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船瓜洲教案1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泊船瓜洲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泊船瓜洲教案1
教學目標:
1、讀準“間”、“數”、“重”的讀音,理解“又”、“綠”兩個字的用法。
2、在了解作者的經歷及詩歌大意,理解詩句內容的基礎上嘗試有感情的朗讀、背誦。
3、以一詩帶多詩,拓寬學生視野。
教學重點:
有感情的朗讀古詩,理解詩句的內容。
教學難點:
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初讀古詩,了解作者和寫作背景。
1、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王安石的《泊船瓜洲》,通過課前的預習,老師想檢驗一下大家讀的情況。(1).指名讀。
(2).讀準字音與節(jié)奏。
2、任何一首詩都承載著作者的一份情懷,一段經歷,這首詩又向我們展現了哪些內容?又有一些什么樣的故事在里面呢?要想知道這些我們就要對作者王安石有所了解,誰能說一說你知道的王安石呢?(1).介紹王安石。(2).回顧《元日》
王安石這一生可謂是非?部,作為一名大政治家,哲學家,寫作此詩的.目的,并不是單純的記錄宋代的春節(jié)民俗,那時正是王安石變法的初期,此時身為宰相的他正大刀闊斧的進行改革,所以這首詩的字里行間洋溢著他革除時弊、推行新法的堅定信念及樂觀情緒,抒發(fā)了他春風得意,躊躇滿志的心情。
王安石變法遭到了很多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對,后來變法遭到失敗,王安石也被廢除了宰相,《泊船瓜洲》寫于1075年初,當時王安石接到皇帝的命令,第二次要他擔任宰相。他便乘船從京口渡江到達瓜洲,此詩抒發(fā)了他赴任途中到達瓜洲時的心情。
二、精讀品悟深度探究
1、出示自學提綱,自學古詩
下面請同學們借助自學提綱走近這首詩。
(1).運用看注釋、查字典、查資料、聯(lián)系上下文的多種方法,理解詩意。
。2).對于不懂得地方可以問問身邊的同學,如果解決不了提出來和全班同學交流。
2、全班交流匯報。
教師相機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1).理解綠的用法
(2).試著背一背描寫江南風光的詩句
。3).理清“京口”、“瓜洲”、“鐘山”三個地名之間的關系。
3、探究詩人情感
學完了這首詩,你覺得這首詩主要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呢?你是從哪句詩中感受到的?
。1).“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边@是詩人在瓜洲遙望家鄉(xiāng)時的所見所想,他看到的是跟瓜洲一水相隔的京口,想到再過幾重山就是鐘山。而鐘山就是詩人的家鄉(xiāng),一道長江水,數重大山,在交通不便的古代,可謂是山高水遠。為什么作者只說是“一水”、“只隔”呢?實際距離和心理距離產生的巨大反差,正好說明作者雖然人在途中,身向遠方,然而心系家鄉(xiāng)。思鄉(xiāng)之情躍然紙上。背一背其他的思鄉(xiāng)詩。
(2).“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蓖醢彩趯戇@首詩時是因為第一次變法失敗,宋神宗第二次要他當宰相繼續(xù)推行變法,他曾經兩次請辭都沒有成功,可見在“春風又綠江南岸”這句詩的重心不在“綠”而是“又”。無情之風尚且知道一年一年“又”回到江南。而作為對家鄉(xiāng)情深意濃的詩人,卻恰恰在“春風又綠江南岸”的時候,離開江南的家鄉(xiāng),違心的重登仕途,這里有自責,更有著人生的無奈,還有著對前途的擔憂,這一去前途吉兇莫測,不知何時又回到江南的家中呢?一個“又”字,融情與景,實在是詩人滿心難以排遣的鄉(xiāng)愁的自然流露。
可以說這首詩中融入了詩人太多的情感,思鄉(xiāng)、對前途的擔憂,作者沉浸在無限的惆悵之中,你能帶著自己對這首詩的理解讀一讀嗎?
。1).指名讀詩。
(2)、嘗試背誦
4、回顧《梅花》這首詩
詩人的擔憂不無道理,宋神宗對變法越來越動搖,王安石的處境也越來越艱難,不久王安石再次辭掉宰相一職,重返家鄉(xiāng),這首詩寫于他第二次辭官之后,作者借梅花傲霜斗雪的性格表現自己未能忘懷政治,不肯超然物外的積極心態(tài)。王安石辭官之后,守舊派掌權,他所實行的新法被一一廢除,不久,王安石郁郁而終。
三、課外推薦續(xù)讀升華
王安石作為唐宋八大家之一,不僅詩寫得好,詞也是一絕,歐陽修曾經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今天老師就給大家找了一首他的《桂枝香》,希望大家課后仔細的讀一讀,背一背。
板書設計: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間,
鐘山只隔數重山。思鄉(xiāng)之情春風又綠江南岸,擔憂前途明月何時照我還。
泊船瓜洲教案2
1、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使學生了解詩歌的大意,感受詩人思念家鄉(xiāng)的真摯感情。
3、使學生能品味詩歌語言文字的精妙。
2、教學重點:
感受意境,理解詩意。
3、教學難點:
體味“綠”字等的精妙。
4、課時安排:一課時
5、教具準備:掛圖。
6、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古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同學們在以前的學習中積累了不少。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新的古詩《泊船瓜洲》。
二、初步朗讀感知
1、同學們課外已經做了預習,你對作者了解了多少?
2、老師相信大家一定把這首詩讀得正確、流利了。給你們準備一下,馬上請幾位同學來讀一讀。
3、指名讀,教師充分肯定。并激勵其他同學大膽展示自己。
4、古詩瑯瑯上口,不少同學預習這首詩時就會背誦了。這樣,再給
你們準備一下,看誰能背誦,比誰背得熟練。
5、指名數名學生背誦。教師夸獎:你們走在了學習的前面,真了不起。王安石,字介甫,晚年號半山,北宋臨川人。他視南京為自己的第二故鄉(xiāng)。他年輕時,中進士。寫這首詩時,正是宋神宗第二次讓他任宰相,推行新法。所以他前往上任。他的詩善于將自己的感情融入詩句,情真意切。
三、精讀感悟
1、同學們打算以什么方法來理解這古詩呢?
下面請同學們按照自己的方法,試理解詩句的大概意思。下面,老師要請同學們再讀這首詩,
結合插圖,看看是否可以讀出問題來。如果可以,那你們就更善于讀書了。
2、教師贊揚學生的質疑精神,并引入對綠的推敲。細細地品讀這句話,你能從這個綠字中感受到什么?個人思考。
3、小組簡單交流。
4、他的問題老師也相信你們有獨特的見解。學生簡單交流后,全班發(fā)言。(略)
5、學生朗讀,說說自己側重表現的感情:教師要充分鼓勵學生個性化的`朗讀。
6、那我們課外又了解哪些表現思鄉(xiāng)之情的古詩詞呢?有的說結合注釋與插圖,有的說用字典,有的說抓住重點詞理解,把句子補充完整。教師及時肯定,理解古詩在理解重點詞的基礎上融會貫通。
“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綠的用法!懊髟潞螘r照我還”中的明月圖上沒有。
綠更能展現春風吹過,江南一下子變綠的神奇景象。或者是綠更能表現春風的來無影,去無蹤;蛘呔G能讓我感到春天的勃勃生機;蛘哒f綠還能看出作者心里充滿希望,對前途充滿信心。有的側重表現其思鄉(xiāng),有的側重表達其對前途的信心。有的側重表達他對江南美景的愛戀。
根據自己搜集和理解答
7、布置作業(yè):
選做題1:根據《泊船瓜洲》,重新為課文配一幅插圖。
選做題2:以“春風又朝陽園”為題,按一定順序具體介紹春天來臨校園的景色。
選做題3:著名詩人賈島寫《題李凝幽居》時,為一個字犯了愁,你能幫幫他嗎?鳥宿池邊樹,僧(推、敲)月下門。你覺得哪個字更能表現月夜的寂靜,為什么?三選一
8、板書設計: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泊船瓜洲教案3
配圖解詩,整合資源師:因為是(上北下南)好,我們把它們的位置調換。請大家對照自己的圖畫,你覺得這位同學的圖還需要補充嗎?
生:(板畫)要補上月亮和詩人。因為"明月何時照我還"是說明亮的月光什么時候照詩人回家。
師:那"明月"畫成小船樣好呢?還是畫圓月好?
生:隨便怎么畫都行,只要能照詩人回家就行。
生:畫圓月好。因為"明月"是說明亮的月光。
生:我也覺得畫圓月好。因為圓月有皎潔的月光,仰望星空,更能勾起詩人無限的思鄉(xiāng)情懷。
生:八月十五,中秋月兒圓,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圓月更能看出作者想還鄉(xiāng)。
生:(板畫)除了畫圓月,南岸要畫些綠草。因為"春風又綠江南岸"是說春風又吹綠了江南岸。
師:那北岸畫嗎?
生:不用。詩中只說"春風又綠江南岸",沒說長江兩岸。
生:我覺得要畫。長江兩岸不就是隔著幾十米,最寬上百米嗎?春風會把兩岸都吹綠了。
生:那"春風又綠江南岸"應該理解為春風又吹綠了長江兩岸。
師:是啊,春風又吹綠了長江兩岸,可詩人為什么只說"春風又綠南岸"呢?
生:因為詩人家鄉(xiāng)在南岸,春風吹綠了南岸,強調詩人難忘家鄉(xiāng)。
生:其實兩岸都有綠意,詩人只是突出南岸,因為南岸有自己的家,他是多么想回家啊!
師:大家能結合生活體驗,說得很有道理。據說,這"綠"字作者曾改過幾次,最后選定它。你們猜猜作者原先可能用什么字?
生:吹,春風又吹江南岸。
生:來,春風又來江南岸。
生:……
師:請同學們比較一下,看作者為什么最后選定"綠"字?
生:因為"綠"可以看出春天來了,到處充滿綠色。
生:因為"綠"可以看出萬物復蘇,富有生命力。
生:這"綠"字看出景色美,體現作者熱愛家鄉(xiāng)。
師:同學們理解的很好,有從內容領會情感,又從情感這個高度加深對內容的理解,這又是一個學習的好方法(內容——情感——內容),F在,我們對照課文插圖,看看它與我們畫的什么不同?
生:多了兩只大雁。
師:為什么多畫兩只大雁?
生:畫面更好看,有靜態(tài),又有動態(tài)。
生:說明長江兩岸環(huán)境好,有"綠"才引來了大雁。
師:看來,春風吹綠長江兩岸,還吹來了大雁,有靜態(tài)美,還有動態(tài)美,課文插圖的作者水平就是不一般。你們知道他是誰嗎?
生:知道,課本封底有寫著。
生:插圖作者有四個人,我們不知道是哪一個?
生:他們可能是合作畫的。
師:這有可能。我們不是也在提倡合作學習嗎?
生:寫封信給人民教育出版社問一問不就明白了嗎?
師:對,凡事就要弄個明白。同學們寫信問的時候,順便幫老師問個問題:課文插圖,為什么把詩人畫在下邊呢?你們知道嗎?
生:(交流)
師:(提示)人在北岸,景在南岸,這樣的圖看起來給人感覺會怎樣呢?
生:作者這樣畫,符合生活(視覺)實際。人看景物,畫圖總不能人在遠處,景在近處。
師:作者畫圖,總是與生活實際相吻合的,這又是畫技高超的一個體現。為便于理解,我們可以給書中插圖加個方向標,怎么加呢?
生:畫個箭頭向下,寫個"北"字。
師:現在給大家一個機會,把自己的.簡筆畫補充修正,使它符合生活實際。
……
感悟:
一、探究學習。語文學習帶有很大的主觀性,形象性,學語文重在感受、體驗。教師讓學生詩意圖示形象化,刺激學生興奮神經,并且以此引導慢嚼、細品、深悟,極大程度的調動了師生情感的積極參與,在探究過程中,教師巧設問題,情中有理,理中有情,讓理性的語言伴隨感性的形象深深扎根到學生的精神世界之中。
二、資源整合。拓展語文空間,建構多種資源整合的立體的語文校本資源,是新課程所倡導的。教師整合了美術繪畫、自然地理(方向、圓月)、環(huán)境保護等學科知識,讓學生主動探索,樹立大語文教育觀。
三、回歸生活。生活中蘊藏著巨大的甚至可以說是無窮無盡的教育資源。回歸生活,體現生活性,是新課程教學的基本特征。教師努力增強語文學習與現實生活的聯(lián)系,溝通生活庫存與言語實踐的聯(lián)系,使兒童從生活源泉中不斷發(fā)展思維和語言的養(yǎng)料,在"文字教材"和"生活教材"的結合中,開辟課程學習的廣闊開地。
泊船瓜洲教案4
師:同學們,你們還記得上學期吳方寫的那篇名叫《別離》的日記嗎?吳方,你能再把那篇日記口述一次嗎?
。▍欠娇谑龈改赋鲩T打工臨行時的那依依惜別的場面。)
師:誰還經歷過這樣的場面,能講講你當時的心情嗎?能講講你父母當時的種種表現嗎?可以小組互說。
。▽W生自由述說。非典期間,我曾統(tǒng)計過,班上約有三分之一的學生家長出門在外。)
師:誰能告訴我今天是什么節(jié)日呀?
生:(齊)中秋。
師:想一想你那遠離家鄉(xiāng)的父母,現在你想對他說什么呢?你的父母會想些什么呢?
此時此刻,學生們的那種強烈的思念親人的感情已被充分調動出來。然后我再把話頭一轉,切入到了今天要上的兩首古詩。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兩首古詩,就表達了出門的游子對家鄉(xiāng)對母親的思念和強烈的愛。你們想去感受一下他們的那種強烈的思鄉(xiāng)思念親人的濃濃思念情嗎?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對讀讀這兩首古詩,分分哪首是思鄉(xiāng),哪首是憶母,好嗎?
。ㄉ杂勺x課文。)
師:誰愿讀讀思鄉(xiāng)詩?誰又愿讀讀思親詩?
。ㄖ该x。)
師:哪一個敢站起來說:我比他們讀得更好?
。ㄔ僮x古詩。)
師:請你選擇你喜歡的詩,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感受詩人的思念之情吧!可獨立完成,可小組合作學習,開始。
(學生學習古詩。)
由于學生多數已養(yǎng)成了那種較為傳統(tǒng)的學習古詩的方法(釋字、詞→譯為白話文→四遍八步法自學白話文→悟境,悟情),當我發(fā)現班上一個學生在紙上畫了一幅《泊船瓜洲》的圖時,我開始說話了:唐雨湮同學在用畫圖的方式來學習《泊船瓜洲》呢!我想你們也一定能像她一樣開動腦筋,用自己獨特的方式來學習。為什么一定要用我上學期教給你們的方法呢?
。ㄓ猩贁低瑢W跑去看唐雨湮的圖。我說:想去看的都去看一下吧!)
學生的思維就在此時已悄悄發(fā)生了一些變化,他們已懂得去尋找自我了。這時,我開始活動了:“你還沒找到好的'方法嗎?那我建議你就用老方法吧!”、“你的圖畫得好像不對呀,在地圖上方向應該怎么標示?能結合其它學科知識來畫正確這幅圖嗎?”、“你想用寫讀后感的方式來學習《游子吟》嗎?你的方法真好!”……。
師:同學們都學得很好,老師很高興。誰來給大家匯報一下你學習的情況呀!我建議一首一首地匯報,大家有沒有意見呀!
。▽W生開始匯報。)
生1:我學習的是《泊船瓜洲》。我來匯報一下吧!我是用圖的方式來理解詩的。老師,我能把圖畫到黑板上嗎?我點點頭。他跑到前面開始畫起來。
師:還有誰學習了《泊船瓜洲》?
生2:我是學習的《泊船瓜洲》。
師:你學習了嗎?
生:學會了。
師:你這么肯定?
生:我想應該是吧。
師:我們大家考考他好嗎?看誰的問題能把他難倒好不好?
(學生開始積極“發(fā)難”于他:請問詩人在哪里?他的家鄉(xiāng)又在哪里?詩人是在什么時候寫的這首詩?詩中哪個詞寫出了季節(jié)?……學生逐一提問,他逐一回答,碰到疑處各述理由,集體確定。)
。ㄉ1悄悄對我說:老師,我畫好了。)
師:好,我們等會兒再考他,現在來看看小畫家的杰作吧。你能給大家介紹一下你的畫嗎?生1指著圖畫講解。
生:老師,他有個地方畫錯了吧!詩句題目說:泊船瓜洲,他的船畫到京口去了。這一說,同學們一看,真的畫錯了。
師對生1說:你能自己改改吧。ㄉ1改)
師:看來他是個粗心的小畫家,我們再來看看他還有沒有粗心的地方呀,不過,你可要找到證據了再說話喲!
。▽W生們瞪大眼睛,仔細觀察圖畫。)
生:老師,他的鐘山也畫錯了!
師:你能告訴老師鐘山是什么地方,應該畫在哪里嗎?你是從什么地方確定他錯了的。
。P于這個鐘山,有不少同學沒弄明白,所以這個地方有了爭議。通過他們自己說理,辨論,終于確定了答案。)
下課鈴響了。
(我本來想總結一下這節(jié)課的學法,讓學生今后能打破思維定勢去開展學習。看來只有下節(jié)課再說了。)下課
泊船瓜洲教案5
●教學目標
1、通過自學,大體理解詩意;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并能默寫。
3、了解豐富多彩的祖國文化,培養(yǎng)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
4、感受詩句的優(yōu)美,品味詩人用詞的精妙,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詩句意思,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知詩人,解詩題。
1、激情導入。
同學們以前我們已學過了許多古詩,回憶與月相關的古詩?(《靜夜思》、《楓橋夜泊》等。)今天我們所要學習的這一首古詩也是跟月有關的,這首詩的題目我寫在黑板上了,誰愿意大聲地念給大家聽呢?好,請你來讀吧(微笑地請一學生)?梢裕l再來?聲音要大一點,你來(請學生)。(大聲地)泊船瓜洲。非常好。再來(請學生)泊船瓜洲。
2、理解詩題,學生結合課前預習自由說說。
。1)“瓜洲”,教師隨機畫畫簡圖。
。2)“泊”,教師提示注意字音與字意的聯(lián)系。第一個字是多音字,在這里讀什么?(大聲地)bǒ。
3、了解詩人。
學生交流有關王安石的資料,教師相機引導學生背背積累的王安石的詩,
并適時提示學生注意王安石與江蘇的關系,了解當時的創(chuàng)作背景。
(王安石的父親在江蘇南京當過官,他的童年是在南京度過的,因此他把南京當作第二故鄉(xiāng)。今天我們要學的一首詩,就是王安石接到圣旨,赴京任宰相途中寫下的。)
二、讀詩文,明詩意
。ㄒ唬┹p聲讀詩,圈出自己讀不準的字。
。ǘ┩澜粨Q意見。
(三)師生合作讀詩文,解詩意。
1、指名讀詩,引導讀準”間、重、還”。
2、共同動手正音。
拿出詞典,動手查“間、重、還”的幾種讀音及每種讀音所表示的意思。出示課件作補充,你們看,瓜州在這兒,京口在它的對岸(江南),就是現在的江蘇省無錫市。京口和瓜州,一個在江南,一個在江北,就一條(橫向的)河的距離之內。間(jiān):在一定的空間(時間)內。要注意不能誤讀成四聲,不是動詞“間隔”的“間”。整句的意思是說京口和瓜州就一條(橫向的)河的距離之內。按古人文言的說法,即所謂僅“一水之遙”。王安石是想說江南江北之近,而不是想說它們之隔離。所以應讀一聲。再看鐘山在京口的西邊(在南京)。王安石的家就在鐘山南面的半山園。這個“重”這會兒你一定能讀準了。
3、理解“數重山”中“數”的`意思。
看來從瓜州到王安石的家鄉(xiāng)鐘山就一條(橫向的)河、幾座山的距離,離得很近了,往下讀。
讀“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4、理解“綠”和“還”的意思。綠:吹綠、染綠。
還:歸、在本詩中是回家的意思,F在這個“還”的音你能讀準了嗎?
5、回過頭復習“泊、間、數、綠、還”幾個字的意思。
6、再次輕聲讀詩,然后拿出課堂筆記本試著用自己的話寫出這首詩的意思。寫成后交流。詩意:(對面的)京口和(這里北岸的)瓜洲不過是在一條橫著的江的距離之內,(再遠處的)鐘山也就只是隔著幾重山巒而已。春風又把(對岸的)江南大地吹綠了,明月啊,你什么時候可以照著我回到(對面江南的)故鄉(xiāng)呢?
三、入詩境,悟詩情
1、引導學生邊讀詩邊想象詩描繪的畫面。
春天到了,和煦的春風吹醒了柳樹,吹來了燕子,吹美了大江南岸,閉上眼睛想象春風帶給江南什么樣的美景?想好后跟大伙描述一下,可要用上我們積累的好詞佳句喲。學自由描述想象到的畫面。
2、體會詩人用詞的傳神
春風給江南送來了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而詩人把江南春天的美景只用了一個字就表現出來了,讀時耐人尋味,那就是---“綠”,請同學們認真閱讀課后資料袋里的內容,相信你會更進一步的感受出詩人對詞的推敲及用詞的準確傳神。
3、讀中領悟詩情同學們,根據你的理解自由讀詩,讀出詩的韻味。體會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找出詩中相關的詞句。自由讀詩,讀后發(fā)表意見。
4、課件播放春天江南的美景,生欣賞后放聲誦讀古詩。再次感受詩人這個“綠”字的內涵。
“一水間,數重山”足以感受出詩人歸心似箭,“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辈荒荞R上回到家鄉(xiāng)的惆悵之情自然流露。由此可以看出整首詩表達了詩人戀鄉(xiāng)、思鄉(xiāng)之情。
四、總結學詩的方法
知詩人,解詩題--讀詩文,明詩意--入詩境,悟詩情
五、背誦、默寫古詩
1、小聲試背、同桌互背、男女生比賽背。
2、打開作業(yè)本默寫古詩。
五、作業(yè)設計
1、默寫古詩
2、說說“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的意思,體會詩句表達的思想感情。
3、小練筆:把你想象到的江南春天的美景用一段話描寫出來。(如果能用上我們平時積累的寫景的好詞佳句會更好。)
六、板書設計泊船瓜洲王安石(北宋)一水間歸心似箭
數重山戀鄉(xiāng)思鄉(xiāng)之情又綠何時還惆悵
泊船瓜洲教案6
學習目標:
1.自選方法學習古詩,“讀讀、背背、議議、畫畫、寫寫”。
2.運用查閱資料的方法自學,培養(yǎng)運用資料解決問題、處理信息的能力。
3.了解豐富多彩的祖國文化,培養(yǎng)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
【評:依據新課程標準,突出語文實踐活動,制定切實可行的教育目標】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準備上課;貞浺褜W的與月相關的古詩,《古朗月行》、《靜夜思》、《楓橋夜泊》……
2.認識課題。
師: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也是一首與月有關的詩,大家首先一起來研究一下“泊”字。
。ń處煱鍟n題。出示字典中“泊”字的兩個音節(jié)(bópó)及其不同的意義,選擇正確的讀音。齊讀課題。)
師:誰能根據課前的資料搜集說說“瓜洲”在什么地方?
生:“瓜洲”現在揚州的一小鎮(zhèn),位于長江北岸。
師:“泊船瓜洲”的意思是說把船?吭诠现薨哆。課前你們搜集了哪些關于這首詩的背景資料,我們來共同交流一下。
生:王安石,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詩人。
生:……
3.商定學習步驟和方法。
師:我們已經學過好多古詩了,你打算怎樣學習這首詩呢?
生:學古詩要先背誦。
師:先要??
生:讀熟,還要懂得意思。
生:還要求默寫。……
(教師歸納學生的發(fā)言,板書“讀、議、背、寫”)
師:我們就按這順序和方法學習。
【評:“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主體”地位怎樣才能得到落實?教師有意識地將學生推進學習的實踐活動中。背誦古詩,喚起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創(chuàng)造平等的交流機會。讓學生制定學習程序與方法,使而后的學習變成學生自己的事!?
二、讀詩
1.試讀。
師:按同學們討論的方法步驟,先讀詩。請自由輕聲讀詩,注意讀準字音。
(學生自由試讀)
2.正音。討論并讀準以下字。
京口瓜洲一水間(jiānjiàn),
鐘山只隔數(shùshǔ)重(zhngchóng)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háihuán)
3.自由讀古詩,或同桌互讀。
【評:沒有理解字詞句,就讓學生讀行嗎?行!因為古詩雖然比現代文難理解,但由于篇幅短,又瑯瑯上口。因此可以先讓學生讀準、讀通。正音是關鍵。余下的在讀中自悟,稍作點撥,理解內容就容易多了】
4.師生共同讀。學生可以自由地站起來讀給別人聽,然后師范讀。
師:同學們讀得這么盡興,老師也想讀,行嗎?
生:(齊聲)好!
師:(配音范讀)老師讀得好嗎?
生:好!
師:謝謝同學們的鼓勵,老師再讀一遍!(再讀,學生有激情地高聲朗讀)
【評:平等地對待學生,真誠地征求意見,注重了對學生的鼓勵,課堂充滿了親和力】
三、背誦
1.試背。
師:都會背讀了,現在你們想干什么?
生:(大部分)背書!
師:背書就背書。自己試試怎樣背得快。
(學生紛紛高聲背誦,課堂書聲朗朗)
【評:教師根據課堂進度,順應學生心理,靈活地變動順序,讓學生馬上背誦。彈性的教學使學生主體性得到落實】
2.匯報背誦結果。
師:誰愿意背誦?
(三位同學同時站起來背誦)
師:還有誰要背?(全班大部分同學站起來集體背誦)
師:(看到還有幾位同學沒背)現在給你們一個機會,大膽地站起來,老師和你們一起背。
(余下的幾位同學與老師一道背誦:《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評:班級學生人數多,課堂個體背誦涉及面又小,面向全體不好操作。以上這個片斷值得借鑒】
四、議議
1.交流收獲,粗通詩意。
師:通過誦讀,你一定讀懂了不少的內容。四人一組交流,再結合你手邊的資料討論討論,看看你們弄懂了哪些字、詞、句的意思呢?還有哪些詞句讀不懂嗎?在學習片上寫下你的收獲和疑惑。時間10分鐘。
(10分鐘后全班交流學習收獲)
師:匯報一下你的讀書收獲,好嗎?
生:老師,我知道了“間”,在這里讀作jiàn,是“間隔”的意思。
生:老師,我通過查閱資料知道,“京口”在長江南岸,現在的江蘇省鎮(zhèn)江市。鐘山:現在南京市的紫金山。
師:誰能將詩中“瓜洲”、“京口”、“鐘山”的按方位畫一個簡圖?
。▽W生上黑板試畫圖)
◎鐘山 △△△△
◎京口
~~~~~~~~~~~~~~~~
~~~~~~~~~~~~~~~~
◎瓜洲
師:詩以“泊船瓜洲”為題,點明詩人的立足點。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間”寫了望中之景,詩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邊岸上的“京口”與“瓜洲”這么近,中間隔一條江水。由此詩人聯(lián)想到家園所在的鐘山也只隔幾層山了,也不遠了。
生:請問老師,“還”是什么意思?
師:老師提供資料讓你們自己選擇判斷。
(師根據學生提問點擊課件,屏幕展示以下內容。
〈1〉數重:幾層。
〈2〉綠:吹綠了。
〈3〉還:①指歸還。②指的是返回。
。▽W生對照詩句討論后選擇了第二種解釋)
師:還有什么弄不懂的字詞嗎?誰能按書上注釋加上自己的理解來說說詩的大意呢?
。ㄕf說全詩大意。先同桌互說,再匯報說。)
2、體會詩的情感,簡筆勾畫。
師:讀到這兒,你知道詩人的寫作目的了嗎?
生:這是一首寫景抒情小詩,抒發(fā)了詩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園的深切感情。
師:詩中哪些詞、句可以感受到詩人這種思鄉(xiāng)的情緒呢?
生:“鐘山只隔數重山”中的“只隔”,暗示詩人歸心似箭的心情。
生:“明月何時照我還。”
生:“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又綠”可以看出詩人的思鄉(xiāng)之情。?
師:據說,“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詩人在作詩過程中曾九過多次,最后定稿時才用了“綠”字。試想象,作者可能用過哪些字呢?
生:可以用“到”字,吟作“春風又到江南岸!
生:可以用“過”字。
生:還可以用“來”。
師:詩的第三句繼續(xù)寫景,點出了時令已經春天,描繪了長江南岸的景色。詩人為什么選作“綠”字呢?
生:“綠”字寫出了江南岸的一片綠色,寫出了顏色的美,表達詩人對家鄉(xiāng)的熱愛,襯托出詩人思念家鄉(xiāng)的感情。
師:“綠”是吹綠的意思,是使動用法,用得絕妙。傳說王安石為用好這個字改動了十多次,從“到”“過”“入”“滿”等十多個動詞中最后選定了“綠”字。因為其他文字只表達春風的到來,卻沒表現春天到來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綠的景物變化。結句“明月何時照我還”,詩人眺望已久,不覺皓月初上,詩人用疑問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還”的畫面,進一步表現詩人思念家園的心情。
【評:給予充分的時間,放手讓學生小組合作,自學討論,對這首古詩無疑是一種好辦法!
五、畫畫
1、啟發(fā)。
師:這首詩是一首寫景抒情詩。我們再體會一下,詩人寫出了一江之隔的幾個地點,還展示了春的新綠,月的皎潔。色澤鮮明,多么美麗啊!在你們頭腦里,一定能畫出了一幅絢麗的圖畫,F在,你想做些什么?
生:我想用彩筆來畫畫看。
生:我想寫一寫,把這首詩默寫出來。
師:好的,請選擇你喜愛的方式表達對這首詩的喜愛。寫字時,書寫要工整。畫畫時注意自己筆下的景物特點,加點彩色最好。待會將你的作品展示給大家看。好嗎?
生:好。
2.全班同學安靜地寫畫。
3.反饋。
師:寫完的同學上來將作品投影放大給大家欣賞,最好做些介紹。
生:(操作展示儀放大作業(yè))我畫的是一輪明月,一道江水,一片新綠,幾重高山。詩人站在瓜洲岸邊,仰望明月!芭e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生:(同上)我豎著寫詩,大人寫詩都是這樣寫的,大家覺得好不好?
(全班鼓掌。又有幾位同學展示自己的作品。)
【評:課堂要充分滿足學生的需求,充分展現兒童的天性。讓成功的體驗內化為繼續(xù)學習與發(fā)展的動力】
六、延伸
1.補充寫王安石的詩供學生選擇自讀。
師:同學們學得很好!恫创现蕖肥切W階段學習的唯一一首王安石寫的詩。王安石是我國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許多作品膾炙人口。老師從其他地方選新編了幾首印發(fā)給你們,可以自由選讀。
(全班同學或自讀、或同桌讀、或幾個人討論)
2.自由點擊課件資料深入學習。
師:老師的課件內有這幾首詩的詳細資料,有興趣的同學可以上臺自己點擊。
(幾位同學主動上臺點擊課件相關內容,瀏覽討論)
【評:逐步引導學生學習利用閱覽室、圖書館、網絡等查閱資料,培養(yǎng)初步的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是一個有益的嘗試】
3.下課了,老師將一張軟盤寄放在班長處,讓家有電腦又有興趣的同學借回家自學。
總評:
這節(jié)課根據新課程標準引導學生參與讀、講、背、寫的語文實踐,體現了三點。?
1.學生主體地位落到實處。學生的主體地位是教學過程本質所決定的,學是內因,教是外因,教只有通過學才能起作用。只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覺地投身于學習中,才能保證落實主體地位。這節(jié)課從三方面做了努力。一是時間上給予保證,力避逐字逐句的梳理分析,節(jié)約時間讓學生多讀多寫;二是引導學生在學習實踐中體驗成功的樂趣,掌握學習方法;三是教者平等地對待學生。課始與學生商定學習方法,課中放手讓學生學習、注重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課后留給學生廣闊的學習與探索空間。
2.面向全體,著眼發(fā)展。教者尊重每個學生,讓全班學生都有展現的機會,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內容與方法,學生在課內點擊課件資料自學,回家通過軟盤自學,溝通了課內課外,拓展了學習空間,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提供了良好的平臺。
3.落實了思想教育內容。這節(jié)課力求通過學生的語文實踐中感悟內容,在拓展延伸中初步感知祖國文化遺產的豐富,進而培養(yǎng)他們熱愛祖國語言文字和優(yōu)秀文化的感情。
泊船瓜洲教案7
一、簡介作者
二、范讀詩歌
三、學習古詩
學習前兩行詩:
1、學生朗讀古詩,找出哪一個字寫詩人想回家?(還)
2、詩人為什么想回家,看到什么景物使他想回家?我們先來看題目。
3、“泊”是什么意思?汽車停站,能否說“泊”站?
4、詩人把船停在瓜洲看到什么景色?朗讀一、二行詩。
5、這兩行詩中有兩個地名,誰知道京口是在什么地方?瓜洲是在什么地方?
教師畫圖表示京口的位置,指名學生在圖上指出瓜洲的位置
6、“京口瓜洲一水間”是什么意思?
把“一水”放在前面可以怎么說?還有什么說法?(京口瓜洲被一條長江隔開了)還有幾種說法?
剛才同學們說了好多種說法,說明了可以用不同的語言形式來解釋古詩。
7、齊讀第二行詩,鐘山在什么地方?(在圖上畫出)
“數重山”是什么意思?這一行詩連起來怎么說?
8、從“一、只、數”可以看出什么?(離家鄉(xiāng)不遠)
京口是在對岸,可以看得見,那么鐘山與詩人有什么關系?
9、我們剛才抓住了“一、只、數”來理解,那么這兩行詩該怎么朗讀呢?學生練讀。
10、詩人離家很近了,應該怎樣?(靠家近應該還)
11、用“靠家近應該還”的語氣再讀這兩行詩。
學習后兩行詩:
1、讀三、四行詩,這里有一個字較難理解:
“綠”是什么意思?整行詩的意思怎么說?可以用什么表達方式把這句話說得美一些?(春姑娘又一次給江南的原野披上了綠裝)
“又”是什么意思?說明詩人離開家的時間……
這句話寫出詩人怎樣?用三個字概括。(離家久)
靠家近,應該還;離家久,怎么樣?用三個字來概括,怎么說?(更該還)
2、朗讀第四句詩,這句詩中有哪些字不理解?(學生說出不理解的地方逐一解決)
這句詩的意思該怎么說?加上感嘆詞把這句話說得更好些,該怎么說?
把“明月”換成“月亮”行不行?
(明月是圓圓的,代表團圓,“明”字更能突出作者思念家鄉(xiāng)的`感情,“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讓我們懷著想念家鄉(xiāng)的感情朗讀這兩行詩。
3、一、二行詩我們說“靠家近應該還”,第三行詩說“離家近更應還”,最后一句該怎么說?(思家切)從“何時”看出詩人能不能回去?(不能),后面三個字該怎么說?(何時還)
4、這時你會產生什么問題?(為什么不能還)教師介紹原因。
5、齊讀這首詩,指名朗讀。
6、師:這首詩最受后人推崇的是這首詩中有個字寫得最好,(“綠”字)這其中還有一個小故事呢?(教師介紹故事)
把“到、過、入、滿”代入詩句進行評價。
從詩中的“綠”字,你似乎看到了什么?(桃紅柳綠、鳥語花香、勃勃生機)這個“綠”字還讓我們想到許多詩句(師朗讀寫春天的詩句)
7、練習:
選詞填空:
、 旺、濃、鬧
紅杏枝頭春意( )。
、 動、拂、翻、皺、起
風乍起,吹( )一池春水。
泊船瓜洲教案8
泊船瓜洲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譯文:
京口和瓜洲不過一水之遙,鐘山也只隔著幾重青山。
溫柔的春風又吹綠了大江南岸,可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時候才能夠照著我回家呢?
注釋:
1.泊船:停船。泊,停泊。指停泊靠岸。
2.綠:吹綠。
3.京口:古城名。故址在江蘇鎮(zhèn)江市。
4.瓜洲:鎮(zhèn)名,在長江北岸,揚州南郊,即今揚州市南部長江邊,京杭運河分支入江處。
5.一水:一條河。古人除將黃河特稱為“河”,長江特稱為“江”之外,大多數情況下稱河流為“水”,如汝水、漢水、浙水、湘水、澧水等等。這里的“一水”指長江。一水間指一水相隔之間。
6.鐘山:在江蘇省南京市區(qū)東。
創(chuàng)作背景:
宋景佑四年(1037年),王安石隨父居江寧(今江蘇南京),王安石是在那里長大的,對鐘山有著深厚的感情。神宗熙寧二年(1069),王安石被任命為參知政事(副宰相);次年被任命為同乎章事(宰相),開始推行變法。由於反對勢力的攻擊,他幾次被迫辭去宰相的職務。這首詩寫於熙寧八年(1075)二月,正是王安石第二次拜相進京之時。
《泊船瓜洲》的寫作時間長期以來也有爭議,雖然都認為寫于王安石晚期,但具體的說法主要有三種意見:①宋神宗熙寧元年(1068),王安石自江寧府赴京任翰林學士,途經瓜洲后所作;②神宗熙寧七年(1074),王安石第一次罷相自京還金陵;途經瓜洲時所作;③神宗熙寧八年(1075),王安石第二次拜相;自江寧赴京途經瓜洲時所作。
賞析:
“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間’,以愉快的筆調寫他從京口渡江,抵達瓜洲,‘一水間’三字形容舟行迅疾,頃刻就到。次句‘鐘山只隔數重山’,以依戀心情寫他對鐘山的回顧,第三句‘春風又綠江南岸’,描繪的生機盎然的景色與詩人奉召回京的心情相諧合,‘春風’一詞,既是寫實,又有政治寓意。宋神宗下詔恢復王安石的相位,表明他決心要把新法推行下去。對此,詩人感到欣喜。他希望憑借這股溫暖的春風驅散政治上的寒流,開創(chuàng)變法的新局面!G’字還透露了詩人內心的矛盾,表達了作者希望早日辭官歸家的心愿,這種心愿,至結句始明白揭出!保绱藦娀紊蕘斫馕觥恫创现蕖吩姷脑娨猓呛苡写硇缘。
但這樣的解析,卻存在著無法自圓其說的自相矛盾處:詩人既想早日辭官,就不可能有奉召回京之欣喜,既想急于赴京上任,也就不可能有想早日辭官的想法,這二者猶如水火,是難以相容的。也有論者斷言,詩人此次復出還政,可謂春風得意,大喜過望,那所謂的“明月何時照我還”的戀鄉(xiāng)情緒,不過是虛晃一槍的矯情之詞而已,是不可以認真對待的。“春風又綠江南岸”,骨子里說的是對皇恩的感激,是對新法實施前景的樂觀描繪,是詩人內心的還朝施政喜悅的移情于景,詩的感情基調是歡快的,樂觀的。
上述兩論,是歷來解讀《泊船瓜洲》詩的論點中最具代表性的,但把該詩作為政治抒情詩來解讀,是既不符合詩人作詩時特定的際遇和心境,也不切合詩作自身建構的藝術形象的內蘊的。《泊船瓜洲》應是一首純粹的鄉(xiāng)愁詩,它的感情基調應是憂郁傷感的,是毫無輕松、喜悅、樂觀的色彩可言的。
詩人寫作此詩時,已是五十五歲的老人了。幾年來,圍繞著新法舊法,朝廷上無休止地爭論和攻訐,致使新法的推行十分艱難。因而本來就有些消極思想的王安石,在經歷了兩次因推行新法而罷相的坎坷遭遇之后,心力交瘁,對從政產生了強烈的厭倦感。罷官期間,他曾寫下了許多描繪自然風光、抒寫閑情逸趣的詩作。對于這次的朝廷以“同平章事”的重任重新起用,王安石曾兩次辭官而未獲準。因而他這次的上任,從心情上說,是十分勉強的。而在他上任以后,又多次請求解除宰相職務,并終于在復出后的第二年,如愿以償地再度罷相,重又回到家鄉(xiāng)江寧,過起了舒心適意的隱居生活。
從這次短暫的復出過程可以看出,重新還朝施政并非王安石所期盼的,所熱衷的,相反地他還把復出視為畏途而屢拒屢辭。顯而易見,在這樣的際遇心境下寫作《泊船瓜洲》,也就難免不在字里行間注滿憂郁、傷感、消沉的感情了,也就難免不對即將遠離的家鄉(xiāng)懷有深深的眷戀之意了,他又怎么可能會以“春風又綠江南岸”喻皇恩浩蕩,抒發(fā)什么如愿以償的為復出而欣喜的感情呢? 再從詩作本身看。詩的結句“明月何時照我還”是全詩的主旨所在,它以直抒胸臆的形式為全詩定下了憂郁、傷感的感情基調,明白無誤地告訴人們,詩人對復出還政并無如愿以償的喜悅,更無急不可待的熱切。相反,詩人還遠沒有到達京城,家鄉(xiāng)還未從視線中消失,內心里就已真誠地發(fā)出了回家鄉(xiāng)的念頭,這思鄉(xiāng)之情還不深切真摯嗎?今日明月送我而走,他日明月“何時”送我而還?仕途險惡,吉兇難測,那“何時”二字是詩人發(fā)自肺腑的一聲沉重嘆息,蘊含了詩人對險惡仕途的擔憂,對施行新法前途的顧慮。詩意憂思深切,格調也十分蒼涼,是如聞其聲的一聲喟然長嘆,是詩人抑郁消沉心態(tài)的真實自然的流露。
從結句定下的鄉(xiāng)愁沉重憂切的感情基調反觀,“京口瓜洲一水間”也不可能是在時間上強調船行之快來寫詩人心情的輕松愉快了,它與“鐘山只隔數重山”一樣,都是從空間上強調家鄉(xiāng)的山山水水離此時旅次江北瓜洲的詩人距離之近。此時詩人“泊船瓜洲”,回首南望,那熟悉而親切的“京口”僅一水相間,“鐘山”也只隔數重山,真是近在咫尺。但空間距離上的近,卻反襯了詩人心理距離上的遠。因為家鄉(xiāng)雖如此之近,但可望而不可及,看近實遠。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距離還會越來越大,更何況這一去又不知何時才能回來,不知何時才能再見到這家鄉(xiāng)的山山水水,甚至他可能還會更為悲觀地想到,將來還能不能再回到自己的家鄉(xiāng)。
詩人在這里運用了以近寫遠、相反相成的藝術手法,委婉含蓄地表現了詩人憂惋深切、無可奈何的傷感心情,展現了詩人心靈深處的巨大的失落感、孤獨感。其實,一水長江,數重大山,相間相隔的空間上的距離也是很大的,詩人反以近寫之,也是為了強調詩人對家鄉(xiāng)的強烈依戀,是戀戀不舍的思鄉(xiāng)愛鄉(xiāng)眷鄉(xiāng)之情的`自然流露,又何來輕松愉快的喜悅心情呢?
正因為這首詩的主旨是濃濃的鄉(xiāng)愁的抒發(fā),所以詩的第三句“春風又綠江南岸”的重心,也不是像一般論者所說的落在了對江南春天美景的描繪上,它的語言重心不是“綠”字而是“又”字。而人們之所以特別欣賞“綠”的形容詞用作動詞對春天美景的生動形象、富有色彩感和感染力的描繪,原因就在洪邁的《容齋續(xù)筆》所記載的那一段膾炙人口的煉字故事上。其實王安石在這里并不是要刻意描繪江南春景之美麗,他把詩句的重心放在“又”字而非“綠”字上,他要表達的是“春風”尚且有情,還知道一年一度“又綠江南岸”,而詩人自己呢,卻不得不在“春風又綠江南岸”的時候,離開江南的家鄉(xiāng),違心地重登仕途。這一去,前途吉兇莫測,不知何時才“又”能回到江南的家中呢?一個“又”字,融情于景,實在是詩人滿心難以排遣的無限鄉(xiāng)愁的真實寫照。
正是有了前三句寓情于景的層層鋪墊作勢,結句的“明月何時照我還”的抒寫鄉(xiāng)愁的淋漓之筆,才水到渠成地直瀉出來,把鄉(xiāng)愁的抒寫發(fā)揮到了極致。由此看來,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并不是一首政治抒情詩,而是一首純粹的鄉(xiāng)愁詩。
泊船瓜洲教案9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使學生了解詩歌的大意,感受詩人思念家鄉(xiāng)的真摯感情。
3、使學生能品味詩歌語言文字的精妙。
教學重點:
了解詩歌意思,背誦詩歌。
教學難點:
體會詩中的情感,把握煉字的好處。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古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同學們在以前的學習中積累了不少。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新的古詩《泊船瓜洲》。
二、初步參與
1、同學們課外已經做了預習,你對作者了解了多少?
王安石,字介甫,晚年號半山,北宋臨川人。他視南京為自己的第二故鄉(xiāng)。他年輕時,中進士。寫這首詩時,正是宋神宗第二次讓他任宰相,推行新法。所以他前往上任。他的詩善于將自己的感情融入詩句,情真意切。
2、介紹地真具體。老師相信大家一定把這首詩讀得正確、流利了。給你們準備一下,馬上請幾位同學來讀一讀。
3、指名讀,教師充分肯定。并激勵其他同學大膽展示自己。
4、古詩瑯瑯上口,不少同學預習這首詩時就會背誦了。這樣,再給你們準備一下,看誰能背誦,比誰背得熟練。
5、指名數名學生背誦。教師夸獎:你們走在了學習的前面,真了不起。
三、充分參與
1、書讀得很準確。不過,如果要帶上感情,還須理解詩。今天,同學們打算以什么方法來理解這古詩呢?
(學生有的說結合注釋與插圖,有的說用字典,有的說抓住重點詞理解,把句子補充完整。教師及時肯定,理解古詩在理解重點詞的`基礎上融會貫通。)
下面請同學們按照自己的方法,試理解詩句的大概意思。
全班交流。指名說,其他人補充。
四、精讀感悟
(一)讀題
1、“泊”“瓜洲”什么意思?
2、用自己的話說說詩題的意思。
B、理解詩意,體會感情
1、“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1)板畫地名位置(師——京口,生——瓜洲;怎么知道的?)
(2)“間”“一水”指什么?并讓學生改變句子表達方式(把、被字句)
。3)“鐘山”(生板畫)與詩人有什么關系?“數重山”什么意思?
(4)讓學生說說第二行詩句的意思
。5)齊讀一二兩行,再說說第一二兩行寫了什么?
。6)體會感情
現在詩人的船停泊在瓜洲,與自己的第二故鄉(xiāng)鐘山很近,他可能會想些什么?如果是你,又會想些什么呢?
(靠家近),應該(應該還)看看,用這一種心情來讀好前兩行詩。(練讀——指名讀——再加固——指名——齊讀)
2、“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1)“又綠”什么意思?說詩句意思,并體會詩句的意思
這句詩寫出詩人怎樣?(離家久)
靠家近,應該還;離家久,怎么樣?用三個字來概括(更應還)
(2)意會“綠”字
a、故事及想象:據說,“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作者在作詩過程中曾改過多次,最后定稿時才用了“綠”字,請同學們想想看,詩人可能用過哪些字?
(到、過、入、滿、來、拂、碧)
b、比較中體會講詩人用字的準確性(“綠”字化靜為動,畫龍點睛,體現江南的美)你似乎看到了什么?想到了哪些詞語?(花紅柳綠、鳥語花香、生機勃勃、春意盎然)還會想到哪些詩句?(與春天有關的詩句)
c、推敲:我也煉一煉
選詞填空:
旺 濃 鬧 紅杏枝頭( )
動 拂 翻 皺 起 風乍起,吹( )一池春水
。3)朗讀并評價(邊讀邊想象)
(4)說第四行詩句的意思并改變句式。(?)
(5)“明月”換成“月亮”行不行,為什么?
。▓A月代表團聚,體會到什么?思念家鄉(xiāng))(拓展:李白《靜夜思》及蘇軾的詞)
(6)角色轉變,體會感情
是啊,詩人身在異鄉(xiāng),遙望著故鄉(xiāng),可能也想起了許多詩詞曲賦,他的思鄉(xiāng)之情會更加地(急切)(思家切)。讓我們懷著想念家鄉(xiāng)的感情朗讀后兩行詩。
(7)第一二行詩說靠家近應該還,第三行詩說離家久更應還,最后一句該怎么說?(思家切何時還)
(8)你有什么問題嗎?(為什么不能還?)師生根據搜查的資料介紹原因。
(二)情景交融,走個來回
全詩從哪些字詞中反映出詩人的思鄉(xiāng)之情的?(一水間、只、數重山、又綠、何時)
。ㄈ┲笇ёx背,釋放感情
。1)劃節(jié)奏,注意讀出韻味與感情
。2)讀詩比賽(想象并設身處地地進行朗讀)
五、作業(yè)超市
1、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完成一幅作品(或書法、或繪畫……)
3、課后收集思念家鄉(xiāng)的詩
4、推薦閱讀《登飛來峰》
泊船瓜洲教案10
【教材簡析】
《泊船瓜洲》系人教版九冊第二組“思鄉(xiāng)”主題古詩詞篇目的第一篇,是北宋王安石作于1075年。該詩用蒙太奇手法描繪出幾幅生動畫面,詩句凝煉,意境優(yōu)美,字里行間透出濃濃的思歸思鄉(xiāng)情。一個“綠”字讓此詩曾獲“超然邁倫,能追逐李杜陶謝”(《彥周詩話》)的贊譽。
【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之于知曉詩面意義、領會詩含境界不是難事,難在“綠”字深刻理解和真正領會詩人才離鄉(xiāng)就思歸的復雜情感。
【設計理念】
營造相稱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形象思維去理解感悟,用詩般方法教學,讓課堂流淌濃郁的文化味,讓學生受到古詩詞文化的熏陶、感染,為學生真正喜歡上古詩詞積淀一次頗有價值的學習之旅。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有韻味兒地朗誦,并背誦詩文。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說出詩的含義。 3、領會“綠”字的妙用。
二、過程與方法
1、反復吟詠中,形象感知詩的意境。
2、讀中生疑,讀中釋疑,聯(lián)系上下文,真正理解字里行間的深刻含義。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詩文學習,學生加深理解“家鄉(xiāng)美、家鄉(xiāng)親”,并再次喚醒其熱愛家鄉(xiāng)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營造相稱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形象思維去感知詩文的意境。
教學難點:領會詩人剛離鄉(xiāng)就思歸思鄉(xiāng)的復雜情感。
【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讀問結合法。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知人論世解詩題
1、思鄉(xiāng)導入。同學們,“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边h離故土的人,總會思念自己的家鄉(xiāng),他們中不少提筆留下佳作,比如李白的《靜夜思》。今天,讓我們一起欣賞由北宋詩人王安石寫的佳作《泊船瓜洲》。
2、走進作者。
(1)身世簡介。
王安石(1021—1086),宋朝文學家、政治家。字介甫,晚號半山,撫州臨川(今江西撫州)人。公元1042年(慶歷二年)進士。曾上萬言書,提出變法主張。公元1069年任參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公元1074年罷相,次年復任宰相;公元1076年再次罷相,退居江寧(今江蘇南京)半山園,封舒國公,不久改封荊,世稱荊公。卒謚文。其文雄健峭拔,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歌遒勁清新。所著《字說》、《鐘山一日錄》等,多已散佚。今存《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后人輯有《周官新義》、《詩義鉤沉》等。
(2)解讀作者。
師:同學們,從王安石的身世簡介,你試著概括歸納、梳理提煉,你認為王安石是怎樣的人?他的人生怎樣?
引導學生認識到王安石:為官三十幾載,權至宰相;偉大抱負推行新法,政績有聲;仕途不順兩次罷相,新法終遭廢棄;文如其人才華橫溢,雄健清新。
小結過渡:同學們,這首《泊船瓜洲》正是1075安年王安石再次出任宰相的途中所寫。讓我們通過欣賞這首詩,領會他剛離鄉(xiāng)就思鄉(xiāng)的復雜情感。
二、讀通讀順明詩意
1、讀出節(jié)奏:
京口/瓜洲/一水間,
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2、讀出韻律:
間:應讀jiān,若讀四聲,則第二句的末字讀一聲,音調降度過大,讀來別扭;不妨讓學生比較一下兩音的朗誦效果(本詩的`格律屬于七言仄起首句入韻式)。
京口瓜洲一水間,
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3、配圖寫詩:
師:詩中有畫,會學的同學們,請你們用簡筆畫為《泊船瓜洲》配幅插圖,并試著寫幾句散文詩,讓畫與詩輝映生趣。
三、字斟句酌悟詩情
1、“一”字琢磨。
設疑:京口瓜洲一水間,這水指什么?京口瓜洲一.水間,在詩人眼里看來,京口與瓜洲相距遠嗎?
1075年二月,當時王安石第二次出任宰相,奉詔進京,從京口渡江,抵達瓜洲。“一水間”三字,形容舟行迅疾,頃刻就到。
2、“只”、“數”字琢磨。
設疑:“數重山”之外的鐘山近嗎?那又為何是“只隔數重山”呢?
言為心聲,定是家在詩人心中,身在瓜洲,心在故鄉(xiāng),天涯若比鄰,依依不舍回望鐘山。
3、“綠”字琢磨。
設疑:據傳,詩人王安石在作《泊船瓜洲》時,先寫的是“春風又到江南岸”,后來他覺得“到”字不好,就改為“過”,接著又改為“入”“滿”等字。經過十多次修改,都不大滿意。最后他從“東風何時至,已綠湖上山”這句詩受到啟發(fā),才決定改用“綠”字。好好推敲一下,你認為一個“綠”字好在哪里?
一個“綠”字,令讀者目睹:百草從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綠,為詩句著上生機勃勃的底色;同時也為下句“思歸”埋下鋪墊,因為草綠與思歸是聯(lián)系在一起的,唐朝王維《送別》中“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4、“又”字琢磨
設疑:“春風又.綠江南岸”中“又”字,春風不只一次吹綠了江南岸,春風吹綠了江南岸吧,為會么非得說“又綠江南岸”?詩人言意何在?
引導學生認識到這首詩寫于1975年第二次出任宰相,奉詔進京!按猴L”一詞,既是寫實,又有政治寓意,即皇恩。宋神宗下詔恢復王安石的相位,表明他決心要把新法推行下去。對此,詩人感到欣喜。再次被重用,新法可能再被推行,所以是“又綠江南岸”。
四、情境朗誦品整體
1、欣賞配樂視頻朗誦。 2、集體、個人配樂朗誦。
五、板書設計
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教學反思】
中國是一個詩詞國度,唐詩宋詞絢麗多姿,滋養(yǎng)著我們。古詩詞有其特殊的格式及韻律,用語凝煉,并具很大的跳躍性。詩詞綜合靈活運用多種表現手法,注重形象塑造、意境構建,熔鑄詩人強烈的思想感情,
“不同文體,閱讀的目標、思維的方式和方法都有區(qū)別!痹榍劢淌趯⑦@種區(qū)別稱之為“文體閱讀差異”。教學時,適宜的音樂配以詩意般的畫面,在反復吟詠中咀嚼品讀,師生一道享受讀,享受詩意般教學。于是整個教學流程從知人論世解詩題、讀通讀順明詩意、字斟句酌悟詩情、情境朗誦品整體四個環(huán)節(jié)進行。讀通讀順明詩意時,我不落“用平淡文字翻譯詩歌”的教學舊窠,而是鼓勵、引導學生用現代散文詩進行創(chuàng)作式理解,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有學生如是寫:
京口與瓜洲,就相距一條長江;
家鄉(xiāng)鐘山,只隔著幾座山而已。
和煦春風,又吹綠了江南岸;
明月呀,你可何時照我還?
如此,學生既明了詩意,又得到了很好的語言訓練。散文詩與古詩兩相和,學生興趣盎然。古詩詞用語凝煉、精警,具有很大的跳躍性。教學時,老師用語要簡潔、形象、生動,有韻味、富啟發(fā)。比如:王安石再次出任宰相,為自己還能變法圖強,造福黎民百姓而欣喜;可鑒于第一次罷相前夕朝廷尖銳的政治的斗爭,實沒有信心,顧慮重重。于是,詩人剛離鄉(xiāng)就思歸。這首詩透露出詩人當時心里既然欣喜又惆悵,赴任就思歸,身不由己!
學生對“草綠”與“思歸”相聯(lián)系的理解不到位。下次教學時,可作提前預習鋪墊。即課前把《楚辭·招隱士》:“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凄凄”和王維《送別》:“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推薦給學生,讓他們提前初步理解,為教學《泊船瓜洲》提供“先行組織者”,相信會取得理想的效果。
泊船瓜洲教案11
《泊船瓜洲》
一、知詩人,解詩題
導入:在中國璀璨的歷史長河中,杰出的詩人多如繁星,不勝枚舉。而北宋的王安石就是其中耀眼的一顆。誰來介紹一下王安石?
1.指名介紹。
教師適當補充。(幻燈片)
2.導入課題
今天我們就來欣賞王安石膾炙人口、耳熟能詳的一首詩——《泊船瓜洲》(幻燈)
3.剖題
(1)這首詩是作者從江西出發(fā),乘船經長江前往京城為官,途經——?(瓜洲)
簡介瓜洲:瓜洲,在長江的北岸,離南京不遠。看地圖:了解瓜洲、京口(江蘇鎮(zhèn)江)、鐘山(南京)的實際位置。詩中所說的“水”就是——(長江)
(2)詩題中的“泊”我們在哪首詩中見過?在本詩題中何意?
(3)理解題目的意思。
二、抓字眼,明詩意,悟詩情
過渡:此時詩人就在自己故鄉(xiāng)不遠的瓜洲,他寫下這首詩,想說什么呢?我們一起來學這首詩。
1.初讀詩歌,感知內容
a. 大家輕聲地讀一讀詩,讀準字音,并想想這首詩的意思。
b. 指名讀,正音:間、重、還
c. 說說詩歌大致的意思。
2.指導閱讀——抓字眼,明詩意,讀中感悟
a. “間”什么意思?表示“隔開”的意思還可以組什么詞?
隔開了什么?看圖。(點擊,鏈接幻燈5)
瓜洲在長江的北岸,京口在哪兒呢?兩地相距遠嗎?何以見得?(一水)
讀一讀,讀出距離短。
b. 瓜洲、京口隔江相望,而鐘山又在哪里呢?
“數重山”表示山多還是少?(“數人”、“數日”何意?“數”何意?)還從哪里知道山很少?(摳住“只”。補充介紹,點擊“京口”。)
讀一讀,讀出路程近。
c. 齊讀前兩句,指名說詩意。
過渡:瓜洲和京口只隔著一條長江,離詩人的家鄉(xiāng)鐘山也不過隔著幾座山而已,可以說,詩人身在瓜洲,已設計好回家的路線。可詩人雖然離家鄉(xiāng)這樣的.近,他是否準備回到家鄉(xiāng)呢?從哪里知道?(明月何時照我還)
d. “還”什么意思?說說這一句的意思。
詩人在什么時候想到回家?(春風又綠江南岸)
讀讀看,讀出詩人心中此時什么感受?(思家不能回的無奈)
再讀。
e. 誰能把這首詩完整的意思說一說?
f. 誰能把整個作品讀一讀?
g. 讀完以后,你們知道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什么情感?
三、指導欣賞——入詩境,悟詩情
過渡:究竟是什么觸發(fā)了作者思念家鄉(xiāng)的情感呢?讓我們走入詩人的環(huán)境,見詩人之所見,聽詩人之所聽,想詩人之所想,看看能不能與詩人產生共鳴。
1.引入情境,引導學生想象:
詩人此時可能站在哪里?他看到了哪些景物?耳邊會聽到哪些聲音?心中會想些什么?
2.體會用字的精妙,深入感悟詩情:
(1)而此時正是什么季節(jié)?詩人怎么說的?(春風又綠江南岸)
(2)春風又綠江南岸,江南是什么樣的呢?我們就住在鐘山附近,又正值春天,把我們所見到的春景告訴想家的詩人吧!
誰還能送首詩給詩人?
(3)春風又綠江南岸,江南多美呀!花紅柳綠,鶯歌燕舞,一派生機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而詩人只用了一個字就表現出來了,那就是——“綠”,可見詩人用字之精妙。其實,詩人曾用過“滿”“到”“過”十幾個字,經過反復推敲,最終定為“綠”。詩人為何獨獨鐘情于一個“綠”字呢?
指名談看法,讀出相應的感受。
教師交流自己的感受:(鏈接江南春圖片)是啊!一個“綠”字不僅使我看到了滿眼的綠色,成行的碧樹,蕩漾的春水,還讓我看到了爛漫的桃花,各色的野花,江南的小橋流水人家。
讓我們一起讀讀這千古名句,讀。
(5)春天來了,春風僅僅吹綠了“江南岸”?作者為什么這樣說呢?
(從地理位置而言,江南春天固然早于江北,但也不可能一江分成兩世界;因為詩人平生際遇、此時境況,使得詩人所思盡在江南,故心中只有江南春也。)
3.指導品讀
(1)你們現在悟出了詩人的情感了嗎?誰來讀一讀?
(2)要想讀好詩,我們還要注意節(jié)奏,還要讀出關鍵字。再讀。
4.小結:
作者在此地——瓜洲;此時——明月;此景——春;自然想到了——還;抒發(fā)了作者思念家鄉(xiāng)的情感。(光標引領說)
5.齊讀
四、歸納學法,拓展學習
1.總結全詩,歸納學法
我們了解了詩人王安石,理解了詩題的意思;
板書:知詩人,解詩題
通過抓住關鍵的字,理解了詩歌的內容;
板書:抓字眼,明詩意
最后通過體會作者的情境,領悟了詩人的感情;
泊船瓜洲教案12
教學目標
1.通過自學,大體理解詩意;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并能默寫。
3.使學生受到熱愛家鄉(xiāng)的教育。
4.感受詩句的優(yōu)美,品味詩人用詞的精妙,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
教學重難點
重點應放在品位詩句,背誦、積累語言上。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體會詩人的思鄉(xiāng)懷親的思想感情,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一、設景激情:
1.師導:同學們,課前老師做了一項小調查,發(fā)現我們班的同學真了不起,XX同學,現在已經能背?首古詩,能背幾首以上的同學有?個。古人曾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毕嘈糯蠹抑灰獔猿窒氯ィ矔蔀橐粋個小詩人的。
2.(過渡)今天老師要同大家共同來學習一首新詩------《泊船瓜洲》。(板書課題)齊讀詩題。
3.解題:誰能來說說“泊船瓜洲”是什么意思?(注意:泊是什么意思)。
4.介紹作者:師問:這首詩的作者是誰?課前老師已經布置大家收集有關資料,現在誰來簡單介紹一下王安石?
(師過渡)看來同學們都準備得很充分,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恫创现蕖芬辉,據說是詩人被罷官后回到故鄉(xiāng)鐘山,應召再次赴京任翰林學士,途徑瓜洲泊船時而作。
5.同桌互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詩,讀給同桌聽,注意讀準多音字、詩句讀通順。
6.指名讀:誰愿意來讀一讀這首詩?
(你預習得真充分。詩中的多音字,你都讀對了。第一句詩中“一水間”的“間”很容易讀錯,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多音字注音)
7.真好,誰再來讀一讀《泊船瓜洲》。其他同學聽,特別注意聽詞句的中間,她是怎么停頓的,讀得是不是有節(jié)奏聽清楚嗎?好,開始。(教師適當講評)
8.!同學們,讀詩,我們不但要把它讀正確、讀得有節(jié)奏、而且還要盡可能讀出它的味道來。當然要讀得好,必須要先理解古詩的意思、蘊含的感情。
二、合作匯報:
下面請同學們根據課文的注釋及你們查找的有關的資料,小組內互相交流,說說詩句的意思。(生交流,師巡視、觀察學生的學習方法。)
三、深究悟情
(一)學習一、二句
1.師總結過渡:剛才同學們討論得都很熱烈,-----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仔細研讀這首詩。
2.先請一個同學讀一、二句詩;
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兩句話的意思;
想想:京口、瓜洲、鐘山在什么地方?教師板書:(師標畫瓜洲和鐘山的位置),生指出位置。(幻燈片8、9、10)
3.提問:王安石的故鄉(xiāng)是?
4.看板書理解:瓜洲在長江的北岸,京口在長江的南岸,他們兩地相距遠嗎?何以見得?(一水)
a.“一水間”一水指?間什么意思?誰能用“間”組詞。(練習:用間組詞。)
b. 瓜洲、京口隔江相望,而鐘山又與京口隔著什么?
“數重山”什么意思?表示路途近還是遠?從哪里知道?(摳住“只”補充介紹。)
一道長江水,數重大山,在交通不便的古代,路途遙遠。為什么詩人覺得只是“一水”“只隔”呢?(板書:只隔。)
5.感情朗讀指導:讀一讀,讀出路程近的味道。(“只隔”重讀。)
(二)學習三、四句:
(過渡:詩的第一二句寫詩人路經瓜洲,發(fā)現天色已晚,泊船在此。在這樣靜寂的夜晚,他輾轉難眠,獨自一人走出船艙,仰望夜空中的一輪圓月,那時作者有何感慨呢?)
1.請讀第三、四句:提問:這兩句詩那句寫景?那個字寫出景物特點?“綠”什么意思?
師導:是啊!春風又綠江南岸,江南多美呀!閉上眼睛想象江南春色是一幅什么樣的美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用上“我仿佛看到……”
(生說話訓練,教師激情點評)。
2.體味“綠”字。說話訓練。
師總結導:是啊,春天的江南,草木綠了,田野綠了,綠滿了山崗,綠遍了江河兩岸,到處是綠的----?而詩人只用了一個字就表現出來了,那就是——?(“綠”),可見詩人用字之精妙。其實,詩人剛寫這首詩時,不是用綠字,曾用過十幾個字,經過反復推敲,最終定為“綠”。看課文插圖,你能猜猜他用過那些字嗎?(激情研論)
討論用那個字好?指名談看法。王安石改字的故事,對你有什么啟發(fā)?
教師小結:是啊!一個“綠”字,使王安石煉字成了千古佳話。同時告訴我們寫文章要字斟句酌,反復推敲的道理。讓我們一起讀讀這千古名句,讀。
3.詩導:其實,這句詩精彩是“綠”字,重點卻是“又”字,大家想想,這句詩中的“又”字是什么意思,告訴我們什么?(告訴我們在草長鶯飛的春天,五十多歲的王安石又要再次離開家鄉(xiāng),春天去了有再來的時候,而詩人赴京城再次為官,什么時候能回來呢?)。
請大家讀·:明月何時照我還。
這句詩什么意思,那個詞表現出作者的心情?什么意思?表現出作者什么思想感情?(板書:何時。)
4.(師設景讀):詩人王安石被列寧譽為是“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家”,他主張變法,卻屢遭保守派的反對,被免除宰相職務后回到家鄉(xiāng),第二年皇帝又啟用他,在赴京路上,思鄉(xiāng)情節(jié)更濃。想想我們應該怎么讀這句詩?
此時詩人如此想家,但不得不又要遠離家鄉(xiāng)了,再讀:
詩人想著:此去京城可能幾年都不能回家了,這是一種思鄉(xiāng)的期盼,再讀:
詩人想著:此去京城可能幾十年都不能回家了,這是一種心靈的'遺憾,再讀:
詩人想著:此去京城可能到年老死去都不能回家了,這是一種精神的痛苦,再讀:
5.說說兩句詩的意思。
6.說說整首詩的意思。
四、通讀全詩
1.配樂朗讀:(過渡)同學們,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詩人剛剛離開家鄉(xiāng)、就想著回來的那種思家非常急切的心情,下面請大家一起隨著音樂有感情朗讀這首詩。
此時你就是詩人,站立船頭,仰望明月,思家心切,只能借詩來抒發(fā)自己的思鄉(xiāng)之情,請同學們帶著這種感情再來讀一下這首詩。(生讀)
2.背誦全詩。
師:通過課堂的多次朗讀,同學們都會背誦了嗎?(會)誰愿意背給大家聽呢?
3.齊背古詩:配樂感情背誦。
五、音樂欣賞:
過渡:古詩是中華文明最寶貴的財富之一。它講究平仄押韻,言語精練,意境深遠。學習古詩,在理解詩歌意思的基礎上,還可以將古詩與音樂結合起來,用唱的辦法來學習。大家想試一試嗎?(課件)
六、拓展延伸
(過渡)同學們,其實從古至今,像王安石這樣身在異鄉(xiāng),思家心切的詩人還有很多,也寫下了無數感人肺腑的思鄉(xiāng)詩。課前,老師收集了十首有關思鄉(xiāng)的古詩,送給同學們。回去大家可以按照今天我們學習《泊船瓜洲》的方法,讀讀、議議、背背、唱唱,以后有機會我們再一起來賞讀。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謝謝大家!
泊船瓜洲教案13
學習目標
1.自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2.感悟中學習詩人借不同景物抒發(fā)情懷的寫法。
3.朗讀中體會詩人暗藏于詩中無限的思鄉(xiāng)之情。
教學重點:感悟中學習詩人借不同景物抒發(fā)情懷的寫法。朗讀中體會詩人暗藏于詩中無限的思鄉(xiāng)之情。
課前預習
1.了解王安石的生平,收集、背誦以前學過的他寫的古詩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理解詩題
1.談話: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古詩,請問你們還記得以前學習故事的方法嗎?【生回答,教師板書:學習方法1.讀(背);2.理解詩意;3.寫(畫)】
師:學習古詩除了以上3個方法,還要注意的是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ò鍟海矗w會感情.)
2.板書詩題,(《泊船瓜洲》)讀題。
3.理解詩題的意思。
問“泊”怎樣讀?(多音字:bó與p?的區(qū)別)“泊”是什么意思?
。ú矗菏谴堪兜囊馑肌!安创现蕖本褪窃诠现薮堪兜囊馑肌#
二、整體感知,直撲重點(運用學法1)
1.用自己的方式讀古詩。
2.指名讀,正字音。尤其注意多音字:“一水間(jiàn)、數(shù)重(chóng)山、照我還(huán)”
3.反復多讀幾遍這首詩,你會有怎樣的感受呢?學生多讀。
4.指名答。(我覺得它寫得很美、我覺得寫出了詩人想念家鄉(xiāng)的感情)
5.你最欣賞詩中哪句呢?
三、賞析詩句,感悟詩境(運用學法2)
1.剛剛同學說的最多的就是這句,(課件出示”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我們一塊兒來讀一讀吧。齊讀。
2.能說說為什么喜歡這句詩嗎?指名答。
3.有同學說,這句詩寫出了江南美麗的景色。那就和你的同桌再互相讀一讀,說一說:在你的頭腦中出現了怎樣的一派景色呢?想到什么說什么。
4.同桌之間互相讀與練說。
5.指數名說。
6.小結:你們的回答很精彩!原來短短一句詩可以在人的頭腦中出現這么多不同的畫面,文字的魅力真是無法想象。
7. 那就用讀把感受表達出來吧。小組內練讀,指名讀。
8.聽了同學們的描述,我仿佛看見了一派色彩斑斕的綺麗風光。可為什么詩中只有一種“綠”色呢?仔細觀察一下書上的插圖,對你會有所幫助的。
9.指名答。(在江岸兩邊大面積出現的是草地、樹木、青山……)
10.是呀,作者放眼望去,看見了──
練習題:你能填入表示不同綠色的詞嗎?
近處( )的小草( )的柳樹,遠處( )的樹林( )的高山。
學生口述練習題。
小結:詩人此時正遇早春時節(jié),站在小船上舉目四眺,滿眼皆是綠色,讓作者那么明顯地感受到──(生答:春天到了、來了)。
11.這個“綠”字哦,它僅僅是告訴你春天來了嗎?它還能讓你感受到什么呢?。
12.指名答。(感受到春天就單單是個“綠”也各有各的美;這個“綠”有著層次美,遠近各不相同;”綠”也寫出了春天景物的變化……)
13.同學們理解的多準確呀!把你感受到的“綠”再讀出來吧。分男女生賽讀。
14.小小的“綠”字卻有大大的文章!介紹王安石推敲用“綠”字的.故事。
15.聽完“綠”字的故事后,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指名答。
小結:是呀:一位如此優(yōu)秀的詩人能為了一個字更改十多次,難道我們在平時的習作中不能做到嗎? 我想,“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16.這首詩正是因為這個故事,讓人們更加贊賞。那就讓我們一起讀出你的贊嘆吧。
四、品評詩句,升華情感。(運用學法3)
過渡:這么美的綠,這么迷人的風光,誰不想多看兩眼?誰不想留戀其中,詩人和我們一樣陶醉在景色中忘乎所以了嗎?
指名答。
2.理解“明月何時找我還”。
3.理解“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并據詩畫畫。
4.點評學生畫的畫是否符合詩意。(地理位置)
5.你從哪里能讀出詩人急切地想回到家鄉(xiāng)呢?
6.指名答。引導從“一水間”“只隔幾重山”“又”“何時找我還”這些詞句體會。
簡介王安石:王安石,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立志于國家改革。王安石的父親曾在江蘇南京為官,他是在那兒長大的,對鐘山有著深厚的感情,可以說是他的第二個故鄉(xiāng)。這首詩是他途經瓜洲時所寫。短短28個字展現了早春江南的一片嫩綠,抒發(fā)了久思故鄉(xiāng)的一寸衷腸,更暗示了他對自己前途的擔憂。此去京城,真能大展宏圖嗎?千頭萬緒涌上心頭……
7.練習讀出詩人無限的思鄉(xiāng)情緒和急切盼望回家的感情。
五、回歸整體,深化體驗(運用學法4)
導:這真是“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毖!漂泊在外的游子對家鄉(xiāng)是多么的牽腸掛肚呀!讓我們一塊再來感受一下詩人的情感吧。
學生有感情地讀。
總結:學到這,我們再來想想為什么人們對這首詩如此偏愛?
泊船瓜洲教案14
【設計理念】
將所感受的言語對象(古詩)轉化為語感的基本實踐途徑是讀。在閱讀過程中讓學生把象外之象的言語的敏感通過想象轉變成形象的圖畫,以調動學生的穩(wěn)性思維。指導學生沿著詩文簡練言語的階梯去感悟作者的'精神境界,體會詩的意境。
【設計特色】
以讀為主,想象感悟詩境。
【教學流程】
一、談話引入,明確目標
1、一提起家鄉(xiāng),我們都感到特別親切。請同學們背一背思鄉(xiāng)的古詩。
。病⒊鍪菊n題,點明目標。
二、初讀全詩,了解詩意
。薄⒁髮W生畫出生字,讀懂字音(特別是詩中六個多音字)。
2、提出朗讀要求:
字字讀得響亮,做到不漏、不添、不錯,讀順了再讀幾遍。
。场⒅该首x,師生點評。
。础⑷帻R讀。
5、指導學生結合文中注釋,初步了解詩意。
三、細讀全詩,理解詩句
。、理解前兩句詩意思:
⑴提問,抓住關鍵字眼。
、埔笥梦闹腥幍孛嫼喒P畫。
、歉鶕喒P畫鞏固詩句意思。
。病⒗斫夂髢删湓姷囊馑迹
、盘釂枺プ£P鍵字眼。
⑵簡介作者。
⑶點明重點詩句:
春風又綠江南岸。
四、精讀全詩,想象詩境
1、生反復讀:
春風又綠江南岸。
。病⑾胂蟾形蛟娋钞嬅妗
。场⒊鍪荆
。ǎ┯郑ǎ┙习叮⒁蠓聦懡涣。
4、抓住“綠”字,啟發(fā)學生深入想象家鄉(xiāng)美景,用三、五句話描寫場景。
。怠⒑喗樵娙吮尘。
五、美讀全詩,體味節(jié)奏韻律
1、出示掛圖。
。病⒂懈星槔首x全詩,讀出節(jié)奏、韻味。
六、熟讀全詩,當堂背誦
。、訓練學生朗讀,指導背誦。
2、當堂背誦并默寫全詩。
七、總結,拓展
。薄f“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作者在作詩過程中曾改過多次,試想象,作者可用過哪些字?為什么最后用了“綠”字?
2、課外找些王安石的詩詞閱讀。
泊船瓜洲教案1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的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掌握本課的生字詞,并能夠達到背誦,默寫的水平。
2、過程與方法目標:運用查資料的方法自學,培養(yǎng)運用資料解決問題,處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體會詩人的思鄉(xiāng)之情,了解豐富多彩的祖國文化,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學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1、通過查資料自學,體會詩人的表達思想感情。
2、品味欣賞“綠”“還”等字在詩中的作用。
課前準備
為了能更好的完成本課的教學目標,我準備了以下教學輔助用具。搜集有關資料,多媒體課件,插圖。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剖析課題
1、在中國璀璨的歷史長河中,杰出的詩人多如繁星,不勝枚舉。而北宋的王安石就是其中耀眼的一顆。誰來介紹一下王安石?(學生在班級中相互匯報交流自己收集的有關王安石的資料)(總結)王安石,字介甫,晚年號半山,北宋臨川人。他視南京為自己的第二故鄉(xiāng)。他年輕時,中進士。寫這首詩時,正是宋神宗第二次讓他任宰相,推行新法。所以他前往上任。他的詩善于將自己的感情融入詩句,情真意切。
2、古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請同學們回憶已學過的與“月”相關的古詩,如《古朗月行》,《靜夜思》……
3、今天我們就來欣賞王安石膾炙人口、耳熟能詳的一首詩——《泊船瓜洲》
4、剖題
。1)這首詩是作者從江西出發(fā),乘船經長江前往京城為官,途經——?(瓜洲)簡介瓜洲:瓜洲,在長江的北岸,離南京不遠。(標注)
(2)詩題中的“泊”我們在哪首詩中見過?在本詩題中何意?
。3)理解題目的意思。
。4)由課題引出問題。
5、與學生一起商定學習步驟和方法。老師歸納學生的發(fā)言,板書“讀、說、背、做、寫”的學習方法。
二、讀詩
1、讀詩歌,感知內容
a、大家輕聲地讀一讀詩,讀準字音,并想想這首詩的意思。
b、指名讀,正音:間、重、還
c、說說詩歌大致的`意思。
2、指導閱讀——抓字眼,明詩意,讀中感悟。
a、“間”什么意思?表示“隔開”的意思還可以組什么詞?隔開了什么?看圖(點擊幻燈片)
瓜洲在長江的北岸,京口在哪兒呢?兩地相距遠嗎?何以見得?(一水)讀一讀,讀出距離短。
b、瓜洲、京口隔江相望,而鐘山又在哪里呢?
“數重山”表示山多還是山少?(“數人”、“數日”何意?“數”何意?)
還從哪里知道山很少?(摳住“只”。補充介紹,點擊“京口”。)讀一讀,讀出路程近。
c、齊讀前兩句,指名說詩意。
過渡:瓜洲和京口只隔著一條長江,離詩人的家鄉(xiāng)鐘山也不過隔著幾座山而已,可以說,詩人身在瓜洲,已設計好回家的路線?稍娙穗m然離家鄉(xiāng)這樣近,他是否準備回到家鄉(xiāng)呢?從哪里知道?(明月何時照我還)
d、“還”什么意思?說說這一句的意思。詩人在什么時候想到回家?(春風又綠江南岸)讀讀看,讀出詩人心中此時什么感受?(思家不能回的無奈)再讀。
e、誰能把這首詩完整的意思說一說?
f、誰能把整個作品讀一讀?
g、讀完以后,你們知道這首詩表達詩人什么感情?
3、讓學生自由讀古詩、同桌互讀或者小組內互相讀課文。
4、師生共同讀學生可以自由地站起來讀,給別人聽,然后由教師范讀,幫助學生領悟。
三、背誦
1、試背(讓學生采用適合自己的方法進行試背)
2、全班進行匯報背誦的結果。
四、說說
1、交流收獲,粗通詩意四人一組交流,結合資料討論,寫下收獲和疑惑。討論過程中,教師根據學生提問點擊課件,共同解決疑難問題。
2、體會詩的情感,深入推敲
(1)下面,老師要請同學們再讀這首詩,結合插圖,看看是否可以讀出問題來。如果可以,那你們就更善于讀書了。“春風又綠江南岸上”中“綠”的用法!懊髟潞螘r照我還”中的明月圖上沒有。
(2)教師贊揚學生的質疑精神,并引入對“綠”的推敲。細細地品讀這句話,你能從這個“綠”字中感受到什么?個人思考。
(3)小組簡單交流。“綠”更能展現春風吹過,江南一下子變“綠”的神奇景象;蛘呤恰熬G”更能表現“春風”的來無影,去無蹤。或者“綠”能讓我感到春天的勃勃生機或者說“綠”還能看出作者心里充滿希望,對前途充滿信心。
。4)他的問題老師也相信你們有逛街的見解。學生簡單交流后,全班發(fā)言。(略)
。5)學生朗讀,說說自己側重表現的感情:有的側重表現其思鄉(xiāng),有的側重表達對前途的信心。有的側重表達他對江南美景的愛戀。教師要充分鼓勵學生個性化的朗讀。
(6)那我們課外又了解哪些表現思鄉(xiāng)之情的古詩詞呢?推敲詩中詩人所用的一些詞語之妙處,并通過形象的位置圖展示出當時作者所在地,體會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
五、做做
學生在體會詩的意境后,可以選擇自己喜愛的方式表達對這首詩的喜愛,同學們大多數會采用朗讀、書畫、戲劇表演等形式來表達當時的意境。
六、回歸整體,總結全文
先由學生自己對這節(jié)課進行總結,最后由教師進行總的概括。
[總結]作者在此地——瓜洲;此時——明月;此景——春;自然想到了——“還”;抒發(fā)了作者思念家鄉(xiāng)的情感。(光標引領說)
知識拓展延伸(課堂作業(yè))
這節(jié)課,同學們積極主動地感悟真情、推敲詩句,學得生動精彩,給老師留下了極好的印象。下面,老師布置一下課堂作業(yè)。
選做題1:根據《泊船瓜洲》,重新為課文配一幅插圖。
選做題2:以“春風又綠江南岸”為題,按一定順序具體介紹春天來臨江南的景色。
選做題3:詩人賈島寫《題李凝幽居》時,為一個字犯了愁,你能幫幫他嗎?鳥宿池邊樹,僧(推、橋)月下門你覺得哪個字更能表現月夜的寂靜,為什么?
板書設計
學習方法:讀、說、背、做、寫
泊船瓜洲
王安石(宋)
京口瓜洲一水間,(靠家近,很難還)
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離家久,早想還)
明月何時照我還。(思家切,不能還)
【泊船瓜洲教案】相關文章:
泊船瓜洲教案02-13
《泊船瓜洲》教案(精選21篇)10-20
泊船瓜洲教案5篇02-23
泊船瓜洲教案(15篇)02-22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02-27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04-22
泊船瓜洲教學設計04-08
《泊船瓜洲》語文教學教案07-20
泊船瓜洲教學設計模板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