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望梅止渴中班語言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望梅止渴中班語言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望梅止渴中班語言教案1
【活動目標】
1、學習成語故事“望梅止渴”的含義,理解故事內容,理解詞語“望”“止”“沉思”的含義。
2、通過故事懂得遇到困難要動腦筋想辦法。
3、初步體會成語的.結構特點,對成語感興趣。
【活動準備】
1、梅子每人一顆。
2、幼兒用書、教學掛圖60—44、磁帶/CD。
【活動過程】
一、品嘗梅子,通過提問,激發(fā)幼兒對故事的興趣。
師:你吃過梅子嗎?你感覺吃梅子的時候有什么感覺?(請幼兒品嘗梅子,說說自己的感覺。)
師:你聽過有一個成語,叫做望梅止渴嗎?我們一起來聽一聽這個故事。(如果有幼兒知道這個成語,可以鼓勵他說說自己對成語的理解。)
二、教師講故事,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教師出示掛圖,講述故事,引導幼兒初步理解故事。
師: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講的是關于誰的故事?
師:究竟什么事望梅止渴呢?
—教師再次進行講述故事,邊講述,邊提問,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播放故事CD,請幼兒看著圖書,(屈老師)進一步理解故事。
—請幼兒打開幼兒用書,看著圖書,試著說一說望梅止渴的故事。
三、通過討論,懂得遇到困難要動腦筋想辦法。
師:你還知道哪些成語?它是什么意思?
四、拓展經(jīng)驗,進一步了解成語。
1、鼓勵幼兒積極說出自己知道的成語以及含義。
2、引導幼兒初步了解成語的結構特點。
望梅止渴中班語言教案2
活動目標:
1、學習成語故事"望梅止渴"的含義,理解故事內容,理解詞語"望""止""沉思"的含義。
2、通過故事懂得遇到困難要動腦筋想辦法。
3、初步體會成語的結構特點,對成語感興趣。
活動準備:
1、梅子每人一顆。
2、幼兒用書、教學掛圖60-44、磁帶/cd
活動過程:
1、品嘗梅子,通過提問,激發(fā)幼兒對故事的興趣。
---教師:你吃過梅子嗎?你感覺吃梅子的時候有什么感覺?(請幼兒品嘗梅子,說說自己的感覺。)---教師:你聽過有一個成語,叫做望梅止渴嗎?我們一起來聽一聽這個故事。(如果有幼兒知道這個成語,可以鼓勵他說說自己對成語的理解。)
2、教師講故事,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教師出示掛圖,講述故事,引導幼兒初步理解故事。
教師: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講的是關于誰的故事?
教師:究竟什么事望梅止渴呢?
---教師再次進行講述故事,邊講述,邊提問,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播放故事cd,請幼兒看著圖書,進一步理解故事。
---請幼兒打開幼兒用書,看著圖書,試著說一說望梅止渴的故事。
3、通過討論,懂得遇到困難要動腦筋想辦法。
教師:你還知道哪些成語?它是什么意思?
4、拓展經(jīng)驗,進一步了解成語。
---鼓勵幼兒積極說出自己知道的成語以及含義。
---引導幼兒初步了解成語的結構特點。
望梅止渴中班語言教案3
活動目標
1、學習成語故事"望梅止渴"的含義,理解故事內容,理解詞語“望、止”“沉思”的含義。
2、通過故事懂得遇到困難要動腦筋想辦法。
3、初步體會成語的結構特點,對成語感興趣。
活動準備
1、梅子每人一顆。
2、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品嘗梅子,通過提問,激發(fā)幼兒對故事的興趣。
1.教師:你吃過梅子嗎?你感覺吃梅子的時候有什么感覺?
(請幼兒品嘗梅子,說說自己的感覺。)
2.教師:你聽過有一個成語,叫做望梅止渴嗎?我們一起來聽一聽這個故事。
(如果有幼兒知道這個成語,可以鼓勵他說說自己對成語的理解。)
二、教師講故事,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1.教師出示掛圖,講述故事,引導幼兒初步理解故事。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講的是關于誰的故事?
(2)究竟什么事望梅止渴呢?
2.教師再次進行講述故事,邊講述,邊提問,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3.請幼兒看著圖書,進一步理解故事。
4.請幼兒打開幼兒用書,看著圖書,試著說一說望梅止渴的故事。
三、通過討論,懂得遇到困難要動腦筋想辦法。
教師:你還知道哪些成語?它是什么意思?
四、拓展經(jīng)驗,進一步了解成語。
1.鼓勵幼兒積極說出自己知道的成語以及含義。
2.引導幼兒初步了解成語的結構特點。
【望梅止渴中班語言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語言的教案05-19
中班語言的教案11-03
中班語言教案:比賽_中班語言教案07-07
中班語言教案:春天的電話_中班語言教案07-07
中班語言教案:我想_中班語言教案07-07
中班語言教案:老鼠娶親_中班語言教案07-07
中班語言教案:金色的房子_中班語言教案07-07
語言故事教案中班教案11-08
中班語言教案10-06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