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的教學反思(通用20篇)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教學反思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散步》的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散步》的教學反思 篇1
本次活動用一個故事引導孩子了解標志對生活的作用,很能吸引孩子,標志也是用孩子
最喜歡的圖畫語言來表示,孩子們在猜猜講講中感受標志語言的魅力,也為孩子觀察生活中的標志打下基礎。活動中,完整欣賞故事的時候,由于孩子閱讀的機會較少,所以孩子對故事的.結局猜測的不多,缺乏一種文學的想象能力,這時教師的語言引導在多些也許會更好,例如:有誰是住在洞里的?掉下去會不會有驚喜呢?等等,把孩子的思維引一引。在續(xù)編故事前出示的生活中的常見圖標,對幼兒在續(xù)編過程中沒有起到提示作用,反而限制了幼兒的思維。
《散步》的教學反思 篇2
這節(jié)課以“畫面”為導線,展示了五幅畫面:“親吻”“燈下”“散步”“三代”“三代(臧克家的詩)”使整個課堂的容量充足,學生們無不浸入到這濃濃的親情中去感受親情的溫暖與魅力。其中“后三幅畫”都是以文字來呈現(xiàn)的,教師以“散步”為主,以“三代”與“三代(詩)”為比較與拓展,較好地挖掘了教材,讓學生在比較中學會了寫作更重要的是學會了欣賞美。教師的組織恰到好處,于能導處才導,于不用導處決不干預學生的思維及他們自己部的合作探究,充分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的自主活動。教師將自己置于學生之地位,拉近了師生間的關系,作為一個參與者來與同學們共同欣賞了這五幅畫面,也是組成“合作”的一個成員,為這節(jié)課留下了一道永遠亮麗的“教”姿之景。整堂課老師沒發(fā)一個問題,這也是一個亮點,充分展現(xiàn)了變“講堂”為“學堂”的'新課改理念。同時,板書設計與幼燈片所示的兩幅畫形成了相互的連接與照應。聽完此課,感覺就是進入了一個畫的世界,趣味性增強了。同學們把身邊的“距離”家庭擺了出來,使他們自己明白了文章寫作的另一個目的。同學們在課堂上展示自己的獨到的思維以及評說能力,也是這節(jié)課的呈彩之處。
《散步》的教學反思 篇3
雖然,這節(jié)課有設計合理之處,但綜觀整個教學過程,還是有很多考慮不周全和組織不完善的地方,值得認真地反思。
首先,應該在創(chuàng)設課堂氛圍上做得更細致一些。在學生朗讀課文的時候,應當配以恰到好處的音樂,在學生寫作祝福短信時也應當如此,這樣,更有助于學生的情感體驗。
其次,應盡可能地調動大多數(shù)學生參與。在描繪圖畫的口語交際練習中,由于時間關系只請了兩位同學,讓學生們留下了遺憾。在討論發(fā)言時,也存在這樣的情況。
再有就是課堂上及時的點評還有待加強。在學生朗讀自己所寫的`祝福短信后,除了帶領其他學生鼓掌之外,一般就只說了“真好”、“很好”等簡單的話,很少去針對那些好的句子和詞語加以及時的品析,這還需要我在以后的課堂上多多改進,在學習中多多積累。
總之,這堂課對我自身來說是一種鍛煉,也是對課堂教學的一種檢驗。希望在不斷地深入思考、反思自我的基礎上,自己的實踐經(jīng)驗會越來越豐富,有效地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做好教書育人工作。
《散步》的教學反思 篇4
這次開市級公開課,從備課到摩課再到最后上課,整個過程我領悟了很多,應該說對自己的語文教學有了更深的認識。我很高興地知道了以后要怎么來設計一堂課的環(huán)節(jié),怎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怎么更好地設計板書等等。
在這節(jié)課中,我覺得做的比較好的有以下幾點:
1.思路清晰,聲音清亮。整堂課上下來比較順。
2.板書設計新穎,以愛心來串起一家人。以后的課堂我也應多這樣。
3.比較閱讀的教法能夠調動學生積極思考,兩篇文章一起比較,也更容易得出一些寫作的方法。由此遷移到寫作指導上,較為自然。
4.學生聽課很認真,配合度較高。
5.歌唱家人間溫馨幸福的音樂,帶動了課堂的氣氛。
6.預設目標都有完成,時間的把握比較準確。
7.最后讓學生把課文帶回去與家長一起品讀,這是臨時起意,是比較好的一個想法。與家長一起閱讀,可能會讓學生獲得更多更深的體會。
需要改進的主要有以下幾點:
1.兩篇文章在進行對比時,沒有做比較閱讀前指導,結束后也沒有歸納。這類比較閱讀之前做過好幾次,我以為學生都掌握了方法,就沒有再指導歸納,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反復繞圈,說明閱讀前的指導還是很有必要的。
2.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較多,以致在比較閱讀時,給學生的時間不夠,沒有做到深入挖掘文本。
3.細節(jié)描寫與語言描寫、動作描寫沒有很好地區(qū)分,混為一談了。
4.環(huán)節(jié)銜接緊湊,整節(jié)課都在老師的把控之中。這在以前我的理解中是好的,而開課后,我意識到這同樣束縛了學生的`思維。應當放開膽讓學生自由地去解讀、去發(fā)揮。作為公開課,我還不敢這樣嘗試,我想在以后的課堂中可以多一些這種嘗試,把課堂真正交給學生。
5.環(huán)節(jié)間的過渡性語句比較生硬,這個可能是我的弱項,我得在這方面多花功夫,爭取做得更好。
6.最后的朗讀是臨時加上去的,所以音樂沒配好。我應該在課前考慮到種種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以后要注意。
7.在講完本課標題的好處后,應歸納下標題設置的好處,跟考題結合起來。
最后感謝各位來聽評課的老師,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見,給了我很大的幫助。以后我一定會在教學上更多用心,爭取在語文教學中少些遺憾!
《散步》的教學反思 篇5
在教學《散步》這篇文章時,圍繞“親情”,我設計了5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細讀課文,感悟親情;拓展閱讀,品味親情;七嘴八舌,談論親情;動情落筆,抒寫親情;言行一致,親情行動。在最初的設計中,我.計劃用20分鐘時間來完成其中的重點步驟:細讀課文,感悟親情。本以為應該能突出重點,但是由于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得過多,一節(jié)課總共只有40分鐘,,分配到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時間就相對有限。而教學設計預計的時間也僅僅是理論上的時間。
在教學過程中,本該聽讀課文兩遍只聽了一遍。在提出“找出你認為最能表現(xiàn)濃濃親情的句子”這個要求以后,留給學生自己閱讀的時間不夠充分。因此在學生討論時,就只能說出“這句話表現(xiàn)了濃濃親情”,或“這個句子表現(xiàn)了家庭的和睦溫馨”。表面上看,學生似乎已經(jīng)感悟到了親情,可是仔細深入的思考,就會發(fā)現(xiàn)學生的收獲甚微:他們沒有對課文的語言進行反復的品味,無法真正體會到課文在平凡小事上、生活細節(jié)中表現(xiàn)出來的濃濃親情。即使有一些感悟,也僅僅的概念性的東西,沒有深入到內(nèi)心,沒有引起他們對生活的思考。而老師在指導時也比較粗略,,特別是沒有利用朗讀來體會課文的.情感。因此即使在后面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學生談論親情時熱淚盈眶,但總體感覺仍就比較膚淺。
由此,我體會到一點:在課堂教學中,拓展性延伸必須根據(jù)對課文的深刻領悟。我在重新設計案例時,就縮減了教學環(huán)節(jié),保證了品讀課文的時間,加強了對課文朗讀的指導,從而讓學生能更從容的在課文中深刻領悟到濃濃的親情。然后再引申到課外,聯(lián)系實際,引導學生體會自己生活細節(jié)中感受到的親情和愛,從而培養(yǎng)他們珍惜親情的意識和情感,并促使他們?yōu)榻ㄔO親情付諸行動。
《散步》的教學反思 篇6
《散步》這節(jié)課雖然講完了,但這節(jié)課留給我的求索卻遠遠沒有結束,它促人奮進,促人深思,使人產(chǎn)生許多感慨,F(xiàn)在靜下心來反思這節(jié)課,既有設計的合理之處,又有不盡如人意之處,現(xiàn)將它們總結如下:
《散步》是七年級上冊的一篇體現(xiàn)著濃濃親情的課文,文章記敘了一家三代四口人在野外散步的“生活細節(jié)”,表現(xiàn)出一家人之間的互敬互愛的真摯感情,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tǒng)美德。在傳統(tǒng)觀念逐漸淡化的今天,這一課更顯出他的教育性。七年級的學生正處于發(fā)展獨立思維的重要階段,他們的主動性和求知欲都已大大提高,不再喜歡被動地接受知識,已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但同時缺乏良好的觀察生活的品質,對生活缺少體驗,而且由于受社會上許多不良因素影響和家庭的誤導,許多學生沒有形成正確的家庭道德倫理準則。因此,我想通過通過朗讀、小組討論、揣摩鑒賞引導學生去自讀自悟,運用自主探究的方法學習,從中體會課文濃濃的親情,并從中感悟出正確的家庭倫理道德準則。
在教學方法上,我選用朗讀法,將朗讀作為主線貫穿整個課堂教學,讓學生在朗讀中進入課文,在理解課文的同時反復吟誦,最終用朗讀表達出自己對作品的感悟,對親情的感悟。在突破教學重難點時,我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結合的方法抓住關鍵語句、反復咀嚼,從而領悟平易樸實的文字下深長的意味。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運用課內(nèi)外結合的方法,以外促內(nèi),以內(nèi)促外深入理解文本體察生活,將自己的獨特體驗表達出來。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同學們自由選擇課文內(nèi)容(可以是一個段落,也可以是一句話,只要讀出感情),選擇幾名同學讀,其他同學點評,教師在此基礎上適當指導,讓學生在活動中體味課文的語言沒和內(nèi)涵美。例如:
在品讀環(huán)節(jié)中,課文第三段中的語句“今年的春天來的太遲,太遲了,有些老人挺不住”。學生通過閱讀理解到第二個“太遲了”要重讀,以此表現(xiàn)作者對春天的渴望之情,其實這句話中還有對春天的埋怨之情;“有些老人挺不住”這句時,學生都重讀了“挺”字,像是在喊口號,我指出這句話的言外之意是有些老人去世了,所以朗讀時雖是重音,但應該輕讀。怎樣做才是重音輕讀,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如果這時我示范朗讀一下,讀出重音輕讀的韻味,一字一句讀的緩慢而低沉,字字有聲,聲聲有情,這樣不但可以起到感染學生作用,更能激發(fā)了學生試讀的欲望,這時再讓學生試讀,最后再齊讀,這樣的取得的`效果會更好。
在研讀過程中,語句“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我和妻子都是慢慢的,穩(wěn)穩(wěn)的,走的很仔細,好象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教學中我引導學生重讀“蹲”“背”“也”等詞以及“我和妻子都是慢慢的,穩(wěn)穩(wěn)的,走的很仔細”語句,突出我與妻子心甘情愿,主動承擔責任的使命感。并進行示范朗讀,以促進學生的理解,感悟,相信我的緩慢而低沉的一字一句的示范朗讀,以及停頓,輕重,緩急,語氣上的示范朗讀都會起到感染學生的作用,激發(fā)了學生試讀的欲望,這時再讓學生試讀,最后再齊讀。這樣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感悟很深,朗讀的效果也不錯。
教學思路:以“親情”為線索,按照“感受親情”——“感悟親情”——“感念親情”——“感恩親情”的教學思路,讓學生體驗親情的珍貴與美好。
這節(jié)課就三維目標來說完成的很好,學生不但能體會到尊老愛幼的主題,還能領悟到中年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這是我沒有預見到的,對于難點的突破而也很順利。可見學生的獨立思維能力很強,挖掘的潛力也很大。
教學藝術是不完美的藝術,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還存在很多不足:
1.課時設想不太充分,各種情況考慮的不太足,以至于時間把握不太好,沒能在設想時間內(nèi)完成教學任務。
2.是學生的競爭機制沒有有效的發(fā)揮,比如小組打分不及時,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積極性。這可能是我在實行課改上的一個缺失。
3.學生在談感想時,很多同學語言蒼白,不夠深刻。鑒于此,我以后的工作有了方向。
總之,在這節(jié)課中,我有過很多“錯過”但我會認真品味它,盡可能的不讓它成為“過錯”。針對教學情況對本節(jié)課有如下思考:
1.緊緊突出課堂主題——運用以讀帶悟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活動的有效性。
閱讀是語文課程中極其重要的學習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是《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的課程目標之一!渡⒉健肥且黄馁|兼美的文章,行文活潑流暢,語言頗具層次美、節(jié)奏美、形象美,是進行朗讀節(jié)奏訓練的優(yōu)美文章。因此我在設計這節(jié)課時,突出了運用“以讀帶悟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活動的有效性這個小專題”,以讀貫穿全節(jié)課,從一開始的師生互助配樂朗讀到瀏覽課文,品讀情感和景物之美、研讀主旨。
2.注意切入點選擇——周密,教學思路清晰。
切入點使整個朗讀教學環(huán)節(jié)目的明確,思路清晰,課堂效果極為明顯,學生在美讀的過程中的優(yōu)秀表現(xiàn)就是證明。
3.在朗讀指導中教師要做適當?shù)氖痉独首x,不可僅僅依靠多媒體教學手段,要讓學生有教師語言的潛移默化。
4.要注意調動全體學生參與,使大多數(shù)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教師不但要適當?shù)膭?chuàng)設情景,創(chuàng)設氣氛讓學生愿讀,樂讀,爭讀;更應該為不同水平的學生提供展示平臺。因此朗讀教學中也應體現(xiàn)層次性。讓他們讀的盡興,讀出文章的意韻,讓學生多一份參與的積極性,多一些課堂上被關注的機會,多一些訓練的次數(shù),多一些單獨指導的時間,多一些成功的喜悅,提高他們的朗讀的積極性和參與課堂的激情,不僅能提高他們的朗讀能力,更促進了他們對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教學是一門較深厚的藝術,我們需要不斷地去探索、反思,才能不斷進步,從而使自己教學之路走得更長、更好、更有意義。
《散步》的教學反思 篇7
當科組長把上一節(jié)精品課程課的任務交給我時,我心里是很沒底的,作為一個新老師,對于平常上公開課都沒十足的把握,更何況是采用一種我從來沒嘗試過的教學模式——“學生講課”。但是為了完成任務,同時也是鍛煉自己,我還是接受了。盡管由于準備的時間短,來不及充分的時間給學生適應這中模式,加之小老師的素質差異,在上課過程中出現(xiàn)了緊張的情況,因而課后的結果并不能讓我滿意,但是我還是從中收獲了很多。
散文《散步》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當代千字美文,在看似尋常的一次家庭散步中,涉及了中年人在生命延續(xù)過程中的承前啟后的作用,涉及了尊老愛幼這一亙古常新的倫理問題,還有如何享受家庭親情等。七年級的學生正處于發(fā)展獨立思維的重要階段,他們的主動性和求知欲都已大大提高,不再喜歡被動地接受知識,已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但同時缺乏良好的觀察生活的品質,對生活缺少體驗,對散文知識的了解更少,而且由于受社會上許多不良因素影響和家庭的誤導,許多學生沒有形成正確的家庭道德倫理準則。因此如何在“學生講課”的模式下,讓初一的學生在學習本文時明白中年人所處的重要的地位,體會課文濃濃的親情,并從中感悟出正確的家庭倫理道德準則,是擺在我面前的一個大難題。
為此下來我仔細的閱讀了文本,查閱了很多相關的資料,對文章內(nèi)涵的把握基本上沒有了問題,但是如何通過小老師的嘴讓學生逐漸理解更深層次的.內(nèi)容又是一個大大的難題,為此,我先和幾個小老師在寬松的環(huán)境下進行了平等的合作和探究。當時的效果還不錯,在我的引導下,他們都對本文有了深層次的理解。其中有個小老師說“以前還認為當老師很容易,現(xiàn)在真正要讓自己當老師時才發(fā)現(xiàn)有這么多東西要準備”,這也算是一個意外的收獲吧,只是這次小老師的人數(shù)稍顯少了一點,以后可以嘗試分組,讓每一組的同學準備輪流講課,這樣對于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以及對語文這門科目的整體了解會有很大的幫助。
然而我忽略了一點,即小老師的表達能力,雖然我挑的這幾位都是語文成績不錯的,對文章有比較深刻理解的學生,但是畢竟要讓他們把他們所理解的東西通過一個一個問題有條理地去引導學生,這方面還是欠缺很多。另外,對于同學們的回答,小老師都沒有很好的評價和引導,只是匆匆表揚而過,這也是一個問題,留待以后解決。
這次課后,我總在想,以前我像一個“救世主”,給學生知識,給學生力量,給學生關愛,引導他們?nèi)淞⒄_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學生面前我永遠是正義的、強大的、樂觀而豁達的,我因學生的崇拜和尊敬而滿足。但我也深感失落和孤獨,因為這份驕傲是不真實的,F(xiàn)在,我和我的學生一起備課,一起想辦法,一起渡難關,真正去關注語文和生活的關系。雖然有時我也很“無知”,難免臉紅尷尬,但我卻倍感真實而輕松,因為我在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覺得生活是多么美好,生命是多么可貴。我感謝新課程,感謝《散步》,感謝學生,感謝一切因愛而變得快樂而美好的事物。
《散步》的教學反思 篇8
《散步》是一篇歌頌親情的文章,子女對長輩的敬愛、長輩對兒孫的疼愛、濃濃的親情流淌于文章的字里行間。親情是人間永恒的主題,最能打動人心。本文文本短小,寫身邊小事、訴心中真情,學生們讀起來并無難度。
通過對文本的解讀,結合學生的學情和本單元教學主體,我將文章主旨定位于表現(xiàn)濃濃的親情。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來體會文中的那份濃濃親情,從而激發(fā)學生去感悟親情,擁抱親情,珍愛親情,創(chuàng)造親情。培養(yǎng)學生尊老愛幼、珍愛親情、創(chuàng)造親情的情感。另外,通過品味揣摩文本中能體現(xiàn)三代人濃濃親情的語句,體味三代人互相體諒、互相摯愛的樸實純真的親情。
首先,我要求學生自己預習課文,并動手查閱工具書弄清讀音。讓學生在白板上展示結果,找人改錯,領讀,齊讀。通過引導學生對主旨句的準確理解,并結合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來體驗親情的美好和珍貴。重點扣住這幾個問題:
、僭谏⒉竭^程中“分歧”是怎樣解決的?“我”為什么感到責任的重大?通過這件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②“我”和妻子是如何背著母親、兒子走過那條小路的?如何理解說“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劢Y合親身經(jīng)歷談談你體會到的濃濃的親情,并說說如何去呵護這份親情?在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對最后一句“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崩斫夂苡须y度。
在這一課的教學中,不足之處是,和學生的互動比較少,大多數(shù)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在以后的教學中還應多設計一些互動環(huán)節(jié)。
《散步》的教學反思 篇9
對于親情,很多洋浦的學生不太注重,這或許與地方風俗有關,而今天學習《散步》是一篇情濃境美的文章,也是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作者在文章中記敘了一家三代野外散步的生活情景,表現(xiàn)出一家人之間的互敬互愛的真摯感情,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tǒng)美德;因此我希望能夠通過今天的學習讓學生真正懂得親情,學會感恩。同時,也以其清新淡雅的語言營造出了一種春意盎然、家庭和和美美的意境。
本來一開始我想《散步》這篇課文應以自主、探索、合作的學習方式,但考慮到七年級學生的水平以及本地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此我還是以點撥的方式進行文本解讀,我也思索著是否向以前一樣以教師的講授為主,通過字、詞、句、段的講析,品味《散步》優(yōu)雅樸實而內(nèi)蘊豐富的語言為重點,使學生在學習中獲取獨特的生命的感悟,我認為這正好體現(xiàn)語文教學的工具性與人文性所在。所以我們應該把課堂還給學生。應該以教會學生質疑為目標的基本教學設計方向,所以在這堂課我采取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進行解讀文本。
在教學設計中,我有針對性設計三個環(huán)節(jié):首先,“寫什么”針對課文內(nèi)容提問,學會從概括段落、辨析人物、歸納事件提出細節(jié)問題。其次,“為什么寫”針對課文的主題提問,學會通過對字、詞、句、段的品析,體會文章的語言和情感;“怎樣寫”針對文章的寫作手法提問。課堂上上還讓學生談談學習這篇課文的感受,學到什么,有什么啟發(fā),用這樣的問題設計讓學生把握主題,課后,我認真分析學生的“問題”作業(yè),多數(shù)同學基本都學會如何有針對性提出問題,但依舊缺乏有創(chuàng)造性的問題?磥,改變學生學習習慣不是一節(jié)課能解決,這是一場持久戰(zhàn)。
反思這堂課,我更深體會到孔子所言:學而不思則罔。學起與思,思源與疑。教學中引導學生質疑到釋疑是思維練習的基本手段,讓每一位學生學會自己學習,積極參與學習過程,主動地獲取知識和技能,這才能真正落實自主學習的`理念。我們平時的課堂往往是教師的“一言堂”,教師按照自己對教材的理解、自己的思路設計問題,學生不過是按部就班的回答這些問題。學生在這種接受性的學習中,長期沒有疑問可質,對什么結論都深信不疑,慢慢也就失去了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要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學會質疑,成為課堂教學過程的創(chuàng)造者;當然假如一味讓學生質疑,學生由于受知識的局限,往往提不出什么有價值的問題,或提出的問題會偏離主題。所以在放手之前,需教會他們科學的、有效的、創(chuàng)造性的質疑方法。通過學習本篇文章,讓學生學習到如何享受親情、尊老愛幼,使學生感受人生的責任及親情的可貴,這也是我們學習的目的。
《散步》的教學反思 篇10
在課堂上,不僅要重視對文本的細讀,還要重視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更要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在分析“為什么作者要用‘摸摸’而不用一個‘摸’字”時,學生很自然地回答出“不能”,但是卻說不出理由來。我采用的方法,仍然是“換”,但是這次是在“減一減”的基礎上進行的!昂,我們一起來感受下這兩句話范例的差別,老師拍了XX同學的肩膀,和老師拍拍XX同學的.肩膀”,我邊說邊走到某生的身邊,作出相應的動作。學生笑了。這樣一來,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生就很容易感知“拍拍”比“拍”動作更為輕柔,在輕柔中帶有絲絲的愛憐。自然,“摸摸”與“摸”的比較就不言而喻了。
此外,我的公開課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可能由于自己緊張的關系,放過了學生許多精彩的回答,組內(nèi)老師給我評價的時候,也提到了這一點,說我比較欠缺追問意識。當然,還有自己覺得很遺憾的是,沒有把握好,雖然朗讀的環(huán)節(jié)設計較好,但是,卻被我浪費了,挖掘主題的力度不夠。在主題的把握上,主要問題的設計,羅老師也給了我提醒和幫助。希望自己在接下來的教學中,能繼續(xù)踏踏實實,有所進步,不辜負語文組老師對我的期望和幫助。
《散步》的教學反思 篇11
根據(jù)學校的要求上新課前要用導學案引導學生提前獨自學習。做導學案前,我對課文內(nèi)容、理解的重點難點做了很全面的分析,花了兩個晚上才把導學案做出來了。導學案分兩部分:第一部分引導學生閱讀課文,第二部分質疑有聲,需要學生對課文進行深入的思考,并提出自己的問題。
老實說,我對學生沒有多大的把握,我不知道他們能不能達到我預設的教學目的。在檢查導學案時,我很驚喜,因為在質疑有聲這個部分,學生的問題基本上都是課文重點或者難點的地方:比如對兩段景物描寫的作用分析,對文章最后一段的分析(這是文章的中心)等等。
我對這些問題做了充分的準備,預備他們答不出來,親自出馬以顯示老師的地位。
可是沒有想到,在小組討論后他們把每一道題都探究的非常到位,并且不少學生的理解符合文本又很有自己的個性?梢哉f對問題的理解分析非常準確深刻。
比如譚小雨就談到對文句“整個世界”理解,她認為現(xiàn)在很多人的生活世界里只有金錢名譽地位,他們勾心斗角,沒有兄弟姐妹之情沒有孝順之心沒有夫妻之情更有甚者不撫養(yǎng)子女。而文中的我的世界里卻有這么和諧溫暖的家庭,他重視愛母親兒子妻子,他重視親情,所以“我”很了不起。還有同學質疑文中的孫子的行為,他認為孫子肯定應該知道奶奶生病了,他應該順從奶奶走大路。
討論后又有同學質疑文中“我”處理問題的方式,他覺得“在到底走大路還是走小路”的'分歧前,“我”不應該擅作主張,我完全可以跟孫子溝通:奶奶生病了,我們應該照顧奶奶。而文中的“我”完全是一個大男子主義的典型,媽媽聽我的,妻子聽我的,兒子聽我的。所以解決分歧時,“我”一個人說了算。如果有了溝通就會更加和諧,而且這樣既是抓住了教育的一個契機,也告訴我們家庭出現(xiàn)了矛盾有了分歧,應該依靠相互的理解和溝通來解決,而不是家長一方的主觀愿望。這是文章的敗筆。
學生能夠這樣深入的理解文章,并大膽提出自己的個性化的創(chuàng)意的理解,這在我的意料之外。我第一次覺得上語文課做語文老師原來也可以這樣的常興奮和激動,當然我也感覺到了壓力。不過有壓力才有動力,有動力才會大踏步的前進。我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一定要認真認真的備好每一節(jié)課,否則就不會有進步,否則就要落在學生之后了。
《散步》的教學反思 篇12
這一周,學校安排同課異構,我們年級報的篇目是自讀課文《散步》。同課異構前幾年在南方一些名校很是火爆,似乎也起到了一些作用。但是近幾年由于一些教學專家和一線老師的質疑,這種教研模式漸漸的退了潮。去年聽余映潮老師的講座,他對同課異構就頗有微詞。余老師認為教學是個人行為,與其搞什么同課異構,還不如靜下心來搞一課多案。畢竟別人的東西只適合別人,矛盾的特殊性決定了你無法拷貝別人的教學模式。我當時對余老師的觀點還體會不深,這次親自參與同課異構,對他的觀點有了更深的體會。我也開始理解余老師的良苦用心。
同課異構,顧名思義,同樣的教學內(nèi)容,由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來教,以期尋求最佳的講授模式和最佳的教學效果。這是一種開放式的教學模式,有利于相互學習。面對同樣的教學材料,每一個老師的理解角度和處理方式都有所不同。尤其是語文課,對同樣的課文,每一個老師的解讀方式都有所區(qū)別,教學重難點的確定也多少有些出入。
這次我們講的是一篇現(xiàn)代散文《散步》,八個老師參與同課異構,每一個人的處理文章內(nèi)容的方式都不一樣。聽完別人的講述,我感覺如入迷宮,完全迷失了自我。有的老師多媒體課件極為絢麗,有的老師的板書頗為精彩,也有的老師的點撥入情入理。以下我分別來談各個環(huán)節(jié)給我的印象:
首先來說導入。在這幾課中,我對其中一位同事的導入感受很深。他以自身的生活經(jīng)歷來切入對散文的講述,顯得水到渠成,不著痕跡。課文的.導入是一門很深的學問,有些人舍本逐末,把導入設計得天花亂墜,讓人眼花繚亂,他們的導入在語言的泥沼中愈陷愈深;有些人開門見山,丟掉了導入,大刀闊斧,直面主題,他們的講授過于生硬,讓學生疲于應對;有些人巧妙化用所學知識,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將新舊知識巧妙的貫通,讓學生喜聞樂見。而這一次幾位老師的導入基本上都拒絕了生硬與死板,尤其是我所提到的這位男老師,他在聯(lián)系自身生活經(jīng)歷的同時更是將很多歷史名人的散步巧妙的引入到他的導語設計中來。如:“散步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是一件很愜意的事情。如果沒有蘇軾的散步,就不會有《記承天寺夜游》;如果沒有朱自清的散步,就不有《荷塘月色》;如果沒有莫懷戚的散步,也就沒有今天我們要學的《散步》!边@是多么富有智慧的知識整合,學生在老師營造的詩一樣的語境中走進新課,其樂融融。
接下來說對文章主題的確定。這一課是一篇書寫親情的美文,文中人少事小,卻意味雋永,可讀性極強,歷來是中學語文課本中的學習散文的范文。關于這篇美文的主題,歷來有三種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這一課的主題是對孝道的歌頌與弘揚;第二種觀點認為這一課的主題是歌頌尊老愛幼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第三種觀點認為這一刻的主題是對生命的贊頌和珍重。這次講課,幾位老師基本上都把文章的主題落到了對尊老愛幼這一傳統(tǒng)美德的贊頌,還有幾位老師把主題確定為中年人在一個家庭中所負的重要責任,而對文章中流露出來的對生命的贊頌和珍重卻幾乎沒有涉及。這給我們思考本課的解讀渠道又多了一些借鑒。
另外,對教學重難點的確定也大相徑庭。有人以這一課為材料,教學生如何在寫作中正確運用以小見大的寫作手法,如何正確運用細節(jié)描寫;有人將這一課與這一單元其他篇目進行比較,對課文中出現(xiàn)的獨到的寫作手法進行梳理;而更多的是引導學生感受課文中濃濃的親情美和獨具匠心的語言美。這可以說是兩種流派,前者直接與中考對接,課堂就是考前訓練營,課文成了一些生硬的語文知識的拼圖。而后者雖努力給學生以精神的濡養(yǎng),但是卻與應試教育背道而馳,學生的成績自然不見起色。這真是語文教學的一個永遠的痛呀。
我該犧牲語文的魅力去迎合應試的嫵媚,還是在夾縫中尋求語文教學的春天,這實在是我應該正確面對,冷靜思考的大問題。
《散步》的教學反思 篇13
《散步》是一篇清新優(yōu)美的散文,文章記敘了一家三代野外散步的“生活細節(jié)”,表現(xiàn)出一家人之間的互敬互愛的真摯感情,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tǒng)美德。
這單元的學習要求是要在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注意語言的積累和借鑒,并學習朗讀和圈點勾畫;同時,還要結合自己的生活實踐,體會家庭、親情、友情的含義,做一個有孝心、有愛心的好少年。
初一的學生,正處于發(fā)展獨立思維的重要階段,他們的主動性和求知欲都已大大提高,不再喜歡被動地接受知識,已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針對學生的這一特點,結合本單元的整體要求,在課堂教學中,我以“你最喜歡文中的那個人物,為什么?從這篇文章中你看到一個什么樣的家庭?”為切入點,引導學生自讀感悟,圈點勾畫,小組合作探究,課堂討論交流,體會課文濃濃的親情,感受一家人的互敬互愛,相體諒。
在引導學生正確領會文章主題的基礎上,我又引導學生誦讀《三代》和《北風乍起時》,進一步感受親情的偉大可貴。
但是,由于課堂內(nèi)容設計太多,沒能引導學生很好的品味、學習本文的語言美,非常遺憾。
《散步》的教學反思 篇14
《散步》這篇文章寫了一家三代四口人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的事情。散步本就是一件極其平常的家庭小事,在散步的過程中老人和小孩發(fā)生分歧也很正常,但是作者卻能夠從中發(fā)現(xiàn)一家人和諧溫馨的美好情感,并由此推及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tǒng)美德。而在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這一美德在有些人的身上卻越來越模糊了,甚至在某些人的身上已經(jīng)得不到體現(xiàn)了。這是一個嚴峻的問題。尊老愛幼,人人有責,構建和諧社會,人人有責。對我們當代中學生來說,則要以自身的行動,一起承擔扭轉不良社會風氣的責任。小手牽大手,最終在全社會形成尊老愛幼的淳樸民風。這就是我在這一堂課上要讓學生明白的道理。
“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語文教學中,同一篇課文,同一個人物形象,學生理解起來卻是各式各樣的。而學生是閱讀的主體,閱讀的意義就在于,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以已有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為基礎,生成自己的閱讀體驗。而只有老師真正讀懂了課文,深入而全面的把握文了章的情感與價值,放開了思維,學生才有可能發(fā)揮它們的自主性與合作性。這樣,新課標所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才會真正落到實處。
所以,我深刻地感受到,關注文本,研究教材,是備課的基礎,脫離了這一基礎,教學就會顯得蒼白無力。所以在自身素質上,我認為應該多讀書,多積累,不斷充實自己的`頭腦,這樣才能為有效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暗赂邽閹,身正為范”,我還要注意提高自己的人文素養(yǎng),否則教學就是沒有價值的,沒有生命力的。
為了上這堂課,我花了大量的時間和心血,本以為已經(jīng)做得不錯了,但在上課的過程中還是出現(xiàn)了問題。比如漏掉了自己要講的某個內(nèi)容,比如不能按預想的煽動學生的激情。我不能不感嘆:學無止境!要把課上好上精彩,讓絕大多數(shù)學生有所收獲,太難了。但是,我告訴自己,不能停下追求的腳步。人應該活到老學到老,更何況,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大量汲取知識,增加精神的營養(yǎng),萬一誤導了一個又個的靈魂,那可怎么辦呢?那樣的話,一輩子都不會安心的。
教學之路還很漫長,在這條路上,會有鮮花滿地也會有荊棘叢生。無論如何,我都不能停下腳步,因為我的目標是路的盡頭,而這一條路似乎永遠沒有盡頭??
這一堂課已成為過去,但它帶給我的卻是無盡的感慨!它激勵我要揚起希望的風帆,才能能把生命之舟駛向成功的彼岸!
《散步》的教學反思 篇15
新一輪課程改革的目標不僅是要改革學生的學習方式,更重要的是要對教師陳舊的教學思想與理念進行一次艱苦的蛻變,這個蛻變不僅是外表形式上的,更是思想深處上質的飛躍。
古人說:“畫虎畫皮難畫骨”,自主、探索、合作的學習方式不能只是形似,更要神到。那么如何神到呢?
這堂課上,學生小組討論熱烈,同學們的參入意識強,發(fā)言踴躍,回答老師不僅給予了肯定,整節(jié)課圍繞它進行,而且在本課結束的時候,聯(lián)系生活,談生活。學生們更是夸夸其談,把自己所感受的親情,用優(yōu)美的語言表達出來。
通過這篇課文的講授,使我感受到教師應有獨特的個人閱讀體驗和獨立的.思維習慣。語文課本中的課文有導讀,有教參評點,有各種輔助參考資料。但作為教師要勇于打破這些先入為主的框框,第一個身份應是一個普通的閱讀者。要獨立自主地閱讀文章,注意從三個維度尤其是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方面體味文章的獨特內(nèi)涵,把握作品的意義和價值。通過對作者人生經(jīng)歷與寫作經(jīng)歷,以及作者寫作的人文背景的研究,獨立思維,在自己的心目中得出獨特的閱讀體驗。
《散步》的教學反思 篇16
《散步》一文作者莫懷戚,文章通過生活中,最平常的散步,來表現(xiàn),家庭的和睦、美滿。以及中國人的家庭倫理,即以孝為先!耙磺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語文教學中,同一篇課文,同一個人物形象,學生的理解往往是各式各樣的。而學生是閱讀的主體,課文的意義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已有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為基礎生成的。那么也就是說,只有教師真正讀懂了課文,放開了思維,學生才可能真正發(fā)揮自主性、合作性,新課標積極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才會真正落到實處。
第二點就是正確對待教學參考資料的問題。無可否認,教學參考資料給我們的教學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大大節(jié)省了我們查閱資料的時間,幫助我們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以及相關資料的補充。但我們應當高度注意的是,既是參考就不能是標準,不能是唯一,不能是實際教學的指揮棒,更不能將之奉為神明,受到它已成定論的文字的擺弄,而疏于對文章本身的獨立思維。正確運用教學參考資料,應是在教師深入而全面地把握了文章情感和價值,體味出作品甚至于是作家的人文觀念和人文精神后,有選擇地使用,見解不同或是考慮不周的地方,進一步的思考,觸發(fā)新思維,得到新教訓,也可以對教學參考資料的使用內(nèi)容提出預設,再考慮教學,引導、組織學生自主、合作地進行探究也就水到渠成。
教師也應培養(yǎng)人文精神。新課標重點強調了對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提高和自主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深透一點看,也就是說教師如果少有人文意識.人文修養(yǎng)教養(yǎng).人文理念,不能做到知識文化修養(yǎng)上的與時俱進,怎么來注重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提高和自主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因而新世紀的教師,特別是語文教師應當更廣泛地吸取人文文化中的精髓,不是單學科的,而應是多學科的網(wǎng)絡化的吸收,更深刻地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多樣性文化的融會貫通,豐富自身的文化積淀和文化內(nèi)涵,使自己在新的時空觀中獲得更清晰的時空感和條理感,這樣就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認識觀,價值觀。老師內(nèi)心知識與內(nèi)心精神的不斷豐盈,就會以寬容博大的胸懷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就會“潤物細無聲”地用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感染學生的精神領域,自然增長他們的人文素養(yǎng)。
《散步》的教學反思 篇17
《散步》是當代作家莫懷戚的一篇優(yōu)美散文,它篇幅短小,語言雋永,但又情意濃濃。主要通過寫一家三代四口人外出散步的經(jīng)過,表達了濃濃親情以及強烈的生活責任感。文章雖只有580字,讀來卻意蘊深長,讓人回味無窮。所以歷來受到語文老師的青睞,也常常成為語文老師上公開課的選擇對象。
打算上《散步》一課時,其實一直在猶豫:那么多人上過這篇課文,包括我本人也在幾年前作為公開課上過,怎樣才能上出新意呢?于是,我仔細閱讀了單元提示及課文,課文文字較少,且內(nèi)容簡單,編者的要求也不高。當我讀到課后練習題時,引起了我的注意。課后一共設置了三道題目:一是為課文該換標題,意在把握課文內(nèi)容;二是研讀課文最后兩句話,意在把握文章的主題;三是比較閱讀作家林文煌的《三代》,意在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及鑒賞能力。于是,一個大膽的思路便形成了,我何不圍繞三個題目來設計教學呢?針對三個題目我設置了讀出畫面、讀出情感、讀出故事三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后來,我又加入讀出感悟的環(huán)節(jié),作為前三個環(huán)節(jié)的補充,從而完成本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
同時,這節(jié)課我還做了一個大膽的嘗試,不讓學生帶課本進教室,更不準帶教輔資料,只準帶新華字典、筆、本子。這樣做的目的`,只想讓孩子們?nèi)ニ伎,而不是做一名搬運工。把資料書上別人整理好的答案搬到書上,然后再進行所謂的交流,這種做法學生獲得的閱讀感悟是極少的,因為,他們根本沒有自己的閱讀體驗,根本沒有去思考。我一直認為,現(xiàn)在的孩子很懶,不是手腳懶,而是大腦懶,不愿多用腦,倒是愿意動手抄,長此以往,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語文能力是提高的很慢很慢的。我也一直認為,學生的語文能力是需要訓練的,朗讀、寫作、交流表達等等,都需要在老師的示范、引導下來訓練提高。當然,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
從學生的表現(xiàn)來看,基本上還是可以的,七年級的小孩畢竟還小,思維、表達的能力還有限。雖然分析膚淺,但有真意;表達生澀,但有真情。我相信,通過長期的熏陶、訓練,他們的閱讀、表達、思考、寫作的能力會得到很大的提高。
《散步》的教學反思 篇18
課后,我反復琢磨著這個教學片斷。這個教學片斷表面看起來好像是師生進行了一場無謂的對話但從這個片斷中更反映出一些更深層次的東西。它之所以得以展現(xiàn)是因為作為教師的我在這堂課中收起了師德的尊嚴,放下了老師的架子,以平等的身分與學生進行交流與勾通。認真傾聽,充分肯定學生那可能是剛剛萌發(fā)的創(chuàng)新火花。學生的那一句:“這個作者真笨”引起了教師的重視,并重學生的獨特感受,抓住這個契機組織學生進行討論,激發(fā)學生暢所欲言,大膽地表達。如果當時為了趕任務,而面對學生的“不遜之言”橫加否定和指責。對于文中的作者“走大路還是小路”想不出一個兩全的`辦法,學生也不理解而教師馬上給出現(xiàn)成的標準答案,同時由于學生也出于對老師所謂的“尊重”,因而他們想不出好辦法也不敢去想。這樣的話我們完全被作者牽著鼻子走。可貴的是學生把問題提出來了,這是一種不迷信文本,積極思考的表現(xiàn)。對于他們敢于、勇于質疑和發(fā)表不同的意見,雖然不是很完美但教師都給予賞識,維護了他們的自尊心和積極性,并及時地解決他們所提出的問題。
說實在的,作為一名有若干年教齡的教師,已經(jīng)形成了太多的思維定勢,以至于難以擺脫常規(guī)思維的束縛,這些主觀、僵化、權威的條條框框,不僅約束著教師自己,還約束了學生主動探究的機會。因此,我們在平時課堂教學中,要摒棄僵化的、唯上、唯師、唯本的觀念。在課堂上多動腦想想,多給機會讓學生進行交流,重視學生那稍縱即逝的思維火花的閃現(xiàn),如果每一堂課都能這樣做,你會驚奇發(fā)現(xiàn)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是多么巨大。這時的課堂會因學生豐富多彩的問題和“弦外之音”而變得精彩。
《散步》的教學反思 篇19
《散步》是作家莫懷戚的—篇洋溢著濃濃親情的美文,是一篇是讓學生通過探索、質疑、討論來理解家庭中的尊老愛幼及生命的生生不息的作品。本節(jié)課的重點就是采取探究自主學習的方法,讓學生掌握課本的基本知識與考試的基本技能,注重過程與方法的培養(yǎng),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情感價值觀的培養(yǎng)——尊老愛幼。
學習這個課例,有兩點感受強烈地觸動著我:一是散文教學要帶領學生走進文本、感悟生活。這篇散文的語言美、意境美、情感美是溢于言表的,課堂教學過程的四個板塊教師都能緊扣文本進行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讓學生通過具體文段語句的.誦讀、思考、聯(lián)想、感悟,披文入情,聯(lián)通生活,觸發(fā)共鳴,幾次在教師的語言表達的設計中一吐為快,酣暢淋漓。這就是文學與生活的溝通,文本形象與學習感悟的溝通,人文性與工具性的溝通。此非形式的淺薄與熱鬧,而是認識的感同與升華。第二點感觸是美文就應當美教。這篇散文是文質兼美的,所以教者就不能簡單粗陋地處理。這節(jié)課的四塊設計都是以優(yōu)美的語言、美好的情感、和諧的節(jié)奏來組織的,學生在豐富動人的開場白中進入學習情境,然后在教師的引導下移步換景似的品味一個個真情場景,學生們一次次誦讀、一次次聯(lián)想、一次次感動,文理、情理、心理達到了高度的感同與升華。美在文本、美在教學過程、美在課堂上的聽說讀寫、美在學生精神上的陶冶與指引。
《散步》的教學反思 篇20
本課課前進行了精心地準備,安排了一整體感知,二朗讀感悟,三美語品悟,將課堂時間留給學生,在完成第一環(huán)節(jié)后,感到還滿意,初讀整體感知,學生簡短的語句概括了本文講了什么事?(一家四口,在春天的田野上散步。)人物,時間,地點,事件均有。
緊接著讓學生說出“你感受到這是一個怎樣的家庭?”(用詞語)學生很踴躍,紛紛舉手:和美、和美、溫馨、尊老愛幼、互相體諒、寬容忍讓,我肯定了同學們的感受,隨后是主體講解“分歧”,解決分歧,所得感悟。(就同學們所說的和美,和睦,溫馨順勢而引。)就是這么溫馨的家庭也有分歧,那么分歧是什么?又是怎樣解決的?從解決的過程中尼感悟到什么?(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很認真地讀書去找尋答案。)這些都不難,很快解決了。但仍是孤立地解讀文本,沒能很好地拓展。第三環(huán)節(jié)是進行語言賞析,在體會語言美的`基礎上感受文中的脈脈親情。
總之,此文環(huán)環(huán)相扣,緩緩流淌,雖沒有跌宕起伏的高潮環(huán)節(jié),但也不失清新之美。別有一般滋味在其中。
【《散步》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散步教學反思01-13
散步教學反思09-08
《散步》教學反思04-21
語文《散步》教學反思08-04
散步教學反思(精選14篇)10-05
散步教學反思(通用20篇)10-05
散步教學設計02-09
《散步》教學設計01-25
七年級語文《散步》教學反思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