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老師聽課《桂花雨》聽后感
上學期,有幸來到國際學校,聆聽了屠根生老師的《桂花雨》,初入課堂,就被屠老師溫文爾雅、親切自然的教學風格所吸引。在細細聆聽了整堂課之后,更是被屠老師充滿人文情懷的語言和扎實的教學功底所折服。下面就主要講講最打動我的一個地方:
《桂花雨》是一篇散文,“學習散文,最主要的是抓住一個‘情’字。離開了‘情’,散文將什么都不是。”而屠老師在教授這堂課時,動心動情動意,整個課堂融入了真情實感。
屠老師在交流中指出,自己也是離鄉(xiāng)多年的外鄉(xiāng)人,所以每每讀到《桂花雨》總能被文中的那一份鄉(xiāng)愁所打動,因此選這篇文章作為展示課其實是有“情”的基礎(chǔ)的。在教授時,也常常被屠老師充滿感情地敘述所打動,如“聞著桂花的香氣,關(guān)注桂花,收獲桂花,體驗著饋贈桂花的快樂,吃著桂花做的食品,喝著桂花茶。桂花,已充盈母親生活的全部空間……”
而在講授母親說的那番樸素的話:“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xiāng)舊宅院子里金桂!”時,屠老師在很好地引領(lǐng)孩子們體會母親“月是家鄉(xiāng)明”的充滿思鄉(xiāng)情味的話語的基礎(chǔ)上,補充道:“各地的桂花其實是沒有區(qū)別的,問題是母親不是在用嗅覺區(qū)分桂花,而是用情感在體味它們……”為了能讓學生進一步體會這一句話的含義,屠老師又深情地講起了自己的家鄉(xiāng),說到了兒時的故事,回憶了自己的母親。而國際學校的學生大多也都來自外地,這樣的敘述深深地引起了學生的共鳴,此時,再請學生用“外地的(),也比不上()”這樣的句式說一句話,就顯得順理成章。
學到最后,有同學甚至哭了,她們仿佛是一個個思鄉(xiāng)心切的琦君,想桂花,想家鄉(xiāng),魂牽夢繞,欲罷不能!我想,老師的心里也哭了,因為這篇文章就承載著他深深的思鄉(xiāng)之情。一篇文章,一堂課,首先要老師心中有感動,才能感動學生。屠老師,做到了!
【老師聽課《桂花雨》聽后感】相關(guān)文章:
《桂花雨》聽后感08-19
桂花雨作文03-02
《桂花雨》教案08-29
桂花雨教案04-01
《桂花雨》教案01-30
《桂花雨》的教案02-25
桂花雨教案06-27
《桂花雨》教學反思08-06
桂花雨課文反思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