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莊子》有感15篇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后感,把你的收獲和感想記錄下來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莊子》有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讀《莊子》有感1
20xx多年前,中國進入了長達5xx余年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這一期間,諸侯亂戰(zhàn),連年不休,戰(zhàn)事之慘烈,亙古未有,戰(zhàn)爭給人民帶來沉重的苦難的同時,也給思想家以最深刻的思考,各家學派都在這被血浸透的土壤上綻放出絕美的思想之花,其中有一朵一直被視為異類,卻奇跡般地一直沒有凋謝,反而愈開愈艷,一直開放到中華民族血脈的深處,這朵花就是“道”,我最喜愛的古人莊子,就是這朵思想之花的養(yǎng)護者。
每次讀起《莊子》,我都能看到一個干瘦倔強而可愛的小老頭,用他犀利豪華的語言大聲呼號:人。⊥O⒚臓幎钒!我們心靈的'家園已長滿荒草!他只是想盡自己的力量使那個瘋狂的世界稍稍平靜一些。然而,他自己的心在戰(zhàn)爭頻繁、弱肉強食的時代是無法平靜的,為了直指人心,莊子不惜用偏激的語言來深刺人們被物欲迷失的內(nèi)心。正因如此,許多人誤解了莊子,只看到莊子非凡的文采和消極的思想,卻看不到他那悲天憫人的、因無人理解而狂亂的心。莊子是不幸的,我們讀了兩千多年還不能讀懂莊子,我們更是不幸的。
那時候,諸侯都急功近利,都想通過“霸道”來強大自己的王國。莊子雖有大智慧,也無法改變這殘酷的現(xiàn)實,但他還是以拯救天下蒼生為己任,下重劑以圖治沉疴,否則他完全可以獨享內(nèi)心的寧靜和生活的安逸,而不用讓天下誤會自己。孔子說:“知其不可而為之!鼻f子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如果看清了這一點,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莊子追求的不是真正的無為,而是反對人們?yōu)榱宋镉鵁o所不為。
莊子的精神是高傲的,他不與萬物相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莊子的志向是遠大的,他化身鯤鵬,風云起時可扶搖直上千萬里;
莊子的胸懷是寬廣的,像大海一樣不停地向里面灌注也不會滿溢,不停地宣泄也不會干涸;
莊子的樂觀也超出了我們的想象,他筆下的子輿應該算得上是古往今來的第一丑人了,但子輿卻樂觀無比地說:“若把我的左臂變成公雞,我就用它來報曉;若把我的右臂變成彈子,我就用它來打斑鳩,烤著吃;若把我的尻骨變成車輪,把我的精神化為駿馬,我就乘著它走。
孔子說過:“邦無道,富且貴者恥也!鼻f子在混亂中甘守清貧,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著自己的理想,并告訴人們?nèi)绾卧诨靵y中保持內(nèi)心的寧靜。
今天的現(xiàn)實,眾生在物欲橫流中貪婪、焦躁、迷惘、淪喪,更需要莊子為我們指點迷津,尋回早已迷失的自我。也許有一天,我們才會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世界比2xxx多年前更需要莊子為我們守住心中的最后一片寧靜。
讀《莊子》有感2
先秦時期,諸子百家思想爭鳴。各個學派的代表人物紛紛著書立言,以表達自己的思想 觀點。我認為在眾多經(jīng)典著作之中,最引人莫過于《莊子》。
《莊子》又稱為《南華經(jīng)》,是道家學派的代表著作。作者是戰(zhàn)國時期道家代表人物莊 周,莊周被世人稱為莊子。《莊子》全書共三十三篇,相傳,書中內(nèi)篇七篇為莊周本人所著, 而其余外篇十五篇與雜篇十一篇為莊子后學所著。
內(nèi)篇多介紹莊子的哲學思想,外篇則介紹莊子的事跡來反映他的觀點,讓他描述的思想 有理有據(jù),更具說服力。細細讀來,《莊子》并不像現(xiàn)代哲學教研書那樣枯燥,反而十分有 趣!跺羞b游》中,莊子通過大量如鯤鵬、小若蜩之間的對比,寫出心懷大地之人與鼠目寸 光之人的區(qū)別。而斥 那無知之言令人發(fā)笑。用宋榮子的“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 不加沮”“列子御風而行”來反襯出莊子心目中能真正逍遙的境界。即書中所言“至人、圣 人、神人”的境界。從這些境界中,可以看出莊子對身體、精神,甚至某些更為玄妙狀態(tài)下 的絕對自由的向往。讀罷此篇,我突然發(fā)現(xiàn),在現(xiàn)代生活中,我們已經(jīng)十分缺乏對于這種自 由的追求思想。這是一種十分理想的境界,我對莊子追求極致自由的思想頓生敬意。
而莊子對于人類狀態(tài)的思考,其角度更為精妙,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莊子在 《齊物論》中,寫出“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這樣的話。這種將人類與其 它物種相互交融,看成一體的想法確是絕無僅有的。同時,他直接提出“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的觀點。在外篇《至樂》中寫道:“莊子的妻子死后,惠子前去探望莊子, 想安慰他。但惠子沒有想到的是,他不但沒有看見悲傷的'莊子,反而看到了讓人目瞪口呆的 一幕——莊子正在敲擊盆大聲唱歌!惫适掠行┛鋸,但這正是莊子天人合一思想的表現(xiàn)。他說明了這樣做的原因,那就是他認為人本是從天地間衍生而來的,而人死后不過是回歸自 然天地,又為什么要為妻子的死而傷心呢?如此豁達,天地間唯此一人爾。
《莊子》可以說是了解中國文化的必讀之書。書中崇尚自由,天人合一,尊重自然的思 想讓我受益匪淺。在我看來它無疑是經(jīng)典中的經(jīng)典,一般有趣的哲學書。
讀《莊子》有感3
讀于丹《莊子》心得之《境界有大小》,于丹在里面寫道:“一個人,永遠不要去羨慕別人!睘榇,她還專門列舉了《莊子——人世間》中的一個關于樹的例子:
一個姓石的木匠到齊國去,路上看到有一棵櫟樹。這棵櫟樹被這個地方的人奉為社神來祭祀。
這樹有多大啊?莊子的形容很夸張。他說,這棵樹的`樹陰可以遮蔽幾千頭牛在這樹底下乘涼,量一量樹干可以達到百尺粗,跟山一樣高,很多丈高以上才生枝干。
這棵大樹吸引了好多人來觀賞,但石木匠看也不看一眼,就離開了。他的徒弟問師傅:“這么好的木材為什么看都不看呢?”
讀《莊子》有感4
《莊子》是道教的一部名著,《逍遙游》為《莊子》的首篇。逍遙,顧名思義,是指一種自由自在的境界。莊子應該是想人們通過這種逍遙的思想,達到無己,無功,無名的境地。
開篇先用鯤鵬來寫,寫他們的自由自在的境界。然后用一個事實,“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負大舟也無力”,說明了厚積薄發(fā)的重要性。最后莊子以“至人無已,神人無功,圣人無名”三句結(jié)尾,體現(xiàn)了“逍遙”的道理。
世人往往一味的追求欲念而迷失本性,這就是“觀濁水而迷于清淵!碑斎挥钍菬o窮無盡的,但是滿足總是有限的,這樣通常會導致悲慘的后果。但這個觀點,現(xiàn)代人卻很難接受,因為現(xiàn)代人往往沉湎物欲,然后深深陷入物欲的沼澤。
那么,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呢?人們每天行事匆匆,卻好像都是在徘徊,找不到盡頭。生活工作方面的壓力使人們無所適從?偸潜г固嗵,從來不想去放松一下,逍遙一下,就這樣讓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可悲的是,對生活的抱怨卻日漸增加。于是大好生活就在嘆息中悄然流逝。人們總是不愿意忘記該忘的煩惱,沒有人正真試過把自己放在一個自由的環(huán)境中,盡情地去放松,盡情地去享受人生的快樂。其實,人生最大的悲哀是將自己故意壓在一個狹小的世界里。因此,人生應當多一點逍遙,讓自己生活在一個快樂的世界中。
在莊子的人生哲學中,“順物”與“游心”是相互依托的。這種輕視功名利祿的人生態(tài)度,在當今,仍有學習的價值。
讀《莊子》有感5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我輕輕朗誦著。心中不禁有感而發(fā)。
君子友誼是心與心的交流。一種天和地共有的默契,互相理解`配合,這樣的友誼最為珍貴;小人的.友誼是雞鴨魚肉的交情,我認為,這種友誼是虛假的。不存在的!
而小人友誼常常在我們身邊徘徊,我曾經(jīng)見過這樣一件事:有2個人。其中一人常常請另外一個人吃大餐,就這樣,他們覺得自己和對方的感情十分親近。便成為了一對好朋友,直到有一天,他們倆在一座陡峭山上騎自行車,剛一起步。發(fā)現(xiàn)前方有一個急速彎道,只能容納一人,就在這時,靠里面的一個人把外面一人一推,隨著一聲慘叫,那人已掉下山去。。這樣的游戲往往不可靠,這便事小人的友誼~!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我又輕輕朗誦著。
讀《莊子》有感6
《列子·湯問》中有云:“終北之北有溟海者,天池也,有魚焉,其廣數(shù)千里,其長稱焉,其名為鯤!倍笄f周大筆一揮,寫道:“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
春秋戰(zhàn)國紛爭不休,洋洋灑灑五百余年烽火迭起,諸子百家各施救世之道。十家九流眾說紛紜,或曰“法、術、勢”,或曰“仁愛禮樂”,或曰“兼愛非攻”。當后世都以為道家萬代的光輝要被珠玉在前的“道法自然”遮掩時,只這一筆,宕開屬于莊周汪洋恣肆、瑰麗詭譎的`酣夢,將南華真人的“逍遙游”鋪陳在眾生面前。
魯迅評論其文字“汪洋捭闔、儀態(tài)萬方”,光從此句同樣能窺探一二。題中“逍遙”二字,悠哉游哉,流轉(zhuǎn)天地不受拘,大可歸無為之最高!洱R物論》說秋毫大、太山小、殤子壽、彭祖夭!度碎g世》中有支離疏,《德充符》中便以跂支離無脤、甕大癭與之相應!洞笞趲煛防锵⒁怎嗟恼嫒诵蜗筌S然紙上,《應帝王》中儵、忽試鑿七竅。再折身來看《逍遙游》,以魚卵表大魚、以微小說窮盡。這種種讀來莫不嘆奇詭!惜我筆拙,借來王蒙一句評說:“縹緲空靈,則推南華為獨步也。其中逐段逐層,皆有逍遙境界,如游武夷九曲,萬壑千巖,應接不暇!
若說知名度可與“北冥有魚”相提并論的,不知看官可曾聽聞“莊周夢蝶”?
在《齊物論》的末尾記錄了一場鏡花水月。昔者,莊周夢為蝴蝶。忽忘此身為蝶為周,栩栩然也,蘧蘧然也。這故事不可謂不美,否則何來徐夤的“青蟲也學莊周夢,化作南園蛺蝶飛”、李商隱的“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清人張潮于《幽夢影》中有一妙語:“莊周夢為蝴蝶,莊周之幸也;蝴蝶夢為莊周,蝴蝶之不幸也。”然我不覺。蕭綱《十空·如夢》詩說:“未驗周為蝶,安知人作魚!鼻∈侨绱说览。
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魚樂否?這是個古往今來無從解釋的命題,向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邏輯上來看,這場交鋒似乎是惠施占了上風,而莊周不過憑詭辯取勝。俗話說得好,此一時彼一時,帶入這場漆園夢亦是如此。而今千百年已過,回首那紛亂的世代,先秦百家爭鳴的盛況早已凋零,漆園夢中的蝴蝶徐徐隕落,再看那濠梁之上,早已無人結(jié)伴同游。天道有常,時光荏苒,不禁叫人扼腕嘆息。——究竟是莊周幸,還是蝴蝶幸?
沒有說法,畢竟無人參透這大道。《齊物論》中有云:“舉莛與楹,厲與西施,恢詭譎怪,道通為一!辈徽怯∽C了他那句“天地與我
讀《莊子》有感7
莊子是諸子百家中一個重要的代表人物,人們把孔子稱為“圣人”,稱莊子為“神人”。之前看過于丹的《論語心得》之后,我又在暑假中閱讀了于丹《莊子》心得。
最初知道莊子,是從一首詩“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雖不知道什么意思,只覺得詩句挺特別。后來知道莊子寫了逍遙游,逍遙游代表了莊子思想的最高境界,是對世俗社會的功名利祿及自己的舍棄。
如果說孔子是儒家的代表,那么莊子就是道家的化身。莊子留給我們的,是他那些充滿了寓言和小故事的文章。莊子一生窮困潦倒,卻能超越貧困樂在其中,莊子能言善辯,尤其善用寓言和小故事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同時嘲諷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莊子的文章充滿了天馬行空的想象,充滿了尖酸刻薄的諷刺和挖苦。他的所作所為,經(jīng)常令人瞠目結(jié)舌,又令人拍案叫絕。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祿,甚至對于死亡,他也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而莊子思想中最重要的東西就是他的《逍遙游》。
莊子是一個有智慧的人。雖是一個幽默而有涵養(yǎng)的人,但并不是一個衣食無憂的人,他貧窮到極點,處處求人,等米下鍋德地步。
在于丹《莊子心得》里,我很喜歡“境界有大小”一個人境界的大小決定了對事物的判斷,也可以完全改變一個人的命運。站在大境界上,就會看到天生我材必有用。而站在小境界上,只能一生碌碌無為。世間的大,遠遠超乎我們的想象;世間的小,也同樣遠遠超乎我們的想象。因為真正的大小不僅在眼界之中,還在人的心智之中。比如一個太大的葫蘆,惠子因為“其堅不能自舉”皮太薄不能做容器認為它沒用,莊子卻說;你怎么就認定它非要剖開當瓢,而不用完整的它系在身上去遨游江海呢?有人將可以抗凍的家傳秘方用于使家人在寒冷的冬天不被凍傷,而世代漂洗為生;有人卻高價買了此秘方使吳國兵士不被凍傷在向越國發(fā)起的水戰(zhàn)中大獲全勝,而裂地封候身價倍增。
所以每一個人境界的大小,決定了他的思維方式。人們常常以世俗的眼光,墨守成規(guī)地去判斷事物地價值,而只有大境界地人,才能看到事物地真正價值
順應外界,與外界相處要通達,而內(nèi)心又要有所堅持,這樣才能在復雜社會中不迷失自己。作文
讀《莊子》有感8
莊子和現(xiàn)代文章差別很大:
其一,莊子自然段往往沒有主題,難以歸納,F(xiàn)在的文章,自然段往往是一個主題,甚至都有一個主題句,讀了主題句,整個段落不讀大意也能了解。而且,現(xiàn)代文章,自然段中的句子一般都是在一條線上遞進,層層深入,但大同小異。我們讀上面可以知道后面會說什么,前后句子的理解可以互相借鑒。但是,莊子中相當多的段落,句子之間跳躍性巨大,前句不搭后句,不連貫,沒有顯著關系,很難串起來,無法歸納、綜合到一切,理解上也不能上下啟發(fā)。比如,《養(yǎng)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jīng),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yǎng)親,可以盡年。
其二,莊子的自然段,語言、信息、思想太多太雜,多得雜得形成壓力,超越承受限度。莊子語言優(yōu)美,創(chuàng)造性巨大,消化語言需要精氣神;信息豐富奇特,消化信息需要精氣神;思想犀利深刻,消化思想需要精氣神。三者疊加,我們精氣神達不到,因此閱讀常常很辛苦。閱讀可能是有“功率”的,我們功率可能是一馬力,而讀莊子,需要十馬力。比如,《齊物論》:大知閑閑,小知間間;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其寐也魂交,其覺也形開。與接為搆,日以心斗。……
第三,句子無連詞,確定句子結(jié)構(gòu)、分句關系,歧義性太大,眾說紛紜,F(xiàn)代語言多有明確的連詞,分句關系一清二楚。而莊子因為無連詞,閱讀要不斷去研究、猜測,步步有坎,十分晦澀。比如,《知北游》:泰清以之言也問乎無始曰:“若是,則無窮之弗知與無為之知,孰是而孰非乎?”無始曰:“不知深矣,知之淺矣;弗知內(nèi)矣,知之外矣!薄安恢钜印笔且痪湓掃是兩句話?從句子本身說不清。
第四,句子的`表層意思似乎清楚,但深層意思是什么不清楚。讀完了,仍不明白什么用意,句子放這做什么。如《庚桑楚》:且夫二子者,又何足以稱揚哉!是其于辯也,將妄鑿垣墻而殖蓬蒿也;簡發(fā)而櫛,數(shù)米而炊,竊竊乎又何足以濟世哉!“將妄鑿垣墻而殖蓬蒿也”,直接的語義似乎明白,但用意卻費解。
第五,莊子寫作邏輯、思維密碼破譯不出來,因此不懂為什么這樣寫,對句子理解還是膈膜。如《逍遙游》:“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币榜R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為什么在這里要說“天之蒼蒼,其正色邪?”
因為這些,讀莊子,讀完了,如有人問:說一說,書里“說的是什么,什么意思?”只能干嘎巴嘴,回答不了——把一個自然段的意思提取出來,用一句話概括起來,很難做到。
莊子的文字、信息和思想,超出閱讀經(jīng)驗,和以往學習經(jīng)歷出入太大。我們很難讀了莊子,把它“同化”(皮亞杰的概念,指一般的學習,新知識納入老知識),把莊子消化進已有知識中;而只能相反,順化,調(diào)整我們的舊知識,往莊子上靠。但是,我們和莊子差的太遠,莊子雖然兩千多歲,但卻是全新的,獨立于以往的知識、知識結(jié)構(gòu)、話語體系,被他順化,談何容易。
讀《莊子》有感9
且站在人生之上看人生,脫于紅塵之外看紅塵。書卷之間盛滿他的反彈與覺醒,黑暗中,無為亦無言。
人類生而平凡,何不從俗,去嘗那平淡中的欣喜呢。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化而為背若泰、翼若垂天之云的鵬,仿佛掌握了天地間最強大的力量。但是莫忘了,鵬徙于南冥,須借海運之機,季風之猛,方得扶搖而上。
故而,何不成為風,自隨朝自隨暮去,于婆娑煙波中,四海游走,無為,無言。
世間有許多事是我們改變不了的,不如無為,順其自然。春去秋,冬暖夏涼,因而春種秋收,辛勤耕耘。若是逆流而上,逆風而飛,這等連鯤鵬如此巨物也做不到的事,大概會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閩南一帶臺風襲擊時,竹柏順風折下腰,“俯首稱臣”,雖彎不傷根;而堅硬筆直的松與芒果樹,卻因不愿彎腰而被連根拔起。臨危不懼,迎難而上固然可貴,但于龐大的力量面前,這實在是一種愚蠢。
人生你要抓住的東西太多了,兩只小小的手掌如何捉得住呢?且丟了機心、成心與分別心,有所舍棄,能放得下,才能游刃人生。是言“兩害相權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無為即是理智權衡,有失才能有得。恰如指尖沙。抓得愈緊,溜得愈快,不如張開手掌,任它們緩緩溜去,留下少許堆積手心中。道家守一思想言,只有有所不為,才能聚集精力,有所作為。為何梅不于暖春開花?春是一個舒適安逸的舞臺,但春之后是酷熱的夏與干燥的秋。梅放棄了春之舞的機會,選擇了靜靜修養(yǎng),于深冬飽含生息之時,綻顏一笑,傲然而立,曠世皆香。成與敗,得與失,一念之間無絕對,該棄的、該留的皆為身外之物,且順它而行,沿途采擷。
無為而治是樂觀而快樂的.本質(zhì),因為順勢而為才能無憂無己!盁o”字的甲骨形似一個人手持鼓,一邊敲擊一邊起舞,古義便是“學而知其樂”。因而莊子所提倡的“道法自然”,便是追隨自然的腳步,“以天為徒”,從平淡與尋常中探求道。為何孩童總是歡聲笑顏,快樂無憂?不是因為那年紀沒有悲傷的事,而是因為他們能及時把痛苦放開。孩童的眼永遠是明澈的,他們沒有控制世界的非分之想,沒有駕馭別人的野心,亦沒有對聲名權勢的熱衷。而成人卻因想得太多,常常患得患失,沉浮于塵世囂囂中,找不到片刻清閑快樂。這便是泰戈爾《飛鳥集》中的孩童之道吧,無為而治,順其自然,方能知其樂,品其樂。
莊子夢靨中所幻想的巨魚與巨鳥,盡管擁有強大,卻沒有無上的力量。卻是無形無言的風,默默掌握了控制世界的把柄。
莊子一輩子沒有說過話。他在看,在聽,在思考,云游在天地之間,以無言的姿態(tài),抒寫有言而不言的神韻。
讀《莊子》有感10
讀《莊子》,總會感覺自己心里堅持的信念在一瞬間坍塌。
《馬蹄》這一篇,在一定程度上是消極的。但事物總有其矛盾之處。莊子的言論之中總有貶斥孔子、伯樂等眾多名家大儒的內(nèi)容,但莊子仍是一位名人,后人仍對他的思想趨之若鶩。究其原因無非是他的思想帶給后人的驚異,但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創(chuàng)新。
我們要學的,要做的,便是取其精髓。
人活在這世上,匆匆的一生中被著許許多多的規(guī)律束縛,但這些規(guī)律究竟是什么?尊善滅惡?但,何為善?何為惡?這些都是說不清楚的。人的心靈在一瞬間便會閃出無數(shù)的念頭,但表面卻可以紋絲不動,人們的有些舉動只是做給外人看的。
縱觀千古,功成名就的人何其之多,他們中的哪一位有的.都是自己的思想。而我們今天的思想?yún)s固化了,有一些東西一定是對的,有一些東西一定是錯的。但是何為對?何為錯?何為美?何為丑?何為成功?何為失?正如天之大,地之廣,但天與地也不過是這廣闊宇宙中的一粒微塵。
我們要做的不是人云亦云者,而是敢于打破,敢于真正創(chuàng)新的人。一方自由,首先心要自由,人才會自由,思想才能自由。
讀《莊子》有感11
在你的左角有個國家叫觸氏,在你的右角有個國家叫蠻氏。觸氏和蠻氏為了爭奪你那渺小而又骯臟的殼,竟發(fā)動了戰(zhàn)爭,直至伏尸百萬,流血漂杵。
他們在爭什么呢?那一個小小的蝸牛殼。我們感到他們爭得可笑,因為他們所爭的太渺小了。
而我們不也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嗎?我們的`欲望不也是很渺小嗎?我們一世不過百年,這與宇宙的百億年相比不是太短了嗎?我們的生存空間與宇宙相比不也是如一粟之于滄海嗎?這樣想來,我們的欲望不也像蝸牛角上的觸氏和蠻氏那樣可笑嗎?蝸牛告訴我們:個體的欲望其實是渺小的。
骷髏
你痛苦嗎?腐蟲咬著你最后的肉,野狗啃著你的骨頭,禿鷲啄著你的眼睛。而你躺在那兒無力反抗。我禱告上天,恢復你的肌肉,還有你的妻子、兒女、父母和朋友,你同意嗎?
不,千萬別這樣。我死了再無欲望干擾著我,我不再為它們勞形傷體。我在這里與天地同壽,享南面之尊。我怎么會回去呢?
啊,骷髏,你因擺脫了欲望而感到靈魂的大自在。而世人卻為欲望所累直至生不如死。骷髏的忠告:擺脫欲望吧。
大鵬
你扶搖直上九萬里,你駕著六月的風飛往南海。小鳥嘲笑你,你不屑一顧。不是梧桐樹你不停下來,不是銀杏果你不吃,不是甘泉水你不飲。
你永遠孤獨地飛著,不顧世人的冷嘲熱諷,尋覓自己美麗的家園——南海。你似乎在說:孤高之士應尋覓最純潔的精神家園。
蝴蝶
你夢見自己變成蝴蝶,在陽春三月,百草叢中翩翩起舞,多么快樂的時光!你永無欲望,獨享著陽光的溫暖和百草的芬芳。你在夢境中說:只有擺脫了欲望,才能無憂無慮,享受天地賜予的歡樂。
小結(jié)
大哉,莊子!我只享受了你思想的一隅,但我已想飛,飛出這個充滿欲望的社會。我要在空中像你那樣獨自尋覓最美的家園。
讀《莊子》有感12
那一日陽光明媚在上海柔媚的流云下是一絲絲芊綿的野花。幾只粉色的蝴蝶從波光粼粼的湖畔飛來穿過楊柳撩人的婀娜掠過蒲公英飛揚的輕盈在幾朵小野花上翩然落下。我捧著《孟子》獨坐一旁不愿驚動她們一如不愿打擾簾下悠然于夢中的睡美人把沉睡的美人定在做蝴蝶夢吧!
蝴蝶穿過我的雙眼流下了美的印記在我心靈中的畫廊翩然飛過。"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也。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在周亦飄然。蝴蝶如仙界閃爍著熒光的精靈飛過顯示與夢想的'界限飛過天上與人間的聯(lián)結(jié)。飛來告戒世人擺脫欲望何必被欲望所累直至生不如死。
在書中顯示所想常被你形之于夢。而在你的夢中我所探尋到的不僅只有美妙的蝴蝶更有常人難以想象的骷髏。你不是貪生怕死的人更不受欲望干擾死后你愿讓蛆蟲蝕盡你身軀上殘留的最后一點余肉讓野狗啃盡并任意玩弄你最后的骨頭讓禿鷲啄食你的雙眸。熱你始終躺在天地之間無力反抗卻又不愿防抗我被眼前的一切所動容我祈求司命之神恢復你的身軀讓你重回人間還你父母妻兒送你回故鄉(xiāng)再做那個逍遙的孟子怎么樣你愿意嗎
不千萬別這樣。你懇求道:我死后在無欲望干擾著我。更不必為其勞形傷體在這里天地的春秋便是我的春秋我盡享南面之尊。我亦可用天地做棺槨用日月做雙壁用星辰做珍珠用萬物做禮物還有什么葬僅勝于此呢我想這不就是骷髏給我們的忠告嗎只有擺脫了欲望方能無憂無慮盡享天地賜予的一切快樂這便是逍遙。隨風飄飄天地住逍遙。
讀《莊子》有感13
偶然的機會,從朋友的介紹中,初識了這本《于丹莊子心得》。細細咀嚼,慢慢品讀,在靜靜的夜晚輕輕的與心靈對話,感受到了生命寧靜中的顫動之姿,搖曳中的沉靜風骨。牐
《莊子》與我并不陌生,或許應該說有些老莊思想以于不知不覺深入人心了。《于丹莊子心得》大部分篇幅通過解讀莊子中的寓言,從人對寓言的最直接的“覺”,結(jié)合現(xiàn)代社會的現(xiàn)象,引導我們用莊子的思想來指導人生,懂得用心生活,體會超越的“悟”。我認為人生有許多“覺”的過程,就像有些“屠夫”解牛的過程一樣,用刀亂砍筋骨而損壞刀,和超越外在的表現(xiàn),尋找內(nèi)心地慧眼游刃有余,所在之差就在于精神世界的悟!
“覺”與“悟”的聯(lián)系
故事是這樣展開闡述的:《庖丁解!,節(jié)選自《莊子·內(nèi)篇·養(yǎng)生主》,描述了庖丁在解牛時達到游刃有余的境界,而他的刀十九年還像新的一樣。庖丁解牛,如果引申一點,也可以說是一個人怎么達到對人生的掌控,庖丁解牛也是不斷進步的:先是目有全牛,三年后目無全牛,最后是神遇全牛而游刃有余。人生的掌控,最高境界不也是從有到無到游刃有余的過程嗎?先是規(guī)劃人生,但未免有點像站在山底去規(guī)劃登山的路徑,顯得路途遙遠,容易迷失方向,所以要有一種“無”的精神,能夠超越山的最高處,才能最終將“有”和“無”結(jié)合起來,達到“神”的境界,既能超脫一切而又能順應一切,順其自然地將自己有限的生命,融合到無限的最樸素而且最本初的生命大道中去。
我聯(lián)想到了我們的職業(yè)崗位。在我們的教育教學中也是這樣,“覺”的事件和過程是隨處可見的:孩子們在學習中什么時候表現(xiàn)的最有興趣,他們是怎樣看待老師對他們的評價,當他們高舉著小手是在渴望著什么……而這時我們作為老師,作為引導者,囫圇吞棗,一筆帶過的結(jié)果便是“丟失”了“悟”。進而是丟失了一次“超越”的契機,升華的“境界”。如果,你注意到學生喜歡在游戲中學,那么你就會去有意的創(chuàng)設一個好的學習氛圍,更好的調(diào)動情緒的環(huán)節(jié);如果你理解老師的一句肯定會在他們的臉上澆開一朵花,那么你的課堂將是融洽的,富有吸引力的;如果,你從他們高舉的雙手中讀懂了交流的渴望,那么你的課堂就是充滿互動、靈動的……其中這或許便是悟的瞬間,它是基于積極的思考,經(jīng)驗的不斷累積而成的。
“覺”到“悟”的成長
《于丹莊子心得》還著重描述了內(nèi)心的力量,強調(diào)認識自己的.重要性。認識自己是一個人生歷程,需要你不斷的傾聽自己的心聲,而不是讓你隨波浮沉,盲目仿效。面對現(xiàn)代物質(zhì)化愈來愈強的社會,它常讓我們在潮流的浪尖,迷失雙眼,終而腳步零亂的踏上膚淺,流行的航船。失去品味、品質(zhì)的本質(zhì),我們要擺脫外在的標準和評價來判斷自己的能力。
本書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大家都知道扁鵲的名字,是中國古代著名的醫(yī)生,成為中國名醫(yī)的代稱。扁鵲去見魏王。魏王說:“我聽說你們家兄弟三人都擅長醫(yī)術,你跟我說說,你們?nèi)酥,誰的醫(yī)術最高明?”
扁鵲老老實實地回話:“我大哥醫(yī)術是最高的,我二哥其次,我的醫(yī)術最差!蔽和躞@訝地問:“那為什么你天下聞名,而他們兩人卻默默無聞呢?”扁鵲說:“因為我大哥給人治病,總能夠做到防患于未然。這個人得病但還沒顯出征兆,他手到病除,把病根給消除了。這個病人就像沒得病一樣,所以有的人都不知道,他是給人除預先的病。我二哥治病是在病兆起初之時,他用藥就把病除了。大家總認為他能治的是小病,而不矢此病發(fā)展下去那會要命的大病!”
扁鵲能夠在自己名聲大揚之時說出此番事實,而不以別人的看法去認識自己,實屬不易。它再一次的告訴我們要時時刻刻去傾聽自己的心聲,不要受別人的觀點和束縛。教學是我們的生命線,汲取從一次次教學反思中認識自己的淺層表現(xiàn),挖掘其內(nèi)在的知識漏洞,用一雙從懂得傾聽到善于傾聽的升華!一次公開課的成功,往往會使我們沾沾自喜,得意忘形,在別人的肯定中迷失自己的位置。其實細思中,我們只關注到別人眼中的自己,卻沒扣響迎向朝陽的那扇大門:及時地反思,挖掘內(nèi)在成功的寶藏,善于傾聽總結(jié),運用到更多的實踐教學中,這便是缺失了對現(xiàn)有位置的“悟”!
擺正自己的位置,才能擺正人生的方向。用一顆平常心去適應生活帶給我們不同的恩賜,使得其所才是個人價值所在。“外化而不內(nèi)化”這是獲得“游刃有余”人生境界的不二法門!從認識自己的“覺”中,品味出人生的大“悟”,懂得感悟這些有著厚重內(nèi)心價值的不鳴不已的平常人。
每個人都能擁有輝煌和成功的人生,只要懂得去“覺”,從覺中“悟”!
讀《莊子》有感14
——關于“大”的人生智慧
最初接觸莊子,是在高中時代,來自于他的一篇《逍遙游》!氨壁び恤~,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鵀轼B,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边@么大的魚,化成鳥,也還這樣大,大到遮天蔽日,這位莊子用盡了我所有的想象。直到我看到電影《大魚海棠》,那鯨魚在海洋里自由地遨游,不時發(fā)出陣陣悠長的低鳴,仿佛在訴說著無盡的悲哀時,我才深刻感受到莊子在他《逍遙游》里,鯤和鵬的大。不過,與電影不同的是,莊子所描述的大,那是一種蓬勃向上的大,那是一種自由而遼闊的大,那是一種爽朗的大。
再接觸莊子,是我突然出現(xiàn)在他與楚國大夫?qū)υ挼那榫持小K指筒活,曰:“往矣!吾將曳尾于涂中。”當時年幼,一心立鴻鵠之志,心中不免暗諷,好一個狂人,入世為官,多好的機會呀!現(xiàn)在參加工作了,才知在暖暖的陽光下,曳尾于涂中,是心累疲勞后的奢望,如果有這么一個好機會擺在我面前,我不會像他一樣,淡然的`拒絕,恐怕還是要掂量許久。這樣的灑脫,連陶淵明也稍遜幾分。陶淵明身在仕途,心卻呼喊“既自以心為形役”,而他卻一句“往矣”的拒絕,簡單明了,將宦海沉浮看得清清楚楚。
再次走近莊子,是因為他的“荒誕之舉”——鼓盆而歌。莊子妻死,惠子吊之,莊子則方箕踞鼓盆而歌;葑釉唬骸芭c人居,長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莊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獨何能無概然!察其始而本無生,非徒無生也而本無形,非徒無形也而本無氣。雜乎芒芴之間,變而有氣,氣變而有形,形變而有生,今又變而之死,是相與為春秋冬夏四時行也。人且偃然寢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隨而哭之,自以為不通乎命,故止也!睂W了心理咨詢師后,才知道他不是荒誕,而是通達。以前,外婆去世后,我分外思念,甚至想去另個一個世界,去見外婆!我深夜遙思,想到了外婆做的豆包,想到了外婆的笑容,想到了外婆去世前的一晚……想到這些,心痛不已,深深體會到了什么叫“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后來,想到了媽媽的做事風格像外婆,外婆的七個子女,多多少少都有外婆的身影,我才開竅,以后想外婆,就看看媽媽和姨媽舅舅他們。而莊子直接不需要寄托,因為他把死看成了人生的其中一段旅途。用心理學中畢生發(fā)展觀來闡述,那就是死亡的過程也是人們成長不可缺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生和死不是對立的,死是生的一部分,也許真正體會過死的過程,才會明白生的偉大與充實。貧困交加時的莊子,是在接近死亡后,才有這么透徹的領悟嗎?我大膽揣測。
至此,我對莊子的“逍遙”才有深刻的體會。他的逍遙,不是簡單的出世或避世。與蘇軾的“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呼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相比,他多了一份人間煙火。讀《莊子》,我只能說,“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當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
讀《莊子》有感15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我輕輕朗誦著。心中不禁有感而發(fā)......
君子友誼是心與心的交流。一種天和地共有的默契,互相理解`配合,這樣的友誼最為珍貴;小人的友誼是雞鴨魚肉的交情,我認為,這種友誼是虛假的'。不存在的!
而小人友誼常常在我們身邊徘徊,我曾經(jīng)見過這樣一件事:有2個人。其中一人常常請另外一個人吃大餐。就這樣。他們覺得自己和對方的感情十分親近。便成為了一對好朋友,直到有一天,他們倆在一座陡峭山上騎自行車,剛一起步,發(fā)現(xiàn)前方有一個急速彎道,只能容納一人,就在這時,靠里面的一個人把外面一人一推,隨著一聲慘叫,那人已掉下山去.....這樣的游戲往往不可靠,這便事小人的友誼!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我又輕輕朗誦著......
【讀《莊子》有感】相關文章:
讀《莊子》有感10-07
讀莊子有感05-04
讀《莊子》有感推薦10-06
讀《莊子行于山中》有感10-06
讀《莊子》逍遙游有感10-05
讀《莊子·逍遙游》有感10-06
逍遙一嘆——讀《莊子》有感08-07
讀莊子心得體會02-21
讀《莊子》心得體會11-11
莊子心得讀書有感09-22