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我和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我和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1
蕭紅——一個不幸又幸運的女孩,生命短暫且沒有享受過父母之愛的苦命女孩卻得到了年邁祖父的萬般疼愛,這是《我和祖父的園子》一文中透射出來的令人感動的一種情懷。要讓學生深切地感受到濃濃的祖孫情,適當地補充一些關于作者的背景資料是很有必要的。課前,我就讓學生搜集關于蕭紅的資料,由于搜集途徑有限,學生的搜集成果非常貧乏。課堂上,我及時進行了資料的補充和簡單闡述,學生對蕭紅有了一定的了解,并為學習本文奠定了情感基礎。
本文節(jié)選自蕭紅的回憶性長篇小說《呼蘭河傳》,通過對“我”童年時代跟隨祖父在園子里勞動情景的描寫,表達了對童年美好生活的眷戀和對親人的懷念。
文章段落頗多,看似凌亂,實則脈絡清晰,尤其是對園子的描寫很有層次感。學生剛開始接觸課文還沒有領會課文的深刻含義,所以在分段的時候出現了問題。有同學說:“文章的第二小節(jié)和第十三小節(jié)都是描寫園子的,為什么要把它們分開呢?”其實,我非常感謝那位同學,他看上去只是提了一個簡單的問題,實際上,他為我們學習課文,領悟文章內涵打開了一個缺口。如果把這個問題解決了,孩子們就能完全懂得文章這樣安排的用意和所要表達的情感。
教學時,我首先讓學生學習第二自然段,通過找一找描寫色彩的詞語,體會這是一個怎樣的園子(美麗的.園子),再找出描寫小動物的句子,讀一讀,體會這又是一個怎樣的園子(充滿生機、充滿活力的園子)。這樣一來,學生對園子就有了最初的印象。接下來,重點學習第二大段(3—12小節(jié)),跟著“我”和祖父去看一看祖孫倆干農活、玩耍的情景。在品讀語言文字的過程中,學生比較容易地體會出了人物的特點——慈祥的祖父、疼愛下一代的祖父;可愛、淘氣、充滿好奇心、幼稚的小女孩。透過文字,一個充滿生機與自由的園子也展現在了學生的面前,在這個園子里,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無拘無束,無憂無慮,快樂無比。在這個園子里,沒有責備,沒有煩惱,有的只是一個年邁祖父對小孫女的疼愛和憐惜。由此,再引入第13小節(jié)的學習,學生對這個園子又有了新的認識,不僅通過大自然美好的事物,更是前面“我”和祖父在園子里的一切活動,讓這個園子不僅充滿生機與活力,更充滿了自由,這時候的園子在孩子們的心中活了。
一開始的問題得到了解決,是不是應該感謝那個提問的孩子呢?
為了讓“自由”得到更充分地展現,我布置了這樣一個作業(yè):想一想,說一說:小姑娘睡醒后,又會鬧出什么好玩的事?從課堂內的自由到課堂外的自由,從感性的文字的自由到抽象的思維的自由,這就是一堂課留給我的最深的感受。
《我和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2
以下是薛發(fā)根在“教海探航”頒獎會議上對《我和祖父的園子》的教學反思,最近,我在博客上連續(xù)對他的課堂教學進行研究和思考,旨在發(fā)掘名教師在備課、洗課、上課上的研究資源,進而啟發(fā)自己與同仁。
教海探航的活動近幾年我都參加,再累再忙都會如期的參加。昨天一直在想怎樣才能上得更好。在學校里一直沒上過。在泰州時有三個板塊。這是一個怎樣的園子,讀課文,概括,體會是怎樣寫具體寫形象。第二是作者在園子里的生活是怎樣的。第三點是作者是怎樣寫好的。只上了兩個板塊。我回家后反思,這樣上效率不高。我的目標沒有達成。我一定要讓學生知道作者的表達方式,一定要讓學生寫作,這是我一直主張的過程。寫一定要充分,15-20分鐘,要有醞釀的過程。我怎么樣才能省下時間讓學生寫呢?在張家港上時,先讓學生談我對祖父的園子有哪些了解。我與祖父生活的園子的生活是怎樣的,做了些什么。學生找了摘花……我與祖父在做同樣的事時有什么不同,學生找出哪里等詞,找出這些虛詞,因為虛詞是表達情感的。再用一個詞概括童年生活。第二板塊,作者既然寫童年生活,為什么還要寫其它呢,這些與童年生活有什么聯(lián)系。寫園子里所有的……
這里寫自由,前面也是寫自由,這里的寫法有什么不同,前面是描述,這里用了排比的句式,愿意怎樣就怎樣,學習蕭紅這種特殊的寫法,用了10分鐘時間。一下子就切入主題,比較冷。我就琢磨,這樣上有什么問題,讓全體學生一下子就進入語文的狀態(tài),有什么方法。這兩節(jié)課我到底讓學生干什么,我教什么我知道了,讓學生要動,讓所有的學生要參與。讓所有的學生都要動起來,我反復地看這篇課文,生字要學,生字與內容一梳理,發(fā)現有了三種,一組是詞語,是寫豐富多彩的園子,第二組是寫很多莊稼,韭菜等詞是生字,在孩子與祖父的園子是不一樣的,孩子眼中的園子是不一樣的,成人關注的是做什么,孩子關注的是有什么。
第三組孩子在里面干什么,我整理出來了。三組詞用出來了,這里有一個草帽這個詞,怎么讓他寫。既要讓他寫,還要讓學生歸類,讓學生有這樣一種意識,詞語只有歸類,學生才會意識、進行記憶與運用,所以用了第一個環(huán)節(jié),默寫。因為學生不一定會默寫,所以允許讓學生看課文。學生在什么樣的情況下記憶深刻,只有他在寫不出來的時候,才會特別注意。我們要研究怎樣讓學生進行高效的記憶,語文老師從來不強調高效的記憶。第二個板塊這些昆蟲與莊稼在作者的.眼里有什么特別之處。我們在確定了教學內容后,關鍵是讓學生如何去學,我們要關注讓學生如何活動。首先讓學生讀得充分。要讓學生讀得有感情。指導不能刻意,要自然。上課要與課文的基調結合,要讓學生讀出什么,讀到什么程度。要讀出這是一個怎樣的園子,讀懂。讀出怎么寫的,這才是本質的。語文關鍵是要讓學生懂得言語的表達方式,這才是語言學習的本質,不然學習不能課文的精髓。這才是真正能促進學生學習語言的根基。第一個學生讀得沒感情,所以讓學生推薦一個,讀得不好的時候,千萬不要批評。第二個學生讀時讀得很好,所以我讓學生說她為什么讀得這么好,這個學生說得很好,有感情,有想象。真正有感情的朗讀離不開想象,否則是機械的,無效的。第三個學生的讀搖頭晃腦,這個學生很有表情。以前教材中有表情朗讀,當學生的表情發(fā)生變化時進入了真情。所以讓學生進行有表情的朗讀。
開始學生沒表情,后來有表情讀了,這種是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不同,巧妙地引導學生朗讀,如果學生水平很低,這時候就要老師讀。朗讀完后,學生用一個詞語來概括這是一個怎樣的園子,每個學生的感情不一樣,應該保持學生獨特的感受。然后體會作者的寫法,每篇文章的寫法,總有那么一處兩處是獨特的,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如果學生從每篇文章中學一點,學生表演的方法就逐漸豐富了。第三個板塊讓學生將課文寫莊稼自由快樂的寫法進行牽移。從課堂上來看,學生都能基本運用了。學生能用愿意怎樣就怎樣,當然有學生有創(chuàng)造性,尤其是那個學生寫到天空藍悠悠的。這個學生的語感。要讓不同學生都有發(fā)現的究竟。運用得多了,就變成自己的了。表達與閱讀理解是融為一體的,閱讀課有表達。
最后一句話是看看學生的敏感度,學生的語言這種細微的差別你不提示,你不放大,學生就會忽略。學生就會麻木。如果你經常點,學生的語感就會發(fā)展起來,F在我們發(fā)現對語感是很木訥。教學內容要集中,要精妙,要取舍,教學過程要讓所有學生動起來,讓所有的學生進行語言實踐活動,逼迫學生,人在逼迫的情況下潛能就會發(fā)揮。只說不練的課堂是不行的,哪怕寫一個詞,寫一個字,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就養(yǎng)成了用筆去思維,這樣學生的思維就更嚴密,更全面。如果學生即興地說,學生的思維常停留在一個層次,所以語文課要養(yǎng)成用筆思維的習慣。
《我和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3
《我和祖父的園子》一文節(jié)選自作家蕭紅的回憶性長篇小說《呼蘭河傳》。通過對“我”童年時代跟隨祖父在園子里勞動情景的描寫,表達了對童年美好生活的眷念和對親人的懷念。文章語言平實,質樸,自然,富有獨特的藝術個性,既為我們展現了一幅農家園子的風景圖,又勾勒了一個天真,活潑頑皮的農家小姑娘形象。正如著名作家矛盾所說,蕭紅的作品是“一幅多彩的風圖畫”。
課前我已經要求孩子去讀《呼蘭河傳》這本書。在教學過程中,我以《呼蘭河傳》這本書導入,了解作者,讓孩子用一句話介紹自己了解到的蕭紅。意在讓孩子學會提取對自己有用的信息。然后我出示我搜集的資料,要求學生默讀,并提出新課標中的默讀要求,每分鐘300字,這里有197個字,用時四十秒。這一要求一提,學生立即集中精神進入默讀狀態(tài)。由此,我意識到,在布置孩子任務的時候,要有明確的要求。
字詞教學中,注重字詞的積累,比如“種”“溜‘”桿“,讓孩子自己意識到利用意思來辨別讀音,用不同的讀音去組詞!痹浴暗慕虒W時,我采用了形近字辨析的方式,讓孩子自主換偏旁,組詞。課文中長句子的檢查,請一學生讀,其他學生評價,學生一般會答讀得很好,很有感情。這時我追問,聽出了什么感情?這一追問,讓孩子明白在作評價時要有明確的指向。另外給他們小提示,在評價朗讀時,可以從字音,斷句,是否通順流利,情感等方面去評價。
走進課文,享受樂趣時,我以一個問題”你認為哪兒最有趣?讀出這份樂趣來,做上批注。在巡視的'過程中,我意識到了我的問題指向不明確。我的意圖是讓孩子找出“我”和祖父在園子里的趣事,但我發(fā)現有好幾個孩子找到了課文的第十三自然段,通過生機勃勃的園子來體會趣味。這個是我忽略的點。一個孩子站起來將這一段讀的有滋有味,而我卻忽視了及時表揚這個環(huán)節(jié)。這是課堂的生成,我沒有抓住這個好機會,指導孩子朗讀。這段文字雖淺顯,但意境很美,寓意很長,這里應引導學生反復朗讀或細細品味,以感受作者獨特的語言魅力,體會她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拓展環(huán)節(jié),我要求學生模仿文中的段落寫一寫自己的童年趣事,跟同學們一起分享快樂。由于時間關系,我沒有給充足的時間,便徑自拿起孩子寫的文字讀了起來,讀完之后,匆忙結束了這節(jié)課。課間孩子跑來說,’老師,剛剛許孟宇的故事還沒有寫完。他寫的是,小時候他發(fā)現鏡子里有一個人,然后他就對著鏡子做鬼臉,覺得很有趣。之后,他又一腳踢上去,鏡子碎了,他對媽媽大喊道,媽媽,那個人碎了~“說完,哈哈大笑起來,我也不禁笑起來。是的呢,照鏡子這件趣事的有趣在后面這部分。而我,卻沒有耐心等一等,讓孩子寫完自己的故事,因為時間關系這個由頭,打斷了這個趣事。對的呢,平時的教學中,我多半處于一種完成教學任務的狀態(tài),而忘記了去聆聽孩子的心聲,等一等,讓他們自己去尋找答案!钡纫坏取斑@三個字,是我接下來的教學過程中,需要極力做好的一件事。
另外,我的教案上寫著四個字”不說廢話“。作為一個職初教師,在課堂上比較啰嗦,會不停地重復孩子的回答,這是大忌。此外課堂駕馭能力,有待提升,在孩子自主回答的時候,超過預設,我的課堂語言就貧乏了。另外評價語言的積累也是當務之急。
《我和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4
早在大學時期,我對作家蕭紅就有一種說不出的喜愛。人教版第十冊《我和祖父的園子》一課正選自蕭紅的成名作《呼蘭和傳》,為了上好課,我全身心投入到文本中,去感悟語言,思考文字中包含的作者的感情線索,琢磨應該用怎樣的方法引導學生跟我一起感悟語言的魅力。
拿著教材,腦子里思路比較亂。正所謂是名家名篇。在網上收集資料時,發(fā)現著名特級教師薛法根剛上過這一課,上得非常精彩。可是當我讀完課文后,被蕭紅的文字深深感動,所以就硬著頭皮上這一課了。我深知應該向大師學習,但是上課的教師、學生不同,教師對文本的解讀也不同,不能夠隨意“克隆”大師的教學設計,必須自己深入鉆研教材,設計符合自己特點,符合學情的教學方案。
在教材研讀中,感受到了作者童年生活的美好。接著讀,逐字逐句細細地讀,讀著讀著,漸漸地主題清晰起來:作者寫了童年生活的美好,這份美好就在于:在祖父的園子里,生活是自由自在的。文章的思路也漸漸清晰起來,作者首先描寫了祖父的園子是個五彩繽紛的昆蟲的世界;接著寫自己在祖父身邊做的很多有趣的事:種白菜,除草,灑水,到處瘋玩;結尾處借景抒情,升華自己的感受:祖父的`園子是個自由的園子。于是,教學的重點和大體思路也隨之順利出來了:以“自由”為突破口,以文本為抓手,通過“在祖父的園子里在祖父的園子里,一切都是自由的,()愿意()就(),愿意()就(),愿意()就()……”這個句式進行多層面的練習,達到理解、品味、積累、運用語言的目的,使課堂洋溢出濃濃的
但是,光有粗線條的思路是不行的,怎樣引導學生閱讀感悟文本的語言,提升學生理解的層次,也是設計教學預案時的重點。那就接著再讀課文,讀著讀著,好多地方會突然之間頓悟,靈感頓生。教自己的頓悟過程,恰恰就是引導學生學習的方法。像園子的自由一部分內容,在多遍的朗讀中,找到了中心句,體會園子中萬物的自由。
復多遍的閱讀、朗讀文字的過程中,我還不斷調整教學預案,課堂上的設計一定要貼近學生,如果我們僅僅考慮自己的角度,考慮自己一廂情愿想要達到的理解高度,不管學生的實際水平的話,很可能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學生會不賣你的賬,課會上得很累的。因此設計中還要多問幾次:這里學生能跟得上嗎?我希望學生的回答達到怎樣的程度?如果不行,我該怎么引導?
課堂上基本完成了教學預設,教學內容的實施比較流暢。我把教學重點放在引導學生理解文本,內化文本上,學生在與語言文字的親密接觸中,能基本感受文字描繪的意境,體會作者的內心情感。通過引導學生對詩意的語言的品味朗讀,通過對文字留白處的想象描繪,引導學生積累和運用語言。
在我的課堂教學中,有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的意識,但是因為教學經驗不夠,所以還有過多的顧慮,還欠缺嫻熟的引導技巧。學生個別朗讀比較有感情,齊讀部分效果還不夠理想;課上設計的幾次說話訓練,學生有內容說,但面不夠廣,說得還不夠生動。當學生朗讀不夠到位,沒有感情時,當學生說話語言貧乏,語調平淡時,我因為趕進度而沒有充分引導,給學生練習和表現的機會。因此,學生的情緒沒有被充分調動起來,課堂有沉悶的感覺。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盡量擯棄這些功利的想法,實實在在為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而教學,把學生的發(fā)展作為課堂上作重要的因素來考慮。
文字是美麗的,充滿魅力的,課堂上,讓我們語文老師帶著學生在美麗的文字間徜徉,享受學習語文的幸福,領略語文的詩情畫意。
《我和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5
題目中最核心的詞語是“園子”。是園子給了蕭紅自由歡樂、幸福的童年,是園子承載了祖父和蕭紅純真、親密而濃厚的親情之美。作者蕭紅在二十九歲回憶故鄉(xiāng)的園子時,仍備感親切與溫暖,那園子是她一生難以忘懷的最溫馨的家。教學中我緊扣“園子”展開教學,一下子把學生帶進了蕭紅童年時代的'那個動人的生活環(huán)境。學習第二自然段,重在體會園子的特點:樣樣都有,同時感覺作者對童年生活環(huán)境的懷念和喜愛之情。學習植物自由生長一段,重在感覺園子里的一切都是自由的,感覺園子的活潑和靈動。
通過學習,學生進入情境,趣味盎然。學習祖孫倆在園中發(fā)生的趣事后,在學生情緒達到高潮,仿佛身臨其境一般;再次讀這一段,感覺另一番情致,是境由心生。最后通過朗讀語段,和補充材料,引導體會蕭紅夢中的園子,深深體會蕭紅對祖父的懷念之情。
《我和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6
這堂課,我得到了本校多位教師的熱情指導,評議,尤其感謝工大附中的盛大文老師,對我的這堂課提出了中肯的意見,下面是對我這堂課做一簡單小結。
教材分析:
《我和祖父的園子》是國標本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節(jié)選自蕭紅的回憶性長篇小說《呼蘭河傳》。課文描寫了“我”童年時代跟隨祖父在園子里勞動的情景,表現了祖父的園子是“我”童年快樂、自由的家園,表達了對童年生活的眷戀和對親人的回憶。孩子氣十足的腔調,春天的泥土般新鮮的語言,詩意浪漫的景物描述,是本文表達方式上的突出特點。文章文字雖然淺顯,但意境很美,寓意不凡。
學生分析:
這篇文章重點寫了“我”跟著祖父在園子里勞動和玩耍的情景,洋溢著童真童趣,符合學生的心理,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學生通過自主閱讀,可以感受到“我”童年生活的有趣、快樂。但文章字里行間祖父的愛,景物描寫清新雋永的意境,作者對自由生活的向往,歡樂的文字背后淡淡的哀愁,是學生較難理解與感悟的。因此,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反復朗讀,細細品味,想像體驗,平等對話,從而觸摸文字的溫度,體會文字的意蘊,感悟文字的'新鮮、自然之美
教學設想:
1、反復朗讀,品味感受
這篇文章,文字優(yōu)美,是一篇值得反復讀的美文,因此在教學中我用了大量的時間,變換多種形式如:自讀、默讀、引讀、合作讀等來讓學生反復讀文,理解文本,豐富感受。通過讀文,學生對我童年生活的自由快樂,祖父對我的疼寵呵護,有了較為深入的了解。
2、尋找文眼,形散神聚
首先,在教學中要立足文本的特點,要遵循學生的閱讀規(guī)律,從學生閱讀的前理解出發(fā),尋找“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線索,以此來推進教學流程。文中“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樣,就怎么樣,都是自由的”可謂文眼,扣住此句,引領學生,走進文本,研讀文本,體會園中景物的自由,“我”的自由自在,是祖父的愛給予“我”自由,以及心中有自由,看什么都是自由的,由淺入深,使學生對“自由”的理解逐步深刻與豐滿,使教學如同一篇散文,形散神聚。其次,在教學中始終抓住文題,通過( )的我,( )的祖父,( )的園子三個問題來引導學生體會這個園子不僅是“我”的樂園,更是一個充滿愛的園子,是我心目中美好的家園。
3、激發(fā)想象,體會溫暖
在本文的教學中,我采用了讓學生想象情境的方法,來讓學生體會祖父對我的愛,以激發(fā)朗讀的興趣,在學習課文5至10自然段時,讓學生想象祖父在我犯錯時,總會笑,他會說什么呢?這一教學設計在實際教學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生的眼前仿佛一次又一次地浮現了祖父的笑,笑中的溫暖洋溢在課堂中。
4、本文教學中,文章中所帶的淡淡哀愁是學生很難理解與體會的,因此在收尾處我采用了配樂詩朗誦的形式,這時,教師不需多言,只需讓生靜靜感受。簡單滲透了淡淡的哀傷情緒,從課后教師的反饋中,這也成為我本文教學的亮點之一。
不足:
(1)、課堂容量較大,想面面俱到,但反而顧此失彼,得不償失。
(2)、本文是一篇美文,在教學中讓生多讀,讀中悟情,教師如何抓住有利時機讓生入情入境,這是需要在以后的教學中繼續(xù)研討的。
《我和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7
德國現代哲學家海德格爾說:“家園是人類詩意的棲居地”!白娓傅膱@子”就是作家蕭紅精神的棲息地!段液妥娓傅膱@子》講述的是作者童年的故事, 那份在祖父的園子里隨心所欲,想做什么便做什么的自由令人向往。文中字字、句句童心四溢,貼近小孩子的生活,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教學中,我試圖在通過 課文的學習,為學生打開一扇窗戶,以此走近中國現代著名女作家蕭紅,感覺她和祖父的一段親情。了解先輩的一段生活歷史,初步感覺蕭紅語言文字的魅力,體 會著名作家茅盾對《呼蘭河傳》的贊譽──“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凄婉的歌謠”。
在對教材的多次研讀后,我們發(fā)現整篇課文的 第13自然段概括了主題。課文的核心情感是自由、快樂。教學時,我緊扣情感線索,展開教學,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讀書,在朗朗的書聲中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 由和快樂。整節(jié)課以自由、快樂為線索,“四讀”13自然段,在一遍又一遍的誦讀中學生的認知得以升華:一讀13自然段,初步感受園子里的一切是自由、快樂 的;二讀13自然段,學生感知園子里的一切的快樂是因為我是快樂的,引導孩子們在字里行間中徜徉,感受“我”的快樂;三讀13自然段,學生懂得了“我”的 快樂是因為有祖父的.疼愛,重點品讀對話,感悟濃濃的祖孫情;四讀13自然段,體悟寫作技巧,掌握借景抒情、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了解作者生平,升華對作者 的情感認識,感悟作者追尋精神家園的那份執(zhí)著。
教學這堂課,我感覺思路是清晰的,教材的把握是準確的,做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課堂 上師生的思維激情碰撞,學生靈動、智慧的語言,聲情并茂的朗讀充分展示了我們東臺實小孩子厚實的語文素養(yǎng)。課堂節(jié)奏的把握也比較到位,開課的歡快,課尾的 傷感,感染著孩子。如果把這樣一篇課文僅僅解讀為自由、快樂,那肯定是片面的,如何在教學中讓學生感受出作者對自由、快樂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資料的呈現顯 得尤為重要。經過再三推敲,最終選擇了課中的簡短介紹,卻字字給學生以引導和啟示,因此學生的感悟是深刻的,也是水到渠成的。這堂課留給我很多的思考:一 切設計應由學情出發(fā),并為學生的學服務。教師要做作者的知音,真正走進作者的心,才能正確把握文本。面對豐富的課程資源,教者如何取舍、選擇,從而讓課程 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做到最優(yōu)。教學中,一節(jié)課要讓學生學到什么,怎么去指導孩子們樂學樂思,并學有所獲。
《我和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8
教學中抓住詞語讓學生去感受,文中許多ABB的詞語如“胖乎乎、圓滾滾、藍悠悠”都很優(yōu)美,體現了作者別樣的情感,學生在讀的過程中都體會到了,有學生說這樣的蜜蜂抱在手里一定很有趣;有學生說用這樣的表達顯得特別親切,小蜜蜂就像作者的`小伙伴,胖乎乎的。吃黃瓜,追蜻蜓,捉螞蚱,澆菜……對于學生來講,這些既是新鮮的,又是有趣的,他們一定只從書本中看到過,可能只聽長輩講過,現在作者的童年帶他們走進一個全新的世界,特別新奇,讓他們想象作者可能還在園子里做什么,學生一個個都舉起了手,爭著說他們喜歡做的事情:爬樹、挖坑、種豆,從樹上搖果子,摘花,撒花……正因為學生對文字產生了共鳴,他們盡情地展開了思維的翅膀,盡情地說著自己喜歡的事情。再讓他們讀課文的時候已經能帶上自己的感。
整節(jié)課的教學,我著力引領學生感悟文本,緊扣文中關鍵字、詞、句,不斷地品味,使學生實實在在地對文本進行解讀。課文學習快結束時,我進行了延伸練筆:“假如時光能夠倒流,‘我’又在祖父的園子里玩著,鬧著,玩累了就在園子里的那棵大榆樹下睡著了,一覺醒來……”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結合蕭紅在祖父園子里的自由和快樂,按照作者的表達方式來續(xù)寫。孩子們熱情參與,融入了自己的童年體驗和感受。
《我和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9
《我和祖父的園子》這篇課文節(jié)選自中國三四十年代著名女作家蕭紅的回憶性敘事小說《呼蘭河傳》。而蕭紅被魯迅先生稱為“三十年代最有前途的女作家!”所以這篇課文可謂是名家名篇。課文作者通過平淡、質樸的語言,回憶了童年時期在祖父種菜的園子里的那段自由快樂的時光。
我校教研組以“崇簡、務本、求實”為教學理念,以文本為教學抓手,引導學生在作者質樸、歡愉、反復的語言特色中細細咀嚼,從而體驗作者童年生活的快樂和自由,感悟祖父給作者那深深的愛和溫暖。
一、用心去研讀文本、解讀出自己獨特的感受。
剛接到上課課題時,自己思緒比較亂,于是就到網上收集相關資料,發(fā)現好多名師都上過這一課,覺得每位名師都上得非常精彩?勺约喝绻瓦@樣依葫蘆畫瓢,隨意“克隆”大師的教學設計,肯定不利于我的教學。陳校長一再要求我自己去用心讀課文,先讀出自己的感受,而且要每一篇都要讀出自己新的感受。于是,我靜下心來,捧起課本細細地讀,反復地品、用心地悟,再從網上查找蕭紅和《呼蘭河傳》的相關資料,了解到蕭紅的身世,再讀完《呼蘭河傳》這本書,我被蕭紅的文字深深感動。在教材研讀中,感受到了作者童年生活的美好。接著讀,逐字逐句細細地讀,讀著讀著,漸漸地主題清晰起來:因為有了祖父的愛,所以作者童年生活快樂和自由的。文章的思路也漸漸清晰起來,作者首先描寫了祖父的園子
是個五彩繽紛的昆蟲的世界;接著寫自己在祖父身邊做的很多有趣的事:種白菜,除草,灑水,到處瘋玩;結尾處借景抒情,升華自己的感受:祖父的園子是個自由的園子、更是個充滿愛的園子。而從整篇課文來看,這種快樂自由和愛,不僅洋溢于作者各個生活場景片段里,更多的滲透在作者那平淡、質樸的特色語言里,更多的是流淌于作者那一次次反復句式里,有了這樣的頓悟,教學重點也就明確了:引導學生在作者質樸、歡愉、反復的語言特色中細細咀嚼,體驗作者童年生活的快樂和自由,感悟祖父給作者那深深的愛和溫暖。課堂流程也就清晰起來:課堂主要分為兩大板塊:先引導學生通過品味我童年生活的“樂趣”,再感悟祖父對我的“愛”。
二、以問題來引領,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
教學中,全課圍繞兩個問題來組織教學流程。在第一環(huán)節(jié)中,我以課后習題的第二題“你覺得作者在哪一自然段寫得最有趣?”為引領,組織學生通過自己閱讀課文,去發(fā)現課文中有趣的自然段,然后通過交流,指導朗讀品“趣”,從而完成第一大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在第二大環(huán)節(jié)中,我設計了“在園子里,我除了擁有了快樂和自由,還擁有什么?”這個問題,從而激發(fā)學生自主探究的興趣,通過自主閱讀、合作交流討論,學生從而認識到我還更多的擁有祖父的“愛”,在初步感知的基礎上,我引導學生再細心閱讀文中語句,品味祖父愛的細節(jié),再引導學生通過閱讀、看插圖想象說話、品味祖父的“笑”,更深刻地悟到所有的自由和快樂,都是源自祖父的“愛”。
三、教學中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學法的指導。
教學中,不是教學生學,而是教學生怎么學,所以在教學中潛移默化的教給他們讀書的方法,讓他們在其它任何讀書的時候,都有法可依、有法可依。有教學的第一環(huán)節(jié),指導學生品“趣”的過程中,我相機指導學生采用抓關鍵詞句讀書、邊讀邊想象、邊讀邊聯(lián)想、邊讀邊體會作者感情等各種讀書方法,從而引導學生去口味“我”在園子里快樂和自由的生活;而在第二環(huán)節(jié)里,我側重于教給學生學會品讀作者語言、關注作者表達的方式去讀書,第十三自然段中把物當著人來寫的寫法、全文中反復手法的運用,先引導學生初步認識這種寫法的語句形式,然后抓住重點語句,通過反復品讀,體會出這種寫法的作用,就是在一次次地反復中表達出我快樂、自由和祖父對我的`愛。相信如果能長期對學生讀書習慣、讀書方法上加以指導,學生肯定會在讀書的質量上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當然,在收獲的同時,也發(fā)現了自己的不足。在真正的課堂教學中,雖然有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進行聽說讀寫訓練的意識,但是由于顧慮過多,還欠缺嫻熟的引導技巧。課上設計的幾次說話訓練,學生有內容說,說得還不夠生動。當學生朗讀不夠到位,沒有感情時,當學生說話語言貧乏,語調平淡時,我沒有能充分引導,給學生練習和表現的機會。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盡量擯棄這些功利的想法,實實在在為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而教學,把學生的發(fā)展作為課堂上作重要的因素來考慮。
文字是美麗的,充滿魅力的,課堂上,讓我們語文老師帶著學生在美麗的文字間徜徉,享受學習語文的幸福,領略語文的詩情畫意。
《我和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10
《我和祖父的園子》節(jié)選自蕭紅《呼蘭河傳》。文章通過描寫我跟隨祖父在園子里勞動情景的描寫,表達出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眷戀和對親人的懷念。教學這篇散文時,讓學生感受快樂的氣氛不難,但讓學生透過快樂感受眷戀懷念之情就稍顯困難了。
在教學中,我遵循著散文“文散而神聚”的特點,在初讀的基礎上,直接抓住學生的初讀感受——小女孩在園子里是快樂的、園子里的一切都是自由的——展開教學,引導學生充分朗讀,感受文中自由的快樂。
其一:學生抓住課文中快樂的事,體會小女孩的自由。無論栽花、拔草,也無論種菜、鏟地,學生在朗讀那些看似重復,又充滿情趣的句子時,臉上是帶著笑的,心里也一定是快樂的。特別是文章中描寫“狗尾草”“澆菜”的段落更勾起孩子們的回憶,課堂氣氛非;钴S。同時,我也用這樣的感嘆來回應著孩子們的朗讀和交流:“是呀,踢出的是泥土和種子,可飛出的卻是快樂!”“我揚起的不僅是水滴,更是我的無憂無慮”“是呀,玩得累了,玩得睡著了,玩得多盡興呀!”……
其二:學生們抓住自由的景物,體會園子里的一切都是自由的.。尤其是課文第二、和倒數第二自然段。文章中那些抓住色彩來描寫的語言、那些“要怎么就怎么”的無拘束的語言,充滿著感染力,學生在朗讀挑戰(zhàn)中發(fā)出這樣的感嘆:“園子里那些黃瓜、倭瓜、蝴蝶、蜂子都是自由的,生活在園子里的我和祖父更是快樂的了!”“這樣無拘無束的天地,一定充滿情趣,我敢說是我們大家都向往的!”我也附和著他們的感受說:“是呀,快樂是不嫌重復的,自由是不嫌羅嗦的!只有擁有了愛的快樂和自由,才是最快樂的,最自由的,最讓人難以忘懷的!
其三:引導學生抓住快樂的主線,感受親情無限。當孩子們帶著滿心的歡喜,滿懷的自由,陶醉其中時,我拋給學生一個問題:這樣的快樂是怎樣獲得的呢?學生帶著問題再次閱讀課文,終于,他們發(fā)現了其中的奧秘,那就是“笑”,祖父的笑。這時,我們才完全明白了,是祖父的愛讓“我”擁有了快樂和自由。“是這份溫暖的愛,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只要憶及祖父那甜甜的笑時,蕭紅的心中的園子,就立即成了一個愛的園子,一個充滿快樂和自由的園子!敝链,孩子們才從更深的情感中感受著課文的內涵。
《我和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11
經過前一段學校語文公開課的教學,本人深受啟發(fā)。現就語文第一課時的教學,談談一些體會。
一、師生談話可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
在公開課的教學上,往往是借班教學。師生之間的陌生使得師生的關系顯得疏遠,勢必影響下面語文課的深入開展。為此,很多的教學專家和名師都會通過詼諧幽默的師生談話,來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有了很好的環(huán)境,師生關系融洽,學生放得更開,后面的課堂上會顯得生機勃勃,富有活力。但是,師生談話的話題,最好滲透著本課要學的內容,這樣就一舉兩得了。
二、奇妙的課堂導語,是成功的一半。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語文的第一課時,一定要有引人入勝的導語。教師可根據不同的課文,設計不同的導語。有的可以故事導入,有的可以美輪美奐的畫面導入,有的可以生活實踐導入,有的甚至可以一個詞導入……不管怎設計導語,一定要簡潔、生動、有趣。這樣,才能更好地調動學生探究知識的欲望,也更好地將學生帶入課文的情境中去。
三、生字的認識是讀通全文的一把金鑰匙。
第一課時,重在初讀課文,讀通全文。要達到這個目標,識字是前提,也是一把金鑰匙。因此,如何讓學生認識本課的生字、新詞,是第一課時的重點內容。識字的方式很多,可以出示生字詞,個別帶拼音讀,再去拼音讀;可以開火車讀,再齊讀;可以讓小老師領讀;可以比賽讀;可以教師示范讀……在識字的過程中,教師要抓住易讀錯的字,進行糾錯,讓學生時刻提醒自己別讀錯。比如,多音字、前后鼻音字、翹舌音字等。
四、抓住個別重點生字進行畫龍點睛地寫字教學。
寫字教學,是低年級段教學的重點,應緊抓不放。但第一課時,時間畢竟只有40分鐘,如何在課堂上利用有限的時間進行識字的教學,這就要教師巧妙地設計,機動靈活地處理是至關重要的。教師可以抓住課文中的難寫的`1-2個生字,重點的指導書寫?上仁痉叮倜杓t。這樣,不僅每課都滲透寫字的教學,也潛移默化地規(guī)范學生的寫字習慣。久而久之,學生寫字能力會不斷提高,書寫漢字也會越來越認真規(guī)范。
五、讀通全文,了解大意是第一課時的重要目的。
第一課時的教學,主要是讓學生初步整體感知全文,了解課文大意。為此,讀通讀順課文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目標。在學生已識字識詞的基礎上,將生字新詞帶入課文讀一讀,不僅鞏固剛識的生字新詞,而且再次整體感知了全文。也可以通過分自然段讀課文,并隨機通過評價及鼓勵的方式,讓學生真正讀好課文,讀通課文。為更好地讓學生了解課文,在設計識字這個環(huán)節(jié)時,教師可根據課文內容,分類分層識字,從而潛移默化地感知了全文主要內容;也可通過填空的方式,循序漸進地滲透對課文的整體歸納,以便更好地整體感知課文。
六、切入課文細節(jié),挖掘教材,是點睛之所在。
因為在設計第一課時,有的教師將寫字的教學大部分放在了學完課文后再進行,這樣,就留下了一部分或大量時間,以進一步切入課文細節(jié)的教學。對于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有的教師選擇了某個方面來教學,以突出教學的難點,做好第二課時教學的鋪墊;有的教師選擇了課文開始的部分來教學,以作為下節(jié)課教學的引子;甚至有的抓住課文重點,通過層層深入,以讀感悟,從而突破重點,體悟情感……
總之,教無定法。第一課時的教學,要從多方面的考慮來設計。諸如,各個學段的語文教學、文本的題材內容、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及需求、教師的自身素質等都是設計第一課時的重要因素。教師一定要全面考慮,根據實際,恰如其分地選擇某種方式,設計出可行而精彩的第一課時。
《我和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12
隨著作者富有詩意的語音,教學時主要讓學生自主地、入情入境地讀課文,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樂,發(fā)揮想象,體會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留戀,領悟這種感情是怎樣表達出來的,并積累語言。整個過程有兩個“亮點”值得回味:讓我們隨著作者美好的回憶,走近她魂縈夢饒的祖父的園子。
1、抓住佳詞佳句感悟作者的寫法。
文中許多ABB式的詞語,如“胖乎乎、圓滾滾、藍悠悠”都很優(yōu)美,體現了作者別樣的情感,學生在讀的過程中都體會到了,有學生說這樣的蜜蜂握在手里一定很有趣;有學生說用這樣的表達顯得特別親切,小蜜蜂就像作者的小伙伴,胖乎乎的。這樣有機的在布置學生寫“廣告語”時,如果引導其力爭在寫話中運用上“愿意”、“瞎鬧”、“亂鬧”等詞語,不僅深化對這些關鍵詞的理解,還能獲得真正的意義延伸。教學本該如此,在敗筆與遺憾中生長教學智慧!
2、在聯(lián)想中感受自由。
課文中的作者字里行間體現出童年生活是無拘無束的.,是豐富多彩的。吃黃瓜,追蜻蜓,捉螞蚱,澆菜……對于學生來講,這些既是新鮮的,又是有趣的,他們一定只從書本中看到過,可能只聽長輩講過,現在作者的童年帶他們走進一個全新的世界,特別新奇,讓他們想象作者可能還在園子里做什么,學生們都舉起了手,熱烈地說著他們喜歡做的事情:爬樹、挖坑、種豆,從樹上搖果子,摘花,撒花……正因為學生對文字產生了共鳴,他們盡情地展開了思維的翅膀,盡情地說著自己喜歡事情。再讓他們讀課文的時候已經能帶上自己的感受。體悟童年生活的情趣。
《我和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13
《我和祖父的園子》選自蕭紅的成名作《呼蘭河傳》,文章用輕松活潑的語言回憶了“我”小時候在祖父的園子里自由幸福的童年生活。
走近作者,才能走進心靈。我首先領導孩子們交流了有關蕭紅的資料,對她有了深刻的'認識。
教學這一課,我最大的感受是文章看似平淡,實則蘊藏著作者深深的情感,那么,教者就要引領學生將這種感情通過對字里行間的咀嚼,慢慢得以品味,同時也要讓學生通過開放自由的感悟方式去走進作者的心靈深處。在體會感悟語言文字精妙的同時,感悟作者運用多種修辭手法,特別作者在文中多處運用了反復的表達方式,增強了語言的感染力。
在教學時,我感到引導學生體會“我”在祖父的園子里快樂、自由的幾件事的體會由于時間偏緊,感悟還少夠深入,所以,在課結束時,“當你輕輕走出祖父的園子時,它給你留下了什么?”這一問題的交流還是缺少一定的深度和厚度。
《我和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14
課文《我和祖父的園子》節(jié)選自現代優(yōu)秀發(fā)作家蕭紅的自傳體小說《呼蘭河傳》。主要寫了“我”幼時和祖父在園子里自由生活的情景,具體而又生動地表現了“我”的好奇、自由和快樂。字字、句句童心四溢,貼近小孩子的生活,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文中的語言非常有特色,平和、樸實、充滿童趣,運用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使語言整齊而優(yōu)美。
一、充分閱讀,感悟文本
本文的語言描寫十分有特點,貼近學生生活,F在的語文教學應該是以學定教。薛法根老師曾說道語文教學的三個轉變:1、把講課文變?yōu)閷W語言。2、把讀課文變?yōu)閷W閱讀。3、把悟課文變?yōu)閷W表達。我在教授本課時,運用多種形式來進行閱讀,讓學生能充分理解課文,感悟課文中的情感,把教教材變?yōu)橛媒滩膶W語言,教語言。特別是對于重點詞語及難以讀準的地方及時指導。通過語言的魅力來吸引學生,讓學生愛閱讀,愛語文,提升自身的語文學習能力和動力。
二、以生為本,以學定教
語文教學活動的根本在于時刻關注學生,跟隨學生,以生為本。在課堂中老師的教學設計是一條主線,但不應該是一張大網。我覺得,教師的思路應該像一條猴皮筋,可以根據學生情況被扯來扯去,但始終能夠回歸原位,但我在上本課時思路就像一條棍子,雖然沒有被扯遠,但更關鍵的卻沒有吧學生思維充分打開,無法調動學生積極性,這一點是應該注意的。說到這里,不得不說教學機智。教師的教學機智在課堂中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或者是承上啟下,或者是查缺補漏,或者是畫龍點睛,但不論那一種,最根本的就是要為學生服務,而不能成為教師嘩眾取寵的工作。教學機智的`培養(yǎng)其實更多是經驗和反思的積累,思考的多了,教學機智也就自然而然浮出水面了。
另外,教師的評價語言也是很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以前的單純的鼓勵性語言已經不太能適應現在的語文課堂,評價語言應該是能夠促動學生學習興趣,提升思考深度,以評價語來推動課堂往更深的層次里進行。
三、習慣養(yǎng)成,基礎訓練
語文課堂中,學生的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和培養(yǎng)也是很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特別是讀書姿勢、寫字姿勢、握筆姿勢等,都要隨時性地進行糾正和指導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養(yǎng)成良好習慣。另外對于字、詞、句、段、篇的學習方法的滲透還需要更加藝術化,學生感悟更深,效果更明顯。鄒局長說:語文教學應該是扎實、細膩、簡約、空靈,這就要求在課堂中教師應該從根本出發(fā),藝術性地進行指導,把握語文教學的本質特征,從原來的大環(huán)境中走出來對自己、對學生能夠有一個特殊的評判。
語文教學是一個充滿挑戰(zhàn)性的工作,抓住學段目標,言意兼得,只有這樣才能讓語文課堂更有語文味。
【《我和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課文《我和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05-09
課文《我和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范文05-08
我和祖父的園子教學設計04-01
我和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范文(精選6篇)04-14
《祖父的園子》的教學反思04-12
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05-22
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06-05
我和祖父的園子教學設計模板07-08
我和祖父的園子教案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