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女人色视频在线观看网站_一本久精品无码免费_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专区_开心婷婷五月综合基地六月

海上鋼琴師影評

時間:2022-11-22 18:57:13 影評 投訴 投稿

海上鋼琴師影評

海上鋼琴師影評1

  這段話必須要寫在最前面:我個人覺得這部電影有些情節(jié)設計得不夠好,電影雖然展現(xiàn)了一名鋼琴家對于音樂的一部分可貴的精神,可是導演設計的主角的一些做法讓這些精神發(fā)揚得過于偏激以至于使他喪失了音樂家應當具有的另一種氣質(zhì)和義務(讓自我的音樂流傳),而同時,主角又有一些做法與他對音樂的虔誠相矛盾,這令我感到十分難以理解。如果導演改掉電影中某幾個細節(jié)比如那場斗琴表演,那么“1900”的形象會得到更多的崇敬和同情!1900”有一種令人感動的強烈的生命的寄托,那就是他的鋼琴,他的音樂。

海上鋼琴師影評

  他對音樂有一分虔誠,有熾熱的感情,還有一種依靠?墒亲鳛橐魳芳也辉撎颖苁澜绲。音樂本身似乎就渴望著向世界每一個角落訴說,而作為音樂家又怎能這樣躲避世界?音樂從來不會讓人厭棄這個世界,如果音樂真的融入了他的靈魂,他必須會走出船艙的,無論是憂郁的音樂,絕望的音樂,還是詼諧的音樂,雄壯的音樂。事實上,“1900”這個形象本身就是矛盾的,從整部影片看來他對音樂是虔誠的,可是有時候又看出這個人不那么虔誠,比如他每一天參加的舞會伴奏,他參與的斗琴炫技。好吧或許是這個人物本身常人不能理解吧,我認為他在靈魂深處對音樂是有著那種火熱的活力的。

  《海上鋼琴師》刻畫了一位令人感動、敬佩的藝術(shù)家形象,但我不得不說,作為一名藝術(shù)家,尤其是音樂家,不應當成為“1900”那樣的隱士。當然“1900”本人或許根本不認為自我是藝術(shù)家,他只愿意生活在小小的船上讓自我的心隨著自我的音樂飛翔,但一個熱愛音樂的人,一名出色的鋼琴家,一位自然的將自我的感情流露在音樂中的作曲家,如果他還有一份理智的話是不能逃避世界的。“1900”具有很多作為一名音樂家的可貴品質(zhì),這些也正是許多此刻所謂的音樂家們?nèi)鄙俚模墒撬龅锰^頭了。

  在現(xiàn)實中,我只見過畫家,雕塑家,詩人有這樣的形象存在,可是音樂家怎樣會這樣做呢?音樂家會痛苦,憂郁,然后將他們的情感流露在音樂中,比如柴科夫斯基寫的“悲愴”;音樂家們也會呼喊,比如那首“貝九”,可是一個共同的特征是,音樂需要聽眾!音樂和繪畫等其他藝術(shù)形式十分不一樣,一幅畫一旦完成,那么它永遠都不會改變,觀眾能夠從畫中體會各種各樣的感情,可是那張畫布在任何人面前是一樣的?墒且魳罚词鼓匕阉目傋V細致地標注記號,再寫上他所表達的感情,然后發(fā)表,只要讓不一樣的樂團和指揮來演奏這同樣的樂譜,效果會大不一樣。有人說,演奏音樂是一種再創(chuàng)作,對極,魯賓斯坦彈的肖邦別人永遠無法模仿,小澤征爾排練德沃夏克的作品時曾推敲一種悲傷是思鄉(xiāng)的悲傷,還是失戀的悲傷,抑或是目睹苦難的悲傷。

  一千個人演奏莫扎特就有一千種風格,索諾維茨說自我今日和明天演奏同樣的曲目就會有不一樣的'風格……最終,同樣的一次錄音得到的唱片被不一樣的人欣賞又會產(chǎn)生不一樣的共鳴……此刻我們應當明白音樂與其他藝術(shù)形式的偉大不一樣了吧!所以無論是作曲家,演奏家,他們都應當努力讓自我的音樂被人類感受,那種對音樂的虔誠,不應只停留在自我吐露心聲的層面上,更重要的是讓音樂回響在世界,也許“1900”自我愿當一名隱士,可是音樂的生命確是不應當被他殘忍地扼殺在船艙里的,他錄唱片時說“我的音樂與我同時存在”,應當是音樂載著他的靈魂,就像我們即使聽一首從未聽過的交響樂都能準確的報出作曲家名字甚至明白是他的哪個時期的作品一樣,音樂是帶著作曲家的靈魂的,“1900”對自我的音樂做的,一方面讓我看見了他與音樂令人敬佩的感情,另一方面卻存在一些錯誤。就算是僅僅為了自我的音樂,他也應當踏上陸地去演奏,即使不愿如此,也應當讓自我的音樂刻在唱片中或是留在樂譜中傳向世界,讓音樂載著自我的感情向每一個人訴說,這才是一名音樂家所應當做的。

  是的,柏遼茲也毀過自我的許許多多總譜,但他讓那首《幻想交響樂》留在了世界,每分每秒世界都為之感動!我不明白“1900”這樣做,甚至在天國都期望有一架鋼琴,算不算一種自私。真得不該這樣,他應當看看卡拉揚是怎樣花費與研究音樂同樣多的時間去研究錄音技術(shù)然后將最完美的演奏最完美地永遠留傳,他應當看看魯賓斯坦的鋼琴藝術(shù)是怎樣被刻錄在唱片上,至少他應當像舒伯特那樣用樂譜記錄下自我的音樂哪怕僅僅鎖在抽屜里……總之,我想說,作為一名音樂家,這種躲避是不應當?shù)。(有些朋友會反對我用的“躲避”一詞,但我想不出更恰當?shù)脑~語了,姑且大家了解我的意思就行了吧)也有可能,就是他克服不了那種“沒有盡頭”的恐懼。他對于“沒有盡頭”的恐慌究竟出自什么原因呢?他還說:“琴鍵并不是無限的,而你,才是無限的!笨峙滤麅H有在自我的音樂中能夠自由,他對于音樂太過于依靠,以至于在其他任何方面,他都成為了一位脆弱的病人。

  “1900”有一種對鋼琴和音樂不顧一切的熱愛,其中也流露出他的一些虔誠,這些真的是令人感動的精神。我經(jīng)常拿傅聰和朗朗做比較,傅聰說過“心甘情愿做音樂的奴隸”,朗朗則說過“我從小就立志要當著名鋼琴家”,兩種完全不一樣的對音樂的態(tài)度。當然,想當鋼琴家并不是壞事,但對音樂本身的愛就不見了。傅聰真是令我尊敬的鋼琴演奏家,不光是他對待作品的嚴謹,處理作品的細致,更重要的是那種對音樂的虔誠的熱愛,我想這一點,電影中“1900”也做到了,真的是他的每一絲情感都迫不及待地流露在他的音樂中,當然這需要很多的音樂天賦才有可能做到,那里,那種生命與音樂的完美融合感動了每一個人。

  其實我挺恨這部電影的配樂作曲者的,還有情節(jié)的安排,我覺得這樣的鋼琴家就不應當給那種令人厭惡的舞會伴奏。20世紀的普遍的浮華在這種場合顯示得丑陋畢出,讓我們來聽聽莫扎特的嬉戲曲,還有許多偉大作曲家的圓舞曲……他應當在音樂廳演奏嚴肅音樂的,臺下的聽眾應當具有同樣的對音樂的虔誠才能夠。好吧,既然他愿意迎合這樣一批愛好娛樂的聽眾,他又為什么拒絕下船呢?這種矛盾恐怕僅有用他不合常理的思考方式去解釋了吧。電影音樂寫的大多是不好的,怎樣有那么多接近爵士風格的片斷!我一點都不喜歡爵士樂,也不喜歡風格與之接近的作品,太無端吵鬧了,有旋律的部分也是糖開水一樣,那永無休止的跳音,那令人厭煩的漸強,我受夠了……也許“1900”也只可是是無奈地為了生計迎合大眾吧。那段鋼琴家獻給姑娘演奏的,也就是被錄音的曲目感覺旋律還不錯,可還是不夠出色,我覺得比肖邦的夜曲差遠了。另外還有一些寫得不錯的片斷,比如Max最終離開“1900”時的弦樂,真有點巴伯《弦樂柔板》的味道啊!

  再來說說斗琴那一段。參加這種活動真是音樂家的奇恥大辱,即使是為了“尊嚴”。我一向很厭惡炫技的音樂,柴科夫斯基也說過“我可不愿意自我筆下出現(xiàn)一些不表現(xiàn)任何資料而無畏地耍弄和弦、節(jié)奏和轉(zhuǎn)調(diào)的交響樂作品”,技術(shù)確實重要,可是空洞的技術(shù)是令人厭惡的。技巧運用恰當了能夠從容表達復雜的情感,然而用來炫技的作品永遠是糟糕的。而那里更夸張了,鋼琴竟被用來當作“較量”的工具!還記得那點燃香煙的一幕,簡直就是瞎扯!真實性也有問題啊,這么滾燙的琴弦,琴鍵的錘子都要被燒掉了……個人覺得導演安排這種場面有損鋼琴家的形象。音樂家相互比試技巧炫耀技巧真是對音樂的不敬啊?墒钦f實話,最終“1900”彈的應當能夠算是超凡練習曲了!音樂會練習曲級別。

  事實上對于音樂的演奏或是創(chuàng)作,光靠感覺是不夠的,理性的分析也十分重要。比如一名優(yōu)秀的指揮就需要對樂譜作十分深的研究。電影里的“1900”真是具備了超過了莫扎特的天才!他竟能坐在鋼琴面前即興演奏如此復雜的作品,就像莫扎特那樣,音樂學院教的技巧在他們面前就像是自然而然的一樣!這真是令人驚嘆!我們恐怕永遠也做不到那樣了。

  對了,“1900”說過鋼琴的音是有限的,其實不是這樣!我們能夠做一個試驗,當我們在鋼琴上無聲地按下c鍵,再短促地彈下C鍵,我們能聽到c的聲音響起!同樣的實驗對于無聲鍵g,c1,……也是一樣。事實上當我們彈奏C時聽到的不僅僅是C,還有頻率是65。4的倍數(shù)的所有音,那里有無窮多個泛音呢,正是它們組成了音樂中絢麗的和聲。

海上鋼琴師影評2

  1900,一個船上的棄嬰,他被丹尼收養(yǎng),取名為丹尼·伯德曼·T·D·雷蒙·1900。

  他擁有一段傳奇,一個屬于他自己的故事:他是一個天才鋼琴家,自從在丹尼的葬禮上聽見音樂時就注定和音樂糾纏;他是一個孤兒,自從他被遺棄在船上時就注定了他一生的悲;他是一個奇跡,自從他無師自通的彈出第一首曲子時就注定了他這一生并不平凡,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一切都在1900出生的那一刻決定了。

  1900是一個天才,在船上,他是舞者,船上的世界很小,他掌控自如,岸上的世界十分遼闊,在那兒,他什么都不是,他無法像在船上一樣,讓自己的名氣傳遍世界,他不是這個世界的主宰,這使他變得不敢去接受事實他的精神支柱很脆弱,他的自信十分渺茫,這使他不堪一擊,一點擊破。

  在某方面擁有出眾才華的人大家都稱之為天才,1900便是這樣一個人,他不經(jīng)過高人指點就彈出了一首從未聽過的好曲子,這表明他極有天賦,但這只局限于船上,在陸地上他什么都不是,很少有人聽說過他,我想這大概就是為什么當有人要拆船時他卻不想上岸,寧愿與船共存亡,也不肯到陸地上來,只因為在那兒沒人認識他,相比之下小號手雖然默默無聞,可他卻活的很快活,如同鮮花與果實和他們的陪襯——綠葉一樣,雖然鮮花,果實美麗嬌艷,可是十幾天后,鮮花便會枯萎,果實就會被人采摘,可以說鮮花果實都非耐久之物,相比之下,綠葉雖也會落地然后腐爛成肥料,可是它們的默默無聞卻自始自終得被人們稱頌。天才固然好,但是,如果只有天賦,沒有努力,那你是不可能成名的。所以,如果沒有積極進取的熱情,堅持不懈的意志力還有謙虛的性格,那就是大羅神仙也未必幫得了他(她)。1900就是一個最好的列子,他雖在船上擁有不小的名氣,可是在陸地上卻只是一個普通人,誰都不知道他是一個天才鋼琴師,或許他很不甘,可是他卻并不去改變它,他似乎沒有到陸地彈鋼琴的意志,大概十分滿足現(xiàn)狀,可是他不知道,一旦下船演奏,那他將會得到一切:名氣,榮譽,金錢,地位,寬敞華麗的`大宅子……,許多人都會不遠萬里的來聽他的演奏,他會賺大錢,會成為一個名揚一時的鋼琴家,若他為音樂史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那么他將不是一個小有名氣的鋼琴家,他的名字將被載入史冊,生前萬人追捧,死后眾人敬仰,生活美滿,溫馨。上帝也曾經(jīng)給過他一次機會,幾個商人(用現(xiàn)在的話來說是唱片公司)想把他的鋼琴曲錄下來,制成唱片然后復制成上千萬個,然后賣掉,酬金自不必說,肯定不會虧待他,可是1900卻在唱片剛錄制好的時候?qū)⒊o毀了,結(jié)果這個好機會被毀了,真是可惜!

  雖說1900的一生很悲劇性,可是快樂卻并沒有消失。一次他和小號手在暴風雨之夜松開鋼琴的固定裝置,邊談邊讓鋼琴隨意的搖擺,最后一下子把船長臥室的大門撞開了,那段時光真令人愉快!

  1900,他的鋼琴曲令人沉迷,令人陶醉,當然我也深陷于此。

海上鋼琴師影評3

  “陸地上的人喜歡尋根問底,虛度了大好光陰:冬天憂慮夏天的姍姍來遲,夏天憂慮冬天的將至。所以他們不停四處游走,追求一個遙不可及、四季如夏的地方——我并不羨慕。”

  上頭這段臺詞,可視為《海上鋼琴師》的總結(jié)。這部電影問世二十年后,仍能讓很多觀眾(包括我)進電影院二刷,在于當年它跟我們共鳴的情懷,至今還令我們懷念。

  尼采說:“對待生命你不妨大膽冒險一點,因為你終究要失去它!敝皇,大膽不但能夠用于冒險,也能夠用于放棄。

  如果說孩童成長過程中需要不斷探索未知領(lǐng)域,那么有著豐富閱歷的成年人,了解自我的邊界并坦然理解,是能夠獲得幸福的`——至少避免了此生在忙忙碌碌和不滿足中結(jié)束(如莊子所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海上鋼琴師》主人公1900天資聰穎,在觀察游輪上形形色色的旅客后洞悉世間百態(tài),得出自我的結(jié)論(文中第一段資料)。他清楚自我的邊界:“在有限的鋼琴鍵上自得其樂,我學會這樣生活。陸地?陸地對我來說是一艘太大的船,一個太漂亮的女人,一段太長的旅行,一瓶太刺鼻的香水,一種我不會創(chuàng)作的音樂”,他笑著說再見,卻深知再見遙遙無期,我們最終明白,他寧愿一生孤獨,不愿隨波逐流。

  當我們沉醉于片中的優(yōu)美音樂,遺憾于1900的杯具結(jié)局,別忘了1900那份從容與滿足:“我已經(jīng)與這個世界擦肩而過了”,更別忘了1900一輩子都生活在童話中,這個童話叫做音樂與大!

  “好像大海輕搖著我們

  順流飄蕩,任意東西

  在家具和燈具中徜徉

  我意識到我們到底在做什么

  我們在與海共舞

  完美的瘋狂的舞者

  在夜幕下金色大廳中沉醉在歡快的華爾茲里”

海上鋼琴師影評4

  11月15日《海上鋼琴師》將在院線以修復畫質(zhì)重新上映,這部電影是無數(shù)人心中的摯愛。

  初看時我以為這只是一位虛構(gòu)藝術(shù)家的人生故事,可在了解了爵士樂的發(fā)展背景后我才發(fā)現(xiàn)這部電影的隱喻,電影的主人公叫1900,那“1900”到底是什么?

  在一艘橫跨大西洋,連通著歐洲與美國,滿載著移民的豪華蒸汽游輪里。一個粗魯?shù)暮谌藷仩t大叔撿到了一個來路不明的白人棄嬰,并為他起名叫做1900。因為他被撿到的那天正是20世紀第一年的第一天。1900,在充滿著歐洲人、美國人和黑人的移民環(huán)境中,被黑人養(yǎng)大,在最底層成長。直到有一天,1900第一次來到旅客艙,透過毛玻璃看到了鋼琴,這是他這一輩子第一次看到鋼琴。玻璃上天使的雙手正好撫摸著1900被音樂深深吸引的大眼睛,彷佛預示著這個孩子將會受到藝術(shù)天使的眷顧。而此時讓1900沉醉的音樂,正是拉格泰姆。如果說藍調(diào)是爵士樂之母,那么拉格泰姆就是爵士樂之父。換句話說,是“拉格泰姆”和“布魯斯”造就了爵士樂。

  而在那艘船上,趁著夜幕,八歲的1900在拉格泰姆音樂的啟蒙下,第一次奏響了鋼琴,從此一位自學成才的天才鋼琴家誕生了。成年后的他一向留在船上,順其自然地成為了一個鋼琴師。之后他遇見了一位從新奧爾良來的白人小號手麥克斯。在與這位朋友的相處中,1900明白了,他長久以來即興演奏的`那些音樂其實就是外界所謂的“爵士樂”。他在船里既為頭等艙的富人們彈奏爵士,也為三等艙的窮人們彈布魯斯、民間小曲。無論貴賤,所有人都愛他......

  試想,如果這所有的一切都是象征,都是隱喻,那意味著什么?

  那意味著,“1900”可能根本就不是人,他其實是「爵士樂」的擬人化形象。這個故事可能根本就不是一個虛擬藝術(shù)家的傳奇人生,這個電影講的或許是「爵士樂」從底層誕生,輝煌時人見人愛,最終沒落的全部歷史!

  如果“1900”代表著“爵士樂”,那么電影里那一段精彩絕倫的斗琴則又多了另一層深意。根據(jù)1900的年齡,我們大致能夠推斷出,斗琴的時間大約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左右。

  大部分觀眾對于電影中這段斗琴,印象最深的應當就是1900在斗琴最終一回合,用非人的手速快速演奏鋼琴,以至于鋼琴琴弦發(fā)熱到能點煙。可是,讓我更震撼的并非1900彈得飛快,而是在那場battle的第二回合,1900直接重新演繹了一遍黑人鋼琴家之前的鋼琴曲。要明白爵士是一種十分自由的音樂,有大段的即興演奏段落,爵士樂最大的特點就是每個人的即興發(fā)揮,因為是即興創(chuàng)作出來的,所以沒有人會明白那是什么曲子。當杰利·羅爾意識到剛剛臨場發(fā)揮的即興演奏被1900復制并改編時,內(nèi)心肯定是萬馬奔騰。

  而在電影的最終,1900選擇與巨輪一齊爆炸,粉身碎骨。大部分人把這理解成了一個天才的自我毀滅?墒窃谖铱磥恚⒎侨绱。

  這艘船爆炸的時間大約正是美國爵士樂衰落的年代,二十世紀中葉。而這艘漂泊在海上的蒸汽巨輪,其實就是象征著二十世紀初那個移民狂潮下的「大航海時代」。1900,這個象征著「爵士樂」的存在,就算在那個爵士樂衰落的時代,也沒有選擇“下船”,即使陸地上有感情、有金錢、有著更廣闊的天地。象征著「爵士樂」的1900選擇與象征著「大航海時代」的巨輪一齊毀滅,這實際意味著:不是新時代拋棄了爵士樂,而是爵士樂主動放棄了新時代。爵士樂不愿改變,即使是終將沒落,歸于塵埃,它也要堅持自我的追求。1900打算下船的這個場景,實際上就是一次抉擇:是否要改變自我,邁向更為廣闊的新時代?答案是“不”。

  回顧整部電影,我看到了爵士樂的前世今生,在社會的最底層,黑人撿到了屬于白人的樂器,可是卻用來演奏他們自我的音樂。這種奇妙的融合,吸引來了處于社會上層的白人,所以無論是貧民窟的黑人還是高檔會所中的白人,都癡迷地愛上了爵士樂。電影中有一句旁白這樣形容1900:“他沒有國籍,沒有生日,也沒有家!闭缇羰繕,它沒有國籍,沒有生日,也沒有家。

  可是即使爵士樂依舊會消亡,爵士樂也依然堅持自我的追求。所以,“爵士樂”隨著那個“時代”一齊死了。

  電影的最終,1900的摯友,那位小號手,拿著落伍的康恩小號,重新得到了那張1900的破碎唱片,消失在了工業(yè)時代的煙霧中!妇羰繕贰沟娜怏w雖然死去了,可是「爵士樂」的靈魂卻活了下來,在那破碎的唱片上,在那離奇的故事中,在那支破爛的小號里。雖然小眾,雖然無名,可是愛他的人會永遠愛著他。

  即使臺下僅有三個人,他也依舊愿意為此演奏三千個和弦。

  這就是爵士樂,這就是《海上鋼琴師》。

海上鋼琴師影評5

  《海上鋼琴師》不愧為一部經(jīng)典影片。它給我們展示了一個生在船上,長在船上,死在船上,只為鋼琴而生的人的一生。他將一生所有的光芒撒在個這艘船上,短暫而凄美。

  主人翁(名叫1900)對于這艘船的愛戀不舍,可能類似于我們對于故土的一種眷戀。生于斯,長于斯,故土賦予我們生命以及生命里的一切,這艘船同樣賦予他人生的全部價值和情感,F(xiàn)實生活中,有些人可能一輩子都不愿離開他的故土,縱然那土地貧瘠,荒涼,甚至充滿危險,縱然外面的世界紛繁多彩,金銀遍地,他們從不離開故土一步。對于1900,一個孤兒,他的全部世界就是這艘船,那里就是他的的家,他的全部歡樂悲傷夢幻活力。能夠說他對于這艘船的感情比任何一個人來的都更深沉,更灼熱。所以即便是最終一刻,他仍然不會選擇離開。

  片中最終一段,有主人翁的一段獨白,他說他不走,不是因為他站在船板上看到的那些建筑讓他感到畏懼,而是因為他看不到世界的`盡頭。是啊,鋼琴的鍵有始有終,船的甲板有始有終,他能夠用有限的鍵盤奏出無限的樂曲,他能夠駕馭這種“有限”,在那里,他就是他。而這個世界呢,沒有開始,沒有結(jié)束,錯綜復雜的街道,星羅棋布的高樓大廈,有太多的路能夠選擇,他沒有辦法去駕馭。駕馭他的人生,他的情感,他的音樂。他只能選擇他能夠選擇,能夠駕馭的方式生活,這種方式與世無爭,平靜自如,不受功名利祿的紛擾。如果一種生活方式,他無法駕馭,他寧可不要!我想這也許是他不選擇離開的第二個理由。

  他內(nèi)心的孤獨,音樂可知,就如同他的語言,他用它來述說生命,表達情感。其中有這樣的一幕,夜晚,在船的酒會大廳,他演奏著,鋼琴隨著在颶風大浪中左右搖擺船艘,在光潔的地板上,合著音樂的節(jié)拍,乎左乎右,時而轉(zhuǎn)圈,時而滑行。讓你感受到仿佛他整個人的身心和這音樂,這艘船,這大海早就融合在了一齊。他說過,他的音樂和他的人不分開,所以拒絕發(fā)布他的音樂膠片。我想,他的內(nèi)心里,也必須這樣篤信,他的這艘船和他的人,不能分開。生命仿佛自他被拋棄的那一刻起,就和這船聯(lián)系在了一齊。音樂,船,他,是“一”,永遠無法分開。船的生命結(jié)束了,相信他的生命結(jié)束,也似乎成為了必然。這也許是他不離開的第三個理由。

  對家的深深眷戀,對生存方式的抉擇要求,以及早就融為一體的共同的生命,促成了他的杯具。

  然而這真的是杯具嗎?就像戲曲在最高潮處嘎然而止,人生在顛峰時刻隱退,情人們相擁著步入婚姻,我們看到了最完美的一幕,之后呢?看戲曲漸漸索然無味,人生逐漸走向低谷,感情繼婚姻之后埋葬在數(shù)不清的家庭瑣事里,這就是最真實的世界。他的死,至少震撼了我們每個人的心靈,我們誰也無法想象這樣的一位曠世奇才,走下船舶,是怎樣開始他平凡的人生,開始變得庸俗乏味,追名逐利。我們不忍心看到那里,導演自然也不會忍心拍到那里。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也許算不得是一幕杯具。

  現(xiàn)實生活中,對于別人的選擇,我們會感到匪夷所思,就像這部影片一樣,可能很多人也不解他的這種選擇,可是,我想說,無論是誰,作出怎樣的選擇,無論在我們看來是多么的荒謬,多么的不明智,多么的讓人不解,這都是他的選擇。這個選擇必須有他的理由,他的思考,你不是他,你沒有經(jīng)歷他所經(jīng)歷的,你沒有了解他所想的,那么我們唯一能夠作的事情,不是述說我們的不解,而是握住他的手,微笑著說一句,Goodluck!

  喜歡這部電影,喜歡1900,喜歡音樂,喜歡這一片湛藍的大海。

【海上鋼琴師影評】相關(guān)文章:

海上鋼琴師影評5篇11-23

海上鋼琴師影評(5篇)11-23

《兒子》影評《兒子》影評怎么寫03-13

菊豆影評10-15

影評的摘抄11-04

步步驚心影評07-29

影評最高電影07-30

側(cè)耳傾聽影評12-10

太極俠影評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