國之禍。(東漢鄭玄《詩箋》:“秦處周之舊土,其人被周之德教日久矣,今襄公新為諸侯,未習周之禮法,故國人未服焉!彼^“伊人”是“知周禮之賢人,乃在大水之一邊,假喻以言遠”。)
。4)“求賢說”:清代學者姚際恒認為“伊人”是春秋時代一位隱居水邊的賢人,該詩表達了君主求賢招隱之意。
。5)“人生哲理說”:涵蓋了世間各種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境遇:情人難得、知音難覓的悵惘,仕途坎坷、功業(yè)未遂的憂思,理想幻滅、前途渺茫的失望。
“伊人”是一個具體而縹緲的目標,他(她)或許是詩人思念追尋的愛人,或許是千載難逢的知音,或者是明君尋覓的賢臣,或者是一種崇高的理想……似可知但又不得而知。這種借美人來表現(xiàn)一定主題的寫法對后世影響頗深,比如曹植的《洛神賦》、戴望舒的《雨巷》等等。清代葉燮在其《原詩》中指出:“詩之至處,妙在含蓄無垠,思致微渺,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間,其旨歸在可解不可解之會;……言在此而意在彼,所以為至也!薄遁筝纭肪瓦_到了這種境界,它的這種主題的多義性恰恰又一次體現(xiàn)了詩歌含蓄朦朧的特點,而這種含蓄朦朧正是全詩著力營造的意境美。:
五.賞析詩歌
問題1:剛才朗讀并對詩歌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把握。哪位同學談談這首詩的感情基調(diào)是怎樣的?
明確:渺遠迷茫,憂郁纏綿,悵惘感傷。
追問:詩人為什么迷茫憂郁感傷呢?
明確:渴慕傾心于伊人,執(zhí)著地追求,不怕道路的艱險,然而伊人卻宛在水中央,如鏡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即,求而不得,故苦悶感傷憂郁。
問題2:詩歌中哪一些詩句表現(xiàn)了詩人渴慕伊人,歷經(jīng)艱險,執(zhí)著追求,然而卻求而不得的苦悶感傷情懷?
明確:“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這一些詩句都表現(xiàn)了詩人渴慕伊人,歷經(jīng)艱險,執(zhí)著追求,然而卻求而不得的苦悶感傷情懷。
“道阻且長”、“道阻且躋”、“道阻且右”說明愛的道路上困難重重,道路曲折艱險。然而盡管道路曲折艱險,詩人卻仍然“溯洄從之”、“溯游從之”,為了伊人,上下求索追尋,表達了詩人追求所愛的堅強意志!巴鹪谒醒搿薄ⅰ巴鹪谒雄妗、“宛在水中沚”表達伊人在望,然而卻可望而不可即的無限悵惘憂郁苦悶情懷。
問題3:詩歌中哪一些詩句描寫了景物?所寫景物有怎樣的特點?寫景有什么作用?
明確:首章的.“蒼蒼”,次章的“凄凄”,末章的“采采”,把深秋凄涼的氣氛渲染得越來越濃,烘托出詩人當時所在的環(huán)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白露“為霜”、“未晞”、“未已”的變換,描繪出朝露成霜而又融為秋水的漸變情狀與過程,形象地畫出了時間發(fā)展的軌跡,說明詩人天剛放亮就來到河濱,直呆到太陽東升。試想,他獨自一人久久徘徊在清冷索寞的曠野,面對茫茫秋水,等人不見,尋人不著,其心情該是何等焦急和惆悵!總之,“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描寫了一幅秋葦蒼蒼、白露茫茫、寒霜濃重的清涼景色,造成了一種渺遠迷茫的意境。渲染了氣氛,烘托了人物憂郁感傷的情懷。
問題4:這首詩一共三節(jié),大家比較一下這三節(jié)詩,看能不能發(fā)現(xiàn)什么特點?
明確:二三節(jié)詩是第一節(jié)詩的反復,只在押韻的地方換了幾個字而已。這是一種重章疊唱的方法。《詩經(jīng)》善于運用重章疊唱的方法來抒發(fā)感情,我們現(xiàn)在的詩歌也常常采用這種方法。
《詩經(jīng)》教案 篇19
教學目標:
1、掌握《蒹葭》中起興手法運用以及了解重章疊唱特點,體會(本詩藝術)手法對情感表達及主題深化的作用;
2、探討詩歌中“伊人”的多義性,從而發(fā)掘出詩歌主題的多義性。
教學重難點:
1、“伊人”多義性探究
2、賞析多主題詩歌
教學過程:
一、課前預習
1、朗讀詩歌,爭取熟讀成誦;
2、結合注釋,了解詩歌大意。
二、課堂安排
1.導入:播放《在水一方》的音樂,PPT顯示歌詞,要求學生比較歌詞的第一段與原作第一節(jié),看看哪個詞語在語意上有明顯改變。
2.發(fā)現(xiàn):“伊人”改為了“佳人”
引出問題:“伊人”到底是個怎么樣的形象呢?
3.誦讀感知詩歌內(nèi)容,要求學生思考“伊人”是個怎樣的形象。
。ㄕ堃荒幸慌畠晌煌瑢W朗讀)
4.問題:試簡要概括詩中“伊人”的特點?
(要求讀出作為理由的詩句,穿插讀法指導)
5.學生發(fā)言,教師明確:
。1)內(nèi)容把握:
蒹葭、白露——景物給人以凄清之感——“清”
補充:寫景起興
在水一方/之湄/之泗——伊人的位置始終在變化——“飄忽不定”
宛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址——伊人始終難于接近——可望而不可即
溯洄/溯游,道阻且長/右/躋——追尋者不畏艱險,執(zhí)著追尋——有吸引力
補充:重章疊句,一唱三嘆
(2)方法指導:根據(jù)詩歌內(nèi)容出發(fā),可從
A直接的正面描寫
B景物描寫
C旁人的反應三個方面來把握“伊人”特點。
【板書】
堅定執(zhí)著河水“清”而獨立
追尋———伊人飄忽不定
不畏艱辛道阻可望難即
有吸引力
手法:重章疊句,一唱三嘆
寫景起興
6.分三組誦讀(每組各讀一節(jié)),進一步感知并體味伊人形象。
7.分組討論:在你的心目中,“伊人”是個怎樣的形象?
。ㄒ螅好拷M推舉代表發(fā)言、需說明理由、注重條理、)
8.PPT展示關于“伊人”的已有觀點。
9.小結一:不同解讀的原因;作為愛情詩產(chǎn)生的可能性。
10.小結二:
。1)《詩經(jīng)》文體基本特點、“伊人”母題
。2)多角度解讀的`基礎——進入文本;多角度解讀的意義——共鳴、創(chuàng)造
11.作業(yè):分析《詩經(jīng)·小雅·白駒》中的“伊人”形象。
詩經(jīng)·小雅·白駒
皎皎白駒,食我場苗?{之維之,以永今朝。所謂伊人,於焉逍遙。
皎皎白駒,食我場藿?{之維之,以永今夕。所謂伊人,於焉嘉客。
皎皎白駒,賁然來思。爾公爾侯,逸豫無期。慎爾優(yōu)游,勉爾遁思。
皎皎白駒,在彼空谷。生芻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爾音,而有遐心。
【注釋】皎皎:潔白,光明。這里指馬皮毛發(fā)光。縶:絆。維:拴。焉:此,在這兒。賁:飾也。一說光采之貌。逸豫:安樂。勉:抑止之詞。
遁:隱去。一說走?展龋厚饭;深谷。音:信。遐:遠。
補充作品:
詩經(jīng)·周南·漢廣
南有喬木,不可休思①;漢有游女②,不可求思。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③,不可方思④。
翹翹錯薪⑤,言刈其楚⑥;之子于歸,言秣其馬⑦。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翹翹錯薪,言刈其蔞⑧;之子于歸,言秣其駒。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注釋】
、傩荩盒菹,在樹下休息。思:語氣助詞,沒有實義。
、跐h:指漢水。游女:游玩的女子,亦指漢水女神。
、劢褐搁L江。永:水流很長。
④方:渡河的木排。這里指乘筏渡河。
⑤翹翹:本指鳥尾上的長羽,比喻雜草叢生。錯薪:古代嫁娶必以燎炬為燭,故過以折薪、楚為興。刈:割。
、蕹汗嗄镜拿Q,即荊條。
、唢(mo):喂馬。
、嗍V(lou):草名,即蔞蒿,嫩時可吃,老則為薪。
蝶戀花(宋·柳永)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欄意。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注釋】佇:久立。危樓:高樓。望極:極目遠望。黯黯:迷忽不明。
擬把:打算。疏狂:粗疏狂放,不合時宜。
對酒當歌:語出曹操《短歌行》。當:與“對”意同。強:勉強。強樂:強顏歡笑。
衣帶漸寬:指人逐漸消瘦。語本《古詩》:“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
青玉案·元夕(宋·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zhuǎn),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注釋】青玉案:詞牌名元夕:陰歷正月十五日為元宵節(jié),是夜稱元夕或元夜。
花千樹:花燈之多如千樹開花。星如雨:指焰火紛紛,亂落如雨。
玉壺:指月亮。龍舞:指舞魚、龍燈。蛾兒、雪柳、黃金縷:皆古代婦女的首飾。這里指盛妝的婦女。盈盈:儀態(tài)美好的樣子。驀然:突然,猛然。闌珊:零落稀疏的樣子。
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詩經(jīng)》教案 篇20
一、 教學目標
1、 了解《詩經(jīng)》相關知識。
2、 掌握《蒹葭》中相關字詞含義。
3、 通過誦讀、分析,掌握《蒹葭》中興與賦的表現(xiàn)手法運用以及了解重章疊唱特點,學會賞析詩歌中的`意境美。
二、 教學時數(shù):
一課時
三、 教學過程
1、 導入:播放鄧麗君《在水一方》,營造一種凄清的氛圍。
2、 《詩經(jīng)》知識介紹。
。1)《詩經(jīng)》又名《詩》、《詩三百》,共有305篇。
。2)介紹“詩六義”。重點解說賦、比、興,與現(xiàn)代作品結合,使學生更好理解。
。3)《詩經(jīng)》影響。
3、 賞析《蒹葭》
(1) 學生散讀,初步體會。
。2) 指名朗讀,再次感悟。
。3) 重點欣賞第一章,掌握“蒹葭”等相關字詞,分析表現(xiàn)手法的運用。師生共同探討“伊人”與“水”意象,以及“伊人”的魅力分析,穿插相關作品比較,如海倫形象描述和中國古詩詞中的水意象。
。4) 學習二、三兩章,學生自己找出三章不同之處,具體分析。齊讀,體會本詩的重章疊唱特點。
4、 背誦全詩。
四、 拓展閱讀
1、《碩人》,掌握其中“比”的手法運用。
2、《木瓜》賞析
【《詩經(jīng)》教案】相關文章:
《詩經(jīng)·采薇》教案01-04
詩經(jīng)·采薇教案02-27
《詩經(jīng)》兩首教案03-07
感受《詩經(jīng)》作文09-08
詩經(jīng)取名女孩12-26
詩經(jīng)愛情名句12-24
關于詩經(jīng)名言02-24
詩經(jīng)初中作文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