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游天姥吟留別教案(精選15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夢游天姥吟留別教案(精選1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夢游天姥吟留別教案 1
教學目標:
使學生了解李白的思想性格,理解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
熟背全詩,并能歸納詩中所用表現(xiàn)手法。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李白通過夢游天姥所表達的不與權(quán)貴妥協(xié)的反抗精神和傷感情緒。
鑒賞“夢游”的意境,感悟本詩的主旨。
教學用具:
朗誦帶、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通過回顧李白具有浪漫主義特色的詩句,引導學生進入新課《夢游天姥吟留別》。
二、整體把握
學生試讀,看注解,初步感受詩歌的節(jié)奏,懂得字面意思。
以時間順序概括全詩的.每節(jié)大意,把握總體脈絡。
三、品味鑒賞
賞析第1節(jié):
思考“夢游”的原因,分析“五岳”、“天臺”的作用,并討論作者為了突現(xiàn)天姥山的高峻挺拔還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
品味“云霞明滅或可睹”這句詩給在夢境中才能游覽的天姥山蒙上了一層什么樣的色彩。
賞析第2節(jié):
學生齊讀,找出本節(jié)中寫“仙境”的部分,討論仙境與之前所見景象的關系。
思考詩人在登上天姥山后至夢見仙境之前所看到的奇異景象與仙境之間的關系。
劃分第3節(jié)層次,進一步理解本詩的主題:
討論“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所表達的情感,是否消極,并引導學生理解其中蘊含的李白對世事的看破與對現(xiàn)實的不滿的憤懣之語,以及自我寬慰的意味。
四、品味詩歌的藝術特色
初步體會李白浪漫主義創(chuàng)作方法的基本特點,如奇特的想象、大膽的夸張等。
討論并總結(jié)詩歌中所用的表現(xiàn)手法,如對比烘托、借景抒情、擬人夸張等。
五、課堂小結(jié)
總結(jié)全詩主旨,強調(diào)李白通過夢游天姥所表現(xiàn)的不與權(quán)貴妥協(xié)的反抗精神和傷感情緒,以及詩歌的藝術特色。
六、作業(yè)布置
背誦全詩,并嘗試寫一篇關于《夢游天姥吟留別》的讀后感,表達自己對詩歌的理解和感受。
七、教學反思(課后填寫)
根據(jù)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反思教學方法是否得當,學生對于詩歌的理解和鑒賞能力是否有所提高,以及今后教學中需要改進的地方。
夢游天姥吟留別教案 2
第一節(jié)
一、導入:
我們在小學的時候曾學過李白的一首留別詩《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這首詩表現(xiàn)了李白與汪倫的深厚情誼。而今天,我們要學習他的另一首立意迥然不同的留別詩。
二、詩人及寫作背景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著名詩人。李白一生中最重要的活動,大體上是在唐玄宗開元、天寶這四十多年中。歷史上稱這個時期為“開元盛世”。
李白少時就有“濟蒼生”“安社稷”的理想,天寶二年,因朋友吳筠推薦,李白被唐玄宗召入長安,做了翰林供奉(皇帝的文學侍從官)。已四十二歲的李白,滿以為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理想的機會來了。
李白的確曾有過短暫的得意,然而不久他就發(fā)現(xiàn)李隆基僅只把自己當作消遣的御用詩人人;同時李白一身傲骨,不肯與權(quán)貴同流合污,又因醉酒命玄宗的寵臣高力士脫靴,得罪了權(quán)貴,招到他們的排擠。甚至連玄宗也開始對他不滿,因而他在長安僅住了一年多,就被唐玄宗以“賜金還鄉(xiāng)”為名,逐出京城。在這短短的一年多時間里,李白親眼目睹了統(tǒng)治集團內(nèi)部的昏庸腐敗,宮廷生活的殘酷斗爭。第二年,李白借離開東魯,南游吳越之際,寫下了這首“留別”詩,誠摯地向親友們表明了自己蔑視權(quán)貴,傲岸不屈,與宮廷生活徹底絕裂的態(tài)度。
三、解題:
“吟”本指吟詠,即作詩。后來成為樂府詩的一種體裁。
“留別”,是臨行前向朋友話別的意思;
所以整個題目的意思就是用夢游天姥的詩向朋友話別。本詩另名《別東魯諸公》或《夢游天姥山別東魯諸公》。
四、誦讀詩歌,疏通生字詞:
1、指定學生朗讀該詩,疏通生字詞:
天姥()瀛()洲天臺()剡()溪
宿()處淥()水謝公屐()忽已暝()
殷()巖泉水澹澹()石扉()訇()然
霓()魂悸()鼓瑟()鸞()回車恍()
2、聽讀課文,體會詩歌情感:
五、講解第一段詞句:
六、分析第一段:
1、既然詩歌題目為“夢游天姥”,為何開篇卻談“瀛洲”仙島?
“煙濤微茫”的瀛洲與“云霞明滅”的天姥山同樣神秘而又美妙。然而瀛洲的“信難求”讓人怯步,而天姥的“或可睹”則成了一種強烈的誘惑。詩人用瀛洲襯托天姥,以虛襯實,不僅給天姥山蒙上了一層神秘美妙的面紗,而且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念頭。
2、結(jié)合第一段來看,天姥山有什么特點?詞句中寄予了詩人對怎樣的情感?
神秘、高峻。景仰向往。
3、通過第一句的分析我們知道,詩人用了襯托手法來表現(xiàn)天姥山的神秘,其高高峻這一特點又是如何表現(xiàn)?運用該手法的作用是什么?
夸張:“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對比、襯托:首先拿天姥山與其他山名山對比,它既超過以高峻出名的五岳,又蓋過在它附近的赤城。接著用“一萬八千丈”的天臺山來襯托天姥山的高大。
通過夸張、對比手法,突出了天姥山的高峻,進一步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強烈愿望。
小結(jié):入夢之由——神秘、高峻。
七、背誦該段:
第二節(jié)
一、講解二、三段詞句:
二、分析二、三段:
1、天姥山如此神秘、高峻,詩人對天姥山神往已久。于是便有了“我欲因之夢吳越!钡南敕ǎ@然該句的作用是什么?
過渡句,由現(xiàn)實轉(zhuǎn)入夢境。
2、下面我們分析夢境的詩句。學生齊讀第二段并思考:詩人夢游天姥山,如果以時間、地點為序,夢境中給我們描繪了幾幅圖景,并歸納每一幅圖景的特點。
月夜:飛渡鏡湖——清幽、雅致
3、詩人一夜飛渡,湖月照送的情景,表現(xiàn)了詩人當時怎樣的心情,從哪些詞上體現(xiàn)出來?
體現(xiàn)了詩人一路上急切興奮和輕松愉快的.心情。
“飛”“送”兩字運用了夸張和擬人的手法,生動地表現(xiàn)了詩人夢游路
上那種急切、興奮、輕快、神往的心情。
白晝:著屐登山——壯觀、雄奇
夢游歷程:
傍晚:山中奇景——恐怖、神奇
夜晚:洞中仙境——和睦、富麗
4、詩人為我們描繪了一個五彩繽紛的夢境,在這夢境中詩人的心情如何?從哪
里看出這一心情
詩人在夢境中,身心完全解放,無憂無慮,幸福無比。
5、從哪里看出這一心情?
詩人一整天暢游在千巖萬轉(zhuǎn)、奇花異石的天姥山上,目不暇接,流連忘
返。一個“忽”字,表明詩人縱情山水,留戀奇花,渾然不知“暝”之已至
的游興;還有洞中的仙境富麗堂皇,光明一片,濟濟一堂,和和睦睦,再次
表明了詩人的心情。
6、不管怎樣的夢都有醒的時候,哪些詩句寫由夢境轉(zhuǎn)入現(xiàn)實?
“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7、詩人夢醒時分心情怎樣?
一覺醒來,夢景消失,面對著現(xiàn)實時詩人無限留戀和惋惜。
8、哪些詞語反映出詩人夢醒后無限留戀和惋惜的心情?
“長嗟”“惟”“失”等。
9、夢境突然地消失了,面對現(xiàn)實,詩人不禁長嗟短嘆,大家齊讀第三段并思考:詩人在長吁短嘆中抒發(fā)了怎樣的情感?
流露出人生如夢的虛無感傷情緒
逃避現(xiàn)實的及時行樂的思想
人生感嘆
流露出的是不滿現(xiàn)實,不趨炎附勢,蔑視權(quán)貴,傲岸不屈的精神。
10、上述三種情感,哪種情感揭示了詩歌的主題?
不趨炎附勢,蔑視權(quán)貴,傲岸不屈。雖然詩歌中有人生如夢的感傷情緒,有逃避現(xiàn)實的及時行樂思想,但我們并不能因此而過多地苛責李白。在污濁的封建官場,該有多少人被同化得沒有了自我,沒有了人格,詩人不可能改變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能夠如同這般傲岸不屈、潔身自好已經(jīng)非常難能可貴。
夢游天姥吟留別教案 3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把握詩作者的情感和浪漫主義風格;
能力目標背誦全詩;
情感目標感悟作者在詩歌中抒發(fā)的情懷。
教學重點:
把握詩的第三段夢境的內(nèi)涵,理解詩歌的主旨。
教法學法:
誦讀法、點撥法
教學難點:
認知詩歌中景與情的關系,理解詩歌主旨
教學用具:
多媒體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
中國古代詩歌浩如煙海,尤其說起“話別詩”,我們很容易會想到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這首送別詩中有深情的勸慰,卻不因遠別而悲傷,表現(xiàn)了詩人真摯的友情和曠達的胸懷。今天我們來學習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的一首話別詩《夢游天姥吟留別》。
二、整體感知
(一)析題
夢游天姥吟留別
1:內(nèi)容:夢游天姥
2:形式:吟(詩體名,歌行體當中的一種。內(nèi)容多有悲愁感嘆之意,形式比較靈活,如同散文中的隨筆,可不拘一格。如《游子吟》)
3:內(nèi)容:別東魯諸公
點撥:歌抒情、文載道、詩言志。這是一首和曲而唱的歌行體詩——他抒情;這是一篇形式自由的文——他載道;這是一首表達理想的詩——他言志。
(二)朗讀課文品味語言、感知內(nèi)涵
1、朗讀詩歌:
學生齊讀全詩
糾正字音,并結(jié)合注釋強調(diào)讀音及意義
2、學生朗讀第一段(節(jié)奏輕快雄渾有力)
思考:
、僭娙嗣鑼懱炖焉降纳衿婧透叽蟮乃膫句子是哪四個?
②找出幾個生動傳神的動詞。
、垠w會夸張、對照的寫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①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天臺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②連---橫拔---掩倒----傾③神往充滿神秘色彩、明知理想難以實現(xiàn)但還要知難而進。 )
3、集體朗讀第2段(感情充沛語調(diào)適合)
思考:
①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詩人在第二段開頭用了一個“之”字代哪些內(nèi)容而引出了他神往的夢境。
、诖竽懴胂,試述“夢”的過程。
③找出表現(xiàn)詩人夢游時興奮不已的詞及夢醒后的情感。
( ①代第一段內(nèi)容。②夢前、夢中、夢后③飛豐富的想象大膽夸張。理想之夢:A浪漫:邀明月為伴、著謝公之木屐、登青云之梯----追求。B:神奇:天馬行空、日月同輝、霓為衣、風為馬、虎鼓瑟、鸞回車、仙如麻——理想。夢后---失落。)
4、集體朗讀第三段
點撥:“夢游天姥”,詩人極盡想象,直到眼前煙消云散,詩人才又回到了現(xiàn)實之中。夢后的詩人有何感嘆?讓我們一起來讀詩文的最后一部分。
思考:
、倌銈兪侨绾卫斫夥从吃姼柚髦嫉倪@飽蘊詩情的兩行詩句的`?這一切在你的心目中看出了詩人怎樣的藝術形象?
長安是帝王之都,是李白一生的向往,在這里感覺官場生活亦不過如此,外戚專權(quán),同僚爭權(quán),詩人無意留戀,詩人寧愿選擇自己的生存空間,選擇放鹿青崖,踏尋名山,釋放浪漫與率直,還要尋找“安社稷、濟蒼生”理想。(有儒家風范道家風骨)
這一切在我們的心目體現(xiàn)出了一位傲視權(quán)貴卻又才華橫溢的詩人形象,詩人氣質(zhì)不俗,瀟灑浪漫,富于幻想,對自由充滿向往。
、谀敲磸哪睦镂覀冇肿x出了詩人是在與人“留別”?
(別君去兮何時還)
三、主旨: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四、藝術探究(詳見板書)
1、詩風浪漫想像豐富夸張大膽
2、借景抒情夢由、夢境為結(jié)尾抒情張本
3、虛實相生夢境的虛現(xiàn)實的實
五、布置作業(yè)
1 、背誦課文
2 、思考練習
夢游天姥吟留別教案 4
教學目標
1、把握文章內(nèi)容,鑒賞重點語段,體會李白語言魅力。
2、通過誦讀和討論,體會李白浪漫主義詩歌特色。
3、通過了解李白的生平思想,學習李白蔑視權(quán)貴的傲岸情懷以及追求個性自由的浪漫主義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1、體會李白浪漫主義詩歌特色。
2、學習李白蔑視權(quán)貴的傲岸情懷以及追求個性自由的浪漫主義精神。
教學方法
誦讀法、討論法、講授法
教學用具
多媒體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小學到初中我們學習了很多李白的詩,比如《望廬山瀑布》《早發(fā)白帝城》,溫故是為了知新,今天我們將學習李白的另一首詩歌《夢游天姥吟留別》。
二,解題
“吟”是一種詩歌體裁,告訴我們這是一首古體詩,篇幅、句式和格律沒有嚴格的限制,很適合抒發(fā)起伏跌宕的感情。
夢中游歷天姥山,和朋友離別
三,初讀課文,整體把握
1、聽范讀,正字音,商討句讀
2、夢游天姥吟/留別
3、標畫出夢境部分
我欲因之夢吳越:仙之人兮列如麻
板書:夢前、夢境、夢后
四,讀課文,品鑒夢境
1、誦讀夢境部分
思考:本部分描繪了哪些畫面?有什么特點?體現(xiàn)了什么情感?
(指導學生誦讀,在誦讀中體味畫面的特點和詩人飽含的情感)
交流小結(jié),點評提升
明確:
。1)第2段“月夜之景”(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渡鏡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
通過鏡湖、明月、剡溪淥水等意象描繪了清幽寧靜的意境,抒發(fā)了詩人輕松愉悅之情?芍攸c賞析“飛”“送”等詞語。
清幽、愉悅、急切
。2)第2段“日出之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千巖萬轉(zhuǎn)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通過“海日”“天雞”“奇花”“異石”等意象描繪了壯美而至迷離的畫面,面對此景,心胸為之開闊,襟懷為之敞開,在美景中流連忘返,以至于忘記了時間,到了傍晚都沒有察覺。
壯麗、豪放
(3)第2段“傍晚之景”(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熊在咆哮龍在長吟,天氣急劇變化,畫面變化多姿,驚心動魄,內(nèi)心驚恐萬分。
恐怖、害怕
。4)第3段“晚上之景”(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描繪了輝煌燦爛、融洽祥和的意境,仙人們齊聚一堂,老虎彈琴鼓瑟,鸞鳥駕車,熱鬧非凡。讀來讓人無比驚嘆,沉醉其中。
神奇、驚嘆
小結(jié):
這個浪漫的夢境變幻莫測,浪漫神奇,令人目不暇接,詩人想象豐富而瑰奇,流露的情感起伏跌宕,搖曳多姿,正彰顯了作者的浪漫主義的風格。讓我們集體誦讀詩歌,再次感受這奇妙的夢境。
2、研讀“夢前”和“夢后”部分,探討李白入夢的原因
(1)夢境如此美妙奇特,可是,詩人為什么會做這樣的夢呢?(讓學生在詩中找答案)
明確: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
以“瀛洲”襯托天姥山,給天姥山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②、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用對比的手法寫出了天姥山的高大,表達了對天姥山的向往。
神奇、高大、向往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反抗、憤激
(2)夢后部分還能讀出哪些情感呢?
明確:失落、傷感
。ㄒ嗳绱、虛幻的夢、人生如夢)
小結(jié):剛剛通過誦讀,我們知道夢境是美妙的奇特的。入夢不僅僅有天姥山的神奇和高大,還有更深層的原因,那就是對現(xiàn)實的不滿,對權(quán)貴的蔑視。
五、研讀探究,把握內(nèi)涵
關于夢的'內(nèi)涵,歷來有兩種說法:
1、理想世界的象征
2、宮廷生活的反映
同學們探討一下,談談你的理解
明確:聯(lián)系寫作背景(唐玄宗天寶三年,李白在長安受到權(quán)貴的排擠,被放出京。)對名山仙境的向往是出于對權(quán)貴的抗爭,神仙世界的美麗正是反襯現(xiàn)實世界的丑惡,寫自己一心想遨游仙境,正是表現(xiàn)對現(xiàn)實的憎惡,不愿與權(quán)貴同流合污。
無論是“理想的象征”還是“宮廷生活的反映”,其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夢境到最后都會幻滅,夢境的幻滅也就是理想的幻滅,短暫的政治生活的幻滅,但是李白卻能夠不向世俗低頭,不與權(quán)貴同流合污,追求個性自由,發(fā)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高亢的呼喊,這是非常難得的。李白就是李白,不愿為了名利而失去自由,丟棄人格。這個愿意當劍俠當酒仙,卻不愿意當奴才的李白,最終選擇了凝神傲立,傲岸不屈,這就是李白人格的偉大之處。
六、再讀課文,讀出感情
最后讓我們再次誦讀課文,在誦讀中再現(xiàn)畫面的美,體味情感的美,感受人格的美。
七、布置作業(yè)
1、背誦全文
2、發(fā)揮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夢境中的某一畫面,寫成200字左右的短文。
夢游天姥吟留別教案 5
教學目的
1、深入體會詩的主旨和內(nèi)涵,體會作者蔑視權(quán)貴,反抗現(xiàn)實,向往仙境,追求個人精神解放的思想感情。
2、鑒賞本詩的藝術特色。
教學重點
1、理解夢境與詩歌主旨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2、在理解詩歌的抒情結(jié)構(gòu)的基礎上進行仿寫,邊說邊讀。
教學過程
一、走進作者
1.導入:背誦有關記夢的詩句,體會、談論感情。(選背)
A.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李商隱.《錦瑟》)
B.曉夢隨疏鐘,飄然躡云霞。(李清照.《曉夢》)
C.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蘇軾.《江城子》)
D.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李煜.《浪淘沙》)
E.故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李煜.《子夜歌》)
F.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游上苑。(李煜.《望江南》)
G.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H.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學生簡述情感,老師小結(jié)過渡。我們今天所要探討的這首記夢詩,看不到淚眼,感受不到纏綿。它滿溢豪情浪漫,它飄揚粗獷雄壯。它就是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
2、李白給我們的印象是豪放,是浪漫。難怪臺灣著名詩人余光中先生在他的《懷李白》中這樣寫到“酒入豪胸,七分釀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嘯成了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笔⑻疲粋偉大的時代,李白,一個偉大的詩人,他們應該相得益彰,交相輝映,和諧統(tǒng)一,但事實卻如何呢?或許,我們讀了這首詩,會有所發(fā)現(xiàn)。
3、創(chuàng)作背景
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李白經(jīng)友人吳筠的推薦,被玄宗征召入京,李白以為實現(xiàn)自己"濟蒼生","安社稷"的政治抱負的時機來到了,于是他高歌"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興高采烈地到了長安,但僅被任命為供奉翰林,這只是一個御用閑職,根本無法施展自己的才干,卻有幸目睹了最高封建統(tǒng)治集團的昏庸腐敗,他那種蔑視權(quán)貴、不趨炎附勢的處世態(tài)度,和桀驁不馴的頑強性格,招致了權(quán)貴們對他的讒毀。不到三年,便以"賜金還山"為名,被玄宗趕出了長安。冷酷的社會現(xiàn)實無情地粉碎了他那不切實際的幻想,他是在極度悲憤惆悵的心情下離開長安的。之后,他又繼續(xù)他的漫游生活。天寶四年秋,當他離開山東魯南游吳越時,寫下了這首詩,留贈給他的朋友。整個題目的意思是:把夢游天姥山的情景寫成詩,留給朋友作別。
二、美讀全詩,初步感知。
(一)齊讀,讀準字音
(二)一生讀,讀準句讀
。ㄈ┳x出感情
1.結(jié)合題目,理清思路,把握感情
思路:①夢之由②夢之旅③夢之感
感情:向往--------陶醉--------驚異--------失落-------豁達
2.掌握技巧,讀出韻律。
A.劃分多變音節(jié),讀出節(jié)奏
B.標出韻腳,讀得響亮和諧
C.標出重音語調(diào)語氣等
3.試讀一遍
4.聽音樂范讀,仿讀。
5.誦讀大比拼。
三、賞析全詩
(一)分析①段------夢之由
1.齊讀①段
2.詩人先談了哪個地方?標出其特征的詞語。
明確:“煙濤微!------信難求
3.接著寫到什么地方?其特征是。
明確:“云霞明滅”-----或可睹
“煙濤微!钡腻夼c“云霞明滅”的天姥同樣神秘而又美妙。然而瀛洲的“信難求”讓人怯步,而天姥的“或可睹”則成了一種強烈的誘惑。
4.除了這里外,此段中還提到了哪些山?有何作用?
明確:還提到了五岳、赤城和天臺,從而襯托了天姥的雄峻巍峨,進一步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強烈愿望。(游天姥山緣由)
小結(jié):瀛洲-----“煙濤微!,天姥-----“云霞明滅”。同樣神秘而又美妙。然而瀛洲的“信難求”讓人怯步,而天姥的“或可睹”,形成強烈的誘惑。如此以瀛洲陪襯天姥以虛襯實,不僅給天姥山蒙上了一層神秘美妙的面紗,而且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念頭。
(二)分析②段-------夢之景
1.齊讀第二節(jié)
2.標出承上啟下的過渡句.
3.標出夢醒時的語句。
4..中間部分為夢境,或以時間為序,或以地點為序,共描繪了幾幅圖景,并歸納每一幅圖景的特色。
月夜——剡溪(清幽)
白晝——山中(壯美)
傍晚——洞外(恐怖)
仙境——洞中(仙樂,仙人富麗堂皇,光明一片,濟濟一堂,相敬相愛,雍雍穆穆)
5.這幾幅畫面,哪是作者所追求?
明確:仙境
A.請男生齊讀“洞中仙樂”部分
B.用散文化的語言進行描繪
參考:電閃雷鳴,山峰崩塌。仙洞的石門,訇地一聲從中間打開了。仙府的天空浩瀚無邊,看不到盡頭,日月的光輝照耀著金銀砌成的宮闕,以彩虹作衣裳啊以輕風為駿馬,云里的神仙啊接二連三地下來。老虎彈著琴瑟啊鸞鳥駕著車,仙人多得像麻一樣數(shù)也數(shù)不清,多么其樂融融的場面啊。
6.齊讀夢境部分
7.請標出你認為用得好的重點字詞,寫一段賞析文字。
參考:飛、送、殷、栗、驚等。
明確:A.“飛”“送”兩字先后運用了夸張和擬人的手法,生動地表現(xiàn)了詩人夢游路上那種急切、興奮、輕快、神往的心情。
“B.殷”“栗”“驚”分別活用為動詞、使動、使動。
8.自由熟讀“夢游天姥”部分,力求背誦。
小結(jié):正當夢入高潮時,作者卻“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眽艟惩蝗坏叵Я-------夢醒,面對現(xiàn)實,作者禁不住長嗟短嘆,作者感嘆了些什么呢?請同學們自由發(fā)表不同看法。
(三)分析③段-------夢之感
1.請一位同學誦讀③段
2.哪一詞語照應題目
明確:“別君”。
3.反映了李白怎樣的思想性格?
明確:A.不滿現(xiàn)實,不趨炎附勢,蔑視權(quán)貴,傲岸不屈的反抗精神。
B.同時也流露出人生如夢的虛無感傷的`情緒和逃避現(xiàn)實的消極避世的思想。
4.作者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筆墨來描寫夢境呢?對表現(xiàn)主題有什么作用?
明確:A.夢中仙境象征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
B.寫仙境的美妙是為了反襯現(xiàn)實的丑惡。
寫自己對神仙世界的向往正是為了表明對黑暗現(xiàn)實的厭惡。也就是說,詩歌的前后是一致的,都是在寫詩人對自由生活的向往,只是詩歌的前半部分用夢的形式曲折地表達出來,而后半部分詩人則是直抒胸臆,直接唱出:“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5.邊說邊讀。仿照下面方法,運用第二人稱,發(fā)揮想象,在本節(jié)詩中,與李白對話。
與詩人的對話:
生1:啊,詩人,你是否聽說了王昌齡左遷龍標的消息?他是你的朋友,你是否為他感到特別傷心?
生2:詩人啊,楊花落盡,杜鵑啼鳴,在這樣一個暮春時節(jié),你的朋友遠離了你,從此相見無期,你將怎樣表達你對他的心意?
生3:詩人啊,王昌齡是一個多好的人啊。他曾經(jīng)寫了一首詩,表達他的內(nèi)心,“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這樣一個冰清玉潔的人,竟然受到權(quán)貴的詆毀,真叫人不平!
生4:詩人啊,你為什么要托付明月,是因為“明月千里寄相思”嗎?
生5:啊,詩人,從此以后有明月相照,你和朋友都不再孤單了。這真是“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詩人啊,祝你們的友誼天長地久。
生6:詩人啊,你也要放開朗些,有朝一日,你和朋友一定能夠相聚一堂。
B.學生寫作,整理,交流。(略)
四、遷移,讀李白幾首詩歌,感知詩人寫作風格
1.齊讀
《秋浦歌》
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
《夜宿山寺》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望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北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2.交流小結(jié):
主要藝術特色是:大膽的夸張、奇特的想象。
3.返回課文
劃出“大膽的夸張”和“奇特的想象”詩句。
A.以第一節(jié)為例明確,學生讀出。
B.類比創(chuàng)作,選一個自己心目中的景點,仿照本節(jié)詩句,寫一首短詩。
。ǚ伦髀裕
五、試著齊聲背誦全詩。下課。
夢游天姥吟留別教案 6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倭私饫畎椎乃枷胄愿瘢斫庠姼璧乃枷雰(nèi)容和藝術特色
、谑毂橙
2、過程與方法誦讀法、討論法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理解封建社會中知識分子的遭遇和苦悶,體會詩人的豐富而復雜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詩歌中寄托的詩人的思想感情
2、夢境對于表達思想感情的作用
教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作者及背景簡介:
1、作者簡介: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靜寧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葉(今吉爾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馬克附近)。幼時(5歲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縣(今四川江油)青蓮鄉(xiāng)!拔鍤q育六甲,十歲觀百家”,“十五觀奇書,作賦凌相如”。有遠大的抱負,“愿為輔弼”、“安社稷”、“濟蒼生”。20歲后,蜀中漫游,二十五歲起“辭親遠游”,仗劍出蜀。天寶元年42歲應召赴長安,賀知章一見,稱為謫仙人,薦于唐玄宗,唐玄宗“降輦步迎”,待詔翰林。被排擠出京后,漫游江湖間,761年,請纓殺敵,因病折回。次年,病死當徒,初葬采石磯。
其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zhuǎn)自然,音律和諧多變。他善于從民歌、神話中汲取營養(yǎng)私素材,構(gòu)成其特有的瑰麗絢爛的色彩,是屈原以來積極浪漫主義詩歌的新高峰。
2、背景簡介:唐玄宗天寶三年(744),李白因遭排擠,離職去京。第二年,由東魯(山東)南游吳越,行前寫了這首詩與朋友作別,因而此詩又名《與東魯諸公》。
二、朗讀詩文:
名家朗讀、教師朗讀、學生單讀、師生齊讀。
列(裂)怳(恍)姥、剡、淥、屐、澹、扉、訇信難求、向天橫、勢拔五岳、淥水蕩漾、殷巖泉、列缺霹靂、鸞回車、怳驚起、維覺時、摧眉折腰、開心顏
三、結(jié)合注釋、作者簡介和背景材料,默讀全詩,總體感知課文主要內(nèi)容。
1、詩主要寫的是什么?從詩題看如何理解“夢游”“留別”的關系?揭示全詩中心的句子在哪里?
2、全詩可分為幾個部分,各寫了什么?各部分都有了過渡性的提示語,有哪些句子?第二部分請細分層次?各層大意是什么?
四、再次聽名家朗誦,學生跟讀,進一步熟悉課文,并力求背誦。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解題:
夢游:說明內(nèi)容的虛實。
天姥:所夢內(nèi)容。
吟:古詩體式,多有悲愁慨嘆之意,形式活潑,不拘一格,主要表現(xiàn)在詩句節(jié)奏的多變。也由詩人情緒決定。
留別:說明本詩寫作目的。
二、賞析詩文
夢前天姥
?驼勫,煙濤微茫信難求;
越人語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
天臺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思考:
1、為何從“瀛洲”談起?
把神山和天姥山并提,起陪襯作用,表現(xiàn)天姥山的神奇色彩,是詩“神”的特色凸顯而出。
2、天姥山的.特點是什么?
高大、巍峨
3、怎么體現(xiàn)?使用什么寫作和修辭手法?
先用天相比,又用高峻聞名的五岳及附近名山赤城、天臺相比。正面與側(cè)面相結(jié)合。寫作手法:比較、襯托、夸張。極力表現(xiàn)高聳、時隱時現(xiàn)的天姥山,為幻想做好準備。
夢到剡溪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
1、“飛”表現(xiàn)了什么追求?
自由自在
2、“照”和“送”寫出什么?
明月與人如影隨形,人與自然和諧一體,體現(xiàn)對自然的熱愛和眷戀。
3、為何提到“謝公”?
學生結(jié)合詩文分析有理即可。
登山途中所見
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1、時間——早晨。
山頂所見(洞外)
千巖萬轉(zhuǎn)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1、時間——日暝。
2、寫出怎樣的一種景象?
昏暗恍惚恐怖。
山頂所見(洞內(nèi))
列缺霹靂,丘巒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開。
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
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1、四短句的形式與內(nèi)容有何聯(lián)系?與前文有何聯(lián)系?
節(jié)奏鮮明,鏗鏘有力,充分表現(xiàn)了打開天門的雄偉氣勢。
從昏暗恍惚到驚天動地,前者烘托后者,形成一個由低沉到高昂的波瀾,為下文渲染了神奇的背景。
2、天門打開后的景象如何?
光輝燦爛,壯麗非凡。
3、如果夢境是一個故事的話,這里到了哪個階段?
仙人出現(xiàn)帶來了夢境的最高潮。
4、這些描寫在“意”上有何作用?
詩人的幻想如神仙遨游,天馬行空,無拘無束,任意奔馳。
夢醒情景
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
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1、寫了什么事?有何作用?
心驚夢醒,好夢不常。在夢境最高點懸崖勒馬,急轉(zhuǎn)直下。
由幻想轉(zhuǎn)到現(xiàn)實。作者與讀者的情緒隨之沉靜,在全文形成了起伏的波瀾。
抒情言志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1、“世間行樂亦如此”中的“如此”何解?
像一場夢
2、理解并評價詩人的思想感情。
學生討論自由發(fā)言,重點是辨證分析。由寫夢轉(zhuǎn)入寫實,揭示全詩的中心意思。這是由夢醒后的徘徊失望引出的表現(xiàn)了詩人內(nèi)心的矛盾。當中有對人生的傷感,逃避現(xiàn)實、消極處世的一面,也有鄙棄權(quán)臣貴戚的傲骨。后者更是主要的感情。
三、總結(jié):
1、全詩脈絡:
入夢緣由→夢游歷程→仙境出現(xiàn)→夢醒→留別
2、介紹其他觀點:
陳沆引用李白另一首詩《梁甫吟》來作旁證,確實也看得出這兩首詩的描寫方法及意境都有相似之處。李白有許多留別詩,屢次流露出他被放逐的憤慨。把這些詩聯(lián)系起來看,更可以肯定游天姥山是游皇宮的比喻。有一首《留別曹南群官之江南》的五言古詩,就緊接編在《夢游天姥山》之后。曹與魯是鄰境,前詩留別東魯諸公,后詩留別曹南群官,可知是作于同一時期。這首詩開頭說自己早年修道求仙,后來碰上運氣,供奉內(nèi)廷。有過一些建議,很少被采用,只得辭官回家。下文說:“仙宮兩無從,人間久摧藏!边@是明白地說學道做官都失敗了,只落得在民間沒落和流浪!秹粲翁炖焉健烽_頭二句是說求仙“無從”,其次二句是說進宮或有希望。此下描寫天姥山景色一大段,實質(zhì)是描寫宮廷。結(jié)論是宮廷里也“無從”存身!跋蓪m兩無從”這一句可以說就是《夢游天姥山》的主題。
夢游天姥吟留別教案 7
一、教學目標:
把握詩的資料和形式,整體感悟詩的意境,體會詩人強烈的情感,了解詩人獨特的藝術氣質(zhì)。
二、教學重點:
把握詩的資料和形式,整體感悟詩的意境。
三、方法:
指導學生反復吟誦,以豐富翔實的課外資料填充詩歌的空白。
四、教學難點:
體會詩人強烈的情感,了解詩人獨特的藝術氣質(zhì)。
五、方法:
人手一份關于李白生平的資料和一組最能體現(xiàn)其創(chuàng)作個性的詩篇,組織學生分組討論,教師利用多媒體屏幕投影講述。
。ㄒ唬⿲
“酒入豪胸,七分釀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嘯成了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時隔10個世紀,在封建歷史上的鼎盛時期,繼披香草散步汨羅江的浪漫主義待人屈原之后,又一位才高氣逸的浪漫主義詩人向我們款款而至。他是誰呢?先別急著翻課本,讓我吟出他的詩句,我們來猜: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
這天我們一齊要走近的就是寫這首詩的作者——李白,詩文“一結(jié)豪情,使人不能句字賞摘”。我們一齊來學習他的另外一首長詩《夢游天姥吟留別》。
。ǘ┬抡n
1、析題
夢游天姥吟留別
問:從詩題中我們對這首詩能夠了解多少?
聽學生在課堂上自由發(fā)表意見。
總結(jié):
1:資料:夢游天姥
2:形式:吟(回答出“吟”這一形式,學生會有難度,老師作適當?shù)奶崾荆?/p>
3:資料:留別
提示:在那里,我們又接觸了一種古詩體,“吟”,那么“吟”是怎樣的一種詩體呢,我們已學了不少古詩體,如李白的《將進酒》,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等,我們稱這樣的詩歌形式為“歌行體”,“大小長短,錯綜闔辟,素無定體”。那么“吟”是怎樣的一種詩體呢?學完之后,我們能夠一齊用自己的詞匯去理解這種古詩體。此刻就讓我們把問題擱一邊。
2、熟悉詩篇
此刻我們一齊讀詩,仔細品味詩人是否用了酣暢的筆墨來寫“夢游天姥”呢?是否在與人“留別”呢?
。1)朗讀詩歌:
學生齊讀
糾正字音,并給疑難字詞作適當解釋。(注:疑難字詞已在課前布置學生預習,利用身邊的工具書,結(jié)合課文的注釋。)
叫一位學生在小黑板上注音:
天姥:m瀛洲:yíng
云霓:ní副虹,雨后天空中與虹同時出現(xiàn)的彩色圓弧。
剡溪:shàn在嵊縣境內(nèi),溪水名。
淥水:lù清澈。
腳著謝公屐:zhuó穿。jī鞋子。
暝:míng日落,天黑。
殷巖泉:yn雷聲。如:殷殷其雷
栗深林:lì通“傈”
水澹澹:dàn波浪起伏或流水迂回狀。
訇然:hōng大聲。
青冥:míng深遠。
鸞回車:luán古代傳說中的一神鳥。
魂悸:jì因害怕而心跳。
恍驚起而長嗟:jiē嘆息。
教師糾正。
。2)此刻讓我們一齊找出相應的`資料。
、購哪牡侥膬涸娖窃谟洝皦粲翁炖选?
學生回答:“?偷蕖騺碇疅熛肌保ㄗ寣W生看著書先自讀一會兒,找出這部分資料)
②那么從哪里我們又讀出了詩人是在與人“留別”?
(給學生時間仔細去找,因為答案在結(jié)尾處)
答案:“別君去兮何時還”(請一位學生站起來回答)
3、著重閱讀“夢游天姥”這一部分。
學生齊讀,教師引導:文章是記游,但與一般的記游不同,細心的同學可能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不同在什么地方?
這是“夢游”(引導學生全體作答)請一位學生找出點題的詩句(“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請一位學生作答)解釋:“我欲因之夢吳越”
請一位學生作答:因(表因果關系)之(代詞)那么前文是作者游天姥山的原因。
①我們一齊來賞析這部分詩文,思考是什么激起了詩人的游興?
朗讀:“海客淡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云霓明滅或可睹。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天臺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解釋:“信難求”——實在
“或可睹”——有時
從詩文中體會天姥山的形象:越人言
云霓明滅連天橫1五岳:
與別山作比2赤城:浙江省天臺縣北,山名
(3)天臺:山名,在浙江天臺北,與“天姥”相對
六行詩既點明了天姥山的位置,同時突出了天姥山之高峻。超五岳,壓倒赤誠,連絕高的天臺山也只好傾倒在它的東南方。
李白自青年時代就向往吳越的山水,曾在《秋下荊門》中就抒發(fā)了自己這份向往之情,“此行不為鱸魚膾,自愛名山入剡中”,天姥山的奇景瑰形激發(fā)了李白的游興。
那么詩篇起筆卻沒立刻寫天姥山,詩人先寫“?偷蕖,這樣落筆是什么原因,“瀛洲”指什么?
給學生時間思考。
從“瀛洲”打開學生的思路。驕陽酷暑,我們向往去海邊,那么對“東海蓬萊”會有所耳聞,這“蓬萊”相傳是一座仙島,上有長生不老藥,當年秦始皇曾遣三千童男童女上島采藥,詩中所言的“瀛洲”為這東海上三座神山之一,還有一座是“方丈”。
來往海上的人淡起仙人居的瀛洲,印象中是煙霧繚繞,波濤迷茫,實在難以尋求。
以此山的難求來映襯天姥山的實在。雖然高聳入云,但確實有其山,云開霧撥之后還能真真實實地睹上一面,所以詩人期望自己踏上此行。
齊讀這一部分,這是詩人入夢之緣。
、谀敲醋屛覀冸S著詩人的想象,一齊進入他的夢游世界。
詩人是如何來到目的地的?
答案:“一夜飛度鏡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鏡湖,即紹興鑒湖
詩人渡過鏡湖,在月的映照下,來到剡溪。有詩云:“東南山水,越為首,剡為面,沃洲、天姥為眉目!
到了剡溪,詩人已到了天姥山的入口。
“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
相傳晉朝以前,那里人跡罕至,只有漢時的劉晨、阮肇入此山采過藥。到南朝時,淝水之戰(zhàn)中曾立下赫赫戰(zhàn)功的謝玄的孫子到浙江永嘉來任太守,此人喜遨游山水,永嘉恰巧山秀水靈,所以任職期間游遍了那里的山山水水。當時從會稽到永嘉地區(qū),須穿越新昌,天臺地區(qū),此地叢山峻林,茂林修竹,而性喜山水的太守開始伐木取徑,直到臨海。風光綺麗的天姥山正處這險要地段,因而名聲大振。
李白追慕前賢高情雅致,神思飄飄,深入了天姥山。
“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
。ㄖx公屐:據(jù)載,謝靈運游山時所穿的木屐,上山時去其前齒,下山時去其后齒)
、墼娙肆⒃诹饲叭碎_拓的古道上,展開了豐富的想象,他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讀出相應詩句。(讓學生尋找)
答案:“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千巖萬轉(zhuǎn)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看到)
“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聽到)
詩人想象中的天姥山:山高、路崎嶇、奇花異草迷人眼,泉聲殷殷如雷鳴,清猿長啼,天雞空中啼明,幽深寂靜,使人站粟。
正在此時,忽然“列缺霹靂,丘岳崩摧”,眼前出現(xiàn)了另外一個世界。在那里,詩人看到了什么?(學生在詩文中尋找
答案:“青冥浩蕩不見底,甘月照耀金銀臺。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上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情到酣處,詩人的想象紛至沓來。青空寥落,深不見底,金銀臺上,日月照耀,金碧輝煌。神仙排云而出,身著云霞般華美的衣裳,乘清風,紛紛而來。老虎鼓瑟,鸞鳥拉車,仙樂陣陣,車聲轔轔。眾仙像麻束一樣列隊立在金銀臺上。詩人神游八極之表。
忽然“魂悸以魂動”,詩人夢中覺得心中悸動,恍恍惚惚醒轉(zhuǎn)過來,口中仍發(fā)出驚嘆之聲!獕粢研
“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只有睡著時候墊的枕席還在,夢中的煙霞勝景已全部消失了。夢已盡而思無窮。
小結(jié):
詩人因越人傳說天姥險峻綺麗,而起游興,還未啟程,已先夢游,情到酣處,仙境忽現(xiàn),虛境之中又生幻境,使讀者隨著詩人的筆觸搖曳生情,起伏跌宕。
此刻就讓我們一齊來朗誦這一部分詩文。
。4)“夢游天姥”,詩人極盡想象,直到眼前煙消云散,詩人才又回到了現(xiàn)實之中。
現(xiàn)實之中的詩人是如何狀態(tài)呢?讓我們一齊來讀詩文的最后一部分:“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學生討論,能夠結(jié)合已學詩詞、已知的關于李白的知識,并教師帶給的關于李白的詩賦及生平資料(見附稿二),鼓勵學生回答。
把學生分為四組,分組討論:
帶給資料:
、倮畎自娰x
《大鵬遇希有鳥賦》仗劍遠游至江陵遇道士司馬禎時作
《行路難》(三首)天寶三年(744年)離開長安時作
《將進酒》天寶十一載(752年),時詩人已五十二歲,自長安放還歷九載時作
②李白生平資料
出生——辭親遠游,仗劍出蜀——第一次南北漫游——長安——第二次南北漫游
討論結(jié)束,教師提問:
。1)根據(jù)帶給的資料我們來推測此詩大約創(chuàng)作于李白的哪一段時期?
參考答案:賜金還鄉(xiāng),東游梁宋、齊魯,即將南下剡中,開始吳越之游之際。
為什么?參考答案:“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眼”,從這一詩文中讀出。
“摧眉折腰”,當指在長安生活這一時期得出的的體會(引導學生回答)
。2)你們是如何理解這飽蘊詩情的兩行詩句的?這一切在你的心目中疊合出了詩人怎樣的藝術形象?(四組學生暢淡)
參考:長安曾是李白一生的向往,在那里,詩人寄意壺酒,布衣供奉翰林,曾令龍巾拭吐,御史調(diào)羹,貴妃捧硯,力士脫靴,在那里李白因一曲《烏棲曲》得到了“四明狂客”賀知章的賞識,為其解金龜換酒,極盡榮華,肆意放誕,然而熙熙攘攘,鬧鬧哄哄的帝都亦但是如此,外戚專權(quán),同僚爭權(quán),詩人無意留戀,詩人寧愿選取自己的生存空間,選取放鹿青崖,踏尋名山,釋放自由與率氣。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讓我們想到了東晉時候“不為五斗米而折腰”的彭澤小令陶淵明,他終辭小令一職,最后躬耕南畝。
這一切在我們的心目中疊合出了一位傲視權(quán)貴卻又才華橫溢的詩人形象,詩人氣質(zhì)不俗,瀟灑浪漫,富于幻想充,對自由充滿向往。
(三)收攏對整首詩的理解,回答課開始時對詩題解析時留下的一個問題,“吟”是怎樣的一種古詩體?
提示學生:主要從形式上去思考這個問題,羅列出學生能從這首詩中獲得的信息:
①字數(shù)不定,有四言、五言、七言、九言,隨詩人情感起伏而變化。
四言處:“列缺霹靂,丘巒崩摧。洞無石扇,訇然中開”,字字鏗鏘,詞激意急。
七言處:“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簡單暢快
雜言處:“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余韻裊裊。
、趬喉嵶杂,能夠換韻
這首詩時而兩句一韻,如“城”和“傾”,時而四句一韻,如“溪”“啼”“梯”“雞”等。
請學生再找出幾處壓韻的地方:
如“巔”、“煙”、“山”和“顏”;“摧”、“開”和“臺”;“下”和“麻”;“嗟”和“霞”
轉(zhuǎn)韻達十二處之多。
、蹖φ虩o嚴格要求,此詩中出現(xiàn)的對仗處為“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這樣的句法韻法適應了李白狂放的性格,奇絕的想象,忽高忽低的情感流程。
教師從歷史演變的角度對“吟”這一文體再作適當補充:
原是樂府詩的一種形式,資料多有悲愁慨嘆之意。李白采用這一形式,自出新意。與“歌行體”相似,適宜歌唱而著意追求聲音和諧,形式自由。
布置作業(yè)
(一)抄寫小黑板上的生字、生詞,背誦這一首詩。
(二)閱讀余光中的詩歌《尋李白》,完成思考題。
夢游天姥吟留別教案 8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初步認識李白詩歌的藝術特色;
2、能力目標:鑒賞“夢游”的意境;
3、情感目標:領悟評價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初步體會李白浪漫主義創(chuàng)作方法的基本特點;
2、認識李白的“游仙”之念表現(xiàn)了他不事權(quán)貴的傲岸性格,體現(xiàn)他道家風骨、儒家風范。
教學難點:鑒賞“夢游”的意境。
主要教法:誦讀法、討論法。
學法指導:抓關鍵字把握文脈,抓意象體會詩情,抓關鍵語段感悟意境。
教學用具:多媒體
課時:第二課時
一、導入課文
1、導語:
今天我非常榮幸能和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共同走進李白的精神世界,他用自己的一生述說著傳奇,在他身上體現(xiàn)了盛唐時期多種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他是一個具有道家風骨的道士,也是一個具有儒家風范的儒士,又是一個行俠仗義的俠客,更是一個連喝酒都能喝出氣勢、喝出個性的酒仙,就是這樣一個奇人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奇夢呢?讓我們共同品讀這首詩。
2、回顧上節(jié)課的內(nèi)容。明確文章思路。
二、師生配合誦讀全詩
1、學生齊讀第一段
2、教師誦讀夢境
三、置身詩境,鑒賞夢境
1、介紹鑒賞方法
2、分層次鑒賞夢境
3、分析“我欲因之夢吳越……送我至剡溪”
。1)提問:“一夜飛度”表現(xiàn)了什么?
明確:急切興奮之情。
。2)提問:“照”、“送”寫出什么?
明確:明月與人如影隨形,人與自然和諧一體,體現(xiàn)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眷戀。
4、分析“半壁見海日……水澹澹兮生煙”
(1)提問:“見海日”、“聞天雞”寫出天姥山什么特點?
明確:高峻。
(2)提問:“千巖萬轉(zhuǎn)”、“迷花倚石”又表現(xiàn)了什么?
明確:詩人忘情山水之態(tài)可掬。
5、分析“列缺霹靂……仙之人兮列如麻”
。1)提問:四個短句的形式與內(nèi)容有何聯(lián)系?
明確:節(jié)奏鮮明,鏗鏘有力,充分表現(xiàn)了打開天門的雄偉氣勢。
。2)提問:天門打開后的景象如何?
明確:光輝燦爛、壯麗非凡。
。3)思考討論:詩人為何花如此多的筆墨來描繪夢境呢?對表現(xiàn)主題有什么作用?
明確:夢中仙境象征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寫仙境之美妙是為了反襯現(xiàn)實的丑惡,寫自己對神仙世界的向往正是為了表明對黑暗現(xiàn)實的厭惡。
四、分析夢醒時分感受
1、分析“忽魂悸以魄動……使我不得開心顏!”
。1)提問:正當夢入高潮時,詩人卻“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夢境突然消失了。這幾句寫了什么?
明確:夢幻破滅后的失意。
。2)提問:洞天之游的.神奇對這一部分起什么作用?
明確:反襯夢幻破滅后的失望,作者與讀者的情緒隨之沉靜,在全文形成了起伏的波瀾。
五、夢后感慨
1、提問:面對現(xiàn)實,作者禁不住長嗟短嘆!笆篱g”兩句,作者是在感嘆什么?
明確:世事虛幻無常,流露了人生如夢的感傷情緒。
2、提問:“安能”兩句表現(xiàn)出詩人什么性格和精神?
明確:蔑視權(quán)貴的性格和強烈的反抗精神。
師:詩人追求人格獨立性自主性,我的地盤我做主,反對封建專制社會對人性的一種羈絆和束縛,不依附于任何權(quán)貴門第權(quán)威的基礎上,來自己決定自己的思想、行為、個性。這也是以李白為代表盛唐知識分子最為可貴的精神財富和精神遺產(chǎn)。
六、討論:李白是浪漫主義風格的集大成者。那么,浪漫主義在本詩中是如何體現(xiàn)的?
明確:
。1)大膽的夸張。
。2)奇特的想象。
七、結(jié)束全文
結(jié)束語:已到不惑之年的李白積極入仕的儒家思想受到強烈打擊后,他的道家思想引領了自己,準備舍下官位、告別過去、告別朋友,選擇踏尋名山,尋仙訪道去了。他生活在幻想也是理想中,是活在對自己人生理想執(zhí)著和自信中,從不放棄,永不止步,這就是我們心目中的李白、永恒的李白、浪漫的李白、痛苦的李白、可愛的李白、真實的李白。
夢游天姥吟留別教案 9
教學目標
1、學習中國古典詩歌意與境的有關知識。
2、品讀詩中描述的夢境;理解詩人在詩作中表現(xiàn)的思想感情。
3、體味本詩奇特的構(gòu)思和夸張多變的語言特點,學習浪漫主義詩歌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說明:
詩人在寫作時是十分注重意境的。詩人在寫作時是十分注重意境的。因此、作為鑒賞者在欣賞詩詞時也必須要注重對意境的把握。意境是什么呢簡而言之,是情和景的和諧統(tǒng)一。情、指的是思想感情;景、指的是藝術境界。意境是思想感情與藝術境界的結(jié)合,這一結(jié)合,不是兩者的簡單相加、而是兩者有機地組成一個整體。這正如古代詩詞評論者聽說的,情與景諧,思與境共。具有完美意境的詩詞,情與景的和諧統(tǒng)一,不僅僅是情景交融的,而且還能情景相映,也就是,思想感情與藝術境界互增光彩。
“以意為主”,這是清人王夫之《姜齋詩話》里多次強調(diào)的中心論點。《姜齋詩話·夕堂永日緒論內(nèi)編》云:“無論詩歌與長行文字,俱以意為主。意猶口巾也。無帥之兵,謂之烏合!睂⒁(作品的思想資料、意旨)放在首位,就象軍隊的統(tǒng)帥一樣。并認為“煙云泉石,花鳥苔林,金鋪錦帳”等各種題材,“寓意則靈”。
“心不孤起,仗境方生”,這是清人吳喬在討論“唐人命意”時所闡述的一個觀點!秶鸂t詩話》卷一:“心不孤起,仗境方生。熟讀《新舊唐節(jié)》、通鑒》、稗史、雜記,乃能于作者知其時事,知其境遇,而后知其詩命意之所在!蹦抢镒⒁獾搅俗髟姇r詩人環(huán)境和遭遇對詩歌立意的影響。吳氏認為作詩不是憑空立意的,而是由詩人的具體環(huán)境和遭遇決定的。熟讀各種史書,才能了解唐代詩人作詩的命意所在。
這首詩的題目一作《別東魯諸公》,作于出翰林之后。天寶三載,李白被唐玄宗賜金放還,這是李白政治上的一次大失敗。離長安后,曾與杜甫、高適游梁、宋、齊、魯,又在東魯家中居住過一個時期。這時東魯?shù)募乙杨H具規(guī)模,盡可在家中怡情養(yǎng)性,以度時光。但是李白沒有這么作,他有一個不安定的靈魂,他有更高更遠的追求,于是離別東魯家園,又一次踏上漫游的旅途。這首詩就是他告別東魯諸公時所作。雖然出翰林已有年月了,而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憤怨仍然郁結(jié)于懷,所以在詩的最后發(fā)出那樣激越的呼聲。
李白一生倘徉山水之間,熱愛山水,到達夢寐以求的境地。此詩所描述的夢游,也許并非完全虛托,但無論是否虛托,夢游就更適于超脫現(xiàn)實,更便于發(fā)揮他的想象和夸張的才能了。
李白這首古體詩,是一首記夢詩,也是一首游詩,但這首詩又不完全記夢、游仙,而是透過記夢、游仙的形式抒發(fā)自己不滿黑暗現(xiàn)實、蔑視權(quán)貴的反抗精神。
詩中的完美境界,寄托著詩人的生活理想,曲折地反映出他對上層社會中污濁、丑惡現(xiàn)象的鄙棄和厭惡,展示出詩人高尚的人格和錚錚傲骨。
全詩共分三段,首段從開頭至“對此欲倒東南傾”,借“越人語天姥”,極力夸寫天姥山的雄奇俊偉和自己熱烈向往的情緒。中段,起句承前啟后,度人夢境,不露痕跡,寫夢游天姥山的種種驚心動魄的奇觀幻景。末段,以“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勾連,寫由夢游回到現(xiàn)實,慨嘆述志,揭示“不事權(quán)貴”的主旨。
李白是一位天才的浪漫主義詩人,他以高度夸張的象征的藝術手法,徜徉于夢幻與現(xiàn)實之間,虛虛實實,將一腔郁憤之情,凝聚成為生動的藝術形象,結(jié)構(gòu)出一幅非幻非真的夢游圖。
因此,從本詩奇特的構(gòu)思入手,品讀詩中描述的夢境,是引領學生鑒賞本詩的關鍵。
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深入文本,在對具體夢游過程和語句的體味品讀中,理解作者蘊涵其中的感情。
2、教學難點:《夢游天姥吟留別》意與境的關系。
說明:
語文學習需要沉浸,教學過程是帶領學生解讀文本、理解認識作者思想情感的過程,更是學生自主探究、提高各種語文學力的過程。所以,要給學生思考活動的時空、讓他們在對具體文字段落的品味感悟中,加深理解,表達各自見解,不斷提升潛力。
李白是繼屈原之后,我國文學史上又一位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的詩歌是盛唐昂揚奮發(fā)、自信進取的時代精神的產(chǎn)物。他的詩抒寫了“濟蒼生”、“安黎元”的政治理想,表達了對封建制度下黑暗現(xiàn)實的強烈不滿和反抗,抒發(fā)了向往光明和自由的愿望,表達了對勞動人民的真摯感情,歌頌了祖國河山的神奇壯麗。他的詩感情激越奔放,想象豐富、奇麗,夸張大膽驚人而又真實生動,形式自由多變而又運用自如,語言清新自然而又瑰麗多彩,構(gòu)成了豪放飄逸的藝術風格。他的作品成為后人追慕而又難以企及的典范,極大地開拓了詩歌藝術的新境界,對后世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
作品的意境,又與作者的閱歷、情趣、心境以至創(chuàng)作風格等密切相關。有的作者擅長表現(xiàn)磅礴的氣象,抒寫激越奮發(fā)的情懷,因而構(gòu)成一種宏偉壯麗的意境;有的作者擅長描述雅靜的景物,抒寫纏綿細膩的情思,因而構(gòu)成一種柔婉幽深的意境。
“?驼勫,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云霓明滅或可睹。”詩一開始先說古代傳說中的海外仙境——瀛洲,虛無縹緲,不可尋求;而現(xiàn)實中的天姥山在浮云彩霓中時隱時現(xiàn),真是勝似仙境。以虛襯實,突出了天姥勝景,暗蘊著詩人對天姥山的向往,寫得富有神奇色彩,引人入勝。
天姥山臨近剡溪,傳說登山的'人聽到過仙人天姥的歌唱,因此得名。天姥山與天臺山相對,峰巒峭峙,仰望如在天表,冥茫如墮仙境,容易引起游者想入非非的幻覺。浙東山水是李白青年時代就向往的地方,初出川時曾說“此行不為鱸魚鮐,自愛名山入剡中”。入翰林前曾不止一次往游,他對那里的山水不但十分熱愛,也是十分熱悉的、
天姥山號稱奇絕,是越東靈秀之地。但比之其他崇山峻嶺如我國的五大名山——五岳,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仍有小巫見大巫之別。但是李白卻在詩中夸說它“勢拔五岳掩赤城”,比五岳還更挺拔。有名的天臺山則傾斜著如拜倒在天姥的足下一樣。這個天姥山,被寫得聳立天外,直插云霄,巍巍然非同凡比。這座夢中的天姥山,就應說是李白平生所經(jīng)歷的奇山峻嶺的幻影,它是現(xiàn)實中的天姥山在李白筆下夸大了的影子。
之后展現(xiàn)出的是一幅一幅瑰麗變幻的奇景:天姥山隱于云霓明滅之中,引起了詩人探求的想望,詩人進入了夢幻之中,仿佛在月夜清光的照射下,他飛渡過明鏡一樣的鏡湖。明月把他的影子映照在鏡湖之上,又送他降落在謝靈運當年以前歇宿過的地方。他穿上謝靈運當年特制的木屐,登上謝公當年以前攀登過的`石徑——青云梯。只見:“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千巖萬、轉(zhuǎn)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龍吟殷巖泉,傈深林兮驚層巔。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崩^飛渡而寫山中所見,石徑盤旋,深山中光線幽暗,看到海日升空,天雞高唱,這本是一片曙色;卻又于山花迷人、倚石暫憩之中,忽覺暮色降臨,旦暮之變何其倏忽、薯色中熊咆龍吟,震響于山谷之間,深林為之戰(zhàn)栗,層巔為之驚動。不止有生命的熊與龍以吟、咆表示情感,就連層巔、深林也能戰(zhàn)栗、驚動,煙、水、青云都滿含陰郁,與詩人的情感,協(xié)成一體,構(gòu)成統(tǒng)一的氛圍。前面是浪漫主義地描述天姥山,既高且奇;那里又是浪漫主義地抒情,既深且遠。這奇異的境界,已經(jīng)使人夠驚駭?shù)牧,但詩人并來到此止步,而詩境卻由奇異而轉(zhuǎn)入荒唐,全詩也更進入高潮,在令人驚悚不已的幽深暮色之中,霎時間“丘巒崩摧”,一個神仙世界“訇然中開”,“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倍刺旄5兀诖顺霈F(xiàn)!霸浦迸屎鐬橐,驅(qū)長風為馬,虎為之鼓瑟,鸞為之駕車,皆受命于詩人之筆,奔赴仙山的盛會來了。這是多么盛大而熱烈的場面!跋芍速饬腥缏椤1群仙好象列隊迎接詩人的到來。金臺、銀臺與日月交相輝映,景色壯麗,異彩繽紛,何等的驚心眩目,光耀奪人!仙山的盛會正是人世間生活的反映。那里除了有他長期漫游經(jīng)歷過的萬壑千山的印象、古代傳說、屈原詩歌的啟發(fā)與影響,也有長安三年宮廷生活的跡印,這一切透過浪漫主義的非凡想象凝聚在一齊,才有這般輝煌燦爛、氣象萬千的描繪。
值得注意的是,這首詩寫夢游奇境,不同于一般游仙詩,它感慨深沉,抗議激烈,并非真正依托于虛幻之中,而是在神仙世界虛無飄渺的描述中,依然著眼于現(xiàn)實。神游天上仙境,而心覺“世間行樂亦如此”。
仙境倏忽消失,夢境旋亦破滅,詩人最后在驚悸中回到現(xiàn)實。夢境破滅后,人,不是隨心所欲地輕飄飄地在夢幻中翱翔了,而是沉甸甸地躺在枕席之上!肮艁砣f事東流水”,其中包含著詩人對人生的幾多失意和深沉的感慨。此時此刻詩人感到最能撫慰心靈的是“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徜徉山水的樂趣,才是最快意的,也就是在《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中所說:“古人秉燭夜游,良有以也!北緛碓娨獾酱怂坪跻驯M,但是最后卻憤憤然加添了兩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一吐長安三年的郁悶之氣。天外飛來之筆,點亮了全詩的主題:對于名山仙境的向往,是出之于對權(quán)貴的抗爭,它唱出封建社會中多少懷才不遇的人的心聲。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中,多少人屈身權(quán)貴,多少人埋沒無聞l唐朝比之其他朝代是比較開明的,較為重視人才,但也只是比較而言。人才在當時仍然擺脫不了“臣妾氣態(tài)間”的屈辱地位。“折腰”一詞出之于東晉的陶淵明,他由于不愿忍辱而賦“歸去來”、李白雖然受帝王優(yōu)寵,也但是是個詞臣,在宮廷中所受到的屈辱,大約能夠從這兩句詩中得到一些消息。封建君主把自己稱“天子”,君臨天下,把自己升高到至高無上的地位,卻抹煞了一切人的尊嚴。李白在那里聽表示的決絕態(tài)度,是向封建統(tǒng)治者所投過去的一瞥蔑視。在封建社會,敢于這樣想、敢于這樣說的人并不多。李白說了,也做了,這是他異平常人的偉大之處。
這首詩的資料豐富、曲折、奇譎、多變,它的形象輝煌流麗,繽紛多彩,構(gòu)成了全詩的浪漫主義華贍情調(diào)。它的主觀意圖本來在于宣揚“古來萬事東流水”這樣頗有消極意味的思想,但是它的格調(diào)卻是昂揚振奮的,瀟灑出塵的,有一種不卑不屈的氣概流貫其間,并無消沉之感。
夢游天姥吟留別教案 10
教學目標:
1、把握詩作者的情感和浪漫主義風格;
2、背誦全詩;
3、感悟作者在詩歌中抒發(fā)的情懷。
教學重點:
把握詩的第三段夢境的內(nèi)涵,理解詩歌的主旨。
教法學法:
誦讀法、點撥法
教學難點:
認知詩歌中景與情的關系,理解詩歌主旨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唐朝有許多優(yōu)秀的詩人,但臺灣詩人余光中先生卻對李白情有獨鐘,在他的《懷李白》這首詩中這樣寫到“酒入豪胸,七分釀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嘯成了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余先生的這幾句詩充分彰顯了李白詩歌的浪漫氣質(zhì),這天我們來學習李白的一首浪漫主義風格的話別詩《夢游天姥吟留別》。
二、背景資料
李白早年就有濟世的抱負,但不屑于經(jīng)由科舉登上仕途,而期望由布衣一躍而為卿相。因此他漫游全國各地,結(jié)交名流,以此廣造聲譽。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李白的朋友道士吳筠向玄宗推薦李白,玄宗于是召他到長安來。
李白初到長安,也曾有過短暫的得意,但他一身傲骨,不肯與權(quán)貴同流合污,又因醉中命玄宗的寵臣高力士脫靴,得罪了權(quán)貴,連玄宗也對他不滿。他在長安僅住了一年多,就在公元744年被賜金放還,他那由布衣而卿相的夢幻從此完全破滅。
天寶三年,李白離開長安后,先到洛陽與杜甫相會,結(jié)下友誼。隨后又同游梁、宋故地,這時高適也趕來相會,三人一同往山東游覽,到兗州不久,杜甫西入長安,李白南下吳、越故地。第二年,他在東魯將南游吳越,寫了這首詩歌留給東魯?shù)呐笥选?/p>
三、朗誦詩歌
四、結(jié)合課文注釋疏通文意。
五、賞析全詩
一誦讀并賞析①段
1、思考:既然題為“夢游天姥”,為何開篇要先“談瀛洲”
明確:“煙濤微茫”的瀛洲與“云霞明滅”的天姥同樣神秘而又美妙。然而瀛洲的“信難求”讓人怯步,而天姥的“或可睹”則成了一種強烈的誘惑。如此以瀛洲陪襯天姥,以虛襯實,不僅僅給天姥山蒙上了一層神秘美妙的面紗,而且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念頭。
2、思考;作者是用什么手法來表現(xiàn)天姥山的雄奇和高大的?
作者用夸張和幻想來寫天姥山的,F(xiàn)實的天姥山當然不如五岳,而李白卻說“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北任逶栏叽,連著名的天臺山也好象要拜倒在天姥山的山腳下。李白寫的是他幻想中的天姥山,這樣寫使天姥山顯得雄奇、高大、壯麗、奇特。
二)誦讀并分析②段
1、如此神秘美妙、雄峻巍峨的.天姥山如何不讓作者魂牽夢繞呢,于是便有了“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的奇妙夢境。請同學們比較一下,在詩人陛下,天門打開前后的景象有何不同?
明確:前者是昏暗恍惚的色彩和驚天動地的聲響,后者是一片光輝燦爛,壯麗非凡。
2、請同學們用抒情散文的語言描述一下仙境以及仙人盛會的情境。
參考:電閃雷鳴,山峰崩塌。仙洞的石門,訇地一聲從中間打開了。仙府的天空浩瀚無邊,看不到盡頭,日月的光輝照耀著金銀砌成的宮闕,以彩虹作衣裳啊以輕風為駿馬,云里的神仙啊接二連三地下來。老虎彈著琴瑟啊鸞鳥駕著車,仙人多得像麻一樣數(shù)也數(shù)不清,多么其樂融融的場面啊。
三)誦讀并分析③段
正當夢入高潮時,作者卻“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眽艟惩蝗坏叵Я,(板書:夢醒)應對現(xiàn)實,作者禁不住長嗟短嘆,請同學們朗誦第三段,看看作者都感嘆了些什么?
作者感嘆,世界萬事但是是一場游仙的幻夢,還是騎著白鹿去尋仙訪道的好,他的求仙訪道是想用遠離現(xiàn)實的辦法表示對權(quán)貴的鄙棄和不妥協(xié),是他追求自己的個性自由,不肯趨炎附勢的高貴品格的體現(xiàn)。正如他自己所說的那樣,“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這首詩歌的詩眼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那李白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筆墨來描述夢境呢對表現(xiàn)主題有什么作用
明確:夢中仙境象征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寫仙境的美妙是為了反襯現(xiàn)實的丑惡。寫自己對神仙世界的向往正是為了證明對黑暗現(xiàn)實的厭惡。也就是說,詩歌的前后是一致的,都是在寫詩人對自由生活的向往,只是詩歌的前半部分用夢的形式曲折地表達出來,而后半部分詩人則是直抒胸臆,直接唱出:“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六、寫法鑒賞
1、想象奇特,夸張大膽
《夢游天姥吟留別》盡顯浪漫主義色彩,詩人描述了氣象萬千的美妙世界,熊咆龍吟,雷電霹靂,空中樓閣,霓衣風馬。用完美的神仙世界反襯現(xiàn)實世界的丑陋。詩人還大膽的用夸張手法來寫想象中的事物,例如對天姥山橫空出世的形象描繪,使天姥山顯得十分雄奇,高大。
2、構(gòu)思新巧,敘議結(jié)合
以描述夢游為主,而夢醒后的慨嘆議論為輔,寫夢境便于馳騁想象,抒感慨,對表現(xiàn)主題起到畫龍點睛作用
3、句式靈活,語言流利自然,不事雕琢。
全詩以七言為主,雜用了四言、五言、六言和九言兼用楚辭句法。靈活多樣的句式便于表達詩人奔放的思想感情。詩歌語言樸實自然,例如“天姥連天向天橫”“對此欲倒東南傾”“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這些地方跟散文一樣流暢,也只用了一些極其平常的字眼,卻有很強的表現(xiàn)力!扒逅鲕饺兀烊蝗サ耧棥笔菍畎自姼枵Z言最生動的形容和概括。
七、布置作業(yè)
1、用楷書抄寫一遍詩歌
2、背誦詩歌
夢游天姥吟留別教案 11
教學目標
1、了解詩歌所表現(xiàn)出的詩人情懷,領會李白詩歌深遠的影響和意義。
2、學習詩歌的表現(xiàn)手法,從而領會詩歌美質(zhì)。
3、增強環(huán)保意識,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重點難點
1、詩人抒情的手法及其浪漫主義特征是教學的重點。
2、在理解詩歌的抒情結(jié)構(gòu)的基礎上背誦課文是重點。
教學設計 計劃用兩教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在我們祖國燦爛的文明史中,唐詩是顆璀璨的明星。唐朝詩人創(chuàng)作的詩歌不僅記錄了那個歷史時期的社會情狀,而且為那個時代保留了異常生動的情緒和心理記憶。唐詩的意象,成了我們民族詩歌最具的象征;唐詩精神成了我們民族精神血液的一部分。 而這方面,李白的貢獻是最大的。在詩中作者描繪了天姥山的雄偉壯麗和神秘莫測,下面讓我們一同走進作者所描繪的神奇的大自然中,領會作者的情懷。
二、作者介紹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著名詩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活動,大體上是在唐玄宗開元、天寶這四十多年中。歷史上稱這個時期為開元盛世,是唐代社會最繁榮的時期。他懷著濟蒼生安社稷的政治思想,希望能有一番作為。天寶二年,因朋友吳筠推薦,李白被唐玄宗召入長安,做了翰林供奉(皇帝的文學侍從官)。這時他已四十二歲了,滿以為可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思想,但因玄宗沉溺于聲色,在宦官權(quán)貴的讒言中傷下,次年李白被排擠出長安。政治上的失敗使他心情非?鄲灒彩顾辶朔饨ńy(tǒng)治者的荒淫腐朽。被排擠出長安的第二年,即天寶四年(745)年,李白準備由東魯(今山東)南游吳越(今江蘇南部,行前寫了這首向朋友表明自己心情的詩。吟,是古文體的一種,也稱引。夢游,夢中游歷。留別,臨別留下的贈言。
李白一直是以詩仙的形象活在人們的心目中的。他渴酒天子呼來不上船;他作文曾令龍巾拭吐,御史調(diào)羹,貴妃捧硯,力士脫靴;他五岳尋仙,浪跡山水,就連他的出生和逝去也染上神奇色彩。傳說他的母親夢長庚星而誕,又說他的死是乘酒捉月,遂沉水中。在人們心里李白并沒有死去,只是去追趕他所喜歡的月亮了。李白詩自然雋永,雄奇飄逸,充滿著超塵脫俗的浪漫主義情調(diào)。然而現(xiàn)實生活中的李白并非人們所想象的那般風流倜儻。他有濟蒼生,安黎民的遠大抱負,但每每受挫。李白詩中展示的精神翱翔,大多是建立在現(xiàn)實的苦悶之上。本篇作于李白在長安受到權(quán)貴排擠出京的第二年,借夢游表示自己對現(xiàn)實的不滿和反抗。
三、播放錄像,欣賞祖國的大好河山,指導朗讀。
這首詩形式錯落,屈伸自如,語言富有自然節(jié)奏感,朗讀時應有意識地注意語感流動,把握語言的節(jié)奏、音調(diào)、情態(tài)和詩人感情的巧妙配合。如天姥連天向天橫,一句用三個天字,很能加強氣勢。主體是七言,夾用幾句五言,就足以使詩的節(jié)律靈活多變,足以顯示那種輕快、歡愉的心情,如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腳著謝公屐,身云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等。在詩的情景、節(jié)奏到了緊張、急迫時,就改用 四言。如列缺霹靂,丘巒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開。無不聲情一致,情隨聲出。寫洞天之中幻景,形象既取材于《楚辭 九歌》,語言也就出現(xiàn)以兮字為特征的騷體句法。詩通常多為兩句配合,雙句押韻。本詩基本如此,但結(jié)尾時卻出現(xiàn)別君去時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三句全押以單數(shù)配合的特殊情況。這種形式上的不平衡,也正好用以顯示詩人內(nèi)心情緒的激動不平。全詩有兩句用九字句:一是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恰好借長句表現(xiàn)神仙紛至沓來的景象,句中用了之兮而等虛詞,又使節(jié)奏舒緩;另一句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用以表達詩人毅然不顧的昂揚態(tài)勢。
四、詩歌的結(jié)構(gòu):全詩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寫入夢之由。
1、齊讀①段并思考:既然題為夢游天姥(在夢游天姥 四字下標示雙橫線),為何開篇要談瀛洲?
明確:煙濤微茫的瀛洲與云霞明滅的天姥同樣神秘而又美妙。然而瀛洲的信難 求讓人怯步,而天姥的或可睹則成了一種強烈的誘惑。如此以瀛洲陪襯天姥,以虛襯實,不僅給天姥山蒙上了一層神秘美妙的面紗,而且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念頭。
2、思考:除了瀛洲外,此段中還提到了哪些山?有何作用?
明確: 還提到了五岳、赤城和天臺,從而襯托了天姥的雄峻巍峨,進一 步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強烈愿望。
?驼勫,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這里用瀛洲陪襯天姥,句中一信一或,使人油然而生神游天姥之念。下面直接寫天姥山的山勢,用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兩句說明其高大無比。再以天臺作陪襯,說天臺之高一萬八千丈,但在天姥面前卻顯得十分矮小,好象要拜倒在它的腳下。這樣高大雄偉的天姥山,這樣美麗的大自然,怎能不引起詩人夢游之念呢?
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寫夢中奇景。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渡鏡湖月。這兩句是過渡句,承上啟下。
夢字點題,既交代了夢的所由,也申述了夢之所向。誦讀并分析②段
1、思考:如此神秘美妙、雄峻巍峨的天姥山如何不讓作者魂牽夢繞呢,于是便有了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的奇妙夢境。請同學們聽老師誦讀②段,并思考:或以時間為序,或以地點為序,指出本段共描繪了幾幅圖景,并用1-2個詞歸納每一幅圖景的特色。
2、邊分析邊板書
月夜--剡溪清幽 白晝--山中壯美 傍晚--洞外恐怖 夜晚--洞中仙樂
3、品味重點字詞:飛、送、殷、栗、驚等。
明確:飛送兩字先后運用了夸張和擬人的手法,生動地表現(xiàn)了 詩人夢游路上那種急切、興奮、輕快、神往的心情。
殷栗驚分別活用為動詞、使動、使動。
4、請學生齊讀洞中仙樂部分,然后請學生用散文化的語言進行 描繪。
參考: 電閃雷鳴,山峰崩塌。仙洞的石門,訇地一聲從中間打開了。仙 府的天空浩瀚無邊,看不到盡頭,日月的光輝照耀著金銀砌成的宮闕,以彩虹作衣裳啊以輕 風 為駿馬,云里的神仙啊接二連三地下來。老虎彈著琴瑟啊鸞鳥駕著車,仙人多得像麻一樣數(shù) 也數(shù)不清,多么其樂融融的場面啊。(同學們描繪了一幅多么美妙神奇的圖畫,這樣美的自然,需要我們用雙手去創(chuàng)造,希望同學們養(yǎng)成良好的環(huán)保意識,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
第三部分(第三自然段)寫驚夢長嘆。
世間兩句,是作者在當時的社會矛盾里無可奈何的自我解脫。別君句點題。且放二句,表達了詩人的放達情懷,并為結(jié)尾兩句作鋪墊。最后兩句是詩眼,提示主題,顯示了詩人對封建社會現(xiàn)實的憎恨,對自由樂土的理想的追求,表現(xiàn)詩人蔑視權(quán)貴的反抗精神。
當然,古來萬事東流水且放白鹿青崖間也表現(xiàn)了作者對人生的感慨和逃避現(xiàn)實的消極態(tài)度。
五、鑒賞要點
1、從表面看,這是一首游仙詩,它的主體部分(云青青兮欲雨……仙之人兮列如麻)是關于神仙世界的描寫;但詩人的游仙之念決不同于那種完全軒置身于世外的幻想,他之所以向往這個世界,是因為他厭惡眼前的黑暗的現(xiàn)實世界。這一點,詩人在詩尾有明確的表示: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這才是全詩的主旨。從這里可以看出詩人追求個性解放和蔑視權(quán)貴的精神。
李白的浪漫主義創(chuàng)作方法在這首詩里也表現(xiàn)得很明顯。一是豐富的想象。詩人的想象有來源于民間傳說,例如關于仙境的種種細節(jié)描寫;也有出于詩人的人性愛好的,例如明月送我于剡溪,這跟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下獨酌》)一樣,是詩人把月看成最親密的朋友。二是大膽的夸張。這種夸張不是簡單的放大事物,而是融合著詩人美好的感情,如詩的開頭寫天姥山橫空出世的雄姿,其中蘊含著詩人對天姥山的景仰和向往之情。杜甫說李白飄然思不群,于此可見一斑。
2、寫得淋漓酣暢、引人遐想的是述夢部分。
一入夢,便有不食人間煙火味--詩人竟然在鏡湖上飛行,又值月夜,月光身影投在清澈的湖水中;飛過鏡湖,月兒依舊伴著他,直送他到登山的起點--謝公宿處。接著寫登山。本來是險峻的山路,但詩人卻毫不費力,他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如同飛一樣到了山巔。這時已是黎明,眼前出現(xiàn)了一幅雄奇的畫面:東方的海中涌出一輪紅日,四周是蒼茫的群山。他又聽到了桃都山頂天雞的啼叫。這當然學不能說是仙鏡,但已經(jīng)是接近仙境了,或者說它意味著仙境即將出現(xiàn)。
果然,在詩人迷花倚石之際,暮色驟然降臨,熊在咆哮,龍在吟嘯,巨大的聲音震動巖石、泉水、深林、峰巒。至此,仙境已民是呼之欲出了,但詩人卻忽然將視線轉(zhuǎn)向天上的云、山間的流水及水上的煙霧,出現(xiàn)了瞬間的寧靜。這是為下文蓄勢。接著便是雷電大作,地裂山崩,只聽轟隆一聲,神仙洞府的石門打開,青色的天空一望無際,日、月、金臺、銀臺交互輝映,是真正的仙境。這一段寫夢境的進一步展開,時徐時疾,波瀾橫生,使讀者目不暇接,恍若身入仙境。
夢境的高潮是仙人盛會。因為仙人們是從空而降了,所以先寫他們的衣裳和坐騎。云之君即楚辭中的云中君,由于來者甚多,只拿他作代表。他們都聚集到那金銀臺上來做什么呢?詩人只寫了虎鼓瑟這樣一個細節(jié),其余一切讓讀者自己去想--讀者一定會想到,這是一次幸福歡樂的盛會,這樣美麗的環(huán)境,所有的與會者都來那里親切地交談,興高采烈地舉杯痛飲,像人世間的朋友們歡聚在一起。
這樣夢游真是一種美的享受。
五、小結(jié):夢(因)
夢游天姥吟留別 夢(境) 游歷 (山景)
。ɡㄌ栔械奈淖肿寣W生寫) 夢(感) 幻入 (仙境)
全文緊扣夢游二字,渾然一體。
六、詩人描繪夢游圖景,并非是為了追求虛空的幻想。
夢中游歷,正折射出詩人現(xiàn)實生活中的苦悶,古來萬事東流水,包含了詩人對人生的幾多失意與深沉感慨,浪跡山水,欣賞大自然的美景,尋仙問道,是為了心靈的撫慰。當然,這首詩的意味遠非苦悶二字可以概括,詩篇最后兩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恍若天外飛來之筆,痛快淋漓地一吐對權(quán)貴的憎恨和蔑視,詩人豪放不羈的形象如立紙上。主題被點亮了,意境拓展示升華了。英國詩人柯爾律治說:詩的各個部分都是相互支撐相互解釋的。讀至此,再體會1、2兩段,我們心里豁然開朗:高大雄奇的天姥山,不正體現(xiàn)了詩人所羨慕的人格形象嗎?富麗堂皇,超脫塵世,和睦美好的仙境不正是詩人對世俗生活的超越,對美好人生的追求嗎?抒情主人公最后發(fā)出的感慨和呼喊,不也正是為夢中圖景心旌激蕩的結(jié)果嗎?我們知道了,詩人對壯麗奇?zhèn)サ某绺呙赖南蛲,不是我們所追求的嗎?正是因為人生征和的激情的?qū)動,雖然有苦悶,但洋溢著熱情!詩歌也由此氣勢流注,奔放飄逸,形成了內(nèi)在強大的精神力量。
七、完成練習 補充閱讀
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
--《夢游天老吟留別》教學札記
唐代大詩人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一詩收入高中語文課本已有多年,現(xiàn)又收入人教社編寫的高中語文第三冊第三單元。有關教學參考書上一般都把李白所描寫的夢境說成是景物壯麗非凡的.仙境,光明一片,不見一絲陰暗,還說神仙們濟濟一堂,呈現(xiàn)出一種相敬相愛、雍雍穆穆的極樂世界,而至于古來萬事東流水這種消極情緒,則是當時比較清高的封建士大夫所共有的思想。既然夢境是一片光明,神仙們相敬相愛,雍雍穆穆,為什么詩人會魂悸以魄動?他驚起而長嗟難道是因為推動了美好的夢境而感到惋惜嗎?如果這樣理解,那么這和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主題又有什么內(nèi)存聯(lián)系呢?還有,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難道是游離在作品之外的一種普遍心態(tài)嗎?這種消極的虛無主義的出世思想和積極的憤世嫉俗、決心抗爭的精神統(tǒng)一在同一個詩人身上,這又該如何理解呢?
孟子曾說過要以意逆志,這的確是讀書的正確方法。讀書人要懂得知人論世評文這個道理,作品的內(nèi)涵和作者的思想是某一歷史時期有客觀存在,讀者不能去改變這種存在,只能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和辯論的方法去考察這種存在,弄清寫作的時代背景和作者當時的境遇,用自己的意去理解作者的志,只有這樣,才能打開一座座文學迷宮的大門。
李白是一位積極用世的詩人,具有盛唐時期知識分子的那種進取精神。年輕時雖曾有一段隱居學道的生活,但用他自己的話來說,這是尺蠖之屈、龍蛇之蟄。天寶元年,由于道士吳筠的儲藏,李白被唐庇玄宗征召進宮,做了個翰林供奉的閑官,成為皇帝的高級文學侍從,便是,他那種傲岸不羈的狂放性格,實在是委不適合于做這種工作的。在那幾年當中,他得罪了一些權(quán)貴佞臣,終于被玄宗賜金放還,離開長安,來到山東,這是李白政治上遭受的第一次重大打擊。長安古年,他親眼見到了封建官場的黑暗和宮廷生活的糜爛,這使他原來具有的對政治理想的追求和對建功立業(yè)的渴望一下子化為泡影。他產(chǎn)生一種消極避世的情緒,又從心底發(fā)出堅定的誓言:安能摧眉拆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這是一聲大徹大悟者的呼喊,這是一個從舊營壘里出來的判逆者的心聲。這兩種情緒,看似對立,其實是完全一致的。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雖然詩人好像從裕間和時間兩個方面否定了人間的一切,但實際上是他對十年來宮廷生活的否定。詩人把這十年比作是一場院夢,--這不是什么光明一片,不見一絲黑暗的美夢,而是一場令人魂悸以魄動的惡夢。我們不僅可以從上述史實中找出這個答案,而且可以從作品本身中找到有力的證明。
這首詩從入夢之由寫到夢醒后的感嘆,共有三年大段。第一大段到對此欲倒東南傾,借越人之口,描述天姥山的雄奇峻拔,這不禁使詩人心馳神往,為入夢作鋪墊。第二大段到惟黨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這一段描寫了夢游天姥山的整個過程,詩人用賦而比也的表現(xiàn)手法,既描述了光怪陸離的夢境,又寫出了他在人生旅途中的一段重要歷程。這一大段又可分為三層:第一層到空中聞天雞。詩人因越人之語而夢吳越,清風為伴,明月相隨,鏡湖飛度,來到剡溪,又著屐登山,一路上貪圖了自然風光之美,湖月如鏡,綠水蕩漾,清猿啼嘯,海日東升,天雞長鳴,從容不迫一形態(tài)、聲音、色彩諸方面極寫所見景物之美,從而表態(tài)了詩人的無限欣喜之情,我們也可以由此體會到詩人初入宮廷時的那種心情--眼前的確是一片光明!第二層到水淡淡兮生煙。這時詩人所見的景物由光明美好的世界一下子變成了昏暗的使人迷惑和恐懼的世界。千巖萬轉(zhuǎn)路不定,迷花倚石或已螟,道路迷失,天色昏暗,耳邊震響著熊咆龍吟般的瀑布,這可怕的聲音連林木山石都為之發(fā)抖。到處煙云迷漫,什么都看不清楚。詩人正在驚疑不定的時候,夢境中出現(xiàn)了更為可怕的景象。第三層,到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一道電光,一聲霹靂,山巒崩塌,石壁中開,簡直是天崩地裂!這時的詩人哪里有什么喜悅,他在萬分恐懼之中,看到洞天中是這樣一番景象:雖然日月照耀,金璧交輝,霓裳風馬,神仙如麻,但是青冥浩蕩不見底,在這富麗堂皇、雍容華貴的背后,究竟隱藏著些什么?在這些云之君、仙之人的面前,詩人可能在想:這里有我應該有的一席之地?這進詩人心情,絕不是教參上說的我心中的憂憤啊全都忘卻,這美妙的仙境就是我理想的境界,而是幾年來宮廷生活中遭受排擠打擊而積淀下的全部憂憤一下子被喚起了。這不是什么美妙的仙境,這是現(xiàn)實生活在夢中的反映;這不是什么理想的境界,而正是作者所憎惡鄙棄的世間行樂的生活。
詩人從這惡夢中醒來,驚起一詞是承上說,告訴讀者當時他自己的心境:拍拍心口--恐怕已經(jīng)是渾身冷汗了。長嗟一詞是啟下說,使詩的內(nèi)賓轉(zhuǎn)入第三段。從世間行樂亦如此到使我不得開心顏,都是長嗟的內(nèi)容。
世間行樂是泛指,但也可以理解為指幾年來的宮廷生活:滿懷著美好的希望入宮,卻受忌才害能的小人排擠打擊,還差一點兒使龍顏大怒,雖然最后賜金放還了,給了一點面子,但實際上是被趕出宮門的。宮廷中的丑惡、卑鄙和黑暗,終于使詩人覺悟了--醒了,有了這樣的覺悟,于是就鄙視了一切。為了保持自己的人格,為了維護自己心靈的純潔,詩人決心從此騎白鹿,訪名山,再也不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了。這首詩的最后一句點明了主題,可謂卒章見志。但是讀者往往只注意了前者,而忽略了后者。于是,在理解這首詩,探求作者志的時候,就陷入了主觀臆斷的泥坑。
這首詩的原題是《夢游天姥山別東魯諸公》,吟是古代詩體的一種,相當于歌行。夢游天姥是詩的內(nèi)容,留別是詩的作用,原題對這個作用說得很清楚,說明這是一首贈別詩。李白的贈別詩很多,但記夢贈別的只有這一首。詩人為什么要敘述一個夢境去留別東魯諸公呢?現(xiàn)在我們可以知道,這是托夢言志。詩人離開長安,來到山東,又準備南游淮泗,寄情山水,借助美好的大自然去排遣他內(nèi)心的憂憤,去尋找光明與自由的生活,于是是就寫下了這首詩,向東魯諸公傾吐自己的思想感情。一個追求美好理想又不愿為權(quán)貴所屈的詩人表現(xiàn)出的這種視名利為糞土的反抗精神,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應該是一種積極的世界觀,難能可貴的,是值得肯定的
夢游天姥吟留別教案 12
教學目標:
1、學會使用意象,感受夢境特點,體會詩人情感的變化;
2、探究留別之情志:蔑視權(quán)貴的傲岸性格,追求自由的思想感情。
第一課時
一、解題:
1、解題
夢游天姥(m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留別: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分析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素有________之稱,在中國文學史上是最具浪漫主義氣息的詩人。李白是繼屈原之后,我國古代_______________詩人,詩歌想象豐富,語言清新,較多運用浪漫主義表現(xiàn)手法。
3、寫作背景
李白早年就有濟世安邦的抱負,天寶元年,經(jīng)友人吳筠推薦,被唐玄宗征召入京。他以為實現(xiàn)自己“濟蒼生”“安社稷”的政治抱負的時機到了,于是高歌“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躊躇滿志到了長安。但玄宗只把他看作詞臣,并不重用;李白不肯與權(quán)貴同流合污,又因醉中命寵臣高力士脫靴,貴妃捧墨,得罪京城權(quán)貴,受到排擠,不到三年,被唐玄宗“賜金放還”,由布衣而卿相的夢幻就此破滅。離開長安后,他與杜甫、高適游山東,在兗(Yǎn)州話別,臨行作本詩,留贈給友人,借以排解內(nèi)心的悲憤,表現(xiàn)對理想世界的追求,對黑暗現(xiàn)實的.不滿,對世俗權(quán)貴的蔑視。
二、整體感知
。ㄒ唬┞犱浺簦缓笥谜n文語句回答。
、偃雺舻脑蚴牵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現(xiàn)實轉(zhuǎn)入夢境的過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塾蓧艟侈D(zhuǎn)入現(xiàn)實的過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芙沂救娭黝}的兩句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探究:全詩三節(jié)各寫何內(nèi)容?歸納層意。
。ǎ獕粲沃啊ǎ
。ㄈ┨骄浚阂詴r間為序,或以地點為序,指出第二段共描繪了幾幅圖景,并給每一幅圖擬一個標題。
________________圖
________________圖
________________圖
_________________圖
_________________圖
三、研讀第一段
學習第一段并探究:既然題為“夢游天姥”,為何開篇要先“談瀛洲”?作者是用什么手法來表現(xiàn)天姥山的雄奇和高大的?
第二課時
一、研讀第二段
1、運用意象分析法,仔細探究第二段中各幅畫面的意象,營造的意境,并嘗試怎樣朗讀才能讀出各幅畫面的特點。
。1)魂飛剡溪圖
意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夢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怎樣誦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著屐登山圖
意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夢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怎樣誦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山中夜景圖
意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夢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怎樣誦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洞天仙境圖
意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夢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怎樣誦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魂歸枕席圖
意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夢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怎樣誦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研讀第三段
1、作者為何要寫天姥山?這對表現(xiàn)主題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完成《金版》相關練習。
夢游天姥吟留別教案 13
教學目標
1、認識李白,了解李白詩歌深遠的影響和意義。
2、熟悉詩人當進的寫作心境,體悟詩歌所表現(xiàn)出的復雜的思想情緒。
3、在朗誦中體會詩歌豐富的想象和天馬行空的行文氣勢。
教學重點
詩人抒情的手法及其浪漫主義特征是教學的重點。
在理解詩歌的抒情結(jié)構(gòu)的基礎上背誦課文是重點。
教學時數(shù)
兩教時
教學設想
本詩反映詩人的思想情緒是復雜的,不能簡單歸類。教師要將李白整個的人生經(jīng)歷及思想發(fā)展過程講解清楚,然后由學生探討總結(jié),真正的認識李白,讀懂本詩。
背誦是難點,在學生理解詩意的基礎上,教師還要作段落層次劃分指導學生順利完成背誦任務。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臺灣著名詩人余光中曾對李白的這樣的評價:“酒入愁腸,七分化作月光,余下三分呼為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
二、作者介紹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著名詩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活動,大體上是在唐玄宗開元、天寶這四十多年中。歷史上稱這個時期為“開元盛世”,是唐代社會最繁榮的時期。他懷著“濟蒼生”“安社稷”(這是他一直都沒有放棄的一個信念)的政治思想,希望能有一番作為。天寶二年,因朋友吳筠推薦,李白被唐玄宗召入長安,做了翰林供奉(皇帝的文學侍從官)。這時他已四十二歲了,滿以為可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思想,但因玄宗沉溺于聲色,在宦官權(quán)貴的讒言中傷下,次年李白被排擠出長安。政治上的失敗使他心情非?鄲灒彩顾J清了封建統(tǒng)治者的荒淫腐朽。被排擠出長安的第二年,即天寶四年(745)年,李白準備由東魯(今山東)南游吳越(今江蘇南部,行前寫了這首向朋友表明自己心情的詩。
三、解題,進入本詩
吟,是古文體的一種,也稱“引”。夢游,夢中游歷。留別,臨別留下的贈言。
他有“濟蒼生,安黎民”的遠大抱負,但每每受挫。李白詩中展示的精神翱翔,大多是建立在現(xiàn)實的苦悶之上。本篇作于李白在長安受到權(quán)貴排擠出京的第二年,借夢游表示自己對現(xiàn)實的不滿和反抗。
佛洛依德認為文學家的創(chuàng)作是做白日夢,那本詩就是李白做的一個白日夢。
四、播放錄音,指導朗讀
1、聽配樂朗誦。
2、這首詩形式錯落,屈伸自如,語言富有自然節(jié)奏感,朗讀時應有意識地注意語感流動,把握語言的節(jié)奏、音調(diào)、情態(tài)和詩人感情的巧妙配合。
3、學生自讀課文一遍(讀出聲來)。
五、誦讀并分析課文
(一)誦讀并分析①段
1、齊讀①段并思考:既然題為“夢游天姥”(在“夢游天姥”四字下標示雙橫線),為何開篇要“談瀛洲”?
明確:“煙濤微!钡'瀛洲與“云霞明滅”的天姥同樣神秘而又美妙。然而瀛洲的“信難求”讓人怯步,而天姥的“或可睹”則成了一種強烈的誘惑。如此以瀛洲陪襯天姥,以虛襯實,不僅給天姥山蒙上了一層神秘美妙的面紗,而且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念頭。
2、除了瀛洲外,此段中還提到了哪些山?有何作用?
明確:還提到了五岳、赤城和天臺,從而襯托了天姥的雄峻巍峨,進一步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強烈愿望。
小結(jié):第一段寫入夢之由。
板書:第一段入夢之由——瀛洲難求,天姥可睹。
(二)誦讀并分析②段
1、如此神秘美妙、雄峻巍峨的天姥山如何不讓作者魂牽夢繞呢,于是便有了“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的奇妙夢境。請同學們聽老師誦讀②段,并思考:或以時間為序,或以地點為序,指出本段共描繪了幾幅圖景,并用1—2個詞歸納每一幅圖景的特色。
(邊分析邊板書)
月下清麗之景——1至3句(飛:夸張,形容心情急切。送:擬人)
夢游天姥日升明快之景——4、5句(引人入勝之景)
第二段山中奇幻之景——6至10句(殷:作動詞用。栗、驚:使動用法)
天空盛大之景——11至13句煙霞如仙人
夢醒——14、15句
2、品味重點字詞:飛、送、殷、栗、驚等(點名回答)。
明確:“飛”“送”兩字先后運用了夸張和擬人的手法,生動地表現(xiàn)了詩人夢游路上那種急切、興奮、輕快、神往的心情!耙蟆薄袄酢薄绑@”分別活用為動詞、使動、使動。
3、點名或分組讀每一幅圖景,再次品味詩的妙境。
4、正當夢入高潮時,作者卻“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眽艟惩蝗坏叵Я耍(板書:夢醒)面對現(xiàn)實,作者禁不住長嗟短嘆,作者感嘆了些什么呢?
(三)誦讀并分析③段
1、段意講解:第三段驚夢長嘆——蔑視權(quán)貴,傲岸不屈
1、請一位同學誦讀③段,其余的同學思考:段中反映了李白怎樣的思想性格(講解一些李白的人生經(jīng)歷及思想性格作提示)?
明確:“別君”二字照應題目“留別”(在“留別”二字下標示雙橫線)。段中主要流露出的是不滿現(xiàn)實,不趨炎附勢,蔑視權(quán)貴,傲岸不屈的反抗精神。(板書:蔑視權(quán)貴,傲岸不屈)同時也流露出人生如夢的虛無感傷的情緒和逃避現(xiàn)實的消極避世的思想。然而我們并不能因此而過多地苛責李白。在污濁的封建官場,該有多少人被同化得沒了自我,沒了人格,詩人不可能改變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能夠如李白這般傲岸不屈、潔身自好已經(jīng)非常難能可貴了。
2、作者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筆墨來描寫夢境呢?對表現(xiàn)主題有什么作用?
明確:夢中仙境象征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寫仙境的美妙是為了反襯現(xiàn)實的丑惡。寫自己對神仙世界的向往正是為了表明對黑暗現(xiàn)實的厭惡。也就是說,詩歌的前后是一致的,都是在寫詩人對自由生活的向往,只是詩歌的前半部分用夢的形式曲折地表達出來,而后半部分詩人則是直抒胸臆,直接唱出:“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3、聯(lián)系全詩小結(jié):英國詩人柯爾律治說:“詩的各個部分都是相互支撐相互解釋的!弊x至此,再體會1、2兩段,我們心里豁然開朗:高大雄奇的天姥山,不正體現(xiàn)了詩人所羨慕的人格形象嗎?富麗堂皇,超脫塵世,和睦美好的仙境不正是詩人對世俗生活的超越,對美好人生的追求嗎?抒情主人公最后發(fā)出的感慨和呼喊,不也正是為夢中圖景心旌激蕩的結(jié)果嗎?我們知道了,詩人對壯麗奇?zhèn)サ某绺呙赖南蛲且驗槿松骱偷募で榈尿?qū)動,雖然有苦悶,但洋溢著熱情!詩歌也由此氣勢流注,奔放飄逸,形成了內(nèi)在強大的精神力量。
本課重點字詞
◆解釋下列加點詞
我欲因之夢吳越:代神游天姥山的愿望
失向來之煙霞:代上文神異的景象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低頭
勢拔五岳掩赤城:超過
◆找出文中的古今異義字
煙濤微茫信難求(信,的確、實在)
云霞明滅或可睹(滅,暗)
勢拔五岳掩赤城(拔,超出)
◆找出文中的多義字
訇然中開(打開,動詞)
使我不得開心顏(舒展,動詞)
古來萬事東流水(事情,名詞)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侍奉,動詞)
◆詞類活用
1、名詞作動詞
虎鼓瑟兮鸞回車(名詞“鼓”用作動詞,彈奏)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名詞“事”作動詞,侍奉)
云青青兮欲雨(名詞“雨”用作動詞,下雨)
2、名詞用作狀語
對此欲倒東南傾(方位名詞“東南”用作“傾”的狀語,表示動作的方向,向東南)
訇然中開(“中”用作“開”的狀語,在中間)
古來萬事東流水(方位名詞“東”用作“流”的狀語,表示動作的方向,向東)
3、使動用法
栗森林兮驚層巔(栗,使……顫栗;驚,使……驚)
夢游天姥吟留別教案 14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知人論世,把握詩歌主旨;
2、領會詩歌豐富的想象和大膽的夸張,體會李白浪漫主義的藝術風格;
3、掌握詩中的文言字詞。
二、能力目標
1、反復誦讀,背誦全詩;
2、學習運用比喻、對比、襯托、夸張、聯(lián)想等手法和多變的句式來表達奔放的思想感情,培養(yǎng)豐富的想象能力。
三、德育目標
學習詩人不與權(quán)貴同流合污,追求獨立人格的精神
[教學重點]
1、領會本詩的浪漫主義風格;
2、感受李白的人格魅力,學習他追求理想,勇于進取的精神,和他不與權(quán)貴同流合污,追求獨立人格的精神。
[教學難點]
反復誦讀全詩,把握內(nèi)容要點;結(jié)合詩人經(jīng)歷,體會全詩主旨。
[教學方法]
1、誦讀法
2、討論法
[課時安排]
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和目標]
了解作者和詩歌的寫作背景;
疏通詞句,熟讀全詩。
[教學過程和要點]
一、導入新課
由學生回顧李白的生平、經(jīng)歷、名句導入。
二、解題
“吟”本指吟詠,即作詩。以后作為一種詩體的名稱,成為樂府詩的一種體裁。“留別”,是臨行前留下這首詩向朋友話別的意思。所以整個題目的意思就是用夢游天姥的詩向朋友話別。夢游是借“別”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與意向。另名《別東魯諸公》或《夢游天姥山別東魯諸公》。
舊體詩分“古體”和“近體”,始于唐朝。唐人把當時新出現(xiàn)的格律詩稱為近體詩,把產(chǎn)生于唐以前較少格律限制的稱為古體詩。
《夢游天姥吟留別》練習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稱為“詩仙”,代表作《蜀道難》、《行路難》、《靜夜思》、《早發(fā)白帝城》等。
李白是個有遠大政治抱負的人,“安世濟民”、“功成身退”是他一生的愿望。天寶元年(公元472年),李白經(jīng)友人吳筠的推薦,被唐玄宗征召進京。他興高采烈地來到了長安,認為實現(xiàn)“濟蒼生”、“安社稷”的時機已經(jīng)到來。但到了長安,得到的是翰林供奉,任了個侍御閑職,不能施展政治才干。當時的最高封建統(tǒng)治集團昏庸腐敗,李白“糞土王侯”不甘趨炎附勢,招致了權(quán)貴的讒毀,不到三年(公元744年)唐玄宗以“賜金還鄉(xiāng)”為名,把他趕出了長安。冷酷的現(xiàn)實粉碎了他不切實際的幻想。李白在極度悲憤惆悵的心情下,離開了京城,重新繼續(xù)他的漫游生活。天寶四年秋(公元745年),他離家南下準備再游吳越時寫下這首詩留贈給友人,借以排遺內(nèi)心的悲憤,表現(xiàn)對黑暗現(xiàn)實的不滿,對世俗權(quán)貴的蔑視,對理想世界的追求。
“吟”本指吟詠,即作詩。以后作為一種詩體的名稱,即樂府詩這的一種體裁!傲魟e”,是臨行前留下這首詩向朋友話別的意思。所以整個題目的意思就是用夢游天姥的詩向朋友話別。夢游是借“別”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與意向是真。另名《別東魯諸公》或《夢游天姥山別東魯諸公》。
舊詩分“古體”和“近體”,始于唐朝。唐人把當時新出現(xiàn)的格律詩稱為近體詩,把產(chǎn)生于唐以前較少格律限制的稱為古體詩。后來人們襲用唐人的說法!秹粲翁炖岩髁魟e》、《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都是古體詩。
二、內(nèi)容簡介:
1、《迢迢牽牛星》起首兩句描寫環(huán)境,中間四句描寫織女,最后四句點明離別的根源和哀怨:詩中充滿著濃厚的浪漫氣息,將神話和現(xiàn)實和諧地結(jié)合起來。全篇十句有六句以疊詞起頭,使詩具有很強的音樂節(jié)奏美感。
2、《歸園田居》開頭八句寫歸田的原因,可以說是整組詩(共五首)的一篇總序,以議論出之,跌宕飛動,而結(jié)到“歸園田”之上;“方宅”以下十句寫田園景象,天然逼真,是一幅生動的村居圖;最后兩句換筆另收,與起首一段呼應。全詩以質(zhì)樸真淳的語言寫出,而音節(jié)鏗鏘,元氣淋漓,得自然之美
《夢游天姥吟留別》課堂實錄
一、導入
師:同學們對李白了解嗎?
生(七嘴八舌、氣氛熱烈):唐代詩人詩仙浪漫主義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
師:“倚天仗劍,掛弓扶桑”這是有著莊子般超逸和孟子般英氣的神仙般的詩人李白的自我刻畫。天寶元年,李白出發(fā)了,他高唱著“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應召入京,然而,快樂只是短暫地駐足,翰林供奉,權(quán)貴排擠,冷酷的現(xiàn)實粉碎了他不切實際的“安世濟民”、“功成身退”的幻想。天寶三年,玄宗“賜金放還”,李白黯然離京。第二年,身在東魯?shù)睦畎讻Q定南游吳越,臨行寫下一首膾炙人口的名篇,也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夢游天姥吟留別》(加粗字幻燈展示)。
二、解題
師:接下來,我們一起把詩歌的標題讀一下。
生(大多數(shù)學生讀成)
師:剛才我聽到有些同學將“吟”讀成Yǐn,這個字應該讀什么音呢?什么意思?
生(馬上糾正):“吟”讀yín。(但對“吟”的意思,做沉思狀)
師:“吟”是一種歌行體,白居易不就有《暮江吟》,孟郊有《游子吟》嗎?一般與前面的內(nèi)容連讀,也就是“夢游天姥吟/留別”。
那么,“夢游天姥”講的是什么?
生:詩歌的內(nèi)容。
師:那么,“留別”呢?
生:寫詩的動機。
師:不錯,這首詩正是詩人贈與東魯朋友的,也題作“夢游天姥山別東魯諸公”。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好,接下來大家?guī)е韵聝蓚問題一起把詩歌朗讀一遍。
、佟皦粲巍北驹姷闹黧w,那么,②這是一首留別詩,詩人向東魯諸公表明什么心跡呢?
生:全班朗讀課文。
師:天臺,“臺”念tāi。那么,這個夢從哪里開始又到哪里結(jié)束呢?
生:從“我欲因之夢吳越”開始,到“忽魂悸以魄動”結(jié)束。
師:也就是說是個從內(nèi)容來看,大概可分為:夢由——夢境——夢醒。(加粗字幻燈展示)
師:結(jié)合最后一段,看看哪里點到了“留別“?詩人向東魯諸公表明什么心跡呢?
生:“別君去兮何時還”點到了“留別”。詩人留別寄語是“且放白鹿青崖間……使我不得開心顏”。
師:“白鹿”是個怎樣的意象?請同學們關注一下注釋。(學生:隱逸、尋仙訪道)
可見,本詩實際上是借留別以言志(尋仙訪道、不事權(quán)貴)(加粗字幻燈展示)
,夢游是詩人采用的一種形式。
(我們可以推論:詩人寫這首夢游詩是為了向東魯諸公表明不事權(quán)貴的心跡。問題是,詩人為什么選擇夢游詩呢?夢游與詩人所言之志有何聯(lián)系呢?)
四、賞析夢境
師:詩人因越人傳說天姥險峻綺麗,而起游興,還未啟程,已先夢游。第二段便集中寫詩人夢游的過程,這也是詩歌最精彩的部分。接下來,老師把第二自然段朗讀一遍,請同學們思考一下:詩人遨游于夢境之中,他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你感受到了怎樣的一些畫面?能不能試著用散文化的語言把你所感受到的畫面再現(xiàn)出來?
師:有人說文字是生命的酒,詩歌的'文字尤其如此。既然是酒,就應該靜下心來細細品味。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品一品這壇千年佳釀。好,哪一位同學將第一個勇敢地站起來和我們分享呢?
生1:詩人夢到自己在月夜飛渡鏡湖。我覺得畫面非常神奇。
師:你能不能具體說說哪個字讓你覺得這個畫面充滿奇幻的色彩?
生1:“飛”,一夜飛渡,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師:非常好,我們這位同學十分準確地抓住了“飛”字。那么,這個字除了充滿神奇的效果,是否也讓我們感受到了詩人此時的心情呀?
生:迫切。
師:很好。如果說月下鏡湖是清幽的,那么鏡湖的月亮則給人一種十分熟悉的似曾相識的感覺?是什么呢?
生:親切。
師:怎么感覺出來的?
生:“送”。
師:是的,李白筆下的月亮總是溫情脈脈的!芭e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不正是詩人與月共舞,與月為友的最好寫照嗎?還有嗎?詩人還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生2:詩人一路攀登,在半山腰看見了徐徐東升的太陽,還聽到空中傳來天雞的鳴叫聲。寫出了山的高大、雄偉;并且一路上奇花異草令人眼花繚亂。
師:還有嗎?
生3:我覺得“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極有震撼力,驚心動魄。
師:這句詩中“栗”和“驚”是什么意思?
生3:使動用法。使深林戰(zhàn)栗,使層巔驚懼。
師:還有哪位同學再說說看?
生4:我覺得仙人聚會的場面寫得十分神奇。
師:怎么神奇,能不能具體說說看?比如仙人們是怎樣的一種形象?
生4:仙人們以霓虹為衣,以風為馬。(師:怎樣的形象?)飄逸脫俗的。
師:除此之外,還寫了哪些事物以見其神奇?
生4:老虎為他們鼓瑟,鸞鳥為他們駕車。而且,聚會的地方金碧輝煌。
師:還有嗎?
生:仙人到來之前,電閃雷鳴,石門訇的打開。
師:這是一個瑰麗多姿,險怪神奇,而又變幻莫測的夢境,這是一個燦爛輝煌,自由極樂的神仙世界。(教師小結(jié))
(1)月夜渡湖(剡溪)——溫情清幽
(2)著屐登山(山中)——壯觀絢麗、險怪神奇
(3)仙人盛會(洞內(nèi))——驚心動魄、金碧輝煌、自由和睦
(加粗字幻燈展示)
師:我們可以感受到詩人對這個夢境充滿著一種什么情感?
生:向往
師:不錯,正所謂“心馳神往,雖身不能至,則心向往之”。而我們也不由得隨著詩人的筆觸搖曳生情,起伏跌宕,并充分領略詩人李白所特有的表現(xiàn)手法——大膽的夸張與瑰麗的想象。(加粗字幻燈展示)
師:那么,現(xiàn)在我們就不那明白:詩人為什么選擇夢游詩,夢游與詩人所言之志有何聯(lián)系了。(幻燈展示)
夢游(曲折)
言志(幻燈展示)
夢醒(直接)
五、探究思考
師:夢境是美好的,現(xiàn)實是殘酷的!昂龌昙乱云莿,恍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眽糁粮叱,夢境突然消失了,面對現(xiàn)實,作者禁不住長嗟短嘆,夢境與現(xiàn)實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呢?作者感嘆什么呢?
生:人生如夢。
師:從哪里看出來?
生:“世間行樂亦如此”。
師:注意那一個字?
生:“亦”。
師:如此指什么?
生:像夢,短暫,一轉(zhuǎn)眼就消失。
師:于是詩人決定“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這反映了作者怎樣的人生態(tài)度?怎么看待呢?
生5:詩人感嘆人生如夢,決意縱情山水之間,尋仙訪道,似乎有消極避世之嫌。但最后一句又讓我們再次感受到了李白昂揚。
師:這之間矛盾嗎?
“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恰恰是經(jīng)歷過人生周折的詩人對現(xiàn)實失望、憤怒的一種表現(xiàn),詩人帶著對腐朽現(xiàn)實的憎惡與鄙視,決心到這個暢情適意的天地里去了。可詩歌最后“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一吐長安三年的郁悶之氣,直接抒發(fā)了李白對當時丑惡現(xiàn)實的憤怒和對權(quán)貴的強烈反抗情緒,從而給全詩基調(diào)上加上了積極向上的成分,點亮了主題。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詩人也絕不低眉順眼奉事權(quán)貴,寧可放浪山水之間,有力地表現(xiàn)了詩人的傲岸與高潔,這種蔑視權(quán)貴的氣魄和精神,令人吐氣,使人鼓舞?墒撬母裾{(diào)卻是昂揚振奮的,瀟灑出塵的,有一種不卑不屈的氣概流貫其間,并無消沉之感。
六、總結(jié):
師:李白就是李白,他總是在失望中希望,在失落中追求,在困厄中超越,現(xiàn)實是丑惡的,他就在心靈里翱翔。
七、課后作業(yè):
師:今天的作業(yè)就請同學們運用“置身詩境”“緣景明情”的方法鑒賞李賀的《夢天》,并將此詩與《夢游天姥吟留別》進行比較,分析兩詩在主題和意境上的差異。
《夢游天姥吟留別》同步練習
1、選出注音全正確的一項[ ]
A、天姥(mu)山天臺(tai)山
B、瀛(ying)洲剡(dan)溪
C、淥(lu)水日暝(ming)
D、殷(yin)巖泉覺(jiao)時之枕席
2、選出解釋全正確的一項[ ]
A、向天橫(遮斷)勢拔(超出)五岳
B、因(因為)之夢吳越清(凄清)猿啼
C、列缺(缺少)鸞回(回旋)車
D、覺(睡覺)時向來(助詞,不譯)
3、選出與其它三個用法不同的一項[ ]
A、栗深林兮驚層巔B、云青青兮欲雨
C、列缺霹靂,丘巒崩摧D、虎鼓瑟兮鸞回車
4、判斷題。
(1)詩歌,泛指各種體裁的詩。詩是文學體裁的一種。詩是通過節(jié)奏、有韻律的語言來反映生活、抒發(fā)情感的。( )
(2)詩歌可分為舊體詩和新詩。廣義而言,舊體詩包括舊體的詩、詞、散曲(小令和套數(shù)),狹義而言,舊體詩包括古體詩和近體詩。唐代人把當時新出現(xiàn)的格律詩稱為近體詩,它包括律詩和絕句;而把產(chǎn)生于唐以前、較少有格律限制的舊體詩稱為古體詩,亦稱“古詩”、“古風”。( )
(3)舊體詩屬古代詩歌,新詩屬現(xiàn)代詩歌。毛主席的《七律?長征》就屬古代詩歌。( )
(4)李白的詩比較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面貌,表現(xiàn)了對日趨腐敗的統(tǒng)治者的不滿,以及對國家命運、人民苦難的關切。在李白的詩中,還有不少歌頌祖國大好河山的作品。李白主要運用了浪漫主義的創(chuàng)作方法,他的詩風清新飄逸。李白“斗酒詩百篇”,創(chuàng)作頗豐,可惜“十喪其九”,僅存九百余首。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被譽為“詩仙”,又自稱“謫仙”。
( )
(5)《夢游天姥吟留別》,又題名為《夢游天姥山別東魯諸公》!耙鳌保环N詩體的名稱,如《梁甫吟》!安浮,讀f(,古代加在男子名字下面的美稱。( )
5、默寫。
(1)?偷,________;越人話天姥,________。
(2)謝公宿處今尚在,________。
(3)千巖萬轉(zhuǎn)路不定,________。
(4)洞天石扉,訇然中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仙之人兮列如麻。
(5)詩中表現(xiàn)詩人理想志向的詩句:________。
6、簡析:
有人分析《夢》說全詩以“夢”為線索,分別寫了入夢之由(第一段)、夢游之景(第二段)、夢醒之嘆(第三段)。這樣分析對不對,為什么?
7、選出能夠表現(xiàn)詩人理想追求的句子[ ]
(1)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
(2)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
(3)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
(4)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
8、選出分析不恰當?shù)囊豁梉 ]
桃花溪
張旭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A、首句點染遠景。其中“隔”與“隱隱”相配合,創(chuàng)造出一種朦朧、深遠的意境。
B、二句勾勒近景。畫面清幽明麗!皢枬O船”三字真地表現(xiàn)了詩人對桃源仙境的心馳神往。
C、三四句在有趣的一問一答間,表達出詩人對世外桃源的向往,也透露出理想境界渺茫難求的悵惘心情。
D、這首詩把眼前景與附會此景的桃花源的故事水乳交隔地寫在一起,詩筆活潑,意趣盎然,耐人尋味。
9、讀詩回答問題
春興
武元衡
楊柳陰陰細雨晴,殘花落盡見流鶯。
春風一夜吹鄉(xiāng)夢,又逐春夢到洛城。
(1)下列解說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詩的首句描寫了春天的季節(jié)特征:樹木滋榮,時而春雨霏霏。
B、第2句與首句相配合,描繪出一片鳥語花香的有聲有色的春天景象。
C、從第2句的“殘花”一詞可看出詩句描寫的是初春乍暖還寒的時候。
D、詩的三、四兩句反映了作者對家鄉(xiāng)洛陽的思念。
(2)下列解說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這首詩從總體上看是首抒情詩,標題《春興》就告訴人們這首詩寫的是內(nèi)心的感觸。
B、第三句緊扣標題,由春景轉(zhuǎn)向?qū)懘核迹捍喝账监l(xiāng)。
C、第四句中的一個“逐”字有化虛為實之妙,將無形的春風化作了有形的可“逐”之物。
D、詩中的“陰陰”“殘花”暗含了一種思鄉(xiāng)而不能歸的愁苦之情。
10、讀詩做1—3題
喜見外弟又言別
李益
十年離亂后,長大①相逢。
問姓驚初見,②名憶舊容。
別③滄海事,④罷暮天鐘。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幾重。
1、在這首詩的方框格內(nèi)選填相應的詞語,其中最佳的一組是[ ]
A、①才②稱③離④語
B、①才②道③后④言
C、①又②尋③離④言
D、①一②稱③來④語
2、對這首詩字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外弟”即表弟。詩題點明了詩的內(nèi)容是寫與表弟久別重逢又匆匆話別的情景。
B、“驚初見”是說他們乍一見面,似曾相識,不免驚訝,即問“貴姓”。
C、“滄海事”用典,借指世事變化很大,暗含離亂之恨。
D、“秋山”一詞點明了時令,也借秋高氣爽表現(xiàn)了詩人見到表弟的喜悅之情。
3、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這一首五言律詩,韻律和諧,對仗工整。
B、第三聯(lián)正面描寫久別重逢情景,寫出了由不識到相認、相憶的傳神細節(jié)。
C、第三聯(lián)與首句照應,寫兩人各敘分別后的情狀,表現(xiàn)出了兄弟情深。
D、本詩采用濃墨重彩、層層渲染的手法,再現(xiàn)了社會動亂中人生聚散的一幕,有相當?shù)母腥玖Α?/p>
參考答案
1、D(A:臺tai B:剡shan C:淥lu)
2、A(B:因,依據(jù)C:缺,云的縫隙D:覺,睡醒)
3、C(此項中有通假,其他三項都有詞類活用:A“栗”、“驚”使動B“雨”名作動D“鼓”名作動)
4、(1)√(2)√(3)×(4)√(5)√
5、略6、不對。第二段已寫到夢醒。
7、(1)(2)(3)8、C
9、(1)C(“殘花”說明暮春)(2)D(“陰陰”客觀寫景)
10、(1)D(注意對偶)(2)D(借秋之悲涼,表達了戰(zhàn)亂中兄弟分離前途未卜的憂慮)
(3)D(“濃墨重彩、層層渲染”不當)
夢游天姥吟留別教案 15
教學重點
體會和學習夸張及想象結(jié)合的表現(xiàn)手法,能夠鑒賞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的詩歌作品;
理解詩人對神仙世界的向往,對自由生活的渴慕,以及鄙棄黑暗塵世,蔑視權(quán)貴的凜然傲志。
教學難點
感悟本詩中神奇瑰麗的夢幻世界所寄予的理想;理解詩人對神仙世界的向往,對自由生活的渴慕,以及鄙棄黑暗塵世,蔑視權(quán)貴的凜然傲志。
教學手段 誦讀法、討論法
教學過程
誦讀,整體感知
1、學生通讀全文。解決字、詞、句障礙。
2、放朗誦帶或教師范讀,要求學生把握節(jié)奏及停頓。體會詩中蘊含的情感。
理清思路、理解主題、體會藝術特色:
1、概括三段大意
明確:
第一段寫夢游緣由。第二段寫夢游過程。第三段寫夢游后的慨嘆。
2 、第一段中詩人是怎樣形容天姥山的?
明確:
用“信難求”的瀛洲反襯出“或可睹”的天姥山之客觀存在。接著,詩人借越人之口,著力描述天姥山的高峻氣勢!皺M”、“拔”、“掩”三個動詞不僅寫出了天姥山橫空出世、高峻挺拔、卓爾不群的外形特點,還賦予它極強的動感。
3、按夢中景色的不同,本段可以分為幾層?每層各寫了什么內(nèi)容?
明確:
第一層到“淥水蕩漾清猿啼”,描寫夢至剡溪的'情景。第二層到“空中聞天雞”,描寫夢游天姥山的情景。第三層到“仙之人兮列如麻”,描寫詩人在天姥山之巔偶見仙人的神妙情景。第四層到“失向來之煙霞”,寫詩人夢醒長嗟的情狀。
4、描述一下你最喜愛的畫面,注意表現(xiàn)出時空的交替、色彩的變換、場面的宏大。
明確:
例如,“在幽深的天空盡頭,是金碧輝煌、五彩斑斕的神仙世界。這里日月雙懸,金宮銀宇。神仙們披著霓裳衣,御風而行。清風蕩漾,衣袂飄飄。神仙們紛至沓來;虎為他們彈琴鼓瑟,鸞鳥為他們駕車前行。仙樂聲聲,盛況空前!如此自由美好的神仙世界,怎能不令詩人為之傾倒呢?”
5、為第三段劃分層次,進一步理解本詩的主題。
明確:
這七句話實際表明了三層意思。“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寫世事之不可把握,就像那轉(zhuǎn)瞬即使的夢境一樣。這里面流露出一些消極的情緒,但就全詩而言并非主要的。“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是詩人想遠離這黑暗污穢的現(xiàn)實世界的直語表白。我們不能把這種想法看成是消極和遁世,而應悟出詩人明察世事的智慧和鄙棄世俗的豪情。而“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這句話則最為直接最為徹底的表明了詩人不事權(quán)貴的清高與傲氣。
6、學完全詩,談談你對詩歌主題的理解。
明確:
這首詩反映了李白復雜的思想感情和矛盾的心理狀態(tài),F(xiàn)實冷酷,如在夢中。與其沉迷于不可把握的現(xiàn)實,還不如騎鹿求仙,遠離濁世。詩人展開如夢似幻的浪漫主義手法,夢游仙境,把自己對神仙世界的向往,對自由生活的渴慕,以及鄙棄黑暗塵世,蔑視權(quán)貴的凜然傲志表現(xiàn)了出來。
雖然作者也表現(xiàn)了“古來萬事東流水”,“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的消極出世思想,但更為突出的是文中流露出的明察世事、不事權(quán)貴的機敏與傲氣,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磊落與軒昂。
7、讀完第二段,你對李白的詩歌藝術特色有那些認識?
明確:
1、豐富的想象(舉例略)
2、大膽的夸張(舉例略)
教案點評:
誦讀法是鑒賞古詩的好方法。本詩具有音樂般的節(jié)奏,讀來朗朗上口。反復誦讀有助于感悟本詩中神奇瑰麗的夢幻世界所寄予的理想;
讓學生充分展開想象,把文字轉(zhuǎn)換為畫面,有助于體會詩人的浪漫主義文風。
【夢游天姥吟留別教案】相關文章:
《夢游天姥吟留別》教案02-07
夢游天姥吟留別教案11-21
夢游天姥吟留別優(yōu)秀教案04-01
夢游天姥吟留別教案09-19
夢游天姥吟留別翻譯10-05
《夢游天姥吟留別》賞析09-14
《夢游天姥吟留別》教案15篇02-07
夢游天姥吟留別教案范文10-06
讀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10-05
《夢游天姥吟留別》教學反思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