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利忘義的成語故事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見利忘義的故事
見利忘義的故事1
【注音】jiàn lì wàng yì
【典故】夫賣友者,謂見利而忘義也。 《漢書·樊酈滕灌傅靳周傳》
【解釋】見到有利可圖就不顧道義。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指人見錢眼開
【結(jié)構(gòu)】連動式
【近義詞】見錢眼開、唯利是圖、利令智昏
【相反詞】見利思義、舍生取義、見義勇為
【押韻詞】側(cè)足而立、紈綺子弟、不可勝紀(jì)、上根大器、啖以重利、足趼舌敝、爭權(quán)奪利、同敝相濟(jì)、肥田沃地、一碧無際、......
【年代】古代
【燈謎】見錢不認(rèn)朋友
【歇后語】拾錢不識街坊
【成語故事】西漢時期,劉邦死后,大權(quán)落在呂后手里,呂氏安排呂產(chǎn)、呂祿掌握國家大權(quán),不得人心。呂后死后,老臣周勃、陳平想辦法鏟除呂家勢力,就請老丞相酈商的兒子酈寄出面約他的好朋友呂祿外出打獵,借機(jī)殺掉呂祿,酈寄被封為大將軍
【成語舉例】某與呂布同鄉(xiāng),知其勇而無謀,見利忘義。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回
見利忘義的`故事2
【釋義】
利:利益。義:道義。這則成語是諷刺在有利可圖時,就不顧道義。
【用法】
貶義。用來形容為了利益而忘掉道義,出賣朋友的人。
【出處】
這則成語出自《漢書·酈商傳》:“當(dāng)孝文時,天下以酈寄為賣友。夫賣友者,謂見利而忘義也!
【成語故事】
酈商曾同漢高祖劉邦在高陽一同起兵,他看劉邦很有才干,便將自己手下四千兵馬交給他統(tǒng)率,自己卻去沖鋒陷陣,并屢建戰(zhàn)功。因此,劉邦當(dāng)了皇帝以后,任命他為右丞相。劉邦死后,皇權(quán)落在呂后手中。呂后野心很大,她讓呂氏家族來執(zhí)掌天下,封自己的侄兒呂產(chǎn)、呂祿為王,掌握了朝廷大權(quán)。呂后的這些倒行逆施,遭到了群臣的反對。等呂后一死,周勃和陳平一些老臣便秘密謀劃,打算徹底清除呂氏家族的勢力。但是,呂祿掌管北軍的兵權(quán),周勃無法實現(xiàn)自己的目的。在這緊要關(guān)頭,他想起了老丞相酈商。因為酈商的兒子酈寄是呂祿的好朋友,可以用調(diào)虎離山計把呂祿騙出京城,然后設(shè)法把他除掉。當(dāng)時酈商正在家中養(yǎng)病,周勃便去看望酈商,要他協(xié)助滅掉呂氏家族。酈商見呂氏家族大勢已去,只得同意,并讓兒子酈寄按計去欺騙呂祿。呂祿受到酈寄的.邀請,便隨其一起出城打獵。乘此時機(jī),周勃領(lǐng)兵控制了北軍,隨后便把呂氏家族余黨全部清除。不久,酈商病死,酈寄被封為將軍。史書上記載此事時,說酈寄的行為是出賣朋友。出賣朋友的人總是在有利可圖的時候,就不顧道義了。呂后篡權(quán)呂后,名雉,劉邦之妻。劉邦稱帝,立呂雉為皇后,她在幫助劉邦剪除異姓諸王侯中起了很大作用。劉邦死后,呂后欺惠帝年少,便策劃誅殺朝中舊臣,獲取實權(quán);又毒死劉邦次子趙王如意,砍斷他母親戚夫人的手足,使她變啞,并置之廁中,名為“人彘”。惠帝不滿呂后所為,憂郁而死。呂后遂臨朝稱制,成為中國帝后專政的第一人。
見利忘義的故事3
見利忘義的`故事
漢高祖死后,呂后專權(quán),對娘家的人封王封侯,排斥異己,誅殺功臣。不久,呂后也死了,她在遺詔中指定內(nèi)侄呂產(chǎn)為相國,呂祿統(tǒng)領(lǐng)京都禁衛(wèi)軍。呂氏家族掌權(quán),激起一批功臣不滿,太尉周勃與丞相陳平密議對策。他們巧使妙計,把呂黨要人酈寄爭取過來,由他去說服呂祿,把兵權(quán)還給周勃。
這時,大將軍灌嬰聯(lián)合齊王劉襄等劉家軍,回京師欲誅呂氏家族。酈寄與呂祿本是知交,呂祿聽了酈寄的話,終于把北軍歸周勃指揮。前相國曹參的兒子曹窋(zhu)又配合朱虛侯劉章控制了南軍,在未央宮殺死了呂產(chǎn)。其余呂氏大官,也都被周勃派人抓獲,一一斬首。呂氏勢力全被消滅后,周勃、陳平等大臣迎立代王劉恒為帝,就是漢文帝。在誅呂這場斗爭中,酈寄也出了力,所以襲父爵為曲周侯,但輿論說他出賣朋友。
《漢書》記載說:“夫賣友者,謂見利而忘義也!弊髡甙喙陶J(rèn)為酈寄不屬于“見利忘義”。
見利忘義材料
【發(fā)音】jiàn lì wàng yì
【出處】《漢書·樊酈滕灌傅靳周傳》
【解釋】見到有利可圖就不顧道義。
【近義詞】唯利是圖
【反義詞】見利思義
【見利忘義的故事】相關(guān)文章:
見利忘義的成語故事10-07
見利忘義的意思09-20
別讓故事只是故事10-06
故事10-07
故事作文400字 我們的故事10-06
墻的故事10-10
象棋的故事06-30
我與故事10-08
風(fēng)的故事10-07
雨中的故事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