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五年級文字的溫度聽課反思
今天去聽五年級的閱讀展示課,老師上的是北師大版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信任》。老師提了一個問題:你從課文中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了人與人之間的互相信任?學生很快找到了相關的句子。老師順著學生的回答板書要點,問了兩個詞語的意思,便算是完成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任務了。過程中,老師還插講了“側面描寫”“首尾呼應”等知識。
我聽得很難受。因為不是她一個人這樣上語文課,有很多老師還在這樣上語文課。這樣的閱讀能培養(yǎng)出什么樣的語文素養(yǎng)?
我們的閱讀課首先是要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興趣,這樣的可能培養(yǎng)起興趣嗎?
我們的閱讀課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這樣的課能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嗎?
作為一篇敘事的文章,如果沒能讓學生與故事產(chǎn)生共鳴,隨之悲喜,那是一件很遺憾的事情。我們的知識要在學生的閱讀過程中滲透,而讓學生樂意學習知識的前提是他們有閱讀的興趣,閱讀的興趣有賴于他們能感受到文字的妙處,使其為之心動神移。
比方說,課文中寫到桃園主人在路旁立的路牌,上面寫著:“桃子——自采——三里路”。備課的時候,我讀到這里,便在默默地揣摩著它的制作者:他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有著一顆什么樣的心。這個路牌很簡潔,很醒目(特點),那是桃園主人為了讓路人注意它,方便看見(目的),他很細心,想得很周到——那是一個真誠的、熱情的邀請呀!于是,這路牌上的文字,讓我感到有著春日一樣的微溫!
從文字的表面讀到文字的背后,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良好語感的途徑之一。我們的語文老師,你在備課的時候好好讀書了嗎?如果你沒有這樣做,又如何去啟迪你的學生們?
從文字的表面讀到文字的背后,需要一定的功力,這不是一朝一日能訓練出來的,假若只是泛泛而讀,沒有老師長期的引導,書讀了也就讀了,沒有好好思考和感受,永遠也無法感受到這個路牌上面的文字的微溫,這書讀得自然索然無味了。久而久之,越讀就越?jīng)]意思,那點靈性也被磨沒了。
【五年級文字的溫度聽課反思】相關文章:
《溫度》教學反思01-24
溫度的教學反思01-06
聽課反思10-12
《溫度》教學反思15篇01-24
《莫高窟》聽課反思08-08
聽課教學反思05-19
督導聽課教學反思10-06
《楊氏之子》的聽課反思04-21
《“貝”的故事》聽課反思03-17
語文聽課教學反思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