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女人色视频在线观看网站_一本久精品无码免费_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专区_开心婷婷五月综合基地六月

分數的認識教學反思

時間:2024-04-26 18:10:12 教育反思 投訴 投稿

分數的認識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分數的認識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分數的認識教學反思

分數的認識教學反思1

  本周三年級的孩子對分數進行了一些簡單的初步認識,如認識幾分之一。這部分內容主要是讓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一并能比較它們的大小。

  在上課的前一天,我給孩子布置了預習的任務,因為我覺得孩子們從上小學開始一直接觸著整數,初次接觸分數還是先在腦子里對分數有個印象才好。這節(jié)課是以情境導入新課的:秋天到了,學校組織了一次秋游,同學們都非常開心,他們帶了自己最愛吃的食物,我們一起去看看小麗和小華都帶了哪些好吃的吧~情境圖展示了野餐的圖片,四個蘋果、兩瓶水和一個美味的蛋糕。我引導著孩子們:”他們是非常要好的好朋友,要一起分享自己帶來的食物,怎么分才是最公平的.呢?“我們班的孩子紛紛回答:”平均分!奥牭綄W生的回答我很滿意,可以等到下一個問題時我就笑不出來了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我問:”那么這里有四個蘋果,我們要平均分給他們倆人,每人分多少個呢?“話音一落,就聽見幾個孩子中氣十足、十分自信的回答道:”二分之一!“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當時我就有一種后悔的感覺,早知道不讓這群孩子回家預習了,預習的后果居然是答非所問"…后來我讓他們好好想想到底是多少,他們才思考了一下,回答我每人分兩個。雖然有前面這個小烏龍,糾正之后,孩子們又重新投入到分數的認識中。學習了分數的組成,學會了判斷涂色部分占了整個圖形的幾分之一,也學習了如何判斷幾分之一的比較大小。

  在整個上課過程中,我感覺到孩子們對分數學習的熱情,仿佛分數是一個新奇神秘的玩具,孩子們都對探索其中間的奧秘樂此不疲,這種學習的精神讓我十分滿開心!加油孩子們,相信后面分數的學習你們會學的更棒!

分數的認識教學反思2

  在三年級下冊教材中,學生結合情景和直觀操作,體驗了分數產生的過程,初步理解了分數的意義,能認、讀、寫簡單的分數。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一步認識和理解分數。在教學中我做的好的地方有:

  1、緊密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了一個個生動有趣、貼進學生的生活,促進學生對分數相對性的理解。在教學中,我創(chuàng)設了“拿鉛筆”、“看書”、等多個情境,激發(fā)了學生解決問題的欲望,使學生感受分數對應的“整體”不同,分數所表示的`部分的大小或具體數量也就不一樣,也就是分數具有相對性,讓學生在情境中感受、理解數學問題。

  2、引導學生在活動中自己發(fā)現問題、自己討論解決。在拿鉛筆的活動中,我引導其他學生仔細觀察,并提出問題。學生自己提出了“他們拿出的支數不一樣多,一個是3支,一個是4支,這是為什么呢?”先讓學生自己想一想,然后再組織學生討論、解決,讓學生在民主、和諧的氛圍中開拓思維,積極參與,充分合作,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但是這節(jié)課也存在著不足的地方:

  1、還是不敢大膽放手沒有把課堂交給學生,沒有讓學生進行總結,總是怕學生說不到位耽誤時間,影響自己的教學流程。

  2、對于每一部分每一階段的強調總結不夠,缺少知識的提煉和升華。

  3、對于每一部分每一階段的過渡不夠自然,銜接的不夠順暢。

  4、缺少生生之間的互動,例如:學生回答完選擇題后,應該讓學生講一講自己是怎么想的,讓其他同學好好聽一下,評一評比一比看誰的方法好。

分數的認識教學反思3

  這是學生在小學階段第一次接觸有關分數的知識,它也是在整數認識的基礎上進行的,是對我們所學的數的概念補充和擴展。對大部分的學生來說,理解分數的意義有一定的困難。所以本單元的關鍵就是直觀教學,幫助學生直觀的理解和掌握分數這一抽象的概念。

  在認識幾分之一的教學中,教師首先通過創(chuàng)設一個猴子分桃的場景讓學生在分的過程中對分數的含義有一個直觀的認識,讓學生自己動手折一折,然后充分直觀的理解分數的概念,加強平均分的理解,讓學生加深對分數的理解,降低了對分數概念理解上的難度。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教師注重啟發(fā)引導,希望學生能夠愉快的學習讓學生看生活中的圖片,并找其中的分數,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其實離自己很近。也使一些害怕學數學的同學漫漫的知道數學其實就在我們的身邊,教師充分地信任學生,相信學生是有主動學好數學的愿望和潛能。給學生提供了許多動手的機會,很大程度上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激情,讓學生積極動腦,獨立思考,給學生充分思考和探索的余地。

  但這節(jié)課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教師雖然是從生活實際出發(fā),讓學生自己動手折一折,但是沒有及時地注意對差生的引導,在以后的教學中不僅要注意對教材的活學活用,更要注重對一些基礎知識的加深鞏固和練習,在課上解決一部分的差生。

  而另一課時――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通過教學,一方面幫助學生進一步體會分數的實際意義,另一方面也為學生提供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探究計算方法的機會,同時也鍛煉、培養(yǎng)學生運用分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意識。

  整堂課設計與教學過程突出了以下一些特點:

  1、從生活情景出發(fā),以游戲環(huán)節(jié)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2、大膽利用課件讓學生自學,使全體學生處于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

  3、引導學生自己總結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

  4、在學生的反饋中,對于出現的問題給予及時的指導。

分數的認識教學反思4

  教學內容:蘇教版三年級下冊76頁、77頁和78頁。

  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是在三年級上冊“一個物體或一個圖形的幾分之一和幾分之幾”的基礎之上進行教學,主要讓學生認識有幾個物體組成的整體的'幾分之一和幾分之幾。

  本節(jié)課,我采用唐僧師徒四人取經的路上,豬八戒去化緣,看到西瓜,平均分成了四份,這時問學生一份是其中的幾分之幾?(復習分數的意義)緊接著,孫悟空分桃子,6個桃子分成兩份,一份是其中的幾分之幾;12個桃子,一份是其中的幾分之幾;100個桃子呢?一筐桃子呢?學生總結:一些桃子平均分成幾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幾分之一。

  接下來的活動內容,學生按照要求各自在圖上分一分、涂一涂,再重點討論操作時的思考過程,突出:把一盤桃子平均分成了幾份?是學生認識到:不管一盤桃有幾個,只要是將它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這盤桃子二分之一。

  教學例2時,要引導學生充分利用認識二分之一的學習經驗,主動開展思考和討論?梢韵纫髮W生在教材提供的實物圖上各自分一分、填一填,再通過交流,引導他們把三分之一的含義表述清楚。最后,還可組織適當的比較:例2和例1都是分6個桃。使學生認識到:平均分的份數不同,表示每一份的分數也就不同。

分數的認識教學反思5

  在三年級上冊,學生已經學習了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幾份,取其中的一份或幾份就是它的幾分之一和幾分之幾。本節(jié)課是在此基礎上學習把一些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平均分成幾份,認識它的幾分之一。教學目標:1、使學生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認識分數,知道把一些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平均分成幾份,每份可以用幾分之一來表示,能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分數的含義,對分數有進一步的認識,也就是部分與整體之間的一種關系。2、體會分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初步了解分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教學難點:1、整體方面:在學生原有的一個物體的基礎上突破到由一些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2、部分:平均分成的每一份由原來的一個突破到由幾個組成一份。

  上課開始先出示了一些水果的圖片(一個蘋果、四個桔子、一串香蕉等)讓學生說一說看到了什么,學生認識了部分和整體之間的關系。接著,拿出一張長方形紙片進行對折,問每份是長方形的幾分之幾?學生回想上學期學習的分數:把長方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1/2,把長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1/4,把長方形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它的1/8,……,如果平均分成20份,每份是它的1/20。分母表示什么?分子表示什么?讓學生有效地復習和回顧上學期的知識,為今天的學習做好鋪墊。教授新課時,創(chuàng)設小猴分桃子的情境,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诖镅b著什么東西呢?是小猴最愛吃的水果,猜猜是什么?(桃子)把這袋桃也來分一分,應該怎么分?平均分成幾份?每只小猴分得這袋桃的幾分之一呢?(四個桃,四只小猴)同桌之間相互說說為什么是四分之一。請學生再說說。指出:把四個桃看成一個整體,平均分成四份,每個小猴分到其中的一份,是整體的四分之一。讓學生初步體驗到把一些物體看成一個整體的概念。接著分四個桃給兩個小猴,他們看到這盤桃子,馬上在腦海中建立這樣的聯系:這里有4個桃子。而把4個桃子平均分成兩份時,他們又建立了“每份是兩個”的信息,所以他們認為每個小猴應占這4個桃的四分之二。學生有了這樣的'想法后,用直觀的教具讓學生親自上黑板分了分,再比較1/2和2/4哪個比較合適?為什么要用1/2?讓學生討論后從意義上自己進行了糾正,明確把四個桃看成一個整體,平均分成兩份,每個小猴分到其中的一份,是整體的二分之一。緊接著在課本例題的基礎上有進行了改動:6個桃,分給兩只小猴,每個小猴分到這些桃的幾分之幾?如果有12個桃,每只小猴分得這些桃的幾分之幾?桃的數量不斷地變化,可為什么結果都是二分之一?學生又陷入了沉思。趁機讓小組展開討論,交流自己的想法。經過交流,學生明確了:不管具體有幾個都把它看成一個整體,只要把這些東西平均分成兩份,每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要知道一份是整體的幾分之一,關鍵要看平均分成幾份。接著就進行了幾個層次的練習,在練習中強調學生用虛線分一分。通過動手操作拿出12根小棒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在這一建構分數意義的過程中,學生逐步體會到分數表示的是整體的一部分,而這個整體的內涵是豐富的。通過練習學生知道把一些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平均分成幾份,每份可以用幾分之一來表示,能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分數的含義,也就是部分與整體之間的一種關系。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課的總結時,提出:今天學習的分數和上學期的分數有什么不一樣嗎?再次讓學生明確今天學習的分數是把一些物體看成一個整體,把整體平均分成幾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整體的幾分之一!墩J識分數教學反思》這一教學反思,來自!

分數的認識教學反思6

  一、直觀地認識分數

  學生雖然是在小學三年級上學期是第一次接觸“分數”這個概念,可是在日常生活中他們又是對分數有所體驗的。例如,教師在公布考試結果時說,我們這一次考試在90分以上的不到二分之一,學生會馬上理解考90分以上的不到一半;喜歡看籃球比賽的同學知道什么叫四分之一決賽等等。根據學生的“數學現實”引出直觀的教學實例進行教學:

  師:你知道一個蛋糕平均分給兩個人,每人得多少么嗎?

  生:半個

  根據學生的關于一半的回答趁勢導入新課——《分數的初步認識》。

  師:它的一半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在學生初步了解“平均分”“二分之一以后,教師要試著讓學生用自己的方法表示分數。例如,有的學生用紙片方式表示自己所認識的分數。

  我認為通過學生對《分數的初步認識》的學習,教師要能夠讓學生舉出自己對分數的初步認識的例子,這樣的'反饋不僅能體現其對學習的體驗過程,還能體現數學的現實性或生活性;同時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價值——學有所用;并且讓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有不同的發(fā)展。通過學生的舉一反三,不同學生的知識建構得到不斷的完善,為“變式”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二、點擊變式、拓展思維訓練

  變式教學是對數學中的定理和命題進行不同角度、不同層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變式,以暴露問題的本質特征,揭示不同知識點間的內在聯系的一種教學設計方法。通過變式教學,使一題多用,多題重組,常給人以新鮮感,能喚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而能產生主動參與的動力,保持其參與教學過程的興趣和熱情。

 、倌靡粡堥L方形,先折一折,把它的1/2涂上顏色

  學生涂色作

  師:折法不同為什么都可以用1/2表示涂色部分?

 、谀贸霾煌脠D形先折一折,把它的1/2涂上顏色。

  師:圖形不同為什么都可以用1/2表示涂色部分?

  通過變式、拓展思維例題的出現,促使學生試圖進一步用數學的觀點和方法來處理解決數學問題,即:會“數學地”思考。我們沒有必要,也不可能讓人人都成為數學家,但應當使每個學生都得到數感的培養(yǎng),會“數學地”思考問題。

分數的認識教學反思7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三年級學習過“分數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再認識分數的完整意義。因此實際上是“分數的再認識”不是初步認識整體“1”,而是對整體“1”的再認識。認識并擴展對單位“1”的認識,是概括和理解分數的意義需要,同時也是本課的一個重點和難點。如何突破?頗費腦筋。由于單位“1”比較抽象,學生不容易理解,最后借助實物“1個手指”,埋下伏筆,通過對“1個手指可以代表什么”的探討,來幫助學生對單位“1”概念的理解。這樣的處理,自我感覺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而且效果也比較好。

  學生建立單位“1”的概念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教師要創(chuàng)設具體生動的問題情境,激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利用實物操作、直觀圖形等手段,幫助學生理解單位“1”的含義。

  在本節(jié)課中,我不僅重視讓學生掌握知識,并能十分重視學生對學習過程的.體驗和學習方法的滲透,重視學生的個性化思維的展示,讓學生通過回憶想象、學習交流、()動手實踐等數學學習活動來發(fā)現知識,感受數學問題的探索性,促進學生學會學習。在教學過程中,始終把學生放在學習的主體地位,努力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學習興趣。

  本節(jié)課由于沒有面面俱到,該放手的時候我放手,該我講的時候重點講,自我感覺效果還是比較好的,重視理解單位“1”以及分數的單位。學生表述分數的意義還是比較規(guī)范的。但這節(jié)課依然沒有能夠讓學生說充分說徹底。

分數的認識教學反思8

  一、教師要善于激發(fā)學生爭論的興趣。

  課堂上學生的參與,不僅僅是行為的參與,更重要的是情感的參與、思維的參與。因此一上課我以“1根小棒能用1來表示,4根小棒能不能用‘1’來表示呢?”這樣的問題情境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激發(fā)學生主動思考的愿望。當學生能聯系生活實際來理解單位“1”時,就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學習興趣由此而生。

  二、教師要給學生充分思考的時間和空間。

  課堂上,我沒有將知識直接呈現給學生,而是創(chuàng)設各種問題的情境,讓學生在嘗試、爭論、比較、思考中逐漸完善對分數的認識,思考逐漸走向深入。如:學生認識的分數的基礎是分東西時,結果不能用整數表示時就產生了分數,那現在分得結果是整數,為什么還可以用分數來表示呢?當學生不得其解的時候,我引導學生觀察分西瓜和分桃子有哪些共同的地方,它們之間有什么聯系呢?是不是也可以用分數來表示呢?怎樣用分數表示呢?最后通過讓學生畫出你喜歡的東西,表示出它們的二分之一,進一步認識到分數是表示部分和整體之間的關系,分數表示的部分可以是整數,也可以不是整數。在這樣的過程中,教師給學生提供了充分思考和交流的時間和空間,學生在不斷地爭論中發(fā)現原有認知的不足,進而不斷完善和構建了新的認知網絡,學生的思維有了深刻的發(fā)展。

  三、教師要引導學生多角度的思維。

  為了促進學生理解分數的本質,課堂中我設計了多種活動讓學生參與。如學生對是用四分之一表示還是用八分之二來表示的爭論時,讓學生自己用小棒來擺一擺,進一步認識這兩個分數的區(qū)別和聯系。再如讓學生動手畫一畫自己喜歡的東西,表示出其中的`二分之一,讓學生通過拍手游戲、找出生活中的分數等多種活動形式,讓學生借助身邊的事物,加深對分數的認識。這些活動為學生思維的具體化、深刻化提供了機會,從學生個性化的表達和創(chuàng)造性的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對分數有了深刻的認識。

  數學教學的重要目標就是促進學生的思考,這包括思考什么,如何思考,直至進行深度思考,逐漸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這是我們在課堂上永遠的追求。

分數的認識教學反思9

  一、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要讓學生產生求知的欲望。

  我利用多媒體,巧妙的設計一些動畫,使學生自然而然的帶著感情色彩進入課堂,陷入情景,并積極主動地參入思索和討論。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讓他們體驗“裁定”的滋味。這樣,學生有了學習興趣和激情,課堂就會親切自然。學生的學習活動在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氣氛中展開。

  二、在教學過程中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學會學習”。

  在學生初步感知新知后,讓學生自主探索,進行開放式教學,挖掘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因此,我讓學生自己折幾分之幾,并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折完后再讓學生充分的說一說你是怎樣折的?把這個圖形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涂色部分是這個圖形的幾分之幾?不僅讓學生動手操作,還要學生把操作過程用數學語言表述出來,既發(fā)展了學生的操作技能,又發(fā)展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三、教學應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出發(fā)。

  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存在著數學問題,教學要貼近生活找數學,使學生意識到數學來源于生活,給數學找個“原型”,把常識提煉為數學,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依托知識背景進行學習,促進學生知識的遷移發(fā)展。因此在教學中我設計了讓學生將分數知識與現實生活相聯系的.環(huán)節(jié),例如:在我們的生活中可以把哪些東西平均分?這樣的問題把生活與數學緊密聯系起來了,讓學生深刻體會到分數來源于生活。

  四、講清知識在現實生活和社會中的應用。

  在教學《認識分數》一課時讓學生說一說:“在我們的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分數?”讓學生深刻體會到所學知識的實用價值,通過了解數學知識在實際中的廣泛運用,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眼光看問題,用數學頭腦想問題,增強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

分數的認識教學反思10

  “分數的意義”是在學生已對分數有了初步的認識的基礎上進行

  教學,其教學目的是讓學生能正確地認識單位“1”,理解分數的意義,并能對具體情境中分數的意義作出解釋,有條理地運用分數知識對生活中的問題進行分析與思考。而分數的意義對于小學生來說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怎樣讓學生理解單位“1”的含義?引導學生一步一步地從具體的實例中逐步抽象歸納出分數的意義是本節(jié)課所要解決的兩個重點問題。因此,課中我能緊緊抓住本課的重點,從以下兩方面著手,引導學生領悟單位“1”的含義,理解分數的意義。

 。ㄒ唬┲匾晱膶W生已有知識經驗出發(fā),抓住新知識的生長點,對單位“1”的認識和擴展,加深對分數的認識。

  課一開始,對分數的基礎知識進行了全面復習,接著就從學生比較熟悉的把一個物體平均分入手。通過小組合作動手去平均分,引導學生歸納出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若干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用分數表示部分和整體的關系這一新的數學問題,引起學生對所分物體個數的關注,通過思考、觀察、比較,使學生理解了也可以把許多物體看做一個整體進行平均分,用分數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幾份,從而完成了對單位“1”的認識與擴展,也為揭示分數的意義做了較充分的準備。

 。ǘ┳⒅刈寣W生在說和應用中鞏固和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

  本節(jié)課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分析討論、歸納概括出分數的意義,而且還注意讓學生經歷分數在生活中應用的過程聯系生活中常見的分東西的情景,分別讓學生說說各用什么分數表示分得的結果,并對分數的意義作出解釋。這樣學生在應用中不但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認識,而且把對分數的認識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同時也為今后學習分數應用題打下了基礎。

  上完這節(jié)課我覺得還有許多不足值得改進,比如:復習時間安排不妥當,以至于設計的精彩練習沒有時間進行;對于數學概念的教學時間把握不夠準確,有點重復嗦,總害怕擔心學生沒有掌握;還有在學生進行匯報時,教師有些操之過急,面對學生出現的問題,沒能順利的引導學生自己去解決問題,而是教師取而代之。其次,課堂上教師激勵性的語言比較缺乏,課堂氣氛未能真正調動起來,等等這些都需要今后在教學中不斷地磨練。

分數的認識教學反思11

  分數的再認識,再一次看到這一課的時候,自己還是感覺這么的陌生,心里的感覺真不是滋味?為什么怎么說呢?記得自己五年前剛畢業(yè)的時候新教師會教的時候上的就是這一課,那一次沒有上好!在那之后,自己看到關于這堂課最有價值的就是上法,給我體會最深的就是夏老師上的這堂課,給我的體會非常的深刻?今年,張齊華老師也演繹了這堂分數的意義。最近再看黃老師的《活的課堂》,看到了黃老師的`這堂課。三節(jié)課看下來,自己似乎還是沒有找到切實可行的一種方式,可以讓學生簡單清楚的理解這樣課。給我最為深刻的理解就是一節(jié)課反映的是一種理念。

  夏老師的課最大的特點就是讓學生自己總結出的分數的意義: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一份或者幾份的數,就是分數。張齊華老師的課最為明顯地方就是單位“1”,老師直接從單位“1”入手,讓學生理解什么是單位“1”,當單位“1”規(guī)定之后,2表示多少?3表示多少?二分之一表示多少?黃愛華老師的課堂是以學生為起點,以學生的課堂為出發(fā)點,把學生的課堂資源進行吃哦過分的利用。想到這里,一個問題擺在我的面前,我要上的課是什么?要反映的是什么?我的回答是肯定的,那就是讓學生理解分數的意義。

  自己簡單的設計了這樣三個環(huán)節(jié)。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復習回顧,讓學生復習回顧以前已經知道分數的含義,學生似乎說不出來,這是,教師馬上提供給學生一些材料,讓學生結合材料說一說分數的含義,通過一系列的材料時候,再讓學生知道,這里的一個圓,一個正方形、一個信封就是單位“1”,做到單位“1” 的認識;環(huán)節(jié)二:讓學生猜一猜,一直一個圖形四分之一是一個小正方形,那么這個圖形應該是什么?這之后,讓學生思考著先畫一畫,然后再讓學生進行反饋,教師提供出四個孤立的小正方形,問學生?這樣可以么?討論?出乎意料,有一個學生說老師,四個小正方形不是一個圖形?一時間有點束手無策,但是馬上追問: “能不能看成是一個圖形呢?”從而做到單位“1”整體的提升,并讓學生舉例深化感知;環(huán)節(jié)三,出示幾分之一和幾分之幾,讓學生提升分數的意義,不斷完善。

分數的認識教學反思12

  《分數的初步認識》這一課的教學,我是本著數學知識源于生活的思想,以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為出發(fā)點,以關注學生的發(fā)展為主導思想進行設計的。在引入新課時,通過讓學生解決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分餅”問題,使學生體會到數學來源于生活,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引發(fā)學生探究新知識的強烈欲望。在新課學習完后,又鼓勵學生找一找身邊的分數,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鼓勵學生善于發(fā)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并學會用數學思想和方法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體會學習數學的重要性。

  在教學中我提供了直觀形象的感性材料,折紙,讓學生親自動手折一折、畫一畫、指一指、說一說,為他們開辟探索實踐的天地,讓他們用自己的雙手對操作,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耳朵去傾聽,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引導他們親自經歷了分數概念的感知、理解、概括的過程。讓學生在體驗與探究的學習活動中探究有趣的數學。通過學習知識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抽象、概括等邏輯思維能力,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以及滲透數學思想,使學生認識到數學來源于生活,更可用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這一節(jié)課所認識的分數都是幾分之一,在結構上具有相似性,在意義上具有相同點。所以我以1/2這突破口展開教學。通過分月餅先談談對1/2的認識,了解1/2的意義,知道1/2的寫法和讀法。在互動對話中初步建立1/2的表象,多層次,多角度地豐富充實學生對1/2的理解。在1/2的基礎上,通過習題中的'問題:一個長方形被平均分成3份,涂色部分是其中1份,能否用1/2來表示?這樣來認識1/3,又通過折一折的活動認識各種圖形的1/4,討論折法不同,每份的形狀不同,為什么都能用1/4表示呢,讓學生主動探索出“折法”和“形狀”都不是本質屬性,而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幾份才是本質屬性。

  本節(jié)課我最大的體驗是:學習內容貼近了學生生活,學習材料便于學生操作,學習活動過程始終關注著學生的情感和態(tài)度,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學會生活。不足的是評價的重點還不是很到位,學生完成導學案的速度還有待提高,學生傾聽的習慣還要加強。如在教學設計上要更具匠心,教學語言有待進一步規(guī)范,板書還要多加練習等等。

分數的認識教學反思13

  課前談話:上個星期同學們做了一件最開心的事,是什么?(春游)同學們?yōu)槭裁催@樣喜愛春游呢?(有好吃的,自由自在地玩…..)

  一、創(chuàng)設情境,復習導入。

  【課件出示情境圖】

  談話:今天4只小猴也上山游玩來了,瞧,他們正在吃桃呢!只有一個桃怎么分呢?你知道每只小猴吃了一個桃的的幾分之幾嗎?

  生:把一個桃平均分成4份,每只小猴吃了一個桃的1/4。

  【課件演示分桃過程】

  師:你是怎么想的?誰能給大家介紹一下1/4 各部分的名稱和含義?

  生:4是分數的分母,表示把一個桃平均分成了4份,1是分子,表示每只猴吃了其中的1份。

  導入新課:同學們說得真好,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就是這個物體的1/4。這節(jié)課我們將繼續(xù)認識分數。(板書課題)

  二、操作比較,探究新知。

  1、認識4個桃的1/4。

  談話:小猴只吃這一小塊桃夠嗎?猴媽媽又從口袋里拿出了4個桃子,你們猜:猴媽媽肯定會把4個桃子怎么分?…每只小猴分到這些桃子的幾分之幾呢?把自己的想法和同桌小朋友說說,好嗎?

  在黑板上貼出桃子圖片:

  學生分組討論,指名匯報:因為把這些桃子平均分成了4份,每份就是這些桃子的1/4。

  根據學生匯報,圈一圈,演示分桃過程。

  師:這里的分母“4”表示什么?

  生:表示把桃子平均分成了4份。

  師:這里的“4”表示的是平均分成了4份,而不是總共有4個桃子。

  在黑板上貼出一個桃的分配圖片:

  師:這兩次分桃有什么相同點?有什么不同點?

  生:都是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所分桃子的1/4。

  生:第一次是把一個桃子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一小塊;第二次,是把四個桃子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一個桃。

  師:我們不僅可以把一個桃平均分成四份,用1/4表示其中的一份,我們還可以把四個桃,也就是一些桃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四份,同樣用1/4表示其中的一份。

  2、認識一些物體的1/2。

  談話:趁小猴們吃得正開心,猴媽媽提了個問題要考考小猴們,大家一起看大屏幕。

  【課件出示:如果把4個桃子,平均分給兩只小猴吃,那每只小猴可以分到這些桃子的幾分之幾?】

  給學生一分鐘思考。

  師:誰能說說自己的想法?

  生1:每只小猴可以分到這些桃子的1/2。

  生2:每只小猴可以分到這些桃子的2/4。

  師:每只小猴分到的,到底是這些桃子的1/2還是2/4呢?你們能說說自己的想法嗎?

  生1:我是想把這些桃子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這些桃的1/2。

  生2:我是想把這些桃子平均分成4份,其中兩個桃是這些桃的2/4。

  師:他們誰說得有道理呢?咱們用粉筆代替桃子來演一演,好嗎?

  請這兩位同學上講臺,教師拿出四支粉筆,平均分給這兩位同學:平均分成兩份,每人分得其中的一份。(轉自數學 吧 )

  師:粉筆被平均分成了幾份?

  生齊答:2份。

  師:這2枝粉筆是其中幾份呢?

  生齊答:1份。

  師:每個同學分得這些粉筆的幾分之幾?

  生齊答:1/2。

  師:如果把6個桃子,平均分給兩只小猴吃,那每只小猴可以分到這些桃子的幾分之幾?

  生:1/2。

  師:如果把8個桃子,平均分給兩只小猴吃,那每只小猴可以分到這些桃子的幾分之幾?

  生:1/2。

  【課件出示上面3次分桃的情況!

  師:為什么3次分桃每只小猴都分到這些桃的1/2?

  生:都是把這些桃平均分成2份。

  生:因為都是平均分給兩只小猴。

  師:猴子的只數就是什么?作分數的……?

  生:平均分成的份數,作分數的分母。

  3、認識一些物體的1/4。

  談話:老師這里現在有8個桃子,要平均分給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總數的幾分之幾呢?

  請同學們用桃子圖片分一分,并把自己的想法和同桌說一說。

  在黑板上貼出桃子圖片,指名演示分的過程:

  師:誰來說說是怎樣分的?

  生:我把8個桃子平均分成了4份 ,每份是這些桃子的1/4。

  師:請同學們觀察黑板上張貼的三次分桃的過程,每只小猴第一次分到一小塊桃、第二次分到1個桃、第三次分到2個桃。為什么都用1/4表示呢?

  生:因為都是把所有的桃平均分成了4份。

  師:分母“4”表示什么意義?分子“1”又表示什么意義呢?

  生:表示這些桃被平均分成了4份,每只猴吃了其中的1份。

  師小結:把一些物體平均分成了幾份,每份就是這些物體的幾分之一。

  4、強化練習:

  師:猴媽媽的袋子里還剩下一些桃,如果把這些桃平均分給五只猴,每只猴分到這些桃的幾分之幾?

  生:1/5。

  師:如果平均分給六只猴呢?

  生:1/6。

  ……

  三、應用鞏固,拓展延伸。

  游戲:分一分。

  請學生拿出事先準備的12根小棒。

  師:你能拿出這些小棒的1/2嗎?是幾根小棒?

  生:6根。

  師:你能拿出這些小棒的幾分之一?

  學生小組合作分一分,指名匯報。

  生:這些小棒的1/3是4根。

  生:這些小棒的1/4是3根。

  生:這些小棒的1/6是2根。

  生:這些小棒的1/12是1根。

  師:你能拿出24根小棒的幾分之一呢?

  ……

  四、全課總結。

  師: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

  ……

  師:你能用今天學到的分數知識,在生活中找一找,用“誰是誰的幾分之一”說一句話嗎?

  ……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學習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幾分之一表示其中的一份。其難點是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每份里都有一個或幾個物體,受物體個數的干擾,學生往往容易把物體的個數與平均分成的份數混淆。本節(jié)課教學的'重點是促進學生進一步認識分數的本質,完成分數意義的構建。如何讓教學貼近學生生活?學生已有知識經驗有哪些?怎樣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這是我課前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一、 用情境啟發(fā)學生的思考。

  有效的教學情境,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那么怎樣才是一個好的數學情境呢?好的數學情境應該既能喚醒學生的原有知識經驗,同時能有效地啟發(fā)學生的思考。經過再三思考,本節(jié)課上我直接使用了教材提(轉自數學 吧 )供的小猴吃桃的場景,小猴吃桃是學生熟悉,且感興趣的素材,分桃的過程有效地喚醒了學生的記憶,輕松愉快地完成了分數意義、平均分等概念的復習。在為本節(jié)課的教學作好鋪墊的同時,自然流暢地導入新課。

  二、用問題指引思維的方向。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而好的問題能指引思維的方向,能給思維以動力!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通過層層設問,有目的的啟發(fā)誘導學生思考,點燃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獨立思考、集體交流討論的基礎上,循序漸進地揭開分數的奧秘。課堂上給予了學生充分的操作、探究的空間,重視學生的思考過程,讓學生在問題的指引下,通過自己的探索找到答案。最后一個開放性問題:你能拿出24根小棒的幾分之一呢?把學生的思維推向了高潮。

  三、通過對比感悟分數的本質。

  分數的意義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非常抽象,怎樣讓學生在一次次分的過程中感悟分數的本質含義?我想到了對比,對比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數學學習方法。本節(jié)課通過一個桃子的1/4和四個桃子的1/4的對比,初步滲透把一個整體平均分的概念;通過4個、6個、8個桃子的1/2的對比,引導學生透徹把握一個整體的1/2的本質含義;最后通過一個桃的1/4、四個桃的1/4、八個桃的1/4的對比,幫助學生厘清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學生終于在多次對比中感悟到一個整體的幾分之一的本質含義。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課堂教學的生命線,樸實而又扎實的課堂才能反應出數學真正的美。在整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努力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師生一起構建一堂樸實、扎實而又靈動的數學課。

分數的認識教學反思14

  “分數的初步認識”一課是小學階段一堂必不可少的概念課,他為我們以后學習小數認識,性質及分數意義等內容奠定基礎,下面我想就這節(jié)課設計時的一些想法以及教學后的反饋情況,談談自己的體會與思考。

  一、巧設懸念導入,有效組織教學

  在教材的編排中是第一次編排有關分數的內容,第一次正規(guī)的學習分數,但在現實生活中,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或多或少感知過分數。在這節(jié)課的導入部分,從學生熟悉的平均分講起,抓住新舊知識的最佳切入點,進入新知識的學習更有效地組織學生去探究新知。

  二、重視學習過程,提高學生參與度

  法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知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闭n堂上,教師講得再好,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的再恰當,如果沒有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那也只是一廂情愿,不能實現讓不同學生得到不同發(fā)展。我在學生認識時,先讓學生動手折一折,涂上色,讓全體學生參與體會,分數是在平均分基礎上形成的,然后出示圖形請同學判斷能否用表21示,說一說理由。通過折一折,涂一涂,寫一寫,說一說等一系列活動,讓學生個個動手操作,積極動腦探索,從而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學生參與的主動性被調動起來了,學習興趣一下子高漲起來。

  三、設計層次性練習,進一步拓展學生的思維。

  通過判斷題,讀寫分數等基本練習,進一步鞏固分數的.相關知識,利用思考題中的色塊圖,培養(yǎng)學生的轉化思想,讓學生學會學習的方法,我想通過一系列練習的設計和安排,既鞏固所學的新知,又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發(fā)展。

  總之,本節(jié)課教學過程中,學生思維活躍,發(fā)言積極,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分數的認識教學反思15

  《認識分數》教學反思何珊認識分數這節(jié)課是學生第一次正式接觸分數,是學生學習分數知識的開始,對后面的學習非常重要。教學中我從創(chuàng)設小明和小紅星期天“野餐郊游分食物”的情境入手,再提問:“怎樣分比較公平,兩人都滿意?”,喚起學生對“平均分”的直覺,接著出示兩個人平均分一個蛋糕,每人分得多少,讓學生從“一半”這個生活經驗開始,理解分數的意義。這樣的教學設計,真正地喚醒了學生已有的認知,溝通了生活與數學的聯系。課前我給學生準備了三張長方形紙片和三個同樣大的圓紙片。學生是在認識整數的基礎上進行的`,是數的概念的一次擴展。對學生來說,理解分數的意義有一定的困難。而加強直觀教學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理解概念。

  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通過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實踐,讓學生加深對分數概念含義的理解,降低了對分數概念理解上的難度。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折紙,讓學生動手折一折、涂一涂,想一想涂色部分可以用哪個分數來表示,來幫助學生鞏固分數的意義。尤其在教學分數的大小比較時,請學生將圓紙片當成西瓜,將紙片折一折、分一分,學生就能很快地直觀地比較出分數的大小。數學教學是學生思維被激活的一個活動,讓學生自己獨立去思考、去說、去反復實踐、去發(fā)現。在教學中學生也不止一次的閃現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火花,例如,在把一張長方形紙平均分成8份,學生折出了五種方法,這進一步實現了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設計意圖。

  反思:整個教學活動的過程,這節(jié)課還有不足之處:時間把握不夠,有一些細節(jié)處理得不夠妥當。如用不同的方法折出四分之一,有的學生沒涂色,認為折出四份就表示四分之一了。作為一個教師,我還要不斷研究教材,研究學生,更要研究學習過程。

【分數的認識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認識分數教學反思10-06

《分數的認識》教學反思10-07

《認識分數》教學反思09-30

《認識分數》教學反思04-16

《認識分數》優(yōu)秀教學反思10-06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09-30

《分數的再認識》教學反思09-30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02-07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02-18

分數初步認識的教學反思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