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師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jīng)驗,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的老師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我的老師教學反思1
《我最好的老師》是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五單元的最后一篇閱讀課文。第五單元的5篇課文是以“科學精神”為主題編排的。在前四篇課文學習的基礎上,同學們對科學精神和四篇課文的寫法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理解。作為這篇獨立閱讀課文我主要就是繼續(xù)引導學生自主理解科學精神的含義,比較理解本篇課文的寫法。這是教學本篇課文的重點也是難點。
這是一篇獨立閱讀課文,如何引導學生理解懷特森先生的做法?
首先我認為關鍵在于學生閱讀。只有學生在充分閱讀的基礎上才能理解課文內(nèi)容。因此,在課前我讓學生進行了預習,課上通過默讀、分段讀等方式引導學生多讀課文。這樣在反復閱讀的基礎上,學生對課文的內(nèi)容就有了一個整體的把握。
其次在于老師的引導。學生對于懷特森先生的做法是否理解?這個我采用了四個環(huán)節(jié)對學生進行引導。
一是讓學生自讀課文,理解課文大概內(nèi)容,初步認識“我”的'老師;
二是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的感情變化。從而明白作者為什么說懷特森是最好的老師,明確科學精神的含義;
三是讓學生回憶課內(nèi)外不迷信權威的事例,加深對科學精神的認識;
四是拓展延伸,培養(yǎng)學生科學精神。
我的老師教學反思2
《我最好的老師》是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五單元的最后一篇閱讀課文。第五單元的5篇課文是以科學精神為主題編排的。在前四篇課文學習的基礎上,同學們對科學精神和四篇課文的寫法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理解。作為這篇獨立閱讀課文我主要就是繼續(xù)引導學生自主理解科學精神的含義,比較理解本篇課文的寫法。這是教學本篇課文的重點也是難點。
教學完本篇課文后,我感受如下:
一、教學重點、難點處理基本落實。
這是一篇獨立閱讀課文,如何引導學生理解懷特森先生的做法?
首先我認為關鍵在于學生閱讀。只有學生在充分閱讀的基礎上才能理解課文內(nèi)容。因此,在課前我讓學生進行了預習,課上通過默讀、放開聲音讀、指名讀、老師引讀等方式引導學學生多讀課文。這樣在反復閱讀的基礎上,學生對課文的內(nèi)容就有了一個整體的把握。
其次在于老師的引導。學生對于懷特森先生的做法是否理解?這個我采用了四個環(huán)節(jié)對學生進行引導。一是讓學生自讀課文,同位兩個自問自答的方式理解。這樣利于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意識;二是引導學生理解獨立懷疑的含義。通過上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學習學生能通過讀課文理解字面意思,但要真正理解還需要進一步引導。一方面引導學生理解思考、論證的內(nèi)容,一方面引導學生理解知道這是都是學生自主去思考的;另一個方面引導學生正確理解懷疑能力,
懷疑能力要建立在科學基礎之上,并非是以后就不相信書本和權威了,而是在提出自己的疑問之后要提出理由或根據(jù)論證。
最后是通過學生寫對朋友的解釋,進一步用自己的'語言理解課文。語文是文學性和工具性的統(tǒng)一。讀寫結合可以內(nèi)化學生的理解,學以致用也是學習語文的目的。一方面引導學生自己寫寫給朋友的解釋,一方面擴展閱讀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加深理解課文內(nèi)容。
二、備課是一個不斷改進的過程。
首先是調(diào)整教材為我所用。本課是第五單元最后一課,在科學精神這一重點的體現(xiàn)上前后關連。因此為能更好的完成本課教學,我調(diào)整教材,提前教學第五單元。這樣學生在學習本課時利于前后貫通,易于整體把握課文和本單元的內(nèi)容。
其次教學設計不斷完善。教學重點、難點的突破是教學重點。如何突破?我一直在苦苦思考。教參和網(wǎng)上有很多現(xiàn)成的案例,但在難點的突破上不合我意。我反復閱讀課文第6節(jié),對冒險論點論證思考進行反復思考、琢磨,直到早上5點30,突破難點的步驟才從頭腦里冒了出來。我很欣喜,趕快修改設計,于是才出現(xiàn)了突破難點的以上教學步驟。還有課前導入,我本來是引導學生理解什么是最好的老師進行導入,昨天感覺到,既然已經(jīng)學習了本單元的課文,從本單元課文教學重點出發(fā)或許更好。于是請教了組長趙振萍老師,趙老師認為后一種可能會更好。于是采用趙老師的建議,感覺這樣的確更利于學生在學習課文時前后聯(lián)系,利于整體把握。
因為是同題異構課堂教學,所以沒機會試講。為便于今天的教學觀摩能有一個比較好的效果,我昨天下午請韓芳主任、趙振萍老師、李云老師指導我的教學設計,三位老師非常熱情、認真地看了我的教學設計,并提出中肯的修改建議。這才使得今天的課能比較順利完成。在此對以上三位老師表示真摯的感謝。
三、教學遺憾
本課是一篇獨立閱讀課文,我意圖是引導學生自讀、自主、自悟,努力想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自主理解課文內(nèi)容,但是由于趕進度,在突破重點時,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還是不足,等待花開的聲音耐心還是不夠,我感覺老師的話還是多了些。如果讓學生充分談一談,打開孩子的思維,效果或許會還好。
再引導學生學習作者寫法時,我還設計了一個作業(yè),就是課后讓學生仿照課文一件事例說明一個道理的方法寫寫自己的最好的老師。結果卻忘記了。好在是自己所教學生的課,可以課下補上此環(huán)節(jié)。
當然,此節(jié)觀摩課還有許多缺點和不足,很感謝老師們給我在課堂觀察上提出的中肯的建議:比如學生的發(fā)言思維還不夠發(fā)散,教師的鼓勵語言還不足,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對懷特森老師態(tài)度轉(zhuǎn)變的過程理解還不夠等等,這的確都是我在今后教學中需要進一步努力和完善的。
執(zhí)教一節(jié)觀摩課,自己從中收獲了很多,不論是成功還是不足,這都是經(jīng)驗。不期望這是一次成功的課例,如果能給老師們提供一些反面的教訓,使大家在今后的教學中能少走彎路,也值了。
我的老師教學反思3
《我最好的老師》是六年級下學期第五組課文中的一篇略讀課文,課文講述了“我”六年級時的科學課老師懷特森先生的故事。他用出乎意料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獨立判斷的能力和科學的懷疑精神。本文語言通俗,道理明晰,主要采取“由具體事例說明道理”的寫法。
這篇文章無論從標題,還是到內(nèi)容,都能夠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
因此,教學導入時,我先以“你心目中的好老師是什么樣的?”切題,待充分交流之后,我便引出了“作者心目中最好的老師是什么樣的呢?”,將學生帶進課文。
在學生從整體上了解課文以后,便引導學生找到文中對懷特先生評價的句子----------“他是一個很有個性的人,教學方法獨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舉動!币源苏归_了重點內(nèi)容的突破,學生自然談到了懷特先生獨特的教學方法和出人意料的舉動。我順勢引導學生體驗:如果你是懷特森老師的學生,面對這種種出人意料的舉動,你會怎么想?你可否有與作者同樣的心情?哪些詞語才足以表達你當時的心情?此三問的目的其實有兩個方向。其一:給予學生暢談認識的機會,如果學生能夠談到“感激”,想必他們已經(jīng)讀懂了文章蘊含的.道理。其二:體會作者當時的情感,引導學生抓一些關鍵詞語來體會,并能夠有感情地朗讀。
最后,要理解懷特先生事例中所蘊含的科學精神直接可以從書中的總結可以得知。但文章中“以具體事例說明道理”的寫法的理解倒是挺陌生的。我的做法是讓學生找到文中所提及的科學精神,然后問及“結合文中故事,你是怎樣知道這些科學精神的?”待學生談論時,我再順勢給他們概括“其實,同學們剛談論人物的科學精神時,都是在具體的事例中體現(xiàn)的,這就是一事一議的寫法”。
在教學的結尾,我還設計了一個小練筆:你喜歡這樣的老師嗎?你認同這樣的觀點嗎?說說你的看法。從學生上交的練筆作業(yè)來看,除了幾個學生認為這樣會讓學習不好的學生無所適從外,其他人都從不同側面對自己的觀點進行了論證,有的甚至還引經(jīng)據(jù)典呢!
我發(fā)覺,在整個導學過程中,與其說是我引導學生經(jīng)歷了一次情感的轉(zhuǎn)變,還不如說是學生引發(fā)了我對自己以往教學的一種覺醒:無論授人于魚,還是授人于漁,都必須激發(fā)其強烈的求知欲,也就是文中所說的每堂課都是“冒險”。一旦擁有了“學習興趣”這位“最好的老師”,教師的教就成功了一半了。對于那些循規(guī)蹈矩不愛動腦或者調(diào)皮搗亂根本不想學習者,不讓他們的大腦“睡覺”尤其重要。
我的老師教學反思4
《我的老師》是第八冊美術教材中的一課,屬于美術學習的第二階段,課標中造型表現(xiàn)領域第二階段目標是:初步認識形色肌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材的效果,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xiàn)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激發(fā)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作愿望。
《我的老師》是造型表現(xiàn)課,旨在讓學生了解人物頭像的特點,掌握人物頭像五官的位置,感受線條造型的美感,能夠用線條表現(xiàn)自己喜愛的老師,增進師生的情感,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造型能力,在造型中體驗快樂。與本課聯(lián)系密切的是第二冊教材中的《好看的線條》,第六冊教材中的《畫畫古樹》等,這些課旨在引導學生正確觀察生活中的各種線條,體會線條的美感,通過想象表現(xiàn)出各種各樣的好看線條好物體。而本課是要求學生通過認真觀察老師的頭像圖片,感受人物頭像的特點,在掌握人物頭像一般規(guī)律的基礎上,會運用線條變現(xiàn)老師的頭像特點,與前面的課相比,對學生的要求提高了,主要表現(xiàn)在觀察能力,想象能力,造型表現(xiàn)能力等方面,繪畫的.層次提高了。
從學生的情況來看,他們對線條已經(jīng)比較熟悉了,自從他們拿起畫筆來,畫出來的就是線條,只是沒有意識到這是線條而已,在通過美術學習,觀察,實踐,他們認識了線條,能夠畫出各種各樣的線條。
根據(jù)階段目標,教材的編寫意圖,課程的前后聯(lián)系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本課的教學目標是:通過教學使學生認識人物頭像的特點,觀察老師的頭像特點,感受線條造型的美感,能夠運用線條表現(xiàn)自己喜愛的老師,增進師生的情感,體驗線條造型的樂趣。
其重點是用線條畫出人物頭像,掌握頭像是一般規(guī)律。其難點在于觀察并抓住老師的特點,準確畫出五官,力爭位置準確,人物特點突出。
本課的教學抓住教材的重點,很好的突破了難點,達到了教學目標,具有很強的實效,其亮點體現(xiàn)在
一、欣賞導入很巧妙,自然貼切,拉近師生情感,具有針對性,同時體現(xiàn)老師深挖教材內(nèi)涵。首先出示姚有多先生所作《葉淺予像》,請同學們欣賞,畫美,用什么表現(xiàn)?國畫線條,并重點解讀畫中題字和落款:知足常樂為人道,古稀身健拳未老。自強不息立新意,獨辟蹊徑格益高。為淺于恩師速像,辛未年秋月,有多寫。作者與葉淺予什么關系?他們的情感怎樣?這樣就自然引出本課的課題——《我的老師》。
二、加強了三個課堂訓練,力圖實效。常言:方法要教,能力要訓。只有加強課堂訓練,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各種能力,提高課堂實效。
一是加強了學生感受美術作品美感能力的訓練,本課就是感受線條人物造型的美感,通過出示《葉淺予像》和很多線條造型人物頭像,讓學生充分欣賞感受,感覺到線條能把人物描繪得如此生動,如此美,如此特點鮮明,使學生感受到線條魅力無窮,產(chǎn)生用線條表現(xiàn),學習用線條造型表現(xiàn)的欲望。
二是加強學生觀察能力的訓練,這時出示很多教師的照片,并同時出示老師為教師所作的范畫,請同學認真觀察每位教師的特點,學生通過認真觀察,很容易對號入座,找出哪張畫的是哪位老師,他們是怎樣找到的呢?是通過認真觀察,這樣的訓練沒有痕跡,自然而成,效果佳。
三是加強學生表現(xiàn)能力的訓練,為了更好地讓學生投入到實戰(zhàn)中,教師特意精簡了其他環(huán)節(jié),而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實踐,在時間上給予充分的保障,在訓練時加強教師的輔導,對學生繪畫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加以糾正,對于普遍具有共性的問題,及時叫停,教師示范解決。
三、難點的突破簡明實效。本課的難點在于結合教師的頭像特點,把教師頭像五官位置花準確,教師是通過板演的方法來解決,教師選一位頭像特點明顯教師進行示范板演,邊講邊板演,過程不宜過快,要直觀,步驟要清楚,落筆要準確,線條要流暢生動,盡顯教師基本功,對學生有啟發(fā),有感染,重點之處反復強調(diào),加強學生印象,而且在輔導時重點加以指導,評價作品時也要把五官位置作為重要的評價內(nèi)容。
反思的問題。
1、根據(jù)學生的情況,教學內(nèi)容有些多,頭像側面可以先放一放,側面對學生來講有些難,關系到透視問題,本課教師雖然講了,學生根本無暇顧及,這部分刪去更好。
2、關于五官位置的擺放,是否應特意安排一次訓練,我還在猶豫當中,待實踐解決。
3、關于學生的評價環(huán)節(jié)還很欠缺,學生不能用美術語言評價作品,有待于加強評價方面的訓練。
我的老師教學反思5
語文課堂教學的改革,是課程改革的難點,它對語文老師提出了全新的挑戰(zhàn)。上星期二下午我講海倫·凱勒的《我的老師》這篇課文。這是一節(jié)自讀課,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為主要目的,在閱讀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讀自悟,提高能力素養(yǎng)。在指導學生理解、品味課文之后,我提出了問題:你認為莎利文老師教育成功的'關鍵是什么?(學生討論回答)
生:我認為是莎利文老師的耐心細致,不怕挫折的精神。她教海倫識字,比如教“水”字,一遍又一遍地在海倫手中寫著,直到海倫懂得為止。
生:我認為最關鍵的是莎利文老師對海倫的愛,她是真誠地想幫海倫,所以想盡辦法教育海倫。當海倫失去信心發(fā)脾氣時,她耐心地引導、啟發(fā)她......
師:是莎利文老師用愛心開啟了海倫封閉的心扉,是莎利文老師用愛心點燃了海倫智慧的火花,是莎利文老師用愛心使海倫成為著名的成功殘疾人士,譜寫了一曲愛的頌歌。
此時,播放CD童聲合唱《愛的奉獻》,會唱的學生打著拍子,齊聲高唱:“這是心的呼喚,這是愛的奉獻,這是人間的春風……”感人的音樂聲在教室里飄揚,學生的心靈受到了強烈的沖擊與震撼,引起了共鳴。
師:愛是人類最美的語言,愛是永恒的話題,現(xiàn)在請同學們根據(jù)你對愛的理解,調(diào)動你的語言積累,以“愛”為話題,說一句最美的話,長短不限。老師先說一句:愛是陽光,哺育我們成長。)
生:愛是一把火,照亮我們前進的方向。
愛是一杯清茶,令人溫馨。
愛是一件毛衣,可以抵御風寒。(課堂氣氛相當熱烈,下課時間到了,還有很多學生舉手想發(fā)言。)
〔分析與反思〕新型的語文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尤為重要的是在傳授知識、發(fā)展智力、培養(yǎng)能力的同時,“潤物細無聲”地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注意發(fā)揮語文教材“活”與“美”的特點,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zhì)和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從而培養(yǎng)高尚的審美情趣,獲得審美的重塑與提升,自認為這節(jié)課較為成功。
我的老師教學反思6
成功之處:
1.扎扎實實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始終抓住二年級的教學目標,把生字教學落在實處,認讀生字時的同桌互查,保證人人識字要保底,提出讀不準的字重點討論記字方法,真正學會生字,會學生字,不走過場。課堂板書讓學生跟寫,都對學生識寫字也大有裨益。
2.簡簡單單教語文:關注學生特點,教學難度把握恰當。因為是二年級上學期,在教學過程中把握好理解的深度是教學順利實施的保障,不人為拔高學生的理解,不強求學生能夠一次回答到位,注重緩評價、積極評價。這樣,可以比較有效地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成年人在讀這篇課文時,會讀出很多東西:居里夫人的平和謙虛,老師工作的意義與價值,人的才華成就與品行等等,但孩子就是孩子,老師的理解再深刻、再豐富也只是老師的,孩子天真的小腦袋里還思考不出過于深奧的思想,學生感受到了居里夫人對老師的尊敬,能把這種感受讀出來就可以了。本節(jié)課也沒有采用課件,因為居里夫人的.肖像掛圖平時就在走廊的墻上掛著,拿下來一看就可以了,生字詞和重點句子寫到班班都有的小黑板上更方便。而導入時通過教師繪聲繪色地描述,學生完全可以了解居里夫人的巨大貢獻,了解人們對她尊敬的心情,為全文的學習奠定基礎。
3.本本分分練語言:讓學生用不同的方法理解詞語,明白了才會記,才會用;在充分的朗讀中體會、感受,并通過朗讀表達;針對課文抓住人物語言、動作、神態(tài)進行描寫的特點,先原文填空,引起注意,再設計說話練習,先觀察表演,再同桌練說,標準不高,難度不大,但學生收獲的是實用、基本的方法,也是很重要的方法。
不足之處:
1.說話練習的不夠充分,應該再請一名同學說說。
2.提問的面還有些窄,雖然在同桌讀字、同桌連說等環(huán)節(jié)中保證了面向全體,人人參與,也給了大量的讀字讀詞讀課文的機會,但單獨回答問題的時候,有的同學叫到兩次,甚至三次,而有些同學一次也沒站起來過。
改進之處:
加強學習!一是學習專業(yè)知識,比如課堂上學生提到的“席”字如何識記,現(xiàn)在查閱資料得知:席——“本義:供坐臥鋪墊的用具。會意。從巾,庶省聲。天子諸侯的席有刺繡鑲邊,故從巾。席用來待廣大賓客,故從庶省!比绻n堂用孩子能聽懂的話簡單講講,孩子們一定會牢牢記住。二是加強專業(yè)技能的修煉,內(nèi)心的修煉,一方面掌握一些調(diào)控課堂和自我調(diào)節(jié)的方法,更重要的是修煉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的真心。
我的老師教學反思7
我講的這一課,選自蘇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三課,魏巍寫的回憶性散文<<我的老師>>。作者選取七件具體的小事,表現(xiàn)了小學時的蔡蕓芝老師對“我”和同學們的摯愛,抒發(fā)了對溫柔美麗、慈愛偉大的蔡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
我之所以選這一課,是因為這些學生來到初中,他們需要一個適應過程。這篇課文內(nèi)容深刻,難度加大,增加了他們學習的難度。學生學習這篇課文,可以感受到師愛的偉大,體會到那份情感。學生不僅學到豐富的知識,而且在寫作技巧上有所得,更重要的是學習如何選材和詳略的安排。
這一課,我主要讓學生掌握生字和生詞,體會作者的情感。我設計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包括著幾部分:情景導入,整體感知;小組合作探究,品讀課文;形成性檢測,查漏補缺。整個環(huán)節(jié)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以老師為主導的新理念。我就這節(jié)課作一下反思:
一、反思可取之處
新課標要求我們,在課堂上,老師要把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走進文本,品讀課文。為了讓學生能夠自主的學習,達到學有所得的目的。在每個環(huán)節(jié)中針對學生的思考,合作探究,老師的引導和點撥應體現(xiàn)老師的主導地位。
第一步是情景導入。
我聯(lián)系學生的學習經(jīng)歷,考慮到每一位同學從小學到初中肯定有很多老師。我讓學生閉眼回憶對自己印象深刻的老師,再回憶有哪些事情值得你回憶。讓學生在自己的腦海中有屬于自己的《我的老師》。最后導入把學生的情緒調(diào)動起來,為下面學習這一課開個頭。
第二步是檢查預習,發(fā)現(xiàn)問題。
這一環(huán)節(jié),重點檢查學生對字詞的認知能力,了解他們積累詞語的情況,從而更好地了解學生的自學能力,為學習新課打下基礎。這樣使老師教的主動,學習目標集中。學生課下自學,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學能力,也減少課堂教學容量,抽出大部分時間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第三步是聽讀課文,整體感知。
為了讓學生能認真地朗讀,我設計幾個問題,學生邊讀邊思考,給學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仿佛回到那令人向往的童年生活,只有身臨其境,才能陶醉其中,感受師愛的偉大,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第四步是學生小組合作探究。
這一步是重頭戲,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究,閱讀課文并歸納課文中的七件事,然后擬小標題,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小組討論合作探究,不僅能夠活躍課堂的氣氛,而且讓每個學生都積極的參加進來。對那些基礎差的學生,在老師和同學們幫助下,學有所得。這個環(huán)節(jié)是完成學習目標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學習程度不同的學生都能登臺亮相,積極發(fā)言。這個環(huán)節(jié)舉手發(fā)言的學生明顯增多,機會均等,學習程度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表現(xiàn)的機會。
第五步是形成性檢測,查漏補缺。
這一步是學生學習成果展示,也是檢查這節(jié)課學習目標完成情況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都是緊緊圍繞課程標準,為達成教學目標而定。
二、反思不足
每節(jié)課優(yōu)劣兼?zhèn)洌锌扇〉牡胤,也有不可取的地方。最大的不足是有些環(huán)節(jié)的時間安排沒有按預定安排完成。在小組合作探究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對于記敘七件事的詳略安排的'好處和課文的層次,理解的不夠深刻。學生沒有真正體會到好處在哪兒。由于課堂教學時間安排的不夠合理,沒有更好地突出重點,沒有到預期的目的。過多的時間用在字詞和背景介紹上,導致用在重點環(huán)節(jié)的時間少了。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需要環(huán)環(huán)緊扣,每個環(huán)節(jié)之間缺乏應有的過渡。
在課堂教學中,有些環(huán)節(jié)可以臨時調(diào)整,例如,自主學習部分,完全可以放在預習環(huán)節(jié)中去,讓學生在課前就解決這些簡單的問題。課堂上才能把主要的時間用在對事件的歸納和詳略安排上,這樣重難點就突出了,教學任務也就完成了。
總之,教學反思是為了找準教師的位置,也是為了讓學生找準他們的位置。這樣做,更加有利于老師照鏡子,揚長避短。在以后的課堂教學中,我會繼續(xù)努力,讓課堂變得生動有趣,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
我的老師教學反思8
下周就要進行期末考試了,期末復習已接近尾聲。細數(shù)我的期末復習的歷程,我有著太多的感觸。
“臨時佛腳”抱不得
作為一名新教師,今年又執(zhí)教了兩個年級的數(shù)學課。其實,我和學生一樣,課本對我來說也是新的,每天要備兩份教案,再加上新的工作環(huán)境,不一樣的工作流程,有限的精力和經(jīng)驗,使我在最開始的兩個月走了不少彎路。
所以,在這段復習時間內(nèi),我開足馬力,準備彌補之前的缺憾,但短短的時間內(nèi),難免忙得手忙腳亂,還導致我和學生們壓力巨大,看來功夫還是要下在平時。
首先,我要充分備課,把握好每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并結合學生特點,在課堂上成功突破重難點,要反復強調(diào)、練習;其次,重視每單元結束后的復習課,要幫助學生及時鞏固知識;再次,平時細心批改孩子的作業(yè),認真總結,及時反饋。以前我批改作業(yè)總是倉促,認為讓孩子知道對錯即可,其實,孩子的每一份作業(yè),既是對他今天的學習成果的最真實的回答,又是對老師教學成果的展示,不僅讓我看到孩子的薄弱點,又讓我知曉了自己的不足,我要及時總結、認真反思,再反饋給學生。
“題海戰(zhàn)術”要不得
期末復習,鋪天蓋地的卷子撲面而來,我也唯恐孩子漏掉了哪些“必考題”,總是希望孩子多做試題,但效果卻并不明顯,成績優(yōu)異的`孩子進步顯著,而基礎薄弱的學生卻依然不知所云。
我想,復習重要的是兩點,第一,梳理知識,幫助孩子溫習功課,建構知識網(wǎng)絡;第二,突破薄弱點,在復習過程中,要將學生那些“易錯題”、“難題”講清,講透,一舉突破。
多一把尺子
在復習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讓我“恨鐵不成鋼”的學生,苦口婆心輔導了很長時間,卻見效甚微。
再耐心一點吧。細想一下,其實,成績不過是衡量學生的一把尺子而已,我何必拘泥于此呢。
孩子,只要你在努力學習就好!只要你今天比昨天進步一點就好!
孩子,細心再細心
大家都說數(shù)學是一門講究嚴謹?shù)牡膶W科,的確有太多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因看錯題、抄錯數(shù)、計算錯誤而馬失前蹄,與理想失之交臂。
所以,在每次測試前,我都要不斷地提醒學生,孩子,不要慌張,冷靜下來,細心一點,再細心一點……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期末復習,任務艱巨,時間緊迫,壓力山大,又值隆冬季節(jié),可是無論如何,我們都要堅持鍛煉,作息合理,保持愉悅的好心情,畢竟,有一個好身體,才能高效工作,事半功倍,才能在漫漫育人之路上走得更為久遠。
加油!
我的老師教學反思9
近日我聽了二年《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一課,課始教師在黑板上粘貼了一幅40厘米見方的圖畫,遠視眼的我坐在教師最后一排隱約望見圖中有幾排盆花,其中紅色的一排比較醒目,其他的花實在是看不清了,老師問學生“看著這幅圖,你看到了什么?”坐在前排的一位女孩回答:“圖上畫著一些同學正在花壇邊澆花,紅花有10朵,黃花有20朵,紫花有40朵”。老師又問:“各位同學,你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這時有一名前數(shù)第三排的男孩沒舉手就喊了一嗓子:“老師,我想提出問題,可我看不清”。不知是哪幾個孩子喃喃:“我也看不清”。我關切地期待著老師會如何處理這一情況,老師大聲地對學生們說:“睜大眼睛使勁看……”,部分學生又說:“看不
見!”,老師說:“看不見,我告訴你們……”,接下來,學生們在老師不時地提示各種花的數(shù)量的前提下,提出不同的數(shù)學問題……。
為什么每一位學生的教科書上都有與教師出示的這幅圖畫畫面內(nèi)容一樣、清晰度更高的圖,教師卻一位地強行讓學生……?是教師為有效地在創(chuàng)設學生通過觀察圖畫從中收獵相關的數(shù)學信息,擔心學生自己看書精力不集中?還是擔心學生沒有老師的指點不會或是看不明白書?還是……?
課后在我與這位老師親切交流時,應驗了我的'上述猜測——我們強調(diào)“聚焦有效教學,營造生命課堂”,如果我們的教師在教學中都不能充分尊重課堂中的“生命體”,又何能談及“生命課堂”,教師主觀地創(chuàng)設教學環(huán)節(jié),無視學生的感受,不從最大限度拓展、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為切
入點,不從學生認知的“臨近發(fā)展區(qū)”為突破口,而是一意孤行地讓學生棄書看圖,人為地造成學生“學習的困難”,看似顧此失彼,“顧此”——擔心學生獨立看書注意力不集中,擔心學生不會看書,就“如此這般”,這是一種教育思想的偏頗,教學中,教師的主導作用恰恰是要通過我們創(chuàng)設的各種教學活動,逐漸指導、教會學生獨立地會看書、看懂書、喜歡看書,教師、家長任何人都有義務為之付出,“學生不會學、到學會學、到會學習”是每一位教師的終極目標之一,“領著學生走,學生何時才獨立地跑”?
“有效教學”——有效在教學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每一個“生成的過程”,教師的做工是“事倍功半”還是“事半功倍”,單位時間效率的高還是低?如何來驗證是否是“有效教學”,試金石是學生,每一節(jié)課中學生是否積極愉悅參與學習活動?學生在參與學習的過程中身心是否得以充分的關注?學生的認知能力是否得以有效的提高?……
我的老師教學反思10
進制 說真的,原本并不太喜歡這篇文章,一則覺得對于五年級的孩子來說內(nèi)容理解有一定難度,二則覺得文字比較平淡,沒有什么典型的語言材料可以咀嚼。
后來讀著讀著,發(fā)現(xiàn)文字雖顯平淡,但感情卻不平淡。作者對懷特森先生前后甚至有著截然相反的評價和感情,這一切皆因懷特森先生用極為不尋常的設計帶給了我們嶄新的懷疑主義!八畤L無華,相蕩既成漣漪;石本無火,對擊始發(fā)靈光!焙尾痪蛷那楦袥_突入手構筑對話來學習這篇文章呢?這是我最初的設想。
于是,我在這堂課上就抓住了“這算什么老師——我最好的老師”這一情感沖突,設計了兩個主要的板塊:欲揚先抑感受“氣憤”和峰回路轉(zhuǎn)深感“佩服”。在學習中,充分利用情感這一平臺,讀找體會重點詞句,轉(zhuǎn)換句式,拓展寫話,接受和建立新的價值觀。學生的感情變化是在品位和咀嚼課文的重點詞句中自然發(fā)生的。這使我深深地體會到,在三維目標的融合中,情感既是教學內(nèi)容又是教學結構,既是教學目標又是教學手段?梢匀谌肭楦羞@一磁場中的有知識,有能力,有過程、有方法、當然更有態(tài)度和價值觀。
此外在第二版塊的學習中,力圖想帶領孩子們層層剝筍似地深入體會懷特森先生確實是最好的老師。從一堂課到每一堂課,從他的課堂到別的課堂,從課堂到課外,懷特森先生帶給學生的懷疑主義影響了孩子所有的學習方式和人生導向。尤其是最后的拓展訓練,是精神和文字可以共生的載體,事實上也是學生們對懷疑主義這一價值觀是否真實有效建立的一個檢驗和展示。從這個意義上說,拓的是課文的意蘊,展的是課文的內(nèi)涵。至此,感覺對這篇課文的理解漸漸清晰起來。
于是,在研究過程中,發(fā)現(xiàn)我對課文的`理解也跟作者看待懷特森先生一樣經(jīng)歷了一個感情轉(zhuǎn)變。這給我一個啟示,當你深深地沉浸在課文的文字中,你總能發(fā)現(xiàn)它的可讀之處,可教之處,可掘之處。這是研究這一課給我的最大收獲。
遺憾的是,理解和操作總是會存在差距。第一次試教中如預料中一樣出現(xiàn)了很多的問題。如教師急于想把學生的理解一下提高到自己所理解的高度,所以語言比較羅嗦;第二板塊中展開不夠充分,層次不夠清晰等等。同志們都真誠地給我一一指出,并給了我很多操作建議,使我慢慢有了一些信心。
尤其是在四班試教完了以后,何老師興奮地來告訴我,在她后面的語文課上,在關于一個破折號用法的討論中,全班同學異口同聲地對她說:“剴蒂旺普斯!”下課了,還有五六個男孩手挽手走到她面前,看著她的眼睛,告訴她:“何老師,我們認為你錯了。”然后振振有詞地告訴她理由。她說的這些話,她說這些話時的眼神和語氣,都讓我感動。心想:這就是默默的鼓勵呀。同伴們和孩子們真好!
到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有了再上這一課的盼望!
我的老師教學反思11
隨著多媒體在教學中的不斷應用,學生在學習上興趣越來越濃了,課堂上不再是那種沉悶、冷言寡語的場面了,而是充滿生氣、你爭我搶回答問題,提出自己的疑問,解答別人的問題。這樣的學習氛圍使作為老師的我不得不動手動腦,盡力做到能用多媒體上課就用多媒體上,使學生和老師都能從中受益。
《我要的是葫蘆》這一課我就應用了課件,學生理解課文容易了,老師教著也省力了。這一課我是這樣上的,先是屏幕邊展示畫面,同時閱讀與畫面相關的課文內(nèi)容,而學生是邊聽邊看,當讀完一遍課文后,我問學生:“通過邊年看畫面邊讀課文你知道了些什么?”學生幾乎都舉起了小手。甲說:“我知道種葫蘆的人都非常喜歡小葫蘆。”乙說:“我知道小葫蘆一開始長得非常好,后來葉子上生了蟲子,小葫蘆全掉了!北f:“我知道了種葫蘆的人沒有治葫蘆葉子上的蟲子!睂W生你一句我一句幾乎把課文內(nèi)容全說出來了。這比不用課件多讀三遍課文都管用。首先學生認真看圖,也認真聽讀的內(nèi)容;其次畫面栩栩如生,一目了然,不用再費盡心思去想。我們農(nóng)村使用的是黑白版課本,學生就更不容易看明白書中插圖,通過課件使用,彌補了這些不足,學生自然而然也就對學習產(chǎn)生了興趣。
通過使用多媒體教學,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熟悉的過程快了,再解決其他問題也就容易多了。這一課當學生掌握了課文內(nèi)容后,理解“事物間各部分是有聯(lián)系的”時,回答問題比較貼切。還有,通過多媒體的'使用,在低年級段識字方面也是省時省力,在這方面我也感受到了其中的快樂,F(xiàn)在我不再感到使用課件費勁而又麻煩了,而是感到其中的方便和省力,同時也體驗到了什么是一堂課40分鐘的真正藝術。希望我們都抽出一些時間下一些功夫制作一些課件,來達到課堂上預期的效果。
我的老師教學反思12
《我最好的老師》應該說是一篇充滿理性的文章,思辯色彩濃厚。主題明確,倡導了一種“嶄新的懷疑主義”,對學生很有啟發(fā)。王瑛老師在我班上了第一課時,我接著上了第二課時。課后感想也頗多。
不盲從,不迷信,敢于懷疑,敢于否定,這種科學的態(tài)度是現(xiàn)代人必備的素質(zhì),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貴品質(zhì),可惜對中國學生來說無疑是相當缺乏的。那么這種全新的價值觀,應如何建立呢?我努力嘗試“真實有效地構建”,不能是思想品德課形式的,更不能是說教式的,而須依托文本,借助這個真實的故事背景,在故事情節(jié)的展開中層層推進,逐步提升。在實際教學時,較好地體現(xiàn)了認識理解的層次。
1、一開始,形成認知、情感的矛盾沖突:心目中的好老師與新來的懷特森先生;起初對先生的誤解、氣憤與后來對先生的敬佩。
2、由一堂課對先生改變看法到“每一堂課都是一次不尋常的探險”,感受先生與眾不同的'教學方式,懂得要用自己的頭腦去獨立思考,敢于懷疑。
3、由此養(yǎng)成一種全新的懷疑主義,并將之運用于一切學科的學習。
4、跳出單純的學習,進而對我將來的人生道路發(fā)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而且,這種認識的提升過程,價值觀的構建過程,應該始終伴隨閱讀主題的情感體驗,脫離了情感,那么理性認識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流于膚淺,不能夠深入內(nèi)心。
其次,這種全新的價值觀的建構應建立在依托文本的基礎上,體現(xiàn)語文學習的特點。具體操作上如:借助重點句挖掘內(nèi)在含義;通過朗讀,感悟其思想情感;通過填空、寫話等語言實踐,闡明自己的認識、觀點,表達自我的閱讀感受。
還有一點需要指出。除了不盲從、敢于懷疑之外,另一點不容忽視,那就是敢于直言,坦率地指出別人的錯誤。這一點,無論我們大人還是小孩,都做得不夠,應該予以強調(diào)。
我的老師教學反思13
我在實施《我的老師》這一課的教學時,分為三個板塊來進行。一為概括本文敘述的七件事;二為從具體的語句來探討蔡老師是個什么樣的人;三為找尋“我”抒發(fā)自己對老師感情的`句子進行分析。我一方面想多方面的訓練學生的能力,包括概括能力、尋找材料的能力和分析理解的能力,但是時間卻很有限。
我在展開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時,采用的是小組合作的方式,我覺得學生在概括事情的能力上是有困難的,所以此時的交流是必要的,但是在學生全班交流時我就覺得交流的內(nèi)容太長,學生難以聽過就記得別人的發(fā)言,一直覺得“七件事”學生在展示上存在一定的困難,但是一時也沒有找到解決的方法。在王慶華老師的指導下,我茅塞頓開,讓他們上黑板展示,把黑板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除此之外,還有我的知識點鋪得太開了。既涉及概括事件又涉及具體的語句,或許一堂課就把一個知識點講深講透就好。這節(jié)課的重點不突出,抓詳略得當可以再深入到為什么要詳寫第六、第七兩件事。這讓我覺得自己的思考還不夠,面鋪得太寬,但是不夠深入。
我的老師教學反思14
十年前,當我第一次提著手提電腦時心中充滿疑惑:除了備課時的文字編輯,電腦和幼兒園教學之間還會有什么聯(lián)系呢?我相信,這不僅是我一個人的疑惑,也是許多幼兒教師的疑惑。因為在當初那個年代,電腦剛剛進入我們的生活,如何使用電腦、如何恰當?shù)剡\用電腦輔助幼兒園教育教學工作,其中確實存在許多的不知。
剛開始,我對各種教學軟件全然不知,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這些從未接觸過的多媒體制作軟件就像一團亂麻,無從著手。為了迎合使用電腦進行幼兒教學的趨勢,我曾走過許多彎路:如將畫冊中的圖片掃描到電腦中,加上簡單的切換音效,就算是一個課件了;或?qū)浺舸艓е械囊魳吠ㄟ^電腦播放出來,就算是多媒體輔助教學了。顯而易見,諸如此類的無稽行為只是濫竽充數(shù),這些所謂的“課件”并沒有提高課堂教學的成效,更沒有發(fā)揮多媒體的輔助功能。
漸漸地,我意識到制作多媒體課件不是簡單地拼湊、刻意地強加,而應根據(jù)不同領域的教學特點,圍繞教學目標,精心設計課件內(nèi)容、巧妙運用軟件技巧,從而充分發(fā)揮多媒體課件的輔助功能。
如社會活動《美麗的亭林路》。由于客觀原因,孩子們不可能到亭林路的`現(xiàn)場開展活動,所以我事先拍攝了許多亭林路的照片、錄像,并收集了相關資料。剛開始設計課件時我覺得千頭萬緒,因為亭林路上可講的內(nèi)容很多,我不知從哪些方面入手。后來經(jīng)過教研組各位老師的群策群力,將活動環(huán)節(jié)確定為亭林路的地理位置、建筑特色、配套設施、新舊亭林路對比和路名的由來;顒訌挠變菏煜さ睦ド铰访_始,通過觀察課件中亭林路的路牌照片,幫助幼兒學習了如何看路牌。接著我簡單繪制了亭林路的的地理方位,通過課件演示幫助幼兒了解了亭林路的地理位置。通過觀察地圖和老師的講解,幼兒基本掌握了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看地圖方法。在了解亭林路的配套設施時,我根據(jù)幼兒說到的店名在課件中點出相應的照片,并講解了各商店的商品。亭林路的過去對幼兒來說是陌生的,我就在課件中展示了亭林路的舊照片,幫助幼兒了解它的過去,從而體驗如今的昆山環(huán)境如此優(yōu)美,激發(fā)幼兒熱愛昆山的情感。關于亭林路的路名,幼兒了解得并不多,我通過課件中顧炎武的圖片講解了亭林路路名的由來,并提出了柏廬路、震川路的路名,為活動后的延伸環(huán)節(jié)做鋪墊。課件的最后部分,我插入了亭林路的視頻資料,再現(xiàn)了美麗、繁華、便利的亭林路,并根據(jù)視頻內(nèi)容配上相關的語音講解,加深了幼兒對亭林路的認識,增強了幼兒熱愛昆山的情感。
活動實施后,我發(fā)現(xiàn)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很高,與課件的互動性也很強。課件中再現(xiàn)了亭林路的建筑特色、配套設施,突破了時間、空間的局限性,使幼兒身臨其境,并通過新、舊亭林路的對比,激發(fā)了幼兒熱愛家鄉(xiāng)的積極情感。整個活動中,多媒體課件的輔助功能得到較為充分地體現(xiàn),這是一次成功的嘗試。
在之后的教學實踐中,我不斷摸索電腦的各種功能,通過培訓、自學、相關的課題研究,逐步掌握了音效處理、powerpoint制作、網(wǎng)絡信息共享等使用方法,使電腦漸漸成為了幼兒學習、教師教學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十年后的今天,電腦已成為我們必不可少的教學輔助設備,它運用于幼兒園教育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體鍛音樂的選取與剪輯、活動課件的制作與使用、教學資源的利用與共享等等。在當今信息化的時代,高效的智能化教育對教師現(xiàn)代化教育手段的運用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作為幼兒教師,我們將結合幼教五大領域七大學科的特點,借助現(xiàn)代化手段的運用,不斷優(yōu)化教學過程,提高自身的現(xiàn)代化教育效能。
十年間,電腦沖擊著我的教育觀念、改變著我的教育行為。我相信,在未來的十年,我會學得更多!做得更好!
我的老師教學反思15
今天講魏巍的《我的老師》,課堂結構特別清晰:復習字詞導入新課,跟魏巍學習謀篇布局,跟魏巍學習遣詞造句,跟魏巍學習感謝師恩。結尾插入林妙可的歌<<老師>>。當林妙可甜美的歌聲響起的時候,孩子們正好讀完自己創(chuàng)編的詩句,下課鈴正好打響。整堂課,孩子們投入,老師開心。
這些創(chuàng)意,是我跟湖南岳陽的盧望軍老師學的?梢哉f,她是我的老師。這個小女子,年紀不大卻有教育的大情懷大智慧,連王君老師也贊她是少有的聰慧和勤奮,自己的新書也請她來做序。我讀王君,李鎮(zhèn)西,王開東的次數(shù)竟然越來越不及她。她的思想如夜空,筆尖如清泉,創(chuàng)意如春筍,讓人百讀不倦。她的博客,就如我的鄰居,經(jīng)常進去串個門,隨意自然不可或缺。她的課例和經(jīng)典語句,我像一個學生那樣摘抄在筆記本上。望君如師,給我智慧。
講課時,有些孩子的想法超越我,是我沒想到的。比如,課文中師生交往的七件小事可不可以調(diào)換順序。我預設的答案是:不可以,這些事是按照由略到詳,由課內(nèi)到課外,由平常到假期,學生對老師感情逐步加深的順序?qū)懙。但是孩子們又答出了前幾件事是老師愛我們,第五件和第七件事是我們愛老師,先有老師愛我們才有我們愛老師。是啊,這是一個因果關系。還有兩個孩子說可以,把第七件事放在開頭寫,就行成了一個倒敘,會引起懸念:為什么孩子會夢中尋師?然后再寫前幾件事也順理成章。是啊,這也是可以的啊,只是魏巍采用了順敘而已。再比如,為了訓練他們的想象能力,我最近留的作業(yè)是對英文字母進行聯(lián)想,他們的很多奇思妙想,是頭腦僵滯的我萬萬想不到的。從思維活躍的角度,學生也是我的老師。學生為師,給我力量。
身邊的一些領導和同事,他們不計得失的對待工作,不怨不悔的解決問題,不卑不亢的面對生活,他們的堅韌和大度激勵著我。他們,也是我的老師。
那些素不相識的'天涯海北的語文濕地的同行者,他們放棄自己休息時間編輯文章為大家分享,他們?yōu)榱诵闹械姆疾莸夭贿h幾千里自費去成都相會,他們互助互愛相扶相攜的精神時常感染我,他們,也是我的老師。
還有那么多素未謀面或者萍水相逢的人,他們或者給我做人的教育,或者給我生活的啟迪,他們何嘗不是我的老師呢?
感謝這些老師,他們也將成為我記憶天空里不褪色的"蔡云芝"。
【我的老師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我的老師》教學反思06-28
我的老師教學反思04-25
語文我的老師教學反思02-18
《我最好的老師》教學反思11-04
我最好的老師教學反思04-22
語文我的老師教學反思09-23
我的老師教學反思15篇04-01
《我最好的老師》語文教學反思07-21
我最好的老師教學反思(通用21篇)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