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之治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那么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貞觀之治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貞觀之治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唐朝建立、貞觀之治和武則天的統(tǒng)治等基本史實,為進一步學習和掌握唐朝的歷史奠定基礎。
通過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究“貞觀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養(yǎng)學生綜合、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通過引導學生對唐太宗和武則天進行簡單的評價,培養(yǎng)學生初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正確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唐太宗、武則天二帝的開明思想及其開明政策,促進了唐朝的繁榮,從中體會到杰出人物對歷史發(fā)展所起的一定推動作用。
【教材分析】
本課的主題是唐朝第一個盛世——“貞觀之治”。
本課的重點是“貞觀之治”。唐朝是我國歷史上少有的封建盛世。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為鑒的開明思想和政治遠見,在中國封建帝王中是罕見的。唐太宗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于社會的發(fā)展,符合歷史發(fā)展的趨勢,促成了“貞觀之治”的出現(xiàn)。貞觀之治為唐朝進入鼎盛時期——“開元盛世”奠定了基礎。
本課的難點是:如何幫助學生對唐太宗、武則天等歷史人物做出恰當?shù)脑u價。對于初中學,他們評價一個人物,往往會帶有感情色彩,從“好”或“壞”出發(fā),而不能客觀地分析,這就需要教師加以引導,使學生能夠掌握評價歷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即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看他對歷史發(fā)展,尤其是經(jīng)濟發(fā)展所起的作用。
【教學過程】
導入:引導學生回憶隋朝的繁盛,然后思考“為什么如此繁盛的隋朝很快就滅亡了”,使學生理解隋煬帝的殘暴統(tǒng)治,激化了社會各種矛盾,導致農民起義的爆發(fā)。在農民起義過程中,618年,隋煬帝在江都被部將殺死,隋朝滅亡。
一、唐朝的建立(略講)
隋朝太原留守李淵在太原起兵,618年攻占長安,建立唐朝。
時間:618年 開國皇帝:唐高祖 李淵都城:長安
出示《唐朝疆域圖》,強調唐朝長安城的位置。
二、貞觀之治
出示材料:
。圬懹^十八年(644年),太宗]又謂曰:“汝(指太子李治)知舟乎?”對曰:“不知。”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貞觀政要·教戒太子諸王》
學生討論這段話的。含義及從中可以得到的結論:由于唐太宗對君民關系認識較為深刻(認識到人民群眾的'力量),貞觀年間,他的治國政策和措施就是依據(jù)這一思想而制定的。
從政治、經(jīng)濟兩方面歸納唐太宗采取的主要措施(突出房玄齡、杜如晦、魏征三個人物,也可以讓學生講述有關魏征的小故事,加深印象,增強趣味性。)
1、注重總結歷史經(jīng)驗教訓,重視人民群眾的力量;
2、注重發(fā)展生產,減輕人民負擔;
3、崇尚節(jié)儉;
4、任用賢才、虛心納諫。
唐太宗時期,政治比較清明,經(jīng)濟發(fā)展較快,出現(xiàn)繁榮景象,國力逐步強盛。歷史上稱當時的統(tǒng)治為“貞觀之治”。
三、女皇帝武則天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強調)
展示武則天畫像,邊引導學生看圖,邊簡介武則天經(jīng)歷。
重點介紹武則天的統(tǒng)治,主要體現(xiàn)在兩方面:一是重視發(fā)展農業(yè)生產,二是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最后,引用郭沫若對其統(tǒng)治評價的話:“政啟開元,治宏貞觀。”
討論:談談對唐太宗和武則天統(tǒng)治的看法。
小結:唐太宗、武則天都推行了比較開明的政治經(jīng)濟措施,促進唐朝的繁榮強盛,對他們的統(tǒng)治應給予肯定。
作業(yè):課后作業(yè)
貞觀之治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1.了解唐朝建立、貞觀之治等基本史實,思考和探究“貞觀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養(yǎng)學生綜合、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2.知道唐太宗和武則天的統(tǒng)治等基本史實,能對唐太宗和武則天進行簡單的評價。
3.思考和探究,唐太宗、武則天的開明思想及其開明政策對唐朝繁榮的影響,體會杰出人物對歷史發(fā)展所起的推動作用。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貞觀之治”的內容。
理由:唐朝是我國歷史上少有的的封建盛世,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為鑒,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于社會發(fā)展,符合歷史發(fā)展潮流,促成了“貞觀之治”的出現(xiàn),貞觀之治為唐朝進入鼎盛時期奠定了基礎。因此,學生重點掌握這一內容有利于后面的學習和對整個唐朝歷史的認識,有助于對這一時期我國文化在當時乃至現(xiàn)在世界特別是亞洲的重要地位的理解。
教學難點:客觀地評價唐太宗、武則天等歷史人物。
理由:對七年級的學生來說,根據(jù)時代背景,實事求是的評價一位歷史人物有一定的困難,他們往往會帶著感情色彩,單純的從“好”和“壞”出發(fā),不能客觀的分析,這就需要教師的引導。
三、教學策略
課堂是師生互動的雙邊教學的共同體,應將學生置于一種開放、主動、多元化的學習環(huán)境中,給學生創(chuàng)造自主探索,發(fā)展的空間與機會。同時,新課程要求在教學過程中采取多種教學方式,因此,本節(jié)課主要采用分組討論法,自主探究法,多媒體展示法,材料分析法。
四、教學準備(可選)
1.教師準備:查詢最新網(wǎng)絡資料,制作多媒體課件;準備學生要完成的任務素材。
2.學生準備:根據(jù)教材的導學問題自學課文。
五、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教師:回憶一下,我們曾經(jīng)學習過兩個在中國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朝代──秦朝和隋朝,你能簡要的說出它們之間的相同點嗎?
學生:學生約用1分鐘的時間進行回顧,并簡要書寫回答綱要,隨機抽取幾位同學口頭回答教師的提問。
、偻醭瘯r間短,二世而亡;
、谛藿舜笮凸こ蹋
、劢y(tǒng)治殘暴、都被農民起義推翻。
教師過渡:隨著隋朝的滅亡,一個新的王朝建立起來,這就是唐朝,請同學們閱讀課文,標劃知識點。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舊知識,為本課的學習打下基礎,溫故而知新?偨Y隋朝由暴政而滅的歷史教訓中,為唐初政策做鋪墊。
2.唐朝的建立
教師通過多媒體展示《唐朝疆域圖》。
學生:閱讀課文,標劃重要知識點,初步掌握基礎知識。
教師:結合《唐朝疆域圖》強調唐朝建立的時間、開國皇帝以及唐都長安城的位置。
教師過渡:唐朝是我國封建社會的最繁盛時期,至今海外華人還被稱為唐人、華人僑居地點還被稱為唐人街,現(xiàn)在我們就一起學習一下這一繁盛時期的肇造之人──唐太宗。
【設計意圖】作為識記類的目標要求,本身并不存在太大的'難度,盡量利用短平快的方式處理,為以后的重點落實、難點突破贏取充足的時間。
3.初識唐太宗
教師通過多媒體展示唐太宗畫像,簡介唐太宗其人。
教師過渡:在沒有完整接觸這位君主時,我們不急于給他下結論。唐太宗在位期間出現(xiàn)了政治清明、經(jīng)濟發(fā)展、社會穩(wěn)定的貞觀之治局面,現(xiàn)在我們就通過貞觀之治的學習再進一步的了解一下唐太宗。
【設計意圖】對唐太宗形成初步的認識,在矛盾的認知中,激發(fā)學生進一步求知的欲望,為進一步客觀評價唐太宗奠定基礎。通過此過程引出下一步貞觀之治的學習。
4.貞觀之治
教師:“貞觀之治”具體是怎么一回事?為什么稱作“貞觀之治”呢?
學生閱讀教材,整理回答。
教師整理總結:“貞觀之治”是指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間實行一系列開明的統(tǒng)治政策和措施,促使唐朝出現(xiàn)的政治比較清明,社會經(jīng)濟迅速發(fā)展,社會秩序比較安定的治世局面。因唐太宗李世民年號為“貞觀”(627-649年),故史稱“貞觀之治”。這是唐朝的第一個治世,同時為后來的開元盛世奠定了厚實的基礎。
教師:誠然,貞觀之治是我國封建社會歷史上輝煌的一頁,貞觀之治的盛世局面得以出現(xiàn)的原因又有哪些呢?
教師多媒體出示探究問題:你認為貞觀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學生先閱讀教材,分小組合作,討論學習,再推選發(fā)言人全班交流。
教師板書,逐條整理要點。進一步引導學生歸納。
教師:這些要點,大體包括兩個板塊的內容,即唐太宗的治國思想(A)和治國政策(B),現(xiàn)在我們一起把這些要點分類整理一下。
教師引導學生用A和B逐一標記板書的各要點。最終整理如下:
A.唐太宗開明的治國思想
。1)人君要以民為本,愛民如子。
。2)政府要輕徭薄賦,發(fā)展生產。
。3)皇帝要勤于政事,善聽正確意見。
。4)大臣要廉潔奉公,統(tǒng)治才能鞏固。
B.唐太宗賢明的治國政策
。1)任賢納諫。
。2)完善科舉制,擴大統(tǒng)治基礎。
。3)輕徭薄賦、疏緩刑罰,文德治國。
(4)對少數(shù)民族采取安撫、懷柔政策,對外采取積極友好開放的政策。
。5)同時注意“戒奢從簡”,節(jié)制自己的享受欲望。
。6)下令合并州縣,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減輕人民負擔。
【設計意圖】此課堂環(huán)節(jié)以教材為主要學習資源,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要內容,對學習資源進行逐條提煉,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分類總結,這樣既有效鍛煉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又降低了學習難度,順利達成課堂預設目標。
【貞觀之治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教學設計04-16
貞觀之治教案02-17
貞觀之治是哪個皇帝10-06
《冰花》教學設計 冰花教學設計12-12
欣賞與設計教學設計05-24
《頭飾設計》教學設計06-06
經(jīng)典教學設計03-05
教學設計04-19
(精選)教學設計08-18
數(shù)學教學教學設計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