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教案集合六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基本條件。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藤野先生教案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藤野先生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正確把握文章的線索。
通過教師講授和小組合作,學生可較為熟練地進行人物性格特征的分析。
結合創(chuàng)作時代背景,學生可深刻體會作者深刻的愛國情感。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教師講授和小組合作,學生可較為熟練地進行人物性格特征的分析。
【教學難點】正確把握本文的線索,學生可深刻體會作者深刻的愛國情感。
三、教學方法
談話法、小組合作探究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四、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請學生說說自己遇到的最難忘的`老師,并說說原因,互動兩輪,順勢引題。
。ǘ┩ㄗx全文,整體感知
教師提問,學生獨立思考,回顧:散文的線索是什么?
。鞔_:是對零散的散文語言材料加以整合,加工,使之更加有序,情感或觀點更加鮮明的語言組織方式。)
朗讀全文,獨立思考,本文詳寫了幾件事?分別是什么?
。鞔_:改講義、匿名信事件、觀看教學影片、送別)
同桌討論,與藤野先生相關的是哪幾件?另外兩件如何歸類?
。鞔_:改講義、送別是敘述作者與藤野先生間的互動,次兩件是照應了標題《藤野先生》,是文章的明線;匿名信事件、觀看教學影片是與作者的愛國情感相關,屬于暗線。)
。ㄈ┘氉x課文,深入研讀
通讀全文,學生獨立思考:關于藤野先生,本文寫了幾件事?幾件詳寫?幾件略寫?
。鞔_:詳寫的有改講義和送別;略寫的有被當做扒手、詢問裹小腳、擔心作者不參加解剖課。)
同桌討論,改講義這件事體現(xiàn)了藤野先生怎樣的性格特征?
(明確:A。作為學者,治學嚴謹;作為教師,認真負責B。尊重他人,沒有民族間的偏見。)
小組合作,探討一下其它幾件事體現(xiàn)了藤野先生怎樣的性格特征?
(明確:送別——沒有民族間的偏見;詢問裹小腳——治學嚴謹,對自己專業(yè)領域里的知識盲點非常感興趣;擔心作者不參加解剖課——作為教師,認真負責;尊重他人的信仰,沒有民族偏見;被當做扒手——不拘小節(jié)。)
獨立思考:藤野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
。鞔_:藤野先生是一位生活中不拘小節(jié),工作中治學嚴謹,認真負責,人格上非常尊重他人,沒有民族偏見的教師。)
。ㄋ模┬〗M討論,拓展延伸
小組討論,本文提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愛國思想?
。鞔_:體現(xiàn)了魯迅先生“棄醫(yī)從文”的心路歷程,展現(xiàn)了魯迅先生對祖國深沉的熱愛之情,以及設身處地思考如何喚醒中國人麻木思維的深切的社會責任感。)
(五)回顧全文,小結作業(yè)
小結:結合板書請學生集體簡述本文說明的內(nèi)容,結束課文。
作業(yè):對比閱讀本文與《阿長與山海經(jīng)》,分析一下從人物描寫的方法上看二者有何異同,從所反映的中心思想上看,二者有何異同。下節(jié)課分享。
五、板書設計
六、教學反思
若想深刻了解本文內(nèi)涵,把握本文情感,須對魯迅先生個人生平以及時代背景有一定地了解,在這個問題地處理上,可以預先留下預習任務,讓學生先對此進行材料收集和分享,在導入環(huán)節(jié)討論。
藤野先生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速讀課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2、能對文本中的關鍵字詞進行細讀品味,采用圈點批注閱讀法,感受“我”的困境和藤野先生對“我”的態(tài)度,體會魯迅先生的情感。(重點)
3、通過揭示文本矛盾、聯(lián)系文化背景等閱讀方法,討論、評價、領會魯迅先生深邃的情感。(難點)
教學過程:
一、回顧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jīng)簡單接觸了魯迅筆下的藤野先生,請用一個詞概括藤野先生給你的印象。
。ㄉ穑赫J真、負責、嚴格、嚴謹、樸實等)
那么,魯迅又是怎樣評價藤野先生的呢?找找。
。ㄉ也R讀:但不知怎地,我總還時時記起他,在我所認為我?guī)煹闹,他是最使我感激,給我鼓勵的一個。)
二、感受人物品質(zhì)
魯迅1904到1906前往仙臺求學,與藤野先生相處僅僅只有兩年時間。但是時隔20年,魯迅卻“總還時時記起他”。
1、魯迅記起什么呢?首先,魯迅記起與先生交往的哪幾件事呢?
。ㄌ砀闹v義/修改解剖圖/關心解剖實習/詢問裹腳/惜別)
2、當魯迅記起藤野先生,記起這些事時,說道,藤野先生是最使他感激,給他鼓勵的一個。一件件小事,何以讓魯迅又感激又受到鼓勵呢?讓我們再次走進這段回憶,仔細地探索探索:魯迅還記起藤野先生的什么?
“我”總是還時時記起他的。
。ㄒ螅哼x擇兩人交往中最有感觸的細節(jié),點評批注,體會我的情感)
A、一叫我:我交出所抄的講義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還我,并且說,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給他看一回。我拿下來打開看時,很吃了一驚,同時也感到一種不安和感激。原來我的講義已經(jīng)從頭到末,都用紅筆添改過了,不但增加了許多脫漏的地方,連文法的錯誤,也都一一訂正。這樣一直繼續(xù)到教完了他所擔任的功課:骨學、血管學、神經(jīng)學。
。◤娬{(diào):藤野先生是一個醫(yī)學老師,有必要改文法錯誤么?他是一時興起么?他是不是吃飽沒事干太閑了?
所以他添改背后,我們看到是怎樣的藤野先生?(一絲不茍/熱忱真心)
所以啊,“我”總還是時時記起他的一絲不茍,熱忱真心。感激。
B、你看,你將這條血管移了一點位置了,——自然,這樣一移,的確比較好看些,然而解剖圖不是美術,實物是那樣的,我們沒法改變它,F(xiàn)在我給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著黑板上那樣的畫”。
(嚴格要求。這樣對學問嚴謹?shù)膽B(tài)度也影響魯迅以后作文做事。對魯迅而言,確實是言傳身教的鼓勵。
比讀:你看,你將這條血管移了一點位置了,F(xiàn)在我給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著黑板上那樣畫。
你給喜歡哪種表達?語氣委婉,循循善誘。
所以啊,“我”總還是時時記起他的一絲不茍、循循善誘。)
C、“我因為聽說中國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擔心,怕你不肯解剖尸體,F(xiàn)在總算放心了,沒有這回事!
換詞:敬重/迷信/相信
身為醫(yī)學教授,他知道有沒有鬼呢?既然知道沒有,何用敬重一詞?我的感覺怎么樣?
所以啊,“我”總還是時時記起他的尊重與牽掛。
D、裹腳:嘆息
E、惜別:欲言又止。
有這樣一位循循善誘、熱情誠懇、無微不至而又尊重學生的老師,無怪乎作者會充滿感激之情;有這樣一位嚴格要求、一絲不茍、嚴謹求實的老師言傳身教,無怪乎作者會感受到滿滿的榜樣鼓勵。
三、激發(fā)矛盾
1、魯迅如此感激他的老師,可這位老師在他的一篇回憶文章中卻這樣寫道:對于周君,我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親切。相同的事情、相同的經(jīng)歷,兩人的感觸為何截然不同?
2、一個人在什么情況下最感動于別人的幫助和鼓勵?
3、那么魯迅呢?他當時處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下?他渴望什么?和身邊同學關系怎么樣?
請看所發(fā)的材料,結合課文內(nèi)容,說說作者所處環(huán)境,再想想藤野先生的行為,說說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材料一:
去東京前:
“爬上天空二十丈和鉆下地面二十丈,結果還是一無所能,學問是‘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了。所余的還只有一條路:到外國去!薄冬嵱洝
。ㄌ崾荆骸舵i記》中描述了當時的江南水師學堂和礦路學堂的.種種弊端和求知的艱難,批評了洋務派辦學的“烏煙瘴氣”,因此魯迅打算離開南京前往日本求學。魯迅期待的是怎樣的學習環(huán)境呢?)
材料二:
……有一回,我竟在畫片上忽然會見我久違的許多中國人了,一個綁在中間,許多站在左右,一樣是強壯的體格,而顯出麻木的神情。據(jù)解說,則綁著的是替俄國做了軍事上的偵探,正要被日軍砍下頭顱來示眾,而圍著的便是來賞鑒這示眾的盛舉的人們。
……從那一回以后,我便覺得醫(yī)學并非一件緊要事,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所以我們的第一要著,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而善于改變精神的是,我那時以為當然要推文藝,于是想提倡文藝運動了!秴群白孕颉
(提示:此段寫魯迅在日本留學時對國民的認識:愚昧麻木。在課文看電影事件中是否有體現(xiàn)?)
材料三:
周君來的時候是中日戰(zhàn)爭之后,那怕過了相當?shù)哪陻?shù),很可悲的是,日本人還寫中國人做豬頭三。因此有惡罵風氣的時候,所以同級生之中也有這樣一群,把周君加以白眼,另眼看待。我少年的時候,曾承福進蕃校出身的野波先生教過漢語,一方面尊重中國的先賢,同時總存著應該看重中國人的心情,所以周君就可以為特別親切和難得了吧。
——藤野嚴九郎《謹憶周樹人君》
。ㄌ僖皣谰爬苫貞洰敃r中國留學生在日本的境遇。結合“匿名信事件”,想想魯迅渴望什么?)
4、魯迅是在什么情況下去的日本?此刻最想要什么?得到了么?
因此,他發(fā)出了感慨——東京也無非是這樣。(讀出心情:失落/無奈/鄙夷)
到仙臺呢?這個時候作者又處在怎樣的環(huán)境下?和同學關系好么?
匿名信事件。作者的發(fā)出怎樣的評論:中國是弱國……(憤慨,覺得屈辱)
5、其實藤野先生也知道這種情況。藤野先生明知
6、在這樣的情況下,你如何看待藤野先生的行為?
此時的中國就是弱國,日本人根本就看不起國人,肆意欺辱國人自尊,而國人自己呢麻木軟弱,落后迂腐。似乎在這樣的背景下,當時的中國人就理應被歧視,被欺負。恰恰是在這樣一個特定背景下,藤野先生對弱國學生及其國家保有的尊重和同情,關心和鼓勵,真誠和公平,就顯得尤其難得可貴了。這樣無民族偏見的,堅持真善的品質(zhì),怪不得作者要冠以偉大一詞呢!
四、總結
先生給我了最需要的東西,這些越看似平常的、不經(jīng)意的東西,就越顯珍貴。正如錢理群所說:某種程度上,魯迅要寫這篇《藤野先生》,其實是要從自己青年時代老師的記憶中,發(fā)掘出“理想的人性”來和現(xiàn)實對抗。
齊讀最后段,收束課堂。
藤野先生教案 篇3
初二語文藤野先生課文預習教案: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通讀課文,理清文章脈落、記敘順序,分清課文中變換的幾個地點,了解全文記敘的幾件主要事情,給文章劃分段落層次,研習課文第一部分(1—3段)。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魯迅是大家熟悉的我國偉大的無產(chǎn)階級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進入初中以來我們學過了寫魯迅的文章和魯迅先生寫的文章有哪些?
2、指名一學生讀有關注釋,要求學生考慮,注釋告訴我們哪幾層意思。
(1)交代了文章的出處,選自《朝花夕拾》。說明這個集子的文章都是回憶性的。我們學過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也是這個集子的。
(2)說明了文章的體裁——散文。
(3)介紹了文章的寫作年代、作者生活的背景和所寫的對象——藤野先生的全名和籍貫。
3、介紹時代背景。這篇散文記敘了作者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學的生活片斷。寫作年代則是在魯迅離別了藤野先生二十余年后的1926年10月12日。魯迅到日本學,本想以學醫(yī)來救國救民,可在仙臺醫(yī)學專科學校學習時,有一次觀看反映日俄戰(zhàn)爭的影片,片中中國人看日本槍斃給俄國人做偵探的中國人的麻木神情給魯迅以很大的刺激。從此,他棄醫(yī)學文,決心用文藝作為武器進行戰(zhàn)斗,從而喚起國民的覺醒。魯迅寫此文時,正當“三一八”慘案發(fā)生之后,魯迅積極支持愛國學生的正義行動,與反動軍閥以及反動文人進行英勇斗爭,用戰(zhàn)斗的文章來抨擊“正人君子”的迫害,抒發(fā)自己的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和歌頌沒有民族偏見、正直、熱情的藤野先生所代表的日本人民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二、指導預習。
要求學生以較快的速度閱讀全文,在閱讀時:
1 做到借助課文注釋和詞典對文中字的形、音和詞的含義有清楚明白的了解,為研習課文內(nèi)容掃清障礙。
2 考慮文章是按什么順序來組織材料的,記敘的線索是什么,變換了幾個地點,記敘了哪幾件主要事情,表達了作者怎樣情感,贊揚了藤野先生哪些高貴品質(zhì),怎樣來劃分文章的段落層次,說說各部分的大意。
教師巡回輔導,學生自習。(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規(guī)定學生閱讀的時間與速度。)
三、閱讀完畢,根據(jù)預習中提出的問題,進行研討。
1、根據(jù)課文的內(nèi)容和學生提問,補充書中沒有的注釋。
(1)緋(fēi)紅:鮮紅。 (2)宛如:好像。
(3)會館:舊時同鄉(xiāng)或同業(yè)在京城、省會或大商埠設立的寄寓和機構。
(4)遺民:①留下的在國外的人; ②改朝換代后仍效忠前一朝代的人; (5)流言:流傳的毫無根據(jù)的壞話。
(6)陌(mò)生:不熟悉。 (7)畸(jī)形:不正常的形狀。
(8)不遜(xùn):不客氣;無禮貌;驕傲、蠻橫。
(9)匿名(nì):不具名或隱藏真名。 (10)疑惑:心里不明白,不相信。
(11)杳(yǎo):遠得不見蹤影;無影無聲。 (12)瞥(piē)見:很快地看一下。
(13)精通:深刻了解,非常懂得。 (14)喝(hè)彩:大聲叫好。
(15)決意:拿定主意,。
(17)美其名曰:(把不美的事物)美化他的名字叫。
2、(1)文章是按事情發(fā)展的時間先后順序來組織典型材料的。
(2)以作者的思想感情變化為線索。
(3)變換了三個地點:①“我”在東京;②“我”在仙臺;③“我”離開仙臺后。
(4)與藤野先生相處寫了他四個典型事例,贊揚他認真負責、正直熱情、嚴謹求實的精神。還寫了匿名信事件和看電影事件,抒發(fā)了作者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5)段落層次的劃分以“我”活動地點的變換為標志。可分成三個部分(全文共有38段):第一部分(第1—3段)寫“我”在東京的見聞及感受以及轉到仙臺求學的原因。第二部分(第4—36段),這是全文的主體部分,寫“我”在仙臺結識藤野先生,受先生教益,贊揚先生的崇高品質(zhì),以及“我”棄醫(yī)學文的原因。第三部分(第36—38段)寫“我”離開仙臺后對藤野先生的懷念之情,以及先生的崇精神品德對我的激勵與鼓舞。
四、研習課文的第一部分。
請一學生朗讀,同學們看書并考慮:作者是怎樣抓住主要特征來描寫清國留學生的形象?比喻和反語修辭手法的作用是什么?“無非”、“實在”對表達句子意思有什么作用?
1、作者抓住清國留學生的主要特征——將長辮盤在頭頂,來描寫他們的不男不女、不倫不類的丑惡形象。
2、用兩個貼切的比喻,“形成一座富士山”和“宛如小姑娘的發(fā)髻”,加上“油光可鑒”,生動形象地描繪與諷刺了清國留學生的奇特打扮!斑要將脖子扭幾扭。實在標致極了!薄皩嵲凇笔恰暗拇_”的意思,“標致”是“漂亮”的意思,用“實在”修飾“標致”,說思想腐朽的清國留學生“的確漂亮”,這是反語,強有力地諷刺了這些頑固維護清王朝統(tǒng)治的“遺少”,強烈表達了作者對他們的極端憎惡的感情。
3、“東京也無非是這樣!薄盁o非”是“只不過”的意思,表達了作者對東京“清國留學生”的惡濁生活的憎惡、失望和不滿。這群人生活空虛、無聊,不是去逛上野公園,就是在會館里學跳舞。這兒不是探求救國救民之道的作者的棲身之所,因此決心離開這個烏煙瘴氣的環(huán)境,而“到別的地方去看看”。這也就是作者要離開東京去仙臺的原因。第3段是過渡段,承上啟下,由記敘在東京的所見所感轉到記敘在仙臺的見聞和感受。
第一部分內(nèi)容看似與寫藤野先生無關,實際上從側面反映了魯迅不愿與清國留學生同流合污的愛國主義思想。他離開了東京,前往仙臺,這為與藤野先生的相識埋下了伏筆。
板書段意:寫“我”在見到藤野先生之前,在東京的所見所感。
五、布置作業(yè)。
1、朗讀這一部分課文,復習研習的內(nèi)容。(郎讀要求流暢而有感情)
2、 完成“理解分析”題一、二。
初二語文藤野先生課文預習教案: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研習課文的主體部分——第二部分。
[教學過程]
一、檢查作業(yè),復習第一部分研習的內(nèi)容要點。
二、在課后預習的基礎上,教師指導學生劃分第二部分的層次。
明確:該部分可劃分為四個層次。第一層(第4、5段)寫到仙臺的途中所見所聞和初到仙臺受到的優(yōu)待。第二層(6—23段)寫與藤野先生的相識,并通過寫藤野先生四個典型事例贊揚他的高貴品質(zhì)。第三層(24—31段)寫匿名信和看電影,激發(fā)作者的`愛國熱情。第四層(32—35段)寫作者離開仙臺與藤野先生依依惜別。
三、研習課文第二部分第一層次的內(nèi)容。
學生默讀第4、5兩段,思考下列問題:從東京到仙臺途中,要寫的內(nèi)容是很多的,作者為什么只寫“日暮里”和“水戶”兩個地方?用意何在?“大概”對表達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作用?魯迅到仙臺后,受到了哪些優(yōu)待?這能說明什么問題?“居然”對表達句子意思有什么作用?
學生討論,教師歸納,明確要點:
1、因為“日暮里”中“日暮”會使作用自然想到“日暮途窮”之意,從而觸發(fā)他對的憂憤之情,所以記得;“水戶”則是反抗清朝至死不渝的朱舜水客死的地方,作者這時也正身居異國他鄉(xiāng),對這樣一位具有民族氣節(jié)的學者自然會產(chǎn)生仰慕之情,因而也記得。這樣寫是為了表達作者愛國主義的思想感情。
2、“大概是物以希以貴罷!薄按蟾拧庇胁聹y、估計之意,表示似有此事,又不能完全肯定。它與句末的“罷”合用,更加強了不敢肯定的語氣。“物以希為貴”從字面上看是仙臺“還沒有中國學生”,魯迅當算第一個。但這不是受優(yōu)待的根本原因。作者用“大概”一詞詼諧而含蓄地猜測其根本原因大概是出于日本人民的善良心地和對中國留學生的友好之情。
3 受到的優(yōu)待是“不收學費”,“幾個職員還為我的食宿操心”。這段生活情況的描寫反映了中日人民的友好情誼,又隱約讓人感受到弱國國民的辛酸,這是作者強烈的民族自尊心的反映。這段生活情況的描寫為下文中要寫藤野先生的高貴品質(zhì)埋下了伏筆。這段生活情況的描寫將作者在生活上的刻苦精神與東京“清國留學生”的醉生夢死的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4 “居然睡安隱了!薄熬尤弧北硎境龊跻饬现猓箾]有想到的意思。該詞前面寫的內(nèi)容是說明這個客店的居住條件差,蚊蟲多,晚上難以安睡,而作者采用了防護措施,竟出乎意料之外地睡得安穩(wěn),表達了作者以不好的生活環(huán)境并不在意,這種態(tài)度說明作者的生活上的刻苦精神,用“居然”一詞,還加強了整個句子的幽默感。
板書第一層次層意:寫“我”到仙臺途中的所見和在仙臺受到的優(yōu)待,表達了作者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和中日兩國人民的友好情誼。
四、研習課文第二部分的第二層次內(nèi)容。
學生快速誦讀課文的第6—23段,并思考下列問題;作者抓住了哪些特征來描寫藤野先生?這些描寫揭示了藤野先生的什么品質(zhì)?作者著得寫了藤野先生的哪幾件事?這些事表現(xiàn)了藤野先生怎樣的品質(zhì)?
學生邊復述課文內(nèi)容,邊回答上述問題。教師歸納,明確:
1、寫藤野先生,作者抓住了他的外貌特征(黑瘦、八字須、戴著眼鏡)、舉止(挾著一疊大大小小的書)、聲調(diào)(緩慢而有頓挫)等方面的主要特征,將一個正直的學者形象描繪得栩栩如生。然后作者又從目睹到先生大大小小的書的情景和耳聞先生的衣著模胡,來表現(xiàn)先生的嚴于治學和生活檢樸的崇高品德。
2、作者在跟藤野先生的交往中,著重選寫了他的四個典型事例。從四個方面來表現(xiàn)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質(zhì)。
(1)寫藤野先生檢查并從頭到末地修改“我”抄的講義。表現(xiàn)了先生認真負責,一絲不茍的工作態(tài)度。
(2)寫藤野先生指出“我”繪的解剖圖中的錯誤。表現(xiàn)了先生熱情關心,嚴格要求的工作作風。
(3)寫藤野先生為“我”不信鬼神,敢于解剖尸體而感到高興和放心。表現(xiàn)了先生的正直無私,直摯誠懇的工作精神。
(4)寫先生向“我”詢問,了解中國女人裹腳的情形。表現(xiàn)了先生的探索研究,實事求是的精神。
這四件事,(1)(2)兩件是詳寫,(3)(4)兩件是略寫。通過這四個典型事例的記敘,贊頌了藤野先生認真負責、從嚴治學、熱情關懷、正直誠懇、毫無民族偏見的高尚品質(zhì)。這些也就是藤野先生為什么要滿腔熱情地教育魯迅的原因。
板書第二層次層意:記與藤野先生相識和相處中的幾件事,贊揚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質(zhì)。
五、研習課文第二部分第三層次內(nèi)容。
指導學生結合文中有關注釋,閱讀課文的第24—31段,并思考下列問題:這一層次寫了幾件事?反映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作者為什么又要離開仙臺,并棄醫(yī)學文?
1、寫了“匿名信”和“看電影”這兩件事。這兩件事對探索救國救民之道的魯迅刺激很大。匿名信事件既用寫匿名信者的卑劣行為來反襯藤野先生的高尚品格,又使作者深感弱國弱民倍受岐視的悲哀,激發(fā)了作者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為拯救民族、富國強民的斗爭精神!翱措娪笆录备钌畹卮碳ち唆斞浮K麡O為沉痛而憤慨地寫道:“中國是弱國……也無怪他們疑惑!庇眠@樣的反語來表達作者的自尊心所受到的挫傷,思想上所受到的極大的震動,以及改變的志向,棄醫(yī)學文的決心。魯迅的這種將個人的志愿與祖國的前途命運緊密的結合在一起的精神,是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的充發(fā)體現(xiàn)。
2、“他們也何嘗不酒醉似的喝采”,“何嘗”與“不”連用,以反詰的語氣來加強肯定,說明“他們”無一例外地是這樣的幸災樂禍,麻木不仁,強烈地表達了作者對反動派長期統(tǒng)治下的人們精神麻木的痛恨。
上述兩件事,尤其是后一件事情是魯迅決心離開仙臺,棄醫(yī)學文的根本原因。同時,也給下文寫與藤野先生的惜別作了鋪墊。
板書第三層次層意:寫作者離開仙臺,棄醫(yī)從文的原因,表達了作者強烈的愛國思想。
六、研習課文第二部分第四層次內(nèi)容。
學生閱讀32—35段,考慮作者是怎樣描寫“我”與藤野先生依依惜別的深厚情誼。
藤野先生聽說“我”不學醫(yī),并要離開仙臺,甚感“悲哀”、“凄然”,他“嘆息”,并贈照題辭“惜別”,還希望“我”回贈照片,并常來信告訴他狀況。這些記敘和描寫將“我”與藤野先生依依惜別的深情生動具體地反映出來。先生對魯迅這種毫無民族偏見的深情,魯迅是終生難忘的。
板書第四層次層意:寫作者離開仙臺時,與藤野先生依依惜別的深情。
總結:課文第二部分(4—35段)是全文的主體部分。這一部分的意思,同學們可根據(jù)研習各個層次的內(nèi)容及層意來進行歸納。
七、布置作業(yè)。
1 朗讀這一中分,復習這一節(jié)課上研習的內(nèi)容。郎讀要求流暢而有感情。
2 預習課文的第三部分(36—38段),考慮這部分寫了些什么內(nèi)容,怎樣寫的,說明了什么問題。
藤野先生教案 篇4
教學重點:
理解選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質(zhì)的寫法
教學內(nèi)容:
1、理清文章結構層次
2、圍繞作者與藤野先生的交往來分析文章
教學要求:
1、掌握本文通過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質(zhì)的寫法
2、當堂練習作文片段
教學步驟:
一、引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已學過了《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散文,從中了解到三味書屋中的老先生雖然施行的是封建書塾教育,但思想還算開明,因此,魯迅對他“很恭敬”。雖是“很恭敬”,但并不是很有感情。藤野先生是魯迅在日本仙臺學醫(yī)時的一位日本醫(yī)專的教授,他是一位怎樣的老師呢?魯迅對他的感情又是如何的呢?讓我們來一起學習魯迅的這篇散文《藤野先生》弄個明白。
明確本文出處、教學重點、寫作背景以及與《回憶我的母親》寫法上的不同。
二、簡介作者
留學目的:魯迅是抱著尋求救國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學醫(yī)的。1904—1906年在仙臺醫(yī)學專門學校學醫(yī),他原準備畢業(yè)回來救治像他父親一樣被誤的病人的疾苦,來實現(xiàn)治病救人,救人救國的人生夢想?婶斞缸罱K并沒有成為一名醫(yī)生,他后來放棄了醫(yī)學,從事了文學,成了一位著名的文學家,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三、理清全文結構層次
提示:根據(jù)時間的推移、地點的轉換將全文分成三個部分。
投影顯示文章結構層次圖如下:
相識前 相識相處時相別后
東京(離往、初到、在)仙臺(回)北京
見聞感受;相識肖像;聲調(diào)深切;懷念相處四件事例:珍藏講義;懸掛照片;相別神情 話語;多寫文章。
明確:從結構表中可知全文是以作者與藤野先生的交往為敘事線索的,這是全文的一條明線。那全文的暗線是什么呢?
分析講解直接寫藤野先生的.文字:
1.學生瀏覽6—10段,找出有關描寫人物外貌、語言等方面的語句。
明確這些語句體現(xiàn)了人物什么特點。(投影顯示如下)
。1)外貌描寫的句子符合人物身份
。2)動作 體現(xiàn)人物特點
(3)說話聲調(diào) 治學嚴謹
。4)介紹解剖學歷史 生活儉樸
(5)忘帶領結,穿舊外套
讀到此,一個生活儉樸、治學嚴謹?shù)膶W者形象已展現(xiàn)在我們的目前了,這是作者,也是我們讀者對藤野先生的初步了解。讓我們繼續(xù)讀下去,看作者為我們敘述了藤野先生的哪些事情,透過這些事情,我們將更深入地了解藤野先生的內(nèi)在品質(zhì)。
2.學生默讀11—23段,要求學生給每件事情擬一個小標題。
明確每件事情分別體現(xiàn)了藤野先生什么思想品質(zhì)。
添改講義
提問:“我”很吃了一驚的原因是什么?“我”為何感到“不安”?
(2)糾正解剖圖
藤野先生對學生要求嚴格,工作一絲不茍,循循善誘,平易近人,和藹地指出魯迅圖中的錯,可當時的魯迅有點任性,口頭答應著,心里卻不服氣。哪個成語可恰當?shù)馗爬ㄟ@中情形?試著找出與此成語相反的詞語。
。3)關心解剖實習
由“很擔心”到“總算放心了”,從中我們了解到藤野先生對魯迅真誠的關心,為人是多么熱情誠懇。
。4)了解女人裹腳
投影顯示如下:
事情思想品質(zhì)
添改講義工作認真負責
糾正解剖圖 對學生要求嚴格
關心解剖實習為人熱情誠懇
了解女人裹腳可貴的求實精神
提問:學了6—23段文字,我們懂得了學寫類似作文要注意哪幾點?
投影顯示如下:
明確:
、賹W會選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質(zhì)的寫法
②敘事應該有詳略
、凵舷挛淖⒁膺^渡
④敘事時要注意刻畫人物的神態(tài)。讀到此,我們更深地了解到藤野先生為人正直,他真誠地關心著魯迅,熱情地幫助魯迅,對待魯迅沒有絲毫的民族偏見。讀到此,我們會想:在這樣一位老師的真誠幫助下,魯迅定然能實現(xiàn)自己做醫(yī)生的夢想,學成回國后去治病救人,救人救國?婶斞缸罱K卻作出了棄醫(yī)從文的決定,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因有二:一是因為日本學生懷疑魯迅考試得了60分是先生泄露了題目,他們根本看不起中國人,因為當時中國是弱國。二是因為看電影時,魯迅看到中國人為俄國人作偵探被日本人抓獲要槍斃時,日本學生拍掌歡呼,對中國人民大肆污蔑。魯迅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了極大的傷害,同時感到中國人思想的麻木。這時魯迅覺得,“醫(yī)學并非一件緊要事,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要喚醒人們麻木的思想,當首推文藝。為此,他決定棄醫(yī)從文。
從上述兩件事情,我們可知像藤野先生一樣關心魯迅的人非常少,這就使得藤野先生的真誠幫助、熱情關心在魯迅心中顯得猶為珍貴。因此,魯迅對他特別感激,感情也特別深摯。
3.請一個學生朗讀32—35段,要求學生找出師生惜別時兩人的神情言行的語句,并仔細揣摩,體會出師生間的真摯情感。“他的臉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說話,但竟沒有說。”“凄然”、“說了一個慰安他的謊話”、“嘆息”、贈照片、題字、“叮囑”寄照片和寫信。
4.齊讀36—38段,明確這一部分主要表達了作者對藤野先生的感激和懷念之情。魯迅后來給藤野先生寄過照片了嗎?寫過信了嗎?他把老師忘了嗎?魯迅時時記起藤野先生,懷念他,感激他,贊美他,魯迅對先生的懷念之情具體表現(xiàn)在哪里呢?
①珍藏講義②懸掛照片③多寫文章
有關直接寫藤野先生的文字,我們今天都講了,余下的內(nèi)容沒有直接寫藤野先生,這些事情與藤野先生有何聯(lián)系?作者是用什么中心意思來統(tǒng)攝全文的?這也就是全文的一條暗線。
小結(投影顯示如下):
1.把握全文的結構層次。
2.明確本文的敘事線索。
3.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質(zhì)。
4.掌握本文通過典型事例突出人物思想品質(zhì)的寫法。
藤野先生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理解選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質(zhì)的寫法。
(2)領會語言的感情色彩。
教學重點:課文閱讀。
教學難點:課文思想的理解和主題的確定。
教學時數(shù):1課時。
預習質(zhì)疑
一、導入新課,培養(yǎng)興趣,強化動機。
1.打開自制教學軟件《藤野先生》封面,在日本古箏曲《櫻花》的伴奏下介紹:
藤野先生是魯迅先生最敬重的老師;敘事散文《藤野先生》是魯迅最看重的作品。1935年,日本巖波文庫要出版《魯迅選集》,譯者增田涉到上海征求魯迅意見,問他選哪些文章才好。魯迅回答:“一切隨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選錄進去。”他的目的是借此打聽藤野先生的下落,同時委托增田涉先生代為尋找。第二年,《魯迅選集》出版,增田涉又到上海送樣書,魯迅再次問起藤野先生的下落,增田涉說沒有打聽到。魯迅先生嘆息說:“藤野先生大概不在人世了吧!”
2.半個多世紀以來,人們對《藤野先生》的主題的理解是淺陋的,甚至是錯誤的,包括各種教輔資料和教師用書,今天我們學習這篇文章,要把半個多世紀的錯誤糾正過來。借此,還可培養(yǎng)同學們的創(chuàng)造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
二、預習課文。
1.聽課文錄音,標出生字詞和不懂的地方。
2.給生字注音:驛站教誨瞥見畸形不遜詰責匿名
杳無消息油光可鑒爛熳蘆薈挾著芋梗宛若緋紅
深惡痛疾系住菜根
3.整體理解課文,填空:《藤野先生》選自《》,體裁是。
4.按照時間和地點的轉移,本文可分為以下三部分:
(1)在,表達對的厭惡;
(2)在,回憶與的交往;
(3)在,表達對藤野先生的和。
5.提出自己的疑問,特別是“無疑之疑”。
閱讀課文
一、閱讀課文第一部分──在東京。
1.指名朗讀,正音。欣賞櫻花盛開的上野公園及富士山的圖片。
2.“無非”是什么意思?表現(xiàn)作者什么感情?──只不過,表達作者對東京的失望情緒。
3.理解作者描寫“清國留學生”外貌的藝術匠心
提問:寫“清國留學生”的外貌,作者抓住了什么特點?──抓住了“盤著大辮子”的特點。
為什么抓這個特點?──因為在當時,有無辮子,可以區(qū)分對清王朝的態(tài)度。教師介紹當時關于辮子的知識:
在清朝以前,我國講究“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投影以上文字),所以,頭發(fā)終身不剪(和尚、尼姑除外)。20歲舉行冠禮之后,把頭發(fā)束在頭頂,上面加“冠”。清人入主中原之后,強制推行清朝法式:將前額頭發(fā)剃掉,后面留起辮子,當時有“留頭不留發(fā),留發(fā)不留頭”(投影以上文字)之說。清朝末年,有反清思想的知識分子,例如魯迅,率先把辮子剪去。所以當時僅憑辮子就可以辨別對清王朝的態(tài)度。也有的辮子剪掉后又后悔了,就續(xù)一條假辮子。魯迅小說《阿Q正傳》中的“假洋鬼子”就是這樣。還有一種是革命來了,就把辮子盤在頭頂,用一根筷子別;革命失敗了,就放下來。阿Q就是這樣。
為此,魯迅還寫過一篇《頭發(fā)的故事》(后附)。
“清國留學生”辮子盤在頭頂,說明什么?──留著辮子,不肯剪掉,說明他們效忠清王朝,是思想腐朽的;庶h;而辮子盤在頭頂,
又說明他們追求時髦,顯示自己贊成“維新”。一旦維新失敗,還可以把辮子放下來,表示自己是;逝伞?傊粋惒活,不土不洋,是首鼠兩端的兩面派。
教師評:魯迅抓住“盤辮子”的特點寫清國留學生的外貌,實際上是在畫他們的靈魂。他以極簡練的語言表現(xiàn)了極深刻、極豐富的內(nèi)容,真是大師,大手筆!
4.理解作者語言修辭的藝術
“形成一座富士山”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表達效果?──比喻。有嘲諷意味。
如果有學生認為是夸張,則作如下說明:用此比喻,既表現(xiàn)了它的高,又表現(xiàn)出它的形狀。若說是夸張,則夸張過分,夸張不當。因為夸張的修辭方法要求既要明顯地說大話,又不能夸大得不著邊際。魯迅先生就舉過一個例子:說“燕山雪花大如席”是好的夸張;說“廣州雪花大如席”,則夸張不當。
“油光可鑒”是什么意思?答案:“油光可鑒”是說頭發(fā)上擦了油,梳得很光亮,可當鏡子照。
“鑒”是什么意思?什么詞性?鑒,原意是鏡子,這里用作動詞,意思是照鏡子。
小知識《“鑒”和“監(jiān)”》(用電腦投影,也可作為“語文環(huán)境”寫在黑板報上):
“監(jiān)”,甲骨文和金文寫法(字例見右表),像一個人在盛水的“皿”中照自己的影子,意思是“照鏡子”,引申為“鏡子”。后來有了銅鏡,“監(jiān)”又寫成了“鑒”!皹酥隆笔鞘裁匆馑?在這里是什么修辭手法?表達什么感情?──原意是漂亮,這里是反語,用于諷刺,表示作者對“清國留學生”的厭惡。
將“成群結隊”和“實在”刪去好不好?為什么?──不好,因為“成群結隊”表示“清國留學生”逛公園、賞櫻花的人很多;“實在”對“標致”起強調(diào)作用。刪去后削弱了諷刺的力量。
“精通時事”在這里是什么意思?答案:指了解許多無聊的事,也是諷刺說法。
5.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魯迅為什么厭惡和嘲諷“清國留學生”?──魯迅是抱著“科學救國”的目的去日本留學的,但是,這些“清國留學生”置國破家亡于不顧,白天逛公園,晚上學跳舞,打著“維新”的旗號,卻又忠君;剩粚W無術,所以魯迅厭惡他們。
提供參讀材料《自題小像》(見課本26頁),印證以上觀點: 靈臺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暗故園。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將此詩譯成白話詩(投影):
祖國啊,我的心靈無法逃脫丘比特的神箭,
雖然你風雨飄搖,像夜晚一樣黑暗。
即使你并不了解我的情感,
我也要將一腔熱血向你奉獻!
6.理解與題目和中心的關系
這一段并沒有寫藤野先生,是否離題?答案:不離題。這一段有兩個作用:第一是交代離開東京的原因,引出與藤野先生的交往。第二個作用,學了后文才會知道。
二、閱讀“過了一星期我心里自然記得的”。
(以下三個文段閱讀題既可以作為課堂練習,也可以布置為課后作業(yè))
1.概括這兩個事例,寫成小標題:──(1)添改講義;(2)糾正解剖圖。
2.文中的“講義”有哪兩個意思?──前者指講課內(nèi)容,后者指課堂筆記。
3.“我”為什么“很吃了一驚”?請用自己的話概括。──因為看到藤野先生親自給“我”這個外國學生改講義。
4.“我”為什么“不安和感激”?請用文中的語句回答。──“不安”是因為講義中有那么多的脫漏和錯誤讓先生費神。“感激”的是藤野先生的熱情關心。
5.把“都用紅筆添改過了”的“添改”改為“修改”可以嗎?──不可,“添改”比“修改”更費神。
6.藤野先生給魯迅添改講義是否偶一為之?請從文段中找出根據(jù)。──不是。有兩處可證明:(1)藤野先生要求每一星期送給他看一回;(2)這樣一直繼續(xù)到藤野先生教完了他擔任的功課:骨學、血管學、神經(jīng)學。
7.填空:
藤野先生給作者改講義改得十分認真,其中最能表現(xiàn)改得全面的詞語是──“從頭到末”;說明改得細致的詞語是──“不但連一一”;說明改得及時的詞語是──“第二三天便還我”。
8.藤野先生添改講義這件事表現(xiàn)了他什么思想品質(zhì)?──認真負責。
9.“實物是那么樣的,我們沒法改換它”既反映了藤野先生對學生的,又反映了他對科學問題的。
10.投影圖片:藤野先生為魯迅改正的講義。
三、獨立閱讀“有一天,本級的學生會干事到我寓里來了我的意見卻變化了”。
1.解釋詞語:
正值不遜
匿名詰責
2.“愛國青年”指的是的青年。加引號表示。
3.“愛國青年”寫給魯迅的匿名信的主要內(nèi)容是。
4.“干事卻又竭力運動”的“運動”在這里是的意思。
5.對“中國是弱國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的正確理解是。
6.“影幾片時事的片子”的“影”是詞,意思是。
7.“偏有中國人夾在里邊”的“中國人”指的中國人和的中國人。
8.“他們拍掌歡呼起來”的“他們”是。“他們也何嘗不酒醉也似的喝彩”的“他們”是。
9.“嗚呼,無法可想”是對無可奈何的慨嘆!疤貏e聽得刺耳”是因為。
10.“我的意見卻變化了”,指。概括地說,“變化”的原因是。
11.這個文段既表現(xiàn)了日本“愛國青年”、的思想和對中國人的,又表現(xiàn)了魯迅先生強烈的精神。
四、獨立閱讀課文結尾兩個自然段(可布置為作業(yè)):
1.第一段中,熱情贊頌和高度評價藤野先生的語句是和。
2.“小而言之”意思是。
3.結尾一段,作者懷念藤野先生的具體行動有三:(1);(2);(3)。
4.“良心發(fā)現(xiàn)”指的是。
5.“正人君子”是諷刺那些的文人。這是運用的修辭方法。
6.“深惡痛疾”是短語;“良心發(fā)現(xiàn)”是短語;“增加勇氣”是短語;“黑瘦的面貌”是短語。
五、進一步深讀課文,研討藤野先生的思想品質(zhì)和本文主題。
1.本文的特點之一是“選擇典型事例表現(xiàn)人物的思想品質(zhì)”。請大家完成課后練習一:填表,說明作者寫了與藤野先生交往的哪四個典型事例,分別表現(xiàn)藤野先生什么思想品質(zhì)。
2.提供“教師教學用書”的答案,討論:這個答案正確嗎?
3.啟發(fā)質(zhì)疑,提供下列名言(投影):
朱熹:“讀書無疑者須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
陸九淵:“學貴知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
4.指導質(zhì)疑,鼓勵創(chuàng)造。(1)典型事例是四個嗎?答案:不是,應是5個,還有“惜別”。(2)藤野先生的品質(zhì)僅僅是“認真負責”之類嗎?答案:不是,應是某種更高尚、更感人,更難能可貴的精神品質(zhì)。作者在后文說:“他是最使我感激,給我鼓勵的一個”,他“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偉大的”。僅僅是認真負責之類,不能稱為“偉大”。
(3)藤野先生是否對每個學生都如此“認真負責”?答案:不是。只是對魯迅一人,因此還引起了其他學生的懷疑。(4)說藤野先生“不懷民族偏見”準確嗎?答案:不準確。只要他不像“愛國青年”那樣歧視魯迅,就是“不懷民族偏見”了。他對魯迅不但不歧視,反而比對日本學生更關心,更熱情,更優(yōu)待。
5.提供參讀材料──當代研究魯迅的專家、上海華東師大教授、博士王曉明先生《無法直面的人生──魯迅傳》第3章《離鄉(xiāng)者的悲哀》(節(jié)選),投影:
魯迅到日本去的時候,日本的國力正是逐漸強盛,獨霸東亞的野心也日漸膨脹,又剛剛在甲午海戰(zhàn)中殲滅了中國的北洋水師,舉國上下都彌漫著一股鄙視中國人的風氣。有的報紙就公開宣稱:“西洋人視中國人為動物,實際確乎不得不產(chǎn)生動物、下等動物的感覺,因此,他們(指中國人)在生理上已失去人類的資格。”因此,魯迅在這個時候去日本留學,便不可避免地受到種種歧視和輕蔑。他走在東京的大街上,就常常遭受少年人的辱罵。你不但生活在陌生人中間,而且是生活在陌生人的鄙視和輕蔑中間,請想一想,一個自尊自重的中國人,怎么能忍受這樣的處境?
魯迅見到的許多留學生,偏偏又是那樣不爭氣,非但不從日本人的輕蔑中汲取自我警策的動力,反而以自己的種種乖行,不斷地證明那輕蔑的正當。就以與魯迅同住的留學生來說吧,有整天把地板踏得咚咚作響,塵土飛揚地學跳舞的,也有不遵守客店里新老客戶循序洗澡的慣例,搶先鉆進洗澡間,把水潑得四濺的。在這樣的日常小事上都如此令人討厭,其他的方面就更可想而知。一面是日本人的輕蔑眼光,一面是這些同胞的不成器的丑態(tài),難怪魯迅一拿到修習日語的畢業(yè)證書,便立刻跑到偏僻的仙臺去。
仙臺又怎樣呢?在仙臺醫(yī)學?茖W校里,只有魯迅一個中國人,那些討厭的同胞的嘴臉,自然是可以免見的了,但是,日本人那股鄙視中國人的風氣,在仙臺同樣很盛。仙臺報紙上的辱罵中國人的言論,一點都不比其他地方溫和,魯迅所在的那個班的學生中,也同樣有對他白眼相加,毫不掩飾的人。他學習成績中等,便有同學以為是得了老師的暗中幫助,于是托詞去檢查他的筆記,甚至寫信向他發(fā)出威脅。課間放電影,映到日本軍人揮刀砍殺中國人,而圍觀的其他中國人一臉麻木的時候,也有同學大聲地議論:“只要看中國人的樣子,就可以斷定中國是必然滅亡”當然,并不是所有的日本人都這樣傲慢,魯迅初到仙臺,就有教員熱心地張羅食住,任課的教授當中,更有藤野嚴九郎那樣滿懷善心的人,就是同班同學中,也有好幾位不滿意那些傲慢者的粗暴,特別站出來替魯迅辯護。但是,盡管如此,這些事情仍然給魯迅非常強烈的刺激
6.得出結論,揭示答案:藤野先生的品質(zhì)是:在日本舉國上下都鄙視中國人的.風氣下,對中國人的熱情友好與尊重。這,是比“認真負責”之類更難能可貴、也更使魯迅感激和終生懷念的品質(zhì)。“認真負責”之類,失之淺陋。因此,方才的表格應改成(投影)。
7.提供參讀材料之三──藤野先生的《謹憶周樹人君》,印證以上觀點:
周君來的時候是中日戰(zhàn)爭之后,又過了相當?shù)哪陻?shù)。很可悲的是,當時日本人還罵中國人作“豬頭三”。在這惡罵風氣的時候,所以同級生中也有這樣的一群,動不動就對周君加以白眼,另眼看待。 我少年時候,曾承福井藩校出身的姓野坂的先生教過漢文,因此一方面尊重中國的先賢,同時總存著應該看重中國人的心情,這在周君就以為特別親切和難得了吧
教師評:藤野先生對本文的理解,應該是有權威性的。從他的文章中,不僅能證明他“看重中國人”,還能知道其中原因──少年時學習漢文,受過中國文化的熏陶。
六、研討課文其他內(nèi)容與主題的關系,進一步理解本文主題。
1.藤野先生的品質(zhì)是在日本舉國上下都鄙視中國人的風氣下,對中國人的熱情友好和尊重,那么,本文又滲透著魯迅先生什么思想感情?答案: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這是本文的暗線;明線是寫藤野先生。
2.具體說明哪些事例滲透著魯迅先生的愛國主義精神。答案:(1)對“清國留學生”的厭惡;(2)只記得“水戶”“日暮里”兩個地名;
(3)對艱苦的生活不以為意,發(fā)奮學習以救國;(4)對“愛國青年”的憤怒;(5)棄醫(yī)從文。
3.為什么寫只記得兩個地名?答案:“日暮里”──想到“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水戶”──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朱舜水是明末思想家,明亡后曾進行反清復明活動,事敗后長住
日本講學。他是浙江余姚人,離紹興很近,可謂魯迅先生的“同鄉(xiāng)”,魯迅很敬重他。目的:表現(xiàn)自己的愛國主義感情。
4.再次概括作者棄醫(yī)從文的原因,說明寫這一內(nèi)容的目的。答案:看電影事件使魯迅先生認識到:醫(yī)學救不了中國,要救中國,首先要改變?nèi)藗兊木瘢淖內(nèi)藗兊木,首推文藝,因此棄醫(yī)從文。寫這一內(nèi)容的目的是反襯自己的愛國主義精神。
5.寫“愛國青年”是什么目的?答案:反襯藤野先生對中國人的熱情友好和尊重;反襯自己的愛國主義精神。
6.寫其他教職員對魯迅先生的關心是什么目的?答案:正襯藤野先生的品質(zhì)。這些人關心魯迅,只是“物以稀為貴”,不是尊重。
7.“惜別”時,藤野先生“似乎想說話”,但為什么“竟沒有說”?答案:尊重魯迅的人生選擇。(電腦投影藤野先生贈魯迅的照片及背面題字)
8.歸納本文主題,有兩個要點:(1)表現(xiàn)藤野先生在日本舉國上下都鄙視中國人的風氣下對中國人的熱情友好和尊重;(2)抒發(fā)自己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這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七、填表,理解本文語言強烈的感情色彩。
八、理解本文抓住特點描寫人物外貌的寫作藝術。
1.本文寫人物外貌,注意抓住特征,畫出靈魂,因而用極簡練的文字表達了極深刻豐富的內(nèi)容,例如寫“清國留學生”抓住“盤辮子”
的特征。請你說說,寫藤野先生抓住了什么特征?答案:黑瘦,八字須,戴眼鏡,穿衣模糊,有時忘記帶領結,冬天穿舊外套,寒顫顫的?傊钱敃r典型的嚴謹治學、生活簡樸的知識分子的形象。
2.老師總覺得作者寫藤野先生的外貌不太漂亮,因此改為下面一段文字,可以嗎?
他,既有高倉健一樣的體魄,又有三浦友和一樣的相貌。臉色白而透紅,眼睛大而明亮,頭發(fā)整齊而又有一點波浪。他穿著一套筆挺的西裝,潔白的襯衣上打著一條漂亮的領帶,皮鞋擦得又黑又亮。一走上講臺,就用洪鐘一樣的聲音說:“我,就是藤野嚴九郎! 答案:不好,失去了特點,像電影明星,不像藤野先生。
3.寫藤野先生的外貌,先寫八字須、眼鏡,再寫黑瘦,可以嗎?答案:不可,應先整體,后局部,這才符合人們觀察和描寫事物的習慣。
藤野先生教案 篇6
一、導入新課,培養(yǎng)興趣
師:今天我們學習《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是什么人物?
生:魯迅的老師。
師:是,但準確嗎?魯迅的老師很多啊,三味書屋的壽老先生,也是他的老師。
生:是魯迅在日本仙臺醫(yī)專留學時的老師,教解剖學。
師:哎,這就準確了。學語文,就是要把語言表達到最準確、最完美。
下面老師提供兩則小資料:
。、藤野先生簡介:
藤野先生全名藤野嚴九郎,1874年生于日本福井縣一個世代為醫(yī)的家庭。藤野從小學過漢文,1896年從愛知醫(yī)學校畢業(yè)留校作解剖學教師的助手,后到東京帝國大學醫(yī)學院學習解剖學一年,1901年到仙臺醫(yī)專任解剖學講師,1904年升為教授。兩個月后魯迅來此留學,藤野先生擔任解剖學兼副班主任,曾給魯迅以特別關心和照顧。1915年仙臺醫(yī)專升格為東北帝國大學醫(yī)科大學,藤野因學歷不夠,被解除職務。1919年回故鄉(xiāng)開診所,1945年在福井逝世。
。、魯迅看重《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是魯迅最敬重的老師;敘事散文《藤野先生》是魯迅最看重的作品。1935年,日本巖波文庫要出版《魯迅選集》,譯者增田涉到上海征求魯迅意見,問他選哪些文章才好。魯迅回答:“一切隨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選錄進去!八哪康氖墙璐舜蚵犔僖跋壬南侣,同時委托增田涉先生代為尋找。
第二年,《魯迅選集》出版,增田涉又到上海送樣書,魯迅再次問起藤野先生的下落,增田涉說沒有打聽到。魯迅先生嘆息說:“藤野先生大概不在人世了吧!”
師:學習本課可培養(yǎng)發(fā)明精神和發(fā)明能力。半個多世紀以來,許多人對《藤野先生》的理解是淺陋的,甚至是錯誤的,多種教輔資料的答案都有問題。今天我們學習這篇文章,要把半個多世紀的錯誤糾正過來。
師:下面請大家預習課文,邊讀邊劃,特別要劃住不懂的問題。
師:讀懂了嗎?
生:沒有……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師:這一課比較難懂,所以必需多讀,讀書百遍,其義自現(xiàn)啊。也無妨讀一點教輔資料。……
二、檢查預習,整體理解
師:我們先整體理解課文,做個填空題吧:《藤野先生》選自_____________,體裁是_____________。
生:《朝花夕拾》……散文。
師:我們學過的課文,還有哪篇選自《朝花夕拾》?
生:《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阿長與〈山海經(jīng)〉》……《社戲》。
師:《社戲》也是嗎?
生:不是,那是小說。
師:對了。記。簩懽陨淼挠H身經(jīng)歷的,是散文,選自《朝花夕拾》;是小說的,選自《吶喊》。
師:按時間和地點轉移,本文分為以下三局部:
。痢⒃赺____________,表達對_____________的厭惡;
B、在_____________,回憶與_____________交往;
。、在_____________,表達對藤野先生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生:在東京……在仙臺……在中國。
師:中國這么大,說在中國準確嗎?
生:不準確……在北京。
生:表達對中國留同學的厭惡……是“清國留同學”……回憶與藤野先生的交往……表達對藤野先生的懷念和感激。
師:這里用到了三個地名,這涉和到魯迅的經(jīng)歷,下面老師再提供一則小資料──與本文相關的魯迅經(jīng)歷。
。保梗埃材辏吃,魯迅赴日本留學。先在東京的弘文書院學習日語,然后于1904年9月到仙臺的醫(yī)學?茖W校學習醫(yī)學,兩年后又返回東京修德文和籌辦雜志,直至 1909年8月回國,一共在日本住了七年多。
回國后,先在杭州和紹興教書,后來應南京臨時政府教育部長蔡元培的邀請去教育部工作,1912年2月到南京,3個月后隨教育部遷到北京。在教育部工作了十三年, 1926年初春,去廈門大學擔任教授。《藤野先生》即寫于此時。
師:這是魯迅1904年4月在東京弘文書院的畢業(yè)照(圖)。這是雕塑《魯迅與藤野先生》(圖),在紹興魯迅博物館。
三、閱讀“在東京”
師:咱們齊讀第一自然段:“東京也無非是這樣……實在標致極了。”……學習加紅色詞語(略)。
師:上野公園,是東京最大的公園,也是東京的文化中心。這里原來是德川幕府的家廟和一些諸侯的私邸,1873年改為公園。公園面積很大,內(nèi)有東京國立博物館、國立科學博物館、國立西洋美術館、都立美術館等,有“史跡和文化財物的寶庫”之稱。
上野公園的著名還在于每年春天盛開的櫻花,上野賞櫻是東京人的保守習俗。下面我們看幾幅圖片(圖:上野公園、櫻花)……
師:“東京也無非是這樣”,“無非”是什么意思?
生:只不過。
師:它表示作者什么感情?
生:表達對東京的失望……表達對東京的不滿。
師:是“失望”好,還是“不滿”好?為什么?
生:“失望”好,說明去留學時把東京想象得很好,結果不是那樣。
師:對。“不滿”沒有這個意思。批上兩個字──失望。
師:學習這一段,要特別理解外貌描寫的藝術匠心。先請找出這一段中的外貌描寫。
生:頭頂上盤著大辮子,頂?shù)猛瑢W制帽的頂上高高聳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辮子,盤得平的,除下帽來,油光可鑒,宛如小姑娘的發(fā)髻一般,還要將脖子扭幾扭。實在標致極了。
師:把這幾句大聲讀一遍……作者寫“清國留同學”的外貌,并非全面描寫,而是只抓一個特點。想一想抓了什么特點?
生:抓住了辮子的'特點……抓住了“頭頂上盤著大辮子”的特點。
師:對,問題是為什么抓這個特點?
生:因為清朝人留辮子。
師:留辮子就該抓嗎?他們也穿衣服啊,為什么不抓?他們也是黃皮膚黑眼睛啊,為什么不抓?
生:我覺得從辮子可以看出對大清的態(tài)度,那時的革命者是剪掉辮子的。
師:對嘍,在當時,有沒有辮子可以區(qū)分對清王朝的態(tài)度。抓住這一特點,就不只畫出了他們的皮囊,更畫出了他們的靈魂。
這里老師再介紹點小知識──辮子的故事:
在清朝以前,我國講究“身體發(fā)膚,受之家長,不可毀傷”,所以頭發(fā)終身不剪(和尚、尼姑除外)。20歲舉行冠禮之后,把頭發(fā)束在頭頂,上面加“冠”。
清人入主中原之后,強制推行清朝法式:將前額頭發(fā)剃掉,后面留起辮子,當時有“留頭不留發(fā),留發(fā)不留頭”之說。
清朝末年,有反清思想的知識分子,例如魯迅,率先把辮子剪去。所以當時僅憑辮子就可以區(qū)分對清王朝的態(tài)度。也有的辮子剪掉后又后悔了,就續(xù)一條假辮子。魯迅小說《阿 Q正傳》中的“假洋鬼子”就是這樣。還有一種是革命來了,就把辮子盤在頭頂;革命失敗了,就放下來。當時魯迅一到日本,就率先剪掉了象征羞恥的辮子。
看,這是魯迅當時的“斷發(fā)照”(圖)。
可以這樣說:留辮子,是;庶h;剪辮子,是維新派。那么這些“清國留同學”屬于哪一派?
生:;庶h……不是,屬于兩面派。
師:為什么?
生:留著辮子,說明效忠清王朝,是保皇黨。辮子盤在頭頂,是留有后路:一旦維新失敗,還可把辮子放下來,就又變成了“;逝伞。
師:對啊!所以魯迅高明!這是大師的手筆!批上幾個字──
生:大師。
師:當然也可以,但“大師”不如“畫出靈魂”──畫出靈魂了嗎?
生:畫出來了。
師:所以以后你寫外貌的時候,不能長什么樣就寫什么樣,得抓住特點,畫出靈魂。
師:理解作者修辭的藝術。“修辭”有兩個意思:
。痢⑹褂眯揶o格,如比喻、擬人等;
B、選擇字詞句。
你們一般只知道第一個……“頭頂上盤著大辮子,頂?shù)猛瑢W制帽的頂上高高聳起,形成一座富士山”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生:比喻……暗喻……夸張。
師:是夸張嗎?夸張有兩條要求:第一,必需是明顯的吹大話──有座樓有10米高,你說它有12米,不能叫夸張,你得說它“高聳入云”才行。第二,也不能夸張得沒邊沒沿──說它高到月亮上去了,就不行了──帽子再高,也不能富士山那么高,所以不能說是夸張。說是比喻,就不只表示了它的高,而且表示出了它的──
生:形狀。
師:對,既形象,又有嘲諷意味。接著看看富士山的介紹,看看形象不形象。
富士山是日本最高的山峰,位于本州島的東南部,距日本首都東京80公里,俯瞰波濤滾滾的太平洋。它是個圓錐形的火山,海拔 3776米,山巔終年白雪皚皚,頂上有一個直徑800米、深200多米的火山湖。自公元781年有文字記載以來,富士山共噴發(fā)過18次 ,最后一次是1707年,此后變成休眠火山。富士山被日自己民譽為“圣岳”,是日本民族的象征。(圖)
師:也有解散辮子,盤得平的,除下帽來,油光可鑒……“油光可鑒”是什么意思?
生:頭發(fā)上擦了油,梳得很光亮,可當鏡子照。
師:“鑒”是什么意思?
生:鏡子……用作動詞,照鏡子。
師:油光可鑒有什么表達作用?
生:有諷刺作用。
師:下面是“說文解字”:“監(jiān)”與“鑒”──監(jiān),古文字象一個人在盛水的“皿”中照自身的影子,意思是“照鏡子”,引申為“鏡子”。(圖)你看出來了嗎──右上角是一個人,左上角是一只眼睛,下面是“皿”。
生:看出來了。
師:后來有了銅鏡,“監(jiān)”又寫成了“鑒”。這說明“鑒”的本意是什么?
生:照鏡子。
師:還要將脖子扭幾扭,實在標致極了!皹酥隆笔鞘裁匆馑?
生:漂亮。
師:在這里是什么修辭手法?
生:反語。
師:表達什么感情?
生:表示作者對“清國留同學”的厭惡。
師: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結隊的“清國留同學”的速成班,魯迅的初稿并沒有“成群結隊的”這幾個字,是后來修改時添上的。想一想,為什么添上?
生:“成群結隊”表示逛公園、賞櫻花的人很多……增強了諷刺的力量。
師:對。下面朗讀“中國留同學會館的門房里有幾本書買……那是在學跳舞!
中國留同學會館的門房里有幾本書買,有時還值得去一轉;倘在上午,里面的幾間洋房里倒也還可以坐坐的。加紅色的詞語有什么表達作用?
生:“幾本”表示可買的書不多。
生:“有時”表示值得一轉的機會也不多。
生:“倒也還”表示語義勉強。
師:假如你家長問我,你的語文成果怎么樣,我說“好”,與“還好”或“到也還好”一樣嗎?
生:不一樣……
師:問問精通時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學跳舞。”“精通時事”在這里是什么意思?
生:了解許多無聊的事。
師:為什么不說是“了解許多無聊的事人”?
生:這也是諷刺說法……對“清國留同學”充溢厭惡。
師:這就又有一個問題了──魯迅為什么那么厭惡“清國留同學”?
生:這些“清國留同學”不學無術,白晝逛公園,晚上學跳舞……他們忠君;省
師:答這個問題,你得從清國留同學和魯迅兩方面答──看看老師的答案:魯迅是抱著“科學救國”的目的去日本留學的。但是,這些“清國留同學”不學無術,在國家危亡之時,白晝逛公園,晚上學跳舞,而且思想腐朽,忠君保皇。因此魯迅厭惡他們。──誰的答案好?
生:老師的好……
師:是不是這樣,有詩為證:
自題小像
魯 迅
靈臺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暗故園。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師:看懂了嗎?
生:沒有。
師:所以老師給你翻譯成了新詩:
祖國啊,我的心靈無法逃脫對你的眷戀,
雖然你風雨飄搖,像夜晚一樣黑暗。
即使你并不了解我的情感,
我也要將一腔熱血向你奉獻!
師:還要理解這一段在結構上的作用──這一段并沒有寫藤野先生,是否離題?
生:不離題。
師:為什么?
生:交代離開東京的原因,引出在仙臺的事。
師:你的意思大致是對的,但考試時這樣答不能得分。我問,沒有寫藤野先生,為什么不離題,你答“交代離開東京的原因,引出在仙臺的事”,行嗎?
生:不行……交代離開東京的原因,引出與藤野先生的交往。
師:哎,這就對了。另外,這還表示自身的愛國主義精神──這是本文暗線,也是主題的一個方面。所以不離題。
學到這里,開始懂一點了吧?……
。ǖ谝徽n時到此結束)
四、閱讀“添改講義”
師:下面朗讀“過了一星期……這樣一直繼續(xù)到教完了他所擔任的功課:骨學,血管學,神經(jīng)學!
師:“我的講義,你能抄下來么?我交出所抄的講義去。根據(jù)上下文推斷,這兩個“講義”各是什么意思?
生:第一個是講課內(nèi)容,第二個是課堂筆記。
師:我拿下來打開看時,很吃了一驚,“我”為什么“很吃了一驚”?
生:原來我的講義已經(jīng)從頭到末,都用紅筆添改過了,不但增加了許多脫漏的地方,連文法的錯誤,也都一一訂正。
師:“我”為什么“不安和感激”?
【藤野先生教案】相關文章:
藤野先生教案(精選21篇)02-15
《藤野先生》教學反思04-22
《藤野先生》教學設計09-15
藤野先生優(yōu)質(zhì)教學設計05-20
藤野先生教學反思(精選10篇)09-30
閱讀《藤野先生》心得體會04-17
藤野先生的讀書筆記(精選20篇)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